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3 05:40: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科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首先,加強科技教育的組織領導。認真制定科技教育工作活動計劃,對活動的設計、組織和操作進行合理安排, 對各階段和每次活動的開展情況及時作出書面總結, 建立完整的科技教育工作檔案。其次,加大科技教育的經費投入,優化科技教育的隊伍建設。教師間學科背景的不同,他們可以互相借鑒、取長補短, 從而保證了學校科技活動的豐富性和專業性。 最后,重視校園科技文化環境建設,科學組與語文、美術和其他學科組密切配合,創設好人文的、科技的、綠色的、書香的、數字化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確定學校科技教育的活動類型
借助于活動的目標功能, 我們將傳統的科技活動課程進行梳理, 形成科技教育的三種活動類型。
(一)普通參與型
它的功能是面向全體學生, 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參與,進行大眾科技知識的傳播。
(二)實踐探究型
它是面向部分學生, 其活動要求有明顯提高,學習內容有所加深,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綜合主題型
它是依據社會的熱點與學校的教育需要,以一種科技主題開展全校性專題活動,含營造科技氛圍的常規活動, 包括大中小隊科技專欄、科技小報、科技信息交流會、科技廣播、科技講座和每學期一至二次主題教育活動等。
三、教學改革
(一) 強調實際操作———構建由 “讀 ”到“做”的課堂教學模式
科技實驗探究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的過程及本質, 在活動中體驗科學家工作的方式和形式,科學精神及科學態度。因此,我校科學課堂的教學十分重視由“讀”科學到“做”科學的轉變,從教師的中心轉向以學生自主發展為主體, 切實培養學生的科技興趣和個性, 讓學生親身體驗發現科學知識的過程。突出在玩中學、想中學、做中學、用中學的學習方式,形成了“情景導入,激發興趣———自主設計,初定方案———動手操作,大膽探究———匯報交流, 適時點撥———深化總結,拓展延伸”的以探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離開了思維動手操作,只能將一個智力活動干成“體力活”,科學更應追求的是深層次的思維, 關注的是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提升。
(二)強調自主體驗———以活動課程為基本的教學模式
活動課程亦稱實踐課程, 與學科課程對立的課程類型。 它以學生從事某種活動的興趣和動機為中心組織課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張一切學習都來自于經驗,而學習就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第二,主張學習必須和個人的特殊經驗發生聯系, 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開始;第三,主張打破嚴格的學科界限,有步驟地擴充學習單元和組織教材,強調在活動中學習,而教師從中發揮協助作用。我校開展的活動課程, 就是以實踐為基本的教學模式, 有利于學生自主體驗良好科學習慣的形成。
(三)強調創新實踐———以實踐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的實踐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學校努力搭建平臺,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讓學生能從實踐的基礎上培養科學的精神和素養。學?;I建機器人工作室, 建筑模型實踐基地,不僅是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更主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 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更能在比賽中鍛煉心理承受能力。 機器人比賽的優勢就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學生在賽場上就是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 自己在結構搭建中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其他選手在處理場上任務中的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通過溝通和交流可以迎刃而解。學生需要的就是將所學的知識轉化自己實踐的結果。機器人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改革教育思想、方法、評價體系,學校以機器人工作室為依托,通過機器人研究教學方法的研究,尋找活動的規律,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12 年的 FLL 主題是“食品安全”,學生看到這一主題當時非常激動, 一起交流的時候首先談論的是生活中見到聽到的 “問題饅頭”“蘇丹紅”“轉基因食用油”“地溝油” 等一系列社會熱點問題,在對社會問題的研究中,學生了解掌握了很多的知識, 在場地的搭建中,學生熱情很高,想了解需要自己從哪些方面去解決問題, 對于生活中的問題在不足三平方米的賽臺上馳騁自己的創新思維。 生活中的細菌和病毒無處不在, 怎樣預防和收治在學生的實踐操作中得以解決。 生活中食品的運輸和儲藏, 學生只是知道簡單的方法和過程, 但是通過自己研究和資料的查閱懂得了一般性的方法, 前期一系列的探究讓學生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四 )充分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 ,完善課程活動資源的配備
論文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創新,實踐
21世紀是高新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世紀,只有具備大量富有探索和創造精神的創新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掌握先機、贏得主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要從小抓起。小學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階段,重視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探究和實踐能力,形成獨立的人格,促進全面發展。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和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小學科學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是,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特別是在農村小學,由于基礎設施、經費投入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科學課往往由主課老師兼任,存在著不少虛于應付的現象。農村小學生是我國小學生的主體,如何上好農村小學科學課程,開展科技實踐活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小學生創新,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一、轉變觀念,關注農村小學的科技教育
