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0: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德育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了解不同文化,初步感受異國風情
風土人情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外衣。我們要以幼兒的眼睛看世界,結合“愛祖國”主題開展活動,如“愛祖國,我的家”繪畫活動,請幼兒和家長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家鄉的風土人情。
二、結合活動,交流思想
面對有趣的活動,不一樣的幼兒常常會迸發不一樣的激情,但是不同文化教育下的幼兒在同一個活動中的發展,更需要德育文化不同的碰撞。
曾經我們一直推崇幫助別人,在教育的“全方位”引導下,大家都認為只要另人有困難就要幫助他們,卻不曾靜下來想一想:是什么困難?什么樣的人需要幫助?幫助是否也分成可幫和不幫呢?如果每一個人遇到困難我們都去幫助,是否會造成那些被幫助的人越發有依賴性呢?大班的幼兒正處于道德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幫助什么樣的人、怎樣去幫助人,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很籠統地解釋。
我們多次將活動繼續延伸,和幼兒一起制作了表格,分析哪些是需要幫助的人、哪些是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將人分成了成年人、老人、幼兒、低齡幼兒及殘障人士。然后再將這些人細分到為什么要幫助他們,哪些需要幫助、哪些不需要幫助。加上日常經驗的疏導,幼兒很快發現,成年人、同齡人基本上是不需要特別幫助的,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是老人、比自己年齡小的幼兒以及殘障人士。
三、在生活中發現文化異同下的德育教育契機
一日活動中,有許多事件就是德育教育的好素材。要關注、利用身邊的小事,進行實實在在的教育,如同伴間的矛盾、班級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等。如:有一次,我在地上發現了一團紙,我對旁邊的博林說:“博林,請把紙撿起來扔到垃圾桶吧?!彼B忙說:“不是我的。”說完,一腳把紙踢到另一張桌下,浩浩也不敢示弱爭辨道:“也不是我扔的?!边@時,經過這里的陽陽撿了起來。于是,我就利用這件事開展了一次談話活動――“這張紙應該誰來撿?”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幼兒改變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環境維護要靠大家的行動,從而增強責任意識和環保意識。
將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與德育目標有機結合,通過各班每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
區域活動也是實施德育教育的好形式。因為把德育內容轉化為幼兒喜歡的活動更能使幼兒接受。如角色游戲中銀行、醫院和超市等區域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扮演社會中的各種角色,能從他人的角度出發思考、分析問題,了解別人的需求和感受,從而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提高社會行為能力。如:在當銀行工作人員時,與顧客的積極交往中,幼兒學會了有禮貌的語言和舉動,體驗交往樂趣的同時無形中積累了德育教育內容。
四、創設與德育相適應的環境
1.首先要有學習的榜樣
榜樣來自教師、家長、同伴和幼兒經常接觸的人。幼兒的特點是愛模仿,幼兒觀察同伴行為,比評定自己行為的好壞要快,而且看得清楚。教師要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引導,有些幼兒雖然在語言理解上較慢,但是行為的模仿仍是相同的。簡單的禮貌用語“謝謝”“不客氣”等都是簡單易學的口頭語言。
2.讓幼兒有實踐的機會
機會是成人引導和創設的,要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如:上廁所擁擠時,我就站在廁所門邊,故意制造擁擠的場景,膽小的幼兒看看我就不敢進洗手間了,略微大膽的幼兒就會走過來說“教師,我進不去了”。于是,我鼓勵幼兒嘗試用禮貌用語和我交流:“老師,請您靠邊站下,我想走過去,謝謝?!?/p>
五、充分利用外部因素與德育教育的相互作用
外部力量的積極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各地家長的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交流的新方向。我們開設了文化沙龍、訪談座談,讓外地家庭更快地融入到本土文化。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這充分說明了家庭和幼兒園教育一致的重要性。家庭和幼兒園都是推動幼兒前進的力量,當這兩種力量朝向同一個方向的時候,幼兒教育才能更加有效,方顯1+1>2的成效。如果一方面努力,另一方面采取視而不見或是反對態度,那就是“無用功”。我們可以通過家園聯系冊、家園小報、家長會或個別交流等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樹立正確的德育觀,讓家長了解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標、內容,并邀請他們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使得他們對德育教育有感性的認識。取得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再針對不同的家長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從而達成共識。
