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在進行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需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和諧發展。通過不斷總結農業種植經驗,改進農業生產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當前,我國在生態農業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僅依靠勞動力和資源投入的方式刺激經濟的增長,在農業種植技術等方面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可持續發展意識不夠深入,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的保護未實現有效的統一。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也制約了生態農業的發展,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對生態農業的經濟增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1生態農業的發展特點
首先,我國的生態農業具有開放性和局限性的雙重特點,為實現農業生產較好較快發展,需不斷改進現有的農業生產技術,找到最符合國情的發展模式,使其滿足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需求。其次,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完善的產業結構模式,生態農業的發展利用自然規律,形成科學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產技術,在促進農作物生長的同時又保護環境,實現了生態農業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生態農業的發展還具有有機性的特點,發展生態農業需各類資源技術的協調統一,保證經濟系統的和諧。生態農業的發展重視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共存,因此在依靠自然資源和人力技術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避免資源浪費,保證農業產品的質量。
2生態農業在可持續發展觀中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正處于歷史轉型時期,可持續發展觀對生態農業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理念是將保護生態環境和可再生資源作為前提,再發展農業經濟。生態農業的發展也會保護當地的環境,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最終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我國的農業發展受到廣泛的重視,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經濟快速增長,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料屬于可再生資源,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壞導致污染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而農村中現有的勞動力無法解決此類問題。因此,需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將環境保護作為發展農業經濟的前提條件,通過發展生態農業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3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3.1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
通過深入可持續發展觀念,正確地處理好農業生產和資源環境間的關系,避免通過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利益的現象發生。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減少化工產品的使用頻率,結合國外的先進經驗,發展生產技術,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的問題。保證我國農業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發展,選擇適合生態農業的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降低能耗,減少對化工產品的依賴,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有效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
3.2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從生態的角度出發,了解農業生產規律,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依據因地制宜的理念,調整和優化當前的農業生態系統,合理利用農業資源,處理好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關系,農業生態系統的各部門需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經濟活動,提高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穩定地進行。在農村地區有效發展環保產業,并且帶動其他的產業,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通過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引導,開發出更具有生態效益的高附加值產品,走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發展道路。政府出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政策,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3.3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為保證生態農業市場的平衡,政府需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生產綠色產品,并且指導農民將綠色農產品走出國門。開展規模化的農產品經營試點,轉變農業生產結構,放寬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在此基礎上,強化可持續發展觀念,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生態平衡,嚴禁亂砍亂伐的行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促進我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4結語
深刻認識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意識,積極探索適合發展我國生態農業經濟的方式。通過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等措施,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獲取經濟利益的前提,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建設要求。
參考文獻
[1]涂洪強.可持續發展觀的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4(29):249.
關鍵詞 農業資源;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4-0288-01
農業資源保護是指對由水域、空氣、土壤、氣候、植被等構成的農業生態系統的保護,該系統一旦破壞,農業生產會受到致命打擊。只有對農業資源和其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才能實現對農業資源的永久利用和農業的持續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要求得到滿足,這是一種可以永續利用土地、水及動植物遺傳資源,是一種經濟上能夠維持、技術上應用恰當、環境上永不退化的農業?!吨袊?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2]。
農業資源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已成為評價和衡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1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 農業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信息化高速發展,信息就是生產力。然而農業經濟信息化的發展相對滯后,比如:政府的引導和資金的投入、人才的培養、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等方面。
1.2 農業產業化程度低
我國農業產業雖然整體規模龐大,但是并沒有真正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據統計,只有約5%的農業企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農業整體產業存在規模小、競爭力弱、科技含量低、農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
1.3 缺乏農業資源保護意識
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大部分是以犧牲環境為前提的。耕地面積逐漸減少、水土流失現象嚴重、草原退化嚴重等生態環境問題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3]。
2 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2.1 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加強資源的保護利用政策
耕地保護事關中國農業穩定、糧食安全,是國計民生之大事。2012年3月,國務院批準了《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規劃期內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0.27億hm2,各地政府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對農業資源的保護,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程序操作,保障耕地紅線不動搖。同時,要注意吸收、引進發達國家有關農業資源保護先進技術,重視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鑒國外農業發展經驗,要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茖W的農業生產,可以有效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提高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使自然資源得到持續有效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環。要實現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建設就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要加大對生態農業的資金、政策支持,特別是要加強技術支持,調動企業參與生態農業發展的積極性,建設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在農業產業化程度高的地方逐步推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4-5]。
2.3 提高農業的信息化,實現農業發展的科學化
我國農業的信息化建設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我國政府要加強農業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一個跨地域、跨部門的農業信息系統,形成權威的網絡信息平臺,統籌規劃農業經濟的發展[6]。同時,加強對農業信息服務人員的培養,成立專業的服務農業技術隊伍,才能保證農業科技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實現農業發展的科學化。
2.4 建立健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
隨著對農業資源系統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需要,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對現行的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進行全面審理,增強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農業資源產權制度。
3 結語
由于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貧乏,要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業資源保護有重要意義,應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其利用率。
4 參考文獻
[1] 孫皆.試論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及建議[J].農業經濟,2013(1):21-23.
