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6 17:04: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代環境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字: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人類中心論;科學技術
作者簡介:劉潔(1989-),女,漢,新疆大學,新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哲學。
1環境問題的由來
環境問題通常指由于人類活動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即所謂次生環境問題。它不包括自然界自身活動而引起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臺風、寒潮、風暴潮、水旱災害等自然災害帶來的環境問題,即原生環境問題。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就不斷地向自然界進行索取,同時引發出環境問題。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也隨之突出。特別是到19世紀中葉,第一次產業革命相繼在各國完成,生產力迅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人類社會活動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擴大,人們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對自然環境干預的能力越來越大,資源消耗和排放廢棄物大量增加。又由于當時人類對于環境及環境保護認識的局限性,致使環境問題發展十分迅速??茖W革命產生,科學技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會發展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也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使人類的環境問題更加突出。
其中中國的經濟發展引人注目,但是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環境狀況令人擔憂。人口膨脹、垃圾增多、交通擁擠、大氣和河流污染,使城市的環境日趨惡化。以烏魯木齊為例,城市二氧化硫和懸浮灰塵造成的大氣污染程度,比美國和加拿大的城市高出多倍。其中,因汽車排放尾氣嚴重,化工廠污染等都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
我們知道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既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環境的改造者。從人類的誕生開始就存在著人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人在利用科學技術認識和改造環境時,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問題源源不斷的產生。所以環境問題,在當今中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和關注。
2人與環境相應相生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在地球環境中生活、發展,人和環境也相應相生。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是人們必須重視的課題。我們已經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環境問題所給我們的懲罰。人與環境的關來具有辯證性質,但我們對它的反思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才逐漸成熟起來?!吧剿徐`,天人和一”“人與天地相應”這是中國傳統中的宇宙觀,不僅說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關系;也表達了環境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人與環境的關系問題是一個古老的課題,自從有了人,就有了人與環境的關系。
馬克思說:“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泵鎸Υ笞匀?,人類常常鐘愛于宣揚自己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而恰恰忽視了自己被動的一面。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現在和將來都離不開自然生態系統整體的平衡與發展。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人類的價值不可能大于自然界的整體價值,人類的發展也只有在保障自然界的完整和繁榮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因此,人類必然與自然界建立起和諧統一的關系。生態環境危機的出現迫使人類重新認識和反思人類與自然之間現存的關系。人們意識到: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和技術問題,要想徹底消除環境危機,我們首先要在思想上樹立以自然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為標志的新的道德觀,通過對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系的研究,為人類的經濟活動提供新的價值導向。現代人類中心論的觀點也存在著某些局限性。它強調道德權利的社會性,反對把道德權利擴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界。它遵循的只是這樣一種原則:人類的行為必須符合自身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因此,自然界的某些物種或存在物要是對人類無益,滅絕了或毀壞了也無妨。如此,人類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對自然界的平衡和完整造成某種傷害。
所以對我們而言,改造自然也必然代表著懲罰我們自己。也就意味著,當代生態危機所要求的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第一是要我們人類自身的進步,人類必須要以一種合理的社會發展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3人類中心論的紛爭
“人類中心主義”,以人類為世界的中心的理論。其含義伴隨著人類對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而產生并不斷變化發展?!叭耸侨f物的尺度”表達了最早的人類中心論思想,它認為個別的人或人類是萬物的尺度,就是把人類作為評價事物的中心。文藝復興時期以后的哲學家提出的大宇宙與小宇宙的學說把人看成小宇宙,認為人反映了整個宇宙,也是人類中心論的表現。
人類中心主義不是也不可能是當代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并不意味著我們在考察當代生態環境問題的各個方面時都可以不考慮人類中心主義,因為雖然人類中心主義與當代生態環境問題的形成無涉,但它對解決當代生態環境問題卻至關重要。不過,我們在這里所要談論的已不再是作為一種世界觀的古代宇宙人類中心主義和中世紀神學人類中心主義,而是作為一種倫理價值觀的現代生態人類中心主義。
