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0: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融入 地理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10-0030-0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是廣大現代中學生必須樹立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有機整體,包括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初中地理教學也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主陣地。初中地理學科涉及的內容甚廣,囊括日、月、天地、山川河湖、海洋;涵蓋自然、人文、古今中外。其趣味性和知識的豐富性都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科學創新教育等因素。本人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地理教育教學,主要有以下五個途徑:
一、充分發掘初中地理教材內容(圖文)優勢,因勢利導,融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如我在教學八年級地理第一章“遼闊的疆域”一節中,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圖和文,了解我國領土所處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以及所處大洲大洋的位置,感知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其次引導學生閱讀《中國疆域示意圖》、《我國領土東西端的晨昏差異》、《我國領土南北的季節差異》等三組地圖,使他們了解我國領土的四至,感知我國領土之遼闊,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興國之志。再次引導學生閱讀《中國政區圖》,介紹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及其分布。讓學生明確香港、澳門和臺灣都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國已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并設立了特別行政區。使學生樹立祖國統一大業必定實現的信念,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自覺維護祖國統一,保衛祖國的神圣責任感。
二、通過指導學生繪制我國地形圖,從中感受祖國地形的多姿多彩、祖國河山的壯麗秀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如在教學八年地理上冊第二章我國“地勢和地形”一節內容時,讓學生親手繪制“我國地形分布大勢”圖。通過動手繪圖,使學生進一步地了解,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有壯觀秀美的山川,縱橫交織、連綿起伏的群山;氣勢宏偉、景象各異的高原;地勢平坦、一望無垠的平原;群山環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緩的丘陵;還有橫貫祖國東西,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等等,這些怎能不激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無限熱愛呢?
三、組織、引導學生編輯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地理手抄報
抒寫學生的愛國之情。引導學生搜集整理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收看廣播、電視等媒體報道的與地理相關的我國科技創新的新成果,我國近期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建設的新成就等。歌頌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發展與進步。學生在編輯過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欄目有:①中國地理事物之最;②我國多樣的民族民俗風情;③近幾年來在我國舉行的國際盛會;④我國經濟的發展形勢;⑤我國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以及發揮的重要作用等等,使學生加深了對祖國國情的了解與認識,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介紹我國現代科學領域取得的新成就,展示社會主義祖國的日益強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如我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研究的“雜交水稻”的成功,被世人稱為繼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后對人類的第五大貢獻。創造了我國以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跡。同時解決了世界人民的吃飯問題。因此他被一些地區的農民稱為“當代神農”。國際同行稱他的研究是“帶給全人類的福音”。在浩瀚的宇宙中,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遨游。又如:我國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舉世矚目,已躋身世界航天技術先進行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是我國成為繼俄、美之后第三個掌握飛船技術的國家。2011年9月下旬,我國將擇機發射空間試驗站雛形“天宮一號”,即將邁進空間站時代。再如:2011年7月26日,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已創造出潛海5057米的深潛記錄。2011年8月11號我國第一艘經過改造的試驗、訓練航母平臺“瓦良格號”下水試航。這些成就標志著我國對海洋資源的探測、開發、利用的關注。對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與安全、維護地區和平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面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科學成就,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發展最具活力的生產力,是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法寶。從而激勵學生熱愛科學,努力學習科學,立志為祖國未來的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五、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編撰成歌訣,抒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如在教學八年地理上冊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評價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時,我根據本節地理知識要點,結合活動實踐習題內容,編撰了一首七言歌訣:
欲問中國在哪里?亞洲東部大洋西。①
中低緯度北溫帶,沒有寒帶熱帶少。
國土遼闊氣候宜,勝過俄、加與巴西。
內陸海洋齊兼備,蒙古、日本怎能比。
