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4: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治理新成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發展階段;成效;前景展望
引言
作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情況最嚴苛的國家之一,我國人民在探索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中了發光發熱,總結出了重要的寶貴的實踐經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制度、理論等層面的創新和改進,使得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始終能夠和不斷趨于多樣化的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促進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學有效進行。
1.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發展階段
1.1萌芽階段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對有效的治理方案和途徑的探索成為整個工作的重中之重。整體來說,由于治理方案和途徑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未能達到理想中的治理效果,但這一階段的探索和實踐,為后期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正式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試點階段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步入了新的階段。充分重視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將這一理念運用到各地的水土保持工作中,有效地避免了水土環境治理的分散性。但這一階段并沒有帶來顯著成果,這是由于當時的管理者投入力度與重視程度嚴重不成比例而造成的。
1.3經濟中心階段
1992年到1997年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又提高了一個層次,這一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追求“質”和“量”同時的提高,注重治理和開發同時進行。群眾力量和幾番改善的治理方案使得整個工作進程得到了較為明顯的加快,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1.4大流域規模化防治階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水土流失小流域綜合治理也從經濟中心階段邁入了大劉玉規?;乐坞A段。國家和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工作的進行,大面積治理小流域水土環境,改變舊觀念,創新新模式,促進了生態環境優化建設,緩解了水土流失問題。
2.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取得的主要成果經驗
2.1促進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區域抗災能力
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能夠合理地配置土地和生態資源,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治理和開發,提高土地植被覆蓋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不斷增長的人口給土地和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同時,經過妥善治理的地區擁有的抗災能力得到增強,變水土流失為森林茂密,變大片荒漠為沃野千里,曾經一度受到風沙侵蝕的地區在治理之后土地生產能力和植被的防護能力都大大提高。
2.2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村社會發展迅速
通過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對農村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都做出了調整和改善,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建設原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農村社會迅速發展,農民收入也大幅度提高[1]。
3.對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前景的展望
3.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
今后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要繼續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始終維護生態環境建設和小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正常有效進行,加快推動社會朝現代化發展。綜合開發小流域的多樣化服務功能,處理好不斷進步發展的社會經濟需求與生態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小流域水土環境現狀制定符合其未來發展的策略方案,而不能生搬硬套,以偏概全。小流域作為江河湖海水源泥沙的主要來源,治理工作是否到位將會決定江河泥沙的增減,部分下游地區的抗洪抗災工作更是取決于小流域植被覆蓋和生態治理的情況。
3.2朝規模化治理趨勢發展,加強治理力度
分散式的治理并不能達到小流域水土環境綜合治理的目標,因此,規模化是治理工作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大范圍的治理,將會帶來大范圍的成效,但也要在保持“量”的同時保證“質”。治理力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國家和區域各個部門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工作中需要加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3.3樹立創新意識,建立治理開發機制
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作中融入創新意識,更新治理觀念,發揮市場機制在綜合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和人民群眾的決定性作用,全民治理,全程治理,吸收社會力量,而不僅僅是依靠國家和政府部門的努力。合理而科學的開發機制是保證治理工作切實可行的根本性保障之一,例如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綜合治理監管機制等,能夠克服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制約因素和問題[2]。
4.結語
