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發展方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是農村人口至今仍占總人口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三農”問題始終關系國家穩定與發展的全局。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鍵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樣,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也在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內涵
黨的十七大報告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代替過去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只改了一個詞,但內涵卻發生重大變化?!霸鲩L方式”主要是研究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源、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的效率,而“發展方式”則不僅包括經濟效益的提高、資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經濟結構的優化、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內容。相應地,與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相比,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或從外延型增長向內涵型增長轉變外,還應有如下要求。
(一)向農業發展目標的多元化轉變。農業經濟運行的情況要用綜合目標體系來考察。這包括: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程度;農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資源和環境對農業發展的承載程度;城鎮化進展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程度;農業從業人員的增收幅度。此外,還有一些社會政治指標:農村教育水平、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村民自治能力、農民個人的發展程度,等等。
(二)向農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并舉轉變。荷蘭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頃,但其農產品出口僅次于美國,人均創匯8萬多美元,大大超過美國。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以色列,1991年農產品出口創匯6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5.6%。我國不少農產品的生產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頃耕地化肥施用量高達366.5噸,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別是日本、美國、法國的1.6、3.6和6倍,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還污染環境。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受技術壁壘的影響,雖然原因復雜,但與自身存在的質量、標準等問題也分不開。因此,轉變我國農業發展方式,必須堅持質量和效益并舉的方針。要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重視品牌的創立和質量安全,努力實現初級產品向終級產品轉變,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轉變,由無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轉變。
(三)向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轉變。農業產業結構由農產品市場決定,不同層次的社會需求將形成不同的產品結構和服務需求。以往,我國農業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供給不足?,F在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總量已基本平衡,豐年有余,農產品季節性、區域性供大于求的現象經常出現,這表明農業生產上存在階段性、結構性和地區性過?!,F階段,要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和區位特點為基礎,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面向市場要求,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專業化生產和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此外,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生態保護、觀光休閑等功能。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就要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發展,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開發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多功能農業。
(四)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轉變。我國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農業生產消耗大、產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支撐更多人口和更大規模的經濟發展,必須建設生態能自我維持、資源能多級循環利用、經濟能獲得較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農業。
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途徑
(一)建立農業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
資金供給短缺是制約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因素之一。應從切實保障農業投入出發,建立“政府財政投入啟動、信貸投入助推、農戶投入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農業投資體系。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財政投入和金融信貸向“三農”的傾斜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增加農業信貸投入,減少農村資金的非農化流失。較大幅度地增加農業生產環節的補貼,充分調動廣大農戶和集體經濟組織增加投入的積極性。此外,要優化農業發展環境,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二)實施科教興農戰略。
在我國農業面臨日益嚴峻的資源約束條件下,科技是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因為無論是提高農業的產量、質量和效益,還是增強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都依賴于農業科技的進步和創新。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30%,分別比發達國家約低30個和40個百分點左右,且農業人才嚴重流失。因此,必須實施科教興農戰略。
