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0: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云計算的基礎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職業技能;考試結果
中圖分類號:D035.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12-0073-03
1 引言
2011年,云南省共有1716名考生參加了2011年10月22日建(構)筑物初級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基礎知識全國統一考試,共有3000余人參加了技能考試,其中1687名考生取得了兩項成績,均為消防控制室從業從員[1]。2012年,云南省有4批共4690名消防控制室從業人員參加了2012年1月14日、4月21日、7月21日、10月20日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基礎知識全國統一考試,全年共有4581名消防控制室從業人員參加了技能考試,其中4226名考生取得了兩項成績。結合考生基本情況,對2011年1687名和2012年4226名考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可以為用人單位選聘和培養消防員及相關學校今后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培訓提供依據。
2 資料與方法
收集考生學歷、年齡、性別、生源地和考試成績等基本信息,建立Excel數據庫。統計2011年1687名和2012年4226名考生各分數段的人數及比例、平均分、標準差等項目,計算不同學歷、年齡、性別考生的人數及比例、平均分、標準差、及格率等項目。在此基礎上分析考生考試成績與學歷、年齡、性別等關系。
3 結果與分析
3.1 統計結果
考生的考試成績整體情況見表1、表2,考生的學歷、年齡、性別結構及考試成績見表3~表5。
3.2 結果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與2011相比,2012年的基礎知識考試平均分略有下降,而技能考試平均分有所上升,基礎知識考試及格率、技能考試及格率、綜合成績及格率有較大幅度下降,基礎知識考試優秀率基本持平,技能考試優秀率和綜合成績優秀率有較大幅度上升??傮w上看,基礎知識考試成績和綜合成績有所下降。
從基礎知識考試成績分布看,兩年的優秀率相當,考生的成績均主要分布在60~90分之間,而2012年的不合格率較2011年提高6.1%;從技能考試成績分布看,考生的成績也均主分布在60~90分之間,與2011相比,2012年超過80分的高分段考生人數比例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不合格率也提高了3.6%,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從學歷上看,2012年首次出現碩士學歷考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其他各學歷層次考生比例與2011年相比沒有明顯的變化;從考試成績看,碩士、本科學歷考生在基礎知識考試和技能考試方面優勢明顯。
從考生年齡分布上看,考生年齡主要集中在20~49歲,兩年中,考生年齡結構相關不大。從基礎知識考試成績上看,50歲以上的高齡段考生成績下降明顯,20歲以下的低齡段考生成績上升明顯,而中青年考生成績基本持本;從技能考試成績上看,60歲以上的高齡考生成績下降明顯,20歲以下的低齡段考生成績上升明顯,20~49歲中青年考生成績有所上升,而50~59歲段考生成績基本持平。
從性別結構看,考生以男性為主,與2011年相比,女性考生的比例有所提高。在兩年的考試中,女性考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均高于男性考生。
4 結論
對2011年和2012年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參加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的云南考生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表明,與2011年比,2012年考生的基礎知識考試成績和綜合成績有所下降,不合格率有所上升;中青年、高學歷考生取得較好的成績,女性考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均高于男性考生,這種現象與2011年相同。
參考文獻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當全球各大公司都在炒作“云計算”這個概念的時候,你知道為什么要有“云計算”這個概念嗎?藺華、楊東日、劉龍康編著的這本《大師訪談(云計算推動商業與技術變革)》將帶你去探索,走進一家家大公司,對話一個個大師級的人物。
《大師訪談(云計算推動商業與技術變革)》通過對業界多家主流“云計算”服務提供廠商微軟、Google、IBM、蘋果等高層和專家的訪談,幫助讀者全面、深入地學習和理解云計算,通過不同專家對云計算的看法展現出云計算的全貌。這些充滿睿智的對話里,有針鋒相對,有自相矛盾,談技術深入淺出,又不失詼諧幽默。本書不僅僅是介紹技術,更探討思想,讓大家了解“為什么要有云”。
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
作者:楊波,周亞寧 編著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是一本關于通信基礎知識讀物,內容涉及通信的各個領域,從通信網絡的基礎架構到包括語音通信、數據通信、移動通信在內的各類通信技術,從通信的服務運營,到通信在個人和家庭以及行業和企業中的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到產品開發基礎,通俗地詮釋了通信的相關知識,并附有行業內的企事業單位和標準化組織等簡要介紹。受到互聯網影響的行業及個人。本書向讀者講述通信的發展歷程。
不是三維——軟件項目的設計、開發與管理
作者:何小朝 著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本書從軟件與三維實物的本質性不同出發研究軟件生產方法論。今天,軟件生產中許多傳統問題并沒有得到質的改善,以“爆炸”形容的技術發展的實質究竟是什么?先進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現狀如何?本書首先深入分析以上問題,指出軟件的本質及其至今不能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內在原因;接著,從軟件設計,測試與管理三個方面,系統地介紹了作者多年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效實用方法觀點。
完美軟件——對軟件測試的各種幻想
作者:(美)溫伯格 著,宋銳 譯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程序設計心理學”一書作者Weinberg的另一力作!
