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我國建筑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時代毋庸置疑是信息的時代,全球范圍內信息化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主題。但是同國外先進的建筑企業來說,國內的很多大型的施工企業在施工技術領域其實并沒有較大的落后,落后主要體現在管理水平特別是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上。我國建筑企業信息化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下面的幾個方面:
第一,企業的管理者思想落后,信息化意識不強。許多管理者對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化存在偏見,認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就是購買計算機和網絡系統及信息化管理軟件,而在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有效運作、信息化管理的規范化等方面不愿意花時間和費用。其實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只愿意在硬件上進行花費和塑造是遠遠不夠的,“軟實力”才是當今建筑企業發展需要做到和必須做到的。并且中國企業的管理者的管理思維和理念對于企業的發展非常巨大,企業管理者思想的落后嚴重影響著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第二,信息化人才稀缺。特別是既懂信息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的復合型骨干人才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企業的發展歸根究底還是要靠人來實現,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當前時代人才是較為稀缺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更少,懂得信息技術又具有較高的企業管理素養并且還了解建筑行業發展運營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這種人才的稀缺直接制約著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第三,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水平還不高。目前單機版桌面軟件居多,沒有形成網絡,沒有實現信息的共享和自動傳遞,系統集成和資源共享水平低,除OA系統、財務、招投標軟件應用較廣外,其他相對復雜的高端應用系統應用比例較低。由于缺乏總體規劃、總體設計和過程控制,導致企業“信息孤島”、集成應用水平低、資源不能共享,效果不佳。其實當前信息建設不暢未必是技術上的原因,很多企業自身思維較為狹隘,不愿意進行分享,那么這種情況下信息網絡的建立較為遲緩也是能夠理解的。
第四,信息化內部支撐配套環境尚未形成。企業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沒有標準化,施工管理中現場數據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許多企業沒有養成按程序、按規定工作的習慣。建筑企業與其他的企業有一定的差別,它無法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時按點進行施工活動,也無法保證施工人員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偨Y起來就是企業的管理活動當前是較為混亂的,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具備信息化的條件,即便進行信息化的嘗試效果也不會太好。
第五,項目信息管理粗放。主要表現在計劃不準確、記錄不完整、信息利用率低、職能部門之間缺乏溝通、決策和調整不及時、成本監控力度低等方面。其實歸根究底還是建筑企業的管理者并沒有真真正正地將管理當成重要的一項工作去做,他們的觀念嚴重滯后于當前師弟啊的發展。而這種信息管理的粗放也不利于信息化的向前發展。
2 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發展策略
第一,重構企業管理系統,使之符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開發基于網絡平臺的多項目的管理系統或企業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必須將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納入企業管理系統中通盤考慮。當前要想實現信息化的發展,必要的系統的企業管理系統是十分重要的。當前企業并不具備相應的信息化管理和發展的內外部條件,需要企業創造出適合信息化發展的條件和環境,用更加科學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來確保信息化有實現的可能性。
第二,建立科學的規范化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包括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確定、信息化管理組織設置、信息化管理組織職能分解、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流程、信息化管理規章。對于任何一項工作來說,體系都是最為重要的,它直接關系著這項活動的成敗。要想實現信息化,就必須建立起信息化建設的體系,用較為科學規范的章程來進行具體的信息化的工作。
第三,建設項目信息的標準化。我國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標準化問題已是阻礙我國企業信息化水平與效率的主要因素。我國目前還沒有完整的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標準,因此,在施工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必須解決企業和項目的信息交換標準問題。只有建立起標準,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上才能夠更具備可能性和現實性。
第四,信息化管理系統是買不來的,必須自己設計。在建立系統的過程中要讓信息化管理人員參與設計,而不是將系統設計好或買來給他們。與此同時,在系統設計及投入運行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各層次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大家熟悉管理系統的運作。必須自己進行設計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只有企業自身才知道自己發展所需要的信息化要素是什么,根據自身的需求創造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本企業的發展更加有利。
第五,建立適合現代信息化管理的組織文化。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企業的組織文化也必須作相應的改變。企業文化當前在傳統的企業當中發展地較為迅速,但是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筑施工企業為了迎合信息化管理的趨勢,也應當建立起企業組織文化體系,將整個組織體系打破重構,為實現信息化創造出條件。
