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6 17:04: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語文教學特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德育教育
實行新一輪課程改革以后,小學和初中都采取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設置課程的方式,構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的結構,既加強了課程內容的綜合銜接,又淡化了各學科的界限,并強調了在各科課程教學中滲透和實施德育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當把德育教育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抓好貫徹落實。在對初中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同時,要充分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發展規律與心理特征,善于和敢于運用心理學原理解決初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積極引導初中學生的正確行為,促進初中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進行分析探討,談點自己的體會。
一、德育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關系
初中語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涵蓋面較廣。對初中學生而言,它至少包括這樣一些內容。一是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意識形態之間的斗爭、沖突、滲透是不可避免的。21世紀是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邁向更大勝利的世紀,培養學生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這正是語文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當前,為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需要廣大青少年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培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艱苦奮斗、執著追求正義和理想的精神,逐步養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態度,等等,顯然,逐步培養學生形成這些良好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也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內容。三是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F代社會正在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信息爆炸性增長,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相互關系日益復雜,這對當代青少年學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語文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有必要著眼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況、良好的性格、寬廣的胸懷、樂觀的人生態度。四是養成自覺的法律意識。現代化社會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法制化。這意味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中,法制觀念、守法意識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也是我國悠久的人文思想傳統中一個明顯的薄弱點。語文教師在自己的“傳道授業解惑”中,應當有意識地自覺加強這方面的努力。
二、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德育
(一)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
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關鍵所在。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物品質,進而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不斷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比如在《徐霞客游記》中,教師要通過教材描寫徐霞客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敢于拋棄傳統的思想觀念,不畏艱險,游覽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并創作出了有名的《徐霞客游記》,并以此教育和引導學生要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奮斗。
(二)陶冶學生積極的情操
陶冶學生積極的情操,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礎。這是因為,情感是構成學生健康人格的心理因素,初中學生的情感正處于發展變化的重要階段,其心理發展狀態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初中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積極賦予學生情感因素,教育和引導學生體驗生活,使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進而不斷地陶冶自己積極的情操。
(三)增強學生調節的能力
增強學生調節的能力,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實施德育教育不僅是教師對學生教育的過程,而且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材與教學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積極主動磨練自己的意志。
(四)組織開展豐富的活動
組織開展豐富的活動,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溝通能力,進而逐步消除心理障礙,也能夠使師生在活動中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進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一些學生缺乏自信、恒心和毅力等實際情況,積極教育和引導他們,從而使他們受到極大的啟發,逐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進而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
(五)開辟心理溝通的渠道
開辟心理溝通的渠道,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有的初中學生為了應付教師,并沒有講真話。針對這一現狀,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辟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渠道,與學生進行充分平等的溝通交流,同學生一道探討人生問題,進一步了解、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進而了解和掌握其出現不良心理因素的原由。此外,可以通過與學生個別進行談話等方式,與學生交流思想,同學生培養感情,進而更好地教育和引導學生。由此可見,積極開辟與學生心理溝通的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有效和科學合理的。
總之,德育教育雖然不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但卻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那么,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繼續探討與實踐。因此,我們要制定詳實有效的目標和計劃,不斷增強德育教育的針對性,積極組織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寓教于樂,切實把德育教育全面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的領域,加強道德教育的內化,積極探索和利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促進初中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學
新課標的實施對初中語文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并沒有得到良好的革新與發展。