作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情況最嚴苛的國家之一,我國人民在探索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中了發光發熱,總結出了重要的寶貴的實踐經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制度、理論等層面的創新和改進,使得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始終能夠和不斷趨于多樣化的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促進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學有效進行。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作進行了幾個十年,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但與此同時也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在未來的治理工作中需要保持從前工作上的優勢和長處,同時也要不斷創新和改進,進一步促進綜合治理工作的自我完善。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工作上總結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無數工作者為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本文對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前期工作發展的階段以及取得的成效做出了總結和回顧,同時也對這項工作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參考文獻
理清思路,抓住根本,創新和改進社會治理
我們之所以感到社會治理難度大,根本原因是實踐中很多還沿用統管一切、倚重管制的“管制型”治理模式。該模式的理念癥結在于過度仰仗公權力支撐實行管制化治理,馭民色彩濃厚、服務意識淡薄,頗受公眾詬病。
理念引領思路,思路指引方向。若社會治理理念不明、思路不清,就像沒有方向的船,什么風都不會是順風,勢必相互掣肘,成效不大。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定位,為治理理念的確立鎖定了方位。我們當以服務為依歸,全面創建“服務型”社會治理新模式。
同時,隨著民眾權利意識的增強,我們應為民眾參與社會治理留下足夠空間,組織引導民眾和社會組織依法理性參與治理。只有激發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變單一政府管理為政府主導、多元主體良性互動的公共治理,才能合力解決好社會矛盾和問題。我們當摒棄“包攬一切、重堵輕疏”等思路做法,實現從劃槳者向掌舵者、從為民做主向讓民做主的角色轉換,不斷夯實治理能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心系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社會治理正能量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群眾工作,把黨和群眾喻之為血肉關系。保持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最重要的政治優勢。要長期保持好這一優勢,就要贏得民心。
小平同志說:“為什么過去很困難的局面我們都能渡過?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的干部黨員同人民群眾一塊苦?!爆F在條件好了,可一些黨員干部吃苦意識淡化、群眾路線淡忘,好逸惡勞、漠視群眾。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適逢其時,切中要害。正如所說:“要讓每一個干部都深刻懂得,當干部就必須付出更多辛勞、接受更嚴格的約束?!?/p>
事實上,群眾才是大地母親。離開大地母親依托,既飛不高也走不遠。若社會治理者沒有民事未妥,寢不安眠、食不甘味的責任心,不和群眾同甘苦,就不可能獲得群眾真心。一如有干部說:“把群眾最急最盼事當成自己事辦,哪有擺不正的?你把群眾裝在心里,群眾就把你舉過頭頂!”只有真關心,才會真開心。群眾開心,萬事好辦。我們應捫心自問:群眾在我心里到底有多重?
把黨的群眾路線切實貫穿于社會治理全過程
(一)從群眾中來:搞好調研、作好決策。只有集思廣益,方有遠見卓識;只有科學決策,方能紓困解難。群眾是社會治理利益相關者和參與者,對治理狀況深有感觸,最有發言權。我們應撲下身子,同群眾一道商討社會治理問題,傾聽民聲、聆聽訴求,從善如流,把群眾呼聲作為決策第一信號,把群眾需求作為決策根本依據,這樣才能斬獲真經,作出好決策。
切實做到“六個到位”
省林區檢察分院認真貫徹落實高檢院、省院召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全面啟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要求全省林區檢察機關要切實做到“六個到位”:
一是思想認識到位。要求兩級院通過開展廣泛的思想動員和座談討論,深入分析檢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檢察干警法治理念存在的不足,深化對開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動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堅決克服畏難情緒、自滿情緒,厭煩、厭戰情緒和松勁、泄勁情緒,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上來,統一到省委政法委、高檢院、省院和分院的部署和要求上來,形成人人主動參與,人人受到教育的良好態勢,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思想基礎。
二是組織領導到位。要求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方法步驟,保證教育活動有條不紊地扎實開展;成立工作機構,落實領導責任,形成分工負責、協調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督查制度,加強督促指導,推動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要分段組織,一段一小結,哪個階段不合格,都要按要求重新補課;制定出科學、具體、操作性強的檢查驗收標準,結合年終總結,對教育活動進行檢查驗收,防止搞形式主義、走過場。
三是學習培訓到位。要求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專題輔導與座談討論相結合,以及舉辦讀書班、研討會、學習培訓、演講比賽、寫讀書筆記、舉行考試考核、建立學習檔案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形式,緊緊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分層次、分專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和培訓。通過行之有效的學習培訓,使廣大林區檢察干警進一步深化對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解,明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真正使廣大干警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版權所有
