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5: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形勢下的社區治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石油企業 綜合治理 社區化 網絡化
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原則上是圍繞石油生產與管理開展的,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也出現了新的挑戰,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也從以往只注重自身的內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逐步向所轄社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上來。本文對新形勢下石油企業所面臨的綜合治理工作進行分析與探討,為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1、石油企業綜合治理面臨的問題
1.1單一企業廠區向多功能社區轉變
石油企業大都建立在地理位置較偏遠、周邊交通生活環境不便的地方,以前的石油企業主要是針對廠區方面進行的綜合治理,綜合治理也大都局限于企業的社會治安方面,但是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擴張,加之石油企業自身內部環境的不斷改善,石油企業的社區化功能不斷凸顯,這就與企業的業務功能與服務功能發生了一定的矛盾。由于石油企業作為一個生產企業,其性質限制了自身的綜合治理工作內容,依照市場規律,石油企業只能對自己業務范圍內的工作進行管理,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由于社區化的建立,從一定程度了提高了石油企業員工的生活環境,方便了大家的工作,但社區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則強加給石油企業,這就給石油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同時增加了石油企業綜合治理的難度,比如社區化后,小區內的閉路電視信號、小區大門外的交通擁堵、小區的盜竊、醫療衛生服務、學前教育服務、老年工作服務等問題,都會讓石油企業來解決,這使得石油企業在管理自己的同時,還要承擔政府的職能,與石油企業的實際性質沖突較大,也相應地讓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額外增加不少。因此,社區居民對石油企業綜合治理寄予的這種高期望,希望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能夠附帶解決社區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把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從“重管理”轉變到“管理與服務并重”的狀態,也使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從以往只注重企業自身的內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逐步轉變到社區所轄居民小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理上來,為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驗與挑戰,這一方向性的轉變,將很多難題擺在了石油企業綜合治理工作者的面前。
1.2 社會治安環境日益復雜
社區化給石油企業周邊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也讓石油企業周邊的環境變得復雜,石油企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復雜化程度也不斷增加。這種復雜化程度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方面。一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不斷出現。例如近年來出現的短信詐騙、銀行卡詐騙,同時,伴隨著這些新的違反犯罪案件的發生,在社區發生多發財案件如“盜竊機動車”等也呈現出作案手段越來越隱蔽,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等特點。這些新型的違法犯罪不斷給社區綜合治理工作帶來新難題。二是矛盾糾紛日趨復雜化。隨著石油企業周邊環境的好轉,社區居住人員的多元化,帶來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難度在不斷增大,需要協調好的關系更為復雜。三是移交社區負責的特殊群體人數眾多,管理難度大。按照石油企業管理的統一部署,社區化后接手管理的特殊群體有:退養家屬、協解人員、企業失業子女、改制單位移交油田人員。這些特殊群體在油田每個社區人數都數以千計,是社區在職職工人數的數倍。巨大的人員底數,帶來的是管理難度的增大。
2、石油企業綜合治理措施探討
2.1 完善綜合治理機構
為適應新形勢,保證綜合治理工作順利進行,應改變思想觀念,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成立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領導班子成員副組長,具體分管這項工作,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人及工作職責,并把綜治治理工作作為一項制度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之一。
2.2 加強保衛隊伍的建設
加強保衛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綜合治理工作在新形勢下的適應能力。一是加強思想建設,將綜治工作與黨政工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各種形式,經常開展“愛企、敬業、守法”教育。堅持正面引導,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教育,盡量多照顧有困難的職工,讓他們安心工作,增強保衛工作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加強作風建設,從抓保衛人員風紀入手,嚴明組織紀律。從軍事訓練入手,使保衛工作真正成為半軍事化組織,把保衛隊伍建設成為一支有組織、有紀律、懂業務,能勝任本職工作的內行,為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內外治安環境,為構建和諧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2]。
2.3 利用信息化網絡輔助管理
由于社區化的功能增加,給石油企業的綜合治理工作帶來了額外的負擔,因此,石油企業內部的綜合管理就相應的會減弱,而在工作人員不能快速擴充的情況下,有必要通過一些高科技的輔助手段來加強綜合治理工作,使用信息化的監控網絡是一項很重要的措施,也可以利用其他的防控措施,所以我們可以通過:(1)加強與公安機關的聯防聯動。石油企業綜合治理工作依靠公安機關的支持與配合,增加企業周邊聯網防控,才能真正震懾犯罪,打擊犯罪,確保企業平安(2)加強人口流動密集區域監控。在企業與社區人口流動密集的區域,重點加強視頻監控,對可疑人員隨時掌握動向,必要時,通過視頻鎖定可能帶來綜合治理隱患的人員。(3)與地方政府的聯防聯動。由于企業在地理位置上隸屬于一個地方政府,搞好好社區的綜合治理工作,還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綜合治理工作專項行動。(4)發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聯防聯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本身就是需要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參與,這樣才能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對象,社區居民是社區綜合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只重要力量,吸引居民參與到社區綜合治理工作中來,做到治安一起管,防控一起抓,社區治安人人參與,平安成果人人共享,才能真正鑄就抵御違法犯罪的銅墻鐵壁。
參考文獻
十報告指出,“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辈⒁笤谌h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
公安群眾工作是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維護和實現群眾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依法研究、宣傳、教育、動員、組織、服務群眾的工作。做好公安群眾工作是繼承和弘揚黨的法寶,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加強公安隊伍自身建設,建立和諧警民關系的需要。積極做好公安群眾工作,對于確保公安工作的正確方向,牢牢把握公安工作主動權,提高公安工作水平、促進公安工作不斷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形勢下公安群眾工作面臨的問題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公安群眾工作,必須認清當前公安群眾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疊加、碰撞加劇、訴求增多,各類社會矛盾的產生和沖突不可避免。公安群眾工作越來越復雜,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面臨著諸多困難與問題。
(一)從公安內部看群眾工作存在不足
部分民警對群眾工作不夠重視。部分民警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細,對群眾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被動應付群眾。部分民警沒有看到群眾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更沒有認識到群眾在國家政權中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把廣大群眾置于無足輕重的位置,忽視群眾利益,漠視群眾疾苦,群眾工作形式化、表面化、過場化。主要表現在日常工作中對群眾反映的情況敷衍搪塞,對群眾的訴求缺乏聆聽的耐心,對群眾上門求助冷、硬、橫、推,對群眾的批評充耳不聞,沒有接受的誠意,有的民警對群眾工作停留于表面,工作做得不深不細。