1現如今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缺陷
我國許多學校的閱讀教學還處在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上,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處在被動閱讀、閱讀效率低等狀況之中。這不僅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會使學生在閱讀方面不能主動思考問題,產生對教師的依賴感。
1.1分析上太注重形式:
大多數學校將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文章進行分解、逐段進行分析段落大意,并沒有針對文章中的特色讓學生去領悟文章的感彩、語言特色以及文章中的獨特韻味等。如教師在進行小說閱讀分析時,只是生硬的將閱讀中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去體會小說中的精心布局、人物鮮明的形象以及小說中的特色語言等。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枯燥、無趣的感覺,打擊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降低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減少了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感。
1.2閱讀方式太重視形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初中語文教學方式也在不斷變化著,更多先進的多媒體科學技術被引進到教學之中,在恰當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反之亦然。有些學校將教師在課堂中是否利用到了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評判教師好壞的一個準則,這是錯誤的觀念[1]。在錯誤的多媒體閱讀教學中,鼠標和屏幕取代了教師的粉筆和黑板,播放錄音取代了教師的朗讀和學生的閱讀過程,多種樣式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過多的感覺到課堂的有趣多變,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反作用,造成教師不能夠很好的在閱讀教學中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沒有達到閱讀訓練的目的。教師在閱讀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打開自己視覺感官,但過多的運用多媒體,將文章中的內容通過幾幅畫面全部展現給學生,不但沒有起到引導作用反而限制或阻止了學生對文章產生的想象力。沒有恰當的運用現代科技方式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1.3閱讀教學教案脫離現實:
有些初中語文教師沒有將學生的實際學情考慮到教案設計中,一味的追求閱讀教案的完美。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只依照教案進行,忽略了課堂與教案之間的差異與學生反應的真實性。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表面上看來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實內在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達到閱讀訓練的真正目的。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不夠,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于理想化,沒有真正的聯系到學生的學情,是失敗的教學模式。
2怎樣才能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學
2.1情景教學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景教學法中恰當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補充學生沒有想象和感受到的情景,彌補學生在生活中對事物的認識不足。如在對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九冊《變色龍》的教學中,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自然界中變色龍根據不同環境進行變色的影視資料,讓學生了解變色龍的特性,從而真正讀懂主人公奧楚蔑洛夫性格中的可憐與可悲,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人物感到可笑的膚淺層次上。這種生動直接的情景帶入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提高閱讀教學質量[2]。
2.2多種教學方法并存:
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梢詫⒗首x法、文章賞析法、自主閱讀法、探究法等相結合進行課堂語文閱讀教學。例如在對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十九課《范進中舉》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課文討論后進行表演,由于每個小組對課文的理解不同,因此表演形式也會有所不同,都會有相應的特點,因此學生們可以從多角度、多方面了解范進這個文章的中心人物以及文章中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動。這種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更好的體會到文章的情感與意境。
2.3使學生養成閱讀積累的好習慣:
若沒有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要使學生養成閱讀積累的好習慣。初中語文教師除了要選擇課內的優秀詞語之外還要引導學生主動積累一些課外詞匯,要求學生對好的文章進行長期的抄錄或寫讀書筆記等,以便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
2.4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許多文章中都會為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這個想象的空間就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六冊第十一課《孔乙己》的教學時可以有意的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孔乙己的長衫沒有了?”這個問題作者在文章中并沒有直接表明,但卻引發了課堂上學生的激烈討論,轉變了課堂中的嚴肅氣氛,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主動的思考問題,且答案各不相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3]。
2.5將讀、思、寫相結合:
教師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文章的大意有初步了解,在反復進行閱讀時,學生能夠對文章中的情景、人物關系、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有了進一步理解。在學生閱讀后提出一些有效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可以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說出來,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的講解,然后再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的結果以及回答問題的答案進行整理、總結,突出重點與難點。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對文章的觀后感。整個過程將讀、思、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學。
結束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但是為了提高語文教學本身的質量,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初中語文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全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語文教學的有效教學是教育事業發展的產物,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完善語文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潘海生.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8):80.
[2]雷成蘭.探析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南北橋,2016(1):104.
