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歷史教學指導思想
時間:2023-08-16 17:04: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歷史教學指導思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分析;制約因素;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不斷進行創新是初中歷史教學不斷發展的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指導學生,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是初中歷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展的客觀要求。為了順應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發展的要求,教師一定要遵循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目標,使歷史教學原則、教學思想、教學方式和師生關系得到不斷更新。
一、歷史教學原則要更新
歷史教學原則的內容有多方面的聯系性特點,主要包含:從古代到現代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系,同一歷史時段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橫向聯系等。這些聯系可以拓寬孩子們的眼界,讓他們更好地識別并判斷歷史。為順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要求,發展孩子們現代化的思維模式,使多方面的歷史教學任務得以完成,歷史教學原則就一定要更新,要采取多元教學法,也就是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啟發孩子們的思維,并以注重發展和增強孩子們分析、判斷、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為指導思想,使初中歷史教學肩負著發展孩子們創新、分析和操作能力的任務。
二、歷史教學思想要更新
思想是行為的主宰,是創新的先覺,教學思想對教學起著領導作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還沒有消除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試教育還沒有完全轉變為素質教育,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強調歷史教學要著重培養孩子們的歷史素養及個人文化素質。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快地轉變教學思想,實現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時刻關注孩子們在課堂活動中的情感因素,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提倡自覺、主動的學習,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舊的教學思想過于重視老師“教”的作用,而不重視孩子們“學”的方法,這已不順應新時代的要求與發展。初中歷史老師要盡快轉變舊的教學思想,改變舊的“以老師為核心”的教學思想,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思想。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不重視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一上課就“滿堂灌”,要求孩子們對知識點死記硬背,而不傳授解題技巧和方法。這不僅扼殺了孩子們的創新意識,還助長了他們的懶惰心理,稍有些難度或者沒有背過的題目,要么向老師尋求答案,要么就放棄。所以,老師應當以發展孩子們的創新能力為目的。
三、歷史教學方法要更新
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是整個歷史教學創新的重要內容。歷史教學方法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變化的。當前的初中歷史課本與內容和以前相比,都做了相應的調整,這就要求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施展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們主動探究,也就是說老師要大膽地放開學生,讓他們自己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識。孩子們在探究新知識的路途中,自然而然地就鍛煉了創新能力。孩子們要對歷史做出的科學正確的判斷,需要擴散性和創造性的思考方式,尤其對歷史上因果關系的探索,更需要用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進行思考。孩子們學習歷史的過程,就是鍛煉和發展他們創造性思考的過程。所以,初中歷史老師所采取的歷史教學方法一定要發散孩子們的思維,發展他們的擴散性和創造性思考能力。
課堂教學活動不僅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更需要憑借先進的網絡技術或其他媒體來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老師在授課前要做精心的準備,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材包括熟讀教材,深挖教材資源,還要對所教學生的情況做詳細的了解,也就是備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利用網絡技術搜索和查找資料獲得信息,以此增加孩子們的知識,發展孩子們對歷史資料的進一步探索和研發的能力,以完成歷史教學創新的任務。
四、師生關系要創新
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被動地服從。這種師生關系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師生關系緊張,有時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和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在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是朋友,教師和學生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師生關系。其次,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尊重學生,樹立平等和民主意識,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協作。最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核心,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改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滿足初中歷史教學新形勢的要求。
五、培養創新型教師隊伍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