揭穿軟件測試神話。
每個人都在軟件測試中扮演著某種角色,即使是項目團隊之外的人也一樣,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測試人員、開發人員、客戶和用戶都會參與塑造測試的過程和結果,很多時候是在無意中進行的。測試人員不需要繼續生成大堆文檔、造成敵視的態度,而是可以通過在任何過程中結合有效的測試意識來培育大量的機會和豐富獨家傳記。
三網融合的關鍵技術及建設方案
作者:楊煉 等編著
關鍵詞:概率;統計;概率與統計
概率與統計部分是高中文科數學一個重要的知識板塊、在原教材的基礎上變化后,有更強的實用性和整體性,也是高考考查考生應用意識的重要載體,已經成為近年來新課標高考的一大熱點與亮點。究竟怎樣才能保證本部分的得分呢?下面談幾點認識。
一、教材分析
概率與統計部分教材的編寫有很強的系統性和實用性。概率部分主要包括兩種基本的概型:古典概型和幾何概型及概率的基本性質,與老版本教材相比更注重理解基本原理而不是計算。統計部分包括抽樣方法及統計的基本思想――用樣本的特征來估計總體,該部分教材的編寫更加注重整體性和實用性,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高考命題趨勢
1.客觀題的命題趨勢
在高中文科數學高考中,概率與統計部分選擇題、填空題的考查主要以實際問題為載體考查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以簡單題為主。
2.主觀題的命題趨勢
高中文科數學概率與統計部分的解答題通常是以實際問題為背景綜合在一起進行考查的,有時也會和其他知識點交匯進行考查,充分體現了其實用性及遵循了在知識點的交匯處命題的原則。多為簡單題和中等題。
三、教法思考
概率與統計部分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而本部分的文科考題均屬于容易題和中等題,所以保證本部分的得分對高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究竟怎樣才能保證本部分的得分呢?教師在教學中可從以下幾部分進行把握:
1.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高考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算能力,基礎知識是基本技能和運算能力實施的前提,所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是得分的前提和基礎。
2.構建知識網絡
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是零散的,要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從系統上對知識點進行把握。
3.把握基本題型、基本思想
從題型角度來說,選擇填空題通??疾楦怕逝c統計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而解答題通常將概率和統計綜合進行考查,有時還會將概率統計與其他知識點綜合進行考查。
4.規范解題格式
規范解答題的解題格式,抓住得分點,避免不必要的丟分。
5.注重知識點間的交匯
考試科目
2020年江蘇連云港專升本報考類別及對應考試科目如下:
命題
1.“專轉本”全省統一考試命題工作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有關高校應在命題教師選派等方面給予支持與協助。
2.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英語、日語等科目滿分均為150分,計算機基礎科目滿分為100分。每位考生參加統一考試科目為三門,即大學語文或高等數學,英語或日語,計算機基礎,總分滿分為400分。
3.大學語文科目考試內容為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計算機基礎科目考試要求為省級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水準,英語、日語、高等數學等科目考試要求均為高等學校專科二年級水準。英語專業和非英語類專業的英語科目考試分別使用不同的試卷。
考試時間
關鍵字:三本;NCRE;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17—0067—02
一、前言
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熟練使用計算機已經成為當代人們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一些單位已經把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作為衡量人才錄用的重要依據之一。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簡稱NCRE) ,是經現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面向社會,用于考查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能力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合格證書式樣按國際通行證書式樣設計,用中、英兩種文字書寫,證書編號全國統一,證書上印有持有人身份證號碼,該證書全國通用,是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證明,也可供用人部門錄用和考核工作人員時參考。因此,對于三本院校的學生而言,NCRE的合格證書成為與其他批次高校畢業生同臺競爭的一個必備的條件。
二、現狀及分析
近幾年,獨立學院緊跟公立高校,NCRE成績已經不與學位掛鉤,隨著教學計劃的修改,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的學時都進行了壓縮,在上課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些降低,有的學生想學,但感覺課堂的時間不充分,課后與老師交流的時間短。為了拿到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證書,有的學生去參加各種強化班,效果不是很理想。