【關鍵詞】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味”
【中圖分類號】G552.04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0-0031-01
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更多的把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已經弱化到可有可無的地步。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學生的語文水平越來越差,初中語文教學也越來越缺乏語文味了。筆者認為有必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上出應有的“語文味”。
一、初中語文教學“語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語文味”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初中語文教學語文味的缺失,首先體現在教材的選編上。
毋庸諱言,我們的教材編寫工作,在體現新課標的精神上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所選入教材的部分篇目,或是思想內容有所偏窄,或是情感表達有些偏激,或是表達方式有點稚嫩,或是謀篇布局不太嚴密,或是語言特色不夠鮮明。一句話,經典性嚴重不足。有的作品尚沒有經過時間的洗滌和歷史的考驗,或有文無質,或有質無文,甚至有的文質皆無。沒有經典性的語文篇目,你想讓教師教出“語文味”,確乎勉為其難。
2、初中語文教學語文味的缺失與語文教師自身素質有關。
由于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的目標、方向、任務、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其教學的著眼點、著力點都缺乏準確性、針對性、有效性,所以,課堂教學中就出現了不閱讀文本、不品味語言、不朗讀、不板書等現象。一堂語文課下來,聽不到瑯瑯書聲,看不到師生對文本研習時熱烈交流的場景,聽不到學生對文本閱讀自我體驗與個性感悟的交流,甚至一堂課下來竟然在黑板上見不到教師寫的一個漢字,這是語文課嗎?要知道,語文味應體現在文本的思想內容、情感態度、篇章結構、表達技巧、語言風格(特色)上。如果教師不在這些方面多動腦筋、多花力氣,那語文學科的特征又怎么會得到充分的體現呢?
3、初中語文教學語文味的缺失,還在于教師不熟悉對多媒體的運用。
多媒體進入語文課堂已是大勢所趨。多媒體以其寬泛的資源環境,動感直觀的畫面,便捷簡易的操作等優點頗受廣大老師的青睞。特別是“公開課”,對于多媒體的運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在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也正是如此,現在不少教師熱衷于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在筆者看來,過分依賴多媒體,實際上違背了語文學習的規律。要知道,富有張力的語言如果都用直白的具體的畫面表現出來了,這樣的文字還有什么想象的空間、創造的余地,這只會使語言的獨特意味和情味喪失殆盡。
二、初中語文課如何上出“語文味”
1、明確什么是語文課。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2、教出語文課獨特的美感。
首先,教無定論,教師不能跪著教書,教師就應該在充分了解自身特點的前提下,想方設法使個人的語文特色在課堂凸顯,教出個性美,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學中,就教出情、教出意來,讓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妙語連珠,那就上出理來,上出趣來。一句話,能創新的創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盡量真誠,也一樣可以打動人。
其次,語文課要教出并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與文化美。在語文課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教師要教得神采飛揚,學生要學得興高采烈,師生雙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們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努力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才是理想的教學境界。
3、教出語文課應有的語感。
所謂教出語感,即教出對語言的敏感,包括對文體、語體和字、詞、句的敏感。讓學生學會通過字、詞、句的字面義讀出蘊涵在其中的情境義、深層義和象征義。這三者之間,教出對字、詞、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礎最核心的。即品味語言。
品味語言,“讀”字當先,雖然語言品味可采用多種方式,比如:比較不同句式,故意遺漏重點詞語,抓關鍵詞理解,甚至還有現場表演……都能使學生格外關注重點詞句,加深體會。但是沒有朗讀的參與,只一味地干“品”,學生往往找不到語言的感覺,文字的妙處并沒有在學生心中烙下印跡。學生對字詞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讀出來的。所以,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結束語
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不斷提高,需要我們不斷適應。如何使語文課上得有語文味,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成了一種科學的藝術,是一種教育的境界。因此,我們應該確切的估價,語文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地位和作用。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初中學生的成長,上好每一堂語文課,上出語文課的語文,培養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一、初中語文教學與社會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審美觀形成的時期,因此,對他們進行社會美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審美觀,顯得十分重要。
初中語文教材中社會美的素材非常豐富,我們所提倡的“五講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從中找到例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完全可以加強“四美”教育?!八拿馈钡暮诵氖切撵`美,而社會美的核心也是心靈美。心靈美是相對于人的外在美(儀表美)而言的,現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較注重儀表美。人固然應該講究儀表美,但更重要的還是內在美即心靈美。心靈美是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基礎,它借助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表現出來。反過來,通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靈。
初中語文教材具有語言美的特色。語言美包括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從形式美來說,語音、語調、語法、句法正確,速度適中,就是美的,否則就是不美的;從內容來說,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內容就是語言美的體現,比如說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鑒于以上所述,可以說初中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行為美素材,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材料的教學,以及布置適當的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美的教育。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對于社會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兩種:一種是未經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如湖南的張家界、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九寨溝;一種是經過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如山川綠化、江河治理、園林景觀。“五講四美”中的“環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環境美,尤其是經過人工改造過的自然環境美。
