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災害的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然災害風險行政管理作為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國的高度關注,特別是作為自然災害頻發的幾個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更是關注對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工作。依據對北美洲、亞洲、歐洲等國自然自災害風險管理工作的比較[8],本文將其劃分為以下三種管理模式。
(一)美國式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
詹姆士·米切爾系統地介紹了美國的災害管理政策和協調機制[9]。從1974年起,美國政府組建了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以來,即以一個核心政府機構為中心,聯合聯邦27個相關的機構,形成對災害風險的綜合行政管理體系。2003年3月1日以后,FEMA整建制歸入美國聯邦政府新成立的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ofHomelandSe2curity(DHS)],其功能和力量更為加強。目前,該系統作為美國國土安全部的五個核心機構,掌管國家的應急響應準備和行動工作,除在首都華盛頓設有總局機關外,還在全國建立了十個區域機構和兩個地區機構,形成了以聯邦和區域兩級行政體系為核心、輔以聯邦相關機構參與的災害風險行政管理區域模式(塊塊模式)。與此模式相一致的還有德國政府,即德國聯邦政府管理辦(BVA)下屬的民防中心(ZFZ),不過其聯邦的作用只是在戰時發揮作用,平時主要由各州政府負責其轄區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工作,即以政府災害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區域模式。法國也屬這一模式,即法國政府下設的應急局(DDSL),也如美國,以國家和地方二級為核心,輔以國家相關機構的參與。俄羅斯、意大利也與此類模式相似[8]。
(二)日本式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
葉耀先系統地介紹了日本防災和災害應急管理情況,并與中國進行了比較[10](P254-290)。日本在一整套詳細的與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相關的法律框架下,構建了以首相為首的“中央防災會議”制度,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指定行政機關、指定公共單位應對自然災害。為了有效地進行災害管理,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指定的行政機關和公共單位,依據“災害對策基本法”,必須制定防災計劃并予以實施。2001年,日本中央政府機構重組,內閣府成為國家災害管理的行政機構。內閣府災害管理政策統括官負責防災基本政策,如防災計劃的制定,協調各省、廳的活動以及巨大災害的響應。此外,作為負有特殊使命的大臣,還新設立了“防災擔當大臣”職位。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式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是以中央為核心、各省廳局機構參與的垂直管理模式。一些國土面積相對小的國家都建立了與此模式近似的自然災害風險行政管理體系。
(三)中國式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模式
中國政府歷來對自然災害管理予以高度重視。近年來從參與實施國際減災計劃和減災戰略過程中,加強了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工作。1989年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國際減災十年計劃,率先成立了由國務院領導負責的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減災十年結束后,于2001年該機構調整為中國國際減災委員會,2005年又調整為中國國家減災委員會,并成立了該委員會的科技委。國家減災委作為一個部際協調機構,已成為中國應對自然災害之中央政府的最高機構,其辦公室設在民政部。此外,民政部還組建了國家減災中心,作為承辦國家減災委和民政部相關工作的一個技術支撐單位。目前,中國各類自然災害風險的行政管理,依自然致災因子仍然由與此相關的部委局負責管理,例如中國地震局負責地震災害的風險管理,中國氣象局負責氣象災害的風險管理,水利部負責水旱災害的風險管理,國土資源部負責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風險管理,海洋災害的風險管理由國家海洋局負責,森林火災由國家林業局負責,農業病蟲鼠害及草原火災則由農業部負責等。為了加強對一些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的風險行政管理,國務院還特別設立了一些自然災害管理的領導小組,如國務院防汛抗旱領導小組、國務院抗震領導小組等。與政府設置的有關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機構相對應,還在全國各級地方政府設置了相應的機構。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目前運行的是以部門為主、結合地方政府的“垂直與區域相結合的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模式”。與此模式相一致的還有比利時、挪威等國。
上述三種自然災害風險行政管理模式,都包括災前的監測、預報和預警,以及各種減災工程建設;災中的應急響應;災后的災情評估、救助救濟、恢復與重建,通常形成一種循環的模式。這三種自然災害風險行政管理模式,都呈現出“條與塊”的結合,或以“條”為主,或以“塊”為主,或“條”與“塊”并重。美國式管理突出了“塊”的重要性,強調了聯邦和州、縣三級政府的作用,輔以妥善協調聯邦政府下設部門的功能;日本式管理突出了“條”的重要作用,強調中央政府各相關部門各負其責,輔以協調發揮都道府的作用;中國式管理突出了“條塊”并重,發揮其整體功能的作用不顯著。因此,應從系統和綜合的角度著眼,突出“塊塊”的核心作用,并協調“條條”的專業職能。
二、自然災害風險的復雜性與鏈性特征
自然災害的突發性與漸發性特征,決定了其對承災體影響的方式、程度,并且還影響人類的響應措施。自然災害系統的復雜性與鏈性特征則決定其風險形成的多因性和綜合性。
自然災害系統的特征主要表現在組成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機制的復雜過程(圖1)。從中可以看出在一個特定區域和特定時段,自然致災因子發生種類和頻率及強度都是隨機的,致使對其預報一直成為災害研究領域的世界難題,至今進展甚微。因此,準確地估計自然災害致災因子發生的概率,進而計算其造成的風險(假定受其影響的承災體不變)仍然是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工作中的一項艱巨任務。承災體是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總稱,由于區域政治制度、經濟體制,人口數量、經濟水平、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具有相同致災強度的致災因子發生后,造成的影響迥然不同。如1991年中國淮河流域發生流域性洪水,水情資料表明其上中游和下游幾乎接近百年不遇,但造成的損失在兩地產生明顯差異,不僅因區域經濟水平的差異,還因防洪排澇能力的差異所致。由此可見,承災體的脆弱性對災情大小的影響是顯然的。受承災體災后恢復力差異的影響,諸如是否吸取了經驗教訓,是否加大了對區域自然災害風險控制的能力等等,這不僅對致災因子的強度產生影響,而且還進一步影響到承災體的脆弱性,進而影響自然災害風險的大小。區域災情的大小對區域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的影響,不僅取決于絕對水平,而且還與區域整個經濟社會水平相關。通常我們對“小災大害”和“大災小害”的描述就充分反映了這一點。區域經濟社會水平高的地方,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高,盡管同樣的自然致災因子造成災情的絕對值可能比經濟社會水平低的地方要高,但因其恢復力強,可大大降低其風險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災害風險既受自然因素,還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因自然災害系統內各要素相互作用,使其呈現出極為復雜的特性,就顯然影響著對其進行管理途徑和措施的確定。
自然災害系統還表現出鏈性的特征,即以主發致災因子為誘因,形成災害鏈。我們曾總結了發生在中國的四種主要的自然災害鏈,即地震災害鏈、臺風-暴雨災害鏈、寒潮災害鏈、干旱災害鏈(圖2-a、b、c、d)[11](P187-189)。從中可以看出,致災因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鏈性特征。由于自然災害鏈的存在,不僅對客觀估計自然災害風險造成困難,還對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編制、自然災害應急處置、災后救助與恢復,以及災前的備災等各項減災工作造成影響。
三、自然災害風險的綜合行政管理模式
針對區域自然災害系統的復雜性和鏈性特征,借鑒前面已有的三種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行政模式,參考Okada提出的“綜合災害風險管理”的塔式模式[12],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諧管理”模式[13],本文提出整合縱向協調、橫向協調、政策協調為一體,減災資源高效利用的自然災害風險的綜合行政管理“三維矩陣模式”。
Okada在其倡導的綜合災害風險管理模式中,強調協調社會各方面與減災相關力量的能動性,重視發展與風險控制相平衡,并通過系統的營養動力過程,實現整體管理的優化。前述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日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Okada提出的綜合災害風險管理模式的思想,這就是強調以縱向協調為主輔以橫向協調的綜合管理模式。席酉民倡導“和諧管理”的思想。他認為,對以人與物兩類不同性質的基本要素構成的系統,其在復雜和不確定的狀況下,維持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在于如何充分地發揮系統內有差異個體各自的能動作用。而這種能動作用的發揮系于系統內的兩種基本秩序,也即系統內各種互動關系的本質就是人類行為的兩種基本秩序———和與諧,其中前者表征了系統內演化的方式,后者表征了基于人類理性設計的建構方式?!昂椭C管理”理論的終極目標是:對復雜多變環境下的充滿不確定性的一系列管理問題,提出一種較為全面的解決方法。
