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誠信市場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市場經濟;誠信;建設
一、誠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
市場經濟不是誠信的對立物,不是發展市場經濟的犧牲品,作為一項普遍的社會行為,誠信不僅是傳統的道德和法律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在誠信和市場經濟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聯:(1)市場經濟承認人們獨立利益和獨立的財產所有權的合法性,市場經濟活動中的誠信是以經濟行為為主體,以償還為條件的各種借貸關系的總和,它要求經濟行為主體履行最初的承諾,及具有一定的誠信理念。以誠信為基礎的廣泛的市場協作也變的尤為重要,市場經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而誠信則是實現主體合法利益的重要前提。因此,誠信建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2)誠信經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我國企業和產品要想在全球化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遵守誠信的理念和法則。誠信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形態,我國雖然已經初步具備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制環境和競爭機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誠信制度和體系,特別是在企業、個人乃至全社會的誠信觀念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現實條件下,靠誠信取勝,以誠信為本,把誠信經營作為企業的法寶,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經營的根本觀念。(3)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經濟,而誠信是保障市場競爭的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誠信即是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的一個基本的素質,也是整個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原則?,F代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如果離開了誠信原則的必要約束,則這種競爭就會失去理性和公正,就會演化成破壞原則的惡性競爭。這就不斷會使市場交易的成本上長,使社會經濟的發展受阻,還會導致大量的矛盾沖突,使整個社會最終陷入無序、混亂的危險境地,因此,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劑,是實現社會公平競爭的一個基本條件,是保障和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維護社會正常秩序所不可缺少的黃金規則。而市場經濟從根本上說也應該是最講誠信的經濟。
二、誠信缺失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危害
(1)誠信缺失將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參與者的信用關系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互為前提的有機網絡,這個網絡的環節斷裂,必然對整個網絡產生連鎖性的破壞。而一些企業和個人因采取違法,背信手段得以暴富,加劇了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導致社會兩級分化,由于對失信行為治理力度不夠,使現實中大量失信行為沒有得到有效的根治,使失信行為愈加泛濫,致使有人認為市場經濟就是騙子經濟,認為“多行不義獲大利”。誠實守信“是呆子”。不講誠信幾乎成為一種時尚。更有甚者,一些失信廠商將大量假冒偽劣商品銷售到國外,敗壞了我國商品的聲譽,對我國開拓國際市場極為不利。(2)誠信缺失將從根本上制約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市場經濟是發展經濟,依靠法律做保障,而法律的威嚴只有在絕大多數社會行為負責任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比如目前的債務拖欠涉及到幾乎所有企業,整個經濟領域誠實信用嚴重貶值。不良的信任導致不正常的經濟和金融運作,銀行人作為結算中介,對企業相互間的信用監督逐漸失效,因企業間信用而設置的結算障礙,如現金交易、款到發貨等使商品流通速度減慢,商業銀行在社會信用水平過低的現實下只能渴求過高的信貸安全保障,如要求貸款的高抵押率,項目的低風險性等,使得社會資金供給總是萎縮,制約生產規模的擴大等。由此可見,誠信缺失正從根本上制約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二手車;誠信建設
中圖分類號:F71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2)03-33 -02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二手車市場活躍度逐年提升。二手車市場在整體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現。為推進二手車流通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凈化二手車市場交易環境,滿足廣大消費者對二手車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實施行業自律,提高二手車經營企業的管理水平與經營能力,共同構建全國二手車交易誠信機制與信用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手車作為二次商品,具有“唯一性”,一車一況,一車一價格,情況復雜,很容易在公里數、年份、質量和價格等方面產生誠信問題和糾紛,加之商戶和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市場加快開放后的過度競爭、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市場管理重點不一致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消費者對行業的認同度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因此,二手車行業的誠信建設一直是備受關注,也是市場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
2011年12月份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起,全國二手車交易市場誠信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屆商貿洽談會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廈門年會期間舉行。會上,全國首批30家聯盟成員市場以及368家誠信聯盟商戶的代表分別在《誠信公約》和《承諾書》上簽字,并與各市場評選出的127家5A級誠信聯盟商戶一起接受了聯盟頒發的牌證。誠信聯盟的成立,既是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各項要求的積極行動,也是二手車市場加快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開創了全國二手車流通領域先河的誠信聯盟。
南京舊車交易市場作為中汽協二手車聯席單位和江蘇省第一家加入全國誠信聯盟的市場,成為全國首批誠信聯盟單位,在市場內積極組織商戶響應聯盟號召,加入誠信聯盟商戶,并帶領市場11家誠信聯盟商戶,參加了中汽協召開的年會和全國誠信商戶商貿洽談會。借全國加盟之力,促進聯盟成員之間開展誠信經營服務的戰略合作,積極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了市場與商戶、商戶與商戶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極大提高了商戶對市場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利地促進了市場的發展。一方面,成立市場經紀公司管委會。2011年初,市場管理團隊到其他城市的市場,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深刻了解經紀公司在市場經營活動的重要地位,以及該團隊整體素質和能力對市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市場二次組織部分經紀公司,參加了全國性的二手車行業活動,有意識挑選從業時間長、信譽優、經營規模大的經紀公司參與,讓一部分經紀公司首先體會到自身建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市場牽頭成立經紀公司管委會,實現了經紀公司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建設的良好氛圍。同時,經紀公司管委會不僅是經紀公司的自律組織,還將參與市場的經營管理工作,及時對市場的經營管理工作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管委會的成立,搭建了經紀公司與市場溝通的橋梁,提升了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力,為市場開展誠信建設夯實了基礎,促進了市場經營效益的提升,2011年南京舊車市場實現交易24800臺,交易額13個億。