關鍵詞:情感;互動;情景;地圖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7-160-01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地理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地理教育教學提供理想的育人環境,堅定不移的提高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理念,把地理學科擺在應有的地位,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斷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濃厚興趣,在教學上要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網絡環境,同時要有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地理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關鍵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學科的學習態度,而更關鍵的是應把地理學科放在同等學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地提高。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課堂教育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堂教育教學改革:
一、在地理教學中應加強“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專業地理的科任教師往往拘泥于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和記憶,缺乏地理情趣。非專業地理的兼課教師更拘泥于課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專業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于嚴謹和強調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生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境的氣氛。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在地理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
現在的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并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網絡“課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布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
三、在新課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長期以來不少初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著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種是“講”法,即“同學們,今天我們講……”,“同學們,現在老師講……”,這樣就把師生互動的地理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還有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書劃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雖然是“一字之差”,這也代表著地理課堂的實質進步的一面,在實際地理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新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四、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地圖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廣大初中地理教師的履職能力也被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如何更好地適應崗位履職要求,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成為了對每一位地理教師的一次考驗。作為新時期的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在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基礎上,還要與時俱進地增強教學研究、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本文主要針對當前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進行簡要分析。
一、教師應當具備淵博的地理及相關領域知識
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具有一桶水。對于初中地理教師而言,地理專業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應當對地理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原理具有較深研究,同時對與地理教學相關的學科、領域也要全面關注。一方面,廣大初中地理教師應當時刻注重地理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活動,不能滿足于課堂教學所涉及的內容,要與時俱進,廣泛涉獵社會發展與地理學科之間的聯系知識,在地理教學中才能夠旁征博引、揮灑自如。例如在《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教學中,為了生動地開展教學,教師應當在課前進行充分準備,精心搜集與了解世界上的不同語言種類、特征,以及宗教的分布與特點等方面內容,只有具備了淵博的關聯知識,才能夠保障整個教學活動發揮自如、深入高效。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師還要樹立專業方面的發展方向,尤其是要選擇好地理專業研究方面的課題,以此為抓手開展專業方面的專門研究。
二、教師應當具備深刻分析學生的心理學素養
教育教學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生產勞動,其工作的對象是具有獨立思維的學生個體,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能簡單地以自己的眼光思維去看待對待學生,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整個教學工作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此,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師都應當堅持學習心理學知識,并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學以致用。首先,教師要通過學習研究,掌握青春期初中生的一般身心特點,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叛逆性、獨立性等方面具有清楚的認識,不要將這些問題放大,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經歷,老師對待這些問題首先要理智、平靜,進而在引導中要尊重、平等;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學會分析特例學生,運用個案分析法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發展狀況,以便于為他們量身定做教育引導的方案,側重于引導學生消除地理學習中的消極情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鼓足勇氣,重新投入到地理學習活動之中。
三、教師應當具備敏銳領悟新課程要求的能力
