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學生法制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學生接觸社會的渠道也更加多樣化,而網絡的盛行,也對學生的價值觀以及綜合素質帶來巨大影響。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加關注,而法制教育則是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學校作為法制教育的前沿陣地,要通過科學而系統的教育,讓學生守法、懂法以及知法,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以法律為導向規范自身行為,進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一、當前我國中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
(一)法律意識
當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生承擔著沉重的高考壓力,而由于法制教育不在考試范圍內,家長和學校都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法制教學課經常被英語、語文以及數學等學科霸占,對法制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導致學生法制意識淡薄、法律知識缺失。由于學生缺乏法律意識,致使學校暴力、斗毆打架事件頻繁發生,甚至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二)學校教育
學校是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的關鍵陣地,但是受到價值觀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校沒有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關鍵性,首先,缺乏科學而系統的教學體系,我國尚沒有針對中學生特點的法制教材,而在教學既不系統也不全面,談不上科學性和教育性;其次,我國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對于法制教育之類的非考試科目沒有給予正確的評價;最后,由于學校教師的對法制教育沒有給予充分重視,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式不科學,教學乏味而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三)社會環境
當前,一些負面思想在我國社會中蔓延,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第一,學生的不良嗜好增加 第二,學生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第三,拜金主義在中學生群體中盛行;第四,出現誠信危機。
二、提高中學生法制教育質量的相關措施
(一)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
我國學校要充分借鑒西方國家在法制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雖然其教育體系與我國基本國情不符合,但是可以通過借鑒進行改良,進而提高我國中學生法制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例如美國,其具有十分成熟的法律體系,在法制教育方面也比較成功,美國并不是采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教學,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通過實踐將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滲透到教育中。同時,美國的中學也積極與社區合作,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參觀監獄、審判、做義工等,并且邀請法律人士舉辦講座,以更加主動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法律的威籃土α俊
我國學校要從美國的法制教育中吸取經驗,采取趣味教育、實踐教育等形式,摒棄以往的灌注式教學,將社會與教育充分結合,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例如旁聽審判、做義工、參觀監獄、舉辦案例辯論賽以及知識競賽等活動,將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充分結合,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學校要起到主導作用
學校是開展法制教育的關鍵陣地,因此,一定要起到主導作用,首先,學校要給予法制教育充分的重視,將其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并且開展教學評價,提高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進而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其次,教師要主動轉變教學觀念,運用科學的、符合時展的教學方式,通過實際案例分析開展法制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和思維;再次,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校紀校規,對一些違紀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進而幫助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最后,學校要注重協調家庭與社會的關系,積極構建家庭、社會、學校的三位一體教學體系。
(三)有關部門要給予重視
法制教育需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因此,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且積極協助學校對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組織相關教育團隊,針對學生特點開展有效教育,例如舉辦法律講座以及講堂等,通過宣傳欄、展板或者微信等渠道,將法律案件展示給學生,配置專門的教育人員,幫助學生有效解決生活中遇見的各種法律問題。
(四)改善社會風氣
法制教育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持,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入,一些西方思潮不斷涌入,社會價值觀呈現多元化,一些腐朽思想在社會中蔓延,面對不良而復雜的社會風氣,有關部門和公眾一定要采取科學措施,不斷改善和優化社會風氣,為法制教育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首先,要徹底鏟除社會中彌漫的賭博風氣,通過志愿者、民警以及社區的宣傳,組織賭博受害者現身說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賭博的危害,進而改善社會中的賭博風氣;其次,學校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館、道德觀以及價值觀,教師要起到模范作用,在教育中弘揚我國優秀的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最后,合理利用網絡,當前,隨著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已經成為學生接觸社會的重要渠道,雖然網絡能豐富學生的知識,但是其中一些負面元素也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因此,學生一定要加強對網絡的教育和管理力度,嚴謹學生在上課期間去網吧聊天、打游戲,對計算機教室進行嚴格管理、設置防火墻,并且與文化部門開展積極合作,對學校附近網吧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和整治。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階段開展法制教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與成長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因此,家庭、學校以及社會要給予法制教育以充分的重視,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開設專業課、改善社會風氣等方式,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具有較強法制觀念的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1]吳O澤.關于中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及其措施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5(08):242-243.
