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6 17:04: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學科類就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畢業生去向 調查分析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中圖分類號:F240;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12-255-02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中屬于地理學類,可授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具有學科基礎廣、專業口徑寬的特點,各高校培養定位存在資源環境規劃、城鄉規劃、數字城鄉規劃管理、土地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管理等多種傾向,因此畢業生去向也非常廣泛。本文以黑龍江科技大學這所地方本科高校為例,在已有的畢業生跟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基于至今為止9屆畢業生跟蹤調查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為在校生提供有借鑒意義的實用信息,也為本校和相關院校專業定位提供參考。
一、專業發展現狀
黑龍江科技大學在2002年設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培養具備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測量與制圖等信息化測繪技術,立足于城鄉區域規劃和土地管理,面向城鄉規劃與管理、土地規劃與整治、土地評估、測繪地理信息等行業和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秉持“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強化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依托專業實驗室、3S實驗室等校內實踐基地,以及已經建立的20余個穩定的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加強實驗、課程設計、綜合實習和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教學實踐環節,加強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該專業自2004年第一輪立項建設以來,借助教學評建大好契機,圍繞專業建設指導思想與定位、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與利用、教學管理以及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2008年新一輪專業建設達到了校重點專業的要求。
二、畢業生去向總體分析
本次調查分析的對象是黑龍江科技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2007―2015歷屆畢業生,樣本容量為368人。調查分析內容主要包括畢業生考研、就業等基本情況。調查分析的來源是連續多年建立的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調查結果顯示了2007―2015屆畢業生去向的總體狀況,畢業生累計考研率達16.3%,就業于機關事業單位的畢業生占14.9%,就業于國土調查規劃、城鄉建設項目管理、房地產評估咨詢、農林礦產資源、地理信息技術開發等企業的畢業生占68.8%,如圖1。
三、畢業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屆畢業生考研總人數為59人。2007屆考研10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15.8%;2008屆考研14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25%;2009屆考研8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14.0%;2010屆考研7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14%;2011屆考研2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6.7%;2012屆考研5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20.8%;2013屆考研3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10%;2014屆考研2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8%;2015屆考研7人,占當年畢業生人數的27%,歷年的考研率變化趨勢詳見圖2。以上數據顯示歷屆畢業生考研率并不穩定,主要受當年就業形勢、學生意愿和生源質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把2007―2015屆畢業生考研學科分為地理類、農林遙感類、資源環境類、經濟管理類及其他五類。通過數據分析(見圖3)可知,考取地理類學科的畢業生為28人,占考研總人數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資源管理、生態學、農林遙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類學科在本專業2007―2015屆畢業生考研學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對地理類學科考研情況進行詳細統計分析(見圖4)。地理學科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地理教育四大類??既∽匀坏乩韺W研究生為10人,占地理學科考研總人數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學研究生為4人,占地理學科考研總人數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生為13人,占地理學科考研總人數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為1人,占地理學科考研總人數的3.6%。可見地理學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為地理信息系統作為朝陽產業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而且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四、畢業生就業分析
對本專業2007―2015屆除考研之外的309名畢業生的就業信息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可知:就業于國土調查規劃企業、城鄉建設項目管理企業、房地產評估咨詢企業、農林礦產資源企業、地理信息技術開發等各類企業的人數為254,占總就業人數82.2%;就業于機關事業單位的為55人,占總就業人數17.8%,詳見圖5。
就業于機關事業單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機關、參軍、事業單位,其中行政機關單位就業人數為42;參軍人數為4人;事業單位就業人數為9人。顯然在行政機關單位就業人數最多,但是由于受國家政策和就業形勢等方面的影響,行政機關單位的就業人數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來幾乎為零,如圖6所示。
就業于企業的去向主要有國土規劃類企業、房地產評估咨詢企業、城鄉規劃設計企業、地質勘察類企業、地理信息技術開發企業等。其中在國土調查規劃類企業就業的比重最高,在規劃設計類企業和地質勘察類企業就業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見國土規劃類企業是本專業學生在企業就業的重要領域。在各類企業就業的比重詳見圖7。
五、結論
通過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2007―2015屆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得出:雖然歷屆畢業生考研率不穩定,但考研學科方向相對集中,主要以地理學類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統和自然地理專業占絕對優勢。在行政機關就業的畢業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業就業的比重較大,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就業的重點領域面向現代企業,而在現代企業就業的歷屆畢業生又以面向國土行業為主,主要從事國土資源調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復墾專項規劃及項目設計、地籍測繪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工作。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2] 謝啟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使用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5(1)