當前,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要求廣大初中地理教師能夠敏銳領悟新課程提出的各項要求,并將其有效貫徹落實到教學工作實際之中。初中地理教師首先應當積極參加新課程改革方面的學習研究,聽取專家學者的講座,通過觀摩課、指導課等形式進行觀摩學習,對新課程理念的各個方面具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對其如何有效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直觀形象的感知,從而進一步提高對新課程要求的領悟能力。教師在地理教學工作中還要學會改革與創新,只有通過改革創新才能夠深入貫徹新課程理念。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學習地理教學刊物、教學網站以及優秀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另一方面要結合教師自身工作實際,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將先進的教學經驗與自己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提煉成果,達到螺旋上升、相互促進的效果。
四、教師應當具備熟練掌握運用電教設備技能
電教設備是初中地理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于初中地理教師而言,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應當強化學習,熟練掌握這些電教設備的使用。一方面,教師要學會正確、熟練地使用。許多教師缺乏電腦與網絡方面的能力基礎,在電教手段運用方面不夠熟練,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強化學習,既要積極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同時還要通過自學、在線研究等各種方式充實自我、提高自我,使自己能夠熟練地運用電教手段,服務于地理教學工作,從教學設計到教學組織、教學鞏固各個方面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例如在《地球的運動》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掌握地球自轉與公轉的規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模擬演示,形象直觀地將這一規律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對于提高學生的掌握效果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教師在電教手段的運用中還要逐步提高自主設計能力,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方面,要逐步從拿來主義轉變為自主創新,獨立地設計制作地理教學課件,將各種文字、圖表、圖像、影音資料融合起來,設計與制作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更具吸引力的教學課件,有效提高地理教學活動的生動性。
五、教師應當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
在地理教育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應當打破個人單打獨斗的狹隘思維,應當崇尚集體協作、共同前進的理念。在教學設計上應當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大家坐下來一起研究教學的重難點及其突破途徑,分析學生的思維與思想特點,探討如何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在這一工作中,廣大教師要樹立團隊協作的意識,尤其是平行班地理教師更要打破各自為陣的狀況,勇于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技巧表達出來,供大家分析研究借鑒吸收。在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暢所欲言開展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大家能夠汲取到更多的教學技巧,吸收融合為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樣的教學研究活動才更具實效性。有了團隊的支撐,有了大家的相互協作,地理教學工作中的各項重點難點就能夠迎刃而解、逐個突破。由此可見,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也是當前初中地理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創新理念,轉變觀念,為推進素質教育奠定思想基礎
在當前深入推進素質教育面臨著一個思想障礙,就是一些教師的教育理念沒有創新,以往沿襲的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應試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學生在考試中獲取高分而開展教學工作的片面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沒有面向大多數學生,沒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試教育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沒有兼顧學生能力和心理發展,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激發和創造性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國家提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況。素質教育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基本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學生發展的全面性、全體性、基礎性及發展性等方面。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形成全面的人才觀與學生觀。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敢于突破傳統教育教學觀念,敢于實踐。學生在地理知識測試中獲得高分不是地理學科教學的全部與最終目標,通過地理教育教學活動,所有學生在地理基礎知識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形成和地理基本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這才是初中地理教學的最終目標與任務。
二、注重學習,提高素質,為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基礎條件就是要有一批具有全面素質的課任教師,所有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標都是需要通過教師的工作來完成的。因此,有效提高廣大地理教師的思想業務素質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首先,教師要提升文化素養。教師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有效勝任素質教育工作。新課程理念要求地理教師不僅要全面理解、掌握初中地理教材、地理學科教學大綱的有關內容與具體要求,而且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素質建設,改善自身知識結構,充實地理信息,適應時展對地理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其次,教師要強化業務學習。教師不僅要加強地理教研工作,嚴格執行各項教學常規,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還要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提高自己的學歷,完善知識結構,為勝任地理學科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最后,教師要提高師德。