生態人類中心主義是作為個人中心主義和群體中心主義的對立面出現的,它的產生,決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根源于人的生物本性,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在出現全球性生態危機的情況下,克服這種生態危機,以便求得繼續生存和發展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誠然,在當代條件下,由于利益分化和私有制占主導地位的情形仍未改變,人類共同利益的形成并不意味著各種特殊的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已經消失,因而也不意味著各種形式的個人中心主義和群體中心主義不再起作用。但是,當代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已經給不同利益主體的行為設置了這樣一個倫理界限,那就是在處理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問題上人們對自身特殊利益的追逐不得損害人類的共同利益,否則,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將不復適宜于人類的繼續生存和發展。在這里,人類的共同利益之所以是一種共同利益,就在于它并不是一種超出各種特殊利益之外或之上并與各種特殊利益抽象對立的東西;它就存在于各種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種特殊利益得以實現的最低限度的保障。當代生態危機的出現在促進人類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時也促動了生態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生,反過來,生態人類中心主義也為解決當代的生態環境問題、克服生態危機提供了唯一現實可行的途徑。生態人類中心主義之所以能夠為解決當代生態環境問題、克服生態危機提供唯一現實可行的途徑,乃是基于它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正確認識。人們在談到人類對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認識時,總喜歡弗洛依德的說法,說哥白尼的日心說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對古代宇宙人類中心主義和中世紀神學人類中心主義的否定是對人類自尊心的兩次沉重打擊。其實,我認為羅素的說法更可取,他曾指出:“科學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觀點的影響有兩個相對的方面:這就是降低和抬高人的地位。從冥想的觀點來看是降低了人;從活動的觀點來看是抬高了人。后者的影響逐步地超過了前者,但這兩方面都有重要性?!?/p>
當然從實踐層面看,盡管它實際上已成為當今世界上環境保護運動的一面唯一可能的旗幟,但環境保護的現實離它應該發揮的作用還有很大的距離??磥?,要解決當代的生態環境問題,還有待于人們正確地理解、評價并在實踐上真正地踐行生態人類中心主義。
4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從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分析,兩者有著共同的目的性,那就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是人類普遍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兩者有著高度的統一性,但也必須看到兩者的差異性、互補性,特別是要看到環境保護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即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先決條件、重要內容。
首先,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在社會發展的初期,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社會同環境之間存在著需要協調發展的規律。直接威脅我們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問題在這種思想的溫床上應運而生。大氣污染、水土流失、能源枯竭、溫室效應等,特別是近幾年的中國,人類活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工業“三廢”污染問題日漸突出,各種化學廢物的隨意排放威脅著生物以及人類安全,廢棄物充斥中國。加上發展過程中,對資源需求的增加而嚴重破壞了地球表層的生態環境。此時,我們社會對環境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意識到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因此,要想謀求繼續發展,必須解決好環境問題,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其次,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如果經濟按以前追求速度的方式持續增長下去,不僅生態資源承受不了這樣的增長結果,而且生態環境也承受不了這樣的發展結果。對我們來講,最大的威脅并不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而是生態系統的脆弱。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種生命非正常的滅亡,都是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要解除人類生存威脅,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刻不容緩,環境保護刻不容緩。也就是說,要發展,首先要從環境入手,不滿足發展所需要的環境這個先決條件,可持續發展就不可能實現。
關鍵詞:大學生 學習環境 環保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3)11-0067-01
21世紀以來,人類的生產力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人類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也更加嚴峻。2013年1月14日,亞洲開發銀行和清華大學聯合一份名為《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提出,盡管中國政府竭盡全力在解決環境問題,但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之中,仍有七個位于中國。中國500個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標準。不僅僅是城市的環境問題嚴重,水資源的污染問題,水土流失問題,資源短缺問題等都在影響著中國綜合實力的進一步發展。改善環境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需要我們一代代不懈的努力。大學生作為當代國家建設者的主力軍,其在各個方面發揮的作用比其他群體強大很多,對社會群體的環保意識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帶動力。讓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對于現在的中國來說已經刻不容緩。
所謂環保意識既包括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認識水平和認知程度,同時也表現在人們為保護環境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系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環保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的培養和實踐才能。[1]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的培養主要通過平時學習生活中的環保知識的接受以及環保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的。大學生學習生活中接受的環保知識包括平時不經意間瀏覽的和學校刻意安排傳授的。校園當中存在大量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如:隨手亂丟手帕紙、煙頭、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隨意踐踏草坪,離開教室不關燈和吊扇等。以上不文明的行為對我們的校園環境造成破壞,顯示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不僅是自身修養能夠決定的,還需要學習環境對其進行相應的引導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大學生在我國已經占到人口總數的3%左右,其對環保責任的認識對我國的環保政策的建立和實施將會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2]。