一、什么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或學習方式,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監視、調控由目標和情境特征引導和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自主性學習也是新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其實質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切實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自主學習中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開展學習過程、進行結果評價,而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糾正。
二、初中歷史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的作用。
1、可以提高學生主動性。
初中歷史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動手、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而創新最需要的就是主動性,主動性是創新開展的基礎。創新要求創新主體能夠具有很好的動手能力,要求創新主體能夠具有主動要求創新的意識,要求創新主體主動參與到創新活動中,要求創新主體具有主動開展創新的行為。因此,自主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開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性。
初中歷史自主學習中學生要具備高度的獨立性,因為學生成為整個學習過程的主宰,外部的約束減少了,教師也只是起到指導作用,更多的是靠學生自己積極的思考,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求學生能夠在外部幫助和支持很少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自主學習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獨立性。創新要求創新主體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獨立地發現問題,而在創新的過程要能夠科學地安排時間、進程、階段,要能夠獨立解決負責的問題。因此,獨立性對創新非常重要。歷史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3、可以提高學生自覺性。
初中歷史自主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得到極大的發揮,學生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但是學生主動性、獨立性和主體性發揮的前提是其必須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即學生能夠自覺、自愿地參加到歷史自主學習活動中來。沒有學生的自覺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就會不順利;沒有學生的自覺學習,活動的效果就會不理想。因此,自覺是歷史自主學習的重要前提。而創新活動是耗時間、費精力的活動,對創新主體的智力、體力、精力具有很好的要求。同時創新活動要做好長期的打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創新主體的自覺、自愿對創新活動非常重要。鑒于歷史自主學習和創新對自覺性的要求,歷史自主學習對學生自覺能力的發展、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大有裨益。
4、可以提高學生主體性。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目前教育界統一的認識,教育的出發點和結束點都是學生,因此只要是教育就離不開學生,只要是教育學生肯定就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初中歷史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是主導的角色,負責指導、糾正和監督,而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學生才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開展者、評價者。創新是以人為核心生產力的活動,人是整個創新活動的主體,創新活動中人要制定創新的指導思想、目標、計劃、評價等,人的主體性不能夠動搖。歷史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在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水平,對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的注意事項。
1、傳授自主學習的方法。
歷史自主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只有在將自主學習開展好的情況下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首先要將自主學習開展好。初中歷史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獨立性和自覺性,但是教師作為學習過程的主導必須將自主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夠自主學習。
教師要傳授給學生制定計劃的方法、發現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習過程的控制和調整辦法、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人際關系協調的辦法等,讓學生在遇到不同的問題時具有理論的依據和進行方法的選擇,不至于由于方法的不對造成“謬以千里”的狀況。
2、加強監督和指導。
歷史自主學習中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絕對主體,具有施展才華的空間和自由,具有提高自己創新能力的平臺。但是歷史自主學習必須注意到,初中生的心理正處于發展的階段,很多心理特征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比如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待提高、學生對情感情緒喜好的把握有待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需要提高,學生的選擇能力需要提高,學生的適應和協調能力需要提高。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自主學習的監督和指導,及時發現并糾正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保證學生主體的前提下對自主學習的全過程提供建議,更好地促進自主學習的開展,為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3、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
在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今天,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中歷史教學也擔負著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任務。初中歷史自主學習中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鼓勵學習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初中歷史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可先從引導學生的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學習開始,讓學生了解自主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并讓學生領會和體會到自主學習中自己的角色,慢慢地提高學生的獨立能力;在此基礎上加以進一步的指導,傳授學生創新的知識,引導學生對創新的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興趣。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歷史,新課程,鄉土歷史