1.大力加強農業技術的研究和開發。要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重點,組織科技攻關和技術引進,實現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要加強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延長農業生產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圍繞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方向,在農作物育種技術及新品種選育、優質特色畜禽、水產品種培育及農藥、動植物無特定疫生產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同時,應集中突破一批節能、節水、節地、節肥、節藥和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加大先進實用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力度,重點抓好優良品種、節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作物栽培與管理等的推廣。建立新型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強化農技推廣服務的公益性職能,全面推進農業科技人戶工程,扶植農業科技示范戶,提高他們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強農業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健全農業科技交易市場網絡,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3.加強對農民的培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著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使其實現從經驗型向知識型、從單干型向組織型、從身份型向職業型、從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現在農村文盲人數雖然減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并不多。因此,必須對農民開展農業生產技能、經營管理和政策法規培訓。首先,要在切實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通過發展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種短期培訓,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能。其次,要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農村傳授科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動。再次,要加大對大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農林專業學生的助學力度,鼓勵他們畢業后到農村,為發展現代農業建功立業。
(三)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推進農業產業化,通過龍頭企業一頭連農戶、一頭連市場,實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徑,解決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矛盾,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農業的比較利益。實現農業產業化應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調整和優化農業經濟結構。一要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精心組織糧、棉、油、禽、菜等骨干農產品的生產。二要以資源為基礎、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導,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促進農業的多元化經營、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規模優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2.引導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產。現代農業,要求從田頭到餐桌各個環節的標準化,標準的內容延伸到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儲運等各個環節。因此,必須嚴格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加快農產品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的檢驗檢測,保證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3.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戶小規模、集成大群體式的專業化、區域化的農業生產基地,并培育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園區等市場主體,使它們成為連接農戶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強化合同管理,使他們與農戶形成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以降低農業生產風險,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適應農業市場體系和國際化要求,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加強對農戶的農機、水利、信息、技術等服務,形成農村社會化服務的良好環境,為農產品創造增值的機會。新晨
(四)深化農村改革,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體制、機制保證。
由于城鄉二元結構和發展階段的影響,我國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還面臨體制性約束,主要表現在:對農業的長期過度索??;對農民、農村和農民的歧視性待遇;政府對農業的干預過多等。因此,必須深化農村改革,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體制、機制保證。
1.在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創新農業經營方式。長期以來,人們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視為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最大的制度障礙。其實,家庭經營制度是天然適應農業特點的經營形式,也是保護農民基本權益的有效形式??v觀世界各國,凡已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國家,無不實行家庭經營。因此,農業家庭經營與農業現代化并不矛盾,關鍵在于工業化要向家庭經營注入現代生產要素,城鎮化要為擴大家庭經營規模轉移農村人口,市場化要為擴大家庭經營提供完善的社會化經濟技術服務。在當前和未來很長的時間內,這種生產經營機制適應我國農業狀況,是我國農業基本的生產經營制度。因此,必須在堅持這一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方可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同時,要探索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如,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從而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優化現代農業組織體系。
關鍵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問題 措施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海陽市作為農業大市,發展基礎又比較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義尤為重要。必須正視現存問題,積極轉方式,精心調結構,推動海陽農業平穩較快發展。
一、清醒認識現存問題,明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性
近年來,海陽市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深入貫徹中央有關強農惠農政策,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生產經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推動了全市農業持續健康發展。但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不足方面和薄弱環節。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發展后勁不足
近年來,海陽市每年都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但從調查情況看,由于配套設施跟不上,致使部分工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農業基礎設施的落后,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而且從根本上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2.農業產業特色不突出,規模優勢不明顯