由于區域自然災害系統的復雜性及鏈性特征,實施對其進行綜合行政管理,就必須首先強調對現有行政管理方式的縱向協調,即充分發揮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的作用,特別是要強調基層社區對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作用。中國政府在處理2003年SARS公共衛生事件的過程中,強調以屬地為核心的行政管理就是強調了基層組織在社區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收到了明顯的效果。這種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的縱向協調,就是強調了各級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在管理自然災害風險的組織中,協調好不同行政區域間的關系,突出“和”的原則。諸如發生水災時,流域上、中、下游之間的防洪減災協調,就要突出涉及各級行政區之間的協調,通過實現“和”的原則形成“合意”的“嵌入”,實現減災資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化和效益化。
與此同時,在強調縱向協調的同時,遵循區域自然災害系統所具有的鏈性特征,對其實行綜合行政管理,就必須同時強調對現有行政管理方式的橫向協調,即充分發揮各級政府設置的與減災相關的機構的能動作用。這正如Okada所闡述的“螃蟹”行走模式,多條腿協調一致向前走的作用,這也是體現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和”的原則基礎上,形成“合力”的一種具體體現。中國政府在同一級政府中所設置的與減災相關部門間的協調機構,就是對這一橫向協調機制的具體實踐,如國家減災委、國務院防洪抗旱領導小組均由多個國家部委局負責人組成。
如何充分發揮縱向協調和橫向協調的再協調,則必須通過制定各類標準、規范、指標體系,以實現自然災害風險管理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以發揮災前、災中、災后減災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獲取這些信息資源裝備和設備的使用效率。與此同時,制定各種與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相關的法律,以規范縱向與橫向協調過程中的組織和個人行為,以此,充分調動各種減災力量的積極性(如政府減災資源和社會減災資源等)。這就是通過對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相關政策的協調,實現對自然災害風險的綜合行政管理。為此,從管理學的角度,就是尋找發揮所有減災要素在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管理中的“合理”的投入。這就是要遵循席酉民等提出的“諧則”[13]。“諧”是指一切要素在組織中的“合理”的投入,是一種客觀、被動的狀態,“諧則”是指在“諧”的概念基礎上,概括那些系統中任何可以被最終要素化的管理問題,系統中的這個方面是可以通過數學量化處理模式且根據目標需求得以解決的[12]。我們通常說的優化系統結構,尋求系統整體功能作用的最大化,就是要在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過程中,通過協調各類與減災相關的政策,使之從系統的整體角度,發揮縱向與橫向減災資源的功效,通過非線性系統優化模擬實現縱橫之間的優化配置。如區域發展與減災規劃之間的協調,平原城市規劃與河網格局之間的協調,土地開發規劃與生態建設間的協調,以及水旱災害與水土保持間的協調等。
我們將上述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模式中的縱向、橫向和政策協調,概括為如圖3框架,并稱其為“災害風險行政管理的系統綜合模式”,即是一個“三維矩陣模式”。圖3中“和度”對應“和則”、“諧度”對應“諧則”。與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諧管理”理論體系中的“和”和“諧”、“和則”與“諧則”的含意是一致的;考慮到區域災害系統所具有的鏈性特征,我們在此模式中,增加了“合度”和“合則”,即在同級行政管理體系中,強調各個與減災相關部門之間應形成合力,即在席酉民等強調“人與物要素的互動關系”的基礎上,關注物與物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的優化與和諧。
四、中國自然災害風險
綜合行政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針對中國自然災害系統的復雜性和存在多種災害鏈的特性,依據上述論證,提出構建中國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體系的建議。
首先,加強國家關于減災政策協調的力度,健全減災管理法制。盡快出臺“中國自然災害防御基本法”、“中國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法”,以此協調現有的單一自然災害管理法規體系之間的矛盾,完善并補充現有單一自然災害管理的法規體系,特別是要完善對各類自然災害產生的孕災環境、致災因子與承災體管理之間的法規協調,即有關生態環境保護與自然災害管理法規的協調,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與自然災害管理法規的協調。
其次,加強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之間減災職能協調的力度,完善減災管理機制。完善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管理信息共享”機制,特別需加快制定有關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標準、規范及指標體系。厘定各相關部門的職能,盡可能實現各相關部門在轄區自然災害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良好銜接,如在水旱災害風險管理中,氣象、水利、農業與民政部門之間的職能明晰;減輕水旱災害過程中科技、教育、國土、財政、金融、發展與改革等部門之間的職能界定。再次,加強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合作,改革減災管理體制。針對轄區所發生的自然災害的嚴重性程度,明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體系中的責任,加強轄區自然災害區劃、減災規劃、應急預案編制、應急行動、救災救濟基金、恢復與重建等項工作,從而實現明確目標、分級負責、協同作戰,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整合上述三個方面關于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功能,具體操作方案如下:
在各級政府組建轄區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行政職能部門———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局??紤]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的周期性[14],其下設減災法制管理、信息共享、技術、應急管理、物資儲備、應急行動(可實施軍政雙重領導)、救災救濟、裝備管理等部門。在上述轄區“自然災害風險管理局”設立的基礎上,針對轄區自然災害系統的特征,明晰并完善現有單一自然災害系統管理部門的職能。一般可包括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生物災害、火災與病蟲害等主要自然災害風險管理部門。內陸轄區則可不設海洋災害風險管理的專業機構。要加強對這些主要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風險評價和應急預案制定等技術能力的提高,以及相應的標準、規范和指標體系的完善。
五、結論與討論
本文在分析區域自然災害系統復雜性和鏈性特征的基礎上,吸取各國關于區域自然災害風險管理行政模式的優點,參考有關研究提出的模式,提出了自然災害風險綜合行政管理模式,即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政策高效的“和則、合則與諧則共存,和度、合度與諧度合一,縱向協調、橫向協調與政策協調集成為一體,減災資源高效利用”的“三維矩陣管理模式”,以此加強轄區減災區劃、立法、規劃、應急預案編制、應急物資儲備、應急行動、救災救濟等能力的建設。
關鍵詞:G108;陜南;自然災害;調查;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6.14文獻標識碼:A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ng strategies for natural hazards in southern Shaanxi segment of G108
Abstract: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influence on highway traffic of natural hazard, the Zhouzhi, Foping and Ningqiang segments of G108 a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geological structure, rock properties, river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water, are identified. Also, 27 disaster points, including collapse, landslide, mudslide and heavy rain flood, are investigated, among which, the seven larger disaster points with complex caus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In the end, protect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line selection, process controlling and engineering controlling.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prevention of highway natural hazards in Qinling-daba Mountain of southern Shaanxi.