誠信問題是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地方的二手車市場經營場地和經營行為不規范,不正當競爭、欺詐消費者等現象還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二手車市場經營秩序。因此,二手車市場誠信建設要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努力提高市場主體的誠信意識和自律能力
要著力建立市場與商戶的溝通、協調機制,誠信經營的監督考核處置機制,通過自律與他律制度措施相結合,取信于消費者,營造誠信和諧、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市場在提供方便快捷的車輛交易過戶服務平臺的同時,加強交易信息審核,確保交易雙方主體和交易合同真實合法,維護交易雙方合法權益。
二是加強經紀公司管理,制定誠信經營的具體規定
市場要把對經紀公司的管理列為市場經營管理工作重點,同時,把經紀公司誠信經營作為入場的首要條件。在簽訂入場合同時,必須簽訂經紀公司相關管理規定,規定涉及到經紀公司要確保進場交易車輛信息真實,來源合法,明碼標價,售后服務有保障。做到不虛假、非法信息,不欺瞞消費者,不出售拼裝、盜搶車輛等相關內容。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向社會公開誠信承諾
市場要自覺接受消費者、新聞媒體、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的監督,發揮多種媒體和載體的作用,積極宣傳二手車市場監管工作要求和工作成效,充分利用多種渠道,聽取行業協會、經營企業和消費者的意見建議,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建立并完善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和經紀公司誠信檔案
市場要設立由主要領導和專門人員處理投訴的機制并建立誠信檔案,履行誠信責任,做到認真接待、處理及時、主動協調、全程負責,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確保讓消費者滿意。
集貿市場法制計量管理和誠信計量建設工作總結
2020年上半年度,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0年全國計量工作要點》,并按照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部署,持續強化集貿市場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的法制監管、提升公正用計量器具配備率、規范基層計量執法配備,提升執法隊伍的計量專業素養,加大計量執法力度及震懾力為基礎。積極創新機制,探索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在集貿市場計量監管中的可行模式;探求切實壓實市場主辦者主體責任,引導市場主體計量自覺、自理和自律的新機制,激發市場內生動力,營造集貿市場誠信經營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以南站市場為試點,以點帶線拉面,力爭在全市范圍內推進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建設。
為加強我市集貿市場計量監管,完善計量服務保障,進一步推進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建設,維護集貿市場公平競爭,我局以南站市場為試點,積極打造亮點市場, 并于5月8日早上10點,聯合廣西區計量院、桂林兆通股份有限公司在南站市場舉行桂林市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共建試點標準砝碼交接儀式。儀式上廣西壯族自治區計量檢測研究院與市場開辦方桂林兆通股份有限公司現場簽訂了《集貿市場衡器管理試點建設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廣西區計量院將無償向乙方提供32個M1等級的不銹鋼砝碼使用至試點建設結束,試點共建時間結束后收回;無償為提供給乙方使用的砝碼進行計量周期檢定;無償向乙方提供砝碼使用、維護等技術咨詢等。
通過此次儀式,將南站市場作為我市集貿市場衡器管理試點,力圖通過該試點以點拉線帶面,為下一步集貿市場法制計量監管與誠信計量建設在我市全面鋪開,持續推進計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助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邁出了堅實有力的第一步。下一步市局和市計量所將安排專門人員為桂林兆通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檢定人員培訓和計量標準申報建標及授權委托等工作。
二、以“5·20世界計量日”為契機開展主題宣傳活動
充分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網站、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的作用,重點宣傳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集貿市場法制計量監管與誠信計量建設,發揮計量基礎保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進展、新風貌、新經驗、新成就。市局專門劃撥經費印制了520“世界計量日”宣傳冊2000份,宣傳海報20張,并制作了宣傳橫幅,宣傳計量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5.20當天由市局計量科牽頭,邀請市計量所、象山區市監局、南站市場主辦單位桂林兆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5·20世界計量日”現場宣傳活動,同時為加強宣傳效果,由市局宣傳科邀請新聞媒體參加?;顒蝇F場我們開展了以下三項宣傳活動:
1、開展“5.20世界計量日”現場宣傳及咨詢,向群眾免費發放宣傳冊,張貼宣傳海報,拉宣傳橫幅;
2、免費向南站市場配置公平秤交接儀式(市局、象山局、市場開辦方三方公共參加),今年計劃將對全市集貿市場實現公平秤全覆蓋。
3、由市計量所免費為市場及周邊的電子計價秤使用經營戶進行檢定;并對桂林火車站、汽車站周邊的旅游商場開展了執法檢查,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
三、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開展法制計量監管與誠信計量建設工作開展宣傳。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集貿市場計量監管,完善計量服務保障,持續推進計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推進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建設,維護集貿市場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助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我局組織十一縣(市)六城區深入轄區市場開展商貿集市等重點行業的掃黑除惡斗爭工作,嚴厲打擊計量欺詐、短斤少兩、計量侵權等計量違法行為,提升群眾計量維權意識,督促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推動誠信計量體系的建設。截止目前,全局(含市縣區)共出動執法人員117人次,檢查電子計價秤461臺,對不符合檢定規程的電子評價秤限期要求經營戶更換合格的電子計價秤。
【論文摘要】:誠信是市場機制運行的基礎,它受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要通過建立誠信制度和信用體系來構建誠信經濟,為社會主義市場提供堅實的制度基礎。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化,誠信建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非常突出的失信問題,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國社會穩定,政通人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社會矛盾,經濟增長和道德失范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誠實守信問題又是經濟道德矛盾的焦點。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誠信經濟,誠信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進入市場經濟以后,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交換方式的發展,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越來越密切。只有把誠信作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機制,才能使資源的流動和社會財富的交換有一個可靠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市場經濟更加發達。所以要實現市場經濟秩序的根本好轉,從本質說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誠信機制。
一、誠信缺失的根源及其表現
誠信是社會生活的基本道德準則,但是近年來我國卻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誠信缺失現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誠信危機,給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道德等多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危害,主要表現在:
(1)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成熟,法律體制不健全
在我國誠實守信已有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然而,建國后我國長期處于計劃經濟,很少有真正的社會信用關系。加上近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完善,導致信用市場發展緩慢、滯后、不發達;因此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缺乏對信用意識的重視,使失信者有機可乘,再加上市場自身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尚未建立,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雖然我國在加強法制建設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從總體上來看,法律在信用經濟的運行方面還沒有起到強有力的保障作用。在立法方面我國在《民法通則》、《合同法》法中雖然都有誠實守信的法律原則,《刑法》中也有對詐騙等犯罪行為處于刑罰的規定,但這些都不足以對各種失信行為形成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和約束,針對信用方面的立法還是比較滯后,同時,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也相當的嚴重,在一些失信和詐騙案件的審理中,還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某些基層執法部門受到當地企業和政府的影響,在司法過程中有意偏袒本地企業而損害他人利益,致使社會上缺乏嚴格而規范的失信懲罰機制。
(2)政企不分,國家和企業法人代表職責不清也是誠信缺失的一個原因
在現在的國有企業,一些企業領導者具有行政級別和企業管理者雙重身份,企業即使破產也可以換一個地方繼續任職。
政治方面,政府信用降損,一些違反誠信原則瞞上欺下,等現象屢禁不止,少數領導干部為表現自己政績和能力,捏造數據,虛報政績,對人民急待解決的問題視而不見。由于轉軌時期政府政策的不穩定和不連續,使公眾對政府政策和承諾的信任度下降,政治領域中的"誠信危機"與政治腐敗相助相長,成為政治腐化的一大癥結。
經濟方面,集中體現在生產者對消費者的欺騙上,某些企業利用生產環節遠離消費者而"暗箱操作",在生產中違反誠信,導致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同時又通過商業欺詐、會計作假、偷稅漏稅、虛假廣告等各種不正當手段得到非法收益,嚴重違反商業道德,致使誠信的缺失已給我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不緊降低了經濟活動的效率,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秩序而且也嚴重削弱了人們參與經濟活動的信心。
思想文化方面,個人信用的缺失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道德失范,信仰危機,社會風氣敗壞,文化市場上出現前所未有的造假,盜版之風,就連學術界也出現了肆意抄襲,剽竊的學術腐敗現象。
(3)執法不嚴,經濟市場的監管缺失
一個國家的清正廉潔、嚴明自律的司法、執法系統是這個國家經濟主體擁有一個長期預期的穩定器。假如缺了這個保障,人們很難有一個穩定的長期預期,我國在這個方面尤其滯后,是最需要加強的方面。
首先,法律不健全,對私有財產保護不力,會大大影響人們對未來財產擁有權的長期預期;第二,司法和執法方面的種種問題,更是令很多人對長期的、好的預期的有利保證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在我國由于缺乏專門的信用法律和管理制度體系,以及政府職能的缺位和錯位,使眾多失信者還逍遙在誠信法則之外,有的人視法律為兒戲使法律失去應有的尊嚴,使國家強制力失去強制性。誠實守信的企業和個人,因為沒有客觀的信用評級制度,也無法與失信企業區分,守信收益低,導致失信者的市場風險更加惡化了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這種局面不僅是對守信者的一種不公平,更會對其產生一種心理暗示,使人們追求利益的本性驅使他們走向失信。第三,我國目前尚未建立發達的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得信用記錄和監督制度,對企業信用及經濟行為的記錄和監督分散在工商、稅務、銀行等不同部門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信用記錄,也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而且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遠未最終形成,市場經濟的機制,規則秩序尚在摸索和完善中。在這一過程中,政策的多變性難以避免。
二、解決誠信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一)構建"誠信社會"要發揮道德示范作用,進行誠信道德教育,培養公民信用觀念和意識
第一,要樹立誠信觀念、規則意識。有了規矩而不遵守,規矩也會失去應有的作用。一是不懂規則,犯了規還不知道癥結在哪里;二是不按規則辦事,犯了規還強詞奪理。所以在我國治理誠信缺失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為主,但法律手段也有自身的局限。道德教育是對心理動機的自律性約束,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往往能起到"法治"不能起的作用,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治理我國誠信缺失的過程中,應該是"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誠信道德教育。
第二,要培育以"誠信"為核心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首先,要認真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在全社會進行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誠實守信作為建設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其次,要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為契機,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使人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在以誠信為核心的道德基礎上,使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的觀念深入人心。經過長期系統的宣傳教育,用誠實守信將人們的道德行為、經濟行為、政治行為有機地統一起來,使誠實守信真正成大多數人所認同與遵循的行為準則。
(二)加強和改善誠信教育,營造誠信德社會大環境
傳統的說教和誠信教育遠遠的滯后和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新的誠信制度和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甚至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原有的道德誠信也發生了變異,尤其是道德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不能與時俱進。因此,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誠信意識跟不上飛速發展的形勢,沒有形成"誠實為榮,失信為恥"的社會風氣。所以要大力宣傳市場經濟中的誠信思想,建立誠信教育,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水準和個人誠信道德,要通過廣泛的誠信教育,宣傳活動,倡導言行一致,有信無欺的道德情操。要建立起一套以誠信為核心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倫理體系,既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積淀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結合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既要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個人的正當利益;既要倡導競爭意識,效率優先原則,又要發揚協作精神;既要肯定和充分追求個人的局部利益,又要強調社會責任和全局利益,形成一套符合實際的道德評價標準。
(三)重新樹立政府誠信,轉變政府職能
一個具有良好誠信的政府必然示范和影響整個社會。當前各級政府要規范自身行政行為,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引導整個社會誠信規范的恢復和重建。因為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扮演的是裁判的角色,制定交易制度和法律,扶持和監督信用中介服務行業的發展,并保證政府各部門的公共信息向社會開放,同時監督市場經濟主體之間依法公平、公正的批露信息和取得信息的義務,權利得以實現,保護公平競爭。
參考文獻
[1]楊麗萍.淺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建設問題[J].《前沿》,2004.9.