突出表現為地區結構雷同現象比較突出,區域主導產業規模較小,特色產品比重較低,品牌農產品較少,農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從規模上看,作為海陽農業的兩大支柱產業蔬菜和果品,與周邊縣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據統計,海陽市蔬菜種植面積僅占萊陽市的30%左右;蘋果種植面積僅為棲霞市的40%左右。從特色上看,經過多年的發展,海陽市蔬菜種植依然主要是黃瓜和西紅柿兩個品種,蘋果主要是紅富士和嘎拉等品種,缺乏名特優新品種的引進和種植。
3.農業服務體系建設亟需進一步加強
從調查情況看,海陽市農村基層公益性農技服務難以適應農業生產發展要求,突出表現在農業科技隊伍建設和農業科技投入兩個方面。從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的現狀看,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科技人員知識老化、知識更新緩慢等問題十分突出。從農業科技投入方面看,農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農技推廣人員工資缺乏保障,從而嚴重影響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
4.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較少,輻射帶動能力較弱
近年來,海陽市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投入力度,但目前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與周邊的萊陽市有很大的差距。且大多數企業只是簡單再加工,缺乏真正具有產品發展前景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優勢企業。
二、積極探索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途徑
海陽市是農業大市,發展基礎又差,轉方式調結構更迫切,任務也更艱巨。必須認識到位,措施得力。
1.進一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精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在正確處理好糧食生產和結構調整的關系、保持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立足本市的資源優勢,精心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不斷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當前,要大力發展好兩大支柱產業。一是要加快發展果蔬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海陽市初步形成了“南菜北果”農業結構發展布局,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但與周邊的萊陽市和棲霞市相比相差還是很大。要按照“一片兩帶”經濟發展布局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調整和發展力度。在膨脹規模的同時,加快名優特稀品種的推廣和更新,提高產量、品質和檔次,打造知名果蔬品牌,以品牌拓市場,從而提高海陽市果蔬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突出發展畜牧業。畜牧業已成為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被公認為是農業的朝陽產業。2002年,海陽市被確定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要充分借助這一優勢,把突破性發展畜牧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在抓好傳統畜牧養殖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畜牧新品種和先進技術的引進力度,進一步完善畜禽疫病防治措施,加快發展規模化、現代化、無公害畜牧養殖小區和養殖場,以此不斷膨脹畜牧業規模,改善畜牧業結構,提高畜產品質量,提升畜牧業在富民強市中的地位。
2.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抗御自然風險的能力
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前提和基礎。根據海陽市目前的情況,當前要突出抓好節水灌溉、完善農田水利工程,提升水利現代化水平;健全和完善農業風險防范機制,加強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預警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抗災能力;加快農村沼氣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環保、節約、生態、有機農業,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3.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著力提高農業整體效益
現代農業條件下,農業不再是簡單的農產品生產,而是包括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等多個環節;農產品競爭不僅僅是產品層次的競爭,而是更多地取決于產業發展水平的高低;農業整體效益的提高既離不開生產這個環節,更需要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水平來實現。針對這一情況,在農業結構調整中要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要重要培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領域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密切產業化鏈條,使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二是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支持和引導農民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現在生產、服務、營銷等環節的聯合與合作,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生產效率,增強市場應對能力。
關鍵詞:農業發展方式;內涵;路徑
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內涵
農業經濟發展整體思路已由"轉變發展方式"替代了"轉變增長發展方式"。雖只一詞變化,但內涵卻發生了重大不同。農業增長方式主要是考慮農業經濟增長過程中總量增長機理的研究,突出產出的效率問題。而發展方式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體,核心在于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即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結構優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和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做到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因此,農業發展方式與農業增長方式對比不僅是農業概念上的擴展、功能的多元化和效益的均衡化[1],還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需要。
二、制約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因素
(一)制度因素
1.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制度對農業發展至關重要。在改革開放初期,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度極大釋放了農民積極性,是符合當時整個經濟環境的。但隨著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該制度已經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進行重新的制度安排。以土地流轉為主要內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必將成為我國土地制度的第四次變遷[2]。但目前我國還沒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轉機制,各個地方都在探索中。