教師的師德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一個參照標準,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注定了師德標準要遠遠高于一般的道德標準,教師的言行對學生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初中地理教師要有勤奮的工作精神,要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關心愛護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調整要求,靈活安排,為推進素質教育確定目標體系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過分強調教學大綱規定的一般教學要求,特別強化知識點教學。素質教育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能力與情感,實現全面發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強化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觀念、地理思想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在初中階段,地理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傳授和培養學生系統的地理知識與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等。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發展實際和素質教育要求,抵制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科學地調整教學目標和要求,使初中地理教學走上更科學、全面的發展軌道。
四、爭取重視,拓展空間,為推進素質教育提供有效載體
由于初中地理不是中考主要科目,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只講授大綱上的主要內容,能少講或不講就少講或不講,破壞了地理知識的完整性,將地理課本變得面目全非。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將地理學科當做副科,對地理知識缺乏學習興趣與探究的積極性,不求甚解,更談不上閱讀地理書籍增加知識量了,結果地理教學內容沒有全面講授,教學任務沒有全面完成,學生的地理知識匱乏,沒有形成系統能力。在當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地理教學迎來了極大的機遇,廣大地理教師應搶抓機遇,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地理學科教學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條件的改善,確保開足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扣地理課本,對學生進行完整系統地理知識的傳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地理學習空間,并在地理教材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學生學習的載體,采取編輯校本課程等方式拓寬學生知識面,訓練學生的地理能力,開發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學生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改進設備,優化方法,為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習能力
一、農村難以成為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強大后盾
由于我國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差別很大,而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需要有大量的、可供選擇的信息學習資源和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而且全國初中地理教學只有一個地理課程標準,這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是不符合實際的。農村大部分地區經濟文化發展較落后,難以成為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強大后盾。農村初中地理教學軟硬件均不夠完善,要進行地理新課程改革尤顯“水土不服”,面臨嚴重問題。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后,區域、城鄉之間教育的公平問題日益凸顯出來[1],城鄉之間的初中地理教育質量差別愈來愈大。
二、初中地理教學地位尷尬
1.“副課”地位
考試的評價功能對教育教學行為會產生導向作用。國家規定高考、中考要考地理,則中學地理教學就會受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地理教師教學熱情高漲,學生及家長積極配合,高度重視,教學效果良好。否則,地理教學就像是可有可無的課程影子,正常的課堂教學都會難以開展。由于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高考不考地理,2001年新一輪課程改革前,全國各省中考不考地理,2004年6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全國38個新課程改革國家級實驗區迎來了新課程環境下的中考改革,但至今有些省、市的中考地理分數只計入畢業成績,不計入升學成績,造成有些學校只在初一、初二開設地理課程,初二進行畢業會考后初三不再開設地理;有些省、市初中地理不用進行中考或會考,即使中考考地理,但所占比例小,且考核的內容也是非?;A的,試卷也不能反映出學生所學,學生即使平時不認真學習地理,只要中考前突擊記憶也是能考高分的。
不少農村學校的管理者、教師及學生家長對于新課程教學改革還處于傳統教育教學的思維當中,學校所有的工作幾乎都是圍著中考轉,認為只要中考成績好,就是人民滿意的好學校。由此便導致許多農村學校不重視初中地理教育,把地理作為“副課”。絕大多數學生及其家長對地理學科也極不重視。學生上地理課積極性不高,甚至把地理課當作是放松神經或做其他課程作業的自修課,課后更不愿花時間去復習鞏固,這對地理教學形成了非常大的沖擊,導致地理教學工作舉步維艱,地理教師提職提干較難,地理教師專業思想發生動搖。
2.教而少研
很多農村初中沒有成立地理教研組,地理科的教研活動很少或者根本就無法開展,沒有開公開課或者探討課,校本研修培訓力度不夠。學校對地理科目的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也不重視,導致老師備課、上課、改作業和課后輔導工作環節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給學生和老師造成地理科目根本就不重要的感覺。
三、農村初中地理教師整體素質偏低
1.地理教學師資力量不足
農村初中學校專職地理教師少,科班出身的地理課專任教師更少。我們對某市33所農村初中學校進行調查,得到以下數據:33所學校中,有18所學校一個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師都沒有;33所學校共有教師139人擔任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其中地理本科或專科畢業的教師只有23人,其他116位非地理專業畢業的教師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①兼職教地理的教師。由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生物、歷史、教育管理、美術、音樂、體育、計算機等學科的教師兼職擔任地理課程教學。②轉教地理的教師。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殘”的年長教師轉專業改教地理學科;大學剛畢業的其他專業教師,因其專業教師過飽和而轉專業改教地理學科;農村初中近年來學生人數減少,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師數量需要減少,有些老師只好半路出家轉教地理。③以工代教的職員教地理。
