時間:2023-08-28 16:28: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銀行發展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民營銀行;關聯交易;存款保險;政策;法規;退出機制;流動性
0 前言
在高度市場化的今天,民營銀行也面臨著繼續發展的問題,金融領域改革步伐加速就更加需要民營銀行進行深入地變革,以此來實現對市場、發展和社會的適應。應該從長期困擾民營銀行的相關問題研究入手,為民營銀行發展創設一個空間,開辟有利于民營銀行發揮功能,實現不斷增長的環境,以創新與改革為手段加速民營銀行的進步,使其成長為銀行體系中最具有活力和潛力的部分,形成對銀行和金融改革的支撐。
1 民營銀行的概述
1.1 民營銀行的定義
根據行業的研究成果和社會上的共識,本研究將民營銀行定義為:有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以市場化方式進行銀行治理,以服務市場和服務生產為主要目標的商業性質的銀行。由于民營銀行沒有國有商業銀行過重的負擔,特別是民營銀行與民營企業作為主要服務對象,因此,民營銀行具有顯著的活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根據近二十年的發展經驗,民營銀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逐步轉變成社會和建設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民營銀行的發展歷程
民營銀行發展一般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上世紀末,在市場化經濟體系逐步建立的過程中,傳統的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社會上大量的民資有加入金融服務領域的需要,1996年成立的民生銀行就是這一時期發展和市場的必然結果。第二個時期是新世紀開局前十年,以發達地區民營銀行的大量出現為代表的新階段得到了確立,民營銀行有了數量與規模上的增長,并逐步成為支持民營經濟的主要新興力量。第三個時期是2010年以后,國家看到了民營銀行的優勢和發展潛力,頒布了"國十條"和"金十條",這使得民營銀行的發展有了政策性的指引,民營銀行獲得了爆發性增長,截止2013年民營銀行的數量已經達到36家,并且還有相當多的企業正在申報民營銀行的資格。
2 民營銀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民營銀行的信譽問題。民營銀行是自擔風險的商業性質的銀行,沒有信譽將很難實現資金的融通,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對于民營銀行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出現了民營銀行信譽基礎方面的問題,很容易因信譽而出現擠兌和籌資困難,影響民營銀行的進一步發展。
(2)民營銀行的關聯交易問題。在民營銀行投資的民資中有一部分資本將民營銀行作為提款機和圈錢工具,因此存在著大量的關聯交易現象,這不但會導致交易公平性的下降,而且容易給民營銀行造成金融風險,形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3)民營銀行的經營問題。銀行是技術、管理、資金密集的企業,需要大量的管理、業務和經營人才,而民營銀行沒有長期的經營經驗和全面的管理群體,導致民營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各種風險,極容易發生民營銀行的經營性問題。
(4)民營銀行的流動性問題。一些民營銀行為了增加流動性采用了各種措施來吸納公眾存款,這導致民營銀行籌資成本過高,進而影響到民營銀行發放貸款,可能出現民營銀行的"錢荒",這種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會影響到民營銀行的成長和發展。
(5)民營銀行的退出問題。在金融市場競爭中,應該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淘汰不合格的民營銀行,而當前民營銀行沒有必要的推出機制,這會引起民營銀行的惡性競爭和短視經營,不但不利于民營銀行的發展,而且容易給社會造成金融上的不穩定。
3 發展民營銀行的措施
(1)推出民營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民營銀行只有建立顯性的存款保險制度才能對存款人的利益進行保障,存款保險制度是民營銀行妥善解決自擔風險問題的第一步,應高度重視。
(2)加強民營銀行的監管力度。對民營銀行監管要體現在對民營銀行各項風險控制指標的完成情況的監管。密切關注民營銀行的資產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指標。監管民營銀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會計結算制度。
(3)加大對民營銀行的政策支持。要從稅收上對民營銀行進行扶持,對涉農及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性貸款貢獻大的民營銀行進行補貼,通過高層次銀行從業人員對民營銀行進行輔導和幫助的方式加速民營銀行的發展。
(4)完善民營銀行的法律法規。新時期應該要設立明確的與民營銀行配套的法律法規,使民營銀行從設立、經營到退出的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起到對民營銀行的保駕護航的作用。
(5)建立民營銀行的退出機制。對有重大風險的民營銀行進行強制性地清理、關閉或兼并、重組,以退出機制為打敗堵住向社會轉嫁風險的渠道,迫使民營銀行努力審慎經營。
4 結語
民營銀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金融改革重要的突破口,應將促進民營銀行的發展作為當前工作的一個重點。
參考文獻:
【關鍵詞】手機銀行 商業銀行 對策
一、問題提出
隨著電子商務“十一五”規劃完成,電子商務行業獲得長足的發展,在我國金融業、農業、工商業、旅游業等許多行業的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應用范圍不斷擴張,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國內外電子商務合作逐漸加強,根據工信部發表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網絡零售交易額迅速增長,“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達到100.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不斷上升,第三方支付的規模增長了近60倍,2010年達到1.01萬億元。2010年我國網絡零售用戶規模達1.61億,交易額達到5131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3.3%。互聯網用戶人均每月消費達260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7%。可以看出,電子商務市場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那么,手機銀行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其發展又存在什么問題,商業銀行究竟該怎樣做才能在電子商務市場的迅速發展中斬獲自己的利益呢?
