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公司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公司治理結構通常指的是法人治理結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會,董事會聘任管理層,監事會監督董事會和管理層的制衡機制的組成。一些學者在論述公司治理結構時,也講到兩權分離、三足鼎立的制衡格局。如吳敬璉在1994年提出的觀點認為,所謂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者即高級經理人員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制衡關系:所有者將自己的資產交由公司董事會托管;公司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擁有對高級經理人員的聘用、獎懲及解雇權;高級經理人員受雇于董事會,組成在董事會領導下的執行機構,在董事會的授權范圍內經營企業。在這樣的公司治理結構中,股東及股東大會與董事會之間、董事會與高層執行官之間存在著性質不同的關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就要明確劃分股東、董事會、經理人員各自的權力、責任和利益,從而形成三者之間的制衡關系。在這個公司治理結構中,把制衡機制簡單地歸結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之間的關系,根本沒有將審計作為制衡的重要因素。
隨著美國安然、世通、施樂等粉飾業績案件,日本雪印食品公司的舞弊案件及中國上市公司中名目繁多的關聯方交易、“掏空”等案件的相繼曝光,圍繞著“公司的社會責任”、“企業信用”以及“董事會的戰略參與”等問題,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公司治理問題的反思。安然事件后,管理層財務造假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著名的信貸評級機構魏斯公司2002年上半年對美國七千家上市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多達三分之一的美國上市公司可能有篡改其盈利報告之嫌。美國《首席財務官》(《CFO》)雜志于2002年8月1日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發現過去5年中,美國大公司中17%的CFO們受到來自上司的壓力,被迫出具虛假財務報告,18%的財務經理在編制預計賬目時,沒有遵循通用會計準則,27%的受調查的CFO稱,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并沒有反映出所有的負債。事實表明,目前的公司治理結構遏制不住財務造假,審計失效弱化了公司治理結構的制衡機制。李金華審計長于2003年11月5日在南開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上指出,目前,公司治理問題已經成為國內外理論界和實務界研究的一個世界性的課題。
各國在考慮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時,都會涉及到審計監督機制的建立及其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地位問題。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審計監督安排由外部審計監督和內部審計監督兩方面的內容組成(李維安)。內部審計的全球性職業組織——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于1999年通過了內部審計的新定義,強調內部審計要在公司治理領域發揮作用。2002年7月,IIA在提交給美國國會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議》別指出,健全的治理結構建立在董事會、執行管理層、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四個“基本主體”的協同之上。IIA研究基金會在2003年先后了《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職責:薩班斯法案的遵循》兩份研究報告。這些研究表明了內部審計被推向最重要的企業發展趨勢的前沿——企業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具有更高的道德水準;需要恢復投資者在市場上的信心;需要很好地控制企業目標,公司董事會、新聞媒體、投資者、分析師、管制者越來越認同內部審計在這些方面的重要性。
關注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源于兩個重要趨勢:一是研究表明,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質量相關。大量的研究表明,內部審計能對公司治理產生積極影響。內部審計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預防財務報告的違規行為和員工的偷竊行為;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越高,越可以改善控制環境、減少報告錯誤、提升報告質量;內部審計的參與也有利于公司業績的改善。二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內部審計,不斷地擴展內部審計在確保公司治理質量方面的職責。此外,美國《薩班斯法案》的出臺、紐約證券交易所新的上市規定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盡管薩班斯法沒有直接涉及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但對審計委員會、外部審計人員及管理層治理要求的擴展,意味著內部審計作用也要擴展。2002年紐約證券交易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須設立內部審計部門。這些法律的頒布是對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價值的認可,也提升了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二、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地位
國際內部審計協會在1999年6月,對內部審計的定義、職業準則以及道德規范等進行了全面修改,提出了能夠適應當代內部審計發展的新定義,將以獨立性為基礎的保證活動和以決策有用性為基礎的咨詢活動并列起來,提高了內部審計的地位,擴大了內部審計的責任和工作范圍,將內部審計進一步提升至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的高度。在新定義的基礎上,IIA建立了新的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并特別強調內部審計應通過“參與式”審計活動以體現其“增值”功能。
“安然事件”后,2002年美國國會出臺了《薩班斯法案》,從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財務會計處理的準確性、確保審計師的獨立性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對美國現行證券法、公司法和會計準則等進行了若干重大修改,加強了公司主要管理者的法律責任;特別要求公司管理當局要對其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做出承諾,并由獨立審計師做出鑒證;對公司審計委員會做出了規范。隨后,紐約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的構成做出了規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建立內部審計職能部門。2002年IIA在給美國國會的建議中指出:董事會、執行管理層、外部審計、內部審計的協同是健全治理結構的基本條件,其中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人員)的主要作用是增強報告關系上的獨立性。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04年IIA對2001年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專業實務框架》進行了修訂,新的標準增加了5條新準則,并在不同程度上對原有的17條準則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內容主要涉及有關保證準則。新標準明確了保證工作的性質和范圍應由內部審計人員決定,而不是由委托方決定,以確保確認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這一改動體現了當代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斷強化的趨勢。
經過以上法律和制度建設方面的變化,內部審計工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職能進一步強化?!端_班斯法案》頒布之后,公司內部控制的評價內容成為在美上市的公司年報的強制披露義務,內部審計職能通過內部控制這一領域再次得以強化,尤其是內部審計人員要在保證有效的內部控制和健全的財務報告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內部審計在企業組織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內部審計成為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礎。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的環境下,內部審計部門與董事會、執行管理層、外部審計并列成為有效企業組織治理的四大基石。具體表現為:內部審計應該評價并改進組織的治理過程,為組織的治理做貢獻,從而推動組織道德和價值觀的良性發展;內部審計在確保實現組織目標和維護組織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上,要樹立風險管理與控制觀念;要保證董事會、管理層、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四個因素在企業組織治理過程中的協調。這些建議和要求為內部審計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內部審計活動涉及到整個業務與管理流程。“安然事件”后,內部審計的地位不僅僅表現在獨立性和權威性的提高,而且還表現內部活動開始涉及整個業務與管理流程。
這些變化將使以往由內部審計機構對控制的適當性及有效性進行獨立驗證,發展為由企業整體對管理控制和治理負責。內部審計將從以前的消極的以發現和評價為主要的內部審計活動轉向積極地防范和解決問題;從事后發現內部控制薄弱環節轉向事前防范;從單純強調內部控制轉向積極關注、利用各種方法來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
三、內部審計在我國公司治理結構中的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市場規范的不斷健全,中國企業的內部審計有了很大的發展,絕大多數的大型企業都設立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開展形式多樣的審計活動。但總體來說內部審計工作還是落后于企業管理實踐,不能很好地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現為(1)審計職能以查錯糾弊為主,沒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2)審計范圍局限于財務會計領域,沒有擴展到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3)審計方式主要是事后審計,沒有拓寬到事前和事中審計。
目前,我國存在以下三種形式的內部審計模式:
1、監事會領導下的內部審計模式
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它由股東代表和職工代表組成,監事會的職權主要是對董事、經理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是否違反法律、法規和章程進行監督。將內審設在監事會,使內部審計完全以監督者的身份出現,與管理階層脫鉤,有助于審計機構的獨立、公正審計,不受行政干預,其缺點是:不利于促進公司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因為監事會不能兼任公司的經營管理職務,沒有經營管理權。因此,這不能直接服務于經營決策,也就難于實現通過內部審計,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2、總經理領導下的內部審計模式
總經理是公司的最高經營管理人員,對董事會負責。使內部審計接近經營管理層,有利于直接為經營決策服務,有利于實現內部審計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同時,這種設置方式既達到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還保持了審計的獨立性和較高層次的地位。使內審機構與財會等部門相對獨立,便于內部審計對這些部門進行有效的評價與監督。然而,這種設置不利于內審機構對總經理的責任、業績等進行獨立的評價和監督??偨浝硐聦俨块T的很多活動是在其授意下進行的,內審機構對這些部門的檢查可能在一定程序上受到阻礙。因此,總經理領導的組織模式難于對本級公司的財務和總經理的經濟責任進行監督和評價。
3、董事會領導下的內部審計模式
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直接對股東大會負責。職責是執行股東大會的決議,決定公司的生產經營策略以及任免總經理等。在這種組織模式下,內部審計能夠保持較高的獨立性、權威性和較高的地位。同時也使內部審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既便于其為委托人服務,又便于其與經營管理層聯系;既便于其對管理層進行獨立的評價與監督,又便于其為管理層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服務。企業在董事會內設置審計委員會,并將其做為董事會內的一個分支機構,人員一般由非行政董事及具有管理、財務、技術、營銷等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它是董事會與內部、外部審計師溝通的橋梁,分擔了行政董事在內部控制和財務報告方面的部分工作,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因為這種隸屬于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獨立于管理當局,總經理及公司的全部經營管理活動都要接受審計,審計結果直接向委員會報告,使內審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另外,也有利于保證現代企業制度下內審職能的發揮。
