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企業信息化帶來的好處
時間:2023-08-16 17:0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帶來的好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技術 企業信息化 影響
1 關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企業信息化的概述
1.1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定義
計算機應用技術指的是能掌握計算機應用、軟件、硬件,具有安裝、運行、調試及維護計算機系統的能力,從而能從事一些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工作,比如多媒體技術、軟硬件設計、數據庫處理系統或是網絡管理等。計算機應用技術涉及的課程很多,如C語言、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軟件工程、數據結構管理等等,體現著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理念。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多媒體信息處理、智能化網絡和應用、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等三大塊。
1.2 企業信息化的定義
企業信息化指的是企業組織的生產、管理、運營等各個方面的整體信息化發展過程,工具、目標、方法及過程是企業信息化的四大方面,企業信息化是一個系統管理的過程,主要包含著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周轉以及客戶交流等程序,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對其產品進行管理與更新,是整個企業得以正常運行,并能有效的提高企業競爭力以及經濟利益。企業信息化帶來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主要包含著可以產生更多的商機、積累客戶經驗于中小型企業自身、防止出錯、減少培訓工作、提升銷售能力和結案率以及規范中小型企業,很好地傳遞信息化管理理念等六大價值。
1.3 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經濟全球化以及因特網的全面覆蓋給中國也給全世界帶來了無比的挑戰和機遇。在企業行業無疑競爭愈來愈激烈,怎樣才能在眾多的企業脫穎而出,信息化應用也無疑是這場企業變革的轉折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這種潮流趨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培育優良管理人才,合理并適當的運用好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各種好處,能有效占據有利局勢,無論在經濟還是管理上都能有有所超越。
2 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影響
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有著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有助于企業能夠及時獲取準確信息、有助于提升企業綜合實力以及有助于加快實現高效辦公等三大方面。有助于企業能夠及時獲取準確信息指的是企業通過計算機應用技術渠道得到相關業務信息、工作人員信息、管理信息與財務信息等等信息資源,一個企業想要有更好的發展首先是建立在一個擁有強大而完整的信息庫基礎之上的,只有獲取相應的信息才能清楚企業的運營情況,并及時做出解決方案,當然,信息的取得必須是準確而完整無缺的,這樣才能保證其管理方案實施的有效性和正確性。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給企業做了很好的引導方向,讓企業在信息獲取方面來的更加便捷,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有助于加快實現高效辦公指的是計算機應用技術能有效提高企業整個運營效率,在如今信息化發展的時代,企業信息來源越來越廣泛,使其信息量增大并復雜化,所以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辦公效率是提升企業的一個重要問題,新時代帶來的新技術――計算機應用能夠有效的管理器信息的復雜,并使其簡單化、自動化,有效的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工作信息錯誤,避免并消除不合理的業務環節,節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從而實現企業高效辦公化。有助于提升企業綜合能力是指計算機應用技術幫助企業在各方面能夠綜合提升的一個過程,企業的綜合能力是否強大關乎著企業的發展,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企業,其市場地位與市場競爭力都是處于優勢,在企業中運用好計算機應用技術,并很好地將計算機應用技術融入企業文化中,能夠很好并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意味著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在整個企業中,其工作團隊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全身心投入事業,增強其責任心;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互動,合作意識和能力也逐步增強;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并實現企業高效率辦公等等??梢?,計算機應用技術在企業信息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技術無疑是企業信息化革命的一場變革,運用的得當計算機應用技術將會是企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信息化帶來的改革能夠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質量、提高效率以及較大地降低企業成本。在現實生活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與信息化是十分密切的,如今,計算機應用技術仍不斷地在普及,加大計算機信息化的建設,工作者也在不斷地深入探討與研究,希望在未來計算機應用技術會不斷壯大,去迎接它更加美好的未來。由于本人的知識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處,還望不吝指正。
參考文獻
[1]周漪,溫向玲.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11).
[2]文勛,文金平.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02).
[3]張新剛.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03):21.
[4]陳香生.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國貿易,2011(03):21.
一、我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現狀
我國目前有16000多家大型企業和超過1000萬家中小企業,在這16000多家大型企業中只有10%左右的企業建立健全了信息化網絡,絕大部分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管理手段,并且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而20%的企業只有在財務管理和文字處理方面運用了計算機,而1000萬家中小企業只有約5%的企業建立了信息化網絡,大部分企業運用到了信息管理手段,但是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化網絡。
除了信息化水平低之外,我國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差異也很大,有一部分以高新科技為代表的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很高,甚至達到國外先進水平,這類企業以聯想,華為,三星,三峽電力集團公司等國內信息企業及電力企業為代表,但是這部分企業所占的比例很小,尚不足1%,有大約10%的企業用到了ERP、CRM、SCM等現代化管理系統,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尚停留在財務管理或辦公自動化等階段或者局域網等信息共享方面,運用到生產控制的企業很少,這類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還有一部分企業(所占比例約30%)仍處于電腦處理文件等層次,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信息化建設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
二、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一)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信息化認識不足,缺乏戰略規劃