Keywords: G108; southern Shaanxi; natural hazards; investigation; protecting strategies.
中圖分類號:U415
概述
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G108陜南段高填深挖較多、路線展布困難,加之降雨充沛和人類活動強烈,沿線自然災害發育,給公路的正常運營帶來了很大困難。2012年7月22日,暴雨導致G108線寧強段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2萬m3的山石將路面掩埋,造成交通中斷,經公路管理部門連續作業,道路在中斷27h后才被搶通,受阻車輛得以單向通行。因此,加強G108陜南段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勢在必行[1]。
G108陜南段總的特點是道路等級低、路面和線形比較差、轉彎半徑比較小、長大縱坡比較多、沿線災害發育,造成山區公路行車隱患比較多,經常發生交通事故[2]。對上述路段災害類型及特點進行實地調查,結合陜南秦巴山區主要環境特征,提出公路災害防治措施,對減輕災害破壞和損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陜南秦巴山區主要環境特征
1.1 地質構造
調查區域為秦嶺~昆侖巨型緯向構造的一部分,主體是東西走向的強烈擠壓帶,由一系列壓性斷裂和緊密褶皺構成。山系和新生代構造凹陷相間出現,圈層構造地貌清晰,新構造活動明顯。中新生代斷凹有十余個,沿長期活動的斷裂帶分布,在一定地區有等距性,這種分布受南北向擠壓產生的剪切活動控制。新構造運動強烈,侵蝕、剝蝕作用顯著,河流深切,谷坡陡峻,斜坡穩定性較差[3]。
1.2 巖體性質
區內變質巖片理、裂隙發育,風化劇烈,巖性較弱,變質巖中片巖、千枚巖、板巖廣泛分布,由它們組成的斜坡極不穩定,對滑坡發育敏感性高;侵入巖包括花崗巖類、閃長巖及輝長巖等,風化劇烈,節理裂隙發育,在陜南山地廣為出露。
松散土主要有膨脹土,以棕紅、棕黃色粘土、亞粘土為主,夾透鏡體黃綠色、灰白色粘土以及鈣質結核,厚度從數米到20m,脹縮強度不一,以弱膨脹土為主。風化裂隙帶一般為2~6m,遇水后極易產生塑性變形。其他松散土包括亞砂土、亞粘土、砂礫石及陜南山地的坡、殘積含碎石亞砂土、亞粘土等,厚度從數米至數十米[4]。
1.3 河流特征
秦嶺為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水系甚為發育,且以主脊為界分屬長江流域的漢江、嘉陵江和黃河流域的渭河、南洛河等4個水系。其中,漢江水系集水面積占61.2%,渭河水系占23.9 %,嘉陵江占8.9%,南洛河占5.8%。秦嶺南坡的丹江、旬河、乾佑河和金錢河為漢江支流。
旬河是漢江在秦嶺南坡的一條主要支流,河長218.1km,包括東、西兩條干流,東干流稱為乾佑河,其支流較多,由于受地質構造條件影響,兩岸多為花崗巖,河床為礫石,河道彎曲,水流湍急。丹江又名州河,是漢江在秦嶺南坡最大的一條支流,其在陜西境內的河段長度為249.6km,河床比降為4.75%,流域面積為7510.8km2,約占全流域面積的40%,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8.6億m3。子午河也是漢江在秦嶺南坡一條主要的支流,全長160.8km,流域面積為3012.2km2,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4.15億m3。
1.4 地下水
陜南板巖、片巖、千枚巖等巖層分布地區,坡、殘積層較厚,常在其接觸面上有泉水溢出,地下水豐富[5]。
2 G108陜南段自然災害概況,
2.1 自然災害概況
調查區主要有崩塌、滑坡、暴雨洪水和泥石流災害4類,其中,崩塌災害17處,滑坡災害4處,暴雨洪水災害4處,泥石流災害2處,其中目前穩定的有16處,不穩定的有11處,如表1。
表1 調查路段主要地質災害點
2.2 公路崩塌地質災害
公路崩塌災害是指公路邊坡上的巖體因重力作用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路面、路基、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災害現象。調查路段共有崩塌災害17處,其中,K1784+300~K1784+600處災害點規模較大,危害較嚴重。
K1784+300~K1784+600處路基形式為路塹式,邊坡為土石混合的凸形坡,近水平層狀結構,坡高40m,坡度85°,片理產狀260°∠12°,片理長度30m,間距0.3m,節理不發育,植被覆蓋度<5%。該邊坡目前正在發生碎落,在降雨、地震和風化等影響下,可能出現更大規模崩塌災害,如圖1。
圖1 K1784+300~K1784+600崩塌災害點
2.3 公路滑坡地質災害
公路滑坡災害是指公路邊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并對公路設施帶來危害的現象。調查路段共有滑坡災害4處,其中,K1398+450~K1398+500災害點危害較大。
K1398+450~K1398+500處路基為臺口式,巖性以土質為主,類均質坡體結構,風化嚴重,地下水發育不明顯,植被覆蓋稀少。目前該邊坡基本穩定,但在外部誘發因素作用下,仍有可能發生大滑坡,影響范圍長達50m,如圖2。
圖2 K1398+450~K1398+500滑坡災害點
2.4 暴雨洪水災害
暴雨洪水災害是指在暴雨洪水作用下,河流凹岸因水流的頂沖和斜沖,導致沿河公路路基和路面發生水毀的現象。調查路段有4處暴雨洪水災害點,其中,K1489+450~K1489+750處災害較嚴重。
K1489+450~K1489+750處為半填半挖沿河路基,路線走向195°,河流為山區開闊段,河床質為巨石、漂石,河寬約20m,河床比降2%,壓縮河道寬度8m,凹岸長度300m,彎道進口角度180°,出口角度210°,頂沖樁號K1489+650。路基采用路肩墻防護,坡高約3m,坡度85°,部分路肩墻基底被沖刷,如圖3。
圖3 K1489+450~K1489+750暴雨洪水災害點
2.5 公路泥石流地質災害
公路泥石流災害是指在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山區,對公路帶來嚴重影響的,由強降雨等自然災害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調查路段有2處泥石流災害點,其中,K1429+500~K1429+580處災害較嚴重。
K1429+500~K1429+580處為半填半挖路基,泥石流溝與路線走向基本垂直,溝道出口寬度約30m,堆積物組成特征為土石混合,厚度約2m,泥石流溝主溝平均比降65°,堆積物平均粒徑5cm,最大平均粒徑15cm,植被覆蓋稀少,邊坡坡面長40m,寬20m,巖體破碎程度嚴重。該泥石流溝已發生過災害,目前該邊坡基本穩定,影響范圍長15m,寬約4m,如圖4。
圖4 K1429+500~K1429+580泥石流災害點
3 G108陜南段自然災害防治對策
公路災害的防治方法較多,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災害所處的階段和危害程度,由一種或幾種措施組合,對公路災害進行防治。在工程措施的選擇方面,要考慮防治工程的特點、組合防治的效果和經濟因素,在防治效果和經濟上選擇平衡點[6]。
3.1基于災害防治的線位選擇原則
在線位選擇時,當通過災害體或災害易發路段時,避讓是最有效的防災方式。但由于經濟的原因,工程中不得不辯證地處理防災與工程投資間的關系[7]。本文針對水毀和地質災害防治兩個方面提出以下10個基于災害防治的線位選擇原則:遵守標準;避凹就凸;臨河設防;避窄就寬;綜合規劃,考慮變遷;繞避“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體;隧道口、橋頭應遠離不良地質體,即結構物應在災害影響范圍之外;路基可從古滑坡體坡腳以填方通過,在其上部則以挖方卸載方式通過;路線應避免從順傾巖層斜坡地段通過,不得已時應預加固邊坡;緩坡輕擾,陡坡防護。
3.2公路自然災害的過程防治對策
各災種防治對策要針對危害的發生機理、規模、危害程度等方面進行考慮[8]。根據這些方面再結合要達到的效果,從防治對策系統的角度確定治理措施。同時要從災前、災中、災后幾個方面進行防治,使災害的防治效果達到最好。
1)災害的監測:通過災害的監測能掌握災害體的活動性及穩定性,當監測到災害體以一定的速度在逐漸變形時,監測結果不僅表明了其活動性,同時也表明了災害體的不穩定性。
2)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措施:當災害處在加速階段時,需盡快采用一些手段,把災害的活動速度控制下來,把其對公路的損害降到最低。
3)災害穩定后的修復工作:災害發生后應盡快對災害體進行勘察,進行修復和防護。即對損壞的路基路面、公路附屬設施進行修復,使公路恢復到原來的面貌,正常發揮其通行能力。
3.3公路自然災害的工程防治對策
公路自然災害工程防治對策的選取應遵循“安全、經濟、耐久、和諧”的理念。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基礎上,防治工程盡量做到與環境協調、經濟。表2為常用的公路自然災害工程防治對策,選取防治措施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根據自然地質條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采用一種或幾種工程結合治理。
