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 16:26: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漢語言文學分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學生就業形勢的愈加嚴峻,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培養應用型人才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才能推動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二、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由于受到教學觀念、師資配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影響,目前,在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目標不準確。以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具有自己的優勢,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就業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擁有穩定的工作。然而,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普遍化,畢業生失去往日的優勢,學生很難進入政府機關、學校等單位工作,大多數只能成為企業或者公司的文職人員。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學校仍然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沒有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的目標,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脫節現象,也影響了學科建設和發展。
2.課程設置不合理。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專業性過強。漢語言文學與應用性學科不同,專業性越強越好。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繼續深造和任教之外,很多的學生不能在相應的領域就業,因此,專業知識背景只能作為學生教育背景,在實際工作中很少涉及到專業知識的運用。而從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實踐來看,普遍存在著課程設置專業性過強的情況,理論知識過于濃厚,這種方式對培養專業性人才具有積極作用,但是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也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影響。第二、課程內容缺乏特色。專業模塊課程、基礎教學課程、選修課程等內容龐大、重復,缺乏時代特色,影響了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第三、專業課與選修課比例失調。地方高校對這二者的比例把握不好,致使學生基本功被削弱,漢語言文學素養下降。
3.教學實踐被忽視。一直以來,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重視基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基本技能。
三、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對策
根據當前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際和人才培養的目標,今后在教學工作中,為了更好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正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第一、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應該從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單純的語言文字工作者不能滿足就業市場的需要,應該重新定位,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專業進行方向分流,例如,分為教育、文秘、廣播新聞、對外韓語等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第二、從單語型向雙語型轉變,漢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給對外漢語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因此有必要開設雙語課程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第三、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學生不僅要掌握漢語言文學知識,還應該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2.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實施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重視基礎教學,培養多方向的應用型人才,調整傳統課程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運用技能。
3.探索應用型實踐教學新途徑。第一、整合寫作類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要注重整合寫作類課程內容,適當布置寫作的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學生努力的方向,根據學生職業規劃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類指導,在大四的時候嗎,對于繼續深造的同學進行學科縱深教育,對準備就業的同學重點學生就業指導相關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第三、推動實踐內容的實驗化,強化學生辦公、制造等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當中,提高學生的辦公技能和制造技能。
2011年接受國家教育部門合格評估,2012通過專家組整改驗收,西安文理學院逐漸把握住合格――應用型――特色大學的發展之脈,初步實現向新型院校的“轉身”和“轉型”,其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多路徑探索與實踐頗有新意,特別是其“校地合作”與“校企聯合”已形成特色,實現了學校與政府、企業、行業等多主體共同培養人才的新格局。
一、樹應用型大旗,走地方性、開放式辦學之路