二、手機銀行簡介
手機銀行,也稱為移動銀行,是電子錢包的一種。電子錢包是電子商務活動中常用的一種支付工具,就像現實中的錢包一樣,我們用它存放零錢和完成交易,只不過這里的零錢是我們事先存進銀行或者相關的第三方交易商家的賬戶里的,而交易一般來說是在網上或其他地方完成的。手機銀行則是利用移動通信網絡及終端辦理銀行業務的簡稱。手機卡通常會和開戶行的銀行卡綁定,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三、手機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一)使用不夠便捷。
目前手機銀行業務還不夠便捷,并沒有真正達到3A(Anywhere,Anytime,Anyhow)式服務標準,最多算實現了前兩個。畢竟目前手機銀行的支付方式主要還是局限于WAP和短信這兩種,距離5A(Anywhere,Anytime,Anyhow,Anyone,Anyservice)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二)手機銀行業務范疇過窄。
我們不防來看看建設銀行當前的手機銀行業務。建行手機銀行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服務:查詢、轉賬、理財、繳費。其中,轉賬業務僅有高級客戶享受,并且付賬的還必須是簽約客戶,非簽約客戶只能享受查詢、繳費業務,理財業務也只能享受到查詢功能,要進行手機銀行股票交易等行為還須先成為簽約客戶。
(三)使用成本過高。
使用手機銀行會讓客戶花費高額成本,以建行手機銀行為例,使用建行手機銀行要花費三個方面的費用,銀行結算手續費(0.15%的跨行、跨地轉賬手續費,最低1元,最高15元)、信息服務費(若僅使用賬戶余額查詢功能則不收取服務費,其它的收取服務費,“移動夢網”用戶,普通版1元/月,高級版3元/月;電信“互動視界”用戶6元/月;聯通“神奇寶典”用戶10元/月)、數據流量費(即手機上網費用,還有短信費)。
(四)監管問題。
對手機銀行業務的法律監管措施不夠,相關法律法規仍需完善。手機銀行產業鏈較長,除了商業銀行以外,還涉及到移動通信業務運營商、設備生產廠家等,多家監管的話監管主體不明確,容易造成行業的混亂,一家監管又有越權的嫌疑,建議建立以某一部門為主,其他部門為輔的行業監管體系。
(五)技術問題。
由于目前技術還不夠完善,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比較猖獗,手機銀行剛剛起步,各種技術上的漏洞也在所難免。對此應該完善手機銀行的技術,減少風險,使手機銀行成為最安全的支付方式。
四、關于銀行利用手機銀行的發展增長利潤的想法
隨著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好,手機銀行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信手機銀行必將引領新的支付潮流。但是,商業銀行當前的收費模式似乎并不能將手機銀行帶來的利潤最大化。
經濟學中有一種定價模式叫做價格歧視,指壟斷廠商利用其市場勢力,對不同的客戶制定不同的商品價格,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其中,二級價格歧視(即按銷售量定價,指壟斷廠商按不同的價格出售不同單位的產品,一個壟斷的賣方可以根據買方購買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價格)最為常見。受這一思想的啟發,筆者認為,手機銀行服務費用可以按照客戶月交易額的一定比率來計算,類似于手續費用的收取,而且可以更進一步,如果使用單一的比率會略顯死板,借鑒個稅征收模式,使用累進的比率,劃分不同的收費等級。這么做有個明顯好處,根據理性經濟人假設,符合經濟學中效用最大化原則,對客戶來說,愿意使用并且有能力使用這項服務,那么就能將手機銀行的月服務費用控制在理想范圍內,不愿意或能力不足的用戶則不存在這一負擔,實現了客戶的效用最大化。對商業銀行自身來講,對不同的客戶收取不同的服務費用,也符合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這種收費模式可以說是符合社會利益的,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是,具體的征收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商榷,因為之前的討論并沒有涉及到使用這一模式自身的運營成本,如果按照個稅的征收模式來,計算過程相對比較復雜,成本較高。而且服務費用的收取應該有一個最高的額度,不能無限制的增加。所以需要搭建一個定價模型,來實現合理的服務收費。
五、小結
本文通過對手機銀行的發展及其背景的介紹,突出了當前商業銀行發展手機銀行業務的必要性,無論從我國的國際化接軌的任務,還是自身的發展來說,讓商業銀行積極融入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背景,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手機銀行在未來必將被廣泛應用,其實用性很有可能趕超網上銀行等支付形式,并且筆者認為,銀行和各商家可以利用這個好時機來獲取更多的利潤,相信手機銀行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關鍵詞:銀行保險;代銷;同質化,信譽損失
銀行保險是一個集渠道創新、產品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模式創新為一體的綜合體。國際上銀行保險主要有三種模式:以分銷協議為基礎的銀行銷售模式、以銀行代銷且分享保險業務部分利潤的戰略聯盟模式,以及銀行參股或控股保險公司的股權聯合模式。由于我國實行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銀行保險業務主要采取銀行銷售保險協議的模式。2000年以來,盡管受到宏觀經濟波動、證券市場走勢以產品簡單易懂,投保手續更加筒捷,十分方便。這也是國內銀行保險市場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動因。
一、我國銀行保險業務的發展概況
依據國內銀行保險市場的發展歷程和各商業銀行銀保業務的發展特點,其業務階段可以分為:起步階段、拓展階段和推進階段。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揭示這三個階段銀行保險業務的發展特點:及政策調控的影響,銀保業務依然保持了快速發展。
銀行保險的健康快速發展能最終實現客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三贏”。對銀行來說,可以通過銷售多樣化的產品,增加中間業務的收入,同時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對保險公司來說,利用銀行密集的網點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銷售量,以更低的價格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同時利用銀行的客戶資源和信譽,再配合保險公司的優質服務,可以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開拓更廣闊的客戶源。對客戶來說,在銀行買保險,價格更便宜,回報更高;銀行網點多,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保險,減少了交通費用和時間、精力等的支出;可以同時在銀行辦理銀行業務和買保險,銀行信譽度高,可以放心買保險;
二、國內銀行保險業務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然國內的銀行保險業務發展迅速,前景廣闊,但仍存在著不少問題。
1.銀行保險仍然停留在代銷合作的層面,雙方深化合作的動力不足
目前銀保業務依然停留在代銷合作的層面。一方面,對于銀行來說,盡管保險業務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很快,但在銀行整體的中間業務收入中僅占5%左右的份額,單純從收入貢獻的角度來看,貢獻較小,因此在銀行內部得到的關注程度和資源投入也十份有限。銀行對自身的保險銷售培訓投入不足、激勵不充分,難以發揮網點和客戶經理的銷售潛能。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不愿意幫助銀行提升可持續的銷售技巧,其結果是,銀保雙方都將銀保業務合作短期化,缺乏深化合作、提升合作價值的動力。這種松散的銀保合作模式制約了銀行保險業的縱深發展。
2.銀行和保險公司存在利益沖突
