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9: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發展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加強農業科技管理,大力發展知識農業
1、適應知識農業發展需要,創新農業科研教育組織
為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策劃農業科技發展方向與目標,加強科技計劃的管理與考核,“農委會”于1986年成立任務編組的“農業研究發展小組”,于1993年改組,確定該小組的主要任務:(1)農業科技發展政策及法規的擬定;(2)計劃的規劃、評審及預算編列;(3)計劃的推動、管理、成果檢討與績效的考評;(4)人才培養及國際合作的規劃、推動與管理;(5)科技會議的籌劃及其結論與建議事項的推動;(6)與相關“部、會”、學術及研究機構有關農業科技計劃的協調與聯系。隨后又改組為任務編組的“農委會”農業科技研究發展委員會。這一時期臺灣農業科技集中在“農委會”農糧處主管,部分科技項目由“農委會”有關業務處室管理。此外,“國科會”生物處主管臺灣地區農業生物科技的基礎研究。
為了適應知識農業發展的需要,“農委會”著手研究調整農業試驗研究機構,于2000年把擬成立“農業部”作為工作重點來抓,研究設置“農藝研究署”,從事全臺灣農業科技研發工作。
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紀元的到來,“中研院”設立生物農業科學所,臺灣大學成立生物技術中心,中興大學成立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民間企業于1998年投資12億元新臺幣成立了花卉生物技術公司,投資六億元新臺幣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幾年還先后把屏東技術學院和嘉義技術學院擴大為屏東科技大學和嘉義科技大學。
各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究機構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從事學術及基礎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專院校則以教學及訓練人才為主,研究工作為其業務的一部分;公營事業機構研究所及財團法人或類似組織的研究所從事專業性特定項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屬的試驗研究機構為從事臺灣地區全面性的試驗研究工作的主干。有關農業科技研究發展對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發展與商品化及應用,依上、中、下游各層次負責推動。
2、應對國際農業科技發展趨勢,加快高新技術創新步伐
1992年“農委會”農業研究發展小組依據《臺灣科學技術發展12年長程計劃及6年中程計劃》、《農業綜合調整方案》有關農業科技發展目標,以及歷次“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農業組顧問建議事項,確定生物技術、生物防治、種苗繁殖、栽培漁業、動物用生物制劑等五個領域的研究發展重點,加以推動實施。其灣“農漁牧產業自動化”十年計劃,約投入經費25億元新臺幣。
從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臺灣“農委會”按照臺灣地區“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中的有關“發展政策導向的產業科技”要求,在重點產業科技、加強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整合農業科技研究群及區域推廣體系、加速農業自動化與信息科技應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臺灣“農委會”研究擬定“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做為2001年至2004年農業政策藍本。該方案提出了“發展農業知識經濟,厚植農業競爭得基”策略,明確了新世紀初臺灣地區農業知識經濟的發展重點。2001年臺灣農政機關用于扶持農業知識經濟發展的經費預算為450.01億元新臺幣,2002—2004年約需195.18億元新臺幣用于支持農業知識經濟發展。
2001年“農委會”制定臺灣地區農業各領域科技發展中程綱要,包括11個研究領域,分別是作物科技領域、林業科技領域、漁業科技領域、畜牧業科技領域、農業環保科技領域、農產品加工科技領域、農業自動化科技領域、農業共通性科技領域、農業生物技術領域、林業防災科技領域,“農委會”計劃從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億元新臺幣用于支持農業科技研究。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紀前十年臺灣地區農業科技發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產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農業生產體系,提高國產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突出加強生物技術的研發與運用,創造臺灣地區農業的新綠色革命:加速農業自動化與信息科技應用,提升產業競爭力。(2)在生活方面:生產衛生、安全、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產品,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質,重點發展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產品,滿足消費大眾需求;結合民間力量發展食品科技,帶動產業發展。(3)在生態方面:減輕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沖擊,強化農業支持生態環境維護的功能,重點改進動植物生產、檢疫防疫技術與體系,保護國內農業生產環境;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利用,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3、大力推動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鑒于農業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世界產業發展趨勢,為了加快臺灣生物技術的研究創新及其應用技術的發展,突破臺灣農業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提升傳統農業的技術能力,近十幾年臺灣在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方面,不斷增加研發經費、人力和設備投入。
1995年8月臺灣“行政院”第2443次會議通過《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并于1997年修訂方案內容,確定將農業與醫藥領域的生物技術,作為臺灣全力發展的重點科技?!稗r委會”為落實“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1996年優先執行了花卉種苗、動物用疫苗及生物農藥三個推動計劃。
1997年3月,臺灣“國科會”委員會選定農業生物技術為臺灣四個“國家型”科技計劃之一。同年10月,成立臺灣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專案計劃規劃工作小組。1998年1月,聘任該計劃個案咨詢委員會委員。1998年2月,臺灣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劃的目標、規劃重點提交“國科會”委員會審定通過,推動執行,課題申請通過率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課題補助金額,共有42項課題列入該“國家型”計劃。其主要研究目標是:(1)整合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研發既有人力、物力與技術資源,落實產業應用,使農業生物技術在臺灣得以生根并茁壯發展;(2)加強本土性的具有產業發展潛力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以提升臺灣生物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3)建立臺灣研發與應用體系,確保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永續發展,盡快提升臺灣的農業生物技術水平;(4)整合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尖端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把臺灣建成為亞太地區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研發與營運中心,促進臺灣加入WTO后的農業發展。
該科技計劃的重點研究領域是:(1)、花卉及觀賞植物領域,(2)植物保護領域,(3)水產養殖領域,(4)動物用疫苗領域,(5)農產品保鮮利用領域,(6)農業環境保護領域,(7)保健及藥用植物領域。
4、加快農業科技管理創新
“農委會”為加強農業技術發展規劃及本會農業科技研究發展計劃的執行、管制與運作,設立農業科技審議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任務是:農業科技研究發展方向規劃的咨詢,農業各產業技術發展政策、制度、法規、策略及重大方案審議之咨詢,農業科研計劃資源分配審議的咨詢,農業科研計劃成果檢討審議的咨詢,其它農業科技發展事項的咨詢。委員會下設農業、林業、漁業、畜牧及生物技術五個技術領域審議小組,各技審小組的任務是:對“農委會”個別產業技術發展規劃及審議的咨詢,“農委會”科研計劃審查及管理考核咨詢,“農委會”科研計劃與業界合作事項協調及審議的咨詢,“農委會”有關科研計劃事項的咨詢。