通過對2001年至2004年滬市246家IPO公司的招股說明書的分析,可以發現在2001年上市的55家公司中僅有31%的公司單獨設立了內審部門,2002年上市的67家公司中有43%的公司單獨設立了內審部門,2003年上市的66家公司中有44%的公司單獨設立了內審部門,2004年上市的58家公司中有60%的公司設立了單獨的內審部門。四年來,設立內審部門的公司比例翻了一倍,從中可以看出內審的作用在近幾年中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內部審計在加強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在單獨設立內審部門的110家公司中,有22%公司的內審部門隸屬于董事會,2%公司的內審部門隸屬于監事會,76%公司的內審部門隸屬于總經理。這暗示了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是作為普通職能部門存在的,更多的進行的是管理工作,盡管有的企業名義上規定內審機構對董事會負責,但由于企業本身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實質上內審機構主要接受經理層管理,遠沒有上升到公司治理的高度。
摘要:我國非審計事業發展緩慢,審計收費仍是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我國的審計市場仍然不夠完善,審計收費甚至成為了事務所之間競爭的主要手段,低價攬客等行為造成惡性競爭并嚴重影響審計市場秩序,因此收費的高低及合理與否不僅影響到事務所的未來,甚至可能對國內審計市場和審計業務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從理論上分析了影響審計收費的因素,并針對目前審計市場收費情況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改進意見,為有關部門收費監管以及事務所制定收費標準提供參考。
關鍵詞 :審計收費;影響因素;改善意見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證券市場的繁榮,使得我國的審計市場也隨之不斷完善和成熟,會計師事務所更是迅猛發展,國際“四大”進駐國內審計市場并占據了大量業務份額,本土事務所也不斷做強做大,形成了一批極具競爭力的國內大所。注冊會計師作為獨立審計的第三方,其提供的服務應該是高質量的、專業的,而審計費用作為注冊會計師與客戶之間的重要經濟紐帶,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提供審計服務后,向被審計單位收取的用于補償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所付出的成本的一定數額的費用,過高或過低等偏離正常收費水平的審計費用都可能會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的獨立性和審計工作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審計收費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對于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研究,可以為完善合理的審計收費標準提供指導,同時有利于提出對審計市場收費和上市公司規范等的相應措施,促進我國審計市場的規范和完善。
2010 年,兩部委聯合頒布了《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收費管理辦法》,2012 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也頒布了《關于堅決打擊和治理注冊會計師行業不正當低價競爭行為的通知》。兩項規定的頒布,從一個角度看出我國審計市場目前采用壓低審計收費等低價惡性競爭的辦法依然嚴重,審計市場的正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到政府正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加大對審計市場行為的規范和完善,致力于提高審計質量,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本文將首先分析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從而進一步提出對目前審計市場所存在問題的相關改進意見。
二、文獻回顧
對于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研究,國外比國內研究早了幾十年。國外,Simunic可謂研究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鼻祖。Simunic(1980)認為,審計收費是由被審計公司面臨損失的可能性、損失在被審計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分擔比例、事務所的個體特征和事務所的生產函數所決定的。Firth(1985)以新西蘭的上市公司作為審計收費研究對象,通過運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被審計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應收賬款占年末總資產的比重及非系統風險等因素與審計收費顯著相關,而事務所規模對審計收費沒有顯著影響。
2001 年前,國內學者大多采用理論研究方式對審計收費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直至2001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將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費用在年報中進行披露之后,國內才開始出現運用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數據進行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研究。國內較早對我國審計收費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的文獻是王振林博士的學位論文, 但由于數據來源方式的特殊性,其審計收費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證監會向會計師事務所獲取的調查問卷,因此,其他學者很難對其分析的問題進行繼續研究。王善平(2004)以2002 年我國深市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其回歸結果中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子公司個數、事務所規模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對審計收費產生顯著影響。張繼勛、吳璇、陳穎(2005)對風險因素與審計收費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公司資產總額、應收賬款與資產總額之比及公司對外擔??傤~對審計收費影響顯著,而存貨與資產總額之比對審計收費影響不顯著。
三、審計收費影響因素分析
(一)被審計公司特征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
1.公司規模。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通常被審計單位的規模越大,相涵蓋的業務范圍越廣,交易事項也越多,重大錯報風險水平也可能越高(重大錯報風險= 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同時,上市公司規模越大,調整事項也可能越多。面對高風險,審計人員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上。所以,被審計上市公司規模越大,審計費用也越高。
2.被審計公司業務的復雜程度。公司業務復雜程度受眾多因素影響,其中主要影響因素包括被審計單位的控股子公司個數、管理費用率、存貨和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重等因素。由于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還不成熟,法律監管還不完善,許多企業集團內部存在著大量的關聯交易等行為,而關聯交易會增加業務復雜程度,同時可能存在著灰色關聯交易。因此,被審計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數量越多,增加了審計風險,也增加了審計工作量,審計費用也會越高。應收賬款占年末總資產比例以及管理費用率與審計費用正相關,存貨占年末總資產比例與審計費用負相關。應收賬款占年末資產比重、管理費用率、存貨占年末資產比重均是上市公司業務復雜程度的影響因素,而應收賬款和管理費用是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主要項目,尤其是管理費用率更是上市公司“藏污納垢”的地方,為了保證審計質量,注冊會計師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對應的項目上,審計費用也會更高。對于存貨占年末總資產比例較高的公司,其所代表的價值在公司之間轉移比較困難,所以存貨比重越高審計風險也相對較小,審計費用也相應較低。
3.被審計公司是否在B 股上市。我國B 股市場開始于1991年,不久之后即頒布了境內上市外資股雙重審計的規定,這樣B 股公司需同時由境內會計師事務所按照中國會計準則審計并由一家境外會計師事務所按國際會計準則進行審計。而這種雙重審計制度無疑增加了公司成本。2007 年9 月,證監會了《關于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的公司審計有關問題的通知》,取消了原有對發行B 股的公司雙重審計的要求。而雙重審計的取消,將使發行B 股的公司只選擇一家事務所進行審計,有助于節約企業成本。同時,上市公司如果發行外資股,鑒于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很多屬于成員所,兩者可共享某些審計資源,節約審計費用,因此審計收費比單獨發行A股的公司要低。
4.被審計公司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通常使用資產負債率、對外擔保數額和是否被ST來表示。資產負債率用于衡量企業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過高將增大企業財務風險,當企業現金流不足以償還負債時企業將面臨破產風險,財務風險增大導致審計風險也相應增大。而對外擔保與資產負債率影響相似,受擔保連帶責任約束,當被擔保企業違約、出現財務危機時,擔保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大大增加?!?ST”股票是指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一方面,對于財務狀況較差的公司,審計人員需要對其給予等多的關注,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被ST公司的管理層有更高的動機粉飾財務報表,所以ST 公司的財務風險和所存在審計風險是很大的,審計人員應慎重選擇ST公司。以上三項因素,財務風險越高,審計收費也越高。
5.被審計單位的獨立董事。主要是獨立董事對審計的關注度。根據《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知道意見》規定,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數量必須占上市公司董事會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且獨立董事中需要至少有一名擁有會計專業知識背景。引入獨立董事是為了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保護中小股東權益,而獨立董事發揮其監督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高質量的財務報告,因此獨立董事對審計的關注度增強,會促使被審計公司選擇高質量的會計師事務所,且加強審計質量,從而導致審計費用上升。
6.監事會是否控股。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對公司財務運行以及公司管理層和治理層等人員履行職責的合法性進行監督,維護全體股東及公司整體的合法權益。
通過推行股份期權制度,使監事會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通過股權激勵調動發揮監事會的監督、檢查職能,保障股東權益。通過監事會控股,公司財務風險會有效降低,從而審計費用也會相應降低。
(二)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特征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
1.會計師事務所的薪酬水平。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提供服務產品的行業,其運行主要成本就是人力資本成本,即人員報酬。根據對我國不同經濟區域的調查發現,不同經濟區域事務所的人均收入和萬元資產收益差異較大,并呈現出隨著經濟發展程度逐級遞減的趨勢。審計人員薪酬水平越高,則審計成本也會越高,導致審計收費增加。
2.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普遍認為,實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能力、審計質量、社會認可度以及執業道德等方面均高于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能夠為委托方提供高水平的鑒證業務,而這種高水品的鑒證業務能夠增加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信息的信賴程度,同時為事務所帶來超額收益,提高事務所的聲譽,而事務所為了維持其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則極有可能向被審計單位收入高于一般事務所的審計費用。
3.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目前,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較為單一,主要采用合伙制和有限公司制,而不準采用個人獨資和有限責任合伙制。相比較于公司制事務所,合伙制事務所合伙人以各自的財產對事務所債務對風險承擔無限責任,所以合伙制事務所會承擔較高的審計風險,因此其對被審計公司的審計收費也會高于公司制事務所。
4.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任期。一方面,審計任期越長,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審計單位越熟悉,審計效率會相應提高,審計費用會有所下降,因此審計任期越長,審計費用越低;另一方面,我國審計市場目前采用壓低審計收費等低價惡性競爭的辦法依然嚴重,通常在初始階段通過較低審計費用獲得客戶,然后在后續階段不斷提高審計費用用于彌補初始階段的損失,因此這種情況下審計任期和審計費用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三)其他影響因素
1.會計審計準則和法律環境的變化。會計審計準則的變化,會使被審計單位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為適應新的準則而增加轉換成本,同時擴大審計范圍,新準則的變化一般會對注冊會計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會計師工作量,從而造成審計收費的增加。法律環境的變化同樣會使被審計單位和注冊會計師為適應新準則做更多工作,從而增加審計費用。
2.上市公司所在地所處地域。由于我國的政治、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有較大差異,一方面影響所在地的被審計公司薪酬費用等,另一方面影響所在地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薪酬水平等,因此處在不同地域的被審計公司其審計費用不同。根據劉斌、葉建中、廖瑩毅等人的研究,若上市公司經營所在地為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浙江則審計費用相對其他地域較高。
