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生物學科課程標準
時間:2023-08-27 14:55: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生物學科課程標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實驗教學;實驗能力;創新能力
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初中生物學科,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基本的生物學科內容,讓學生掌握研究生物科學的思路和方法?,F在生物教學重在培養初中生理性思維的習慣和養成積極的科學態度。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把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學素養作為主要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仍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斷改善。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與問題
生物是與我們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而初中生物主要向初中生介紹基本的理論觀點和基礎的生物常識及生物現象。有效的生物教學可以帶領初中生走進五彩繽紛的生物世界。對于初中生物教學重點不僅在于教會學生知識,而是培養初中生較高的生物科學素養。初中生物教師開展教學,重點不是膚淺地復制教材,而是注重學生生物科學思維的訓練。在實際教學中,初中生物學科的發展還存在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首先,初中生物課課時安排不合理。部分學校生物學科仍被視為副科,因此課時安排較少,每周僅有三節課,甚至更少。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一些實驗活動因沒有充足的時間而無法實施。其次,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知識講授,輕動手實驗能力的問題。還有部分學校因條件限制,實驗設備不能滿足生物教學的需求,進而導致學生不能展開必要的生物實驗,只能局限于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最后,初中生實驗探究意識薄弱,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初中生對教師形成依賴,缺乏自覺探究和實踐的意識。所以,教師需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的學習能力。
二、如何在日常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1.明確培養學生生物實驗能力的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提到:“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課程的學習,使初中生初步具有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币虼?,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初中生生物實驗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備課時,應該結合具體學情設置培養初中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教學目標。例如,學習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時,教師備課時的能力目標即可設置為: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實驗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切片,增強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和自覺探究的意識。
2.加強學生生物實驗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提高生物實驗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培養創新意識。初中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覺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體現在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在教學中應該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許多偉大的發明創造都源于一個“為什么”。面對學生的不解,我們需要做的是啟發學生,為學生創造解決疑惑的條件。例如,初中生對種子萌芽的過程充滿好奇。我們則以此為契機,開展“種子萌發條件”的探究活動。通過帶領學生親自探索,不僅解答了學生心中的疑惑,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在實驗步驟解析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科學實驗具有嚴謹的步驟,生物科學實驗也不例外。實驗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實驗方案、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總結交流等。對于初中生物實驗,我們主要要求初中生了解一般的實驗步驟,并能自主完成簡單的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實驗中分析觀察的能力。我們操作實驗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為了證明一些結論或者觀察一些現象。分析觀察是實驗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只有謹慎細致地觀察才能得出準確的實驗結論。
4.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實驗理論及思想
歸納總結也是實驗探究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引導學生動手實驗的重要目的是學生能夠通過實驗操作總結出結論。學生參與實驗,根據在實驗中觀察的現象或者實驗結果歸納出實驗理論或思想,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理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甚至通過實驗能夠獲得新的發現,實現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目標。
綜上所述,轉變初中生物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革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為初中生提供參與實驗探究的機會。抓好實驗教學,不僅是現代初中生物教學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初中生生物成績的有效途徑。提高初中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日積月累的付出和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物;激發興趣;探究實驗;多元評價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教育背景下,生物學科對教師以及學生的要求都更高,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因此,老師需要不斷反思,學習新課改的教育思想與方法,以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促進初中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得到發展。下面,我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探究性的生物實驗和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三個方面討論新課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學習動機與外在學習動機,其中,興趣屬于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只有學生對生物有了興趣,他們才可能主動思考生物知識,主動學習探究生物知識的方法。激發初中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是新課標所提出的一項教學任務。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是:“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出來。”因此,教師應該把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當作教學的重點與基礎。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生物學習情境,自然而然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建立平等、和睦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愛屋及烏”,從喜歡老師到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再者,教師要以生為本,考慮學生的真實需求,將生物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在“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一課中,我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全校范圍內展開調查,了解校園內所有生物的生存狀況,登記每一種生物并制作生物標本。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很多學生表示,他們并不認識很多在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因此,這個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了解生物無時無刻存在于每個人的生活中。當學生遇到無法鑒定種類的植物時,可以向教師請教,如果教師也無法回答,他們就需要到花鳥市場或向有關專家請教。