總之,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優良品德非一日能形成,需要漫長的時間學習、積累。因此,教師要對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循循善誘,爭取家長的配合,使幼兒能健康、和諧地成長。
參考文獻:
一、幼兒德育教育的誤區分析
(一)幼兒教育工作者德育意識不足。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我國的教育工作一直重視倫理道德內容,很多教育家與哲學家都提出過修齊之道的價值。德育教育具有隱形性,在近代教育環境發生改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幼兒智力的開發,忽視了德育教育的實施。
正是因為如此,德育教育成為許多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忽視的一部分。相關社會調查表明,只有極少數幼兒教育工作者能夠認清德育工作的真實目標,認識到幼兒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時期,并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學生。
絕大多數幼兒教師對于德育工作的認識不足,甚至將德育教育與簡單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來。一些幼兒教師的責任感不足,不重視德育教育,很難在日常工作中給幼兒做表率,甚至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反面教材。
(二)幼兒德育方法說教性強。
德育教育,不是簡單地說說而已。根據幼兒教育的相關調查結果,幼兒教師可以利用的德育方法多種多樣,但在幼兒教育實踐中,說教法是應用最普遍的方法。所謂說教,就是成年教師以單向傳遞信息的方式向幼兒傳遞知識或者灌輸某種規則,并且要求每一位幼兒無條件地接受與踐行這些說教內容。只依靠教師的一張嘴實施說教式的德育教育,與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并不相符。
幼兒正處于前運算這一思維發展階段,他們的思維活動不能缺少形象事物的支持。很多幼兒教師在不考慮幼兒思維水平的情況下實施說教,語言空洞無物,德育教育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教師喋喋不休的講解,只能換來幼兒似懂非懂的回應。在說教式的德育活動中,一些教師會認為德育低效是因為幼兒的理解能力太低,不進行教法改革。
(三)德育教育中幼兒主體地位不足。
德育教育,有目的的思想、政治與道德教育。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需要引導被教育者積極認知與體驗品德活動,從中汲取正確的思想理念。德育,是一種互動行為,是社會、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不是道德知識的灌輸。道德知識的記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學生能夠在內心深處認可且接受,才能在實踐中發揮引導作用。在當前的幼兒德育工作中,大部分教師認為幼兒的理解能力較為低下,總是不樂于給幼兒講解德育知識,也沒有及時給予幼兒行為上的指導,幼兒很難參與到德育活動中。
二、幼兒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幼兒園、家庭與社會的德育合作。
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是實施教育的三大主要力量,三方的教育工作是否協調,對于教育成果有直接影響。與家庭、社會相比,幼兒園在教育專業性方面具有優勢,發揮幼兒園的主動性,促成家園合作與社會合作,積極擴大幼兒教育網絡,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全面實施。
幼兒園方面應當定期組織家長會活動,通過德育會議與家長園地等方式,將科學的德育知識與方法傳授給家長,促進家長意識到品行引導的重要性,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實施家庭教育,影響幼兒的一生。擴拓更多有效的渠道,利用家園聯系手冊,建設幼兒園與家長的信息溝通平臺,促進家長于家庭中了解幼兒的在園生活,得到家庭生活反饋。只有讓家長建立積極的德育態度,才能改變家長的教育行為,積累正確的教育經驗。
除此之外,社會是幼兒成長的大環境,對于幼兒品德觀念的形成影響較大。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要積極利用社會中的各類資源,幫助幼兒拓展學習與成長的空間。積極組織各行各業的人士共同探討幼兒德育的方法,比如,幼兒園可通過與社區醫院的結合,讓幼兒在了解看病流程的過程中習得排隊、守時、懂禮貌等行為。利用孤兒院或者養老院等愛心活動,培養幼兒的慈善之心。
(二)豐富幼兒德育教學方法。
在幼兒教育中落實德育教育,需要幼兒教師提高專業程度,努力組織與實施形式豐富的幼兒德育活動,將德育教育工作與幼兒的真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實施德育活動,要求幼兒教師從幼兒的年齡特出發,考慮幼兒的真實成長需求與實際智力開發水平,明確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除了特別針對性的德育課堂之外,幼兒教師還應當將德育教育與幼兒園的每一個生活環節結合起來。像幼兒的飲食、游戲、區域活動與睡眠都是德育教育實施的重要場地,在這些環節積極落實德育教育,有利于幼兒了解生活的意義。
