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5: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臨床醫學學習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疼痛診療學》教學課程的意義
1.1疼痛學教學現狀與發展 現代醫學已經取得了許多驚人的成就,但急、慢性疼痛的控制,尤其慢性疼痛的治療仍然是臨床床工作中一個棘手問題,許多疼痛性疾病即使在現代化大醫院,也得不到相應??浦委?,導致許多慢性疼痛患者無法得到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我國臨床疼痛治療工作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少數學者開始研究探索,80年代末,在韓濟生院士的領導下建立了國際疼痛協會中國分會,并開始了國際交流。直到90年代,一些二級以上醫院才陸續成立疼痛診療科室。疼痛控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吸引了一批有志之士獻身于疼痛機理和治療的研究。經過20幾年的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疼痛??苹蛱弁丛\療中心在全國各大醫院先后成立,并將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學科。眾所周知。20世紀90年代被定為"腦的10年",神經科學因此得到極大的發展。新世紀初美國第106次國會將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定為"疼痛研究的10年",世界疼痛醫學必將會更加迅速地發展[3]。
疼痛學是在融合多學科基礎上形成的新興學科,但并非多學科的筒單相加。目前高等醫學教育中僅對本科麻醉學專業學生開設《疼痛診療學》,從事疼痛科或疼痛門診工作的很多來自麻醉科醫生,對疼痛的基礎理論了解不深、神經功能特殊檢查不熟悉、生化和影像檢查知識不全面、臨床診斷經驗不足、相關介人技術比較生疏等因素嚴重制約著疼痛醫學的發展。如何構建完善的科學知識體系是疼痛學教育應當首先解決的問題。
1.2疼痛學對臨床醫學教學的補充 疼痛學作為臨床醫學與麻醉學的交叉學科,對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綜合醫療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疼痛診療學是一門臨床學科,與臨床醫療密切關聯,臨床疼痛治療工作本身就是臨床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次,疼痛診療學雖然是麻醉學中的重要分支,但是對于臨床學科而言,疼痛診療學更利于臨床專業學生結合本專業特點進行臨床學習,從而更好地達到臨床醫學與疼痛學的學科交叉與融合。這些因素使得疼痛診療學成為臨床醫學學生提高臨床綜合素質的重要"橋梁"學科。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一般均未對臨床醫學學生設置疼痛診療學學專業課程,這種疼痛學教學滯后狀況顯然與臨床醫療實際需要極不適應,也將嚴重阻礙臨床專業學生綜合醫療素質的提高。
因此,臨床醫學學生進行《疼痛診療學》選修課的開設,不僅是簡單地講授疼痛學的相關內容。更為重要的是以該課程為橋梁和紐帶,將臨床疾病的發病、臨床癥狀與治療等多方面內容與疼痛學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預臨床專業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在《疼痛診療學》選修課的課程設置中,應當避免為了講臨床而臨床,充分考慮到鞏固基礎疼痛學知識的必要性,因此需適當地安排有關解剖學、神經生物學、藥理學等基礎知識,這使得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緩沖,從疼痛學知識體系自然過渡到臨床醫學知識體系中,更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學生臨床見習期間集中臨床學習的時機,密切結合醫院臨床工作的實際特點,作為橋梁將疼痛學與臨床醫學緊密結合,將極大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臨床綜合水平。
2 《疼痛診療學》教學課程的建議
2.1開設疼痛學專題講座 學術講座是學生在短時間內吸收教學精華內容的學習方式。根據臨床醫學學生的知識構成情況,結合其特殊興趣愛好與臨床學習實際,開設疼痛學相關的專題學術講座,將使學生臨床學習效果得到極大提升。在開設的專題講座中,所選的講座內容均是針對實際問題或實踐性較強的內容,甚至部分內容還是讓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內容,以此讓學生感覺很有意思。激發其學習主動性??梢栽谥v座中由一個簡單的現象引出眾多疼痛學問題來,比如:晚期癌痛患者的鎮痛管理中,從患者的疼痛評分開始,進而講述如何選擇合理的鎮痛方式,口服鎮痛與有創治療的優缺點比較、三階梯治療原則、不同阿片類藥物的換算、鞘內泵的遠期效果等眾多問題,貫穿整個晚期癌癥患者的治療過程。通過這些講座,一方面可以針對某個疼痛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講解,將學生們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機串聯,切實結合臨床醫學與疼痛學的各自特點,逐步做到用"臨床醫學"與"疼痛醫學"兩條腿走路;另一方面,還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深化學生的臨床學習效果,把學生從只注重記憶知識結論的傳統學習法引向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上來,從而真正使學生通過學術講座的活動提高其綜合臨床素質。
2.2承擔臨床醫學學生的實習指導 我院做為徐州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是本校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教學醫院。由于疼痛科對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而言,顯得相對陌生。因此,針對臨床醫學學生的學習特點,在臨床實習中有意識地逐步灌輸疼痛診療的思想和理念,以此作為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臨床綜合水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2.1在日常實習工作中,要求臨床醫學實習學生在匯報基本工作的基礎上,特別講述自己對患者疼痛狀況的管理或者患者的鎮痛治療方式,并自我分析疼痛管理是否合理,如何改進鎮痛治療等。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日常臨床治療中,腦海里逐漸形成疼痛治療的意識,能夠主動想到疼痛VAS評分或鎮痛治療問題,而不僅僅是想到只是某一系統的疾病的治療。
2.2.2經常利用病歷討論的機會提高臨床醫學實習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病例討論是實習學生普遍反映學習效果較好的一個環節。在討論中,大家除了討論常規醫療之外,重點要談到與之相關的疼痛治療問題。
2.2.3在平常臨床工作中,定期帶領在各個臨床科室實習的學生進行疼痛科查房。查房時,著重關注患者的臨床疼痛相關問題。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指標檢測,讓學生自己提出針對每個患者的個體化鎮痛方案。對目前正在進行的鎮痛治療提出自己的見解,尤其是針對某些特殊患者,讓學生根據其血清學指標、影像學表現或臨床病情變化,討論細化到每一天的鎮痛方式,以此來真正達到患者的個體化鎮痛治療。