為了更好地了解農村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情況,我們分別到六所農村中學共觀摩了10節公開課,發現所開課教師中,除2位特別有鉆研精神的優秀教師上的是優質課外,8位教師缺乏地理專業知識,對地理學科教學的認識和研究程度不夠深入,知識間的聯系很難講授清楚,甚至有些老師連一些基礎的地理專業知識都不懂或弄錯。
農村初中地理教師對地理新課改知之甚少,《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已于2012年秋季開始執行,但我們調查的40位農村初中地理教師中,沒有1位教師知道有《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
2.地理教師教育理念陳舊
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師對新課改不了解,或知之甚少,仍然是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看不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用一把尺子要求所有的學生,主要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課堂教學方法單調、枯燥,基本上還是靠一支粉筆一張嘴。地理要中考的學校,大部分地理教師上課不是按課程標準的要求,而是按中考考試大綱考點要求,采用灌輸法,從頭講到尾,包辦代替,教師唱的是獨角戲。
有部分教師對新課改了解而且是熱情的,但觀念過于偏激,容易陷入新的誤區,認為新課改是對舊課程的全盤否定;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認識極端化,如對學生身上的毛病不但不加以批評教育,幫助其克服,反而當作學生的個性化加以縱容;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或者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新的教學方式如探究性學習等,但卻沒有真正理解其教學實質,教師不加以引導,認為課堂吵鬧,小組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話就是探究,教師缺乏課堂調控藝術、能力和技巧。
部分教師上課照本宣科。有不少初中地理教師,還是以教材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圍繞教材展開,照本宣科,認為講完了教材中所規定的內容,教學就算結束了,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三維目標實現了沒有,教師是不會去關心的,教師注重的只是短期效應,而忽視了應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3.地理教師專業知識儲備不足
新課程教科書的內容結構都有一定的變化,拓寬拓深了地理知識,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師均感到力不從心,更何況非科班的兼職地理教師呢?非科班的地理教師沒有經過地理專業培養,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對地理教學內容把握不準確,難以達到應有的認識高度,面對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要求,不懂得如何備課、如何教學;對課程標準的學習不深刻,授課時講不出知識聯系,教師制作地理教學課件能力也較低,上課照本宣科或過分依賴教參及網上教案,不能較好地整合和利用教材內容。兼職教師需把主要精力用來擔任其他科的教學,也就沒有多少精力專心于地理課堂教學了,上課普遍存在一種應付心態,能把學生管住就行,這怎么能完成教學目標?
4.地理教師繼續教育不到位
(1)培訓機會少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教育培訓、專家講座、教學比賽活動,大多沒有地理學科。有些面向地理教師的培訓,但因農村學校經費緊張,不能完全解決或只能部分解決教師的培訓費用,參加培訓的地理教師需自掏腰包,可農村初中教師的家庭收入普遍偏低,有些老師最終只好放棄培訓機會;農村初中也缺少一些有關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書籍或資料;地理教師也難走出校門觀摩優秀教師的示范課;農村中學教師上網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此,網絡培訓很難開展。
(2)培訓形式化
現在的培訓很多也只是形式化,有教師戲稱:培訓培訓,無非就是讓老師報個名交個錢,再給你發一個培訓證明罷了。至于培訓內容是否是教師需要的,在培訓中能學到多少,也就很少有人研究了。教師培訓缺乏對被培訓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指導。
(3)自我充實時間少
地理教師必須勤于學習,博覽群書,善于積累,使自己不僅要有豐富的地理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應密切關注地理研究的前沿動態,了解地理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的地理教學加以運用。但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的卻微乎其微。地理教師數量少,教學任務重,有的教師一人要擔任六七個班的教學,大多是跨年級上課;兼職地理教師更是難以分身。教師整天忙于備課、上課、批閱作業、學生的管理及輔導,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加強學習,充實自我,自身素質難以得到提高。
5.地理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據調查,農村初中地理教師基本上能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但能把教學工作做到更好的就少之又少了。鄉村學校教師的經濟待遇普遍不高,一些剛出來工作的年輕老師每個月還領不到2000元錢。很多老師經濟和生活壓力相當大,即使工作出色也沒有什么獎金,工作積極性受到極大挫傷,加之不少農村學校的管理就是狠抓成績,教師的職務晉升、年度考核、評優評先、評職等均與學生的中考成績掛鉤。地理在中考中的“副科”地位,使得地理教師在職務晉升、年度考核、評優評先、評職等方面難以勝出,這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廣大地理教師的積極性、進取心和敬業精神。在教改上,地理教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惰性心理尤為普遍
6.地理教師課程開發舉步維艱
開發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是地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地理新課改中的亮點。從理論上說,在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學校地理教師具有極大的智慧潛能,能提供新課改需要的巨大資源。但開發地理課程資源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全新的領域,無論是系統性、綜合性、學術性、科學性還是駕馭文字的能力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對于農村大多數中學地理教師來說,是難以勝任的,因為他們知識儲備不足,課程意識和技能缺乏,甚至有些學校,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師一個都沒有,外行的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對地理知識間的聯系均難以講授清楚,只要加以拓展就有可能出現知識性錯誤,在教學參考資料、地理教具少,上課只得照本宣科的情況下,又怎么能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進行課程開發呢?