為加強農業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執行績效評估,促使農業科技研究經費有效運用,“農委會”2001年3月6日成立農業科技績效評估委員會,該評委會的任務是:以農、林、漁、牧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科技研究計劃為對象,評估過去該領域的研究計劃執行績效;評估農、林、漁牧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術,對提升臺灣地區農業產業競爭力的效益。評委會設委員23—25人,由“農委會”主任委員遴聘學養優異、經驗豐富,對產業科技、經濟充分了解的相關產、官、學、研界專家兼任。評委會在對各領域專業技術進行評估時,得視需要聘請該領域的相關專家若干位參與績效評估。此外,還在臺灣地區農業生物科技“國家型”計劃中設立了咨詢委員會,在臺灣地區農業科技中程發展綱要各領域聘請評審委員會。
二、注重農業科技投入,扶持技術創新
從下表可以看出,臺灣地區農業科研經費投入常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臺灣地區農業科技經費投入
年度經費年度經費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為中程科技綱要需求估計數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臺灣地區農業科研經費為21.135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農業基礎研究(含農藝學、園藝學、農業化學、畜牧獸醫、森林及水土保持、漁業科學及農業工程)的經費投入為3.9450億元新臺幣,其經費主要來源是“國科會”和“中研院”,共執行537個研究課題,參加研究人員1206人。同年度的農業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含農作物科技、林業科技、漁業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經費投入為17.19億元,執行197項整合性研究發展計劃,參與研究人員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專著、934項技術報告發表,完成55項技術創新和923項技術服務,實現技術轉移18項,取得專利權6項、著作權3項。從1996年度的農業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的經費投入結構看,應用研究占70%(12.172億元),應用基礎研究占3%(0.439億元),商品化開發研究和技術發展占18%(3.077億元),其他研究占9%(1.504億元)。
1997年度臺灣地區農業科技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經費投入為15.3857億元。1998年度臺灣地區農業科技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經費投入為16.6880億元。從1998年度臺灣地區農業科技各領域經費投入結構看:重點產業及資源保育利用研究發展的經費為10.94648億元,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經費2.12078億元,食品加工科技經費投入為1.79738億元,遙測技術及精準農業科技經費投入為0.44965億元,農牧漁產業自動化科技經費投入為2.60億元,其中重點產業領域內部經費投入結構為:作物育種及生產技術研究2.822億元,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研究利用0.8億元,動植物防檢疫與病蟲害防治研究1.25755億元,漁業生產科技研究發展0.805億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發展1.46606億元,農業廢棄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術研究0.44431億元,水土森林資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億元,農業經濟、農產運銷技術與農民輔導研究0.52億元,農業科技人才培育、國際合作及計劃管理0.6億元,農業資導系統建立研究與利用1.07515億元。
“農業生物科技國家型計劃”經費,包括臺灣地區“國科會”、“農委會”、“中研院”、“環保署”和財團法人臺灣農業生物技術中心五部分的研發投入,預估1998至2001年度,總額達到8億元新臺幣。各年度分別為0.2億元、2.11億元、2.6億元和3.1億元。
三、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1、制定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政策法規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農委會”農業科技計劃產學合作實施
要點》、《“農委會”科技計劃已有成果擬進行產學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項目一覽表》、《“農委會”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農委會”主管計劃研究成果技術轉移執行要點》等法規。
《“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提出臺灣地區生物技術發展策略是加強研究發展與其成果移轉、擴散及應用,整合產、官、學、研的研究發展體系,成立“國家型”計劃,暢通研究、發展、生產三者之間的渠道,以加強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其中與農業相關的主要內容有:修訂生物性農藥開發相關法令規范;推動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劃以花卉種苗、水產養殖、動物用疫苗、生物性農藥、保鮮技術等方向為重點,并落實于產業發展;加強花卉新品種智能財產權保護,并納入植物種苗法新品種命名及權利登記范圍的花卉種類,加強花卉新品種權利保護,以提高育種研發意愿,推動花卉種苗產業發展。
“農委會”為提高農業科技研發績效,鼓勵民間產業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應用,以加速落實研發成果于產業發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農業科技計劃產學合作實施要點》?!稗r委會”的經費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費、研究設備費、包括雜支、材料、儀器設備維護等其它研究有關費用、管理費和必要的技術移轉費用。
《“農委會”主管計劃研究成果技術轉移執行要點》提出,移轉研究成果的技術或智能財產權給予廠商時,應以該成果作價取得價款。技術成果移轉作價原則以“農委會”資助研究總經費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參與開發的合作廠商收取5%,未參與開發的廠商收取10—15%。(2)技術成果最終使用者若為供個別農家使用則收取5%,供農企業使用則收取10—15%。
2、推動農業科技推廣方面的研究
關鍵詞:都市農業;新農村規劃;模式;武漢市
中圖分類號:F303.3;F304.1F509.7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20-4651-04
2008年7月,《武漢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正式通過了專家評審,該規劃對全市城鄉的林業生態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依據規劃,未來武漢市的大江大河堤岸、灘涂將全面實行綠化和美化,中心城區及兩江四岸將形成綠島鑲嵌、綠帶相連的生態格局,廣大鄉村將展現出綠蔭掩映、瓜果飄香、富饒繁榮的景象。規劃還涉及到都市農業發展的較多內容,如提出以東西湖區慈惠街道辦事處、柏泉辦事處、徑河街道辦事處、東山辦事處現有鄉村游項目為基礎,進一步發展農耕休閑、農莊休閑項目,對鄉村環境進行景觀綠化;對玉屏山進行林相改造,發展生態文化休閑旅游;以走馬嶺街道辦事處、荷包湖農場、辛安渡辦事處一線現有的果園為基礎,進一步發展生態果園和農耕休閑農業[1];這些發展內容體現出了武漢市較強的新農村規劃特點。
1 現代都市農業的內涵
都市農業的概念是20世紀50、60年代由美國的經濟學家首先提出來的,泛指地處都市及其延伸地帶范圍里,并在大都市中、都市郊區和大都市經濟圈以內,緊密依托并服務于都市,以適應現代化都市生存與發展需要而形成的現代農業[2]。
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志,以農業高科技裝備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3-5]。
都市農業在都市化地區,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展現及農家生活感受等方面,為人們休閑旅游、體驗農業、了解農村提供場所;換言之,都市農業是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功能結合于一體的產業[6,7]。都市農業與城郊農業都是依托城市、服務城市、適應城市發展要求,納入城市建設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建設的農業類型;但二者還是有不同特點。城郊農業主要以為城市供應農副產品、滿足城市商品性消費需求為主,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邊地區;而都市農業是為滿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務,尤以生產性、生活性、生態為主,是多功能農業,發展水平較高,位置可在大城市地區,也可以環繞在市區周圍的近郊,還可能鑲嵌在市區內部[8]。
