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0: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經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勞動力轉移,土地流轉,調研報告
呼蘭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農民增收這個核心,健全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土地流轉互動機制,為提升農村經濟運行質量,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通過勞動力轉移牽動土地流轉,從而帶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增加投入,促進了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探索出了一條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全區采取多種模式加速土地“依法、自愿、有償”流轉,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有序流動和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不僅使外出務工農民獲得土地承包權益,穩步推進了勞動力轉移,而且使留守農民實現了規模效益。截止目前,全區轉移農村勞動力13.8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1%,創勞務收入14億元,農業人口人均勞務收入3107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全區通過轉包、轉讓、租賃和入股等形式,引導轉移就業的農民流轉土地38.9萬畝,占轉移就業農民承包土地面積的52%。
一、多種途徑流轉土地,解放農村勞動力
呼蘭區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愿、依法有償”的土地流轉機制,為推動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一是創新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推進土地流轉,釋放農村勞動力。在不改變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以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鼓勵農民以土地轉包、租賃的方式,積極參與農業合作經營,從而加速土地流轉,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目前,全區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00余家,流轉土地面積達6.1萬畝,吸納農村勞動力1.2萬名。二是引進現代農業資本,促進農村集約化經營,釋放農村勞動力。呼蘭區注重在農業領域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借助企業自身資金、設備、技術和管理優勢,讓農民以土地入股、轉包和互換,發展訂單農業,建立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助推了土地流轉規模。實現了基地建設和農民的互惠雙贏。在抓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還注重扶持各類專業大戶,按市場規則引導土地向種養殖業大戶流轉。三是建設園區,流轉土地,釋放農村勞動力。為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呼蘭區加快了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和勞動力轉移輸出步伐。以沈家、雙井等鄉鎮設施農業示范園區為依托,打造哈肇路設施農業示范帶。采取承包地互換轉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引導外出農民把土地向園區集中,實現集約化經營,釋放了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民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的步伐。雙井示范園區在300畝土地上建溫室大棚20個,每個大棚年純收入1.2萬元。
二、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推動土地穩定流轉
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了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業要素的優化組合,又進一步推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呼蘭區近年來采取多種渠道大規模轉移農村勞動力,建立和完善了“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政策引導、流動有序、管理規范、服務完善”的勞務經濟發展新機制,做大做強勞務經濟這篇文章,推動了農村土地的穩定流轉。一是提高培訓質量,促進勞動力轉移,穩定土地流轉。呼蘭充分利用國家“陽光工程”培訓資金,發揮陽光工程培訓的牽動作用,通過整合教育資源,采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聯合辦學方式,提高培訓質量。根據市場需求,堅持定向培訓、定向輸出。目前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全區已形成了數控、電焊、計算機、建筑、服裝等專業品牌。區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與省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合作培養的數控專業學員分配到中糧集團、青島海信等知名企業;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培訓電焊工叫響大連造船廠。近年來,全區共開展技能性培訓農村勞動力2.1萬人,實現了穩定就業。區勞動力轉移辦公室還與200余家企業確立了勞務協作關系,每年可提供1萬余個就業崗位,為學員提供輸出、維權保障一條龍服務,促進了穩定轉移,也促進了農村土地的穩定流轉論文格式。二是成建制舉家遷移,穩定土地流轉。農戶成建制舉家向城鎮遷移是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穩定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也是從區域范圍實現農工、農商轉化,實現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戰略舉措。全區已有7669戶舉家外遷,轉移農村勞動力13875人,流轉土地11.4萬畝,不僅提高了土地流轉的總量,而且增加了穩定性,提高了農業規?;洜I水平。三是創新發展合作組織,穩定土地流轉。發展農村新型專業合作組織,構筑新的載體,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是穩定土地流轉的重要保證。許卜鄉蒲井村農民合作社利用外出農民流轉出來的土地建設設施齊全的蔬菜生產基地,發展無公害蔬菜3500畝,并吸納本村勞動力110名在生產基地常年出勞務,每個農民年獲得工資性收入1.5萬元。蒲井村五個鋼筋隊輸出勞動力310人,年創收496萬元。新型合作組織建設對穩定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村勞動力分工分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規范管理,配套服務,為土地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