據國際權威機構IDC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500強企業中,有超過65%的企業在信息技術的投入超過了設備方面的投入,而且企業信息投資的回報率達到10倍以上,從這一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企業信息化建設在提升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方面的巨大意義,但是在我國,很多企業經營者由于自身層次不足,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不夠,并沒有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的重大意義,這些管理者往往沉浸于過去的經營管理的井研職中,或者是滿足于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況,認為在自己現有的管理機制下能繼續經營好企業,除了這部分管理者,還有一部分人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尚處于觀望狀態,想找到一個成功的案例進行參考,也有一部分人過于迷信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好處,不顧自己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也沒有結合自己的需求,盲目的引進一些所謂的先進系統,對于一些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涉及到的阻力很多,要進行各種改革和解決人員編制問題,進行內部調整,因此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偟膩硭髽I的管理者不能從戰略性的角度對待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有些是不重視,有些又很盲目,急于求成,不注重實際。
(二)企業缺乏信息化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計算機相關的產業發展迅猛,信息產品的運用十分廣泛,但是總體來說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員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信息化發展需要,目前的教育體系針對高端人才的培養過少,而社會上的很多計算機培訓都是培養的常規計算機操作和使用方面的低端人才,這類人員無法達到利用信息系統進行企業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與國外相比,雖說我國目前計算機的使用率已經十分廣泛,普及率也很高,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腦,但是計算機教育比較缺乏,人才培養體系也不健全,缺乏一些復合型的技術骨干人才,造成了我國企業信息化人才的極度缺乏。
(三)區域信息化發展程度不平衡
我國目前區域信息化發展的程度差別很大,東部,中部和西部有著明顯的差距,東部地區是我國目前信息化最發達的地區,90%以上的單位都擁有計算機,家庭計算機擁有量超過80%,中部和西部除武漢,鄭州,長沙等個別城市信息化發展程度比較高之外,其他地區尚處于發展階段,單位計算機和家庭計算機擁有量都比較低,總體來看,信息技術產業,信息內容產業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程度和規模都不夠,目前從全國范圍來看,信息技術產業以北京,深圳,武漢等地區發展程度較高,信息化產業比較成熟,其他地區尚比較落后。
(四)企業管理基礎薄弱,體制相對落后
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是一個普遍問題,目前,具有高素質專業知識的復合型管理人才相對較少,很多企業管理者并不具有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企業的管理設備也不健全,而且很多企業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企業體制面臨著重大改革,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目前,很多企業甚至還沒有自己專門的網站,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薄弱。
三、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探討
(一)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認識的不足是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根據相關部門統計,538%的企業管理者信息化意識不強,對信息化管理不認可,沒有足夠的認識,對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好處沒有引起重視,因此,企業管理者要改變管理思想,跟上信息時展的步伐,自覺培養企業職工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大力開發信息資源,通過對企業管理體制的信息化改革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二)從企業實際出發,整體規劃并分期實施
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個整體的系統性的過程,需要分階段經歷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在信息化建設錢要在整體規劃的前提下確定信息化建設的整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并逐步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要遵循適用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和效益性原則,要結合企業的制度,員工的素質,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選擇適合企業現階段的信息系統,系統的選擇要具有經濟性,不能盲目的選擇一些高層次的先進的超出企業目前應用能力的管理系統,要達到實現預期效益的目的。
(三)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主要為財力和人力兩個方面的投入,企業首先要加大資金方面的投入,要多方面籌集資金,升級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設備,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其次要培養和引進信息化人才。企業要進行信息化建設,必須要通過人才來實施,只有具有專業性的管理人才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設備對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因此,企業首先要加強對內部員工的培訓,提高整體員工的信息化水平,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能直接促進企業的創新與發展。其次要從外面引進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的高級人才來進行信息化建設,并對這些人才進行培養,使這些人才既懂信息技術,又懂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
(四)政府部門要鼓勵和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
政府部門的動力是外在的動力,政府職能的發揮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企業信息化的建設不僅需要自身的發展和改革,更需要政府部門的幫助與扶持,一方面,政府要執行一系列的相關標準,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努力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應在財務,資金,法制,稅收等方面對企業信息化建設予以支持和幫助。
黑龍江省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大大促進了黑龍江省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進程,為中小企業信息化找到了一條可行之路。對于這項工作,黑龍江省信息產業廳在整個平臺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確立平臺模式
黑龍江省企業信息化的大面積推進是從2000年開始的。先后由省信息產業廳、省科技廳、省經貿委出面組織召開全省企業信息化經驗交流會和培訓會,以典型引路和提高認識為主來推動工作。同時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業開展信息化工作。截止去年先后投入資金2億元,幫助300多家企業實現信息化。這些企業大多數是大中型企業,這些大中型企業在黑龍江省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同時,這些大中型企業管理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強,同時具有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除了省里撥付部分支持資金外,企業都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凡上ERP的企業多的投入上千萬元,少的也要上百萬元。在重點支持大中型企業信息化工作的基礎上,從2005年開始轉向中小企業。
黑龍江省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對這么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怎么開展,對主管部門來說確實是一個大難題。政府不可能拿出更多資金對每一家企業進行支持。