比如在幼兒吃午飯過程中,一些幼兒總是說話,吃進嘴里的飯噴得哪里都是。這時,教師要用眼神引導幼兒觀察其他小朋友,從而讓幼兒意識到個人行為的問題,安靜下來好好吃飯。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午休時間組織“我睡得最快”這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比賽看誰睡得最快,以此減少無用的睡前“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與生活環節結合十分密切的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為方法,才能促進幼兒快速成長。
(三)重視幼兒德育學習主動性發揮。
忽視幼兒在德育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只重視道德知識的灌輸,會影響幼兒的正常行為。幼兒德育教育之所以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幼兒主體性的發揮。重視幼兒主觀能動性的調動,需要幼兒教師規范德育教育行為。
幼兒教師應當從幼兒發展的需求入手實施及時教育。每一個道德準則都與幼兒的個人行為密切相關,幼兒不懂得這些道德準則,自然會在生活與交際中受挫。在幼兒活動中,一些小朋友想玩別人的玩具,但玩具擁有者拒絕了他,他會十分傷心。發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將此幼兒叫到一邊,告訴幼兒處理這一問題的方法,先與玩具擁有者商量,達成共識,得到允許之后一起娛樂。或者讓此幼兒拿自己的玩具與之交換,實現和諧交際。教給幼兒方法,讓幼兒實踐,以此為方式讓幼兒參與到德育活動中,才能讓德育活動的實施有利于幼兒成長。
綜上所述,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品德形成最重要的時期,在幼兒教育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打破不良社會風氣的束縛。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應當與幼兒家長相互協調,共同探索一條積極健康的德育教育之路,給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與成長氛圍。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育模式;德育教育;發展現狀;具體分析
一、當前農村幼兒教育中德育滲透的發展現狀
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具有重要引導作用,也是教育機構中的核心部分,從幼兒時期就注重幼兒的多樣性發展是十分關鍵的,根據幼兒的個性特征適當的進行德育滲透,有利于培養幼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都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幼兒教師要將德育知識與實際案例相互結合,幫助幼兒更深層次的理解德育所包含的細節內容。但是當前農村幼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德育細節的滲透容易被遺忘。
在農村幼兒教學中會經常有不文明都現場發生,完全忽略了幼兒德育的基本內涵。比如說在農村幼兒教室中,大家正在認真的學習課程內容,這時就有以為幼兒沒有考慮大量的感受,發生呼喊:“老師,劉寧尿褲子了,臭死了?!苯Y果教師也會斥責幼兒為什么不知道舉手示意去廁所,一臉嫌棄的樣子。其他幼兒見到這種現狀也會捂住鼻子:直接喊“臭死了,臭死了,幼兒只能走出教室門口,等待著老師幫助。
(二)家長眼中的幼兒德育。
每個家長對幼兒進行德育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生活中的實例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有一天,當一群孩子正在做游戲時,有兩個孩子之間發生了一些沖突,動起了手,其中以為孩子的家長不但沒有制止,反而洋洋得意地說:“這社會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那位被欺負的家長聽了很不舒服,便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自己孩子說:“他搶你的玩具,你搶回來!他打你,你也打他!”豈料這位被欺負的孩子認真地對其爸爸說:“老師說了,好孩子不打架,他要玩具,就讓他玩一下吧。俗語說得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边@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整個幼兒階段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習慣的養成。因此,我們應抓住幼兒養成教育的這個關鍵期,設立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習慣的課題,使他們終身受益。
二、實現家庭、幼兒園德育教育的共同進步
