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字媒體專業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專業項目化 教學環境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22-00-01
1 前言
隨著高職多媒體技術專業的不斷發展,教育部普遍對高職院校專業增加了“多媒體技術”專業知識內容。多媒體技術專業主要順著這幾個方向發展,一類是以理工院校為代表,學校依靠網絡優勢,突出多媒體技術特征;另一類以各綜合院校為主要代表,學校依靠藝術學科,學習多媒體技術。此外,還有兩者之外的學校,這類院校主要是培育應用類技術人才,對技術和藝術方面不是很重視。
2 高職多媒體技術項目化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職多媒體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越發緊密地聯系實際,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體制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多媒體技術項目化課程教學變革。多媒體技術具有發展快、更新快、操作性強等特點,高職院校主要面向的是媒體技術和相關專業技師,應培育能適應社會市場發展和經濟建設需求的人才,并且同時應具備優良的職業素質與修養,能把握基礎的藝術設計理念和比較厲害的多媒體技術的優秀技能型專業人才。將培育具有比較厲害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以及影視、動畫設計創作能力,以適合廣告設計、建筑效果圖描繪、室內設計、影視后期制作、多媒體特技制作、綜合流媒體技術等的人才作為人才培育的最終目標。綜上所述,人才培育目標相應的職業崗位包含了多媒體廣告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建筑和室內裝璜設計、排版、動漫策劃和制作、影視節目編寫和制作、綜合流媒體節目制作和等七個方面。[1]
3 構建高職多媒體技術專業項目化教學環境的實踐探索
高職多媒體技術專業項目化課堂的變革需要相應的教學環境作為支撐,依據高職多媒體技術的特征,高職多媒體技術專業項目化教學環境的構建應當包括實踐社會環境和教學師資團隊環境兩個方面的實際內容。
3.1 培育具備豐富的項目化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團隊
3.1.1 選派教師到企業訓練
選派的教師應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企業專業培訓,促使雙師結構專業教學隊伍設立。經過進修學習、企業工作磨練、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培訓,使專職教師取得多媒體技術以及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積累實踐經驗,提升職業技能和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水平。
3.1.2 激勵教師對外承接項目或參加相關項目的構建
鼓勵教師參加企業項目實踐,提高實踐技能,鼓勵教師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了解工作任務、職業素質要求,掌握企業項目是如何轉化成為教學項目,使教學內容和企業實際緊密結合。
3.1.3 招收相關專業教師或高校畢業生
從企業中招收具備豐富實踐經歷的教師或具備發展潛質的高校畢業生,增強和豐富教學隊伍的力量。
3.1.4 重視兼職教師團隊建設
兼職教師應聘用企業一線的技術行家、技術能手。以“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為工作思想,對兼職教師的工作特點充足考慮,設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聘用制度,提高兼職教師管理水平,鼓勵兼職教師設立創新性工作機制。[2]
3.2 構建項目化實踐教學平臺
3.2.1 完善傳統實訓室的實驗裝備
完善傳統實訓室的實驗裝備,更新傳統的教學軟件,實現教學裝備的以舊換新,來滿足課程的正常教學和實訓的非線性編撰技術、創作三維動畫、集中多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應用設計等。多媒體專業機房的全部計算機,處理器的最低速度至少是I5,內存的存儲量增加到4G,并配置耳機。
3.2.2 設立專業工作室,并不斷擴大業務范圍
實踐教學樞紐變革的初步研究是設立多媒體技術專業工作室的目標,是以專業教師為引導、專業課程相聯系、企業緊密合作、非盈利性的數字數據區域工作室。工作室設多個模塊,模塊下設有與企業緊密協作的項目,內容包括相關行業的重要工作流程和技術實現重心。當前可以進入工作室模塊內的項目的是校園電視臺、學院內部網絡、簡單辦公裝備的運營、平面設計、網頁制作等?!胺战虒W”是工作室的宗旨,既為教師參與社會實踐供應了良好的平臺,磨練了教師團隊,使教學與社會需求相符合,又為學生供應了參與社會實踐的場地。經過參與工作室的各種項目,學生職業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提早了解市場需求,現學現用,加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專業的工作室不但為各電視臺、企業、用人單位等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還為設立專業多媒體技術提供了增值服務。當用人單位經過工作室的項目察覺和接納多媒體技術專業的人才時,也會要求網絡技術服務、系統支持等方面的人才,從而帶動了多媒體相關專業的就業,同時也為“工會建家”提供了場所。
3.2.3 成立校園電視臺
根據校園實際的需要,成立校園電視臺,應有效地使用校園電視。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設立一個校內實習實訓和頂崗實習的基地是電視臺成立的最初想法。它的成立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工學結合的平臺,也為多媒體技術項目化教學環境的構建提供了一個平臺。[3]
4 結語
隨著高職多媒體技術專業的不斷發展,將多媒體技術專業項目化引入到課程教學和改革中,在精品課程設立和學生技能培育中均獲得一定的成果,學生在各級專業技能比賽過程中取得了好的成績,畢業生也深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
(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南京210014)
參考文獻:
[1]金哲.技工學校數字媒體專業建設及課程設置[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7(7):80-82.