綜上所述,疼痛學作為臨床醫學與麻醉學的交叉學科,隨著現代醫療模式的轉變,相對于其他臨床學科,疼痛學更利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結合本專業特點進行臨床學習,成為臨床專業學生提高臨床綜合素質的一個"橋梁",從而真正提高臨床醫學學生的綜合醫療素質。
參考文獻:
[1]宋文閣.臨床疼痛學總論[J].中國臨床醫生,2000,11:9-10.
【關鍵字】臨床醫學;診斷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9.1
1前言
診斷學作為當前運用醫學方面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疾病進行診斷的一門重要的科學,是為了學醫的學生從學習基礎的學科逐漸向臨床醫學各科逐漸過渡而設立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所以診斷學教學作為整個醫學教育學中的重要的學科,直接影響到醫學教育的質量。隨著近幾年來我國衛生部診斷教學咨詢委員會不斷的進行指導,我國的診斷學教學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然而,隨著世界醫學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和革新,醫學中的循證治療和詢證診斷等正在不斷的興起和發展,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不短的增強。因此如何開展臨床醫學診斷教學改革是當前診斷學教學的重點。
2臨床醫學診斷學教學改革的內容
2.1創新教學模式
首先對與改革整個臨床醫學診斷學教學的內容,需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的教學中發現傳統教學中使用的板書或者掛圖的教學模式,由于沒有很強的動態效果,同時又缺少聲音和圖像,對于培養學生的診斷學的學習的積極性和認清有很大的局限,同時又限制了啟發學生探索自己的臨床學習的思維。因此,需要教師自制一些完整的關于診斷學學習的多媒體的課件,同時注重引入檢體診斷的聲音課件或者一些診斷方面的錄音,教學中注重配備腹部觸診模擬人、綜合模擬人以及心肺聽診等可供教學使用的教具。之后在實際的訓練中注重讓學生進行操作,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點評,這樣能夠規范學生的操作手法,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僅豐富了教學模式的更新,同時能夠強化理論方面的教學內容,大大提高了臨床醫學學生的臨床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學生的診斷能力和技術,更好的進行醫學方面的探索。
2.2注重實際的操作
隨著醫學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臨床醫學中各種輔助檢查的方法和項目都越來越先進。如果因為先進技術的發展而在有限的課時內增加新的知識和學習內容,不但會影響教學的重點,同時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如果不增加新的教學內容,也會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閉塞,嚴重的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深造和發展進步。因此需要一方面的把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放在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中,以及醫學中的基本技能方面的學習上,對于一些基層的醫院中沒有普及的先進的技術和項目作為專題進行講座,例如“心血管疾病經常使用的臨床檢查項目”、“分子生物學在臨床診斷中的發展和應用”等等,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有重點的學習臨床醫學診斷學中的內容,還能夠不斷的了解最新的醫學領域的發展動態。同時需要在保證理論課正常課時的基礎之上,大量的增加一些課外的實際訓練的課程,根據理論實踐的比例能夠達到1:1.2的比例進行設置,不斷增加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
2.3改革考核的方法
臨床醫學診斷學的教學改革需要注重的是改進考核的方法,不斷的突出綜合的技能。通常情況下的診斷學中的考核方法是以理論的考核為重點的,技能考核的成績只是按成績的10%的比例計入考試成績的,同時在多項技能的考核中指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這不僅嚴重的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訓練的能力,同時造成在實際的訓練中學生只是觀看教師做自己卻不動手,學生中存在著高分低能的現象很嚴重。因此,在學校中需要改革考試方法,將診斷學的考試使用試題庫的方法進行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分離考核,同時需要將臨床醫學診斷學中的臨床技能作為考核的一個重點項目。可以使用和國家助理執業醫師考核的方法學習,學習其中的客觀結構臨床考試中的考核辦法,讓每一位學生都經過體格檢查、病史詢問、病例書寫、病例分析、心電圖、技能操作和化驗單的辨認等多方面的綜合測試,每一方面的測試時間需有規定,超出時間扣分。這種措施不僅能夠合理的改革診斷學的考試方法,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加認真,積極的參與課外的實踐活動,明顯提高了能力。
2.4實習之前強化技能訓練
對于臨床醫學診斷學教學的改革和探索,不但要注重改革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同時還學要關注在實習之前進行技能訓練和強化,這樣才能夠提高實習的質量。通常情況下診斷學的課程學習是在第三個學期內進行,距離實習的第五個學期之間相差一個學期,所以這段時間的知識空缺,會使學生在進行臨床實習時在臨床技能操作的技能方面有所生疏,尤其是當今的病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難以同意讓一個學生進行醫學上的操作,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實習質量。因此需要在學生的臨床實習之前注重對學生的臨床技能的培養,加大學時進行臨床技能的強化訓練,對病歷書寫、病史采集等方面的技能進行規范和學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進入臨床階段的學習時能夠很快的適應作為一個實習生的角色,同時能夠大大的提高整個臨床實習的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醫學進行醫學上的深造。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診斷學作為當今現代醫學中重要的學科,對醫學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需要從教學模式以及考核的方法上進行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夠促進臨床醫學診斷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水菊.臨床醫學診斷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人人健康,2008,5(5):57-58.