初中語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環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語文第三冊的《國寶——大熊貓》,內容是通過對大熊貓這一國寶的說明,提出了對于動物的保護這一主題。在教學中,就可以滲透這一主題,從而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保護自然環境,同時按照美的規律來改造環境,美化環境。再如初中語文第六冊中的《寫在第11億位國民出生前夕》一文,這篇短論宣傳控制人口、計劃生育的意義;另外通過本文的教學,不但有利于全社會增強控制人口增長的意識,而且也有利于增強環保意識。
三、初中語文教學與藝術美的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來進行藝術教育的資源。教師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1、自制語文教學掛圖??赡苡腥藭J為教學掛圖僅限于英語等學科,其實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場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圖的方式反映出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這些插圖放大、加工成彩色掛圖,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以圖畫的方式將課文內容描繪出來。
2、根據課文內容排演短劇。初中語文教材中幾乎每冊中都有由多個角色可組成的文章,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改編成短劇,自己演出,比如說《選場》、《選場》等。
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復述課文,將課文內容加工、改編成故事,講述出來。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述活動都可以在學生中開展競賽活動。
四、美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相長”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文學教育探討
在當前的初衷語文教學活動中,許多教育工作者重視的是學生如何考得高分,對于其中的文學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相反,其只是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一個富足內容而開展。初中語文教學中,其文學教育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廣泛,老師可以根據教材內的文學作品內容作為教學材料,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來選擇國內外的優秀文學作品作為教學材料。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所開展的文學教育可以將學生對于文學的興趣和愛好引發出來,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能夠全面的提高。
一、探索文學作品精髓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在漫長的世界文化發展歷程中,全世界各國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不但是一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是促進和推動世界文化發展的重要的基礎。初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文學教育不但可以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筆表達得到扎實的培養,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更加的豐富多彩。我們偉大的主席曾經說過:“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庇纱宋覀兛梢钥闯?,優秀的文學作品其意義和價值不只是單一的表現在文化理論上,而且在文化事業的發展上起著推動作用,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上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從文學教育的角度來說,初中學生正是處在身心和智力全面發展的一個關鍵的重要時期,對那些深層次的文學作品感悟和理解都難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現代社會中,人才的要求標準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生除了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之外,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逐步的形成有利于個體長期發展的素養。如果學生想要深入的理解文學作品中的精髓,還必須得到老師的適當啟發和正確引導,從而讓學生在文學作品的文化和歷史氛圍之中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并將這些東西融入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去,將它們關聯起來。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必須將其建立在理解文學作品精髓的基礎上,這是讓他們在精神層面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初中語文中開展文學教育,并對文學作品的精髓進行深入的探究,對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文學教育可以深層次開發學生的精神世界
現階段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對文學教育的價值和意義的探究依然還處于初級的階段,所以當老師們在進行文學教育的時候,只是將它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次要項目內容來進行教學,文學教育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開發潛在的意義卻被大多數的老師所忽略。文學作品作為創作者的心血結晶,不只是表達了作者自己表面的思想和看法,而且還更深入的體現了創作者在精神上對人生事物社會的認知和理解。初中生在受到周圍事物和社會風氣影響的過程中,他們的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難以很準確的分辨出事物的好與壞,于是導致了學生的精神世界的形成發展和現實世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的對象是學生,而他們作為可塑性極強的客體,他們對文學作品的領悟和理解主要是依靠老師的講解,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官能力,將兩者結合起來逐漸的形成自己初級層次的精神世界觀,把這些感受到的東西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文學教育中,老師們可以選擇教材中恰當的部分文章章節作為文學教育的基礎教學內容,結合作品的寫作背景對作品的精神層面進行深入的剖析,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多角度和深層次的發展。經過老師在文學教育課堂上的引導分析和系統講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可以慢慢的形成對生活、對人生、對命運深層次的感悟,促進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成熟。
三、為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精神進行培養時,教師要將眼光有書本知識逐步拓展到教材以外的部分,使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產生濃厚的閱讀和學習興趣,并且在內心中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人文精神。當代中學生為了實現自我的突破,以及精神層次的進一步提升,他們需要更為廣闊的人文精神發展空間。
