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技術方法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8-0037-02
0引言
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得到了眾多行業的廣泛應用。當前在社會生活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并逐漸將其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和生活工具。而建筑行業作為一項工程規模較大的行業,在近年來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相關的數據量也大幅上升。并且人們隨著生活觀念的轉變以及生后水平的提高,對于建筑設計水平的要求也更加嚴苛。為了更好地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引入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在當前的許多建筑設計中已經能夠見證到計算機等先進科技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統建設設計方法論的變革。
1當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基本方法論
近年來,建筑業的迅猛發展也帶動了相關建筑設計方法論的創新。當前,建筑設計的方法論已經得到了較大的完善和補充,其中比較常見的基本方法論分別是功能設計論、形態設計論、環境設計論、手法設計論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大多數情況下,在進行建筑設計工作時,這五種方法論都可以被綜合利用。但有時也會根據建筑師的個人觀點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側重點。其中功能設計論主要是指在建設設計的較為前面的一個設計階段,強調建筑的作用功效。例如,建造一座綜合大樓時,建筑首要的任務就是理清其中的功能關系。下部幾層的空間用來做些什么,相互關系如何;上不幾層空間也要考慮同樣的問題。而環境設計論則具有較為寬泛的概念范圍,包括了建筑設計的內部環境和空間場所的外部環境。有時還要考慮,是圍繞局部的環境來進行建造還是根據整體的效果來進行設計。而形態設計論通常情況下,不會過度的考慮功能效用和結構設計,此時建筑的外部形態是其重點考慮的內容。此外,如果建筑設計手法理解成為廣義的建筑設計方法,那么實際上手法設計問題就應當包括以上三個方面的設計內容。反之,如果將這種方法理解成為狹義上的方法,那么它也有許多建筑造型處理上的手法問題,但更多的表現為具體的形式處理問題。最后,計算機輔助設計則是根據時代的發展潮流和趨勢來借鑒發展的一種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是以人為主體的設計思路,加上計算機的輔助作用來進行的設計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設計工作的嚴謹性,也可以增強設計人員在造型處理等問題上的把握。
2在當代科技影響下建筑設計方法論的相關特征
科學技術的進步必將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和變革,自從工業革命以來,每一次科技的重大進步和發現都會對整個社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從工業革命的開端,到當今的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性發展,都為社會的變化與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震蕩。而科學技術與建筑設計的結合發展,也間接地反映出建筑哲學的產生將會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吸收先進科學技術中的有益因素固然重要,但在建筑哲學中更應注重建筑方法論的實際作用,能夠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核心,也能夠最大程度上的滿足人們的生活工作需要。
受當代科學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建筑設計方法論相對于過去的傳統設計方法論已經產生了很大的不同。主要可以從柔性設計、虛擬設計以及功能仿真等三面來概括和介紹。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柔性設計。從柔性設計的內容上來講,柔性就是指具有較為靈活的適應性。這是由于受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變化,柔性設計的建筑設計特征能夠不斷滿足人們的新需求。無論是在建筑的空間功能區分上,還是對建筑結構的維護升級上都具備較為靈活的特性。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通過草圖和模型來推敲建筑方案并且優化設計是廣大建筑師最常用的一種手段。雖然這種傳統方法在過去的建筑設計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為建筑行業也貢獻良多。但其精度上的不足和速度上的滯后,使其不能夠適應當今效率化的社會,并且伴隨設計的深入和復雜度的提高,它的實際效用也大打折扣。在三維空間的立體效果上,更是難以發現它的優勢。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圖形技術很好的替代了傳統的圖紙,通過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技術人們可以在虛擬的環境中創建出自己所設想出的建筑風格。大大的提升了人腦的三維空間操作能力。最后,通過計算機技術還能夠做到對設計目標對象的功能仿真分析。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功能仿真的對象是目標建筑的計算機模型。這一過程不僅僅在于建筑空間及造型的真實效果再現,更重要的是建筑整體功效的真實反映。
3結論
建筑行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行業的發展成效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建筑設計方法論的好壞。通過本文對當代建筑方法論的分析與介紹,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切的建筑設計方法論都要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只有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做到一切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才能真正實現建筑設計的目的和價值。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技術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普及程度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建筑設計工作作為一項夾雜著藝術性和技術性等多種特性為一體的任務,一定要對先進的科學技術予以借鑒和吸收,從中吸取適合自身發展的元素。與此同時,當前我國在建筑設計領域上,同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許多不足,許多電子系統都未建立,相關的數據庫以及技術基礎平臺也都為得到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建筑設計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方法論的創新。為此,一定要強化科學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通過科技與技術的完美結合,來提升我國建筑設計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金磊,左東明,李沉.以人為本的建筑 以人為本的文學――第二屆“建筑與文學"學術研討會側記[J].建筑創作,2002(11).
[2]毛良河,郝占鵬. 淺議方法論的研究對建筑設計的指導作用――關于建筑哲學的一些探討[J].四川建筑,2006(3).
一、思維科學范疇的提出
思維科學范疇是經典作家最先提出的。在《自然辯證法》中,恩格斯首次提出了“思維科學”概念,指出:“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因此,關于思維的科學,和其他任何科學一樣,是一種歷史的科學,關于人的思維的歷史發展的科學?!彼€進一步指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世界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苯浀渥骷姨岢龅乃季S科學范疇,為思維科學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為思維科學指明了正確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在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最早倡導要建立思維科學。他在《關于思維科學》中指出:“思維科學只研究思維的規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維的內容,內容是其他科學技術部門的事?!?/p>
二、唯物辯證法是思維科學的根本思想方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提出了“思維方法”概念:“所有這些過程和思維方法都是形而上學思維的框子所容納不了的。……自然界的一切歸根到底是辯證地而不是形而上學地發生的。”十八世紀后期以來,自然科學由材料搜集階段進入材料分析階段,科研工作者以唯物辯證思維方法為指導對自然科學材料進行整理,充分運用了分析和綜合、邏輯和歷史、歸納和演繹等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突破了以經驗歸納法為主要思想方法的研究傳統,思維不斷從感性上升為理性,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學各領域的本質和規律,帶來了科學思想全面的飛躍。在《自然辯證法》中,恩格斯指出:“恰好辯證法對今天的自然科學來說是最重要的思維形式,因為只有它才能為自然界中所發生的自然過程,為自然界的普遍聯系,為從一個研究領域到另一個研究領域的過渡提供類比,并從而提供說明方法。”他還進一步指出:“辯證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適合與自然觀的這一發展階段的思維方法。”最后他提出必須正確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歸納和演繹,正如分析和綜合一樣,是必須相互聯系著的。不應該犧牲一個而把另一個捧到天上去,應當把每一個都用到該用的地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有注意它們的相互聯系、它們的相互補充?!?/p>
三、思維創新不能脫離哲學社會科學
哲學社會科學作為幫助人們解決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解決社會發展規律,解決科學思維方法的科學,它能為思維創新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第一,哲學社會科學可以幫助思維創新的主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形成科學的方法論和思維方式。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登上科學高峰,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一定的哲學知識、具備一定的哲學素養,是進行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包括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必備條件。時代在不斷發展,科技在不斷進步,但大量事實證明了一個不變的真理:要想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大的成就,就必須靠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否則就會誤入歧途,甚至會走向偽科學的泥潭。因此,我們要進行思維創新,就必須掌握必備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科研工作者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就能正確認識包羅萬象的自然現象和紛繁多變的社會現象,為不斷地推動思維創新作出積極貢獻。
