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0: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二歷史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經常向高二教師滲透“賞識教育”、“眼中要有人”、“做有智慧的教師”等理念,要求教師加強責任意識、研究意識、效率意識、憂患意識、合作意識、超前意識、創新意識。堅持“育人第一”、“教書第二”的理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與培養。
(一)加強對班主任和各班級的日常管理。
1.積極抓好班主任值班工作。每天安排兩名班主任負責年級值班工作,從6:00到22:30全天候值班,做到年級整體聯動。值班班主任除了管理好本班級,也要協助年級組管理全年級各班的早讀、午自習、午就寢、晚就寢和大課間。
2.指導各班搞好班級學風班風建設和班級教學團隊的建設,尤其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教學團隊的建設。
3.每次考試后,對每個班級情況進行分析和診斷,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進行交流,及時調整班級管理和教學管理策略。
4.每天從早到晚堅持巡查全年級,對各班級進行垂直管理,及時發現各班存在的問題,及時與班主任做好對接和交流,及時解決各班存在的問題。
(二)加強對各備課組的管理和建設。
1.引導備課組長積極發揮備課組的核心作用。引導各位備課組長科學合理地制定學期和階段教學計劃,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實效性。積極打造備課組團隊精神,提高教學與教研活動的質量。
2.堅持參加各學科的研究課和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活動中,對各學科的教學計劃提出務實的指導意見。引導和督促各備課組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教學改革,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和學生能力的提升,追求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3.嚴格控制各備課組課堂教學、訓練和考試的難度,立足于本校學生的實際,最大限度減少高耗低效的教學行為,積極打造高效課堂。
(三)成功組織開展各項大型教育教學活動。
1.____年12月,組織高二學生在本校參加江蘇省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
2.____年3月,組織高二學生赴江中參加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4門必修科目的考試。
3.先后組織部分高二學生參加生物、數學、化學江蘇省奧林匹克競賽。
4.____年5月,組織高二學生赴____市通用技術培訓學校參加培訓。
5. ____年4月,在高二全體班主任的努力和配合下,成功動員60多名高二學生報考____6屆高考美術班。
6.組織高二學生多次參加____市期中、期末和階段聯考。
我始終認為,我本質上是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把歷史課上好,必須在歷史課堂上教育好學生,把學生的歷史成績提高上去,讓學生在歷史學科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全面提升,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所以,我認真備好每一課、上好每一課,認真批改和講評每一份練習,積極參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
本人能夠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做到既教書育人,又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參加各項集體活動,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能以身作則,團結關心他人,助人為樂,作風正派。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從本學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強的特點出發,注重從高中學生更熱衷于從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去探討問題的特點出發,充分發揮歷史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本學期,積極參加學校的一切政治活動及各項學術報告會,積極參加升旗儀式。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結合學科特點,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團結同志,鉆研業務,熱愛學生,師生關系融洽,出勤率高,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情況:
在工作上,本人能夠認真備課,認真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入鉆研教材,制作教具,還從各方面收集資料,比如自己經常上網查詢、閱讀報刊雜志,還不斷地向他人學習,認真探索教改的新路子。
另外本人還能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學年本人帶2個班高二年級的歷史課。由于學生剛從高一上來,而且高一時對歷史課不夠重視,再加上高一、高二學習內容和方法有很多差別,另外歷史課本身和時代相隔久遠,因而有不少學生對其興趣不大。針對以上種種情況,本人就想方設法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比如投影儀、多媒體、甚至于自己通過建立網站,在網上和學生進行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每一節課本人都要認真上課,上完后讓學生當堂消化,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和采取一些補救措施,認真批改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提高學生歷史知識水平的同時,要人還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歷史課的德育功能作用,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再次,在工作態度上:本人能夠忠于職守,踏踏實實工作,從不計較人個得失,一切服從領導安排,認真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主動為學校爭得每一項榮譽。具體如下:
本學期擔任高二·(11)(12)班的教學工作。著重從扎扎實實地落實基礎知識入手,并通過對具體史實的講解,逐步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事件、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高一的“是什么?”到高二探討“為什么?”的轉變。著重抓了以下工作:
1、高效穩妥地完成《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的教學工作。
主要依據同學們學科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適當加快新課講授進度,以變有更多時間復習《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為此作了周密計劃,掌握了復習的主動權。
2、高效扎實地落實基礎知識,搞好2本書的教學、復習。
在要求學生每周復習的前提下,為落實基礎知識,備課組幾位科任教師通力合作,編寫了以選擇題、(兩冊共二百四十多題)綜合練習題為主的復習提綱,自己打印、作答案。工作量相當大。雖然工作較累,但能為同學們考試取得好成績,再苦再累心也甘。
3、加強題型訓練,提高同學們的答題能力。
在考試復習的最后階段,通過綜合試題的訓練,特別是相關題型的訓練,如:如何解選擇題、答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等,使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在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三、教研情況
積極參加教研組組織的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 積極向老教師學習、探討,經常聽本組老師的課,是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在卓懷國老師的指導下認真上好了《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校級公開課,還參加了市級公開周的教學,受到了組內教師的好評。
本人還積極參與學校的選修課課程,本學期開設了《中外歷史上的改革》,同時還參與了學校課題的研究,如《西部大開發》等等,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和支持。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意見》;根據省,市教研室和縣教育局2004年工作思路,圍繞"課程改革"這個中心工作,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加大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評價的工作力度,發揮指導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為鞏固我縣"創強"成果,順利實施新課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點和策略: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積極穩妥地做好新課程實驗工作
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創新,課程改革的全過程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我們要結合新課程的實踐活動,幫助廣大教師樹立新型的教學觀,人才觀,評價觀和課程資源觀.
1)認真組織好第三次縣級學科培訓(分兩個階段進行).調整培訓模式,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培養一批課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與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進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常規和課堂教學評價.
3)召開課程改革實施工作專題研討會,組織"走進新課程,實踐新理念"的教師論壇活動.
4)試行《湖州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與評價》方案.
5)積極探索和研究新課程理念下的考試內容,方式的改革和促進學生發展學業評價方案.
6)配合市,縣教育局,積極做好"省課改成果巡禮"的參展準備工作.
2,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工作
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是實踐性,指導性很強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體調研制度.本學期在調研活動中將選擇有代表性的學校,幫助總結成功的經驗,并予以推廣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強對高中段教學的研究和指導工作.研究05年高考對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學校,教師參考.
A)組織中學教研員對高中段學校進行集中教學調研(重點是昌碩高級中學);各科教研員根據各校學科的實際情況,經常到學校了解情況,指導,幫助高三教師搞好教學工作.
B)組織好高三"期末調研"考試,閱卷及分析工作.
C)重視高一,高二年級的教學指導工作.要與各校教師一起進行探討,切實加強對高一,高二年級的過程管理;組織好高一,高二"期末調研"考試,閱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證高中段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3)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情況的調查和研究,根據新課程理念,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管理的指導工作.做好中,小學教學質量抽測工作.
4)加強對學科教研活動質量的管理,為學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A)本學期的各學科教研活動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攻方向.通過活動切實促進教師業務提高,達到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強教研活動的策劃和運作.活動前要有充分準備,要有目的,有計劃,活動后要總結.
C)各學科教研員,要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認真組織好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評議課和實驗課等多形式課型的交流,促進"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課堂教學內容個性化";"課堂時空拓展延伸化";"課堂教學手段現代化".
5)繼續加強初,高中學科教學質量動態評估辦法的研究和改進工作;改進音樂,美術,勞技等學科的測試辦法.配合督導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工作.