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大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其環保意識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大學生生活中接觸的知識環境也會對其環保意識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調查基于安徽某高校各個專業的學生。用于統計分析學生所學專業對其環保意識存在的影響。本次對該校隨機抽取的一部分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大學生環保意識問卷調查,一方面是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強弱程度,是否具有良好的環保習,是否具有大學生應該具有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另一方面,調查問卷也是對大學生很好的一種提醒形式,通過提醒喚醒大學生心中對環保本有的責任心,引導其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
1.總體上來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整體水平較高。例如,對"自認為環保意識如何?"近40%的同學認為很強。而對于其中的"是否關心環保方面的問題?"93.52%的同學關心或比較關心。而當看到水流不止或房間燈沒關時,有88.27%的同學會立即關掉;而認為與自己無關的同學僅占2.38%。而在"認為個人在環保過程中作用"中,過80%的同學們認為會起到非常大或比較大的作用。在"是否對破壞環境問題表示反感"中,95.84%的同學會非常反感或一般反感。對"禁塑令"的態度問題,有55.26%的同學非常贊同,37.01%的同學會覺得支持但不方便,僅有3.62%的同學反對;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54.86%的同學認為人應順應自然謀求幸福,32.99%的同學認為人應利用自然,不過仍有2.6%的同學認為人應征服自然。在"科技能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中,55.54%的同學認為不太同意。由以上可見,多數同學的環保意識較強,但仍有少部分同學環保意識較低,有待學習和改善。
2.從所學專業與環保有關學院和其他學院的對比上來看,相差不多,與環保專業有關的學院學生的環保意識略高于其他專業的同學。在環保意識一題中,統計的結果相差不大;在見水流燈開是否立刻關上一題中,與環保專業有關的學院的92%要略高于其他學院的88%。而在對環境破壞是否反感一題中,與環保專業有關的學院的63.52%要高于其他學院的55.82%。在人與自然關系一題中,與環保專業有關學院有57.32%的同學認為應順應自然,與其他院的55%接近。整體分析發現,所學專業與環保有關學生的環保意識要略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3.從學環境專業與同個學院內其他非環境專業對比中看,環境專業的環保意識明顯高于其他專業。具體來看,在環保意識一題中,環境學生38.75%認為很強,略高于學院整體的34.26%,但在個人在環保中起到作用大小一題中,認為非常大的資環有39. 74%,遠高于其他專業的29.72%;同樣的,在對污染環境行為是否反感一題中,67.95%的環境同學認為非常反感,遠遠高于其他專業的55.82%。同時,在關于"禁塑令"看法一題中,環境的非常贊同的53.75%也是高于其他專業的46.15%。
二、結語
環境專業同學的環保意識、對環保的關注程度要略強于其他專業,可見平時的專業導論概論的學習是有一定影響的;同時,與環境專業同學院的學生的整體環保意識、環保關注度略高于其他學院的同學,可以認為是在與環境專業同學的交往中的互相影響起到了些許積極作用。但是調查中發現一個普遍性問題,當代大學生在環保實踐方面做得不足,沒用把自己的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到平日的生活當中。今后,對于大學生教育的知識指導實踐方面還有待加強,讓專業知識指導實際行動也是當代教育需要提升的地方。校方也需要組織更多關于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感培養的集體活動或者講座。把國家建設主力軍的綜合素質提升的同時養成社會環境保護責任感,對社會整體的環保意識形成擁有巨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和諧;可持續發展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不僅為人類提供了重要的物質資源,而且還在給予人類物質關懷的同時潛移默化了人類的思想。城市規劃是人類調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雙刃劍”,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很多問題。
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因素,從廣義建筑學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環境的組成因子。然而,在當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城市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環境保護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環境學也成為當代社會的最大顯學。
在人類最為積聚的城市中,也是環境矛盾最為尖銳的地方。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城市規劃,必須融入環境保護學科的相應研究,因此,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研究是基于城市規劃和環境學這兩門交叉學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尋求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環境的新途徑。
從現象上看,城市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由于居住擁擠、公園綠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質量下降上,而這種質量的持續下降又最終導致了城市的衰落。另外,由于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又引發了城市交通擁擠、空氣污染、污水處理、垃圾堆積等一系列城市問題
從本質上看,這些都是由于城市發展過程中對于城市規劃的認識問題所引發的,尤其是表現在城市規劃領域中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質——規?!季帧钡哪J絹硪巹澇鞘?。
所以,在當代的城市化進程中,世界各國的規劃工作者已普遍認識到,以形態環境為基本對象的城市規劃必須同時要考慮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規劃上考慮環境問題,才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并有利于環境的逐步改善。
目前,我國的經濟和城市建設活動空前繁榮,然而,由于在城市規劃和建設領域缺乏相應的環境控制和環境規劃,在許多城市的總體規劃中,對環境保護的論述往往還只停留在各個污染點治理的描述上,這種觀念已無法應付日益復雜的城市環境問題。所以,城市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控制。這樣也直接影響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在城市規劃領域加強對于環境保護方面的理論和控制手段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我們將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應用在這項研究上,重點分析了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建設和諧的環境、和諧的城市,并最終實現天人合一的和諧社會。