(1)手續費帳外支付問題。保險公司認為向銀行支付了過高的手續費,其中包括進入銀行大帳的手續費、代收代付手續費等。同時,還有部分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私下支付給銷售人員激勵費用。而銀行方面希望保險公司支付的所有費用都進人銀行大帳,反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或基層人員私下支付。
(2)客戶信息保護的問題。由于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特點,其手中掌握著大量有價值的客戶資源。然而實務操作中,部分保險公司漠視銀行客戶的合法權利,甚至設立專門部門,負責將從銀行保險渠道獲得的客戶信息轉交給個險人。當向客戶滿期給付時,勸說客戶不再通過銀行渠道續買保險。許多客戶向銀行投訴受到保險公司營銷人員的電話打擾,有的個險人甚至利用銀??蛻粜畔⑸祥T營銷,給銀行網點正常經營和企業聲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導致銀行失去了部分銀行保險客戶。
3.保險產品與客戶需求不匹配
(1)銀保產品同質化嚴重、開發和創新滯后。雖然銀保產品種類繁多,但實質卻大同小異,主要是投資分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和抵押貸款保險等險種,其中儲蓄和投資類保險占主要地位。據統計,壽險業務中98%以上為分紅產品,真正意義上的保障類險種還未形成。產品的同質性使得現有銀保產品與銀行自有產品之間存在競爭,銀保產品尤其是儲蓄分紅型的產品具有很強的銀行儲蓄替代性,向消費者銷售此類產品,無疑將直接影響儲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銀行自身業務的發展。
(2)部分產品銷售運營缺乏可持續性。一些保險公司為了短時間內沖高銷售額,往往傾向于推出一些所謂向客戶讓利的產品,這類產品的主要特點是名義或實際保險期限較短,給客戶的保證收益較高,且配置較高的營銷推廣費用。但是,部分保險公司在推出這類產品之后,主要考利差收益來維持產品的贏利性,一旦投資管理或市場形勢不利,有可能造成產品整體虧損,加大公司的運營壓力,從而導致產品持續銷售和營運的能力不強,甚至無法實現對消費者的支付。
4.銀行信譽損失的潛在風險
(1)銀保產品駐點銷售模式為銀行的經營帶來了很大風險。在國內,除了’工商銀行總行明確要求不允許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銷售外,其他銀行駐點銷售的情況還比較普遍。雖然駐點銷售對于短期內提高網點的保險銷售十分有效,但由于銀行網點對保險公司駐點人員較難管理,在實務中,常有駐點人員冒充銀行員工,一旦出現爭議,銀行的聲譽和形象受到很大影響。
(2)保險產品本身的特點也導致了商業銀行的潛在風險。一般人壽保險的保險期限可長達5年、10年,且不同于銀行的儲蓄產品,投保人在退保時要受到較大損失。而客戶資金周轉千變萬化,因周轉困難或其它原因而提前退保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提前退保,客戶的本金就會受損。若是客戶對銀行保險和銀行產品不加區分,就很容易遷怒于銀行。
三、促進銀行保險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下面主要從商業銀行的角度提出幾條應對策略:
1.制定明確的銀行保險業務發展戰略和策略
考慮到銀行保險業務發展對于銀行探索及開展綜合經營、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銀行有必要從長遠和戰略高度規劃銀行保險業務發展,通過發揮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協同效應,實現銀行、保險公司和客戶三方共贏的局面。為此,應在銀行整體業務發展框架下,專項制定銀行保險業務發展的戰略規劃。一是在規劃的具體內容上,可將規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與非參股或控股保險公司合作規劃,這種合作定位以銷售保險為主,一部分是與參股或控股保險公司合作規劃,其合作定位應以股權聯系為基礎,在開展保險業務的同時,通過銀行和保險公司共同投入資源、共享發展成果。
2.對的保險產品進行細致的篩選,并敦保險公司加強創新力度
由于目前市場上銀行保險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結構單一,保障類險種少的問題,銀行方面應與保險公司加強聯系和溝通,主動將客戶的保險需求告知保險公司,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多樣化的、與銀行產品形成互補的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也要意識到必須與銀行相配合,才能充分運用自己的人員和技術,在借鑒外國保險公司經驗、充分考慮我國銀行保險需求的基礎上,研究開發出滿足客戶和市場需要的產品。
3.遵循保險業務發展規律,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銀保產品營銷隊伍
(1)必須遵循保險業務發展規律,要靠提高客戶對銀保產品的認知與商業銀行的優質服務來爭取客戶。提高客戶的認知途徑就是要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讓客戶明了可以在銀行購買保險產品、明了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的產品,并對該保險產品的收益與風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關鍵詞】村鎮銀行;問題;建議
一、村鎮銀行概述
(一)概念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0萬元人民幣;村鎮銀行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并以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村鎮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二)業務發展
經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批準,村鎮銀行可經營業務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發行、兌付、承銷政府債券;收付款項及保險業務;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村鎮銀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業務。有條件的村鎮銀行要在農村地區設置ATM機,并根據農戶、農村經濟組織的信用狀況向其發行銀行卡。對部分地域面積大、居住人口少的村、鎮,村鎮銀行可通過采取流動服務等形式提供服務。
(三)成立的背景
2006年10月在孟加拉創立的世界上第一家鄉村銀行,至今已形成一個有1200個分行、遍及4.6萬多個村莊的銀行系統,使400多萬孟加拉農村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2006年12月20日,中國銀監會出臺《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這是中國農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各地村鎮銀行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截至2012年9月末,全國共組建799家村鎮銀行中,中西部地區481家,占比60%。其中,2010年和2011年是村鎮銀行設立較多的年份,分別為201家和286家。
二、村鎮銀行發展的問題
(一)市場準入制度不健全
村鎮銀行的大規模推建設進度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制度不健全。如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雖然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0萬元人民幣。但規定要求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最大股東必須是符合相關標準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境內銀行金融機構持股比例也有相關規定如不得低于20%,由于規定的標準較高,將金融市場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擋在門外,限制了村鎮銀行的建設的普及面;此外,由于村鎮銀行規模有限,盈利水平不高,優秀人才的缺乏等因素,導致發起行對其管理干預度較強,自主性較差,逐漸淪為發起行的分支機構。