第二,哲學社會科學能夠保證思維創新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導向??茖W研究固然受未知欲和好奇心的驅使,但一項重大科研課題的選定往往要更多地考慮到國家、人民和社會的需要。進行思維創新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與人民的利益、國家民族的利益結合起來,自覺面向國家現代化建設、面向市場經濟、面向廣大人民需求,把科技攻關的方向和重點,放在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課題上來,加速科技進步的思維創新研究。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為人類造福,又能為人類造孽。它在努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意外地帶來了許多災難,比方說生態問題的產生: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導致全球性資源短缺,大工業生產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誠如馬克思所說:“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踔量茖W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現代工業、科學與現代貧困、喪頹之間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的生產力與社會關系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事實?!眎這些重大問題的解決,靠科學技術本身是難以做到的。要想保證科學技術運用的正確方向,使科學技術進步服務于全人類,服務于世界和平、發展和進步的事業,就必須充分哲學社會科學的巨大作用,建立、完善高尚的科技倫理,尊重并合理保護和知識產權,對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利用實行符合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導。
第三,哲學社會科學能夠為思維創新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圍和充滿生機活力的運行體制。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和學術氛圍,是思維創新和科技進步的必要條件,要推進思維創新,實現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堅持“百發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營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寬松學術環境;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勵探索,形成既尊重研究者的學術自由,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又有積極的、健康的爭鳴和批評的良好學術氛圍。
無論是人文環境的營造,還是良好運行機制的健全,都無法脫離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關鍵詞:系統;系統工程;綜合集成法
中圖分類號:N945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系統工程方法論的重要性越趨明顯。綜合集成法是系統工程方法論的一種典型代表。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了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研討廳,[1-2]其本質是將專家群體、數據和各種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把各種學科的科學理論和人的經驗知識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能發揮整體優勢和綜合優勢的系統。
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說,應用系統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不斷分析與總結綜合集成法的實踐應用,可以促進綜合集成法的發展,并使得綜合集成方法論走向成熟。
1 系統知識
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許多要素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統一體。系統隨處可見,且在不同時刻其狀態是不同的,不同時刻系統的狀態變化就構成了系統的演化,系統的演化總是從穩定狀態到非穩定狀態再到穩定狀態不斷演化。[3]
2 系統工程
系統工程的目的是從全局的角度解決問題,實現目標位總體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要解決總體的復雜問題,可以從部分問題著手,各部分雖然較劣,但總體可以優化。
系統工程的研究對象是系統,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劃、研究、設計、制造、試驗和使用科學方法,是一種對所有系統都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4],即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的技術。
在解決大型的復雜系統時,可以將定量和定型兩種方法結合起來,解決系統設計、組織建立、系統經營管理等問題。形象地說,系統工程就是實現系統最優化的科學。
3 綜合集成法
綜合集成法屬于系統工程領域的方法論,是一種還原論方法與整體論方法結合起來的系統論方法。[4-5]
3.1 綜合集成法的含義。綜合與集成是系統工程、霍爾方法論以及系統綜合中很常用。通常,綜合高于集成,綜合集成的重點是綜合。集成比較注重物理意義上的集中和小型化、微型化,主要反映量變;綜合的含義更廣、更深,反映質變。[6]
3.2 綜合集成法的提出。綜合集成法是區別與還原論的科學研究方法論,是以錢學森院士為代表的中國學者的創造與貢獻。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是綜合集成法的具體運用,[4]這套方法和方法論是從整體上研究和解決問題,采取人機結合、以人為主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式,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信息和知識進行綜合集成,達到對整體的定量認識。[6]
綜合集成作為一種科學方法論,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這個大背景下提出來的?,F代科學技術發展是研究具體事物、現象發展的變化過程以及這些事物和現象的相互之間的關系。現在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嚴密的綜合體系,這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
以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場技術革命,引起社會經濟形態飛躍,導致一場新的產業革命,錢學森院士稱之為第五次產業革命。這場產業革命所涌現出來的各種高新技術,為綜合集成法的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6]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是人機結合的智能系統、系統學、第五次產業革命中的其他技術的經驗匯總和升華的結晶。
3.3 綜合集成法的特點:(1)其實質是把各種學科的科學理論和人的經驗知識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能發揮整體優勢和綜合優勢的系統,合理運用綜合繼承法便于有效發揮系統的綜合優勢、整體優勢和智能優勢。(2)綜合集成法把專家體系、數據和信息體系以及計算機體系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從定性認識上升到定量認識。(3)綜合集成法使用精密科學方法,體現了精密科學從定性判斷到精密論證的特點,以及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經驗判斷到以邏輯思維為主的精密定量論證過程。(4)綜合集成法是還原論和整體論的科學結合,在吸取還原論和整體論的優勢的同時,避免了還原論和整體論的局限性。(5)綜合集成法指出了解決復雜巨系統和復雜性問題的過程性以及過程的方向性和反復性。這個過程是從提出問題和形成經驗性假設開始的。這一步是專家體系所具有的有關科學理論、經驗知識和專家判斷力、智慧相結合并通過討論班的研討方式而形成的,通常是定性的。這樣的經驗性假設(猜想、判斷、方案、思路等)之所以是經驗性的,是因為還沒有經過精密的嚴格論證,并不是科學結論。精密的嚴格論證是通過人機結合、人機交互、反復對比、逐次逼近,對經驗性假設作出明確結論,如果肯定了經驗性假設是對的,這樣的結論就是現階段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科學結論。如果經驗性假設被否定,就需要對經驗性假設進行修正,提出新的經驗性假設,再重復上述過程。[6](6)綜合集成法及其研討廳體系不僅可以用于理論問題的研究,還可以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4 綜合集成法的應用分析。在《綜合集成研討廳在大型工程物流中的應用――三峽工程散裝水泥/粉煤灰實時調運指揮系統》一文中論述的綜合集成研討廳的思想方法正好為三峽工程散裝水泥/粉煤灰調度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思路?;诰C合集成研討廳的理論方法,合作雙方在三峽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供應廠家、運輸單位、中轉車站等的配合下,研究開發了三峽工程散裝水泥/粉煤灰實時調度指揮系統,成功應用于三峽工程建設中。[7]
系統的本質是其整體性,即將系統中的各個相互聯系的組成要素統一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從而獲得了各組成要素所沒有的性質、功能、要素等。從量的關系看,系統整體的功能不等于各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這就是著名的貝塔朗菲“非加和定律”,即系統整體對于它的組成部分具有“非加和性”,具體體現在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系統整體功能放大效應和整體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系統整體功能縮小效應,這兩種現象在系統工程領域稱為系統整體的涌現性。
由此,綜合集成法運用得當,可以促進系統內部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作用且為積極相關的,那么系統整體的涌現性表現為好的方面發展,即系統整體功能大于各個組成部分功能之和。
4 小結
本文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來介紹綜合集成法,簡要討論分析的綜合集成法的應用,加深了對綜合集成法的理解,屬于理論層面的研究。由于綜合集成法及其研討廳體系是系統工程方法論的前沿成果,今后還需不斷深入研究,繼續豐富和完善,體現其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錢學森,于景元,戴汝為.一個科學新領域――開放復雜巨系統及其方法論[J].自然雜志,1990,13(1):3-10.
