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4: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科學與生物工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因而,學生在報考時一定不要盲目跟風,而應結合自身興趣、性格及職業規劃作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國家重點學科
擁有生物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
擁有生物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高校(不含已擁有生物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培養目標
生物類本科專業基本分為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三大方向,以及師范類。
生物科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生物工程專業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前景
生物專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然而,在我國范圍內,其目前的就業形勢卻相對有點“冷”。很多相關崗位通常需要求職者具備極為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實操能力,因此僅持本科學歷的畢業生是較難找到對口工作的,生物技術專業在2010年已被教育部列為10大“紅牌”的本科專業。以生物工程專業為例:
優勢 社會認可度高,對本專業有較高期望;知識范圍廣,生物學基礎強,工科知識扎實,二者有機結合;基礎扎實,應用廣泛,可以很容易的轉到生物科學方向或其他相關應用專業,比如食品科學,制藥科學;理性思維強,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進行獨立課題實驗;保研考研比率很大,很多學生有機會出國繼續深造。
關鍵詞:生物工程;SRTP訓練;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為適應湖南省經濟的發展,我校于2002年開始籌建生物工程專業,2003年開始招收本科專業。經過十年的專業建設,本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逐漸成熟,形成了理工交叉、工科特色突出,厚基礎、寬口徑,適應湖南省經濟發展的一套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培養體系。
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1.1學科定位
生物工程專業是工科辦學專業,或者說是側重工科、工管理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以培養應用型、產業化人才為主。
1.2培養目標
我們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既掌握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工程科學背景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對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學習、實驗技能訓練、工廠實習及參加科學研究等多種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或到相關科研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或經營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1][2]。
2專業建設具體實踐
2.1完善生物工程專業建設體系
十幾年來我們十分重視專業教學計劃的設置與修訂,基本上每年修改或重編一次教學大綱、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是根據學科發展,以構建教學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為目標,在聽取廣大教師與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經專業教學小組及系、院教學委員會討論后精心制定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有特色、有措施。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設置圍繞“突出具有工程知識背景,又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學與技術知識”這兩個基本出發點。實踐證明,這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與社會需求相吻合的[3]。
2.2制定體現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與教學計劃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目標明確,充分考慮了生物工程學科發展現狀和趨勢,制定了加強基礎、拓寬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基礎及專業知識的學習,使畢業生具有對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工廠工藝設計、組織生產生物工程產品的實際工作能力,樹立國際競爭意識和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2013級培養方案與2010級相比,具有較大的改變,在總學分下降8分的情況下,選修學分反而提高了4.5分,使選修課程的學分與總學分的比例從18%提高到近22%。通過學分的調整,給本專業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自由選擇課程的空間,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以前開設課程較少,專業方向單一,特色不明顯,通過近5年來不斷對選修課程進行整合,到2013級為止,新增了8門選修課程,并將選修課分類成2組研究方向,如生物化學工程、生物制藥,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選課自由度,使他們能充分按自已的個性發展[4]。
2.3提高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與科研水平
科研是源,教學是流,教師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并能及時將學科前沿知識向教學內容滲透,向學生傳遞最新的科學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期以來我們十分重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在國內大環境下,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師資隊伍結構,以適應生物工程專業學科發展與教學需求;通過引進、送出去培養等方式提高專業師資隊伍。生物工程系的學科隊伍是一支基礎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知識結構合理的隊伍,同時也是一支富有合作精神、年富力強、戰斗力強的隊伍。目前生物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教學、科研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已高達90%,平均年齡為41歲。生物工程系十分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近10年來,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973項目1項、863項目1項、“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以及一批省部級基金、攻關和重大橫向項目等。近3年來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獲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8項。