第六,基于戰略目標的企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建設一直是由管理需求和技術發展兩個引擎驅動的。從管理需求的角度出發,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出現、企業本身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需要解決是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動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1年就建筑業信息化的建設明確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高度重視信息化對建筑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通過統籌規劃、政策導向,進一步加強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促進建筑業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提升?!段覈鴩窠洕蜕鐣逡巹澗V要》進一步強調在我國“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從“帶動”到“促進”;從“融合”到“深度融合”,充分表明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空前的重視。我國“十五”“十一五”推動社會和企業信息化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大力實施信息化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工程建設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信息化建設的水平不僅體現了行業科技進步的水平,同時也反映了行業的綜合水平和實力。為加快推進建筑業信息化建設,促進建筑企業科學發展,做好做強做大,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結合行業和企業實際,在“十一五”建筑企業信息化取得長足發展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和重點,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統籌規劃,以實現建筑企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
1“十一五”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我國建筑企業緊緊圍繞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特點、企業發展戰略和核心業務,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進、企業主導”和“做有效益的信息化”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企業信息化建設,建筑企業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1)據有關抽樣調查報告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建筑企業在企業戰略信息化方面有較快的發展和推進。其中采用企業戰略實施控制的占抽樣樣本的58.8%,采用績效管理信息化的占抽樣樣本的76.5%,采用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的占抽樣樣本的65%等。雖然抽樣樣本的數量不能覆蓋全部建筑企業,但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國一些管理水平高、綜合實力強的建筑企業,通過狠抓應用,強調效果,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軟件系統,建筑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和突破,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2)“十一五”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了推動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開展了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和不同類型企業信息化的示范。1)完成了涉及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10項標準規范研究成果,涉及標準體系、標準術語、電子政務、施工、監理、企業信息化、基礎數據、產品分類等;2)信息技術應用領域有較快的發展,如:有7個企業建設了BIM示范應用項目;有20個企業實施了設計和施工一體化平臺建設示范應用項目;工程項目協同管理信息化有20個企業參與示范應用;建筑企業管理信息,包括知識管理、企業戰略實施控制(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等,在50個企業中等到實際的示范應用;還有其他內容的信息化項目在10個企業中建設并投入應用。雖然“十一五”期間,建筑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整體上看,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不管是從規模上還是從數量上,不管是應用范圍和還是應用深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和擴展的空間以及發展的潛力,這也預示著“十二五”期間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2“十二五”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1)培育良好的信息化應用環境。以各種方式促進、提高建筑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設市場競爭機制和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引導機制,促進提升信息化建設依托和服務平臺的水平,采用典型示范與普及推廣相結合,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營造出企業信息化建設環境,形成全行業、企業協同推進,企業應用信息技術互動發展的新格局。2)以應用促發展。結合國家和行業發展需要,聯系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以支持企業防范風險,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為目的,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走科學、簡便實用,且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信息化建設道路。3)狠抓應用效果。以科學發展企業統領全局,以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轉型升級和做好做強做大主業為中心任務,積極研究、開發、推廣和應用信息技術。4)創價值見成效。在原有信息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以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和能力為目標,深化應用效果和領域,讓企業信息化建設創價值、見成效。(2)發展目標未來,建筑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和推進,應實現如下努力目標:1)以行業或專業領域為主,基本建立與信息系統集成、共享、協同應用有關的關鍵信息技術標準規范,以及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引導機制。