初中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文學教育連貫性、系統性、科學性實施的重要性,在課堂內容、教學活動、課外活動、課外作業等方面的布置中,教師要力爭通過為學生提供愉悅的氛圍和寬松的環境,使學生在更為廣闊的空間中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另外,就國內優秀的古典、現代文學作品而言,每部作品中都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教師要通過對于文學作品中精華部分的攝取和講解,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對于推動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中學語文文學教育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并重點突出語文學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廣大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文學教育時,要注重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在學生人文精神、認知程度、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強化。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趙云鋒.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意義及其價值[J].青年文學家2010 05
[3]劉昕.試論語文文學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教育[J].教學交流·理論版.2010 07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資源 開發運用
初中語文教學資源是指可融入語文課堂中,針對不同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心理特性,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的總體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對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不同種類的支撐資源。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實行條件是課堂教學資源要豐富多彩,這也是完成語文教學目標的基本保障[1]。在新課改實行的十幾年中,初中語文教學資源對語文教學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利用課堂教學現有資源推進中學語文教學的成效并不高。
一、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資源挖掘及意義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教學資源大多都是老師的偶然發現或者是不經意間總結出來的,只是扮演補充的角色,語文老師并沒有將利用課堂教學資源完全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將這一教學方式變成課堂的一部分。
新課標提出了幾種語文教學的實施基礎形式,其中包括教學資源的利用,這既展現社會對中學義務教學環節的價值追求,又是義務教育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要求和第一出發點[2]。充分挖掘和利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資源,不但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還為語文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實施創造了重要條件。
(一)為實現“雙全”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新課標在開篇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對語文素養的培養,必須面向所有學生,使其形成最基本的語文素養。首次明確提出“語文教學要面向學生,全方面去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這一教學理念,要面對所有學生,并利用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配合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教學資源。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在我國所謂“班級教學”和英國教學制中的“班級授課制”其實是同一種概念,它與“個體教學”相對,是指把年齡和文化水平相近的學生匯聚到一起,形成一個班集體,按照各學科的相關規定的教學內容選用最佳的授課方式,并且依據一定的時間表向所有學生進行講課的組織形式。
例如:教學經典詩歌《詩經》的創作手法時,《詩經》中提到的“賦”和“興”的手法是大多數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點,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不但會讓學生無法理解,還會使學生對此感到枯燥和厭煩,老師要引進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通過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歷史故事,或者是圖片文字等促進學生突破難點。
(二)為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和日后發展打下基礎
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初中語文的首要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語文的基本素養應該具有更高的地位,視野更廣闊。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必須針對全體學生,使其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指導學生通過正確的學習方式和理解方法理解國語文學,通過積累豐富的詞匯和語言,培養對語文閱讀的語感,開拓思維,使學生具備適應實際運用過程中的識字能力、寫作能力、口頭表述能力及各方面的閱讀能力[3]。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審美觀念,使學生不但在課堂上學到知識,提高能力,還強化自身的道德品質,使其達到德、智、體全方位發展的理想狀態。
二、語文課堂上的教學資源挖掘、運用的基本準則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資源概念的劃定上我們可以了解到,語文課堂教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這并不是說任何資源都可以被應用到語文課堂中,需要挖掘和開發。在資源沒有被利用的時候,只能算是一則有待處理的材料,只有在真正進入教學時,才能將其轉化成實質的課堂教學資源。通常來說,在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挖掘和實際應用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語文性
為了區別語文課程在層面上所提出的“語文課堂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提出了語文性原則這一理念。語文性原則要求語文教師在開發和運用課堂教學資源實施具體教學時,首先必須掌握語文這一學科的特性,展現語文這一學科的特色,充分運用語文的內容和特性選取教學內容。
(二)針對性
針對性原則包括:第一,在選取語文課堂資源進行教學時要針對各個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語文教學資源對教師來說就是一種教學的輔佐,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將是重要的語文學習資源。
(三)開放性
課堂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改變了傳統教材的單一教學方式,沒有了傳統課堂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開放性是開發和利用課堂教學資源的根本目的。開發和運用語文教學資源就是要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和應用人們創造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三、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資源是指真正融入語文課堂,針對不同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心理特性,針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總體目標和,針對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不同種類的支撐來源。只有在科學有效的語文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語文教學資源開發和運用的意義,才能在開發和探究課堂資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袁金華.課堂教學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8)152:112.