四是查擺整改到位。要求兩級院、每個部門和每個檢察人員,都要按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要求,對照依法治國的理念是否樹立,執法為民的意識是否牢固,維護公平正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否明確,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是否真正確立,黨性意識、黨的領導的觀念是否堅定,采取自查、互查、上下幫查、面向社會開門查等形式,找準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深挖思想根源。通過各種形式深入查擺問題,從執法思想、執法觀念上找差距,從職業道德、執法作風上找差距,從執法水平、辦案質量上找差距,做到既提高思想覺悟,又解決實際問題,使廣大檢察人員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認識上更加深刻,在行動上更加自覺,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于檢察工作、檢察隊伍建設和檢察改革的各個方面。對查擺出來的工作上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做到整改內容、整改時間、責任、措施落實。
關鍵詞:大氣污染治理;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R12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引言
蘭州市曾是全國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被稱為無法治理的“世界性難題”,一度成為城市開放發展的制約瓶頸。2012年以來,蘭州市按照“冬治燃煤春治沙,狠抓減排強管控”的思路,以“摘掉‘黑帽子’,還老百姓一片藍天和清新空氣”為目標,取得明顯成效。蘭州的大氣污染治理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必須引起寧夏各級組織在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的高度重視。尤其,近年寧夏環境質量屢次出現霧霾預警信號,要保住塞上江南之名,務必警覺起來,上下聯動,采取措施。
二、蘭州狠抓大氣污染治理的做法及成效
為從根本上改善蘭州地區大氣環境質量,甘肅省委省政府提出工業、燃煤、機動車尾氣、二次揚塵和生態增容減污五個專項治理方案,包括淘汰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企業、啟動工業污染企業“出城入園”搬遷、實現燃煤鍋爐“煤改氣”、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細管細分“十類土壤揚塵”、沙塵天氣實行提前預警、主動應急。
蘭州市最為突出的做法便是實行網格劃分,建立網格污染源檔案,對污染源實行“定人、定位、定責”領導包抓式管理,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全時段、全覆蓋”監管,同時將網格化管理與數字化監控結合起來,使網格管理信息化,便于調度、指揮和監督。網格管理執行之后一方面成立綜合執法組,采取不定期突擊檢查方式,跟蹤督辦重點工作;一方面成立督查考核組,督查部門及時發現問題并敦促整改,對工作不力的人和事進行效能責問。
經過長期探索和努力,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蘭州市現已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行列,其防治大氣污染的效果得到廣大市民的首肯,也引來全國各地紛至沓來的學習者。
三、對寧夏保護“塞上江南”自然風光的啟示
寧夏素有“塞上江南”之稱,2008年又被中國權威地理雜志《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十大“新天府”之一。這里氣候宜人,一直以來以良好的自然環境贏得了世人的贊譽,這也是寧夏賴以發展的優勢和基礎。但近年隆冬季節連續出現的霧霾天氣,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石嘴山老工業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高耗能發展,致使環境污染加重,如果我們不能把保護環境作為重大戰略選項,必將成為寧夏今后發展的絆腳石、攔路虎。
(一)摒棄傳統思維,絕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重視環境治理是各級黨委政府常抓的大事,國務院總理在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向世人宣示:中國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厥赘母镩_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寧夏利用當地資源,形成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機械等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產業體系,這對生態環境脆弱的寧夏來說,無疑是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直面現實,寧夏再不能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經濟增長的老路,要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新路,將生態文明的理念、目標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實現自然、人口、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讓“塞上江南”名副其實。
(二)加強環境保護立法,鞏固環境治理成果
近年來,自治區針對工業化進程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不斷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自2006年以來先后有《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管理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污染物排放管理條例》等相繼施行,為大氣污染防治奠定了法制基礎。但其環境空氣質量在總體向好的同時,出現了局地和結構性逆轉的狀況,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如寧東基地的空氣污染絕不能小視,今年市區冬季取暖季粉塵、霧霾連續加重,環境質量屢次報響警示信號燈。對此,銀川市要借鑒蘭州市堅決果斷取締燃煤鍋爐的做法,不留死角,盡快拆除所有中小型燃煤鍋爐,確保環境空氣質量。
(三)加大環境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生態環境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它關系著每個人的健康,也是百姓幸福指數的基點。倘若環境污染的問題不能得以解決,民生幸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這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加強環境保護、防治空氣污染要打全民參與的“群體戰”,除了對癥下藥持久治理,更需全社會攜起手來共同維護。為此,要整合政府、社會、民間組織、大眾傳媒資源,動員和發揮公眾的力量,提高公眾參與水平。探索環保教育的多途徑宣傳,讓環保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工廠,讓熱愛環保成為一種風氣、一種文明,進一步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激發參與環境保護責任感,形成全社會關注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塞上江南”、“新天府”的亮麗名片繼續保持下去,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1]高鴻欣,陳海旭,陳興鵬.蘭州環境空氣污染特征及治理經驗[J].甘肅科技,2015,02:41-45.
