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園景觀設計要素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城市群眾文化活動公園作為一個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公園以“市民、自然、休閑、健康、藝術、文化、享受”為主,充分體現服務市民和藝術享受的理念。充分體現公眾參與原則,在于當地群眾互動的前提下充分了解當地社會文化、文脈與價值觀。城市文化活動公園做為整體城市環境建設的一部分,要與社會形態,文化形態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找到一個元素將當地社會形態及人文文化貫穿并保持整體化。這既是推動歷史文化進入市民生活的創新形式,也是對提高城市人文文化和人文景觀歷史保護與利用的有益探索。
城市群眾公園景觀設計的要素包括景觀設計的素材和基本知識兩部分來探討:
(一)景觀設計的素材要素
1、人性設計觀。群眾是城市的主體,是文化的繼承者、自然的維護者,城市群眾公園景觀設計觀念的重要一方面即是完善大眾的需求,超越功能意義的設計,進入到人性化設計。是對人生存的城市的社會形態、人文背景及文脈、當地文化元素的提煉。是對人類生活空間與大自然的融合表示更多的支持與人類的多樣性和發展性相符合,并肯定形式的變化和內涵的多義性。
2、文化創新。這里的文化創新,不是指拋棄原有的文化去創造新的文化類型,而是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是元素的貫穿,將當地重要文化——民俗藝術抽象或具象的將其提煉打散,與其他藝術融合以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多元素的景觀發展要求景觀設計強化地方性和多樣性。它包括根據地域中社會文化的構成脈絡和特征,尋找地域傳統的景觀體現和發展機制以演進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地域的文化傳統,將地域傳統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與景觀現實及未來發展相結合,使之獲得持續的價值和生命力。
3、處理好文態與生態的關系。景觀是自然與文化系統的載體,科學地規劃與建設城市公園的生態景觀是生態與文態有效結合的過程,生態建設和文態建設始終貫穿于景區規劃建設的整個過程,城市群眾公園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如名勝古跡)有密切聯系,規劃建設好城市公園要巧于利用自然和善于結合古跡,將千古留傳的文化古跡在自然生境中演繹。
(二)景觀設計基本要素
所有的景觀都是通過景觀要素來體現的,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體、鋪地和景觀小品。
1、充分考慮應用地形特點,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觀元素的基礎。景觀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響總體規劃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2、植被是景觀設計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觀設計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種大、小喬木等。巧妙合理地運用植被可以成功營造出人們熟悉喜歡的各種空間。對植物材料的顏色、外形、規格、葉型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再進行搭配組合,這樣才獲得了理想的景觀效果。
3、道路設計是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是骨架、網絡。景觀道路的規劃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觀面貌和風格。例如,我國古典園林,講究峰回路轉,曲折迂回,而西方古典園林,講究平面幾何形狀。景觀道路要求組織游覽線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觀道路本身就是景觀一部分。道路中地面鋪裝它不但體現設計上的美觀和層次性更是交通視線誘導包括人流、車流的體現。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對環境的識別性。
4、設施景觀是景觀設計尤其是室外環境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把它稱為“城市家具”。它主要指各種材質的公共藝術雕塑或者與藝術化的公共設施如垃圾箱、座椅、公用電話、指示牌、路標等。是城市景觀營建中不容忽視的環節,所以又被成為“設施景觀”。設施景觀應該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設施和設備,并考慮外觀美,以增加環境視覺美的趣味。
關鍵詞:公園景觀; 景觀感知; 多維感官; SD法; 因子分析法; 福州市
基金項目: 福建工程學院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城市公園景觀人性化設計的評價研究——以福州市為例”(GY-Z11048)
作者簡介: 于蘇建(1973-),男,博士,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規劃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城市與區域規劃。袁書琪(1949-),男,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文化與旅游地理學。1引言語義差異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簡稱SD法)是由Osgood(1957)提出的一種心理測定方法,又稱為感受記錄法。它通過言語尺度進行心理感受的測定,可以獲得被調查對象的感受,構造出定量化數據(章俊華,2004)。SD法最早應用于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方法在心理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逐漸淡化,而在建筑(莊帷敏,1990;Imamoglu,2000;Franz,Heyde,2007;Llinares,Page,2007;江晝,等,2008)、風景園林(曹娟,等,2004;黃瑛,2009;王建偉,等,2010)、道路廣場(朱小雷,2002;賈致榮,等,2008)、城市整體印象(岡本耕平,2000;王德,等,2009)等領域,卻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對于場所的心理認知,從外表上研究是很難準確把握的,而SD法實現了對于場所心理認知的定量揭示,因而在建筑創意、景觀設計、城市規劃等諸多領域受到青睞。在景觀設計領域內,SD法的應用研究已有一段時期。然而一直以來,景觀設計師們僅把注意力放在視覺因素和使用功能方面,尤其關注景觀的空間形態、功能布局、材料質感以及色彩構成等,忽視了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對景觀的感知。雖然人類獲得信息總量的80%是通過視覺來感知的(Torigoe,1999),但是,誠如微量元素之于生命的重要性,通過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獲取的20%信息同樣不可或缺(葛堅,等,2006)。因此葛堅等(2003)把聲景觀概念引入城市景觀設計,為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了嶄新的研究視角。吳穎嬌和張邦?。?004)介紹了聲景觀的研究內容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并揭示了目前聲環境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郭宏峰和李輝(2007)以浙江省嵊州艇湖水城的聲景觀設計為例,探討了聲景觀、聲景觀要素功能、空間構成及其在景觀規劃中的的設計要素、正負設計手法等。聲景觀的設計理念雖已被引入國內景觀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領域,但尚處于探索階段,且未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而對于嗅覺景觀的研究就更少了?!奥暋?和“味”要素不僅是五官可以獲取到的信息,而且也會影響視覺感官對信息獲取的感知能力,從而影響對景觀視覺效果的評價。城市美學不單指建筑美學,同樣包括對消極審美價值的關注,例如無所不在的噪音、發出尖銳聲響的電子看牌等因素都會妨礙人們得到積極的感性體驗(阿諾德·柏林特,2010)。在對城市景觀的感知中,“聲”和“味”之于“視”的感知究竟有何影響,影響有多大,城市景觀設計又該如何滿足人的多維感官的感知需求等,亟待研究。本文以“國家園林城市”——福州市主要的幾個城市公園為研究樣本,應用SD評價法,就聲、味環境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并結合因子分析方法,篩選出公園景觀設計的主要影響因子,以豐富公園景觀感知的研究,為聲、味景觀研究與設計提供參考,并為建設以人為本的城市公園景觀提供科學依據。2研究方法與試驗設計