幼兒園的教育與家庭教育對促進幼兒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同向同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幼兒教師更新觀念,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從而實現同向同步。這是時代的要求,是深化幼教改革的要求,更是做好德育工作的要求。為達到教育的一致,我們以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接送孩子時與家長交流;通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召_專題會。這些交流幼兒教德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教師介紹幼兒的情況為主,家長則以了解為主。然后,教師提出教育要求,家長只作為被動的配合者,這種“單向交流”不能充分調動家長教育的積極性,導致家園相互配合難有實效。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高家長的參與性。提高家長的參與性,就是在幼兒教育的各個環節中,激發家長的參與意識,改變過去工作中存在的誤區,即改變單純強調讓家長配合、幫助幼兒園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把有缺點、毛病多的孩子推給家長的做法?,F在,我們把過去的單向交流改為了雙向交流,增強了家長的參與感。如針對孩子打架的問題,教師可在家長園地“大家談”欄目中寫一寫有關“寶寶打人了,怎么辦”的小文章,引起家長對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思考。此外,還可以請在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方面做得較好的家長在家長會上談體會,寫自己培養孩子的態度和經驗。這樣,家長就成為了主動的教育者,且家長們自己的經驗、方法也更容易在家長間溝通,他們心理上也更樂于接受。可見,家長的參與,是一種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家長自覺地與幼兒園的教育保持一致的有效途徑。
三、提高教師德育認識,正確引導學生
作為幼兒教師,要做好榜樣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師對德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不強,與幼兒園課題的教育不一致,沒有形成一體化教育,那么對幼兒品德的形成就不能起到積極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該比家長更善于發現幼兒品德發展的優勢,更善于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提高教師的德育意識,提高教師的德育素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園要在加強教師自身政治素質的同時,創設德育環境、德育氛圍、形成一種大的社會輿論,促使教師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對德育工作的緊迫感,把德育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來抓,從而使幼兒的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四、結語
總之,為了使幼兒的行為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遵循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的規律,在堅持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對幼兒進行良好道德行為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把德育有機地滲透到幼兒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徐紅梅.淺析幼兒教育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有效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2]陳鳳.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3,(52).
[3]孫彥.農村留守幼兒德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探析[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3,(03).
關鍵詞:幼兒德育;家園合作;家長助教;學會感恩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中。”研究表明,只有建立社會、家庭、教育機構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才能確保幼兒德育工作穩步、有序地開展,才能確保幼兒身心協調、健康地發展。
一、幼兒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人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所不同,學校德育的內容只有隨之變化才能與之適應。可見,德育工作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是德育研究永恒的主題。目前,幼兒德育工作還存在許多亟待改進的問題,為了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揭示幼兒德育工作的規律,找到切實提高幼兒德育工作實效的新途徑,本人對本區310名幼兒教師和500名幼兒家長做了調查,發現目前幼兒德育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德育方法理論化
