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特征
時間:2023-08-18 17:25: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1引言。
1958年美國發展經濟學艾伯特·赫希曼在《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率先提出“發展戰略”這一概念,重點討論發展中國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潛力、資源與環境,謀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聯合國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個10年的“國際發展戰略”,它使得“發展戰略”一詞逐漸越出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范圍,也廣泛運用于發達國家。
2國外研究現狀。
2.1理論貢獻。
(1)區域平衡增長論。
均衡增長的主要涵義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行業和部門相互協調、共同增長。主要包括賴賓斯坦(H.Leibenstein)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納爾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論、羅森斯坦和羅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進論,以及納克斯(R.Nurkse)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
(2)區域不平衡增長論。
區域不平衡增長論認為增長過程在實質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論有佩魯(Perour)的增長極發展理論、繆爾達爾(GunnarMyrdal)的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論。
(3)區域階段發展論。
倒U型理論(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庫茲涅茲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型理論。他通過分析24個國家的國際橫截面數據和10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認為國內不同發展階段區域不平等的變化趨勢,地區間收入差異的長期變動趨勢大致呈倒U型。
(4)鐘型發展理論(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國著名區域經濟學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鐘型發展理論”,引入了描述經濟發展過程的變化次序模式—鐘型模式。在發展初期,國家的增長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區與貧困地區。即使在某一區域內,用各人口組所占財富比例來衡量,社會不平等現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個或幾個城市增長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長早期的特點。
2.2國外典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戰略選擇案例。
(1)美國區域開發的“均衡”戰略。
美國在開發不發達地區時,采取的是均衡戰略,其有七個主要措施:
一是對不發達地區實現優惠稅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組建經濟開發區,幫助落后地區加快發展經濟;三是以交通運輸為重點,扶持經濟落后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鼓勵并引導私人企業向落后地區投資;五是優化產業布局,拉動經濟增長;六是有意識提高勞動力索質,注重引導人力資源流向;七是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2)前蘇聯區域開發的“傾斜”戰略。
與美國不同的是,前蘇聯在區域開發上采取的是“傾斜”戰略,主要是通過建立一些科研中心來輻射周圍地區,為周圍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以此來促進相應地區的經濟發展。
(3)巴西區域開發的“發展極”戰略。
巴西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區建立“發展極”并以此形成發展網絡,帶動整個落后地區的經濟開發。巴西“發展極”的建立是通過設立專門的開發機構來指導、組織并實施的。
(4)日本區域開發的特殊戰略。
60年代,日本政府為縮小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的差距,緩解經濟布局的不合理現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綜合開發計劃,采取了“據點開”、建設“定居圈”和“技術集成城市”等措施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3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劉國光(1984年)在其主編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中提到,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在較長時期內,根據對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條件的估量,從關系經濟發展全局的各個方面出發,考慮和制定經濟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所要解決的重點、所經過的階段以及為實現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楊萬鐘(1999年)在《經濟地理學導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是在經濟區劃的基礎上對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藍圖的總體勾畫,是進行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創琳(2002年)在《區域發展戰略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就是根據區域發展條件、進一步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所做的高層次全局性的宏觀謀劃;單于廣(2003年)認為我國當前宜采取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他認為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指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同一產業或者同一產業投人產出效果不盡相同,在國家所掌握的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國家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重點開發的方式,并在資源分配和財政投入對重點開發地區的重點產業進行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共同富裕。
4結語。
李奇澤、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演化過程三個重要的階段,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協調發展階段后,作者指出區域統籌發展戰略將是我國今后區域經濟發展將選擇的發展戰略,他認為具有很強的統籌協調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關鍵點,區域統籌發展戰略有強大的資源整合力,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理論和模式也應保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的、適應需求的區域發展戰略將產生。
參考文獻:
[1]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譚祟臺等《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楊萬鐘主編《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方創琳主編《區域發展戰略論》,科學出版社。2002.
[6]李奇澤、敖明山,對我國區域經濟的非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思考,中國商界,2008年。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態勢
近年來,中國區域發展出現增長重心向北轉移、區域發展差距縮小、區域產業分工深化、區域合作步伐明顯加快等新趨勢、新特點。主要表現為:第一,區域增長重心向北轉移。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但中國經濟總體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東南沿海地區增速依然較快,北部沿海地區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速加快。環渤海地區增長勢頭最為強勁,部分中西部能源原材料大省也加入到快速增長的梯隊。第二,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呈現放緩態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地區差距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穩中有降、90年代快速擴大、2000年以來繼續擴大但速度趨緩的歷程,2004年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出現自1990年以來首次逆轉。第三,區域產業分工有所深化。制造業在繼續集中分布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同時,北移的趨勢有所加強。第四,區域合作步伐明顯加快。地區間經濟聯系不斷加強,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以及相關區域經濟合作步伐明顯加快,并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當前,中國一些地區的發展相繼進入國家戰略層面,呈現出“三大四小3+4”的格局,“三大”即珠三角、長三角、天津濱海新區;“四小”即遼寧沿海經濟帶、江蘇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等??梢灶A見,隨著區域經濟戰略的實施和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將會有更多的區域納入國家戰略出現“3+X”的格局。今后一段時期,將是中國區域經濟加速融合、區域合作步伐不斷加快的關鍵時期。能否融入區域一體化、通過合作取得優勢、在融合中借勢發展,對每一個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