[3] 吳曉敏,董萍,陸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定位探討[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4] 王蘭霞,王蕾,李巍,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畢業生跟蹤調查及思考[J].經濟師,2012(9)
[5] 王蘭霞,趙喜江,王蕾,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社會需求面向探討――以黑龍江科技大學為例[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2)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關鍵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定位 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
1999年國家教委對地理科學的專業設置進行新的調整,由原來以學科分化為特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專業,調整為以學科層次為基礎、學科綜合為特征的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大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以下簡稱資城專業)是屬于地理科學中應用層次的專業。目前,全國有76個院校開設這個專業,大多數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地理科學、環境科學、測繪工程或城市規劃等學科基礎開辦的。
1 資城專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專業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
在國家專業目錄中,資城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專門人才。該專業學制四年,屬于本科階段的教育。從目前市場需求看,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用人的學歷門檻不斷提高,需要的至少是碩士研究生以上的高級專業人才,而政府機關容量更是有限,對人才的學歷要求也逐年提高,現在也開始向碩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學歷人才傾斜。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最大的問題是在市場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這個問題的產生并不是學生個人努力不夠,而是專業設置不合理,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所致。所以資城專業對口就業困難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而專業定位過高,脫離市場需求必然影響該專業的發展。
1.2專業方向不明確
在國家專業目錄中,資城專業的主干學科是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和規劃科學,其主要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等。主要學科與主要課程的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橫跨了地理科學、環境科學、規劃科學、管理科學四門學科的內容,而這些不同學科課程之間缺少一個核心,缺乏一個主導方向,它們之間是一種簡單組合,缺乏內在的有機的聯系。課程設置范圍廣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課。很多學校在開辦此專業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目前解決這個問題主要的方法是結合本校相關學科的實力,開設若干“專業方向”,南京大學就為該專業開設了“土地管理和房地產方向”和“旅游規劃管理方向”。這方法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問題。但是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這些方向在國家專業目錄中都有特定的專業,學生畢業時必然會與其他相近專業的學生發生就業競爭。例如資城專業“旅游規劃管理方向”學生與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在競爭中資城專業學生由于受到本身專業課程設置的限制,無論是在專業基礎還是在實踐能力上明顯不占優勢。用人單位更傾向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所以資城專業發展的出路必須立足本身專業優勢,明確發展方向。
1.3專業與社會接觸太少
資城專業與社會接觸太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市場宣傳力度不夠。資城專業從1999年開始招生到目前將近十年了,已有好幾屆學生畢業,但在就業市場上,用人單位尚不認識該專業,也沒有相應的用人需求,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困難。同時,由于該專業是一個新專業,在招生過程中,熟悉該專業的學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專業招生的生源和質量。(2)教學過程中與社會接觸太少。學校和社會缺乏良好的溝通渠道,社會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需求無法反饋到學校,以至于學校在調整課程體系時,往往僅從學科體系角度,課程設置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生在四年學習過程中,接觸社會、接觸就業市場的機會太少,有的學生甚至到了大四快畢業了,還弄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該學什么,能干什么。
2 資城專業發展的新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決該專業面臨的困境,筆者認為,擬調整培養目標,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制定配套措施。
2.1資城專業培養目標的調整
在市場條件下,資城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調整應該以社會需求為依據。社會需求規定了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而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又制約著課程體系的設計。
資城專業是本科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定位應該以企業和基層事業單位為主,這些單位對人才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資城專業的定位應該從管理層次上升到規劃層次,由培養城鄉管理型人才向培養城鄉規劃型人才方向轉變,其次考慮到該專業的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學科背景優勢,資城專業的培養目標擬側重培養掌握3S先進分析技術工具有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規劃理念、具有扎實的區域和城鄉開發與規劃的理論基礎,能在城鄉基層行政和企事業各單位從事區域規劃、城鄉規劃、經濟策劃的應用型人才。
2.2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是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計的,培養目標調整了,課程體系也應做相應的調整。新的課程體系主要擬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該課程體系只包括與專業相關的課程,不包括公共課),具體課程設置見表1。
2.2.1理論教學部分
理論教學部分的課程擬按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個層次來設置。
(1)學科基礎課擬以地理學的基礎課(如地質學、氣象學與氣候學、自然地理學、可持續發展導論、地理信息系統等)為主,輔以環境學、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課程。