3.審計意見類型。我國的審計意見包括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和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等類型。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包含帶解釋性說明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和否定意見四種。一方面,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購買審計意見”行為,通過支付更高的審計費用,獲得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另一方面,當注冊會計師準備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時,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阻撓,雙方會產生一個溝通的協商的過程,并且可能增加相應的審計程序,這樣就延長了審計時間,增加了審計費用。
四、對審計收費的改善意見
(一)進一步完善審計收費標準
同時,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收費時,除了考慮公司總資產外,還應考慮公司治理結構對審計風險的影響。公司治理結構效率越高,其對管理層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的動機約束力越強,因而公司固有風險越低,審計風險相應降低。
(二)加強會計師事務所風險意識
對于公司財務風險,主要是公司是否屬于ST公司以及公司對外擔保額等因素對于審計風險的影響,事務所應給予足夠的關注,通過提高執業能力和規避風險的能力,加強事務所風險意識,一方面可以使事務所穩步發展,逐步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有利于事務所執業的規范化,這都有利于事務所審計收費的增加。
(三)加快會計師事務所做強做大
相比在國外發達資本市場,審計行業作為具有壟斷特征的行業,具有高市場集中度的特性。而我國國內審計市場中,事務所數量分布廣但是規模普遍較小,且低價競爭激烈。這種價格競爭的結果就是審計收費普遍較低,事務所競爭進入惡性循環,最終對審計市場帶來嚴重影響。而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做強做大戰略,一方面可以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事務所的話語權,在審計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
(四)加強對被審計公司資產質量和成本費用的關注
注冊會計師應加強對被審計公司資產質量和成本費用的關注。從分析中看,被審計公司存貨和應收賬款占年末總資產的比例反映了被審計公司的業務復雜程度,但眾多學者研究結果表明,被審計公司存貨和應收賬款占年末總資產的比例并不是審計收費的主要影響因素,說明審計人員可能還沒有對被審計公司的資產質量進行關注;同樣管理費用率和審計費用無顯著相關性,對于可能存在重大風險的管理費用,注冊會計師應給予足夠的關注。
(五)加強對被審計公司更換事務所的關注
對于連續多年聘任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司,監管部門應對其審計收費的異常變動情況給予高度關注,以防止被審計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共同欺詐行為,以保證審計質量,規范審計市場;對于被審計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且審計費用發生重大變化的行為,監管部門應給予關注,以防止被公司通過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支付更高的審計費用等方式導致“購買審計意見”的行為。
五、結語
本文對影響審計收費的因素進行了理論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審計收費改進意見。審計收費主要受被審計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兩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而目前中國的審計市場尚不完善,審計收費惡性競爭激烈,為了進一步完善審計市場,除政府部門需進一步采取相關規范措施外,會計師事務所也應采取積極地發展戰略,鞏固國內市場,并與國際接軌,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從而奠定我國審計事業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宜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基于內地在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會計研究,2011.(12).
[2]蔡吉甫.公司治理、審計風險與審計費用關系研究.審計研究,2007.(3).
1.工程審計發展近況
進入80年代,中國和各省都成立了工程審計協會,各省工程審計單位掛靠在設計院,一個單位兩個牌子,負責項目的機會研究、項目建設書、項目初可研、可研等。工程審計單位在項目前期階段的工作基本上能進行多方案比選和優化。但由于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一樣,對方案的研究有時是按客戶要求只做一個方案,再搞一個陪襯方案,就算完成任務。審計人員未發揮出智力服務功能,沒有做卅更優的方案來進行比較,失去了審計作用。雖然有些項目可行,但不是最優,這種現象目前比較普遍。國家發改委頒布了《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并對審計工程師(投資)及執業范圍、工程審計公司的資質和執業范圍提出明確要求。
1.1審計工程師(投資)的含義
是以建設前期投資審計為主,兼顧經濟建設全過程與投資審計相關的業務。在國際上,國外審計工程師是以從事工程審計業務為職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經濟、管理人員的統稱,是搞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工作。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和階段被分由不同的政策部門管理,為避免與國家已經確定的其他執業(監理、造價師等)資格注冊制度重復和矛盾,我國在注冊工程師名稱上專門注上(投資)二字。因此“審計工程師(投資)”的含義為:以建設前期投資審計為主,兼顧經濟建設全過程與投資審計相關的業務,并獲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證書》和《注冊資格工程師(投資)注冊證》的專業技術人員的統稱。
1.2審計工程師(投資)的執業范圍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審計;行業發展產業政策審計;經濟建設專題審計;投資機會研究;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編制;工程項目評估;工程項目融資審計、績效追蹤評價、后評價及培訓審計服務;工程項目招投標技術審計;國家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工程審計業務。
1.3審計工程師(投資)的職業道德素質
遵紀守法;誠信、公平、敬業、盡職盡責;廉潔自律,不得索取和收受禮金和其他財物,不謀職務之便;堅持獨立、客觀、公證;承擔能夠勝任的任務;尊重同行,公平競爭;防止直接、間接搶別的審計工程師已受托的項目任務;審計工程師(投資)與委托方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委托方有權要求其回避;保守客戶的技術和商業秘密;接受國家和行業對本職業道德行為的監督和檢查。
1.4工程審計公司(單位)的資質
甲、乙、丙級工程審計單位執業資格證書均由國家計委審定簽發。
1.5工程審計合同的執業范圍
甲級工程審計單位承擔全國范圍內的經濟建設規劃或專題審計和大中型基本建設技術改造項目的工程審計業務。乙級工程審計單位可承擔所在地區內規劃或專題審計和中小型項目的工程審計業務。丙級工程審計單位承擔所在區域內的小型項目的工程審計業務。
2.工程審計內容
工程審計內容包括:規劃審計和專題研究,項目投資機會研究,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評估和決策。
2.1投資機會研究階段審計
投資機會研究也稱投資機會鑒別,主要審計內容:分析投資動機、鑒別投資機會、論證投資方向和項目的機會論證分析,重點是投資環境分析。研究方法:靠經驗進行粗略地估計,不作詳細的分析計算,建設和生產成本的估算主要參考類似項目套算,其精度在±30%左右。
2.2項目建議書階段審計
項目建議書也稱初步可行性研究或預初步可行研究,是在機會研究的基礎上,對項目建設方案作進一步市場、目標、效益論證,為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初步判斷。判斷項目的設想是否有生命力,并提出投資決策的初步意見。主要審計內容:項目目標及功能定位、產品市場研究、規劃選址和項目建設方案的構思與論證。研究重點是市場分析,并對項日方案進行初步分析。此階段的投資估算和成本估算一般采用指標估算法,較粗略,精度在±20%左右。
2.3可行性研究階段審計
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論證內容:投資必要性,技術、財務、組織、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行性,風險因素及對策等,對項目進行深入的技術經濟論證,選擇最佳方案,確定項目可行與不可行。投資估算精度在±10%左右。
2.4項目評估階段審計
項目評估是根據客戶要求,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按照目標,對投資項目的可靠性進行分析判斷、權衡各種方案的利弊,向政府決策部門或投資人提出明確、科學的評估報告。
2.5項目建設準備階段審計
工程勘察設計、項目融資、工程設備的采購、工程開工準備。
2.6項目實施階段審計———項目跟蹤評價審計
項目跟蹤評價也稱“中間評價”,指正在建設尚未完工的項目。國際上稱為“績效評價”。這部分工作在我國是由工程監理來完成的,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三控兩管一協調”。即控制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工程造價;工程的合同管理和工程信息管理;對工程監理與各有關部門工作的進度、合同爭議、設計變更、施工等問題進行協調。
2.7項目建成后的總結與評價審計
主要進行項目竣工驗收和項目后評價審計。2.8項目管理審計項目管理審計根據項目管理需要,開拓項目管理審計業務。目前國際上已形成的模式有:(1)建沒單位自行組織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如基建辦、籌建處、指揮部等。(2)委托審計公司協助業主進行管理。由業主與勘察設計、設備供貨商、工程承包商簽訂合同,審計公司協助業主工作,這是國際最通用的形式。(3)股計———采購———建造———交鑰匙模式。(4)管理承包模式。(5)建造———營運———移交(BO工)模式。
3.工程審計采購方式
國際工程審計服務采購方式有兩種:招標方式和直接委托方式。我國《招投標法》沒有對各類建設項目決策階段(項目前期)的審計服務內容做出必須進行招標的規定。因此,業主可以通過招標方式,也可以通過直接委托方式選聘信譽良好,具有相應技術水平和能力的審計公司完成審計服務。對要求承擔嚴格保密的軍事等工程審計可以直接委托。工程審計的采購方式主要以合同協議為約定,根據客戶要求,提供服務。
近年來,我國經濟經常會出現一系列的公司財務欺詐或者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審計報告的現象,使得市場經濟中的各方利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暴露出我國會計審計質量控制薄弱的問題,而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外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審計質量的控制顯得尤為緊要。本文從影響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因素著手,探究有效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
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影響因素;改善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為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也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在我國的外部審計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審計工作過程中,部分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著審計質量不規模的現象,對市場參與者的切身利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因此,加強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顯得尤為緊要。
一、影響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因素
1.注冊會計師綜合素質的影響。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的審計工作有著特殊性,要求相關審計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以及素養,需要經過專門機構的技能培訓,才能夠從事審計工作。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會計審計行業的內部競爭日趨激烈,使得注冊會計師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尤其是一部分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所招收的注冊會計師綜合素質相對偏低。同時,由于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仍處于初始階段,注冊會計師隊伍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不合理的年齡結構以及缺乏過硬的專業素質等,使得注冊會計師隊伍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此外,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也影響著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客觀、公正以及獨立地對被審計公司單位的業務狀況進行審計以及報告,因此,職業道德素質在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當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