[2]梁曉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問題的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06.6.
[3]殷建國,郭興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問題[J].金融與實踐,2005.1.
[4]蔣旭.我國誠信問題研究綜述[J].蘭州學刊.2005.6.
[5]吳學軍,朱文興.經濟信用機制的缺失與建立[J].經濟改革與發展,2003.4.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躍進步,越來越多新興企業走向經濟市場。同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企業的誠信度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企業的良好形象與其誠信建設密切相關,特別是在這個強調建設精神文明和諧社會的時代,加強企業誠信建設成為了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闡述企業誠信建設的基本概念以及探討其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提出如何有效地加強企業誠信建設,以供企業日后參考,并且更好更快地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誠信建設 舉措與方法
誠信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誠信建設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個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取得的地位與其誠信建設取得的成效成正比??v觀世界500強企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把企業誠信擺在了首位,才贏得如今舉世矚目的地位。事實說明,一個企業的發展跟企業誠信是相輔相成、密不可缺的。企業所創造的經濟收益與企業確立的誠信價值觀也是密切相關的。因此,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加強誠信建設,并且不斷探索誠信建設的有效舉措與方法。
一、企業誠信建設的概念與重要意義
(一)企業誠信建設的定義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顧名思義就是指誠實守信。誠信是一種道德觀念,也是衡量文化底蘊的標準。企業進行誠信建設就是要把企業的誠信狀況改善到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標準,堅持誠信為本的道德建設體系,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作為一種行為標準以及社會責任,誠信建設約束著企業工作者的自身行為表現,制約著企業工作者的崗位責任感。企業誠信建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相當于一個鞭策著每個人日常的無形使者。
同時,誠信建設也是一個企業謀求經濟利益的前提條件,在與客戶洽談、向消費者推薦品牌、推廣宣傳等活動中,良好的誠信建設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所以說,誠信建設作為法律規范的同時,也是一種經營理念。
(二)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的重要性
由于我國在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很多建設依然是處于初步摸索的階段。整個社會的誠信建設尚未夠成熟、完善,如果長期這樣無信用規則約束地經營下去,一個企業容易失信于人并且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加強企業誠信建設有著許多重要意義。
1.誠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通行證
在現代社會中,加強誠信建設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加強誠信建設,能夠積累良好企業信譽、樹立優質企業形象、形成獨特的企業口碑,為企業在日后的發展夯實基礎。因此,誠信是擴大企業的經濟往來圈子、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走向成功的通行證。
2.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參與競爭的有力武器
“失信成為失信者的通行證,守信成為守信者的墓志銘”。在高度商業化的現代社會中,誰能夠在商場上站穩誰就是王者。商場如戰場,對于企業而言,誠信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只有誠實守信,企業才能取得消費者的認同,并樹立起優質信譽形象,從而為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保證,使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3.誠信是企業自我創造、建立、形成的強大的無形資產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以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城信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它體現在企業的市場開發、品牌塑造、客戶資源運用、融資、理財等多個領域,也就是可以理解為一個企業若果要長期盈利就必須走誠信建設的發展道路。講誠信是企業潛在價值最大的無形資產,在實現企業自我創造的同時,誠信建設是直接或者間接提高企業在社會經濟中運行效率的無形工具。只有以誠信建設服務為前提,才能保障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更快的開拓市場,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平穩、健康、可持續增長,在更長遠的時間跨度上獲得最大利潤。
二、企業誠信建設的現狀分析
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失信的“陷阱”隨時都可能存在并且時時都在對市場規則發出挑戰。當前我國的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個別企業還存在著見利忘義、制假造假、偷稅漏稅、不正當競爭和勞資關系不協調等問題,因此,分析我國當前企業誠信建設也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部分產品質量低劣,制假造假時有發生
由于企業的技術、人才資源等生產要素有限,產品的質量偏低,他們為了謀取更高的利益,假冒偽劣的商業手段層出不窮。企業、市場和社會的信用關系紊亂,制假造假、以次充好的現象屢禁不止。企業失信現象和失信行為已經在不斷擴散并且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企業的品牌無法打響市場,也未能樹立良好的企業誠信形象。