(2)專業基礎課擬按三條主線設置:① 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如自然資源學概論、土地評價與土地開發利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城市規劃與大氣環境、旅游開發與利用、區域生態與環境保護等課程。 ② 經濟發展,如區域經濟學、城市開發導論、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等課程。③分析技術和繪圖技術,分析技術側重于理科的數理分析和地理學的3S技術,主要課程擬設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遙感圖像處理軟件應用、數據庫技術及應用、GIS軟件應用等;繪圖技術擬側重于計算機輔助制圖,主要課程擬設AutoCAD應用、規劃效果圖制作等。
(3)專業課的設置。專業課擬以規劃作為核心內容,考慮到背景學科的優勢和市場需求,資城專業的規劃擬側重于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這三個方面,主要核心課程擬設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概念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鎮規劃等。
2.2.2實踐教學部分
對于培養規劃型人才的專業目標,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安排的實習課程擬設區域規劃綜合實習、城市總體規劃綜合實習、村鎮規劃綜合實習、城市詳細規劃綜合實習等。
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以上課程的系統學習,資城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備運用3S技術手段分析和研究能力,資源環境的分析和評價能力,區域和城鄉規劃能力,理科學生應有的通用能力。
2.3專業發展主要配套措施的制定
為了較好地實施新的課程體系,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必須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
2.3.1增加專業類課程課時比重
專業類課程主要是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專業類課程的深度,直接影響該專業的教育質量。過去資城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專業課深度不夠,面廣而不專,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F在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非常看重,專業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學生就業機會。專業能力的培養需要一整套的專業課程來保證。所以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都需加重份量。保證專業類課程課時有三種方法:(1)調整該專業整個課程結構,精簡公共課課時。(2)課內教學和課外自學相結合。重要的有難度的專業類課程采用課內教學方式,難度不大適合自學的課程安排給學生課外自學,可以通過布置作業或任務的形式讓學生完成,同樣能保證教學質量和預期教學效果。而且這種方式不僅能解決專業課時緊張的困難,還有利于培養鍛煉學生的自學和科研能力。(3)調整學制。目前該專業學制為四年,在實際教學中,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的上學期英語、政治、數學等公共課占了很大的比重,第四學年上學期學生準備考研和找工作,下學期主要是生產實習和做畢業論文。所以雖然理論上有四年的專業學習時間,但實際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兩年都不到。借鑒工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的學制,可以將資城專業學制由四年調整為五年。
2.3.2加強實踐教學
培養管理型人才時,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不高,當我們把專業定位為規劃型人才培養時,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必須大幅度提高。動手能力的培養依靠實踐教育。加強實踐教育的主要途徑擬通過為主干課程配置相應的綜合實習課或者擬在課程內部設置相應的實習課。通過各類模擬規劃實習,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堂學習效果,促使他們提高學習質量;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3.3增強與社會的聯系
加強與其他兄弟院校之間聯系,積極開展教學和科研的合作。加強與科研機構和規劃設計單位展開合作,建設實習基地,送學生去實習,送老師去培訓。面向基層行政單位開辦城鄉規劃培訓班,利用高校良好教育資源服務社會;和他們展開項目合作,指導和服務地方建設;向他們了解人才需求情況,為改革教學方案和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提供可靠依據。
3 資城專業發展前景展望
3.1新農村建設給資城專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
農村一直都是傳統規劃的盲點。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搞好鄉村建設規劃。鄉村的背景是以自然環境為主,所以鄉村規劃除了傳統規劃涉及的內容外,還涉及農業資源合理開發、生態環境科學等問題,而這些都是資城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所在。
3.2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迫切需要綠色的城鄉規劃師
20世紀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機的爆發,全球進入了新一輪能源危機的周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一個高耗能的模式,能源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尤為重大。中國經濟連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取得的。
傳統的城市規劃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造成今天城市環境不斷惡化。我國現在和將來迫切需要的是把環境效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會建設、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協調發展的綠色規劃師。而建立在地理學、環境學基礎上以資源可持續開發和環境保護作為其根本規劃理念的資環專業正順應了這種需求。
3.3與工科院校的城市規劃專業相得益彰,完善規劃領域人才結構
城市規劃學作為一門學科脫胎于建筑學,我國城市規劃教育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全部是以建筑學為學科基礎。國內規劃領域的人才亦以工科類的城市規劃專業居多。工科類的城市規劃專業在形體規劃、詳細規劃領域,它的建筑學的學科背景,手繪制圖功底,景觀設計等方面有它明顯的優勢;但在總體規劃領域以及更宏觀規劃領域,掌握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環境學、管理學知識的資城專業不論是學科基礎還是技術手段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從表2可以看出,城市規劃專業的優勢領域是城市設計和城市詳細規劃,資城專業的優勢領域是區域規劃、村鎮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我們國家的規劃從總體規劃到詳細規劃、從區域規劃到城市規劃再到村鎮規劃,門類齊全,特別是區域規劃和村鎮規劃剛剛起步,這些工作需要各學科人才參與,資城專業和城市規劃專業各有側重,各有優勢,具有一定的互補性,攜手合作定能為我國社會建設、經濟建設、環境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
總之,資城專業通過對培養目標的調整,新課程體系的構建和保障措施的實施,必然會在規劃領域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擺脫目前進退維谷的局面,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是廣闊的。
參考文獻
【論文摘 要】文章在市場調研及網絡資料收集基礎上,對重慶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場競爭中,重慶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存在著一定的競爭,突出表現為專業發展方向的細化,專業認知度存在較大差異,專業依托背景與專業需求存在一定缺口,專業發展方向和教師個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問題,提出了旅游管理專業差異化發展定位,認知度提高,專業需求和教師個人研究統一的發展對策。
