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1 16:55: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代科學技術的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在世界科技發展史上有其重要歷史地位。它的發展從遠淺析古時代原始積累,春秋戰國奠定基礎,兩漢、宋元兩次,中經魏晉南北朝的充實提高和隨唐五代的持續發展,至明萬歷以后雖比諸同時期的西方已經大為落后,但仍有緩慢進展,也出現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傳統科學思想從高峰走向總結。
一、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思想的發展,既有連續性,又顯示出階段的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全面奠基時期,也是第一次大發展時代,其成就不僅趕上而且超過了早期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古希臘。
春秋末期出現了塊煉鐵滲碳鋼,戰國時期又出現了白口鐵處理技術,這些冶鐵技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農業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細作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農業以都江堰、鄭國渠兩個大型灌溉工程的興建為標志,展現出為農服務水利工程設施的空前發展?!犊脊び洝肥俏覈糯谝徊抗こ碳夹g知識的總匯?!赌洝分邪嘘P于力學、光學、聲學、邏輯學以及對物質結構的猜測等科學成就,它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幾何光學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比歐幾里德幾何光學要早百余年。
在數學、天文學與歷法方面都有了廣泛的發展與進步。在地學方面,人們的地理知識已從地理資料的積累,上升到進行某種形式的綜合論述與區域對比。醫學方面,以《黃帝內經》等著作為代表,構成了我國特有的醫學體系的最初基礎。
兩漢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又一高峰期,數學算術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計算機的出現,算術化傾向于現代數學中的作用已日漸顯著,中國古代算術的思想與方法和現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正相融合。
歷法已確立了我國后代歷法體系、規范和基本內容的原始框架?!稘h書、地理志》的出現,開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領域。《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秦漢以來藥物知識的總結,它為后世本草學奠定了基礎;《傷寒雜病論》不僅確立了辯證論治的醫療原則,而且大為充實了中醫藥體系的內容。《汜勝之書》可以說是對農業知識的總結。
我國的科學技術自兩漢而后,經魏晉南北朝的充實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術發展,并呈現一股繼續高漲的趨勢。前者對中國古代科技的貢獻,以劉徽與祖沖之的數學、裴秀地學、賈思勰的農學、王叔和、皇甫謐與陶宏景等的醫藥學、葛洪的化學等為標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風、一行等的天文學、李淳風與王孝通的數學,孫思邈的醫藥學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的天人論與宇宙觀等。這種趨勢困宋元時期經濟發展、文化昌盛、理學形成、戰爭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強化。
作為世界古代文明標志的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三大發明的出現或大規模使用均始于北宋,正是諸多尊敬的科技前輩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斷將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杰數學四大家為代表,使宋元數學在中國古代以籌算為主要計算工具的傳統數學的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階段。大規模的恒星觀測,各種天文觀測儀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國古代天文學推向它的發展高峰。沈括在磁學方面的成就在當時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學派和相應的醫學流派使中國醫藥學得到全面發展。宋代動植物志、譜錄的大量出現并形成出書,和宋景《歐希范五臟圖》、所顯示的解剖學上的發展,應該說這時的生物學也是成就不小的。在這一時期,地學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杜綰著《云林石譜》的出現,反映了礦物學在宋代已較前有了很大進展。
二、經驗性、描述性、實用性與本土化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特點是在封建社會初創的秦漢時期形成的,從建立與鞏固新的封建秩序出發,要求科學技術直接為發展生產服務就成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實用性的色彩。
同時,由于在延續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一直是社會生產的基礎與主體,它對科學技術能提供的經驗往往是片斷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統性,這樣,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科學抽象當然多數也就只能是經驗性的;同時在這樣的社會生產條件下,為科學實驗與觀測所提供的儀器設備,總的講也必然是既有限又簡陋的,這就使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觀測受到限制,對其本質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階段,或者在理論上給予某些定性的說明,或者作出些天才的猜測。而這種情況,與著眼于實用要求,特別關注工藝技巧與可操作性是密切相關的。
三、與農業關系密切的學科更多地得到發展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又一特征
[關鍵詞]科學技術史 教學 原則與方法
[作者簡介]曲用心。廣西民族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工學博士,廣西南寧53000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7-0199-03
科學技術史是展示人類社會發展軌跡的重要窗口。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不僅可以影響國家現實的科學技術、教育和其他相關政策,而且特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本文從科學技術史的教育功能分析人手,提出了高??茖W技術史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一、科學技術史教育的重要意義
科學技術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產生、發展及一般規律的科學,它作為一門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學科,對于大學生有著特殊的意義。筆者認為,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的重要意義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有助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史記述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通過學習科學技術史??梢允箤W生把科學技術了解為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科學技術知識的現成結論。通過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邏輯的歷史分析,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的本質,更準確地理解科學概念、原理的演變過程,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批判、繼承關系。分析科學技術產生、發展的脈絡及歷史演變;可以幫助學生較準確地把握科學技術的生長點、突破,預測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2 有助于學生從社會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