(二)政府監管力度薄弱,企業偷稅漏稅問題嚴重
在市場經濟社會中,政府的干預程度也影響企業誠信建設的發展。當前的市場上存在一種現象就是:信譽好的企業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未能在市場中更快發展;信用差的企業卻能憑著卑鄙手段渾水摸魚,企業之間的競爭存在明顯的不公平性。除此之外,也由于政府的監管以及企業自身的誠信建設意識不強,部分企業利用虛減利潤的方式偷稅漏稅,企業的發展走向“低信譽、高收益”的方向。賴債、躲債、惡性逃避債務的現象在企業之間也屢見不鮮,使部分債務企業能夠鉆法律的空子,逃過一劫。同時,企業內部的發展逐步演變成為“稅務信用、貸款信用、財務信用”嚴重缺失的不良狀況,不利于企業未來的經濟發展與生存。
(三)企業自律性低下,見利忘義
市場的信用約束呈現出軟化的特點,一些企業自律性低下,他們未能與商場合作伙伴和諧合作,見利忘義,導致企業社會輿論過多、披露失信,帶來了許多負面的新聞。由于失信行為得不到懲戒,企業間的不正當競爭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的秩序。守信行為得不到褒揚,再加上社會的失信成本過低,導致企業之間矛盾加深。部分企業的治理薄弱,管理者的管理沒有規章、規范性的文件。部分企業見利忘義,捏造、散布虛假信息,為了減少成本支出,搞低價傾銷的商業手段驅逐競爭對手,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
三、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的舉措
誠信建設是市場經濟對企業的基本要求,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誠信建設不僅僅影響企業的經濟發展,也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秩序密切相關,更與人們生活的和諧發展不可劃分。因此,為了避免企業偷稅漏稅、見利忘義、制假造假、產品劣質的不良情況,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的舉措勢在必行。
(一)提高企業的信用意識,加強員工的素質培訓
企業要加強誠信建設,就應該要提高企業的信用意識,但是單純有信用意識也是不夠的,必須要把誠信建設的意識和信用意識相互結合,加強員工的素質培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誠信建設體系。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必須要樹立
良好的企業認可程度,綜合如實反應企業的能力素質。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有信用意識,要充分認識企業信用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在學習信用建設經驗的同時,也要向注重信用建設、信用度高的企業學習,加強法規和政策的培訓工作,確保企業信用建設落到實處,健全企業信用制度,使企業合法經營。
(二)建立健全的誠信內部管理機制
信用管理是對賒銷行為的事前控制,企業信用管理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也是對應收賬款控制最有效的環節。企業要加強誠信建設,就應該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信用管理的部門,指導企業建立資信調查、信用管理、應收賬款等工作行為,嚴格要求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員,使所有的企業經營風險到達最小化。健全的誠信內部管理機制要求信用管理人員掌握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在管理工作人員的同時,加強內部管理誠信建設。
(三)加強管理者的監管能力,減少失信行為
從長遠考慮,企業若需要建立友好的誠信建設體系,就應該要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以及文化建設相互聯系起來。通過不斷提高管理者的監管能力,提高誠信建設的發展力度,從而減少失信行為。為了達到企業穩定高速發展,必須要求管理者把誠信建設落到實處,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管理好相關的工作人員,使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以及競爭力。
四、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的方法
企業的誠信建設包括企業外部對社會負責、內部對員工負責、員工對企業負責以及下級對上級負責、上級對下級負責的關系。同時,進行誠信建設還要求企業各部門、同事之間相互監督、誠實守信、共同進步。要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就必須要從企業內部建設、客戶誠信、政府扶持等方面出發,達到企業又快又好地進步發展。
(一)加強企業內部誠信建設
企業是一個整體,要想把蛋糕做大,需要集體的努力。一個企業要將誠信建設落到實處,首先要在組織內部培養誠信的企業文化。同時,企業內部的各個職能部門也應該目標一致,加快決策進程, 發揮文化的自我創新能力。用誠信的企業文化激勵員工,消除部門間的敵意,改善合作成果。要建設內部的企業誠信,應該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管理結構清晰,集體主義感強大。因為一個企業要想不斷向前發展,必須建立權責明確的管理結構。員工之間相互幫助、互利共贏。企業內部人員的地位人人平等,消除地位級差,管理層的結構清晰,工作有序,互相守信用,集體主義感豐厚,員工之間兩肋插刀。
2.領導者以身作則,確立牢固的誠信觀念。在企業中,領導者要有“以企業為家”的觀念,率先垂范,樹立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榜樣, 有正確的經營目的,組織企業員工全力打造企業誠信品牌,使企業的誠信理念不走樣地傳遞給職工。領導者必須致力于倡導、維護企業形象,運用合法的競爭手段,圍繞承諾構筑企業內部誠信機制。
3.重視對員工的承諾,使員工忠誠工作。在現代企業中, 要培養企業的誠信, 招募新員工時,需要嚴格考核員工的誠信度。與此同時領導層也要帶頭守信,尤其是對員工的承諾比如福利、獎罰、工作條件的改善等等,都應該言而有信,抓好落實,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誠信氛圍。
(二)對客戶誠實守信,建立誠信合作關系
企業要想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樹立競爭誠信的觀念,從建立產品誠信、服務誠信、銷售誠信和競爭誠信等幾個方面入手。在與客戶交往過程中,產品誠信是首要的。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質量高的企業自然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無論強強聯合,還是強弱聯合,甚至弱弱聯合,都可以和企業進行誠信聯盟,建立誠信合作的關系。同時,企業應該要嚴格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工藝,通過過硬的產品、真實的信息以及有效的促銷手段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最優的服務,最合適的價格,最滿意的表現。在自身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要保持和其他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因為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誠信實現聯盟,推動企業之間的進步,維持市場經濟的秩序。