山東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演進
山東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的經濟大省,在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結合自身經濟發展條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實施了不同的區域經濟政策,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總量走在全國前列。同時,區域發展不平衡也是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特征,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山東一直關注的問題,在認識和決策上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進入21世紀,為適應國內外發展形勢的變化,圍繞東部地區如何再造優勢、西部地區如何啟動內部活力和加大扶持力度、統籌南北發展等問題,山東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戰略。從2003年的“突破菏澤”戰略到2004年的“三個突破”戰略,即“東部突破煙臺、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戰略,再到2007年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即從東部沿海沿膠濟鐵路向西到省會濟南周圍這一主體,黃河三角洲及周邊這一北翼、魯南經濟帶這一南翼的發展戰略;從20世紀末提出的建設“海上山東”和黃河三角洲開發兩大跨世紀工程到進入21世紀相繼提出的發揮青島“龍頭作用”、加快建設山東半島城市群、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魯南經濟帶戰略規劃,逐步促成區域發展格局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深刻變化,逐步實現了由“東中西”到“北中南”的全面變化,形成了龍頭帶動、多極支撐、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
今年4月,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边@是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要部署,其戰略指導意義重大而深遠:一是以科學發展視野為山東謀劃了發展新思路;二是從全局出發為山東在全國經濟布局中的走向提出了新定位;三是從戰略高度為山東跨越發展、率先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此戰略目標經確立,全省上下圍繞藍色經濟區建設立即展開積極行動,召開會議。出臺文件,著眼全局,統籌規劃,強力推進,以盡快實現“區域戰略”到“國家戰略”的轉變。
區域經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山東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山東三面環海,大陸海岸線3121.9公里,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地據南北要沖,是中國大陸最接近日、韓兩個亞洲發達國家的位置,建立日韓自由貿易區得天獨厚。
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山東,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在產業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上存在著一定的“梯度錯位”空間,發展國際合作和承接產業轉移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從發展條件看,山東經濟主要是依靠內部資源和基礎產業發展起來的。與其他省份相比較,其增長潛力更大,發展后勁更足。近年來,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主體的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加快,區域經濟競相發展,全省范圍內已呈現出強者更強、弱者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山東經濟存在“大象經濟”或“群象經濟”現象,大企業集團和大型企業數量多且規模、產值和利潤較大,蘊藏著巨大的潛在生產力。經過20多年的生長與跟進,已經形成了有機關聯、相互配套的價值鏈和技術鏈。在這些鏈條上,生存著無數高度依賴、專業性強的企業群落,這個群落基本建立起了全國性乃至世界性的營銷網絡。
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極的出現,標志著城市和經濟競爭進入了區域性集團化的新階段。這在客觀上提供了山東縮小與更發達地區差距的機會。近年來外資在中國投資區域熱點,已由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再到環渤?!氨鄙限D移”的趨勢。這對山東來說,無疑會帶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近日,國務院通過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三角的開發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繼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區域中心后,北方的黃河三角洲也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東部毗鄰經濟發達的韓日等東亞地區,南部靠近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北部靠近經濟發達的京津唐地區,爭奪要素資源和市場的壓力巨大。
因此,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是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戰略舉措,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思考
今后幾年既是山東省面臨自身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五化”并進期,又是資源環境制約加劇、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微觀管理工作加重的社會轉型期:既是經濟文化日趨區域化、全球化、凸現重要戰略機遇的黃金發展期,又是國內外競爭升級、挑戰更多的矛盾暴露期。如何運籌帷幄,乘勝前進,對山東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山東發展區域經濟要充分認識搞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并處理好山東藍色經濟區建設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
態經濟區開發的關系。樹立戰略意識、大局意識、規劃意識和協調發展意識,在統一規劃下,進一步理清各自發展思路,臺理確定發展重點和主導產業,在區域開發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藍色經濟發展和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律和特點,統籌陸海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城市發展,統籌海洋開發與保護,提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水平。
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盡快在重要領域、重要方面取得突破。要正確把握藍色經濟區布局的重要關系。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切實把握和處理好藍色經濟區建設與規劃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帶)、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帶、魯南臨港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發展戰略的內在聯系,形成山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把黃河三角洲建成名符其實的高效生態經濟區。要明確方向,拓寬思路,把生態保護和改善環境作為主線,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切實體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示范效應;把產業優化升級作為支撐,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突出發展環保型工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把基礎設施作為紐帶,加強區域內統籌規劃,實現互聯互通;把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基點,增強重點區域、重點內容的推進力度;把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作為保障,完善以政府管理體制為重點的相關體制,在土地管理、生態補償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改革實驗區、示范區和創新區。
山東發展區域經濟必須加快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布局優化步伐,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構筑集約發展新平臺,贏得經濟發展新優勢。