2.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與SRTP訓練
2.4.1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整個大學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能培養學生獨立組織、完成實驗的能力及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而為畢業后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打好基礎。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管理規范,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在課程、實驗、畢業設計等環節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到對本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切實了解和體驗到整個生產過程,達到實習教學效果。專業制定了符合本專業特點的生產實習與認識實習的大綱。在實習前,由學院統一安排所有專業的實習時間、內容、要求等。實習指導教師按大綱制定出詳細完善的實習計劃,對實習的目的、要求、內容、考核、紀律等都作明確的規定。在每次聯系實習時提交給實習工廠,以使實習按計劃進行。實習結束后,教師提交實習小結,學生提交實習紀錄本。
2.4.2專業實驗教學
生物工程實驗室設備精良,能夠滿足專業教學需求。專業實驗教學人員力量強,在帶好常規教學實驗外,注重專業實驗室建設。認真制定實驗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通過專業實驗對本專業有更深刻的了解,通過專業實驗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驗室目前共開出專業實驗8個,均為綜合性實驗。對學生開出的所有實驗課程均有實驗指導書,并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不斷補充和改革[5]。
2.4.3SRTP訓練
我校針對二、三年級學生推出的大學生科研究訓練計劃(SRTP),給學生提供了參與科研訓練的機會。從第二期開始至第七期專業教師和學生共立SRTP項目15項,據不完全統計有40名以上學生參加該項訓練。學生參與各類課外活動積極性高,近年來獲得校級及以上獎2項,4篇。我們采取的舉措有:1)安排學生參與到本系的科研中鍛煉,邀請本科生參加研究組的的專題學術研究討論會。2)在一些專業課中布置大型作業,經過教師的評閱后,在課堂上由教師或學生本人作報告,教師組織同學點評與討論,由此提高學生的文獻檢索與閱讀能力,提高文獻綜述和表達能力,營造一種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體的學習氛圍。3)實驗室對本科生全天候開放,平時可以在教師或研究生的指導協助下做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2.5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信息化水平,促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目前專業課程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生物工程專業對現有課程的教學方法、模式、手段進行改革、以適應信息時代對教育創新的要求。經過幾年的努力,生物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已經達到100%,其中討論課、工程設計課、網絡教學及雙語教學課達到3門。
2.6加強畢業設計階段的管理
我院對畢業環節非常重視,首先在選題上要求更多注重前沿性、實用性與創新性。根據選題原則,先各自上報論文題目及容納學生數,再由學生自由選擇填報,在畢業論文(設計)前一學期落實到學生,以便學生提前作好準備。近3年來,學生選做的畢業論文題目95%結合課題或生產實際,部分與SRTP項目、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結合。在每年的畢業論文進行過程中,學院督導組隨機抽查5%~10%的學生,著重檢查學生是否按照學校和學院關于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條例進行工作,如完成文獻綜述、工作進度、存在的問題及指導教師情況。后期論文撰寫答辯,各專業制定統一評分標準,對學生的研究水平、獨立完成工作能力等進行考核。今年學院還專門下達了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鑒于院、系管理到位,近5年來,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在論文復評中沒有出現不符合原等級的論文。
3專業建設的體會與討論
經過十年來的建設,生物工程專業已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畢業生培養質量顯著提高,體會如下:
3.1突出過程工程背景的培養模式
生物工程專業與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明顯差異在于生物工程更強調工程概念,必需培養學生理解與掌握“過程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這是培養具有工程知識背景人才的基本點。因此,我們必須圍繞這個基本點來制訂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規劃,制定培養方案,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落實教學計劃。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改革證明,堅持這一方針符合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也與當前社會需求相吻合[6]。
3.2高水平科研工作是教學與教研的基礎
及時將前沿性科研成果引入課堂和教材中是提升專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實現此過程的關鍵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我們長期堅持安排有科研經驗的教師擔任相近課程的主講教授。加強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健全教師培訓機制,同時,利用我校多學科優勢,注重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對于進一步增強科研活力、開辟新的課題或研究方向、促進本科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始終安排高水平的教師活躍在教學一線,將新思想、新成果展現在學生面前,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是提高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水平的基礎與關鍵。
參考文獻:
[1]趙寶華,劉偉,齊志廣,等.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3(6):131-135.
[2]張超,張健,侯茂,等.生物工程專業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方案初探[J].安徽農業科學,2011(18):11343-11345.
[3]杜志強,沈秀麗.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35):40-41.
[4]李偉銘,黎春燕.產學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5]陳六一.產學研合作教育的現狀及其動力機制的建構[J].中國高教研究,2011(3):77-79.