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它不是象牙塔中的知識,科學技術史不僅對科學技術發展本身進行邏輯分析,而且對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社會因素進行分析??茖W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被法西斯用來殺人;人們在享受著科學技術帶給人的豐富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同時,也面臨著環境破壞和生態危機的種種威脅,這即是科學發展付出的代價,它的最終解決也必然依靠科學技術。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性、人文性以及科學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對于學生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使學生對科學技術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對于未來的科學技術決策有重要的潛在意義。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面向21世紀的技術人才不僅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需要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即文理兼容的復合型人才。科學技術史作為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交錯的綜合性科學,可以起到溝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作用,這是科學史特有的優勢,因而科學史的教學對于文理滲透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3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科學態度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簡單地說,科學態度就是面對實際問題時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規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科學技術史教學,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進而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項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創造都與社會需要有著內在的聯系。而其本身又有自身的規律。任何脫離社會、違背規律的發明創造不可能存在。如造紙術的發明就是適應了漢朝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發明后又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從一定意義上說,一部科學史就是科學精神形成、發展和傳播的歷史。科學技術不僅是人類物質文明的決定因素,而且科學活動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正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構建因素??茖W精神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至少可以包含如下幾個方面: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實事求是的嚴謹精神,批判創新的進取精神?;ブ策M的協作精神。而科學技術史正是科學精神的最集中的載體。通過科學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這些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對于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茖W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修養對正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期的大學生的世界觀形成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 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
縱觀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帶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從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得出的必然結論。通過對科學技術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信心,明確自己肩負的重擔,努力掌握科學技術。為將來投身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作好知識準備。
5 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國古代在農學、醫學、水利、機械、建筑、橋梁、礦冶、陶瓷、紡織和造紙等各技術領域都有博大精深的技術成就,在大學各有關專業里開出各種技術史課程,不僅有益于各專業的學習,更可以。細雨潤無聲地對大學生們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具體來說,船尾舵、指南針、水密艙壁和車輪舟,這是中國古代造船術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造船技術的進展。大學生們在學習和掌握中國造船史資料的同時,愛國主義的情懷持續不斷地浸潤他們的心田。對于學習理工科的大學生來說,這也是―個極好的人文科學素質的培養和鍛煉,對于后續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也是有益的。
二、科學技術史教學需要把握的三個原則
(一)內史與外史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技術史屬于歷史范疇。但又是介于科學技術與史學問的邊緣學科,是聯系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橋梁??茖W技術內史要求了解和研究自然科學與技術的原理、造就過程和內部規律性,科學技術外史又要求我們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對科學技術和社會作出統一的研究和表述。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建立得益于它的創始人對近代科學技術史的研究。而今天科學技術史的教學也理應滲透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滲透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對立統一的教育。
(二)中與西相結合的原則
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說:“在人類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國人是有過貢獻的。而且貢獻是偉大的?!彼脑u價是實事求是的。許多西方學者,或由于對中國的無知,或出于種族偏見?;虺鲎詫茖W技術定義想當然的解釋,或采取了以已今日之長掩蓋昔日之短的思想方法,始終無視、貶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甚至一些國內學者也自我貶低。因此,加強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本來面貌,就成了科學技術史義不容辭的任務。中西結合就是要注意橫向比較。在古代部分,既應弘揚中國科學技術的輝煌,指出西歐中世紀科學技術的落后,又應突出古希臘科學的開放和理性傳統;在古代向近代的過渡部分,需明確指出,西歐中世紀少數科學。如物理
學與技術如水輪、鐘表中長期積聚的潛能與對中國四大發明的研究和改造相結合,再輔以古希臘優秀科學傳統的恢復和發揚,形成了西歐天文學、力學、機械學的優勢。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近代的第一次科學革命和第一次技術革命。而同時期的中國卻發生了相反方向的轉化。循此前進,一方面是西方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幾乎壟斷了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源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中國被遠遠地拋在后邊,半殖民地中國的科學技術基本上已是西方的舶來品。
(三)古與今相結合的原則
這是因為,一方面,科學技術近現代史內容量的增加,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大。以至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也只是到了當代才能提出;另一方面,距離當代愈近,科學技術與現實生活的貼近度愈高。對受教育者的啟示更直接、更親切。因此,要古今結合,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既從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汲取經驗和教訓。也從當代科學技術發展中汲取力量。