都市農業是把城區與郊區、農業發展和旅游觀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結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產業,它主要是利用農業資源、農業景觀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品嘗、體驗、娛樂、購物等一種文化性強、大自然情趣很濃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體現了“城郊合一”、“農游合一”的基本特點和發展方向[9,10]。
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自然資源嚴重短缺,具有后備補充能力的農村承載著城區自然物質資源供應的責任;農村是城市的后花園,都市農業充分發揮各種自然景觀資源價值,通過建設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各類農業公園或游樂場所,從而給城市提供生態安全屏障和亮麗風景;農村具有為市民生產喜愛的優質農副產品的經濟功能,還具有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閑基地的功能。發揮這些功能價值,一方面為城市找到了發展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11-15],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經濟一體化。
世界上都市農業發展較好的當屬荷蘭和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荷蘭在發展都市農業時特別注重農田的設計、規劃,在發展以家庭為單位的“家庭小花園”模式的同時,還將城市改造納入了都市農業發展計劃之中[16]。中國近年來也掀起了都市農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熱潮,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都市農業在中國大城市及沿海發達地區受到了廣泛重視[15]。許多學者對都市農業發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關于都市農業理論與實踐的著作[17-25]。
2 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很多城市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在實踐中許多城市郊區的農村功能由城市“可靠的副食品供應基地”單一功能轉向多功能的現代“都市農業”方向發展。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內部及近郊的農業發展具有了與工業發展相同的交通、郵電、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支撐,而且毗鄰城市的優越區位又使得農業有條件逐漸向集約化、設施化、工業化方向發展[26],現代都市農業愈來愈受到各方重視。
武漢市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圍繞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需求拉動,各相關行業相繼制定出了城鄉農(林)業生態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規劃,從而不斷優化農業發展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融生產、生活、生態建設、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都市農業的迅猛發展。當前武漢市各地農村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加速推進都市農業已取得了一定進展,如創建東西湖區石榴紅村和巨龍湖農業旅游基地等,正逐步完成由城郊型農業向都市農業的過渡[27,28]。武漢市農業從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轉變,突出表現就是加工業產值遠超農業產值。2009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了850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了3.2∶1,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29]。
2010年7月,“中歐社會論壇都市農業分會研討會暨武漢海峽兩岸都市農業論壇”在武漢市隆重召開,論壇的主題為:都市農業、加工增效、食品安全;旨在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促進城鄉生態文明。在此次論壇上,國際都市農業基金會正式授予武漢市“國際現代都市農業試點示范城市”稱號,使武漢市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個試點城市[30]。該基金會是在聯合國人居署、國際糧農組織、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農業顧問團等10多個國際組織的倡議推動下組建起來的國際合作組織。武漢市成為試點示范城市后,將獲得該基金會在都市農業發展指導、項目開發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當前,武漢市都市農業建設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但也出現了諸如蜂擁而上、都市農業項目類型單一等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未來都市農業的實現需要較長的時間,它將表現出多種模式并存和運行變化較明顯的特點,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尋、總結、研究。
3 武漢市都市農業的研究意義
3.1 能夠推進武漢市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集生產、生態、觀光旅游等功能為一體,與城市互動、為城市服務,在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的同時,發揮出武漢市農村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優勢,實現農業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求得農村自身的快速發展,真正實現武漢市城鄉經濟的協調推進。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可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科學規劃與調整,為農副產品帶來順暢的銷售渠道,提高當地農產品的知名度,進而從根本上推進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的進程。新農村規劃背景下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使城鄉資源能夠科學合理地優勢互補,具有非常廣泛的意義。它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與組合,有利于增進農村經濟的繁榮,促進農民在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鏈上的就業增收,有利于城鄉和諧相融和城鄉協調共同發展[31],從而極大地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步伐。
3.2 能夠保證城市生態環境改善與都市農業發展同步進行
隨著全球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被提上重要議程。加強都市農業問題的研究,把發展都市農業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實現“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武漢市城鄉一體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級政府也在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拓寬思路為武漢市近千萬市民營造假日休閑好去處,這些因素將共同對武漢市都市農業的發展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都市農業發展有利于協調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有利于人居環境的建設。武漢市是百湖之市、魚米之鄉、九省通衢之地,都市農業發展前景廣闊。通過推進農事體驗、休閑觀光、鄉村旅游等都市農業發展模式,保護城市生態景觀環境,可為市民提供更多的綠色觀光休閑處所,同時指導農村村域空間人居環境建設,構筑城市生態環境的生態安全屏障,保持城市生態安全格局[32]。
3.3 能夠促進科技水平與都市農業共同發展
現代都市農業是城市經濟體系和城市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在新農村規劃中,要高度重視生態產業、生態經濟和生態人文在城鄉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提倡資源與環境經濟、農村經濟、農業科技、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多學科的廣泛參與;新農村規劃的特點決定了都市農業發展必須依托農業科技的保障功能,發揮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關鍵作用,發展科技型都市農業產業,堅持產學研結合[28],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武漢市的都市農業發展中,可以較便利地就近享用武漢市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非常集中和專家人才、學科門類比較全面的資源優勢,讓科學技術為都市農業的發展注入鮮活的動力[30]。利用武漢市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密集的優勢,推進科技創新,將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重點發展作物育種、園林綠化、特色花卉、水禽飼養等特色門類,這不僅能滿足城市居民的菜籃子需求,還能美化城市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等帶來的“大城市詬病”,促進建設低碳城市。在新農村建設中,各農業組織機構、公司與科研單位可采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大力開展科技宣傳、科普展覽活動,共同開發瓜果、蔬菜種植及水產養殖的主導品種,并規劃種植范圍,實行標準化生產,形成生態農業景觀,彰顯現代都市農業科技生態文明的優勢[33]。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時,極大地促進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