關鍵詞:生物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1引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深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英語成為了獲取學術信息、進行學術交流、發表學術成果等科研學術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生物工程專業作為上個世紀70年代新興的學科,其理論基礎涉及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學科,主要通過自覺地操縱遺傳物質,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以生產大量有用代謝產物或發揮它們獨特生理功能一門新興技術。生物工程專業是發展迅速、多學科融合的新興科學,國際刊物每天都有大量相關研究領域研究動態發表,因此,為了使學生接受生物工程專業理論學習的同時,能夠與國際水平接軌,迅速獲取國際信息來源,我國各大高校生物工程專業幾乎均開設了科技英語課程。對于生物工程專業的本科生而言,掌握科技英語的特點,學會如何檢索及閱讀專業文獻已經成為現代科技人員不可或缺的能力。同時,由于歷史原因和地域特點,國內各大地方院校生物工程成立背景不同,因此專業設置方向也有所區別,所教授的課程體系也不盡相同,體現了不同的學校特色。西華大學地處微生物發酵調味品及國內白酒行業高度發達的四川省,因此本校食品與生物學院的生物工程專業側重于發酵工程。針對于此,我們綜合了國際生物工程的前沿性和地方發酵工程行業的特色性,在本校生物工程科技英語課程設計上,突出了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專業地方特色這兩點,以激發學生興趣,更好地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長久的受益。
2教學改革相關措施及實踐
2.1教學內容選擇既緊密集合地區特色,同時將國際科研前沿融入教學
由于現在生物專業科技外語教材不多,且更新速度相對緩慢,在生物科學發展迅速的當今時代,科技外語教材的建設已遠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并且,生物專業所涵蓋的內容相當寬泛,信息量極大。因此,我們在授課過程中,依據本地區行業特色和本專業學生將來的發展方向,只推薦了部分參考教材,并未指定專用教材。而在教學過程中,則結合了本校本專業的方向特點,授課精講內容傾向于發酵工程領域。同時,考慮到文獻的時效性和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我們選擇了本領域的最新研究報告,使學生能夠了解本專業方向的發展,接觸到此領域的科學前沿,為培養學生的科研思路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精讀過程中,其中穿插英語科技論文語法、寫作及翻譯技巧等。泛讀內容則引導學生自己查找高水平文獻。
2.2授課過程中傳授英文文獻檢索及英文文章寫作技巧,使學生通過專業外語的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當今信息時代,科技外語開設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獲得國際相關領域的科研動態信息,因此,掌握英文文獻檢索技巧是生物專業學生學習科技英語后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將教師自己在科研過程中積累的大量關于文獻檢索、SCI英文文章寫作和投稿發表過程中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真正通過科技英語的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有進一步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礎。
2.3打破傳統以教為主的授課模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
傳統的科技英語講授模式,多為教師為主,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詞匯擴展和科技文獻的逐句翻譯,而學生一般只能被動的接受。由于專業詞匯信息量大,且翻譯過程枯燥繁瑣,學生往往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教學效果欠佳。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弱化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將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在講解一些基本的翻譯規則后,即鼓勵兩組同學主動走上講臺進行計時競賽,在黑板上按自己的理解進行翻譯,同時臺下同學分組自行翻譯,在任務完成后,再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分別講述出來,最后由教師進行綜合點評。分組規則采用“一人代表+多人輔助”的形式,使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競賽規則采用計時比賽,在緊張的時間內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課堂效率。
2.4考試方式的改革
結合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我們在考試方式上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傳統考試方式主要采用期末一份試卷考試,考核內容涉及大量的中英文專業詞匯考察、長短句翻譯以及英文短文寫作等等。此種考核方式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講,只需期末突擊學習幾天也可獲得較好成績,而對于英語較差的學生則努力之后仍有遺憾,不能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狀況,嚴重影響學生平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在進行調查后,期末考核方式采用了“課堂表現打分+積極主動參與加分+期末考試”的形式,其中突出了“積極主動參與加分”和課堂表現所占的比例,尤其是“主動加分”項,只要學生迅速主動參與,就可獲得額外加分,這樣引導本身英語較差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如果課堂翻譯等環節展示自己的見解和體會,則可獲得進一步加分。在實踐過程中證明,課堂氣氛大大活躍,學生都爭先恐后走上講臺。通過考核方式的轉變,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鍛煉了學生的英文學習和交流能力。
3結語
科技外語是生物工程專業的一門基礎性的課程,通過科技外語教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真正能夠掌握這門工具,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大大提高學生對國際生物工程前沿信息的把握,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同時,通過實用性檢索工具的傳授,可以為學生將來進行科學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地方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萍纪庹Z教學工作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對于西華大學這樣的地方院校來講,如何立足國際前沿又結合地方行業特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依據專業特點進行生物工程科技外語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曹學君.在生物分離工程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中提高教學質量[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3):38-39,84.