對于那些參加輔導班的學生來說,其學習的主動性是很高的,怎么才能幫助他們都拿到證書呢?通過了解得知,在課間,有些學生拷貝老師的課件,準備在課后看看或者在考試前作為復習資料。
從考試內容上看,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在堂課上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們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學生們要拿到證書,這部分的內容還非常重要。
三本院校的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遇到問題勇于找老師溝通,由于時間的原因,以及條件的限制,有時學生們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答。有些院校的VB課程是在大學一年級開設的,而學生們在大學二年級或者大學三年級時還要參加NCRE的考試。如果在考前遇到問題,能夠被經驗豐富的專業老師給予回答,對學生拿到合格證書是非常有幫助的。
以上現象的出現,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以及老師的解答不能同步,也就是說,由于時間、地點以及條件的限制,在課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疑惑不能及時的得到滿足和解答。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使更多的學生拿到NCRE的合格證書,我們建立了基于網絡的NCRE自主學習平臺。能夠幫助學生們通過NCRE二級VB的筆試和上機,以便于學生們拿到相應的證書。
三、基于網絡的NCRE自主學習平臺
1.建立和使用的條件
網絡平臺制作的條件是要有服務器和相關的技術人員。我院有些老師熟練掌握ASP、PHP,他們有制作過類似系統的經驗,具有實現此功能的技術條件。我院的網絡中心具有實現網絡平臺的硬件基礎和網絡環境。
現在各高校的校園網已經完成,很多學生在寢室就能上網。這為基于網絡的NCRE自主學習平臺的使用提供了基礎條件。
因此,具有建立和使用該平臺的條件。
2.功能介紹
根據學生們課上和課后的需求情況,我們在基于網絡的NCRE自主學習平臺上建立了課件下載、例題下載、基礎知識、在線測試、歷年真題下載、交流平臺六個部分。
課件下載是老師們把自己的上課時使用的課件,經過完善后,上傳到網站上,可以供學生們下載。
例題下載是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的典型例題,經過篩選后,上傳到網站上。這些例題對學生們掌握課程內容有明顯的幫助。尤其是對那些因某原因不能及時來上課的學生們,幫助他們在課后自學。
基礎知識內容包括數據結構與算法、程序設計基礎、軟件工程基礎和數據庫應用。這部分內容在筆試中占30分,這些內容理論性很強,經過整理、壓縮和精煉后,上傳到網站上,這對學生們筆試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課件下載、例題下載、基礎知識三個部分,是課堂的延伸,是學生們自主學習的基礎內容。
在線測試需要學生們注冊成用戶后,自己根據章節設置的內容進行測試,測試結果以分數的形式體現出來。在測試時間結束后,學生可以看到自己哪些題目做錯了,并可以進行反復測試,直到測試成績滿意為止。這些測試主要是讓學生們評價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可以把每章的最高分數作為期末成績的參考部分。
歷年真題下載部分,提供了從2002年到現在,VB作為NCRE的考試科目的20套筆試真題,學生們可以自由下載,并可以在考前作為自測的內容。
交流平臺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方式。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當學生們在做筆試真題時或者在課后遇到一些問題時,可以在留言板上留言,我們將及時給予回復。
3.使用的效果
下面以2011級學生的使用數據來介紹使用效果。
第五章是VB二級考試中??嫉膬热?。要求學生們記憶的東西多一些,我們以這章為例,來談談學生使用的效果。
本章有效的測試人次為109人次。其中重復測試人次為12人次。本章有97人參加了測試。這章試卷設置了50道選擇題,總分100分。在109個考卷中,有7張試卷及格,及格率為6.4%。
第三章是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包括常量變量、運算符、表達式、函數四個部分。也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在這一章的100張考卷中, 有10個學生進行了2次以上的測試,對比這是十個學生的多次測試結果,能夠給出我們滿意的答案。即經過多次的測試,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內容會越來越熟練,分數在增加。
從測試的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測試的次數增多,分數呈上升趨勢。
四、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不斷發展,還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這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思路,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應對他們的變化情況,從而提高教學水平,使三本院校的學生能夠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達到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根本目標并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參考文獻:
[1]劉敏昆,李莉.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導向[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6):71—74.