部分民警的群眾工作能力不足。部分民警對黨的群眾工作、公安群眾工作的歷史、發展、內容不了解,不明白做群眾工作的目的,也不注重理論學習和業務提高,對業務知識掌握得不深、不精、不細,工作主觀化、經驗化,經常出現一些低級錯誤,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不強,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展群眾工作。不能夠把日常工作、本職崗位工作和公安群眾工作相結合,導致公安實際工作和群眾工作的割裂和脫節。有的民警在調解糾紛中常常存在“調不好、說不過”等問題。部分民警,尤其是青年民警不愿做、不善做也不會做群眾工作,甚至一些民警出現了“怕接警、怕出錯、怕投訴”和不敢做群眾工作等畏難情緒。由于很多民警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不會宣傳、組織、發動和依靠群眾,導致民警無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工作處處處于被動狀態。
民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公安群眾工作。當前,隨著社會治安復雜性的增加,公安機關承擔的工作任務量越來越大,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給公安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目前已進入“發展的黃金期”,但同時也進入“矛盾的凸顯期”:一方面是社會治安形勢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案件頻發,公安機關打擊防范任務日趨繁重;另一方面是警力嚴重不足,公安民警長期承受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始終在超負荷運轉,加班加點、節假日堅守崗位更是家常便飯。公安群眾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實現警力下沉、警務前移、提高群眾見警率。現實工作中,基層民警既要處理治安案件、又要值班備勤、參加各種會議、完成大量的常規、臨時檢查任務,真正下社區與群眾打交道的時間難以保障,造成群眾在社區“只見照片不見人”的情況。
(二)從群眾方面來看公安群眾工作的不足
群眾對社會治安管理的需求遠遠高于現實的參與。隨著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加快,原有的家族、地域界限逐漸模糊、人際關系松散、鄰里關系淡漠,群眾中“事不關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普遍存在,他們對轄區社會治安管理有較高的需求,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淡漠又讓其不想主動參與其中,造成群眾對社會治安管理的需求與現實的參與不成正比。
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期望遠遠高于對警務工作的支持。隨著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下崗職工、失地農民、低保人員、農民工等問題不斷顯現,因各種原因導致的社會問題不斷增多。很大一部分群眾認為警察應該是“萬能”的,除了打擊犯罪外,還應當承擔更多地社會服務功能。一些群眾不管是遇到勞動糾紛、民事糾紛或是其他困難與問題都喜歡找公安機關解決。有崇警情節固然有積極意義,但公安機關有其自身的職責范圍,一旦民警在某個環節上處理得不夠好,或群眾的愿望無法及時實現,他們就會轉而變成消極的看法,進而轉變成對當前警務工作的不理解和不支持。
是群眾對民警的依賴遠遠高于對民警的信任。現實生活中,群眾對民警的依賴程度雖然沒有以往高,但在危急關頭,很大一部分群眾首先想到的還是人民警察,首先想到的還是報警,找民警求助。這說明,在潛意識里,群眾對人民警察仍存有很大的依賴性。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我們正進入“發展的黃金期”,但同時也進入“矛盾的凸顯期”,各種利益訴求引發的不斷增多,并呈蔓延之勢。因政府常常在土地征用、舊城改造、折遷、治理環境污染等非警務活動中將公安機關作為解決問題的“法寶”推到第一線、推到了群眾的對立面,造成警民關系緊張。加之,群眾對警察隊伍中出現的個別民警違法違紀現象不能客觀看待,對個別民警作風、行為的不滿延伸到對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的懷疑。特別是隨著民警工作任務的加大,部分責任心不強的民警常常放手讓協勤、文職人員等獨立完成執法工作,造成執法錯誤頻頻發生,群眾意見很大。外加某些媒體的負面炒作,人民群眾更多地表現出對公安機關和公安民警的不信任。
(三)從警民關系看公安群眾工作的不足
警民關系發生新的變化。部分民警對群眾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漠,對群眾的事情變得越來越漠不關心。警民關系逐漸由“魚水”關系向“蛙水”關系轉變。具體工作中,部分民警在需要群眾支持時,就想方設法聯系群眾,問題得到解決后就與群眾脫離了“干系”,這種做法嚴重背離了群眾路線,人民群眾在感情上很難接受。
社會矛盾造成警群對立。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由此產生的種種社會矛盾造成警群對立,影響公安群眾工作的開展。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疊加、碰撞加劇、訴求增多,各類社會矛盾的產生和沖突不可避免。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人民內部矛盾和各種利益訴求引發的不斷增多,并呈蔓延趨勢。近年來,因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分配不公、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物價漲幅等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不斷增多,因拆遷、土地征用、環境污染、企業破產以及農村換屆選舉而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不斷出現。一旦發生矛盾糾紛和,公安機關就被直接推到了“第一線”,推到了風口浪尖,稍有不慎警民關系就會引起嚴重沖突,成為矛盾的焦點,輿論的熱點,充當群眾發泄不滿的“替罪羊”和“出氣筒”,造成警民關系的緊張和對立。
這些問題表明公安群眾工作的作風、方法、意識、機制等都存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地方,不能滿足當前形勢下的群眾需求,還需創造條件抓緊抓好此項工作。
二、新形勢下做好公安群眾工作的對策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公安機關要更好地履行職責,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公安群眾工作置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和公安工作全局中來思考,把公安群眾工作提升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來謀劃。要認真總結公安群眾工作的經驗與教訓,繼承傳統、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之更加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
(一)提高思想認識 更新工作理念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貫穿于十報告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強調黨的生存基礎——只有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強調走群眾路線,“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公安機關在正確把握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必須清醒認識到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群眾工作路線,全面貫徹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思想,把群眾利益和需要作為公安工作的終極追求,高度重視群眾的需求和呼聲,以忠誠為民的信念、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務實高效的工作業績滿足廣大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要做好新形勢下的公安群眾工作,公安民警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進一步提高四個理念:
服務理念。十報告強調了“服務”一詞,強調“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要建設服務型政黨。而群眾工作的要點是服務于人民,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要努力實現由社會管理者向社會服務者的角色轉變,從執法“治”民向執法“為”民轉變。為民的關鍵是要增加感情,親近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而非冷、硬、橫、推,甚至。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要增強服務意識,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切實做到心系群眾,立足本職,扎根基層。緊緊圍繞戶籍、出入境、消防、交通管理等管理服務問題,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不斷推出實實在在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安源分局在“民調評警”工作基礎上,創新推出以社區民警為中心,捆綁公安各項工作,打造服務型隊伍。一是從解決實際問題,加強防控和打擊方面來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把110接處警、案件偵破與社區民警工作捆綁舉措,社區民警對于轄區發生的案件,積極與責任區刑警大隊、辦案單位進行溝通,掌握辦案進度,及時向當事人通報案情,切實讓群眾了解公安機關的工作進度。發案后,社區民警必須在第二天到當事人家中走訪,了解當事人有無遺漏線索,通報辦案進展。同時,要仔細查看當事人家中具體情況,協助當事人分析防范弱點和改進方式舉措,杜絕今后再受侵害現象的發生。