國家近幾年來對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工作也非常重視,2004年決定開展專門針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的公共平臺模式試點工作,黑龍江省成為試點省份之一。我省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通過招投標,由省內有實力的IT公司牽頭組建黑龍江省企業信息化服務中心,負責“黑龍江省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和運行,聯合電信部門、軟件供應商組成應用聯盟,共同為平臺建設出力。
平臺建設以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為目的,以建設區域性公共信息平臺為已任,以中小企業為重點,以解決企業信息化瓶頸問題為突破口,本著“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立足服務,講究實效,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分步實施,逐步到位”的原則,推動信息技術在企業的廣泛應用,促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全面提高。
省信息產業廳一方面在國家資金支持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資金支持力度,同時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并通過省內各級信息化主管部門與廣大企業用戶牽線搭橋。到目前為止,該平臺建設已初具規模,應用初見成效。
破解三大難題
幾年來的實際工作使我們感到此項工作的開展還存在許多困難。首先是黑龍江省現正處在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時期,一大批老國有企業的體制需要改革、改造,這項工作,一方面工作量極大,另一方面需要資金,這就使企業領導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也使企業信息化資金緊張問題暴露出來。其次是很多老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不好,新興民企規模有限,很難吸引高新技術人才進廠,這些企業的IT人才十分缺乏。總之,資金、技術、人才是影響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的三大難點。
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是對我們的嚴峻考驗。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是解決廣大中小企業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的有效方法。平臺建設可以使國家有限的支持資金集中使用,克服過去分散投入效果有限的弊端。一個平臺建設,可以帶動一大批企業實現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模式有許多優點:它可以整合各種資源,集中建設軟硬件及網絡應用環境,質量和可靠性都可以得到保證;集中優勢兵力,使技術服務水平大大提高;上平臺的企業自身不用購買價格昂貴的主機服務器,不用自己建機房,這為企業節省了信息化所需的大部分資金;企業也不用配備專門的計算機專業隊伍,解決了資金和人才問題,也就為企業領導解除了企業信息化的關鍵難題,使其對信息化工作的認識和精力投入大大增強。
在平臺模式推廣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困難。首先是技術方面,ASP模式需要在平臺上開發和安裝能夠支持遠程“一對多”、功能完整、操作簡單、可靠性強的成熟應用軟件,這在當時國內外都很難找到。經反復研究、分析和實驗,我們決定選用國內較為成熟的用友、金蝶等管理型應用軟件,但這些軟件只支持本地應用,在我們中心技術人員的積極努力下很好地解決了遠程接入難題。同時采用變通方法使這些軟件能夠實現“一對多”應用。其次是運行環境方面,我們積極協調本地電信部門,如黑龍江網通公司,確定他們為平臺建設聯盟成員,免費為平臺建設承擔服務器托管任務。對于認識方面的問題,我們通過反復宣傳教育、宣傳典型的示范企業等方式來做工作,使平臺用戶數不斷增加。
平臺模式建設經驗
黑龍江省作為國家平臺模式應用試點省份做了很多嘗試性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一是找準方向,重點支持。前幾年黑龍江省信息化工作也投入了不少支持資金,有的企業解決了一些問題,有的企業沒解決多少問題。原因是資金有限,技術和人才匱乏,企業領導認識不夠深入。對全省幾十萬家中小企業來說,無法靠對每一家提供支持資金來推動的。平臺模式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機遇。重點支持一個或幾個平臺去帶動全省大面積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是一個好辦法,投資少,見效快。
二是政府主管部門在平臺建設中要起到參與和監管作用。平臺建設投資大,回收期長,因此政府資金支持是必要的。同時政府主管部門還要在資源整合方面做好各方協調工作。
三是抓好試點,典型引路,逐步推開。由于ASP平臺模式是一項新的技術,推廣應用要有個過程。根據企業用戶的實際情況,我們把廣大中小企業信息化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應用層次,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推廣應用。
四是選擇好ASP運營商。建設和推廣平臺模式應用對全省廣大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至關重要,因此選擇平臺運營商也十分重要。省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做好管理和監督工作,嚴格把關。
未來工作的四點建議
對今后的工作我們考慮要做好以下幾點:(1)要進一步加強平臺建設,確保滿足不斷擴大的應用要求;(2)加強宣傳,使廣大企業充分認識平臺模式的好處,提高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積極配合運營商開展工作;(3)搞好規劃,在全省范圍內分期分批穩步推進;(4)向全國其它省市學習,吸取各方的有益經驗,把黑龍江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的更好。
鏈接: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的注意事項
(一)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征
1.創新型企業對人才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是創新活力的源泉,人才的挖掘是創新型企業成長的前提。所以對人才的高度重視成為創新型企業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創新型企業文化對人的假設,是一個有著自主思維,完全自立的理性人,他們的需要不僅是經濟利益和交往的滿足,而且需要真正平等的機會,普遍的信息獲取和交流。
2.創新型企業具有強的創新開發能力。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帶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從而保證企業有著較強的創新開發能力,能夠把高新技術應用在本企業的產品上,從而不斷開發出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3.創新的組織化、制度化、信息化。創新是一個市場信息收集、存儲、處理、更新與應用的過程,創新行為已成為多部門、多成員協作配合,高度專業化、組織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系統工程。所以創新型企業文化要重視團隊精神的培養,成立一支團結合作的高效團隊,以及一個相互融通交流的平臺,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談判機制和其他形式的機制。
(二)創新型企業文化對企業信息化培育的影響
1.對企業信息化的素質的影響。企業信息化的素質是由傳統企業文化向創新企業文化的過渡,一定要繼承企業原有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創新的思維從根本上對企業舊的思維和管理模式進行重構。創新型企業文化強調注重視員工的專業和思維模式多樣性的同時,更強調員工的創新價值,尊重員工的建議,對員工充分信任,注重和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從而增強了企業的信息化全員素質的培養。
2.對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影響。創新型企業文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的信息化培育也是系統工程,培育的關鍵點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實現信息采集,數據傳輸到響應,最終將信息傳遞到決策人的手中,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數據。而創新型企業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要求企業高層技術人員在硬件完備的基礎上,敢于冒險和創新,在冒險中求創新的價值觀念,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氣息,從而帶動基層員工積極滲入到企業的信息化培育中。
3.對完善企業管理機制的影響。企業信息化是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要求企業經營所涉及的各個層面必需積極響應并有效配合。只有充實地熟悉“信息化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才能夠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達到以信息化加速企業管理機制的創新。