6)組織中,小學教導(務)主任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教學管理,努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7)繼續重視全縣各校的教研組,備課組建設.使教研組,備課組團結協作,較好地發揮群體效能.加強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校本課程開發等的研究,指導和服務工作.各學科要建立和建好學科教學基地;各校教學要逐步形成學科教學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實,教研向科研提升.積極做好省,市,縣三級教學教研系統課題的實施工作(申報,立項,過程管理和成果推廣),在學科教學科研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服務.
9)加強對高中會考工作的領導,思想重視,操作規范,切實提高各會考學科的合格率,優良率,降低會考工作的差錯率.
3,加大教師培養的工作力度
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是有一支精良的師資隊伍.加強教師教育理論,教學業務的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以適應課改新形勢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師工程"的實施工作.
2)繼續做好對新教師的業務指導和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3)對重點培養和指導對象,要按計劃搞好培養,指導活動.
4)建立,健全學科教師業務檔案.
5)各學科在教研活動中除要抓好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工作外,更要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論,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認真組織好學科的各類評比活動.
6)繼續進行各級教學明星,教學能手,教壇新秀,骨干教師的觀摩課,示范課,送教上門等活動.
7)加強學科競賽輔導教師的培訓,加強學科競賽的組織,輔導和研究,爭取更好成績.
4,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提高教研員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研室不論作為一個整體,還是到學科教研員個體,都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
1)組織教研員認真學習"十六大精神",自覺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教育理論水平和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自覺性.真正在學習,研究和指導服務上下力氣.
2)完善教研室內部管理制度及崗位工作目標,崗位考核等辦法,積極穩妥地進行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學期要完成幾個有質量的教學調研報告.
3)辦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內容,職責落實到人.
4)繼續關心和改善教研人員的工作條件,確保教研人員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強教研室工作作風建設,密切與基層學校的聯系,強化服務意識.虛心聽取意見,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
三,2004學年第一學期教研活動安排
(八月份)
初中語文新教材培訓
初中科學新教材培訓
初中英語教研組長會議
中學政治教師理論學習
初中政治新課改培訓及調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語文教研大組會議
高三語文高考總結分析會議
初中學校數學教研組長會議
高中數學教研組長會議
省初中數學優秀課評比
組織高中數學競賽輔導活動
召開初中科學,高中化學大組成員會
物理教研大組長會議,高三物理競賽
高中(各完中)英語教研組長會議
10,中英語聽課教研活動
11,高一與高二英語備課活動
12,初,高中歷史與社會教研大組會議
13,各完中歷史與社會教學調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優質課評比
15,傳達省高中勞技信息
16,縣中小學體育教研大組成員會議
17,布置中小學體育優質課評比事宜
18,新教師聽課(職教)
19,中小學成績統計分析表下發
20,全縣教科室主任會議
21,小學高段語文大組成員活動
22,組織召開小學低段語文大組成員
23,小學低段語文"重培"組活動
24,小數(高段)教研大組活動
25,小學常識大組活動
26,縣新課程備課活動(小學思品)
27,縣小學思品大組會議
(十月份)
1,初中語文學科青年教師閱讀能力競賽
2,高一語文教研活動
3,初,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
4,全國高中數學競賽
5,高一數學教師集體備課
初中數學新教材教學情況交流
高中數學優質課評比
市級初中自然青年教師業務素質比武推薦活動
高三化學2004高考試卷分析研討會
10,高一化學課堂教學質量評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復習分析會
12,高一物理新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
13,高二新教材(英語)聽課教研活動
14,初中新課程教案評比(歷史與社會)
15,高中歷史教學片段評比
16,市地理學科論文評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動
18,總結03年度體育健康標準實施情況和布置下屆……
19,課堂教學指導(職教)
20,高中電腦課教研活動
21,教科研成果推廣
22,小學語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動