旅游管理專業是隸屬于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方向,其主要培養目標是適應我國旅游業高速發展的需要,培養旅游業急需,具備旅游業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各類旅游業管理部門、星級飯店、大中型旅行社、名勝景區、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相關工作。主干課程有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學、旅游營銷學、經濟法、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規、資源規劃與開發、導游業務、旅行社經營管理、旅游英語等。
重慶市設置本專業的普通本科高校數量較多。據統計,重慶設置旅游管理專業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學生人數約為5000~10000人。學校類型有公立和私立民辦兩種。本研究選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重慶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重慶教育學院旅游系、三峽學院旅游系、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重慶工商大學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進行分析,以期對其發展進行分析并找到發展對策。
一 研究方法介紹
一個專業的合理發展需要從依托背景、師資隊伍、學生認知、專業定位及課程設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點,因此對一個專業的發展現狀分析需要從這五個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專業都依托其所在學?;驅W科而存在。學校性質和發展將影響到一個專業的長遠發展。文科類院校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觀思維能力較強;理工科院校則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思維較為規范和有條理性;綜合性院校則二者兼備,交叉度較高。學科背景對專業發展競爭也有較大影響,我國旅游管理所開辦學科背景主要有三類:一是地理學科背景,其空間思維能力較強,適合旅游規劃總體設計,這部分比重最大,約為40%多;二是管理學科背景,其突出宏觀管理理念應用,具有較高的宏觀管理能力;三是歷史學學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質提高上具有優勢。
2.專業定位及課程設置
專業定位是基于對相同專業市場競爭對手、自身實力和社會對專業需求分析基礎上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訂。它決定專業課程設置方向和學生將來的專業就業競爭力。專業課程設置是基于專業定位基礎上的課程合理安排設計,主要體現為課程開出的先后順序、課程群性質合理劃分及配置等。
3.師資隊伍
專業發展和競爭實力關鍵在于師資力量。專任教師學歷背景、研究方向最好與專業方向有機統一;其職稱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實力,同時也將影響到專業競爭優勢。
4.實驗體系
專業競爭必須考慮實驗體系因素。旅游管理專業具有在重視基本理論基礎上更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專業個性,實驗體系中的師資配置、儀器設備、實踐體系等都直接關系到專業培育人才的合格與否。
5.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主要是指社會對本專業的認知認同度。社會認知度高低將決定和影響專業招生效果和專業學生就業意向選擇,同時也是檢驗專業所在院系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 重慶市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分析
通過實地走訪和網上資料收集,按照前面專業發展分析路徑,我們將重慶市內七所高校相近專業各要素進行態勢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專業所依托學科背景和學校背景,其影響到學生對其認知度和專業競爭地位。據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學校背景存在較大差異,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權點的211重點建設高校,有的是無碩士授予權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學科背景也有較大區別,總體看分為三類:一類是依托管理學學科背景,如西南大學、重慶理工大學;一類是依托地理學學科背景,如重慶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重慶教育學院、重慶三峽學院;一類是依托文學學科背景,如重慶工商大學依托思想政治專業和中文專業,重慶交通大學旅游系設置在人文學院下。
2.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也是反映一個專業實力的重要指標。它主要通過師資數量、師資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師資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標來綜合體現。七所高校本專業師資競爭態勢:在職稱結構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級職稱比重分別為58%、16.9%、47%、46%、51%、54%、40%,具有較大的差異。究其原因較復雜。在研究方向上,就專業接近程度上,地理學和管理學與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結構接近度最高,重慶工商大學和重慶交通大學專業接近度存在一定問題。在科研獲獎上,西南大學最靠前,重慶師范大學次之。在學歷結構上,七所院校中,重慶三峽學院和重慶理工大學稍為落后,但總體結構較為合理。
3.實驗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應用性、專業特性要求實踐實驗體系的完備。實驗實踐主要體現在實驗體系構成、實驗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實驗人員配置等。七校實驗體系如下:在實驗師資配備上,三所院校無專業實習實驗老師,一般由任課老師擔任實習員,這會增加教師工作負擔,影響教師開設實習環節的積極性。在實習基地和實習體系建設上,西南大學明顯落后其他院校,這可能是該專業不太受學校重視所致。在實驗儀器和設備上,西南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和重慶三峽學院較為滯后,可能是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實習訓練只要場地,不需要太多的儀器和器材設備所致,也有可能是專業定位所致。
4.專業定位及課程設置
專業定位是否準確、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斷專業定位的重要指標,一般可以通過專業描述和授予學位體現。課程設置是否匹配專業定位,課程開出先后順序是否合理,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與專業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標之一??傮w看來,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進行差異化定位,有的偏重于傳統的酒店方向,如重慶工商大學、重慶教育學院、重慶三峽學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會展旅游、旅游策劃等,如重慶師范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就課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專業定位和課程匹配度都還尚可,但課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較大差異,重慶工商大學選修課比重過大,西南大學專業主干課比重大,其余學校都是3∶3∶4,一般來講,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群專業要求3∶3∶4比重較合理。
5.認知度
認知度是一個人或社會對某事的整體看法及評價。社會對一個專業的認知了解程度將影響其專業方向選擇,認知模糊或認知度較低則要求專業在發展時必須進行改進或調整。認知度包含專業知曉度和專業美譽度。知曉度可以通過利用Google搜索引擎進行網絡資料收集,其結果為:西南大學旅游系1710000條,重慶理工大學旅游系1020000條,重慶交通大學旅游管理系987000條,重慶工商大學696000條,重慶三峽學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條,重慶師范大學旅游學院636000條,重慶教育學院旅游系606000條。西南大學的網絡認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學院整整多出一倍。專業美譽度通過專業就業率和專業就業流失率測算,據中國旅游報報道,重慶地區旅游專業學生專業就業率僅為30%,專業就業流失率則高達到65%。