2.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SD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結合的景觀分析與評價方法。因子分析法是將多個變量綜合為少數幾個因子,以再現指標與因子之間的相關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姜鵬鵬,王曉云,2008)。運用SPSS軟件(章文波,陳紅艷,2006)因子分析功能對評價因子進行分析。公共因子提取采用主成分法,并采用變量的協方差矩陣進行因子提取。鑒于本研究變量較多,迭代次數設為50,因子旋轉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旋轉。因子分析的前提是各變量因子之間彼此相關且絕對值較大并顯著,為此,采用KMO檢驗和Bartlett球體檢驗加以判定。KMO大于0.7時效果較好。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學
基于SD法的公園景觀綜合感知研究
2.2試驗設計
2.2.1形容詞對選擇從國際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來看,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基本蘊含三大方面,即景觀環境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和大眾行為心理(劉濱誼,2005)。景觀環境形象是從人的視覺形象感受要求出發,研究如何創造賞心悅目的景觀形象;環境生態綠化規劃設計主要是從人的生理感受要求出發,研究如何保護和創造令人舒適的物質環境;大眾行為心理研究則是從人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發,研究如何創造使人浮想聯翩、積極上進的精神環境。此三元素正好對應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劉濱誼,2001)。本研究在劉濱誼提出的景觀三元素之一的景觀環境形象上選擇空間、形體和色彩3個要素,環境生態綠化(環境)和大眾行為心理(心理)2個要素不變,另外增加一個對景觀整體印象(整體)要素,共6個要素,即空間、形體、色彩、環境、心理和整體要素。針對評價對象,選取能夠綜合表達6要素的20對形容詞,構成本研究的SD因子表(見表1)。
2.2.2試驗樣本選取評定與測試的最佳方式是被調查者到對象空間去進行實地體驗,以便最為客觀地記錄評價者的感受。但由于調查對象較多,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施的可能性較小,而且本研究擬選取兩組試驗對象進行比照,無法實施實地測試。因此,我們選擇錄像的形式進行評定與測試。嗅覺影響樣本選擇,以福州市常用的綠化植物榕樹(金牛山公園)、白玉蘭花(金牛山公園)和桂花(南公園)作為味環境因素。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但沒有香味,因此在本研究中作為參照樣本。白玉蘭花和桂花在花開季節有明顯濃香,沁人心脾,因此作為對比樣本,考察花香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另外,福州市區內湖泊、水塘、小河星羅棋布,被稱為“東方威尼斯”,但因缺乏有效管理,水體污染嚴重。福州水上公園便是一池死水,日夜散發著惡臭,方圓三五百米的住戶都不敢開窗,這勢必影響該公園水景的觀賞價值以及公園使用者對該水景環境的認知。選擇水上公園作為對比樣本,考察水體臭味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聽覺影響樣本選擇,以鳥鳴(西湖公園)和交通噪聲(北江濱公園)作為聲環境因素,考察它們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用攝像機沿游步道從不同角度對以上幾個公園景觀進行錄制(錄像中包含了選取的聲、味環境因素),錄制長度約3~5分鐘。
2.2.3試驗對象和測試過程雖然不同的人群在景觀環境的描述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別,但由于此次研究是針對景觀感知的調查與評價,且研究的目的并不側重于對不同社會特征群體的認知差異進行分析。因此,試驗選擇了園林專業和城市規劃專業各30名學生,分成兩組作為被試對象,進行比照。測試前,向被試對象介紹評價測試的具體要求,解釋描述目標景觀環境各個形容詞對的含義。第一組測試時,只提供水上公園景觀、金牛山公園景觀、西湖公園景觀和北江濱景觀等錄像,不提供植物名稱、聲音等信息;第二組測試前,告知被試對象植物樣本的名稱和特性(花香)和水上公園的惡臭,并且播放錄像時打開錄制時的背景聲音。每段錄像重復播放3次。評價采用表1中所列形容詞對,評價尺度的級段定為5段,并以0為中點對稱,將很(差)、一般(差)、中等、一般(好)、很(好)分別賦值-2、-1、0、1、2。問卷共發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60份,回收率及有效問卷率均為100%。3結果與分析
3.1聲、味環境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分析
3.1.1 總體影響分析從表2的評價結果可見,就氣味環境對評價者的視覺感知影響而言,兩組評價者對水上公園景觀的評價均值為-0.33。當評價者得知水上公園的水景臭氣沖天時,評價值由-0.01降到-0.67。兩組評價者對南公園景觀(桂花)和金牛山公園景觀(白玉蘭)的評價均值分別為0.32和0.56,其中被告知公園植物樣本種名為桂花和白玉蘭,并具有沁人心脾的香味的一組評價均值為0.60。而未被告知以上信息的組別評價均值只有0.27。就聲環境對評價者的視覺感知影響而言,在噪音環境下,評價者對北江濱公園景觀的評價均值為-0.03,而在無噪音環境下評價均值則為0.64。在有鳥鳴聲的環境下,評價者對西湖公園景觀的評價均值為1.08,而在無鳥鳴聲的環境下,評價均值只有0.74。通過對兩組評價結果的對比分析,顯而易見,聲、味環境對評價者公園景觀的視覺感知產生了明顯的影響。由此可見,景觀設計師們只注重公園景觀的視覺效果而忽略聲景觀和嗅覺景觀的設計成果是有缺憾的。
3.1.3影響差異分析正面或負面的聲、味環境因素均會影響評價者對公園景觀的評價結果。但對于不同的公園景觀評價要素和因子,其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如圖1所示,橫軸代表各公園景觀,縱軸代表兩組評價者對各景觀評價要素計算絕對平均值的差異(因子差異分析圖,略)。從圖1可見,心理和整體2個要素曲線波動最大,表明受聲、味環境因素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為環境要素;景觀環境形象(包括空間、色彩、形體三個要素)曲線最為平滑,受影響程度最小。心理要素中,愉悅度因子受影響程度最大,而歸屬感、安全感、新奇感三個因子受影響程度相當;整體要素中,吸引力因子受影響較大,其次為特色度因子。就聲環境和味環境二者對公園景觀視覺效果評價要素和因子的影響相比較而言,差異不顯著。聲環境影響下,心理要素受影響程度略高于整體要素,而味環境影響下,整體要素高于心理要素。綜上可知,正面的聲、味環境因素首先提高了游客的愉悅度,并使游客產生了一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同時也增強了公園的吸引力和特色。反之,同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環境要素在6個要素中受影響程度列第三,但環境要素中的生命力和環境協調度2個因子受影響程度最為明顯??梢?,聲、味環境對于環境生態綠化的重要性。
3.2聲、味環境因素影響下的公園景觀視覺效果評價主因子提取