(二)社會公信力不夠強
從全國整體來看,村鎮銀行社會公信力不強的問題突出,因為村鎮銀行規模小、資金不雄厚、網點分布少,導致的社會影響度較低,居民對此種類型的銀行不夠理解,常常被認為是“個人開的銀行”,信用度可能不高,當地居民的質疑較多害怕存款不安全,導致在當地開展業務有一定難度,因此,當地居民更愿意到大中型銀行辦理儲蓄業務,以及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等。村鎮銀行社會公信力弱、社會影響度不高集中體現吸收存款難的問題。
(三)市場競爭實力不強
大中型商業銀行有穩定客戶,主要是高端的較富??蛻魳I務,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中層客戶市場優勢較大,低端客戶往往金融需求較小。村鎮銀行在這種競爭環境中壓力很大。大中型商業銀行在農村開發業務有許多固有優勢金,如結算系統完善、公信度較高、服務質量較好等。大銀行的固定客戶主要是經濟狀況較好的農戶。此外,農村信用合作社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時間較長,也具有豐富的經營與農村相關的業務經驗。如近幾年,小額貸款公司在農村市場比較活躍,爭奪了部分貸款業務。
(四)政策支持不足
央行給予村鎮銀支農再貸款支持不夠,導致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不夠,例如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農村信用社可獲得營業稅和所得稅降低或減免政策優惠,但是村鎮銀行卻排除在外。此外,對村鎮銀行的信貸規模調控和利率管制過緊,未實現利率的市場化。
三、完善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一)改進村鎮銀行設立模式
村鎮銀行設立的標準過高,阻礙了村鎮銀行的發展進程,考慮銀行業風險較大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能力的不足,村鎮銀行降低設立條件可能性較小。規?;?、批量化的成立村鎮銀行將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推進村鎮銀行發展,現今,村鎮銀行共有三種發展模式:“總分行制”、“管理總部制”、“控股公司制”。這三種模式特色很明顯,須因地制宜,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雖然這三種模式還沒有大規模擴張,現今,這三種模式對村鎮銀行的設立還沒有凸顯很好地推動作用,因此,村鎮銀行設立模式仍需不斷探索,不能僅限于此種三種模式,大膽嘗試新模式,制定引進人才優先政策,幫助村鎮銀行走出發展囧境,推動村鎮銀行更好的發展。
(二)提高村鎮銀行社會公信力
一是加大對村鎮銀行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宣傳設立村鎮銀行的作用和功能,宣傳村鎮銀行相關業務優勢,提升村鎮銀行在公眾心中的影響力;二是要不斷加大支農力度,在服務質量上做工作,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達到提高社會公信力的目的;三是逐步完善結算環境,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為廣大農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服務,將銀聯系統、支付系統、個人征信等系統等銀行功能逐步健全;此外,地方政府應當促進信用環境建設、資金獎勵、辦公用房等方面的建設,構造一個競爭、有序的金融機構體系,更好地做到服務“三農”。
(三)提高市場競爭力
現今,雖然村鎮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競爭優勢不大,要在農村業務開展開來,就必須面對競爭的壓力。村鎮銀行不能以價格戰略為主,爭取在競爭中求得共贏。面對金額過大的貸款,可與其他大中型商業銀行合作,小額貸款可與小額貸款公司進行合作,這樣既不損失客戶,又有效地分散了風險。此外,村鎮銀行要積極學習其他金融機構開展農村業務的經驗,必須發揮自己的特色與優勢,結合自己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等優勢,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依據地區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為增強村鎮銀行資金充足性,央行應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支持,對村鎮銀行的信貸規模調控和利率管制應采取寬松政策,實現利率的市場化。如國際上成功的農村小額信貸項目均實行的是商業化利率,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給予村鎮銀行在營業稅和所得稅降低或減免政策優惠。
參考文獻:
[1]張炎.我國村鎮銀行的立法缺陷以及補救研究[J].西部法學評論,2009.
關鍵詞:農村合作銀行;銀行問題;解決措施
隨著國家惠農利民方針的進一步落實,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加強了對于新農村的建設力度和信貸資金投入程度,農村合作銀行成為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主要推動力之一。由于歷史原因,農村社會的信用程度相對較低,直接導致與農村有關的信貸風險較高,農村合作銀行也由于不良貸款的比例偏高,導致銀行的進一步發展受到約束。如何更好的規避農村金融風險,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廣,已成為當前各地農村合作銀行未來工作中最值得關注之處。
一、農村合作銀行的發展歷程
農村合作銀行的建立基礎是遵循合作制,同時兼容股份制,屬于時展中的新型銀行機構,十四屆三中全會之處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互相脫鉤,并逐步建立農村合作銀行,2003年8月國務院以山東、貴州、重慶、江蘇、浙江、江西、陜西和吉林八個?。ㄊ校┳鳛檗r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推進的試點地區,并印發《關于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啟動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并明確對于農村信用社的產權歸屬,由低到高提出了四項方案,即維持原狀、縣級聯社統一法人、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
二、農村合作銀行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一) 產權結構與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
農村合作銀行的建立原則是基于原有合作制基礎,進行股份制引入,但在政策實際落實過程中,仍限定單個自然人的投資數額不能高于股本總額的15%,職工持股總額不高于25%,自然人持股總額不低于一半,單個法人的投資不超過5%。這種限定結果不僅造成股東眾多,也造成了股權分散,進而難以真正快速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難以有效落實民主機制,在農村合作銀行的實際管理過程中,大股東一人說了算的情況較為普遍,股東民利難以真正實現。
(二)業務與管理不健全
農村合作銀行業務和管理的不健全主要表現為三方面,其一貸款業務依賴資產抵押,就目前農村合作銀行的放貸業務品種而言,主要業務為以房產為抵押的固定資產抵押放貸業務,這種放貸業務的發放比例遠大于信用貸款,即銀行的審核貸款的流程中更傾向于抵押物本身的價值體現,而忽視對于企業未來發展的評估工作。事實上對于抵押的目的,銀行并非真正希望獲得抵押物,而是希望貸款人或企業能夠更為合理的按期還款,由于過分重視抵押物,因此銀行在進行放貸業務辦理時縮手縮腳,失去了業務拓展和運營盈利的基于,束縛了銀行本身的發展潛力,甚至很多銀行在企業運作出現被動時,不及時采取貸款行為,而是通過抵押品的形式進行被動貸款,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其二農村合作銀行追求最大化經濟利益與支持三農工作出現沖突。農村合作銀行源自于農村信用社,一方面作為農村金融機構要求其支持農業發展,另一方面又期望能夠按商業銀行的模式進行贏利。在農村合作銀行實際運營過程中,為了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不得不與支持三農工作發生沖突,同時由于受到贏利目的和政策任務的雙重考核,農村信用社雖然改革委農村合作銀行,擁有了更多自由管理權力和業務拓展能力,但是并不完善的內控體系使得農村合作銀行的未來發展受到很大束縛。