[2]楊璐.中學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6(28):246-247.
[3].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總目錄[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3):120-168.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廣大還在求學階段的中學生是我國構建法社會的后備軍,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健全與否一方面對中學生的自身健康成長有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從長遠考慮,中學是否具備健全的法律意識將在未來影響著我國構建法治社會的進程。
為什么一部分中學的法律意識非常淡薄?教師們應該怎樣培養出執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中學生可以怎樣獲得健全的法律意識?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法治;青少年;法律意識
一、由一起欠下巨額賭債三名中學生故意殺人案件引發的思考
2003年9月24日上午,賀蘭縣新平村附近的一個排水溝里發現了一具男尸,賀蘭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很快確認這具尸體系該縣9月20日失蹤的某企業職工馬某,用了14個小時將涉嫌及此案的中學生鐵某、方某和楊某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鐵、方、楊3人均為賀蘭縣某中學高中學生。3人于今年6月至8月份,多次到馬某家“詐金花”賭博,馬某以記賬形式給3人“放板”,致使3人共欠其賭債13.2萬元,其中楊某一人就欠賭債11萬元。因為3人都是中學生,沒有能力償還巨額賭債,他們便開始躲避馬某。據鐵某說,馬某讓熟人給他們捎話或打電話,催他們盡快還錢。今年秋季開學后,馬某在校門口堵過他們兩三次,威脅如果不還錢,就將他們賭博欠債的事告訴家長或學校。于是3人便密謀殺掉馬某,以徹底抹去賭債。
9月15日,鐵某讓方某在市場上購買了一把斧頭,自己又準備了一把軍刺。9月19日晚,鐵、方二人上完晚自習課后,將馬某騙至一僻靜處,將其殺害,并將尸體拋擲3公里外的新平村附近的一排水溝。此案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1]
雖然本案已事隔多年但本案所反映出的社會現象卻令人深思。本案中的青少年們由于不懂法,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是導致發生這起血案的主要原因。想想如果本案中的青少年們稍稍有一定的法律常識,他們就能明白賭債是屬于非法所得不受法律的保護,他們完全可以通過司法程序的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不必付出血的代價。
實際上,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并不僅僅局限于本文提到的這則案例,當今,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呈現出“數量多、危害大、蔓延快”[2]的特征。從數量上看,全國約2.5 億學生,其中違法犯罪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總數的萬分之六。大城市更高,達到萬分之二十點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達70%左右;從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單純,易于沖動,不計后果,其犯罪危害極大;從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強,其犯罪行為、手段相互傳播,結幫成伙,同一類案例在某一地區迅速蔓延開來,重復發生。團伙犯罪愈演愈烈。[3]
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點有:①犯罪呈低齡化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齡為16歲,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4-15歲。③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約占青少年作案人數的18-22%。④犯罪的類型復雜,他們或敲詐勒索,或盜竊搶劫,或聚眾斗毆,或殘害親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計算機犯罪。[4]
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是造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筆者是從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這兩個方面分別論證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
二、部分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
法律意識是人們對于法(特別是現行法)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法律意識是一種觀念的法律文化,對法的制定實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現為探索法律現象的各種法律學說,對現行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人們的法律動機(法律要求),對自己權利、義務的認識(法律感),對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運用的程度(法律知識),以及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等。[5]造成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
造成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部分中學生認為法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他們認為法律是司法執法人員以及律師維權的武器,與自己無關。許多中學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學生被社會青年敲詐、毆打,他們本應理直氣壯地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伸張正義,可是,他們都不懂得法律知識,或忍氣吞聲,或采取極端措施報復,有時糊里糊涂走上犯罪道路。某項調查表明,中學生中認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到一成;認為遇到不法傷害、被敲詐幾塊錢是小事不必計較的近一半。這不能不給我們深刻警示。[6]