一、鄉土歷史有助于實現歷史教育的目標
2000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提出,“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部分就指出,在當今國際形勢背景下,“如何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成為歷史教育不能回避的問題”;在課程性質中又進一步提出,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課程目標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則強調“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這些提法多次出現,反映了國家對歷史課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高度重視,表明愛國主義教育是歷史教學的永恒主題。
但是,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是光靠強調其重要性、也不是通過高喊口號就能落實的。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是“從直接表達愛家庭、愛學校、愛故鄉的感情,逐漸過渡到認識更深刻的社會關系,從理性上認識祖國的概念。”這就是說,愛國主義的情感首先是從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發展而來的。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熱愛家鄉,才能熱愛祖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要引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必須遵循“由近及遠”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首先了解身邊的歷史,從身邊的細節逐漸了解、熱愛他們生活的家鄉,這不僅符合教育的原理,也會讓他們愛祖國的情感擁有厚重的基礎。
許多國家的歷史教學理論都認為,學校歷史教學的步驟應該是先學鄉土歷史,然后學本國歷史,再學世界歷史。讓學生熟悉生養自己的家鄉歷史,可以激發學習歷史的熱情。這種由近及遠的學習符合學生認識過程的發展規律,能更有效地發展學習歷史的能力,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鄉土歷史在歷史課程中也都占有一定地位,并在規范教學的文件中有明確規定。
我國初中歷史課程是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核心課程。國家課程標準應該為鄉土歷史留出空間,并提出相應的要求。如果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都很緊張,那么鄉土歷史就沒有時間進行;如果國家課程標準沒有關于鄉土歷史的明確要求,以目前的實際情況,地方與學校很難操作,應試教育足以壓過愛國主義教育。
利用豐富的鄉土歷史資源,通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鄉土史教學,各地有很多成功經驗?,F在課程標準提倡的一些活動課,學生沒有實際操作的積極性和可能性,實際上遠遠不如開展鄉土史教學更奏效。鄉土史的教學活動也更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鄉土歷史不但是對中國大歷史的有力補充,而且能喚起學生對祖國歷史的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自然形成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鄉土歷史是中學歷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認識你腳下的土地――重視鄉土歷史教育
我們常抱怨歷史學科在學校地位低、被視為“副科”,有沒有想一想我們為什么忽視和丟棄鄉土歷史教學呢?因此,盡快恢復、重視和加強鄉土歷史教學是歷史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建議:
1、完善國家課程標準對鄉土歷史的教學規定
在修訂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時候,應明確規定鄉土歷史是必學的課程內容,并確定必要的課時。建議中國歷史用于鄉土史教學的總課時不應少于4課時。為保證規定落實,建議借鑒國外由近及遠進行歷史教育的做法,可以原則性地規定學習鄉土歷史的要求,在七、八年級學習中國歷史之前,集中安排2―4課時學習鄉土歷史,也可以結合中國歷史的活動課進行。這樣既有硬性規定,又有目標要求,還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操作。如能在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上有此突破,那既是對以往多年重視鄉土歷史教學傳統的繼承,又是創新發展,對中學歷史教學和鄉土教育將是功德無量的舉措。
2、歷史教師要增強職業感,主動進行鄉土歷史教育
教師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資源。他們在以往鄉土歷史教學中積存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新課程實施后仍有教師堅持采用鄉土歷史中的事例,說明中國歷史的發展。教師對鄉土歷史的認識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鄉土歷史教學的開展。教育學生了解、認識并熱愛家鄉,是歷史教師的天職。教師本人要熟悉家鄉或地方的歷史,注意研究和搜集鄉土歷史資料,把鄉土歷史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教育領導部門也要把能否適時進行鄉土歷史教學,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的內容之一。
3、運用多種方式進行鄉土歷史教育
關鍵詞: 初中歷史活動課 特征 探索 反思
所謂活動課,是指以課程為依托,以現代教育理論中的“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學生自主學習、直接體驗、主動思考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個性養成和創新思維為目的的動態教學形式。它強調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以達到融會貫通和拓展歷史知識的目的。
傳統歷史教學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基本上采用單一傳遞、講授、灌輸的方式,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這與新課改所倡導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目標相去甚遠。如何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適應新課改對歷史教學改革提出的要求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談談如何上好初中歷史活動課。
一、抓住初中歷史活動課的基本特征
1.歷史性特征。
歷史活動方案選擇的題材上,必定應是與歷史有關的題材,這往往取決于歷史必修課教材,應以必修課教材為基礎,使活動課方案的內容成為必修課內容的拓寬和深化。
2.綜合性特征。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很大程度上內容包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無所不有、無所不容。