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只看重學生的文化基礎課的成績,還要注重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培養。因為我們的生活需要科學家,也需要藝術家。每個人的特長不一樣,如果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學習,那么他將更容易取得成功。愛迪生學習成績并不好,但是他卻對發明創造有著非同尋常的天賦。拿現代的例子來說,很多電影明星,他們的學習成績并不出色,但是他們卻能夠演繹出非常精彩的電影。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成功離不開努力,但是還需要擁有靈感,因此可以看出特長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在平面設計的教學中,平面設計是一門非常能夠培養學生特長的學科,很多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卻擁有出眾的繪畫天賦或者設計的天賦,相對其他領域,在平面設計上面他們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學習平面設計能夠使學生們的專業特長得到更好的發揮,實現更美好的未來。
二、中職平面設計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很多中職院校中,對于平面設計的教學目標并不明確。沒有完善的教學目標,沒有系統的考核機制,對于平面設計的定位以及未來的職業導向,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平面設計的傾向性和專業性的目標也并不明確,比如有的平面設計是專門設計動漫的。有的是專門設計建筑的,有的是專門服裝設計的,對于這些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未來定位不明確,導致教學失去其根本意義。
2.師資力量薄弱
在中職平面設計教學中,師資力量薄弱主要體現在平面設計教學老師的專業水平不夠高。很多平面設計的老師設計技能水平和專業設計知識都不夠高,這和學校對于平面設計老師的聘請要求低有著很大的關系,也和我國平面設計老師的整體專業素質偏低有關系。有的中職院校對于專業平面設計教學并不重視,也因為院校自身資金不足,為了節省一些開支,就聘請一些專業水平偏低,工資要求相對不高的老師。平面設計教學是一門技巧性要求非常高的學科,不僅要求老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我國整體的平面設計教師的專業性來看,我國具備專業教學資格的平面設計教師是非常匱乏的,專業型人才嚴重不足。
3.忽視了平面設計的復雜性
平面設計相對于其他藝術類學科具有復雜性特點,平面設計教學要求老師和學生不但能夠擁有一定的平面設計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創作手法和想象力創造力,還要求學生具備其他相關的知識。平面設計除了有一定的設計能力、設計技巧,還要有美術知識、電腦技術、數字技術。平面設計是一門集合數字化技術、多媒體技術、美學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于一體的復雜性學科。然而在很多中職院校的平面設計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平面設計的復雜性,簡單地將平面設計教學孤立于其他技能和知識而獨立教學。這種不專業的教學對于平面設計的教學質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4.脫離社會需要
平面設計教學是一門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它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在平面設計教學中,需要將教學活動和社會需要相結合。平面設計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出具有專業平面設計能力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人才,并對現實生活進行設計改造,創造出更加符合人類發展的世界。這需要學生不但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健全的智力結構、成熟的技能技術,還需要有完美的身心素質。但是在很多中職院校的平面設計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對于學生們的品德教育,導致學生的技能技術和身心素質出現脫節現象,也脫離了社會真正的需要。