1理論基礎
1.1當代城市規劃理論
(1)“反規劃”的思想;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人們應該要考慮保護什么,不是要考慮蓋什么。所謂“反規劃”,就是要考慮哪些東西是不能動的,1000年不能動,1萬年也不能動的。
——俞孔堅
“反規劃”的思想是由北京大學俞孔堅等研究學者提出的,其基本含義是:我們在考慮城市新物質建設的同時,必須要意識到人也需要自然的服務:新鮮的空氣、干凈的水、休閑、體育、審美等等。而這些并不是由我們人造的,而是大自然積累下來的。
“反規劃”的意圖就是:如何先保護大自然的這個生命之樹,而后再思考城市、建筑等,因為,這些都是這個生命之樹下的果實。
(2)“田園城市”與“廣畝城市”:
這兩者是當代生態城思考的基點,也是在城市規劃領域中對于環境保護問題思考的最好體現?!疤飯@城市”是由英國著名城市規劃師霍華德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在于將城市的人造物與自然的環境同時考慮,將城市規劃的人為控制與原初的自然體作為相互等同的因素,以此來控制城市規模及城市土地的利用“廣畝城市”是由建筑師賴特提出的,主要思想在于為單位性因子提供標準的配給,以系統論的觀點來思考城市,用單一的標準結構控制整體城市的環境。
這兩個途徑分別從區域和自身活力的角度形成了城市規劃中對于環境保護的策略,都體現了環境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對于當代的城市規劃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2環境倫理學
在人與動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關系中,存在著一種完整而偉大的倫理,這種倫理雖然尚未被人發現,但它最終將會被人們所認識,并成為人類倫理的延伸和補充??毫無疑問,使人與人的關系文明化是頭等大事。一個人首先必須做到這一點;人類的精神護法為了確保這一點而暫時忽略了對其他存在物的關心,這是無可非議的。這項工作已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可以說是茍日新,日日新。但是,使人與自然的關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們從頭做起。
一一雛克多·雨果
當人類歷史蹣跚進入20世紀中期時,地球自然生態和人類精神生態呈現出重重危機,人與自然關系的諸多問題引發了西方思想文化領域的反思和自省。特別自20世紀70年代始,歷史、哲學、法律、社會學和宗教等很多人文學科的研究,都顯現出“綠色化”態勢。在社會領域,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環境保護運動作為“新社會運動”(NewSocialMovements)的一支,與反戰運動、民權運動、婦女運動等一起席卷歐美,向西方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發起挑戰。改變過去主宰文學研究的“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批評立場,代之以“生態中心主義”的批評。并且在竭力完成一個“朝向以生物為中心的世界觀的轉變”。
回顧整個環境倫理學的發展歷史,其研究的核.心依然是有關“環境身份”的確定問題。身份認同是一切文化的基礎,因而,在環境倫理上有關身份的問題同樣具有著重要的作用。用和諧的理念為環境身份問題設定了全新的歸屬,同時也為城市規劃中有關環境問題的思考指明了新的方向。
2實證基礎——當代城市環境問題的調查
認為單純的物質沒有價值的假定,使人們對待自然和藝術的美缺乏尊敬。當西方世界都市化的過程迅速發展,需要對新的物質環境的美學性進行最精微和最迫切的研究時,認為這類觀念沒有考慮價值的說法達到最??由此產生的兩個惡果是:(1)不顧每一個機體和環境的真正關系;(2)不顧環境的內在價值,而在考慮終極目的時,環境的內在價值是必須充分估計進去的。
——A.N.懷特海
正如懷特海所說的那樣,當代中國的城市化也遭遇著同樣的苦境。以下就是這樣一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和事實:①水體污染: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污水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致使水環境遭到嚴重的影響。全國有監測資料的1200多條河流中,850多條受到污染。②大氣質量嚴重惡化:城市中的工業和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將粉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質排人大氣層,使大氣質量嚴重惡化。而由大氣瀉染引起的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更是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③固體廢物污染: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由于我國的固體廢物露天堆積,全國有2/3的城市處于垃圾的包圍之中。固體廢物到處堆放,不僅有礙觀瞻、侵占土地、傳染疾病,而且在自身嚴重污染環境的同時加劇了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④噪聲污染:隨著我國城市工業、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噪聲擾民的現象愈發突出。本文研究的實踐對策正是基于上述的環境危機,近幾十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并開始運用科學的規劃指導城市建設。結合我國實際,按照“五個統籌”以及環境保護所采用的“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總方針和總戰略,通過在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研究,城市規劃領域中應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對策:(1)城市規劃編制的前期準備應將環境、人口、城市性質、城市規模、城市布局協同考慮。
這些準備工作是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礎,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環境資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態環境、氣象、水文等;城市的社會與經濟狀況,如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等;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如大氣、水體、噪聲的監測資料,固體廢物的來源與歷年累計量,對污染的治理狀況等;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2)城市規劃應同時編制大氣、水、固體廢物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在對水污染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計算最大允許排放量并確定最佳治理方案。根據我國水污染的具體情況,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應該通過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采用少廢、無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資源化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的目的。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環境目標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與處理、處置指標體系并制定最終治理對策。目前我國許多城市處于固體廢物包圍之中,解決固體廢物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的目的是依據城市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城市規模對固體廢物進行回收處理并循環利用。進人新世紀在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中注意“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3)城市規劃編制應將整體環境“區域化”及“節點化”。