[2]楊繼兵,金桂蘭.談如何提高診斷學教學效果[J].中醫教育,2008,1(9):156-157.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臨床醫學 網絡學習 案例討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99-02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本土教學模式,最早由李吉林老師提出。發展至今,已然在各科教學中得以普遍運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時發現,目前國內關于情境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較少。為進一步豐富相關理論研究,筆者特選擇“情境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一題進行研究。那么,究竟如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有效應用情境教學法呢?下面,總結幾點簡要闡述如下。
一、結合案例討論創設情境
對于臨床醫學教學而言,適當實施案例討論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可以在臨床醫學教學中適時結合案例討論創設情境。這樣的情境教學法應用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臨床醫學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可呈現如下案例讓學生討論:患者,男,65歲。因為上腹持續產生劇烈疼痛被送往醫院急診科。請問面對這樣的病患,在醫療診斷時應注意什么?問題拋出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主討論。在討論過程中為引導學生更加完善的進行討論,教師還可以適時提出如下問題:(1)門診醫生應對病患進行哪些詳細詢問?(2)應對患者重點進行哪些項目的體檢?通過這樣的適時提問,可以讓學生將案例分析的更加透徹。
具體教學實踐表明,結合案例討論創設情境是極為可行的,它可以有效提高情境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成效?;诖朔N情況,教師應在教學中積極結合案例討論創設情境。
二、結合角色扮演創設情境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除了可以結合案例討論創設情境之外,教師還可結合角色扮演創設情境。角色扮演無論對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而言,均會產生極為強烈的興趣,結合角色扮演創設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
很多學生的臨床醫學理論知識掌握的均較為扎實,但具體至實踐的時候卻普遍缺乏實踐經驗。教師結合角色扮演創設情境,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真實的環境。諸如,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充當患者,部分學生充當臨床診治醫生。進而通過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床診治經驗。這樣的做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是同學們所普遍喜愛的。因此,教師可以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普遍運用。
結合角色扮演創設情雖可以起到一定教學成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情境教學方式切不可濫用。如果長期反復采用,不僅不能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甚至還可能會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
三、結合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是臨床醫學教學必不可少的利器。有了多媒體的融入,我們的臨床醫學教學質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為提高情境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質量,教師也可以適當結合多媒體創設情境。
例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手術過程中的縫合、止血等基本操作視頻呈現給學生看,讓他們直觀的感受到如何正確縫合、止血。又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胸穿、腹穿、骨穿等基本操作視頻給學生看,讓他們了解這些基本的醫療實踐知識。在觀看視頻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針對視頻做出適當講解,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視頻呈現內容。視頻觀看完畢之后,教師也應及時組織學生針對視頻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時進行引導性討論。
具體教學實踐表明,結合多媒體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是極為必要的。同學們對于這樣的情境教學法應用方式也普遍感興趣。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結合多媒體創設情境需要教師掌握扎實的多媒體技術,扎實的多媒體技術的創設多媒體情境的重要技術支撐。
四、結合網絡學習創設情境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互聯網在我國的普及程度已然極為深入。為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我們還可以有效結合網絡學習創設情境。這樣的情境創設方式是極為先進的,更符合時展特征。
例如,教學“哮喘”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哮喘,我要求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哮喘,搜集與哮喘相關的信息。通過網絡學習,同學們很快明晰了哮喘病的發病機理及臨床表現,了解了哮喘的本質。這樣的教學方式比教師單純而枯燥的講授效果要好很多。網絡學習的過程即是一個典型的自主學習過程,結合網絡學習創設情境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在結合網絡學習創設情境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嚴密監督。一旦發現有學生沒有學習,而是玩游戲、隨意瀏覽網頁之類的,必須要及時制止。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五、結語
事實上,情境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方式還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詳述。總而言之,通過長期的情境教學法應用實踐發現,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臨床醫學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因此,廣大教師可以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廣泛、科學的應用情境教學法。
參考文獻:
[1] 費娜.多媒體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資訊, 2012(11) .