2)大型、集團型企業,繼續以企業管理標準化為抓手,要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安全建設、企業風險防范和主營業務信息化建設方面,形成一批達到或接近同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3)企業管理和信息化建設水平較高的企業,要在企業管理標準化的基礎上,完成支撐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業務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形成一批達到宣傳有窗口、溝通有平臺、核心業務處理有系統的國內先進水平的企業。4)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在不斷引進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注重投資與成效平衡的基礎上,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保證企業滿足快速發展的現代市場競爭的需要。5)全面調查研究,總結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企業規模、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且應用成效好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和優秀個人,建立信息化標桿,并加大標桿示范的推廣應用。6)深化工具軟件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力爭在虛擬施工、設計施工管理一體化以及工程生命期質量安全遠程協同監控與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基本形成軟件產品或半成品。
3“十二五”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
(1)企業是應用的主體。建筑企業應站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正確處理企業改革發展與信息化建設的關系,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管理模式、面臨的風險和所具備的資源,選擇不同的信息化發展道路、技術路線和建設內容。(2)機制建設是保證。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應站在建筑市場發展環境的高度,對參與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有關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應用績效評價引導機制。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統籌規劃,大力推進和指導企業信息化的建設。企業也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外部環境,建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保障機制或信息化治理機制。(3)正確的技術路線是保障。建筑企業要在經營、管理、技術創新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特別是在管理模式創新、業務模式創新、流程優化設計等方面有效地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軟硬件產品和服務,大力推進集成應用技術,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采用正確的技術路線,建立基于基礎數據元共享的信息交流平臺和企業級信息資源數據庫,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協同工作和管理;另外,還要不斷提高信息安全的綜合防護和信息系統安全運行能力。(4)服務企業決策是目的。實現業務模式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應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要立足于企業實際需要,進行“高層”設計,“底層”探索,建設能服務于企業決策、協調配置資源和支持企業業務發展的應用信息系統。(5)應用效果是根本。要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和主營業務,以防范風險、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為根本,積極探索有效的信息化發展模式,制定企業中長期信息化建設規劃,加強標準化建設,確保信息系統建成后,可應用、見成效。
4“十二五”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首先,建筑企業要緊緊圍繞行業特點、公司發展戰略目標和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可行的、合理的企業信息化建設規劃和項目計劃,機構、人員和資金落實到位。其次,要注重建設與應用并舉,著力提高現有應用系統的集成水平,及時解決應用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快應用系統的完善升級。加大對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力度,扎實推進系統深化應用工作,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的價值。再次,建筑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積極打造一體化的信息技術管控平臺,加快建設支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應用信息系統。在管理層面要建立保證企業發展戰略“落地”、科學決策和資源協調優化配置的應用信息系統;在業務層面要建立崗位職責明晰、流程規范、業務過程可追溯、風險可掌控的應用信息系統。在信息技術管控平臺方面,企業要統一系統規劃、統一技術平臺、數據標準和數據接口機制。其中,信息系統的建設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1)業務財務集成應用。建設以業務處理為基礎,合同、預算計劃管理為依據,成本、風險管控為目的,重點解決企業資金收支監控、執行與過程可追溯的應用信息系統。(2)工程項目質量安全保證與監測。通過對建設工程項目的主材賦予“電子身份證”,混凝土中植入芯片,記錄施工過程以及實施、監督和驗收人員,重點解決工程質量安全監測,為工程項目安全使用和維護提供科學數據。(3)工程項目設計與施工管理集成應用。建立工程項目設計三維模型數據庫,重點解決優化設計、虛擬施工,為施工管理提供原型數據,尤其是工程量計算、施工進度管理、采購管理(物資、分包)、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4)基于標準化管理的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確立項目管理思想和模型,以施工預算為基礎,優化設計項目管理流程,制定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標準,重點解決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效應用和移動應用。(5)建立電子采購平臺。建立能滿足企業相關組織、項目部、供應商、評標專家,協同工作的采購平臺,滿足采購相關方的信息溝通、評審定標、簽訂合同、合同執行監控、支付與績效管理等。(6)進一步完善和建立一批能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工具軟件。根據技術和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推動有關信息技術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一是通過建立或采用移動互聯網,建立企業資源協調調度系統(EIM),掌握生產要素需求,及時協調企業生產要素。二是建立項目管理及移動業務處理溝通平臺,實現信息和有關數據的快速移動和交換。三是研發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及時采集企業管理知識和生產知識,加強企業知識積累、傳播和應用能力。(7)注重安全體系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從規劃到實施和應用維護各個階段,都要強化安全意識,從物理安全、系統運行安全、信息安全和制度四個方面全面建設企業信息安全體系,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護水平,為企業信息化穩定應用提供保證。同時,建筑企業信息化要加強信息化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建設。遵循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加快制訂符合行業、企業自身特點的標準規范,保障數據共享和應用系統集成。