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不少學校對科技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科技活動存在著參考文獻的。
2009年,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必須將中小學的科技教育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出成效”,“中小學校要把科技教育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同時還聯合發文評選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學校。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對推動中小學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課堂教學是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教育主管部門重視科技教育,把科技教育納入學校教育質量的考核范疇,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科技創新活動才能受到應有的重視,得到蓬蓬勃勃的發展。學校領導要重視科技教育,把科技創新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配備專業的科技輔導員,開足開好科學課程,為學生參與科技活動創造更便利更優質的條件。要加大對農村小學的資金投入,使農村小學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為科技活動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和人才支持,使農村科技教育得到較快的發展。
二、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開展創新教育
農村小學在自然資源等方面存在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要立足于農村的發展現狀和辦學優勢,認真分析本地區、本學校的有利條件,充分關注挖掘本地區的自然資源、社會人文資源以及學生身邊的生活,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富有特色的科技創新活動。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福清作為著名的僑鄉,改革開放以來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大批富于冒險和吃苦精神的福清人,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地謀生免費論文。海外華僑對家鄉的投資,帶動了家鄉的經濟建設,給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為此,我們圍繞“家鄉”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熱心人,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變化,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和高尚情操。如開展農村居住環境調查小學生創新,記錄農村村容村貌發生的巨大變化;組織學生到石竹山、瑞巖公園、天生林藝等旅游勝地開展活動,探討旅游資源、旅游經濟對農村經濟的拉動作用;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的變遷,公路、高鐵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等等。學生參與這些科技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又增長了科學知識與創新能力。
延續多年的“家鄉的水--關注水資源”調查活動,對福清的母親河—龍江進行了持續的關注和跟蹤。20世紀90年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龍江周邊區域重污染企業、畜禽養殖場大量興起,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隨意傾倒,使龍江水水體出現富氧、黑臭現象,一度被列為全省12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從2006年3月開始,福清開始對龍江流域實施修復性“大整容”,對28家重污染企業進行關閉或限期整頓,對近 1600家龍江流域的禽畜養殖場進行拆除,投資3.7億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等等,使龍江的水質逐步得到改觀。學校所在地正處于龍江的中下游,我們通過走訪村民、實地勘察、查閱資料、對比試驗等方式,組織學生展開對龍江水質的調查,探討龍江水體惡化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等等。同時,也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龍江的今昔變化,培養學生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加強培訓,培養富有探索和創新精神的科技輔導員隊伍
科技輔導員科學素質的全面提高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提高的重要前提,教師的正確啟發和引導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巨大的影響。農村學??萍紕撔禄顒拥呐畈_展,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樂于奉獻的科技輔導員的參與。只有教師自身對科技創新活動有充分的關注和理解,對學生的培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相比起城區小學,農村小學教師更需要接受系統性的科技教育培訓,培養專、兼職結合的科技輔導員隊伍。學校要為教師開展科技工作創造方便條件,為他們提供培訓、考察、交流、學習的機會,要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支持教師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提高業務水平。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和實踐中,要及時吸收新科技知識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善于總結和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輔導能力。老教師要充分發揮?孕陸淌Φ拇幫帶作用,ü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形成良性循環,打造出一支富有探索和創新精神的專業科技輔導員隊伍?