再進一步根據受案情況,認真分析轄區發案特點,研究制定和落實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二是從優化為民辦事的方式方法教育和引導社區民警,從糾紛化解、辦證辦照、社區服務、扶貧幫困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最需要解決的“小事”入手,從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小處做起。善于偵破小案件、調解小糾紛、消除小隱患、平息小、解決小難題,切實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為此分局規范了警務公開內容,完善窗口便民設施,規范民警行為舉止,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備勤、首問責任、警民關系卡、警方公告、所長接訪等制度,推出了“十項上門服務制度”、“民警工作問卷”、免費為殘疾人辦理二代身份證等。將戶政窗口的工作與社區民警工作捆綁。社區民警走訪時,詳細了解轄區二代證的辦理情況,及時督促轄區居民辦理二代證,同時實行社區民警送證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和微笑服務,借助互聯網資源,將服務向網上延伸,通過微博、qq警務室等手段,廣辟途徑、廣開言路,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便利服務,真心實意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力爭將每一次接處警、每一次為群眾服務、每一次上門走訪、每一次幫扶,都轉化為密切警民關系、打造服務型隊伍的過程。只有真正把服務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才能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才是真正為民服務的表現。
法治理念。嚴格、公正、文明、理性、平和、規范執法,正確運用法律,依法履行職責,是法律本身對人民警察所固有的基本要求。作為執法者,必須端正執法思想、轉變執法作風、規范執法行為,樹立起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的執法意識。要抱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大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要緊緊圍繞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兩搶一盜”多發財犯罪、拐賣婦女兒童犯罪、電信詐騙犯罪等治安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打擊整治行動;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公正和執法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創新執法理念、加強執法管理、改進執法方式,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在執法過程中努力做到不失之偏頗,真正做到罪刑法 定、罰得其所,讓人民滿意、讓人民信任。
責任理念。公安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牢記宗旨,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銘記三大政治和社會責任,從發生的事故、事件中深刻反省、吸取教訓,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將十宗旨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提高責任理念,不論是戰斗在基層一線的民警,還是機關工作人員,都代表著黨和政府形象,必須要從這個高度來認識。每位民警在政治上要有清醒的認識,用心肩負起對黨和人民、對公安工作的一份責任,我們才能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望。
創新理念。十報告突出體現了創新的色彩和特征,吹響了“創新”的新號角。當前,我國正面臨人民內部矛盾凸顯期、刑事案件高發期、對敵斗爭復雜的新形勢,公安群眾工作面臨很大的挑戰。作為公安民警要更好地履行職責,就必須在深入了解世情、國情、省情、社情、民意的基礎上創新公安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把握公安群眾工作的發展規律,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要從做優服務上去創新群眾工作思路和方法,從涉及群眾利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從關系群眾生活的一件件瑣事入手,讓群眾辦事快捷、方便。要結合公安業務創新,從解決實際問題,加強防控和打擊方面來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緊密結合“整作風、提效能、優環境”、“創先爭優”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民調評警”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把人民群眾贊成不贊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為思考問題、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警務運行機制,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警務活動的效率與效益。要通過創新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此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任。
(二)增強公安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和能力
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安源分局積極開展了“愛民月”、防火防盜防騙防搶宣傳、“上門退贓”、警民聯歡等活動,開展法律咨詢、知識講座活動等等,編寫了《居民安防手冊》、《安源公安分局工作簡介》等手冊分發到社區家家戶戶,傳播安全防范知識,強化安全防范意識,提供辦事指南,印制了18種內容的社區警務宣傳單,編寫了“四季安防歌”在群眾中傳播。同時實行“警務公開制度”、“接處警反饋制度”、“群眾辦事回訪制度”,讓群眾近距離體驗警察生活。在破案第一時間將案情在案發地公告民眾,在破案中收繳的贓物、贓款,第一時間主動上門送到受害人手中。近5年來,分局上門退贓價值達810多萬元,“快速破案與及時上門退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分局機關和廣大民警服務群眾的質量與水平有所提高。但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不少民警不善于做群眾工作,存在進不了群眾的門、談不上話、交不上心等問題。公安機關要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就一定得把群眾工作作為“看家本領”來掌握、作為“重要法寶”來傳承、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努力提升公安機關及民警在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能力和本領;駕馭社會治安復雜局勢的能力和本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本領;服務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本領。
加強業務培訓。要使群眾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民警必須具備相當的感召力,還要具備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善于創造警民合力的工作氛圍。另外,還要有較強的工作魄力,能當機立斷處理問題,協調各方面關系、找準結合點、圓滿解決各種問題。為此,安源分局采取以下措施來加強和提高基層民警的群眾工作能力:一是按照公安部的要求,開發公安群眾工作的課程,編寫相關教材,編制教學大綱、計劃,把民警特別是基層民警的群眾工作能力教育培訓及考核納入民警的年終考核,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培訓,尤其要開展“社區民警如何接觸群眾”、“如何同群眾交流”等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民警學會與群眾打交道、交朋友,做到“進得了門、談得上話、交得上心”,切實掌握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本領;二是發揮老同志“傳幫帶”的作用,許多老同志有獨到的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要采取“老帶新”的方法,定期開展經驗交流會,讓他們言傳身教,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全體基層民警的財富,從而幫助新民警盡快掌握做群眾工作的方法。
(三)加強公安公共關系建設,營造良好的公安群眾工作氛圍
公安機關與公眾之間建立良好、互信的警民關系,是新形勢下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形勢下維護社會穩定的客觀需要。
加大警務公開力度。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承載的是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信任。要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通過建立和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主動地向社會各界提供諸如治安形勢、打擊犯罪、交通等社會管理的重大警情和轄區社會治安狀況。及時開展與社會輿論的溝通和協調,讓群眾及時了解公安機關工作情況,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要通過案、事件回訪制度等方式,加強同老百姓的交流與互動,爭取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理解和支持。