三 重慶市旅游管理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各院校專業定位特色度不夠,同質化現象突出,與市場接軌性不高
按現代市場競爭理論,高校專業發展需要尋求差異化定位,以求立于不敗之地。據前統計,僅有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進行了專業方向上的差異化發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傳統的旅游管理大專業下的傳統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進行專業拓展時考慮市場變動需求不夠,主要是旅游行業發展變動趨勢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征方面,會議會展和專題旅游方向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
2.專業社會認知度不高
根據前面分析,在知曉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較大差異度,導致學生選擇報考學校時,存在較大偏好度。專業就業率上總體偏低,說明專業教育存在較大問題。專業就業流失率較高說明專業市場吸引度不高,這與旅游業屬于朝陽產業不相匹配。
3.師資背景與專業匹配協調度不高
在教育部學科專業設置中,旅游專業隸屬于管理學學科,但僅有兩所高校選擇設立在管理學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師師資大都具有地理學或中文學科背景,雖然可以從不同學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內容,但旅游專業思維畢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學的時空思維,中文文學的想象發散思維。
地理教學要講授各種工業的地理分布,原料來源,燃料和動力供給,交通運輸條件,產品的供銷,以及各種工業與自然條件的聯系等,學生通過地理教學掌握這些知識后,對將來參加有關的生產活動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認識、了解地理環境發展變化的規律,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更豐富的物質財富。
關鍵詞:系統 價值 鄉土地理 模型
研究和闡明地理學科的價值,可以端正人們對地理學科的偏見,讓一些人不能小看我們的“小科”,更不能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地理就是勾勾劃劃,記記背背,就學好地理了。地理學科的價值是巨大的,體現在許多方面:
一、高中地理學科對升學及升學后繼續學習的價值
高中地理重在一個“理”字,研究對象是地球表層系統。地球表層系統由氣候、植被、水文、人口、社會、經濟等子系統組成。
高中地理研究不同層次的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以及變化規律,因此它要求學生有空間分析的能力和多種分析的方法。而地理學習的好與差,直接影響高考的能力發揮,特別是今年地理在文綜中的分數占很大比例,足可以說明地理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學生地理成績的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考的總分數。同時,地理教學中自然知識對學生升入天、地、生、農、林、水等專業,學習天文、氣象、地質、土壤、生物、自然地理、地圖、環境科學等學科,都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知識,對學生學習文、史、政、經濟、財貿、外交等有關專業,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高中地理學科教育在德育中的價值
高中生面對兩種選擇,一是升學,二是就業,高中教育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重任,而地理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它是向學生傳授鄉土地理、中國地理、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的課程。
對使學生認識家鄉,認識祖國,認識世界,認識自然和人類社會,培養他們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全球意識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確立科學的人生觀、種族觀、資源觀、環境觀,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素質,對他們進行美育和意志、情感的心理素質教育都有其他任何學科無法取代的重要價值。
三、高中地理教育在生產建設中的價值
人類的生產建設活動,主要體現在農業、工業、商業及其聯系紐帶——交通運輸業等幾個基本方面。而高中地理在這些方面都有比較豐富的內容,具有顯著的價值。
作為我們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其各項生產活動雖然各有特點,但處處都可以看到自然條件對這些生產活動的影響。高中地理教學涉及我國的土地類型、水熱條件、森林草場、天然牧場等各種自然資源條件,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特別是通過鄉土地理了解自己的家鄉狀況,對將來從事農業、林業和漁業生產都是十分有利的。
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地理教學要講授各種工業的地理分布,原料來源,燃料和動力供給,交通運輸條件,產品的供銷,以及各種工業與自然條件的聯系等,學生通過地理教學掌握這些知識后,對將來參加有關的生產活動都是十分有益的。高中地理教學還涉及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管道運輸和各種交通路線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樞紐等內容。對學生來說,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識。
四、高中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
地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價值,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是從地理環境中獲得的,只有認識、了解地理環境發展變化的規律,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更豐富的物質財富。
一個沒有任何地理知識素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種種不便和困難,就是外出旅游,看電視的新聞聯播節目,也會因路徑不熟,缺乏應有的景點知識和地名知識而感到索然無味。古人曾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描述一個人的知識的淵博,更何況我們處于新世紀的青年,更應在投身祖國建設之中,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五、高中地理學科在國防上的價值
地理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尤為密切。掌握各地的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物產、交通、城市、村落、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等知識,對戰勝敵人,保衛自己,,捍衛國土,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掌握讀圖技能,地理素描,野外辨認方向和堆塑地理模型等技能,對學生畢業后參軍或到軍校學習,都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六、高中地理學科在引領科技前沿上的價值
地理學科在國土整治中直接引領了科技的前沿,如Gls 、GPS 、RS 等現代化技術在國土整治中的應用,技術含量高,綜合性強,但為國土整治和區域發展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援,這是歷史、政治等學科無法替代的。地理學科在宇宙探索、氣象觀測中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如我國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成功飛行,風云氣象衛星的發射成功,鼓舞了中國人奮進的勇氣,顯示了我國的科技水平。