關鍵詞: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評價理論 實際應用
近些年來,一些區域經濟在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會有一些問題產生,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區域的環境問題。眾所周知,在對環境造成破壞的過程中,很多情況是一種無意識的,但是卻是非常簡單的,一旦人們發現環境遭到了破壞,想要及時的進行補救,其任務量是巨大的,并且區域的生態環境很可能無法恢復原來的狀態。正因如此,相關環境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于環境的管理工作,這樣區域環境的質量才不會持續惡化。[1]
一、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評價理論概述
21世紀將是中國振興和發展最有利的時期,這個時期將會遇到許多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和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今天和未來,環境問題都是渴求不斷得到發展的需要人類深刻關注的主題。隨著全球性資源及環境問題的加劇,世界各國政府都普遍重視對生態環境的研究,尤其在發展中國家迫切的發展要求、有限的資源承載力與脆弱的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協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尋求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己成為當今科學界所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從傳統地理學對區域自然、社會經濟的描述性評價,發展到今天涉及各生態要素不同尺度的綜合性評價,目前還沒有標準和公認的理論框架,尤其缺少應有的定量化評價方法。[2]
二、理論基礎
1.發展階段
早期局部環境問題的階段,是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人類經歷了從以采集狩獵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種植和養殖為生的定居生活的轉變,人類從完全依賴于大自然的恩賜轉變到自覺利用土地、生物、陸地水體和海洋等自然資源來獲取生存資料,同時隨著人口數量的迅速增加,便開始出現燒荒、墾荒、興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動,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或沼澤化等環境問題。近現代過渡環境問題的階段,工業革命引起的環境問題也開始出現日益復雜化和全球化的特點。當代全球環境問題的階段,南極上空出現的“臭氧洞”開始,人類環境問題發展到當代環境問題階段。
2.評價原理
2.1人地關系原理
人地關系是“指人類社會不停地向前發展,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不斷地擴大和加深改造與利用地理環境,增強適應地理環境的能力,改變地理環境的面貌,同時地理環境也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異。人地關系理論也是地理學最基本的理論,長期以來它左右著地理學的發展。人地關系研究涉及到地理學、環境學、資源學、人口學、生態學、系統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行為學、計算技術、信息工程等一系列學科。人地關系的矛盾可以通過減輕人類對自然界作用力的大小,并對其加以調節,當然生態脆弱區的移民更是緩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
2.2生態學原理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諸如能源緊缺、資源枯竭、人口膨脹、食物短缺、環境退化、生態平衡失調等世界性六大基本問題的解決,都有賴于生態學理論的指導來加以克服和解決。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理論遵循生態學原理的外界進行物質轉化、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其轉化速度和傳遞方向隨著人類開發強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態學原理包括生態系統平衡原理、食物鏈(網)原理、生態因子作用原理三種,以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為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迅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建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194 個,其中國家級226個,省級 733個,地市級396個,縣級839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4822.6萬km2,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4.8%。其中,14個自然保護區列入世界自然遺產,26個自然保護區加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7個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3]
2.3可持續發展
從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內涵可以看出可持續性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自然資源60江河源區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可持續利用、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積極地保護環境,以達到自然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并且不產生環境問題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運用可持續發展的原理來進行系統的調控,以使區域經濟、社會、資源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之間達到一種理想的優化狀態, 實施這一戰略的物質基礎是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合理、高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是保證持續利用、保護環境免遭破壞和污染、特別是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完整性的重要途徑。[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人們過多的重視起經濟利益,從而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忽視,這就使得區域內的環境質量不能達到國家的要求。對此,我國進行了相關規定的調整,對區域內的環境質量進行評價,這種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區域內的環境問題,使得環境質量有所提高。[5]
參考文獻:
[1] 田文鑫,李柞泳,劉偉等.基于指標規范值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灰色聚類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13,39(19).