[2]劉進平,莊南生,王英,等.生物類專業英語利用互聯網資源輔助教學法[J].科技信息,2011(14):213.
[3]沈麗.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在高職生物類專業英語中的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8(24):187-189.
細胞工程課程在生物科學專業的設置
本課程自從2007年在我校新辦生物技術專業開設以來,根據學校對本科生物技術專業的培養計劃,細胞工程是生物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并于2009-2010學年第二學期開始開設。通過對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細胞工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術方法、應用基礎等內容。通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不斷加強課程建設與發展,理論教學體系已經基本完善,實驗教學平臺基本建立。通過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已逐漸形成本校建設的特色課程。21世紀,生命科學全面快速發展。根據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趨勢,在新辦生物技術專業基礎之上,2009年我校新辦生物科學專業。然而,新辦生物科學專業的困境是專業范圍寬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面、高效地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每位任課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必須認清的首要問題。為了充分發揮我們醫學院校的資源優勢,在培養學生方向定位上,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方向,兼顧生物制藥等,但又與生物技術的培養方式不同。由于細胞工程是由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工程學等學科理論技術有機結合的一門嶄新學科,因而被設定為新辦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的必修課程。
細胞工程課程在生物科學中的開設,是以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先修課程為基礎。同時,將本課程的學習與基因工程、生物技術等課程的學習互相補充和相互促進,為將來從事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生物制品的開發和應用、疾病診斷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等領域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在教材方面,以李志勇編著《細胞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為基本教材,以楊吉成編著《細胞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安利國編著《細胞工程》(第二版,科學出版社)等為主要參考教材。在教師隊伍配置方面,既有細胞生物學領域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也有年富力強的專業知識扎實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細胞工程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全部由既具有扎實生物工程學相關知識背景,又有基礎細胞理論與實驗技術背景的骨干教師承擔。
細胞工程教學內容的設定與改革
細胞工程課程的特色,是以細胞工程技術方法的基本原理為課程教學切入點。在教學內容上,基本理論的講授與技術方法過程的介紹并重;在本學科知識的系統性方面,既有本學科理論的系統性,又加強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相互滲透交叉,尤其是以細胞生物學、生物工程的基礎知識背景,為本學科的理論教學奠定基礎;通過將現有技術的原理、應用歸納,與本學科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講解相結合;從內容上,客觀系統地反映本學科相關領域應用前景、重點研究方向和尚待解決的科學問題;在理論上自成體系。根據教學計劃,細胞工程在我校總學時設定為80學時,其中理論50學時,實驗30學時。本課程的開設,一般在第三學年的第二學期,在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組織胚胎學等課程修完之后進行。細胞工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又與以上學科大不相同,本課程教學是以技術方法的原理為基礎理論的學科,因此實驗與理論教學并重。細胞工程課程的理論課程內容,根據研究對象一般分為三大部分內容,分別為:細胞工程概論與基本技術、植物細胞工程、動物細胞工程。根據我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和培養計劃,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改革與調整。課程的內容重點在第一部分細胞工程概論與基本技術和第三部分動物細胞工程[1-4]。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 學習方法 教學策略
生物作為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生物課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初中階段生物的學習旨在讓學生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提高生物的科學素養。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積極地提倡探究性學習,注重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通過對生物課的學習,研究自然生命,獲取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人類生物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生物方面的基本觀點,提高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和能力;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深度剖析,理解基礎知識點的本質涵義,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及解決一些有關生物學的實際問題[1]。
一、備課充分,授課嚴謹