德育方法是指用來提高幼兒思想認識、培養他們品德的方法。據調查,大多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普遍采用說服教育。這種方法直接,簡單易行。但實踐告訴我們,這種辦法效果不佳,教育的結果也不牢靠,環境稍作變化,幼兒的理性思考便無影無蹤。試想,那種不能針對幼兒的個性差異和幼兒實際而選擇的德育內容,對幼兒來說是沒有號召力和親和力的,這樣的德育對那些懵懂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那種忽視個體差異性的集體教育,那種忽視實踐體驗的理論傳授,對道德品質提高、法制意識健全等方面起的作用也只是紙上談兵。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幼兒道德教育離不開生命主體的體悟,單純的理論傳授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德育功利化
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就在于提高、擴展人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才能,使人格變得更加高尚。德育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它的傳授與接收有它的特殊性。環境的熏陶、師長的引導、榜樣的力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這些非強制性的教育更容易在幼兒幼小的心靈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西方的拜金主義思想在部分幼兒家長的心中安家落戶,家長的拜金意識污染了孩子純真的心靈、善良的天性。
如,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用物質獎勵誘惑幼兒的努力爭取;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竟然規定幫父母干一件家務付給一定報酬;有的家長為了歷練孩子敢于挑戰極限的性格,明知道孩子是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卻放任自流,甚至變相鼓勵。由于家長的錯誤引導,混淆了幼兒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一種金錢至上、唯我獨尊的道德觀念??梢?,解決幼兒德育工作的重心偏移和評價標準錯位的問題迫在眉睫。
3.家園德育脫節
現在的幼兒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家長百依百順。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睂Κ毶优捌浼彝ミM行的大量調查表明,幼兒的獨立能力差、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下家長溺愛的結果。在園里,教師鼓勵幼兒生活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干。然而,家長在家卻越俎代庖,孩子很難養成習慣,在園里的自理、自律只是作秀,回家便是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家長不配合幼兒園的思想教育(家園脫節)使學校德育工作失去光彩??梢?,教師和家長對幼兒德育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雙方只有各司其職、互相配合,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家園合作是幼兒德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幼兒年齡雖小,但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想道德認知水平是一個不斷積累、發展的過程。
1.教師要外塑形象,內強素質
幼兒是否把愛心傳遞,是否學會關愛他人,是幼兒教師德育成功與否的標準。人常說:生活在愛與被愛的精神家園里的幼兒會逐漸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因此,教師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創設一種寬松、民主、充滿愛意的精神環境,它會使德育收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2.校園環境安全溫馨,健康向上
整潔舒適、安全溫馨的校園環境是隱蔽性的德育資源,這些無聲的語言可以為孩子營造健康向上的活動氛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在過道、走廊、音體室等布置愛祖國、愛家鄉、講文明禮貌的漫畫;在各個班級的教室、寢室布置提醒幼兒注意交通安全、愛護花草、保護小動物的連環畫;“新聞角”“評比欄”墻上的小紅旗、五角星提醒幼兒多做好事……爭取做到校園里每一個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墻壁都說話,每一寸空間都有教育價值。
3.家長助教,豐富德育內容
幼兒園要積極開發家長資源,發揮家長優勢,讓家長成為 “參與者”“教育者”,強化德育實效。例如,請部分家長一起參與幼兒園德育課程的構想,在家長中開展“今天我來當老師”的家長助教活動,利用節假日組織家庭走進大自然,舉行“家庭表演秀”,為孩子和家長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等等活動。
今日之幼兒,明日之棟梁。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可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相信,只要幼兒教師、家長、社會多方攜手,持之以恒,時時處處關注幼兒,就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戴文紅.探索多元化的辦園模式,譜寫嬰幼兒教育新篇章[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04).
[2]王曉春.幼兒教育課程改革模式淺析[J].絲綢之路,2010(10).