為保護外出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呼蘭區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基礎上,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加大力度,為推進勞動力轉移穩定土地流轉提供保障。一是提供法律服務保障。區政府出臺了《呼蘭區進一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文件,確定了“土地流轉形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實施程序合法化,流轉合同規范化”的原則。由區政府統一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在承包期內,允許承包人租賃、入股、轉包,增加土地收益。鄉鎮農經中心普遍建立了土地承包管理機構,對土地流轉實行登記備案制度。強化區土地承包仲裁機構職能,加大調處和仲裁工作力度。各鄉鎮農經管理中心及時向農民提供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檔案。區級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鄉鎮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及時開展土地流轉供求登記、信息、土地評估、政策咨詢等服務工作,為外出務工農民和務農職工提供了土地權益的制度保障。二是提供社保政策保障。把已經放棄經營土地、進入城市就業的農民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與城鎮社保的對接,避免再次返鄉與民爭地。加大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力度,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范圍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于已經流轉土地的農民,引導他們從土地流轉收益中拿出部分資金,參照城鎮居民建立個人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增強外出就業的穩定性。三是提供生產經營保障。對于規模經營土地的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呼蘭區組織涉農部門,全力給予資金、技術和物質支持,使其快速發展。2010年,區政府協調金融部門發放支農貸款7億元,扶持農戶7.2萬戶,為土地規模經營提供資金保障。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并與大專學校、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為科學種田提供指導服務。實施優質糧食、測土配方施肥、玉米豐產、科技入戶、農業技術標志性工程等,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為土地連片經營提供技術支持。建立村民互助小組,幫助外出勞務留守人員春播、夏鋤、秋收。同時,認真貫徹落實農機補貼政策,更新農機具140多臺(套),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7%,使新型大型農機具得到很好地應用,提升了作業效率,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生產質量。
關鍵詞: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高等農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6-0091-02
國際貿易課程不僅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基礎課之一,同時也是其他經管類學生重要的必修或選修課程。遺憾的是,當前高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高等農業院校,本文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指出農業院校在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突出的共性與特質問題,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議。
一、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目前,針對本科生的國際貿易課程依然集中于傳統的成熟理論的講授,主要包括古典與新古典貿易理論,而對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以及最近幾年興起的新新貿易理論部分,幾乎沒有涉及。同時,對于傳統經典理論的介紹也只偏重理論本身,而對理論在經驗中的檢驗的相關內容明顯缺乏。教學內容缺乏更新是當前高校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包括綜合大學與農業院校。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盡管已非常成熟,但在現實中的解釋力在逐漸減弱,經典理論應該作為學生學習國際貿易的基礎和開端,但絕不應是學習終點,這樣不僅無助于學生對國際貿易課程整體框架和發展脈絡的熟悉,且導致理論與實際脫節。究其原因,除了教師專業技能限制以及科研壓力等原因之外,還跟教材更新速度緩慢相關,當前多數國內教材對新的國際經濟現象、經濟問題的追蹤及理論分析明顯滯后,加上學生過度依賴教材,偏重考試結果,從而導致按照既有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學現象較為泛濫。
2.教材選取的隨意性與主觀性。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對教材的選取,國際貿易課程的教材僅國內出版的就可謂是汗牛充棟,編著者眾多,不僅良莠不齊,而且難易程度不一;如果教材選擇適當可事半功倍,否則可能誤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情況而言,教師在選取教材時,并未較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更不會考慮該門學科對學生的長遠影響;往往選取的標準是主要偏重個人偏好,尤其是傾向于挑選容易講解的教材,做到最大可能地節約個人精力和投入;并且一旦選定教材在若干年內都不進行更換和調整,而多數教材的更新速度是緩慢的,但是教學內容卻一如既往地按照選定不變的教材年復一年地講授,也很少進行課件的更新與補充。而在學生這一方面,為了考試順利通過,多數人過分依賴制定教材,即使有推薦的其他版本教材和輔助學習資料,學生通常也并不重視,結果,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實習環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大學生實習是一項充分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活動,是教學在課外的體現與延伸,實習應根據所學專業進行相應的安排,進而檢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遺憾的是,當前很多高校對待大學生實習并不重視,或者讓學生自己去找企業實習,或者學校統一安排,但卻流于形式。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而言,由于是農業院校,具有很多農業方面的優勢資源,比如實驗與研究基地、優秀的農業科研隊伍以及農業區位資源等等。所以,多年來我校貿易專業學生的實習方式主要是深入到周邊的農村地區進行農戶調研,采集相關數據信息,最后就具體農業領域相關的實際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可以說這種方式極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實地調研能力,并使其親身體驗中國農村、農民與農業的發展現實,然而,弊端是與國際貿易專業理論偏離較多,無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甚者,由于我校長期以來形成的實習傳統,導致貿易專業學生逐漸忽視國際貿易等核心基礎課程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國貿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質量提升。
