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時間:2023-08-16 17:04: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現代農業;問題;對策;安徽潛山
中圖分類號 F2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22-0313-01
1.1 科技化程度不高
在種植業方面,其突出的問題是農藥、化肥盲目施用,一方面造成浪費,另一方面給農作物造成藥害和肥害而導致減產減收,同時還造成了環境污染;在養殖業方面,其疾病的防控仍未有實質性的進展;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其加工技術也比較落后,表現為初級加工普遍而精深加工較少,所以加工轉化和增值率低;此外農業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仍然偏低;農技推廣的職能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
1.2 農業的產業鏈短而窄,與二、三產業未能有機結合
目前農業的產業鏈基本局限于一產業,其產業鏈缺乏有效的延伸,尤其未能與二、三產業形成有效對接,因而影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1.3 傳統農業觀念根深蒂固,現代農業意識模糊
時下人們對農業的認識多半是生產農產品、提高單產,以自給自足為主,多余的才投入市場。而農業的市場意識、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等現代農業的理念仍然滯后。
1.4 農業生產條件亟待改善
潛山縣的農田水利及排灌設施抗御自然災害能力、生產能力和使用效益總體不高;潛山縣的耕地質量仍然較低,全縣中低產田占耕地面積的65%,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只占耕地面積的75%;農業生產的物質裝備水平總體偏低,尤其是農機化裝備能力和水平普遍有待提高。
1.5 農業產業化經營不完善
潛山縣土地流轉速度較慢而制約了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的形成;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偏少,農民的專業合作社也寥寥無幾。而且現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運作質量不高,社會效益偏低。
1.6 保證體系不夠健全
目前,雖有農業執法體系、市場體系及農業保險體系,但仍以政府保障體系為主。尤其缺乏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市場信息體系和農產品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等。且農業保險本應主要承擔農業保障的職能,而實際上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仍然在賠付力度和賠付時限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2 對策
2.1 著力提高科技水平
首先應從農業科技的源頭即科研單位抓起,使其多出農業科技成果可供轉化。尤其應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向農業提前、產中、產后所需的科學技術,以及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農業推廣部門應將科研單位所提供的科技成果迅速轉變為農業實用新技術,再向農戶大力推廣,從而為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1]。
2.2 盡快由注重農業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并重方向發展
一是要加強潛山縣產業集聚區建設和名特優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延長農產品加工產業鏈;二是城市與農村應互動發展。城市建設向農村延伸,農村發展向城市靠近,推進新農業社區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三是在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基礎上,促進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有特色的現代農業;四是積極拓展農業功能。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突出抓好以品茶、賞花、采果、觀景、美食、垂釣為內涵的生態觀光游。
2.3 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應著重在如下4個方面有根本轉變:一是由原來自給自足的農業觀念向市場農業、高效農業理念轉變;二是由不顧環境而掠奪經營的農業理念向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理念轉變;三是由傳統的農產品生產觀念向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功能農業理念轉變;四是由原來農戶自發的農業生產習慣向由政府部門引導、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2.4 加大對農業生產條件改善的投入
中央和省在“十二五”期間已開始大興農村水利建設,地方政府亦應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市場運作的方法辦水利、搞建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投入:一是應加大農田水利及排灌設施、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氣象保障能力建設的投入,以提高農業設施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應增加耕地質量建設的投入。著重抓好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糧田建設。同時應保護耕地,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三是應加大改善農業生產物質裝備條件的投入,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要改建、擴建和興建高標準設施農業、標準化畜禽養殖場、標準化水產養殖場和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要充分利用農機補助政策,提高潛山縣農業機械化裝備能力和水平;四是增加培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應用新材料的投入,以提高農業的科技裝備水平;五是增加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投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
2.5 積極擴大或不斷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加快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培育。要依靠科技進步壯大龍頭企業,對現有龍頭企業要盡可能地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從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發展,從初級加工向精加工發展;二是大力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的規模效益,使種植業盡快成為產業化經營;三是加強農民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四是加快家庭農場的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3]。
2.6 加強保障體系建設,由單一的政府保證體系向多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方向轉變
一是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維護良好的農業生產經營秩序,同時保證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二是應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首先要大力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水平,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其次要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與開發,同時要多途徑、多形式、多機制健全農技推廣體制機制;三是加大對農業科技、管理、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使更多的優秀人才服務“三農”,同時要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持;四是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圍繞市場發展現代農業;五是加強農產品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著力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農民自覺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六是加強和完善農業保險工作[4]。西吉縣農業保險工作雖然在應對自然災害、降低農民損失、保護農民積極性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它是營利機構,必然受利益驅動,所以在賠付力度及賠付時限等方面存在諸多弊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政府必須將營利性農業保險公司改變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其性質類似于社會保障事業局。然后由政府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從而取信于民,這樣才能使潛江縣農業保險工作富于成效,從而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 參考文獻
[1] 陳志英,李翠霞,葛銳.勃利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問題研究[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10(10):6-8,28.