3.2.2因子軸的抽出通過因子分析結果,得到因子旋轉后載荷系數表(見表4),考察因子軸構成的尺度,并加以命名。景觀環境形象主因子1在色相、色彩豐富度、尺度感、動感、美感等方面載荷較大,且相互之間差異較小,均處于0.78~0.85之間,命名為形式因子;景觀環境形象主因子2在連續度和有序性兩個方面載荷較大,命名為協調因子;景觀環境形象主因子3在空間感、光感和色彩純凈度3個方面載荷較大,其中空間感方面的載荷達到0.99,相關程度最大,命名為空間因子。環境生態綠化主因子1在環境協調度、生命力、植被覆蓋度等方面載荷較大,命名為生態因子;環境生態綠化主因子2命名為污染因子。大眾行為心理主因子1在特色度、新奇感和吸引力3個方面載荷較大,命名為特色因子;大眾行為心理主因子2在歸屬感和愉悅度兩個方面載荷較大,命名為認同因子;大眾行為心理主因子3命名為安全因子。基于上述分析,提取的主要影響因子為形式因子、協調因子、空間因子、生態因子、污染因子、特色因子、認同因子和安全因子。特色因子、認同因子和安全因子為最主要的因子,三者累計因子載荷達98.3%;生態因子、污染因子也是重要的因子,兩者累計因子載荷達95.3%;形式因子、協調因子、空間因子是公園景觀構圖的基本要求,三者累計因子載荷達87.9%。按照中國古典園林三境的理解,福州市公園景觀影響主因子的排序依次為意境、情境和物境。這就要求福州市在公園景觀規劃與設計時,首先,應思考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營造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景觀,使游客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其次,對公園良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創造也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最后,在公園景觀整體規劃上,把握變化與統一、對比與調和、韻律與節奏、比例與尺度、均衡與穩定等重要法則,做到空間組織有序,創造步移景異的物境。4結論與討論本研究將聲、味環境因素納入評價者對公園景觀的感知中,運用SD法,系統地分析了聲、味環境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揭示了在公園景觀感知中,“聲”、“味”之于“視”的影響規律,并以聲、味環境因素影響下的公園景觀視覺評價結果為基礎數據,結合因子分析法,進行公園景觀設計主要影響因子提取。相比基于單一景觀視覺感知的研究,其結論更為客觀、合理。通過本文的案例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幾個啟示。第一,聲、味環境對評價者公園景觀的視覺感知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且負面因素產生的影響比正面因素更為顯著。這就要求景觀設計師們不能僅注重景觀的視覺效果,而忽略了聲景觀和嗅覺景觀的設計,在消除負面的聲、味環境因素的同時積極營造正面的聲、味環境。第二,聲、味環境因素對于不同的公園景觀評價要素和因子,其影響有所不同,心理要素和整體要素受影響程度最為顯著,其次為環境要素。由此可見,聲、味環境對公園情境、意境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第三,綜合考慮聲、味環境因素所提取的公園景觀視覺效果的8個主因子,可為公園景觀的規劃設計提供參考和借鑒。總之,為了真正提升公園的品位,滿足人們對公園景觀全身心的享受,應將聲、味環境要素作為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構成,全方位、多視角地實現景觀的整體塑造,從而創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公園景觀。本文就味環境對評價者公園景觀視覺感知的影響進行測試時,因無法實現實地的對比分析,只能口頭告知被試者相關信息,引導被試者進行想象,這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試驗的結果。因此,如何改進測試方式,使結論更為客觀,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Franz G,Heyde M,Buelthoff H H.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experience of architectural space in virtual realityexploring relations between features and affective appraisals of rectangular indoorspace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5,14(2):1651721.
[2]Imamoglu plexity liking and familiarity architecture and nonarchitecture Turkish students’s assessment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ouse facad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0,20(1):516.
[3]Llinares C,Page A.Application of product differential semantics to quantify purchaser perceptions in housing assessment[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7,42(7):24882497.
[4]Osgood C E.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M].Chicago:Illinois Univ Press,1957.
[5]Torigoe K.Soundscape,its concept and practice[M].Tokyo:Kashima press,1999.
[6]阿諾德·柏林特.遠方的城市:關于都市美學的思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511.
[7]曹娟,梁伊任,章俊華.北京市自然保護區景觀調查與評價初探[J].中國園林,2004(7):6771.
[8]岡本耕平.都市空間的認知與行為[M].東京:古今書院,2000:288.
[9]葛堅,卜華.關于城市公園聲景觀及其設計的探討[J].建筑學報,2003(9):5860.
[10]葛堅,陸江,郭宏峰,等.城市開放空間聲景觀形態構成及設計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6(9):15691573.
[11]郭宏峰,李輝.聲景觀設計及其在景觀規劃中的應用——以嵊州艇湖水城的聲景觀設計為例[J].華中建筑,2007(3):149151.
[12]黃瑛.有機更新的城市歷史公園規劃設計與改造——基于拉薩宗角祿康公園改造的SD法評價[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135138.
[13]賈致榮,郭忠印,劉學博.公路邊坡景觀視覺效果的定量評價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11):154159.
[14]姜鵬鵬,王曉云.中國濱海旅游城市競爭力分析——以大連、青島、廈門和三亞為例[J].旅游科學,2008(5):1218.
[15]江晝,張捷,祁秋寅.城市雕塑環境空間視覺滿意度的定量評價——以南京市三處城市雕塑環境空間為例[J].經濟地理,2008(6):10121014.
[16]劉濱誼.景觀規劃設計三元論——尋求中國景觀規劃設計發展創新的基點[J].新建筑,2001(5):13.
[17]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18]王德,張昀,崔昆侖.基于SD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臺州地區為例[J].地理研究,2009(6):15281536.
[19]王建偉,王瑤,綦國巍.新鄉市潞王陵景區景觀分析與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0(19):196200.
[20]吳穎嬌,張邦俊.環境聲學的新領域——聲景觀研究[J].科技通報,2004(6):565568.
[21]章俊華.規劃設計學中的調查分析法16——SD法[J].中國園林,2004(10):5458.
[22]章文波,陳紅艷.實用數據統計分析及SPSS12.0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229248.
關鍵詞:園林;聲景形式;設計
Abstract: the sound king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me garden is a professional design team of the garden with aesthetic standards as purely visual range of things, ignore the voice of this important design el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acoustic landscape form, function and design method are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same.
