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音樂節奏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學生的學習行為中,能“動”本是天性。只有動起來,學生的興趣才會被體現出來。依照音樂教學的要求,遵循“有樂而教”的理念,主動去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對音符時值的認知、表達、運用中來。在日常生活中,射箭、比賽中的節奏、動物跑步等,都可以被用來幫助學生對音符時值的理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相關動作、節奏形成模仿、理解。不僅使得課堂內容充實起來,更使得學生自身參與到節奏培養的習慣中來。
二、以肢體為語,于動作中體驗節奏
在音樂教學中,肢體語言即為利用肢體部位的伸展、節律性抖動來傳達出音樂理解、態度等。結合小學生成長發展規律,我們可以利用肢體語言的豐富性來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在教師、同學的肢體表達中,感受著節奏,并形成了對節奏的慣性感知。在科達伊關于音樂教育的論述中,肢體語言被固定在學生所喜愛的游戲上。學生在游戲中運用肢體語言,感知節奏、欣賞韻律,其音樂感將被極大地調動起來。
(一)肢體語言之“聲勢”奧耳夫認為,在設計節奏活動時,要注重將最為簡單、最為便捷的動作做出來,并于節奏聲音中進行節奏訓練。這就是所謂“音樂聲勢”。這些動作可以是拍手、可以是跺腳,還可以是拍腿、踏步等。“聲勢”的利用,將使得節奏感在小學生身上得以理解、培養。學生的聽覺因之集中,學生的反應因之敏捷。
(二)肢體語言之“律動”在日常生活中,肢體律動是兒童節奏感培養的重要手段。音樂教師可以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將身體動作等融入其中,以達到“學生理解音樂,感知節奏”的課堂目的。筆者在音樂教學中,首先將一些音樂的快慢、延續、強弱及終止等作為引導性內容,對其實施“樂曲欣賞”教育,選擇節奏感明顯的樂曲作為欣賞內容,并依照音樂來對肢體的律動特征等進行編制。要求學生在欣賞時,也加入自己的理解、想象,如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的激昂來感受行走規律、聽到《小夜曲》的幽美來模仿飛翔的飄然等。幼兒在這些節奏訓練間,真正做到了節奏的自我表達??衫^續讓兒童的手腳頭頸腰都參與到律動中來。如此切合學生實際的表演,將極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借助肢體語言的靈活參與,他們在情感上得到最大宣泄,表現能力大增。當然,在肢體語言中,演繹舞蹈、演奏指揮等也在音樂教學的可用之列。音樂教師除了要具備其他科目教師的基本素質外,就是還要有一顆發現美、巧妙演繹美的能力。將肢體語言用于課堂,課堂必定更為活潑、有趣、高效。
三、以樂器為法,于打擊中強化節奏
在打擊樂器中,一些清脆的聲響、低沉的節奏等,體現出豐富的聲音美感。這些打擊樂器,將會成為小學生興趣的觸法點。筆者建議,在音樂教學時,可以將打擊樂器作為結合性的手段,貫之于節奏訓練中。小學低段學生,我們可以從認識打擊樂器開始,并對其分類、屬性及用途等,作為簡單知識加以介紹,同時,通過演繹打擊樂器,讓學生初步感知打擊樂器的魅力,培養打擊美感。小學中高段學生,我們須保證學生對打擊樂器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尋找自己的打擊樂器,如餅干盒、礦泉水瓶、金鈴兒或者碗筷等……這些奇特的聲音將為我們的音樂教學帶來足以豐富的教材。學生在選出自己的打擊樂器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走回教室,到課堂去演示自己的成果。他們輪流展示打擊樂器,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更為濃厚,節奏感也在打擊樂中得以加強。教師還可以從這些打擊樂器中獲取靈感,并進行編排,組織學生嘗試練習并演繹“自然交響樂”。學生在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中,體會到音樂節奏感的魅力,不僅培養起音樂感知能力,更能夠引導其形成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其細心觀察的習慣,為其創作打開興趣之門。
四、結語
[關鍵詞]音樂節奏 小學英語 教學策略 智慧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8-058
智慧課堂指的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師應始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自主分配的時間與空間,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智慧與潛能。音樂節奏明快、內容有趣,學生可伴隨著動作、節拍,在有意義的語言情境下,自由欣賞、感受和創造。因此,教師可以引入音樂節奏,構建英語智慧課堂,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一、基于學生發展規律,奠定智慧課堂基礎