表2 公路自然災害的工程防治對策
4結論
1)通過實地調查查明了陜南秦巴山區地質構造、巖體性質、河流特征和地下水等主要環境條件,表明該區自然狀況極易誘發公路自然災害。
2)查明了G108線周至、佛坪和寧強段主要自然災害點,主要包括崩塌17處、滑坡4處、暴雨洪水4處和泥石流2處。對于災害規模較大、成因較復雜的災害點,對其邊坡形態和對公路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3)針對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暴雨洪水災害,從線位選擇原則、過程防治對策和工程防治對策等3個方面提出了防治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webnew/news_view.asp?newsid=1155.
[2]張紅梅.秦嶺北坡公路地質災害防治對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
[3]王福恒.基于GIS的區域公路邊坡災害評價與預測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1.
[4]于德海,彭建兵.陜南公路軟弱變質巖邊坡變形破壞特征的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7,15(4):559-563.
[5]于德海,彭建兵.陜西秦巴山區公路斜坡災害發育規律的研究[J].公路,2007,25(8):136-140.
[6]尹超,田偉平,李家春,等.關中環線陽郭段滑坡災害調查與防治對策[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7(5):863-869.
關鍵詞:水利水電,除險,技術研究
Abstract: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 certain material bas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a certain extent. To remove these risks, first of all to affect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technology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 TU27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能夠給商家發展的機遇。由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很多企業在進行工程施工的時候都會考慮節約成本這樣的問題。然而,光是節約成本就會很容易忽視別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施工的險情問題。水利水電工程的險情問題有哪些,如何進行除險,是企業領導和技術人員所要面對的問題:
1、水利水電工程的險情要點
1.1險情具有突發性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發生重大險情的突發性的特點就是自然環境的災害。包括:地震、山崩、泥石流等等。這些自然災害往往是突發的,沒有預測的。因此,他們往往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是最嚴重的。面對這樣突發性自然災害,工程人員進行緊急除險是非常重要的。
1.2不確定性
由于自然災害發生的時間和位置都具有不確定性,因此相關部門也難以預測災害的發生。當災害發生之后,技術人員一定要及時對工程受損的部位進行檢查,確定施工部位是否安全。然而,技術人員對于自然災害的二次發生不能夠準確地進行判斷,這就導致了有些工程的險情不能夠及時地進行排除,因此不確定因數多。
1.3破壞性強
自然災害的破壞性非常強,這會導致了施工工程發生險情,嚴重的還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對于水利水電工程來講,自然災害的破壞不僅僅是破壞工程本身,它還會對周邊環境進行破壞,導致日后施工困難。
除險施工技術研究
2.1水利水電工程除險的重點對象
水利水電的施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水利水電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江河堤防的裂縫和缺口。工作人員要對這些江河堤防的缺陷進行管理,
如發現堤防的裂縫和缺口有滲水、塌陷、裂縫變大等情況出現的話。就表明堤防出現了險情,應該及時地進行除險工作。如:裂縫險情的發生,導致的后果很可能會出現堤防崩塌,如果不及時的進行修補,就會發展成為缺口。堤防的缺口危害是非常大的,應該盡快進行排險工作。
第二:水利水電工程的滑坡、泥石流排險工作。地震、雷暴雨會對水利水電工程附近的山地造成破壞,對于工程的施工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危害水利水電工程的主要是山體的崩塌導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現這些自然災害的話,一定要實行相關的搶險排險措施保護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
第三:要對一些泄洪能力不足的土石壩進行排險工作。土石壩是我國很常見的壩型,然而我國的很多土石壩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典型的病險水庫。在過去的案件當中,發生事故的多數是土石壩。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積極采取措施對土石壩進行排險。
第四:泄洪洞、溢洪道以及消能設施的排險工作。水利水電工程是否安全,主要依賴該工程的泄水系統。泄水系統如果出現險情的話會嚴重損害工程的安全。
第五:開關站、輸電設備的排險工作。上文說到,地震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地震很容易對地面的建筑和電氣設施造成嚴重的破壞。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時的汶川大地震當中,由于地震非常強烈,造成了地面廠房,開關站以及工程的輸電設備受到嚴重的破壞。
2.2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主要內容
水利水電的除險工作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對險情進行快速的勘察,快速的勘察包括:對工程設施的勘察、對
于運行材料的勘察;勘察工程受損的程度和部位;獲取施工安全和自然災害的相關信息等。采用先進的技術都險情進行勘察,主要是為了能夠盡快的了解好工程的危害性。通過快速的勘察,能夠及時地發現相關問題,加上研究,及時的對事故現場進行排險工作。
第二,搶險人員要快速地到達現場就位。當工程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相關的搶險人員一定要快速攜帶搶險設備進場到位,這是實施搶險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必備的條件。在力求快速到達現場之余,搶險人員也要注意自身安全。由于自然災害很容易導致山體滑坡和道路的斷裂,這都會嚴重威脅到搶險人員的人生安全。因此搶險人員也要對受損的道路進行搶修(快速清除滑坡、修復斷裂坍塌公路、清除路邊的滾石等等)
此外,快速的進行搶險施工是非常關鍵的。搶險施工人員要主要按照工程除險的方法實施除險。關于快速搶險施工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選擇搶險施工的方法,要考慮當時的環境特征例如氣候特征、水文特征、交通特征等,確定有效的搶險方法。
2.搶險人員要及時分析搶險工作當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關
鍵技術要點,確保搶險施工的順利進行。
3.由于搶險的工作難度大,而且工作的時間比較特殊,因此搶險人員要科學的配資資源,確保搶險施工不受資源配資方面的影響。
4.對于搶險工作,工作人員要按照管理人員的指示有序地進行工作,面對作業現場,相關人員對作業面、搶險的工序、現場的道路安排要進行合理的規劃,保證搶險施工的高效指揮。
3、結束語
自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甚大,要做好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工作,對受損工程進行安全評價是首要的,搶險人員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對受損工程進行評估工作。進行評估之后要制定科學的除險方法,開展除險的研究工作,分析得出自然災害對于工程的破壞程度和破壞部位。針對破壞程度和部位制定合理的搶修內容,并明確搶修的范圍,有效控制工程險情。