[2] 雷玉桃,王雅鵬. 論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與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J].生態經濟,2001(12):30-32.
[3] 國務院.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4:77-86.
[4] 李春海.農業資源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探析[J].泰山鄉鎮企業職工大學學報,2006(2):6,15.
關鍵詞:甘肅平涼市;畜牧業;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A
甘肅平涼市崆峒區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畜牧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還帶動了當地其他行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甘肅平涼市崆峒區畜牧業獲得突破性的發展,畜牧業的科技步伐不斷加快、產業化經營和結構不斷優化,而且當地的家禽產業、畜產品加工、飼料獸藥生產規模都位列該市乃至全國的前列,成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1 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性
1.1 畜牧業發展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針對全國范圍而言,畜牧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解決當地的“三農”問題,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但是其發展歷程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種植行業相比,畜牧業具有投資小、回報快、受自然條件影響小、相關技術易于掌握等特點,因此,其在振興農民經濟、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成為推動農民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1.2 畜牧業發展有利于優化農業結構
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考慮,我國農產品從以前的短缺,到現在的供求平衡,這些都要得益于農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畜牧業地位的不斷提升。畜牧業的發展有利于農業結構的優化,以盡快的速度實現三元結構。畜牧業的發展還有助于解決農村剩余農產品和剩余勞動力的轉化,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振興了當地的農業經濟。
2 畜牧業發展的現狀
2.1 農牧結合的生態發展現狀
農牧結合已經成為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確保農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開展畜牧業,利用畜禽的糞便來肥沃農作物,建立一個種養結合的畜牧業發展之路。最近幾年,加快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是通過傳統的畜牧業發展模式來實現的,這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導致生態環境失衡,自然資源過度浪費。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堅持與環境建設、經濟建設同步發展,遵循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合理的推動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畜牧業推動了區域化生產的發展
我國不同的地區其經濟條件和畜牧業資源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尤其是飼料水平、飼養成本、飼料生產狀況、畜禽生產水平等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對平涼市畜牧業進行合理的區域化布局,以盡可能發揮區域化生產的優勢,促進當地各種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實現了平涼市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的緩解了畜牧業生產對環境與資源的破壞,實現了各類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 推動平涼市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對策
平涼市崆峒區是甘肅省最大、最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其畜牧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因此,要想更好的推動該地區畜牧業發展,就必須建立一套明確的發展戰略思想。下面將會對平涼市畜牧業發展中的不足進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應對策略,以更好的優化當地產業結構,促進平涼市畜牧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3.1 需要政府部門給予相應的支持
平涼市崆峒區政府部門對于當地畜牧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該市政府的大力幫助下,畜牧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業績。在畜牧業發展的過程中,平涼市各個部門堅持“正確領導、依靠科學、果斷處置、依法防治”的方針,有效的推動了畜牧業的發展。因此,在畜牧業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平涼市政府部門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
3.2 加快畜牧產業化的進程
平涼市崆峒區畜牧產業化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這就需要從各個環節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平涼市的產業化體系。主要從擴大規模化養殖、健全畜產品流通體系、培育新的畜牧企業、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等4個方面入手。提高畜牧業的經營范圍、擴大飼養規模,可以有效的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并對其他地區畜牧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還可以根據該地區項目建設需求,盡快培養一批有潛力的畜牧業養殖大戶,引進或培養一批企業化管理人才,盡可能打造一個科學化、系統化的畜牧業養殖基地。
3.3 加強畜牧業的動植物防疫和食品安全