2.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影響。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承接審計業務的重要機構,自身的經營規模、組織形式以及業務收費等方面對于審計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而言,由于自身規模不大,并且再加上運營經費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審計質量得不到保障。同時,我國絕大多數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往往采取的是有限責任公司制度,這就使得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一旦出現審計失敗的現象,所要承擔的成本較低,但是潛在的經濟收益卻非常高,因此獨立性很難保持。此外,由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運營成本較低,在收取審計費用之時,低于市場平均標準,使得一部分被審計單位往往尋找這部分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然而由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素質所限,使得審計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3.被審計單位治理結構的影響。被審計單位的治理結構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單位的治理結構包括股東會、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各級部門領導等,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規范以及限制經營者的經濟行為,防止因為經營者盲目決策或者不當行為對單位的正常運營造成不良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審計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治理結構對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質量有著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良好的治理結構能夠有效地提升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單位的治理結構不合理往往會導致在運營的過程中出現企圖利用對會計信息的操作,為公司單位的正常運營獲取非正常的利潤的經濟行為,這樣的行為不利于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影響最終的審計質量,使得審計出現失真的現象。
4.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影響。內部控制體系是為加強本單位自身的管理質量而采取的,能夠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以及真實性,一般來說,被審計公司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提升,能夠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審計工作的精準度。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日趨激烈,單位在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會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自身發展水平以及狀況等出現較大的差異,致使被審計公司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缺乏完整性。而被審計公司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往往是用來加強對自身財務狀況以及會計信息等方面的監督,以便于能夠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使得公司單位的會計信息的可信程度得到一定的提升,為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如果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不完善,就會導致公司單位運營中所反映的會計信息缺乏可信性,不能夠科學有效的把自身的運營狀況如實的反映出來,使得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工作之時,不能夠如實的了解公司單位的財務狀況,使得最終的審計工作出現一定的偏差,從而影響到審計的質量。
二、改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對策
1.加強相關法律規范制度的建設。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工作時,需要遵循相關的會計準則及其法規,把這些準則以及法規作為審計的指導標準。因此,要想改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質量,相關部門就必須要加強法律規范制度的建設,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提升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使得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容易遇到一系列的問題,而加強相關法律規范制度的建設,能夠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進行約束,并且也能夠防止被審計單位所出現的一些不正當的行為,從而使得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一定的提升,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在加強相關法律規范制度建設的過程當中,相關部門需要實現宏觀與市場相結合,根據當前市場的經濟狀況,順應市場環境的發展趨勢,對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為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也為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提升奠定有利的市場環境。
2.提升注冊會計師的綜合素質。審計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注冊會計師,而注冊會計師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對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要對內部注冊會計師進行相關的教育,并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在職培訓工作,提升注冊會計師的綜合素質,為會計審計行業提供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同時,相關機構還應當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培訓工作,提升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素質,確保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公正、客觀地提出審計意見,防止由于經濟利益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對被審計公司單位作出非專業性的判斷,從而保證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質量。
3.建立健全審計質量考評機制。要想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質量,就必須要建立健全審計質量考評機制,這也是確保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能夠正規、系統進行審計的重要保證。因此,相關部門需要聯合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制定完善的審計質量考評標準,以便于能夠應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環境。同時,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也需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利用激勵的方式,促進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提升,從而推動整個審計行業的發展前進。
三、結語
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要想實現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對審計質量的重視,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經濟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整體素質,從而促進審計質量的提升,確保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柳.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商業會計,2013,(10):44-46.
[2]尹興敬.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商情,2012,(31):17-19.
本文通過對2005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A股和境外股年報審計費用的對比研究,發現境內年報審計費用主要影響因素有資產規模、合并子公司數、應收賬款的比率、凈資產收益率、最近3年中是否出現過虧損、審計意見的類型和是否由國際“四大”所進行年報審計,而境外股年報審計費用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資產規模、合并子公司數、凈資產收益率、審計意見的類型和是否由國際“四大”所進行年報審計。本文提供的數據初步證明:按中國審計標準所進行的境內A股審計和按國際或境外審計標準所進行的非A股審計采用了不同的定價基礎。當然,這只是通過若干樣本公司一年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否在我國的整個審計市場存在的這樣的特征,還有待對所有事務所的所有客戶進行多年度的跟蹤分析。
本文對于境內外審計定價基礎差異的研究可以揭示審計師在不同的審計標準下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年報所存在審計風險和事務所所需投入的審計成本,以進一步促進我國CPA行業的規范和我國審計市場進一步國際化。
關鍵詞: 審計定價 影響因素 Simunic模型
Simunic Mod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udit Pricing in China
Abstract
Auditing service has its special attributes as one form of the economic surveillance regulations which insures the benefi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whole market economy revolves effectively. But at the same time, as a chargeable product, auditing fee guarantees whether the CPAs can recover the audit cost and sustain their independence posi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udit fe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A and abroad stock market of 2005, the text finds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uditing fee in A stock market is assets scope, number of consolidated subsidiaries, account receivables ratio, ROE, whether loss in the recent 3 years, kind of audit opinion and whether the clients of BIG4. Meanwhil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uditing fee in abroad stock marker is assets scope, number of consolidated subsidiaries, ROE, kind of audit opinion and whether the clients of BIG4. The data provided by this thesis has preliminarily proved that the auditing service in A stock market based on PRC auditing principles and that in abroad stock marke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auditing principles have different pricing mode and charge foundation. However, it is the conclusion from the only one-year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several selected listed companies. Whether this conclusion is suitable for the whole stock market in China is still needed the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all the clients of the total CPA firms for the continuous years.
This conclusion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auditing pricing mode between A and abroad stock market is helpful for the CPAs to judge the auditing risk and cost of annual review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perse auditing principles and thus will further consummate the regulation of CPA industry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globalization of our auditing market.