23,小學語文參加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24,小學語文第二冊新教材第二次培訓
25,小學數學,小學常識命題競賽
26,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27,小學低段數學課標交流,討論(一)
28,小學思品培養對象活動
29,1—6年級思品命題競賽
30,小學英語聽課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高二語文教研活動
高三數學教學研討會
初中數學課改研究小組活動
召開高二化學教學指導研討會
高三物理研討活動,初二自然研討活動
中學生英語能力初賽
高三英語教研活動
初中社會優質課評比
體育高考研討會
10,體育青年教師教法培訓(中,小學)
11,期中高三語文教學評價(職教)
12,初中電腦課教研活動
13,教科研活動一次(課題指導)
14,小學低段語文命題競賽版權所有
15,實踐新課程的論文評比(小學低段語文)
16,小學低段數學課標交流,討論(二)
17,一年級教師上課比賽(小學思品)
18,骨干教師外地學習(小學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學數學優秀教研組評比
湖州市高二數學競賽
初三數學競賽
初中科學第三批培養對象會
高中綜合理科復習研討會
初中科學新教材第二次培訓
高二物理研討活動
中學生英語能力決賽
新課改評價研討會(歷史,社會)
10,高一歷史教師縣外教研活動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動
12,生物優秀論文評比
13,中小學體育檢查輔導
14,職教語文教師公開課
15,教科研活動一次(課題結題)
16,承辦市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評比活動(小學語文)
17,小學高段語文第二批"重培"對象課堂教學匯報活動
18,小學4—6年級數學競賽
19,小學低段數學教案評比
20,小學電腦課教研活動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試工作(物理)
《歷史與社會》教師教材教法競賽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二歷史;新課改
縱觀當今教壇,課堂教學改革無疑是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和以前的課堂相比,新課堂“熱鬧”了?!爸w”的活躍代替了思維的活躍,“形式”的熱鬧掩蓋了教學的本質,似乎在如今的課改中,形式化的東西多了。我校從去年課改以來,一直在學習一些課改名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我認為,課改不可以施行“拿來主義”,不可照搬某種模式,應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我們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課改的實施者,我在最近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針對學情,合理制作學案
今年的高二歷史教學比較特殊,既有文科班又有理科班,既有實驗班又有普通班。文科班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以夯實基礎為本,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為重點,為高考做準備。理科班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通過學業水平測試。所以,在制作學案時,我們采取的是“基礎知識+拓展訓練”的模式。對于理科班的學生而言,只需要完成基礎知識部分就可以了,而文科班的學生則需要全部完成。但是拓展訓練對于文科普通班的學生又是有選擇性的:他們有時候只需要完成拓展訓練中的某一道題或者某一問題就可以了。這樣安排,既體現了學案的層次性,又兼顧了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自主學習,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成
在自主課的教學中,把這一節課的學案發下去以后,學生一邊看課本,一邊完成學案的內容。我會在教室來回走動,觀察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態,當發現有的學生只是單純地把課本上的知識,一股腦的往學案上抄,僅僅為了加快速度完成學案的時候,我就會提醒學生,注意方法。
例如,高二歷史必修三作為文化專題的教學,幾乎所有的教學都要求學生分析思想文化產生的背景,剛開始,學生往往把課本中的知識大段地抄在學案上,遇到這種情況,我告訴學生,應該首先從當時的政治、經濟背景來分析其原因,因為政治和經濟是培育文化的土壤,決定了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樣,在以后在遇到這樣的題目時,學生不再是盲目地抄課本,而是從政治、經濟的背景去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方法,同時也學會了聯系以前的知識,因為必修一和必修二就已經學完了政治史和經濟史。在自主課中,學生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學習習慣不好。今年山西省高考閱卷改革以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做題時長篇大論,沒有序號,沒有要點。但是歷史學科不同于其它學科,在答題時,學生能否答到關鍵點是很重要的。針對這一問題,我收集各種資料,給學生提出了答題的“四化”,即:要點化、序號化、規范化、整齊化。平時在完成學案時,嚴格按照“四化”要求來做,這樣檢查學案時既輕松又省時,學生還養成了良好的答題習慣。自主課堂上,教師不是旁觀者,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個別問題,教師在自主課上可以通過及時地點撥、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案。