三、中職平面設計教學的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
中職院校對于平面設計的教學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學體系,明確平面設計的教學目標。同時完善考核機制,對于平面設計教學的人才培養方面,應該要有明確的方向定位。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情況,將不同的平面設計教學進行專業化分類。
2.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首先要求學校要加大平面設計教學的投入力度。提高招聘要求,嚴格按照要求來對老師們的專業水平進行全面考核。定期對平面設計老師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老師們的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還可以積極開展交流活動,和其他學校的平面設計老師進行教學交流,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3.將平面設計教學和學生的特點以及社會需要結合起來
為了解上海市專業科技傳播人員的人才建設現狀,2006年10月,我們對上海各大新聞媒體專業從事科技傳播的專業人員進行了實證調研。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樣本54份。樣本的構成情況如下:樣本的性別構成,男21人,占38.9%;女33人,占61.1%。樣本的工種構成,管理者4人,占7.4%;記者21人,占38.9;編輯28人,占51.9;行政人員1人,占1.9%。樣本的單位屬性構成,黨報14人,占25.9%;都市報6人,占11.2%;專業報16人,占29.6%;電視臺5人,占9.3%;網站13人,占24.1%。本次調查以問卷方式為主,輔助以深度訪談。全部問卷經核查整理后,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
上海專業科技傳播人才隊伍的現狀與分析
1.科技傳播新聞隊伍總數下降、結構優化,存在專業性不強的隱憂
(1)人才隊伍總量在下降,隊伍結構在優化與1996年復旦大學進行的一個同類調查研究相比,①上海新聞媒體中專職從事科技傳播工作人員的總數在下降。1996年,主流的大眾新聞媒體從事科技傳播的專職記者、編輯不到百人。而10年后,目前在主流媒體中從事專職科技傳播的不到50人。其中下降最快的是電視媒體,目前僅有10人左右,與10年前的30人相比下降了200%。而在其他一線平面主流媒體中,專職從事科技傳播人員的絕對值雖未下降,但相對值卻下降了100%。10年來,上海的新聞媒體在急劇擴張,人員數量幾乎翻了一番,但專職從事科技傳播的人員數卻幾乎沒有增長。1996年,科技傳播新聞人員占上海新聞從業人員的2%,而到了2006年,這一比率降為了1%。
科技傳播專業隊伍的人才總量下降,但人才質量卻有了顯著的提升。調查顯示,當前科技傳播新聞從業人員大學以上學歷的占81.6%。1996年,50歲以上的占總數的50%以上,29歲以下僅占總數的9.3%。10年后,50歲以上的人員占我們調查樣本總數的16.7%,29歲以下的年輕人占總數的53.7%。這些數據顯示,當年紀偏大的專職科技傳播人員進入到退休期以后,各大新聞媒體借此契機,把眾多年輕人推向科技傳播第一線。這一判斷可通過我們另一調查數據佐證:1996年受過新聞科班訓練的僅占總數的8%,而2006年這一數據已增長到68%。應該說,當前在上海專職從事科技傳播的新聞工作者隊伍呈現出整體結構逐步完善的趨勢。29歲以下的青年人占總數的一半,其他則平均分布在30~39、40~49、50~59這三個年齡段中,梯隊結構優勢非常明顯。
圖一、上海專業科技傳播人員的年齡結構
(2)科學素養不高、專業知識缺乏的軟肋非常明顯10年來,上海從事專職科技傳播的新聞工作者在新聞職業訓練以及年齡結構上的進步是非常顯著的,但與科技傳播要求的“科學專業性”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一個職業從事科技傳播的傳媒人,不僅要有“新聞”眼光,還要具備高于一般記者的“科學”素養。而科學素養的養成一方面靠在大學期間受到較系統的科學教育,另一方面則需在專業工作中進行長時間的積累。但調查發現,目前90%以上的受訪者都是傳統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背景,理工背景的為5.6%。即使是在《上??萍紙蟆愤@樣專業性極強的科技傳播媒體中,具有科學、工程學科背景的新聞從業人員也僅占9%。這就使得科學素養不高、專業知識缺乏成為制約當前科技新聞傳播人才質量提升的一個重要瓶頸。