一、以高新技術為先導,打造一大批數字化企業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全國GDP總量比1980年翻了兩番多,年平均增長率達9%以上,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全國的企業數量和提供的商品勞務數量相當可觀,許多物質產品數量居世界前列。但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并不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商品更少,而且相對落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0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由于我國商業環境、融資渠道不理想,企業信息化水平比較低,近年來我國的全球競爭力沒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堵摵蠂鹘洕w“數字化機遇”評估報告》稱,由于廣泛使用寬帶網絡服務,韓國在“數字化機遇”方面領先于世界,而中國排名僅為74,不僅落后于發達國家,也落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如何走出這種窘境?我們認為,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今天,以高新技術和創業投資為牽引,打造一大批“數字化企業”,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何謂“數字化企業”?是指企業在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經營和管理等環節上廣泛運用電子計算機的硬件、軟件等信息技術、信息裝備和通信網絡系統等數字化電子手段處理和傳遞交易信息的一種企業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的各種交易信息處于數字形式之中,大量的數字信息經壓縮和加密后以光速傳送,且質量穩定可靠。此時,企業的信息傳送已經達到了數字化和網絡化。它又可稱為企業的信息化,是跨躍了手工工業經濟(以有形貨物和紙介質記錄、處理、傳遞交易信息)和傳統工業經濟(以電報、電話等模擬信號處理、傳遞交易信息)的知識經濟(或者說新經濟)時代的產物。
縱觀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發展的情況,雖然比起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全國企業信息化建設起步于“七五”時期),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原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2001年對520戶國家重點企業和地方骨干企業的信息化狀況的問卷調查,76.5%的被調查企業成立了專門的信息機構,也有信息化人才隊伍;67.4%的企業建立了基礎性管理信息系統、尤其是財務管理信息系統;89%的企業接入了互聯網(Internet)。也有像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兗州礦業集團公司、長安汽車(集團)公司等全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先進典型和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高新技術區、“光谷”等一些數字化企業。但全國真正實現經營活動數字化和經營數字化產品的“數字化企業”并不多。問卷顯示,雖然國家重點企業和地方骨干企業已經上網,大部分企業還建立了自己的內聯網(Intranet),但只有36%的被調查企業全部或部分建立了企業綜合性管理信息系統,24%的能夠運用電子商務系統(EC),企業信息化標準規范應用的水平還很低。這些都成為制約我國企業應對經濟全球挑戰、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一大瓶頸。除此之外,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信息處理和傳遞還處于模擬信號階段、甚至于紙介質手工階段。數字化和網絡化是反映當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由于我國企業數字化程度還不夠高,更沒有普及,它必然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使優勢企業的優勢難以發揮,陷入“企業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陷阱,一般企業難以做大做強,劣勢企業更是慘遭淘汰。
二、實行信息化管理,迎接我國企業跨躍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打造數字化企業,實現我國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首先應該從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入手。實行信息化管理,是建設信息化企業的基礎。目前,我國企業大部分還處于機械化、半機械化階段,信息處理與傳遞的手段還比較落后,工業化還沒有完全實現。現在又面臨著國家經濟由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和實現新型工業化的戰略任務,如果讓企業按部就班地由半機械化向機械化過渡,完成傳統工業化,再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必然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不僅要被信息時代拋棄,還會使本來相對落后的企業經濟在全球企業發展中淪為“第三世界”,更不用說如何與世界接軌,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了。
跳出以上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要抓住當今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以及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和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加快我國企業的體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設步伐,制定跨躍式的企業發展戰略。