關鍵詞:聯動;創新;德育
孩子的教育與培養僅僅有幼兒園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我們將幼兒園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社會德育教育結合起來。促使每位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一、與時俱進。體現德育研究課程性
為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我們將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按課程計劃、教材內容認真設計教學過程,精心組織教學活動。通過設置各種情境、實踐活動適時滲透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
二、立意創新,展現德育研究特色化
我們堅持把生活禮儀、公共禮儀、交往禮儀等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制訂不同年齡段的德育工作內容和要求,通過生動活潑的園內外活動,結合特色活動進行愛家人、愛周圍事物及生活常識教育、安全衛生教育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大創意節展特色:我園開展的禮儀節、讀書節、游戲節活動將幼兒園課程與家庭教育充分結合起來,發動了家長走進課程、走進課堂的積極性。
節日教育亮特色:我們充分利用各種節日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良好情感教育和文明行為的習慣養成教育融入其中。
行為規范顯特色:結合每學期的常規行為規范月活動,我們抓緊、抓好孩子的行為規范教育。
三、靈活生動.體現家園合作的有效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要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開辦家長幼兒園、家長接待日、家長會、家庭訪問等方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币虼耍瑒撔掠變簣@、家庭、社區相結合的德育內容與方法,是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
1.加強家園合作教育
結合幼兒園實際,我園確立以“讓德育伴隨孩子成長”“讓孩子幸福一生的教育”等主題教育重點,以加強家園合作教育的文化建設,鼓勵教師、家長不斷學習。
2.凸顯教育主導作用
考慮到我園家長文化水平不平衡、家庭教育能力有限的現狀,我們充分發揮幼兒園主導教育作用,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通過邀請家長參與園組織的活動、組織教育專題講座等不斷提升家長的家教水平,轉變家長的人才觀、質量觀,并為實施家園和諧德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3.轉變家園溝通模式
教師除積極采取電話聯系、便條交流,短信交流等方式與家長進行孩子好習慣教育的探討,還改革了家長活動模式,讓家長做活動的主人,家長會上家長或是探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或者是交流自己的家教經驗。
4.抓好德育實踐活動
為了進一步實現德育教育的滲透性,我們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共同努力去爭取集體的榮譽,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
四、多方聯動。建立家、園、社區教育網絡化
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表明,任何―個智力發展正常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潛在的品德能量,但這種潛能必須在幼兒園、社會和家庭的合力下才能得到開發和升華。我們要創新模式。積極構建家園、社區德育“三位―體”教育網絡,發揮聯動教育的作用。
1.發揮家園、社區聯動教育價值
(1)公布園長室聯系電話,開放園長信箱、感謝信箱,為園長、教師及時傾聽幼兒家長意見,暢通家園聯系渠道提供保障;(2)各班級以“家長園地”為平臺。定期開展交流互動、家教一點通、家長經驗展示專欄,豐富家園溝通內容;(3)開展“讓孩子幸福一生的教育”主題交流;(4)定期展開家委會德育工作專題會議;(5)開設留守寶寶活動室、成立愛心閱讀室,聘請愛心媽媽、愛心爸爸;(6)開通親子熱線、愛心短信,定期與外出務工家長聯系,交流留守寶寶學習、生活情況。
2.社會單位開展合作,增加多方面教育
3.利用家長資源,拓展幼兒園教育的途徑
4.舉辦大手牽小手活動
注重創新性與實效性的活動讓家長走進了幼兒園,孩子走向了社會,孩子在活動中德育得到鍛煉,對家長的影響作用也發生積極作用。
一、優化網絡資源,提高幼兒德育啟蒙教育成效
1.整合網絡資源,優化幼兒道德啟蒙教育環境
互聯網信息資源具有良莠不齊、豐富多樣的特征,其中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良信息。作為幼兒德育教師,在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意整合資源。首先,要關注網絡資源的適宜性。教師在篩選網絡資源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些資源對幼兒是否適宜,是否與德育教育理念相符,基于適宜性原則對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篩選,才能促使網絡資源能夠在德育教學過程中發揮正面作用。其次,要關注網絡資源的整合性。教師不能盲目篩選搜集到的資源,而是要按照主次原則,對資源進行分類整合,有針對性地使用網絡資源。例如,大班幼兒教師在講授《首都北京》相關內容的時候,需要適當篩選網上與北京有關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上向幼兒展示,激發他們的愛國之情。