二、構建創新型企業文化的誤區
(一)注重企業文化的外在形式,輕視企業文化的內涵
在企業文化培植中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是突出的問題之一。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創業和成長過程中的根本價值灌輸給全體員工,經由過程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價值機制,是影響企業順應市場規律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沖突的一系列行為準則,這其中凝聚了企業管理者形成的經營理念。
(二)復制其他企業的文化,缺乏自身個性
大部分企業搞企業文化培植時都呈現一種照搬模式的問題,模擬或復制某些優異企業的企業文化,把他們的企業文化套在自己企業身上。我們倡導借鑒優秀企業的經驗,倡導學習海爾,借鑒華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日立的理念直接拿來用,不要把IBM的企業文化直接套用到本企業,這種“拿來主義”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好處。企業文化講究的是個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忽視企業文化的創新
企業文化是在每個企業所具有的特色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彰顯,不是統一的模式。許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其各個方面都大體相似,可是缺乏光鮮的個性特色。從企業的成長角度看,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過程,企業的組成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就不同,企業的策略及經營自然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與其他企業完全一樣。
三、信息經濟環境下重構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對策分析
(一)必須有一位創新思維的領頭羊
所謂創新思維的領頭羊是指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CEO。這是企業最主要的財富。具有創新思維的領導者能積極帶領員工探究新的問題,尤其是能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戰,而這些挑戰所需要的應對策略是無法在傳統性的思維中所能找到的。他們的高瞻遠矚,往往能激發下層員工的創新思維,從而形成創新型的企業文化氛圍。
(二)員工綜合素質培育是重構創新型企業文化的保證
信息經濟時代對企業文化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型企業文化是靠員工來實施和體現。智能成本將導致世界財富發生大轉移,企業的成功將從依靠自然資本轉向依靠擁有創新思維的人才。智能的成本就是人才成本,企業投入在教育和培訓方面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方面的成本,它具有人才成本的堆集效應。企業文化創新必須依靠創新型人才。
(三)將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思維融入企業的規章制度中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有的文化,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創新思維化的結晶,有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重視創新的企業文化,但卻只有很少的企業擁有創新型企業文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規章制度的保障,所形成的創新壓力和創新動力不夠。企業規章制度是企業全體人員必需遵守的處事規程和行為準則,可以指引企業中人的思維和行為。如果沒有規章制度的保障,員工就沒有壓力和動力,創新就會淪為口號,很難變成現實。所以激勵員工創新甚至把創新視為員工們的責任和義務的規章制度,對于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把創新型企業文化的思維變成真正的企業文化至關主要。
(四)創新型企業文化的全員溝通
創新要求企業員工具有追求卓越的情懷和創新性的心智模式。首先,對企業的員工進行不定期的輪換,以保證個性理想的創新。這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在正常的企業經營中,高層管理人員影響甚至抉擇著企業的思維和行為,如果管理企業的人變得保守了,不能創新了,這個企業也就會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優勢,甚至給企業帶來危機。其次,對企業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它可以是大規模的公開溝通,如動員大會、研討會、集思廣益會等;也可以小規模的或者一對一的溝通。以使人清醒、明晰目的,可以消除誤會、增進感情,從而使員工更主動地為企業的發展出力。
【關鍵詞】劍麻 信息化 探索
一、前言
在“信息化”大潮的沖擊下,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有限公司也率先在我國劍麻行業上展開企業網絡信息化的工作,先后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購置了大量的電腦設備、網絡設備和管理軟件,組織人員培訓學習,以配合信息化工作的需要。1999年建立了企業網站,2001年公司電腦全部安裝聯網,并建立了安易購銷鏈劍麻產品銷售管理系統,2002年建立了用友財務管理系統,2003年建立了劍麻葉片管理系統,2004年建立了劍麻產品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2005年建立了國土管理系統,以及計生、人事、黨務管理等,幾乎應有盡有的都上了。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實踐,開展企業網絡信息化,確實工作效率能夠得到質的提高,拓寬了視野,提高了企業的靈敏度和知名度,以及與外界溝通帶來了方便。但問題還是存在的,企業信息化并不是傳媒上所說的那樣完美無缺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我們發現工作中還有很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如領導急需的一些數據未能及時提供等,需要不斷進行技術更新和維護,至今我們的工作還是處于信息化的初級階段,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和大量的問題要解決,這是要認真探討的事情,至少日后工作可以少走些彎路。
二、信息化建設的管理模式
任何一個企業的管理模式,都可以簡單總結為按照如下圖一或圖二的循環在運作,可以看出有如下特點:
(一)無論傳統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模式,均是一個信息反饋的循環模式,工作模式是一樣的,只是人工處理數據和電腦處理數據的差異;(二)循環得越快,企業靈敏度越高,效率越高;(三)數據是信息的基礎,沒有數據就沒有信息,數據沒經過信息處理也只是數據,成不了信息;(四)信息化不是代替你干活,而是幫你干、使你干得更好,使信息流循環加快,提高企業反應靈敏度和效率;(五)信息中心是一個數據庫與數據處理分析的智能體,包括了相關管理軟件、信息平臺和各管理人員的群體智慧信息。
圖一 傳統的管理模式
圖二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性分析
從上面信息化管理模式來看,在技術上要考慮如下幾點: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定位在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
企業間的競爭,其根本就是決策者之間的競爭。企業決策者和管理人員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命運,企業信息化的根本正在于此。提高管理人員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尤其是主觀思想上的認識,是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2001年劍麻集團針對當時劍麻產品銷售應收款過大的問題建立了安易購銷鏈劍麻產品銷售管理系統,也正是配合決策者扭轉劍麻產品銷售出現混亂的局面而進行的,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建立數據庫是基礎
數據是信息的基礎,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好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管理等完整的企業數據庫。通常企業對建立財務數據庫比較重視,可以監控企業資金流的動作情況。然而建立企業生產管理的數據庫,更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在我們劍麻集團里,曾經出現的很多問題不是出現在財務管理上,而是在生產經營管理上。我們先后在劍麻產品銷售管理、劍麻葉片管理、施肥管理、纖維供應管理、土地管理等方面發現了一些嚴重的管理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方案措施落實到位外,更有效的監控管理就是“有憑有據”的管理,就必須要有數據為基礎的管理。我們建立的“安易購銷鏈劍麻產品銷售管理系統”和“劍麻葉片管理系統”,目的就是要實現有效的監控管理,方向是走對的。
(三)信息處理是關鍵
建立企業數據庫只是工作的開始,數據沒經過處理也只是數據,成不了信息。因此信息處理很重要,涉及到企業信息處理的管理軟件也就成為了企業關注的焦點。2001年我們選擇安易購銷鏈軟件進行劍麻產品銷售管理,前后花了一個月時間進行多家軟件篩選和測試分析,最后認為安易購銷鏈軟件比較適合我們目前劍麻產品銷售管理模式,所以使用后工作進展順利,很快達到了效果。