要充分發揮優質校的輻射和示范作用,使農村小學教師小學生創新,特別是偏遠貧困的農村小學教師的培訓和學習長期化、制度化。今年4月,省教育廳出臺了《關于推行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要求在試點城區“以片區內的優質校為龍頭捆綁周邊一般校,實行“師資互派、資源共享、學、捆綁考核’的管理模式”,提高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雖然目前只針對城區學校,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試點工作的逐步展開,會有更多的農村學校從中受益,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城區校與農村校在師資、資源等方面存在的巨大落差。教育主管部門要大力加強優質學校與農村學校的“結對子”和幫扶工作,加強對已有在崗的農村科技輔導員的系統性培訓,提高農村科技輔導員的指導能力和業務水平,使義務教育實現真正的公平。
四、精心組織,制定完善的科技創新活動評價體系
任何一項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需要組織者的精心策劃和細致安排。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這并不意味著針對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培養全體學生作為獨立個體消化和吸收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和發展。農村小學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全體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差異,制定恰當的學習計劃和研究內容。
首先,要善于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教師在活動前要充分做好調研工作,圍繞一個明確的主題進行設計規劃??茖W性、趣味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原則是農村小學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原則。要著眼于學生的周邊生活,充分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設計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科技活動:如以“傳統”為主題,開展對當地風俗習慣、古建筑、中草藥、方言、旅游景點的調查等;以“三農”為主題,關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農民的吃、住、行等方面入手探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新變化等;以“防災減災”為主題,開展對地震、火災、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認知和預防工作,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等等。這些主題活動的共同目的在于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從小關注生活、熱愛傳統文化、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其次,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接受性和可塑性很強。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免費論文。一個人只有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鉆研、去實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宣傳板報、科學講座、科技游園、創意大比拼等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做中學,在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科技活動中提高小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熱情??萍蓟顒拥膶嵤┻^程中要采取分階段、按步驟的原則,避免活動的隨意性和無序性?;顒拥拿恳粋€階段都預設好明確的目標,在活動中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修改小學生創新,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務。
第三,采取分組協作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鼓勵生生合作,在分組合作中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人際交往能力,樹立團隊意識。教師要按照科技活動的需求將學生分配成若干個小組,小組間的成員要輪流承擔不同的角色,以便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得到鍛煉。學生分工協作的成果以團隊為單位分別進行匯報總結??偨Y的形式要多樣化,如手抄報、演講、匯報、評比、演出等等。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
第四,建立較為完善的過程評價和結果評比相結合的評價體系,以評價激發學生參與體驗、善于創新的熱情和潛能。教師在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實時跟蹤與指導,注重對結果的及時評價和跟蹤。在評價體系中要注重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師生評價、學校評價相結合。學校要將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作為期末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讓科技創新活動作為學校的日常工作和教學特色,得到長期的延續和發展。