這次全區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是市委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剛才,同志對年的宣傳思想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對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講的很具體很全面,會后大家要結合工作實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年我區的宣傳思想工作成效顯著。道德規范進萬家活動引起了的關注,公民道德月點評活動的經驗在全國進行了推廣,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百千萬”活動得到了省委宣傳部的充分肯定,“三講一樹”活動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我區文化進社區的經驗,其他許多單項工作也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我區宣傳思想工作能取得這么多的成績,充分說明了我區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是一支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樂于奉獻、善打硬仗、能出精品的隊伍。對于去年的宣傳思想工作,區委、區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全區上下也是認可的。借此機會,我代表區四大班子,向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工作在宣傳思想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宣傳思想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一大傳統和優勢,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動員群眾為實現自己利益而奮斗的強大武器,是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一)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是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從國際形勢上看,當前,各國之間以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凝聚力為基本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從未放松過“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運用政治文化、商業文化、價值觀等影響我們的意識形態,通過各種途徑加緊對我國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從國內形勢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的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經濟成分、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日趨明顯,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外的文化產品、文化資本、價值觀念對人們思想領域沖擊更加復雜多變。要解決這些既有緊迫性又具有戰略性的問題,就必須通過強有力的宣傳思想工作,鞏固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正確回答人們普遍關注的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使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在提高認識中認清形勢,在轉變觀念中與時俱進,在貫徹落實中開拓創新。
(二)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是進一步統一全區干部群眾思想的迫切需要。立足統一思想,著眼凝聚力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大、屆三中全會精神,是今年宣傳思想工作的一條主線,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的首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隨著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必然帶來思想意識上更深刻的變化,帶來利益格局的更大調整,各種深層的矛盾和問題將進一步凸現出來。如何做好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如何把全區人民的思想統一到大精神上來,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上來,是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需要加強理論學習,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體黨員、教育干部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需要加強理論宣傳,使大精神在機關、企業、學校、社區、鄉村廣為傳播,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需要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學習貫徹大精神的新舉措、新氣象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成果、新典型,把群眾的熱情調動起來、干勁鼓舞起來、信心激發出來,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長足發展,人民生活總體達到了小康水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們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意識更加自覺,文化需求日益增長,需求總量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選擇性越來越強,這不僅給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也使得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文化建設,發展文化產業,活躍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經成為宣傳思想戰線當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宣傳思想工作,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做好宣傳思想工作。
二、圍繞大局,找準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
我們區年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已經明確,宣傳思想戰線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著眼于服務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著眼于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素質教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離不開人的全面發展。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這“四以”歸結為一句話,就是提高人的素質。結合當前實際,要突出抓好三個層次的素質教育。一是黨員干部的素質教育。要按照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的原則,抓好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副科級以上干部的理論學習。要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切實提高黨員干部運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形勢、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方向、拓展工作內容、改進工作方式的能力。二是城鄉居民的素質教育。要不斷拓寬居民素質教育的渠道和方式,著重抓好以市民教育學校、農民學校、基層黨校等為陣地的集中教育,以“道德規范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公民道德月點評”等活動為載體的居民自我教育,以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創建和“全民學習日”活動為載體的學習教育,以群眾性文化活動為載體的寓教于樂教育,以勞動模范、文明市民、職業道德“雙十佳”等評選活動為載體的典型教育,等等。三是外來人口的素質教育。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社會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區的外來人口會越來越多。提高外來人口特別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素質,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抓環境營造。目前區的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要保持當前這種好的發展勢頭,不僅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扎實工作,還需要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努力營造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良好環境。當前,除了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硬環境”以外,我們要努力營造好“四個軟環境”。一是進一步做好新聞宣傳和社會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我區各行各業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就,以及實施擴大對外開放的各項舉措,增強對外來投資的吸引力。二是以誠信建設為重點,積極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深入開展“為納稅人服務活動”和評議職能部門活動,規范行政審批制度,提高行政機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三是以職業道德建設為重點,積極營造優良的服務環境。通過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和設立外商投資中心等措施,從政策咨詢、資金融通、人才開發、技術交流創新、信息共享、市場準入等方面,全力支持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四是以創建平安為載體,積極營造安定的法制環境。以治理“四亂”為重點,嚴肅查處侵犯企業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創造和諧、穩定、有序的社會治安環境。
