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經濟學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 從“教育消費理論”角度出發對“女性考研群體” 進行分析
(一)以追求文憑為目的的考研屬于個人教育高消費的范疇
教育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消費是一種文化消費、投資性消費、投資主體有基本要求的消費,是貫穿消費者一生的消費。但對于教育消費切忌不要盲目沖動,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育盲目性的消費心理表現最多的就是消費動機具有較強的社會性,更多的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考研熱”和盲目考研的行為都屬于這種現象。追求文憑以加大自己在未來就業市場的砝碼是許多女性考研的社會性考研動機之一,這時個人對于考研付出的一切教育消費都屬于個人教育高消費。
(二)“女性考研群體”是否能實現考研消費效用的最大化
我們在購買一個商品的時候,尤其是昂貴商品的時候,一定要在對商品的性能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購買,因為我們要把這種昂貴商品的效能最大化,以避免消費的浪費。從教育消費的效用來看,近期的效用表現為知識的獲得,遠期的效用表現為就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非經濟效益這一美好愿望。首先,在決定考研之前,你們要了解研究生教育是一種追求能力與潛力及綜合素質更高層次培養的教育,而不是單純獲得文憑的教育。其次,在決定考研之后,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考研這種消費實現其效用的最大化。隨著我國研究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未來的就業市場會有更大的挑戰,女研究生畢業后的就業是考查考研消費效用是否最大化的時候,我們積極倡導“理性教育消費行為”。
二、從“入學選擇理論”角度出發對“女性考研群體”進行分析
在教育經濟學理論中,“入學選擇理論”把學生入學選擇行為納入微觀經濟學中消費者選擇理論的一部分。我們把教育作為一種商品作進一步探討,研究個人在教育項目中如何選擇。因為入學選擇具有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的特點,所以要堅持以下兩項原則:首先,每個人吸收、理解和應用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時需要相應的能力。其次,在入學選擇時應關注自己的實際需求情況。
有些人為了考上研究生而不計專業,不計學校,不計地區。近幾年,跨專業考研的隊伍愈發壯大,許多考生不僅跨考相關專業,甚至還有人進行文理科間的“大轉行”。例如,筆者身邊不缺乏考幾年換幾個專業,結果都均無功而返的實際例子。
對于“女性考研群體”來說,首先,是要認清形勢,認清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而且目標一定是可行的,不要一味的追求當前的熱門學科,要從長遠出發,選擇自己喜歡的并愿為之奮斗的專業。其次,要對考研的艱巨性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質。要注意張弛有度,在緊張中懂得放松自己,切不可搞疲勞戰術,以身體為代價。
三、從“人力資本理論”角度出發對“女性考研群體”進行分析
研究生接受教育的成本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直接成本支出,主要是讀研期間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花費的一切有形成本,諸如學雜費、教學設備使用折舊費、教師的工資等等。其二是間接成本支出,又叫研究生教育投資的機會成本,它包括的是研究生因在讀研期間接受教育而放棄了直接從事其他經濟活動的機會而損失的收入。研究生教育的收益就是研究生教育投資者接受研究生教育比不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多得的收入。建議“女性考研群體”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并結合人力資本理論來估算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收益。如果將來所創造的教育收益不明顯,就說明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又因為未來的就業市場是不可估計的,所以,提高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或者是降低個人教育投資風險的唯一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結論
一、文獻述評
對于參與式教學的本質理解,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參與式教學的本質是一種教學方法,例如,陳向明(2003)認為參與式教學已經是國際普遍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在于學生能夠在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強化批判意識。[1]高廣勝(2009)認為參與式教學實質上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參與式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參與式教學的本質是一種教學理念。例如,許建領(2006)指出,參與性教學以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為核心,強調學生在參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的投入,從而實現其內在素質的強化。[3]最后一種觀點認為,參與式教學的本質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方法。例如,李峻(2008)通過對課堂教學的透視與反省,認為參與式教學首先應當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而教學方法是理念的載體,參與式教學并不是以特定模式機械的運作,而是在現有條件下進行的即席創造。陳時見(2014)認為從理念上講,參與式教學提倡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強調教學過程中師生平等和共同參與;從方法上講,參與式教學要求師生平等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實現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5]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模式是以激發學生潛能、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為目標,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指導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教育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則
1.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性原則。本科學生提高《教育經濟學》課程知識應用能力,應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訓練為前提。首先,根據加涅對學習類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學是基礎,原理的教學是中心,問題解決則是前兩種教學的綜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階段的大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斷和推理能力為基礎的,并且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對判斷的掌握,對推理的運用呈現出層次性、階段性和等級性的特點。第三,教育經濟學的學習必須以培養學生對客觀事物的理性感知為起點,才能指導學生運用基礎理論知識來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體的升華,逐步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結構。
2.教學內容的探究性和現實性原則。探究性強調的是教學要圍繞參與式教學的多元目標,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發現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樹立探究的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來設置探究性問題,創設與現實緊密相關的情境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現實性強調要在本科階段教育經濟學的參與性教學活動中,將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訓練。具體而言,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根據社會現實需要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只有符合社會需要,才有利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否則,脫離社會實際的教學內容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厭惡學習,覺得學習的知識只是紙上談兵。
3.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和開放性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強化,他們越來越希望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來獲得新知識、新觀念。因此,本科《教育經濟學》課程實施參與式教學要重視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行開放式教學。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參與式教學中,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求情況,適時地變換教學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二是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情感。教師應當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三是創造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在理解、對話、寬容、平等、自由的環境里學習,能發揮學生主動性與創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路徑探討