[2]錢學森.再談開放的復雜巨系統[J].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1991,4(1):1-4.
[3]劉金卓,廖鴻志,謝仲文.軟件再工程的系統分析[J].計算機與系統工程教學研究論文集,2010:253-258.
[4]費奇,陳學廣,王紅衛,劉振元.綜合集成研討廳在大型工程物流中的應用――三峽工程散裝水泥/粉煤灰實時調運指揮系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現,2011,31(1):171-180.
[5]錢學森.創建系統學[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6]孫東川,林福永.系統工程引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7]于景元,周曉紀.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的實現和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22(10):26-32.
關鍵詞: 創新思維 交叉學科 跨學科 科學技術
交叉與跨學科教育作為科學技術研究中創新的思維方法之一,是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其概括學科內部、學科之間的關系,綜合各學科間的異同,通過對思維的發散,創造更多新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創新思維
(一)創新思維方法。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會隨著歷史長河衍變發生改變??茖W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永遠是體現一個國家未來能否作為超級大國的試金石。因此,不斷創新方法刺激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能保證一個國家的長久不衰。
正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促進了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方法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處在一個多元發展的環境中。其創新的本質就是思維要素之間的辯證組合與重新配置而產生的新的思維方法。
(二)創新思維的特點。所謂創新思維是指,在客觀需要的推動下,以獲得的新信息和已儲存的知識為基礎,綜合運用各種思維形式,創造出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形象,從而使認識和實踐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思維活動。與一般性思維相比,創新思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突破性。與一般性思維相比,創新性思維通常會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它將各種思維調動起來,組合之后發揮各種思維的優勢,靈活地解決科學技術中的問題。
2.整體性。對不同思維方向所獲得的思路進行統一整合,從效果的全面分析突出創造的多元化。
3.統一性。與一般性思維不同的是,創造性思維不再像一般性思維那樣直接反映人腦思想的變化,而是將歸納、演繹、推理等邏輯性思維與聯想、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性思維相結合,是將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辯證統一的過程。
二、交叉與跨學科方法
(一)交叉學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種建設的步伐加快,很多問題需要將自然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相結合才能解決。所謂交叉學科,是指包含兩門或更多的研究領域、科學或藝術的學科[1]。交叉學科既是一門綜合了多種學科的整合體,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完整的機構體系。
一般,我們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方面對其進行分類。廣義上說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體系的交叉,例如在對社會發展水平進行調研的時候必須涉及人類學、歷史學、哲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而每門學科研究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但通過學科間的交叉,思考本學科的同時很好地結合其他學科對問題的設想,以實現對研究問題的最大認識。狹義上包括理科與文科的交叉。例如在高等數學中的方程思想、劃歸思想、換元思想等,看似是純粹的關于數理知識的研究方法,但學習的同時可以從感性和理性兩方面加以理解和研究。抽象與具體相結合,辯證地學習和理解問題。
(二)跨學科方法。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新韋氏大辭典》和《牛津英語辭典補本》首次提出“跨學科”一詞,至五六十年代這一術語開始在科學界和教育界普及[2]。在學術方面,主要是通過多學科的合作與協調,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打破了學科間的隔閡與距離,將不同學科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有機結合。
近年來全球化工產業逐漸成為工業領域的領頭軍,而物理化學作為基礎學科正是一門以物理的原理和實驗技術作為基礎研究化學體系的性質和行為。例如物理有機化學、化學物理等都是跨多學科領域,共同研究由光學、力學、電學等構成的工學體系。在醫療衛生技術產業中,制藥工程作為近幾十年新型的產業其本身就是一個橫跨化學、藥學和工程學的工科類專業,要求具備過硬的化學知識、強烈的工程意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
三、交叉與跨學科方法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交叉學科與跨學科的詞源相同,都是在多元學科內容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可獨立存在的完整體系[3],對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學科交叉是科學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結合和相互滲透是當代科學發展的主導趨勢,也是當今時代產生特色學科、前沿學科的最佳路徑[4],因此,學科交叉最容易產生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新的方法。這些交叉了多學科的技術,通過各個學科間的緊密聯系,將單獨個體間獨立的知識系統進行整合,創新出新型的科學技術。
(二)跨學科方法是科學技術研究的原動力。在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每個成果的重大突破都可以追溯到其原創性成果的產生[5]。許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都涉及很多領域,包括一些學科知識結構聯系緊密的生物、化學類博士,還有跨度較大的文學與理科類博士。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具有過硬的綜合學科研究能力。這些科學工作者相互借鑒各學科的研究手段與方法,從而獲得更多創新的靈感與思路。
(三)更新學科內容,搞好科學建設。通過交叉學科、跨學科的研究方式,培養了更多復合型人才。相交于傳統而單一的研究過程,這種創新的方法會通過與交叉、跨學科的比較,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研究的深度和高度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解恩澤.論交叉學科的形成[N].東北師范大學學報,1990,2.
[2]劉仲林.當代跨學科學及其進展[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Vol9,(1).
[3]炎冰,宋子良.“交叉學科”概念新解[J].科學技術與方法論,1996,Vol13,(4).
【論文摘要】科學主義方法論雖然促進了教育研究的科學化,但同時也暴露了許多弊端。通過分析人文主義方法論的內涵,分析教育活動的人文特點,我們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堅持人文主義方法論的必要性。