Keywords: garden; Acoustic landscape form; design
中圖分類號: 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園林景觀中的聲景設計,簡單地說,是指在一個具體的園林規劃設計項目中,把各種聲音景觀相關理論作為“可操作的概念”來靈活運用。根據現場的場地特征和游人對此場地的行為心理需求,來規劃設計出適合場地現實的聲音環境。
一、解讀園林中的聲景觀設計
(1)聲音作為園林景觀的一部分
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在對項目要求進行研究和改進的同時,我們應對場地和其環境有個透徹的理解——不光理解場地邊界以內的具體地區,而且包括整個場地及場地外的周邊環境。我們不但要用眼去觀察,還要用耳去聆聽,用心去深刻體驗這塊特定景觀區域的獨特品質。我們在場地內所能聽到的一切聲音也都是場地的一部分,需要作為設計因素來綜合考慮。
(2) 園林中的聲景觀形式
①自然聲音 園林景觀中自然的聲音主要有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雨聲等;有動物叫聲,如鳥獸、昆蟲等;有植物的聲音,如樹葉被風吹的沙沙聲,還有潺潺的溪水聲等等。
②人的活動聲 包括人與人交流的聲音,人在展開活動時所發出的各種聲音。如:生活聲、歷史文化民俗聲、運動聲等等。
③人為制造的聲音 包括一切以電子或人工的手段發出的聲音。如:叫賣聲、電子音樂背景、廣播聲、交通噪聲等。
(3) 園林中聲景觀的作用
①營造良好的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非常講究“意境”的營造和追求觀賞游覽中的風景體驗,現代園林也不例外。優秀的園林設計作品能賦予空間無窮的想象力,并喚起人們的內在情感。因而,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游覽價值的園林景觀,不僅是一種空間的藝術創造,更是人們的精神寄托。通過具體場地空間及其景物的處理,使空間景觀獲得一定的寓意和情趣的過程,就是園林意境的創造。因此空間景物的設置應先設立其意,注重“貴在意境”的原則。而在意境創造中,由聽覺器官對線索的感知而喚起表象的回憶(記憶中客 觀事物的形象謂之表象),是利用聲音信息創造意境的手段。比如在西湖,就有“柳浪聞鶯”、“南屏晚鐘”等聲音景點。另外,古詩中還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等,這些在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中提供的許多富有魅力的自然聲源帶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靜默的古城因為有了天籟之聲而生動,這也正是我們園林工作者所著力營造的意境。
②拉近使用者與設計者之間的距離
設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用設計的有效手段來引導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這是設計對人們的最大的影響。在園林設計作品中,通過聲音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表達設計師的情感,而園林的使用者,也可以通過聽覺的感受去領會設計師的設計意圖,這無疑拉近了雙方之間的距離。當然,人是有情感的社會群體,要做 到這一點,設計師應當把園林作品當作“人”來看待,當作人類的朋友,設計師要學會從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發和考慮,在心理上謀合人們的共同的期望。在具體實踐中可根據人們的不同年齡,不同的環境來設計不同類型的聲音。
③滿足盲人獲得景觀體驗的需求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公共環境設施需要適應各種類型人群,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并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社會問題。但目前的很多無障礙設計都集中關注在視覺上不影響殘疾人的有效使用,卻忽略了眼盲者的需求,而對于這類人群,耳朵往往是他們最敏感的器官。因此,如何創造良好的聲音景觀,使盲人也能充分的體會園林休憩空間的景觀樂趣,將成為我們園林工作者今后工作的一個方向,這也能更好的體現一種社會人文關懷。
二、各種類型的聲景設計
城市園林空間中聲景的解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對于聲音的物理特征、對人的行為心理產生的影響,以及其社會、歷史、文化層面上的意義,其與聽者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等都應進行全面的考慮,從而為進一步的聲音景觀設計提 供依據。具體設計中可采用正(在原有的聲景觀中設計添加新的聲要素)、負(去除在聲景觀中與環境不協調的,不必要的、不被希望聽到的聲音要素)、零(即按原狀保護和保存,對該聲景觀不做任何更改和變動)的方法來對園林景觀進行聲音應用。在聲景的組成中獲得較高評價的要素,應作為聲景設計的重點。首先,應該盡可能地保全和培育豐富的自然聲要素。作為水聲、蟲聲和鳥聲發源地的水系空間,以及樹林、草地、灌木叢等植物帶的設計和布局等都是聲環境設計的重點。如果能把聲景的設計融入到視覺景觀設計中,或者在景觀設計中充分考慮聲音的因素是最理想的。例如,在規劃用地階段,就應該結合視覺景觀的設計,充分考慮用地的自然環境的保全和再生,保護和設計豐富多樣的水系、植物系,以便能吸引各種鳥類和昆蟲類的棲息,以提供多種鳥鳴和蟲叫聲。同時,植物系的存在,也可帶來令人愉悅的樹葉沙沙作響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正設計。同時,對于好感度和協調度評價較低的要素,應盡量地加以除去或限制,即聲景的負設計。公園周邊的交通聲,可以利用植物帶、地形起伏的高度差等的設計來掩蔽,將發聲體改造成不發聲體,或是利用聲學方法減弱噪聲,比如利用吸聲材料、結構來吸收噪聲;利用隔聲材料或隔音罩將聲源與人體阻斷開來;利用消聲器來減少空氣對噪聲的傳播。對于背景音樂和信息播送,應探討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有確實必需播放的信息,也應該充分考慮其音質音量、播放時間、頻度、內容、以及揚聲器的空間設置等要素。
三、園林中聲景觀設計實踐
城市公園是典型的城市園林綠地,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景觀構成也具有代表性和多樣性。以下以某公園為例,對聲景觀進行了全面調查,分析了公園中各種聲音組成,提出了聲景觀在公園中應用的方法,以期對其他形式的園林綠地起到借鑒和推廣作用。
(1)項目總體概況
公園總長1280m,寬度為45~92m,總面積9.1萬m2,是城市濱水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域生態基礎設施的關鍵性廊道。公園將同時承載作為生態服務的關鍵節點和作為城市居民戶外休閑活動場地的雙重意義(圖1)。
圖1公園現狀圖