在《教育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實踐當中,教師要采用參與式教學模式,注重把教育經濟學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經濟學》課程的學習、討論和研究中來。具體改革路徑可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進行:
1.課前預設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改革后的課程教學模式第一階段應當更加注重課前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明確問題設置的初衷和目標。任何一個好的問題都包含目標、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礙這三個部分,當問題的設置初衷和目標之間距離越遠,那么問題探究的空間就越大,越能提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的自主探究積極性。二是要將書本上的理論性問題與實際經濟問題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加工后有意義的問題指引下,學會發現問題,進而運用正確的探究方法進行探究,最終通過問題的解決掌握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樹立并強化自身的探究意識。參與式的課堂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予學生寬松的環境,讓其自由探究,但就全體學生的學習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師預設問題的引導下進行的。教師在課前對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解,進而預設學生的思維路徑,提出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問題。教師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例如,可通過觀察、調查統計、文獻研究等方法,讓學生獨立鉆研、自主探究教育經濟學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從而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堂上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大膽展示自己的觀點,提高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科階段《教育經濟學》教學課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讓學生針對開放性問題小組討論、運用多媒體展示教育經濟現象等都是較好的方式。在營造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要與學生形成雙向互動模式。大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與學生溝通,引導他們正確思考,防止出現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視結論分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結論都是不系統、不全面的,教師要引導小組之間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維形成碰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最后,要加強追蹤與評價。由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足,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得出的結論往往有錯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幫助學生能運用正確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問題。
關鍵詞:外語磨蝕;教育經濟學;反思
外語教育經濟學萌芽于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拓展于90年代(許其潮,1999)。將“語言與經濟”的思想運用于外語教育,主要是考慮到,外語教育“熱”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各類外語學習培訓機構的誕生,各類外語學習資料,各類外語學習活動等。外語學習途徑的多樣化證明外語學習的消費市場是巨大的,在筆者的調查問卷所收集的信息中顯示:不僅僅是因為外語是高考的主要測試項目,外語對于提升找工作的概率,以及出國留學而言都是必要的技能。從學生的長遠規劃而言,大部分的家庭都會盡全力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外語是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
一、外語教育是對人力資本生產的一種經濟投資
從外語教育經濟學理論的角度分析,人們對于外語學習的狂熱和消費,主要是因為看重外語帶來的效益。很多家庭甚至讓自己的子女從小就學習外語,期待學成后的經濟效益。不僅僅能在學校里面領先其他學生的英語水平而且能夠的畢業后找工作是作為一項國際性的工作必備技能。另外,英語也可作為一項特長來培養,實現一舉多得的可觀效益。從目前在英語學習市場所做的初步調查中獲悉,外語學習培訓項目的收費相對于其他學習科目要高出1-1.5倍,但是報名的人數依然不減。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中的英語學習資料,外語原版教材以及多媒體學習資料的銷售數量同樣相當可觀。初步統計顯示,在所有科目學習中,外語學習依然是投入最多的。
二、外語本身的工具屬性
外語本身既是人力資本,又可以作為人力資本用于補充和取代其他類型的人力資本。補充則是指人們通過通過外語這一交流工具學會其他知識和技能來服務于雇主、家庭和社會,從中獲得新的工作技能;取代是指人們直接利用自己不斷完善的語言知識技能來從事與語言有關的工作而獲得生存資料,如語言教學或是語言翻譯等。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在融合,對于人才的要求在逐步提升。語言是交流和工作的基礎,多種語言技能能夠幫助人才彰顯自己的價值,同樣也是實現人力資源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手段。對于人力資本的投入同樣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投入,與很多家長的培養理念正好相符合。
三、外語的經濟價值有高低之分
外語經濟的價值高低取決于該語言在各種任務,各種職業和部門活動中的使用程度和廣度,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對該語言的供求法則的支配。簡單來說,只要外語能力在勞務市場上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需求,就會取得不同的經濟效益。英語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同樣是世界上使用廣度最大的語言,使用人數同樣很龐大。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英語學習者,因此消費市場同樣很大。
四、磨蝕理論對于外語教育經濟學的影響
語言磨蝕是指語言學習的逆過程,海量的語言學習資料及培訓機構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語言學習費時低效的現狀。語言學習主要面對的問題是,語言知識的遺忘。從頭腦詞庫中經常出現提取詞匯困難或是提取失敗,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語言磨蝕因素的影響。觸發語言磨蝕現象的條件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曾出現長期停止語言學習或是語言知識的輸入,目前已經探明的語言磨蝕影響因素一共有七個。分別是:磨蝕前外語水平,受蝕時間,與受蝕語的接觸,年齡,外語習得方式,社會情感因素和讀寫能力。在語言學習中注意這7個因素后,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以科學的理論來提升語言學習的效果,進一步提升語言學習的能力,增加語言技能的抗磨蝕性,使得語言內化為自身的技能,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價值。
五、結束
根據外語教育經濟學的觀點,把外語學習者在學校教育或是培訓機構中獲得的外語能力看成一種“商品”,把學校的外語教育過程看成是“商品”,把學校的外語教育過程看成是“商品”的生產過程,把外語的實際運用看成是“商品”使用,來分析我國當前外語教育帶來的經濟效益,預期的結果則非常不理想。這主要表現在國家,學校,家庭,社會等在外語的教與學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收效實在是與之不成正比,收獲甚微。雖然,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如果僅從外語磨蝕的角度考慮,主要原因在于:我們只考慮在外語學習上投入巨資,卻忽視了外語能力的終身學習制度,其實外語能力實質上就是人力資源,外語學習是“期貨”一類的交易方式,學習過程短,一次性投入大,累積投入小,短期收效明顯,外語能力的保持過程長,一次性投入小,累積投入大,長期效益明顯。因此,語言是需要終身維持所需水平的,時代在發展,語言也在發展,新的詞匯及表達方法的投入也將會影響到語言的輸出,從情感層面衍生出更多的學習主動性配合科學的學習和維護語言技能的方法才能保持長期有效。語言學習應該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外語學習的方式和最終的考察體系都是能夠促進英語學習者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蔡寒松,周榕.語言耗損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4).