4.學生經濟學基礎普遍薄弱且主觀能動性不強。國際貿易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是經濟學在國際范圍內的應用。但是,農業院校由于其農學研究氛圍濃郁,而經濟學等基礎學科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國貿專業學生的經濟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這就成為在國際貿易學習中的絆腳石。同時,受到院校教師科研領域與學校優勢資源的影響,貿易專業學生也較多傾向于純農學的研究,而對與國際貿易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研究并不十分感興趣;結果導致,很多貿易專業學生在最后的畢業論文設計中選擇國際經濟學研究方向的寥寥無幾,反而普遍在管理學或農學范疇內選題;長此以往,通過學生之間的跨屆交流就形成了一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又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即由于畢業論文設計可以任意選題,導致他們更加不注重國際貿易的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或是為了獲得獎學金而進行的一種功利式的學習,也正是因為如此,多數學生過分依賴指定教材和課件,而并不關心是否獲取了真知,沒有學習熱情,明顯缺乏主觀能動性。
二、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1.更新教學內容。(1)吸收最新的學科研究進展和科研成果。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既古老又年青的學科,國際貿易理論伴隨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國際貿易實踐活動不斷地出現新形式、新趨勢。于是,在針對學生的理論學習中,要注重學科前沿并及時更新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新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等近幾年剛剛興起同時又引起較多學者關注的新理論;同時,條件具備情況下,還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文獻作為授課內容的一部分。(2)突出“國際性”特色,同時更要注重結合中國國情。國際貿易專業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色,課程要突出該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更值得強調的是結合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實際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對外貿易高速發展,同時又不斷地涌現新的問題,國際貿易理論在解釋發達國家貿易實踐方面無疑是較為成功的,但是否也能很好地解釋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的情況呢?這些都應是授課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3)教學內容的更新與補充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或研究興趣相結合。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高校教學與科研活動實際是相分離的,但實際上教學科研是可以融合互為一體和相互促進的。任課教師如能將自己的研究課題或研究興趣融入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能使其在該領域的研究越發成熟和深入;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可了解到老師的研究興趣,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中來,從而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該學科;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2.改進教學方法。(1)優化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建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案例教學、音像教學、計算機模擬軟件教學、開放式研討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尤其應注重開發案例教學、計算機模擬技術與課堂研討等形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且可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該學科的研究技術和手段,同時提升理論學習與研究能力。(2)改進實習方法,加強實踐環節訓練。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原則,同時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新的教學方法應注重將課堂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實現感性與理性認識的提升。有鑒于此,建議我校在實習環節應根據不同專業進行安排與設計,而不是采取一個模式、“一刀切”。就國貿專業學生而言,應安排去對外貿易企業或工商企業,以及海關、外管局、檢驗檢疫局等政府職能部門觀摩學習,建立幾個穩定的實踐型校外實習基地。
3.強化國際貿易教學的國際化理念。(1)擴大與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赏ㄟ^國際間與校際間的學者互訪,開設貿易領域專家講座的方式,讓學生接觸國內外最前沿的學科知識與信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與國外很多院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已建構起一個比較好的國際交流平臺,只是較多集中于農經領域,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多注重在經濟學、國際貿易等學科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時,應多邀請國內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前來講座,并采取計學分制的方式形成學生激勵式參與。(2)引進國外原版教材,嘗試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是提高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與國際接軌、適應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需要。首先,對于教材的選取做到難易程度適中,同時為學生推薦輔助教材和學習資料;其次,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對教師的技能培訓;最后,應合理設計課程體系,增設專業英語課程以輔助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
總之,國際貿易課程改革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對于農業院校國貿專業學生而言更應注重對其經濟學基礎理論的訓練。通過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等多管齊下的改革,有理由相信一定能培養出適應當今日益國際化需求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臺照.考試與素質教育[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0,(3).