總之,農村小學科技活動的開展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在目前教育資源分配尚不均衡的情況下,要加強優質學校、城區學校對農村學校的幫扶。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加大對農村小學的投資,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培養一支富有較高專業素質和責任感的科技輔導員隊伍,進一步開展農村小學科技活動,推動農村小學科技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科協文件《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
[2]《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藝術》鄧澤華、戴季蘭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
[3]《反思科學教育》丁邦平《中國教育學刊》2001.22
[4]福建省教育廳《關于推行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的實施意見》
一、深入開展“星級”創建活動,學(協)會工作質量明顯提高
繼2005年開展“星級”學(協)會創建活動后,今年,各學(協)會把創建活動作為自身建設的主要抓手,以創建為紐帶,不斷拉高工作起點,提高工作質量。區財會學會繼續推進“五好”分會評比活動(五好即一是組織建設加強、學組活動開展好,二是繼續教育深入、會員素質提高好,三是愛崗敬業顯著、服務經濟成效好,四是誠實守信廉潔、財會人員信譽好,五是維護合法權益、會員之家建設好。),組織8個分會開展明爭暗賽、爭先創優活動?;顒佑杏媱?、有目標、有檢查、有評比,很有成效,既受到廣大會員的歡迎,又得到財政局的充分肯定。區監察學會結合反腐倡廉工作,在廣大會員爭當學習型會員的活動,引導、組織廣大會員學理論、學業務、不斷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以調研為基礎,以探索新形勢新時期新階段反腐倡廉工作新途徑新方法為主旨,帶動廣大會員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取得很好的實效。區醫藥學會在創建活動中,以會員中的志愿者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服務群眾為宗旨,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有檢查,活動開展很扎扎實實、并朝著經常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區農林學會在創建活動中,以服務“三農”為方向為重點,年初工作有計劃,每月工作有安排,主要工作有專人負責,主要活動常年不斷,主要會員有定向職責,并且投入較多的資金,創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區桃農學會針對面廣量多的桃農急需技術服務的情況,把創建的工作落實到為桃農產前產中產后的各種服務上,深受桃農歡迎。區青少年輔導員協會在創建中突出抓好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以科普活動為載體,組織廣大中小學生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成效顯著。區環境科學學會、區計量學會、區蔬菜協會等學會在創建中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較好的成效??傮w上看,2006年學會工作的活力增強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高了,學會建設得到明顯加強。
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廣泛深入
(一)全方位大力開展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科技素質
科普宣傳也是學會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區科協的組織和統一部署下,各學會積極組織專家深入農村開展了服務“三農”、區第五屆“雙科周”和“9·17”全國科普日活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是區科協組織區農林學會、醫藥學會、環科學會等學會,攜帶各類科普資料,充分利用廟會、集市,開展了一系列的科普下鄉服務活動,先后在堰橋、陽山、玉祁、洛社等鎮開展科普集市活動。參與科技人員達100多名,共計發放各類科普資料2萬余份。區農林學會還專門組織農業科技人員編寫了“水蜜桃無公害生產技術”、“水蜜桃全年病蟲害防治日歷”等技術資料,受到廣大桃農的熱烈歡迎。
二是“雙科周”期間,各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結合自己的業務編寫了相關科普資料,撰寫了有關科技論文,舉辦了不同規模和多層次的學術研討會、科技報告會和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宣傳櫥窗、科普畫廊、宣傳標語、橫幅和科普宣傳車等載體,以講座、板報、科普掛圖、開培訓班、外出參觀、志愿服務等形式強化科普宣傳,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三是“9·17”全國科普日期間,各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共拉出橫幅10多條,獲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應。此外,區科協帶領區醫藥學會等單位送科普進社區,在堰橋鎮新惠苑小區擺攤設點,為小區居民送上了一份豐盛的科普大餐。
(二)各學會充分發揮橋梁作用,穩步推進科經結合
惠山區科協組織各學會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充分發揮學會作用,做好“金橋工程”和“廠會協作”工作。各學會(協會、研究會)通過組織牽線搭橋、技術服務、成果轉化等多種形式,幫助民營企業推進技術進步,使這項工作逐步向科學化、正?;?、規范化和成效化的方向發展。今年的“金橋工程”、“廠會協作”工作,以“百名科技專家‘民企’行”為主題,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度惠山區共實施“金橋工程”項目16項,其中區級學會完成7項,如惠山區環科學會與石塘灣綜合污水處理廠和楊市污水處理廠的協作項目;共組織驗收了“廠會協作”項目14項,其中區級學會完成4項,如惠山區農林學會和江蘇農科院的水蜜桃全園套袋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等。這些項目的實施,加快了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了我區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效顯著