2.開發德育學習網頁,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幼師在運用網絡資源開展德育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確定德育教育主題,運用信息技術增強課堂內容的可操作性,同時制作與幼兒德育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網頁,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網頁多元化、綜合性等特點,引導幼兒大膽學習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對此,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學習瀏覽網頁信息資源的方法,幫助他們通過網絡圖片、書籍等資料,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開展德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給幼兒展示大量形象直觀的圖片,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熱情的作用,有利于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授“我的家鄉”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將有關家鄉的圖片放到網頁中,讓幼兒通過網頁欣賞家鄉的美景,引導他們展開聯想。
二、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豐富幼兒德育啟蒙教育方式
1.運用設備記錄幼兒的日常行為,增強幼兒情感體驗
例如,教師在開展“好朋友”社會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日常拍攝,將幼兒一起玩耍、互相關心的畫面制作成視頻,并在德育課堂上播放給幼兒觀看,借助影像培養幼兒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他們養成良好品質。
2.借助校園電視臺,展示德育教育成果
校園電視臺具備音頻、視頻、文本等多文本傳輸功能,幼兒園德育教師可以將其當做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將幼兒的日常行為習慣通過校園電視臺展示出來,還可以將之應用于幼兒園德育成果的宣傳活動中。例如,幼兒園在開展德育詩歌誦讀比賽的時候,可以借助校園電視臺進行直播,讓幼兒園全體成員都能夠觀看到比賽現場的情況,對幼兒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三、構建學習互動平臺,拓展家園共育空間
幼兒家庭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幼兒德育啟蒙教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積極與家長取得聯系,本著尊重、合作的原則展開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并幫助他們增強教育兒童的能力。對此,幼兒德育教師要努力構建起家園互動合作交流空間,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溝通平臺,構建德育專欄,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幼兒園的德育教學現狀。具體實踐活動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展開:
【關鍵詞】品德;生活德育;德育環境;德育資源
幼兒的品德發展是其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園工作的核心。一個人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發展過程,是一項連續的系統工程,幼兒德育教育則是這個工程的起點。正所謂“一歲看小、三歲看老”,童年只有一次,讓孩子擁有一個人生的最佳開端,是我園一致的最高追求。但如何實施德育教育,為培養幼兒健全人格奠定基礎呢?近年來我園一直進行著這樣的研究,如今我園的德育工作已是錦上添花,現談一下我們的點滴經驗。
一、樹立“生活德育觀念”
“生活德育”觀念,即德育內容來自生活,并滲透幼兒的整個生活中。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德育教育就只能是紙上談兵。社會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幼兒就應該成為廣闊天地大課堂的自主學習者?!吧畹掠彼枷耄吹掠逃龖叩胶⒆由钪腥?,堅持做到活動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動與滲透、實踐與體驗。
(1)抓住生活中的小事,隨機進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將德育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通過生活中幼兒親身經歷的小事,幼兒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徑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且效果也是最顯而易見的。
(2)抓住各領域教學和游戲的有利時機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充分利用各領域教學和游戲的有利時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善于把德育教育容納到各領域教學之中。
二、創設德育教育環境
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助于幼兒品德的形成和發展。
(1)走進社會,在“大課堂”中育德