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小學屬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大部分學生存在害怕說英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引入音樂節奏,營造和諧、有趣、快樂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都參與到模仿、學練、創編音樂節奏的活動中,從而快速掌握英語知識。
例如,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引入《Jingle bells》《apple tree》等音樂節奏歡快的兒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或者引入英語歌曲《Hands up hands down》,師生一起擺動身體和手臂。明快的音樂節奏使學生身心統一,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為構建學生創新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智慧課堂奠定了基礎。因此,將音樂節奏引入課堂,以形式活潑、寓教于樂的形式展開教學,有利于構建智慧課堂,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二、巧妙套用音樂節奏,豐富智慧課堂內容
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學生早已耳熟能詳的兒歌或是童謠,通過套用的方式,填入英語單詞、句子,形成有趣的英語歌曲,以此展開英語知識教學。啟發性的套用音樂節奏教學,給學生留足創新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進行想象與創造,把握音樂節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智慧課堂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套用歌曲《兩只老虎》來教學關于“my body”的英語單詞,將單詞結合歌曲,編成英語歌曲:“ I have two hands. I have two hands. My left hand,my right hand.Do you see my two hands?Do you see my two hands?”“Two tigers,two tigers,running so fast,running so fast. One has no ears,one has no tail. How strange!How strange!”教師通過巧妙套用音樂節奏,引導學生學習“hand/tail/ear/fast/run/tiger”等單詞及其用法。音樂節奏促使學生展開想象,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創編趣味音樂節奏,構建高效智慧課堂
小學生敢于大膽想象,教師應鼓勵他們發揮創新能力,根據學習內容,嘗試創編趣味音樂節奏。小學英語語言淺顯、語法簡單,教師要注意音樂節奏形式的形象性、可感性,構建智慧課堂。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關于四季的小詩后,筆者鼓勵學生參與節奏創編活動,為小詩配上自己喜好的音樂節奏,并在節奏、韻律中歌唱小詩。同時,筆者還讓學生自主創編節奏,可以是合作或個人完成。學生興致盎然,積極創編音樂節奏,并將曲調唱了出來。有的學生唱的曲調婉轉,完全是自己即興發揮,很有鄉村音樂的味道,筆者與學生一起把它冠名為Country Music(鄉村音樂)版本;有的學生配合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節奏和曲調,唱出了小詩;還有的學生為小詩配上了鳳凰傳奇的歌曲《自由飛翔》的曲調,獲得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音樂節奏創編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智慧課堂。
英語智慧課堂應該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高效的課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科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師用音樂節奏來進行英語教學,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通過引用、套用、創編音樂節奏,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構建智慧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1] 沈芹芬.音樂節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0(7).