三、《科學技術史》教學方法
科學技術史是一個蘊含著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巨大寶庫,從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中。大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自然科學知識,而且可以開闊大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想,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但這種作用的發揮有賴于科學的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方法:
(一)啟發式教學方法
強調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和引導對科技史的理解和掌握,重視非智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把握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使學生在科技史學習中實現掌握知識和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同時。重視教法和學法的結合及其轉化,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二)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量的特點,實施計算機輔助教學,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一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藝術。講究教學藝術,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傾注感情。要有激情,要注意語言的規范、簡潔,并配合教學內容適時的聲情并茂,還要注意板書的工整、扼要,同時還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結合知識點巧妙地設計一些小故事和生動的畫面,創造出美好的情境。二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有效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科學技術史是一個靜態的已經發生的歷史,將其放在一個動感活潑的環境中,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有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造這種情境的最佳工具。在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下,使靜態變為動態,抽象變為形象,教學效果較好。三是運用計算機充分及時出示課堂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練習鞏固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省去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四是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科技史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科技問題。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me一h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案例教學的實質是開放、互動,強調大學生的高度參與。教師的重要職責是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保證科技史教學的順利進行。
案例教學法的過程大致可以歸納如下:(1)收集科學技術發生發展的情境資料;(2)將所收集資料形成教學案例;(3)進行班級團體討論或班級小組討論;(4)討論中,成員輪流擔任領導者角色;(5)歸納各組或團體意見。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可以質疑他人的想法,學習如何發問,進而學習到獨立思考、與人相處、解決沖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四)共同討論教學方法
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通過共同討論,不但可以強化學習的效果,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方便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宋海龍,白全貴,陳雷,工科院??茖W技術史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河南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2,(2)。
[2]侯二朋,中固古代科學技術史課的教學改革和實踐[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5。(5)。
一、傳統文化“重政務,輕學術”的傳統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雖不絕然否定科學和技藝的作用,甚至還包含了某些科學方面的知識,但卻是貶低科學的實用價值的,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的是國家政務,輕視對自然的探索。儒學事實上就是如此,它認為科學和技藝只是“小道”,“雕蟲小技”,解決不了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問題,君子不可沉溺其中,君子應潛心于仁義道德的研究?!缎绿茣し郊剂袀鳌氛f:“凡推步、卜相、醫巧皆技也,——小人能之?!盵2]孔子主張“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倍艺J為技藝會使人喪志,于國事無,并把它歸于不道德的功利行為,從而也抑制了技藝的研究發展。而中國自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專制政策以來,儒家經典獲得了政治意識形態的權威,春秋戰國時代那種學術自由、“百家爭鳴”的氣氛蕩然無存。歷來的統治者又都把科學技術誣為“下九流”、“奇技巧”。道學也具有反科學主義的特點。道學追求回歸自然,但它不主張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這就必然不推崇科學技術??梢哉f道學創始人老子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反科學、反理性主義體系,他的“無為而治”看似進入超脫一切的境界,本質上這是一種“絕圣棄智”、“絕巧棄利”、“絕學無憂”[3]的蒙昧主義的綱領和“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4]的愚民國策。佛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雖然蘊涵著一定程度的理性思想,但是,基本上具有非理性本質。禪宗吸取老子“不言之教”的思想和道家悟性直觀思維傳統,主張以悟性思維頓悟本真的佛性并且不立文字地去洞察世界的本質,從而具有濃重的非科學特質。
二、逐漸教條化的科舉制度和封建制度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作為中國古代封建政治產物的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所以只能培養出背誦經典章句,善于文辭而缺乏實學的人才。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是閉門窮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且做學問只是注釋、考據先賢的著作,極少創新。他們把畢生的精力埋于古籍堆中,只繼承不創新,只完善不突破,思想受古經束縛很大。到了元明之際,科舉考試內容僅限于八股文,內容局限于“四書五經”,完全排斥了科學技術內容,使古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得不到繼承和發展。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終生致力于國家政務,自然知識、生產技術等科學技術為他們所不齒。這不僅摧殘了知識分子的身心健康,更嚴重的是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俺讨炖韺W”的興起,更加深了對人們心靈的摧殘。封建的綱常名教嚴重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也束縛了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我國古代是官本位的社會,除了做官,大部分游散于民間的知識分子(士)和手工業者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他們由于行走于國家政權之外,科學研究是得不到國家的認可和支持的,所以很大一部分研究開展不下去。比如說墨家,墨家的階級基礎是手工業生產者,除了一部分手工業者積累起了充分的財富而參與政治生活等之外,另有一部分手工業者則因擁有財富而有條件從事與手工業、商業等有關的獨立的學術研究,進而推動了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上У氖牵瑧饑?,手工業者由于社會地位低下,經濟上沒有大的實力,所以,已無能力研究與他們手工業有關的科學了,這樣,墨家及其傳統在后世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況且,墨家一直受到儒、道、法諸家的擯斥,在中國傳統文化演進中幾乎中斷、絕響。