4 新農村規劃背景下的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模式
4.1 新農村規劃的定位和方向
都市農業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要更加注重農村產業布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分析武漢市各方面的農村資源優勢:譬如近郊或遠城區的區位條件、交通條件、江河湖泊水資源條件等等。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確定都市農業的定位與發展方向,把握種植、養殖的主導品種以及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模式。通過新農村規劃,開發武漢市農村的科普教育功能、產業經濟功能、生態平衡功能、觀光休閑功能,制定符合武漢市地方特點的新農村規劃具體實施細則,發揮武漢市農業資源的生態環保價值和生態旅游價值,打造體現武漢市地方農業產業結構特色的鄉村景觀、構建富裕文明的現代都市農業景觀體系[20,21,28]。
4.2 新農村規劃背景下的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模式
4.2.1 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種植業模式——田園種植景觀農業 通過新農村規劃,科學構建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種植業模式。要開辟多種途徑發展農村經濟,使生態保護與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相結合,強化生態環保意識,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減輕資源利用對環境的壓力。針對近郊農業生態環境較差的先天不足,鼓勵種植有較高生態環境價值的大田作物、花卉苗木,重點發展綠化農業、園區農業和科普農業,發展田園種植景觀農業。擴大武漢市近郊水果、蔬菜、花卉種植面積,為城市生活需求提供有效保障。推廣瓜果蔬菜采摘園建設,開展科技宣傳、科普展覽活動[34],豐富漿果類種植的品種與范圍,開發景觀瓜果蔬菜種植模式,如空中紅薯、西紅柿樹、無子觀賞茄等新穎蔬菜種類,把“花卉展”、“瓜果菜博會”搬到武漢市新農村。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的優勢,開發多種形式、多條路徑的鄉村旅游,不斷推出深受市民喜愛的各類“農家樂”活動,使每一個“農家樂”主題都不雷同,如種一分地、當一次莊園主;租農家房、享農家生活;采摘農家鮮蔬、品嘗農家土菜;讓市民在感受大自然清新環境里采摘、享受綠色食品大餐,并進一步豐富鄉村田園旅游的內容。
4.2.2 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養殖業模式——田園養殖景觀農業 通過新農村規劃,科學構建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養殖業模式。武漢市豐富的水資源為水產養殖業帶來了極為便利的條件,要充分發揮武漢市作為“百湖之市”擁有豐富的濕地等自然資源優勢,加強對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科學指導,建立水產生態養殖示范區(場),發展現代養殖業[35]。武漢市的水資源非常豐富,水體和農田的布局很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先天優勢;在新農村規劃中,要保護好獨具特色的山水地貌。如在武漢市遠郊農村,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養殖業,在顯現鄉村生態養殖業景觀的同時,實現農民的增收。養殖景觀具有農業景觀中最具吸引力的畫面,結合農業養殖業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讓都市人體驗鄉村恬靜的田園生活,感受牛羊滿山坡、雞鴨滿院落的淳樸氣息;開發水產養殖業景觀生態觀光旅游活動,可以體驗抓捕魚蝦的刺激與精彩,欣賞魚、蝦、鱉、蟹等競相爭食的感人場面,釋放都市忙碌的疲憊[36]。
4.2.3 武漢市現代都市休閑農莊模式——觀光休閑農業 現代都市休閑農莊模式適宜于城郊經濟發展較好,特別是沿長江、沿河湖、沿交通線等地的自然風光秀麗、進出較便利的區域,培育一定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作為休閑農莊的支撐,讓休閑農業成為都市的“第三空間”[37]。經過新農村規劃的現代都市休閑農莊能夠充當起鄉村旅游的主體[38],現代都市休閑農莊能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靈活開展生態旅游相關主題活動,多層次開發果蔬采摘、垂釣、踏青、農家樂、野外拓展等旅游休閑娛樂活動,如東西湖區的石榴紅村、巨龍湖農業旅游基地等項目在豐富市民休閑方式的同時,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現代都市休閑農莊要注重村落選址,規劃出集住宿、度假、游樂于一體的農莊布局,農莊的建筑形式和風格強調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以彰顯地域文化特色[39],生活區規劃、建筑設計、小綠地及小游園布置、文化廣場環境氛圍構建等力爭體現農莊的休閑特點;加強對農莊治理和文化建設的管理[40],形成有凝聚力、向心力、積極向上的農莊文化氛圍。
5 小結
基于新農村規劃的都市農業是適合武漢市農村發展特點的科學模式,在新農村規劃中,注重以武漢市大都市市場的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建設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體系[41]。在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中,因地制宜發揮科學技術對農業的促進作用,在統籌城鄉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發鄉村旅游,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質量,通過發展田園種植景觀農業、田園養殖景觀農業、觀光休閑農業等模式,促進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武漢市林業局. 武漢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EB/OL]. http:///content.jsp/2008-07-11.
[2] 劉 杰,李秋麗,衛江峰,等. 都市農業在城市中的發展方向探討[J]. 江西農業學報,2010,22(2):207-209.
[3] 方志權. 論都市農業的基本特征、產生背景與功能[J]. 農業現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4] 張祿祥,鄭業魯,萬 忠. 我國都市農業研究概述[J]. 山東農業科學,2005(3):85-87.
[5] 寧 健,周潔紅. 都市農業:中國現代農業新生代[J].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1999(2):4-7.
[6] 趙永勝,冀憲武,趙 春. 都市農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13(3):76-77.
[7] 李麗雅.我國大城市地區現代都市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8] 張立生,姚士謀. 新世紀我國大城市“都市型農業”發展研究[J]. 城市開發,1999(6):26-28.
[9] 楊 卿. 關于實現我國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 商業時代,2008(31):93-94.
[10] 齊永忠,于戰平.中國都市農業發展的戰略走向與發展思路[J]. 農業經濟問題,2006(4):67-69.
[11] 肖永紅. 城市化進程中太原都市農業發展對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8.
[12] 許 林,張彩江,劉 靜. 廣州市都市型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9,11(1):57-60.
[13] 句榮輝,趙晨霞. 關于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7):630-634.
[14] 果雅靜, 吳華杰,馬 鈴, 等. 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J]. 生態經濟, 2007(11): 131-135.
[15] 葛永紅,王 亮. 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J].經濟縱橫,2009(2):87-89.
[16] 劉潤萍, 李紅霞. 國外都市農業發展的經驗及對蘭州市的啟示[J].中國鄉鎮企業,2010(3):83-86.