(三)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加強誠信建設的推廣宣傳
關鍵詞:企業文化;誠信
中圖分類號:F426.61文獻標識碼:A
歷史經驗證明,杰出而成功的企業大都有健全的企業文化,塑造有利于創新的價值觀念與心理因素相匹配的整合文化,對企業常青和發展起著潛在卻又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整合而成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過程中積淀沉蘊所形成的、共同的、具有獨特內涵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范等內容的綜合體系,體現為企業精神因素與物質因素集合,在企業長期經營中作用不可估量。
對于快速發展、競爭格局激烈、人才流動頻繁的電力建筑施工行業而言,企業文化建設尚存觀念認識和建設力度不足等突出問題。當前,在不斷完善的建筑行業市場規范化運作環境下,我國電力建筑施工行業通過做大做強、行業內合并重組聯合等方式得到長足發展。電力建筑施工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合并重組企業文化融合、企業文化建設特色選擇以及企業文化建設滯后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基于企業誠信文化建設以某電力建筑施工企業為例進行探析,以期為建筑施工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企業誠信文化內涵與表現
(一)企業誠信內涵
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誠信表現為一種品行、責任、道義、準則,更重要的是一種聲譽資源。企業誠信資源通過高尚人格化力量,成為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為企業經營帶來經濟利益,即收益增加或降低交易成本。從社會經濟角度看,一方面,誠信作為社會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影響著企業的生存發展,構成企業文化建設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市場經濟首先是信用經濟,本身需要誠信文化作為運行基礎,企業作為市場參與基本單位,需要具備誠信的基本條件,方能長久經營成百年老店,因此,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是企業持久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追求誠信企業文化內涵應包括,首先,要以誠信的態度處理和對待企業各方面事務關系,包括對內處理企業各項事務誠信、以契約為基礎對外的信守承諾以及社會責任承擔;其次,要追求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誠信;第三,要追求雙贏角度考慮當事者利益的誠信,即不僅從自身利益出發追求經濟效益,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另一方當事者的利益訴求。
(二)企業失信原因
近年來,中國企業內外部出現大量失信事件,導致企業巨額損失的案例比比皆是,誠信問題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與社會政治經濟變化與誠信文化匹配發展有關:
首先,中國市場信用國家管理環境建設有待加強。我國現行信用市場管理體系存在多頭管理、信息不共享的孤島現象,對外不公開等資源割據問題,導致失信人約束成本低,限制了信用市場的完善,不利于誠信經濟的建立;同時,企業誠信建設缺乏統一引導,缺少在誠信管理方面的標準,我國企業誠信管理體系的建立還在探索之中。
其次,企業誠信管理與企業信用服務市場化程度低。我國企業信用管理意識薄弱,內部專業信用人才培養起步晚,信用管理人員嚴重不足,大部分企業缺少專業誠信管理人員甚至沒有,更多的是對外信用調查人員,用于對外授信,更勿論企業誠信管理的組織結構、職責、程序和資源的落實,誠信管理體系根本無法形成。同時,信用服務市場既包括企業信用評級和為企業信用建設提供服務兩個方面,我國信用服務市場供給嚴重不足,提供權威信用評級服務機構較少,同時在市場上也難覓提供企業信用服務建設產品機構,誠信管理服務相對滯后。
第三,經濟社會發展導致誠信理念缺失。中國歷史誠信文化內涵豐富,有“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等大量積淀深厚的誠信文化,但隨著改革開放經濟與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外來理性經濟人觀念沖擊以及快速變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提供便利條件,造成對原有文化觀念體系的沖擊,新主流文化觀尚未得到認同,社會大眾對快速變化觀念出現應對失措,在利益訴求、技術防范不夠以及法律規范不完善導致成本約束較低時,必然產生短時期失信增多現象。
(三)電力施工企業誠信文化建設需求
在我國電力事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下,電力建設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力建設施工市場通過合并重組形成了以水利水電建設集團、葛洲壩集團等特大型電建單位為主、眾多中小型電力建設企業共存的格局,并將進一步趨于集中,而特大型電建集團幾乎包攬了電建市場大部份額。同時,行業內市場競爭白熱化導致行業利潤微利,企業經營由勞動技術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轉變,尤其是大型火、水電站以及設計、施工與采購總承包模式建設項目,啟動鋪墊資金巨大。另外,電建市場具有“企隨市場、人隨項目”、經營項目遍布全國世界各地、地點較為偏僻條件艱苦等特點。電力建設施工企業迅速發展變化也帶來一系列誠信問題,從企業經營理念與文化深層次角度看,是諸如企業重組誠信文化融合、誠信文化建設選擇立足點以及誠信文化建設滯后造成的。
首先,企業合并重組誠信文化建設處于融合階段。近年來,不僅大型電力建設施工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眾多中小型電力建設公司為了生存也在走向地區強強聯合,各企業聯合重組前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特點企業文化,對誠信理念的態度、認識、實現方式和誠信企業文化建設渠道等問題均有不同,需經較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方能融合出得到市場認可的誠信聲譽;另外,由于企業文化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合并重組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合并重組時并未制定企業文化建設戰略和系統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導致誠信文化認同與執行混亂,因此,在此階段沖突造成失信以及誠信標準矛盾現象也屬必然現象。