【關鍵詞】多元教學發;初中語文;教學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而沒有變化性,很容易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此外,單一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們的能力培養也缺乏多樣性。初中語文的教學地位非常重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段時期,如果能夠培養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多元化教學,對學生們以后的語文學習也非常重要。
一、多元化初中語文教學的特色分析
多元化可以理解為思維多元化、教學性質多元化。多元化教學可以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從多個角度或者是系統地進行開拓教學。初中語文學科是一門很有優勢的學科,其包含的內容豐富。與小學語文相比,初中語文教學已經不再只是讀與寫的簡單結合,而是囊括知識內容、情感熏陶、能力培養以及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識體系。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也要進行突破,教師應該能夠采用全新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對學生們進行能力培養、知識傳遞以及情感人格的塑造。此外,多元化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開拓學生們的思維,并能夠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多元化教學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多思維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改善學生們的單行思維方式, 使學生們能夠掌握靈活的思維方式,思維的深度得以加深與加固。 現代社會更加需要具有多元化思維的人才, 單一定向的思維方式往往不適應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 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初中語文的教學特點,進行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與實施。
二、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與實施
以上對于初中語文教學進行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那么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特點,進行多元化教學呢?
(一)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
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的知識內容包括課文的理解分析以及寫作能力的訓練。除此之外,還應該在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們的情感、思維、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以閱讀理解為例,進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制定。 在課文理解的過程中,可以首先進行對文章的分析,從課文內容上讓學生們理解課文的主旨,那么在這一部分,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即可以從不同角度對文章主旨進行理解分析。 此外,對于同一個觀點,也要指導學生們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要有正面論據,也要有反例來進行論述。寫作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同樣的題目,不同的人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這就是思維的多元化,需要采用講解、指導、分析等方式,讓學生們具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將多人的思維綜合,讓自身具有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實施
方案制定結束,要進行實際教學方式的實施。那么,結合初中語文教學,教師應該采用如下幾種方式:
1.保護學生們高漲的學習情緒
思維的擴展與創造需要學生們的熱情作為依托,因此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的好奇心,保證其高漲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帶學生們親身出游體驗,春天的時候可以去爬上。在出游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細節,是學生們在課堂上冥思苦想無法想到的。
2.分組組織辯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元化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們的多元化思想。正所謂集思廣益,將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相互之間進行探討,汲取不同的經驗,并讓學生們帶有推測與預測地去推論,彼此之間進行溝通切磋。
3.抓住時機指導點撥
點撥是在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及時地點撥。點撥往往會讓學生們頓感茅塞大開。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直觀點撥,讓教師給予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直觀演示,促使學生們的思維流暢;情景點撥,教師利用周邊環境與條件,給學生們一種多元化的意境,學生們的思想會因此而開闊;聯想想象點撥,縱向思考,讓學生們深入思考問題,并能夠融會貫通。
三、結語
多元化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意義深遠,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達到多元化教學的目的。學生們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廣闊,不拘一格。 只有如此,才會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冬曼.談初中語文閱讀多元教學[J].成才之路,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