[2]許麗娟,陳慶海,王愛繼.計算機基礎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8(23):28—30.
[3]尚蕾.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群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03):645—646.
[4]凌 翌.計算機等級考試與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0(21):138—141.
關鍵詞:卓越課程;計算機系統;計算思維
0 引言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適應我國工業化發展進程,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同濟大學作為首批實施“卓越計劃”的高校,于2010年啟動“卓越課程行動計劃”,加強課程的內涵建設,推動教學改革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另一方面,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Thinking)作為一種教學理念,近年來在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受到關注。計算思維是指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具備計算思維,能夠運用計算機技術和手段進行學習和工作、解決專業問題是高級人才必備的素質。計算思維能力是與讀寫能力一樣的人類基本思維方式。
為了配合同濟大學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方案,提高骨干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同濟大學于2011年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卓越課程行動計劃,將計算思維融入“計算機系統級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計算機系統級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本次課程改革試點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課程授課方式改革;二是訓練(指各種類型的作業、結合課程的創新性實驗項目、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等)方式改革;三是考試方法改革。
課程授課方式改革要大力推行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小班制等教學方式。訓練方式改革除了傳授知識外,還要通過設計綜合性作業、結合課程的創新性項目以及其他形式多樣的綜合性訓練,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人格培養落實到具體課程教學中??荚嚪椒ǜ母镆龖嚱逃a生的不利影響,以學生綜合能力評價和人格養成作為核心,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成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同時,建立計算機系統級教學團隊,以團隊形式對課程進行設計,積極建設和落實包含課程授課方式、訓練方式、考試方法3大環節改革的具體方案。
“計算機系統級課程”教學改革項目在同濟大學軟件學院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共建的“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之上,結合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在學科方向上的特色和優勢,采取“兩級基礎深化、知識體系構建、實踐能力培養、前沿技術追蹤”4項措施,建立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計算機系統級課程教學體系。
1)兩級基礎深化。教師通過“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導論”“計算機導論”和“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分別從廣度與深度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計算機學科基礎教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導論”和“計算機導論”旨在幫助初學者認清學科的輪廓,而“計算機系統結構”則為計算機學科高年級本科生提供完整的學科核心知識。
2)知識體系構建。教師以“虛擬化與云計算”“Web編程”和“計算機前沿技術概論”等課程為基礎,建立計算系統和網絡的知識體系框架,為強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特色和建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學科知識體系規范打下基礎;同時還注重相關課程的交叉,如“計算機系統結構”與“操作系統原理”“編譯原理”在虛擬操作系統、編譯優化等方面的結合,“計算機系統結構”與“虛擬化與云計算”在大規模并行處理系統下的融合等。
3)實踐能力培養。教師通過“計算機系統實驗”課程,將“計算機系統結構”“操作系統原理”與“編譯原理”等課程中關系極為密切的核心內容以綜合實驗形式進行集成,如存儲結構及其管理、目標代碼生成及優化、線程調度等。這樣既有利于消除孤立知識點,又加強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訓練,為他們將來從事計算機系統開發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4)前沿技術追蹤。教師通過“計算機前沿技術概論”課程追蹤國際計算機系統結構領域中的前沿問題與技術。
筆者提出的面向卓越工程師的計算機系統結構系列課程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該教改項目的實施將提高計算機系的辦學水平,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同時也有助于本科教學中多出科研成果。