二、開展探究性的生物實驗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課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學的基本內容,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它既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的生物學知識,又要讓學生領悟生物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睂嶒炇巧飳W家探究生物的最主要方式,因此,教師應該開展探究性的生物實驗,讓初中生掌握科學的生物學習方式。探究性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操作實驗步驟、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能夠大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在離開校園之后,依然能夠學習生物。在“練習使用顯微鏡”一課中,我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大家知道,為什么我們要勤洗手嗎?”學生回答:“為了洗掉手上的細菌?!蔽覇枺骸澳銈兛吹竭^細菌嗎?”學生回答:“沒有?!蔽以俳又鴨枺骸凹毦鷮儆谖⑸?,我們怎樣才能看到這些微生物呢?”然后,我讓學生展開預習,初步了解顯微鏡的基本知識。接著,我在課堂上,讓學生按照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在課堂上利用顯微鏡,觀察一些植物細胞。在實驗中,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看到物像,我讓其中一名學生講述他們是如何操作顯微鏡觀察物像的。然后,指出他們的問題,并讓一些能夠成功觀察物像的同學講述他們的操作步驟。在實驗開始之前,我并沒有將顯微鏡所能觀察到的現象告知學生,所有的實驗結果都是學生自主探究出來的。
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新課程與舊課程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制定了多元的課程目標,突出學科的完整性。為了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師就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關注初中生的多維發展?!读x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恰當呈現并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痹谏鲜觥熬毩暿褂蔑@微鏡”一課的評價中,我并非只評價學生是否了解顯微鏡的構造,還評價學生是否能夠正確使用顯微鏡、是否愛護顯微鏡、是否對一些實驗能力較低的同學施予幫助、是否能夠使用生物語言正確表述實驗過程等。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對初中生物教師與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師生要通力合作,不斷促進生物課堂的健康發展。教師要激發初中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這是提高生物教學效率的前提;開展探究性的生物實驗,培養初中生的探究思維;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及時發現問題,不斷提高初中生的生物能力。
參考文獻:
改變傳統“毒霸課堂”的陋習,但是又不能過度放任學生,教師要把握好這個度。簡單的來說,教師要從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教育教學開展的規律出發,正確把握好講,在課堂中能夠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還要做好點評,把素質教育下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顯現出來,為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打下扎實的環境基礎。
2.教師進行充分準備
側重科學性的初中生物課程除了對教師具備一定的生物專業技能知識外,還有具備生物知識遷移轉變能力。目前,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對生物課程知識仍然是以口傳授為主要來源。所以,教師的生物專業知識和自身的個人素養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授之前,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生物專業知識技能并完善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如:在對八年級生物“生命的起源”的課程準備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自然發生論”和“神創論”產生的背景和區別帶來的影響解釋給學生聽。并讓學生逐步對生命的起源加深認識和理解,以完成教學目標。
3.完善教學方法
3.1對教材進行探索調研。教材是貫穿整個學習階段的重要主題,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其教材也不例外,是貫穿整個學習的主體,且其對教材的應用還停留在傳統的照搬照抄模式上。在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推動下,二次開發和深入探究調研教材已經成為了一個必要的過程。如:在七年級生物課程“皮膚與汗液分泌”中,其中除了固有的皮膚知識是教師必須教授,教師還可以充分將這些知識擴展到人體學、醫學等相關領域中。使學生了解教材與生活緊密聯系及教材的重要性。
3.2引導學生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渡镎n程標準》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做準備”。生物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最終也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因此,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聯系學生原有的經驗,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只有把知識真正落到實處,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學以致用”,這樣的學習才具有真正意義。
4結語
關鍵詞:初中生物;語文特點;課堂教學;策略
生物是一門直觀性極強的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會利用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生物的特征進行觀察,因此,生物教學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造性思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對于初中生物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更加系統的要求,即學生不僅要實現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情感的培養以及價值觀的塑造。而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學語言營造的課堂氛圍是課堂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其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通過學科的融合,發現生物學科和語文學科之間的聯系,并充分發揮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勢,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生物課堂語文特點
課堂教學氛圍是對學生進行教學滲透的主要途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一方面,教學語言基于學科的特點要求嚴謹和科學;另一方面,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學目標又對課堂氛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學科融合的背景下,語文作為工具性學科,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初中生物教學而言,其語文特點主要體現在運用語言的藝術性營造課堂氛圍上,具體表現為:(1)科學性。生物知識都是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而得出的結論,例如,對細胞結構的闡述就是歷代的生物學家利用顯微鏡對動植物細胞的細致觀察而得出的結論,因此,其語言不僅要符合科學的邏輯,更要符合科學的精神,而這與語文表述的邏輯性密切相關。(2)嚴謹性。生物學科語言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是相輔相成的,科學性的語言通常都有深厚的邏輯作為支撐,因此,生物語言在實驗的基礎上,為知識論證找到了大量的事實根據作為論據,以有效地確保了生物現象、生物規律解釋的嚴謹性和邏輯性。(3)生動性。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許多內容是現實生活中難以觀察到的,許多生物規律包含著深刻的抽象邏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從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出發,在保證知識準確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活潑的課堂氛圍中緩解知識理解的難度,提高學習的熱情。(4)情感性。生物學科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而這與語文學科不謀而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藝術性的語言描述,讓學生在情感教學中陶冶情操、進而激發其心靈共鳴,提高對知識的感悟,并樹立熱愛生命、敬畏自然的思想觀念。