實際上,法律與人們的切身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把法律比喻成一座大廈的話,那么,權利與義務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人們生活在社會中最基本的兩件事情就是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舉個例子來說吧,比如某個人去商店買件日用品,他(她)必須要付錢。用錢買東西就是中很簡單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合同行為。很多人對合同的理解局限于書面合同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法律行為被忽視了。由于部分中學生忽視了法律的學習使得他們認為法律很神秘,法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以至于當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卻不懂得如何通過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的人甚至是“以暴制暴”,以身試法,造成了很多讓人悔恨的悲劇。要是這些違反犯罪的青少年能懂得法律,知道怎樣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許很多悲劇將會得到避免。
此外,當今部分中學生對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認識較為膚淺,他(她)們對法律的認識更多的來自于港劇中英美法系制度的律師的法庭辯論。社會主義法系法律制度與英美法系法律制度有著很大的差異,由于許多中學生主要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學習法律,他(她)們遇到一些法律基礎理論通常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加上港劇中對律師法庭辯論的生動刻畫,使得許多中學的法律意識今停留于港劇中律師們的法庭辯論階段這就阻塞了中學生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認知。
部分中學生在思想上不能正確地認識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是有一定客觀原因的。造成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客觀原因有,第一:在應試教育仍呈如火如荼之勢的今天,德育本身就受到極大冷落,作為德育一部分的法制教育更是接近忽略不計。雖然初中階段開設了法律常識課,可中考應試內容中比例很小,高中又不再開設,高考時只有文科考生才少許涉及一些法律方面的內容,很明顯,中學生法制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7]第二:雖然現有的教材體系,在初二就已經開設了“法律常識”課,法律常識課的首要功能是要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然而部分中學的許多老師卻簡單地將法律常識課與其它“文化”課劃等號,教學中講授灌輸、強記硬背,在最后的考試中用一個分數來界定學生的好差。沒有教會學生在理解必要法律常識的基礎上,用法律知識去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學會用法律去分析身邊的事。因為部分教師自己在思想上對法律常識課的教學產生誤解,造成許多學生沒有形成健全的法律意識,導致許多中學生面對侵害的時候并不懂得運用法律捍衛自己。第三:部分學校缺乏開展法治教育的組織和人力保障。法治教育沒能做到常抓不懈,沒能根據法治教育的需要,配有兼職或專職的“法治輔導員”。對中學生進行新法規的教育,進行義務法制宣傳的力度還不夠,造成了部分中學生體現不到法律的威懾、引導教育等作用。
三、培養中學生健全法律意識的方法與途徑
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法律意識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觀念,它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自發養成,高度的法律意識內容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才能形成。[8]結合中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對中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培養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方法與途徑之一是重視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凹彝ナ呛⒆优c社會接觸的第一站,是各種綜合能力培養的基地”。中學生的思想、行為雖然已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家長的管教和言行對他們仍然起著重要作用。這不僅是由于他們從小生活在家庭、養育在家庭,與家庭之間有著天然的親緣關系,而且還在于他們仍處于未成年、未完全自立階段,生活仍依賴于家庭,學習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家長的指導、管理和監督,其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必然有著濃厚的家庭烙印。通常情況下,中學生在校由老師管,在家由家長管,家長算得上是子女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家長的行為習慣、思想作用、法制觀念以及監護力度、管教方法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子女的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有時甚至能夠決定子女的前途命運。因此,法制教育也應是家庭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長的言傳身教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可以抵御社會不良風氣對未成年人的影響。