[2]時正新.蘭州環境污染的控制與治理[J].環境研究,1983,03:1-5.
[3]馬靜.蘭州市大氣污染現狀分析及防治對策建議[J].環境研究與監測,2008,01:21-27+31.
我鎮將普法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在美麗鄉村活動場所大力宣傳法律法規及“七五”普法知識,讓法治社會深入人心。在我中學及我中心小學組織“法律知識進校園”等演講活動,并將普法活動與綜治、計劃生育等宣傳活動相結合,讓普法無處不在。強化普法宣傳陣地建設,嵩溪美麗鄉村在原有景觀基礎上,注入大量的法治元素,比如“法言法語”、“調解案例”、“法律典籍”等法治文化景觀點,讓群眾在逛公園休閑時光也能學到法律知識,全面提升轄區群眾法治意識。我鎮仍擬建嵩山美麗鄉村及嵩安美麗鄉村成為法治文化廣場作為普法宣傳陣地,通過做強做實我鎮的普法宣傳陣地,為我鎮轄區營造了濃厚的普法宣傳氛圍,進一步提升我鎮“七五”普法宣傳成效。
二、繼續貫徹執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
在2017年取得的成效的基礎上,繼續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認真梳理本部門、本單位負責執行的法律法規,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納入績效考評范疇,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確保工作落實。推動形成憲法及憲法性文件宣傳普及由人大機關牽頭負責,民法、刑法、訴訟法等基本法律宣傳普及由司法機關牽頭負責,部門性法律法規由行政執法機關為主負責的“大普法”格局。結合“12·4”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治宣傳日及行業宣傳日、宣傳周等主題活動,每年開展或參與大型法治宣傳活動不少于2次。
三、持續健全完善以案釋法制度
持續健全完善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審判機關要充分利用裁判文書公開、典型案例、庭審公開、巡回審判方式,向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宣傳各種法律法規;檢察機關要結合預防職務犯罪開展以案釋法,將法治宣傳教育貫穿于刑事訴訟審查、逮捕、起訴過程中;行政執法機關要健全和完善執法過程“法律告知”機制,全面準確宣傳部門法律法規。
Abstract: Xiji County is located in southern Ningxia, with a total land area of 3144 square kilometers, including soil erosion area of 2833.2 square kilometers. In "Eleventh Five-Year" period, under the support and help of parent business unit,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took “controlling the soil erosion,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breakthrough of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 and proposed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ounty”.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in Xiji County in future should further adjust thinking, take new measures and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關鍵詞: 水土保持;經驗;思路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experience;ideas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0-0302-02
0 引言
西吉縣位于寧夏南部山區,總土地面積314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2833.2平方公里,全縣轄19個鄉鎮,總人口51.6萬人,農業人口46.7萬人。水土流失嚴重,是長期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笆晃濉逼陂g,西吉縣水土保持工作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縣委、政府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提出了“生態立縣”戰略。堅持“政府導演、水保搭臺、各業唱戲、農民受益”的工作機制,堅持以壩系建設為主體,以骨干壩建設為龍頭,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單元,結合退耕還林(草)、農田基本建設、生態移民搬遷、農業結構調整、封山禁牧等,完善措施,狠抓落實,以水土流失治理為重點,使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 搶抓機遇,使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西吉縣近年來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國務院關于拉動內需的有利時機,從項目前期工作入手,積極爭取建設項目和投資,開展以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和壩系建設。優化治理措施,提出了 “二上三進”治理工作思路,由粗放單一治理轉變為堅持林草上陡坡、農田上緩坡、壩系進溝道、農技進田間、養殖進農戶的綜合集約治理。截止2011年底,已治理小流域63條,興建水保骨干工程111座,中小型淤地壩88座,各類小型水保工程2.6萬座(處),全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60平方公里,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治理區基本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的目標。