(2)項目中存在的聲景現狀
根據我們的多次現場調查,發現公園場地中現有的聲景類型主要有自然聲(鳥叫聲、蟬叫聲、蟋蟀聲),公園南北兩側道路的交通噪聲,東邊正在建設中的小區的施工聲等等。
(3)聲景觀設計原則
通過場地聲音及游人的需求分析,確立了以下聲景觀設計基本原則。(1)保護場地中多樣的自然聲音:盡可能的保護場地中現有的自然形態,利用農田、魚塘、珍珠塘、藕塘等鄉土元素,營造一個內河濕地,形成生態化的旱澇調節系統和鄉土生境。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農田中的青蛙聲、草叢中的蟋蟀聲、水杉林中的鳥、蟬及其他小動物的叫聲。(2)營造豐富的聲音空間體驗:因地制宜的結合堤壩、坡地、農田、水系、現有建筑等創造具有多層次的立體公園空間,結合空間的功能,營造豐富的聲音空間體驗。(3)創造互動、自然的聲環境:在保護和利用現有自然形態的前提下,使用人性的現代設計理念營造不同的適合各年齡層次的戶外休閑活動場所?;顒訄鏊?、不同的聲景感受有機的結合到景觀之中,并將諸暨民俗文化聲音融入其中,使人能感受到自然之美,體驗到足下的文化,增強人們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基于以上分析,設計中,我們以護坡、農田為骨架,水系為血脈,以諸暨鄉土人文景觀為靈魂,從人的環境行為心理出發,融入先進的聲景觀設計手段,用現代人性的設計手法,生動敘述了一個自然與人的故事。
(4)聲景觀設計
公園景觀設計共分為入口廣場區、休閑垂釣區、戶外活動區、鄉土景觀區、互動游戲區、露天舞臺區、濕地茶室區共7個景觀功能區?;谌妗⒎e極、主動的聲景觀設計理念,把場地中現有的聲音及未來需要營造 的聲音景觀與場地的其他要素一起進行細致的分析,而且確保設計不局限于去除不利的聲要素,還積極地加入主動設計的成分,從而創造一種更加全面的景觀設計理念。
①正設計
本設計把獲得較高評價的自然聲、生活聲等要素作為聲音景觀的設計重點,充分結合當地的自然和文化歷史資源,進行聲景觀的正設計。
a.自然聲設計:本研究把自然景觀規劃成休閑垂釣區、鄉土景觀區和濕地茶室區三個主要部分。這些自然景觀可以為公園聲景觀設計提供豐富的自然聲源。本設計在休閑垂釣區域規劃了面積為4700多平方水體,場地內的流水聲、各種水生植物的樹葉聲、蛙類和鳥類、昆蟲類等動物的嗚叫聲均是公園中自然聲的重要構成要素。在鄉土景觀區中包括了保護林、風景林、疏林等的規劃。種類繁多、層次結構豐富的植被不僅帶來風聲樹聲,而且還可以誘致鳥蟲和小動物的嗚叫聲。而濕地茶室區則是各種嗚叫昆蟲的棲息地。為市民帶來了傾聽大自然聲音的極好機會。b.文化歷史聲設計:在對于公園文化景觀的設計中,主要著眼于歷史文化景觀和民俗文化景觀的規劃設計。基本集中在露天舞臺區。歷史文化景觀主要是基于唐詩古文中的意境而設計的各種園林建筑等景觀要素和小品,帶來晨鐘暮鼓和小橋流水聲,體現江南水鄉風情。而民俗文化景觀則主要有欣賞越劇唱腔的、臨水而建的圓形舞臺廣場。穿過矩形蘆葦叢,至河道另一灣,利用落差,形成弧形綠階看臺,并設踏面,木平臺則伸出水面,圍以景觀廊,喜愛越劇的諸暨人們可以在此找到一方屬于他們的空間,安靜而不失觀眾,看臺高出地面2.5米處,將臺階按弧形凌空架出,下用鋼構支撐,可至對岸公路。如圖2。
圖2欣賞越劇的圓形舞臺廣場
c.運動聲設計:在互動游戲區中規劃了依坡而建的極限廣場和U型槽,輪滑或滑板的青少年愛好者可以在這里切磋技藝,而游人則可以在這凌空而架的橋上欣賞精彩的表演,一種全新的空間體驗油然而生。橋底的沙地是孩子們活動的天堂。點綴菖蒲,蘆葦,以形成多個亞空間,同時設置坐凳、躺椅,以供陪同孩子的成人休憩、交流。進行這些運動項目時所引發的各種人聲,可為聲景觀乃至景觀整體帶來豐富的層次感、活動感和現實感(圖3、圖4)。
d.生活聲設計:在戶外活動區、濕地茶室區中開辟了供人們休息、飲茶、娛樂、聊天等設施,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聲要素。⑤人工聲設計:在濕地茶室區、鄉土景觀區中,引入人工智能聲音,模擬自然界的風聲、雨聲,流水聲,加深這兩個地塊的自然感覺。
圖3互動游戲區平面圖 圖4互動游戲區內輪滑意象圖
②負設計
a.交通聲隔離:景觀中應除去或減少引起人們不快或與周圍景觀不協調的聲要素,即進行負設計。由于人口廣場區正處于公路的交叉口,相對交通噪聲比較大,因此,設計中利用道路的三米高落差,與堤壩護坡內的四米高的相對標高,在堤壩一側沿護坡砌成六個綠色臺階,而在公路側,根據道路斜率用漸變形成六個梯田形式的平臺,兩側則種植混合密林,有效的遮擋兩側的噪聲。形成一個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個個序列的內向空間,把游人逐漸從交通噪聲中帶人到寧靜的公園空間。b.信息廣播及背景音樂規劃:在整個聲景觀設計中,除了互動游戲區以外,本設計項目中不安排揚聲器的信息廣播和背景音樂的播放,以減少人工聲的不和不和諧感。
四、結束語
園林聲景觀設計不僅要去除不利的聲要素,還應積極地加入主動設計的成分,為此應該充分制造游人與自然聲接觸的機會,盡可能地保全和培育豐富的自然聲要素,對于好感度和協調度評價較低的要素,應盡量加以除去或限制。
(一)點的運用
點在視覺要素中非常最根本的元素,它是圖形圖像最根本的組成成分,也是圖像別細小的部分。現代景觀設計中,植被、亭塔、臺凳汀步、燈光、水池、雕塑等有一定位置的。形狀不巨大的要素,都能夠看作物化了的點。功能性點具備非常實用的景觀功能,裝飾性點只是為了滿足視覺形式的需要,部分是當作一種視覺信息傳達的信號。綠色植物也能夠當作點來對待,它是景觀設計中非常特別的一個成分,它起著功能性和裝飾性的作用,它的設計能分為孤植、群植、叢植、片植等,普及任何景觀的每個部分。
當作點景的景觀小品參考點的聚積性和其焦點的特點,能在十字路口中部,在綠地和景觀建筑的一部分,在道路軸線的開始、終端,或在廣場正中間等,作為觀眾目光的吸引點。點還能夠有對稱、對比重復、漸變、虛實等幾種運用模式,點因為其形非常細小,在園林景觀設計時能夠和線、面、體等幾種元素結合。搭配偶爾還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有凳子作用的路燈和隱藏在地下的地燈便是一個虛實變化。
(二)線的運用
視覺中的線,是由很多的點沿著一個方向,緊湊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的,便是線是點的運動軌跡。線的特征一般是具備長度和方向,它的外形有粗細、輕重、直接、轉折、頓挫等不一樣的變化。還有,線可以給人以力量、速度、連續、移動、彈力等視覺效果。“線條可以生成一種視覺上的沖突,還是是視覺藝術中每個因素之間非常關鍵的溝通方法。”線條可以導致一種視覺對話和視覺上的注重。雖然有它的獨立性,然而線條也可以分割它所在的塊面,既可以出現和諧,又可以出現緊張。不一樣的線條導致審美感受一定不一樣。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有一定長度和方向的小路、長廊、欄桿、路燈、駁岸、曲橋等都可當作線的元素。直線,它具有堅強、剛毅和氣魄,一般用在主題比較嚴肅,具有明顯主題的規律式園林景觀中,像紀念性公園、各種人民公園和城市中心公園等。線的造型應用在景觀設計中是非常常見的,其一般包括線的粗細混搭、線的交錯、實虛處理、線的直曲對比、線群與線面、線的方向和動勢等。
(三)面的運用