3.興趣性特征。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也是學習的動力,歷史活動課能否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調動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歷史活動課中激發學生興趣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4.自主性特征。
歷史活動課應反映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自主選擇與主支投入,著重自我顯示聰明才智,煥發創造的光彩,這是活動課的靈魂,因此教師應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的傳統學習方式。
5.實踐性特征。
活動課強調活動,重視實踐應用。歷史活動課時應為學生創設動腦、動手、社會交際等多種實踐機會。
6.全員性特征。
全員性決定了歷史活動中必須考慮學生整體的興趣、愛好、實踐能力等。
二、初中歷史活動課中的幾點探索
1.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動”起來。
如:在上《破解彩陶之謎》這一活動課時,筆者首先讓學生對實物、圖片進行觀察,讓學生辨別這些陶器的名稱、類型、用途。然后筆者引導學生注意下列問題(教師一邊提問題,一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說說自己的不同見解,同時糾正補充):陶器產生的歷史條件是什么?有哪些工具可幫助制作?這些陶器是什么形狀?有什么用途?你還能想到什么?一問一答,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加深了對彩陶的全面認識,真正地“動”了起來。
2.全面把握好活動課的特征。
歷史活動課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綜合性、興趣性為主的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如:在《成語歷史知識競賽》這一課時,筆者首先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選出三名代表組成參賽隊,另外再選出五名學生組成裁判組(其中包括主持人一名和記分員一名),各組其余學生全部作為本參賽隊的支持者。將搜集到的成語交給裁判組,由裁判組進行匯總和選擇,然后編成選擇、填空、連線、問答等多種題型。并將題目按比賽程序依次編號,競賽分三個部分,即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必答題依次由每組的一號、二號、三號獨立答題,搶答題由主持人讀完題目喊“開始”搶答,答錯的倒扣相應分,風險題由參賽隊抽取回答,答正確給分,答錯扣相應分。然后由裁判組、記分組進行評判,給優秀選手發獎品,最后主持人總結。這樣通過活動,學生既學到了相關的知識,鍛煉了自主活動能力,又體現了主體性,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3.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逐漸滲透知識。
活動課是以學生自主活動、直接體驗為基本方法,以獲得知識,訓練自學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活動?;顒诱n應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課堂實踐為基礎,將所傳授的知識逐漸滲透到活動中,不能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嚴密性。
三、注意活動中的反思
1.歷史活動課與常規歷史課是相輔相成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彌補了常規歷史課的不足。
2.歷史活動課減少了對教師和學生的束縛,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寬闊的平臺,從而使學生形成了對歷史學習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真正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一、為什么要“創新”
1、教材需要“創新”
雖說我們現行歷史教材比較新,九十年代以來大量吸收了國內外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吸取了中外歷史教材編纂的經驗教訓。但在客觀上仍存在著教材內容滯后的情況。這是因為:一是知識本身發展快,很多方面的知識幾乎是在大爆炸式突破和發展,史學研究也不例外。二是教材受編寫時間和篇幅的限制,存在材料不可能迅速全面地給以反映的問題。三是一套中學歷史教科書一旦成型,一般都要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使用期。因而歷史教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就使教材具有滯后性。因此這些都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補充新知識,引用新材料,補充最新成果。
2、人才需要“創新”
中國面臨著與世界各國進行綜合國力和科技競爭,時代呼喚著中國的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的培養又呼喚著創新教育的一系列思維,并把它貫徹落實到發展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逐步摒棄傳統的教育思路及教育舉措,開創新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舉措。增長知識,培養人才,提高覺悟是歷史課教育的重要目標,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也要求中學歷史課教學緊跟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3、知識需要“創新”
歷史課,歷史事件多、人物多、概念也比較多,教材由于篇的因有所取舍,講述得比較簡略,趣味性少,斷層多,學生讀起來比較枯燥無味。事實上,歷史是生動的,人物是鮮活的,要讓學生樂學,有興趣,就必須在講課時,加進“新”東西:新鮮、新穎、新奇、有吸引力的新內容,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照本宣科。
二、怎樣“創新”
鑒于此,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創新:
1、教學模式要“創新”
一直以來,在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認為歷史課就應該是教師講,因而堅持的是一種模式,即以教師講為主,教師在教上下工夫,力求生動有趣,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填鴨式教學,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只能是墨守成規,缺乏創新能力,不符合時代對人才的需要。歷史教師要更新這種觀念,打破這種教學模式,大膽吸收新的教育思想、理論,使教學呈現出多種模式。中心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開放式教學,探求新的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
2、史學信息要“創新”
每一門學科都在進步,歷史學科也一樣,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考古發現的出現。我們歷史教師要經常了解這些成果和信息,納入到你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有一種新鮮感,從而增強對歷史學習的濃厚好奇感。