[2] 蔡文杰,張宇玲,琚立華.模擬人在工科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中國醫藥導報,2010(22) .
[3] 孫艷琴.淺談臨床醫學教學理念的轉變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8) .
口腔科學是臨床醫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對于非口腔專業本科學生,由于缺乏口腔相關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教學難度大。該文通過提高非口腔專業學生思想認識、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更新教學方法等手段,教學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口腔科學 臨床醫學 教學改革
口腔科學是臨床醫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教學對象是非口腔專業本科生,主要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軟、硬組織,顳下頜關節及頸部某些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原則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谇豢茖W實踐性強、操作要求嚴,醫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口腔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隨著醫學專業分類的逐步精細,非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從事口腔臨床工作逐年減少,教學學時適當被壓縮,且沒有見習;臨床專業醫學生僅用20左右學時就把口腔醫學專業學生2年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學完。在如此短時間內,如何合理安排學時,把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介紹給同學,增強臨床醫學畢業生從事口腔疾病預防、衛生保健等不同醫療領域所必須的基本技能是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1]?,F就我們臨床醫學專業口腔科學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經驗與體會。
1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積極性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口腔科學學習不夠重視,理論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在課堂上看其他課程的書籍;加之課時較少,教學內容過多,教師在備課及授課過程中困難重重,疲于應付的現象。為此,必須提高學生的認識,端正其學習態度。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口腔主要疾病齲病已列入人類的三大疾病之一,注重口腔預防保健是社會發展、人們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標志。作為一名醫學生,必須盡可能多地了解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的密切關系,這樣才能在臨床診斷中避免發生誤診的情況。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發展不平衡,城市和農村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們安徽某些地區,由于經濟的落后和醫療設施的不健全,臨床專業畢業生從事口腔科醫生的很多,因此,臨床專業醫學生對口腔科學知識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這也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綜合學科的要求。
2定位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口腔科學內容豐富,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等多個學科,內容繁瑣復雜。大部分醫學院??谇粚I學生完成這些理論課的學習要花2年多的時間,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被要求用20學時完成這些知識的學習,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在備課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保證口腔科學的教學不會脫離教材和大綱這條主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認為結合教材中口腔科常見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授課時加入一些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典型病例及手術圖片,可提高學生的興趣;此外加入互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間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2]。
3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增加直觀和感性的認識,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多媒體技術在口腔科學的理論教學中有著較強的實用性,許多結構復雜,難以實現實體操作的內容,可選用適合的多媒體課件來配合講解[4]。例如在刷牙法、拔牙方法的教授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中的動畫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應用多媒體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取舍,制作出符合教學主旨的課件,圖文并茂,突出重點難點,且涵蓋教學大綱的所有知識點。比如口腔頜面部感染這一章節,就可以結合1例口底多間隙感染的典型病例,將口腔下頜下間隙、頦下間隙、翼頜間隙等諸多間隙闡明并融會貫通,還可將該病例的診療過程用圖片的形式放入課件,必要時可以附加小段手術視頻,這樣既可以省略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等大段文字,又生動形象,易于使學生接受。
4不斷研究與更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趣味性
4.1PBL教學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符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的教學法。在口腔科學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學生可根據教材中提出的問題自己查找資料、研究解決方案,并進行討論,然后根據討論內容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5]。PBL教學法優點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氣氛活躍,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及掌握[6]。
4.2網絡教學法
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網絡教學的新嘗試。通常我們在上課的前一周把口腔科學的教學提綱、知識要點、課后習題、參考書籍等上傳到網絡上,提供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提前1周合理安排時間,通過互聯網預習教學內容,帶著問題去上課。課后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下載課件,補差補缺。通過互聯網資源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5改革考試模式,多方面考察
傳統的考試模式多以書面考試為主,考試時間放在教學內容的最后。這種傳統考試模式容易滋長上課不認真聽講,考前臨時“抱佛腳”的不良心態。通過近幾年的教學研究,我們嘗試采用了以下方法:改變考試內容單一化,適當增加判斷題、名詞解釋、臨床病例分析題,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綜合能力全面細致地考核;對于學生平時的發言、提問、課堂互動、課外活動的參與,都計入總成績。通過這些改革,可加強學生基本功的鍛煉,讓學生自覺地學,知道如何去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考試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助力器。針對現階段的臨床醫學學生學習現狀,我們重點從口腔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點入手,抓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革新、學生考核,組織教師到耳鼻喉科、眼科等兄弟教研室參觀學習,不斷創新、改革與探索,使得我??谇豢茖W教學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莉,溫秀杰,岳玲,等.臨床醫學本科生口腔實習教學[J].醫院管理雜志,2008,15(3):265.