四、學生綜合素質普遍較差
農村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從總體上來看與城市學生存在較大的差距。農村學生起點低,文化素質不高;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面、活動能力較為薄弱;由于基礎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對知識的追求沒有明確的目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除了課本,學生很少有其他學習資料和資源等;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著思想包袱,如今后的學習、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工作選擇等。加之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地理課重視程度不夠,也很難有什么興趣。這些都嚴重地制約著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進而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不快。
五、家庭教育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1.教育理念陳舊
據調查,農村95%以上的家長沒有學習過如何教育子女這門學問,其中,隔代家長的這個比例接近100%。祖輩的世界觀形成于幾十年前,當時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低,思想舊,他們中不少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水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特別是不少家長認為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的。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他們的觀念無意中會傳播給孩子,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2.教育時間少
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忙于生計,不少人成為城市的農民工,與孩子相處交流、談心的時間很少,家庭教育的任務主要落到爺爺奶奶身上,隔代教育,使得大部分留守孩子連最基本的為人之道等是非觀念都不清楚。農村家長幾乎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責任全交給了學校。
3.教育方式極端
有不少農村家長對小孩的教育方式極端,他們對小孩的要求不是過分嚴厲,就是過分縱容;簡單粗暴,溺愛有余;過分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不少家長沒有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一味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忽視了孩子獨特個性的培養。許多家長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但對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沒有正確的認識,仍然以追求高分為目的。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是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學,他們關心的是統考科目的分數,認為“副科”地理學得好壞無所謂,甚至認為小孩學習地理是浪費時間。
4.學習意識淡薄
農村多數人文化層次較低,學習氛圍不濃,也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加之部分學生過于迷戀電視、網絡,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學習中刻苦性不夠,導致知識儲備不足。有些家長文化素質偏低,對子女的學習關心不夠,要求不高,個別家長甚至抱著把子女交給老師、學校看管,以免子女到外面游手好閑、茲惹事端等給其增添麻煩的不良心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不過問,導致學生學習意識淡薄。
六、教材內容改革超前
課程改革后的初中地理教材內容與以前相比,教材正文內容較少,相關地圖、活動、案例增多,教材內容力求突出時事熱點問題、時代氣息,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因此,挖掘教材內涵,恰當地選擇多種課程資源如教材、地圖、參考書、多媒體課件、電影、幻燈、錄音(像)帶、照片、圖片等來豐富地理課堂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可這對于教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較弱的農村初中來說,地理教材便成為知識容量大,難度大的教材。
七、教學評價改革滯后
目前,與地理新課程改革相配套的評價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考試制度改革進展緩慢。在農村,社會、學生家長甚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仍偏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學校評先及教師的評優評先評職、獎金等掛鉤。如果學校升學率高,則學校的招生生源既多又廣,反之則學校招生生源少,教師也會因為“業績”不突出而職稱評定困難。學校和教師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片面追求考試分數和升學率。
關鍵詞:教育教學;剖析;途徑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本人對目前貴州的高中地理教育現狀表示堪憂。貴州的初中地理不中考,只會考,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地理基礎基本為零。加之社會對地理有偏見,認為地理是副科。為了升學,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哲學觀點認為,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學生初中基礎的好壞對高中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基礎好,學生會學得很輕松,對本學科的興趣高,就容易取得好成績。反之,基礎差會嚴重干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出現放棄心理,對高中地理教學極為不利。