其次,工程質量信譽誠信要求立足點不同。電力建設施工主體由于技術經濟實力不同,其自身對工程質量要求不同。大型電力施工企業技術力量強,施工技術手段先進,建設優質工程、樣板工程愿望強烈,通過資金與技術實力縮短工期減低施工成本,具有強烈的企業誠信文化建設需要;而中小型企業由于資金技術實力限制,往往以工程質量合格為基準,盡量縮短工期減少成本,甚至部分電建施工企業出現短視行為,對誠信文化建設認識不足導致失敗的案例屢見不鮮。
第三,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本質內涵缺失,人才流失嚴重。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人才外流現象突出,表面看主要是因為:施工企業建設項目工作環境相對艱苦,與高福利待遇期望不一致造成;或者把企業作為培養跳板;或因施工企業管理存在種種弊端,發展前途渺茫;或工作地點流動頻繁造成無法安家、耽擱婚姻等問題離職。但從深層次誠信角度看,則是社會與企業一系列誠信文化制度的缺失。勞資用工雙方充分溝通,意思表達一致、誠信基礎上達成的協議,企業獲得員工貢獻并支付薪酬,員工提供長期穩定勞務,獲得滿意(非最優)薪酬、被有計劃培養、關心和愛護,獲得自我價值實現和歸屬感。顯然,雙方良好互動效果需要在理解認同基礎上付出不懈誠信努力方能達到。然而,當前電力施工企業,部分企業不僅對內誠信流于形式,誠信意識淡薄,相關承諾待遇條件不到位,對內失去誠信基礎,最終導致骨干優秀人才流失、市場流失。
可見,對電力建筑施工行業而言,信譽可謂獲得市場的基石,要想取得信譽,必須打造企業誠信文化。
二、電力施工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內容
從以上電力施工行業市場格局、企業失信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誠信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當前一項緊迫而長遠的戰略性工作,筆者認為可以從對內和對外兩個層面建設企業誠信文化。
一是對內建立以人為本誠信文化。企業員工只有對自己所在的團隊誠信,團隊才是一個誠信的團隊,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施工行業尤其是電力施工企業,員工對工程項目部誠信,對自己的組織誠信,才能形成信任團結的具有凝聚力的建設團隊,才能創造工程建設質量優、人才素質高、市場信譽好的企業生存環境。
二是對顧客建立質量責任誠信文化。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意識,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質量責任重于泰山,其重要性涉及很多潛在顧客內涵,修建各種電力設施不僅涉及投資方利益,更是涉及投資項目未來使用受益顧客群體,他們才是最終評價者,因此企業必須對工程講質量,對顧客講責任,樹立對顧客誠信文化。
三是對業主建立密切合作誠信文化。電力施工企業要靠市場求生存、謀發展,必須與項目業主方密切合作,通過優質的品牌、高質量的工程、良好的溝通、密切的合作取得業主的信任,為獲得業主后續投資項目建設打下基礎。
四是對監理建立信任至上誠信文化。監理對業主負責,但監理通過施工單位工程完成情況來體現業績,雙方并不是矛盾的對立面,而是在嚴格規范施工上高度一致的統一,因此取得監理信任,利用好監理技術優勢,對促進施工進度、質量和改善施工技術都是有利的。
五是對分包商建立合作共贏誠信文化。電力施工企業大都有長期合作的外協勞務組織,共同組成系統管理的施工產業鏈,作為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對其誠信文化建設值得注意,企業應在管理上內部化,內外隊伍統一協調管理、關心保護,獲得彼此之間的誠信,實現合作共贏。
總而言之,電建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應以利益相關者誠信服務為對象,最終目的都將體現在提高企業工程項目營銷和履約的綜合競爭力上,誠信文化建設應以“以人為本”的內部誠實守信為基礎,以誠信守約的外部長期戰略合作為手段,建立內外結合的誠信文化體系。
三、誠信文化建設案例簡析
某電力建設施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電建公司)多年市場實踐中,堅持走“誠信”之路,樹“誠信”美名,不斷地贏得市場,短短5年時間,市場中標份額從2006年的2億元,發展到目前產值30億元,項目70余個,多次獲省、部、行業協會 “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其中誠信文化建設作用可謂功不可沒,我們總結其誠信經營內涵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注重培育誠信意識與文化
電建公司在多年經營中清醒地認識到,經營既要靠企業綜合硬實力,企業誠信軟實力也不可少,在經營過程中注重誠信意識和誠信文化培育,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全員法律法規教育。只有懂法才能守法,只有守法才談得上誠信經營。多年來,企業堅持實施法律法規教育,提高員工法律觀念和誠信意識,培養了一支專業管理隊伍,為生產經營提供法律保障,為誠信文化建設工作奠定意識基礎。
二是培育企業誠信文化。通過“誠架連心線,精創一流業”企業精神、“誠信第一”經營理念、“誠信守約,追求卓越”質量方針,始終將用戶利益放在首位,建立“恪守誠信,依法經營”的企業道德觀,將誠信意識升華到全員職業道德高度來恪守,總結出“優質鑄精品,精誠創未來”的深刻誠信意識,形成一套以誠信為主題的企業文化理念。
(二)注重建立誠信制度與體系
電建公司以工程產品質量誠信為基點,展開對內部人、顧客、業主、監理、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誠信體系建設,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勝贏得了市場和品牌形象。
一是落實誠信能力與動力基礎。首先是每年制定培訓計劃,狠抓工程技術管理培訓,嚴禁流于形式,提高工程建設的誠信能力。其次是完善并嚴格質量考核獎懲制度,質量管理獎罰分明,激勵與約束相結合,落實誠信動力。第三是強化審核重點,定期認證質量體系,全項目經營內審,落實誠信動力的客觀基礎。
二是建立合同誠信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和分工,制定完善了合同實施、評審、工程項目管理、法人委托書管理、證照管理、印章管理、檔案管理辦法等十多項保障合同履行制度,在合同洽談、簽訂、項目實施、工程竣工驗收以及保障服務的過程中都嚴格執行制度,保證里合同執行力度,確保誠信履行合同。
三是實施工程動態誠信控制。工程項目開工前按照項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選配項目管理班子;項目部組建后,確定項目管理班子各成員職責和質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效益等各項指標以及質量責任為主要內容的考核獎懲辦法,明確責、權、利以確保工程質量有保證;施工過程中,堅持“預防為主,檢查監督為輔”的方針,做到預防與把關相結合。