三、中國傳統的科學研究方法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近代西方科學的發展與他們科學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西方科學注重分析,在研究一個具體事物或事物的某一局部時,總要把它從錯綜復雜的聯系中分離出來,獨立地考察它的實體和屬性。中國傳統科技則與西方科技截然相反,注重整體思維缺乏個體邏輯分析,是注重綜合,注重從整體上把握事物。
這一整體思維方式是以忽視部分乃至否認部分和部分之間的區別而強調由整體分解出部分、進而由整體的性質來決定部分的性質,這就必然要以思辯和直覺來維持。人們往往不通過邏輯推理的過程來看待自然界和自然現象,而是借助于直覺洞悉自然,而這種直覺往往與日常經驗或類比推理聯系在一起。一旦對自然現象提出的疑問與人們的直覺相悖,或者超出了人們所能直覺的范圍,這時人們往往就會否定這一疑問,而不是進一步加以研究。
這種整體性在中國的醫學、農學、天文學,甚至中國的邏輯學中,則表現出一種沒有經過邏輯分析的總體觀念。所以中國科學文化中對大自然的理論性認識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古代科學一直也沒有形成完整的自然科學體系。中國傳統科學研究往往由于缺乏形式邏輯及其分析的研究必然帶有思辯性和猜測性,這顯然不利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古代科學技術向近代科學技術的轉化。
四、中國科學研究重實用不重理論的特點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科學的繁榮是應用技術和理論研究的共同興盛,近代西方科學的興起很大程度上與重大的科學理論被發現有關。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等三大理論的發現,揭起了近代西方科學大發展的序幕。但是中國的研究往往與生產、生活密切聯系,而進一步的理論則是無人問津。中國古代注重對人與社會的研究,忽視對人、社會以外的大自然的研究。儒家始終抱定一種堅定的態度,“認為只有人與人的社會才值得研究?!盵5]道家甚至認為“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在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薄懊穸嗬?,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只有徹底地杜絕機械、機事、機心,才能使全社會還樸歸真。墨家雖然研究了大量的光學、力學、數學等問題,且這些工作大都是開創性的,但是,它也不重視對自然的一些普遍問題的研究,而注重的是社會上發生的實際問題,如技術問題,這就是說,它也沒有自己的自然哲學,即對自然界根本性問題進行研究的哲學。同時我國發達的兵、農、醫、藝四大實用科學傳統,都是為現實的政治倫理和社會生活服務的。如天文學的研究,歷代王朝都設立專官觀測天象,修改歷法,而歷法的制定和修改與皇權神授的政治目的相聯系,把天象作為社會人遷的重要征兆??茖W著作基本上也是看到什么就記下什么,對看到的事可以想些什么就很少有人去探究了。農學著作主要是記述生產經驗,很少提出規律性的認識;天文學主要是記載觀測數據及觀測到的現象,對隱藏在現象背后的原因就不再追究,以至于哈雷慧星從春秋到清末被記錄31次,但發現其出現平均周期的卻是十七世紀科學家哈雷;醫藥學也是經驗的匯編,缺乏自身的理論體系;而《齊民要術》、《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等重要著作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實用科學著作,對科學理論卻極少涉及。
實用理性的知識趣味,決定了中國人對自然奧秘的探索,主要是來自于那些經驗的實用技術,以直接滿足日常生活和政治統治的需要,但是并不熱心于沒有“急功近利”的公理系統,以及僅僅為證明理論的科學實驗,這恐怕不能不說是中國近代科學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重技術、輕理論的學術傳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古代科學向高級形態的發展。
五、結語。
科學追求的是事物的根本道理,科學精神即自由探索的精神、理性的精神、追求真理獻身真理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批判和大膽創新的精神。西方近代科學精神賦予理性至上的權威,在科技方面表現為大膽假設,細心求證,而且科學發展重視以實驗為主,所謂科學實驗就是對假設理論進行檢驗。實驗的過程不但可以檢驗其正誤,往往還可能提升或這個理論。正因為這些文化傳統,西方人士比較習慣大膽假設,小心論證,因而產生了許多重要的、革命性的成果。相反,中國科學的發展由于缺乏科學論證的態度而最終不能實現向現代科學的轉換。
關鍵詞:再農業化 必然性 發展理念
一、再農業化的歷史必然性
(一)古代東方傳統農業長足發展和局限
古代傳統農業發展中,東方埃及、巴比倫、中國、印度農業發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進入古代文明。它們傳統農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現在開墾了大量農田,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耕作技術和生產經驗,較高的糧食生產養活了龐大的人口,并以此為基礎,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續和發展。傳統農業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傳統農業帶有極強的保守性;生產單位分散、生產規模狹小、生產技術墨守成現,而且脆弱的小農經濟需要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來保護它們,小農經濟構成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的經濟基礎。其次,傳統農業的自然經濟,限制了人口流動,加之中央集權制和戶籍制度的束縛,致使大多數農民安土重遷。這樣,新的階級很難產生。再次,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勞動力來取得較高的收獲量,這使得許多未成年人過早地投入農業勞動而失去受教育機會,同時也刺激強化了農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觀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階段性高速增長。
(二)近代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工業化及局限
十八世紀以來,由于工業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動了傳統農業的發展,典型標志就是農業工業化。十九世紀,生物學上的巨大成就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二十世紀,化學生的巨大成就,促進了農業長足發展。恰恰由于農業的良種化、化學化、機械化的應用,使農業的面貌煥然一新。工業化農業的發展,以投入大量物質和能量為標志,促進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將四千年的傳統農業推進到近代農業,帶來了20世紀農業的高速發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學品的污染也帶來了能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調等嚴重問題,困擾著社會社會發展,于是人們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現代科技革命與新型現代農業
21世紀是農業發展的重要階段,生命科學和其它最新科學技術相結合,將使世界農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生物基因庫的建成,遺傳工程的崛起,克隆技術和生物固氮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的面貌將為之一新。在新科學技術革命中,產生了一批新的技術群,如生物工程技術、新能源技術、微電子技術、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等。這些科學技術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農業中得到應用,為解決工業化農業帶來的環境、能源和生態問題,呈現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傳統農業局限和近代農業工業化導致農業的異化,現代新型農業則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規律,順應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各國政府都有必要對“再農業化”進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市場需求、以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進行“再農業化”,將近代農業工業化推進到現代農業生態化。