(三)抓文化強區。經過文物專家50多年的考古發掘,已經證明我市在3600年前就是國都,是商代的第一個國都,是中國古都之首,而商城遺址的大部分就在我們區,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區有3600年的悠久歷史。對于一個城市而言,文物遺存是其滄桑變遷的歷史見證,是城市發展的血脈,是城市之根。城市的發展,最根本的還是文化的積淀和發展;城市的興衰,歸根結底還是以文化論輸贏。目前很多同志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包括一些領導干部,講舊城改造的多,講開發保護的少。主要原因是觀念沒有轉變過來,不知道這件事對我們我市市來講所蘊藏的巨大效益,這個效益既包括社會效益,也包括經濟效益。市委、市政府對紀念我市商都3600年高度重視,準備投資5億元實施商城遺址保護工程,并舉辦商都3600年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目的是想通過挖掘歷史,弘揚歷史文化,打造城市形象,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加快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們區來講,也要以此為契機,搞好我們的文化強區建設。希望大家都要高度重視這個事情。我們既要配合市里搞好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又要結合我區實際,精心策劃一些影響大、效果好、群眾參與廣泛的活動,要把區的歷史文化品牌推出去,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打響,使區成為投資的熱點、旅游的熱點。要通過大力弘揚和宣傳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切實增強人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把廣大干部群眾熱愛家鄉的熱情凝聚到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上來。
三、加強領導,努力開創我區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領導是關鍵。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的高度,切實加強和改善對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
(一)要提高重視程度。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是黨的一條重要原則和制度,必須牢牢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宣傳思想工作擺上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深入調查研究,經常聽取匯報,認真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使宣傳思想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把宣傳和文化事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不斷加大投入,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提供有利條件和物質保障。重視宣傳思想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重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體現在經費投入上,有的單位一年投入幾十萬,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搞得有聲有色,而有的單位連訂一份黨報黨刊的錢都不肯花,這就不是真正的重
(二)要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宣傳思想工作事關全局,不僅僅是宣傳部門的工作,而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各部門和各人民團體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凡是需要多方面配合的工作,黨委要統一研究、統一部署、協調各方、形成合力。宣傳部門作為主管意識形態的職能部門,要擔負起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的職責。涉及宣傳思想工作的部門,都要增強政治意識,把握導向,積極工作,確保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切實加強和改進各自的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地發揮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近年來。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忠實履行公安消防職責,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滅火救援、抗震救災、應急搶險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全連續10年無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的優異成績,特別是今年“76特大暴雨洪災中,全體消防官兵心系群眾,行動迅速,不畏艱難,連續作戰,全力營救被困群眾,為全取得抗洪搶險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事實證明,公安消防部隊是一支政治堅定的隊伍,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一支戰斗力特別強的隊伍,一支黨和人民信賴滿意的隊伍。全各級各部門要向公安消防支隊學習,學習他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心系群眾、服務社會的高尚品質,學習他勇挑重擔、不怕犧牲、敢打硬仗、善打勝仗的英雄氣概,學習他服從大局、牢記使命、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創新理念、開拓進取、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鐵軍精神,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奮力實現新發展。
一、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消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做好新形勢下的消防工作,消防安全是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營造加快發展的和諧環境至關重要。去年以來,發生各類火災386起,直接經濟損失達500余萬元。火災事故的頻繁發生,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單位消防安全防控體系薄弱,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消防基礎設施尤其是農村消防設施建設滯后,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消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定期分析消防安全形勢,及時研究部署消防工作,把消防安全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全力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扎實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
持續開展專項治理,緊緊盯住人員密集、高層地下、易燃易爆等高危場所。認真排查影響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嚴厲打擊消防違法行為。對城鄉結合部、三合一”家庭賓館、娛樂場所等消防安全薄弱環節,公安、消防、安監、文化、工商等部門要聯合開展大規模清查整治,嚴防小場所發生大火災。隱患險于明火,排查整治火災隱患這個問題上,態度一定要堅決,敢于較真碰硬,該關的關、該停的停,絕不手軟、絕不含糊。各級各有關單位要當好消防部門的堅強后盾,旗幟鮮明地支持消防部門依法履職、嚴格執法,絕不允許以任何理由妨礙、干擾、影響消防執法。要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整治,做到督辦一起,整改一起,不留后患,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火災事故。
三、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工作