[17] 侯喜林,張增翠,李友生.都市農業[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18] 錢 靜,律 江.京郊生態-循環-立體型:都市現代農業[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9] 關海玲,陳建成.都市農業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20] 方志權,吳方衛.城市化進程與都市農業發展[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1]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 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08):現代農業進程中的都市農業[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1]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09):城市化生態環境與都市農業[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2]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10):都市農業與現代農村產業綜合開發[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3]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11):低碳經濟時代的都市農業[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24] 薛艷杰. 從鄉村農業到都市農業:上海農業的發展與演變[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25] 王有年,何忠偉. 都市型現代農業概要[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6] 葉堂林.我國都市農業產生的必然性、類型及未來發展趨勢[J]. 理論界,2007(11):44-45.
[27] 周爭明,林育敏,郭紅喜. 武漢都市農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1(7):58-61.
[28] 張學忙. 武漢都市農業發展戰略思考[J].理論月刊,2007(12): 167-169.
[29] 武漢綜合新聞網. 武漢市獲“國際現代都市農業試點示范城市”稱號[EB/OL].http:///sywh/201007/t1170396.htm.
[30] 武漢市農業局,武漢市林業局,武漢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等.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建設綠色文明家園——武漢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報告[N]. 長江日報,2010-07-07(06).
[31] 孫紅心,陳友法. 構建武漢都市農業體系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06(2):41-42.
[32] 李 博. 上?,F代都市農業產業結構與空間整合中的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3] 黃學群,李 瑾.天津都市農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6,12(1):55-60.
[34] 馬俊哲.都市農業與京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J].北京農業, 2005(5):1-2.
[35] 王佑輝. 關于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考——以武漢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4,32(6):1240-1242.
[36] 張曉雯.關于成都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考[J].農村經濟,2004(10):46-48.
[37] 薛艷杰.上海農業地域類型演變及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38] 王國莉,駱海峰,陳鳴春. 觀光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J].生態環境,2005(3):439-442
[39] 陳志華,樓慶西,李秋香. 新葉村鄉土建筑[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關鍵詞:有機農業;發展模式;政策影響
1有機農業的概念與特點
有機農業區別于傳統的農業,其最大的特點體現在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等,不僅保證產品質量,同時能夠很大程度避免農業生產過分依賴于礦物資源的現象,減少地下水、地表水、土地污染。在土壤培肥方面主要通過綠肥以及施用動物糞便、秸稈還田的方式達到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循環養分,為可持續推進農業發展奠定基礎;在病蟲草害的防治方面主要結合生物、物理等措施進行,最小化影響食品安全、環境的因素。合理化耕作,預防水土流失;在此基礎上通過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產地及產品受到外源性有害物質、化學品的污染。
2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20世紀90年代國內開始發展有機農業,各地區結合自身技術條件、資源優勢,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4種發展有機農業的方式,為我國科學發展有機農業奠定了基礎。
2.1政府主導發展型
有機農業具有公益屬性,其對于可持續推進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府主導的有機農業的發展涉及到環保、農業、國土等各個部門。政府協調各要素從技術、資金、政策等各個層面支持有機農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結合效益、示范以及宣傳等方式全面激發廣大農民、企業參與有機農業的熱情,進一步擴展市場,構建特色有機產品品牌,轉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
2.2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型
龍頭企業通過與農戶、生產基地聯合生產或加工、銷售一種或若干種產品在提高自身生產效益的同時,擴大影響力。推進一體化、經濟共同體的發展構建“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生產模式。
2.3特色產業升級發展型
發展有機農產品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體現在優化產品結構、改善農產品品質以及創造高端品牌、夯實產品競爭力,促進出口、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等各個方面。通過發展有機農產品有助于實現跨越現代農業發展,發展特色產業,為發展有農農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2.4環境保護推動發展型
遼寧省大洼縣西安養豬場針對解決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積極發展有機農業,當前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養殖模式,具體體現為“三級凈化、四步利用”。整個過程充分循環利用了物質、能量,而且產生出來的有機豬肉、有機水稻的產品質量、價格都要遠優于普通產品。更為重要的是這一過程有效地解決了由于豬尿及沖洗豬舍可能造成的蠅蟲等各種污染。
3國家政策有助于發展有機農業
3.1資金補貼
毋庸置疑農民是發展有機農業的主體。然而由于當前各地農業發展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生產有機農產品尚未得到農戶的普遍認可。加之有機農業受益周期長,長期投入大的特點,嚴重挫敗了農民的積極性。在此背景下國家通過政策資金補貼的方式,能夠緩解農戶的擔憂,為有機農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3.2技術支持
當前人類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了。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積極引入現代技術在優化效率的同時,減少產業生產成本??傊呒夹g支持對整個有機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裨益。
3.3政策宣傳
政府通過政策宣傳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充分意識到發展有機農業的重要性,并充分抓住這一機會不斷擴大有機農業的發展規模。政策宣傳有助于提高農民對有機農業的認識及信心。
[關鍵詞] 現代農業 內涵 特點 動力
現代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與方向。為了把我國的現代農業發展好,首先,我們必須對現代農業的內涵、特點與發展動力有一個更為清醒的認識與理解。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與特點
1.現代農業的內涵。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目前,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期。但是,由