二、目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許多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創設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并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束縛,許多教師在教學方法運用中常常脫離人文理念,使教學過程陷入僵化單一的困境:(1)課堂導入不夠準確,即有些教師在新課導入中,往往不能抓住已經學過的生物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在課前導入的過程中也無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恰當的語言溝通,從而造成了學生在簡單、乏味、缺乏針對性的語言中失去了學習新知識的欲望。(2)教學切入點選擇不恰當,即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找到生物與語文學科的切入點,就可以讓整個教學環節水到渠成.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抓住時機切入語文教學,從而錯過了教學的良機,使學生難以順利實現知識點的突破。(3)教學評價缺乏激勵性。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教師利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是情感教學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實踐中卻忽視學生的情感,有意無意地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諷刺,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三、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語言運用的有效性
(一)找到教學切入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個體。不同學生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該重視知識與學生主體之間的聯系,準確把握知識切入點,為不同層次學生的難點突破找到思路。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特殊的實驗語言,讓學生融入教學環節。在實驗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引導,讓學生回顧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了解實驗器材、實驗物品以及觀察任務,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會在任務的引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完成學習目標。
(二)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
教學實踐既是知識的傳播過程,也是情感的融入過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只重視對知識的傳遞,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使得許多學生難以真正融入到學習中來,進而影響了學生情感的調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應該通過對語文特點的運用,在教學中融入人文情感,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進而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
(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激勵
課堂上的語言激勵可以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進而調動其學習的興趣,誘發其主動學習的動機。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語言的藝術性,并通過融合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點,讓學生在恰當的語言語氣中得到情感的安慰和思想的啟發。例如,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不自信心理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心理指導,從而幫助其突破心理障礙,樹立主動學習,敢于挑戰的自信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其學科特點,生物課堂語言也呈現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有效地利用生物的學科語言,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環節,從而讓學生在科學、嚴謹、生動、有趣的語言中發現生物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生物課堂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代玉杰.多元化教學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效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2):129.
[2]黃日頑.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學特點分析[J].求知導刊,2016(11):32.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育教學;有效;途徑
引言
生物學科在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涉及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且發揮著不可逾越的作用,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動力源泉。近幾年來,生物科學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成為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象征性標志。初中生物是替代小學教學中自然科學,開啟學生重新對自然、人文、社會進行思考的必備學科。它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對生物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樹立學習生物學的奮斗意識,成為我國未來生物學科的棟梁之才。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就必須立足課堂、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讓他們有更堅定的信念和堅實的基礎。因此,提高教育教學素質,實現生物課堂的有效性工作勢在必行。
一、創設環境,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課程與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我們就要根據生物教學的具體內容,從生活實例入手來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創造“我愛學”的氛圍,讓他們能夠愉快的接受新的知識,潛移默化的領悟到生物學中的種種樂趣,從而愛上生物學。打破傳統以教師灌輸為主的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采用做實驗、猜謎語、公益廣告、游戲等等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興趣,創設好的學習情景,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知識系統化策略
在學習中,知識組織的好與壞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很大影響。每一個班級都存在學生成績的個體差異,成績優秀的學生與成績略顯不足的學生在知識的組織上是不一樣的。在成績稍微落后的同學腦中知識是零散孤立的,然而優等生腦中存在一套有組織的系統的知識網。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有層次的知識網鏈必然處于優勢地位。因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網鏈。目前比較流行的“概念圖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它主要是在表現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系時采用綜合、分層的形式,將某一個主題、概念層次化,用連線的方法將相關的知識連在一起,這樣形成命題網絡。這種方法可以加深學習者對知識的印象,形成知識網絡,便于思考、表達。概念圖法正好適用于學習生物學科,因為生物學的知識點比較零碎,概念繁多,通過此方法繪制概念知識的聯系網絡對學生學習非常有幫助。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創新精神