Key words: audit pricing, influential factor, Simunic model
目 錄
一、序言1
二、文獻回顧2
三、Simunic模型介紹3
四、研究設計5
(一)樣本的來源和篩選5
(二)變量選擇5
(三)模型建立6
(四)描述統計7
五、實證檢驗10
(一)檢驗結果分析10
(二)模型比較12
(三)小結13
六、結論與局限性14
(一)結論14
(二)局限性與建議14
資料來源和參考文獻15
一、序言
獨立審計可以看作是一種市場交易活動:上市公司需要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來證明公司財務信息和業績的真實可信性,以吸引投資并保持股價的穩定或是其他的經濟目的;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把自己的審計服務賣給被審計公司,以獲得維持其生存和發展的資金補充。事務所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這種買賣審計服務的行為是通過市場機制由雙方經過充分的雙向選擇完成的,兩者之間就形成了以審計服務為標的的供需關系。
但是審計服務又不同于交易市場中一般服務產品:首先,它具有準公共產品的特殊屬性,因為審計服務的購買方和最終的消費者并不統一,其質量不僅關系到供求雙方的經濟利益,而且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第三方(財務報表使用者)的經濟利益;其次,審計服務具有高知識含量和技術壟斷的特點。所以審計服務具有比普通服務產品更為復雜的性質:一方面,其質量的優劣關系到公眾的社會利益,所以更受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較強的專業性使其質量難于鑒定和控制。
鑒于審計服務的特殊性質,社會有必要尋找一種有效的手段來控制其質量,以確保公眾的社會利益和整個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轉。對于審計服務定價模式的研究正是控制和管理審計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此外,審計服務的定價模式也會影響到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Simunic(1980) 曾經指出:“理解審計服務的障礙之一就是注冊會計師、被審公司和外部財務報表的使用者之間關系的模糊不清。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標準要求其保持獨立而且公正,然而注冊會計師又是受雇于被審計公司并從被審計公司那里獲得報酬與補償的。”可見,獨立性的要求顯然和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公司之間的經濟依賴性相矛盾。如何在這種矛盾中保持平衡,使兩者都可以健康的發展下去,關鍵在于對這二者之間的利益根源進行研究。這種利益根源之一就是審計收費,如果會計師事務所之間在審計定價方面展開激烈競爭,客戶就有可能以拖延支付審計費用甚至解聘審計師來影響事務所的獨立審計意見。而且那些遠遠超過了審計服務成本的不正常定價,也會使人們懷疑上市公司是否在“收買審計意見”。
由此可見,審計服務的特殊性決定其定價標準不是簡單的市場經濟供需平衡的結果。影響審計定價的因素有很多:如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業務性質、財務狀況,還有執行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自然狀況(包括規模、知名度、審計年限等)和執行審計人員的經驗及專業水平。國外基于以上影響因素的定價模型也有很多,其中Simunic模型以其獨創的因素分析法和可擴展的項目變量被譽為審計定價模型的開山之作,其思想被許多后來的學者所借鑒和發展。
本文試圖將Simunic模型套用到我國的上市公司,試分別分析我國上市公司按中國審計標準所進行的境內A股年報審計收費和按國際或境外審計標準所進行的非A股年報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由于2001年12月24日,中國證監會頒布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 6 號——支付會計師事務所報酬及其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審計收費,這使我們對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定價的研究成為可能。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實證分析,驗證Simunic模型對于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解釋能力并揭示審計師在不同的審計標準下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年報所存在審計風險和事務所所需投入的審計成本,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審計行業的規范和審計市場的國際化。
本文共分以下幾個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對本文研究的內容、目的、意義的介紹;其次是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回顧;第三部分是對已有審計定價模型的介紹,主要介紹Simunic及其擴展模型;第四部分是研究設計,從 2005年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中選取樣本,通過分析樣本中的相關數據,對中國審計收費受行業、地區、事務所類型等因素的影響做出相應的描述性統計;第五部分是實證分析,通過建立審計定價模型對106家樣本公司進行動態分析,進一步推導出反映審計收費與公司規模、業務性質、審計風險,以及審計質量等各相關因素之間關系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并對回歸分析的結果做出了分析和解釋;最后是結論和根據Simunic模型的局限性提出的一些建議,從而為進一步研究國內所與國際品牌所審計收費的差異提供基礎。
二、文獻回顧
對于審計收費定價模型,國外學者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實證研究,Simunic(1980) 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研究了美國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在模型中,他分別用上市公司的公司規模(總資產)、控股子公司的個數、涉及行業的類型、資產負債率、前三年的盈虧狀況、審計年度的審計意見類型、內審的成本、會計收益率、審計服務年限和事務所的規模作為變量因素,研究發現,公司規模是審計收費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在其余的控制變量中,只有凈資產收益率和審計服務年限這兩個變量不顯著,其模型的解釋能力達到了46%。
Simunic 的這篇開山之作為隨后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也紛紛對本國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結合各國或各地區審計市場和上市公司的特點,不斷在Simunic的模型中加入一些新的變量進行分析,得出了許多寶貴的研究成果。
Francis (1984)使用修正過的Simunic回歸模型檢驗了澳大利亞審計市場的定價數據,發現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和業務的復雜程度與審計收費顯著正向相關,并且事務所的規模與審計收費也顯著相關。
Firth (1985)在模型中加入非系統風險β,采用了新西蘭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研究發現被審計公司的總資產、應收賬款和總資產的比率以及非系統風險β是對審計定價影響最為顯著的變量,而事務所的規模對審計收費沒有重要的影響。
Ander和Zeghal(1994)構建了一個涉及更多變量的審計定價模型,并從加拿大的審計市場中選擇了樣本。研究結果同樣發現審計收費與被審計單位的資產規模和業務的復雜程度顯著相關,并且與內部審計成本成正相關的關系。
因為相關規定的缺乏,國內關于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相對滯后。王振林(2002)通過分析審計收費的決定因素,進一步探討我國證券市場上的審計質量問題。首先對我國審計市場的特征進行描述和分析,然后選取公司規模、被投資公司的數量、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主營業務利潤占總利潤的比重、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事務所為客戶服務的年限、會計師事務所的變更等 17 個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后發現公司規模、被投資公司的數量等 11個變量對審計收費具有顯著影響。與其他國家學者的研究模型相比,該模型中客戶的審計風險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很小并且解釋能力較低。此外,王振林所使用的1997—1999年的審計收費數據并非證券監管部門強制要求披露的信息而是來自于證監會的調查問卷,其代表性可能會有所下降。
王漢卿、吳珩(2003)研究滬市2001年報中31家披露審計收費制定標準和制定程序的上市公司,將這些標準和程序分為四類,并討論了其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同時深入分析審計收費的支付時間、以及“低價進入”的定價方式對獨立性的影響。
胡玉明、魯海帆(2003)認為審計服務作為一種產品具有獨特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以及較高的知識含量,審計服務的成本應該包括基本費用、知識含量、風險補償費用和正常利潤等方面,目前中國的審計服務收費的定價模式不符合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業特征,而市場定價將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收費定價模式的發展方向。
余玉苗、劉穎斐(2003)通過建立審計收費的需求決定模型和供給模型,分析了審計服務的供求雙方如何確定審計收費,并進一步闡釋了影響審計收費均衡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據此提出了規范審計收費行為的若干建議。
劉斌、葉建中、廖瑩毅(2003)利用Simunic(1980)的模型從理論上分析了可能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的相關因素,然后采用了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對深滬市2001年報中590家樣本進行了實證分析。并采用了上市公司所在地為自變量之一(將中國地區按東中西部劃分為四類),結果發現上市公司的規模、經濟業務的復雜程度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的主要因素,而其他與風險、盈虧有關的比率,以及審計任期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對審計收費并不具有重要影響。