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學會工作的重點。為培養中小學生的科普觀念、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2006年區科協會同區教育局和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做了大量工作。聯合下發了《關于參加第十七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金鑰匙”科技競賽的通知》(惠教發[2006]29號),積極組織全區中小學生參加省、市“金鑰匙”科技競賽活動,據統計,全區共有24所中小學參加競賽活動,參加人數達6584人。在中小學科技創新大賽和科技小制作比賽中,共有8587人參加;在科學小論文競賽,參加人數達5688人。今年四五月間,區科協還會同其他部門聯合舉辦了一次科普征文比賽活動,組織全區中小學生參加,其中有1000多名學生撰寫了征文,其中,53名學生和20名指導老師獲獎。全區各校特別是省錫中等學校科普活動豐富多彩,成效顯著。據統計,全區各校組織科普講座13次,參加人數11713人;組織科普知識競賽8場,參加人數達4052人;有2所學校舉辦科普圖片展覽;4所學校建立科普網站或氣象站;各校還普遍開展網上讀書活動。陽山中心小學顧芳老師榮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洛社初中、天一實驗小學參加了無錫市科技實驗學校的評比。
此外,為了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區科協今年還舉行了向部分小學贈送科普圖書活動(送科普圖書進校園活動),向天一實驗小學、陽山中心小學、錢橋中心小學、前洲中心小學等學校分別贈送了一批科普圖書,為廣大小學生送去了“精神食糧”,先后贈送了價值近萬元的科普圖書4000余冊。
三、推動學術交流活動,成效顯著
(一)技術培訓富有成效。各區屬學會圍繞本單位的中心工作,大力開展技術培訓,舉辦各種培訓班110余次,14000多人得到了培訓。土地、質監、醫藥、質量、桃農、蔬菜、紀監、農林、環境等學會今年開辦的培訓班最少的3期,最多的達30多期。區財會學會常年辦班不斷,累計培訓達9000多人次;區農林學會今年共辦班30多期,培訓人數達2500多人次;區蔬菜協會今年共辦班9期,累計培訓菜農600多人次;區醫藥學會還舉辦了婦產科和中西醫結合等學習班,邀請江蘇省人民醫院教授來授課,有120多名醫務人員參加了聽講。
(二)學術交流有聲有色。各學會結合實際,舉辦了一些綜合性的學術交流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學術層次,擴大學術活動的影響力和受益面。區醫藥學會僅在本年度的年會上,收到學術論文35篇,其中,10篇優秀論文進行了大會交流。區紀律監察學會收到學術論文近30多篇,并計劃再出一本學術專著。區農林學會定期開展學術研討,專人專題交流,今年收到論文近50篇;區環境學會結合實際工作開展學術研討,收到論文17篇,區財政會計學會第一分會舉辦了學術研討會,有10篇論文進行了大會交流。區水利農機學會、質監學會和土地學會等單位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今年來各區屬學會開展學術交流活動26場次,1260多人參與了學術交流?;萆絽^科協把學術交流作為一項基礎工作來抓,全年組織各學會舉行學術交流130余次,有10000多人參加,交流學術論文1200余篇。學會舉辦各種咨詢活動160余次,有20萬人次進行了咨詢。今年5月雙科周期間,區科協會同環保局、科技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以“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和“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為主題的優秀科技論文征集評選活動,本次活動共收到論文推薦稿264篇,共評出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10篇和提名獎30篇,并將獲獎作品結集出版,書名為《創造未來——惠山區科普論文集錦》,各學會所推薦的論文在評選中都獲得了好成績。
四、加強學會組織建設,真抓實干
(一)強化組織力量。學會組織建設是做好學會工作的基礎,惠山區科協十分注重學會的基礎建設和組織建設。在區科協的指導下,區農林學會等單位順利換屆,區紀律監察學會、區微循環學會、區鴨業協會相繼成立,另有區花卉苗木和鱖魚2個協會尚在籌建中。此外,各學會通過換屆選舉、爭取經費支持、成立分會、學會小組等形式,大力發展會員,2006年度共發展會員3000多名。惠山區蔬菜協會為幫助解決菜農銷售難的問題,專門召開了二次農企對接座談會,6戶蔬菜大戶與華順公司正式簽訂了定單,年銷售蔬菜達200噸,發展會員100多名。
(二)狠抓制度建設。為了確保區科協的工作能夠不斷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保障創建工作順利進行,在組織開展常規性工作之外,著力加強制度建設,狠抓各項工作的規范化。區科協除定期召開辦公會和有關會議外,著力抓好各學會(協會、研究會)每季度的工作例會。從今年一季度起,每季度召集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負責人參加工作例會,通報區創建工作情況、部署下階段主要工作、各單位交流工作情況等,使學會管理工作向制度化和規范化邁進。
(三)明確考核機制。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求,今年區科協繼續在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中開展創建“星級”學會活動,該活動明確了學會年度工作中的十幾項硬性指標,豐富了學會工作的內容,對學會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區財政會計學會、區醫藥學會、區環境科學學會、區水利農機學會和土地學會等學會依據創建標準,都積極開展了“星級”學會的創建活動。
2007年整體工作思路
一是圍繞科普創建目標,著力開展科普創建活動。
2007年是我區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的正式啟動之年,區科協學會工作將繼續圍繞創建目標,來策劃和組織落實各項工作,努力與創建工作相銜接。要按照創建要求,一方面深入開展“星級”學會的創建工作,繼續拉高起點,提高標準,以“星級”創建促科普創建。一方面從各自的實際出發,繼續開展好各種科普實踐和科普服務活動,以活動為抓手,大力擴大學會工作的影響,進一步提高學會工作效益。要按照今年印發的創建工作臺帳,做到任務、職責和考核要求三明確、三落實。