三、小組合作,達成知識共識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現,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改革中最精彩的部分。剛開始,師生之間不熟悉,學生比較拘謹,小組討論時都不愿意發言。我通過各種辦法鼓勵學生大膽討論,大膽發言,提出質疑。特別是最近在56班的課堂上,時常讓我為之感動。在自主課完成后,我安排3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的內容就是在第一節課中完成的學案,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有時候同組的學生因為不同意見會爭執得耳紅面赤,碰到這種情形,我不會直接告訴他們誰對誰錯,而是先聽聽他們各自思考的角度,了解真正的分歧在哪里,然后再進行引導。這樣既不會打消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又了解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整個的小組討論課上,學生會派生出許多問題,經常是這個小組的問題還未解決,那個小組的學生就過來請教我了。通過這樣的課堂討論,學生學案中的問題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基本就解決了。
四、課堂展示,解決疑難,突破重難點
課堂展示,這一節課我沒有讓學生提前去準備,也沒有指定分配任務。因為在小組討論課上,我通過觀察,參與學生的討論,了解了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大部分疑難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對于個別的疑難問題,讓已解決的小組給大家展示、講解。這樣既鼓勵了小組學生的自信心,也督促了其他學生的學習。而對于大家的共性問題,則由教師幫助解決,有時候需要借助多媒體來展示材料、圖片等,對重難點進行點撥和突破。所以,在展示課上,我并沒有讓學生全部展示,而是有目的,有選擇的去展示,同時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既避免了學生展示時,時間不夠用,教學任務完成不了的尷尬,又達到了鍛煉學生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課例觀察 定量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廣大教師會有很多機會看到一些示范課或優質課,但對如何觀察和分析課例卻知之甚少。筆者現對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鄭廣亮老師的一堂世界近現代史(下)高二歷史“第三次科技革命”課的進行觀察和定量分析(此課是較好地將多媒體技術教學與合作式學習整合的一堂課例,在2006年浙江省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評比中獲第一名)。觀察的素材是這堂課的錄像資料,定量分析手段主要是為課堂教學過程時間序列(時序列)分析和弗蘭德斯互動分析。
一、本堂課主要教學過程描述
主要教學過程描述(如下表):
學校:寧波鄞州中學 年級:高二班級:文科班 學科:歷史
時間:2006年4月29日上午第4節執教者:浙師大附中(鄭廣亮)
觀察者:虞文林
二、教學過程時序列分析
1.從教學過程時序列描述可看出,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感動中國”導入,以對“嫦娥奔月”夢想的出現和實現過程的追憶,突顯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輝煌。并由第三次科技革命輝煌的成果引發出三個思索: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用環保公益廣告畫切入人們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對過往科技發展的反思,教育學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最后以學生暢談科技夢想結尾。
2.整個教學過程中,媒體使用時間(19分鐘10秒)與總時間的比率為47.92%,其中運用計算機進行視頻演示占6.96%,展示圖片和材料等內容占62.69%;班級小組討論與總結時間占總時間的比率為34.92%。即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來支持教學,使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支持學生合作學習,可見本課是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與合作式學習整合模式的一堂課例。
3.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為家鄉建設獻策、為公益廣告起標題、暢談自己的科技夢想”等3個活動來支持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很感興趣,并積極思考,形成解決方案共用時15分08秒,約占總時間的37.5%。體現出教師具有從學生的主體角度出發來安排教學內容的意識,能給學生充裕的時間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同時從錄像上觀察到這一環節有力地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三、課例的弗蘭德斯互動分析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Fland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LAS)是美國學者弗蘭德斯(Ned Flanders)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結構性的、定量的課堂行為分析技術。它是對師生的言語互動進行研究,把課堂的言語活動分為十個種類,每個分類都有一個代碼(如下表): .