進入20世紀以來,由于科學技術給世界帶來的巨大變化,人們傾向于以自然科學技術的方法來進行科學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響?!爱斀駠烂C對待教育理論學者的主要職責是養成歸納研究的習慣和學習統計學的邏輯”。但同時,許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學方法阻礙了教育研究的發展,因為這種方法:只處理與教育有關的技術性問題,聽命于現實或經驗的統計趨勢而無法在符合價值與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見,觸及不到教育活動的本質性問題及教育中的靈魂和實質。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這些才是研究的焦點。
對此,我們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堅持人文主義研究方法論的主張。
首先,人文主義方法論是與人文科學或精神科學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差別在于前者試圖解釋,后者試圖理解。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是當代西方人文科學方法論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響的派別。社會現象研究和純科學的區別在于社會現象涉及有意識的行為主體,他們自己賦予行為以意義,所以社會科學家為了描述和說明社會現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與實踐,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覺,所以人文主義傳統堅決反對要求社會科學把人的行為客觀化,把行為主體物質化的觀點。
其次,人文主義方法論關注的焦點為三方面:
1.關于經驗的客觀性問題。人文主義者強調社會事實中人的主觀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動機、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達于客觀的外表行為中。單純的外表行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觀動機和意向領域,因此,人的行為僅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對象或未來結果的關系構成,它的意義相當大部分在于它表達了某種主觀的心理狀態。沒有同生活于一定社會中的具體個人的直接接觸,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關的事實的。選擇哪些資料作為有意義的事實,在何種深度或層次上挖掘事實本身的意義都與理論的解釋有關。
2.關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會研究中人們往往把各種社會現象的產生歸結為原因——結果模式,而人文主義者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認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對于不同的社會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對于支配任何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的意義都是無關的,但人的行為卻由它們對行為主體或對象參與者所具有的意義來辨認,而這些意義的內涵與闡釋都是由一種給定文化與行為者本身的意義感受來決定的。眾所周知,每一種文化有相應的意義庫,不同的人對意義的感受、辨認與理解不一樣,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為之間,要作出正確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當然不能把因果規律固定下來解釋人的具體行為,要了解這種滲透著社會意義的范疇之間的聯系,只能靠對那個意義系統的深刻體會,而不是外部的機械概括。
3.關于理論或解釋的性質問題。人文主義者強調社會科學理論或解釋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導出經驗概括或統計定律,而是要對人的行為和語言的意圖和意義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學以人的行為和語言為研究對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的人而不是事物為研究對象,理論解釋的目的不是要回答“為什么”的問題,而是要回答行為的內在依據,包括個人的、社會的、文化的問題。因此,一個好的理論要能提供合理的行為主體有關的規范標準,要理解他的行為規范的標準,并不是提供當作客觀事件的行為的演繹說明。以人的行為和語言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的價值觀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識形態的影響,總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規范、預設和偏見的支配。
教育作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與人文主義的觀點有不謀而合之處。所以說,不管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到如何無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學方法論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還是以人為對象的活動,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變不了,人文主義方法論也一天不能被拋棄。
再次,教育活動本性特點與教育實踐的內在構成決定了方法論的取向。
一般來說,教育活動的特性表現為:教育活動在對象與目的維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動進行過程的點雙邊、共時、交互作用性和要素關系的復合性;教育活動具有預測性與活動過程中的動態生成性;教育活動的本質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動中有目的的使社會對學習者的發展要求,向學習者的現實發展轉化。教育活動是人的科學精神的活動,表現在求真;教育活動是美感經驗活動,表現為求美;教育活動是人倫道德活動,表現為求善;教育活動是實在主體探求生命意義的心靈歷程,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或靈魂的洗禮,關懷人生或命運問題,不依賴哪一門學科。教育活動是一種人文活動,而且是人文活動的最高境地,雖然達到這種境地的人是鳳毛麟角。
說到底,教育活動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價值的、人文的、意義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認識教育活動的精神性、人文性??茖W技術的發展,教育設備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進,可能傳播的是非科學、偽科學的知識,訓導如野獸般爭斗的人生哲學,展示一個緊張、無人性的社會,培養出毫無生趣,面孔呆滯的“接班人”。這樣的教育顯然是失敗的。因此,教育活動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價值的實現,教育活動表達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諦,生命的覺悟,包含了對真、善、美等價值的追求及對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尋覓。況且,科學精神本身也是從人文主義傳統發展而來的,所以,唯有從人文角度理解科學,才算把握了科學精神的本質。
人類無法將全部教育的意蘊客觀化,無法從純粹客觀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教育過程無法還原為一個實體或得到嚴格控制的操作過程,不論歷史上的以自然科學方法論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輝煌的成就,教育活動中較高層面的內涵并非在歸納推理或統計規律的意義上層面的內涵推演而來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歷史的生成的,是傳統的,同時也依據個人的覺悟和感覺而存在。教育活動攙雜了歷史的內省因素,這些因素與文化價值、目的意義等這些人文性經驗的范疇聯系在一起,教育活動客觀上有很強的獨特性,因此,教育科學必須對教育活動達成普遍性的因果規律是不可能的。我們不能用以一種意義標準,一種思想框架或解釋尺度來說明全部教育問題,我們能對某一特殊時間、地點、情境的教育發表評論,一旦離開具體場合則可能失效。我們對教育問題的說明或解釋常常是暫時的、相對的、主觀的。教育中與意義、價值相關的核心問題本質上是約定的,不是外在規定的,教育的歷史是一種互為主體性的過程,任何關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經主體心靈深處的認同,也是毫無意義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設計藝術學;理論框架;概念;領域;內涵
1 設計藝術學釋義