二是不斷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組織動員各學會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多學科、綜合性的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促進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提高水平和質量,為實現“兩個率先”的目標提供智力支持。鼓勵支持學會舉辦學術研討、技術交流與高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展示相結合的展覽交流活動,配合會展經濟,發展科技會展業,努力打造活動品牌。
三是繼續發揮好為經濟建設架橋服務的作用。
發揮學會各自優勢,廣泛開展“金橋工程” 、“廠會協作”等活動,對上年度的對子和項目進行檢查驗收,并推動區科協會同區級學會聯合開展相關技術服務活動,選擇企業或重點選擇有關項目進行技術服務。
四是繼續加強完善學會組織建設。
2007年區科協將以改進和加強對學會組織和學會活動的管理為重點,推進管理工作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制度化,全面提高學會管理和服務工作水平。通過改進管理和加強服務,引導學會適應形勢發展和需要,加強學會基礎建設和能力建設。繼續實行星級學會評估指標體系評估工作。
五是學會常規工作力求突破,增強新亮點,取得新成果。
一、立足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唐得圓老師擔任學校三至六年級所有班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每周有十三個
課時的教學任務。雖然教學任務繁重,但她一直堅持著“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這一理念,立足課堂,問課堂要效率,認真從事著教學工作。在課堂上,她堅持貫徹“輕負高質”的教學思路;在課堂外,她鼓勵、引導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重要手段。她的教育理念是:“要讓學生學好信息技術,更要讓學生用好信息技術?!?/p>
信息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視學生實際操作的學科,經常有各級各類的學生作品比賽,學生能否在競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和他們的基礎是否扎實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她在平時教學中每一課都不放松,堅持抓學生的基本功。然而,光有扎實的基本功還是遠遠不夠的
她主動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充分利用早晨、午間休息和下午放學后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培養了一批有特長的競賽學生。近年來在她與學生們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分別在**區科技節和**市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她還獲得**市小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指導獎”。
二、以研促教,增強科研能力
唐老師除了兢兢業業做好教學工作以外還堅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專業業務水平;堅持“以研促教”的理念,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思想指導她的教學工作,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
由她撰寫論文、案例,制作的課件多次在盛市、區獲獎。論文《生活即教育“玩”亦即教育》獲**省陶行知研究會“生活教育”論文二等獎;《小學信息技術(logo程序設計)輔導初探》獲**市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年會論文一等獎,**省中小學信息技術論文評比一等獎
《合作學習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獲**區第22屆中、孝幼學科教學專題研究論文三等獎。案例《將信息技術融入其它學科、融入生活》獲**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案例評比一等獎,**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案例評比三等獎。課件《圖形拼組》獲**區第十一屆教師自制多媒體教學軟件評比獲二等獎;《我是什么》獲**區第十二屆教師自制多媒體教學軟件評比獲三等獎。由她負責的課題《基于小學生信息素養發展的logo語言教學模式的研究》成為**區的立項課題。
三、服務為本,做好網管工作
作為學校唯一的信息技術老師,網管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唐老師的肩上。網管工作的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強,唐老師從一個毫無經驗的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成長為學校不可或缺的網管,其中付出了無數的汗水,放棄了無數的休息時間。從制作網線到網絡布局、從網站的建設到防火墻的設置,她都虛心好學,親歷親為。
學校的學生機房已經使用了足足七年時間了,但她仍然還在使用;在節省了學校經費的同時,卻大大增加了她維護的時間。機房里所有的計算機都已經更換過電池,電腦出現小故障她也盡量自己解決,遇到難以解決的硬件損壞問題才請專業的維修單位維修。
的暑假她放棄假期休息時間,與總務處的老師一起冒著酷暑參與學校的網絡改造。
堅持以《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教科研工作的專題化,樹立教師天職是為了每個學生全面生動的發展的觀念,注重校內和校際交流,努力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全面推進師生的整體科學素養。