這方面,目前大部分家長是能夠注意做好的,但許多家庭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有的父母思想意識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識,甚至家人中就有違法亂紀現象;有的家庭感情不和,父母離異,孩子缺少家庭溫暖等等。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要由家長、學生、學校幾方面共同努力搞好配合。目前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方法是:(1)開辦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的教研活動;(2)學校與家庭建立聯系制度,定期家訪或開家長會,互相通報和交流學生表現及教育情況;(3)開展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相幫助和監督活動,相互檢點日常行為;(4)開展對特殊家庭學生的特別幫教活動。[9](5)希望家長能有意識地引導青少年們觀看《今日說法》、《社會與法》等欄目在觀看這些節目過程中家長應向青少年們講解社會的穩定需要正義,法律是捍衛社會正義的重要武器。實踐證明,這些活動如能很好開展起來,對增強中學生的法制觀念是能起到積極作用。
增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方法與途徑之二是思想品德課老師要力爭上好法律常識課,努力提升中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筆者曾經聽過一位資歷很深的思想品德老師講授的財產屬于誰這節法律常識課。這位老師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問同學們說:“你們認為身邊有價值的東西有哪些?”同學們顯然對這么個提問很感興趣于是便有很多同學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法律對一部分中學生而言是專業性較強,難度較大的知識,然而這位老師的導入提問使得同學們摒除對法律的畏難情緒,很好地讓同學們感受到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在上課過程中這位老師舉出許多就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她通過展示“某位農民伯伯擁有的一輛拖拉機”這段視頻讓同學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所有權的四項內容:“占有、使用、受益、分配”。課后有許多同學圍住這位老師問問題,從這么個熱烈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出同學們對法律是非常的感興趣,這位老師和顏悅色地為同學們解答疑問,由于法律常識具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后要幫助同學們解答疑問以消除同學們學習法律的畏難情緒。有位女同學問了這么個讓人感到很可喜的問題: “如果有位好朋友送我一件禮物,后來這位好朋友又想把禮物要回去,我該怎么辦呢?”一個初二年的學生能較為深入地思考民事法律行為中的贈與行為是很難能可貴的。由這則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能否以飽滿的熱情講授法律知識,教師能否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前文提到初中思想品德有部分內容已經涉及到法律常識,這些法律常識對于中學生而言是喜聞樂見的,教師要上好法律常識課。就必須自己懂得法律,由于法律本身的專業性很強,這就要求教師們要廣泛閱讀法律書籍。要閱讀的法律書籍有法條與司法案例。弄懂法條為的是能準確地為學生們講解司法案例,通過司法案例的講解能讓學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有助于學生澄清對法律認識的誤區。另外,通過講解司法案例有助于學生提升自我學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要是思想品德老師都講授好法律常識課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學生獲得健全的法律意識。
提升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方法與途徑之三是在各個學科教學當中教師們要有意識地滲透法律思想與法律知識。法治教育不能僅僅滿足于法律常識課,還要將其有機滲透到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之中,形成教育網絡。法治教育不單單是法律教師的職責,更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學中應結合學科的自身特點,不忘法制教育。例如,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宣傳;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加入對水土資源保護、環境保護等有關法律知識的介紹;上生物課時可貫穿珍稀動物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知識;在語文教學中,也可結合課文人物性格分析,進行法律知識教育。[10] 以語文課中的《祝福》為例,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設問:“假如祥林嫂生活在法治健全的社會中她會有怎樣的命運?”通過這樣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法治社會的優越性,讓學生體會法律的價值。當然,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切忌生搬硬套,應該做到水融,恰到好處。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是提升中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希望家長們與老師們能把對中學生進行法治教育落實到實處,積極將法治教育的方法付諸于實踐。
四、小結
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廣大教育工作者們而言是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但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相信通過有意識地對中學生進行法治教育,通過多種方法與途徑的綜合運用,會有更多的青少年擁有健全的法律意識,會有更多的中學生成為知法、守法和用法的好公民。(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注釋:
[1]百度.有關中學生違法犯罪的案例、視頻、圖片、問答.案例二十.