老師要在上課前適當做好PPT,結合多媒體找出一些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菌類。例如給學生展示大腸桿菌,形狀似火箭塔,外殼是蛋白質成分,內部含有遺傳基因DNA,在你是嬰兒時大腸桿菌就隨母乳進入腸道,正常生存條件下不會致病,一旦進入膽囊、膀胱就可引發炎癥。同時它的菌群數常用來作為飲水、食物和藥品衛生的標準。這樣學生產生興趣,不由地想:存在我身體里的這個家伙到底是什么,關乎我的生命健康,必須弄明白。又如有些小朋友飯前不洗手,包括初中生及成年人。據統計一雙洗過的手上最多有80萬個細菌,一克指甲污垢藏有38億個細菌,吃飯的時候通過接觸食物把細菌和蟲卵帶入口中,在體內繁衍,弄不好就會肚疼,這就是常說的“菌從手來,病從口入”。有效備課要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改進原有的教學方法。同時,有效備課更強調“如何讓學生保持熱情高漲”,因為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不僅限于知識水平,更在于求知熱情。有效授課必須為學生指明學習的重難點,因為學生不能保證一節課都專心聽課,而不同的老師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會造成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只關注熱鬧和參與的開心,抓不住核心,一節課下來感覺空空,所以有必要在授課前就指明重點。另外,教師在授課時還要把握好節奏,保持師生步調一致,不同的學生理解能力、反應能力不一樣,不重要的東西可以一筆帶過,不要浪費時間。然而在講授重點內容時,應稍作停頓,留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這樣不僅能實現課堂教學目標,使授課變得輕松,而且能使學生跟著老師一步一個腳印,不至于教師都快講完了,學生還停留在前面的問題上[2]。
二、學會學習,拓展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老師傳授的都是經過長時間總結歸納的精華,因此應促使學生認真聽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讓學生了解每個知識點的基本運用方法與方式,學會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做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充分調動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取得不錯的學習效果。此外,讓學生養成做好課堂筆記的習慣,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后要總結,章后要總結,把課堂知識按照難點、重點、疑點和相關概念有條不紊地整理好,記在筆記本上,真正做到厚積薄發方便復習。例如:第七單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中的基本概是完全變態指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發育,即卵幼蟲蛹成蟲。不完全變態指卵若蟲成蟲,如蝗蟲。本章的“重點”是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以及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如青蛙發育過程:雄蛙鳴叫雌雄蛙抱對蛙的卵塊(體外受精)蝌蚪青蛙;青蛙發育的四個時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本章的“疑點”是導致兩棲動物分布范圍和種類少的原因,環境變化對兩棲動物繁衍的影響。如鳥卵的結構: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其中卵殼和殼膜起保護作用,卵白起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起營養作用、胚盤――胚胎發育的場所。卵黃、卵黃膜、胚盤是一個卵細胞。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是求偶、、筑巢、產卵、孵卵、育雛。這樣既明了又方便記憶。在這個信息化覆蓋全球的時代,大家可以通過電腦看一些關于生物科學的節目如:《走近科學》、《動物世界》、《綠色空間》及報紙雜志《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生命世界月刊》、《人與生物圈》、《生物學通報》,深入了解生物科學及生物工程對我國的發展有什么貢獻。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指導,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物科學知識,還能培養科學嚴謹的態度,百利而無一害[3]。
生物是自然學科的一個門類,旨在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是學生從小學的自然科學到初中都要學習的生物學科。因為小學對這門學科涉及甚少,初中不僅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更是學生邁進高中的前提,所以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曦.人教版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上冊教材2001年版本和2012年版本內容比較[D].廣西師范大學,2013.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BiomedicalEngineering,簡稱BME)是一門由理、工、醫相結合的邊緣學科,是多種工程學科向生物醫學滲透的產物。它運用了現代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的角度,在多層次上研究人體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系,揭示其生命現象,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其目的是解決醫學中的有關問題,保障人類健康,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服務。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最大的特點即是一門高度綜合的交叉學科。生物醫學工程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它與醫學工程和生物技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且發展非常迅速,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主要領域之一。生物醫學工程學這個名詞最早是出現在美國。1958年在美國成立了國際醫學電子學聯合會,1965年該組織改稱國際醫學和生物工程聯合會,后來成為國際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醫學工程學除了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外,還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前景非常廣闊,是目前各國爭相發展的高技術之一,現今市場規??蛇_1000~2000億美元。生物醫學工程學的學科內容包括了生物信息學、生物力學、各種醫療儀器裝備、醫學物理學以及醫學材料等,它的發展將隨著世界高技術的發展,如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等的發展而得到長足進步。
隨著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高速發展,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為此,我國有大量的醫科、藥科大學、綜合大學和理工科院校都設置了生物醫學工程從本科到博士的專業及領域。在2008年4月北京舉行的“亞太生物醫學工程國際會議”上,各種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專業教育、課程建設等問題被提出并進行探討,對于交叉學科教育教學模式的創立進行了研究,說明這一問題已經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本文在對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特色、對醫科藥科、綜合性大學、理工科大學辦學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于在各類院校中設置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特色建設進行闡述。