堅持帶幼兒走進社會、大自然,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萌發幼兒良好的社會情感,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交往能力。每年春天我園都要安排郊游活動。根據活動需要組織幼兒到田間、農家、超市、郵局等地參觀,幼兒在參觀學習過程中習得社會規則,了解風土人情,鍛煉意志品質,效果遠大于課堂上的說教。去年冬天難忘的董村之行“心系小高舉一家”是我們從網上獲悉后舉行的一次活動,我園不僅發動老師給他們資助、捐款,還把小高舉請到園里和小朋友一起學習、游戲、過六一……讓他感受到了老師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孩子們帶給他的快樂,同時也讓我園的小朋友知道了得到愛和回報愛同樣快樂。08年5.12大地震,我園舉行了“心系汶川、情系幼兒”募捐活動,孩子們在父母家人的帶領下和全園職工一起向募捐箱里投進了自己真摯的祝福,本次活動全園師生共捐款9137.4元,向災區人民盡一點微薄之力傳遞了師生們深深地關懷之情。
(2)創設良好的德育環境,在“小課堂”中育德
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兒童在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利用環境來進行德育教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良好品行也在其中養成。其中“媽媽,您辛苦了”的主題活動情景十分動人,還被長葛市電視臺進行了專題報道。
(3)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合作研究指導家庭德育
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環境,是幼兒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父母的言行、生活中的謙讓、尊重等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模仿的榜樣。
1.充分利用各種契機,大力宣傳家庭德育方法。
2.請各行各業的家長走進課堂,講述他們工作職業的內容、特點,孩子們會更加崇拜自己的爸爸媽媽,熱愛身邊人,懂得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吸納家長參與德育課題研究,共同研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等課題,請家長提出好的意見或建議。家長、教師在研究中互動,在互動中提高。
三、視德育工作為系統工程
德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有同心協力的施教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實效。
1.以賞識教育促孩子發展
教師在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采用積極肯定、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的表現,發現幼兒某些行為可作為教育素材,采取個別講解引導法、集體討論等讓幼兒明白哪些做法是對的,為什么對?哪些做法是不對的,為什么不對?從小事入手,從現在做起。如現在提倡賞識教育,教師運用豐富多樣的賞識方法給予肯定和鼓勵,稱贊一聲“你真棒”、“你比昨天有進步”或撫摩一下孩子的頭,或給孩子一個微笑,無聲地伸出大拇指等。孩子在不斷的賞識中,鞏固著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自信傳遞快樂、由于寬容收獲喜悅。
2.以幼兒同伴為資源促進幼兒良好品行主動形成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同伴關系是兒童道德發展的基礎,同伴之間的交往有助于發展兒童的自我概念”。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幼兒心理通向健康的橋梁;同伴是幼兒學習、模仿的主要源泉。
3.以激勵機制調動教師進行德育的積極性
我園德育工作在師德培訓的基礎上,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指導綱要》的指導下,要求教師們圍繞園德育總目標,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開展不同的、有效地、滲透性的德育教育,并要求老師平時注意積累經驗,最好形成文字材料,針對骨干教師鼓勵她們撰寫經驗報告或論文,年終評出“文明班級”和“優秀德育標兵”,還可為老師年終考核雙倍加分,這樣既可參加上級論文評比活動,也為我園德育教育工作積累了一筆豐富的財富,同時也提高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近兩年我園張曉紅、王雪敏的多名教師被評為市“德育標兵”;崔巧紅等評為許昌市“德育先進工作者”;曹媛媛、李娜、趙惠榮等10多名教師的德育論文在許昌市論文比賽中榮獲特、一、二等獎;樊書艷、王桂金、寧彩虹等多名教師的德育論文在長葛市論文比賽中榮獲特、一、二等獎。胡晴、燕南軒等十多名幼兒被評為市“品德優秀學生”;賈一諾、趙海波等被評為市“美德少年”;史松冉、郭林然等被評為許昌市“文明學生”;我園也多次獲得許昌市教育先進單位、巾幗建功示范崗、許昌市示范幼兒園、德育示范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目前,我園已形成“園內處處有德育,教師人人抓德育”的氛圍和“德育研究促師德修養,崇高師德促全面質量”的良好循環。我園有好孩子進步欄、有升旗儀式、有品德行為掛圖、有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兩周更換一次的家長園地等?;拘纬伞白饚煇塾?、文明守紀、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園風。
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難免存在有不足之處:部分隔代家長德育觀念差,導致了教育的不一致;教師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們將不斷吸取教訓,總結教育經驗,探討幼兒德育教育新路子,為幼教改革作出新貢獻,也讓德育教育這朵文明之花在我園爭奇斗艷,成為我園素質教育道路上的一顆奇葩。
【參考文獻】
[1]劉振天.昆體良論兒童道德教育[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 1992年第4期。
[2]鄒英.幼兒德育――直面與超越[J].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