[2]陳祥升、林楓.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及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1).
[3]沈伯明.經貿類課程雙語多媒體教學初探[J].外語外貿高教研究,2000,(3).
[4]胡國恒.新新貿易理論與國際貿易課程改革[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9).
[5]歐陽卉.國際貿易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2,(6).
[6]蔡中華,趙寶元.“雙語教學”在國際貿易與經濟專業的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7,(1).
[7]孫瑞華.國際貿易課程案例教學探索J[].石油教育,2001,(2).
一、計量經濟學實際教學效果和問卷調查說明
1.長江大學經濟學院計量經濟學最近四屆教學效果。長江大學是湖北省二類本科,除了臺灣省,生源覆蓋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經濟學院《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基本能反映地方高校的教學質量。根據近四屆學生課堂教學效果抽樣來看,2005級(包括經濟30501班、經濟30502班)、2006級(包括經濟30601班、經濟30602班和農經30601班)、2007級(包括經濟30701班、經濟30702班和農經30701班)和2008級(包括經濟30801班、經濟30802班和國貿30802班、國貿30803班)各年級實際計量經濟學考試平均成績及其分布見圖1、2。由圖1、2可以看出,從2005級至2008級,學生計量經濟學考試平均成績略有上升,但總體水平維持在70分左右。優良率在逐年遞減,而中等水平和及格率從2006級開始在逐年增加。成績的最高分為97分,而最低分僅為6分,離散程度非常大。2006級學生的不及格人數和不及格率都最大。從學生畢業論文中所使用計量模型來看,運用計量模型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級比例為26.8%,2006級為29%,2007級為29.4%,2008級為31.6%;而從模型的正確使用來看,比例也不高,正確率分別為:53.2%,51.3%,40%和50%。由上述統計數據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本科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知識掌握程度還較低,對計量模型的運用能力仍不夠。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學時的減少造成的:2005級為64學時;2006、2007級為56學時;2008級為48學時。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學方面的原因。
2.統計抽樣說明及結果。本文使用的統計數據是建立在2007~2011年對長江大學經濟學院2005~2008級學生的隨機抽樣得到的。四年共發放問卷190份,其中,2005級40份,2006級50份,2007級40份,2008級60份。從問卷調查表中,我們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問卷,得到有效問卷171份,其中:2005級34份,2006級44份,2007級37份和2008級56份。占抽樣年級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005級41.46%,2006級為41.12%,2007級為34.26%,2008級為36.36%。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1.理論模型建立和變量說明。由于問卷調查全部是定性問題,因此,我們建立如下虛擬變量模型:cji=a0+αsexi+βsubi+14j=1Σγjwji+μi,i=1L171其中,cji為第i個學生計量經濟學的實際考試成績;sexi=1L男生0L女Σ生;subi=1L理科0L文Σ科;wji=1L回答為優+良0L回答為中+Σ差
2.實證分析結果及解釋。利用問卷調查所得到的數據和學生計量經濟學實際考試成績,運用本文所建立的虛擬變量模型,在EViews6.0軟件環境下,得到回歸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學生性別和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在10%顯著性水平下,對計量經濟學的考試成績有顯著影響;課堂板書與課件之間協調在5%,顯著性水平下,對考試成績有顯著影響;而文理科別、對先修課程的掌握程度、課件質量和課堂板書在1%,顯著性水平下,對學生計量經濟學考試成績有顯著影響。由于計量經濟學涉及到較多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統計學和概率論的基礎知識,其先修課程包括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統計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理統計等,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先修課程掌握不牢,勢必會對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相對于女生而言,男生或理科生邏輯抽象思維較強,成績相對而言會高。同樣,課件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課堂聽課的思路,進而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如果課堂上僅僅依靠課件,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對很多問題又無法深入理解。因此,老師的課堂板書對幫助學生加強知識點的理解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基本結論與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途徑
目錄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6
二、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的成因…………8
三、在貧困的農村建立社會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對于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的對策………………12
參考文獻……………………………………………17
辭謝…………………………………………………18
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在以農業為主的我國越來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貧困的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更是得到人們的關注。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但是在貧困的農村地區依然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如保障覆蓋面窄,保障水平低,資金來源不足等。研究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問題并提出可行的實施方案,對于建設和諧社會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社會保障農村社會保障貧困地區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會保障是一國政府為全體國民(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因各種原因失去收入來源而生活貧困時,向他們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能不考慮到我國的地區差異。我國貧困地區人口比重大,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而且集中了我國大部分的貧困人口,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任務更艱巨,貧困農村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更為突出,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緊迫性更為明顯。我國目前正在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鎮地區,盡管從1991年開始已經在發達的農村地區進行了商業性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試點,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地區仍是一個空白。我國現在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建立較為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其迫切性及意義不亞于城鎮的社會保障。