伍利娜(2003)對2000年和2001年審計收費以及兩年變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利用Simunic模型選取公司規模、事務所規模、年度審計意見、公司當年的凈資產收益率處于配股區間還是處于保資區間、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這些變量。研究結果表明,公司規模、事務所規模、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處于保資區間對審計收費有顯著影響,而公司凈資產處于配股區間對審計收費沒有顯著影響。在研究審計收費變動的影響因素時,選用公司規模、是否強制性事務所變更、是否自愿性事務所變更、審計意見的變動、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動、存貨和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重的變動這幾個變量。研究表明,公司規模的變動、審計意見由非標準變為標準、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動這三個變量對審計收費的變動有較為顯著的影響。其首次對審計收費的變動做出了實證檢驗,并得出了很有價值的結論,不過模型的解釋能力較差,只有 3.4%。此外,本次模型所選用的變量較少,其中甚至遺漏了衡量公司審計復雜程度的指標,可能會對研究結果產生不利影響。
朱小平(2004)對2002年符合條件的870家上市公司進行實證分析,運用公司規模、公司審計復雜程度、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速動比率、上市公司是否為ST公司、事務所規模、服務年限、所在地、與上市公司是否同處一個地區、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是否變更事務所、公司所在地、是否發行外資股作為影響變量。研究表明,公司規模、公司審計復雜程度、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上市公司是否為ST公司、事務所是否為“十大”所、服務年限、公司所在地以及公司是否發行外資股對審計收費有顯著影響。該文獻對變量的選用全面,回歸結果理想,模型解釋能力也強。但結果中有一點值得我們關注,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很顯著,甚至與公司規模、公司審計復雜性程度的影響程度相當,這與國內外學者的已有研究不一致,我國審計師的風險意識在短短幾年內是否有如此顯著的提高值得繼續進一步考察、分析。
本文之所以選擇研究Simunic模型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進行分析,原因在于:第一,在國外的證券市場上Simunic模型有著成熟的應用,它采用的是多元線性回歸的分析方法,模型解釋能力強不易受到干擾,且該研究思想和方法影響了后來的眾多學者;第二,國內對于專門采用Simunic模型分別來分析我國上市公司A股和境外股審計收費的研究還比較少,相關文獻對于不同的審計標準下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年報所存在的審計風險很少提及,所以研究有一定意義;第三, Simunic模型產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國證券市場,從發展周期看,其發展狀況和我國現在證券市場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研究有一定借鑒價值。
三、Simunic模型介紹
Simunic模型基于美國經濟學者Simunic在1980年根據審計風險和成本推導出影響審計定價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他的論文是國外最早研究審計服務定價的文獻,他假設價格競爭普遍存在于整個上市公司的審計市場,并運用了美國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的數據驗證了審計行業的競爭性,否定了會計師事務所壟斷審計市場的論斷。他支持 Demski 和 Swieringa (1974)的理論認為外部審計是被審計公司整個財務報告系統的一個輔助系統,因此審計服務被看作是對被審計公司有利的經濟行為,成為內部會計系統消耗的替代和補充。而被審計公司和審計師對于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潛在法律責任成為他們進行外部財務報告系統設計的主要動機。在這些理論和假設的基礎上,Simunic建立了被審計公司財務報告系統總成本(審計收費和內部會計系統成本之和)模型和決定審計成本的模型,通過求導的方法得出了使得公司財務報告系統總成本最小時所需求的外部審計量和內部會計系統使用量,并進一步分析了在非競爭市場及不同的審計產出效率下該模型的結果。
Simunic在1977年就公司的外部審計費用向1207家美國上市公司的首席財務官郵寄問卷調查,獲得有效問卷397家。根據已獲數據,他建立了影響審計定價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運用最小二乘法考察了可能影響審計收費的10 大因素。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是決定審計收費的最重要因素,其次為控股子公司個數、涉及行業類型、資產負債率、前兩年的盈虧狀況、審計年度的審計意見類型以及上市公司的內部審計成本,而會計收益率、審計任期和事務所規模等因素在回歸方程中并不顯著。
表3-1 Simunic(1980)的研究結果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來源和篩選
伴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我國的審計市場也日益擴大。根據滬深證交所的相關統計,截至2007年4月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452家,上市股票數達到1689只,發行股數15310.25億股,流通股數5852.79億股 。而同期中國共有執業注冊會計師6萬多人,非執業注冊會計師7萬多人,會計師事務所4300多家,其中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的有近80家。
伴隨我國入世五周年的到來,資本市場的開放進一步加大,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涌入我國證券市場尋求發展契機,與此同時國內的優質企業也紛紛登陸境外市場以吸引更多海外資本注入。在資本不斷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論文選擇滬、深兩市同時在境內發行A股和境內外發行非A股(B股、H股、S股、ADR等)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擬同時探討A股審計收費和境外股審計費用的影響因素,并為下一步研究國內所與國際品牌所審計收費的差異提供基礎。
具體來看,本文以公布2005年年度財務報告的深滬兩地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總體,所需的審計費用數據來自中國證監會官方披露網站巨潮資訊網(http://cninfo.com.cn)提供的上市公司2005年度財務報告,財務指標數據通過《中國股票市場研究(CSMAR)——財務數據庫查詢系統》獲得。考慮到數據的可比性以及研究的需要,在選取樣本時遵循了下述標準:
1.上市公司同時公開發行A股及境外股(含B股、H股、S股、ADR等非A股);
2.剔除未披露2005年審計收費數據的公司;
3.剔除披露審計費中含有中報審計、其他鑒證服務收費的公司;
4.由于金融類上市公司與其他行業上市公司無論在所適用的會計制度,還是在業務性質方面均有著較大差異,從而對審計收費造成影響,故剔除金融類公司;
按照上述標準,筆者最后選定了106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統計分析過程均采用統計軟件SPSS15.0完成。
(二)變量選擇
上文中對審計業務定價行為做了初步的理論分析和文獻回顧,所涉及的文獻也主要是以西方成熟證券市場為背景進行的研究。下面,本文將結合我國證券審計市場的實際狀況,來考察審計業務定價的行為。
1.公司規模
公司規模越大,資產負債就越多,相應的審計工作量越大,所花審計時間越多,審計收費也應越高?;仡櫼酝慕浀湮墨I常用資產總額((ASSETS)來代替,如Simunic(1980),Firth (1985),Francis (1984), 王振林(2002)。本文沿襲這一做法,用期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表示。
2.審計的復雜程度
衡量審計客戶會計業務復雜程度的指標較多,主要有合并報表涉及子公司的數量、應收賬款和存貨數量。
合并報表涉及的子公司越多,審計師在進行審計時為出具審計意見所要搜集的證據也會越多,所要執行的工作量越大。有時,子公司多的企業還會涉及不同的行業,它不僅要求審計師有更多的專業技能,而且還要能熟悉該行業的情況,這自然會增加審計的工作量和風險,并相應地增加審計費用。在以往的研究文獻中,有直接使用合并子公司數((SUBS)的,如Simunic(1980),但更多后來的學者使用合并子公司數的平方根(SQSUBS),如Firth (1985),Francis (1984)等,以減少單個變量對整體回歸波動的影響,本文也承襲這一做法。
應收賬款的變化對應著主營業務收入的增減和壞賬的風險,而存貨的變化反映了主營業務成本的增減和存貨跌價的風險,所以它們的增減變化最終反映損益表利潤的變化,上市公司常用它們來進行盈余管理。故在年報審計中成為審計重點,它們所占總資產比率越高,審計收費越高。
3.經營風險
嚴格說來,審計師和審計客戶在定價過程中所考慮的風險因素包括多個方面,然而很多因素是不可衡量的,如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法律的強制約束等,為此定量研究常以審計客戶的經營風險來衡量審計定價過程中應考慮的風險。因為一旦審計客戶發生經營失敗,利益受損者往往會怪罪于財務報表沒有及時反映出企業的風險,從而向審計師和企業提出索賠。此外,存在經營風險的企業財務舞弊的動機更大。
獲利性和流動性是反映一個公司財務特征的兩個基本要素。其中,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和長期負債與總資產之比分別被認為是評估財務獲利性和流動性的適當指標。 在Simunic(1980)模型中未考慮財務流動性,從而無法全面體現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基于以上考慮,本文采用上述兩個指標作為公司財務獲利性和流動性的衡量指標。
另一個衡量經營風險的指標是上市公司近三年是否出現虧損。對于我國上市公司而言,連續兩年虧損的公司將受到特別處理,連續三年虧損的就會被摘牌,因而這類公司粉飾財務報告的動機會更為強烈。將其設為控制變量,最近3年中出現過虧損設為1,否則設為0。
4.事務所的低價競爭(Low-balling)
低價競爭的結果一般表現為事務所的更換,而事務所的變更往往伴隨著審計費用的降低。為了研究事務所的低價競爭行為,本文將其設為控制變量, 事務所進行過變更設為1,否則設為0。
為了進一步研究低價競爭行為,本文沿襲Simunic(1980)的研究方法引入年限變量。一般認為,CPA被聘任審計時間越長,對公司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越了解,所需審計證據和實質性測試程序越少,審計收費相應降低。但當存在低價競爭時,審計師會期望在第1年或最初幾年的審計收費較低,而在隨后的幾年內將其收費恢復到正常水平。本文用現任事務所被聘任年數的自然對數表示。
5.年報審計的意見類型
審計師的獨立性是構成審計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這一因素必然會影響審計收費。Simunic(1980)也采用了審計意見類型作為解釋變量,他認為如果被審公司收到了非標準審計意見,表明該公司的財務體系存在風險且非標準審計意見會對證券市場上股票價格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設該因素與審計收費負相關。與前者的想法不同,本文采用指標變量OPIN,當公司收到非標準無保留的審計意見時,OPIN等于1,否則等于 0。此處假設審計意見可以反映審計質量,所以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可視為具有較高獨立性和審計質量,因此該解釋變量與審計收費正相關。
6.事務所的規模