[2] 潘啟城.田東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5):379,384.
>> 思南縣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研究 思南縣的紅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思南縣竹鼠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思南縣山羊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思南縣茶產業發展探討 思南縣少數民族貧困原因調查及脫貧致富對策思考 思南縣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思南縣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考 烏江水路運輸對思南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對策探討 思南縣土壤墑情監測 淺談思南縣農業機械在建成小康社會中如何發揮作用的對策與思考 貴州省思南縣核桃栽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思南縣土地石漠化狀況及其治理對策 淺談思南縣大力發展特色主導產業 甘南縣現代農業發展與展望 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及金融支持對策研究 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談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 國務院.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EB/OL].(2012-02-13). http://.cn/policy/txt/2012-02/13/content_24625079.htm.
[3] 農業部辦公廳.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監測評價辦法(試行)[EB/OL]. (2012-11-13). http:///show/regulation.php?ID=2829.
[4] 李全.對新形勢下如何發展現代農業談幾點看法[J].云南科技管理,2010(4):14-16.
[5] 王永平,金蓮,劉良燦,等.貴州發展現代農業的路徑與模式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3):144-148.
[6] 白和盛,蘇建坤,楊建春.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設與培育[J].天津農業科學,2013(9):74-77.
[7] 魏德功.現代農業的基本內涵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J].改革與戰略,2005(10):12-16.
[8] 張永江.發揮縣域農業資源優勢做大做強五大主導產業[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8):229-231.
[9] 甘江英,吳斌,胡文娟.南昌都市現代農業競爭力“鉆石模型”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2(6):109-111.
[10] 周成,王芳,唐梅.農業信貸對四川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貢獻度研究 [J].天津農業科學,2014(2):30-36.
七臺河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低一是主導產業的帶動能力不足。七臺河地區農業的主導產業以玉米加工、蔬菜儲運為核心,雖然近年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龍頭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不強的問題,其現實開工率往往不能達到實際生產能力,且整體規模偏小,技術創新能力弱,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融資能力不強,難以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二是農民的整體組織化水平不高。盡管七臺河市目前已經成立60余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但是整體實力較弱,規模較小,真正能起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協調企業與農戶關系作用的合作組織不多。因而多數情況下,仍是分散經營。三是與龍頭企業合作的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水平不高。受資金與規模的限制,生產基地的建設總體水平不高,與龍頭企業對接的能力不足,專業化程度不夠。難以滿足大市場大流通的需要。四是區域品牌未形成。農業產業化水平的高低,往往通過區域品牌效應來帶動,但是目前七臺河地區的農副產品未能形成國內知名品牌,限制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二)現代農業農民整體素質偏低,人才缺乏七臺河市現有的農村勞動力人口總體素質不高。在法律意識、技能水平、思想觀念等方面都處于較低的水平上。進行過農業技術教育培訓的農民數量有限,與七臺河地區現代大農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距離。農技推廣以及技術創新能力較弱,高技能人員缺乏,而且人員年齡、智能、知識、性別結構仍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同時,伴隨城鎮化以及機械化耕種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素質不高的勞動力出現,對七臺河地區發展現代農業帶來一定程度的阻力。