[2]黃岡中學廣州學校網頁.法制教育.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3]黃岡中學廣州學校網頁.法制教育.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4]黃岡中學廣州學校網頁.法制教育.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5]百度.法律意識.
[6]黃岡中學廣州學校.法制教育.強化中學生法制教育.
[7]黃岡中學廣州學校.法制教育.強化中學生法制教育.
[8]谷春德.法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3.
1、積極征訂、編制法制、安全教育教材,開設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學校制定校園安全條例,編入學校的“學生教育手冊”,發至每一個學生,使預防違法犯罪和校園傷害事項人人皆知。本學期我們征訂了《中學生不良行為與道德法律規范》、《防范知識手冊》、《交通安全從我做起》、《遠離火災》和《初中生法制教育讀本》等。
2、抓好宣傳陣地建設。我們利用班級黑板報,每學期出一期法制教育的專版;利用校園櫥窗、標語牌、等宣傳工具,營造校園的宣傳氛圍。
3、抓好“禁毒日”和“法制宣傳日”主題教育。在每年“6、26”禁毒日和“12、4” 法制宣傳日到來前后,學校均舉行集會、宣誓儀式、主題班會、張貼圖片和參觀校內禁法制展覽室等系列教育活動。
4、請進來、走出去。一是每學期我們都邀請公、檢、法的有關同志來校作法制教育講座,特別是我校法制輔導員每學期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輔導課,更是使全體同學不斷接受深刻的法制安全教育。二是利用社會實踐這一教育平臺,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法庭旁聽”、模擬法庭、觀看禁毒影片等。
5、上好法制教育課程。初二年級政治教師運用教材,結合當前社會治安形勢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進行形象生動的法律知識課堂教學。班會課是開展法制教育不可缺少的陣地,《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的學習、法律問題的討論等主題教育活動均通過班會課實現。今年十月,針對百度貼吧出現我校學生談情說愛和謾罵老師、同學的現象,我們利用班會課在各班廣泛開展“網絡文明”主題教育活動,使“網絡文明、網絡道德”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
1 26、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律知識競賽活動,寓教育于趣味性、娛樂性之中,并能使學到的法律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圍繞《青少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我校多次組織各班組成競賽小組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增強廣大學生的違法犯罪防范意識。
7、以“紀律安全教育月”活動為出發點,組織消防疏散演習,以抓防交通事故、防飲食中毒、防火、防溺水等為常年重點,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特色活動
1、我校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使法制教育常做常新,從而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2、抓住“綠色德育”主題,用“綠色”文明統一全校師生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感悟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使法制安全教育有形化。
三、存在問題和建議
一、指導思想:
以“十”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我校普法、學法、守法工作的深入開展,切實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加強領導、整合力量,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長效保障機制,務求宣傳教育活動取得時效。促進我校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二、教育內容:
此次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日的主要宣傳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三、活動時間:
從11月24日開始到12月4日結束。
四、活動原則: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校進程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治本之策,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強調法制宣傳教育要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施教的原則,重點加強在校特殊家庭學生,問題學生的法制教育。因為據統計,在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處于家庭生活不完整的狀態中,而且據調查有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自己法律知識的來源與家庭教育無關,也就是說,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沒有涉及法律的知識。家風不正、父母行為不軌、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家庭暴力等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五、具體工作安排:
1.法制教育宣傳周啟動儀式
時間:2020年11月24日
地點:學校操場
范圍:全校師生
形式:升旗儀式中學生會主席宣讀普法倡議書
2.主題班會:法制教育講座
時間:2014年12月1日
地點:圖書館三樓會議室
范圍:全校師生
形式:知識講座
3.圖案展、宣傳資料發放、設立法制教育專欄、校園廣播站宣傳
4.法制教育宣傳日總結
時間:2020年12月4日
地點:學校操場
范圍:全校師生
形式: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
我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法律素質已成為當代公民的一項基本素質。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伴隨著生理、心理上的變化,青少年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人生觀、價值觀和各種行為習慣逐漸形成。因此,在這一時期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掌握社會生活中必備的法律知識,培養守法習慣,學會應用法律,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滲透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是值得我們思考和關注的。