2李艷,夏毅敏,曾桂英.提高工科專業生產實習質量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14):230~231.
3劉根娣,陳耀忠,牟永斌.非口腔醫學專業醫學生口腔科學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8(9):448~450.
4楊亮.論現代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9(1):94~95.
5梁登忠,羅莉.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口腔科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高教論壇,2010,11(11):50~52.
關鍵詞: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2-0146-02
醫學院校中的臨床醫學專業是為國家培養基礎知識扎實、技術全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臨床醫學人才為目的。要求學生掌握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防治多發病、常見病、掌握疑難重癥的診斷治療原則。我國臨床醫學生通常是本科5年制,其學習階段主要分以下四部分:①公共基礎課;②醫學基礎課;③臨床理論課;④畢業實習。與其他高等院校比較,醫學生學習內容多,任務繁重,學習方式經常以背誦記憶為主。由于臨床專業學生在大學三年級時,僅有1門衛生學課程涉及到了預防醫學的知識,但與常見重大疾病有關的預防知識沒有關系,因此,臨床專業學生對疾病預防知識不熟悉,而且也不太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渴望,預防常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已經成為臨床醫生在診治疾病中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目前,醫學生的臨床理論課與實習課教材中都只關注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法等內容,對疾病的發生原因、機制及預防措施等最基本的預防醫學知識有關內容的學習很少。例如,臨床醫學生有關妊娠期糖尿?。℅DM)的學習主要涉及婦產科學,內容包括GDM的定義、妊娠對糖尿病的影響、糖尿病對妊娠的影響、GDM的診斷依據、處理等[1]。在GDM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沒有有關“預防專業知識”的內容。因此,在臨床學習階段,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常見的重要典型疾病進行預防醫學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使臨床醫學生在臨床學習或實習階段牢固樹立“疾病應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這對降低常見疾病的發病率,提高全民身體健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如何使臨床醫學生在學習臨床醫學的同時掌握必要的有關疾病預防知識,需要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有效整合。為此,我們在臨床醫學生中以GDM為例探討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形式和內容,為臨床醫學生在熟悉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同時掌握必要的疾病預防知識提供參考依據。
一、選擇常見的重大疾病增加預防醫學知識的學習與實踐
目前,醫學生學習內容多,負擔重,平均每天上課6~8學時,課后需要大量時間復習課上的學習內容。因此,在教學課時數固定的前提下,如何有效開展預防醫學知識的學習,需要選擇常見而且危害性較大的疾病。妊娠期糖尿?。╣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首次發現或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其發病率不斷增高。流行病學研究顯示,GDM屬于高危妊娠,除了可導致本次妊娠剖宮產、其他合并癥、巨大兒、肩難產等發生率增高外,還可增加子代將來發展為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危險性,而且30%以上的GDM孕婦于產后5~10年可發展為糖尿病[2]。因此,GDM對母嬰近期和遠期健康會造成很大威脅。在臨床醫學生大學4年級婦產科學習階段,選擇這樣的常見疾病作為重點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有效結合示范,對臨床醫學生掌握必要的預防醫學知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探討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形式
如何有效安排學習時間及形式是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關鍵內容。最近,我們在大四學生臨床學習階段進行了GDM臨床與預防學習相結合的探討,在2學時GDM臨床知識學習中,再利用1學時講解了GDM發生原因和機制、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等有關預防醫學的知識,然后布置2~3道題,如GDM在世界各國流行病學特點、如何早期發現和預防GDM發生、在診斷治療GDM患者時如果有效運用預防知識等問題。讓學生自由分組,每組4~5人利用課后時間查閱有關文獻,撰寫提綱。再利用課后2小時時間,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問題的回答,并要求部分老師和學生代表參加,進行無記名小組評分。采取這種講座、分組學習、集中討論的形式進行臨床與預防醫學相結合的方法,既對傳統的醫學課程安排沒有太大影響,也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興趣,容易讓老師和同學接受。
三、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方法及內容的評價
通過采用上述形式的內容和方法,對學生掌握相關預防醫學知識的程度進行考核。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以及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問題,對120名參加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學生(實驗班)進行調查,對比100名沒有進行整合學習的學生(對照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通過有關預防知識學習,實驗班學生對疾病預防工作開始高度關注,并且對學到的常見疾病預防知識有了深入了解,在30道多選題中,平均得分21±6分,而對照組學生平均得分17±4分。通過查閱文獻,撰寫提綱,討論發言,鍛煉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90%以上學生認為這種學習內容和形式愿意接受。
四、結論與建議