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規劃,加快形成區域空間布局體系。充分考慮現有的“半島城市群”、“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魯南經濟帶”戰略布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銜接和要素整合,充分考慮各地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通過突出特色、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構筑出整個區域集約發展的新平臺。在推進地區現代工業化過程中,要把握多元經濟協調發展的理念,堅持擴張規模與優化結構同步推進,引進外資與激活內資同步并舉,整合優勢與做強特色同步發展,量質并舉,努力追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關鍵詞】旅游業,梯度差異,發展策略,云南省
一、問題提出
梯度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意為“依次序的(區分)層次”或“單位時間或單位距離內某種現象變化的程度”,廣泛用于數學及物理現象的描述,其與區域經濟學的聯姻則產生了梯度理論。
梯度理論集杜能農業圈理論、韋伯產業集聚理論、馬歇爾外部規模經濟思想、赫希曼及威廉姆森不平衡發展理論、弗農等人工業生產生命循環論之大成,認為地理、經濟和技術方面的梯度差異是導致各國各地區的發展出現由點到面、不斷鋪開、不斷前進的動力,這很好地解釋了工業經濟時代區域發展的現狀。因此,該理論一俟引入區域經濟學,即成為區域開發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理論。
梯度理論的中國化進程始于1983年,至此已有三十年的歷史。從近三十年可查證的研究成果來看,其進程的階段性特征較為明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梯度理論初入中國,學者們對其進行了較為充分地宣介、討論及解析;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梯度理論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帶性劃分及作用機理研究催成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出臺;二十一世紀以來,梯度理論得到創新發展,反梯度理論及廣義梯度理論被廣泛應用于解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反向現象及復雜形態??傮w上看,這些研究成果曾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及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基于梯度理論視角的服務業研究見于會展業、旅游資源及其賦存地,一隅區域旅游業的相關成果少見。實際上,旅游業分析的資源稟賦、比較成本及旅游需求指標的內涵解讀與廣義梯度理論的維度表述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因此,借助其梯度分析的多維化趨勢及時序化要求開展研究,可為旅游業區域發展的現狀及時段性特點做出較為合理的理論解釋。目前雖有嘗試性探討,但其深度和廣度都亟待拓展。
縱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云南旅游業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學者們的視野多集中在產業優勢與意義、思路與途徑、保障與策略、新業態等方面,較多地運用了定性描述、對比研究方法,省域內區域旅游業的量化差異研究尚未得到重視。事實上,云南各州市旅游業的現狀不僅反映了決策效益,而且體現了旅游資源、旅游基礎與服務設施、旅游投入等的空間異質性,深入研究將為云南旅游業的協同發展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選取1995-2010年中全省各地區的旅游總收入、旅行社數、人均GDP、酒店數、旅游院校數及旅游景區數等指標對其旅游業狀況進行趨勢判斷,然后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前述指標的權重,經標準化處理后以2010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各地區旅游業發展狀況的總得分,據此劃分出相應的旅游發展梯度地區并進行分析。
三、基本結論
(一)總體發展趨勢良好
據1995至2010年的上述指標數據可以看出,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云南省的旅游總收入、旅行社數量、星級酒店數等有了明顯增長。具體來看,全省的人均GDP從1995年的3063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52元,而旅游總收入在考察時段內從61.15億元增加到1006.83億元、旅游院校數從8座增加到161座、旅行社數量從166家增加到531家、星級酒店數從168家增加到560家。這反映了云南省發展旅游業的經濟基礎逐漸加強、旅游接待能力逐年增強、旅游基本設施趨近完善、旅游教育培訓得到重視,旅游業發展趨勢良好。
(二)區域發展不均衡
總體良好的態勢并不意味著各州市均衡發展。從2010年錄得的旅游收益來看,昆明市的旅游總收入為288.73億元,而怒江州的旅游總收入僅為8億元,相差懸殊;從旅游景區數來看,昆明市擁有旅游景區59個,而怒江州僅有2個;從旅游接待能力來看,昆明市擁有旅行社160家,昭通市旅行社數量僅有6家;從旅游基礎設施來看,麗江市擁有的星級酒店數占全省星級酒店數的22.42%,而怒江州僅占0.8%。據此可知,云南省區域旅游業的發展水平很不平衡。
(三)梯度差異明顯
經由確定方法對上述不平衡性進行量化處理,得到2010年全省各州市旅游業的量化結果:昆明30.26、大理12.07、麗江11.30、迪慶10.53、紅河9.6、西雙版納9.09、曲靖9.05、楚雄7.99、玉溪7.32、保山6.57、德宏6.42、普洱5.03、文山4.70、臨滄4.41、怒江4.08、昭通3.93。據上述分值,可將得分在10分以上者劃歸為高梯度區、介于9.9與5.0之間的劃分為中梯度區、其余的歸為低梯度區。這個梯度分區與云南省各地州市旅游業發展情況基本一致。高梯度區包括了昆明、大理、麗江、迪慶等四個地州市,該區的區位、經濟、資源、文化、環境及產業基礎等在全省中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成為云南省旅游業發展的排頭兵。事實上,串連四地的旅游產品線路是云南省多年的黃金旅游渠道,四成以上的旅滇游客體驗過該線路。
中梯度區涵蓋了紅河、西雙版納、曲靖、楚雄、玉溪、保山、德宏、普洱等八個地州市。每個州市都有一定的旅游業發展優勢:楚雄、曲靖位于滇中地區,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紅河、西雙版納、玉溪的經濟基礎相對較好,人均GDP超過1.4萬元;紅河、西雙版納、保山的旅游資源相對豐富,能吸引較多的游客。
低梯度區則是文山、臨滄、怒江、昭通等四個地州市。該區旅游資源開發程度不高,成熟且品級較高的旅游景區數較少,吸引力不強;而且區位條件較差,交通設施不夠完善,通達性差;加之其它旅游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也不完善。這一切都阻礙了該區旅游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外科技的創新發展迅速,促進了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然而,沿海省份經濟增長卻后勁不足,最大的瓶頸是科學技術落后,創新力度不夠。因此,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促進沿海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快速實施的關鍵。沿海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有利于沿海區域實現經濟向外循環式發展,打造經濟發展的新的戰略支撐點,擺脫其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培育區域發展新的產業增長點,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進而帶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于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沿海區域的內涵及沿海區域科技創新現狀
hansom(1998年)把沿海本文由收集整理區域定義為“大陸或海島周圍空氣、海洋與陸地的交界區域”。beatley(1994年)提出了一個生態學概念:“它是一個轉換區域或是一個群落交錯區,位于海洋(湖泊)和地域系統之中”。我國《中國海洋統計年鑒》給沿海區域下的定義是指有海岸線(大陸岸線和島嶼岸線)的地區,按行政區劃分為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的沿海區域是新興增長區域、功能拓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國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開放合作的新高地、生態良好的宜居區。
科技投入產出效果難以持續增加。我國沿海區域長期以來的發展主要依托初級工業品,兼營商貿、金融、農業等外向型綜合性模式,造成不同工業部門的行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雷同現象。這種模式對新產品研發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企業技術積累,技術擴散不充分,產出滯后,難以形成經濟增長的持續效應,這不僅造成了科技創新活動的投入產出比持續下降,嚴重浪費了技術資源,也不利于我國沿海區域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參與國際競爭,發揮沿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
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不完善。一方面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投資不足。2010年,我國共投入r&d經費7062.6億元,比上年增加1260.5億元,增長21.7%;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與國外相比,無論是投入數額還是投入強度,我國都有很大差距。根據國外經驗,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投資,特別是種子期科技企業的融資起著關鍵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夠。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結構單一,風險投資機制不健全,高度集中的銀行金融體系從體制上把科技創新排除在信貸資金供給之外,從而無法滿足企業在科技創新時的融資需求。