(四)企業的管理模式一定要適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整體實力,完善企業的管理模式。在劍麻集團里,財務管理系統是最正常運作的,因為這是國家標準化的管理模式,強制企業必須執行,所以企業無條件地適應了這種管理模式。但劍麻產品銷售管理系統和劍麻葉片管理系統就沒有那么正常,往往數據處理不及時,為什么?這是因為企業的管理模式和企業信息化模式適應磨合有問題,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沒有同步進行,或進行得很不徹底,導致信息系統建成后不能正常運行,只有解決帶有利益問題的管理模式才能要適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五)企業信息化建設要做好普及和推廣工作
信息化在企業中普及的越廣泛,信息化建設的速度就會加快,企業內部信息流動的周期必然縮短,這樣就為決策人提供了更充分的時間和更廣闊的空間去權衡利弊,減少了決策中的失誤,使之更趨合理完善。這幾年,我們通過舉辦計算機基礎知識講座,以及“傳、幫、帶”形式,使劍麻集團上上下下的管理人員從不懂電腦到想玩電腦,從手寫輸入到鍵盤輸入,從不想學打字(這是打字員的事)到學會打字(方便工作),從這是手下才操作電腦的事到領導親自操作電腦等等發生了根本變化,為劍麻信息化建設奠定了人力基礎,以保證信息化建設的成功。
四、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效果
總的來說開展企業網絡信息化,確實工作效率能夠得到質的提高,拓寬了視野,提高了企業的靈敏度和知名度,以及與外界溝通帶來了方便。
(一)企業網站。1999年建立了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網站,有許多國內外客戶通過因特網找到了我們公司,成為我們新的客戶和朋友,據東方地毯廠介紹,有日本客商和土耳其客商就是通過我們的網站取得了聯系并做成了生意,現在土耳其客商已成了地毯廠的大客戶。
(二)安易購銷鏈劍麻產品銷售管理系統。2001年公司電腦全部安裝聯網,并建立了安易購銷鏈劍麻產品銷售管理系統。該系統連結了10個實時站點,供集團領導和有關部門監控、以及錄入數據、打印報表等;下設8個單機站點:東方紅財辦、金星財辦、東方紅劍麻制品廠、東方紅繩廠、幸福劍麻制品廠、金星劍麻制品廠、東方地毯廠、麻布廠等設立單機站點。實施效果:1、系統通過銷貨單來控制出庫,由財務部門開銷貨單從而有效地制止銷售失控現象。2、銷售管理監控準確及時,一般情況下,各廠當天錄入的數據,第二天總部集團帳便能反映出來,為領導作決策提供了方便。3、各銷售業務員提成獎一目了然,可以激發銷售業務員的努力拼搏精神。4、進、銷、存、應收、應付數等及時掌握,使工廠管理和集團管理心中有數,有效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
(三)用友財務管理系統。2002年建立了用友財務管理系統,該系統劍麻集團總部財務部設立7個實時站點,其中1個連接總經理電腦供監測資金流向;東方紅財辦、金星財辦也分別設立5個實時站點,通過電話線與總部連接。整個財務數字化運作比較完善,效率較高,資金流向清晰。
(四)劍麻葉片管理系統。2003年建立了劍麻葉片管理系統,該系統使用自編簡易數據庫進行管理,分別在東方紅一纖廠、東方紅二纖廠、東方紅三纖廠、金星一纖廠、金星二纖廠等5間纖維廠設立站點,通過電話線與生產技術部的電腦連接,可以監視所有生產隊每一塊麻田的割葉片情況、種植面積、結存面積、估產情況、產量情況,對減少劍麻葉片流失問題起了一定作用。
(五)劍麻產品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2004年建立了劍麻產品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這是在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建立的劍麻產品銷售平臺,劍麻產品銷售公司在平臺上可以產品圖片與介紹,并能直接與客戶、外商進行對話談生意,互傳圖片資料。通過這個平臺帶來了很多新的客戶,做成了很多生意。現在銷售公司發展到每人一臺電腦,電腦已成為了銷售人員的必備工具。
(六)國土管理系統。2005年建立了國土管理系統。分別在東方紅國土辦、金星國土辦設立站點,這是一個較為標準化的管理系統,通過航拍圖片,重新核對整理土地資料,使決策者能準確掌管土地資源情況,對減少土地資源流失,開展土地回收工作提供了真實數據。
五、問題分析
在企業信息建設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各管理系統間的數據衍接問題。由于每個企業有其獨特性,實現企業全面標準化管理模式有一定難度,致使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大多數是多系統的管理,而各系統的來源不同,所采用的數據結構不同,就存在了各管理系統間的數據衍接問題,系統之間不能共享調用數據,造成相同數據在不同系統中重復輸入,產生了大量數據沉淀。造成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存在、系統不能集成、資源不能共享的局面,嚴重制約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另一方面,不同的信息存在于不同的系統中,也就是存在于不同的部門中,企業決策者只能向各部門要信息,自己不能直接獲取企業的全面信息,使企業信息化靈敏度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這是目前企業信息化普遍存在的最大弱點,以致個別領導看不出企業信息化建設有多大好處。但要解決這個技術問題,企業本身通常無能為力,這是全球IT業在研究的問題。所以說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提高。
(二)企業信息化工作保障制度問題。企業信息化運作過程中,一定要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方案措施等,以確保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動作。在我們進行的劍麻葉片管理系統運作過程中,葉片估產數遲遲未能提供錄入,致使工作進展緩慢,領導未及時掌握數據,這是因為未有建立企業信息化工作保障制度。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會有障礙、有抵觸,只要把思想工作做好,建立好企業信息化工作保障制度,才能把信息化工作搞好。
(三)管理系統軟件問題。管理系統軟件屬于標準化管理模式的軟件比較成熟,如財務、銷售這一類的軟件,一般企業可以用得上。但在生產細節管理方面的軟件就不多見,或許有,也不一定適用于本企業的運作模式。真正結合本單位實際開發的軟件成本會很高,一般企業還接收不了。
(四)企業技術人才問題。企業信息化建設首先要有領導層親自推動,但沒有信息化技能的管理層、技術層、執行層人才隊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難以成功。在劍麻集團里,很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別是既懂業務、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另外,由于企業效益不是很好,人才激勵政策不到位,企業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別是復合型人才流失嚴重,這種狀況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
六、今后工作展望
(一)全面數字化管理
進一步開發劍麻種植、施肥管理、纖維供應等方面的管理系統,使劍麻生產管理實現全面數字化管理。
(二)系統集成
由于致使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多系統的管理,就存在了各管理系統間的數據衍接問題,系統之間不能共享調用數據,產生了大量數據沉淀。探索系統集成,通過系統集成平臺與各系統衍接,從而達到共享數據,加快信息流的傳遞。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基于ASP的絲網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分析與設計》(項目編號:Z2011250)。
在全球知識經濟和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絲網行業的信息化過程是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建立現代行業制度、促進管理現代化、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安全生產的完善過程;同時也是絲網行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技術保障。
絲網業是河北省安平縣的傳統行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安平縣地處燕趙腹地,隸屬河北省衡水市,位于京、津、石三角中心,轄3鎮5鄉,30萬人,總面積490平方公里。安平絲網之門類全、規模大、產量高,均居全國首位,是全國最大的絲網生產出口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絲網產品集散地。絲網生產已遍及全縣8個鄉鎮、230個村莊,全縣不同經濟成份的絲網企業達7000多家,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設有銷售網點6000多個,從業人員達8萬余人。2004年9月安平縣被命名為“中國絲網產銷基地”。