同步規劃建設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和消防站,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中。一步到位;著力改善農村消防安全條件,將農村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分步有序實施;高度重視消防車輛裝備建設,尤其要加強撲救高層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場所火災的裝備配置。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加強農村和社區消防工作,依托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委會、派出所,健全基層消防工作機構,實行“網格化”管理,防止基層消防工作失控漏管;強化社會單位主體責任和“四個能力”建設,提高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水平。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作用,狠抓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讓群眾更為直觀地了解火災的危險性和危害性,系統掌握消防安全常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消防安全、重視消防安全的濃厚氛圍。
四、努力打造戰斗力強的消防鐵軍
今天,我們市、縣、鄉三級分管計生工作的負責同志和計生戰線上的負責同志相聚在固始,共同探討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今天這次會議既是一個經驗推廣會,也是一個鼓勁加壓會,目的是為了推動全市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深入,提高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水平。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審時度勢,搶抓時間
多年來,我市城區和城鎮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工作,為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與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相比,城區和城鎮的計劃生育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流動人口涌入城市,許多“單位人”變為“社會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部分社會職能逐漸向社區轉移,城市區和城鎮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比如新增大量非公有制企業計劃生育管理問題,城市育齡人群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質量和標準需求不斷升高問題,無業人員、失業人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問題等等,使城市區和城鎮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難度加大、任務加重,給城市區和城鎮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大家要緊緊抓住下半年時間,本著缺啥補啥的原則,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
二、深化改革,構建工作新機制
按照全省的工作安排,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市的工作實際,真正落實“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管理機制,務必做到四個堅持:
一要堅持以“屬地管理”為核心?!皩俚毓芾怼本褪且蟪鞘薪值擂k事處(鄉鎮)負責、社區居委會協助,統一管理住本轄區各級各類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以及工作、生活在本轄區的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這是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工作管理體制改革的落腳點。只要認真實行屬地管理,就不會出現管理漏洞。
二要堅持以“單位負責”為關鍵?!皢挝回撠煛本褪且蟾骷壐黝惤洕M織和社會組織實行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切實做好本單位的人口計生工作,并履行各自職責,發揮各自作用,共同參與對人口問題的綜合治理?!皢挝蝗恕弊兂伞吧鐣恕?,并不是說單位就可以放松此項工作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以及能夠正常或基本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各類經濟組織的人員的計劃生育管理仍以單位管理為主,以現居住地管理為輔。即使以居住地管理為主的但有單位依托的人員,各相關單位仍然要履行職責,積極做好配合工作,絕不能撒手不管,關鍵時刻單位的管理還是能夠起到關鍵作用。
三要堅持以“居民自治”為基礎?!熬用褡灾巍本褪且攸c抓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落實,實現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實現“居民自治”,是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要堅持計劃生育工作重心下移,把城區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明確社區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計劃生育管理職責,建立和完善“居民自治”的相關制度,調動廣大居民實行自我管理、互相監督的積極性。
四要堅持以“社區服務”為手段?!吧鐓^服務”就是要依托社區,面向家庭,廣泛開展計劃生育綜合服務。要利用社區服務中心,構建“依托社區、利用資源、面向家庭、宣傳到人”這個平臺,根據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全面加強結合和滲透,搞好計劃生育綜合服務。一要與社區文化工作相結合,建立新型的社區生育文化;二要與社區教育相結合,加強對市民和青少年的計劃生育教育;三要與社區衛生工作相結合,整合社區醫療資源,為育齡群眾開展好優生優育等技術服務;四要與社會治安工作相結合,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納入其管理和服務的范圍;五要與勞動、工商、民政等部門相結合,為社區育齡群眾提供生產、生活等服務;六要與轄區單位聯手,充分利用單位的人、財、物等資源,為社區育齡群眾開展好宣傳服務;七是根據“以人為本,按需服務”的要求,居民樓棟設立各種便民服務措施,把群眾需要的服務送進樓道,送進家庭。
三、強化措施,全面推進
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難度大、任務重、要求具體、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認識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對全面提高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重大意義,以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要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領導、責任、措施、投入四到位。各縣區改革領導小組要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督導工作的落實。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城區和城鎮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
二要把握關鍵環節。建立城區和城鎮人口計生管理新體制,是新形勢下人口計生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宣傳發動是前提,清理清查是手段,規范管理是目的。一定要把握好這幾個關鍵環節,通過層層發動,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得到廣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三要建立服務網絡。各地要根據實際,建立完善鄉(鎮)政府——管理服務區(街道居委會)——管理小區(社區居民組)——樓院四級服務網絡,進一步明確各級職責,加強基層計生隊伍建設,落實管理措施,提高服務水平。
文秘站原創投稿
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矛盾糾紛正朝復雜化和多元化發展,單一的調解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有效的化解矛盾糾紛,許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都需要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實行多種調解手段有機配合,相互補充,才能取得較好社會效果。因此,在新形勢下建立大調解機制,搞好人民調解工作,正確處理好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在新形勢下建立在調解機制的確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思考,現在根據我們在基層工作中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現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大調解機制的概念
大調解中“大”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對大調解的理解主要有三種:
一是站在黨委的角度,指黨政領導,政法綜治部門牽頭協調,司法部門指導、其他部門參與、各種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糾紛排查和處理各種矛盾的機制,稱行政調解。二是站在法院的角度,對內所稱的大調解是全員、全程的訴訟調解,又稱司法調解,除法院自己調解外,還包括委托協助調解,對外所稱大調解強調訴訟調解與其他單位、其他調解的有效對接;三是站在司法局的角度,大調解主要指人民調解,盡管一定程度上揉合了行政調解和其他民間調解力量,強調的是人民調解的網絡建設;