缺乏實現政府、企業、銀行三方共享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2010年12月,科技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聯合了《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秾嵤┓桨浮穼υ圏c內容作出明確規定:“推動地方科技部門和國家高新區建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打造市場化運作的科技企業,為企業提供綜合服務”。企業信息獲取難度大、成本高一直是制約科技創新的主要瓶頸。由于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尚處于萌芽起步階段,總體發展水平較低,較難適應信息流、技術流轉移的需要,加之沒有建立功能強大、健全的物流渠道,增加了平臺高端創新的難度,而且目前政府、企業、銀行三方流通的相當部分信息是具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固有特征的軟信息,其內部化現象較為嚴重,即不能按標準化辦法收集、處理和傳遞,其信息往往不能進行定量、編碼傳遞,進而造成政府、企業、銀行之間信息的嚴重不對稱,企業科技創新的主動性大大降低。
企業產權不清,技術人才短缺。目前制約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是如何讓技術和管理等智力要素參與企業產業化的股權分配,雖然政府頒布了《專利法》、《技術合同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和《科學技術進步法》等相應的法律法規,但是由于執法和違法的查處力度相對較差,造成我國沿海區域技術交易市場單一化形式嚴重、技術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名不符實。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缺乏,在當今技術革新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人才是現代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其作用尤為重要。但是我國科技人才數量不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對較低,更為嚴重的是中小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于各類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在人才競爭上處于明顯的劣勢,這類問題不從根本上予以解決,技術創新的環境難以凈化,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可能性將大幅度降低。
我國沿海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構建沿海區域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完善開放式自主創新模式。首先,重點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執行好國家支持企業的優惠政策。推動和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科技園區財政、金融、人才等重點政策,加強監督和控制。其次,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形成具有網絡化、社會化、專業化特征的科技中介體系,提供高效、優質的運行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再次,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科技金融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關聯的新機制。經濟社會發展與企業科技創新緊密聯
轉貼于
系的長效機制。政府要建立協同機制,支持企業、科研院所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創新,為沿海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和資金保障,實現技術鏈條與資本鏈條的雙重對接;而企業要進行面向市場的產品和技術研發,并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對科研院所創新成果的利用率;科技金融要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起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促進沿海區域發展的新模式。
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實現沿海區域產業的聚集發展。實現沿海區域產業的聚集,必須構建沿海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帶,實現沿海區域空間布局和時間布局的明細化、體系化、層次化。一是建設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帶動的工業園區,承載國家新興產業,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增長極和特色產業;二是提高沿海區域產業的聚集發展、通過其輻射和帶動作用,匯聚人、財、物等資源;三是加快發展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為特點的循環經濟,步入以產業集群促產業特色、以產業特色促產業集群壯大的良性循環發展道路;四是沿海區域產業要發揮重視臨港聚集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產業鏈延伸與對接,節約成本、提高運營效益,增加產品附加值。通過在臨港地區發展集中、優質、循環、生態、高效的產業及相應服務業,提升產業的整體科技發展水平。
構建科技創新平臺,支撐沿海區域經濟發展。構建支撐產業升級的技術創新平臺,首先,需要公共服務機構能夠發揮加快技術研發、強化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帶動的作用;吸引從事科技風險投資、技術擔保的風投機構,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力度;地方和政府共建新型科技中介組織,為科技型企業創新和沿海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其次,構建面向科技型企業的信息服務平臺,搞好科技信息資源的開發、綜合、利用,實現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共享。第四,積極建設科技招商與合作的保障服務體系,有效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為沿海區域提供強力支撐。
論文摘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促推社會和諧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搶占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一、理論依據
金融傾斜是政府采用宏觀干預的方法,制定的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金融產業政策。金融傾斜又可以分為自然傾斜和人為傾斜,自然金融傾斜是由于金融業作為服務產業,其存在是依托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在沒有國家干預的情況下,金融業的發展選擇必然是一個自然的選擇過程,或者說金融集中發展區域必然是一個經濟發展層度相對較高的地區。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與經濟相生相伴的金融產業也往往是相對落后的。因此,作為國家支持其經濟快速發展的區域,選擇人為金融傾斜的政策可能更符合國家鼓勵落后地區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措施本質上屬于產業發展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在把某些優惠政策措施應用于某一區域后,由于金融業的彌散、滲透功能,金融業對區域經濟、其他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乃至企業經營運作都發揮了其作為資本聚、散紐帶的資金配置職能,同時提供了資金與效率的支持。
在區域金融傾斜政策的制定方面,由于金融業牽涉的面廣,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出臺都極為謹慎。目前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國人民銀行,監管者是銀監會,考慮到金融的風險和監管的困難,在區域金融傾斜上,很少見到針對某一地區特點的金融扶持政策。雖然央行可以在政策性金融領域發揮應有的對區域經濟的支持作用,或者可以在區域的宏觀上實行有差別的存款準備金制度和再貼現政策,欠發達省區可比發達省區低若干比率,用以增加貨幣供給,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更快速的發展。然而由于政策性金融的局限性和金融政策出臺的謹慎性,市場化的發展需要市場化運作的金融體系。因而央行與銀監會在研究制定金融政策時應更多地考慮地區性金融特點,在深入研究區域地方經濟特點基礎上,制定針對地方特點的金融業務和風險監管活動,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建立專門性質或以某種業務、功能為主的區域金融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是以經濟區域為基礎而形成的以金融機構集中、金融市場發達、金融信息靈敏、金融設施先進、金融服務高效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的資金融通和聚散的樞紐、貨幣金融業務的匯集和轉口地。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一個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的城市外,還需具備優良的經濟金融發展環境、金融市場發育健全、金融人才資源充足等條件。