3、教學手段要“創新”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書本+粉筆+黑板+地圖冊”這一傳統單調式教學手段使一些教師局限于“滿堂灌”、“注入式”的照本宣科,單純依靠語言講述,缺乏情景渲染,牽強附會,這樣就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也難以發揮歷史學科思想教育的優勢。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彪娊堂襟w能把抽象的語言文字所描寫的具體事物用形、光、聲、色等多種功能相結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富于感染力,可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電教媒體,合理運用其圖、形、聲、色、像等多種手段最大限度地創造出悅耳、悅目、悅心的歷史真實情景,讓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無疑會使學生引起情感共鳴,從而有效地讓學生接受了歷史思想教育。教學《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一課時,我播放了剪輯錄制的《甲午風云》短片,錄像聲、畫并茂,生動、真實地展示了戰役壯烈場面與英雄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讓學生與歷史人物同喜共悲,與歷史脈博同跳動,在這時抓住時機,提出思考題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民族義憤,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在教學活動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愛憎感情和愛國主義精神。
4、知識結構的重組要“創新”
歷史課本的編寫,都是從全國范圍學生的一般情況來考慮問題,可是具體到每一個學校,學生的智力、認識水平,都參差不齊,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知識結構的重組上要新。知識結構重組我認為要符合三個原則,即:一.不拘泥于教材,也就是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打破教材的結構,甚至打破教材的框框,大膽地引入新的信息和自己經過思索后的想法。二.符合中考命題的要求。中考命題知識在課本上都能找到,但材料卻是課外的,考試的角度都是新穎的。我們教師就要認真研究考綱,重組知識結構,使之符合中考的需要。三.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需要。我們的教材在不斷改進,但始終有一定的滯后性,始終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因而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尤其是跨世紀學生的需要。他們需要新穎、生動、能調動他們思維的素材,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去重組知識結構,以符合學生心理特征,滿足他們的需要。
5、學科知識的延伸上要“創新”
歷史教師過去上歷史課,在知識的延伸上只是在本學科內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延伸,這有必要,也是必需的。但這是一種“挖井”式的教學方法。即力求講活,講深,講透。時代呼喚著綜合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師在知識的延伸上打破學科界限,延伸到其它學科,延伸到現實問題、熱點問題,使學生知識面擴大,眼界開闊,也就是要求我們歷史教師要多挖坑,即講寬用活。這種延伸也是考試改革的需要,實行大綜合之后,大綜合六門課都在一張試卷上,對歷史知識的考查,不可能考得很深、很透。但可能考的知識面很寬很闊,如果我們教師在平時只“挖井”不“挖坑”,學生怎么能適應這種考試的變化呢?
6、教學方法要“創新”
【關鍵詞】歷史 課改 教學
一 要盡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在教學課堂,課程教學實施的關鍵在教師。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重新認識課堂教學過程,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創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育教學過程中,教材的性質定位為“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資源”,而且在教學實踐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把這種資源看做是“唯一的資源”,只重視教材中的內容,“死教書,教死書”,讓學生死記硬背,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課本資源狹小、封閉、不全面,且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教材也不盡相同。結果導致全部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教科書”和研究考試大綱展開,這是無法促進學生全面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課改下《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改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要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這樣對教材性質的理解發生了轉變,“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資源和工具”。教材的“資源性”沒有改變,但必須強調的是,教材絕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而只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更重要的是,教材除了具有資源性,還具有“工具性”,它承擔著提供學生學習方法的功能、方便學生隨時查閱的功能等。這種工具與功能性的增加,意味著教材不僅不是師生學習的唯一資源,也不會是師生學習借助的唯一工具。所以,我們必須看清現在的形勢,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是“一綱多本”和“一標多本”,與過去的教法和學法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二 歷史教學要體現歷史的特征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我們碰到了一些困惑和棘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行課改的大環境不盡如人意。盡管教師是課改的具體實施者,但是教師受方方面面制約的因素太多。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是否有新課改的意圖,是否建立起與新課改相配套的新的評價機制,是否為新課改保駕護航,這些都是課改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二是初中、高中歷史課改不配套,從而加重了高中課改的難度。初中歷史課程改革著眼于破除舊課程繁、難、深、重的知識體系,大量刪減知識點,其結果新課程展現出簡單淺顯的特點,而高中歷史課程改革著眼點卻放在拓寬知識面、深化知識點上,結果新課程展現出的特點是分量重、內容深、時間緊,完不成教學任務。因此,重視基礎教學,強調人文熏陶仍很重要。歷史講的是人類社會過去的事情,講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它博大精深,既宏觀又微觀地幫助人們了解過去、理解現在、懂得社會、認識自己,樹立起科學且充滿人情味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歷史學科在提高中學生現代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如何抓住這一優勢,揚其所長,應當是中學歷史課程的指導思想。但在現實中,中學歷史教學卻被異化為入學的“敲門磚”,尤其是在高一年級的歷史教學中明顯存在著一種傾向,也就是不根據學生已有的歷史知識現狀,片面強調教學與高考接軌,希望學生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到位的理論分析,熟練的解題能力。這種教學定位,往往因為起點過高,造成學生在心理上對歷史學科產生畏懼,進而形成思想上的厭學情緒。這種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歷史新課改的進行。