要想更好的推動平涼市畜牧業發展,就必須具備一套健全的疫情監控和警報系統,以達到早發現、早治理的目的,而且還要具備應對突發性動物疫情的處理能力。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加大各部門、各地區之間的合作,定期進行相關技術交流,努力建立一套系統性的疫情防范體系,從而降低動植物疫情的發病率。加大對獸藥和飼料的管理力度,堅決打擊在獸藥或飼料中添加違禁藥物的行為,以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平涼市畜牧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合理的分析,針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解決措施,以更好的推動平涼市畜牧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桂蘭.中國畜牧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J].山東畜牧獸醫,2011,4(05):34-35.
[2] 尤全勝,劉風民.濱州市特色畜牧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山東畜牧獸醫,2012,4(07):49-51.
關鍵詞:五峰縣;山區林業;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
中圖分類號:S7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93
山區林業是一種重要產業,山區林業的發展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由于受粗放式經營方式的影響,在山區林業開采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資源浪費、環境破壞、污染等問題。從今后的發展要求來看,只有不斷改變這種情況,積極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真正適應時展的要求。對于今后的工作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
1 五峰縣山區林業現狀
五峰地處鄂西南山區,東鄰宜都、松滋;西接鶴峰、巴東;南連湖南石門;北毗長陽,轄5鎮3鄉,總人口21萬人,農業人口18萬人,五峰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稱。全縣林地面積19.88萬hm2,占國土總面積的84%,其中集體林面積17.41萬hm2。活立木蓄積668萬m3,森林覆蓋率80.86%,居全省之首。當前五峰縣重點發展的林業產業主要是油茶、紅花玉蘭、五倍子,山桐子將是今后發展的重要產業。從當前五峰縣山區林業發展現狀并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看,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以下二個方面的問題是非常典型的:
1.1 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不完善
當前山區林業的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就五峰縣本身而言林業資源分布也不均勻。從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資源補償機制。林業的管理也沒有能夠實現責權分離。當前的實際情況仍然存在著條塊分割,產銷脫節的情況。在利用林業的時候往往是重采輕育,實際利用過程中往往是只索取,而不顧及森林的生態平衡。長期實行的單一產業結構對于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發展林業意識同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適應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五峰縣的營林工作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傾向,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森林環境建設以及發展后勁存在著嚴重不足。森林植株密度也不是非常合理,森林病蟲災害嚴重,經濟效益差。當前發展林業的意識同林業地位不相適應是比較典型的一個問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長期以來宣傳教育工作不夠深入引起的。對于這樣的情況,今后就必須要進行研究。
2 多路徑實現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今后工作中應該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來促進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五峰縣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傳統的林業經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實際形勢,今后的林業生產產前、產中以及產后這三個環節都應該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各個環節之間應該相互連接、相互促進。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建立對于今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在這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困難,沒有界定補償對象,還尚未確定資金來源是當前表現比較典型的問題,對于這二個問題在今后必須要進行一系列改革,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應該得到財政部門的有力支持,財政部門應該為其建立提供可能。逐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完善林業產權制度是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不斷明確所有權關系,才能夠由所有者自由處置,只有這樣才能夠明確所有者個人勞動的代價以及同收益之間的關系。
3 加強對五峰縣山區林業的生態保護
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應該注重生態保護,在今后工作中應該進一步加強羌胡林業生態建設,增強五峰縣的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實際工作中要能夠積極爭取國家提高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標準。今后應該積極鼓勵群眾實施退耕還林工作,要把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還應該建立起護林員補助制度,對于護林員每人每月都應該進行補助。
還應該不斷完善環境監管機構,逐步提升環境污染防治能力。今后為了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就應該建立起完善地環境監管機構,有這些機構來對五峰縣山區林業進行有效監管,同時還要加強對環境監測站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通過這樣的措施來保證該機構能夠有效履行環境監管責任。在實際工作中還應該逐步探索市場化補償方式,通過探索市場化的補償方式更有助于其長期實施。今后要不斷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強化林業生態建設,要通過各種措施來加強生態建設。
可持續發展與生態保護是五峰縣山區林業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選擇這樣一種發展方式才能夠適應實際要求,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今后要不斷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洪紱曾,王墊.中國草業發展現狀及戰略構想[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4,25(1):1-4.