最后農村合作銀行的審批緩慢、評估繁瑣、缺乏靈活的優惠方針,對于有效的質押物要求苛刻,這些都使得農村合作銀行的信貸業務工作推廣緩慢。農村合作銀行面對的主要對象包括個人工商戶、各類專業大戶、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些對象出現生產被動的情況較多,也往往并不適應現有的金融服務,同時缺乏必要的規避風險能力。
(三)改革宣傳力度不夠,認識不到位
農村信用社轉型為農村合作銀行的過程中,改革的方式、步驟、具體內容和指導思想等實質性內容并沒有得到深入宣傳,這使得一方面農村合作銀行的內部員工仍然認為國家雖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在實施過程中并無大的變化,從而降低了改革關注度和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宣傳不夠,民眾并沒有重視農村合作銀行的組建,更由于涉農資金、低保資金等國家下撥工程無法在農村信用社進行開戶,因此大部分外出打工、辦廠和從商的農民只能通過其他銀行或郵政部門進行匯款辦理。由于政策所限,即使農村合作銀行通過進一步建設硬件設施,創新優質服務等方式吸引民眾,但始終效果并不明顯。
三、實現農村合作銀行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準確定位
農村合作銀行地方性色彩較濃,同時屬于股份合作機制下的金融組織,因此其面對的對象目標應更為具體,即“三農、居民、個體工商戶、民營、私營中小型企業的社區的小型零售銀行,同時, 堅持以社會效益、企業效益、銀行本身效益三贏模式, 通過兼顧城鄉管理,工農業互相支持,城鎮支持農村的方式,在農村城市化、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加強特色銀行建設,提高銀行核心競爭力。
首先農村合作銀行應加強個人零售業務推廣。農村合作銀行面對零散農民和中小型企業,必須做到基于實際情況,對于不同的顧客群體、不同的行業,采取不同的業務品種,由小處著手,由細節著手,發展地方性色彩較濃的優勢,加強與農民之間的聯系交流,鞏固自身發展戰略,立足農村市場,做好三農經濟支持工作。農村合作銀行還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特點,創新特色業務,因地制宜,設置適用于區域內的新型業務品種,對區域內的特色項目和龍頭行業進行重點關注,進而提高區域企業的整體資金周轉能力,使之成為支持社區經濟發展的融資不可缺少的重要渠道。
其次農村合作銀行應重點關注中小企業貸款業務,通過立足當地,面向農民、個體戶、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等服務對象,加強貸款業務品種的推廣,通過開展理財服務,主動進行放貸的行為,研發并開拓新型私貸業務,挖掘更多潛在用戶。農村合作銀行應提高零售業務的比例,做好支持三農經濟和農村中小工商戶的工作,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加強地方發展需要,滿足農村企業經營和生存的基本保障。
(二)改善業務提升服務質量
1、延長貸款期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農業耕種生存模式已逐步被淘汰,反季銷售、特色農業、農莊經濟等農村新興經濟模式在各地興起,農村合作銀行不能按照原有的信貸模式進行工作開展,而是要按照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業務方式改變和創新,已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
2、降低貸款利率。當前國家對于農村合作銀行的貸款利率允許上浮,數據表明超過七成的農民希望得到上浮,20%左右的農民表示可以接受,僅有不到10%的農民認為貸款利率上浮對自己而言無所謂。
3、加快貸款速度。當前地方農村合作銀行的支行信貸員人數往往不超過6人,對于鄉鎮內數千戶農戶而言,僅靠信貸員進行貸款調查、申辦和落實工作,未免不切實際。一些農村專業大戶因證件不齊,不能提供完整的貸款資料,又無抵(質)押物和擔保人而無法辦理貸款。
四、結束語
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農村合作銀行生存環境、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合作銀行是地方性特色化的金融機構,無論其生存、發展還是獲得最大化經濟效益,都離不開銀行內外部的監督管理工作。只有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實現農村合作銀行的再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振.提高農村合作銀行金融服務水平的構想[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
關鍵詞:村鎮銀行;小微企業:農村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92(2013)03-0018-05
一、天津市村鎮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的探索與實踐
2008年末,天津市第一家村鎮銀行一薊縣村鎮銀行成立。隨后,天津市陸續成立了5家村鎮銀行。截止2012年9月末,天津市6家村鎮銀行注冊資本合計14.63億元,資產總量已經超過60億元,貸款接近40億,成為近幾年來天津市金融領域的亮點之一,尤其在支持區縣小微企業發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截至2012年9月,6家村鎮銀行累計辦理小微企業貸款2274筆,金額共計58.11億元:9月末余額24.78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73.01%。遠高于13.41%的全市平均水平。
天津市幾家村鎮銀行成立以來,為了做好區縣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在拓展營銷渠道、創新產品服務、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等方面積極采取措施。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真正扎根當地、做出特色,成為以服務當地農民和小微企業為主營業務的草根銀行。
(一)積極開展“微創新”,創新特色信貸業務模式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內小微企業,天津市村鎮銀行在承接主發起行信貸產品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微創新”,以滿足當地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如某村鎮銀行在承接主發起行包商銀行成熟的微小企業貸款先進文化和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所在區城鎮化建設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特點,先后研發推出了快易貸、商富通、農耕寶、農蔬寶、農具寶、農豐寶等十二項“金月季”系列金融產品,為大批生產加工型小微企業、商貿及農民個體私營業主解決了資金緊缺的問題。同時,將行業的上下游企業作為潛在客戶群,利用鏈條式管理,產生連鎖性拓展效果,以大眾客戶作為有效客戶的基礎,真正做到為廣大農戶、商戶和中小企業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溫情服務,同時也做到了運用有限的資金以獲取更大利益的經營目標。
(二)加快調查審批速度,主動適應“短小急頻”信貸需求
針對小微企業信貸需求普遍呈現出“短、小、急、頻”的特點,天津市村鎮銀行充分發揮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管理扁平化的一級法人優勢。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信貸流程,為所在區域小微企業開辟了“綠色信貸通道”。如,某村鎮銀行擔保類貸款,從客戶申請貸款到客戶經理調查最長時限不超過1天,3天內完成審批,審批當天即進入放款流程,總計所需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某村鎮銀行對100萬元以下的貸款申請,僅需一個信貸員加上兩個審貸委委員就可以完成決策,3天即可發放貸款。