三 要采取特殊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改后歷史的教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通史變為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分別反映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的重要內容。新教材主題比較突出,有一定的條理性,注重各單元內容間的邏輯聯系,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廣大師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認識歷史的發展,從一個新的角度來了解和思考歷史問題。歷史課程標準規定的3個必修模塊、6個選修模塊以及教科書選用多樣化的制度,保證了教學的多樣性和學生的選擇性。由于相同年級可能進行不同的模塊教學,各地區可能選用不同版本的教材,無論從實現課程目標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綜合考試或者高考評價的角度考慮,歷史教師都應當以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切實保證教學內容的基礎性。作為歷史教師,應認真研究模塊教學帶來的新變化,特別是模塊形式從過去的通史轉變為專題,每個模塊自成體系,容易給學生造成支離破碎的感覺,教師應當注意局部與整體的聯系。也由于模塊教學的對象是選擇模塊的學生,學生學習興趣相對濃厚,更要求教師有扎實的基礎,更加努力地、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 改變教學氛圍,創造新的課堂環境
【關鍵詞】 歷史教學 素質教育 德育教育
學校是青少年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場所,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的重任。任何時候學校都應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了解學生在校的思想變化,并給予其相應的指導,從而促使他們在正確的道路上健康發展.歷史課是新課程規定的必修課,是重要的人文課程,內容以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與規律為線索,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為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養,在歷史教學中,要加強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以德育為主渠道。下面就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談談自己的認識。
1 歷史課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1 制定明確、具體、恰當的教育目標。學生學習歷史這門課程,總是要通過一節一節的課堂教學來完成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的德育目標時要明確、具體。在教學中,結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犧牲我一個,幸福后來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詠志詩句的教學,通過秦檜、慈禧太后、貝當、李完用等出賣國家民族利益而遺臭萬年的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此,可充分發揮優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同時在制定目標時還要恰當,應循序漸進,如果脫離了教材內容空設目標,或超越學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合實際的目標,都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1.2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豐富的德育內涵。中學歷史教材涉及德育的內容非常豐富,十分廣泛,其中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教師應該時刻把“教書育人”作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發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內容,并作統籌安排,通盤考慮,根據各個時期教材內容制定施教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歷史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地任務。
1.3 選擇恰當的施教方法和手段。一是說理教育。在歷史課教學中重視說理,即人們常說的“曉之以理”。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寓教于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具體事實的知識對于形成觀念和信念,起者很大作用。教師在敘述歷史時,應始終用豐富鮮明的事實來進行德育教育。二是要啟發誘導。三是要聯系實際。這是針對學生存在的思想疑慮和不良行為進行教育,但教育時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二是情感陶冶。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人們對種種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認識,不是無動于衷,而是常常懷著不同的感情,而情感是思想品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動之以情,以發自內心之情去講述歷史犬勒和事件,給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教師要在塑造學生的同時也要“自我塑造”。三是對比分析。在歷史課教學中適當地進行比較教學,可以收到烘云托月的教育效果。中嗣歷史上有對祖國對人類做出貢獻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和藝術家,也有碌碌無為、游手好閑的寄生蟲、惡霸、流氓、地痞;有為保衛祖國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愛國主義者,也有委身外敵、賣一國求榮的不屑之徒,將這些形形的歷史人物進行對比分析,可使學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
2 歷史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極為重要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