想認識地球的脾氣,得了解一下與研究地球相關的專業。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三個。
地質學
生活在“地球”上,可以說人類與地球休戚相關。那么,地球內部啥樣?為什么會發生地質災害呢……地質學告訴我們答案。地質學是一門研究關于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征、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等知識體系的綜合性學科。作為一級學科地質學,其主要的分支二級學科有: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和地層學。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龐大的地球及地球悠遠的歷史,決定了這門學科具有特殊的復雜性。地質學是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增進與環境的協調和求得環境改善的科學。它是在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爭論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地球表層的生物和人類的大量活動,都與地質條件相關。
地質學與人類的關系不僅僅在于資源的取用,還和人類生存、生活環境的諸多方面直接相關?,F在,地質學已成為人類社會所普遍需要的科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地質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科學素養及初步研究、教學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地質學、結晶礦物學、古生物學、地史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學、遙感技術等。學校一般會安排很多野外地質學習或區域地質測量實習。
由于地質學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互相支持、互相依賴,因此對地質學從史學、哲學和社會學的角度進行交叉研究所取得的進展,也將孕育新的學科。
該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地質、地震、冶金、煤炭、建材、化工、水電、城建、核能、海洋科學、材料科學等有關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生產部門從事基礎理論及應用研究、教學和生產實際工作。如今,與環境相關的行業內如石油天然氣開采與利用、水污染治理、國土資源評價等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國內現在有十幾所大學設置了這個專業。較知名的綜合性大學主要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等。此外,還有成都理工大學、長安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一些專業性院校。
專家提醒,由于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建議有志報考該專業的學生將重點集中在環境方向。
地理信息科學
2012年教育部最新本科專業將地理信息系統改名為地理信息科學。它主要培養的是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地理信息系統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地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它的處理、管理的對象是多種地理空間實體數據及其關系,包括空間定位數據、圖形數據、遙感圖像數據、屬性數據等,用于分析和處理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分布的各種現象和過程,解決復雜的規劃、決策和管理問題。其實,說得直白一點,這個專業就是一個地球的“會計”——搜集整理各種地球資料數據。因為要“搜集數據”,所以它與測繪學和地理學專業有密切關系。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技術、數據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等就都是必修課程啦。但是,該專業學生要做好常常在室外甚至野外工作的準備。
其主干學科有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課程包括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技術、數據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等。
近年來,此專業畢業生在國際人才市場上屬于熱門人選,美國勞工部更是將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并稱為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三大技術。畢業生可在國土管理、城市管理、規劃管理、交通、農業、電力、電信、環保、國防、軍事、公安等部門及有關科研單位從事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建立、維護管理和信息處理分析工作。而擁有良好的計算機技術也使此專業畢業生有更多選擇。
國內開設該專業的高校比較好的有: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
地球物理學
你是否聽過地球上的六大板塊呢?汶川大地震是怎么造成的?地震怎么會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不妨學習一下地球物理學。它是研究廣泛系列的地質現象,主要研究對象是人類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圍空間。具體地,是運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先進的電子和信息技術、地基監測和空間探測技術等手段對各種地球物理場進行觀測,探索地球內部奧秘,發現地球內部的各種物理過程并揭示其規律,研究與其相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為優化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為預防及減輕自然災害,為探測和開發國民經濟建設中急需的能源及資源提供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也為人類的太空活動提供空間環境保證。
由于其學習內容非常廣泛,地球本體、地球動力、機制、環境與災害預報、地球大氣、地磁與高空物理、近地空間環境、高層大氣……甚至整個太陽系的物理現象都是它的研究對象,所以在實際學習中,還會安排一定時間的野外地質實習,因此,堅韌不拔的耐力和相當的務實精神是對想學者必不可少的要求。
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創建于1956年,在全國同類專業中歷史最悠久,師資力量雄厚,并與國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聯系及良好的合作關系。
這些現象反映出地理教育走入了低谷,地理專業產生了“危機”。
走入低谷和產生“危機”的原因何在?首先是社會原因。
目前,我國在經濟體制方面正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實行這個經濟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 過競爭,調動每一個地區,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企業乃至每個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 迅速增強社會主義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這個體制勢必影響到人們的擇業觀念,也影響到 高校的專業結構與方向,進而影響到中學,特別是高中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
地理學就其發展歷史而言已有數百年之久。既然它能發展到今天,仍成其為一門科學,肯定有自己的生命 力,否則這門科學會被歷史淘汰。而一般人,對地理學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地理學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 不十分清楚,近年來高考取消地理說明教育部門的一些人對地理學的內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這一舉措更 加劇了地理學科走入低谷和地理專業產生“危機”的程度。