學校黨政班子在迎接本科教學合格評估階段即敏銳地認識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轉型,既包含著一般意義上的“從專科向本科轉型,從師范教育向綜合院校轉型,從注重規模、數量的外延式向注重結構、質量的內涵式轉型”,更包含“從封閉辦學向開放辦學的轉型,從學術型向應用型的轉型”。近幾年來,針對“服務地方能力薄弱,人才培養停留在傳統的教室、課程簡單模仿學術院校,科學研究脫離地方產業發展”三個突出問題,學校多次召開教學工作會議和教學理念研討會,通過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參與評估和評估整改,明晰了將學校建設成為“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本科院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明確了“文理為基,工管為重,師范做精,專業做特”的學科專業定位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基礎教育培養基礎厚、能力強、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高舉應用型大旗,明晰定位和思路、對接地方產業,優化專業結構、堅定培養目標,靈活培養模式、面向業界需求,搭建產學平臺、激勵教師‘雙能’,構建實踐課程,強化內部管理,完善質量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較好的成績,教改成果“應用型人才培養多路徑探索的理論和實踐”獲陜西省2013年教學成果一等獎。
二、“兩轉兩合”――調整專業結構,對接地方發展
專業結構調整是學校轉型發展的最大挑戰,也是解決學生“出口不暢、進口不旺”問題的關鍵,其核心是對外如何對接地方產業升級、對內如何優化配置資源。學校采取了四個措施,通過“校地(政)合作”和“校企聯合”,實現“轉身定位”和“轉型發展”。
(1)完善專業發展規劃,實施梯級發展戰略。在已有的“中國古代文學、專門史、分析化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四個省級重點學科和“應用化學、漢語言文學”兩個省級特色專業的基礎上,確立了“二八戰略”,即保留20%的專業,適度培育學科和研究型應用人才,80%的專業著重“校地(政)合作、校企聯合”,強化專業建設和技術型應用人才培養。目前學校的41個本科專業已按“重點支持(特色專業)――政策扶持(新建專業)――常規維持(基礎專業)――紅牌預警(淘汰專業)”分成四個梯隊,并擬結合專業特點形成組團或集群發展。
(2)圍繞產業集群調整專業設置,打造重點專業集群。根據西安市“迅速壯大旅游業、支持發展文化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產業布局,明確學科主攻方向和優勢特色專業發展思路,一是將原來的18個系院整合為12個教學單位,二是打造“應用化學、漢語言文學、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省級特色專業、“軟件技術、旅游管理、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學前教育、英語”等校級重點專業集群;三是新增數字媒體、公共藝術、物聯網、環境工程等新專業。
(3)建立專業評估制度,探索紅黃牌專業預警機制。制定了《西安文理學院專業結構調整的評級指標》,成立“兩會一中心”(由行業、企業專家構成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就業指導委員會和學生學業指導中心),實施以“就業競爭力、生源競爭力、人才培養實力、專業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維度的專業評價指標,定期開展達標――合格――特色三層級評估和綠牌黃牌紅牌專業預警制度。
(4)搭建一所六中心,促進服務地方的應用科研和科技轉化。先后成立了“國際民生文化研究所”“長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陜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書畫藝術研修中心”“區域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西安秦嶺保護研究中心”和“西安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和完成各級各類應用性研究課題30余項。
三、分類分層,五大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
人才培養是高校首要的基本職能,也是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學校在“高職――應用型本科――技術技能本科――職后培訓”的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一體化方面,探索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啟動“大類招生,分向培養”新機制:自2012年開始,對中國語言文學類、化學類、電子電器類、物理類和工商管理類共5個學科類別按大類招生、分流培養,對教學班級、教材、教師、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嘗試進行改革。開展雙學士試點:2013年5月獲批為陜西省內新建本科高校首家雙學士學位授予試點單位。文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2個專業本科生可選擇輔修管理學學科4個專業,申請第二學士學位。
(1)構建“分段式”培養模式。采用3+1、2+2或1+2+1等多種學程結構模式,不同專業、不同專業方向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加靈活。
(2)打造“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產、學基地,根據行業發展需要,設置課程體系,面向整個行業培養專業人才。軟件學院全面實施了“3+1”(三年基礎與專業課程,一年實訓)的培養模式。
(3)實行“訂單式”培養模式。軟件工程、旅游管理等專業,與用人單位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過程,學生畢業后直接到相關用人單位就業。軟件學院與西安神州數碼公司、文思創新和重慶正大等公司聯合開展的“訂單式教育”,為公司輸送近百名畢業生。文化與旅游學院與香格里拉大酒店共同組建“香格里拉教學班”。
(4)嘗試“聯合培養”模式。文化旅游學院實施與西安市旅游部門、省內外高校進行聯合培養人才的體制機制,合作辦學。采用項目驅動、師資共享、資源共建,打造具有鮮明歷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
(5)探索國際合作培養模式。其一是課程學習,學分互認。其二是赴國外實習。其三是舉辦留學生漢語學習班。其四是積極推進與美國萊特大學的“3+2、2+2”雙學歷(國內本科、國外碩士,國內國際雙學士)聯合培養。
四、協同創新,“5?13工程”破解應用人才質量提升的瓶頸
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制約教育質量的既有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自身原因,也有師資隊伍、教學設施、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等外部因素。如何科學準確把握教學質量的內涵,是必須回答的問題。學校認為必須將教學質量作為一個多要素的有機整體來把握,包括教學設施、實訓條件、教學經費等條件建設,也包括生源質量、學生競賽、畢業質量、創業活動、就業質量等學生能力建設及教學研究、科技活動、開門辦學、開發服務等教師能力建設。抓好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協同謀劃,整體推進。