關鍵詞:國內外;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現狀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S23-0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農業機械化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它改變了農業的生產方式,將傳統的人力、畜力作業轉變為先進的機械作業,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由此可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要積極推進農機化技術的創新,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1 國外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現狀與發展
1.1 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技術水平現狀
近些年來,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導的農業生產已經實現高度機械化,無論是農機具的配套上,還是農業的產業結構都是較完善的,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產體系。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機械制造技術等這些高新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將會創造出更加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技術以及生產出技術更高的農機具,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1 德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早在20世紀70年代,德國就已經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而且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因地制宜的研發新技術、新農機,近些年來,德國的農業機械已經實現了大型化和大功率化,這很好地適應了農場規模不斷擴大的需求。首先,復式作業機和聯合作業機出現發展新,如:免耕深松、滅茬、施肥、播種1次完成的機具的制造,多種高性能機具前后掛接的聯合作業機,集收割、撿拾、壓捆、裝載為一體的牧草收獲機,集去葉刨掘、收獲、清土、裝運為一體的馬鈴薯收割機等機械的推廣與使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農機作業的效率,而且也起到了保護性耕作的目的。其次,保護資源環境的農業機械的生產,這是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的的生產。如:深松滅茬圓盤,屬于保護性耕作。噴灌機械利于節水。再次,高新技術的大幅度應用,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如:衛星定位、激光制導等技術。
1.1.2 美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美國具有人均耕地較多、農業技術水平較高等特點,農業的生產方式是大規模集約化經營,為了適應這種生產方式,美國研制出了很多大型高效農業機械,如:青飼料聯合收割機、74~340kW大功率輪式拖拉機等。
1.1.3 英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狀況
英國屬于中等規模集約化經營,為適應此生產方式,英國主要以生產中型農業機械為主。
1.2 發達國家高新技術發展狀況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了促進農業機械的智能化發展,不斷地將激光技術、產量計量器、超聲波技術、微波技術等高、新、光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上,從而使農業發展更上一個新臺階。如:微波技術的應用,有效的殺死了農作物上的昆蟲以及干燥谷物。
2 國內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現狀與發展
2.1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2.1.1 市場上新農機產品不斷增多
近些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支農惠農政策的不斷實施,國內農機市場開始逐漸活躍起來,各種新農機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極大地促進了農機業的發展。如:80型拖拉機、70型拖拉機、迪爾天拖自60型拖拉機、72型拖拉機等多種型號拖拉機的熱銷,深受消費者的好評與喜愛。
2.1.2 特色和個性化產品的不斷涌現
隨著農機事業的高速發展,農民開始對農業機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要求農機不僅質量上要有保證,而且對外觀、機具內部布置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以拖拉機為例,近幾年,流線型拖拉機逐漸涌現,并已成為一種時尚,同時將人機工程技術應用到農機具的室內布置和形式上,致使特色和個性化產品不斷涌現。而且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一些企業的目標是逐漸打造一批在質量、性能、用途、外部形態、內部布置均滿足農業發展要求的農業機械,從而使農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2 我國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發展趨勢
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再加上積極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總結出了采取自動化、智能化的作業方式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接下來以農用傳感技術以及電子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進行分析:
2.2.1 農用傳感器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
農用傳感器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不僅有助于準確的、迅速的評價農產品的生物學性狀和活動,而且也有助于實現機器工作狀態的準確監測,以便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有效地實現了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控制。近幾年,我國對農用傳感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而且發揮的作用也十分顯著。如溫度傳感器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溫度測量不精確的問題,還有助于糧食的烘干和儲存。
2.2.2 電子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應用
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使用,使農業機械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實現成為可能。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電子技術就逐漸發展起來,且發展十分迅速。如:電子裝控裝置在播種機、聯合收割機等機具上的應用,農機操作者可以隨時掌握機器的工作狀態,以便及時的對其故障進行檢測,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農機的使用安全。
3 結語
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應用,使農業機械逐步向精準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這不僅能夠提高農機的工作效率,降低農業成本的投入,而且促進農業的穩產高收,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立群,孫福田.新型農業與農業機械化的協調關系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
[2] 姜濤,李樹軍.我國農機科研事業的發展研究[J].農業機械,2007(9):120-134.
【關鍵詞】村鎮銀行 可持續發展 趨勢
一、發展現狀
村鎮銀行作為一種新型的、專為三農提供金融服務的新型機構,是我國在農村金融改革上的一次偉大創舉,是我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村鎮銀行掛牌營業,此后便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村鎮銀行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現階段的金融結構,有效地緩解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供需矛盾,為大量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保障,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村鎮銀行的發展并不是那么順利,有些問題甚至直接影響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對我國當前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探討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趨勢與路徑。
二、當前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
根據目前我國的相關政策,我國農村信用社暫免征收位于中西部區域的企業所得稅,其他地區征收應交稅額的一半,這在政策上是一個巨大的優惠或扶持。但是對村鎮銀行卻沒有相關的政策出臺,導致原本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村鎮銀行享受不到優惠政策而發展停滯不前。
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沒有制定出有關的扶持村鎮銀行發展的優惠政策,如減免稅收、發放補貼等,沒有政府的文件無法取得稅務部門的認可,村鎮銀行就無法獲得財政補助。村鎮銀行比農村信用社繳納更多的稅,原本需要大量資金的村鎮銀行在政策上就已經輸給了農村信用社,導致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社無法在一個同等的平臺上進行競爭。
(二)難以籌集資金。
村鎮銀行一般情況下都是建立在偏遠的、貧窮的農村地區,受到許多天然的或人為的因素影響,經濟水平比較低鄉鎮企業以及農民手中的閑置資金是非常有限的,影響了村鎮銀行資金的來源。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在農村地區分布比較廣,加上村鎮銀行成立時間短、農民對其了解有限等因素,村鎮銀行并沒有真正走進農民的視野中。再者,村鎮銀行是一個新鮮事物,剛剛成立沒有行號,導致許多的業務無法開通,農民不認可,進一步加劇了在資金籌集上的困難。
(三)抵御風險的能力有限。
村鎮銀行入駐農村面臨著比較高的風險。農業作為一個弱勢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弱,農業自然災害保險制度的不健全,農業產品生產周期比較長,加之經濟落后地區的金融意識薄弱,還款積極性不高,極易形成小額貸款的壞賬、呆賬,引發村鎮銀行信貸行業的道德風險和信用風險。
(四)監管機制不健全。
村鎮銀行在業務和管理模式上與其他銀行有很大的不同,這需要創新的監管方式,然而探索新的監管方式并非一日之功。監管任務日益增多,監管資源卻嚴重不足,二者不相匹配,監管機制與監管流程不健全、監管程序不完善,導致許多任務沒有得到很好的監管。雖然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強村鎮銀行監管的意見》,但實際執行時許多程序、措施都不明確,在監管機制上還有待完善。