二、當前初中課堂法制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思想品德教學中把法制教育和思品教育相結合,對于貫徹黨和國家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起法律,總給人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法律一樣,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恰恰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又會忽視法律的存在,錯誤認為犯罪才是違法,被公安機關處理了才是違法,從而導致因不懂法最終釀成苦果而后悔莫及。這對于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初中生影響更大。他們一方面面對著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劇變化而產生許多萌動、沖動,另一方面面對沉重的學習、升學壓力又產生無望和逆反的心理,尤其是開放的社會環境又會給他們帶來許多的刺激、誘惑,這就需要把法制觀念植根于學生的心中。
反映在初中政治教輔材料方面,法制建設方面的內容也有所增加,比如初中政治第三冊有《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單元,2014—2015學年初中版《時事》第2期中有《法治護航中國》單元,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就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而言,學校法治教育的內容仍然非常單薄。在初中政治課程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的四個板塊中,法治教育內容并不突出。而在學校教育的微觀層面,人治管理、人情社會的特征明顯,加上部分教師師德表率的失范和不良校園文化,對青少年學生法治意識、法治思維的發育,產生很多不利影響。
三、初中政治課堂開展法制教育的策略
我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法律素質已成為當代公民的一項基本素質。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伴隨著生理、心理上的變化,青少年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人生觀、價值觀和各種行為習慣逐漸形成。因此,在這一時期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現有資源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
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每個年級都有關于法制方面的內容,通過整合許多針對性很強的圖片、案例、鏈接等素材,創設貼近學生的情景,使學生能夠方便、直觀的接受,這樣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便利。
例如講《家庭保護——輟學風波》時,就運用了課本中案例:某些家長只顧眼前利益沒有讓孩子去復學,最后由育法律的干預,九名學生終于回到了學校的。然后讓同學們分組討論:案例中的家長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權益?結果如何?并說明理由。利用課本案例就解決了問題,同時還了解相關鏈接針對此案例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法律規定。每次上課前我都認真篩選案例,當然課本中的是首選。在教學中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課本一味的尋求課外的新鮮東西,當然如果覺得不夠,可以根據教學主題的需要,選取一些時政性較強的素材來補充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讓他們圍繞熱點問題發表個人見解,真正把課本內容與當前的事實政治結合起來,更容易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強化教學主題的作用。
(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通過一系列活動,使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從枯燥乏味中解放出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講《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時,為了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我就組織了一場辯論賽。我們的辯題時:正方:既享受權利,又要自覺履行義務;反方: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或不履行義務。學生辯論的熱情高,爭論激烈。通過辯論,使學生清楚了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辯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他們的理解更深刻。
在課堂上不僅僅是辯論賽的形式,“我做小法官”、“小品表演”等形式,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課堂外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形式多樣法制教育活動,法制圖片展、觀看法制教育光盤、法律知識競賽、等等活動,讓學生在教育實踐中體驗法律的作用,并引導學生養成依法自律、依法做人、依法維權的習慣。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直觀展示
多媒體播放音像資料生動、直觀,其作用是其他教學手段望塵莫及的。在講授《規則與秩序》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從網上下載的車禍發生的瞬間,真實、直觀的案例場景幫助學生真正理解了平時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交通法規,生命之友。督促學生在生活中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不能有半點馬虎。在講授《誰為我們護航》一課時,為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出來,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組漫畫《我怎么這么倒霉》,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保護未成年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結語
法治是依法辦事的社會秩序。法治只有從社會生活中“自然而然”生成,才會真正有生命力。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內容。這一要求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與法治社會的具體生活方式統一了起來。建設法治中國,必須高度重視、優先推動教育法治化進程,從娃娃抓起。
正如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提出的那樣,依法治國“從娃娃抓起”,就要創新學校法治教育課程設置,創新法治教育方式和模式。要從提高教師法治意識、營造學校法治文化入手,完善學校治理、優化校園生活,讓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法治精神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從一開始就植根于每個孩子的頭腦深處。
以上是我在政治課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的一些探索,總之加強對中學生的法制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它需要整個社會各個層面的緊密配合。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大膽探索,不斷創新,逐步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關鍵詞: 法制教育 初中語文教學 教學融合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不斷進步,青少年的違法犯罪率逐年增加。初中作為青少年的教育場所,其中的各個學科都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法制教育可以使學生健全法制理念、宣揚法治精神,同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身行為。所以,初中語文這一主要科目,有必要與法制教育相融合,以此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