關鍵詞:探討;小學;音樂節奏訓練;音樂興趣
一、學會聆聽是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首要方法
所謂音樂的“聆聽”,即是指集中精力欣賞音樂,在這個過程中,聽音樂的人會與音樂達成一種十分和諧而融洽的關系,從而對于音樂有深刻的體驗與理解。聆聽建立在聲音的基礎之上,但是又升華于聲音,因為它是被賦予了人的感彩的,同時也是被賦予了人的感性和理性思考的。從另一種角度上來講,聆聽是人類理解世界和融入感知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學會聆聽至關重要。進行音樂節奏訓練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讓小學生學會聆聽。聆聽是有層次結構的,也就是說聆聽的技巧是由淺入深的,程度不同,總結起來,音樂聆聽有低、中、高三個等級。小學生屬于兒童群體,他們的聆聽技巧需要教師用心培養塑造,兒童時期正是聆聽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此,教師要多加關注,用心培育。
二、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對于現階段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部分問題,我們可以將傳統教學與數字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培養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來進行音樂節奏訓練。教師需要給學生把音樂知識做一個完備的講解,然后需要結合多媒體給學生開展音頻視頻教程。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樂器。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進行一些聲樂的示范表演,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音樂教學不僅僅是體現在課堂上,還應當走進學生的生活,教師可以聯合商議,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加,讓每個人都能夠有個人展示空間,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舞臺上表現自己。
三、開展課堂游戲是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重要方法
開展課堂游戲是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的關鍵方式,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們如何把握音樂節奏特征。例如,在《義勇軍進行曲》中豪邁向前、熱血無畏的精神;《動物狂歡節水族館》中的鋼琴表現出靈動歡快;《大象》中的沉穩與厚重。這種理念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部曲子,一首音樂的靈魂所在,體現出了作者的心情,孩子們通過律動方面的課堂游戲進行節奏訓練,從而得到一種美妙的體會。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訓練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教師也應當努力探索提高小學生音樂課堂興趣的思路及方法,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多多關注孩子們,幫助孩子們運用音樂的力量贏得人生。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節奏訓練
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提升校學生的藝術氣質,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節奏是音樂的基礎,是構成音樂的骨架。分析和研究節奏訓練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修養,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意義
節奏是學習音樂前提和基礎,學生了解和掌握了節奏,有助于對音樂旋律和節拍的學習和理解,有利于深化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小學是學生受教育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開展音樂教學,尤其是開展節奏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藝術氣質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要進行基礎的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節奏訓練就是最基礎的教學內容,節奏訓練有助于學生掌握牢固的音樂基礎知識,有利于后期音樂教學的進行和開展。
其次,節奏訓練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可以使學生用心感受音樂的旋律和韻味,進而提高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加強節奏訓練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傳統的師范教學對學生而言十分枯燥,教師只是通過播放音樂,帶領示范讓學生了解基礎知識,很多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不強,自然對于音樂的領悟十分有限。
節奏訓練是影響音樂教學的主要因素,也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關鍵環節,教師要善于利用節奏教學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小學生比較好動,好奇心較強,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有效的采取節奏訓練的方式,采用合理的節奏授課的方式,促進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運用語言讓學生感受節奏
人類的語言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語言是生動形象的,語言也是富有節奏的,因此,教師要利用語言的節奏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語言節奏訓練主要是通過說話練習的方式,讓學生逐漸掌握說話的是節奏和旋律。通過加強語言節奏訓練,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的試唱問題,還有助于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語言的節奏,如短語、詞組、簡單句,讓學生結合語言做出一些動作,鼓勵學生邊誦讀、唱、跳、拍掌及跺腳,進而提升小學生對節奏的認識。
(二)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節奏訓練
小學生由于年齡及性格特點,很多學生好奇心較強,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規律,多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高節奏訓練的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奧爾夫教學法,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教師播放一段節奏感極強的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節奏做出動作,或擺動身體、或拍手跺腳等,還可以讓學生排好隊,進行前后踏步等。這種類似游戲的節奏訓練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訓練的同時還可以運動,促進身體的發育,這是一舉兩得教學方式。小W生在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了解節奏的含義,小學音樂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身心特征,將節奏訓練與游戲緊密結合,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三)通過打擊樂器教學,培養學生的節奏掌握能力