設計藝術橫跨了自然、社會、人文三大學科,設計藝術要包容、整合一些以前并無聯系的學科。在“設計藝術”這個大學科下,聚集著眾多的子學科:人體測量學、解剖學、人機工學、行為科學、材料、結構、工藝技術、價值工程、系統工程、環境學科、包裝、廣告、設計心理學、設計美學及圍繞設計象征功能的哲學、符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1][P41]“現代設計的計劃、構思是受到現代市場營銷、一般心理學和消費心理、人機工程學、技術美學、現代技術科學等等因素約束而成的;而傳達這種計劃和構思的方式,可以從簡單的、傳統的手工繪圖、模型到復雜的電腦設計預想表現,因具體的設計要求而不同;最后的設計應用,則與具體設計所設計的生產方式的技術條件密切相關?!盵2][P12]設計藝術涉及的范圍寬廣,它是功能與審美的統一,是技術與藝術的統一,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設計藝術學是按照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規律,創造人類生活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一門學科,是對人類藝術設計實踐和成果進行再認識的理論,是關于設計藝術規律的科學體系。
2 設計藝術學的幾種主要研究
2-1 明確設計藝術的概念
設計藝術具有傳統制造工藝中的意匠形態與現代產業經濟與經濟文化領域中的設計形態。涉及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經濟領域等多方面。這使得設計藝術的應有的面貌極易被混淆。因此,要從多方面的比對中明晰設計藝術的概念。這些需要仔細剖析的關系有:(1),設計行為中的藝術行為與非藝術行為的關系;(2),設計行為中的商業性與非商業性的關系;(3),設計教育中的職業性與非職業性的關系;(4),設計教育中的理論屬性與實踐屬性的關系;(5),設計行為的高技術化趨勢與人性化原點的關系;(6),設計行為的試錯要求與社會容錯功能的對立關系;(7),設計行為的個人性動機與非個人責任的關系;(8),設計文脈中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的共生關系;(9),設計功能中本土化需求與普世化原則的關系;(10),設計文化中人性化原則與反人性化需求的關系。[3]
2-2 明確設計藝術學研究的領域
對于設計藝術的研究領域,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系統、規范的方法不斷引入,這方面的研究已做得很全面,大致來說,有這樣幾個領域:(1),設計藝術哲學研究;(2),設計藝術形態學、符號學研究;(3),設計藝術方法學研究;(4),設計決策與設計管理研究;(5),設計藝術心理學研究;(6),設計藝術過程與表達研究;(7),設計藝術的經濟學、價值學研究;(8),設計藝術的文化學、社會學研究;(9),設計藝術的教育研究;(10),設計藝術批評學與設計藝術史學研究。[4]
2-3 從大文化、大藝術的角度,挖掘設計藝術的內涵
從大文化、大藝術的角度,將設計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考察,著重于探索設計物背后的社會、文化內涵,以此來對設計進行指導、進行批評。這一側重點與文化學、人類學聯系緊密,近來又向符號學、文化研究、傳播學有所借鑒,從表層的設計行為、設計物,深入到它們背后的“工藝――社會”結構,進而深入到“文化――心理”結構。
從大文化、大藝術的角度可將設計藝術理解為“造物藝術”,“造物藝術”實際上綜合了工藝美術、藝術社會學及現代工業設計。它將藝術視為一個整體,將純藝術、工藝美術、工業設計等視為不同社會不同時期不同層面中藝術的不同側重點。如李硯祖教授在《造物之美》中描述藝術的發展過程是“制造――創造――制造”,后一個“制造”即現代設計藝術。從文化角度來挖掘設計藝術的內涵,對正確的理解設計藝術、批評設計藝術具有重要的意義。張道一先生曾將設計藝術歸納為這樣幾點:(1)合著生活的脈搏,滲透于衣食住行用;(2)與科學技術結合,相為表里同步發展;(3)實用與審美統一,再造物中顯現理想;(4)物質與精神一元,促進兩個文明建設。更進而歸納出由基礎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層次:資生――安適――美目――怡神。在理論的構建中,這樣一條線索是值得關注的。
2-4 以設計方法論指導實踐
設計藝術學作為一個學科,其理論與教育的重點之一在于如何服務社會。也就是緊緊扣住設計藝術作為一種產業一種職業在市場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將設計藝術視作產品開發與一種營銷行為,專注于研究設計藝術在企業內部的管理、外部的流通中所處的地位與所起的作用及其工作程序;更注重工作程序、調查結果與分析報告,以市場作為檢驗設計是否成功的標準。
對實踐進行分析,進而形成了一種有效的方法論來指導實踐。有專家就寫道:“設計應被認為是一種方法論,應提高到‘一切人為事物’的角度來認識,這就是設計的定義?!侨祟悘膫鹘y工業社會向信息時代過渡的方法論?!盵1][P2]從方法論的角度鍥入,進而引出以系統論為中心的設計方法論:以方法論為核心,秉承“形式追隨功能”,將“功能”具體化為系統中的眾多“子系統”、“子目標”,將“形式”作為系統優化輸出的結果。
2-5 設計藝術教育的層次
設計藝術學經歷著由技能型學科向理論型學科的轉變過程。其教育模式也從以前的傳統美術的技能教育轉向綜合教育,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核心。著重從三個層次來進行教育:“一、技法性的理論;二、創作方法論的理論;三、原理性的理論。”[5]原理性的理論研究基本包括三方面:“設計原理研究(造物藝術論、設計一般理論、設計方法論)、設計歷史研究(中國設計藝術史、外國史、現代史)、設計美學研究(藝術審美、設計美學、技術美學、形式美)?!盵6]
2-6 設計藝術學理論框架的層次
對于設計藝術學的理論構架而言,其結構層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理論按何種方式展開。現有的主要是這樣幾種結構:
設計藝術技法――設計藝術方法――設計藝術原理
設計藝術專業知識層面――設計藝術方法層面――設計藝術科學層面――設計藝術哲學層面
設計藝術基礎知識――設計藝術實務――設計藝術原理
設計藝術現象――設計藝術原理――設計藝術哲學
3 設計藝術學的學科框架
3-1 設計藝術學的主導方向及主要專業
按照學科方向的設置與實際教學的安排,設計藝術學有這樣五大主導方向: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染織服裝設計與工藝品設計等。其中具體而言,工業設計包括產品造型設計、交通工具設計、數字藝術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包括廣告設計、書籍設計、裝飾藝術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環境藝術設計包括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等;染織服裝設計包括染織設計與服裝設計;工藝品設計包括金屬工藝設計、陶瓷工藝設計、木工藝設計、漆工藝設計、纖維工藝設計與特種工藝設計等。
3-2 設計藝術學科的研究層次
設計藝術學科的研究層次應本著從基礎到理論、從一般到抽象、從現象到原理的原則,以下的結構應該是較為合適的:
設計藝術基礎――設計藝術方法――設計藝術原理――設計藝術哲學
3-3 相關學科
對應著設計藝術學科的研究層次,設計藝術相關學科如下:
設計藝術基礎――人類工程學、物理學、化學、力學、技術學、工藝學、仿生學、材料學、信息科學、符號學、圖像學、、行為科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等。
設計藝術方法――價值學、市場學、經濟學、管理學、商品學、生態學、運籌學、思維科學等。
設計藝術原理――社會學、傳播學、心理學、民族學、邏輯學、系統科學等。
設計藝術哲學――哲學、美學、藝術學、文化學、人類學、倫理學等。
3-4 相關課程
對應于設計藝術學科的研究層次,設計藝術教學中的相關課程如下:
設計藝術基礎――設計基礎、設計表達、色彩應用與理論、工藝與材料、造型實踐與理論、裝飾技巧與理論、人機工程學、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設計藝術方法――設計方法學、市場分析、設計藝術管理、價值工程、設計傳播學、系統設計研究等。
設計藝術原理――設計思維研究、設計藝術批評、設計符號學、設計倫理學、中外設計藝術比較、行為科學研究等。
設計藝術哲學――設計藝術哲學、設計藝術美學、設計藝術歷史、設計藝術人類學等。
3-5 設計藝術的學科框架
綜上所述,設計藝術學的學科框架也就形成了,即以設計藝術的內涵為原點,沿橫軸展開是設計藝術的主導方向與主要專業,沿縱軸展開是設計藝術學科的研究層次以及由此衍生開的相關學科、相關課程的層次。隨著理論研究、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設計藝術學科框架的內容也將更充實、更豐富,更有效的指導設計藝術實踐,并最終成功地完成設計藝術學科由應用型學科向理論研究型學科發展的轉變過程。
參考文獻:
[1] 柳冠中. 工業設計學概論[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 王受之. 世界現代設計史[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
[3] 許平. 作為交叉融合學科的藝術設計及其實在性[C]. 武漢:2003交叉性藝術學科國際會議,2003.
[4] 李硯祖. 設計藝術學的結構與體系 [C]. 武漢:2003交叉性藝術學科國際會議,2003.
[5] 張道一. 應用學科的理論研究[J]. 設計藝術,2001,(3):1~2.