它主要采用時間抽樣的辦法,每隔3秒鐘,觀察者記下最能描述教師和班級言語行為的種類的相應編碼,并記在一個統計表中,形成矩陣圖,進行分析。
下面結合觀察所得的數據,談談分析:
本節課片長40分鐘,采用3秒的間隔抽樣,觀察所得矩陣圖如圖1。編碼時出現的一些不確定的課堂行為作如下具體界定:
1.每三秒鐘發生多個行為時,記錄全部行為。
2.學生觀看多媒體信息(視頻、圖片、材料等)和開展小組討論記錄為學生反應。
3.學生回答提問記錄為學生主動講話。
4.師生沉默或三秒中無任何行為發生時,記錄為無有效語言。
數據分析:
1.課堂結構。該課中教師語言比率(1-7列次數/總次數)為59.89%,學生語言比率(8-9列次數/總次數)為39.67%,教師的語言行為占較大比重;無效語言比率(第10列次數/總次數)為0.04%,說明課堂教學利用率非常高;教師提問比率(第4列次數/總次數)為10.63%,可以看出高密度提問是本課教學的重要方式(一堂課提問123個問題),學生的參與率極高。
2.教師行為。該課中教師間接教學與直接教學的比值(1-4列次數/5-7列次數)為89.86%。蓋奇(NateGage)在《教學藝術的科學基礎》一書中指出:在中學階段,間接教學比直接教學更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該課中教師的語言情感比值(1列次數/5列次數)是30.41%,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的比率(2-3列次數/6-7列次數)是439%,可看出,該課教師借助情感語言,對學生的講話以接納、鼓勵為主,從而使整堂課的氣氛比較寬松,進而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師生互動。矩陣中1-3行與1-3列相交的區域(深灰色)是積極整合格,如果在這個區域里記錄次數密集,反映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氣氛融洽。矩陣中7-8行與6-7列相交的區域(淺灰色)是缺陷格,如果在這個區域里記錄次數密集,反映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交流上有隔閡。從上圖可看出,落在積極整合格的記錄次數占總次數的10.54%,而缺陷格為0,可見該課中教師與學生情感氣氛融洽,互動充分。
在研究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了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的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它只反映了課堂內師生的語言行為,而許多非語言行為、板書等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沒有得以體現,失去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另外,這個分析系統仍然十分粗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針對這些不足進行改進,以探索出一套更完善、更科學的課堂互動分析系統。
四、本課例的思考與建議
筆者對本課例的教學錄像進行分析看出,本課是較好地將多媒體技術教學與合作式學習整合的一堂課例。從總體上說,授課教師準備細致認真,教學過程流暢,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師生互動良好,“三維目標”達成到位,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體現出新課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等理念。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建議作進一步改進:
1.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盡可能地采用了接納、鼓勵性的語言,但在個別時段這種鼓勵表現為教師的隨意贈予和漫不經心。高二年級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已經較為全面和客觀,要激發他們在學習上的內在動機,就需要授課教師以恰當的方式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揚,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前后共組織了3次小組討論,從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嘗試給出解決方案、交流方案到得出最終結果共用時15分08秒,在時間安排上比較充裕。但由于沒有安排主持者,容易導致無效時間的產生,同時使學生難以進行有效深入的探究。而且課堂小組討論應在教學目標的限度內讓學生自主發現一些問題,并通過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3.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是學生的認知工具和協作交流工具,同時也是教學信息的傳遞工具。多媒體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最終應達到一種和諧。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中生 隨機整群抽樣法 學習策略
一、國內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與學習的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強,英語作為傳播信息的主要語言工具,其重要性更加凸顯。外語教學作為一門教學科目,在世界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從康熙帝建立俄羅斯文館算起至少有二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在人類教育及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始終居于重要地位。在西方,古典教育及隨后發展起來的形式教育曾一度將外語教學作為開發學生智力的手段,當時很多西方國家將拉丁語作為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和記憶力的工具;現代教育則將外語教學提高到關系民族命運的戰略高度,美國1958年頒布的《國防教育法》明確提出“加強外語教學”的口號。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教育三個面向方針的逐步落實,英語作為國際交往必備工具被列入三大基礎學科之一。