對于面元素,園林景觀視覺設計中大家既能把視覺層次放到平面,同時還能上升到三維的立體空間里面,會面做成傾斜和垂直的處理,并運用平行、相交、切割等地方變化模式獲得面元素的靈活設計變化,讓它在每種幾何圖形、色彩組合、多次強調的變化中顯現,與大自然的恰當融合。大面積的面元素園林景觀設計大家當選用點、線、面相結合、相促進的模式,進而達到預想的設計目標。
二、別的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一)形體的應用
形體是面在三維空間中的活動,當不一樣的面在不一樣的方向,并在邊沿的地方連在一起就構成形體。假山、雕塑、裝置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體現為形體,做園林景觀設計時,它能夠打破面的單一,另外它也能夠與平面上的圖形對應、協調,或者生成視覺的熱點,讓景觀生成非常舒適的視覺體驗。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形體還當涵蓋半立體,像浮雕等。
(二)色彩的運用
色彩是視覺要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要素,即便不在園林設計中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色彩給大家帶來的形象性均非常大,在生活中是不能夠缺少顏色的。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色彩的給人帶來各種各樣感覺均可以生成很強的形態感情,是個性設計起作用的前提。像紅、橙、黃等暖色系給大家以溫暖、熱鬧的觸覺,藍、藍綠、白色等冷色系給大家以冰涼、冷清感,紫與綠為中性色,對欣賞者不會出現疲勞感,反而紅色非常具有注目性,運用太多促使人產生疲勞。暖色給人的感覺比較親近,而冷色給人的感覺是疏遠,一個色相,高純度就近前,低純度的就退遠。
三、結語
摘 要:城市景觀公園在維持城市生B平衡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是市民休憩、活動的主要場所,城市景觀公園的設計應當充分的滿足實用化、美觀化和生態化要求,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展現城市景觀公園的價值和作用。筆者將對城市景觀公園的設計原則、空間設計以及具體的設計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市景觀公園;設計原則;空間布局;方案研究
城市景觀公園設計應當堅持一定的原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本地特色,使景觀公園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設計當中,還應當充分的展現其功能,開拓活動區間,使之成為城市的拓展空間,保護城市,維持其生態化發展與建設方向。
1城市景觀公園的設計原則
1.1發揮綠色效益
“綠色”主要體現在植物的“綠色”上,包括生態和景觀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設計應合理配置植物景觀,發揮綠色效益。
1.2自然、生活、科學與藝術相互糅合原則
人們在城市里向往綠色,向往回歸自然的環境。因此,在景觀設計中,景觀植物立地條件應綜合考慮土壤、氣候、降水等自然條件,以人為本,讓公園充滿生活氣息,運用科學、藝術的手法將各種矛盾進行統一規劃,形成最理想的景觀環境,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1.3景觀鮮明,凸顯特色
下筆前,首先要醞釀好“意景”、“結構”,創造良好的工作基礎。在創造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化平庸為神奇,凸顯特色。
1.4因地制宜原則
合理選擇樹種根據當地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堅持植物物種多樣性,物種區域差異較大則以選取最佳樹種、原生樹種的原則為主。同時,科學合理地引進國外適宜、無害、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增加區域園林植物種類。
1.5經濟適用原則
城市公園主要是給人以休息的舒適優美的環境,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公園在整個城市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匹配相應的配套設施,合理規劃。實現城市公園的重要作用,需要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啟用人類干預,尤其是政府部門對城市開放式公園的干預管理,安排一定數量的財政支出,確保開放公園的維護工作有序進行。
2景觀空間設計研究
2.1景觀空間的組合
序列設計空間組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節奏空間,另一方面,人們在公園游玩賞花是一種主動行為,游客無法保持情緒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觀賞和休息行為是交替進行的,賞玩一段時間之后要有一個休息和放松的必須活動,這樣游客可以保持體力和激情;通過節奏變化動員和引導人們的情緒,可以在賞游活動中讓游客感受自然的空間秩序和變化,并產生與景觀相應的心理節奏和情緒序列。
2.2景觀平行空間設計
在公園景觀設計中,各區間設計主題的展現一般通過采用平行組合的手法結合景觀空間來實現,景觀平行空間看似自由和靈活,但不是隨機組合的非結構化景觀,它緊緊圍繞主題線索,在特定環境下進行連接,按一定的空間順序結構形成了一種“集聚”型環境空間。
2.3景觀交錯空間設計
景觀交錯空間設計是指空間區域相互形成共同的系統,雙方都有特定的環境,有時形成復雜的混合和匹配體系,空間組合形式形成立體交互性的存在模式。在景觀公園中,如水、山等類型的環境要素往往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共部分的空間,這些公共部分的空間又早就有了彼此,形成獨立空間。
3城市景觀公園的具體設計
3.1植被設計
在公園的建設過程中,對植被景觀的設計,主要是在植物功能的基礎上,依據植物的藝術成分和生物學特性,結合這三點,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選擇適宜植物進行栽培,作為公園植被景觀區,充分發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功能,同時確保其綠色生態價值,這是景觀公園設計的重要項目。
以當地植被為主,搭配選擇,植物景觀層次高、低與密度的設計要合理;對植被的顏色設計,一般將常綠植物做為主要背景,結合不同顏色的花和灌木,要盡量減少地面部分,達到充分覆蓋要求;垂直綠化景觀設計:廣泛使用各種奇花異草,讓公園景觀盡可能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此外,在分布、觀賞、休息、鋪地板和周圍綠化種植設計中,嚴禁使用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另一要素是在兒童游戲區的范圍,不得使用帶刺的植物,不能使用揮發性植物或花粉可引起明顯過敏反應的植物。