參考文獻:
[1] 許佐龍. 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研究[J], 水利水電技,2012
關鍵詞:災害教育;地理教學;措施
1.以“樹立正確的災害觀”為教學主線
基于對全書的學習和理解,要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減災觀,這一主線要貫穿教學始終。通過第一章的學習,在理解自然災害定義及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各具體災種形成原因和條件的分析,佐證了自然災害形成的條件之一即以自然變異為誘因??梢?,自然災害是客觀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目前人類活動對于自然變異的改變還是有限的。但是,科學認識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規律,有助于有效地防治自然災害。因此,有必要認識主要自然災害、尤其是對我國影響嚴重的災種的成因、分布規律、特點(第二章的主要教學內容)。而自然災害形成的條件之二即有受損的人員、財產、資源等客體,而這些受災體易損性的不同,有可能“放大”或“縮小”災情損失的大小。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受災體特性不同,導致了同樣災強的自然災害發生在不同地區造成不同影響,也使得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成災特點不同。由于受災體易損性的人為可控性,降低受災體特性成為有效和主要的減災措施。因此,人們可以運用先進的科技,通過一定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保護受災體免受致災因子的損害,或降低損害的程度,還可以在災害發生之后及時救助、盡量減少損失,這就是防災、減災(第三章的主要教學內容)。所以,要讓學生變“抗災觀”為“減災觀”: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但是災害損害是可以減小的。
2.用系統觀理解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系統是由孕災環境、致災因子、受災體和災情共同組成的具有復雜特性的地球表層異變系統,災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綜合、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災情的大小與孕災環境的穩定性、致災因子的風險性、受災體的易損性有著密切的關系,防災減災工作要通過預測預報致災因子發生的可能性、增強地表系統穩定程度、降低受災體的易損性,來縮小災害影響的地域范圍、降低災害破壞的強度,從而達到減少生命財產損失的目的??梢?,一個區域所遭受的災害損失,與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抗災救災能力密切相關。用系統觀來理解自然災害,就能清楚地分析我國自然災害的區域差異特征、我國幾個自然災害多發區的成災特點和原因等問題。
自然災害是地球系統各圈層在形成和演變過程中,突發事件與人類社會系統相互作用的產物。因此具有隨機性、鏈發性、群發性、群聚性等自然特性,而人類活動的范圍和強度,影響了自然災害災情的時空分布與演化過程。“人口―資源、環境―災害”綜合制約作用影響著自然災害的強度、頻率和災情。防災減災成為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比如,對于洪水災害的防治,不僅需要單純的興修水利,更需要水土保持、植樹造林、江湖整治等綜合治理,要從被動的災來搶險、災后搶救轉變為積極的防汛、氣象、水文、保險乃至全社會的共同重視和聯合統一預防行動。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用系統觀來理解自然災害。
3.強調和演練災害自防、自救和互救
教改要求新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通過地理課程培養學生基礎地理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災害與防治》的選修課程中,對學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就數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幫助學生面對自然災害臨危不懼,有效避災,減小危險[4]。
在教材中,有專門的章節講解自然災害的自救互救知識,這部分內容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專門講解,還需要根據地區實際,選擇其中一兩種本地易發或頻發的災種,組織師生進行自然災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實際演練,使學生基本掌握緊急狀態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普及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常識,增強學生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技能。演練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假設地震發生,從教師喊出“地震了”開始,給學生10秒的時間來躲避,看學生的反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價、糾正錯誤行為,再選擇其他合適的時候進行一次演練;還可進行火災的疏散演練,讓學生熟悉學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請學校醫務人員講解如何做人工呼吸;還可模擬災后互救,設置部分學生被困的情景,讓其他學生去救援。
簡化大社會中實際的自然災害案例,實現小課堂上可操作的實踐情境模擬,有助于學生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4.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教材
首先是教學內容不一定求全,要注意詳略得當。比如,關注主要自然災害種類,尤其是對本區影響嚴重的災種;如果某一災害具有多種成災原因,可以著重介紹最常見的成因。其次是教學過程中可以調整教學順序,不一定忠實于教材編排順序。比如,可以從本地學生熟悉的災種引入講解,可以先介紹案例說明某災害的危害,再介紹其成因和特點。再者,要了解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對于熟悉內容可以忽略,而重點講解對學生來說陌生的內容。還有,就是要重視圖像的運用,看圖說話、圖文互解,其效果通常勝于單純的語言講述[7]。
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使用的教學方法、教具、輔助教學手段也往往是不一樣的,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充分調動學生潛能。有上網條件的學校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資料;有多媒體教學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觀看災害片,增強學生對于各種自然災害的感性認識;有災害監測站點的地方可以組織參觀學習。
關鍵詞:自然災害;社會科學;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 X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02
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是構成自然災害的兩個基本要素。傳統的自然災害理解范式認為這兩個基本要素中,自然力是主導因素,而把社會看成是完全被動的。日本學者金子史郎將自然災害定義為與人類關系密切,常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金子史郎,1981)但傳統的災害理解范式卻解釋不了越來越頻發的災害和因災害造成的人類生命和物質財產的巨大損失。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對自然界的影響程度越來越深。由全球變暖、環境破壞導致的自然災害數量正處于上身狀態,如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洪澇,這些災害的致災因子并非完全是自然界,而是人為因素占據了主要部分。