區域金融中心定位從中央的角度上看更多體現的是微觀層面的目標,地方政府對區域金融中心的清晰明確的定位對其形成是至關重要的。金融中心定位上:一是區域定位。在金融中心的服務區域定位上,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戰略步驟:首先確立中心城市,然后再在稍大范圍內的區域建立金融集中區。在這個基礎上,必須從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尋求更有潛力的發展方向,在全國的城市區域分工中確立自己有利、合適的位置,再進而確定發展區域金融中心的主要服務方向。二是金融業務定位。一個功能業務全面的金融中心包括建立地區性融資、投資、產權交易中心以及地區性商業銀行等等服務于本地區的支柱產業和潛力產業。區域金融中心建立之初其金融業務定位應更傾向于先建立專門領域的金融中心,而不是考慮首先建立一個功能全面包含廣泛的金融中心。三是金融功能定位。金融功能包括金融的外部效應和金融體系的內部效應,其對經濟有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是金融體系整體對經濟與社會的總體相協調、適應、吻合而產生的效率與效益。體現在它的配置功能上,其功能已經輻射外化成為經濟的發動機。因此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應逐步有所擴大,可以考慮發展金融業成為地區性的支柱產業之一。四是區域金融的結構定位。在既定的銀行主導融資環境下,商業銀行為控制風險,必然導致優勢企業可以獲得充裕的資金,一方面大量企業又不能獲得銀行貸款的局面,因此必須在這個銀行主導融資的環境中,先建立深刻熟悉和掌握地區經濟特點的區域銀行,建立地區信用融資模式,以扶持本地區支柱和潛力產業為發展目標,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再發展到市場主導主導融資的結構模式。
二、實踐與建議
近幾年,蘭州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機構不斷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資產質量,金融機構體系和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積極穩步推進,商業化經營步伐加快,公司治理和企業管理逐步規范。地方金融機構通過深化改革和綜合治理,產權結構和經營機制出現了積極變化,資本充足率提高,資產質量明顯改善,風險控制能力增強。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村金融服務主力軍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鞏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清理了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風險得到有效化解,資本市場發展進一步規范。保險業改革不斷推進,市場開拓能力明顯增強,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有序推進。構建蘭州區域金融中心,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們實踐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而金融中心對區域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打造一個蘭州區域金融中心,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實踐中,在區域經濟發展路徑選擇上,金融帶動經濟發展已經是區域經濟快速崛起的成功經驗。我國,金融資源的聚集對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主導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蘭州投資拉動增長特征明顯,而且固定資產投資與銀行貸款存在很強的相關性。這不僅為項目融資規模擴大開辟了新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且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更多的金融資源流向發達地區。打造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就是為了更加積極地應對挑戰,努力掌握金融資源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把金融作為重要抓手,有效突破加快發展的資本瓶頸。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就是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要求,做大做強石化、有色、冶金、能源等優勢主導產業,振興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活躍的經濟群體就是中小企業,他們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新、催生新興產業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打造金融中心,就是為了發揮政府的組織優勢,強力推動金融與工業的互動發展,通過金融資源的快速積聚和集中,帶動并促進工業企業和工業產業集群、實現跨越式發展。金融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金融中心,目的就是要鼓勵支持金融業率先發展、加快發展,在發展現代服務業上取得實質性突破。為此,必須做到:宏觀層面:一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蘭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提升到戰略層面;二是成立區域金融中心建設領導協調小組,加強組織保障;三是規劃先行,推出金融產業發展規劃;四是立法推動,加強法律保障。微觀層面:一是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金融人才中心和金融災備中心,完善金融市場誠信體系;二是吸引和培育金融機構,制定促進金融機構發展的優惠政策,扶持蘭州銀行等本土金融機構;三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設立有色金屬商品交易所,扶持低碳企業上市、發債;四是創新金融業務,開展裝備制造業投融資、碳權質押貸款和金融服務外包等業務。
參考文獻
[1]李波.武漢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幾個問題[J].長江論壇,2004(4).
關鍵詞 應用型技術本科;STP營銷理論;人才培養定位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13-0044-05
2014 年,國家明確提出要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成為我國60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未來發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職業性、專業性和基礎性等內在本質屬性為基礎,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深入研究如何培養有一定知識、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能有效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崗位群并適應其需求,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成為應用技術本科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然而,面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的聯動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如辦學定位雷同、協同聯動不足、發展機制陳舊、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等。因此,變革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利用STP營銷理論構建以市場需求導向為核心、能及時反映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人才培養定位與社會經濟、行業企業、政府及社會公眾緊密聯系,共同培養出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不僅是應用型高校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也是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及社會發展的共同需要[1]。
一、應用型技術本科人才培養的現實境況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段,經濟正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經濟轉變,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需要大批具有專門高級知識和實踐技能的人才。雖然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引導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等文件及鼓勵政策,由于應用型本科高校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我國尚屬全新辦學類型和模式,其仍處于初級探索階段,要在短時期內培養出基礎理論與實踐技能結合、能有效滿足區域經濟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一線需要的專業型、管理型、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能型人才,能主動適應并引領當前產業發展和實現與經濟聯動發展,目前仍有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內涵和身份有待進一步明晰
應用技術大學、應用型本科人才是近年來國家基于經濟轉型發展需要在教育領域提出的新概念。應用型技術大學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技術進步的產物,其基于實體經濟發展需求,服務國家技術技能創新積累,立足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直接融入區域發展,是集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于一體的新的大學類型[2]。當前應用技術大學的主體是由部分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生成的,而應用型本科人才則是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后的人才培養目標。然而,受我國高等教育分層管理體制的長期影響,社會對此類高校本質屬性仍有不同看法,如應用技術大學在我國現行高等教育體系中處于何種層次,其與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有何區別,人才培養有什么特殊要求和定位,是純粹的針對職業崗位群的技術學?;蚴羌寄芘嘤枌W校等問題依然不明確。教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同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都需要與其相吻合的特殊教育形式,應用技術大學和應用型人才也是我國當前社會轉型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要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就需要厘清其內涵。