在初中生物學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實驗課程,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效地進行創造性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去,通過實踐來掌握知識要點。徹底根除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抵制偏重講授、偏重演繹的課堂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將課堂講授與實驗相結合,總體把握知識的整體性,促進思維、技能的有效遷移。例如在初中二年級生物課程中有這樣一個探究實驗“動物的先天和學習行為”,然而在課本的設計中采用了“菜青蟲的取食和繞道取食行為”。這個實驗材料很不容易準備,觀察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課堂上我就積極引導他們聯系生活的實際,尋找生活中的相似實例。最后通過大家討論得出了:狗、小雞、小鴨游泳的行為是先天還是后天學習行為來替代上述實驗。在過程中我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假設,這樣學生們增加了想象和交流的空間,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與學習知識相結合的方法,既增強了興趣,又提高了創新能力。
四、與時俱進,有效運用科技成果與教學手段
生物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會給未來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正如一位偉人所說,21世紀將是生物科學超前發展的時期,生物科技將會顯著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按照教材進行教育教學時,還要與時俱進將最新的生物科技發展成果引入到課堂中去。讓學生們意識到生物學的無窮力量與重要性。其次,教師還應該使用多種教學設備,選擇有效的多媒體資料,利用視頻、漫畫、圖片等把知識、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形象,讓學生們的學習變得簡單,抽象問題具體化。對于不同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制作不同的課件讓學生有選擇的學習,是他們能夠接受,讓學習變得輕松、快樂。
五、結語
有效,一個課堂教學的永恒主題,一個學校深化教育教學的基礎任務。加強生物課程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協調好學生的腦、手、口的全面參與,積極從感性材料入手,從思想上抵消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排斥感。任課教師也應該用心教學,改良傳統的教學模式,認真研究體會新課程標準,課堂中生動形象的講解,對學生有耐心。真正的做到讓學生愛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師生間互相交流、探討,在有限時間內得到最有效地成果。
參考文獻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生物學科的教學效果,生物課程倡導以觀察、調查和實驗為主的探究型學習方式,生物實驗是探究型學習的主要內容,這既是過程,又是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物教師要積極地改進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新課程在現代教育中相對于傳統教育內容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而初中生物學,是基于實驗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加深對于該學科相關的理解與掌握,由此來提高學生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綜合性能力。因此,在新課程的前提下,研究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隨著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親身感受實驗中的變化,從而提高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平。
一、教學之效率性
在全國新課程推廣的時候,教學有效性對于新課程的效果起到加強作用,能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在校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
(一)高效率理念及意義
教學的高效率是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而言,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出色、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因而讓學生受益,讓教師從以前的“授之以魚”變為現在教學的“授之以漁”,形成讓學生成為主體,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完成自主學習。
(二)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影響
對于現在新課程的推行,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以多元教學為目的的教學目標,不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而教師通過改變教導學生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業上有所得到、有所改變、有所進步,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以前的枯燥學習轉移到現如今的興致學習,從以前對于學習是應付心態轉移到現如今的熱愛學習,從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對在教師手下學習的人的未來發展產生深刻的良好改變。
二、關于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傳統教學方法機械單一
現在初中生物實驗課程教學方式中所存在的問題,是由于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造成的。在以前,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機械性的灌注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麻木地學習,并不能讓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改革傳統教師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改變是基于教師觀念的改變,從以前的死板教學轉變為活學活用教學,因為相對于傳統教學中課堂的沉悶,活躍的上課氛圍,讓學生處于精神飽滿的狀態,刺激學生的腦細胞進行思考,在教學前期,教師充分準備教學課件,精彩的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好奇涉獵心思,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投入到學習的海洋中來。
(三)實驗教學以學生為主導
根據人的好奇心理,生物教師精心設計實驗內容,讓學生親手操作感受生物實驗的全過程,相對于只是在以前僅僅觀察教師操作實驗,學生的實際親身操作是在更多的感官中熟悉教學內容,讓學生從以前的觀望實驗到現如今參與實驗,成為真正的主導者,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對教學內容記得更加牢固。
(四)多安排自我探究型試驗
自主探究型實驗是教師給學生在本身基礎能力范圍內,給予一個研究課題與方向,讓學生自我去設計實驗,從而來驗證實驗結果。實驗教學中開展自我探究式實驗,對于新課程標準下,培養現如今學生的自主獨立思考性、學生綜合素質性有重要作用。學生自己對于實驗的觀察和理解,會從自我的特有的方式和視角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也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去涉獵到別的方向實驗,從而加深實驗與實驗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自我頭腦中對于實驗形成一個真正的系統,加深對于生物學科的認知。
(五)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思想
對于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能盲目帶領學生一味地去做實驗,沒有加入思考與研究的操作沒有任何意義,所以生物實驗教學后,教師要根據實驗出現的現象和實驗記錄的真實情況,在實驗后及時指導學生分析、研究、思考實驗結果,若實驗結果出現問題,首先讓學生去探查實驗過程,思考實驗是否有不合適的地方,或者考慮有紕漏的方向,也可以讓學生多操作幾組實驗,來驗證產生的問題。然后教師帶領全體學生進行統一的討論思考,教師親自動手實驗一組,在學生出現問題處進行深刻講解,找出問題所在。讓學生養成在實驗上一定相信科學、尊重客觀真理、尊重事實,讓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生具有凡事都要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不要對于錯誤的實驗結果報以只是偶然現象,回避實驗過程的失誤操作問題。
(六)迅速、有效地在教學后進行思考
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及時、有效地進行教學課后總結和反思,教學課后反思是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有力手段。教師課后對于自己教學中的教學行為進行匯理、探討、研究、查錯,從而達到改進提高的目的,從真正意義上來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學反思也是教師對于自身的提高,讓教師的專業水平也得到良好的提高,有利于使生物教學理論與實際統一,讓生物教學一體化,增強生物教學有效性。教師也要讓學生養成在課后反思的良好作為,學生的課后反思,有幫助于現代學生加強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他們實驗操作能力、對于問題的探究發展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顧愛明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華歧中學
參考文獻:
[1]金利鑾.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4(4).