目前,中國的英語教育從小學開始,如何在長達十幾年的基礎教育中保證英語教學的成功開展和英語學習的順利進行,也就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但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狀況令人擔憂。這種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現行考試制度造成的應試教育,把學生和教師的注意力完全轉移到語言形式上,而不是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語言學習和運用的大環境。但在現實的學校教育中我們發現:在學習條件、學習環境甚至學習基礎相似的情況下,有的學生學習效果好而有的學生學習效果卻差。造成這些差異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我們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習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學習策略的運用差異對學習成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優秀語言學習者會使用某些有利于學習的策略。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教師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使用適當的英語學習策略成為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的關鍵所在。
二、利用隨機整群抽樣法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分析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法分析A校高中三個年級,每個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級,其中高二年級和高三各隨機抽取一文科班,一理科班;高一由于沒分文理班,隨機抽取兩個平行班。共選取被試600人,發放問卷600份,收回572份,有效問卷543份,有效率達95%。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美國著名應用語言學家Rebecca Oxford以語言學習策略分類理論為基礎編制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和自編英語學習動機量表。
3.研究結果
高中生總體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程度一般,屬于不太經常使用。在運用策略的過程中,較擅長使用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記憶策略;不擅長使用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和補償策略。高中生較擅長使用記憶策略與以往研究有所不同。認知策略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儲存和提取,元認知策略執行對認知過程的計劃、監控與管理,它對學生語言學習自主能力的形成更有決定作用,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一直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最主要因素,一般貫穿于中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高中生學習經驗較豐富,學習的自控力、自覺性、目的性、計劃性較強,因而其元認知水平也較高。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通過大量講解和訓練,學生通過被動接受和死記硬背來掌握知識,因而高中生較善于使用記憶策略。高中學生很少使用情感策略,這與國外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測試,運用SPSS11.0對完成的數據進行分析。
5.結論
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高一年級使用策略最頻繁,其次為高三,高二最不擅長使用策略。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中策略的使用隨年級的升高而逐漸下降。
高一年級策略使用最頻繁是因為高一學生剛剛經選拔從初中升入高中,對新的學習生活充滿熱情和期待,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心向。他們學好英語的期盼處于高漲階段,學習內容也生動有趣,在學習上就會比較積極主動。并且,他們在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的情況下,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好,能夠遵守紀律、努力學習,給老師、同學留下好印象。因而,在語言學習中高一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獲取更新的、與學習任務更相關的學習策略。高二階段學習到了一個“高原期”,對于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并且,高二也是高中整個過程的過渡期,由于學校往往比較重視高一、高三的教學和管理,對高二的關注相對寬松。高二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思想上、學習上就比較放松。因而,高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相對較低,也就最不善用學習策略。因高考升學壓力,高三階段的學生需應付大規模、高強度的強化訓練,而此時的學生自主思考程度減少、學習能力降低、學習不夠積極等,最終導致了學習策略運用能力下降。
高中文科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顯著高于理科生。這是因為,文科生性格活潑,思維比較活躍,擅長語言信息的認知加工,同時也更多接觸語言材料豐富的學科,如文、史、哲等。由于所學學科性質的特點,他們會記憶大量的知識材料,因而會更多采用記憶策略等相關學習策略,這也勢必會遷移到英語語言的學習上。再者,文科也更強調語文、外語的學習,這與他們高考所面臨的專業選擇有關。大多數文科生希望選擇英語專業作為大學學習的目標和未來從事的職業。因此,文科生就會對英語學習較為重視,學習上則相對積極主動,較多采用學習策略以提高其英語學習成績。
三、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建議
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性別特點、文理科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指導學生使用學習策略。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他們可能對學習策略知之甚少,需要增加這方面的知識和訓練的機會;還有可能是策略使用不當,需要及時加以引導并幫助他們糾正不當的策略。同時,教師應該尊重英語學科的特殊心理規律,組織學生開展語言觀、語言學習觀和語言學習方法的討論。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24,120.