開展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增強了醫學生的預防醫學觀念,而且擴展了知識面和自我學習能力,為其更好地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成為全科醫學的有用人才,降低我國成年人慢性疾病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我們在臨床專業方面要求學生對疾病預防知識熟悉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還要加強重視。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渴望,預防常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已經成為臨床醫生在診治疾病中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所以對重要典型疾病進行預防醫學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非常重要,并且使臨床醫學生在臨床學習或實習階段牢固樹立“疾病應以預防為主”的主要方針,這對降低常見疾病的發病率,提高全民身體健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第七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王林琳,侯紅瑛.妊娠期糖尿病研究進展[J].新醫學,2009,40(4):271-273.
關鍵詞:醫學檢驗;培養目標;教學體系;教學思想;專業目錄;
作者簡介:陳婷梅,女,博士,教授,從事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
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原有的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1003)中授予醫學學士的五年制醫學檢驗(100304)專業,2013年統一劃歸為新單獨設立的醫學技術類(1010)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101001),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這一規定對當前我國高等醫學檢驗專業教育提出了不少重要而緊迫的問題,我們亟需探索與新專業目錄及新培養目標適應的新教學體系。本文就新專業分類、新學制背景下的醫學檢驗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學思想,提出一些思考。
一、回顧我國高等醫學檢驗教育發展簡史
1982-1985年,先后有八所院校開設醫學檢驗本科專業,開始了該專業本科層次學生的培養。從1986-2003年,平均每年增加1-2所開設醫學檢驗本科專業的院校[1]。而2003年后,一些中專升格為應用技術專科,又升格為本科。國內開設醫學檢驗本科專業的院校快速增加,每年約6-8所。到2011年,至少已有100余所院校開設了醫學檢驗普通本科及高職本科專業,并出現綜合大學直接開辦四年制醫學檢驗本科專業的情況(如蘭州大學)。在國內醫藥類開設的專業中,僅次于臨床醫學和藥學專業,位居第三。若按平均50名/年/校的規模計算,每年培養近5000名醫學檢驗本科生。
在醫學檢驗專業本科開設時,絕大部分院校均定為五年制,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也有極個別院校設為四年制,畢業學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而在199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規范專業設置時,統一規定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為五年制,畢業學生可授予醫學或理學學士學位。近年教育部有規定,新設置的醫學檢驗專業本科學制一律為四年制,畢業學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專業目錄中,已明確統一規范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歸屬醫學技術類,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二、重新認識和定位新專業目錄及培養目標
新專業為“醫學檢驗技術”,雖然名稱沒有太大改變,但明確歸屬新單獨設立的醫學技術類,統一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使本專業其內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我們認為,學制、學位及歸屬類別的改變,主要是強調、突出了該專業的“檢驗技術”屬性,而淡化“臨床檢驗診斷”屬性,即業務培養要求由“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醫學檢驗操作技能系統訓練,具有臨床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的基本能力”,應該轉變為“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醫學檢驗基礎及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醫學檢驗操作技能系統訓練,具有臨床醫學檢驗及醫學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關診斷性報告的簽發、檢驗所獲信息的應用、轉化及臨床檢驗診斷,應由具臨床檢驗醫師資質的專業人員承擔。
三、正確處理幾點轉換和關系
1.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培養目標的轉換。
原有目錄中醫學檢驗專業,由原歸屬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可授醫學學士或理學學士的五(四)年制專業,明確歸入新設立的醫學技術類中,意味著本專業的醫學檢驗技術類人才的培養定位,淡化了其臨床醫學內涵。
因此,本專業原有培養目標(1998年教育部專業目錄),即“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業務培養要求為: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醫學檢驗操作技能系統訓練,具有臨床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的基本能力”,應進行相應調整。
新專業的培養目標應改為“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醫學檢驗及醫學檢驗相關臨床醫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力,能在各級醫院、醫學研究、血站、體外診斷試劑研發及生產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醫學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2.教學思想、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的轉換。
由于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本專業教學指導思想一直強調培養既有醫學檢驗基本技術、又具有將檢驗信息轉化為臨床信息、能積極參與臨床的人才[2],因此,從課程體系、專業課教材建設及教學內容都體現了這一要求。如前期課程與臨床醫學專業基本相同,并有一定的臨床課,不少五年制院校還有臨床實習環節;專業課教材編寫及教學內容上,技術相關內容越來越淡化(也與臨床檢驗日益試劑化、儀器化、自動化相關),而疾病相關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知識及臨床相關內容越來越多;部分專業課教材體系也按臨床醫學的有關器官系統疾病體系編寫等。
為適應新專業目錄的要求,首先,教學思想應明確統一在新的人才培養要求上,突出醫學檢驗技術的基本屬性。因此,應按照新的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思想,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不能簡單的認為只需將有關臨床課(僅約一學期)砍去即可。并且根據新人才培養要求,“醫學檢驗儀器學”“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必須開設或加強。在人文公共課不能動、多數院校實行菜單式課程組合的現狀下,怎樣得到其他教學單位的支持,構建保證本專業獲得所需的基礎及相關臨床知識的課程體系?臨床醫學概論課程教學內容如何設置?