于各國的國情條件、農業科技水平與農業發展狀態的諸多差異,各國對現代農業的認識與理解也略有不同。我國對現代農業的認識大致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一個是改革開放前,一個是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內外建設現代農業的經驗,我國把現代農業定義為:現代農業是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為途徑,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為支撐,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在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下,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構成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
2.現代農業的特點。與以往的農業發展形態相比,現代農業呈現出以下五個方面的顯著特點:第一,產業結構由傳統的小農經濟向規模農業經濟方向轉變。現代農業不僅包括第一產業,而且還包括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農村工業、社會服務、文化產業等多種產業集群。它已經不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一產業,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鏈系統;第二,產業目標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傳統農業以滿足人的食物需求為目標,追求數量增長?,F代農業則在保障必要的數量平衡的基礎上,追求質量、效益,以增強農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第三,產業功能由單一生產功能向生產經營一體化方向轉變?,F代農業除了從事初級農產品供給和原料生產外,還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第四,生產要素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向轉變?,F代農業注重集約投入生產要素,比如,資金、技術、土地、裝備、管理等,以此提高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粗放型農業主要是以增加資源和勞動力的投入為主,其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都比較低;第五,生產動力從人力、自然力向科技力方向轉變?,F代農業發展的原動力主要來自科技進步與創新,其整個生產過程實質上就是用現代農業科技及裝備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是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的過程。它在生產、加工、運銷等各個環節都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農業生產普遍實現了機械化,而且部分實現了現代化。
二、現代農業的發展動力
通過對現代農業的內涵和特點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從本質上講,現代農業就是一種高科技產業,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才是現代農業的真正動力。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怎樣才能使科技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真正動力?據此,筆者認為 :
1.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我國應大幅度增加農業科研投入,加強國家基地、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創新能力建設。啟動農業行業科研專項,支持農業科技項目。著力扶持對現代農業建設有重要支撐作用的技術研發,繼續安排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和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引進資金。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采取綜合措施,優化農業科技資源,努力提高與現代農業相關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三大能力。建立鼓勵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大專院校在農業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導涉農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鼓勵企業與科研單位進行農業技術合作,向基地農戶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
2.建設農業信息化工程。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對農業發展意義深遠。當前,各有關部門應建立健全農業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農信息資源,推動農業信息數據收集與整理工作。加強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深入實施“金農”工程,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業信息網絡互聯中心。加快建設一批標準統一、實用性強的公用農業數據庫。加強農村一體化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服務模式,啟動農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為農民、農村和農業發展提供多種實用技術。
3.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形成以技術指導員為紐帶,以示范戶為核心,連接周邊農戶的技術傳播網絡。繼續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健全公益性職能經費保障機制,改善推廣條件,提高人員素質。推進農科教結合,發揮農業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積極作用。增大國家富民強縣科技專項資金規模,提高基層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繼續支持重大農業技術推廣,加快實施科技入戶工程,著力培育科技大戶。
關鍵詞:新疆綠洲農業穩定性
一、引言
如何使農業發展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對其穩定可持續發展進行定量評價一直是農業生態系統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問題之一。穩定性是農業長期發展和演替而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結果。在農業這個系統中,由于人類管理和其他社會經濟活動的干預,系統變得復雜起來,影響其穩定性的因素也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探究其成因至關重要。從系統本身的特性來看,人類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最大化生產力生態系統(曹文志,1998)。所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實質是建立一個生產力較高、長期處于相對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
本文從發展動態的角度出發,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實證的理論指導,對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的穩定性進行了評價,進而結合實證分析結果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二、指標體系的建立
本文借鑒評價指標體系的前提下,緊密結合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的實際特點,從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方面考慮,建立了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評價指標體系。其指標如下:1.反映經濟系統的指標:人均農業GDPX1,農業勞動生產率(X2),土地生產率(X3),林草業與農業比率(X4),耕地平均農業機械總動力(X5),人均財政收入(X6),支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X7);2.反映社會系統的指標:人口密度(X8),人口自然增長率(X9),社會公平度(X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X11),每萬人農業勞動力擁有的農業科技人員(X12),農民恩格爾系數(X13),高等學校學校在校學生人數(X14),墾殖指數(X15);3.反映生態系統指標:農業抗災指數(X16),灌溉有效率(X17),人均水資源量(X18),森林覆蓋率(X19),化肥使用強度(X20),鹽漬化程度(X21),農民人均耕地面積(X22),當年的造林面積(X23),干燥度(X24)。
三、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評價實證分析
(一)方法和模型的選擇
文中采用了模糊數學評價法。其基本思想:1.首先確定模糊子集合,即一個模糊性概念就是一個模糊子集,如U={極差、差、中等、好、很好}是一個模糊集合,其子集(模糊性概念)稱為模糊子集合,模糊子集取值自0至1中間任一數值(包括兩端的0與1),分別對應極差、差、中等、好、很好。2.隸屬度,描述元素屬于這個模糊性概念的程度。完全符合該模糊性函數是隸屬度為1,不完全符對合時隸屬度為0,介于二者之間取0到1的中間值。3.確定隸屬函數。運用模糊數學方法時,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隸屬函數的確定,隸屬函數確定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評價結果的正確性。