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將打擊樂器引進音樂課堂,打擊樂器是有效展現節奏的一種樂器,而且旋律節奏較強,聲音清脆,小學生容易接受,學習起來也相對簡單。打擊樂器聲音響亮,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教師在進行打擊樂器教學時,學生會被教師的表演和教學環節吸引,進而關注節奏訓練的內容。教師通過使用三角鐵、雙響、沙球、快板等打擊樂器的展示,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示范后鼓勵學生演奏打擊樂器,學生按照打擊樂譜加強練習,通過訓練學生可以實實在在的感知節奏。其次,音樂合奏也是一種有效促進節奏訓練的方法。
(四)結合生活現象加深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握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節奏的存在,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如跑步、呼吸、舞蹈等等,都與節奏有關,教師要有效利用生活中含有節奏的元素,加深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理解和掌握。小學生天性好動,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動起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是不可忽視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手段開展節奏訓練,如語言節奏教學、游戲節奏教學、打擊樂器教學,最后將生活與教學緊密結合,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J8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2-0054-01
一、引言
小學是培養學生音樂節奏感的重要階段,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把握音樂節奏感的能力并不強。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筆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借助肢體動作來培養節奏感、利用形象化音樂來培養節奏感、運用演奏技巧來培養節奏感,這也是本文論述的切入點,希望對大家的日常教學和相關課題的研究有所幫助。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節奏感的培養
(一)借助肢體動作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動作音樂教學最重要的內容是利用聲勢進行節奏感的訓練。聲勢指的是把身體當作樂器,身體產生動作,這些動作在時間、空間中相互配合,發出有節奏感的聲音。這些動作包括拍腿、捻指、跺腳、拍手等,這些動作大多簡單,不需要特別的學習,利用這些動作發出的聲音進行節奏教學,不僅能活躍教學氛圍,還能使得學生感知和掌握節奏。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聲勢來把握節奏和強弱,替換單調的數拍子的節奏練習法,比如第一拍捻指,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第四拍跺腳,這樣就使得音樂的節奏能通過身體表現出來,把對抽象節奏的記憶轉化為對具體肢體動作的記憶[1]。同時,老師應引導學生要適當地運用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現音樂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避免演奏過于單調、死板。
(二)利用形象化音樂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相對于形式音樂或情感音樂,形象化的音樂更加普遍。形象化就是能借助文學、繪畫來理解音樂,這種音樂能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視覺,把抽象化的音樂轉化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形成即視感。在中國古代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中,“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正好揭示了利用視覺形象同樣能實現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比如,如果我們在欣賞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時能結合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那么我們對民歌所要表達的內容將會有一個更加形象的理解[2]。音樂本身是無任何形象的,它只是一系列能引起人們感情共鳴的聲音組合體,每一次思維和感受的微妙變化都可能會產生一種感情,單純地以語言和文字很難準確地描繪這些感情,也更難描繪音樂。而借助于形象,可以把音樂所要表達的感情形象化,使音樂變得既可意會又可言傳,使音樂由感性向理性轉變。總之,我們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利用形象化的音樂,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感悟,讓他們更容易找到音樂的節奏。
(三)運用演奏技巧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有部分學生開始進行系統的音樂學習,比如定期參加校外的鋼琴培訓班、手風琴教學班等,并且當前的小學教學設備也在逐步完善,這都使我們運用演奏技巧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成為可能。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樂器設備進行教學,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彈奏技巧,引導學生結合彈奏動作想象生活中的具體景象,在鍛煉學生想象力的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對動作要領的理解。由于鋼琴在彈奏的過程中是一系列動作的組合,如果我們注意觀察這些動作,就會發現其生活中的影子。比如鋼琴彈奏過程中的“小雞吃米”動作,盡管這套動作對于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我們在彈奏的過程中能結合現實生活中小雞吃米的特點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相信學生能很快把握住音樂的節奏。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對彈奏感的把握不得要領,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在引導學生觀察演奏動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動作要領進行想象,在想象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把演奏節奏和音樂節奏結合起來,教學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不過,由于成長環境的限制,學生并不是都見過現實生活中的意象。城鎮學生大部分沒有見過現實生活中的小雞啄米是個什么樣子,所以老師在鍛煉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應首先能保證學生能見過“小雞啄米”,運用多媒體放映相關的視頻影像,讓學生對里面的動作認真觀察,講解動作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對音樂節奏感的把握更加準確。
三、結語
小學音樂教學不僅擔負著傳授音樂知識的任務,也是學生音樂能力的啟蒙階段。節奏感的培養無論對當前的音樂教學還是對學生未來音樂道路的發展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傊澴喔惺且魳穼W習的必備素質,是開啟音樂世界的鑰匙,是我國音樂教學的重點之一。
參考文獻:
[1]毋麗娜.淺析音樂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J].東方青年?教師,2013,(20):196-196,197.