(三)輕抵押擔保,重現金流量,第一還款來源成為審核關鍵
為解決小微企業的有效抵押品少的問題,村鎮銀行紛紛在抵押擔保方式方面進行創新,以某村鎮銀行為例,該行由客戶經理對申請貸款客戶的直接經濟收入(包括家庭成員收入)進行實地評估和計量。從中減除可支配收入的30%作為借款客戶的日常生活消費,其余70%被認定為真實還款能力,即重點考察了第一還款來源。由此,小企業主憑身份證、營業執照即可申辦貸款,單筆貸款額度從3000元到1000萬元不等,符合條件3至7個工作日即可拿到貸款。
(四)重視培訓與考核,有效發揮人力資本作用
小微企業信貸技術的關鍵在人,可以說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以某村鎮銀行為例。該行信貸業務團隊占了全行總數二分之一,而且,與其他銀行信貸經理多為科班出身不同的是,該行小微信貸經理有很多都是剛剛畢業初入社會的大學生。該行借助發起行資源優勢和完善的培訓機制,初步建立了一支由初級信貸員、高級信貸員和業務主管組成的信貸員隊伍,并逐步培養自己的培訓師隊伍,力爭實現從業一年以上的信貸人員月放款15筆以上、單個信貸員維護客戶數量超過150戶以上的目標。除了培訓,績效考核也是該行成功開展小微貸款的關鍵點之一,通過筆數而不是金額來評價信貸員的業績,從而極大的激發了信貸經理開拓小微企業貸款市場的熱情。
(五)拓展結算渠道,有效突破物理網點限制
為了彌補網點數量少、系統建設不完善的短板,天津市村鎮銀行紛紛積極拓展結算渠道以突破物理網點的限制,更好的服務于當地小微企業。如某村鎮銀行成立不久,即開通了大額支付系統實現跨行實時結算,開通了“銀銀平臺”支持與商業銀行全國網點的通存通兌,加入了天津人行城域網和同城票據清算,實現了聯網核查、數據報送、報表管理、反洗錢管理等聯網工作,并能夠受理他行支票業務,進一步拓寬了結算渠道:最近,網銀工具也準備正式上線,并且計劃在初期不收取任何費用,方便結算的同時也為小微企業客戶節省財務費用支出。某村鎮銀行開發了手機銀行平臺,方便了小微企業在營業外時間進行資金流轉,而且采用免費開放的形式,以減少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該行網銀系統也計劃正式上線。
(六)引入本地股東,有效支持本地經濟
按照興國市長對于村鎮銀行“本土化、民營化、專業化”的要求,天津東麗村鎮銀行率先改制。主動降低主發起行持股比例,積極引入當地民營企業和村級經濟組織,扎根當地,立足社區,借助當地股東人緣地緣優勢,更好的發揮比較優勢,與區域內小微企業實現雙贏發展。目前。天津華明村鎮銀行改制后,股本由1億元增加到5億元,新吸收當地11家民營企業和9家農村經濟組織入股,當地股權比例達到51%。天津北辰村鎮銀行隨之進行改制,新增當地農村民營資本參股,總股本達到4億元。當地股東占股達55.56%。接下來,已開業的村鎮銀行將紛紛按照“華明模式”進行改制。即將設立的村鎮銀行在籌建過程中也將按此標準進行股東的遴選。
(七)與主發起行聯動,走特色化支農支小之路
主發起行的信貸文化對于村鎮銀行的業務發展方向具有決定性影響,巧妙借力主發起行的優勢,走特色化支農支小之路,也是天津市村鎮銀行發展的思路之一。例如西青區霍元甲精武文化愛國教育基地武術館項目,作為天津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天津市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受到市、區、鎮高度重視,但該項目的借款主體屬于小型企業,缺乏項目融資經驗。為此,某村鎮銀行借助主發起銀行在銀團貸款方面的成熟經驗,在充分做好前期調查的基礎上,主動為主發起行和借款人建立信息互通,落實貸款條件,加快了銀團貸款的評審調查和審議進程,及時組成銀團,發放貸款,實現了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八)借力當地政府,服務一方經濟發展
村鎮銀行作為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其在成立的過程和未來的經營中均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天津市村鎮銀行在與當地政府合作中,除了獲得輿論、財稅等方面的支持外。也主動探索出一條合作扶持當地小微企業的特色之路。例如,某村鎮銀行主動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將用于專戶補貼的資金轉化為財政貼息,即針對農村合作社、大型農戶開展都市型陽光農業貼息,降低單戶融資成本的同時,利用村鎮銀行放大了補貼資金的總量,使得更多的涉農小微企業享受到當地財政和村鎮銀行的共同扶持。除了從當地政府獲得支持之外,市人行在支農再貸款、再貼現方面也給予了村鎮銀行大力的支持。如北辰村鎮銀行截至2012年9月末,累計辦理再貸款業務2,3億元,9月末支農再貸款余額9000萬元,再貼現余額4000萬元,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均用于支持區內涉農和小微企業。
二、困境及原因剖析
雖然,在過去幾年間,天津市村鎮銀行的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我們必須看到,與當地其他銀行相比,村鎮銀行無論從客戶基礎、拓展渠道、定價能力、資金實力、網點數量、存貸款市場占有率等方面仍處于絕對劣勢地位,難以與目前市場競爭對手展開強有力的抗爭,風險抵御能力較弱,也有個別村鎮銀行在經營方向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一)機構網點少、結算渠道窄、社會認知度低,導致存款市場競爭力較差,流動性風險較大
首先,村鎮銀行機構網點較少、輻射面窄。目前。天津市6家村鎮銀行中,分支機構設立最多的村鎮銀行僅有3個支行,新成立的村鎮銀行在前兩年往往只有1-2個網點,通常不足當地鄉鎮數量的十分之一,與在當地有深厚市場基礎和廣泛客戶資源的農商行、農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相比。短期內無法扭轉競爭中的劣勢地位。其次,村鎮銀行的產品單一、支付結算手段尚不夠完善。雖然部分村鎮銀行在拓展支付結算渠道方面投人較大且取得一定成效,但總的來說,村鎮銀行的產品主要仍以存、貸款為主,缺乏基金、理財產品等投資項目,個別村鎮銀行尚未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大多數也沒有銀行承兌匯票、銀行卡等便捷的支付結算工具,更沒有ATM等電子自助設備,無法滿足當地老百姓和小微企業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第三,村鎮銀行品牌形象尚未樹立、社會認知度較低。盡管目前社會各界都在大力推動村鎮銀行的發展,但是村鎮銀行在社會上的認同仍然是個問題。相比其他金融機構來說,村鎮銀行是全新的事物,成立時間較短、網點較少、規模較小,當地的企業和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知程度較低,對村鎮銀行的安全性存在疑慮,從而不愿意把錢存到村鎮銀行。限制了村鎮銀行存款業務的發展。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加之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導致村鎮銀行在縣域激烈的存款資源的爭奪中基本沒有優勢,對當地居民缺少吸引力。
截至2012年9月末,天津市6家村鎮銀行存款合計39.19億元,貸款合計31.26億元。存貸比為79.75%。從存款結構來看,村鎮銀行存款結構穩定性不足現象也十分明顯,9月末,6家村鎮銀行儲蓄存款占各項存款的比重僅為21.95%,此比例最低的村鎮銀行僅為8.69%。
除了存貸比較高之外,新流動性監管指標也多出現不滿足監管要求的問題。反映出村鎮銀行流動性管理能力的嚴重不足。
(二)行業集中度風險較高。潛在信用風險突出
從服務對象角度而言。村鎮銀行面對的是大量的小微企業或者農戶,既沒有以往的信用記錄,也沒有完善的財務報表可供評估,加之貸款以信用或聯保貸款的發放形式為主,一般無需抵押物,無疑使村鎮銀行的信貸資金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特別是天津市的各個區縣,長期以來,由于以往扎根于此的農信社在信貸擴張時期投放了大量的信用和聯保貸款,而自身風險管理水平嚴重不足,產生了大量的不良貸款,部分農信社改制前的不良貸款率甚至超過了90%,從而導致村鎮銀行自設立之初就面對了較差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此外,由于經營范圍較窄,區縣經濟往往呈現出行業集中的特點,村鎮銀行的信貸投放也隨之呈現出行業集中度較高的特點,一旦發生風險,不易進行對沖和管理。