一、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
建國50多年來,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會保障制度,對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都曾發揮過極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區解決了部分群眾“老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問題。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在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推進,它對農村社會發展的保障功能,卻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問題。
(一)范圍小,覆蓋面窄
1994年,建立社會保障網絡的鄉鎮雖達14854個,卻僅占全國鄉鎮總數的31%,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會的村委會僅占24%。沒有建立社會保障機構的地區,盡管集體也以公益金和合作醫療基金的形式向農民收取社會保障費用,但由于個人繳納的公益金只是贍養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社會供給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約束,農民沒有積極性。而且大部分鄉鎮企業和私有企業以及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三資企業對農村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基本上是空白。這種情況,使國家無法對農村勞動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極不適應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國農村經濟長期處于極低的發展水平,農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極其有限,所以他們用于社會保障方面的消費,也只能是一種低水平的社會保障。例如,自1992年開始在全國推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盡管民政部門和政府其他部門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但距離農民最基本的養老需求的滿足尚有相當距離。農村的醫療保障制度也基本上處于同樣的境地。農民很多情況下都陷入缺醫少藥、療費昂貴、毫無醫療保障的窘境,社會保障無論是范國還是標準都是很低的。有調查顯示,占人口80%的農村居民,僅享受社會保障的11%,可見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會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國農村推行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從嚴格意義上說都不是真正的社會保障,而僅僅屬于社區保障。農村以養老、醫療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作僅在小范圍內實行。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社會保障基金調劑范圍小,在如何確定福利水平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方面國家沒有一個具有法律意義上的數量規定。全國雖有1100個縣開辦養老保險,但參加人口只占總人口的10%,積極推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雖然解決部分群眾“病有所醫”的問題,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人口在保健醫療問題上對集體的依附關系,醫療保障只是社區化,而不是社會化。一般說來,經濟較發達的東部農村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亦較高,而經濟不發達的西部地區,則集中了我國大多數貧困人口,許多人連溫飽還未解決,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農村地區各社會保障項目發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區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不全,而且各項目間缺乏有機聯系,構不成整體優勢。
(四)資金來源不盡合理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資金來源是以農民個人激納為主,集體次之,國家為補充。這使國家和集體所體現的社會責任過小,不僅造成了資金來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標準,而且也影響了農村參加養老和醫療等保障的積極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難度。所以我國應盡快改變目前這種資金來源方式,尋找適合我國貧困地區實際情況的多渠道的來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夠科學與規范
首先,管理體制不順,表現為政出多門,管理多頭。民政部門、計生委、基金會、壽險公司等機構涉及了農村社會保障,導致相互扯皮,辦事效率低下的狀況。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難以保證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再次,國內尚未立法,使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無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條塊分割,職)權不分,缺乏監督,使本來已經夠亂的管理體制更加混亂。
二、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的成因
(一)貧困地區的農村人口比重較大
貧困地區城市化僅為20%左右,低于全國20個百分點,這使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遠高于我國其他地區。而且由于貧困農村城鄉非農經濟不發達,廣大農村人口又大多積淀在農業領域。1999年,我國農村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員的比重高達63.7%,而其它產業從業人員的比例又遠遠低于其他地區。農村人口比例大,農業從業人員比重高,那么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任務和負擔重,這是顯而易見的。
(二)農民收入水平低下
貧困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貧困面大,貧困率高,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遠低于其他地區。另外,貧困地區農業產值水平低,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農產業落后,農民從事非農產業擴大收入的機會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區的居民收入還處于維持生計水平的狀態。收入的低下使他們維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難,根本不會考慮社會保障的問題。所以,農民收入低會嚴重制約其對加入社會保障網的積極性。在當前這種情況下,要農民自己出一部分錢,無疑還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三)政府財政困難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貧困地區各級政府的財政困難較大。以1998年的統計資料為例,西部11個省區市財政收入共868.58億元,財政支出則高達1678.21億元,收支相抵,赤字為809.63億元,財政赤字為當年財政收入的93%。分省區看,則各個省區市都有赤字。而東部地區地方財政既能辦大事,又能有節余,并且還有潛力可挖,西部則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暫時也沒有多大的潛力可挖。如果在現有財力的基礎上再增加大筆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支出,地方財政可謂是雪上加霜。
很顯然,貧困農村經濟實力薄弱,三農問題突出,地方財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從總量上看首先是大筆的、而且是持續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續的受益。它的財政支付能力和農民的經濟承載力的困難是問題的核心。解決支出的問題在先,辦成好事的收獲在后。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在先,形成良性循環在后。這是對在此地區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難題所做的基本估計。