2.農村勞動力轉移制度。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相輔相成的。合理的農村勞動力轉移不但可以使有限的農村土地資源等得到優化配置,還可以為二、三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但現階段我國在勞動力轉移上面還有很多的制度和現實制約,城鄉結構的二元化,使得農民的戶籍、就業、社會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和城鎮居民有很大差異,而依附這些制度的利益分配也不公平。并且隨著勞動力轉移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難度、農村勞動力結構失衡等這些因素都會制約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科技因素
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歸根結底取決于科技因素。2005年我國每千公頃耕地化肥施用量高達366.5噸,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別是日、美、法的1.6、3.6和6倍,不僅成本高,產品標準也低。目前,在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30%,比發達國家約低30個和4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人才流失嚴重[3]。尤其農村信息化建設更是嚴重滯后,信息溝通渠道簡單。
(三)資本因素
1.物力資本。從世界范圍來看,農業需要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根據統計資料分析在1998年對我國農業支出占當年財政支出比重為10.69%,而后逐年下降一直到2004年達到低點7.12%,雖然近幾年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都在8%左右。另一方面,農業對資金的不斷擴張的需求也沒有得到金融制度上的安排。首先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無法為農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其次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會更多的規避對農投資;還有現在民間融資渠道還缺乏規范化的管理制度,目前已引發局部風險,也增加了融資成本,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人力資本。根據2006年國務院研究室報告顯示,20%的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3.4%的接受過初級職業培訓,0.13%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76.4%的沒有接受過任何技術培訓;2009年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顯示,1.45億外出轉移勞動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5%[4]。而法國7%以上的農民具有大學文憑,60%具有中專水平,德國7%的農民具有大學學歷,53%的農民接受過2~3年的職業技術培訓,而日本5.9%有大學文憑,74.8%接受過高中教育,初中畢業只占19.4[5]。所以我們在人力資本上和國外差距非常明顯。
三、構建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
(一)加大對農業投入
不斷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加大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也是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雖然按照《農業法》規定:國家逐步提高農業投入的總體水平。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于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但現實并沒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去執行。因此構建"政府財政投入啟動、信貸投入助推、農戶投入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體系[3]。建立健全財政支農的穩定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拓寬支農投入渠道,穩定增加農業生產環節補貼幅度,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為農村經濟發展變革提供資金支持。
(二)實施科教興農
1.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首先繼續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農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程度直接關系農村發展的未來;其次在有條件的地方實施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并逐步納入義務教育范圍;還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歷教育對農業發展推動作用有限,只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培養農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關鍵。
2.提升科技對農業的作用。首先大力加強農業技術研究和開發。農業科技進步,是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動力,起決定性作用。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增加農業科技轉化的力度,建立一批農業技術研發中心和示范基地,解決育種、儲運加工等關鍵技術問題;其次推動農業技術推廣和普及。搭建技術供需平臺,逐步形成"專家+科技人員+示范戶+農戶"的科技成果推廣和普及機制。完善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建設,暢通渠道;最后加強農村信息化網絡建設,不斷拓寬農業信息和技術傳播途徑,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技術的便利,引導農民學技術、用技術、在實踐中創新技術積極性。
(三)創新農業生產組織方式
首先用抓工業的思路來抓農業建設。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和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植力度,逐步推進農業"企業化"建設,強化分級管理及支持力度;其次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化建設,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資源互補、生態發展"的要求,集中打造基礎先進、配套完善、交通發達、產業集聚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園區[6];最后積極引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聯系市場、政府和農戶的紐帶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為農業產業提升和適度規模的農業發展提供資金、信息和人力等支持。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
(四)加快制度創新
一方面要變革農村土地制度。在土地承包責任制基礎上,完善土地流轉制度。目前需要對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進行 修改,需要出臺《土地流轉法》,來規范和引導土地的合理流轉。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戶籍制度,按照國際慣例建立城鄉統一的以身份管理為核心的人口流動制度,還要建立城鄉統一的保障、教育和就業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為農村人口的正常流動掃清制度障礙,加快農村勞動力的合理快速的向城鎮轉移[5]。
【參考文獻】
[1]唐思航、韓曉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J].北京社會科學,2010(2).
[2]閔墨.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問題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3).
[3]吳向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內涵與途徑[J].經濟縱橫,2008(2).
[4]聞學良.試論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意義與思路[J].江西農業學報,2010(8).