[2]倪傳斌,劉治.二語習得與磨蝕的基本目標水平對比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5).
[3]鐘書能.語言流損研究對我國外語教學與研究的啟示[J].外語教學,2003(1).
關鍵詞 高中學校 教育個人直接成本 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高中學校教育是介于九年制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一種過渡。教育經濟學中的教育成本概念,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隨人力資本理論的形成而提出來的。教育成本即指“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期間,所支付的直接與與間接教育費用”。教育的個人直接成本是指學生本人、家庭、親友為學生受教育直接支付的學費、雜費、書籍文具費、文體活動費、交通費、住宿費、生活差距費等。教育個人直接成本的計算方法:S=R+D+H+B,式中S為個人直接成本,R為學雜費,D為生活差距費,H為交通費,B為書籍文具費。
澄江一中始建于1908年,是澄江縣唯一一所普通高級中學,2005年晉升為云南省一級高中。學校坐落在縣城西郊龍潭,占地面積206畝。學校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設備及現代化的綜合大樓、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多媒體教室。設施齊備的微機室、音樂室、美術室、體育健身室,一應俱全的各類球場、標準跑道的田徑場。澄江一中在2011年被評為一級三等完中。從澄江一中30個班級中隨機選取一個班級中的20名同學對2012年度教育個人直接成本進行調查,學生學費收取分普通學生和擇校生,普通學生學費為1000元/生/年,擇校生的學費為6000元/生/年。從云南省教育網的【教育收費】云南省省級審批的教育(學校)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表(截止2012.10.15)了解到普通高中一級三等完中的學費收費標準為500元/生/期,擇校生標準為6000元/生/年。澄江一中的學費收取是完全符合云南省中學收費標準,不存在亂收學費的現象。在文體活動費一項中,大部分學生在學校沒有這項費用支出。而學校在球場,體育健身室等文體設施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除了藝體生對此利用率較高外,其他普通學生由于學校用英語課和數學課等文化課取代體育課和音樂課,也是學生在學校文體活動費用支出比較少的原因。但文體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費用占有學校財政費用的比較大的部分,可能導致學校出現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
1籌集資金方式不當
學校經費的主要來源有:一是預算內事業費,有財政撥款;二是預算外教育經費,包括教育費附加征收、集(捐)資助學收入、校辦產業收入、收取非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收入及設立教育基金等。這些經費的收入主要擔負著學校建設、科研、教學等各項事業發展經費的支出。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澄江一中也在擴大辦學規模,學校在基礎設施建設(文體設施)和教學設備進行了大量資金投入。學校通過多種渠道來籌集資金,包括個人、施工隊墊款、社會借款及向金融機構貸款等。但學校資金往往運轉速度比較慢,有可能造成學校不能按時償還貸款本金,只能借助于“倒貸”(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形成對債權人較強的依賴性。
首先,學校爭取足夠的上級撥款。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學校教育事業的投資力度。對于學校而言,應在盡力爭取政府投資的基礎上改善自身教育質量,爭取投資。其次,學校應爭取社會捐贈籌資渠道,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吸引社會閑置資金。第三,內部經費合理分配。學校在加強“開源”的同時還要“節流”。學校不惜重金爭搶生源,提高升學率。每年高考成績及錄取分數線公布之后,學校又給考上大學的學生及授課教師以物質獎勵,這無疑又給學校增添了一筆負擔。在“開源”和“節流”也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控制負債的額度,才能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行。根據經濟學理論,企業允許有部分負債用來擴大規模,但是負債所占的資金數量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而且企業還需要穩定的資金來源來保障平衡。同樣,學校作為一個資金回轉較慢的“企業”,就需要合理控制負債。
2學校財務管理混亂
一些地方紛紛刮起“擇校風”,家長選擇學校不僅看辦學業績,也看教學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學校不顧自身實際情況,創辦重點學校、示范名校等形象工程,期望以學生的學費來緩解學校的財務危機,這些超前的經費透支與學生學費有一定的時間差,如果這個鏈條脫落就會使得學校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在澄江縣一中的實地調查中,還了解到學校耗資數十萬元修建豪華廁所,而僅在使用幾個月后就停用成了擺設,這樣的支出是否合理?在調查表中澄江縣一中學生在2012年度獲取的獎學金、助學金的人數和金額都是比較少的。這樣結構的資金投入沒有把握學校發展的重點,學校發展的重點應該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充分發揮教育經費的經濟效益。第一,學校編制完善合理的預算計劃,并且要按批準的年度預算和規定的開支標準執行,不得隨意變動,盲目開支。第二,年終總結,即決算。通過決算,了解和掌握學校財務活動規律,不斷改進學校財務工作及其管理。
3學校資金透明度不高
澄江縣一中在2012年度向學生收取的各(下轉第44頁)(上接第42頁)種代辦費(書籍費、體檢費等),學生對此并不了解詳細的情況,學校應該要及時公布使用情況,年終結算后應該有明細賬目。特別是與師生員工有密切關系的重大財務變動,如財務開支規定、制度、標準和福利等,要及時向師生公開,實行經濟民主,接受學校師生監督,切實把各項經費管好用好。
4財務人員專業能力較差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經費也從單一的財政撥款發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的格局。而學校在財務管理和核算方面沒有跟上,財務管理仍然停留在簡單的收支核算上,財務部門在重大的經營決策、投資決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參與較少,未能在資金管理中發揮監督作用。其次是財務人員素質較低,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造成會計資料不能如實反映會計信息。學校要根據國家制定的會計人員職權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立財務管理責任制。對財務管理干部、財會、采購、保管等人員的工作,相應建立系列的規章制度,并進行定期檢查和評比。
5其他相關問題
生活差距費,是指學生由于求學而不得不多付出的費用。這個主要指在衣、食、住、用等方面除了基本生活費外多支出的部分。其計算公式:學生年平均消費水平―學生當地居民年平均基本生活消費水平。在住宿方面,云南省扶貧縣以外地區普通高中八人間宿舍住宿費為150―200元/生/期。澄江縣一中八人間住宿費宿舍為450元/生/期,經過核算,其住宿收費略高于云南省扶貧縣以外地區普通高中八人間宿舍住宿費的標準。這中間可能存在對學校固定資產(校舍)管理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蓋浙生.教育經濟學[M].臺灣三民書局,1982:59