[2]張寧.音樂教學中低年級孩子節奏感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0,(21):151-151,88.
[3]王月劍.淺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節奏感的培養[J].新課程?下旬,2014,(6):113-113.
一、培養音樂節奏感要激發孩子對音樂節奏活動的興趣
“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必須抓住學生的直接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傾向。教師不要讓學生長期在同樣的環境或者是同樣的氣氛下學習不但枯燥無味更加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應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游戲等等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讓學生在動、聽、看、辨、唱的趣味實踐中體驗音樂節奏的美妙效果會更佳,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但學生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于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因而要讓學生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如:學生喜歡的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等。這些聲音都是非常形象的節奏,學生能輕松地找到這些聲音,在興趣的前提下模仿這些節奏,并用語言、動作、借助樂器等形式表現出來。例如:一次律動的課我選了《小燕子》、《小青蛙》這樣有具體形象性的歌詞,節奏又不是太快,又可以讓學生表演的歌曲。燕子和青蛙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小動物,通過歌曲,學生可以邊學習邊把歌詞和日常生生活中的燕子和青蛙相比較,從而學習起來也比較方便。雖然學生本身對“節奏”并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從聽力、語言、動作三方面進行節奏感訓練
音樂是聽覺藝術,各種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因此,音樂聽覺能力是形成各種音樂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許多音樂能力都是來自聽覺的,所以要學會用聽的方法探索節奏的能力,學生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在生活中到處都充滿各種奇妙的聲音:如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悠揚的鐘聲等。讓學生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傾聽,然后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學生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學生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更深刻的理解。
培養音樂節奏感要通過形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的節奏。動作在學生感受音樂節奏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音樂主要靠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表現手段來表達。但要讓學生感受這些表現手段所表達的內容,單靠聽覺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在培養學生節奏感時,需要有動作的參與。讓學生觀察人體本身的許多動作中包含著強烈的節奏,感受形體動作能表現節奏;也可選擇切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內容,配上簡單優美的音樂表現節奏;還可以讓學生聽音樂模仿喜愛動物的動作表現節奏。如,用“跳”表達快而輕的節奏,用搖籃、劃船,模仿風中搖擺的樹枝等動作來表達搖擺的節奏。為了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學生一起做動作,并注意培養學生合拍的能力,選擇生動有趣、強弱節奏比較明顯的樂曲,讓學生隨著音樂用形體動作來體驗節奏的快慢和強弱變化,要求動作與音樂的快慢一致、和諧。在用形體動作表現節奏時,一定要注重讓學生自由發揮,以達到形體與節奏的協調統一。
三、培養音樂節奏感要用樂器訓練節奏
一一小學 羅二二
2020年2月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多數音樂老師往往只重視節奏組合或節奏樂句的機械教學,從而忽略了節奏感的練習,更不注意使用科學方法的重要性。課堂上,常常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機械或學習無進展的情況,直接影響了教與學的狀態和效果。本文主要從音樂的概念入手,分析小學音樂課堂的特點,注意用科學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希望對提高老師教學的質量和增強學生音樂節奏的感知、理解的效果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教學;節奏;訓練
追求最佳效果是音樂教學永恒的話題。特別是小學生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挖掘學生音樂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揚起學生遨游音樂海洋的風帆,這是每一個音樂老師的夢想。
一、理解音樂節奏的基本涵義
(一)音樂的基本定義
音樂是指有旋律、節奏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種藝術。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主要有以下基本要素: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指構成音樂的各種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調,節奏,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音色等。構成音樂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音樂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節奏。
(二)節奏的基本定義
節奏:音樂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音樂的節奏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架。節拍是音樂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規律地重復進行。我國傳統音樂稱節拍為“板眼”,“板”相當于強拍;“眼”相當于次強拍(中眼)或弱拍。
二、挖掘小學音樂節奏教學的主要特點
(一)賞析