[2] 鄭新奇,王愛萍.基于RS與GIS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環境科學學報,2014,20(4).
[3] 武曉毅.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理論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
【關鍵詞】秸稈燃燒;可持續發展;環境問題
一、過度燒秸稈致南京重污染
6月10日,昏黃的天空籠罩著整個南京城,給人一種壓抑又不詳的感覺。人們這才發現空氣污染已變本加厲。在戶外,人會感覺到有些喘不過氣。根據監測,10日南京能見度全天都在一公里以下。夜色來臨,黑暗暫時掩蓋了糟糕的天氣,但燈光照射下的霧狀天氣和空氣中淡淡的煙味,時刻在提醒著大家,黃天依舊在。
根據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監測數據,從9日晚上7時開始,南京空氣質量就開始變糟,污染指數的小時瞬時值已達478,在全國120城市中排在倒數第一,呈重度污染狀態,10日下午2時,南京PM10小時瞬時值再次攀到380“高峰”,屬重污染。
空氣中監測出“黑碳”這種物質,意味著又是秸稈焚燒釋放出大量濃煙惹的禍。據衛星遙感影像解譯和現場巡查結果,5月下旬以來,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秸稈焚燒現象,其中,南京、揚州、鎮江以及泰州等地較為嚴重。這樣的秸稈焚燒行為致使上述地區空氣中PM2.5等指標急劇飆升,最高達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屬于嚴重污染水平。
二、“秸稈事件”的影響
今年夏收以來,我省農村焚燒秸稈的現象仍很普遍,不僅嚴重污染了大氣環境,給航空和陸路交通帶來威脅,還引發了多起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近幾天,南京城區每到傍晚時也常會煙霧彌漫,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居民關門閉窗,行人怨聲載道。夏季秸稈焚燒問題再次擺在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面前。
如今,隨著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前用來燒火做飯的秸稈已經被液化氣、煤球所替代。在農作物收割季節,因焚燒秸稈而飄起濃濃的“白霧”,對空氣環境造成污染,容易引發火災,也導致大量的寶貴秸桿資源白白浪費。焚燒秸稈不僅無法利用它的能量,而且會給造成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不利于甚至有礙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三、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就是建立在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的一種發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對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對后代人的發展構成危害??沙掷m發展的概念是在人類深刻認識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能力基礎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環境保護的??沙掷m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內涵:一是需要;二是限制。生態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經濟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手段,社會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的最終目標。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必須與自然協調來謀求持續生存。
四、環境問題的實質
環境問題是指全球環境或區域環境中出現的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現象。環境問題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兩大類。
一是原生環境問題地叫第一環境問題,是由自然環境自身變化引起的,沒有人為因素或很少有人為因素參與。這一類環境問題是自然誘發的,是經過較長時間自然蘊蓄過程之后才發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縱,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況下發生的,并使人類社會遭受一定的損害。這類環境問題包括地震、火山活動、滑坡、泥石流、臺風、洪水、干旱等。
二是次生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作用于周圍環境引起的環境問題,也稱第二環境問題。主要是人類不合理利用資源所引起的環境衰退和工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①環境破壞,又稱生態破壞。主要指人類的社會活動引起的生態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關環境效應,它們導致了環境結構與功能的變化,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例如因過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蓋率銳減,因濫肆捕殺引起許多動物物種瀕臨滅絕,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②環境污染與干擾。環境污染指有害物質或因子進入環境,并在環境中擴散、遷移、轉化,使環境系統的結構性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主要是指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五、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種文明如果把掠奪和征服自然視為自己的價值實現,那么,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的出現就是必不可免的。與以往的歷史相比,人類目前所掌握的技術無疑是最先進的,但是,環境危機不能通過單純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承認技術手段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認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局限性,而是要求我們突破技術決定論的局限,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放在文明轉型和價值重鑄的大背景中來加以思考,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并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
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要調整好人與自然的關系,當代人與后代人的關系,以及當代人之間關系。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首先必須改變當前人類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發展不能僅局限于經濟發展,不能把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更不應對立起來。發展應是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針對“秸稈事件”,環保部門則表示,一旦發生焚燒秸稈污染事件,可以啟動人工降雨等應急干預機制,然而到目前,焚燒秸稈造成的污染仍依靠自然天氣,比如大風、降雨來緩解。然而,焚燒秸稈高發期恰好也是農民收種糧食的農忙期,降雨會影響糧食收割、儲存、播種,因此很難實施。解決秸稈焚燒污染的根本是秸稈的回收利用。一些地方治理秸稈焚燒的做法很切實可行,讓農民朋友嘗到不焚燒秸桿的甜頭,值得借鑒推廣。比如,提高機械農藝技術,將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將秸稈通過沼氣池將其能源轉化,以及在飼料、食用菌開發等方面綜合利用;對秸稈進行回收,送到造紙廠、木炭廠、秸稈發電廠等等,真正讓秸稈“變廢為寶”。這樣做,既為政府解了難,也為農民分了憂,還能讓群眾從中得到實惠,從而徹底杜絕焚燒秸稈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
六、總結
憂慮在蔓延,憂慮在呼喊。可見經濟要持續發展,社會能夠和諧發展,保護好環境是關鍵??沙掷m發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類未來的前途和命運,而且發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長的消費經濟模式,我們要考慮自然的承受能力,以低量消耗自然資源來促進經濟發展,謀求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真切地做到“人與天地相應,人與草木同歸”。
參考文獻
[1]劉南威.自然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548.