[2] 全國教育經濟學研究會編.教育經濟學概論[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33
[3] 云南省省級審批的教育(學校)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表[Z]
[4] 鞠玉翠.中學危機管理實務[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159.
[5] 國家教育委員會人事司組織編寫.中學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212.
[6] 陳華亭.中國教育籌資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6
[7] 杜育紅,鐵俊.關于教育負債與學校財務風險問題的思考[J].中小學管理,2006(4).
[8] 李子彪.教育財政學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
[9] 廖楚輝.教育財政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0]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關鍵詞:專業;教育經濟學;分析
一、高校專業“冷”“熱”分析
“熱門”專業不僅僅是一個時髦的詞匯,它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大學畢業生需求現狀的一種體現。專業的“冷”與“熱”是以專業人才的供給與社會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關系為依據進行評價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會需求來決定,人才市場受價值規律的支配,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了市場活動的冷和熱。市場需求旺盛的專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多,學生畢業后就業就相對容易,工作待遇相對較好,收入也相對高。這就反過來刺激人們的關注度,高考時報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熱門專業,反之為冷門。二是專業“冷”與“熱”具有一定的相對性,衡量一個專業是否“熱門”,主要是看社會對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單位對它培養出來的人才的歡迎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對專業人才需求程度的變化,一些專業在某一段時間社會需求較旺,專業培養人才數量大為增加,但由于市場總容量的限制,當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緊缺狀況逐漸緩和之后,需求量趨淡、熱度就會漸減。社會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還表現為,有一些專業眼前看不是太熱,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需求量可能漸漸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國的高考填報專業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學之前進行專業選擇,由于對高等學校專業信息了解不多,對專業所要求學習內容認識不足,對專業的未來職業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謂的熱門專業。
二、影響專業“冷”與“熱”的教育經濟學理論
從教育經濟學視角來看,對選擇專業產生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等教育投資專業風險
高等教育個人投資由成本和收益構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發生的各種直接費用。間接成本,又稱為機會成本,是指因上學而放棄的可能的工資收入。收益包括經濟收益和非經濟收益,經濟收益指上大學的未來經濟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學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還有非經濟收益。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收費普遍化的階段,個人在進行高等教育投資決策時,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不會與其他可行性投資收益進行對比,普遍認為高等教育投資是必要投資。由于個人高等教育投資收益是一個預期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投資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資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非經濟收益(獲取社會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與經濟收益(得到更高的勞動收益,更易獲得機會, 面臨更優越的勞動環境等)。同時,高等教育投資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即投資也可能減小收益,甚至導致損失。高等教育投資不同于其他項目的投資就在:其他項目投資失敗可以重來,而高等教育投資失敗是徹底的失敗,高等教育投資失敗意味著高等教育投資的預期收益歸零。
高等教育投資可能因受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一些生產領域存在著結構性失業,這對于高等教育個人投資來說是最大的風險。我們把這種風險稱為專業風險,即高等教育投資者個人所選擇的專業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風險。目前高等教育的專業基本是按行業、職業進行設置,專業類型決定職業類型,而各類職業類型的市場需求在未來某時期內是不確定的,因而進行高等教育人力資本投資的個體在自己所選擇專業,無法預期未來市場需求,因此所選擇專業能否適應市場需求存在風險。于是人人都想選擇預期市場需求大的專業,而市場需求又無法預期,多數人的做法是隨大流、跟風,在專業招生的名額有限的情況下,選擇的人越多,專業的熱度就會越高。對于那些已經選擇熱門專業的學生來說,也面臨專業風險,因為今日的熱門專業在經過四年的市場的不確定性必然會有風險。這就需要投資者能夠把握信息,主動尋求信息,在信息對稱的條件下選擇專業和找工作。
2.人力資本理論的投資回報
人力資本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資本是通過人力資本投資而形成的凝聚在人體之中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能和健康等質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狀況的信度和效度在調查中難以保證,在此忽略,因此,經濟學家雅各布?明賽爾認為:所謂人力資本指的是蘊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種生產知識與技能的存量總和。人力資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資本投資。通過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培養和教育,使其人力資本存量增加,成為復雜人力資本。在勞動力就業市場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有著更寬的就業空間,更多的就業機會,待遇也相對較高。人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最主要的是為了未來能夠獲得理想的回報。雖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學費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大部分的中國家庭都堅信人力資本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都愿意投資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學生人力資本存量,從而在幾年后獲得良好的回報。因此,在決定人力資本投資決策時,即選擇專業時,就要考慮就業預期收益。能否獲得回報,取決于畢業后能否盡快就業,以此,預期就業前景好的專業也就成為熱門專業。