山東沂南縣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大力實施農業基地園區化、農業生產標準化、農產品品牌化戰略,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精準、優質、高效型現代農業的轉變,促進了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目前,全縣有機農業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有機農產品年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示范帶動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7.7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275元,同比增長7.3%、14%和13.8%。
著力推動農業基地園區化發展。規劃發展現代農業片、西部生態片、東南部生態片三個現代農業片區,集中打造臨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沂蒙綠源、汶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等基地園區,形成10家市級都市農業示范園區和23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園區,面積達到7萬畝,發展優質農產品基地210個,面積達到43.5萬畝。同時,通過加快工商資本注入農業步伐,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多種產業化發展模式,全縣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110家,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195家,先后有226個農產品通過國家有機認證或轉換認證,3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全國優質黃瓜生產第一縣、全國鴨業生產加工第一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設施蔬菜發展基地縣。
著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入到農業基地園區的建設進程中,指導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創新管理方式,用現代科學的管理理論指導基地園區農業的生產實踐。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突出“優質糧油、有機蔬菜、環保養殖、生態林果、高效烤煙、現代漁業”六大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值,孵化農業科技,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同時,推廣完善生產記錄和基地追溯編碼制度,完善22種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新評選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5個,新建標準化畜牧養殖場20個。
著力促進農業品牌化發展。立足資源優勢,選擇特色農產品,全力打造推介農業品牌,實施農業品牌化發展戰略,先后培育最具有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3個,山東省著名商標6件,市級以上知名品牌56件,“孫祖小米”、“耿府桑茶”、“雙堠西瓜”等一批沂南優質農產品品牌逐步在全國打響,農業品牌成為農業增效、農業致富的“助推器”。 “孫祖小米”每公斤賣到56元,雙堠鎮埠口村“綠蒙山油桃”賣價由原來每公斤8元增加到15元。
__要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必須實施“創新強農”戰略。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總戰略全面貫徹落實到高效生態農業發展中去,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增收致富為農業發展的雙重目標,堅持富民強農基本宗旨、家庭經營基本制度和統籌城鄉發展基本方略,以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為動力,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致力于提高農業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市場競爭力,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產業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和基礎保障體系,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__實際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實施“創新強農”戰略,具體來說就是要:
一、推進農業發展理念創新
要樹立五個農業發展新理念。強化農業人本化理念,把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貫穿于現代農業發展的全過程,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把調動農民積極性作為農業發展根本動力,努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使現代農業成為能讓農民致富的產業和體面的職業;強化農業多功能化理念,順應農業功能不斷拓展的趨勢,充分發揮農業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就業致富、生態保育、文化傳承和休閑觀光等多種功能,推動農業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強化農業工業化的理念,科學借鑒現代工業發展的理念,推進農業經營的專業化、規?;?、企業化和生產的標準化、清潔化、機械化;強化農業產業化理念,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分工協作,完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四位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強化農業生態化理念,引導農業走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發展軌道,優化農業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