3.2公園內的設施設計
根據便民原則,提供便捷的供人們休息的椅子,照明、指路標志、電話等設施也要科學設計,保證公園設施的使用功能,使其具有美化環境的功能和實用性價值。增加公園游客與景觀設施的聯系與互動,讓人們充分體驗城市景觀公園的休閑與實用功能,同時確保安全。公園鋪地磚的材料一般要使用透氣性與透水性較好的板材,確保雨季來臨,公園的設施和景點不受影響,方便游客;體育設施的選擇應以中小型為主,不宜設置占地面積大的體育項目;兒童活動區應合理設置機動車道、參與式游戲和科普項目;公園應建立無線電系統;園區管理辦公室應設置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公園主入口和集散廣場是游客集中活動場所,經常舉行展覽,所以必須獨立設計防雷設施,保障區域安全。
此外,在園區規劃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開放性”的特點,公園和城市之間應該有良好的過渡,公園和城市的中心,是最常見的城市居民聚集地和活動區,在景觀設計的邊緣,要最大限度地體現城市公園的不同特點,公園成為城市空間的延伸,讓市民和游客,更多的參與到公園游樂中。
4結語
景觀公園已經成為了現代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人們的公共活動場所,讓人們在繁華浮躁的城市能夠有一片寧靜的空間,同時也是生態化城市建設的重要項目。在設計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設計原則對植被布局、空間區分等項目進行科學的規劃,既要保證城市景觀公園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又要保證公園在投入使用之后能夠物盡其用,拒絕浮夸的形象設計,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毛林強,沈一.人文性城市公園設計思路剖析――以高縣碩勛公園景觀提升方案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3(23):143-145.
[2]丁蕓.淺談城市濱海公園的景觀設計要素――小窯灣航海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探索[J].價值工程,2014(01):188-189.
作者簡介:
組成視覺藝術品的根本要素是點、線、面。它是任何形態的前提,任何造型的根源。外界一切的物體均脫離不了點、線、面,一切的形態也能夠歸結于點、線、面。而它的組成機理是將上述基本要素依據形式美的原則展開創造性的組合。視覺藝術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便是要將點、線、面等概念性的根本元素物化,轉換成詳細的園林設計元素。城市中景觀空間能夠分成點狀、線狀和面狀空間。點狀空間主要有交通島綠化,街頭綠地、公園等組成。線形空間大多有濱水帶、道路和防護林帶等組成。面狀空間主要有居住區、廠區、風景區等組成。因為每一種空間類型植物景觀都含有非常高的應用率和非常強的功效性,讓其在更改環境、愉悅身心、調節生活等角度起著關鍵的作用,在城市綠地系統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城市將來的發展建設期間,具備很高價值、極強可達性的植物景觀空間會逐漸得到大家的歡迎。
(一)點的運用
點在視覺要素中非常最根本的元素,它是圖形圖像最根本的組成成分,也是圖像別細小的部分?,F代景觀設計中,植被、亭塔、臺凳汀步、燈光、水池、雕塑等有一定位置的。形狀不巨大的要素,都能夠看作物化了的點。功能性點具備非常實用的景觀功能,裝飾性點只是為了滿足視覺形式的需要,部分是當作一種視覺信息傳達的信號。綠色植物也能夠當作點來對待,它是景觀設計中非常特別的一個成分,它起著功能性和裝飾性的作用,它的設計能分為孤植、群植、叢植、片植等,普及任何景觀的每個部分。當作點景的景觀小品參考點的聚積性和其焦點的特點,能在十字路口中部,在綠地和景觀建筑的一部分,在道路軸線的開始、終端,或在廣場正中間等,作為觀眾目光的吸引點。點還能夠有對稱、對比重復、漸變、虛實等幾種運用模式,點因為其形非常細小,在園林景觀設計時能夠和線、面、體等幾種元素結合。搭配偶爾還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有凳子作用的路燈和隱藏在地下的地燈便是一個虛實變化。
(二)線的運用
視覺中的線,是由很多的點沿著一個方向,緊湊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的,便是線是點的運動軌跡。線的特征一般是具備長度和方向,它的外形有粗細、輕重、直接、轉折、頓挫等不一樣的變化。還有,線可以給人以力量、速度、連續、移動、彈力等視覺效果?!熬€條可以生成一種視覺上的沖突,還是是視覺藝術中每個因素之間非常關鍵的溝通方法?!本€條可以導致一種視覺對話和視覺上的注重。雖然有它的獨立性,然而線條也可以分割它所在的塊面,既可以出現和諧,又可以出現緊張。不一樣的線條導致審美感受一定不一樣。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有一定長度和方向的小路、長廊、欄桿、路燈、駁岸、曲橋等都可當作線的元素。直線,它具有堅強、剛毅和氣魄,一般用在主題比較嚴肅,具有明顯主題的規律式園林景觀中,像紀念性公園、各種人民公園和城市中心公園等。線的造型應用在景觀設計中是非常常見的,其一般包括線的粗細混搭、線的交錯、實虛處理、線的直曲對比、線群與線面、線的方向和動勢等。
(三)面的運用
對于面元素,園林景觀視覺設計中大家既能把視覺層次放到平面,同時還能上升到三維的立體空間里面,會面做成傾斜和垂直的處理,并運用平行、相交、切割等地方變化模式獲得面元素的靈活設計變化,讓它在每種幾何圖形、色彩組合、多次強調的變化中顯現,與大自然的恰當融合。大面積的面元素園林景觀設計大家當選用點、線、面相結合、相促進的模式,進而達到預想的設計目標。
二、別的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一)形體的應用
形體是面在三維空間中的活動,當不一樣的面在不一樣的方向,并在邊沿的地方連在一起就構成形體。假山、雕塑、裝置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體現為形體,做園林景觀設計時,它能夠打破面的單一,另外它也能夠與平面上的圖形對應、協調,或者生成視覺的熱點,讓景觀生成非常舒適的視覺體驗。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形體還當涵蓋半立體,像浮雕等。
(二)色彩的運用
[關鍵詞] 極簡主義園林;景觀;簡潔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世界園林藝術種類眾多,不同地域環境中的景觀所呈現出的表現手法和景觀特征也有所不同。城市設計的發展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對于景觀功能性的要求更加迫切,現代景觀設計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如何汲取傳統園林優秀設計方法,并與新的生活需求和創作方式相結合,營造出具有體驗性、人性化的景觀,是我們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