地理學走入低谷,就社會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學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決問題的,但改革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地理學的科教工作者要宣傳自己,宣傳自己的專業在當前歷史條件下所起的作用。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不 是歷史的“專利”。現在似乎一提愛國主義教育就是歷史,尤其是近代史。其實地理學在整個科學體系中有自 己的立足點,具有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學在中學教育方面,不僅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而且還可 以進行國情、國策教育。它可使學生比較全面地認識家鄉,對學生進行建設、保衛家鄉、熱愛鄉土的教育;能 使學生比較全面地認識祖國,進行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能使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和對學生進行國際 主義教育;能使學生認識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對學生進行利用自然、保護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辯證唯物主 義教育,并進而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在經濟建設方面,可以獲得關于生產資源分布知識,關于人口、環境、 資源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知識。此外,在對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旅游業等方面的知識的應用上也都 有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為此,地理教育,無論在中學課程中,或在大學為培養地理師資所設立的地理系都沒有被砍掉過。無 論在中國,在世界其它國家重視程度時有起伏但都依然保留。只要肯定中學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學師范地理 專業也定會被受到應有的重視。
當前我們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搞經濟建設,建設工業、農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的強國。在這種形勢下 ,中學教育會強調數學、語文、外語、物理、化學等學科。而地理教育其重要程度是應當削弱呢,還是應當加 強呢?結論是更應當加強。因為地理學來源于實踐,也必然要為實踐服務,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發展。無論 是地理知識教育、地理技能教育、地理智能教育,地理教育中的德育都和實踐,和經濟建設密切相關。上述種 種地理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國許多地區,盲目上馬了許多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重污 染小型企業(如小造紙、小冶煉、小化肥、小水泥廠等),它們雖為部分人或局部地區帶來了暫時的經濟利益 ,然而卻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為國家、百姓,以致于子孫后代造成嚴重危害,帶來沉重的社會負效益。這 些小企業經營者及其決策者們多是地理文盲。所以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僅只地理工作者知道是不夠的,更主要的 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一些決策者,黨政工作者了解,才不致使地理學走入誤區。
地理學擺脫“危機”,還要克服不可忽視的自身存在的矛盾,即要解決在當今世界和中國特有的環境條件 下地理學如何發展的問題。
地理學是研究人地關系的科學,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就其綜合性來說,無論哪一個專業都難以比 擬;但就其研究領域中自然經濟各要素的深度來說,哪一個要素都有專門機構進行研究;就其實用性來說,也 不及許多專業產生經濟效益明顯。這是它在今天市場競爭的經濟條件下不及其它許多學科之處,在競爭中處于 劣勢地位。
地理學究竟要占領哪一個領域?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如何發展?尤其應如何為經濟建設服務,與經濟建 設掛鉤?地理學所涉及的領域廣泛,其研究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偏離方向,應發揮自己的優勢,突出綜合性 和區域性的特點。如研究投資環境如何優化,研究資源、人口、環境和經濟如何協調發展,研究區域經濟特點 ,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全球及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問題都能發揮地理科學的優勢,體現地理科學綜 合性與區域性的特點。不少大學地理系更名,就是想要豎起一面改革的旗幟,與經濟建設,社會實踐掛起鉤來 ,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以便廣招生源。其實重要的問題不在于地理系叫××系(有的叫“城市與區域信息科 學系”,“城鎮規劃與建設系”,“國土開發與建設系”,“旅游系”等),而在于它的實質。關于地理學的 發展問題是一個復雜而深刻的問題,可作專題研究。這里需要認識的是地理科學今天不能僅是少數專業人員掌 握的科學的武器,而是廣大干部、知識分子、勞動者及中青年,人人都應具有的知識,因而地理科學的發展會 激發人們對大中學地理教育的重視,而對地理教育的重視也會促進地理科學的發展。
目前中學地理教育存在如下若干問題。
1.高考不考地理,名曰“克服應試教育、而抓素質教育”,但在當前高考作為學校指揮棒是學生學習主要 驅動力的現實情況下,結果是造成學校對地理教育不重視,學生更不重視。有的由于對地理課時的刪減,教學 計劃完不成,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就后果而言,高考取消地理,反而成為應試教育的舉措。
2.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許多重要規定得不到落實。如規定高中一年級96學時,平均每周3學時,許多學校每周 只開2學時。理由是每周兩天工休日,課表排不下,此外還規定高中三年級地理有選修課,實際早已名存實亡了 。
3.知識與理論脫離實際,重知識教育,輕技能、智能教育。教學大綱及教材安排實習、實踐活動、校外調 查研究活動甚少。反映有關人地關系的上述活動更少。如原大綱中規定閱讀課外讀物,看地理影片、電視節目 ,參觀天文館、氣象臺、自然博物館、天象觀察、氣象觀測、地震測報、環境監測、野外考察,地理調查等“ 每年應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綱在鄉土地理部分籠統提出了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但缺乏明確的 要求與規定。
4.師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較弱,理論應用水平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
5.大多數學校實習、實驗設備、電教設備不足,經費不足,難以安排正常的實習實踐活動。
初、高中畢業生一部分去向是升入高一級學校,相當一部分是分流就業。無論工作在什么崗位,地理知識 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最基本的知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職業變動的可能性要比計劃經濟時期大得多。 任何人都很難說沒有面臨新的擇業的機遇與可能,而具有廣博地理知識的人會在新的擇業中占一定優勢,更容 易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要當一個好村長、好鄉長、甚至是合格的縣長、市長,應當說必須具備廣博的地理知 識與能力,所以如果對中學地理教育不重視,不進行較大幅度的改革,是很難達到上述要求的。
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
1.改進師范大專院校地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內容,突出應用技術課程比重,增加實習、實驗比重,提高師 資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與能力。
2.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及需要,必將要求各項地理活動的開展。地理教學大綱是指導中 學地理教學改革,完善人才素質學科構成,最終達到全面提高中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和準繩。因而制定或修 改以提高學生素質與能力為重點的教學計劃及地理教學大綱。是十分迫切的任務。孫景沂先生在《中學地理教 學參考》94年7-8期和96年9期中先后介紹過編制高中地理新教學大綱的探索和編寫中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從 文章介紹看,在適應形勢要求、內容更新與改進方面都大大優于現行高中大綱,建議地理實踐活動安排要加強 ,要具體,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保證貫徹實施。