[2]李春華.環境科學原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4).
[3]葉文虎.可持續發展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關鍵詞:恩格斯;生態思想;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B1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8-000-01
生態問題是當代全球性問題,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現實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的惡化,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存在偏差。盡管在恩格斯所處的19世紀,環境問題還未凸現,生態危機尚未全面爆發,但恩格斯以其敏銳的眼光,前瞻性地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注意到資本主義大生產和城市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而這些跟我們今天的環境問題根本無法相提并論,研究恩格斯的生態思想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一、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觀點
恩格斯從歷史與實踐的角度,運用辯證思維來闡釋他的生態思想,包括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對財富的認識,對人類行為對環境的破壞的警告,以及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等等。人與自然的有機統一是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強調勞動實踐的生態本質,認為引起生態危機的社會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提出人類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
(一)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
恩格斯認為,人類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和自然界的一體性,堅決摒棄把人類和自然對立起來的觀點,重視人與自然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一方面,自然界是社會的基礎,必須承認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類社會;另一方面,自然界因為社會的存在而改變,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自然越來越表現出“人化自然”的特征。人類屬于自然界,人類是自然之子,不能凌駕于自然界之上。恩格斯告誡說:“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雹偃祟愒谝宰约旱膭趧痈脑熳匀唤纾怪粩噙m應人類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改造自身以適應自然界的發展。
(二)勞動實踐的生態本質
恩格斯認為勞動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核心環節,只有人的實踐,才能產生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勞動,人類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面貌都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人所面對的自然界是人參與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創造、占有和“再生產”的自然界,人類實踐活動的每一步成功都意味著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利用。只有通過正確認識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才能推動人類實踐活動人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辯證統一,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三)生態危機的社會根源
生態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恩格斯主張把生態環境問題放到資本主義社會現實中去考察,強調把人的全面解放與社會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統一起來。恩格斯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尖銳矛盾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矛盾的體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導致不可持續發展的根源,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制度才是生態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制度使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了“兩極對立”的程度。
二、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對當代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啟示
(一)不斷反思,確立人與自然的新型關系
恩格斯的生態文明思想有利于當今人們不斷反思對待自然的態度及行為,以形成人與自然的新型關系。人類必須重新審視、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警惕自然界的“反人化”。人與自然除了存在物質關系,還存在精神關系,包括審美、文化等價值關系以及倫理關系。所以不能單純從功利主義出發,人類除了利用和改造自然,還應對自然負有一定的道德責任,形成人與自然的新型關系,即互利共生、協同進化。人與自然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的。人類屬于自然界,而非自然界的主宰,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二)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資本主義是生態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的本質決定了資本主義不可能停止剝削,因此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社會公平,解決環境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科學發展觀與恩格斯的生態文明思想一脈相承。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與恩格斯生態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強調了人類的延續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觀的最強音,只有始終不渝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夠盡早實現生態文明。
(三)堅持生態治理國際化
如今的環境問題,早已超過一國一區的范圍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難題,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單獨解決生態危機問題。要解決這個全球性問題,就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堅持生態治理的國際化。一方面,發達國家應率先垂范,勇于承擔責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放眼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成本被全世界所分擔。發達國家將國內的重污染產業向欠發達國家轉移的同時,卻不能兌現對發展中國家所做出的環保承諾。生態問題的解決需要把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看得高于狹隘的民族或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國家之間也要不斷加強技術合作和交流??茖W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科學技術成了破壞生態環境的加速器,但隨著科技自身的發展,它也是解決生態危機的最有效手段。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19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關鍵詞: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 對策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n Longlong