極簡主義園林作為西方現代主義園林設計的流派之一,所具有的簡約化、整體性、藝術與功能的結合、對地域文脈的挖掘與傳承都無不體現其對于景觀的理性化思考。對于極簡主義園林的探索,能夠加強我們對西方園林的整體性認識,為現代景觀注入新的血液,豐富和發展現代景觀設計。
極簡主義藝術
極簡主義藝術風格源于抽象主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初的美國,又被稱為“極少主義”、“ABC藝術”。它通過對抽象主義設計元素的提煉與簡化,最終將其作品呈現出純粹的幾何形式。極簡主義藝術的顯著特點是近乎單色的畫面和嚴謹簡潔的幾何構圖形式,其作品內部結構與藝術空間之間有較強的關聯性,旨在產生一種獨特的“無法復制的交流”的空間意境。極簡主義藝術主要體現在現代繪畫、建筑和雕塑等領域。
極簡主義園林
極簡主義藝術在不同領域相互交流,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西方園林建設,逐漸發展產生極簡主義園林。極簡主義園林在形式上追求極度簡化、客觀、抽象,以很少的設計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間,但對觀眾的影響和沖擊力卻十分迅速和直接,簡單中彰顯著復雜,純凈中映射出神秘[1]。
極簡主義園林的主要特征
3.1高度整體性
極簡主義園林通過高度整體性的把握提高景觀存在的重要性,并利用單一形式的重復應用等方式來表現其設計特點,目的是追求景觀結構的清晰性和空間的連續性。例如彼得•沃克設計的波奈特公園,從公園的景觀整體布局上看,簡潔的幾何網格形式相互疊加,構筑了景觀整體上的基本空間形態。在此基礎上運用季節性植物和游戲場地來豐富環境空間層次。這不僅使波奈特公園具備了公園最基本的休閑娛樂功能,同時亦可作為城市廣場或城市綠地空間,增強了人們的參與性。
3.2幾何形體的組合
極簡主義園林特點還表現為對幾何形體的組合利用。它對幾何形體進行極致地提煉,最終提煉出最基本的幾何形體元素:方形網格、圓形、三角形等作為創作母題,通過彼此之間的簡單重復與疊加,將其最終形態簡化抽象為簡潔的幾何形式,同時利用幾何形體所具有的方向性引導觀景視線,并以此達到分割和聯系空間的作用。
3.3功能與藝術的結合
極簡主義園林源于極簡主義藝術,但在設計中著重強調了功能的重要性。彼得·沃克認為,所有的設計首先要滿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藝術氣息的設計中還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實現其形式[2]。例如,濱水區一些臺階式的駁岸,首先具備了防洪、觀賞功能和簡潔美觀的藝術形式,此外,還可以作為劃分空間的物質形式。它們既可以把水域、陸域等空間形態統一于整個濱水區景觀系統中,又可以在此基礎上將整個空間劃分為若干小空間,成為人們休憩觀賞的區域,形成獨立的空間形式。
3.4傳統園林要素的提取
古典主義以其內在的特性:純潔性、清晰性、人性表達、自然的精神,不斷地影響著園林設計師 [3]。極簡主義園林對傳統園林設計要素進行了提煉并加以獨特運用,形成了源于傳統又有別于傳統的景觀表現形式。
3.5生態材料的多元化運用
極簡主義提倡利用場地中現有的設計元素,以此來保護地域環境的原生性、提高人們的參與性和歸屬感。例如有色金屬、反光玻璃、砂礫、頑石等都可以作為創作素材。對于景觀設計元素的運用不再單純地停留在形式的表現上,而是提升至景觀功能性使用與創作內涵的高度統一上。極簡主義園林講究對原材料原生性的運用,在滿足景觀基本需求的同時亦能提高空間層次感和質感。如瑪莎·施瓦茨所設計的面包圈花園,利用綠籬、玻璃,甚至是真實的面包圈來表達景觀空間的意境,使人將時間要素和空間要素納入到對于景觀的體驗過程中,體現了獨特的設計特征與大膽的表現手法。
極簡主義園林與現代景觀設計
4.1 我國現代景觀設計與極簡主義園林
景觀涉及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地理學等多個領域,兼具觀賞、經濟、文化和生態等綜合功能。城市建設的發展,現代景觀設計正日趨復雜化。傳統觀賞性景觀存在著顯著的局限性,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此外,在現代景觀開發建設中也出現很多問題:視覺的強調,景觀總是圍繞新穎的景觀形式來體現視覺沖擊力,忽視了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各種文化的拼貼,缺乏景觀審美的可持續性,人們最真實的景觀體驗更無從談起。目前在我國現代景觀設計中呈現出一定的極簡主義園林傾向,但由于設計者對極簡主義園林內涵認知膚淺、創作環境和表現手法有所差異等因素,純粹的極簡主義園林作品并不多見。
4.2 極簡主義園林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一種新的景觀創作方式,極簡主義園林試圖運用藝術理念來尋覓解決景觀現實問題的方法。它以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方式讓人們更完整地認識到藝術在園林中的重要性。極簡主義園林對于功能性與藝術的高度統一和原生環境的保護利用,是我們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值得借鑒的一個重要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在景觀設計時,應以保護地域性環境特色為前提,通過對使用者在景觀場景中的行為特點和活動需求的調查分析,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形成人們對景觀的整體認知,而不能將設計單純地停留在極簡主義的形式美感上,而忽視對資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強調。極簡主義園林對于現代景觀最重要的價值在于為現代景觀設計提供了獨特的設計內涵和新穎的藝術文化表現方法,是對景觀設計理念的再造與升華。
結語
景觀設計時,景觀作品不能局限于某種單一風格的追求上,更多的應該是對特殊場所價值的理性思考以及實用性的再創造,強調景觀的功能使用對人們的重要性。此外,我們在立足本土文化,借鑒國內外先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應深入了解景觀設計的內涵,注重形式與功能、精神與物質的完美融合,同時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到所設計的地域環境中去,保持自身的設計風格的同時跟上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蘇丹. 從畫面走向體驗——感悟當代景觀設計審美趨向[J]. 新建筑,2003.04
[2] 申為軍,譯. 彼得·沃克訪談[J]. 城市環境設計,2007.04
[3] WALKER P,LEAH L.Peter Walker:Minimalist Gardens[M].Washington D.C.:Spacemaker Press,1996: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