要在堅持農戶家庭經營的基本制度長期不變的前提下,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形成以專業化、規?;⑵髽I化的家庭農場經營與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雙層經營體制。深化農地經營體制改革,鼓勵農民自愿轉讓農地承包權,建立流轉市場,積極促進農地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經營水平。進一步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培育一批有強大的市場經營能力的貿易流通型的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物流基地,建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拍賣市場、期貨市場多層次市場有機結合,實物交易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物流體系。
三、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創新
按照區域化布局的農業塊狀經濟和貿工農一體化的龍型經濟要求,大力推進標準化、產業化的特色產業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功能區建設,積極培育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著力打造一批有區域知名品牌、擁有連片基地的特色農業強縣強鎮。充分發揮__水稻科研力量強和稻作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積極推進水稻生產的規模經營,建設一批高產高質高效的水稻生產示范縣、鎮和稻作文化示范點,努力提高__糧食生產力水平。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農家樂休閑觀光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業。
四、推進農業科學技術創新
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動力,實行農業高產優質高效技術與循環經濟技術有機整合,注重研發和推廣與精致型農業產業相配套的、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技術,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農業功能多樣化的要求,大力推進農作制度改革和生產模式創新,重點推廣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設施農業、循環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有機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創新,建立和完善首席專家、推廣教授、科技特派員、責任農技員制度,構建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
一、調整糧食結構,穩定糧食產能
在穩定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科學調整糧食種植結構,正常年景全市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6億斤階段性水平,積極推進高產創建活動,推廣保護性耕作、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等新型配套技術,輻射帶動糧食高產穩產。探索啟動糧食改飼料耕作和種養加相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利用秸稈資源開發青貯飼料,實現與畜牧等產業融合發展。擴大富硒水稻種植面積,把富硒大米做精。擴大鮮食玉米等優質糧食品種比例,擴大種植規模,鮮食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到5萬畝以上,加大對鮮食玉米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開發精深加工產品。
二、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
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培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積極發展人參產業:充分利用“藥食同源”和新資源食品的巨大空間,加快人參GAP種植基地、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市場銷售、服務平臺等體系建設,推廣農田地栽參技術,擴大農田地栽植人參面積。推動人參食品、人參保健品、人參化妝品和藥品、人參生物制品的開發研發,扶持發展有機參茶、人參米等產品,支持利用副產品生產菌肥、驅蟲劑、飼料添加劑等制品。重點推動與恒大集團等大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快精深開發項目建設進度。加快發展食(藥)用菌產業:依托吉林農大產學研用合作基地,加快建設集中連片的黑木耳、香菇等產業園區,扎實推進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培育發展食用菌食品、藥品、保健品,推動實施一批食(藥)用菌精深加工項目,食(藥)用菌生產面積今年要達到550萬平方米。突出發展園藝特產業:積極培育發展山葡萄、堅果、水產、林產品深加工、森林綠色食品、林業苗木花卉、環城農業、休閑旅游農業、創意農業等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每個縣(市、區)要新建2個以上示范基地,抓好中藥材、藍莓、五味子、大榛子、山核桃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工程。大力發展棚膜設施農業。加快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穩定常規蔬菜面積,擴大棚膜蔬菜規模,提高反季蔬菜生產能力和標準化生產水平,推進觀賞采摘結合,鼓勵棚膜油桃等反季種植和銷售,提升種植效益。
三、培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化步伐
下一步,將把龍頭企業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關鍵措施來抓,重點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大中型龍頭企業,抓好20個超千萬元農業重點項目建設,把優質的水稻、鮮食玉米等特色產品加工成高品質、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打造優質、精細、高效的山區農業特色,以龍頭企業為動力,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進程。
四、實施科技攻關,推動結構調整