而在這里所稱的大調解,一般是指在黨委、政委的統一領導下,由黨政綜合治理部門牽頭協調,各行政部門、司法部門和自治組織互相配合,共同參與,對社會矛盾進行協調處理的方式,其目的是將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其他各種調解資源整合在一起,即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優勢,又注重吸收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特行,及時、有效地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節約糾紛解決的社會成本,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簡單的說就是黨政主導、主體多元、手段多樣、方式靈活、反應靈敏、協調順暢的矛盾糾紛的協商和處理。通過“大調解”機制的運轉,可以有效調動司法力量、行政力量以及各種社會資源,有效化解更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調解保障大穩定,大穩定促進大發展。
二、對當前我鄉主要社會矛盾糾紛的簡要分析
當前,我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形勢是好的,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成分、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樣化,各種利益沖突和磨擦不斷出現,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總的來講,我鄉人民調解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表現在民間主要矛盾糾紛發生新變化,呈多樣化、復雜化趨勢。傳統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已經不再是民間主要矛盾糾紛,而以環境及生態、生活保障、征地拆遷、抗旱引水、拆遷安置、人身損害賠償和勞資糾紛等引發的矛盾糾紛不斷增加。所有這些矛盾糾紛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都對人民調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大調解機制是解決當前社會矛盾糾紛形勢的切實需要,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三、目前我鄉人民調解工作的運行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鄉共有社區、村級調解委員會24個,成立了土地經濟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勞動安全人民調解委員會等3個行業性、專業性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全鄉各類人民調解員員共94人, 20__年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7件,簽訂書在協議16份,口頭協議41份,調解率達100%,成功率達95%。取得成績的同時我鄉人民調解工作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多種調解方式仍然缺乏有機的協調整合,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大調解機制”,尚未達到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的有機結合。
二是調解隊伍人員數量少而素質偏低,從全鄉統計情況看,我鄉人員變動大,缺乏創新精神、工作力不從心、效果事與愿違的不乏其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群體性等特點,客觀上要求調解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法律素質與調解工作業務素質,否則,調解工作效果難以得到保證,調解工作潛能難以充分發揮。
三是調解委員會經費緊缺,如果要加強調委會內務規范化建設,構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縱橫交織的立體化網絡格局只能是一廂情愿,紙上談兵。調解經費得不到保障,人民調解組織自身沒有“造血”機能,調解工作經費和調解員的報酬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影響了調解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戰斗力的增強。
四是資源分散、應對措施不力。面對多發的社會矛盾糾紛,基層干部處理矛盾糾紛采取四種方式:一是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班子一齊上;二是請執法部門保駕護航;三是把上訪群眾引向法律渠道;四是和風細雨做工作化解糾紛。群眾遇到糾紛也有四種方式:一是上訪;二是找調解組織調解;三是打官司;四是自行暴力解決。多年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各自為戰,民調組織、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缺乏必要的溝通銜接、配合機制,資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四、新形勢下建立大調解機制的的幾點建
議和具體工作要求
1、建立大調解工作機制,要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大調解體系首先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要建立健全市、鄉(街道)、村(社區)、企事業、行業等調解組織,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組織網絡,要強化調解組織隊伍建設,當前應重點抓司法所建設,充分發揮司法所在基層人民調解工作中組織、協調作用,按專業化要求配齊配強司法調解員隊伍。
2、建立大調解工作機制,要狠抓經費落實。經費落實是保障,要認真落實財政部、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經費保障意見》,根據工作實際需要,要將人民調解宣傳、培訓、表彰等經費列入業務經費預算、同級財政預算,落實到位,并根據工作發展逐年增加,足額保障。要爭取政府落實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經費和調解人員補貼經費,為促進人民調解工作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以解決制約調解工作發展瓶頸問題。
3、建立大調解工作機制,要以更強的社會責任感開展人民調解。人民調解作為社會主義法制的組成部分,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求廣大人民調解工作者、甚至全社會都要以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去開展人民調解。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發展的新形勢,必須創新工作機制,使人民調解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更好的為維護社會穩定服務。
4、構建新形勢下大調解機制,要整合各方資源,建立長效機制,促進矛盾糾紛排查工作規范化發展。我鄉矛盾糾紛排查工作要同“六五”普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和預防違法犯罪結合起來,形成制度,堅持不懈。
一是要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領導機構,做到有領導、有組織,有人管事,實現齊抓共管。各社區(村)每月排查一次,全鄉一季度排查一次,重大節假日和重要會議期間也要加強排查力度,這項措施要長期堅持不變,同時,做到“排查有登記,工作有制度,考核有標準,責任能落實。
二是要加強協調機制。將綜合治理部門、司法行政部門、維穩辦、辦、紀檢監察部門以及大調解領導協調等機構及其功能進行整合,改變多頭管理的局面。建立市、鄉兩級社會矛盾調處中心,由市司法局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市法院、公安、綜治、、部門等聯合接訪,分工合作,協同作戰,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務平臺。對涉及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矛盾或重大、疑難糾紛,在市調處中心統一組織下,由各單位共同參與、協同作戰、多管齊下、聯動調處,實現信息聯網、部門聯手、上下聯動、條塊聯合的工作格局。
三是強化隱患排查,完善預警機制。大力加強行業性、區域性調委會建設,借助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主動介入社會難點、熱點糾紛排查,做到情況早預測、工作早介入、問題早處理、苗頭早控制。積極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權利意識,了解正確的維權渠道,防止矛盾糾紛激化,減少和預防的發生。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健全育人機制。鼓勵優秀的法律人才加入到人民調解隊伍中去,積極培養“專家型”人民調解員;充分發揮律師在大調解工作中的作用,開展司法所與律師事務所“結隊幫扶”活動,組建律師工作接待志愿團,積極參與書記、市長大接訪和大下訪活動;加強業務指導,司法行政部門與法院建立工作聯席制度,由人民調解員擔任人民陪審員,參與調解和審理非經本人調解過的民事案件,提高調解能力和藝術水平。只有切實促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經?;?,制度化和規范化發展,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效果,有力維護全鄉的社會穩定,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同時還要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1、做好人民調解的組織建設工作。組織建設是人民調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證,要成立真正意義上的“鄉、社區、村”三級調解網絡。如因客觀原因導致人民調解員空缺要及時補齊,不能出現人民調解員長時間空缺,影響人民調解工作的開展。同時還要配好人民調解信息員,人民調解信息員要注意發現和捕捉矛盾糾紛苗頭和隱患,及時向調委會匯報。
2、做好矛盾及時排查工作。每月至少要開展一次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工作,并要在排查中探索,及時發現和掌握本轄區、本部門和本單位的矛盾糾紛,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妥然處置,避免矛盾糾紛激化或釀成,把這項工作納入經常化、規范化的軌道。