其次,每個中學對高中地理重視程度不同,一定程度制約著高中地理教學的健康發展。多數高中都是重理輕文,理科學生多,文科學生少。地理屬于文科,但其偏理科,學習難度絲毫不亞于數學,有“文綜里的數學,得地理者上重點”的說法。高中地理不像初中地理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知識容量巨大,學生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還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再次,由于沒有統一的教學進度,使用統一的教輔資料,地理教師各自為政,一廂情愿,不遵循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大搞題海戰術,結果事與愿違。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成為高中地理教育教學發展的嚴重障礙,就會干擾素質教育的推進,同時也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主旨。只有找出這些問題存在的深層次原因,才能從根源上消除它們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貴州初中地理不納入中考并非個例,相比相鄰省市(四川、重慶),這樣的做法并不明智。中考不考地理,高考又要考地理,地理學科這樣尷尬的地位又怎會得到重視呢?很多學校只重視語、數、英等科目,目光短淺,其他學科一樣重要,只是分工不同。學好高中地理,有利于提高文科綜合分數,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牢牢把握主動權。然而國人的思維尚未轉變,地理在國外相當重視。在國人大喊學生減負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無奈成為犧牲品。
我們看一看高中地理的知識模塊,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必修一),人文地理(必修二)、區域地理及區域發展(必修三)、旅游地理和自然災害防治(選修四和選修五)。高一沒有分科的時候,每周兩節地理課,根本無法保證完成教學任務。高中不像初中,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要求更高。高中教師既要保證高效的課堂教學,又要批改作業,講解教輔資料,完成學校布置的其他工作??上攵乩斫處煹墓ぷ魅蝿罩兀睦韷毫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面對緊張的課時、基礎薄弱的學生,還要維持班上的課堂紀律。再加上每個教師的實際情況不同,對學生的要求不同,就出現了各自為政的局面。同事之間缺乏交流溝通,無法做到步調一致,統籌規劃。加上學校狠抓升學率,采用低效的題海戰術,卻忽視了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水平,大部分時間用來考試和做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還有就是學生自身因素,比如,自信心不足、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態度不端正,或多或少影響著高中地理教學的長足發展。
三、高中地理教育教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首先,教育部門應該重視初中地理,在中考總分中應占一定比例。這樣學生才會在思想上重視,才能在地理課堂上端正態度,認真學習。良好的地理基礎不僅為高中地理教學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同時也減輕了師生負擔,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讓學生不再對地理產生恐懼和厭惡,從容自信地面對高考。學生能靈活地運用知識,掌握答題技巧,在考場上盡可能多地拿高分。
其次,各個學校應從本校實際出發,科學地制定課程表,增加高中地理課時。在分科時,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選擇。文科和理科只是學習的內容不同,以后同樣可以考入高等院校。而且文科強調人的道德修養和思想覺悟,為將來走入社會為人處世也有指導意義。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學習好文化知識,總有用武之地。高中地理是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師生共同付出,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就會取得社會的認同。況且有些學校的文科甚至超過了理科,重理輕文的觀念應該摒棄。
摘 要:本文通過對深圳市某中學的地理課堂教學的調查研究,證實了生本教育理念適用于初中地理教學,符合當代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生本教育;地理教學
一、調查背景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可以說是與傳統的師本教育相對立的一種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應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增長和獨立人格的培養。生本教育注重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使得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當前有很多地方的中小學,特別是生本教育的發源地廣東省,都在嘗試實施生本教育,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成績。那么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成果是否真的有效。筆者以深圳市某中學的地理生本教育模式為例,調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生本教育的意義和成果。
二、調查的目的及意義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老師因此可以少教,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1]我們為找到這種方法而竭盡全力,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對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有很大的影響?,F今我國教育發展進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階段,那么我們要提高當下的教育質量,就必須要有有效的教育教學來支撐。而有效課堂教學必須依靠有效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于增強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成果,就更需要有效的地理教育教學方式。找到一種有效的地理教育教學方式對初中地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時代教育潮流的。
三、調查概況
1、調研對象:深圳市某中學七年級全體學生。
2、調研方法:調研方式有隨堂聽課;跟蹤聽課;聽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反思;當堂對學生進行作業調查聽取學生反映和要求、查看教師教學設計;聽完教師課后及時與執教老師交流指導,提出“提質增效”的措施。發放調查問卷,此次調查問卷包括10個選擇題,發出400份,收回400份,回收率100%。
3、調查內容:學生調查問卷。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調查后數據采用人工統計,主要計算人次頻率。以下從幾個方面來看調查結果及分析:
1、學生在學習地理興趣及態度方面
問卷調查中,96人占總數24%的學生認為采用生本教育后,地理學習變得快樂;148人占總數37%的學生認為學習地理得比以前主動,對待學習不再是消極的態度,不是教師講一句學生就聽一句;124人占總數31%的學生見到地理題也不再害怕。這說明實施生本教育后能明顯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增加學習地理的信心。
2、教師教學方式方面
220人占總數55%的學生認為課堂不在是以教師為主體,212人占總數53%的學生認為地理課堂上老師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獲得知識,地理教學中增設合作、交流、討論等活動,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增多了。學生是地理課堂的主體,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說明生本教育實施后,教師成了地理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使學生既可以獨立思考,又可以合作交流和討論。
3、學生各項能力方面
176人占總數44%的學生可以在課外自主學習地理,覺得課堂上老師的提問是富有挑戰性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地理學習動機、思考地理問題的能力和地理綜合素質都有提高;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生本教育對學生自我培養合作學習的地理素養有較大的幫助。
五、調查研究結論
我們可以看到生本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基本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了“教師能動指導和學生主體地位”的現代地理教育理念
傳統教學中,地理教師是權威,是主體,是高高在上的,與學生是“我教你學”的關系。生本教育把地理教師的角色轉成為學生地理學習的合作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既張揚了學生學習地理的個性,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實現了新課程體系所倡導的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同時,以學生為中心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沒有淡化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的作用加強了,教師主要起著組織者、管理者、合作者、促進者、指導者和鼓勵者的作用。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具有更高的地理指導能力、更新的地理教學設計理念、更嫻熟的地理教學技能、更扎實的地理專業知識和地理教育理論知識。地理教師必須比獨自授課時更熟悉地理教材和生本教育下地理課堂教學設計和實踐相關背景知識,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解答和引導。[2]總之,生本教育模式對地理教師提出了比傳統地理教學模式更高的要求。
2、學生學習動機得到激發,挖掘潛能、提高地理成績
如果學生處于一種消極的地理學習狀態,無論地理教師下多大功夫去教,課講得多么精彩,也不可能產生教師預期的效果。傳統地理教學模式下,學生都是被動學習者和知識的接收器,與老師的交流嚴重缺乏。而生本教育特別注重交流與合作的地理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與合作、對話與協商共同完成地理學習任務,并形成生動活潑的地理課堂教學氣氛。這就促進了學生積極思考,充分挖掘自己的地理學習潛能。
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學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學習,表現為自我意識上的“能學”,內在動機上的“想學”,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為保障的“會學”,和以良好意志控制為條件的“堅持學”。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地理學習目的,做到地理學習動機自我驅動,地理學習內容自我選擇,地理學習策略自我調節,地理學習時間自我計劃,全方位調動全體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地理課堂教學效果自然有很大的提高。在這種新的地理教學模式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從與成績好的學生交流與合作中得到啟迪,完成他們個人原本無法完成的地理學習任務,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和進步,從而有效提高全體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
3、地理教師素質相輔相成的提高
用生本教育理論來指導地理教學,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以地理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觀念,大膽地把“給予”變為“引導”,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使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掌握地理技能和發展能力。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首先要體現在教師的作用上。由于地理教學建立在他們對地理教材的理解、利用之上,所以學生的地理學習應是他們自己的思維建構活動。教師應該是地理教學的設計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困難的幫助者,學生能力和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者。這就是說,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同時,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良好地理素養去影響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4、實施生本教育理念能夠提高學生的地理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地理能力的內涵也越來越豐富,教師培養學生地理能力的主要渠道是通過地理教學,因此隨著地理能力內涵的豐富,地理教學方法也應有所變化。通過在中學的近一學期的實驗與研究,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地理教學的各個方面,他們提問、解答,并通過討論、總結、分析、設計、評價、獎懲等方式,輕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師生能夠平等相處,共享解決問題后的樂趣,充分展示了生本教學理念在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是有明顯成效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