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的企業跨躍式發展戰略,是我國企業發展戰略的首選。企業發展戰略是對企業長遠運作方向與目標的籌劃與安排。環境是企業發展戰略的外生變量,企業戰略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浙江義烏就做了很好表率。義烏雖然只是個縣級市,但其小企業和全國小商品市場基本實現了信息化管理,能夠利用國內外遠程物流與快遞電子信息系統實現本市商品的全球采購和遠程配送以及利用國際信用卡聯盟和銀行自動結算系統進行資金結算與融資。因此,要使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具有競爭力,成為成長型企業,抓緊制定企業跨躍式發展戰略是關鍵。國外有位管理學家指出,企業在某一階段有效的管理慣例,也許會導致下一階段危機的出現。我國一些企業習慣于機械化、半機械化時期的管理觀念和做法,在信息化時代,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還用過去的老套路去管理企業和處理現在的問題,肯定會遇到許多挑戰和危機。所以,作為一個成長型企業,與其守住過去機械化、半機械化的習慣做法不放,還不如抓住機遇,趕快引入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對機械化、半機械化的管理模式進行再造,實現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跳躍”。
三、以信息化帶動新型工業化,促進我國企業效益增長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戰略目標,但現在離這個目標還有較大的距離,必須繼續努力和穩步推進。為此,應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并重,“一個都不能少”
目前,我國企業面臨兩大主要任務,一是繼續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苦練內功,發展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二是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化企業,以信息化管理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這兩個任務是相輔相成的,其中改革發展既是基礎,又是目標,信息化是推動力。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應首先完成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產權制度構架,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責、權、利相協調的企業運行機制;然后,要制定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引進信息化手段和裝備,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以技術創新和信息化管理創造企業資本與利潤雙可持續增長的業績,跳出企業“邊際報酬遞減”的陷阱。
二是企業信息化建設應該搞好總體規劃,切忌盲目無序發展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統籌兼顧,精心安排。這里又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全國、地方企業信息化建設應做好總體規劃,二是企業本身的信息化建設要做好總體規劃。從全國來說,應制定全國及地方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和總體規劃,有計劃、有重點,先指導國家重點企業、地方骨干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搞好試點,再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從企業本身來說,應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制定分三步走的戰略:首先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建立基本資源體系的信息化,解決一些局部但非常關鍵的企業管理問題;其次是整合企業信息系統,進入ERP階段,通過信息集成與系統藕合將企業大部分活動納入信息化處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企業管理效益;再次是將企業內聯網與英特網對接,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采購和供應鏈的競爭,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內外市場信息資源,實現企業交易信息處理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以實現資本和利潤的可持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切忌缺乏總體規劃,各部門各自為政,根據各自的需求,引進不同的應用系統和供應商。這樣看起來企業信息化建設大家都在動手,而且搞得轟轟烈烈,實際上卻容易造成重復投資,系統與系統之間不兼容、信息不能共享,只是一個個“信息孤島”,最終導致企業信息不能集成,不能形成整體效應。
三是高起點,跨躍式推動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發展
企業信息化建設既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件耗時費錢的工作。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至今已經進行了十多年,但大部分仍然沒有實現數字化企業和信息化管理,可見其難度之大。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加大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力度,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多引進和培育IT產業及經營數字化產品的信息化高端企業,發揮各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技術優勢,促進高校、科研和企業聯手,實行橫向聯合。有的可以直接引進國外最新應用系統和供應商,爭取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高起點,并實現隔代升級,以提升企業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在信息化建設投資方面,除了企業自籌和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外,一些成長型企業可以引進創業投資和風險基金解決企業信息化建設資金問題。應充分宣傳和展示高科技企業的業績和經營效益,以這些數字化企業為樣板和輻射源,通過它們的示范效應,向一般企業和周邊地區擴散,成扇面推進全國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
四是企業自主、市場牽引、政府引導,奔向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的康莊大道
關鍵詞:汽車企業;信息化;機制;市場
一、汽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