截至目前,不同學者對于自然災害定義的語言表述各有側重,沒有達到完全一致的共識。但有一點是學界較為公認的:由自然界引起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損失的才稱為自然災害。若對人類沒有造成絲毫損失和影響,則稱為自然變異,而非自然災害。例如深海下的地震、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地區的龍卷風等。因此,自然災害的預防、發生后的后果、減災措施、重建過程,都沒有辦法與人類社會相割裂開來。雖然目前有關自然災害的學術研究多側重于災害的自然屬性,以技術為主導的自然科學領域占據了大部分的話語權,但社會學作為一個研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互動的學科,一定可以在解決災害問題上做出自己的學科貢獻。
一、社會科學研究自然災害的意義
李永祥認為如果在研究過程中僅僅把自然災害理解為一個自然事件,那么在防災、應災、災后重建過程中體現出的諸如社會文化的變遷、本土經驗總結、社區成員的主動應對等具體問題將被忽略。(李永祥,2012)烏丙安認為民俗學家應通過廣闊深厚的自然生態背景來研究各種民俗現象的本質和其產生根源。(烏丙安,2002)自然災害體現的正是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過程,在全球自然災害頻發的當下,從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的視角研究自然災害,不僅可以豐富自然科學的視角。從多方面提供應災、救災的方法和途徑,更可以通過自然災害來研究社會的運行方式和文化的生成方式。
二、自然災害概念的界定
有一類學者是從自然和人的關系來定義自然災害的。日本學者金子史郎將自然災害定義為與人類關系密切,常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金子史郎,1981)在這里,金子史郎把自然災害完全看做是一個自然現象,而把人類看作只是被動接受自然災害的角色。而后來的學者提出,自然災害是人類勞動與實踐活動共同作用于自然系統引起的。全球范圍內的生態失衡雖然從表面看起來是由于自然系統遭到破壞而引起的,但實質上它反映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出現這種問題的本質是由于人的實踐活動進入自然系統導致的。(郭躍,2008)
黃崇福在定義自然災害時更加注重其造成的結果。他認為自然災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為主因造成的生命傷亡和人類社會財產損失的事件。所以,干旱、海嘯這些本身并不能稱為自然災害,而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有當它們對人類造成傷害時才能稱為是自然災害。(黃崇福,2009)
此外,郭躍還從個人和社會的角度闡釋了自然災害。他將自然災害與個人的不幸區分開來,災害應主要指給一個地區帶來損失的社會性事件,而不是針對某個或者某些少數人來講的。(郭躍,2008)
三、社會學視角下對自然災害的研究
社會學更加偏向把自然看作是一個社會性事件。自然災害擁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從社會屬性上來看,災害是人不能承受的自然變故,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自然災害的出現,可能是社會系統內部功能紊亂失衡的結果,也可能是社會結構被外部力量破壞的結果。災害的結果、過程、成因以及與社會的關系都顯現出明顯的社會學特征。(郭躍,2008)
四、人類學視角下對自然災害的研究
李永祥在一人類學研究中指出自然災害是一個和社會、文化、人類行為、政治經濟等密切聯系的過程。災害導致了嚴重的環境脆弱性和人類群體脆弱性,災害后果、救災過程和預防方法能夠改變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條件和文化類型。救災不應僅僅停留在提供物資的層面上,而是注重社會系統和文化功能的恢復,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李永祥,2012)
學者安東尼?奧立弗-斯密斯、蘇珊娜認為在自然災害的研究中,人類學的視角必不可少。他們認為堅持整體觀、過程論和綜合性分析的人類學能夠對災害成因及其后果影響提供一個更為完整系統的理論解釋框架,人類學的災害研究甚至能對當前人類生存境遇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分析。(安東尼?奧立弗-斯密斯、蘇珊娜,2011)同樣,我國學者張原、湯蕓也認為應該將災難的考察融入對人們生活世界的整體把握之中,而不是將災難從社會生活的經驗圖景之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個抽象的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這正成為人類學災難研究的一個基本路徑。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學的災難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們的生活經驗圖景,借助對災難現象的分析,就人類的生存環境、社會結構、價值觀念與歷史實踐進行深刻反思,從而審視人類社會在現代性轉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種種社會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應對現代化沖擊,以及怎么維持其生活可持續性等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張原、湯蕓,2011)
五、自然災害、生態與文化
張曦認為周期性與突發性的災害雖然給人類的生命及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但也使人們在這過程中不斷吸取教訓、累積經驗,在這過程中不斷更新社會機制或形成新的文化磧Χ栽趾Γ也正是這種新的文化使人類社會愈加進步。災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僅在災難應對中形成新的經驗,而且對于揭示社會的本質也具有積極意義。(張曦,2013)
1.自然災害、自然環境與本土知識
李永祥經調查發現在泥石流災害發生的時候,當地人面對災害的應急反應都基于當地的傳統知識,所以我們應注重對地方性應災知識的記錄和總結,這些將會對今后以及其他地方的災害應對提供有益的經驗。(李永祥,2012)
2.自然災害與集體記憶
櫻井龍彥在2005年對自然災害的民俗學研究做出了提倡。他通過對亞洲特別是日本與地震、海嘯有關的神話傳說等“口頭傳承”、紀念碑等可視性的“紀念物”以及慰靈祭祀等“祭祀活動”的分析,來探討這些記憶裝置中的“知識”與“智慧”的重要性。并通過挖掘人們對災害的記憶,以及對各國家、地區的災害觀、災害民俗的國際性比較,來考察其普遍性與多樣性。(櫻井龍彥,2010)
基于對因受修水庫的影響而遭到毀壞被迫搬遷的村落的研究,突出了哈布瓦赫在理解集體記憶與空間方面所作的理論貢獻,盡管哈布瓦赫主要參照的是已經有幸被納入現代城市理論的城市范圍,但他的理論也能很好地適用于鮮有文獻提及的村民。他們似乎是在現代化過程中失去最多的群體,但在這一過程他們強有力地團結在一起。(埃米里奧?馬丁內斯?古鐵雷斯、馮黛梅,2012)
王曉葵則通過比較中日兩國在建構地震災害記憶空間過程中的差異,分析了各自災害記憶的特點,揭示了其內在的原因。由自然災害而引起的共同體的崩潰和受災者精神上的巨大傷痛,無法完全由“個人的時間”來自然消除,它需要通過社會構筑的“追憶的秩序”來加以消解。而“追憶的秩序”的建構則受到國家權力、地域社會文化傳統的影響。(王曉葵,2013)
六、暮籩亟
李永祥認為災后重建作為歷時最長、影響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災害應對階段,其導致的社會矛盾和文化沖突也最為突出,因此應從災民的生活狀況出發,來總結災后恢復重建的各種經驗與教訓。(李永祥,2012;P.263-264)短期的災害避險雖可通過建立完善的預警監測制度、村落搬遷與臨時避讓等方法手段得以實現,但更為長期治本的災害避險則需要開展體系化的環境安全建設。(李永祥,2012)
趙延東利用社會信任理論來研究在社會信任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受災居民可以通過自己所在的社會網絡得到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同樣的社會網絡會對人們不同類型的活動產生不同的結果。社會弱勢群體更加依賴于自己的強關系網絡,這可能對其經濟恢復帶來不利影響。就宏觀社會資本的作用而言,居民的信任對災后恢復起著相當積極的作用,而居民的社會參與的作用則較為復雜。(趙延東,2007)
參考文獻:
[1]金子史郎.世界大災害[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81.