三、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健全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矯正收入分配市場失靈的有力手段,是促進社會公平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作為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實現共同富裕是不可動搖的目標,對于貧困地區的農村尤其如此。因此我們必須注意防止兩極分化,主要是防止城鄉分化和農村內部分化。要防止兩極分化,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便是一個重要的措施。社會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間進行分配,使整個社會收入趨于公平,這不僅可以保障老、弱、病、殘等農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僅是農村社會的“穩定器”,而且是經濟運行的“穩定器”。
(二)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符合利益對等原則和稅收公平原則
從農民的角度看,他們不僅以上繳各種費稅直接為國家財政做出貢獻,而且還通過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方式間接為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財政資金,且這種積累方式目前還在持續。按照利益對等的原則,政府以財政資金向社會提供服務及公共產品,作為這些服務及公共產品的受益者應該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稅費的人。社會保障實際上就是政府向國民提供的一種公共產品,與城鎮居民一樣,農民應該是享有社會保障的主體。稅收公平原則的標準之一就是根據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務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務者多交稅,反之則少交稅,但無論如何納稅人都應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務。因此在農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也符合稅收公平的原則。
(三)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是貫徹以人為本,應對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條件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執行這一國策的難點在貧困地區的農村。在農村社會保障欠缺的情況下,除了土地,養兒防老是農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線。農村老年人在年輕時,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養育上,當其年老時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兒子來贍養。在這種社會存在下,要改變幾千年來在儒家傳統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養兒防老”的生育觀念,是非常困難的。何況,我國已明文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笨梢?,只有建立健全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用”,逐步淡化傳統觀念才成為可能。
隨著改革開放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的大量轉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隊成為農村主力的情況日益突出,因此農村養老壓力將十分沉重,未雨綢繆是智者的選擇,對于國家也是這樣,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過這段危險時期。
我們常說要提高全民素質,全民素質主要是指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而農村醫療保障的缺乏嚴重威脅著農村人口的身體健康。在貧困地區的農村,有不計其數的農民不是因為醫療設施不健全便是因為昂貴的醫療費用而耽誤了病情。社會保障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權,也保障公民的發展權,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據統計,“八五”期間,我國1.45億失學兒童中,絕大部分分布在中國的貧困地區。要改變這諸多情況,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啟動內需,一個重要的出路就是啟動廣大的農村市場。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農村市場是非常可觀的。但是當前農民消費水平比較低,據調查,1997年全國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僅擁有電冰箱8.49臺,彩電27.32臺,洗衣機21.87臺,摩托車10.89輛。沒有社會保障的農民希望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積攢下足夠的錢,為自己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積攢基礎,這樣就抑制了他們對高水平的消費。農民每年增加為數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會沉淀到儲蓄中去,很多研究顯示,中國農村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要遠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沒有社會保障的配合,只通過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減輕農民負擔和向農村提供合適的產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啟動農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的對策
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因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而面臨新的任務。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以及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的趨勢等客觀現實情況,以及過去搞的社區型社會保障的夭折,迫使我們必須建立起中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這對我們既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又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建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必須立足我國貧困地區的基本國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后,地區發展不平衡。我國目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做法和國際社會保障經驗,都不能很好地解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按通用的社會保障方式,即按嚴格的收入比例、嚴格的時間和地點、嚴格的投保年齡建立起一種規范的管理辦法,在我國貧困地區的農村相當長的時間內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指導思想是:從農村實際出發,堅持以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借鑒我國城市和國外社會保障的經驗和教訓,以農民自我保障為主,自助為主與互濟為輔相結合,社會基本保障與家庭保障、集體保障、企業保障相結合,實現全方位的社會保障。建立一個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鄉一體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村勞動者和全體農民在面臨年老、疾病、生育、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其他諸困難時,能夠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一)加大投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