該教改項目從理論與實踐2個方面展開,圍繞計算機系統主題,在課程體系建設上注重基礎、突出重點。特別是在實踐教學方面,除了在相應課程的實驗環節對學生進行訓練外,還將在專門的“計算機系統實驗”課程中進行有關計算機系統硬件和軟件2個方面的完整的集成實驗,通過數據采集和建模分析等手段驗證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通過發現并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扎實地掌握計算機學科的核心理論,同時提高了從理論到實踐的知識貫通能力和創新能力。
各門課程的教改內容簡述如下。
1)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導論。作為該教學體系的基礎課程,將突出建設計算機系統知識體系方面的基礎知識。主要教改內容如下:
①選用《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作為該課程的雙語教材:
②每章核心內容突出計算機系統方面的基礎知識;
③將計算機系統方面的基本知識從傳統計
算機導論內容中自然引出;
④展開雙語教學,并建設精品課程。
2)計算機導論。作為該教學體系的基礎課程,將突出建設計算機系統知識體系方面的基礎知識。主要教改內容如下:
①選用《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作為該課程的全英文教材;
②每章核心內容突出計算機系統方面的基礎知識;
③加強計算思維方面的教學和實踐,將Python作為入門編程工具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④展開全英文教學,并建設精品課程。
3)計算機前沿技術概論。作為全校的通識課程,適合各個年級的本科生,側重信息安全前沿,同時帶動整個教學體系前沿知識的探索。主要教改內容如下:
①匯集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體系中各個分支領域的前沿思想與技術;
②為“計算機系統實驗”課程提供前沿的實驗內容建議和素材;
③自行編寫課程講義與教材。
4)計算機系統實驗。該教學體系中的實驗課程建立在“計算機系統結構”“操作系統原理”“編譯原理”等課程的基礎之上,是整個教學體系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課程。主要教改內容如下:
①建立計算機系統課程知識體系;
②建立實驗環境,設計豐富多樣的綜合實驗項目和開放性實驗項目;
③編寫實驗指導書。
5)虛擬化與云計算。該教學體系中的專業課程之一,介紹可信與安全系統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結構。主要教改內容如下:
①建立課程知識體系;
②編寫教材。
6)Web編程。該教學體系中的專業課程之一。主要教改內容如下:
①完善課程知識體系;
②建立實驗環境,設計實驗項目;
③編寫教材和實驗指導書。
2 教改特點
基于“計算機系統級課程”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卓越課程行動計劃具有如下特點和創新性。
1)將本系計算機學科優勢、優質課程與“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相結合是本系統級課程教改項目的特點之一;
2)開設“計算機系統實驗”課程作為計算機系統級課程教學體系的核心實驗平臺,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是本系統級課程教改項目的特點之二;
3)本教改項目結合計算機新教學法,將計算思維教學方式在計算機系統級課程中進行實踐(“計算機系統實驗”和“計算機導論”課程中實施),加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本系統級課程教改項目的特點之三;
4)本項目將工業界的最新技術介紹給本科生,為其提供畢業設計選題和到著名企業實習的機會是本系統級課程教改項目的特點之四;
5)本項目將可信與安全計算系列課程作為建設對象,點面結合帶動一批課程、實驗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本系統級課程教改項目的特點之五。
3 教改成果
經過兩個學期的建設,計算機系統級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如下成果。
3.1 教改立項方面
1)2012-2013年,教育部-IBM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建設課程“虛擬計算與云計算”;
2)2011-2012年,谷歌校企共建實用精品課程項目“Web編程技術”;
3)2011-2013年,同濟大學全英文課程建設項目“計算機導論”:
4)2011-2013年,同濟大學雙語課程建設項目“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導論”;
5)2011-2012年,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學改革研究與建設項目“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可信與安全計算課程教學體系建設”。
3.2課程建設方面
1)計算機系統結構。
該課程于2011年上半年被批準為同濟大學本科卓越課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同時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一軟件學院共建國家級精品課程。
2)計算機系統實驗。
計算機系和學院實驗中心已經購買相關的實驗設備并完成實驗室建設;已經開始組織2010級3位碩士研究生完成課程所涉及的5個實驗設計。
3)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導論。
該課程成功申報同濟大學雙語建設課程,并于2011年9月開始實行雙語授課,同時完成了課程網站的建設。
4)計算機導論。
該課程成功申報同濟大學全英文建設課程,并于2011年9月開始實行雙語授課,同時完成了課程網站的建設。
5)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導論。
該課程于2010年開設,目前已完成課程網站建設和《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教材的寫作。該教材獲得IBM大學合作項目書籍出版資助和同濟大學“十二五”規劃教材建設項目的資助。
6)Web編程技術。
該課程成功申報谷歌校企共建實用精品課程,并于2011年開設,同時完成了課程網站的建設。
7)虛擬計算與云計算。
該課程成功申報谷歌校企共建實用精品課程,并于2010年開設,同時完成了課程網站的建設。
3.3教材建設方面