除了上述區域特色產業集中導致的信貸集中的問題之外,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的村鎮銀行還要面臨農業的弱質性特點,由于易受自然災害影響而遭受損失的天然特性,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農戶貸款還款壓力自然會加大,極易發生違約風險。
(三)人員素質較低、產品創新能力較弱,合規風險操作風險突出
目前,由于工作環境、資金實力以及薪資福利等方面的原因,村鎮銀行在吸引高素質員工方面難度較大,很多崗位都是剛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從業經驗不足,更沒有固定的客戶群。即使是主發起行委派的高管或從當地其他金融機構吸引過來的員工,也大多來自原有銀行的基層單位,不僅缺乏法人機構的管理經驗,在經營理念上也往往容易出現盲目拓展業務規模而忽視風險管理的問題。從而偏離了村鎮銀行最初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嚴重制約了村鎮銀行的穩健發展。
人員素質的低下進一步導致了產品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不足,容易導致村鎮銀行對于發起行的過度依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鎮銀行自身創新的主動性,僅僅是缺乏針對性的照搬主發起行現有金融產品,往往并不適應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信用環境。
村鎮銀行設立之初。從業人員較少,部門設置簡單。照搬照抄來的主發起行的風險管理制度也往往并不適用。且容易出現以私人感情代替內控制度的現象,自身面臨的操作風險較大,加之同業競爭壓力較大,業務開展困難,更容易出現重營銷輕管理的現象,形成風險隱患。
(四)村鎮銀行經營與發展方向出現偏差
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是以堅持支農支小、服務縣域作為市場定位,但從運行情況來看,個別村鎮銀行已經偏離其設立的本來宗旨。一是設立地域的偏離。目前,6家村鎮銀行總行的設立地點均在區縣政府所在地或與市區接壤的街鄉,成立初期開設的支行也往往在區縣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由此產生了個別村鎮銀行跨區域將貸款違規投放到市內六區的問題。二是客戶群定位的偏離。目前,部分村鎮銀行存在“嫌貧愛富”的現象,客戶多為相對優質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中型企業,而不涉及風險較大的農業生產領域。縱然有少數村鎮銀行對農戶發放貸款,也大都選擇“企業+農戶”的模式,要求必須有企業為農戶提供擔保,真正貧困的農戶很難獲得貸款,農村的資金需求狀況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
之所以出現經營方向的偏離,與村鎮銀行經營的雙重目標沖突有關。作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獨立法人,村鎮銀行也必須按基本的商業邏輯進行經營,主發起行和其他發起人必然會把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自身最終的追求目標,進而在爭取最大化盈利的過程中背離支持“三農”和“小微”的初衷。此外,作為大股東的主發起行也必定會將其相對成熟的經營模式帶入村鎮銀行,除了以小微企業貸款為主營業務的銀行之外,其他商業銀行控制信用風險的常用手段仍以第二還款來源即抵押和擔保為主,然而這種風險控制管理體系并不適于村鎮銀行的主要服務對象——三農和小微企業,一味照搬主發起行的經營和風控模式,必然導致村鎮銀行經營主業的偏離,進而在與當地其他銀行同質化競爭中處于劣勢。
此外,經營方向的偏離也與價格管制有一定的關系。按規定,村鎮銀行同其他銀行一樣,貸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基準利率的四倍。由于貸款面臨的風險較大,信用成本較高,需要更高的貸款利率才能吸引商業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提供包括小額信貸在內的各類微型金融服務。而天津市6家村鎮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年利率最高的村鎮銀行也僅有10%,其他村鎮銀行普遍在8%左右,最低的只有4%左右,各行的營業收入中。稅收返還占了很高的比重。在貸款利率受限的情況下。出于追逐利潤的動機,村鎮銀行必然傾向于放貸于成本更低的大額的抵押或擔保貸款,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急速擴張貸款規模以獲得更多的財稅補貼。同時,因設立初期的財務難以支撐各項工資福利、房租水電等經營成本,這些都會使村鎮銀行日后在盈利與政策性市場定位的平衡中發生偏離。
三、啟示與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適宜村鎮銀行發展的寬松環境
政策扶持是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力。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應為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出臺、落實支持村鎮銀行的相關優惠政策,特別是在村鎮銀行成立初期,給予實質性的扶持和幫助。
1 強化主發起行篩選。村鎮銀行的發展離不開主發起行的大力支持,主發起行除了在業務拓展、信息共享、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科技支撐等多方面為村鎮銀行提供支持和輔導之外,其一貫的經營思路和發展戰略也對村鎮銀行具有確定性的影響作用。由此,在主發起行的引進上,建議引進那些已經在“支農支小”方面具有成熟經驗的主發起行,能夠幫助村鎮銀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合適的產品,通過微調來滿足當地小微企業的特殊需求,從而以最快速度打開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
2 建立政府資金注入機制。地方政府要為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出臺、落實支持村鎮銀行的相關優惠政策,對村鎮銀行的運營進行政策扶持。此外,政府的各種“支農支小”專項資金可以轉換為村鎮銀行的委托貸款或財政貼息,通過村鎮銀行的資金放大作用幫助更多的目標客戶。既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也增強了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
3 發揮政府部門橋梁作用。當地政府應充分發揮信息優勢,幫助村鎮銀行客服成立初期的業務發展困境,幫助村鎮銀行樹立品牌形象,積極引導群眾了解在本地設立村鎮銀行的意義、目的,消除公眾對村鎮銀行的疑慮,增強民眾對村鎮銀行的信心;同時,可以召開企業推介會或幫助村鎮銀行與當地的農民資金互助組織進行對接,從而為村鎮銀行提供優質的客戶群體,降低信用甄別成本和風險管理成本。
4 適度放寬經營管制。一是適當降低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征信系統、銀聯入網等的準入門檻和費用,減少村鎮銀行建立初期經營成本,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和同業競爭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以農村市場作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允許村鎮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實行更大幅度的浮動,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客戶貸款用途及信用狀況等自主確立存貸款利率,提高村鎮銀行的資金議價能力。三是推動加快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通過市場化的風險補償機制,合理分攤村鎮銀行倒閉而產生的存款和財產損失。
5 建立科學審慎的監管體系。應針對村鎮銀行出臺更為詳細的監管意見與從業規范,推動村鎮銀行的健康發展,同時,加強政策的引導力度,出臺科學的支農支小評價體系和激勵政策,輔以限制性指標的考核,引導村鎮銀行通過自我約束確保資金投向。
(二)督促村鎮銀行修煉內功,著力提高支農支小服務能力