覆蓋面是反映勞動者消除生、老、病、死、傷、殘的后顧之憂,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網絡之內的比例數。覆蓋面越高,社會越穩定,我國社會保障城鄉的差別很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和社會保障水平都很低。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必須重視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這樣就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資金、技術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養老、醫療、工傷、教育、生育等在內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種措施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從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社會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經濟發展的制約,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賴經濟的發展。因此,健全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根本,在于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經濟不夠發達,這就要求我們全力發展經濟,同時要求我們在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時,保障水平不能要求過高。
(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按步驟分期實施
一般地區,先從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入手,創造條件逐步展開。經濟貧困地區,根據貧困地區農村的實際情況,要把社會保險與救濟救災工作統一起來,鼓勵每一位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尤其要扶持貧困戶參加社會保險,提高他們戰勝災害、脫貧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圍由小到大,項目由低到高。逐漸從社區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來,建立全國范圍的社會化的保障制度??傊?,開展農村社會保障工作要順應農民的要求,尊重農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漸進,以適應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心理上、物質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資金
要給我國貧困地區的農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無疑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因此,建設貧困地區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首先要求國家投入資金。由于我國貧困地區農村人口多,國家財力有限,單一依靠國家財政來開展社會保障工作,是極不現實的。這就需要我們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如,通過有關政策來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來強化農村集體對保障資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積極引導和農村自愿相結合的原則,在一定范圍內推行強制性養老保險和養老儲蓄,建立個人賬戶,不論集體補助多少連同個人繳費全部記在個人名下,屬個人所有,讓農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從而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加社會保險的積極性,鼓勵農民積極參加各種商業保險,因為商業保險適應性強,能適應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
(五)加快相關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勵農民自我保障的同時,加快農村社會保障立法建設是非常必要的。而社會保障又必須通過國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證,目前社會保障在農村進展不力,舉步維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社會保障立法滯后,比如,在許多私營、三資企業中,常常以社會保險不是法律規定為由,拒絕為農民工設立保險。因此可見,加快農村社會保障立法建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貧困地區的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貧困的農民感覺到社會保障有了法律的保護,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實處。其次,要根據我國農村的現實情況建立多層面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的管理水平。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國情,就是在同一村莊,戶與戶之間的收入也各不一樣,單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很難照顧到各方面的要求。在農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改變以往“政出多門”的現象。各項保障項目都設立一個統一管理的機構,統一指揮,統一領導,讓保障有統一文件,有統一的人員,把事情落在實處,確實讓農民感受到社會保障的益處。
(六)堅持國家政策指引,農民自我保障為主,集體補助為輔的保障原則
社會保障也有度的問題,社會保障若過于濃厚,農民從社會保障中得到的好處越多,他們就會減少勞動供給,產生一種惰性心理,只等著社會的補助,而自己不去勞動,導致社會和經濟效率的損失,國家財政負擔過重。所以社會保障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設法引導農民產生自我保障的意識,幫助他們實現自我保障,把集體保障作為輔助方面。務必要處理好“養窮人”與“養懶人”之間的關系。因此,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要制訂一個適度的保障標準,即社會保障的均衡點。在這一點上,既能夠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時又不會喪失尋找新工作機會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陳樹文:《社會保障學》,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耿忠平:《社會保障學導引》,同濟大學出版社。
[3]史探徑:《我國社會保障的幾個理論問題》,《法學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頁碼。
[4]鄭功成:《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專家談》,《勞動保障通訊》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頁碼。
[5]尚長風:《農村社會保障問題》,《中國財經信息資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頁碼。
[6]周一平:《中國西部地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議》,《中國勞工通訊》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頁碼。
[7]紀盡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韜等:《農民工社會保障調查》,《半月談》,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頁碼。
[9]楊立雄:《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會》,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頁碼。
[10]鄭功成:《農民工的權益與社會保障》,《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頁碼。
[11]李強:《城市農民工的失業與社會保障問題》,《新視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頁碼。
[12]翟從海:《我國民工社會保障現狀與立法建議》,《社會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