科學新課程實施以來,全體科學教師通過新教材培訓,逐步適應了新課程教學的需要,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并積極投入到課程改革的實踐之中,較好地解決了從常識過渡到科學的教學理念的轉變。但從有效教學的角度分析,還有許多尚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如教學的有效度、結構性、科學性、價值取向等方面需進行研究。本學期將以規范、有效、創新為重點,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升科學教學水平。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須同教學整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科學老師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圍繞推進學生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的總目標,積極宣傳、輔導學生開展科普工作,落實有關計劃內容,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在全國教育科學“xx”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科學課程設計與實施的過程研究——架設科學素養目標和學校實踐的橋梁》總課題的引領下,我校小學科學組從課程改革的理念出發,嘗試改變過去單一的、一次性的“觀摩式”的教研模式,提出了《小學科學“主題式”教研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們將更注重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聚焦課堂,讓傳統的科學教研活動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學校教研的主流形式,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開學初,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其精神,認真分析教材,并結合學生實際,制訂教學計劃,分析前一學期學生基本情況、本學科教材內容基本體系、教學目的及任務,提出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具體措施,制訂教學進度表。
倡導教師在課下經常性討論交流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獲得的經驗、取得的成功、經歷過的失敗,經常開展互聽活動,并及時交流總結,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教研組要組織每位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并充分利用好《科學課》、《科學課程標準》等專業性學科期刊,定期組織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文件和教學業務知識,注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并且做好記錄。每位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的進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專業知識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水平;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評比等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工作中,要加強同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組內形成一種和諧、默契的同事關系,以求大家共同進步。
每位教師應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認真鉆研新課標、教材,分析學生實際,編制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媒體,認真寫好教案。全組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并講究備課的實效;深入落實“探究——研討”教學法,注重讓學生體驗科學發現、科學研究、科學創造的過程,形成自主的科學態度,發展科學素養,教師要認真組織學生參與科學實驗與科學實踐。每位教師還要根據課題做好研討課并及時總結反思,促進教科研與教學實踐的契合。
1、制定各類工作計劃
2、確定本學期教研活動主題
3、組內科學教學理論學習
1、校教研活動展示課
2、組織參加科技創新大賽
3、參加市、區新課程培訓
4、組內科學教學理論學習
1、做好區教研組長會議的經驗交流準備
2、教學常規檢查
3、組內科學教學理論學習
1、校本教研流程觀
2、摩課題階段性小結
3、組內科學教學理論學習
1、組內教研組學習
2、期末復習和測驗
1. 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最美教師等(僅限教師節期間表彰):國家級賦20分、省級賦15分、市級賦10分,縣級7分。
2. 非教師節期間表彰的其他教育教學類榮譽如教學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等:國家級賦15分、省級賦9分、市級賦6分、縣級賦4分。
二、教學成果( 指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或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類教學活動成果,限報6件)
1. 教學能手、教學新秀(必備項,限1件):省級16分、市級10分、縣級8分;教學新秀按相應類別減2分賦分。
2. 教學質量獎:市級6分,縣級4分。
3. 優質課(現場講課比賽,非錄播課):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賦10、8、6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賦6、5、4分;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賦4、3、2分。
4. 優課(一師一優課活動):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賦4、3、2分,省級賦7分,國家級賦10分。
5. 公開課(示范課)、專題講座或典型經驗介紹:按優質課相應類別的一等獎賦分。
6. 教學基本功大賽、說課比賽、微課評比:縣級一等獎賦2分,二等獎賦1分;市級一等獎賦3分,二等獎賦2分;省級一等獎賦4分,二等獎賦3分,三等獎賦2分。