(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供需失衡一是供給總量不足?,F代農業發展所需的農業基礎設施包括了農村生產性基礎設施、生活性基礎設施、社會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里,七臺河地區已經在不同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了加大的成績,極大的促進了農民增收、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與現代大農業的發展要求相比,農業基礎設施的供給總量上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自來水工程、通村公路、電信網絡、燃氣、通訊等還沒有實現100%的農村需求。農村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子女教育、衛生環境、福利設施等方面仍滯后。農村醫療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政府醫療衛生資金投入遠低于于GDP10%的增長速度。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中水土治理、生態保護、能源改造等設施建設都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二是供需結構失衡。在七臺河現展扶持政策的有效實施的基礎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歷史欠賬問題,以及七臺河所轄的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七臺河地區農業基礎設施的供需仍未均衡,特別在供需結構方面。農業基礎設施內部組成結構不合理。多數地區以交通、水利、供電等農業基礎設施為建設重心,忽視子女教育、衛生環保、燃氣等農業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是因為部分地區管理人員傾向于見效快、政績突出的設施建設,如可以量化的的通村公路設施等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建設,而對關系到整體農業長遠性戰略性的農業設施的建設,卻一拖再拖。如涉及到農民整體素質提高的農村義務教育設施,經常以經費等借口不予建設。結合階段性的發展思路,有目的地重點發展某些農業設施是可以的,但不能損害了農民的核心利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協調好遠期與近期的關系。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都需要有良好的農村基礎設施作為基礎條件,但因為基層政府官員過多的關注其政績,加之干部任期的制約,經濟增長指標的要求,使得部分官員一味強調GDP增長,忽略了產業結構優化、社會效益的內容,因此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產生短期行為,重視見效快的基礎設施建設,避開長遠的見效慢的基礎設施建設。部分地區忽視農民急需的、現代農業發展必備的基礎設施建設,如農技推廣、教育培訓、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發展滯后。
問題的成因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農業政策運行體系與現代農業發展不協調一是政策制定環節的信息管理、預測、科學決策等。二是政策執行環節的政策執行力不強。由于沒有對執行客體的主觀意愿進行充分的調查,發揮政策執行客體———農民在政策制定、執行、監督中的積極作用;沒有充分認識政策執行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加之政策執行主體的能力不強、素質不高,執行手段簡單、被動,產生了不必要的阻礙,使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偏離了政策的預定目標。三是政策的反饋環節政策體系不完善?,F代農業發展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對現代農業發展支持的基本目標是清晰而堅定的。但是對于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還沒有清晰的政策支持體系,其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措施的出臺遠遠滯后于社會發展的需要。(二)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現代農業發展不協調農戶小規模經營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限制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大規模的運作方式,應當以規模經濟為基礎。于是,這一不協調的矛盾致使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偏低。加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數量不多,機制不健全,整體實力較弱,規模較小,不能真正起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協調企業與農戶關系作用的重要作用,帶頭能力強的合作組織不多。因而多數情況下,仍是分散經營。(三)農民培訓與教育體系與現代農業發展不協調現代大農業需要有高素質的農民及技術人員與之相適應,而高素質的農民是在良好的教育培訓體系才能出現的,當前的農民技能培訓的方式過于單一,而且沒有完善的機制和體系,很難適應農民素質提高的需求,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對新型高素質農民的整體需求,因而,農民培訓與教育體系與現代農業發展之間的不協調矛盾使農民素質無法較快的提高,整體素質偏低。(四)現代農業資金投入及利用效率與現代農業發展不協調農業基礎實施的供需均衡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投入,以及較高資金利用效率。目前造成農村基礎設施供給不足,需求失衡的原因就在于現代農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不足,而且存在著大量的資金浪費以及效率低下的狀況。在資金的撥付上,程序繁瑣,周期較長。在資金的利用上,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在資金的監管上,存在不足與漏洞。這些造成資金的利用效率低,難以形成均衡的基礎設施供給,與現代農業發展之間不協調的矛盾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現代農業;農業推廣;障礙因素;解決措施