(二)應用型技術本科發展目標定位不清
在傳統教育學科邏輯體制下,高校人才培養是基于社會期望和學術共同體發展需要,對社會的服務是多重的,但主要包括教育、公民和知識保存及發展,人才培養目標大多居于學科和教授導向的知識傳授性,高校的辦學及人才培養是基于國家行政目標和評估驅動,大多選擇綜合辦學的發展路徑以獲得更多的辦學資源及認可,這導致高校辦學特色不明顯、趨同化現象嚴重,普通教育的人才培養日趨暴露出其弊端。因此,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如何根據應用技術大學本質屬性和要求,以市場力量和經濟驅動需求為導向,審視并重新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顯得極為重要。在新形勢下,應用型技術本科辦學目標是堅持傳統的學科邏輯導向還是應用邏輯人才培養,如何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特色確定學科專業的應用、特色發展導向,如何確立面向和服務區域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如何構建以市場和就業需求及素質養成為導向的實踐性、技能性、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層次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依然困擾著應用型技術本科的發展。
(三)應用型技術本科人才培養政策缺失
首先,在教育部的指導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致力于推進應用技術大學的宏觀建設與發展,這對我國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和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及其發展定位仍需要一系列完整、系統、具體的發展政策和制度。其次,由于國家層面應用型人才培養制度和體系的缺乏,導致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難于全面、綜合、有效地考慮本區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發展計劃、保障措施及相應的推進工作管理制度,同時也很難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確定應用型人才結構調整的總體要求。第三,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學科專業特點、辦學經費和實習實訓基地等辦學指標、資源與區域社會的依存關系極高,而現實情況下由于國家、地方、高校對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尚處在探索發展階段,各主體間政策目標不明確、管理體制不科學、管理職責不清、各管理機構參與程度較低,導致相互間對接度不高,未能建立良性的互動和運轉。
二、應用型技術本科人才培養定位的STP模式構建
(一)基于STP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與經濟聯動的理論基礎
STP 營銷理論是當代戰略營銷的核心內容,是由美國管理學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通過進一步發展完善溫德爾?史密斯的市場細分理論而最終形成的。STP戰略理論由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組成STP 營銷理論的內核是需求導向,即服務哪些細分市場,提供什么產品,產品達到什么質量標準等都由市場決定。根據STP理論,市場是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綜合,任何企業都無法滿足所有類型的消費需求,企業應按照消費者欲望與需求把一個總體市場劃分成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細分市場,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是由具有類似需求傾向的消費者構成的群體,這就是市場細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戰略、所提品或者服務特點從若干細分市場中選取有一定規模和發展前景,符合自身目標和能力的細分市場作為自身的目標市場,這就是目標市場。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或服務某些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或服務塑造有特色的形象,并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這就是市場定位[3]。
借助STP理論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需堅持如下三點:一是區域高校在明確人才培養定位之前,必須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市場需求與變化為基礎,分析區域經濟社會的現有產業結構、未來發展戰略、現有人才類型及規模結構,以掌握區域經濟社會各類產業人才市場需要狀況、結構、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即完成人才市場需求細分。二是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結合高校未來發展定位及戰略、優勢學科專業布局、區位辦學特色、師資隊伍力量、服務能力等,從確定的區域經濟細分市場中選取有一定規模和發展前景、與學校發展戰略目標吻合、且有能力服務好的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三是根據目標市場現有發展狀況、同類高校人才培養競爭情況、目標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及特殊要求,及時調整現有人才培養的學科專業結構、服務面向及規模要求、培養目標等,以針對此類市場所需人才或服務制定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最終將培養的人才有效供給到確定的市場。換句話說,高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完全的市場力量、經濟驅動培養模式,人才培養的起點和落腳點是市場需求。
(二)STP下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經濟聯動發展的模型結構與要素
STP戰略的核心思想就是高校的人才培養依托區域市場具體的使命,通過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市場細分和未來人才需求趨勢分析來確定人才培養的行動方向,從而有效滿足目標市場,做到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在某種程度上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聯動協調發展,高校人才培養的起點是市場需求,落腳點是滿足市場需求。如圖1所示,實施STP 人才培養戰略的起點是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市場細分,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發展戰略、優勢和機遇選擇確定的目標市場作為主攻方向,并根據選擇的市場確定能與市場相融合的培養方式;然后根據確定的市場定位制定詳細、具體、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并有效實施。
1.市場細分
即人才培養根據STP理論要求,緊緊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特別要結合高校所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實際,認真分析目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屬性及需求進行市場細分,以確實增強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為指向,以發現潛在需求、歸類分析需求和匯聚需求并最終滿足需求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出發點,改變傳統人才培養從高校到市場的“單一供給模式”,實現人才培養由“需求導向――市場驅動――目標供給”模式的轉變,從而推動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供給模式流程再造,增強“市場需求―目標定向供給”的主導性,并尋求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的協同和聯動發展,最終形成高校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企業行業參與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設置、實習實訓等各環節。
2.尋找目標市場
高校在人才培養工作開展的前期工作中,通過對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市場細分,基本上可了解到市場需求類型、規模和結構等情況,而經濟社會發展的市場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高校如何在眾多市場需求中選擇有效市場顯得至關重要。因此,在尋找目標市場時,一要考慮市場的潛在規模和增長趨勢,即作為高校人才供給的目標市場在某一細分市場上目前和未來對應用型人才是否有較大需求量;二是潛在目標市場與學校競爭優勢和資源條件要具有較高吻合度,學校具備培養目標市場所需應用型人才的能力,并且目標市場要與學校發展戰略相一致;三是目標市場具有較強的結構吸引力,即從競爭的角度分析值得學校選擇進入,同時與同類競爭學校相比自身條件具備較強優勢。因此在選擇目標市場時,需要高校領導者創新變革傳統的管理理念,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同時把注意力更多轉移到區域經濟發展、潛在的市場需求、未來行業企業的走向和未滿足的細分市場,才能在區域教育市場中根據自身能力與區域市場需求,確定自己的細分目標市場,使有限的教育資源、能力發揮最大效益并與區域經濟發展產生良性互動。