(一)信息化可以讓汽車企業實現精益生產與管理。當客戶想要買最新款式的車時,只需要從廠家網站或者是各大經銷商處下訂單,然后廠家就會將信息輸入到管理系統中,EPR系統會根據客戶訂單信息來進行最優生產計劃制定,發出物流指令,并進行整車生產,當生產好之后就可以經物流運輸到客戶手中。在這一過程中,商家可以根據DMS系統來隨時獲得訂單信息,并反饋給客戶,用不了多久,客戶就可以拿到中意的最新款式汽車了。這一生產模式就是精益制造管理?,F在,精益自動化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競爭的主要手段[1]。(二)信息化已經是很多汽車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條件。就企業信息化發展而言,汽車企業連年來不斷增加信息化方面的資金投入,從而也證明我國汽車市場有著很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汽車銷售中,很多廠家都大力整合銷售終端市場,而這首先就需要信息化得到全面發展。由于我國政府已經取消了進口汽車許可證要求,并且降低了汽車進口關稅,因此國內汽車企業會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汽車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不得不實現信息化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諸多汽車企業發展的必備條件[2]。(三)信息化是企業的戰略資產。在汽車行業中,企業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在于汽車產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交貨期也就成為汽車企業競爭的主要內容,同時客戶對于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多,個性化定制變得更加突出,因此企業需要生產出多品種汽車,實現小批量生產,以滿足客戶需求。汽車企業信息化主要是企業以信息技術為核心,運用相關的高新技術來提升傳統汽車生產過程,優化市場定位、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銷售、管理以及后期維修等一系列過程。
二、汽車企業信息化建設機制分析
(一)信息化建設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相一致。如果汽車企業沒有非常明確的發展戰略規劃,那么就無法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有著很好的規劃,這樣的信息化也將會是毫無價值可言的。在進行信息化規劃時,除了要對于信息技術加以規劃,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戰略評估與管理診斷工作,有目的性地加以規劃,使得信息化建設能夠達到預期效果。(二)企業各部門要共同合作。汽車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緊靠IT部門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所有的部門都一起參與,相互合作,制定出合理的目標規劃并加以實施。IT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僅起到推動作用,汽車企業當中的所有員工都要掌握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了解部門需求以后再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來,防止一個部門孤軍作戰而難以成功。(三)形成管理閉環。在汽車企業發展規劃中,不但IT規劃非常不易制定,其中任何一個規劃過程都及其復雜,只有形成閉環管理,才可以讓規劃不斷得以完成,企業也才可以不斷實現進步。閉環管理的過程也即是:制定規劃——規劃實施——總結反饋——規劃修改。汽車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更需要遵循這樣的規劃準則,作出一個中長期規劃,時間周期可以選擇三年到五年,同時每一年都需要按照周圍環境的變化。企業發展變化、新型技術的出現等因素而加以調整。(四)不斷完善IT管理體制。汽車企業實施信息化發展過程中,不但要完善硬件、網絡以及技術管理,同時還要對于IT管理機制加以優化,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如建立起信息安全制度、完善信息交流體系等。在信息化及建設中,通常要對于各種IT項目開發順序進行確定,將有限的IT資源加以分配,所以企業非常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IT管理體系。
三、結論
總之,在汽車行業中進行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汽車企業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汽車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取得更多優勢的主要手段。運用信息化技術,汽車企業不但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用戶對于汽車的個性化需求。相信在未來,信息化技術將會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參考文獻
[1]賈彥慶.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規劃研究[D].河北大學,2013.
Gilde是全球知名的大畫幅相機品牌,公司位于德國小鎮Rinteln,它所生產的產品每臺售價高達幾萬元人民幣,暢銷世界各地。很多人不相信,Gilde其實是個家庭作坊,Gilde所有產品的生產者就是Gilde先生,而他的本職工作是一名眼科醫生,工作之余通過電子商務接受來自全球的訂單。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信息化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認識到,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是實現自己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決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小企業司副司長王黎明表示,“信息化在推進中小企業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中小企業面臨著技術水平不高、產業能力不強,技術轉移和技術擴展還存在薄弱環節,這些有待于通過利用更好的信息化手段來改變,從而促進自身發展?!?/p>
整體水平不高
2月2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共同了《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07)》和《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2007)》。兩份報告顯示,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不容樂觀。
目前中國雖然有注冊中小企業430多萬戶、個體經營戶3800多萬戶,但是整體信息化應用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就最基本的PC普及程度而言,中國中小企業不僅遠低于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甚至低于泰國、菲律賓等亞太地區的國家。
在信息化觀念方面,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對信息化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的措施不甚了解。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雖然有高達80%的中小企業具有接入互聯網的能力,但用于業務應用的只有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業實施了電子商務,4.8%的中小企業實施了ERP。
此外,中小企業對于信息化培訓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僅有10%的企業派人參加相關培訓,其中企業領導參加培訓的只有8.9%。在外部發展方面,我國中小城市的企業信息化的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的覆蓋面較小,所服務的內容也不完善,除了信息服務、技術支持外,很多領域都沒有形成完整的服務網絡。
而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小企業司副巡視員鄭昕介紹,目前在歐盟國家,有2/3的中小企業在網上尋找合作伙伴、在線開展詢價、采購、銷售等電子商務活動,其中有10%的企業將自己的ICT系統與供應商或大客戶聯網。甚至有相當比例的中小企業在利用信息技術推動企業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