相比國外,我國審計市場集中度低,競爭異常激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會計師事務所本身的規模、品牌顯得日益重要。 “四大”國際合作所憑借其較強的敬業精神、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職業聲譽成為較高審計質量的象征,這意味著事務所的規模越大,審計收費越高;同時伴隨事務所規模的增大將出現“深口袋”效應。在涉及審計人員的訴訟案件中,投資者(包括權益資金投入者和信貸資金投入者)希望從審計人員那里獲取更多的賠償,而不管審計人員在審計中是否遵循了公認審計準則。這樣,事務所規模越大,品牌效應越好,投資者就希望得到更多賠償。綜上,事務所的規模越大,審計收費將越高。
從2005年的A股審計市場來看,總量近36億元人民幣,參與市場的近80家事務所,其中普華永道中天、畢馬威華振、德勤華永、安永華明及大華(“四大”國際合作所)審計收入近3.74億元,客戶數量97家。其客戶數量占市場總量的近7%,收入比例更是高達總量的10%,無論是在客戶數量、收入總額還是客戶質量的等方面均遙遙領先于國內所。 故將其設為指標變量,樣本公司由國際“四大”所進行年報審計設為1,否則設為0;會計師事務所是否為四大與年報審計費用正相關。
7. 境外投資者的關注度
顯而易見,當上市公司存在境外流通股時,境外股占總股份的比例越高,境外投資者對該公司的控制權就越大。本文引入“境外流通股占總流通股比例”這一控制變量,因為伴隨境外投資者參股比例的上升,這類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信息的關注程度也會相應增加,對審計師的要求也更高。
(三)模型建立
根據Simunic(1980)模型及相關的擴展文獻和前文的變量假設和選擇,建立如下回歸模型 :
回歸方程1、
回歸方程2、
部分中國概念股選擇到美國上市的內部原因是公司財務狀況達不到國內上市標準,存在著利用國情差異和地域差異包裝上市的企圖,公司本身存在著多重風險,其中會計風險主要體現在上市準備階段的原始數據造假的風險,上市之后的財務信息披露風險,和審計環節由于審計轉包產生的財務報表舞弊風險。
(一)第一層次會計風險:公司會計造假風險 盡管中國2010年10月30日開設創業板,為我國民企上市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但是,一國內上市競爭激烈。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中國的民企明白了從單個資本走向社會資本的重要性,盡管民企具有產權明晰的優點,但其產權封閉的缺點也很明顯,制約了其做大做強,只有通過上市實現產權開放,才有可能實現快速成長。而在國內證券市場排隊上市的民企眾多。二是美國上市門檻低。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的電子柜臺市場(OTCBB),上市門檻低,基本沒有規?;蛴笜说南拗疲恍枰邆?名以上的做市商愿為該股票做市的條件。而轉板的流程更簡便,成本也更低廉,并且美國證券市場還具有世界性的品牌效應。三是在美上市時機好。自2008年8月以來,美國企業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中小私企恢復緩慢,中小企業上市非常少。而中國中小企業已經基本度過危機。
然而,一些中國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語言不相通、制度不對接等諸多“條件”乘機進行會計造假,造假手段五花八門,造假方法多種多樣。如偽造銀行對賬單,捏造銀行貸款,虛構資產,虛設銷售合同,偽造庫存清單,偽造財務賬本、客戶信息,以及銀行證明等。許多公司都被指控存在修改財報數據和欺詐行為。如,美國證監會(SEC)對某公司的調查就起源于其2009年的年報差異,該公司向SEC遞交的報告中營業收入為1.93億美元,而向中國審計機構報告的營業收入卻只有0.11億美元,二者相差超過90%。渾水公司在2010年11月10日出具的調查報告中稱,其訪問的9家客戶中5家否認購買了該公司的產品,其中包括寶鋼、萊鋼、重鋼、粵裕豐鋼鐵等,而該公司的財報顯示,僅粵裕豐的合同額就高達1270萬美元。2010年11月17日,該公司的審計報告披露,其確實存在合同造假行為。這些會計造假行為嚴重影響了可靠性、相關性、謹慎性、實質重于形式等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直接損害了美國投資者的利益,侵害了美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美國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
(二)第二層次會計風險:中介機構上市運作風險 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主要有首次公開募股(IPO)和借殼上市兩種途徑。一些規模小的公司一般選擇“借殼上市”,他們通過收購一家美國殼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本公司的資產和業務,從而使本公司變成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由于美國殼資源豐富、借殼上市成本低并且時間短。所以許多中國公司采取借“殼”的方式在美國上市。然而,在美借殼上市的一些劣質中國公司,為了達到上市“圈錢”的目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或投資銀行基于利益驅動,它們之間形成了一條灰色利益鏈。中國公司先經過事務所審計,再由投資銀行推薦在美上市,上市后不斷推高股價,然后全身而退。投資銀行在中概股借殼上市中違背了基本執業準則和業務準則,放棄了盡職調查、審慎核查驗證的基本要求,失去了客觀公正的執業道德。漠視了第一層次的會計造假風險。
(三)第三層次會計風險:審計轉包風險 在美中國概念股的審計風險主要源于審計轉包,中國在美國的借殼公司出于審計費用和順利上市的考慮,往往會雇用一些收費低、規模較小的會計公司。目前,在美國各大股票交易所上市的約400家中國公司聘請的事務所幾乎都是不知名的小型美國審計公司,如飛騰、柯邦寧、GPKM和GHPHorwath等。由于存在距離問題和語言障礙,這些美國會計公司將承接的審計項目轉包給中國本地的會計師事務所,真正進行審計的通常不是在美國注冊的會計公司。由于中美法律制度不同,司法環境不同,美國監管機構又不能對中國會計師事務所行使監管,致使其審計質量低下,審計報告無法揭示公司的會計舞弊行為。
中國《會計師事務所以投標方式承接審計業務指導意見》規定不得分拆轉包中標的審計業務。美國《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和SEC新法規,允許各國以其他法定方式來完成《薩班斯――奧克斯利法》中對會計師監管的要求。中概股的審計轉包行為既違背了中國的法律規范,也不符合美國的審計業務監管規定,這種審計轉包隱瞞了公司的會計風險,本該行使“經濟警察”職能的會計師卻發揮了會計造假“幫兇”的作用。
二、中國概念股審計監管難題
雖然美國是上市殼資源市場最發達和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但相對于IPO市場來說,殼資源市場仍然是一個尚在發展中的不成熟市場,在OTCBB上市的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一直不高,一定程度上導致赴美借殼上市的中國企業出現大量違規行為。所以,美國近幾年一直在謀求與中國聯合開展跨境審計的監管,但中國在與美國開展聯合監管上也遇到了三個難題。
(一)問題 按照中國的法律,外國監管部門無權在中國境內實施監管,美方如果進入中國境內進行檢查或要求中國境內的會計師事務所接受檢查,就涉及到干涉中國問題。而按照SEC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只有在PCAOB注冊登記后,才可以從事對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并且要接受PCAOB的監督檢查。目前,共有54家中國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包括海外會計師事務所的分支機構)在PCAOB注冊,在通過反向收購方式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24%的中國公司由中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這批會計師事務所脫離于美國監管者的職權范圍。
(二)機密問題 對于國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和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上市公司,如金融、保險、礦產資源、軍工等行業,如果按照美國的法律要求,向美方提供審計公司的審計工作底稿,很可能導致政府機密和公司機密泄露。對此,中方奉行的是“完全信賴原則”,即如果美方需要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會計審查,則必須將此請求提供給中方有關監管部門,由中方進行相關的審查之后,再將結果通報給美方。而PCAOB則希望能夠直接進入中國境內實地核查中國的審計公司。
(三)財務體系問題 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與美國存在較大差異,中美兩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套監管標準,二者達成一致的難度很大。
三、中方在審計監管上所做的努力
針對以上難題,中方積極應對,加強了對中國公司上市,尤其是到海外上市的中資公司的監管。
(一)財政部和證監會突擊審查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賬目 2011年10月,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要求全球最大的幾家審計事務所,重新緊急審閱它們對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的審計工作,并披露審計公司向海外監管機構提供的財務細節。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與審計行業要求畢馬威、普華永道、安永以及德勤“四大”審計事務所緊急重審它們去年對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所做的審計報告,以及中資企業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招股的各項審計工作,告知審計工作報告或其他客戶信息是否提供給了海外監管機構或者任何海外分支。被要求提供的資訊包括公司的中國辦事處與香港、澳門辦事處之間有關美國審計案子的所有往來信件,和提供香港辦事處負責的美國上市中資企業帳目審查細節。
(二)中國證監會提高借殼上市的標準 2011年8月5日中國證監會《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與配套融資相關規定的決定》,其中涉及到整頓借殼上市行為,對借殼上市確定了較高的標準:上市公司向收購人購買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的前一個會計年度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達到100%以上的,除原有要求外,還需增加“上市公司購買的資產對應的經營實體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兩大條件,這一要求已接近IPO標準。
(三)商務部實施外資并購企業的安全審查制度 2011年9月1日,商務部正式實施《實施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規定》,對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的安全審查實行制度化,提出從交易的實質內容和實際影響判斷并購交易是否屬于并購安全審查的范圍,規定外國投資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實質規避并購安全審查。
四、美方對中國概念股采取的行動