一、高中物理會考體現的是素質教育功能
會考是國家承認的省級學業成績考試,它面向全體學生,是檢測高中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檢查評價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促進普通中學素質教育實施,引導師生正確把握教育教學思想。素質教育的內涵十分廣泛,但就考試而言,大體包含如下內容:考試是一種手段,具有對教學進行評價、反饋、預測和激勵的功能。通過對這種手段的運用,測驗師生教與學的狀況,調整教學過程,促進教學方法改進,達到使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學技術素質的目的。
二、高中物理會考的性質、目的和內涵
高中物理會考是省級普通高中學業成績考試。它不同于高考選拔人才考試,而是屬于以標準參照為主的終結性考試,也就是以課程標準要求為依據的水平考試。其任務在于考核學生物理課程的學業是否達到高中畢業標準。因此,它與高考有著顯著區別,即面向全體學生。高中物理會考,要全面貫徹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精神,發展素質教育,提高物理教學質量。這是物理會考的總精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日常教育教學要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重視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物理來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的理念和觀點。為此,高一階段不宜設置頻繁的周考之類的小考,應該適度設置月考、期中、期末考試,而試卷的命題應該因學校因學生而宜,尤其是學困生較多的普通高中更不應該照搬名校試卷,而應該結合本校學生特點依據會考標準自行命題,有機地把課程標準要求與會考標準要求結合起來,命出符合學情校情具有特色的試卷。
對于高一來說,課程標準設置要求是很高的,而且高考命題源于課標,高一又有很多學生傾向于文科,所以對于非重點高中來說,如何把課標和會考標準結合起來有效實施教學是物理教師不應該回避的問題,但現在很多非重點高中,在高一階段教學過程中無形地加大了教學難度?;A較差,又有文科傾向的學生,應該針對會考,不應該針對高考。升入高二后已經分為文科理科,對高二文科學生來說,學生已經很明確地以政治、歷史、地理、語文、英語、數學這六門高考科目為主干學習目標,而高二文科物理是選修1―1,吉林省高中階段物理會考之前教學時間為三個學期,高一兩個學期,高二一個學期,這期間還有實驗會考考查,教學時間不是很充裕,以會考為標準把握好課程標準深度與廣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文科物理課堂教育教學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課堂充滿情意。物理學科本身很抽象,甚至很枯燥,因而物理課堂教學不應只是簡單地知識傳授、機械訓練,而應是學科間滲透、師生互動、思想碰撞、心靈交流、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老師上課熱情洋溢,激情澎湃,就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
新課標下的課堂師生角色發生了根本變化,由于課堂開放,學生的思維及各方面能力都會相應提高,課堂也會變得靈活起來。老師應該細心洞察任何一個能給學生樂趣的閃光點,尋找能與學生產生心靈互動的碰撞點,真正達到師生共同研討、共同學習,讓課堂充滿激情。要以物理學的核心內容為載體,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學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的融合,強調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讓學生感到學物理就像學地理、歷史一樣容易,從而消除他們的畏難心理,提高他們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二)營造一個圖文并茂、栩栩如生的課堂,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科生感性因素比理性因素要明顯,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多元的、發散的。自我評價低,自我要求低,懼學,厭學,在學習中不能正確歸因,邏輯思維能力差,不善于分析、推理,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對學過的知識死記硬背,不重視理解,不善于歸納、總結,不能舉一反三。文學是講形象思維的,所以學生主要是通過記憶、想象來掌握知識的,其邏輯推理能力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而物理研究的是純物質的客觀世界,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物理研究的思維方式是確定的、聚斂的。給文科生上好一節物理課,就要多給他們一些形象化的東西,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因為多媒體的圖、文、聲、活動影像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