2013年初,學校成立“5?13工程”工作小組,從2013年起至2015年,通過實施“本科教學工程”“科技創新工程”“人才建設工程”“立德樹人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計劃、本科質量工程計劃、科研能力提升計劃、科研成果提升計劃、產學研合作推進計劃、人才引進計劃、教職工培訓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推薦計劃、大學生基本素質提升計劃、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升計劃、校院兩級管理計劃、精細化管理計劃”十三項具體計劃,緊扣教育教學具有系統性和協同性這一關鍵,體現“兩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為地方類行業服務);凸出“兩主體”(教師和學生);彰顯“兩管理”(可量化和可考核的精細管理),準確把握住了教學質量的內涵要求,使學校各項工作走上精細化、效率化發展的軌道,特別是圍繞“教學質量顯性指標”(應屆畢業率、學位授予率、考研率、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英語等級考試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具體抓、抓具體,辦學水平和實力有了明顯提升。2013年,學校各類學生競賽獲省部級以上成果312項。
五、聯手推進,完善以學生為本的應用型人才“育人新機制”
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堅持立德樹人導向,提高教育質量為主線”,吹響了教育綜合改革新號角。學校的育人工程堅持聯手推進,以生為本,全面發展。
(1)建立以生為本的管理運行機制。實施“3E大學生成長計劃”,增強學生專業認知與職業預期教育;完善學年學分制、彈性學制、學籍預警、專業分流培養、轉專業、國際合作與學分互認等制度,增強學生的主體性、選擇性和流動性,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2)凸顯技術技能型教書育人特色。強調“四結合”(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結合、理論教學與技能教學結合、通式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學歷教育與證書教育結合),注重“三考核”(試卷命題等開閉卷考核,實驗操作、工藝設計、模擬仿真、作品展示、項目設計等課程考核,小組調研、大創項目等團隊合作考試),推進“兩改革”(教學評價模式改革、動態考核機制改革)。
(3)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率先成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試點單位”,按“校級―省級―國家”三層一級和“課程―培訓―實踐”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體系,開發校本課程和教材,實施創新學分替代制。兩年來,通過開展創業大賽,學生40余篇,獲專利4項。
(4)完善基于評估監測的質量保證體系。一方面按要求建立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教學質量年度報告;一方面強化應用導向,注重修訂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標準,扎實開展畢業論文(設計)、試卷和專業建設專項檢查;同時加強二級學院質量監控及日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發揮學院與教研室、實驗實訓中心及教學督導對各主要教學環節的監控作用,一個頗富成效的全方位、全覆蓋“三線三面四評四建”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初步形成。
(5)貫通第一、第二課堂綜合育人平臺。實施第二課堂學分制和專項獎勵,推進學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咨詢、就業政策輔導等一站式服務,改造學生活動中心、公寓、圖書館,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與幫扶體系建設。《以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兩內兩外”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2011年度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構建第二課堂人才培養體系,攜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獲2010年度省優秀校園文化成果一等獎。
[關鍵詞] 吉林省 產業結構 高等學校 專業設置
一、吉林省產業結構現狀特別是高校專業設置問題分析
1.產業結構的總體問題嚴重,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數目比較多,而且波動不明顯,比例在46%左右,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有下降趨勢,第三產業發展比較迅速。也就是說,吉林省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相對穩定,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流動,結構并沒有優化,產業結構不合理。
2.內部結構也不合理,第一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比重過大,而加工業水平偏低;第二產業結構偏重,以傳統工業為主,重工業比重大,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成長緩慢;第三產業結構偏窄,對其他產業影響較大。
3.吉林省產業結構調整受資源、環境、傳統文化、體制、制度、資金、技術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4.產業結構與高等教育之間互補作用不明顯?,F有高等教育結構培養的人才的規格、質量和水平,影響了我省產業結構的布局和經濟的創新能力。
(1)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需求不適應。高等院校應該重視社會需求,并且能夠依據社會的需求而設置專業。但是當前高校專業結構與經濟發展及其變化不協調,按經濟發展的需要主動調整專業設置的有效機制尚未形成。不少學校新專業的設置主要以當前人才市場的反饋信息為依據,這只能反映現行產業結構條件下用人單位的需求,并不能完全把握社會、經濟發展的未來變動趨勢,基本上屬于經驗性操作,直接導致了畢業生結構性過剩和總量不足并存的現象。