本文將根據專家經驗法,即專家根據實際經驗給出的相應權數數值來確定隸屬函數。 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首先大致確定粗略的隸屬函數,然后歸納結果反饋給專家,再次給出他們自己的意見,反復多次后,使得隸屬函數逐步修改和完善。
(二)基于AHP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
層次分析法(AHP)的基本思想是把研究的對象看成一個系統,對系統內多個指標進行分析,弄清各個指標在系統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給出各指標有關聯的有序層次,然后由專家對每個層次的各指標進行客觀比較,定量地給出每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并計算出每一層次所有指標的相對權重。
根據新疆綠洲農業的基本特征,在參考了大量關于綠洲農業的文獻資料,結合新疆的特點之后,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求出了指標層的權重并進行了一致性檢驗。檢驗結果看出,評價體系總體上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且全面地包括綠洲農業穩定性的指標,保持了指標的相對獨立和完整性??梢姡迷撝笜梭w系來衡量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是可行的。
(三)隸屬函數的確定
文中選取1985-2008年作為評價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的時間段,根據模糊數學的理論,將選取的評價指標和綠洲農業發展穩定的關系分為直線型函數、對數型函數、指數型函數、戒上型函數、戒下型函數和峰值型函數6種類型的隸屬函數。對于這6種類型我們采用特爾斐法對各個指標的實際值給出相應的一組隸屬度,此隸屬度由專家給出,然后根據這兩組數據來擬合隸屬函數。根據新疆綠洲農業實際情況和對綠洲農業穩定性的影響,確定各指標的函數類型。
(四)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穩定總體評價結果
我們使用加權線性方法來完成各個指標的合成,根據本文的數據,將構成24×24矩陣,經過隸屬函數變換后得到隸屬度,矩陣的行列數不變,因此綠洲農業系統發展穩定性評價結果用Aj表示,其模型為:。
其中Aj為第j年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總得分,Dij為第 j年第i個指標經過隸屬函數變換后所對應的隸屬度,即單個指標因子對農業發展穩定性的貢獻,Wi 為第i指標的權重。
由SAS9.1軟件進行矩陣運算,新疆綠洲農業1985-2008年發展穩定性總得分見表1。
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的評價結果主要根據文中選取指標的數據來確定。為了判斷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的程度,本文參考了界定可持續發展狀態的標準,在此基礎上,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的標準見表2。
表2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具體標準度量
從表2可以看出,近20幾年來,新疆綠洲農業發展穩定性結果在0.3092―0.5464之間。穩定性處于較差的年份是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7年。處于中等偏下的年份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6年,處于中等偏上的年份是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08年,由此說明,新疆綠洲農業總體的發展穩定性趨勢是由較差程度逐步向著好的方向變化。 2008年農業發展穩定達到0.5464,處于中等偏上的程度,其評價結果較為準確地反映了新疆綠洲農業在時間尺度上發展穩定性的狀況。為此,我們可以得出新疆綠洲農業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穩定較弱的階段,農業發展能力有所欠缺;90年代中期到現今,農業是處于一個中等發展穩定階段,其穩定性程度有待提高,農業發展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四、政策建議
(一)轉變思想,加強可持續發展意識
傳統農業一般表現為自給自足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封閉性,不利于區域農業之間資源的合理配置。為此,各級政府需要培養和樹立協調發展的新觀念,合理調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之間的協調度。這對于地處干旱區的新疆綠洲農業的穩定發展顯得至關重要。
(二)調整農業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
要有效推動結構升級,除繼續發展種植業外,還應大力發展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把畜牧業作為重中之重,使其成為新疆農業經濟的一個增長點。林果業方面要借助獨特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質量優異、特色鮮明、市場需求大的名牌產品。在此基礎上形成一條良性循環的產業鏈條,進一步拓展農產品加工層次和深度,使農產品加工業逐步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改善農村經濟的區域差異。
(三)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在地下水越來越深的嚴峻現實面前,合理利用水資源和節水技術顯得尤其重要。自治區政府和各級政府要制定節水灌溉的整體規劃,新疆的南疆地區水資源極缺,從全局出發,合理規劃耕地面積和耗水作物的規模,劃定出節水灌溉的重點區域,并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廣先進的節水技術。
(四)防沙化、鹽堿化,優化土壤質量
合理規劃綠洲的土地開墾規模,有步驟地做好天然林保護和耕地治理工程,做好土壤培肥養地,有條件的全部使用生物肥,采取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翻壓綠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的可耕性。
(五)大力發展農村教育,特別是南疆農村教育
少數民族地區要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要適當增加落后地區的教育投入,撥??钣糜诨A設施建設,改善教學條件和提高教師待遇。同時,還要結合當地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發展農村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丁建麗.干旱區綠洲穩定性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8(2).
[2]溫曉南.半干旱區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經濟縱橫,2008(5).
[3]袁榴艷等.新疆綠洲可持續發展評估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4(6).
[4]張金萍等.灰色關聯分析在綠洲生態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J].資源科學,2006(7).
[5]袁杰等.基于最小二乘法擬合的模糊隸屬函數構建方法[J].控制決策,2008(11).
關鍵詞:生態農業;SPSS模型;聚類分析;發展模式
據2014年最新數據統計,山西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33.1億公斤。其中,小雜糧產業和雁門關生態畜牧業成為山有的兩大王牌。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農業發展中所存在的農業生產效率不高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已勢在必行。
一、山西生態經濟類型劃分
山西十一個市在生態農業特點方面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時又存在很大的差異,為了便于統籌帷幄,因地制宜,綜合發展,本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模型對山西十一個市進行歸類劃分,并以此構建各地區可持續發展模式。
(一)對各項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
1. 指標選取
參照山西現狀,遵循生態農業發展原則,按照區域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四大因素提取各級指標。具體如下:
2. SPSS分析
把原始數據輸入,進行SPSS軟件分析,得出主成分分析結果,篩選出最能反映山西生態農業的指標,
通過計算主成分荷載: ,得出如下相關系數表:
由圖表分析得出,前四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已達85%以上,因此選擇前四個指標作為新的綜合因子系。主成分1,與人口密度、農民人均純收入有很大的正相關,是一個衡量社會發展狀況的獨立因子;以此類推,主成分2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因子;主成分3是一個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因子;主成分4是一個衡量生態環境發展的因子。
(二)對各項指標進行聚類分析(HCA)
基于以上得出的主成分因子,采用SPSS軟件進行聚類分析,即劃分11個樣本并將其分類。得出如圖1的聚類樹狀圖。
二、各生態農業區發展模式構建
(一)以大同市、朔州市為主的雁北地區農業發展模式構建――“農-林-牧”型