而且,越來越多的ICT產品和服務廠商已經越來越關注中小企業多層次的需求,不但提供物美價廉、簡便易用的解決方案,甚至已經將基于移動商務和移動支付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到中小企業中。
自身需求特點鮮明
雖然整體信息化水平有限,但是調查發現,中小企業對于信息化的需求還是比較強烈的。有將近四成的中小企業愿意開展信息化建設。而且由于自身規模、業務重點等原因,我國中小企業對于信息化需求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
報告顯示,在各類信息化需求中,中小企業首先關注市場與營銷。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推廣應用組趙小凡司長認為,這與大多數中小企業急需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是息息相關的,明顯有別于大型企業更多地關注長期效益、無形效益、戰略和管控等問題。
此外,在迫切需要通過信息化了解市場、增強銷售能力的同時,中小企業最關心如何通過信息化應用發現更多新客戶,而不像大型企業那樣希望通過信息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優質客戶。而在生產和研發方面,中小企業主要把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作為信息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面對這些特點鮮明的需求,鄭昕指出,未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推進工作的重點,將會切實考慮到這些需求的特點,以服務體系建設、信任保障環境建設、人才培養等內容為核心。
首先,要以需求為導向引導服務體系建設。對中小企業用戶需求的分析與研究,對中小企業市場需求特征的準確把握,是廣大供應商和服務商的首要任務和必做的功課,也是政府部門的政策目標。
其次,要積極推進規模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共享的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需求問題。
第三要加強信任保障環境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消除網絡信息安全環境隱患,建立監督保障機制。
第四是要引導企業將信息化與企業業務有機融合。向集成、共享、協同轉變,建立核心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最后一方面是要加快人才培養。通過建立培訓機制、實施培訓工程,引導和支持培訓活動的開展,普及信息化知識和操作技能。
外部環境尚需完善
鄭昕認為,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不但取決于企業的內在動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服務體系建設密切相關。
他說,“政府部門不但要在充分發揮中小企業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加強引導,激發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也要針對當前制約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關鍵問題,通過政策引導、營造環境、組織協調、提供服務,集中力量,重點突破,逐步實現信息化推進工作的目標。”
鄭昕表示,國外發達國家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走在了前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國家的中小企業管理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比較完善,從法律法規、規劃、政策、示范推廣、宣傳培訓、研究開發等多方面,推動信息技術在中小企業的應用,從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企業 信息化 建設
引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社會發生著重大變革。信息技術(IT)以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不可阻擋的魅力在各個領域迅速滲透和擴散,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局面已經形成。一個以知識經濟、創新經濟、數字經濟和網絡經濟為特點的新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近兩年來,“信息化”更是成為中國IT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已被列為我國重要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國家為制造業信息化下定決心:“十五”期間,要投入上百億元。建立203個信息化應用示范基地,以期將我國制造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由現在的l5年縮短為l0年。那么,什么是信息化?企業為什么要搞信息化?企業應該怎樣去實現信息化?
I企業信息化及其總體目標
1.1企業信恩化
企業信息化是指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從經營決策、產品開發、生產組織、市場營銷,到原材料供應、財務管理、人才管理和技術創新等,全面運用信息技術,裝備信息設備,建立有機聯系的、快速反應的、科學的信息系統并保證其高效運行的過程。
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深入開發和充分運用信息資源,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研發生產及管理等各項活動的水平和效率,科學、高效地組織企業人力、物力、資金等資源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信息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部分。
(1)信息技術與企業的技術和生產體系的結合。目的是輔助生產過程,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體現為先進的研發、生產設備的采用,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藝計劃(CAPP),以及在設備、生產線方面大量采用單片機、微機進行控制以實現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等。其目標與結果體現為硬性的生產力的直接提高。
(2)信息技術與企業的管理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的結合。體現為采用先進的企業管理體系,例如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客戶資源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系統(SCM)、電子商務等。其目標與結果體現為軟性的思想提升與管理自動化。
綜觀我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情況,通常在第一個方面做得較好,而在第二個方面往往做的比較欠缺。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更多地考慮如何把信息化與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結合起來。