一、絲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現狀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57.7%的中小企業實施了信息化。隨著政府大力推廣信息化建設和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我國企業已認識到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以業務流程優化、重組為基礎,在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將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和制造技術相結合,并應用到產品生產和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去,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當前,信鼠產業已經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信息技術也已經成為衡量國際競爭力和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安平的信息化建設起步于2006年初,在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產業、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化人才培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滿一定的成果,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已在各個領域形成一定規模。安平的絲網企業大部分仍屬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其中一些企業正在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逐步轉變,信息化產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初步得到應用,但是各絲網企業信息化應用程度不同,在資金支持和認識程度上也存在明顯差距,而且大部分絲網生產企業的信息化應用還不夠成熟,但對于信息化的需求還是非常迫切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需求的增長,將會拉動整個絲網行業市場的迅猛發展,如虛擬主機,企業郵箱,智能建站,托管租用等。我們相信,企業信息化建設必將成為絲網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二、絲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需求
絲網市場主要集中在安平縣,拓展市場是極為重要解決的問題。據統計,因為勞動力、絲網原材料成本的上漲,管理人才匱乏,成本控制難等多方面問題,絲網行業迫切需要多手段進行市場面的拓寬。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簡單粗放的經營已經越來越成為絲網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而信息技術的作用卻漸漸凸顯。各個部門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和運營,不但能提高速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物力,降低生產成本。依托科學的精確管理信息化手段,無論企業管理者在哪里,只要打開電腦或手機就能看到當日企業經營情況、人均消費額等,又可通過圖形進行各種分析,如財務狀況分析、營銷決策分析等,不用再擔心絲網產品的經營。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絲網企業開始運用信息化營銷方式,行之有效地將促銷優惠信息傳遞給有效客戶群,實現了精準營銷。
從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整個絲網行業由于網站的迅速發展而超常規發展起來,客戶主要集中在商業網站上。進入2009年,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絲網企業希望借助自己的網站來達成商業交易。而未實施信息化的企業認為前期投入和后期的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其實不然,信鼠化的投入并非外界所傳的一樣,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人員。以網站建設為例,一個好的網站既能突然公司形象又能達到宣傳產品的目的,一舉兩得。
三、實現絲網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絲網行業能夠有效應用信息化技術,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用信息化搭起溝通交流的橋梁,鋪設日常管理的高速公路,用信息化這把鑰匙打開了提升管理效率這把鎖,取得顯著效果。
一是全面掌握集團公司統一開發的各類管理系統。近年來,有些集團公司開發制作了各方面工作的網絡管理系統。每個系統運行后,公司都組織有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熟練掌握操作流程,一些日常工作信息可以在網上上傳、下載,提高了工作信息的溝通速度,加強了對下屬項目部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同時,將日常各種以往通過紙質印發的文件,在公司網頁上,使項目部能迅速接收集團公司的文件、部署和指令,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充分運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降低管理成本。由于公司所屬項目部比較分散,之前每次會議的參會人員都要從項目部趕回機關開會,既消耗不少交通差旅費和會務費,又占據了各級管理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若公司召開視頻工作會、培訓會,各級管理人員將節約下來的時間用來開展更多的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一、電子商務經濟環境
電子商務經濟環境是指將商務活動建立在以信息和網絡科技為支撐的技術平臺上的經濟條件,包括信息網絡的基礎設施、企業信息和金融電子化等內容。在良好的電子商務經濟環境下,企業可以利用網絡,超越空間界限,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從原材料查詢和采購到產品開發、生產、宣傳、銷售、貨款結算及與銀行之間往來等各個環節的業務。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疏通和供求協議的達成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電子商務的經濟環境包括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信息化和金融電子化。
電子商務以信息和網絡科技為依托。信息網絡科技的發展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而信息和網絡基礎設施既是網絡技術發展的結果,又是其發揮作用必不可少的平臺。正如莫爾定律(信息經濟的規律,它表明計算機的微處理器的能力每18個月就翻一翻)所揭示的那樣,信息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要廣泛實現網上實時交易,需要網絡有非常快的響應速度和較高的帶寬,對硬件和軟件設施的要求都非常高。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先進程度,是決定市場主體能否把握住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商機,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是決定市場主體能否在由電子商務帶來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中占據領先地位的重要因素。
企業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前提條件。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過程中,不斷開發和廣泛運用信息和網絡科學技術,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在現在的運行過程中增設一套并行的信息設施。企業信息化的內容包括產品設計信息化、經營管理信息化、決策信息化和信息化的人力資源培養等諸多方面。
企業能否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或者說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依賴于企業信息化的水平。只有當企業信息化發展到一定水平后,企業才能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從原材料的查詢和采購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貨款結算及與銀行之間的業務往來等各個環節的業務。
金融信息化是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金融信息化是指金融機構在其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和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運用,使金融服務更加及時、便捷、安全、多功能和全球化。在金融信息化的條件下,金融機構通過信息網絡開展業務。金融信息化使網上銀行應運而生。電子化票據、電子化現金傳遞,把理想的“瞬間傳遞”變為現實,而且大幅度提高了銀行服務的準確性和精確度,提高了銀行的服務質量。同時,金融信息化還豐富了銀行服務的內容。在網上,銀行客戶只需訪問相應金融機構的網站就可以辦理所需的各種業務:可以進行支付、轉帳、存款、取款;可以買賣證券、期貨、股票、外匯、基金等;可以修改密碼、掛失存單和購買股票;可以查詢帳戶信息、交易明細帳、對帳單及各種金融交易情況;可以了解政府金融政策、金融組織動態、風險控制等各種金融信息。金融信息化既是電子商務的支撐點,也是金融業新的增長點。