1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內容特色概述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綜合了工程學、生物學和醫學的理論和方法,在各層次上研究人體系統的狀態變化,并運用工程技術手段去控制這類變化。其學習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的探討敏楊禹陳國明劉盛平(重慶理工大學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1.1醫學影像技術
即通過X射線、超聲、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紅外線等手段及相應設備進行成像的技術,現還有正在興起的阻抗成像技術等。
1.2醫用電子儀器裝備
分為診斷儀器和治療儀器兩大類。診斷儀器主要是用以采集、分析和處理人體生理信號,現在使用較多的是心腦電、肌電圖儀和多參數的監護儀等,而通過體液來了解人體內生物化學反應過程的生物化學檢驗儀器也已逐步完善并走向微量化和自動化。治療儀器設備則是采用X射線、γ射線、放射性核素、超聲、微波和紅外線等儀器設備,如X射線深部治療機、體外碎石機、人工呼吸機等。手術設備如γ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機、監護儀、X射線電視等?,F代化醫療技術中還將設備功能更加多樣化、復雜化。
1.3生物力學
主要是研究生物組織和器官的力學特性,人體力學特性和其功能的關系。其中包括生物流變學(血液流變學)、軟組織和骨骼力學、循環系統動力學和呼吸系統動力學等。
1.4生物材料
即人工器官、組織工程所需要的物質與材料,其大多數是需要植入人體,需要具備耐腐蝕、化學穩定性,需要具有與機體組織的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無毒性。作為材料,根據所需還應滿足各種器官對材料的各項要求,包括強度、硬度、韌性、耐磨性、撓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種物理、機械等性能。需要掌握的知識包括金屬、非金屬及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藝條件和表征、成型制備、性能等。
1.5生物效應與生物控制
生物效應是指在醫療診斷和治療中,光、聲、電磁輻射和核輻射等能量在機體內的分布、變化等作用。而生物控制則是機體自身的調節控制現象。采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對這些情況加以認識。其他還有介入式診斷、治療等。生物醫學工程最為競爭激烈的領域在醫學成像技術上,其中以圖像處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維成像技術以及圖像存檔和通信系統為主。而對醫學信號的處理分析,包括心腦電、五官、語言、心音呼吸等信號和圖形的處理與分析,以及神經網絡的研究處理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研究與學習的熱點。作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學生,將從業于該領域的研究、設備研發及制造、使用、維修養護等。所具備的知識體系是從物理化學基礎、工程學到醫學,十分廣泛,僅四年內進行如此龐大的知識學習,學生將會呈現基礎知識欠缺而專業知識也不深入的問題。為此,我們就醫科大學、理工科大學、綜合性大學各自特點進行了調研與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學習建立特色課程體系的見解。
2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的研討
我國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分別在醫科類大學、綜合大學與理工科類大學中均有設置。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具有典型交叉特性,該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有運用醫學影像學技術、醫學信息學技術等在醫院進行疾病診斷及治療,有運用基礎數學、物理、化學知識進行理論創新與實踐,更多的是運用工程技術進行醫療器械、設備裝備的研發、制造與維護管理等。由于生物醫學工程龐大的知識體系,無法由某一個從業人員掌握,需要各方向的協作與合作,由此認為,設置于醫科類大學、綜合大學與理工科類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應有各自的特色。
2.1醫科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
2.1.1人才培養目標
作為醫科大學,其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鮮明的醫學特色與優勢。醫科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專業的人才,其就業方向更多應以進入醫院從事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等的操作及計算機操作,運用各種影像、信息等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或治療,所以其培養的人才首先應學習并具備醫學的專業知識,然后才是具備基于醫學專業領域需要的現代醫療儀器的研發與使用、管理能力的知識體系的學習,成為擁有工學知識及應用能力的醫學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畢業后所從事的仍是醫藥衛生領域工作,在醫院設備使用、維護、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其課程的設置應該與工科類生物醫學工程側重點不同。如在一般醫科大學中都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以及與此相關的醫學影像學專業、醫學信息學專業等,其培養目標就應以“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如影像學、信息學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診斷、治療(或信息管理等)和醫學成像(或醫學信息等)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為主。相應的培養要求應在于“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或信息學、醫學超聲學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核醫學影像學、信息學、醫學超聲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超聲治療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基本的儀器(裝備)維修保養能力”上。#p#分頁標題#e#
2.1.2課程設置