3.在課程設置方面初中以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為主,高中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為主較為適宜,應保證時 數不得隨意刪減,加強對統考的嚴格管理,保證其嚴肅性,把好質量關,更應當恢復地理在高考中的原有地位 。
4.在地理教師任職資格方面切實落實教師法所規定的要求,非師范地理專業畢業的地理教師均屬不合格的 師資,這部分人應通過進修達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5.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各省地市,為適應新形勢要求,組織好現任教師師資培訓工作,重點是提高對新 教材的授課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和實驗、實踐活動的能力。
6.在教學設備方面要滿足教材內容和實驗、實習的要求,建立電化教室,將錄像、幻燈、投影作為重要的 教學手段。全國統一編制地理圖片、錄像片、幻燈片、投影片,及時與教材同時配套出版發行,供應。
7.各地應建立自己的鄉土地理實習基地,編寫相應實習指導書發給學生使用。
一、全國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辦學情況
目前全國10所開設資環專業的財經院??傮w情況是,有2所處于沿海發達地區,3所處于中部地區,5所處于西部地區。財經院校開辦資環專業的時間比理工院校要晚,山西財大、江西財大和重慶工商大學都是2002年批準、2003年才開始招生的,而浙江財院和蘭州商學院都是2006年才開始招生。在招生類別上,除浙江財院、廣東商學院、江西財大和貴州財院4所院校文理兼招外,其他6所院校都只招理科生,這反映了資環專業的理科屬性。在年招生規模上,近年來,10所財經類院校資環專業年招生在30~60人之間的較少,如河南財大年招生110~120人,浙江財院在35人左右,廣東商學院和重慶工商大學年計劃招生90人,貴州財大2011年為108人,其他5所院校在40~60人之間。從辦學條件分析,只有個別學校有明確的專業特色,如云南財大以“國土資源評價與管理”為專業方向。在主要專業課程設置上,大部分院校除按要求設置了資環專業的基本課程外,還結合各自學校的實際開設了一些特色課程,但將經濟和資環結合的課程不多(見表1)。在實踐教學環節和條件方面,實踐教學一般都包含實驗課程、室外實習,有的還注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實驗條件主要有兩大類,分別為針對單門課程的實驗室和針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綜合實驗室(見表2),但一般都數量不多。
二、財經院校和同區域其他高校資環專業辦學情況對比
為了實施差異和錯位競爭,進一步辦好財經院校的資環專業,需要結合財經院校的地域特征,對比分析財經院校和所處同一地區其他類型高校資環專業辦學的差異。限于篇幅,這里以甘肅省的相關高校為例。目前,開辦資環專業的在甘高校有6所,其中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大專層次,隴東學院2010年才新增,故這兩所學校不作對比。在考察的4所在甘高校中,作為綜合性院校的蘭州大學開辦時間最早,在1998年教育部第四次專業目錄調整后就開辦了;西北師大和甘肅農大先后在2001年、2003年開辦;蘭州商學院較晚,2006年才招生。從最近幾年的招生規??矗m州大學走精小化道路,年招生數在25~35人之間,其他3院?;径荚?0人左右。從招生種類看,除西北師大文理兼收外,其他都只招理科。從辦學條件分析,在學科背景上,蘭州大學和西北師大都以地學為背景,甘肅農大以農學為背景,蘭州商學院以財經為背景。在學科門類的組成體系上,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地理科學類有三個,即地理科學、資環和GIS。蘭州大學和西北師大地理科學類三個專業都有,且開辦了與資環相關的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甘肅農大地理類的開辦兩個,另外開了一個相關的環境類專業,而蘭州商學院只開辦了一個。在專業方向和主要專業課程設置方面,蘭州商學院以環境保護與治理為專業方向,其他三所高校該專業重點方向都放在“規劃”上(見表3)。其中,蘭州大學在城鄉規劃與管理,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方向基礎上,擬增加“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并作為重點和特色方向[3]。在實踐教學環節和條件方面,蘭州商學院明顯不足,在實驗項目開設數、專業實習體系和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有許多尚待繼續努力的空間(見表4)。
三、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辦學存在的不足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辦學特色不明從全國10所財經高校資環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看,似乎囊括了資環專業涉及的資源、環境、規劃和管理的各個方面,人才定位于應用型、復合型、創新性高級專業人才,創業型人才,復合應用型人才等幾大類上。這種情況下,難免出現“廣而不精,寬而不?!钡膶擂巍T趯I辦學特色上,一些院校注重規劃特別是城市規劃,也有偏重旅游開發規劃管理。例如,廣東商學院設置了城鄉規劃與管理,減災防災與災害經濟兩個專業方向;云南財經以空間信息,國土資源評價與管理為專業方向,實際執行后者;蘭州商學院以環境治理與保護為方向。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院校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見表5)。但是,有明確專業方向的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與其他類型高校的資環專業相比,沒有凸顯地域性和財經性的大學科背景,辦學特色不夠鮮明。
(二)實踐環節不強,競爭能力不高據麥克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環專業就業對口率為44%,是就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本科專業之一,列倒數第八[4]。這一數據是從整體上反映各類學科背景資環專業的情況,財經院校資環專業就業情況沒有專門的統計,不過,據行內初步了解,相比理工院校同類專業,就業率、專業對口率更不如人意。這與財經院校資環專業實踐教學薄弱不無關系。資環專業作為理工專業,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理工院校相比,財經院校在實驗條件和實踐平臺,實踐環節所占總學分的比例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嚴重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理財”結合不緊,專業優勢不彰從一些財經院校資環專業畢業生的去向看,從事與財經學科背景有關的銷售、物流、會計和法律等行業的工作占有相當的比例。這說明財經院校的資環等理工專業,不能純姓“理工”,要結合學校的優勢學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拓寬就業渠道。同時,比較其他類型院校的資環專業,綜合性大學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上優勢明顯;師范類和地礦類院校的地學有較厚的學科基礎,大多側重規劃本身也有比較優勢;財經類院校的比較優勢只能在經、管、文、法上,但目前一些財經院校的資環專業在專業方向、課程體系構成等方面,作為理科的資環專業和財經院校的大學科背景的“理財”結合上不夠緊密,以致專業優勢不夠明顯。
四、財經院校資環專業的辦學對策
(一)找準目標定位,優化培養方案毫無疑問,財經院校的主要資源和重點以優勢的經濟、管理為主,資環作為理工專業處于邊緣。如何將這種邊緣專業辦出特色和辦出水平,關鍵在于找準目標定位。特色的內涵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財經院校理工專業盡管占據比例不大,但理工類專業在整個學校的學科體系中,具有配合優勢學科、拓展學科增長點的作用?;诖?,財經院校資環專業要辦出特色,提高辦學水平,就要走“理財”結合的道路,依托學校的經濟、管理優勢學科,遵循該專業綜合性和邊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的學科特點,借鑒吸收同類財經院校的辦學經驗,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與同一區域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形成錯位競爭的格局。以蘭州商學院資環專業為例,筆者對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設計如下(見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