二、再農業化發展理念及特點
從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角度分析來看,再農業化具有明顯的時代內涵,主要概括為:1、現代農業是高效益多功能的產業。再農業化突破了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供給和原料生產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不斷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拓展,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高度組織化、規?;a,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生產率都比傳統農業大幅度提高。2、現代農業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產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茖W技術進步對農業生產力的貢獻度超過了資源依存度,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科技貢獻度一般在70%以上?,F代農業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技術為引領,以常規技術升級的效率革命為支撐,用現代科技及裝備改造傳統農業,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養和造就新型農民。3、現代農業是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現代農業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現代農業建立在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的基礎之上?,F代農業通過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科學技術的應用,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原則下,減少了化學(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的使用量,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控制,避免或減少了生態環境污染,是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業。4、現代農業是高投入、高保護的產業?,F代農業注重集約投入生產要素,通過增加資本投入、應用現代科技和裝備、強化組織管理,改變了農業粗放經營狀況,提高了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時,現代農業是國家高度保護的產業,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歷程證明了農業教育科研投入、農業科技推廣、補貼、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建設等方面的高保護政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從技術特征來看,常規意義上的現代農業技術特點一般包括化學化、水利化、機械化、電氣化等。當今發展現代農業,除了還要注重上述技術特點外,要更加關注到現代技術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環?;⒀h化、標準化等特點。
綜國內目前的冶金史研究,在其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實地考察、抽取樣品~實驗分析一文獻印證一得出結論”的研究程序,即科技史研究領域所謂的實證性研究方法;從其研究所涉及的內容來說,按科技史研究界的通俗分類,處于內史的研究階段。
實踐證明,在科技史研究的歷程中,內史的研究首先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領域與首要關注點,這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因為人們認識事物,首先總是從認識其本身而開始的。瀏覽一下目前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的科技史期刊《自然科學史研究》,我們就會發現:從其創刊伊始直至1999年,該刊所公開刊登的科技史學術論文絕大多數都是屬于內史的研究范疇,即駐足于史料的收集考辨或論證的階段,特別是在其20世紀80年代所刊登的科技史論文,幾乎概莫能外,而對于與科技史密切相關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在的因素則很少涉及。這是我國國內科技史研究初創時期的研究大氣候、大環境、大氛圍,所以這也必然影響到冶金史研究的小氣候、小環境、小氛圍,或者我們也可以這么說:正是由于眾多的猶如冶金史研究一樣的其他科技史研究的小氣候、小環境、小氛圍,而最終形成了當時國內科技史研究的現狀。其實,目前國內科技史的研究的大氣候、大環境、大氛圍仍然還裹足于內史研究的階段,還處于蹣跚前進之狀態。然而,放眼國外的科技史研究同行,他們早已走出內史研究的圈子,而關注于和科技本身密切相關的一切外在因素——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哲學等等。例如蘇聯物理學家赫森1931年發表的《牛頓(原理)的社會經濟根源》和默頓于1938年發表的《17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其實就標志著科技史研究之外史研究的轉向。前者后來發展為以貝爾納為代表的科學學,后者發展為以默頓為代表的在西方有著重大影響的科學社會學。這兩者都把科技的發展作一種外在的、社會學的理解,從而開創了科技史研究的新領域,而且此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眾多的偉大的研究成果。例如貝爾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等等,成為科技史研究領域的經典研究之作,并形成了所謂的貝爾納學派;而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或稱之為默頓學派,除默頓本人的成名作及其《科學界的規范結構》和《科學發現的優先權》之外,其他代表性研究人物及其著作還有本·戴維德的《科學家在社會中的角色》、戴安娜·克蘭的《無形學院——知識在科學共同體的擴散》以及科爾兄弟的科學界社會分層研究等;同時,從其中還發展出了所謂的“后默頓”傳統,即以愛丁堡學派為代表的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它的出現,不僅在科學社會學領域取得了話語霸權,而且在科學社會學界、科學哲學界、科學史界乃至更廣泛的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外史研究的轉向,能給科技史研究提供更廣泛的研究視野與研究領域。其實,國外除了從社會學的視角研究科學技術之外,從哲學的視野來研究科學技術也是碩果累累的。從邏輯主義歷史主義新歷史主義后現代思潮;從石里克、卡爾納普波普庫恩、費耶阿本德、拉卡托斯勞丹、夏佩爾這一連串如雷貫耳、耳熟能詳的“主義”與名字中,我們確實感到了我國科技史研究的滯后。于是乎,我國著名的科學史家劉鈍先生提出了新世紀科學技術史研究的“再建制化”問題,按筆者的理解:“再建制化”問題除了是科技史研究機制的繼續提高與完善之外,更應該是科技史研究方法的再建制。
事實證明,作為一門連接文理學科的跨學科研究——科技史研究,在經歷了目前縈繞于科技史研究界的那種“目前中國科技史似乎沒有什么可以再搞”的夢魘之后,我們的研究視野、研究領域必須跨出內史的門檻,走向與科技史密切關聯的社會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等一切相關的領域,從而探討它們之間的直接或間接關系,尋找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間與發展領域,并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如人類學、民俗學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研究視野,開創新的研究思路,走向與外史研究相結合之路、走向外史的研究之路,這也許是目前國內科技史研究也包括冶金史研究在內的研究方法“再建制化”的發展方向。