3.人力資本的通用性與專用性
根據人力資本轉移成本的大小和對企業的依賴程度可以把人力資本劃分為通用性人力資本和專用性人力資本。通用性人力資本一般指在廣泛的應用和活動中具有價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質,它不專用于某項任務或企業,在企業或行業之間轉移的成本較低。專用性人力資本一般來講,它專用于某個企業(例如關于某個企業的非正式組織知識、人際關系等),這種人力資本一旦離開其專用的企業,其市場價值不大或者根本沒有價值,因而其轉移的成本相對來說較大。人力資本專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專業技能的人力資源,由于具備特定的專業技能,能適應社會的某種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屬”的優勢。即當人力資本所有者將自己的勞動技能與某一特定的工作職務相結合,并按職務要求發展自己的技能時,才能實現人力資本的價值。這種專業技能只有與某種特定的職業或組織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資回報。金融專業之所以成為熱門專業,在于我國金融業近些年的迅猛發展,民營銀行的興起和國外銀行的進入,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而金融專業人才所具備的專業技能是與銀行緊密相結合的。會計專業也是持續升溫,十幾年前就是熱門專業,曾經有許多人預言,會計專業人才將飽和,但時至今日,各高校會計專業仍然十分火爆,是因為會計專業人才也具有專用性人力資本的特征。
人力資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質,具備學習和發展更復雜、更專門化勞動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較小的代價及時調整自己的專業技能或以較高的學習能力學習新的知識和勞動技能以適應社會發展變化或個人發展方向變化的需要。近些年來,許多高校認識到學生基本素質與基本能力的重要性,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在大學一、二年級打通學科專業的壁壘,力圖打破以“專業”為單位構建課程體系的傳統,將跨學科的課程提供給學生,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體系向更大的范圍輻射,共同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讓學生開闊視野,打好寬厚的知識基礎。
4.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認為,許多制度性因素(如內部勞動力市場和工會)和社會性因素(如社會地位、歧視、社會習俗及習慣等)都會分割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市場可以分割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業條件,并雇傭不同的勞動力。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學者開始涉足勞動力市場分割領域,分別從理論應用和實證分析兩方面進行了研究。賴德勝提出轉軌中國存在明顯的制度性勞動力市場分割,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和不同所有制的企業之間構成的勞動力市場是非一體化的,是被分割的。勞動力市場被劃分為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在主要勞動力市場能夠獲得相對較高的“分割性收益”。這種分割性收益是以貨幣收入或非貨幣化的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學生進入次要勞動力市場,則各種分割性收益就無法獲得。而且,在人力資本與壟斷因素的雙重作用下,我國明顯存在著勞動力市場的行業分割。這種分割不僅限制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而且導致不同市場區間人力資本回報的差異。因此,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都要考慮其所學專業在勞動力市場的位置,是在主要勞動力市場,還是在次要勞動力市場,是在被勞動力市場中被分割的那個行業,那些處于主要勞動力市場的、與優勢行業相對應的專業就會成為大家熱捧的熱門專業。
三、理性對待高校專業的“冷熱更迭”現象
從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我國高校專業設置一直處于“計劃模式”,各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與否,都要通過教育部審批與備案。這期間,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學科目錄和專業設置調整工作。雖然教育部在第四次專業設置與調整中,專業分為基本專業和特設專業兩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沒有設置專業的“權力”與“自由”。這將導致兩方面的問題。其一,高校專業無法較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節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節奏之間產生錯位,即高校專業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快與慢很難合拍。其二,高校設置專業,不是從自身學科發展優劣,自身所具備條件考慮問題,而是盲目跟風,搶辦“熱門專業”,從而導致違背教育規律現象的出現。
理性對待高校專業的“冷熱更迭”,作為高等學校,應適度把握專業設置與社會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既要準確預測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也要全面考慮自身辦學條件,充分有效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首先,高校專業設置不能一味地跟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走,若專業總是在產業結構的屁股后面進行不斷調整,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就會喪失獨立性與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來越被動,完全違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規律。其次,“熱門專業”的社會認可度較高,生源較為充足,并且學費相對比“冷門專業”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場效應的影響,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設置專業爭相趨“熱”避“冷”。只追求當下的就業率,盲目“搶灘設點”,從而可能出現一段時間內某專業人才驟然飽和現象。在市場需求已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高校盲目設置專業,擴大招生人數和考生填報志愿時不夠理性等因素,都會造成曾經的“熱門專業”就業難現象。第三,高校不考慮自身優長學科,不去辦所謂的“冷門”專業,從而導致各高等學校趨同現象的出現,即專業設置趨同,人才規格雷同。由此可能產生一系列惡性循環,從而導致高校喪失特色,教育機制創新能力降低,教育資源浪費,最終導致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徹底脫離,人才培養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楊智,閻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決策.當代經濟,2007(10)