1)《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教材已經編寫完成,于2012年7月正式出版,并被列為同濟大學“十二五”規劃教材。
該教材是一本計算機科學的入門與提高教材,在力求保證學科廣度的同時,還兼顧主題的深度,同時特別強凋計算機科學的前沿性,既介紹計算機學科相關主題的來龍去脈,又引入國內外最新和最熱門的前沿課題。該教材既涉及計算機傳統研究領域,如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又涉及云計算、物聯網、智慧地球等新興熱門研究領域,重點講解這些最新計算技術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既讓讀者對計算機新興技術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又通過各種案例分析指導讀者將計算機最新技術應用到相關專業和學科中。
2)同濟大學已與清華大學出版社簽約出版《虛擬化與云計算》教材,目前已完成部分書稿,預計2013年初出版。
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現狀信息技術和產業的迅猛發展,從根本上改變著世界的技術基礎、產業結構和經濟構成。20世紀80年代的信息革命是個人計算機和消費類電子革命,以計算機應用為標識的信息化進程在我國開始起步。其后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等緊密結合,在電信、銀行、交通、政務以及制造行業等進行了全面信息化應用和改造。隨著電話、電視的普及和互聯網進入中國,1993年啟動的“金卡”、“金橋”、“金關”等工程,拉開了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序幕。進而更由解決應急性熱點問題,轉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和有組織、有計劃發展的軌道。90年代中后期開始了網絡革命,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演進與三網融合,加之移動通信和各種接入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通信和網絡技術的應用范圍,為信息技術提供了更加強大的推動力,也極大地促進了知識的交流和進步,成為帶動新世紀全球經濟和產業升級的龍頭。信息技術發展至今,信息產品、信息應用系統和信息網絡已滲透到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各個層面:計算機和網絡的結合,極大地方便了信息的處理和交流,政務、商務、教育、娛樂等環境和方式經歷了深刻的變革;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徹底改變了傳統工業的面貌;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電子交換、信息系統集成、電子商務等給企業運作和物流提供了極大方便;而消費電子領域和網絡購物更是已經形成巨大的消費市場。信息技術革命無處不在,并一直以超出預測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無論個人還是組織,都已經形成了信息通信技術的深深的依賴。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的需求,又刺激著新需求的不斷產生,反過來又促進了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21世紀也因此被稱為信息時代、網絡時代和知識社會,其經濟形態也被稱為信息經濟或知識經濟。
二、信息和通信技術
在我國的普及過程和嘗試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教育部門多年不輟地推進和強化計算機文化基礎、技術基礎和應用基礎的教學體系設計和課程建設,極大地提高和強化了高校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能力,并同步將信息技術教育普及到中小學基礎教育中。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迅速普及,各行業人才計算機應用技能迅速提高。對信息技術(IT)的含義和信息技術教育的探討和實踐一直在變化中前行。在應用和發展進程中,信息技術早已不再局限于計算機技術,而是越來越緊密地結合了通信、信號處理、傳感器等技術,而網絡、信號處理本就是通信技術范疇由來已久的主要課題。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早已相互緊密融合,三網融合在我國也已基本實現。當前,物聯網技術風起云涌,正在爆炸式地增長和改變著經濟和世界。其技術更是計算機、通信和傳感器等的結合體。信息技術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更包涵通信和微電子應用,集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傳輸等于一體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已成為共識。通信技術誕生之始,確曾局限于信息傳輸,稍后就緊密結合了信息處理技術,近20余年各種通信應用網絡更是涵蓋了幾乎所有的信息采集與處理手段。相對于計算機技術教育的普及,通信技術知識卻因其應用面廣、涉及頻域分析和信號處理造成的學習難度大,應用進程也晚于計算機應用,各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嘗試但普及難行。中國通信學會牽頭,配有多媒體動漫光盤的一套8本的《通信新技術普及叢書》于2010.7出版。以通信從業人員為對象,從通信原理、網絡、接入、通信技術等方面闡述了深奧的通信技術知識。人民郵電出版社更從2009年開始陸續推出了更生動易懂的大話通信系列,《大話通信:通信基礎知識讀本》等,每本書一個專題,分別對通信基礎知識、無線通信、移動通信、物聯網以及中國自有的4G技術TD_SCDMA等進行了闡述。由山東省教委牽頭、劉法勝主編的《大學IT》,2003年第一版就有一章專門闡述通信知識與技術。至2012年的第6版,除開始和結尾兩章外,五章為計算機技術的內容;5、6兩章則論述了通信、網絡和網絡安全,后者關乎計算機網絡方向,更在通信技術范疇;最后一章“IT新應用展望”,內容完全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結合?!洞髮WIT》教材較完整闡述了信息技術的概念。目前,多所院校、很多專業也因與信息通信技術的緊密結合而開設了必修或選修的通信技術基礎、計算機通信、移動通信、物聯網等課程。
三、普及通信基礎知識的必要性與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