充分發揮農業科研、技術推廣體系健全,農業科技人員數量多水平高的優勢條件,進一步提升市農科院水稻、大豆、玉米科研育種水平,爭取在生物育種、智慧農業上取得突破,快出品種、出好品種,為種植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撐;利用吉林人參研究院、農業部人參加工中心和吉林省人參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人參測土施肥和原料檢測中心、人參產地加工技術集成基地等國家和省級平臺有利條件,加快人參品種、配套技術研究推廣,加快人參食品、人參保健品、人參化妝品和藥品、人參生物制品的開發研發,迅速做大做強通化人參產業。
五、強化質量安全,突出品牌建設
一、河北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財稅政策取得的成效
2009年河北省財政支出繼續向農業傾斜,在促進河北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09年全省農林水事務支出264.8億元,增長74.3%。
(一)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省財政整合資金7.3億元,集中用于80個縣農業節水設施改造建設;落實資金4.4億元,支持農村水電、測土配方施肥、農技推廣和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
(二)認真落實惠農政策。組織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68.1億元,比上年增長13.3%。省級投入4.54億元開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全省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達到80%。
(三)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和現代農業發展。全省投入25.6億元,建設高標準節水農田156.6萬畝,完成生態綜合治理12.4萬畝,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199個,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落實資金2.3億元,支持發展設施農業和現代果業,促進奶業產業升級。
(四)擴大支農資金整合試點。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的省級試點縣達到34個,自主試點縣達到40個,落實補助資金1.2億,拉動社會投入11.7億元,促進了農業產業升級、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
二、河北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財稅政策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稅政策的引導性未充分發揮。目前,河北對農民的四大補貼,只有農機具購置補貼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對于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等補貼,雖然政府動用了大量的財力,但是發放到農戶手中的補貼還是比較少,無法對農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對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其他補貼項目,補貼的力度和覆蓋范圍還不夠大。例如: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在農村還未普及;溫室大棚地基、墻體等的設施農業的土建部分還未列入補貼范圍;農民專業合作社補貼覆蓋面窄、手續比較繁瑣,等等。
財政補貼對于生態循環農業考慮不多。目前,還缺乏專門針對于有機生態循環農業的補貼。另外,財稅對農膜、化肥和農藥在稅費上的減免,會鼓勵越來越多的化肥、農藥的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質和自然肥力越來越差,從而導致農作物農藥殘留的種類與殘留量越來越多,對居民健康的損害越來越大;而農膜的大量使用則會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
(二)財政支農資金仍然存在管理部門多、投向零星分散問題。以承德縣為例,2008~2010年上級累計下達到縣的財政支農資金總額達到28,570萬元(不含國家設立的各項涉農補貼),年均9,500多萬元,但項目管理涉及到農牧、林業、水務、農開、扶貧、財政六個部門,項目的類別在30個以上。由于財政支農資金參與管理多、設立的項目類別多、各有各的使用范圍,有些專項資金政策目標、扶持內容出現交叉重復,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三)財政資金對農業科研投入不足。農業科技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很低,尤其是一部分鄉鎮等基層農技人員的工資收入要靠自己去創收,限制了農技人員的積極性,致使基層專業農業技術人員缺乏。從農業推廣支出結構看,人員經費所占比重在不斷上升,業務經費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據調查顯示,農業推廣機構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的比例,縣級平均為8∶2,鄉級平均為9∶1,業務經費不足限制了農業推廣活動的有效開展。
對農業科研人員的教育投入也不足,導致基層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服務水平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同時,河北還缺乏有機生態循環農業的專門人才,國內的大專院校尚沒有“有機生態循環農業”這方面的專業。
從設施農業技術角度看。設施農業科研投入不足,技術創新不夠,在溫室設計和制造等關鍵環節,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創新技術很少;設施農業裝備發展滯后,設備比較簡易,環境控制能力差,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形勢嚴峻,農藥、化肥超標使用導致果蔬品質下降,動物養殖防疫、消毒設施落后,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健康。
(四)基層政府財政資金上的制約。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需要政府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支持,但基層政府財政資金上的短缺將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嚴重制約因素。一是村級債務嚴重,化解難;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有限,資金缺口大;三是地方配套的壓力大。由于縣鄉財力有限,部分支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好政策,很多基層政府由于拿不出配套建設資金而不敢去爭取,進而影響河北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進程。