其次,專業課教學內容應按新的本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進行較大的改革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和知識結構的轉換是基礎(目前,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專業背景的師資同時并存),是新課程體系建立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教學內容上在保證醫學檢驗技術為主的同時,在學生臨床醫學知識較薄弱的背景下,怎樣處理無法回避的與臨床的聯系和結合?
3.配套專業課教材建設的思路轉換。
現有教材的編寫者,主要以早期開設五年制醫學檢驗專業的院校教師為主,應該說是主要適應5年制醫學檢驗專業要求,并且過多強調各專業學科的完整理論體系,重復介紹學生已學過的相關基礎及專業基礎學科內容較多,對醫學檢驗近年出現的新技術介紹不足,未能充分體現“醫學檢驗技術”的特色,與培養目標和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實際工作存在脫節。
怎樣建設與新專業培養目標、教學思想匹配的專業課教材,是新專業教學質量保證的重要工作。專業課實驗教材已有按技術為主線進行編寫[3],也符合教育部關于實驗課程獨立開設,自成體系要求的改革。專業理論課教材編寫是沿用原器官系統疾病體系,還是借鑒國外相關專著按技術及檢測物理化、生物學特性為主線進行編寫?怎樣合理處理疾病相關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及臨床知識與檢驗技術的關系及比例?怎樣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體現教材一體化設計、立體化建設,加強技術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自2009年,我國開始大力發展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擴大招生規模,但許多因素影響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例如培養模式單一,仍沿襲科學學位培養模式,考核指標不嚴格、忽視臨床技能的培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從學校到醫院、科室均缺乏管理制度上的統一和連貫,不僅缺乏有條理的監控和測試機制,相關科室多缺少專業、規范的臨床技能培養和教學培訓計劃等。我院自2003年獲準成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辦單位,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不斷對培訓計劃及培養過程進行調整及改進,建立了一套科學、規范、高效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1]。具體包括:設置科學合理課程體系,建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體系、科室輪轉培養和考核體系、綜合素質教育培訓體系,對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執業素質及未來臨床工作適應力有積極作用。
1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實施的內容
1.1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及其指導制度建設
一支既有較高學術含量,又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是保證專業學位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2]。大力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研究生導師的師德水平、學術水平、創新能力和指導水平。成立以導師為中心的指導小組,采取導師指導和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實行科主任負責管理、導師負責指導、指導小組成員分工指導的集體培養制度,避免單一的導師負責制的弊端,使之利于對研究生培養過程進行監督管理。
1.2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管理制度
利用我校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跨專業、學院選課,進行通識教育,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為將來適合更加復雜的臨床工作打下基礎。我院建立有組織完備、規范的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學位評定委員會,建立了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嚴格管理的同時,也不斷加大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力改善研究生教學、科研條件,設立學術成果獎勵基金、優秀學位論文獎勵基金,激勵研究生作出創新性成果,提高創新能力。在教學管理上建立了與之相匹配的以人為本、高效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管理體系[3,4]。如建立學院、培訓醫院教學培養過程中重要環節、節點相互通報制度;學生考核成績向學院、培訓醫院同時報告制度;建立學院、培訓醫院教學質量互相監督制度。要求教育管理人員加強對專業學位的認識,如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首先要保證培養出一名好醫生,應該讓學生做醫生成長過程中所應該做的事情,主要就是規范的臨床培訓與實踐(更規范嚴格的醫學本科畢業后教育)[5]。通過不斷努力與探索,力求為社會培養出既有扎實的臨床技能、又具備獨立的臨床科研能力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1.3建立并實施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及考核體系
臨床技能考核培訓與考核采用學科點、醫院和醫學院三級培訓與考核的方法。臨床技能培訓與考核的實施分三個階段:①入院伊始以臨床技能集中培訓為主,由醫院組織相關教研室專業教師,在醫院技能培訓中心,對所有進入臨床階段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系統的臨床技能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輪轉學科。②進入學科后對所輪轉科室進行針對性技能訓練,并通過手術直播、臨床實踐、出科考核及多站式臨床技能考試等,強化臨床技能。③畢業前進行全面臨床技能考核。
1.4多種形式進行綜合素質培養
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專業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為使學生學會用心理、倫理、社會、道德、法律等知識指導臨床實踐。醫院始終堅持“學生為本,教書育人,造就英才”的教學理念,不僅培養學生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切實加強醫學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他們具有高尚的人格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研究生入院即開始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通過醫務管理專家及律師為研究生進行理論授課,并結合臨床實際案例進行講解和討論,自覺規范自己的醫療行為,規避相應的醫療風險。作為醫學生,自我學習和創新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及溝通能力十分重要。醫院十分注重以上能力的培養,并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參加各種高端學術論壇,使學生受到醫學大家的熏陶,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及創新精神,學會自我學習和正確思維,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2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