四是做好項目保障誠信服務。為建立良好服務保障體系,公司制定了《服務實施程序》,嚴格規定了服務實施程序和服務保證體系,其中詳細周全的工程質量回訪制度深受業主好評,甚至對部分項目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擴大服務范圍,得到用戶良好評價。
關鍵詞:政府 社會誠信體系 構建作用
王良在其主編的《社會誠信論》中提出社會誠信體系可分為個人誠信體系、企業誠信體系和政府誠信體系,并指出政府在社會誠信體系中的作用為:“政府是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主要推動者,政府自身的誠信建設則是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或者說是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首要前提。; [1J(P15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極為關鍵,它不僅影響著本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國際認知度,為此,現階段構建更為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一、構建社會誠信體系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途徑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義是要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誠信不僅是和諧社會的本義所在,而且與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密切相關。沒有誠信,就不可能有社會的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也無法實現。首先,社會主義誠信體系構建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完善的市場經濟是以道德為支撐的信用經濟,市場化程度越高,客觀上對我國社會誠信水平的要求也越高。誠信缺失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必然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其次,社會主義誠信體系構建是建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必要條件。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石。要在全社會進行廣泛的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建構一個促進道德體系建設的社會誠信體系,即借助完善的誠信體系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通過他律的控制層和自律的屏障層共同促進社會道德的健全完善。
再次,社會誠信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步,形成一種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我國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為社會秩序的規范、民主政治的建設作堅實的鋪墊。由此可見,社會誠信體系的建構是解決社會誠信問題及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途徑。
二、政府在社會誠信體系建構中的職能定位
社會誠信體系構建既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緊迫的重要任務。結合世界各國政府職能改革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政府必須在社會綜合發展方面發揮必要的干預和促進作用。根據我國建構社會誠信體系的緊迫性和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政府在社會誠信體系建構中應發揮以下職能:
1、健全有效的宏觀調控職能。我國的市場經濟剛剛起步,社會誠信體系的建構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混亂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制度供給者的政府就應該從宏觀上進行調控,主要應該從法律制度上規范我國目前在建構社會誠信體系方面的窘境。“上海在1999年8月在全國率先進行了個人誠信的試點以來,接著深圳、溫州等城市也進行了社會信用建設,但至今我國仍沒一部全國統一的規范誠信方面的專門法,如《公平信用報告法》、《企業信用管理法》、《個人信用管理法》、《公平使用信息法》和建構社會誠信體系方面的制度框架,致使我國各地在建構方面的無法可依、無規可循的尷尬現象。‑ [i]}rzz})所以我國政府在今后的社會誠信體系建構中應盡快制定宏觀的發展計劃和全國統一的誠信法規,以引領我國社會誠信體系少走彎路,朝著預定的目標穩步前進。
2、提供完善的協調服務職能。為社會誠信體系建構提供服務應是我國政府的重要職能之一。首先政府應加強服務于誠信建設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社會誠信體系得以存在、運作的根本前提和物質保障。包括建立統一的征信、評級和服務標準;集中力量打造不同層次的信息服務平臺;大力推動誠信管理教育,培養誠信服務專門人才。其次,為中介機構及信用服務企業提供協調服務,創設供其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同時因為個人信息大都分布在政府各個職能部門,他們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因此,不同部門的利益需要政府去協調。最后,政府應加強誠信環境建設,加強誠信宣傳和教育,逐步增強全社會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觀念和意識,讓“誠信守信”成為全體公民的基本行為規則。
3、發揮應有的監督管理職能。監管職能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對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起著保障作用。監管職能的缺失將會使社會誠信體系的建構前功盡棄。不管社會誠信法律制度多么健全,如果得不到執行或執行不到位,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規范和有序需要政府部門加強領導和監管,盡快形成行政性懲戒機制,政府各個監管部門要采取記錄、警告、處罰、取消市場準人、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等多種監管手段,切實保障社會誠信體系的有效運行,目的是在全社會形成健全的市場和社會監管機制,為最終建立一個以市場規則為基礎,制度健全,手段完備,管理有序的社會誠信體系作好鋪墊。
三、政府在杜會誠信體系構建中的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