中美兩國在聯合監管上發生分歧后,美國采取了一些單方面的措施,雙方爭議與摩擦給在美中國概念股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一)美國審計風險警示公告2011年10月3日PCAOB了《第八號全員審計實務警示公告:某些新興市場中的審計風險》,公告提醒審計人員審計那些主要業務發生在新興市場的美國上市公司時提高對風險的認知,盡管這一警示針對的是審計人員,但它也使投資者和審計委員會對在美國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公司(尤其是來自PCAOB無法對審計人員工作開展檢查的國家的公司)所暴露出的會計舞弊風險加以警覺,主要是進行審計時可能遇到會計舞弊而造成的錯報風險、審計人員應對這些風險的責任以及審計人員根據PCAOB審計準則應當履行的其他一些責任。
(二)美國司法機構介入對中國公司的調查 美國對在美的中國公司調查已經從SEC延伸到司法部。SEC最早曾于2006年中國網易公司會計造假,此次中國概念股事件之后,SEC 首席會計辦公室與SEC 執法部門、財務合作部門及PCAOB四方聯合開展行動,以識別對SEC 在冊反向并購公司所進行的審計舞弊,同時,一些分布全美各地的聯邦檢察官也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2011年9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透露,美國司法部正在介入調查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的會計及賬務違規問題,受此消息影響,當天紐約股市中國概念股大幅下挫。而且司法部介入的范圍會逐步擴大,在納斯達克市場上,美國調查者針對中國公司提出了“寧可錯殺,也不錯過”的調查法則。
(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作出暫停“四大”中國分公司審計資格的決定2014年1月22日美國證交會一名行政法官作出初步裁決,暫停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公司對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資格,期限為6個月。裁決以這些審計機構拒絕提供有關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的審計資料,阻礙了美方對這些企業的欺詐調查為由。認為,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勤這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公司“蓄意”拒絕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違反了美國證券法等聯邦法律。這一裁決如果最終得到維持,將暫時導致100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沒有審計機構,同時,也將干擾在華經營的美國跨國公司的審計工作。
五、結論
針對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困境,筆者認為,赴美上市的中資公司首先必須了解和尊重美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美國自2001年以來的至今10年時間,在審計監管上頒布了兩項重要法案。一是2002年7月25日頒布的《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該法案是美國立法機構根據安然、世通等財務欺詐事件暴露出來的公司和證券監管問題所立的監管法規,被稱為自羅斯??偨y以來美國商業界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法案。另一個是2010年7月15日通過的《多德-弗蘭克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對金融市場進行全面監管,核心是在金融系統中保護消費者。主要強調四個方面的監管,即注重宏觀審慎監管,嚴格金融監管標準,擴大監管覆蓋范圍,強調跨機構協調監管。
其次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請具有專業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規范審計工作,強化公司內部控制。二是做到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讓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真實運作情況,在投資項目中做好溝通和信息及時公開。三是做好上市前的準備工作。赴美上市之前,聘用財務總監、專業財務團隊、律師和美國認可的審計師,做好公司內部的重組工作,對資產進行評估和定價,開展具有實效的盡職調查和財務審閱等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1內部管理的問題
(1)決策、監督、執行缺乏約束。
尚未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體系來加強對決策、監督和執行進行約束,換言之即對決策者缺乏合理的規則約束和有效的監督,對執行者更是缺乏約束,執行表面化、形式化現象較為突出,陷入有章不循或是無章可循的困境。
(2)內部控制失靈。
不少集團公司對于其內部管理并不重視,從而導致公司內部控制失靈。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這將關系到一個集團公司是否能長期健康地發展。并且,在我國現階段,集團公司內部控制的失靈還將導致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
(3)決策不民主
民主決策意識不夠,群眾參與性不廣,決策者主觀能動性較為突出。
1.2相關人員素質欠佳
(1)缺乏稱職的專業能力;
有些集團公司派遣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稱職的專業能力,不具備專業知識,致使其難以發揮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從而影響管理的質量。
(2)職業道德水平不高;
一些具備專業職稱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工作態度與職業道德水準并不高,這使得其無法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貢獻于財務管理的實施過程。
(3)合作與溝通精神不足;
財務管理的實施需要良好的合作和溝通,有些工作人員因為怕麻煩而忽略了這點,繼而導致其在實施的過程中頻頻出錯,影響財務管理的效果。
1.3責任追究制度的缺陷
(1)責任不明確,扯皮現象;
由于長期缺乏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又無相對的激勵機制,因此,責職不清導致工作推諉和扯皮現象時有發生。
(2)責任追究規則不合理,權責不對稱、副手現象;
對于已過時的責任追究規章制度未作修改,故權責明顯不對稱,一個正職,多個副手的現象更加重工作失誤頻發,更無從追究責任人;既浪費納稅人的錢財,更損害國家利益。
(3)責任追究的執行不力,大事化小現象,既執法力度弱化部分。
由于上述兩點,因此,對于責任的追究執行的力度便會弱化,往往將該追究的責任事故不了了之。規則配置不當的表現為:①報酬過低,而義務太多;②權利太多,而義務太少;③利益與權利過大,而責任太少;這些表現會改變人與物質對象的結合方式和人們的行為方式。
二、內部審計的三個步驟
2.1計劃
計劃階段是整個審計過程的起點。對于任何一項審計工作,為了如期實現計劃目標,內部審計師都必須在具體執行審計程序之前,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科學、合理的計劃可幫助內部審計師有的放矢地去審查、取證,形成正確的審計結論,從而實現審計目標;可以審計成本保持在一種合理的水平上,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2.2執行
實施審計階段是根據計劃階段確定的范圍、要點、步驟、方法,進行取證、評價,借以形成審計結論,實現審計目標的中間過程。它是審計全過程的中心環節,其主要工作包括:對被審計公司內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守情況進行控制測試,根據測試結果修訂審計計劃;對會計報表項目的數據進行實質性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評價和鑒定。上述兩項工作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2.3糾正機制
核定違反項、不符合項。
擬定違反項的整改意見和不符合項的糾正措施。
進行后續檢查,以確定對不符合項是否采取了恰當的糾正措施:確定糾正的措施是否已經實施并正在取得預期的效果。
三、內部審計方案的對策與建議
集團公司可以結合實際的情況將集團公司規定的流程設計方案進一步具體細化,科學有效的實施內審計劃,切實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與服務的作用。
3.1計劃階段
在準備階段中,審計計劃的編制是內審項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審計計劃的編制應由集團公司內審機構項目中的有關人員進行負責,然后經由相關項目管理人員探討。作為整個項目審計的重要的一項,審計計劃應該在項目結束后進行對其歸檔。在審計計劃編制好后,還要對其進行初步審核。公司的內審機構組織專門人員可以對審計計劃進行審核,外部審計機關也可以被委托對其進行審核。審計計劃的審核內容主要集中在審計目的、范圍是不是得當,項目審計進度是不是合理,一些審計程序根據重點審計領域和重要會計問題所擬定的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項目財務風險評估在有關方面是不是準備的很充分等。
3.2執行階段
在內審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它控制與監督的兩大職能。并且和內審項目一起被實施,內部審計機構必須要做好審計控制的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每一階段經濟業務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只有通過內部審計的有效監督,才能對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財務風險。其中,在這一階段的有關內部審計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內部審計財務預算,審計計劃在時間預算上的安排,內部審計控制質量以及按照審計計劃執行相關財務支出和收集審計證據以及在一些內審項目的審計疑難問題的咨詢等等。
3.3結束階段
內審項目管理最后的結束階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整理審計證據和工作底稿、對項目審計報告初稿進行編制、和項目相關負責人交換對項目審計報告的意見、報告的定稿、報送以及與相關證據、工作底稿和審計記錄檔案建立等內容上。其中,底稿是整個審計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審計師作出結論的直接依據,同時也是審計質量控制與質量檢查的主要依據,而且對以后的審計業務做出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其中底稿主要包括被審計公司沒有進行審計的情況,過程的記錄和有關人員對其下的結論。在底稿形成之后,要進行復查,其中主要包括所依據的資料是否可靠;所得到的證據是否充分;判斷是否合理;結論是否下的恰到好處。在底稿形成后,審計小組應當按一定的標準對其進行歸檔。
參考文獻:
[1][美]約瑟夫·M·朱蘭主編,焦叔斌等譯,(Juran`sQualityHandbook)《朱蘭質量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2][日]水野滋著,孫良康、梁寶儉譯,公司的全面質量管理,公司管理出版社,1988
[3][日]石川馨著,李偉明譯,日本的質量管理,公司管理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