目前國內冶金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還大都遵循“礦冶遺址考察、抽取樣品一實驗分析一文獻印證一得出結論”之研究范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只是冶金考古(archaeometallurgy)的研究范疇,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冶金史(historyofmetallurgy)研究],不能否認,這種實證性的研究方法曾為國內冶金史研究的進步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了國際冶金史研究同行學人的高度贊譽。然而,作為對人類文明三大標志之一的冶金技術的研究卻拋開與之密切相關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因因素而進行純冶金內史的研究,視野確系過于狹窄。因為科技史本身發展的歷程表明:任何一項科技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它與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變革、文化思想等密切關聯。因此,今后開展冶金史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目前還沒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研究,或許是其在新世紀取得更大研究成果的研究新領域。
筆者認為,今后國內的冶金史研究除繼續從事所謂的內史研究之外(這種內史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隨著國內科技考古遺址的逐年發掘、新的礦冶遺址或者新的冶金文物的出土,都需對它進行內史性的研究與考證),還可以而且是必須從以下一些方面進行研究:
1.中國古代冶金史與中國古代文明的關系冶金技術的發明作為人類文明出現的三大標志之一(其他兩項標志分別是文字的發明與城市的出現),它在促進中國古代文明歷史的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其實也是一部冶金技術不斷迭進的歷史。從早期的銅、鐵、錫、鉛等的冶煉而造就的中國古代輝煌燦爛的青銅器文明到今天現代化的鋼鐵冶煉而形成的鋼鐵文明等,一直滲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聰明才智。在此期間,中華民族冶金技術的許多次世界領先,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在這一領域的獨步天下的豪氣。因此,通過冶金史的研究,有利于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文明史的形成、發展與興盛的歷史進程。
2.冶金史與各個朝代的社會生產力之關系
人類從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青銅農具特別是鐵制農具,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為這不僅使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富足,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本領。與此同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冶金技術的發展,所以冶金技術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互相促進、互相發展。因此,如果割裂這種聯系而只是單純地研究各個朝代的冶金技術的發展情況,確實有一種歷史的單薄感。
3.冶金技術思想(史)研究
中國是一個擁有濃厚哲學思維與歷史文化積淀的國度,一部中國文明史,其實也是一部中國思想史。作為時代中人,不論之于達官貴人抑或是從事被稱為“雕蟲小技”的如從事冶金技術操作的卒與徒,都不能不受到社會思潮或思想的浸,而這種影響的結果,便是體現于他們勞動產品或技術產品中的各種各樣的技藝或工藝。例如常見于商代中晚期及西周早中期青銅器上的饕餮與夔龍紋飾,這一方面給人以威嚴恐怖之感,另一方面又仿佛是溝通人神的化身,含有巨大的原始宗教力量,體現出超越現世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但春秋中期以后,青銅器的紋飾從那些威震一時的饕餮、夔龍等種種神靈,已經變成了搏斗、武士刺虎、婦女采桑、弋射飛雁等形象,充分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題材開始大量涌現,這其實表明了人的價值開始被認識,社會生活的內涵成為青銅器紋飾的一個重要母題。這種變化,其實體現了中國古代從以神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價值思想觀念的變化。此外,中國古代的“五行說”、“陰陽說”、道教、宋明理學等等傳統思潮都曾對中國的冶金技術有著深厚的影響。例如灌鋼技術的發明,就與中國古代“和”的哲學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天工開物·五金·鐵》記載:“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則生,既炒則熟。生熟相和,煉成則鋼?!痹谶@里,作者用“生熟相和,煉成則鋼”這一簡潔有力的語言,不僅是對這種灌鋼工藝所作的生動描述,同時也是用“和”的哲學思想對冶煉技術所作的精辟總結。推究其原因,就在于人們通曉了生鐵與熟鐵的各自屬性,同時又受到“和”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因此通過多年的親身實踐后,發明了“灌鋼”這一工藝技術,這對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4.冶金史與社會政治之關系
綜觀中國古代冶金史的發展歷程,冶金史也像其他事物的發展一樣,有也有其低迷的時期。這其中與歷朝歷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意識形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宋代的礦冶業之所以如此發達,這就得益于宋朝政府對礦冶業的重視的國家政策,例如宋政府對礦冶業的鼓勵開發的告發政策、礦產品的售賣政策以及對礦冶業的管理政策等,都為宋代礦冶業的興隆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但在清末,由于清政府政治上的腐敗、礦冶管理政策的失誤以及當時國外近現代冶金技術的引進等原因,導致了中國冶金技術在清末的逐漸衰弱與萎縮。
5.中外冶金技術交流史研究
正如任何事物的發展與其同類其他事物的發展存在著密切的交流與聯系一樣,中國的冶金技術也必然與國外的冶金技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交流。不論是駝鈴聲聲的塞上古道之絲綢之路,還是碧波蕩漾的海上絲綢之路,都曾帶去了中國古代的冶金技術,同時也捎回了國外先進的冶金技術??萍冀涣魇费芯勘砻鳎褐袊糯⒗畤?、日本、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確實存在著冶金技術的交流。例如梅建軍教授認為:由砷銅的存在及銅器的特征,可以初步肯定,甘青地區在齊家和四壩文化階段同新疆及歐亞草原地帶存在文化上的聯系及相互影響。所以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豐富我們的視野,同時也可以澄清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起源問題。
6.多學科多視野的綜合研究之路
因為科技史本身就是一個邊緣性、交叉性的學科,這也就決定了對它的研究必須采取多學科多視野的綜合研究,而“冶金史的研究涉及到采礦、冶金、材料、歷史、考古等多學科的知識和物理及化學組成分析研究手段與方法,因此這不僅要求冶金史研究者本身要不斷學習,擴大知識面,改進知識結構,同時多學科的結合,更是開展冶金史研究的重要途徑”。在現階段,冶金史研究與考古或者說是科技考古結合得較為緊密,依靠這種結合,冶金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較為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對古代銅鏡表面“黑漆古”生成原因和機理的研究成果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其實,從更廣泛的學科綜合來看,冶金史研究還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結合,即除了傳統的“礦冶遺址實地考察一實驗分析一文獻考證一結論”的研究思路之外,我們還必須吸收或借鑒其他學科的優勢方法,例如人類學、文化學、民俗學等方法,融冶金史的文化價值及社會價值之綜合取向,從而拓展我們的研究領域與研究空間。例如從民俗學的角度研究冶金史就是一個非常新穎且充滿生機的研究領域。在此方面,對西南民族地區的銅鼓研究就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研究領域,但目前對銅鼓的研究,也還處于銅鼓制造技術、銅鼓金屬成分分析等方面,從民俗學的視野進行研究尚待來日。
7.對國外冶金技術進行研究
由于語言的限制、文獻的不足以及金屬器物的缺乏等原因,目前國內冶金史的研究幾乎沒有涉及對國外冶金技術的相關研究,然而在國外,卻有相當一批冶金史研究者對中國古代冶金技術進行研究,這除了與中國古代的金屬器物流失海外而給國外的研究者提供了實物考證之便之外,還同他們有著充足的研究經費密切相關。所以,目前國內冶金史研究的這種現狀,也就決定了國內的冶金史研究者很難與國際同行進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對話與交流,這種狀況其實也是國內目前整個科技史研究的窘境。
8.對近現代的冶金技術進行研究
“厚古薄今”是中國科技史研究的一貫傳統,也是其研究特點,所以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國家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近幾年來力倡對中國近現代科技史進行研究。例如從2000年底開展了“中國近現代科技發展綜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已以《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叢書》的面目出現,但其中缺失中國近現代冶金史研究這一環節,因此作為冶金史研究者,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這一歷史性任務,從而補上這一缺失的環節。