( Sh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is the universal problem, this problem i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howing the reason of out of the ordinary, and with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is progressively and thorough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 also is urgent. This paper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ble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近幾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經不僅僅是社會發展的某一環節問題,而是關系全局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
一、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
據統計,我國是世界上環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全國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達4300余萬噸,(其中煙塵約2800萬噸,二氧化硫約1460萬噸);1988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36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68億噸,處理率僅為27%,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相當嚴重。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由解放初期的116萬平方公里擴大到150萬平方公里。據80年代初的不完全統計,環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是690億元,部分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65億元共計955倔元,約占當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的14%左右。從這樣一組數據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我國嚴重的環境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這勢必對我國以后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
二、我國環境問題的原因
1.經濟因素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增長的時期,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這個階段正是生態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時期,因而我國在這一時期承受的生態環境壓力會更為沉重。第一,經濟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惡化。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解放,這種解放刺激了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對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和各行業污染物排放量也會隨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國民經濟尚處在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轉型時期,人們只關注于經濟增長的數字,卻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對資源的掠奪式開發造成環境的極大破壞;我國近年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呈幾何級數增長。第二,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的沖突。市場經濟發展所追求的是高額利潤,是相對少數人的利益,而環境保護則是多數人的利益,二者是對立狀態,法律對這種顯性沖突的社會關系,比較容易做出規范。而我國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經濟利益的主體和環境利益的主體具有統一性。但近年來,我國農村環境惡化尤為明顯,一些鄉鎮企業的農民為“脫貧致富”,寧肯容忍環境污染對國家、所在集體和本人的損害。對此,國家不得不采取強制措施關閉“十五小”企業。但在一定意義上,政府既是沖突調解者,又常成為沖突的一方,違法陣營龐大,法律執行的難度極大。
2.人文社會因素
第一,我國人口眾多,環境的資源壓力大,環境問題與人口有著密切的互為因果的聯系。我國的人口問題是短時期內很難扭轉的最大社會問題之一。人口問題導致了我國資源的絕對短缺,因而往往出現了對資源的無節制開發的現象,這種現象伴隨著驚人的浪費,給我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第二,公眾環保意識普遍較差。目前我們國家的大多數人對于環境問題的客觀狀況缺乏一個清醒的認識,據調查,國民對于環境狀況的判斷大多是態度中庸,無敏感性,對許多根本性的環境問題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社會公眾不愿意主動地去獲取環境知識。
第三,環境問題與貧困等其它的社會問題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惡性循環的趨勢。環境問題在當今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一點,富國的環境問題主要是與污染物相關的環境污染,而窮國環境問題主要是與自然資源相關的環境破壞,前者比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復,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復則要困難的多。我國的環境問題也有類似情況,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經濟發達的地區,環境問題主要以以環境污染為主,如今經過不斷地治理正在不斷有所緩解;而西部相對貧困地區,環境破壞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十分嚴重,且日益呈現出環境問題與貧困同步深化,形成惡性循環的趨勢。
三、現階段應采取的環境保護對策
1.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必然引起傳統的環境保護觀念的轉變。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應當反對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確立預防為主的理念, 在環境資源法律保護方面,應樹立整體環境資源觀, 用整體觀點去看待自然資源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
在加強環境保護執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環境執法責任制,理順各個執法部門之間的關系, 明確各部門的執法責任和權限。對于法律有明確規定而執法不力的, 應該由有關機關予以監督。盡可能地防止行政權力缺位、越位現象的發生。做到執法必嚴, 違法必究。
2.優化能源結構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開發利用清潔、可持續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進步,既要繼續擴大技術引進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國的技術創新水平。在環保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國環保科技的發展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對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的投入,提高了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勵開發和應用有普遍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如潔凈煤、煤層氣利用,綠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們可以效仿,加強環??萍嫉耐度耄铀侪h保產業的發展,不僅得強化環保科技內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還大力培養環??萍既瞬?,滿足對環保產業發展和執法隊伍人員的需求。
3.增強全社會環境意識
在推進中國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時,還需充分認識到公眾在解決環保問題上的力量。首先,要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只有提高了意識,手法,間頓,環保,參與才能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其次,鼓勵公眾與新聞媒體輿論對政府、工業污染大戶等監督,施以壓力才能使環保政策切實。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環保民間組織的興起開始影響到政府決策的形成與實施,并在引導環保節能社會風氣的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