3.明確市場定位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不得不主動面對市場,市場已成為影響大學定位的重要因素,大學定位要以市場和顧客需要為導向,滿足市場和顧客的要求?!盵4]因此,STP人才培養戰略的核心在于“定位”,即圍繞選擇的目標需求市場確定人才培養“戰略”,其實質是使本校培養的人才與其他高校培養的人才嚴格區分開來,取得高校在目標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使市場、企業、行業明顯感覺與認識到這種差別優勢,確定該人才在市場等需求主體心中的適當位置并留下深刻印象[5]。據此,對于高校而言,成功的定位能促使高校人才培養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所以,目標市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的基礎,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必須緊盯市場性、適切性、區域發展性和應用性等基本要求。一是做到辦學類型定位與傳統普通高校有所區分。應根據確定的目標市場需求,培養以學習各行各業高科技技術技能型專門知識為主,培養能滿足市場需求的不同類型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強化對職業崗位所需知識、技能的傳授和素質的養成,在課程設置、實踐實訓內容、教學方法上要突破傳統模式,突出在真實市場中的應用性和真實環境下的實習和教學。二要根據區域經濟社會市場發展戰略定位和需求確定高校學科專業發展戰略。應用型技術本科要逐步形成學校發展戰略、學位專業設置等由學校、行業、企業和市場等組成的專業設置委員會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確定,使人才培養、教學內容、培養規模與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有效結合。
三、應用型技術本科人才培養定位的STP模式實施策略
(一)理念變革:立足市場,結合實際,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起點
根據STP理論,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起點和落腳點是市場需求。因此高校一要轉變傳統的學科專業導向人才培養慣性思維模式,把人才培養戰略思路重點轉移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及增加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同時探索校企、校地多元合作的辦學路徑。二是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應根據選擇的目標市場和未來人才需求確定。其制定過程不能再由學校一手包辦,而應依據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吸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商討確定。三是課程設計、教學過程、實習實訓等方面要轉變傳統以學科專業理論知識為中心的思維,打破“強理論探究,輕實踐應用”的價值取向,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基礎+專業+實訓實習”的“學校―企業―學校―企業”實施框架。四是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走出去”辦學戰略,根據市場需求到企業、行業、社區中與各主體共同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
(二)管理創新:以大學章程為中心,構建體制靈活、機制健全的現代大學制度
有效的管理可以促進教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促進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而不良的管理則會影響到STP戰略的實施、學科專業設置、教學活動實施等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要推動高校應用型人才STP培養模式的有效落實和開展:一要改革內部治理模式,面向市場和社會經濟發展構建科學有效的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的治理模式,打破單一的教授治學模式,將行業、企業、政府等參與學校治理常態化;二要建立健全靈活的校內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在培養平臺、培養模式上,探尋需求導向型結合模式、學研機構主導型結合模式、校企共建實體結合模式等人才培養機制;三要探索建立與市場需求有效互動的激勵機制、調節機制和組織機制。激發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動力,形成校企、校地和社會共同參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局面,從而實現平等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目標。四是高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探索有利于合作辦學、股份合作、頂崗實習、創業實踐等人才培養的管理機制和模式。
(三)服務導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提升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和意識
STP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別于傳統人才培養,其雖然也有學科,但不完全以學科為導向,而是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以學科―專業群―產業鏈為依托,以服務一定區域產業鏈為指向,培養具有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有創新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以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一要固化服務型人才培養理念,以一種積極主動、務實求真的態度,面對區域目標市場培養“就業需求導向―可直接雇傭型”人才;二要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有效的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實現人才培養、服務的最佳供給和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三要打破封閉和單一人才培養模式,與各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各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形成協同、開放、合作的社會化辦學模式。四要構建特色化、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以增強服務指向和競爭力。在確定的目標市場中,高校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走錯位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做到特色學科專業重點建設,特色行業特色建設。
(四)評價機制:樹立終端客戶意識,構建多維有效的評價模式
人才培養效果如何,取決于學生的就業結構、層次、水平和用人單位的反饋:而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能反映出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的現實需要。為此,一要建立用人單位和區域市場畢業生評價反饋機制,看市場對畢業生的歡迎及滿意程度,以不斷改進培養模式和措施,形成人才培養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形成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先進技術轉移應用的人才培養體系。二是高校應逐步從傳統的行政評價中心模式轉移到以市場為評判中心的軌道上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用型人才培養觀念、辦學目標、辦學機制和辦學結果只有以市場評判為依據,才能檢驗人才培養有無生命力[6],也才能將人才培養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抓住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技術發展機遇。
(五)立體契合:提升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的關聯度、互動度和適應度
STP理論要求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發展高度契合。第一,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戰略定位必須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為著眼點,其專業結構調整必須緊貼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瞄準區域經濟發展路徑,圍繞區域產業發展結構本身、技術結構、產業布局和組織、產業集群等要素不斷梳理出關聯度高的要素并與之相銜接。第二,要基于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不同載體,以校企合作為橋梁,共同制訂雙方發展戰略、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開展人員交流互派、生產教學設備共享、產品合作研發等,同時挖掘不同產業、不同企業和院校的特有合作載體,不斷提升雙方參與度。第三,在利益互惠基礎上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雙向適應度。如高校的招生規模和結構與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和戰略規劃相適應;專業設置和建設與區域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需求和傳統產業相適應和契合,做到學校發展、專業建設與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動態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相互適應。第四,人才培養過程及就業政策制定要適應區域產業當前及今后人才需求狀況,以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及學生專業對接產業的入職率[7]。
參 考 文 獻
[1]陳正權,全.轉型與構建:應用型技術本科人才培養的4R模式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5(4):34-39.