[2]張嬋香.高等教育個人投資風險與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3]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關鍵詞:語言經濟學;大學生;英語語言消費;成本;收益
英語語言消費指的是人們圍繞英語語言學習展開的消費活動,如參加各類英語課程培訓,接受家庭英語輔導,購買英語書籍、音像資料與英語學習工具,參加相關英語水平考試等。在我國,對外交流與合作活動的逐漸頻繁,使人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持續高漲。人們在英語學習上花費的時間最長,投入的資金也最多。英語顯然已成為我國人民的語言消費熱點。其中,大學生是一個龐大而活躍的消費群體。以英語培訓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30萬左右的大學生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培訓班,按每名學生的培訓費用為500元計算,投入培訓市場的資金就達1.5億元。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為2000多萬,隨著其消費能力和消費空間的提升,以他們為重點消費對象的英語語言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語言經濟學概述
語言經濟學(Economics of Language)是一門以西方人力資本學說和教育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研究語言與經濟相互關系的學科。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教授、“信息經濟學”的開拓者Jacob Marschak首先揭開了語言經濟學研究的序幕。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經過Grin和Vaillancourt兩位研究者的突出努力,這門學科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分別在語言與收入的關系、語言與經濟發展、語言的動態發展及語言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些理論觀點,并為宏觀語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語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包括:(1)語言本身是一種人力資本;(2)學習第二種語言(或外語)是一種經濟投資;(3)語言的經濟價值有高低之分;(4)語言的經濟效用取決于諸多因素。
如今,除了經濟學界的研究者之外,越來越多的社會學界、語言學界和外語學界的學者也紛紛加入到語言經濟學的研究行列,試圖從不同角度審視語言與經濟的相互作用。
英語語言消費:對具有經濟價值的
人力資本的一種投資
根據語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語言是一種人力資本。所謂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語言不分大小,也不論其通用程度如何,都能為使用者的經濟利益服務。”英語語言作為一種人力資本,一方面使人們具有理解和使用英語的能力,人們可以借助英語從事某種職業、參與某個活動或完成某項工作,直接取得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英語是獲得其他人力資本的資本,通過英語這種工具,人們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和個人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梢哉f,英語語言是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人力資本,其經濟價值引導著人們的消費傾向。
同時,學習外語是一種經濟投資。作為人力資本的語言,其獲取必須在有意識地對其投資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而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形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國,從小學到大學,英語教育是由國家以公共產品的形式提供給個人的。除了國家投入的社會成本之外,受升學、就業等因素的影響,個人也花費了一定的成本展開各種以英語學習為中心的消費活動,即英語語言消費,這一點在高等教育階段表現得尤其明顯。從語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英語語言消費是對具有經濟價值的人力資本的一種投資。重視英語語言投資將有助于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大學生英語語言消費:成本收益分析
語言經濟學理論認為,語言作為人類經濟活動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經濟學本質的因素:價值(value)和效用(utility);費用(cost)和收益(benefit)。人們決定學習外語,很大程度上受經濟因素的影響,即考慮到學習外語的“投資費用”(the cost of the investment)和學成外語后的“投資預期效益”(the anticipated benefits of investment)。換言之,語言的成本和收益高低是影響人們進行語言選擇和語言消費的關鍵因素。
(一)成本分析
大學生英語語言消費的成本由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構成。直接成本取決于消費所投入的資金、時間、精力。其中資金包括培訓費和在學習資料、學習工具、水平考試報名、交通、飲食等方面的支出;時間主要花費在培訓上,還有往返于學校、住所和上課地點路途中的耗時;精力以學習英語時消耗的腦力為主。機會成本指的是在消費期間失去從事工作所得的報酬,即大學生如果把進行英語語言消費活動的時間用來工作所能獲得的收入。這里的工作是指兼職工作。大學生時間靈活,精力充沛,為賺取零花錢或積累社會經驗,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擁有一份兼職。
在這些成本中,直接成本對英語語言消費收益的影響占主導地位,因為資金、精力投入影響的是消費的質,而時間投入影響的是消費的量。所以,大學生應注意把握直接成本要素。
(二)收益分析
大學生英語語言消費的收益主要從個人收益的角度來考察,可分為直接收益和預期收益。直接收益為非貨幣收益,體現在消費行為給大學生的學業、精神、生活等領域帶來的明顯變化,如通過各種英語水平考試、獲得更高學歷層次深造的機會、某種英語技能或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等。此外,在消費過程中,大學生還可以有機會充分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與英語國家的人交流,欣賞英文原版電影等,盡情享受英語給他們帶來的信息和樂趣。而且這些收益在消費完成之后將一直持續。