建立健全研究生培養各環節質量檢查督導與監管制度,加快構建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堅持過程管理,實施環節控制是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力保證[6]。研究生培養過程監管,主要包括考試環節管理、課程環節管理、導師組管理、專業課及專業外語管理、臨床輪轉檢查、臨床能力考核管理、學位論文答辯管理等。特別強調的是,為保證輪轉培養質量,應充分發揮相關專業導師和導師組的群體指導作用,要求臨床科室選派臨床業務熟練、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高年資醫師擔當研究生的帶教指導工作,并成立導師指導小組,對研究生輪轉情況進行行政管理和技術指導,各學科設專人對研究生具體管理,落實人員考勤管理制度并對整個臨床訓練過程進行全程監督。要在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管理的同時,強化學位論文選題和評審工作。規范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評優、獎懲工作,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競爭激勵機制[7]。
3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
2012年,教育部、衛生部聯合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構建‘5+3’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作為全國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工作的重點[8]。通過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臨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通過3年的學習,能夠取得四證,即碩士研究生學歷證書、學位證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第一階段合格證書以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研究生培養是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理論素質的重要環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培養臨床醫師的重要途徑,如果二者能在臨床工作中得到有機的結合,將會使二者在人才培養模式中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取得雙贏的效果[9]。我院建立了一套科學、規范、高效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模式[9]。包括:設置科學合理課程體系;建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培訓體系、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室輪轉培養和考核體系等。如果可以從臨床技能培養層面把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進行同一化管理,將理順我院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次序。但是,一些導師由于對專業學位理解深度不一樣,不讓專業學位研究生去轉科實習,而是在實驗室里完成自己的科研課題,并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發表實驗室研究論文,致使學生畢業后達不到專業培養要求?;诖朔N情況,我院對全院帶教老師進行有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制度、培養模式、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培養可行性等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學習,使得教學管理部門與教師在認識上達到了統一,為我院進一步實施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雙軌合一”起到推動作用[10]。培養期間,如果培養對象未能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未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則不能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普通??坪细褡C書”,更不能獲得“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總之,加強臨床培養環節,重視臨床能力的訓練和實踐,是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在醫學人才培養中加強臨床能力的培訓,不僅要系統化、規范化,還應該有法可依、合情合理,逐步把臨床專業研究生培養引導到以臨床能力為主的培養軌道上,在培養機制上與住院醫師培訓相結合。實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一,以培養應用型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醫學人才,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地把臨床教學工作做好,不斷地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和研究,使培養出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更加能適應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對社會有用的、高層次的醫學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艷陽,趙栓枝,孟晶瑩,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培訓相結合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0):9-10.
[2]何剛.重視導師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3):28-29.
[3]林青,羅瑾.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難點與解決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7,(2):238-240.
[4]陳地龍,謝鵬,汪玲,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7):69-71.
[5]柯楊.對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再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7):17-30.
[6]祖雅瓊,陳潔莉,李麗劍,等.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5所三級醫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情況的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7):526-528.
[7]黃春基,張椿,齊德廣,等.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規范化培訓并軌教學模式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14,(4):673-674.
[8]王虹,陳琪,朱濱海,等.構建以臨床技能訓練為核心的“5+3+X”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4):11-15.
[9]陳旻敏.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的可行性探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