[2]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R].2013-11.
[3]Koltler , P.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ition)[M]. New Jersy: Prentice Hall, 2003: 308.
[4]劉立賓.大學定位的理論基礎及其策略分析[J].教育理論探索,2012(14):3-4.
[5]馮強,蔡春紅.STP 戰略在高職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0(3):34-39,49.
關鍵詞:東亞模式;中國經濟;戰略調整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比較優勢在于勞動力、土地成本、以及人為壓低的資本價格優勢。所以通過加大生產要素的投入拉動經濟的增長,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也是遵循這一發展戰略。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原有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弊端開始顯露出來。如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消耗過高等,經濟增長開始乏力。同時國際上有相似要素稟賦狀況的發展中國家開始利用自身更為低廉的成本吸引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為此,必須根據國內和國際情況的變化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在新的形勢下應轉變傳統增長模式為依賴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其核心是依賴于提高效率為主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
一、東亞模式
對東亞發展模式的研究最早是1960年代西方學者對日本經濟奇跡的研究,到1980年隨著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而受到廣泛的關注,特別是1993年世界銀行關于東亞經濟奇跡研究報告的發表后,有關東亞模式的各種探討開始進入熱潮。東亞模式本質上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理論界普遍認為東亞模式指的是有戰后日本首創,繼而又亞洲四小龍及東盟其他國家加以模仿和發展的經濟運行的機制和體制的總稱。東亞模式可以概括為在政府強有力主導的市場經濟框架下利用外國的投資和發展出口貿易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唆敻衤葘W者認為東亞經濟增長是生產要素投入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
亞洲“四小龍”發展模式中的幾個共同因素:外向型經濟結構;宏觀調控下的經濟結構;強有力的政府干預;保持對外部經濟環境的靈敏反應能力;城市化運動;教育的普及與提高。我們必須注意到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在1978年后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所以中國的經濟改革政策在某些方面會借鑒亞洲四小龍的發展經驗。
二、中國經濟現狀
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24億元到2013年的568845億元,經濟總量增長了156倍,到2013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達12%。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24美元,但是到了2013年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達到5414美元,可以說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如此長的時間,可以說是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市不可多見的。“中國”經濟奇跡是中國偉大改革開放的結果。
進入中等收入階段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產業結構快速轉型、社會利益急劇變化、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意識覺醒的時期。國內經濟結構不合理,部分產業如鋼鐵、水泥、多晶硅等行業出現產能過剩,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在資本市場,金融市場改革任然任重道遠,利率市場化、放開資本市場問題尚未解決。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各生產要素的價格在不斷地上長。進而中對外貿易中依靠的比較優勢在不斷的削弱。未來如不加快技術創新、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等培育新的貿易比較優勢的話,我國對外貿易形勢堪憂。
三、新時期中國戰略轉變的思考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特征體現在以較低的要素成本、環境成本、政策成本和巨大的市場來吸引外資,以外資帶動出口貿易的發展。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吸收了中國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同時提高勞動者收入,外商投資帶來的技術外溢相應促進中國產業結構的完善與提高。但是,這種依靠外部需求的經濟增模式是難以為繼的。在新的世界經濟發展背景下,中國必須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關于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著力點,筆者認為應該是擴大內需和調整產業結構。
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投資總額的快速提高,較高的投資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大量的產品需求,拉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這種經濟發展策略在工業化發展初期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此種經濟增長模式在工業化發展后期,會帶來國民經濟結構中工業比重過大,基礎工程存在重復建設,投資利潤減少,社會需求疲軟導致產能過剩。因而,必須隨著經濟發展實時地調整經濟增長戰略。改變以往過于依賴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當前我國應發揮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國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國民經濟增長動力的切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充分利用其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并且在政策層面給予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和鼓勵出口。使得中國迅速從一個封閉型經濟快速融入到世界經濟當中。出口導向型戰略很好地發揮了中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這在不斷提高勞動者收入的同時通過“干中學”和“技術外溢效應”促進了中國產業機構的完善和提高。出口導向戰略在促進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作用。首先,過于依賴出口使得中國的經濟對外依賴性越來越大,經濟的波動性因素增加;其次,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外貿易賴以發展的勞動力把成本優勢逐漸被削蝕,職工工資的不斷上升會提高中制造業的生產成本,進而削弱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此,我國必須加快出口貿易結構的調整,促進出口企業在產品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力度,提高產品技術復雜度,提高產品附加值,注重市場調研和品牌推廣。利用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差異性,在不同區域中實現產品研發、生產、營銷的國內分工,通過創造“國內價值鏈”,擺脫當前被鎖定于全球價值鏈低端的的角色。
本文認為中國應該注重國內價值鏈的建立,以此來應對當前我國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問題。首先,國內價值鏈的建立有主與協調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總所周知由于地理因素、稟賦差異以及政策因素,我國東中西經濟處于不同發展狀態。建立中國國內價值鏈,中西部地區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進一步發揮制造業優勢,負責國內價值鏈的裝備制造環節;而東部部分城市如上海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以及良好的商業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眾多的科研院所和研發中心來發展總部經濟。在國內價值鏈中承擔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的角色,或者將其中的部分環節在全球范圍內發包。
參考文獻:
[1]柳思維,杜焱,羅會華.比較優勢、打過優勢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2008年湖南商學院大國戰略研究學術論壇綜述[J].經濟研究,2009,(1):157-160.
[2]劉瑞,于海濤.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流派、范式及中國的組合選擇[J].社會科學研究,2011,(4):18-24.
[3]金樂琴.發展觀與發展戰略的演變:全球視角[J]學術研究,2004,(11):2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