通過網上的支付工具進行的電子支付與結算,起著聯結網上交易雙方的紐帶作用。由于突破了地域與時間限制的電子商務正在迅速發展,金融業為了在信息時代求生存,必須要適應新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盡可能為網上交易的市場主體提供優質服務。
二、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的經濟環境建設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都以超常的速度發展,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由于經濟實力、科技發展水平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相關的科技水平還處在較低的層次上,上網速度慢、收費高、網上中文信息量不足等已成為上網用戶反映非常突出的問題。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取決于信息終端設備的普及程度,如電話、個人電腦的普及率等。雖然我國電話和個人電腦的普及率近年來提高速度很快,但是和世界發達國家比起來差距依然很大。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員從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設備利用能力、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與人口素質以及國家對信息產業的支持狀況等四個方面,選取了29個指標,編制成信息能力指數,測算信息能力大小。對28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信息能力進行測算和比較的結果表明,美國的信息能力得了71.76分,居第一位;日本第二,得69.97分;澳大利亞第三,得65.59分。而中國只得了6.17分,僅為美國的8.6%。與韓國的15.3%和巴西的40.2%都還有很大差距。較低的信息能力使我國電子商務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要提升我國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信息終端設備的普及程度,建設適應電子商務發展要求的基礎設施,所需要投資的規模十分巨大。同時,要使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保持其科技水平的先進性,還需要不斷研制和開發與網絡體系相適應的信息傳輸設備和技術,所需要的投資也絕非小數目。達維多定律(該定律表明,任何一個企業要在本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都必須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所揭示的企業必須進行不斷創新的原理,意味著網絡和信息技術投資必須保持連續性。
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能動性因素。信息和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素質不斷提高的信息和網絡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專才,如IT專才、網絡管理專才、材料專才及投資管理專才等。而信息技術的超常規發展,則意味著信息科學技術方面人力資源的知識速度不斷加快和素質不斷提高。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史,許多企業都建立起了內部的網絡,并不同程度地運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信息處理和輔助管理。一些大中型企業已經擁有了相當多的信息技術設備,并培養和儲備了一些信息技術人才。一些重大的信息工程建設如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制造(CAD/CAM)、管理信息系統(MI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等在一些大中型企業也有所發展。但是總體來說,我國企業信息化的水平還是非常低的。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15000家國有或國家控股的大中型企業中,僅有約10%的企業基本實現了企業信息化或能較好地運用信息手段;約有70%的企業能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信息手段或正積極向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仍有約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除財務計算和打字外,很少運用網絡技術獲取或發送信息。廣大中小型企業擁有和運用信息技術的比率就更低了。更難令人樂觀的是,許多擁有信息硬件設備的企業,往往把建立自己的.COM網站和通過互聯網收取電子定單看作是電子商務的全部,而不能利用信息技術和現有硬件設施實現企業內部整個流程的信息化,以至許多企業對市場信息反應遲鈍,坐失了許多商機,效益非常低下。同時,我國企業信息化進程中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差別也很大。
企業信息化對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的巨大需求,十分引人關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要求企業自謀發展,自負盈虧。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首先應當使現有的信息技術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深化,企業應當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籌集資金,通過提升企業的信譽度,使企業能夠通過向金融企業和資本市場融通資金,滿足加快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對資金的需求。同時,國家應當為企業的信息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我國金融信息化的建設,自1993年開始的金卡工程建設起,駛入了快車道。金卡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卡發卡和服務體系,利用金卡工程的連接,實現跨銀行、跨地區的通存通兌、聯機授權、實時轉帳,形成安全、快捷、經濟的支付環境,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條件。盡管我國目前尚未出現網上銀行,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等都已開通了網上銀行業務。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從1997年6月開始建設中國國家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經過1997——1999年和1998——2001年兩個相互交叉的階段的建設,現在這個工程已有230個城市區域網絡和314個城市信息處理中心。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實現政府債券簿記系統、電子聯行系統、銀行卡受信系統、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同城結算系統、商業銀行前臺系統及與香港實時清算系統的連接。即使如此,我國銀行系統的信息化程度仍不能滿足電子商務所需的實時電子化支付的要求,銀行卡的普及率及使用率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在金融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少新問題也正在困擾著金融網絡發展:(1)金融信息的安全問題。自從信息網絡技術介入金融領域以來,人們一直就在為保證金融信息的安全而努力,發明了諸如防火墻、虛擬保險箱和種種加密技術,但是信用卡數據等金融信息被盜的事件卻仍時有發生。實現金融信息網上傳輸時的機密性、可鑒別性和一致性等,仍然是發展電子商務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2)金融信息安全防護措施的后發性問題?,F在網絡中的金融安全防護模式是,被攻擊——保護——再被攻擊——再加強保護。也就說,在金融信息被盜或遭到破壞以后,才有相應的技術方法和防范措施。為加強金融安全防護的可靠性,必須將其轉變為有防范預見性的模式。(3)網上銀行的統一問題。各網絡銀行出于安全的考慮,其網絡都是獨立運行的,這使國際間電子商務的結算不斷遇到麻煩。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通過協商達成網上銀行統一標準運行,是電子商務發展向金融信息化提出的又一道難題。
三、解決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中的難題
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積極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環境。在我國現有的條件下,無論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企業信息化、金融電子化,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特別是資金和適用的人力資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國家、企業等相關主體的共同努力。
1、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資金問題