1.2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制定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基石。在當前條件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通常是:通過信息資源的開發和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的有效利用,以企業資源計劃(ERP)為基礎,以電子商務為拓展,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以實現通過信息流來控制和優化利用物料流、資金流和知識流,提高企業的產品開發、經營管理、生產制造、質量保證、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綜合能力,緊緊圍繞市場和客戶,不斷優化企業、產品、服務、成本、環境影響和知識創新等目標體系,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經濟目標的快速實現。
2企業信息化是現代企業必然的選擇
人類社會進入大規模工業化時代以來,制造類企業經營戰略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2O世紀30--70年代,企業通常以價格作為競爭的主要手段,主要采用成本領先戰略,通過追求產品規模效益來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以基礎制造結構控制為核心的傳統制造戰略是當時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產能計劃與設施規劃、作業計劃與庫存控制、生產活動(動作規范、工藝、零部件)的簡化和標準化、分銷體系的形成等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和MRF(物料需求計劃)等企業信息化單元技術開始在企業得到應用。
70-80年代,傳統制造戰略已難于更有效的提高制造企業競爭的績效,全面質量管理(TQM)、最優化生產技術(OPT)、準時制生產(JIT)等以生產過程和生產組織單元為對象,對企業生產流程和生產組織進行持續、漸進改善的制造思想和管理方法相繼在企業得到廣泛應用。在此期間,CADI,CAM得到了廣泛應用,MRF發展到MRFII(制造資源計劃)并與JIT集成,形成MRPII和JIT混合運行模式,部分信息化單元技術日趨成熟,并成為以生產流程控制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戰略的主要技術平臺之一。
8O年代中期以來,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競爭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產品開發過程和組織績效的改善、生產與開發流程的集成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產品研發與制造的集成、產品研發與市場的集成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計算機集成制造(CIM)、逆向工程(RE)、快速制造等現代產品開發與集成哲理和技術手段開始在企業實施應用,極大地加快了產品開發速度:市場活動、開發活動和生產活動的集成,顯著地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經營戰略實施重點逐漸由生產制造轉向產品創新,基于信息集成和過程集成的產品創新戰略逐漸形成并成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心。
90年代中期以來,伴隨著世界范圍內風起云涌的企業合作、并購行為,全球制造資源正處在廣泛的整合和優化過程中,基于Intemet/lntranet(因特網,內部網)構架的企業動態聯盟和虛擬企業組織正在改變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和組織結構,企業戰略管理關注的焦點逐漸從內部價值鏈轉向外部價值鏈,企業資源計劃(ERP)、協同產品商務(CPC)、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技術已成為21世紀企業生存和獲取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重要的發展戰略和必然的發展趨勢。
從以上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信息化與工業化一樣,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在2l世紀初期,我國妻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就必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也必須通過信息化建設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自己的經濟目標。對于承擔著國防事業建設重任的軍工電子企業而言,面對國防的迫切需求和多品種、短周期、小批量的需求特點,改變傳統管理方法,采用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現代化管理手段,更是當務之急。
3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3.1有效提高企業的決策水平
企業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源于1993年的美國,此后日本、德國等紛紛效仿提出各自國家的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國的信息化戰略起步雖晚,但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增加,軟件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從中央到地方的一批企業特別是國家重點企業對企業信息化工作越來越重視,企業信息化工程實施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和計劃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企業開展信息化既是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前提條件,有助于實現傳統經營方式的轉變,信息化能夠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減少業務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不斷適應企業日益復雜化的辦公流程和業務模塊,管理信息化為解決業務問題產生了大量的財務軟件、銷售管理軟件、庫存管理軟件、采購管理軟件、生產管理軟件和集大成的ERP管理軟件,目前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包括CRM、OA、ERP、EIM等。據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統計,目前國內67%的企業其OA、MIS等基礎性管理信息系統已全部或部分實現,在綜合性管理系統方面有36%的企業全部或部分實現了ERP、CIMS等綜合性管理信息系統,63%的企業建立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和部門間使用的業務軟件不停地在諸如OA、ERP、CRM、EIM、行政審批、網站訂單系統、客戶故障處理系統等業務軟件間進行頻繁地切換,提高了企業辦公效率。
隨著云計算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始,中國云計算產業加速,云計算的發展呈現出如火如荼的態勢,據權威ICT咨詢機構計世資訊的調研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559.3億元,同比增長29.3%。預計,2011年-201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