圖二、當前科技傳播中的主要問題
這種制約已在科技新聞工作者的日??萍紓鞑スぷ髦械玫搅孙@著的體現。調查顯示,對于上海的科技新聞工作者而言,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被55.6%的受訪者認為是當前科技傳播工作中的首要問題。這一方面是由于科學共同體對新聞媒體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則源自科技新聞從業人員自身的科學素養不高的障礙。在一無專業學科背景支撐,二無所在單位業務培訓的條件下,80%以上的科技傳播工作者只能邊工作邊摸索,通過點滴的日常工作積累形成自己的科技知識來源。這種科學專業背景的缺乏又導致了相應的科技傳播產品多是被動而來,近50%的選題來源于領導安排、政策需要以及機構邀請。而來自于學術會議(科技團體)和專家學者(科技個人)等科技一線的選題則僅占1/4,這就很容易造成科技生產一線與科技傳播一線的脫節。雖然給公眾生產、傳播了一些“命題式”的科技信息,但在科學團體看來,這些信息并不能真實反映科學界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給人以隔靴搔癢之感。②
2.大眾傳播媒體在擴張,科技傳播媒體在縮減
為什么科技傳播從業人員的教育程度在提升,但從業人員的總數卻在下降。難道是新聞媒體在這一領域實行了“壓縮規模、提升質量”的人才轉型嗎?調查發現,事實并不盡然。造成科技新聞傳播人員上述現象的基本原因是媒體的集團化和市場化。
(1)媒體渠道
調查顯示,一方面,上海的大眾媒體渠道在數字化、市場化的背景下急劇擴張,平面媒體的版面、電視媒體的頻道比10年前都增加了50%以上,但一些傳統的專業科技傳播媒體資源都處于消亡、合并的狀態。如上海電視臺的“科技博覽”欄目,該節目在10年前每周有一個小時的播出量,而現在,一些科技傳播類的節目都歸并到了紀實頻道。雖然該頻道每天都會播出一些如“神奇的地球”、“探索”之類的科普節目,但這些都來自市場購買的西方片源,自己制作符合中國國情的科普節目已基本消亡。而在平面媒體如《新民晚報》以前的“科學館”專版也已取消,相關的科技傳播信息歸并到“科教文衛”等常規性的新聞報道中,深度的科技報道基本消失。即使是在以科教文內容為主要特色的《文匯報》,歷史悠久、聲名顯赫的“科技文摘”每周版面比重已從10年前的2.08%下降到了現在的1.04%。
(2)報道數量
科技傳播渠道的大幅縮減從當前科技傳播工作者所采寫的報道數量也可得到佐證。每周采編科技報道12條以下的占總數的80%以上,有近40%的受訪者每周采編的科技報道數量在4條以下,這也意味著這些專職科技新聞傳播工作者每天采編的科技報道數量不到0.5條。
圖三、科技傳播工作者的每周報道量
(3)收入水平
與工作量較少正相關的是,科技新聞傳播從業人員的收入與同行的其他條線新聞從業人員相比,明顯偏低。調查發現,當前科技新聞傳播從業人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80%,5000元以上的僅占7.4%,遠遠低于行業的平均值。薪資在行業內偏低,也是造成優秀人才不愿從事科技新聞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進的建議與對策
1.通過各種獎勵,鼓勵產出優秀的科技新聞傳播產品
要改變科技新聞傳播產品量少質低的現狀,政府、協會、企業要聯合設立科技新聞傳播獎勵基金,直接獎勵各類新聞從業人員關注科技新聞傳播,撰寫出優秀的科技新聞作品。當前,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設立“科技傳播新聞獎”,鼓勵一線從業人員采寫科技新聞。在上海,目前獎勵科技傳播工作者的最重要獎項是由上海市科協與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兩年一評的“大眾科學獎”,旨在表彰獎勵在長期從事科普創作、科普傳播以及支持科普事業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各界人士。此獎自1995年設立以來,共評選6次,獲獎的多是科技、教育、出版業人員,因專業的科技新聞傳播報道而獲獎的僅《解放日報》李文祺1人,占獲獎總數的十三分之一。為在更大范圍鼓勵記者采編科技新聞報道,不妨設立更高層面,針對科技新聞報道的專業獎項,激發專業記者的熱情、興趣。