[2]王曉葵.災害文化的中日比較――以地震災害記憶空間構建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6:47-55.
[3]郭躍.自然災害的社會學分析[J].災害學,2008,02:87-91.
[4]黃崇福.自然災害基本定義的探討[J].自然災害學報,2009,05:41-50.
[5]李永祥.泥石流災害的人類學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8?14 特大滑坡泥石流”為例[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
[6]安東尼?奧立弗-斯密斯,蘇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譯.人類學家為何要研究災難[J].民族學刊,2011(4).
[7]張原,湯蕓.面向生活世界的災難研究―――人類學的災難研究及其學術定位[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7).
[8]菅豐.關于自然之民俗研究的三大潮流.《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9]野本寬一.提倡生態民俗學.《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10]鳥越皓之.試論環境民俗學.《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11]趙延東.社會資本與災后恢復――一項自然災害的社會學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7,05:164-187.
[12]櫻井龍彥.論災害民俗學.《現代日本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王曉葵,何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9.
[13]烏丙安.論生態民俗鏈――中國生態民俗學的構想[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3:83-86.
關鍵詞:自然災害;災害損失;經濟增長;投入產出模型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674(2013)11—047—05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尤其是最近幾年,地震、干旱、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自然災害對經濟的影響不僅限于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間接損失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來分析自然災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對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的計量方法的研究也不多見。對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測算,可以避免和減少因人為的主觀臆斷而造成的決策失誤,為制定防災減災政策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
一、吉林省主要自然災害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決定了吉林省自然災害種類多、范圍廣、程度深、危害大,每年干旱、洪澇、地震、風雹、低溫冷凍、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災、病蟲害等各類災害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其中旱災、水災、風雹災和霜凍災是吉林省的主要自然災害。
吉林是干旱發生較多的地區,也常是重旱區,干旱主要出現在春、夏季節,以春旱居多。春旱影響春播作物播種、出苗及幼苗生長;夏旱則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減產。水災主要發生在每年夏季主汛期,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地區暴雨和冰雹天氣時有發生,三江平原地勢低洼,因為排泄不暢,容易產生漬澇,遼河下游和松嫩平原是受澇次數較多的地區。“西旱東澇”是吉林省的旱澇分布特點。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大陸季風氣候明顯,各年的天氣氣候情況變化較大。有些年份作物生育期內會遇到低溫冷害天氣,熱量不足。作物不能正常成熟,造成減產,最容易遭受低溫冷害的作物是水稻和高梁,其次為玉米和大豆。霜凍主要是秋季的早霜凍危害大,這期間作物尚未成熟、收割,容易受凍而減產。春末至初秋期間的降雹也可對農作物造成危害,在春小麥成熟期及玉米、高梁等作物抽穗開花期如降較大冰雹對作物危害較重。
二、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自然災害直接造成的物質形態的破壞,不含任何中間環節和間接的經濟損失,一般可以用市場價格來計算。間接經濟損失是指災害發生時或發生之后除可直接計算的直接經濟損失之外所造成的損失,如因自然災害使企業停減產造成的損失,或者因暴雨洪水導致農作物減產欠收而引發市場糧食價格上漲引起消費支出增加造成的損失。間接損失主要包括間接停產損失、中間投入積壓層損失和投資溢價損失。間接停產損失是指由于經濟活動的關聯性,生產單位、行業和部門有著緊密的投入產出連鎖關系,一個企業的停產會間接地影響有投入產出關系的其他企業的產出,即使后者的生產功能并未受到災害的直接破壞;中間投入積壓層損失是指由于生產的停滯,造成材料和半成品的積壓增加,這種積壓的增加造成資金占用增加的機會損失;投資溢價損失是指災后的恢復過程中需要動用沒有災害時可用于生產性投資的資金加以彌補,這種由于財產補償引起生產性投資減少所產生的機會損失稱為投資溢價損失。[?!?/p>
民政部曾會同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統計局、地震局、氣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門對2009年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情況進行了全面會商和核定,結果表明:2009年以來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了約4.8億人(次)受災,死亡和失蹤1528人,緊急轉移安置709.9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4721.4萬公頃,絕收面積491.8萬公頃,倒塌房屋83.8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523.7億元,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2005年,吉林省遭遇了較為嚴重的水旱兩災,大暴雨引發的洪水使河堤決口、損壞鐵路、公路、輸電線路,損壞房屋12.5萬間,絕收面積達到66萬公頃,轉移安置人口9.7萬人。2009年,吉林省遭遇了較為嚴重的旱災,受災面積244萬公頃,糧食產量同比下降13%以上,部分地區減產三至四成,糧食質量也有所下降。
三.自然災害損失的評估
自然災害損失的評估主要是對間接損失的評估,本文使用投入一產出模型對其進行分析計算。
1.農業損失的評估
投入產出模型是根據投入一產出原理建立的一種經濟數學模型,投入是指從事一項經濟活動的消耗,產出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結果。對于自然災害損失而言,主要是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損失,本文運用產品均衡投入一產出模型評估總產出的損失,在利用投入一產出表進行實際分析時,考慮的問題要更復雜。由于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最大,且農業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數據相對于其他產業損失較為容易搜集和計算。因此,我們借鑒相關研究,以農業為例,建立災害損失評估模型,分析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假設災害發生之前的經濟系統是一個運行良好的系統,并假設系統的結構比例關系在災害發生之后沒有發生變化,本文按照這種結構比例關系來分析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以吉林省統計局2007年編制的42部門的投入一產出表來計算農業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總損失。農業損失既包括了最終產品的損失,又包括了間接經濟損失。因此,本文將農業損失看成農業部門的總產品的損失,并假設其他部門的最終產品不變,根據2005年至2010年吉林省農業統計年鑒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的數據,利用投入一產出模型計算出吉林省2004—2009年農業間接經濟損失和農業總損失,計算結果見表1。
2.受農業損失影響的各部門總產出損失的評估