預期收益以貨幣收益為主,與大學生的就業、職稱評定、職位晉升等有關,因此往往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顯現。當今社會,英語是許多單位聘用人才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標準,已成為求職者獲得一份好工作的籌碼。大學生熟練的英語水平加上豐富的使用經驗能使其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個人收入也會比其他條件都相同但是不會英語的人高。除了獲得經濟上的收益以外,英語語言消費還能給他們帶來非經濟福利,如身份改變、社會地位提高等。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物品消費,人們只要完成購買行為就可以完全占有物品。而英語語言消費者就不一定能獲得英語的使用價值。所以大學生要完全占有英語的使用價值,實現英語語言消費的收益,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自身的主動性。(2)賣方(指英語語言培訓機構、出版商等)提供的服務、培訓等無形產品的質量保證。
大學生英語語言消費策略:
理性消費,力求成本收益最優化
近年來,我國的英語語言消費市場發展迅猛,出現了林林總總的培訓機構、五花八門的考試、名目繁多的教輔材料,還有各種各樣的學習工具等等,競爭相當激烈,產品質量也良莠不齊。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大學生不理性的英語語言消費行為大量存在,盲目消費、高消費的現象比比皆是。一部分學生的消費出于從眾心理,認為大家都努力學英語、考證書,自己不學不考就會落后于別人,競爭力就會比別人低。一部分學生消費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為了學英語。在他們眼里,學英語是一種比較時髦、比較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和交際方式。還有一部分學生傾向于高價位的英語培訓,覺得價格高效果就一定好。而消費行為完成后,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雖然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和物力,效果卻不明顯,即產生了所謂的高成本低收益的問題。由此可見,大學生如何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合理進行英語語言消費,爭取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優的收益,是目前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增強獨立思考能力,明確英語語言消費動機,提高對市場的判斷力
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具備了對產品的感知、分析和比較評價能力。但是由于消費經驗不足,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人缺乏主見,易受他人消費行為的影響,缺少消費的理性。要合理進行英語語言消費,首先,大學生應克服盲目從眾的消費心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培養正確、成熟的消費心態。其次,在消費決策的過程中,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認真考慮是否有必要進行英語語言消費。如果需要,必須明確期望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再次,進行消費抉擇時,大學生應盡可能多、廣地收集產品的相關信息,提高對市場的判斷力,避免消費失誤。例如,在英語培訓方面,由于在英語培訓的生產者和作為消費者的大學生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培訓機構時非常茫然。他們對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教師水平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太少,只是根據報紙、雜志、互聯網等渠道刊登的廣告或宣傳冊作出選擇。結果到培訓機構學習后,碰到諸如頻繁更換教師、課時無故減少等情況,培訓效果大打折扣,不幸成為消費受害者。
(二)正視個人經濟條件,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謹慎選擇英語語言消費方式
大學生缺乏獨立而穩定的經濟來源,不具備自主消費的物質基礎。他們雖然可以通過兼職賺取部分收入,但是由于他們沒有真正走上工作崗位,在經濟上未完全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大多數時間花的還是父母的錢。而且有些大學生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不顧經濟條件的允許,盲目追求高額的消費方式,結果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所以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更多地考慮產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語言消費方式。
(三)注重英語語言學習規律,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
學習英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沒有捷徑的。大學生切不可急功近利,被那些所謂的“半個月提高口語和聽力”、“三個月教您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通過率98%”、“名師執教”等虛假廣告宣傳所欺騙。沒有量的積累不可能有質的飛躍。英語語言消費只不過是一種提高英語水平的途徑。消費過程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大學生的自主性。花了錢上培訓班,如果自己不努力而完全依賴培訓機構,最終收益會很少的。所以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加上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當前,英語語言消費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人們已意識到,具有經濟價值的英語語言這一人力資本對社會、經濟、個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愿意對它長期投資。大學生作為英語語言消費的生力軍,在理性消費的同時,也需政府部門加強對英語語言消費市場的規范。政府部門應采取各種措施,建立有效機制,加大對英語語言產品生產者的監督和管理,為實現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共贏創造條件。此外,高等院校也應主動適應市場的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改革,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開設多層次、多樣化的英語課程,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英語教育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
[2]宋金芳,林勇.語言經濟學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鑒[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2).