7. 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指市級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門或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類學科競賽、技能競賽、機器人競賽、發明創造評比、科技論文評比、中華經典吟誦等。不含學會、社會團體或其他部門組織的競賽(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競賽、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和全國英語能力競賽、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北大培文杯創意作文大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全國初中數學競賽、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英語能力競賽、生物競賽等除外。)優秀(獎)視為三等獎,以輔導教師證書為準。市級一等獎賦 3 分,二等獎賦 2 分;省級一等獎賦 4 分,二等獎賦 3分,三等獎賦 2 分;國家級一等獎賦 5 分,二等獎計賦4 分,三等獎賦 3 分。
(2-7項為近五年取得,其他未涉及到教育教學成果,由評審委員會參照上述相關證件酌情賦分,限報5件,其中相同獎項限報2件,取最高1件為基礎分,另1件按2分賦分,其他獎項累計賦分)
三、論文、著作和課題研究(限2件,取最高1件為基礎分,另外1件賦2分)
1. :僅限在教育行政或業務主管部門主管(主辦)正式出版的的刊物上發表的本學科教育教學論文(1500字以上),非中文核心期刊國家、省、市級每篇分別計5、4、2分,第二作者減半賦分,其他位次不計分;中文核心期刊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加2分;在報紙上發表的論文減半計分,不含報刊增刊、論文集、習題集。
2. 發表教學資源:在正規報刊雜志發表教學案例、設計、實錄、教案、學案等按同級別論文減半計分。
任現職以來,我注重學習數學教育理論,了解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最新動向,xxxx年參加了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數學新課程培訓,xxxx年參加教育部數學教育高級研討班,xxxx到南京師范大學作為訪學學者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數學教育理論學習和課題研究工作,我的專業基礎知識扎實,數學教育理論研究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被聘為21世紀園丁工程導師和桂林市基礎教育課改專家,xxxx年以來在全區30多個縣市為中小學數學教師作數學新課程培訓報告或講座70多場次。
二、教學方面
任現職至今,主動接受各項教學任務,平均年課時為309。注重研究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教學中依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和現代數學觀及數學教學觀,提出了兩個數學教學的基本模式:數學探究教學模式和數學建模教學模式,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軟件“做數學”和“表現數學”,教學中像使用三角板、圓規等教具一樣熟練使用計算機來輔助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良好,受到學生普遍的歡迎。同時,這些教學模式也受到了較廣泛的關注,在校內和區內同類院校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
作為園丁工程導師,具體指導了培養對象15名,有2名評為特級教師,12名成為桂林市學科帶頭人。承擔了本校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成績突出。
指導學生教育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等工作,成績明顯。組織指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過較好的名次。
三、科研方面
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任現職以來,我公開19篇,其中核心刊物和權威刊物6篇;參編著作、教材、教參等書籍7本;主持完成了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或改革項目3項,主持在研的教育廳科研課題1項。
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對教學工作的認真總結,從教學實踐逐步上升到理論。
xxxx年我主持申報的課題“....”被列入了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多年來,我們開發的高師同步數學實驗課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受到了同行的廣泛關注。我撰寫并公開發表“數學實驗”有關論文共6篇,其中包括送審代表作“最省砝碼設置問題的數學模型”,發表在數學權威核心期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上,同時還編寫了校內使用的數學實驗教材和建立了《數學實驗》學科網站。
2、數學教育理論、數學學科教學論和數學方法論的研究:
任現職以來,我主持完成了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和教學改革項目3項,本人撰寫并發表數學學科教學論和中小學數學方法論的論文共7篇,其中論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學數學教學參考》,參加編寫出版了《綜合數學教育》、《現代數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等數學教育著作,在其數學教育領域有較豐富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3、數學理論與應用研究:
通過學術交流和理論學習,注意了解學科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識。
我在研讀中國密碼學學術會議論文集時,得知全距置換的研究尚不成熟,于是我選擇在全距置換構造方法上做工作,寫出了3篇論文分別發表在《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陜西科技大學學報》上。當然,構造所有的全距置換的有效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聽取xxx大學xxx教授在學術報告時,得知xxx尚未證明,經過研究我們給出了完備基的一個積構造,部分回答了xxxx,撰寫的在《廣西大學學報》上。
XX年我又成功申報了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現已取得了較重大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