音樂一種神奇而美妙的藝術,給人們以無限的聽覺享受。如同流動的詩、無言的畫,強弱之間,音符的組合總是時時撥動著你的心弦,或陽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高山流水、或知音難覓,或徐緩優美、或激動神往。聽,在那優美的音樂之中,你或許少了幾分煩躁不安,多了幾分祥和安寧。這優美的情感,如同河流之中的一葉扁舟,槳聲與流水之中,舒坦、靜謐……直到一個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這一切對音樂的感受都來自音樂的享受。教會學生學習音樂重在節奏把握,讓學生從心靈的深處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通過節奏教學提高學生的素養及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聆聽
時間的積淀能讓學生在每一堂音樂課上感覺音樂魅力,強弱之間,學生也能夠直接感受節奏的力量。受課時的限制,老師與學生都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充分地聽,造成節奏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就要求,不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學生要多聽音樂,用最直接的聽來加深對節奏的理解,對音樂的認知。
(三)反復
多反復練習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特別是在節奏教學中,反復性是由音樂節奏的這種特性所決定的。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節奏是時間的符號,它稍縱即逝,只有記憶才能抓住它,而記憶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復。眾所周知,大多數學生并不是音樂的天才,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貝多芬式的音樂家。這也就讓很多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經過不斷深化的過程,所以在節奏教學上必須進行反復學習。
(四)以生為本
老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學生不學,老師教的再好也難提高節奏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上要動靜結合,強調學生參與,讓音樂教學符合學生心理與年齡特征,多從學生角度思考教學質量,注重針對學生特點,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水平。
(五)協調整合
提倡利用整合的原則,將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整合。一是利用課堂資源,如音響、樂器、課本、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做到統籌利用,加以整合,從視、聽、動上加強學生眼、耳、腦的協調,充分理解節奏教學。二是加強音樂互動,聽、唱、奏、跳活動統一在音樂體驗上,邊聽邊唱,邊打節拍邊體會,積極做到隨音而動、隨歌而舞。
三、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注意力
在近幾年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中,筆者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理解認知能力,從教學一線的不斷實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堂音樂課要精心設計好導入前奏,有時用謎語、有時用故事、有時用動畫等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導入,學生就想知道接下來要學什么?做什么?讓學生產生學習欲望,做到引導學生,吸引學生,提高學生興趣。如在節奏教學上,我們可以選擇動畫片《寶蓮燈》作為開篇,放一段視頻,吸引學生;同時用李玫演唱的《想你的365天》作為課堂的開始。這首歌曲,由舒緩到強烈,如同春風裊裊、夏雨瀟瀟、秋風葉落、冬雪飄飄,如傾如訴,節奏明顯,動感十足,可以很好吸引學生,從感觀上體會節奏之美。
(二)用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
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可以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受,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老師除了備好課外,還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心理,學生在想什么、喜歡什么、興趣點在哪里、哪些有吸引力,收集這些基本情況后,合理設計出教學內容,從而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好奇心,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愉悅。有時教師在教學中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和時間去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受音樂,我們只要結合課程和學生的特點去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活潑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
音樂課堂是學的課程,節奏教學是動的過程。要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同時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把課堂活躍起來。要達到良好教學目的,老師就要甘于做知識的供應者和學生的鼓勵者。學生只要有興趣,即便是枯燥的、難學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被學生很好的掌握。在教學中,要抓住每個契機,很自然、很及時地給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贊揚,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興趣。如:在節奏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輪流嘗試在課桌上把自己剛學的節奏敲出來,只要誰能打出老師教的節奏,那誰就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當他們發現自己對節奏還掌握不夠準確時,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加強反復練習,反復嘗試,爭取下一次做班級的優秀,學生也會因這樣的目標而努力,個個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集中精神學習、訓練。同時,在課堂上也可以精心設計游戲,激活課堂活力。盡可能通過游戲、表演等活動,寓教于樂,如:猜謎語識音樂,用數字懂節奏、學生扮演哆來咪等學生愛好的游戲,學生在愉快地情感狀況下學習,其樂無窮。
(四)用多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