【關鍵詞】人類學轉向/人種志方法/科學技術人類學/文化解釋學/本土方法論
【正文】
社會學與人類學1是兩個有著密切關系的獨立學科,在它們的發展史中,其理論與方法的互相滲透與借鑒,對這兩個學科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就科學社會學的發展史來說,至70年代中期以來,與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興起相伴隨,出現了“人類學轉向”這種現象〔1〕,在文獻中也出現了科學技術人類學這個提法。
科學社會學的“人類學轉向”(anthrohologicalturn),也可以稱之為科學社會學的人類學研究角度(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我簡稱為對科學的人類學研究。
那么,這種人類學取向的研究究竟包含著什么意思?我認為,至少包含著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個含義是把現代科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研究。在這里,作為文化現象考察,并不是斯諾所提的獨立于人文文化之外的、與人文文化相對立的科學文化,而是把科學當作整個人文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作與宗教、藝術、語言、習俗等文化現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種。這樣就把現代科學納入了人類學的研究范圍。第二個含義是,對科學的社會研究采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選出某個科學家集本的場所,對科學家及其活動進行人種志〔2〕(ethnography)的研究,即對所觀察到的現象作詳細的記載、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如果說第一層意思是從宏觀上把現代科學納入人文文化范圍,決定了研究的總傾向,那么,人種志的研究就屬于微觀的經驗研究。在我看來,知識社會學的宏觀定向相一致的研究和微觀傾向發生學的研究[2]正好與這兩方面是相對應的。從這個角度說,整個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興起,都和“人類學轉向”有直接關系。
(一)
人類學轉向的含義之一:科學是詩文化系統之一
特拉維夫大學教授、科學史家耶胡達·埃爾卡納在《關于知識人類學的嘗試性綱領》一文中明確地提出要把科學作為一種文化系統來考察。他提出,在傳統上,“科學很少被認為像藝術或宗教那樣是屬于人文文化整體的,因為它被看作是某種不相同的、獨一無二的、互相背離的東西”,但他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的不同維度:宗教、藝術、科學、意識形態、普通常識、音樂,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是文化系統?!盵3埃爾卡納從人類學角度探討這個問題,認為把科學作為一種文化系統來考察的觀念,可以追溯到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家克利福特·格爾茨的觀點。在他的論文《深描:邁向文化解釋學的理論》中,格爾茨說:“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質上是符號論的。和M·韋伯一樣,我們相信,人類是掛在由他自己織就了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蔽覀儽仨毎选拔幕醋髂切┚W,因而對文化的分析并不是一種尋求規律的實驗科學,而是一種尋求意義的解釋性科學”。[4]我注意到,雖然格爾茨在他的論述中是把科學列入文化解釋的范圍中的,但是他采取了審慎的態度(后面還要講這一點)。而埃爾卡納同樣是把科學作為文化解釋的對象,并且根據他對格爾茨的“深描”方法的理解,對科學史中的“深描”作出了解釋。
而這也正是科學知識社會學的主要論題。科學知識社會學的主要代表人物,馬爾凱、巴恩斯、布魯爾等人都在他們的主要代表著作中,把對科學的社會研究的重點放到科學知識上面,并把自然科學知識等同于其他知識和信念、看作是文化現象。關于這個問題,我已在拙著《科學社會學》一書的第十章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在這里主要是把這種理論傾向與“人類學轉向”聯系起來。
愛丁堡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恩斯,在他的著作《科學知識和社會學理論》一書中就指出,科學是一種信念,只是一種被接受了的信念,而不是正確的信念,他認為,科學是一種文化現象,“科學是亞文化的4集合’,作為一種亞文化現象,科學當然受到外部的整個大文化的影響。[5]因提出“強綱領”主張而著名的布魯爾也是把科學當作文化現象、人類學現象來對待的。他的“強綱領”的第一條就把科學知識與信念并列,并且認為可以歸結為社會的原因。[6]他在評述維特根斯坦的知識的社會理論時曾明確地說“數學是人類學現象”。[7]
馬爾凱在他的著作《科學和知識社會學》中,以專門的篇幅論述了這個問題。該書第三章的標題就是“科學中的文化解釋”,鮮明地表示出文化人類學的傾向,這也就是說,他要對科學作一種文化意義的解釋、文化意義的分析。他的這種文化意義的解釋和分析是怎樣做出的呢?
首先,他分析了科學社會學中關于科學家行為的社會規范的爭論,分析了默頓的規范和米特洛夫的反規范,認為,在科學中,科學家的社會行為規范是多種并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場合都共同遵守某種特定的規范,并不存在一種體制化的機制來保證科學家們都一致遵從或信奉某組特定的規范。在科學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語言公式(verbalformulation),這就為科學共同體、為科學家們提供了節目單(repertoire)或字典(vocabrary),科學家們可以靈活地使用它去分類不同社會背景中的不同職業行為?!币虼耍P于規范的討論就走到了關于科學的文化資源的說明?!盵8]這也就是說,科學規范并不是像默頓所說的那樣,并不是體制化的要求,而是“磋商”的結果,科學家們是從代表著不同文化資源的節目單及字典中去尋找自己的道德信奉原則的。
馬爾凱的文化解釋還在于對科學知識生產的動力學考察。他研究了若干實際案例,從中做出分析,他的結論是,對于科學實驗結果的意義是什么的評判、對于科學論斷的有效與無效,并不存在普遍的、一成不變的標準,在實驗和解釋的過程中,個人的特點、具體的環境都會產生作用,他說,“科學一致,因而科學知識,并不是僅由證明正確或拒斥來達到的??茖W家們經常面對的是不確定性和模棱兩可。思想和智力方面的信奉不是由于應用事先確立的正式標準來實現的,而常常和必定是制作而成的。對于研究綱領的拒絕或采納,是一個更加實用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學家的相對具體的旨趣利益影響的。”[8]馬爾凱承認在知識形成過程中,是存在著認識因素的,科學的判斷和解釋是受認識和社會因素影響的。他認為,不僅社會規范是社會地變化著的,而且對于任何一個研究綱領來說,認識和技術規范也是可能有很不相同的解釋的?!痹谏鐣饬x的磋商和知識主張的評估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社會與技術的公式表述,在具體情況下,是由每個參加者所選定的,所說明的;這兩種資源,在具體科學知識被認可的過程中,在非正式的相互作用和正式的證明程序中,是緊密地綜合在一起的?!盵8]
馬爾凱關于科學的文化解釋的結論是:“社會學家和哲學家已經會聚到這樣一種觀念,即把科學看作是一項解釋性的事業,在這個過程中,物理世界的本性是社會地建構起來的?!庇终f:“更好的普遍的公式是,科學知識是由磋商過程確立起來的,也就是被那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對文化資源的解釋建立起來的。在這種磋商過程中,科學家們也運用認識和技術的資源;但最終結果還是依賴于可利用的其他社會資源。因此,通過科學磋商建立起來的社會結論并不是物理世界的確定性說明,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中的特定行動者群體看來是正確的科學主張罷了?!盵8]
以上是對科學知識社會學所代表的“人類學轉向”的第一個含義的簡單說明。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轉向并不是沒有歷史根源的,也不是孤立的現象,它代表著舊的“知識社會學傳統的復活”,它反映的是“社會和人文科學注意重點的變化和重新取向的過程”。[1]深入的研究將會說明,這種轉向與當代哲學的、社會學的以及文化的思潮有著多種復雜的聯系,不過,這已不是這篇文章所要討論的問題了。
(二)
人類學轉向的含義之二:對科學作人種志研究