3、做好糾紛的調處工作。對已經發生的糾紛,人民調解員應信息靈通,及時趕赴事發現場,盡力阻止和平息事態,一般糾紛要在24小時內調查了解糾紛發生全過程,并將調處責任人及調處時間告知當事人,并在糾紛發生或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0天內調結;重大疑難糾紛、跨地區糾紛,各相關調委會要相互配合,及時化解,盡量不讓糾紛惡化。還要因地制宜將糾紛的調處時間、調處情況等向群眾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4、做好各種調解手段相結合工作。現在的矛盾糾紛正朝復雜化和多元化發展,單一的調解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有效的化解矛盾糾紛,許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都需要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實行多種調解手段有機配合,相互補充,才能取得較好社會效益。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社會矛盾顯現出高位運行、主體多元、性質復雜、處理難度大、易激化等特點。構建大調解機制,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是事關全局的基礎性工作,因此,我們要發揮調解手段、創新調解機制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行政調解為主導,司法調解為保證的大調解機制,實現三種調解手段的有效銜接,使其優勢互補、協調一致,形成規范、長效的工作機制,為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而努力。
一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第一位。只有牢固樹立關注民生、保障民利、重視民意、服務群眾的意識,增強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才能把關系人民群眾的具體事情做好,才能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首先,要堅持用精神和發展著的理論武裝頭腦,積極引導檢察人員提高理論水平、政策功底、知識素養和解決群眾訴求的能力,做到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不斷把群眾工作推上新臺階。其次,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既要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向群眾做調查,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又要在執法辦案中深入了解群眾訴求,特別是把群眾關注的社會穩定、司法公正、民生民利等問題解決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再次,要注重檢察人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要堅持把群眾觀念教育與思想教育、理論學習、崗位練兵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專項教育活動、加強檢察調研和檢察文化建設等途徑,敦促干警養成親民、利民、便民、護民、愛民的習慣與品格,形成求為民之真、務為民之實的態度與作風。
二要發揮檢察職能,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多民族聚居地區不僅有一般的社會矛盾糾紛,還存在破壞民族團結與危害社會穩定等多方面問題,人民群眾不僅要求自身的安全感有保障,還期待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對于群眾的需求和期待,檢察機關要堅持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放在檢察工作的首要位置,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和各種分裂滲透破壞和危害民族團結的違法犯罪活動,積極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要不斷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力度,突出查辦涉及民生民利的職務犯罪,創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要不斷加大訴訟監督工作力度,著力監督糾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問題,讓每一個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要始終把保障民生、維護民利作為檢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高度重視各民族群眾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排除在萌芽狀態。
三要創新工作模式,搭建為民服務的“連心橋”。不斷改進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院在加強群眾工作中,推行“三個一”模式,即:一個工作站、一項工作機制、一支志愿者隊伍,有效地增強了檢察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耙粋€工作站”,即社區民生法律服務工作站。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是與群眾生活聯系密切的“窗口”,也是檢察機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我院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社區民行檢察工作站”,借助社區開展民行檢察工作。2011年,在總結“社區民行檢察工作站”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綜合控申接訪、犯罪預防等工作職能,建立了“社區民生法律服務工作站”,作為申訴受理、預約咨詢、定期接訪、檢察宣傳、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實行電話預約咨詢和申訴、社區干部聯系卡和定期到工作站辦公制度,將“坐堂辦案”轉變為“上門服務”,有效地暢通了群眾訴求表達渠道?!耙豁椆ぷ鳈C制”,即:檢察人員“雙掛”工作機制?!半p掛”是指中層干部到控申接待室掛職鍛煉和所有干警到社區民生法律服務工作站掛職鍛煉。通過開展“雙掛”工作,既增加了干警與群眾接觸的機會,增進了干警對群眾的感情,又創造了使干警向社區干部和群眾學習的條件,有效地提高了干警做群眾工作的能力。為了增強“雙掛”工作實效,我院還實行接訪工作考核機制,制定了《干警接訪工作考核制度》,規范接訪要求,明確獎懲措施,不斷促進干警形成辦實事、求實效的作風?!耙恢е驹刚哧犖椤?,即:檢察官志愿者服務隊。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我院自發組織了一支由青年干警組成的檢察官志愿者服務隊,以開展法律咨詢、法制宣傳、警示教育、犯罪預防、青少年維權,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主要服務內容,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幫貧助困、文明交通勸導等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受到了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并被團省委、省文明辦、省志愿者協會授予“青海省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
四要自覺接受監督,提升執法公信力。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既是檢察機關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保證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的力量源泉,又是做好群眾工作、提升檢察執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我院采取多項措施不斷完善自覺接受監督的途徑,讓人民群眾更加理解與支持檢察工作。一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落實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堅持定期報告與不定期報告、全面報告與專題報告、書面報告與口頭報告相結合,對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情況和問題、上級檢察機關的重要會議精神和指示精神、執法辦案情況以及隊伍建設情況及其他重大事項,主動向區人大、區政協報告。對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專題研究部署,認真落實,及時反饋。建立《關于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工作制度》、《關于加強與人大政協聯絡工作的暫行辦法》,使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工作逐步邁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二是深化檢務公開,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將公訴、批捕案件辦理信息在法定范圍內通過LED電子顯示屏公開,增大執法辦案工作的透明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媒體記者、社區干部和群眾參加“檢察開放日”活動,讓社會各界代表走進檢察院,更多地了解檢察工作、支持檢察工作、監督檢察工作,既拉近了檢察機關同人民群眾的距離,也樹立了檢察機關和檢察干警的良好形象。三是創新檢察宣傳形式,提高社會認知度。在堅持以報刊、媒體、網絡等為宣傳陣地的基礎上,建立了“為民在線”門戶網站,創辦了《城西檢察》院刊,在正義網開通了“城西檢察”法律微博,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社會宣傳檢察工作以及我院檢察業務、隊伍建設、檢察文化建設等工作的開展情況,進一步加深了群眾對檢察工作的認識和了解。通過上述措施,有力地提升了檢察工作的群眾知曉度和滿意度,在每年的區“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對我院的檢察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