1.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融合的標準
1.1保證法制教育課程內容風趣。
法制教育想要與初中語文相融合,是離不開教師的作用的。教師在課堂上授課需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性,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相應的語文教材中找出相關的法制教育內容,并運用詼諧風趣的話語講授。這樣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師在講授法制教育內容時,語氣過于僵硬、嚴肅、死板,使得學生們無法調動學習主動性,導致法制教育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法制教育內容時,應該結合周圍有趣事物或者自身經歷過的一些故事增強法制教育課程內容的風趣性,這樣學生們才能夠更好地接受法制觀念的教育。
1.2保證法制教育內容深入課堂。
部分初中學校領導及教師為追求學生綜合成績的高排名,將平時課堂上的法制教育時間割舍掉用來讓學生們做練習題。這樣做其實是并不可取的,雖然說教師將平時的教學重點放到語文知識的基礎教學之中,但是學生只有保持身心健康發展才能更多地投入學習中。學生的法制教育觀念應當是從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斷灌輸到腦海中的,所以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法制教育深入到課堂教育中。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找準時機使學生們接受法制教育。盡管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十分必要,但是教學大綱上所布置的教學方向是不可改變的,必須嚴格遵守,教師應分清教學內容的重要性,這樣既可以使學期教學任務圓滿完成,又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法制教育。
1.3保證法制教育的基本宗旨。
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課堂的融合不能脫離根本宗旨,因為語文這一主要學習科目是歸屬于人文教育的。學生不但要掌握語文的基礎知識,而且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這就需要學生們必須掌握必要的法律素養。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懂法、知法、守法,這是優秀的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養。教師需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法制教育,使學生能夠穩定長遠地發展。
2.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融合的策略
2.1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探求法制教育關鍵點。
在初中語文的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一定的教學方式,確保法治教育教育的融合工作。在初中語文的相關教材中,一定程度上會與法制教育相聯系,這時教師可以深入語文教材中,找出其中的法制教育理念關鍵的地方,并將其按照不同的分類整合到一起,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系統全面的法制觀念教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們在回家后觀看或者收聽一些著名的法制欄目,并對發生的事件發表一些簡單的看法記錄下來,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發言。這樣做既可以普及學生的法律常識,又可以使學生在真實的事件下受到感觸,使自身更加深刻地了解法制教育觀念。
2.2開設初中語文實踐活動,融入法制教育知識點。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符合教學任務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在活動內容中融入一定的法制教育觀念。這樣可以使學生們在進行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的同時接受法制觀念的灌輸,并促進自身健康長遠發展。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小組討論競賽,由教師列舉一道關于法制教育內容的題目,并設計多個討論出發點,由學生們按照自身想法自由組織結合到小組之中,在小組之中每個成員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共同討論。各個小組討論完畢,由教師進行小組點名自由發言,引導學生們按照相關的法律知識進行述說,最后每個小組發言完畢,由教師進行點評,并對學生們進行正確規范的法制教育。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們切合實際地感受到法律就在自己身邊,而且由于自身的發言討論,使學生們更加懂法守法,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2.3加強初中語文寫作鍛煉,提高法制教育關注度。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是學生表達能力的一種升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些法制教育內容融入語文寫作之中。在寫作中由教師根據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件布置成作文,使得學生們能夠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總結,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深刻地了解法律常識,在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使自身的行為規范。在學生們完成作文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選出寫得文章較好的學生在班級中進行朗讀,朗讀之后由學生們進行自由討論,得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之間的不同點。然后由教師進行統一歸納劃分出不同的觀點,由學生進行自由組隊發言,各自表達出想法。最后由教師為學生進行解答,糾正學生的法律常識,完善學生的法制觀念。這樣做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提高,并且使學生從根本上做到知法守法。
3.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為教師一方面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教育起著關鍵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對學生的法制觀念教育、身心健康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教師一定要嚴格按照教學目標進行教學,不能脫離初中語文教學方向,在此基礎上培養出學識淵博、知法守法的高質量學生。
參考文獻:
[1]趙淑華.高職院校法制教育實踐問題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3):146-148.