根據整理后的投入一產出模型,我們計算出受農業損失影響的各部門總產出損失,計算結果見表2。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農業總損失對其他各部門總產出的影響是不同的。以2008年為例,農業總損失對食品制造業及煙草加工業的影響最大為7.6億元,占除農業以外其他產業部門總損失的24.2%;其次是化學工業的損失為6.7億元,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的損失為3.2億元,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損失為2.2億元、分別占其他產業部門總損失的21.4%、10.3%和7%。這主要是因為受自然災害影響造成糧食、水果蔬菜和煙葉等產品產出下降,進而使食品制造業及煙草加工業受到一定程度損失。因農作物產量的減少,以農產品作為原料、燃料的產業也受到間接影響,如石油加工業、煉焦業及核燃料加工業等。通過上表也可以看出,農業災害損失對公共管理、社會組織、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3.自然災害造成的總損失
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農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最大,災害造成的損失也最為嚴重,但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它的地位決定了農業對其他產業的相關影響非常大。嚴重的自然災害可以造成農作物大面積減產或絕收,進而會對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材料的工業及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產生直接的影響,并波及到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與質量,進而影響整個經濟的正常運轉。因此,在本文中假定自然災害造成的總損失為農業總損失與受農業損失影響的其他部門產出損失之和,計算結果見表3。
四、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自然災害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對原材料、中間品、生產設備、廠房、基礎設施等有形資本的損毀,還通過推遲當期消費,增加強迫性儲蓄,從而降低社會總需求,影響社會總產出水平等方式來抑制經濟增長。在分析自然災害損失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中,本文主要應用哈羅德一多馬模型進行分析。
為了分析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本文將災害損失分為需要重置的損失和不需要重置的損失兩類。需要重置的損失是在受災后需要恢復重建部分的損失,不需要重置的損失則是在受災后不需要恢復重建部分的損失。需要重置的損失將使本來可用于投資其他項目的資金用在災后恢復重建上,對經濟增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不需要重置的損失則沒有。本文假設所有的災害損失都是需要重置的,即總損失就是重置損失,全部積累均轉化為投資。
設第t年災害經濟損失中需要重置的部分為Lt,若沒有災害發生,假設恢復重建的資金Lt可以全部用于其他項目投資,則經濟增長率將變為式(1):
用資本形成總額代表第t年總投資,即第t年的新增資本存量,所需數據來源于2010年吉林省統計年鑒,自然災害損失數據來源于表3。為了使計算口徑一致,在計算實際經濟增長率時要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將2003—2009年各年的地區生產總值、資本形成總額和自然災害損失額全部轉化成以2000年的不變價所表示的換算值,以便于在計算國民經濟損失時進行橫向比較。根據上面的公式計算出的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2004—2009年,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吉林省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減少0.4%,和平均實際經濟增長率14.1%相比,還比較少,但是如果這種減少持續若干年,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將不容小視。
氣候知識與農業生產問題相結合
研究以前的文綜試卷,我們不難發現,氣候知識的考查大多為選擇題,并且多以氣候類型的判讀為主,即告訴氣候資料,判斷氣候類型。但這幾年對這類問題的考查又深入了一步,在考查氣候知識時多與農業生產問題相結合,把氣候自然作為一個考查的重點,農業生產的特征地域性和季節性的形成與氣候息息相關,所以氣候知識的考查與農業生產問題相結合就不言而喻了。如2009年綜合題第36題就以厄瓜多爾花卉的生長描述花卉生長的自然條件。2010年綜合題第36題就以伊犁河谷地區氣候的變化與農業氣象災害結合,考查氣候知識。
災害問題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
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長河中,自然災害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自然災害危害大,給人類的影響相當深刻。而且發展到今天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快??疾樽匀粸暮χR,時常也給人們敲響警鐘,人類應該怎樣發展?我們的行為到底對不對?什么樣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
自然災害與工農業生產、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如沙塵暴、洪澇、干旱、寒潮、干熱風、臺風、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噴發等。作為現代學生,必須去面對它,加強對它的研究,降低災害的程度。自然災害話題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如2008年、2010年試題的農業氣象災害問題和防治。2010年試題以沙塵暴引入就是較好的例證。
一般知識與高考思路相結合
通過回顧就會發現,初中地理教材就是先從地球的位置,世界的陸地和海洋,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的差異,世界的自然資源等方面了解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從世界的居民、世界的宗教、世界政治地圖的演變了解世界的人文特征,再從世界分區了解各區域的特征,也是從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為線索了解,然后再了解代表性的國家,對于國家中的分區,還是這個思路進行的。分析2006年、2007年、2009年對國家知識考查可發現,國家內容考查的一般思路是: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如2006年緬甸都城遷移,從位置、氣候、城市等方面考查;2007年孟加拉國考查,也是位置、地形、氣候,地形、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等方面考查;2009年厄瓜多爾的考查,也是以位置、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考查。這樣的考查思路,也正是符合了中學地理教材設置的特點以及學習地理教材的方法。
地理命題與歷史知識考查相結合
歷史上有些地區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是文明的發源地,然后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文化擴散和文化傳承的結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人類的不合理開發利用,一些文明發源地走向衰落。這類地區見證了人類的繁榮與衰退,應該成為地理命題的著眼點,同時也告誡人類要牢記歷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地理歷史是一個交錯的概念,只有找準地理命題的切入口,才能做到有效復習。如2002年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東京汴河沿岸商業繁榮景象,考查經汴河運往東京的稻米生產地,北宋后,汴河河道淤淺,漸至涸廢,考查黃河泛濫成災的原因。2005年以高壓背移動考查風向變化印證《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故事。以河西走廊地區的變化,考查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2006年以我國鐵路建設史考查地理知識。2009年又以《三國志》中材料引入,考查古荊州的交通區位及當時的農業發展條件。所有這些無不說明史地一家,借古鑒今。
特定問題與一般規律問題相結合
地理知識有一般性規律,也有特殊性,所以地理問題設計時特殊性問題考查明顯。氣候類型的分布有一般性規律,如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區域,但在南回歸線及附近地區,如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由于有東南信風、暖流及地形迎風坡的影響也分布有熱帶雨林氣候。又如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至40°,但在大陸西岸的地中海沿岸超過40°N緯度也分布有此氣候類型。赤道的氣候特點呈現熱帶雨林氣候,可也有特例,譬如在赤道穿過地區中,東非高原并未發育熱帶雨林氣候,而是發育成熟了熱帶草原氣候,這個知識點在歷次考試中經常會考到。而自然帶的分布有地帶性規律,但受到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所以,分布才有了特殊性。工業布局時受三廢影響,布局有一般性,但考慮工業慣性時又有了特殊性。種種問題表明,地理學中的特殊性問題應該是我們深入研究的,出題自然也成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