基于醫科大學的特色,其主干課程應注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同時開設基于醫學特色的工學、工程學課程。具體如基礎類的基礎數學類、物理類、化學類、計算機類,如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基礎和臨床醫學類課程,如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藥學、中醫學、中藥學、衛生管理等課程,然后按照各高校側重設置傳統生物醫學工程的工學類、工程類課程,如模擬電子、數字電子技術、傳感器、數字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醫用儀器原理、醫學影像儀器、檢驗分析儀器、臨床工程學、人體形態學等,部分專業可設置如力學類、機械工程類、有機材料或金屬材料類課程。雖然是同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但需要按照本校特色來設置課程,切忌大而全無特色,或各高校均設置同樣課程。這是違背了生物醫學工程高度交叉學科的學科特色的。
2.2綜合性大學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
2.2.1人才培養目標
現今綜合性大學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學基本上都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如北京大學工學院、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各具特色。以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為例,其前身是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系,創建于1984年。學院的科學研究及學生培養方向就是強調生命科學與電子信息科學學科的交叉與滲透,應用電子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解決生物醫學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發展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其人才培養目標在于“培養掌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知識,掌握分析與健康相關的生物醫學工程問題的方法,并具備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具備健全人格和遠大理想的工醫結合復合型優秀人才”。即更加注重于培養工程與醫學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這些專業人才的從事的工作更多是在用于醫學診斷、治療的儀器設備的設計、研發及制造、維護等上面。而四川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按照其特色制定為“以工程為主,以從事生物醫學工程教學科研的相關學科為依據,培養從事生物力學、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關方面的研究、開發、生產的高級專門人才。”,偏向于材料工程學。由此可知,在綜合性大學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學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應更注重工學、工程學內容,其培養目標就應以“培養具有現代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如機械、電子、材料、計算機在醫學中應用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設備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設備(或裝備)設計研發、制造、維修維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為主。相應的培養要求應更多的學習工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醫療裝備、設備等設計、研發、操作、維護維修、管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并具有相應能力”上。
2.2.2課程設置
基于工科特色,其主干課程應注重工科基礎理論的學習,了解醫學基礎知識,同時學習機械、電子、材料、計算機應用于醫學中而派生的專業課程。如將特色定在醫療設備制造等方向上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其基礎類課程更加強了基礎數學、物理的學習,設置了較多學分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及實驗等,醫學類課程設置了基礎醫學與實驗,涵蓋人體解剖學知識,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設置了生物醫學數學基礎、電路及模擬電子技術及實驗、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及實驗、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及實驗、VisualC++程序設計及實驗、信號與系統、EDA技術、計算機硬件控制基礎、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醫學成像原理、醫學影像系統、生理信號檢測、生理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醫學儀器設計與實現、醫學傳感器、醫學光學、醫學超聲、醫學材料等,同樣,課程設置也應按照本校特色加以取舍。
摘要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生物科學專業教學計劃的改革必須體現培養目標的要求,突出傳統生物學與現代生物學、生物學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職前學習與終身學習及就業的關系。
1 我校生物科學專業教學計劃改革的基本情況
銅仁師范高等??茖W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屆三年制生物學教育??茖I,實施的教學計劃是《貴州省師范高等??茖W校三年制生物學教育專業教學計劃》(試行),并于2000年、2003年兩次修訂。2005年學校升格為銅仁學院,于2007年申報了師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學本科專業。在原三年制生物學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制定了生物科學專業的教學計劃。
2 教學計劃改革應反映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
2.1 三年制生物學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計劃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學教育專業時,中學的生物學教師十分緊缺,同時,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學教師。在此形勢下,把培養目標確定為:面向21世紀,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九年義務教育的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初中生物教師。
與此培養目標相對應,所實施教學計劃的課程結構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著眼點,該教學計劃的課程由公共課、學科課程、教育課程、特設課程和實踐構成。各部分學時占總學時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專業課程有普通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