(2)設立科技傳播節目基金,政府招標購買優秀科普節目。針對電視媒體從業人員不愿制作科普節目的現狀,政府一方面可通過宣傳主管部門強制廣電部門必須保證一定量的國產自制科普節目播出;另一方面,可與社會上的基金會聯合,設立科技傳播節目基金,通過招標購買的方式采購優秀的科普節目,鼓勵民營媒體制作科普節目。采購來的優秀科普節目,一方面可在有線節目頻道播出,另一方面可通過強制配額的方式,在戶外電視廣告媒體、樓宇電視廣告媒體、移動電視廣告媒體上滾動播出。
(3)設立科技傳播研修項目,選拔優秀科技新聞人進行海外采風。對于優秀的科技新聞傳播工作人員,可通過與海外科學發展基金會合作的方式,選拔一批優秀的青年記者到海外著名高校、高科技園區、高科技企業進行域外采風活動。通過對世界一流科技信息的報道,一方面向國內大眾傳播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這些傳播者自身科學素養的提升。
2.利用高校的科研、教學優勢,對在職科技新聞傳播人員進行再培訓
(1)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科技傳播工作者的見習基地和采訪平臺。讓在職的科技傳播工作者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蹲點實習,一方面能使科技傳播工作者在一線的科技研究環境中,及時、全面了解科技人員的科學創新過程中成功與失敗的艱辛過程,感受他們頑強奮斗、嚴謹求實和無止境探索的科學精神,為記者掌握第一手的科普寫作材料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在一線的科技研究氛圍中,科技傳播工作者能更快、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科技成果對社會和人類發展的意義,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的作用機理及其用途,使自己的知識視野、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在潛移默化的科學研究環境中得到熏陶和培養。
(2)利用研究型高校的專業培訓能力,利用專業工程碩士學位、課程進修和專題講座等途徑,給科技新聞傳播工作者提供在職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創造條件使科技傳播工作者通過回爐,獲得系統學習新科技的機會,不斷更新知識,擴大信息量,提高對科學技術前沿和發展趨勢的敏感性等;另一方面在教學與培訓的環境中,利用高校各類專家、學者集中的人脈網絡,跟蹤這些專家、學者的科研情況,加強與這些專家、學者的對話,從中獲悉更多的信息量和新科技知識的體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時采訪。
3.建立科技傳播學界、業界交互平臺,讓專家與新聞人員形成信息互動
(1)搭建高校、科研機構與媒體的網絡信息互動平臺和交互學習平臺,通過實時的網絡遠程教育和網上課件點播等方式,提供混合型學習的新路徑。該平臺能方便在職科技傳播工作者根據需要及時開展點播學習,并能通過預定時間在網絡上與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討論和互動交流,經常不斷地根據需要補充相關的知識,對新的知識和科技進步的成果能夠保持新鮮感和寫作的沖動。
(2)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豐富資源,為科技傳播工作者提供信息庫。以此幫助科技新聞工作者實現資源的挖掘、編排和整理使用,使之成為活的資料庫和學習字典,完成其知識點和信息點的自然連接。
(3)定期邀請有成就的科技專家、學者與記者、編輯現場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與交流,或者開設前沿科技學術論壇,或者舉辦互動座談會等。通過這種專業對話,讓專家、學者走進大眾的科學文化傳播領域,同時也讓記者能更接近專家、學者,并通過相互的交流與深層次對話,使科普與科技文化的傳播更具權威性。
(作者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本文是2006年上海市軟科學重點課題“科技傳播人才培養和科技傳播網絡建設方案”(066921019)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