文化是人類學的研究領域。人類學對文化的研究,起源于對初民社會(primarysociety)的研究,起源于歐洲和美國的學者對于“不開化的”、非歐洲文化的研究。與人類學的發展相聯系,形成了一種主要研究方法,這就是人種志方法(ethnogranhicatmethod)。人種志研究就是對一個特定的民族群體的社會和文化生活進行詳細的描述和分析。這種研究首先要選定地點,即某個部落或民族的聚居地,作為田野調查(fieldwork)的基地,進行參與觀察,作詳細的記載,最后形成描述性分析性人類學著作。許多文化人類學的名著都是人種志研究的成果。這種研究要求有較長的時間投入(一般在一年以上,離開以后有時還有通訊聯系或回訪);這種研究要求研究人員學習當地的方言土語,盡可能地參與研究對象的日常生活,并保持一個觀察者的客觀獨立的立場,除了參與觀察以外,研究人員通常選定或培養某個當地人作為信息提供者(informants),等等。這種研究也常常運用比較的方法,對于所研究的文化與其他文化進行對照性的分析。
當代人類學的人種志研究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于初民社會的研究(可研究的初民社會愈來愈少),已經發展到為對現代社會中某個社區、某些特殊人群的研究,例如,對城市中少數民族聚居地的研究,[9]對于工廠、精神病院、科層制的研究,等等。[10]人種志研究的技術也有很大進展,如廣泛利用電影、錄音、錄像等等手段。顯然,這種方法是可以同樣應用于研究科學活動所在地和科學家人群的。
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科學社會學的“人類學轉向”的第二個含義:對科學作人種志研究。具體說來,這就是科學知識社會學代表人物對科學進行的人種志研究。70年代中期以來,一些對科學知識持有建構主義觀點的學者,以人類學家的身份進入實驗室,他們以實驗室為田野調查的基地,進行長期持續的參與觀察,對于實驗室的環境、儀器設備、科學家的日?;顒雍蛯υ?,對于科學家與實驗室以外的聯系,以至于科學論文的形成、發表,論文引證等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記載,做出分析,寫出研究報告或專著。這就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現的一批研究成果,它們有一個概括性名稱,即“實驗室研究”(IaboratoryS-ludies)。在這種成果中,除了我們已經知道的拉都爾對美國加州薩爾克實驗室的研究、謝廷娜對伯克利大學中生物化學等相關實驗室的研究和這兩項研究的成果《實驗室生活》和《知識的制造》以外,還有若干研究及其相應的成果。[2]雖然這一批著者在他們的進一步分析中表現出差異和分歧,但他們的共同認識是“深入到科學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經驗材料,就可有益于對科學的理解”。[11]而謝廷娜則把這一批“實驗室研究”看作是說明科學知識的建構主義綱領的,她說:“這個綱領是被若干個實驗室研究所支持的。”[2]
拉都爾的《實驗室生活》一書的工作基礎是長達一年零十個月的田野調查,他進入實驗室觀察科學家的日?;顒?,進行相關研究,他的書內容確實展現了人種志研究所得的大量資料:有實驗室場景的多幅照片,有科學家在不同場合的對話記錄,有科學儀器狀況的一覽表,有某項化學物質合成的報告記載,有科學家個人事業經歷的摘要,等等。拉都爾運用這些資料得出了認識論的結論:實驗室是文學標記的系統,儀器所顯示的現象是“技術現象”,科學實驗室中的事實是“人工事實”,因而科學事實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制造出來的,科學的陳述是磋商的結果等等。其實,拉都爾在《實驗室生活》的第2版后記中就說過,他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一種看法即科學認識是受社會因素制約的,他在參與觀察中的工作只不過是搜集詳盡的材料罷了。這就使得這部運用人種志研究的著作讀起來與其他文化人類學的著作很不相同:其描述與分析結論似乎有某種不連貫;這些分析,與其說是文化人類學的,不如說是認識論的,與其說是社會學的不如說是哲學的。
《知識的制造》這部書的特點就更加明顯了。這部以人種志研究為基礎的專著,已經完全把調查來的資料編納入作者的認識論結論的框架中了?!翱茖W家作為實踐的推理者:知識是在環境中建構起來的”;“科學家作為索引性推理者:科學研究的機會主義和情境性”;“科學家作為類比推理者,取向的基本原則和革新的隱喻推理批評”;“科學家作為社會環境中的推理者,從科學同體到跨越科學的領域;”“科學家作為文學的推理者,或者實驗室推理的嬗變”;“科學家作為符號推理者,或‘我們以什么造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這就是該書的章節標題所構成的框架。這樣,在文化人類學著作中通常見到的對文化現象的完整而生動的描述性記載不存在了,資料“淪為”結論的例證。
在這里,我們不能詳細討論這些結論與哲學、社會學思想的具體聯系,那是需要專門的研究的。我們在這里要說明的是,科學知識的微觀建構學派是運用人種志研究方法尋找經驗資料支持和論證科學知識的建構主義綱領的,因而就恰好代表了科學社會學的“人類學轉向”。不過,我們又可以看到,這個學派的運用,與本來意義上的文化人類學人種志研究是不完全同一的,因為他們進入了認識的領域,而且是科學認識的領域。拉都爾也承認了這一點,他說,他“所使用的人種志方法,只是在最一般的意義上與人種志方法相一致?!盵11]因此,我們一方面把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微觀建構學派的“實驗室研究”看作是“人類學轉向”標志;另一方面,從嚴格的人類學意義上考察,又只能把這些研究看作是特殊的、值得討論的具體運用。
(三)
科學技術人類學:有待開發的領域
科學知識社會學所代表的“人類學轉向”,只不過是科學技術研究的人類學取向或者科學技術人類學的一種類型。全面系統論述科學技術人類學,筆者尚力所不及,僅就目前的初步認識,說明以下要點:
(1)科學技術人類學,在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家,運用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對于科學技術所作的研究。在人類學領域,早已存亡可以歸納入這個范疇的研究成果,這就是:考古人類學及人種志研究對于含有科技內容的“物質文化”的研究;人類學家所考查的非西方的知識系統,為民族數學(ethzo-mathmeties)、民族心理分析(ethnopsycehiatny)、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醫學人類學所研究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非西方的知識系統〔3〕,等等。因此,有的學者指示,“在這個意義下,人類學開始研究科學技術,要比跨學科領域STS研究科學技術早得多?!盵13]當然,人類學家在上述研究中所涉及的科學,是非西方文明中的傳統科學,并不是現代科學技術。
(2)正因為人類學的研究傳統是關注歐洲以外的文化,所以,在歐洲文明中發展起來的現代科學技術就必然處在專業人類學家的研究視野之外?,F在,對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研究已經發展為大的跨學科的綜合研究,人類學家進入這個領域的仍然為數不多,為1988年美國的4S’學會召開會議,有來自各學科的學者529人,其中人類學家只有18人。[13]
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來畢竟出現了一批人類學取向的科學技術研究,其中就包括有前面提到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那么,這些研究成果是由什么人完成的呢?”絕大部分科學人類學研究或者人種志研究是由社會學家、哲學家及其他并沒有受過社會文化人類學的專門訓練的人完成的?!盵14]這樣一些社會學家哲學家在采取了人類學研究角度、完成了具有人類學特點的著作以后,就獲得了人類學家的稱號,如拉都爾就是一例。這些不是人類學家(或者說準人類學家)所作的研究,被人類學家看來是存在著某種混亂的,有人指出,“實驗室研究”作為人種志研究的一種版本,是與人類學家的研究不相同的。”[14]拉都爾也談到他的人種志研究所引起的批評。[11]
(3)正因為如此,為了更好地發展這個領域,關心科學技術研究的人類學家的建議是:必須弄清人種志方法的真諦,弄清這種方法的要害在于記和寫(grapy)、在于描述,在于通過寫他們來說明人民和他們的文化;必須了解文化人類學發展史上的重要學者:以馬林諾夫斯基為代表的整體主義的人種志學,以列維斯特勞斯為代表的比較主義方法,以格爾茨為代表的符號象征主義的文化解釋學等等。[14]我以為對于當代有重大跨學科影響的文化人類學家格爾茨及其文化解釋學尤應引起注意。[15]
(4)科學知識社會學所做的工作也許是接近于格爾茨的文化解釋學的。如前所述,馬爾凱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對科學進行了文化解釋,埃爾卡納則以專門的章節論述了“深描”方法在科學史中的運用,討論了科學知識增長、科學與其他文化因素,歷史舞臺上的科學等。但我們沒能讀到埃爾卡納或是馬爾凱都沒有運用人種志的“深描”方法所作具體的研究。而“實驗室研究”所作的經驗描述的意義在于得出認識論的、哲學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版本。這是因為他們給自己規定去研究的文化現象,是格爾茨都認為是棘手的問題:科學。格爾茨是有法律實踐經驗的學者,他從文化解釋的角度說明了法律現象,但是當他把科學與其他文化現象并列時,卻不止一次地說過:“盡管我們很偏愛科學,但它仍然不失為一種棘手的事務”,“但物理學和雕塑以及其他所有的知識體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類學上難以理解的問題。”[16]