眾所周知,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高低主要取決于農業研究、農業推廣與農業教育三方面。其中,農業推廣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中樞環節,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農業推廣成效何如,直接影響現代農業工作的最終成效。由此,大力推進農業推廣工作,著力提升農業推廣水平,不僅是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
1農業推廣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農業推廣工作承擔著教育職能,通過農業推廣人員運用豐富的農業科學知識及原理,組織農民參加培訓,使農民能夠增進知識、增長見識,同時改善與提高農業操作技能,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朝現代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農業推廣有效與否,還直接關系到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水平,只有卓有成效的農業推廣,才能促進農業生產與科學技術有機結合,從而使農業科技成果影響更多人,發揮出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見,農業推廣對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不可或缺且至關重要。
2農業推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結合現階段我國農業推廣現狀及其成效大致可歸納出在農業推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資金因素
落實農業推廣經費,是保障農業推廣成效的重中之重。現階段,在農業推廣事業發展過程中,資金不足是突出問題,且農業推廣經費多依靠政府全額撥款,資金渠道單一,導致農業推廣整體投入不足,制約農業推廣成效。
2.2勞動力因素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被吸引到城市當中,導致我國農村大部空巢村現象極為普遍。勞動力不足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農忙季節,這一矛盾則最為尖銳,也由此導致農業推廣工作無法切實落實。
2.3文化因素
在文化層面,制約農業推廣成效的主要因素來源于兩方面:一是部分農業推廣人員自身文化素質較低,知識學習更新不及時,使用的推廣手段較為落后,導致農業推廣工作停滯不前;二是留守的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不高,造成其在接收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及其成果過程中理解不了,接收效果差[1]。
3解決農業推廣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因素的具體策略及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及障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逐一解決。
3.1完善經費保障
農業是我國基礎產業與重要的戰略產業,同時其也是弱質產業。在扶持農業發展過程中,國家應當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農業推廣經費保障機制,將農業推廣事業列為重要的社會性事業,注重其社會效益的發揮,在資金保障方面,建立起由國家全額撥款、農業推廣體系自收自支、國家扶持和自身發展相結合的農業推廣專項資金保障機制,為農業推廣事業發展提供充分的資金保障。
3.2強化培訓,提升文化素質
針對基層農業推廣人員,應當加強對其培訓,使其通過學習,掌握更加豐富的業務知識,同時形成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全力投身于農業推廣事業;針對農村勞動力,也需要加強培訓,促使農民盡快轉變傳統觀念,掌握先進、科學的農業生產知識與技能,進而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農業生產。
3.3合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
針對我國農村大部出現的勞動力結構性不足的問題,則需要基層政府及農業推廣工作者結合當地實際,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及各類農業合作社等,來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而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業推廣工作無法落實等問題。
3.4加快轉變農業推廣方式方法
傳統農業推廣方式、方法較為單一、滯后,主要通過政府行政命令來推進,推廣效率低下,且農民參與程度不足,導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水平較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農業推廣中的應用實踐證明,在農業推廣過程中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同時采取推廣式農業推廣方法,有助于提升農民文化素質,激發其參與農業推廣工作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從而有效解決傳統農業推廣方式中農民參與度低下、效率不高的問題[2]。綜上所述,為有效提升我國農業推廣水平及成效,則應當著力消除農業推廣主要障礙因素,采取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以促進我國農業推廣事業實現高質、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翠林,張保軍.淺析影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06,26(02):17-20.