配套資金的使用問題在“省直管縣”更加突出。由于“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弱化了地級市對縣的財政管理權,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地級市的積極性,有可能減少其對所轄縣(市)的支持和扶助力度,影響到其配套資金的到位;而省里又沒有直補的政策,這樣就給縣(市)發展帶來很大資金制約。
三、完善河北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財稅政策建議
(一)各級財政支農政策應大力向有機生態循環農業傾斜。現代農業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有機生態農業是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力的有效途徑。根據蔣高明從事的有機生態循環農業規模生產的實驗數據表明:每頭牛每年可消耗2.1噸秸稈,產生約150公斤凈肉,相當于750公斤糧食的可食熱量。扣除養殖過程中消耗的300公斤糧食,即1頭??蓭砑s450公斤糧食,相當于直接增產45%。另外,每頭牛還產出了約5噸牛糞,這些牛糞施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還可帶來10~20%的糧食增產。在實驗村使用沼氣的130戶,年產沼氣9.2萬立方米,相當于65.9噸標準煤,減少因燃燒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177.9噸;有機肥還田還將農作物固定的大量二氧化碳埋葬在耕地中。可以看出,發展有機生態循環農業,不但能夠使糧食增產、土地肥力增強,還能夠產生大量生物質能源,從而保證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各級財政支農政策應大力向有機生態循環農業傾斜,減少用于化肥、農藥、農膜補貼的經費,增加對有機肥、生態治蟲等項目的扶持資金,通過財稅政策支持、引導農民走有機生態循環農業道路,增強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力。
(二)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自2006年以來,河北省先后在20個縣(市)開展了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同時,還有22個縣(市)自主開展了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通過資金整合,集中支持了試點縣(市)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升級、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
為了進一步增強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河北省應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一是以縣為主抓支農資金整合,確定主導產業,明確支農資金投放重點,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申報、統一管理、統一實施、統一驗收”的要求,項目的實施由各部門、各單位負責,財政部門負責協調和資金監督管理;二是以農業發展規劃引領支農資金整合,要求試點地圍繞新農村建設和“十二五”農業規劃,制定年度性和階段性項目規劃,以規劃定項目,以項目定資金;三是圍繞農業主導產業搭建平臺促進支農資金整合,在試點過程中,主要是整合支持農業發展的各項支農資金,發展優勢產業;四是省級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的力度同步加大,要以存量帶增量整合,也即是在預算安排時,對有關涉農部門支出存量已經安排的項目,維持不變,對到期的、過時的或效益不高的項目資金進行壓減,對用途相近的進行合并、歸類。
(三)財稅政策要有選擇地對農業科技研究予以支持。財政應加大對農業科技的經費和教育投入,但是支持農業科技研發和創新的內容要有選擇。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事實證明,以美國農業為代表的“化學農業”、“轉基因農業”對環境、生態、生物多樣性、動物與人類健康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提高糧食產量大力發展(轉基因)生物技術,并不能讓農民受益,化學物質照樣污染環境,地力照樣得不到提高;配方施肥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化肥問題,徒增加了種地的麻煩。因此,河北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時,首先要確定要以世界什么樣的農業作為“現代農業”樣板,財政政策應該支持發展什么農業技術。比如,應該以良種培育、綠色肥料研制為重點,下大力組織科技攻關和技術引進;對于在中草藥基礎上開發的“生態農藥”及以益蟲治害蟲“生態治理”方式優先考慮、研究、試驗與應用。
同時,河北財政資金應支持發展基層科技服務,通過發展區域性(鄉級)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現代農業關鍵技術成果轉化、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強化農業科技服務能力建設。通過大力提高農業科技人才的待遇,吸引農業科技人才,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四)財稅政策要充分考慮縣鄉尤其是省直管縣的財政現狀。促進河北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財政政策出臺時,應充分考慮到縣鄉的財政現狀。目前,縣鄉財政減收增支嚴重。一是專項轉移支付需要配套資金。如國家和省級財政對基層的投資,一般都要求當地財政按比例配套資金,項目爭取得越多,配套的資金也越多,實際上剝奪了地方財政資金使用的自。而且越是困難的縣鄉,越難以保證配套資金,爭取專項資金的難度也越大;二是農業稅減免等政策的出臺使縣鄉財政收入大大降低,支出卻大幅增加。中央在把財力集中的同時,職能和支出責任卻不斷下放。目前,縣鄉政府需要承擔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環境保護、義務教育、國防建設、行政管理等諸多責任,而且還要承擔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許多還是主要責任和“無限”責任。而且下放的職能和責任通常是剛性強、支出大、管理嚴、責任重,對并不寬裕的縣鄉財政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從而嚴重限制了縣鄉財政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的資金投放量。有鑒于此,省級財政對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方面的投資可以根據縣鄉財力的實際情況,給予區別的財稅政策,對于貧困縣可以要求其少配套、甚至不配套;對于省直管縣也可以適當提高省級財政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