2 調整思路,探索出了一條防治水土流失的新路子
近年來,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工作中,總結出了“壩窖池田”綜合利用模式,該模式首先在聶家河小流域得到試驗示范,采用集雨節灌和“壩窖池田”綜合利用模式,該模式是以淤地壩建設為龍頭,以“水”的高效利用為核心。豐水期利用小型抽水設備將壩內蓄水抽送到地頭預先建好的池、窖中,以備缺水期灌溉使用,擴大了壩系蓄水量,延伸了壩系的存水空間,達到了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目的,使“壩、池、窖”等小型水保工程成為壩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調整了用水時序,變庫壩攔蓄為部分池、窖封存,減少了蒸發和入滲,有效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既解決了農業生產用水又解決了畜牧業和生態用水,同時,也減輕了骨干壩防汛壓力。增強了抗旱能力,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
3 “十一五”以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間,西吉縣緊抓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的良好機遇,建成了車路溝、聶家河、三合、唐家河4條小流域壩系工程,新建馬建、什字河小流域壩系工程,有效解決了項目區內群眾飲水難、交通難、發展水澆地難的三難問題。完成 “馬什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0平方公里;完成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偏城項目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7.07平方公里;成高泉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66平方公里;三合重點綜合治理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47平方公里;新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陜甘寧梯田建設項目郎岔項目區和黃岔坡耕地綜合治理試點項目。使項目區初步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西吉縣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分工負責的原則,整合項目、整合資金、整合技術,與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培育生態建設后續產業相結合,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特色優勢產業建設為重點,優化資源配置,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完成了沙崗子、掃竹林、韓垴、新克4條流域綜合治理與扶貧開發項目,促進了區域內經濟穩定發展,改變了生態環境。
4 強化水土保持宣傳,為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營造出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西吉縣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水土保持項目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媒體,積極宣傳黨和國家關于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部署及重要性,形成廣播有聲、墻壁有字、路旁有牌、村有標語的宣傳模式,大力宣傳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進一步強化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與重要作用,提高了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為全社會積極關心和支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參與水土流失的防治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5 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今后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要進一步調整思路,采取新對策,適應新形勢,到“十二五”末,全縣計劃新建淤地壩100座,利用“壩窖池田”聯網模式新增水澆地3萬畝,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0平方公里。雖然,我們經過了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坡耕地面積仍然還很大,部分群眾飲水、交通、灌溉用水還存在很多困難。今后,我們要積極爭取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依靠當地政府,組織群眾參與治理建設,把政府推動和依靠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建設步伐,重點進行規模治理,力爭在10年內,使全縣75%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促進西吉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邵德剛.我國水土保持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科技致富向導,2011(06).