9.對冶金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即冶金史基礎理論的研究或冶金史元研究。從而建立起冶金史研究的理論框架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科理論發展,都是從零散的、不系統的理論體系而隨著研究實踐的逐步豐富與提高而發展出系統的、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作為一門在國內較早從事專題史研究的冶金史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歷史的積淀,理應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的研究與總結——主要是對其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學科的術語、概念;學科理論的提升等進行研究,從而形成一門體系完善、結構嚴謹的科學技術史的二級學科。
當然,科技史研究的外史研究之轉向,是以內史研究之成熟為基礎或前提的。隨著國內科技史研究之內史研究的日趨成熟,我國的科技史研究應走出內史研究的門檻,從社會學、哲學的角度看科技的發展,通過考察科技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外在因素的關系,從而走向與外史研究相結合之路。作為國內科技史研究有機組成部分之一的冶金史研究,也必須勇敢地邁出這一步。因為科技史研究從內史向外史的轉變,不僅僅是科技史研究對象的演化與擴展,更是研究思路與視角的重大轉換。
關鍵詞:多元化 藝術設計
科學技術具有同質性的特點,而生活具有個性、豐富性的特點,作為設計師要考慮的重點,是如何把今日飛速發展的科技轉化為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產品和價值形式,而不是考慮如何符合生產技術和條件。設計的目標和動力是為生活服務,為大眾解決實際困難。這是設計的方向,也是多元化理念的作用和意義。
一、對傳統造物理念的繼承
綜觀我國古代設計的發展歷史,有些人認為已經過時,其實有些東西并不會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設計是人類生的活需求,雖然時代在變化,設計的內容和生活的內容在變化,但是人類的本質沒有變化,生活的追求本質沒有變化。雖然古代科學技術的低下,但是我國悠久的農耕文明中,對天地人關系的認識深度和哲理性遠遠強于現代,對宇宙的感悟能力也遠遠大于目前。古代的“三才”、“無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生存理念與我們目前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同出一轍。
所謂“三才”是指“天”、“地”、“人”。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對天、地、人三者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文字出現后把它們上升為指導生活和設計的理論。在設計中,體現為“天時,地氣,材美,工巧”。其含義包含兩層,一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在設計造物中要利用和遵循自然規律,按規律辦事;另一層的意思是對科學的認同,從而為以后的人們逐漸遠離鬼神,崇尚科學開辟了道路?!叭拧辈⒉皇钦f三者相對獨立,而是告訴人們三者之間的整體關系,在平衡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五行是我國古人源于對世界的認識而成的一種辯證理論學說。五行把世界概括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其含義并不僅僅在于把世界歸納為這五種基本物質,而在于它們之間的相生相克的往復循環的理論。這是古人對自然界事物相互關系的整理和總結,也是用來平衡處理事物矛盾的思想準則。五行中缺一不可,厚此薄彼也不行,告訴人們在造物設計中要注意整體性。古人把人看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而不是凌駕于自然之上的萬物主宰,我們人類和自然界為一個統一整體,是一個生存發展的鏈條關系,相互制約,同榮辱,共存亡。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這一點認識是不能改變的,也只有繼續堅持這一生存和發展理念,結合時代的先進科學技術所獲得的成果,我們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成果,設計出符合時代和人類發展要求的東西,才能共同走向美好燦爛的明天。
二、對西方優秀設計文化的吸收
藝術設計真正成為一種職業并被社會所接受始于西方國家。我國雖然造物設計的歷史很悠久,但是一直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中,大部分輝煌的設計產品是為了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而產生,所以,在此意義上來講,直接為大眾服務,為人們生活而進行的設計是源于西方的工業革命以后。
藝術設計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當它與商業結合后,發展速度更加迅速。西方國家一直打著對外貿易的國策大旗,在工業時代到來后,強大和發展的戰略方針已經不是戰爭,而是制造商品和開拓市場。
而在這個戰略實施中,設計充當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西方率先進入商業貿易時代,也率先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當我們國家還處在天朝大國的夢幻中時,他們的商品貿易的大船和大炮已經駛進了中國的港口。他們的設計意識是強烈的,對設計的研究和運用是比較成熟的。當我國正在討伐北洋軍閥叛國行為的時候,標志著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到來的包豪斯已經成立。包豪斯是專門學習和研究藝術設計的學校,可見西方的設計在理論和教育上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藝術設計成為一種職業,是工業革命后的事情,而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歐洲,所以,無論是設計的職業化,還是設計教育的建立,他們都具有相當的歷史,在實踐和理論上都較我們成熟很多。
我們國家出現真正的設計職業是在20世紀初,而且因為社會政治的動蕩一直時斷時續,沒有一個良好的市場和發展的空間。而藝術設計教育的興起也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事情。我們認識到設計的重要比西方歐洲晚了近一個世紀。所以我們要虛心學習他們的優秀部分,以更快更好地發展我國的藝術設計事業。要學習他們,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他們的設計發展。
歐洲是設計的發源地,雖然歐洲最先進入了設計的時代,但是,歐洲的設計并沒有形成一種風格和模式,而是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根據本國的特點和國情,結合現代科技形成了各自的設計特色,走出了各自的設計大國之路。以瑞典、芬蘭、丹麥為代表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在傳統基礎上,積極地和現代技術進行巧妙的結合,在家具設計中流露的是濃郁的自然氣息,溫情和舒適的人文色彩。他們把設計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服務的直接對象是平民大眾。而意大利在設計上則選擇了兩條路線――貴族設計路線和平民設計路線。早期的意大利設計雖然也走了一段理性主義的道路,但是沒有影響意大利民族的設計風格,因為理性主義設計在20世紀30年代并沒有存在多久。如今,設計在意大利已經成為藝術創造的主要活動。把設計、藝術和生活融合在日常的思維中,這似乎就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時代的設計性格。
三、對日本設計的學習
說到設計,我們不能不提及日本。日本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和民族,它雖然地處亞洲,位于世界的東方,但是這個國家在設計上所走的路和表現的特征卻帶有更多的西方色彩。日本由于特殊的國情,一直是善于學習的民族,在世界的發展歷史上是個很好的學生,在設計更是如此。二戰后,日本以設計強國,積極學習歐洲各國和美國等相對發達國家的先進設計,結合自己本民族的具體情況,走出了特色鮮明的日本設計風格之路。日本的設計大體分兩個方向――民族文化路和國際市場經濟路。在包裝、平面等不需要高科技含量的設計領域,民族文化和傳統的痕跡是非常明顯的,追求的是現代和傳統的結合,高雅的文化氛圍和濃郁的日本風情的結合;而電子、汽車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設計,則是追求質量、小巧、輕便等,成為當今世界這一領域的時尚先導。
參考文獻:
[1]吳清.現代設計――科學與藝術的融合[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2).