(5)科學技術人類學的研究,決不局限于對實驗室的研究,可以從實驗室、研究所、研究中心擴展到學術會議上的擴展到法庭中的科學家,[10]這也就是說要“從實驗室走向更為廣闊的和多元的領域?!盵13]有的社會學家選擇了科學事業管理組織及其附屬機構,[17]有的學者進入了政府設立的海洋生物養殖經濟研究組織[18]在這些研究中,注意的集點也不單純是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涉及到了這些機構中科學家的社會身份,涉及到實驗室與顧客、科學知識與生產方法以及科學政策和經濟組織的關系等問題。特別要揭示的是,同樣進入實驗室,其研究重點也不一定就是科學知識的生產,以特拉維克對美國及日本的線性加速器中心的研究,其重點就是實驗室組織結構,領導風格及什么是“良好”的物理學工作條件的模式差別。[19]
(6)正是因為如此,科學技術人類學的研究可以并不局限于人種志的田野調查,其研究方法也可以多樣的;發展一種“跨學科的、批判的、文化的方法”,這也就可以包括歷史的研究、比較的方法、文本閱讀、……等方法;并且基于這種種方法的運用,“對于‘科學技術’意義的定義,不可避免地以理解專家到理解非專家?!盵13]雖然我們對于上述這些方法也許還不能都了解和掌握,但多樣性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7)總之,科學技術人類學的研究,極為擴散,各具特點,我們只要看看《諸科學與諸文化》(《SciencesandCultures》[1])和《知識與社會第9卷,科學技術學人類學》[13]這兩部文集的論文題目就可以知道了。每個作者都按照自己對于人類學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注意焦點,進行不同的人類學探討。研究這些以及其他科學技術人類學的論著,要在紛云繁復的論述中弄清來龍去脈把握要害,我認為,有一項工作要做,這就是要注意作者所使用的主要關鍵概念,諸如“人工事實”、“技術現象”、“磋商”、“文本”、“深描”、“反思性”(reflexivity)、“結構的和形容的”(emveandetic),等等:它們就好像一片模糊背景中的亮點,了解除它們可以有助于深入的研究。
(8)在談到實驗室的人種志研究的時候,不能不提到對實驗室的民俗學研究,這就是社會學中民俗學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4〕代表人物加芬克爾及其學派的工作。麥克爾·林奇把這一批研究稱之為“對科學工作的民俗學方法論研究(tthnomethodologicalstudiesofscientificwork),指出這種研究要詳細考察實驗室中“自然地組織起來的日?;顒印薄坝懻摗庇嘘P實驗室工作的暫時的秩序”[20]。他并且專門著書論述了民俗學方法論與科學的社會學研究的關系。[21]那么,這種研究與前述人種志研究有什么關系?在民俗學方法識者看來,人種志研究是與“民俗學方法論的文獻是有密切關系”的,甚至認為那些作者都是“民俗學方法論的說明者”[20];而人種志研究的學者則認為民俗學方法論是人種志研究的一種。[10]弄清這兩種研究的區別與聯系,決不是輕而易舉的工作。我們要指出的是,從已有的人種志研究的著作來看,他們確實從民俗學方法論者的著作中吸取了某些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了解這一點,對于認識知識社會學微觀研究的特點也許是重要的。
(9)最后要說的是,科學技術的人類學研究中的專業人類學家在增加,〔5〕但是非人類學背景研究人員仍然會占相當大的比重。因為,專業人類學家即使轉向現代社會生活的廣大領域,能夠專門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的也畢竟是少數。這種情況,對于在人類學科并不充分發展的中國從事于科學的社會研究的學者來說,也許是一種機會:他們也許可以增添幾分勇氣,去涉足這個確實頗為陌生的文化人類學的研究領域。
注釋:
〔1〕人類學是一個大的綜合性學科,包括有體質人類學、考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社會(或稱文化)人類學等分支學科,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社會(文化)人類學。
〔2〕ethnography另一種譯法是民族志,我這里采用的是《大英百科全書》的中文版的譯法。
〔3〕1996年我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特爾多)人類學系講學時,就見到一位研究藏醫的研究生,她已不止一次到作田野調查。
〔4〕這個詞在社會學中有多種譯法,如:民俗學方法論,人種方法論。
〔5〕從兩本文集中的撰稿人可以看到這一點:1992年出版的《知識與社會》第9卷9名作者中有4名是人類學家;而1982年出版的《諸科學與論文化》9名作者中只有1名是人類學家。
【參考文獻】
[1]WotgeLepenics: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sinthesociologyofscience,in"SciencesandCultures",EditedbyE.MendelsonandE.Elkana,D.ReidelPublishingCompang,1981,p.245,p253.
[2]KarinKnorr-Cewua:"TheEthnographieStudyofScienelifieWork:TowardsaConstractivislInterpretationofScience,in"ScienceObserved",EditedbyR.Knorr-CentinaandM.Mulkay,SagePublicalionLtd,1983.p.115,pp.117—118.
[3]YehudaElkana:AProgrammaticAuemttatanAnthronologgofKnowtedgein"SciencesandCultures",P.6.
[4]克利福德·格爾茨:《深描:向文化解釋學理論》,《國外社會學》1996年1—2期,P.40.
[5]BarryBarnes:ScientigieKnowtedgeandSociologicdTheory.RoultedgeKeganPaulLtd.1974.p.63.
[6]DavidBloor:ScienceandSocidlImage,RonteedgeKeganPaul&fd.1976,pp.4—5.
[7]DavidBloor:Wettgenstein-ASocialTheorgofKnontedge,MacmillanEducationLtd.1987.p.83.
[8]MichaelMulkay:ScienceandtheSociofogrofKnonfedge,GeorgeAllenandUnwinLtd.1979,pp.68—95.
[9]Ethnography,BritanicaVoi.4,pp.583—584.
[10]R.S.Anderson:TheNecessaryofFieldMethodinFliedgmmethodofScientificRecearch,in"ScieneesandCutlures,p.218,p.216.
[11]BrunoLalour:LaboralorgLifePrincetonUnicversityPress,1986,p.278.
[12]KarinD.Knorr-Cetina:TheMonutactureofKnowledge,PergamonPress,1981.
[13]"Precoce",in"KnontedgeandSociety: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9,1992,"JALPressInc.p.x.
[14]DavidJ.Hess:"Introduction:ThenewEthnographyand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ibid,pp.1—17.
[15]詹姆斯·匹科克:《芬三流派:韋伯、帕森斯、格爾茨》,《國外社會學》,1996年1—2期,pp.106—110.
[16]格爾茨:《地方性知識》,《國外社會學》1996年1—2期,p.91,p.93.
[17]SlacieE.Zabushy:"MultipleConlexts,MultipleMeaning:ScientistintheEuropeaSpaceAgency,in"KnowledgeandSociety,Vol.9.".
[18]M.CollonandJ.Laws:"OntheConstructionofSocio-techniceeNetworks:ContentandContextRevisited",in"KowlegeandSociety,Vol.8,1989SludiesintheSociologgofSciencePastandPreseut,JALPressINC.
[19]KarinKnorr-Cetina:"LaboratorySludiesandTheConstructionApproachintheStndyofScinceandTechnologg,(日)《科學·技術·社會年版》1993、卷2p.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