[2]李冰杰.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3(90).
[3]楊梅.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13(11).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
在傳統生物教學中,教學的形式只有一種,就是老師在上面講授,學生在下面記錄,然后背下來,最后考試,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單向教學。這種形式下,學生也許可以在考試中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但是學生對生物這門課程的興趣卻會因為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而大打折扣。新課改的推進要求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能使學生更輕松地學習生物,此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1.新課改理念沒有深入教師實際教學工作。
新課改相關條例和生物學科實踐性的特點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增加一些實驗環節。比如在講解細胞結構這一課時時,教師要帶領學生來到實驗室,利用顯微鏡的設備,大膽動手操作與實踐。原本課本上枯燥死板的內容變得生動可見,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相應章節的記憶,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然而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方法,仍然以陳舊的單向授課的方式教學。如此一來,原本源于生活實際的內容就容易被人為地與實際生活剝離開來。不但學生的學習壓力得不到釋放,就連教師也會漸漸變得疲憊,教學工作漸漸變得被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不到提高,最終阻礙新課改的推進。
2.教學主客體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不同于西方課堂的充分自助,我國教育體制下的課堂往往比較“守規矩”,學生與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主客體,他們之間的交流往往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課堂時間,而且短暫的課堂時間也有大部分由老師掌控。如此一來教師就很難掌握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不能對癥下藥,無法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而學生有一系列疑問也無處尋找解答,長此以往會積聚很多疑問,無疑無益于接下來的學習,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二、初中生物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1.教師積極開發新穎有趣、注重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學方案。
針對這一措施,教師首先要掌握好教學的重點,并且結合新課改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學習的進度及掌握程度制訂形式新穎、與眾不同的教學計劃。具體的形式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及條件的允許而定,比如加入圖片、視頻、音頻的放映,寓教于樂,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印象,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及熱情,進而推動新教改的進程并提高教學質量。
2.重視生物實驗的環節,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學環節。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單一的講授往往不能讓學生充分理解及深刻記憶,于是教師就需要將動手實踐的部分加入到日常教學中與常規講授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多多動手,親手證實一項理論或見證一種結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自己親手證實的結果,學生會更加容易記憶與理解。動手的形式不一定局限于儀器實驗,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地探討等。例如在講解組織液的時候,可以以過敏、水腫等生活中常見的情況作為案例進行講解,實驗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增強學生生物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對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學生記憶起來會更容易,教學工作的推進也會更順利。
3.開發更多的方法培養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
只有在當一個人對于某件事物很感興趣的前提下,他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生物時也是如此,要想讓生物教學工作更順利地開展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簡單來說,教學工作者必須為學生營造不同與傳統生物教學模式的新穎的、開放的學習環境。學習的地點可以是開放性的,不再局限于教室。比如在講解生態環境這一章節的時候,內容是完全開放性的,這時候讓學生展開討論一定好于死記硬背。怎么保護生態環境?這個問題遠不止一個答案,而群體討論過后,不僅答案紛繁多樣,學生也容易記住,除此之外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
三、結語
生物不同與文科,只靠死記硬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候的核心目標不再是記住而變成了怎么記住。學習生物要求學生具備自主探索的能力,要將常規的教授和動手實踐結合起來。我們要優化初中生物教學的方式,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讓原本枯燥死板的課堂變成學生求知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康仕川.初中生物的探究式學習[N].廣元日報,2010.
[2]徐林軍.實驗讓初中生物課堂更精彩[N].學知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