信息企業、工商企業、金融企業及相關各主體,要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我國巨大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市場及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商機,提高經濟效益,為自身的發展壯大積累資金。
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多元化的特點,使企業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籌措資金,以滿足電子商務發展對資金的巨大需求。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或發行債券,到證券市場上籌集資金等辦法已為較多企業所采用,對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經濟環境所發揮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今后,隨著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及聯想等信息通信企業股票的上市發行,市場在打造電子商務經濟環境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并將最終成為打造電子商務經濟環境所需資金的主要來源。投資者也能通過對信息產業的投資,分享電子商務發展所帶來的商機和利潤。除了發行股票和債券以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參與金融市場的資本運作籌集資金。由于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企業內資源配置不合理的情況比較嚴重,企業在通過資本運作籌集資金的同時,還可以提高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水平和利用率。
我國作為WTO成員方,以對外開放為基本國策。在我國投資政策的指導下,利用國外資金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環境也是可取途徑。當前世界經濟低迷,而我國經濟發展可謂是一枝獨秀,為我們利用國外資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可能,很好地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加快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環境不失為明智之舉。
2、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人才問題
發展電子商務需要一大批信息科技、電子商務、現代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可是目前在我國的人力資源市場上,這類專業人才卻是短缺和閑置的狀況并存。從國外引進專才是解決眼前加快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對專才需要的捷徑。在這方面政府已經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近幾年我國政府都曾組團專程赴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招攬人才。目前出現的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潮是和政府的努力分不開的。今后我們還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進國外專才。為了更好地引進并留住專才,必須進一步完善引進國外專才的政策和相關措施。不久前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綠卡”制度,將更有利于國外專才的引進。
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除需要大量高層次專才外,還需要許多中低層次的人力資源。從長遠來看,在我國這樣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大量從國外引進人力資源顯然也是國力所不支持的。因此,解決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短缺的根本途徑是大力發展教育,源源不斷地培養出發展電子商務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就目前的情況看來,我國的教育產業為適應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信息專業人力資源,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人才奇缺,大量的中低層次的信息專業人力資源的實際操作能力又不盡如人意。不能不承認,這是國外軟件長期壟斷我國市場,電子商務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電子商務方面的人力資源結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們在發展教育的同時,必須注意教育結構問題。
對信息產業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短期培訓,使其競爭上崗,也是一條可取的路徑。但從長遠來看,加強多層次、多領域人才培養是解決我國人力資源結構失調和高層次人才短缺的根本途徑。
通過發展人力資源市場,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部分解決電子商務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還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培育和發展人力資源市場,一要加快產權制度改革,使勞動者和企業能通過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其人力資源效用的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二要進一步深化工資制度改革,完善個人收入調節制度,使勞動者能為實現其人力資源最大化而合理流動,同時又不致導致兩極分化;三要加快市場法制、制度建設和社會保險制度、戶籍制度建設,為人力資源市場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四要發展和完善人力資源中介機構,提高其服務質量,為勞動者合理流動疏通信息。
3、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中的政府宏觀調控職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和人力資源短缺問題,都必須通過市場來解決。
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市場主體的產權尚有待明晰,市場行為有待規范;市場體系也還有待完善和健全;市場運行的規則、制度和法制建設更需要加強。也就是說,無論是信息企業自籌資金,還是通過金融市場融通資金,都需要市場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體系、市場規則、市場法制的建立健全。從根本上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健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但是政府強有力的、正確的宏觀調控,可以促使這一進程健康發展。所以我們在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環境的過程中,必須強化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
政府對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資金支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加強市場法制建設,促進市場運行規則、制度的建設,能為企業通過市場融通資金、吞吐人力資源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正確的經濟政策,能正確引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資金及人力資源的流向;政府對社會保險制度、工資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企業吸引并留住所需要的專才。政府正確的宏觀調控手段和方法的運用,能為電子商務經濟環境的建設提供周到的服務,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促進打造電子商務經濟環境的各項工作健康發展。
我國政府已經為電子商務經濟環境的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說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每一個進步都和政府的支持分不開。當然也應當看到,處于新舊體制轉軌時期的政府,在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計劃經濟的烙印,相信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換,政府對打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經濟環境支持力度會進一步強化。
【參考文獻】
[1]趙立平.電子商務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姚開建、雷達.新經濟——迎接新世紀的挑戰〔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3]馬洪,中國市場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