(2)專業布局不合理, 專業的重復率偏高。一些高校不顧自身條件和未來社會的需求,爭相創辦所謂熱門專業,形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局面。長此以往專業趨同現象日益嚴重,高校之間展開生源大戰,不僅浪費有限的教育資源, 而且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學校辦學失去特色,辦學質量下降。以吉林省為例,全省普通高等學校35所,專業重復布點10個以上的就有16種專業,主要集中在文、管、經、法、理、工等學科門類。其中英語專業31個學校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9個學校設點,市場營銷專業27個學校設點,工商管理專業23個學校設點。從一定程度上客觀地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使人才培養的成本加大。
(3)缺少充分的條件和科學論證。一些高校認為學校發展就是擴大學校的辦學規模,多上專業,多招生,在缺乏市場調查和嚴格的科學分析條件下匆匆開設新專業。而新上專業大多數都是一些投入不大,屬于短線熱門專業,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不合理,專業面狹窄。比如英語、市場營銷、藝術設計、漢語言文學、教育類專業等,就是如此。新上專業在師資、設備、場地、用房等方面嚴重投入不足,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就得不到提高。許多高等學校都存在著與社會人才需求滯后的現象,適應性不強,特色不夠明顯。學校及主管部門缺乏一個較長期的發展規劃,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調整專業的管理機制,盲目地增上新專業,必然會給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隱患。
(4)學科專業覆蓋面不夠廣。以吉林省35所高等院校為例,在教育部249種本科專業目錄中,仍有80種專業空白。一些急需的新型學科、邊緣交叉學科和應用型學科發展很緩慢。許多高等學校改造傳統學科專業同時,設置新興學科專業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近幾年投入較大的應用型、工程類學科專業布點較少。原因是學校在資金上嚴重短缺,高等學校資金的來源除了部分政府扶持和學校自身辦學的收入外,大部分資金要靠貸款,高額的利息成了高校的嚴重負擔。因此,學校不增設投入較大的學科專業建設,因為回報小、見效慢。這種現象造成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的一種不良現象。
二、調整高校專業設置,優化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就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與升級的過程,除了應注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揮基礎農業優勢;優化第二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結構全面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調整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以外,調整高等學校專業設置非常重要。
1.以超前思維進行專業設置
經濟發展是變化的,高校既要從當前實際出發,又要考慮長遠需求,即要有短期、中期甚至長期的安排。應該把本科專業設置計劃和國民經濟的長、短期計劃統一起來,按照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變化規律,調整長、短線專業比例。與此同時,高等院校培養的是知識型的人才,而知識本身就對社會發展具有引領性的作用,這也就決定了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必須遵循前瞻性原則,否則就有可能重溫歷史的教訓。
2.發揮專業設置的自和主動權,增強辦學自由度
我國本科專業設置審批權限,曾在長時間內集中在教育部,也曾幾度下放到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或由高等學校自行決定。實踐證明,在當前情況下,過于集中,不利于發揮部門、地方和學校的主動性、積極性、靈活性,也難以做到科學合理;而過于分散,又將造成宏觀上失控,干擾人才培養的計劃性,帶來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只有實行“統一管理、分級審批”的體制是比較適宜的。不過一定要明確本科專業設置審批權限的分工,嚴格規定本科專業設置審批的標準,完善本科專業設置審批程序,逐步增強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自,以發揮高校在本科專業設置方面的優勢,權力下放一些,效果就好一些。
3.靈活增設新專業,調整專業整體布局
新增專業要以社會的實際需要為依據,必須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有針對性的市場調查研究、人才需求預測和可行性的充分論證。如國家和地區專業布點情況,畢業生就業信息及就業情況、人才市場緊缺的專業等。充分掌握調查研究才能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遵循學科專業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相結合;正確處理適應需求變化多樣性和保持專業相對穩定的關系。對新設專業進行定期檢查,不斷地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政府主管部門應采取宏觀調控方式指導各高校專業建設與學校定位緊密結合,推動學科專業可持續發展。
4.內練基本功、強化內涵建設,優化專業設置結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專業設置應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辦學規律的基礎上,主動適應迅速變化的人才市場新需要。一方面要加強傳統學科專業的改造和建設,發揮學校已有學科的專業優勢,鍛造品牌專業,培養特色專業;另一方面要通過市場發掘或學科專業交叉整合,培育新專業,大力扶持有廣闊前景的朝陽專業。在專業內涵建設上,應打破學科壁壘,拓寬專業口徑,按大類招生,寬口徑分流培養,使專業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形成眾多范圍小、容易調整的專業方向,既保持專業的相對穩定性,又能靈活應對。
誠然,吉林省的產業結構調整還要有制度、教育等一系列方面做相應的調整以保證我省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我們要認識到高校專業設置和經濟發展是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我們不能顧此失彼,并且整個經濟社會也是一個有機體,我們也不能只追求產業結構調整而不顧及其它,我們的目的是要吉林省經濟步入健康發展快車道。
參考文獻:
[1]劉玉玲:吉林省產業結構變動特點及存在問題分析.稅務與經濟,2006(1)
[2]溫璐璐王海濤:遼寧產業結構分析及對策.經濟研究,2006(12)
[3]王岳平:“十一五”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變動趨勢及政策建議.宏觀經濟研究,2004(3)
[4]國家統計局:2007年吉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