現代化發展中,我國農業技術存在著如下幾個的問題,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升。追求高新技術發展、高科技技術的引進和生物技術的發展,使我國現代農業技術陷入了誤區,給我國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影響。其中,農業技術追求高新科技是針對傳統農藝的生產技能而言的,傳統農藝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與現代農業環境相比較,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國現代農業技術提出了追求高新科技的策略,只注重農業技術的運用,忽略了農業生產與環境的關系;由于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影響,現代農業技術只注重高、精等技術的引進,忽略了我國現代農業技術所處的發展階段,最終導致我國現代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達不到預期效果;生物技術是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產物,可以快速的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它的發展和實踐運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我國現代農業技術忽略了生物技術的不成熟,在農業生產上得不到真正的實踐運用,對農業技術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2、促進傳統農藝和現代農業技術結合的有效策略
面對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我國農業發展中,要采取以下三個策略,才能促進傳統農藝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有效結合。
2.1促進傳統農藝與現代農業科技的結合
我國農業發展中,傳統農藝是長期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經驗,是農業生產的精華部分,因此,必須促進傳統農藝與現代農業科技的結合,提高我國現代農業技術的水平,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2.2正確引進先進技術,促進農業生產力的創新
時代在進步,高科技技術得到了普遍推廣,因此,在我國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中,要注重先進技術的正確引進,增強我國農業技術的適應性,真正達到提升農業產量的目的。在沿用傳統農藝的基礎上,注重成熟的高科技農業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力的創新,因此,我國農業發展要注重先進技術的有效性,給我國現代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2.3提高農業研究水平,促進農業技術全面發展
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中提高農業研究水平是農業技術不斷提升的可靠保證,因此,要明確農業技術的研究目標,在統一農藝和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的基礎上,促進農業技術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農業發展,在注重傳統農藝的同時,要不斷探索和創新農業生產方式,提高我國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3、結語
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有效動力。而農業技術推廣是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保障,是提高農業效率,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可靠手段?;诖?,結合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探究現代農業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現代農業經濟;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科技成果
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是影響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近幾年,農業技術推廣得到專家與學者的關注與重視,充分顯示其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作用,為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1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
一般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概念包括3個層面,即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廣義的農業技術推廣及現代農業技術推廣。
1.1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即以大學或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為依據,采用切實可行的方式推廣給農民,使農民能將新知識與新技能應用至農業生產過程中,達到增產的目的,并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1]。技術指導是狹義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特征。
1.2廣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即在技術指導基礎上,增加產前咨詢指導及產后的銷售服務,對農民的培訓教育與組織農民經營均屬于該范疇。廣義的農業技術推廣是對狹義農業技術推廣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廣義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特征。
1.3現代農業技術推廣
指基于農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作用下,通過多樣化形式,使農業新成果、新信息擴散至三農中,實現潛在生產力向現實生產力的轉變,推動三農綜合發展[3]。溝通與咨詢是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基本特征。
2現代農業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
2.1農業技術推廣是傳播科技成果的紐帶
科技成果的傳播以農業技術推廣為媒介,將農業技術擴散至農業生產中,指導農民農業生產??萍汲晒寝r業專家與學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實踐基礎上得以歸納、總結和研發的農業成果。如何有效將農業科技成果傳播至農業生產中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農業技術推廣作為推廣農業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發揮著其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紐帶作用。
2.2農業技術推廣對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具有促進作用
農業科技成果的最終目的在于轉變現實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變過程中具有促進作用。農民以農業科技成果為指導,優化農業種植技術與生產技術,以農村農業發展實際情況為依據,實現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變,為農村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3農業技術推廣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創造