[3]許其潮.語言經濟學:一個新興的邊緣學科[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
在世界各國日益強調教育公平的國際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的公平問題卻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公立幼兒園,而對于私立幼兒園和民辦園投入很少或根本沒有財政投入,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存在園際間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忽視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使學前教育的學費高漲,廣大低收入家庭和農村落后地區居民難以承擔高昂的學費,他們的子女享受不到優質的學前教育,而高收入家庭和部分城市居民的幼兒卻可以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入學機會存在地域和經濟狀況的不平等。此外,我國政府在四個教育階段的財政投入中,學前教育經費不到教育總經費的2%,[4]經費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因此,為了實現我國學前教育的公平,政府必須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降低學前教育的收費標準。
我國學前教育成本分擔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昂的學前教育收費成為阻礙我國幼兒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國家行政學院副研究員宋功德指出“上幼兒園比上大學還貴”,這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5]西方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個人教育需求與教育價格成反比,價格高則需求受到抑制,價格低則需求膨脹。[6]1996-2004年學前教育收費和居民收入的關系顯示,我國學前教育平均學費水平1999年超過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2002年達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70%,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7]高昂的學費不僅加重了幼兒家庭的經濟負擔,而且從長遠看抑制了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
國家財政支持幼兒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趨勢,一些歐洲國家采用國家財政投入支持免費的幼兒教育,另一些國家則采用國家支付和家庭補償的方法,父母支付的費用一般不超過幼兒教育成本的30%。[8]為了明確各方的支出比例,有些國家制定相應的法規加以保障,如挪威政府規定公辦幼兒園成本分擔的比例為州政府補助36.2%,地方政府補助27.9%,父母付費和其他資金來源占35.9%;規定私立托幼教育成本分擔比例為州政府補助39.3%,地方政府補助8.2%,父母付費和其他資金來源占52.5%。[9]此外,發達國家還加大了學前教育在公共教育經費中的比重,如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幼兒教育和保育報告》顯示,大多數歐洲國家幼兒保育和教育經費占其教育總經費的比例已超過10%。[10]反觀我國,近年來幼兒教育經費占公共教育經費的比例一直在1%左右。在如此少的教育經費下,要想實現普及學前教育和達到教育公平的目標顯然是不可能的。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的經濟學理論依據
所謂人力資本,是指人力保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花費,就其實體形態而言,是活的人體所擁有的體力、健康、經驗、知識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總稱。它可以在未來特定經濟活動中給有關經濟行為主體帶來利潤收益。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因此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入的主要部分。[11]美國教育經濟學家在分析學前教育人力資本的經濟效益時指出,學前教育不僅能對幼兒及其家庭具有個體經濟價值,而且同樣具有社會經濟價值。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于2000年在分析高瞻佩里中心、芝加哥親子中心幼兒園等研究的基礎上,對學前教育作為一種人力資本投入做了專門、深入的論述,[12-13]提出如下觀點: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幼兒時期,對幼兒投入1美元所產生的效益比在幼兒期之后投入1美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要大得多,而且對年齡越小的幼兒投入越多,所獲得的收益越大,教育投入的收益率與幼兒的年齡成反比。
美國教育經濟學家做了大量關于學前教育投入經濟效益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親子中心研究和高瞻佩里幼兒園研究。芝加哥親子中心研究使用半實驗設計的方式,從兒童福利花費、教育補救服務、司法費用和兒童終生的收入水平四個方面考察學前教育對貧困兒童的影響,[11]其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學前教育的收益遠遠超過投入,在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對親子中心每投入1美元,15~18年后所獲得的收益是7.14美元,其中幼兒及其家庭獲得的收益是3.29美元,社會獲得的收益是3.85美元,并且社會收益全部來源于政府行政、司法開支的減少。[11]高瞻佩里幼兒園研究使用真實驗設計的方式,從學業成就、經濟狀況、犯罪率、家庭關系和健康狀況五個維度考察了學前教育對貧困兒童的長期效果。[11]研究發現,通過對貧困幼兒學前教育的投入,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對他們成年后的學業成就、經濟狀況、犯罪率減少、家庭關系和健康狀況均有積極影響。其成本收益分析顯示:在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對貧困幼兒1美元的學前教育投入在他們40歲時可獲得17.07美元的回報,其中幼兒及其家庭獲得的收益是4.17美元,社會獲得的收益是12.9美元,并且社會收益的88%來源于犯罪率的降低。[11]以上研究證明,通過學前教育的投入,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要想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進而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需要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事業的投入。
對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建議
政府應提高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我國目前有1.3億6歲以下兒童,占世界同齡兒童的1/5,但我國幼兒教育經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遠遠低于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據統計:2003年OECD國家幼兒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為0.1%~0.9%不等,而我國幼兒教育經費的投入僅占0.06%,遠遠低于OECD國家(見表1)。我國幼兒人均支出少得可憐。2003年統計數據顯示:OECD國家幼兒教育支出人均1000~6000美元,而我國同年的幼兒教育人均支出僅238元。[14]同OECD國家相比,我國幼兒教育經費支出中家庭占的比重遠高于絕大多數OECD國家。反觀OECD國家,政府承擔了絕大多數幼兒教育經費。有鑒于此,政府應加大在幼兒教育經費中的投入比重。
學前教育經費投入要建立中央、省、縣三級財政撥款體制要保障學前教育經費能夠得到落實,需建立中央、省級、縣級三級政府的財政撥款體制。我國地域和經濟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決定了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因此要促我國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需要建立以中央為主、地方為輔的財政撥款體制。實際上,這種以中央財政為主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模式在美國早已出現,2001年美國各級政府對0-5歲幼兒的保育和教育投入共為200-275億美元,其中聯邦政府大約承擔了60%,州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擔了40%。[15]雖然各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和國情有所不同,但我們可以在借鑒美國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建立中央、省、縣三級學前教育撥款體制。中央首先要對全國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有一個總體的預算,確定學前教育的最低投入標準;省級政府要在保證中央最低標準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省級政府自身無法滿足這一條件的,可以向中央申請撥款,由中央和省級政府共同承擔;縣級政府要在保證中央和省級撥款的最低標準上,適當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在自身財力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可以向中央和省級政府申請撥款,由中央、省級和縣級政府共同承擔。同時,為保證學前教育經費能在公開、透明的條件下得到充分的利用,要設立相應的申請撥款、審計和監督機構。#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