今天,省廳檢查組蒞臨檢查指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開展情況,這是對我市國土資源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厚愛,必將有力推動我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的健康發展。在此,我代表市國土資源局,對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多年來,我局高度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從經濟、社會資源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認真貫徹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大力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收到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特別是近年來,中央和省財政在探礦權和采礦權價款及使用費中安排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專項資金逐年增加,我局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財政部門支持資金。在省廳和市局的關心支持下,于2010年爭取到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并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的有關規定開展了治理,打造了我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的新亮點?,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深化宣傳,全力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順利開展
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10年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及價款項目支出預算指標的通知》文件下發后,我局高度重視,會同市財政局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項目實施工作。為確保治理項目的順利開展,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治理項目的組織、領導、協調和督查工作。根據項目治理的實際,成立了治理工程指揮部,具體組織實施工程項目,切實做到領導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為治理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領導和組織保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開展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資源環境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觀念,努力為項目的實施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監督,規范管理,確保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按時完成
(一)明確項目任務,抓好項目設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生態系統工程,涉及采礦學、生態學、地貌學、植物學等學科,必須委托資質單位進行實地調查,科學設計。按照省、市各級的要求,我局委托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承擔治理項目的實地調查、方案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技術服務工作。該項目治理設計方案于2011年10月順利通過省國土資源廳評審,省地環總站于2012年2月提交了正式方案。該方案內容全面、措施具體,為施工治理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前提保障。
(二)規范招投標管理,接受公眾監督。為確保治理效果,我局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招投標管理規定,委托眾成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對該項目進行了公開招標。2012年4月4日在《日報》了招標公告,4月25日開標。邀請了市紀委、監察、檢察等部門對招標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市公證處對招標進行了全程公證,最終該項目由魯南國力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在施工現場,要求承擔單位設立公示牌,公布項目名稱、批準部門、資金數額、承擔單位、施工期限、項目區現狀與治理效果對比圖以及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等項目基本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三)做好巡查抽查,及時掌握項目進度。項目實施以來,我局制定了嚴格的巡查抽查制度,每周對項目進展情況至少巡查兩次,督促承擔單位嚴格按照項目設計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并在規定時間內完工。對檢查發現不按照設計施工、工程質量達不到標準等違規行為,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并限期進行整改。同時,加強工程監理職能,要求監理每周要將工程進展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上報我局,以便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確保工程質量。
三、加大力度,嚴格要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治理區域由于受歷史上采礦活動影響,山體破壞嚴重,危巖陡立,局部地段多次發生巖體崩塌等地質災害。加之大量礦渣、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沿坡腳堆放,生態環境質量極差。我們按照“景治結合”的治理原則,采用爆破等方式清除開采面風化、松動的危巖危石,徹底消除崩塌隱患,整理出三個平臺,在陡崖上部邊緣修建排水系統,攔截地表徑流,減弱地表水對地表的沖蝕,減少水土流失。在平臺上回填客土、修建擋土墻并栽植大喬木進行固土綠化。為確保綠化效果,對于影響美觀的陡崖,采用在腳坡下設置種植槽,種植爬山虎等攀巖植物的方法進行綠化,對原有植被注意保護,增加各類林木的種植,高低搭配,達到景致協調一致,形成景觀帶。不僅徹底消除了區內地質災害隱患,而且達到了防災減災、美化環境的目的。該治理項目于2012年5月8日開始施工,7月中旬竣工,共治理損毀山體面積約16.4萬平方米,回填渣土和種植土9.2萬方,栽植各類樹木5100余棵。我局委托中億源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對工程結算進行了審核,最終審定造價為269.2萬元,項目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費用38萬元,工程總投資為307.2萬元。
四、嚴格標準,加強維護,積極做好迎接檢查驗收各項準備工作
按照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做好迎接中央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地質遺跡保護項目國家檢查組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的要求,為全力做好準備驗收工作,
一是會同市財政局對該項目進行再檢查、再梳理,認真審核各項檔案資料;
二是積極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進行溝通,嚴格按照驗收標準和要求,高標準、高質量準備各項驗收資料;
三是加強對治理現場的維護和管理,尤其是在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過后,通知施工單位及時做好修善和維護工作,努力維護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