為了使培養的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初中生物教師的角色,2000年對該教學計劃進行了首次修訂,把學科課程中的普通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動物生理學刪除,而增加與中學生物聯系更為緊密的動物學、植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學。2003年又再次修訂,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師已日趨飽和,同時隨著高校擴招,學生就業日益困難。這次修訂本著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實踐的思路,著重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發展潛力,在課程結構上新開設了選修課。
2.2 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的培養目標及教學計劃
在確定生物科學專業培養目標時,考慮培養的學生既要充實中學生物教師,又能對本地區生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對高效生態農業和蓄牧養殖的進一步發展有重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為此,把培養富有開拓創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實驗技能,具備在中學進行生物學教學、研究的教師以及農、林、牧、漁、衛生、環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為目標。
該教學計劃的課程結構包括普通教育類課程、師范教育類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與??平虒W計劃相比,該計劃的特點是:每類課程都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選修課程占總學時的17.04%;專業課程的門數增多,范圍更廣;實驗學時增多;開設與生產結合的選修課程。體現培養目標的要求,在教學計劃中,不僅加強基礎、突出師范教育,也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
3 生物科學專業教學計劃中體現的重要關系
教學計劃的修訂要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根本原則,就生物科學專業而言,修訂的教學計劃要突出體現傳統生物學與現代生物學、生物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職前學習與終身學習及就業的重要關系。
3.1 體現傳統生物學與現代生物學的關系
生物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形成了眾多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同時生物學的發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紀的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的生物科學知識應具有綜合性、整體性、系統性和先進性等特點。在眾多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如何選擇課程體現這一要求,是在修訂教學計劃中必須解決的。
3.2 體現生物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的關系
教育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實踐。生物科學專業以培養中學生物教師為重要目標,因而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作為一名中學生物教師不僅要有寬廣扎實的生物學專業知識,更要掌握教育理論,懂得運用教育的基本規律,教學的方法、手段,了解學生的心理,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學計劃中突出了師范性,除開設師范教育必修課程外,還開設選修課程如中學生心理咨詢、學校管理學等。師范教育課程306學時,占總學時的10.97%。
3.3 體現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科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學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學從來就是一門實踐性學科,生物科學專業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更要加強學生實踐。實踐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鞏固掌握,也是對理論的運用,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學風的生動課堂。新的教學計劃中,實踐課程包括:實驗教學420學時,占專業必修課學時的35.35%,專業實習4周,教育實習6周,畢業論文6周,軍事訓練與國防教育2周。
3.4 體現職前學習與終身學習及就業的關系
21世紀,知識老化周期日益縮短,傳統的 “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經過時,“一張文憑,終身受用”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人在大學畢業時實際上只學到他今后幾十年所需知識的10%,其余的90%的知識還需要邊工作邊學習。21世紀,終身學習將不僅代表一個人的優良品德,同時也成為生存發展所必須的手段。因此,教學計劃中設置的課程不僅是職前學習所必須的,更要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目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高等學校應以修訂教學計劃為切入點,加強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實踐,著重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發展潛力;加強宣傳就業政策,鼓勵自主創業和到基層就業。新制定的教學計劃中,既注重基礎又拓寬專業,既強化實踐又兼顧理論,以使培養的學生不僅能在教師崗位的競爭中擁有優勢,也能參行業與生物相關的其他行業崗位的競爭。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我們對生物科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必定會有更多的認識,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生物科學專業的教學計劃會越來越完善,為實現《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質量上一個臺階”的目標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婉身,馬恒東.面向21世紀農林院校生物學系列課程結構設計與實踐[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0(增刊):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