[關鍵詞] 文科生;科技素質教育;科學技術學;開放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12)04—0064—03
目前我國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質普遍不高,近八成的文科生對20世紀初至21世紀初世界重大的技術發明和科學發現不了解,對我國的科技現狀以及我國重大的科技計劃也不知道。筆者以為,造成文科生科技素養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體制的問題。很多文科生表示,他們希望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且認為在當代社會不懂得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對自身的發展非常不利,但他們缺乏系統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現狀的機會和條件。
學術界關注更多的是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問題,而對文科大學生科學素質不高的現象缺乏關注。建議在高校要為文科生開設《科學技術學》(SST,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課程體系(這一學科名稱的提法參照“社會科學學”的提法),通過在教學方法上實行改革,提高我國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質。
1 國外文科生的科技素質培養模式
在歐美發達國家,文科大學生的科技素質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文理交叉學科。從20世紀70—80年代起美國許多大學都設有文理綜合課程。如美國洛厄爾大學就開設有“技術、社會和價值”課程,這門課程的授課教師有理學院教授、歷史學教授和社會學教授。這一課程吸引了許多文科生的注意,取得了很大成功。
2)歐美很多高校開設了一種稱為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eiety,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課程,而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科學技術研究)是一種文理交叉學科的培養項目。這一培養項目興起于上世紀70—80年代的美國,隨后加拿大以及英國等國的著名高校也開設了這種專門從人文科學角度研究科學技術的培養項目,這一項目提供具有文理交叉學科性質的STS學士學位以及碩士、博士學位,而學生的來源則是文科生或者理工科學生。其中STS項目的學士學位是第二學位。從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等有STS培養項目的高校來看,它們的STS課程并不承擔文科生普及科學技術常識的任務,但這一培養項目無疑對文科生科技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
我國目前高校的STS課程體系可以說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F有的課程也是為培養哲學專業或者政教專業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服務的。
2 文科生科技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
我國高校的文科生是高中階段文理分科后進入大學的,科學素質不高并非是他們自身的原因。在美國,高中階段有一門必修課就是《科學技術導論》(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或者簡稱為科學課程(Science),是一門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平行的課程,其實質就是一門現代科學技術素質的培養課程。對我國的大學文科生而言,他們也迫切需要有這樣一門課程來彌補他們在科學素養方面的不足。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建議為文科生開設《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
這一課程體系由《科學技術史》、《現代科技概論》和《科技價值論》3個模塊組成(如表1所示)。
上述3個教學模塊和兩個教學平臺構成了《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的目標就是提高大學文科生的科技素質。三個模塊的教學內容既相互獨立又有交叉,共同形成了培養文科生科技素質的科學知識網絡。3個教學模塊的分工是:《科學技術史》模塊主要揭示科學技術的本質、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科學技術發生的文化與社會歷史背景。其基本內容有:古代科學技術、近代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近代技術的全面發展及第二次技術革命、中西近代科學技術比較等;《現代科技概論》模塊主要是為文科大學生普及現代科技知識,對他們實行“科學掃盲”?;緝热萦校盒虏牧霞夹g、能源科學技術的創新、信息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現代生物工程、環境科學技術等;《科技價值論》模塊的主要目的是要讓文科大學生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領會科學技術的價值。其基本內容有:科學技術的方法論價值、科學技術的認識論價值、科學技術的經濟價值、科學技術的人文價值、科學技術對政治及法律的影響等。
《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的3個模塊有如下幾個特點:(1)綜合性。單一的知識結構已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全球文理交叉學科的大量涌現正是順應了大科學時代知識綜合化的趨勢;(2)層次性?!犊茖W技術學》課程體系的3個模塊是分層次的?!犊萍际贰纺K為文科生描繪整個科學的輪廓,是表觀層次;《現代科技概論》模塊則描繪現代科學技術的全景,是中間層次;《科技價值論》模塊則是在前兩篇的基礎上的應用和提升,是核心層次;(3)時代性?!犊茖W技術學》課程體系的后兩個模塊圍繞前沿性的科學技術,分析其深刻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4)開放性?!犊茖W技術學》課程體系不是一個知識封閉體系,它追蹤現代科學技術、歷史學研究、哲學研究乃至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更新知識內容。
3 《科學技術學》課程體系對文科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