針對雁北地區的生態特點及比較優勢,發展以農業為基礎,畜牧業為主導,林業為防護、農畜產品加工為商品而經營的大農業生態結構。(1)農林牧復合系統建設推廣秸桿過腹還田和其它蓄糞及微生物菌肥,利用生物措施和天然植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實現農業的綠色生產。(2)大面積推廣檸條種植技術。檸條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抗逆性,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3)通過人工飼養、繁殖牲畜,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絲和藥材等畜產品,培養專業養殖戶,引進高新技術養殖設備,建立中小型農場,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現代畜牧業。
(二)以忻州市、呂梁市為主的兩山地區農業發展模式構建――“農-林-果-藥材”型
鑒于黃土丘陵區地勢及水土流失嚴重的特點,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標準,統籌安排。(1)山西雜糧在全國乃至世界都享有極高的美譽度,需求量呈逐年增大的趨勢,其中,要重點建設以沁縣、汾陽為代表的太行、呂梁山區優質小米基地,以左云、嵐縣、婁煩、五寨、岢嵐為代表的晉西北優質馬鈴薯、莜麥、玉米、甜菜、雜豆基地。(2)借用戶包小流域治理的經驗,培育集約型種糧專業戶生態專業戶,可以是小流域治理承包者,也可以是庭院型生態經濟的養殖專業戶,創造“山地園藝型”等流域治理新模式。(3)呂梁山形成以柳林紅棗、汾陽核桃為主的干果經濟林,重點打造特色堅果生產,樹立自身品牌效應。(4)太行山一帶還是中草藥的重要產區,可以建立黨參、阿膠等生產基地。
(三)以太原市為中心的晉中城市郊區農業發展模式構建――“蔬菜-能源-休閑觀光型”
鑒于該區域靠近省會城市,可考慮:(1)大力發展精菜和稀特蔬菜生產。采用大棚種植,建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培養專業生產戶,學習高新科技進行無土栽培等技術,造好城市的菜籃子。(2)要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制作技術。利用禽畜糞便、秸桿、農作物副產品及雜草等加工的肥料,加強農村太陽能和秸桿氣化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3)借助晉中地區旅游業發達的特點,建立特色板棗養殖基地、特色汾酒基地,特色陳醋基地等,開辟縣市旅游路線,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開發農產品市場,增加農民收入。
(四)以運城市、臨汾市為主的晉南地區農業發展模式構建――“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型
借鑒日本生態農業OVOP模式,創新發展“一縣一業”發展模式,采購優質種植資源,引進種養及栽培技術,打造山西特色品牌,分配到各縣、村,一村一品牌,一縣一產業:(1)發展沁州黃小米、水稻、燕麥等高附加值雜糧。(2)建設運城棉麥基地,發展臨猗、萬榮、平陸等地的蘋果經濟林。(3)打造畫眉驢肉、吉縣蘋果成為國際品牌。(4)推出特色農產品,如曲沃煙葉,萬榮柿餅,平陸百合,臨沂玉瓜等。(5)創新水稻良種推廣模式,使企業、研究院、農民形成合力,推進我省種植業自主發展。這一發展模式已在海南省得到踐行,并利用該模式發展起“澄邁福?!?、“昌江玉兔”、“橋沙地瓜”等優勢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村金融市場;金融機構
一、農村金融市場的特點
(一)資金供求的季節性和需求的時效性
由于農村的主體產業是農業,農業生產中含有的自然再生產過程決定其必然呈現出受自然條件、生物生長規律所制約的周期性,這也必然影響到農村的資金供求,表現為農業生產的準備、投入時期的資金集中需求和農業收獲季節的資金集中回流的的反復循環。使農村資金的供給和需求在時間分布上不平衡,連續性不強。
(二)高交易成本特點
金融交易與其它經濟交易一樣,也具有交易成本,與城市金融交易相比,農村金融交易在信息成本和監督實施成本方面都要高一些。首先,農村人口居住相對分散,交通、信息設施落后,加上農業生產復雜的技術性和生產的長期性,使得農村金融交易雙方在搜集、整理、分析對方的有關信息方面付出更多的成本;其次,由于受時空限制,以及農村資金用途廣泛等特點也使信用貸方對借方的監督成本,保證信用合同實施的成本比城市高。
(三)農村金融市場的高風險特點
由于相對城市金融市場風險而言,農村金融市場除了受城市金融市場等風險因素影響之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可完全控制和預測的自然因素的影響,加之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繁,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的國家,所以農村金融市場的風險也就更大于城市金融市場。
(四)規模效益差,資金流動性差
我國農村經濟的主要組成單位,是千家萬戶的農戶,經營規模狹小,無論從資產存量還是流量上考察,都非常分散,集體經濟實力則參差不齊,在大部分的農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農村工業、企業除少數地區外,十分落后,而且與農業聯系不緊密,相關程度低。所以農村金融市場的主體也就顯得非常分散,資金供求的個多量小,從而談不上農村資金經營的規模效益。同時,由于農業生產的長期性和季節性,投入農業的流動資金具有不同程度的長期性和固定性特點。所以農村金融市場上資金的流動性差,效益低下。
二、農村金融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1996年以來,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分別形成了具有政策性、商業性和合作的金融服務體系。
1.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資金來源不穩定、資金運用效益不高。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把貸款發放給國有糧棉購銷企業,用以支持政府按保護價收購糧棉等主要農副產品政策的實施,但由于糧棉購銷企業獲得貸款后,沒有還貸的激勵和壓力,容易發生不良貸款,導致農業發展銀行僅僅在農產品收購方面發揮著政策性金融組織的作用,其業務功能單一地退化成“糧食銀行”。
2.農村商業性金融機構――中國農業銀行,因其商業化性質和農業本身的弱質產業特征:資金回收期長、收益率低、風險較大等特點,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農業銀行大規模收縮經營網點,壓縮基層經營機構,農業銀行的資金投入由農村轉向城市,現階段,農業銀行的農業貸款僅占各項貸款余額的10%左右,導致農業銀行從農村吸收大量的儲蓄資金流出農村,農民和鄉鎮企業的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
3.特殊的合作金融組織--農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的基本經濟特征是自愿性、互助共濟性、民主管理性和非盈利性。但我國目前農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質流于形式,產權關系模糊,無法發揮民主管理的特征。經營管理模仿商業銀行,以贏利為經營目標,偏離了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此外,資本不足、不良資產負擔重、抗風險能力弱也成為信用社改革發展的阻力。
三、對發展農村金融市場的思考
(一)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
首先是加快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信用社的改革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改革。其次是拓展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領域。農業發展銀行在確保國家糧食儲備資金的需要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為支持培育現代化糧食市場體系,對農業的信貸支持應由過去的僅在流通領域向生產環節延伸,積極支持農產品加工項目,提高產品深加工能力,并且農業發展銀行還應該承擔國家扶持農業和農村基層建設的重任。再次是農業銀行應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銀行應按照產業化經營的原則,重點支持優勢產業、優良客戶,打破產業、行業和所有制界限,選擇一批信譽好、效益高的龍頭企業給予重點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具有帶動農戶開拓市場、推廣技術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因此農業銀行支持頭企業發展時,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活躍了農村市場,提高了農民收入,達到了銀行、企業、“三農”共贏的效果.
(二)引導資金流向,解決農村金融市場資金短缺的現狀。
首先,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主要是農業銀行)每年新增存款(主要是從農村吸收的儲蓄存款)的一定比例要投放到農業或涉農領域。其次,進一步完善郵政儲蓄的有關政策,建立起郵政儲蓄資金的回流機制。郵政僅吸收儲蓄資金,不發放貸款,資金全部轉存中國人民銀行。直接流出了農村,雖然人民銀行以部分轉貸農業發展銀行和對農村金融機構再貸款方式將部分資金又返給了農村領域,但數額有限,因此建立郵政儲蓄資金的回流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再次,加大中央銀行對農業發展銀行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資金的支持力度。最后,逐步放開利率管制,實施市場利率,并且農村要實施比城市更快的利率市場化。
(三)提高農民收入,增強農戶參與金融市場意識。
農戶參與金融市場的程度較低,主要原因是農戶收入偏低,償還能力不足和貸款的交易成本較高。所以只有提高農戶收入,他們才愿意投入更多資金進行生產,才有參與金融市場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完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良策探尋[J].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