三、我國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路徑探討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為村鎮銀行的發展注入活力。村鎮銀行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農村,產業是農業,而發展農業政府責無旁貸?;诖舜彐傘y行應當享有最惠政策待遇,就是在農村信用社享有的優惠的基礎上附加其他的優惠政策。政府可以給村鎮銀行一定時間內的免稅政策,減輕初期的運營成本;政府可以進行適當的財政補助,如貸款貼息等措施。加大政府政策扶持,保證村鎮銀行更好的在農村地區履行職能—“服務三農”,功在當今、利在千秋。
(二)創新金融監管方式。
針對目前我國村鎮銀行監管制度的不健全的現狀,建議實施雙重監管,以發起銀行為主、屬地監管為輔,使得內部監管措施得到加強,有效緩解了外部資源不足的矛盾。村鎮銀行不同于其他大型銀行,它的規模比較小,在監管方式上應實施差別化監管,對其監管的框架應盡量簡潔。監管局必須按照村鎮銀行的獨特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監管機制,加強與村鎮銀行及其所在地的政府部門交流與溝通,提高監管的效率。其次,必須考慮監管的成本,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對村鎮銀行的成本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
(三)發展新的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
村鎮銀行的服務范圍一般比較小,通常就像農村信用社那樣服務特定幾個村或者幾個鎮,吸收本地的存款之后反過來為該地的經濟發展作貢獻。要想獲得比較大的競爭力,村鎮銀行必須發展新的金融產品,逐步推廣保險、擔保、、信息咨詢、個人理財以及銀行卡等服務滿足廣大農村對金融服務的的需求,填補村鎮銀行在多元化的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的空白。
村鎮銀行提供金融服務時,他們對有資金需求的客戶的情況更為了解、更為熟悉,基于村鎮銀行的信息優勢,可以為客戶提供一對一、個性化、人性化的金融服務,其效率更高。在收費方面,可以對客戶實行“會員制”,在客戶辦理業務時予以優惠,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在抵押方面,應當積極探索新型的實物抵押方式,如拖拉機、水泵、犁等農用機械,范圍更廣闊,更有利于在農村的推廣。
結束語
對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分析與探討,是新形勢下村鎮銀行發展的新需要、新的研究課題,對于解決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因素、實現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村地區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村鎮銀行的成立, 只有找到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條件并且順利地將其解決,進一步實現農村區域的金融機構的產業化和規?;?,在政策性、合作性、多元性的發揮上有更好的平臺,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周慶海,劉燦輝.村鎮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N].金融時報,2008.
[2]侯俊華,湯作華.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分析,農村經濟,2009.
[3]張傳良.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思考,金融觀察.
[4]郭素貞.關于村鎮銀行運行狀況的幾點思考[J].經濟縱橫2008,6.
>> 南陽市核桃產業發展探討 南陽市綠色產業發展探討 南陽市有機肥料資源情況調查 南陽市有機肥料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研究 南陽市:涉農協會力促農業發展 南陽市城市發展策略研究 南陽富興林:發展有機農業,探索扶貧路徑 南陽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南陽市光武大橋設計探討 南陽市屋頂綠化的發展空間 南陽市街頭綠地現狀及發展建議 南陽市新城區發展策略研究 南陽市核桃發展現狀及對策 南陽市城市東區發展新思路 南陽市水稻生產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 九江發展有機農業的探討 加快遼寧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發展的探討 有機農業及其發展 對南陽市農業科技檔案工作的調查 后農業稅時代南陽市農民負擔問題調查與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 滕晶,鄔元娟.有機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其產業化發展的優勢[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32):16.
[5] 孫嵐.南陽市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機遇和對策[J].河南農業,2014(15):54-55.
[6] 陳新娟,朱祝軍,徐志豪.有機農業在中國的發展優勢、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3(8):26-31.
[7] 高照全,戴雷.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J].安徽農業科學,2013(3):943-944.
[8] 丁俊杰. 河南省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7.
[9] 封超年,周桂生,陸建飛. 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其研究趨向[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5(4):4-7.
[10] 王玉霞.對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