村鎮銀行的發展除了前述因素的影響,最重要的仍在自身的努力上。
1 明確市場定位和經營戰略,找準特色發展路徑。服務縣域、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是村鎮銀行成立的初衷,更應當成為辦行的宗旨。村鎮銀行應當樹立竭誠為區域農戶和小微企業服務的理念,形成與大銀行的差異化競爭定位,真正將“支農支小”固化在銀行的經營戰略、機制建設、技術開發的方方面面之中,形成特色企業文化,打造核心競爭優勢,才能夠在區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并走上特色化發展之路。
2 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村鎮銀行首先應當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和業務素質的培養,盡快提高現有人員素質,適應業務發展需要。其次要加快人才引入步伐,吸納優秀的應屆高校畢業生進入團隊。同時可高薪聘請熟悉農村金融、經驗豐富、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善于管理的金融專業人才。除此之外,還應充分考慮“本土化”,把當地一些文化素質比較高、在村民中有威信的人吸引到村鎮銀行的隊伍中,對其加以培訓,充分發揮其對當地的民風、民俗以及對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比較熟悉的特點,利用其人緣地緣優勢,加強與當地百姓的溝通。從而更好地推介村鎮銀行業務,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力。當然,還應盡快結合村鎮銀行的業務特點,建立風險責任制,創新激勵約束機制,有效發揮高管與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3 加快產品及服務創新步伐,拓展業務發展空間。村鎮銀行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與傳統金融機構展開錯位競爭。以服務和創新為切入點。因此,村鎮銀行應當在成本核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快支付結算渠道的拓展,逐步推出適應當地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保險、擔保、個人理財、信息咨詢、銀行卡等。在獲取中間業務收入的同時,提升品牌效應。同時,還應在充分借鑒和吸收主發起行產品技術的基礎上,拓展抵押品種,創新擔保模式,通過市場細分、客戶細分,量身定制適合本區域小微企業和農戶的產品和服務,通過獨具特色的優質產品和服務來打動和招攬客戶,讓當地老百姓和小微企業從內心接受和認可村鎮銀行。
4 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創造良性的信貸環境。村鎮銀行信用風險產生的主要根源是縣域脆弱的信用環境和農業本身較低的抗風險能力。由此,村鎮銀行務必要在風險管理體系上下功夫,切實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提高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此外,村鎮銀行應當利用其貼近當地市場的特點,積極搜集農戶和小微企業信譽、道德品質等軟信息,在全面采集個人信息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信用檔案,改善當地信用環境。此外,還可嘗試與當地政府部門、農村互助組織、擔保中介機構等部門合作,本著“共同經營,共擔風險”的原則,引入資質良好的第三方中介機構,降低信貸風險。
5 加速股權結構優化調整,推動村鎮銀行發展走上新臺階。股權結構的優化也能夠幫助村鎮銀行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贏得區域內民營資本的有效支持,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首先。村鎮銀行的股權應實現“民營化”,即引入民間資本入股村鎮銀行,利用民營資本在市場效率、經營機制、產權安排、交易成本、創新能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幫助村鎮銀行完善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二是村鎮銀行的股權應實現“本土化”,即引入當地企業人股,利用股東的人緣地緣優勢幫助村鎮銀行提高在當地的知名度,迅速適應當地經營環境。甚至部分解決吸收存款難等問題,從而實現對村鎮銀行更多的實質性扶持。三是村鎮銀行的股權應實現“分散化”,即在確保主發起行實際控制權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也有助于防止股東過分干預村鎮銀行的經營,將村鎮銀行作為利益輸送的工具。
關鍵詞:銀行貿易融資現狀情況
一、我國貿易融資現狀
國際貿易融資是外匯銀行圍繞著國際結算的各個環節為進出口商提供的資金便利的總和。與其它業務不同的是,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集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于一身,無論對銀行還是對進出口企業均有著積極的影響,已成為許多國際性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有的銀行設在國外的分支機構,主要的業務就是開展國際貿易結算與融資,其業務收入可占到銀行總收入的八成。此項業務的發達程度與否,已被視為銀行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我國,90%以上的企業是中小企業。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前景,銀行對風險的控制能力較弱,資金扶持和貸款投向普遍向大企業傾斜,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擔保難的發展困境。由于受到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制約,中小企業希望銀行能夠提供一條龍式專業化貿易結算和融資服務。華夏銀行就推出了這樣的一系列創新產品。比如針對臺資企業推出的兩岸匯劃直通車、美元匯款全額到帳和去年推出的出口票證通等等。其中,出口票證通是以出口收匯權為擔保,為客戶提供銀行承兌匯票和進日開證服務,組成??以應收帳款權益為保證手段、還款來源的業務,也就是說基于應收帳款基礎上的貿易金融服務,這是在物權法基礎上的一個業務創新,也體現了進出口貿易的自償性特點。還有近幾年推出的華夏貿易寶是為解決中小企業出口結算環節融資難,擔保難等問題而推出的出口押匯、出口貼現、福費廷和信保融資四種出口貿易融資產品的組合套餐,這是第一期,第二期還要推出進口產品的服務組合就是在進口環節對進口商進行金融產品組合,進口商可以從產品組合的籃子里選擇能夠適合他們需要的服務以及產品組合和打包。
眾所周知,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一起被稱為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的三大支柱,中間業務的發展是商業銀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內各商業銀行都把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列入重要發展內容。據統計,股份制商業銀行近50%的中間收入是國際業務帶來的。而貿易融資業務能促進國際貿易結算業務的開展,進而拉動中間業務的快速增長。貿易融資以其在風險資本占用和交叉銷售等方薅的優勢,正日漸成為各家銀行競相發展的業務重點之一,已成為各銀行競爭的重要領域。外資銀行首先是在中國開展跨國公司的國際結算,然后是做所有外幣的貿易結算,接著是傲中國公司的本外幣貿易結算,現在才開始人民幣零售業務。外資銀行在國際業務方面有相當的市場實力和產品優勢,比如在上海地區,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國際業務是被外資銀行瓜分的。
中資銀行在國際業務方面很早就和外資銀行直接競爭,在競爭過程中,中資銀行逐漸提高了能力,外資銀行也了解了中國。不過由于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整個盤子也越做越大,所以中外資銀行更多的是處于發展狀態。并沒有太多的激烈競爭。
二、我國銀行在貿易融資方面反映的情況及對我國銀行貿易融資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