關鍵詞:初中地理;法制滲透;教育時機
在初中地理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既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又加強了學生的法制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需要,是培養中學生學會利用法律保護合法權利,明確作為社會成員必備的社會責任,了解公民應盡的義務,增強學生的守法意識。
一、樹立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理念
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把初中地理教學內容與法律法規恰當地、有機地組織起來,在地理課堂教學信息流的傳遞中把知識的傳授與現實法律法規以適合的形式鏈接起來,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法制滲透,逐步提升學生對法律法規的認知度,在思想上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增強和法律素養的提高。在地理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可以讓學生明白任何一個健康有序的環境都離不開法制規范的約束。什么是法律所允許的,什么是法律不允許的,學生在學習中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獲得直觀的價值判斷體驗,逐步將法律的價值判斷內化為自身言行的道德訴求。
二、選擇合適的法制教育時機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十分注重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這種互動交流的活動中,蘊含著法制教育的良好時機。課堂教學中,選擇好滲透的時機,在最適當的時間以最合理的方式進行法制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對于滲透時機的選擇,有賴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對法制滲透內容的理解,并考慮到課堂教學進程以及課堂可能出的突發狀況,有備而為,信手捻來,適時滲透。
如讓學生真正接受“計劃生育”這一國家人口政策,就應該讓學生知道人多產生的負面影響。如:可放映非洲在自然條件和科技水平有限的情況下,人口快速增長,使整個大陸發生大面積饑餓后的慘景;也可以是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人口擁擠、車輛眾多的情況下,給交通、市政管理、環境等都造成很大負擔的視頻。但有一次地理課上,我剛放到人多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的視頻時,突然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覺得國家應該杜絕生小孩幾年,我問:那你覺得該杜絕幾年好呢?他居然說二十年,這樣就可以少生兩億人。全班大多數同學很奇怪的看著他。這是一個很好的展開機會,就布置了“國家應該杜絕育齡期的人二十年不生育嗎”的問題,教室里炸開鍋似的討論開了,某生說:要讓一個正值生育期的人20年不生孩子,這和國家“以人為本”的提法相符嗎?另一個說如果真的20年不出生小孩子,那國家各方面人才都會遇上青黃不接的現象。有的說:“不要說這樣,你看現在的很多西歐發達國家只是增長緩慢點,就出現了勞動力短缺,不得不向其他國家的勞動力開啟了移民綠燈”??偨Y:《中國人民共和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第三章的第十七條規定“公民有生育的權利”,要真讓一個正值生育期的男女20年不生孩子,有些將錯過了生育孩子的機會,相當于國家剝奪了這部分人的生育權利。所以國家提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三、選擇合適的法制滲透方式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地進行法制教育,涉及到法制滲透方式的選擇問題。講解、啟發聯想、案例剖析、討論交流、游戲互動、情景再現等,各種滲透方式各有利弊。教師的教學智慧在法制滲透教育中體現在選擇最能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廣泛參與,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滲透方式,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潤物無聲,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達到法制滲透教育的目的。
比如可以在游戲中滲透。游戲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碑攲W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也可以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
四、重視教師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