若想滿足農業生產力發展需求,解決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應以農業技術推廣情況為依據,充分發揮其在農業新技術成果研發中的創造作用,促進農業進一步發展。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熟知農業技術推廣情況、農業技術存在的問題以及農業發展狀況,為研發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據,保證農業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2.4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民綜合素質具有教育作用
農民的綜合素質是影響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因素。諸多農民仍沿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增加了農業技術推廣難度。利用農業技術推廣的教育作用,結合多樣宣傳方式,使農民接受并認可農業技術推廣。
2.5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方針、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參謀作用
基于農業技術推廣作用下,農業技術推廣員充分掌握了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存在問題及農業發展基本狀況,為制定新的農業方針及農業政策提供依據,是農業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礎,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
3小結
農業技術推廣是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保障。因此,農業生產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紐帶作用、促進作用、創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參謀作用,推動農業發展。
作者:蔣洪元 單位:云南省巧家縣老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劉劍飛.農業技術創新過程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關鍵詞]現代農業;山區農業;貧困鄉;發展;桶井鄉
貴州省德江縣桶井土家族鄉位于德江縣東北部,距縣城19km;地形切割嚴重,坡高路險,交通不便;壩地僅有20余hm2,土質極差,夏秋連旱等自然災害、工程性缺水嚴重,以往以種植玉米和紅薯等傳統作物為主,2014年全鄉總人口2.7萬人,貧困發生率為41.9%,2016年9月被列為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是典型的貧困落后地區。落后地區鄉村發展農業產業,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內容。桶井鄉自2014年開始實施脫貧攻堅后,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發展了花椒、水果、食用菌、肉牛、生豬等為主的種養殖業,并結合烏江紅色旅游,建設了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1],在山區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對實現當地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桶井鄉山區現代農業發展現狀進行總結,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為促進當地和類似貧困落后地區的農業發展,更好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提供參考。
1桶井鄉山區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1.1整鄉推進產業發展,實現升級轉型
按照“種植業為主導,結合生態養殖業,農旅一體化發展”的思路,采取由村集體將可利用土地基本流轉,企業、合作社進行承建,建立了承建主體、土地流轉農戶、貧困戶、村集體按5∶3∶1∶1比例進行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了花椒為主導,水果、肉牛、生豬為鋪的現代農業產業,還建設了紅薯和加工廠,并結合烏江“新灘夢嶼”旅游點建設160hm2的玉竹山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示范園。全鄉農業產業已由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轉型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農業[2],產業結構得到全面調整,于2018年申報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1.2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實現規模效益
充分利用烏江河谷區域熱量充足和無污染生態環境優勢發展適宜產業。一是選擇喜溫、抗旱、耐貧瘠[3]的九葉青花椒和柑橘、李等水果進行發展,到2019年末,累計共建設九葉青花椒基地933.33hm2,柑橘、李水果基地433.33hm2。二是發展了占地面積小,效益高的黑木耳、羊肚菌、茶樹菇、香菇等食用菌種植基地22hm2。三是發展了具有生產傳統的肉牛養殖場13家,規模生豬養殖場4家,并帶動散戶發展生態養殖。
1.3產業發展市場化和生態化
全鄉引進培育了68家企業、合作社,其中引進省級龍頭企業2家,培育本地市級龍頭企業1家。由企業、合作社開展產業基地建設,采取分階段驗收兌現扶持資金的辦法,督促主體按時保質開展基地管理,開拓市場。全面推廣應用了生態化種養技術,禁止使用除草劑等破壞環境的農用物資,切實保護了生態環境和產品質量安全,做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消費者滿意[4]。
2桶井鄉山區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責任意識不強,導致合作社管理和運行不規范。二是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不足,造成對支持產業發展的脫貧攻堅子基金、扶貧資金使用性質認識不清,影響專項資金的有效使用。三是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十分嚴重,勞動效率不高,導致培養技術管理人員、推行返租倒包模式生產沒有合適人選。
2.2專業化服務落后
一是技術服務落后,縣鄉政府提供的技術指導難以滿足生產需求,導致盲目聽從肥料、農藥、種苗等供應商的技術指導,造成生產損失嚴重。二是金融部門間的壁壘,造成合作社融資管理極不方便。三是保險公司驗損和賠付不及時,使合作社受災后恢復生產困難。四是財務會計服務落后,質量不高。
2.3產業發展設計缺陷
全鄉雖然在支持產業發展上較一般地區適當提高了投入標準,但仍存在下列問題。一是支持資金主要是脫貧子基金和扶貧資金,資金要求到期歸還和兌現分紅,但惡劣的生產條件使產業發展有較大的失敗風險,造成合作社壓力較大。二是種植業項目設計了2年的田間管理費用,但種植產業實際第三年投產見效可能性較低,而合作社投入能力又普遍較低,使得基地后續管護仍然缺乏。三是部分基礎設施與產業發展要求仍不匹配,部分機耕道和蓄水池沒有發揮作用,一些基地又缺乏建設。
2.4產業協作發展滯后
全鄉共引進培育了68個企業、合作社進行產業發展,雖然以建立產業微信群、召開產業推進會議、現場走訪等形式,努力推進合作社相互增加信息交流,成立行業協會,推進種養產業循環發展和規模化基地一體化發展,但由于思想很難統一,組織化程度不夠,沒有形成產業集群合力發展的良好環境。
3桶井鄉山區現代農業發展對策
3.1強化政府服務和指導職能
一是加強招商引資,引入有市場、有能力的企業,以“龍頭企業+”模式發展產業。二是要加強政府資金的投入和管理,完善基地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政策性農業保險。四是推進主導產業形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5],協作發展,共拓市場。
3.2加強產業發展頂層設計,提高產業科技含量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縣各級科技專家服務農村的機遇,及時征求相關專家意見,因地制宜選擇產業。二是在產業規劃設計上強調基地建設標準化,提高機械化率,減輕后續管理對勞動力的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6]。三是要加強產業技術培訓,特別是到先進地區學習,開闊眼界,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3.3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好產業發展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