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 16:53: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普法宣傳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結合目前的普法工作,筆者認為,“六五”普法必須嚴格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以構建和諧平安校園為目標,以思維創新為前提,以手段內容創新為基點,以組織機制創新為保障,齊抓共管,全員參與,在把握切入點、增強針對性、立足多元化上下功夫,尋求突破口、找準契合點,切實把“六五”普法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一)、創新普法理念,讓普法成為大學生的內在需要,增強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克服傳統普法思想,打造全新普法理念,把普法工作貫徹落實到整個教學和人才培養上來
嚴格說來,普法不應該只是普法職能部門和普法工作者的事情,它的主體應該也必須是全體大學生,在高校,各職能部門和教學學院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增強法律素質的主要機構,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提高包括法律素養在內的綜合素質,也是每個大學生應該認真面對和努力實現的。每一位大學生既是受教者,又是施教者,即通過普法工作,把法律知識內化到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并外化為日常的尊法、守法、用法、護法行為,以此來感染身邊的同學。相比之下,鮮活的范本更有利于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的傳播。
2、堅持“以人為本”的普法理念,讓普法工作成為大學生的內在需要
對高校來講,普法主體乍一看比較單純,一面是施教者教職員工,一方面是受教者大學生,但具體分析起來,每個受教育者的社會閱歷、知識水平與性格特點等個體情況都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在網絡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更是讓人難以把握。從某種程度上說,普法只有在成為人們的內在需要時,就會對其產生親和力、認同感,從而引發積極的態度來學法用法,反之,就會抵制甚至有對立情緒。
普法教育要承認和重視不同對象人群的個性特征,以滿足受教育者的需要為立足點,按照他們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法律知識需求,在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培養大學生對法律的興趣,對法律知識、法律文化的渴求,從而吸引更多大學生的主動參與,使普法工作有機地融入大學生的生活當中,內在地成為他們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是搞形式、走過場。
(二)創新普法手段,增強普法教育的實效性,提升普法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1、豐富普法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工作
在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普法教育的主要課程,也是宣傳法制思想的主要陣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課程中所列內容還是停留在原有的版本上,文中案例也比較陳舊,已經滿足不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需要,這也是相當部分學生不愿學習這門課程的原因所在,因此,要加快普法教學內容改革的步伐,搭建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把當前大學生較為關心的事件作為案例進行深入的法律知識剖析,此外,還要把國家最新出臺的教育制度和政策、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就業政策,新修訂的《物權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和法規穿插到課堂之中,并把它列入期末測評的考核內容。
此外,普法工作還要處理好重點和難點的關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普法工作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有選擇、有區分、分層次,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普法工作,避免沒有重點,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2、創新普法教育形式,增強藝術性
在以往的普法工作中,傳統的“擺(擺攤法律咨詢)、講(講法制課)、賽(法律知識競賽)、考(法律知識考試)”等方式在一定的時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社會思想觀念的變化,公眾對普法形式的需求日益多樣化。
如今的“90”后被公認為“叛逆”的一代,他們的知識面更加廣闊,個性也十分張揚,行為容易走極端,傳統枯燥的說教式普法教育對他們絲毫沒有吸引力,而“用事實說話”的實地參觀學習效果更受他們歡迎。因此,我們要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強普法內容的趣味性、娛樂性和藝術性,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說教與熏陶相結合,法理與情理相結合,寓教于樂。對于他們的普法教育再沿用傳統的灌輸模式已經不合時宜,應積極探索能夠為他們所接受和歡迎的手段和形式,開發新穎的途徑,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根據他們的需要和心理特點開展普法教育。
當前,網絡論壇、博客、微博、播客以及QQ是大學生最喜歡使用的信息交換媒介,普法工作者可以通過開通自己的博客或微博,利用網絡與大學生進行交流,開展普法宣傳,與原來的說教方式相比,這種方式雖然采取匿名交流,但交流的過程就是法制思想的傳遞過程,不管交流的雙方身份地位如何,他們都可以就某一個話題闡述自己的觀點。
此外,還可以探索以普法知識辯論賽賽、班級精品班會、形象大賽為載體,以爭創先進團支部、文明班級為抓手,把普法工作融入其中;舉辦“遠離”、“不闖紅燈”、“低碳我們在行動”等簽字承諾活動,引導青年學生自覺遵紀守法,爭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以每年12月4日的“全國法制宣傳日”為載體,在全校開展“法制宣傳周”或“宣傳月”活動,通過講法制故事、舉辦法律討論會、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模式法庭”等形式,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自覺地接受教育6;把課堂教育與新聞媒體、信息網絡、聲像、文字等實物載體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報紙、廣播及電視媒體,播放普法宣傳片,打造多形式推進、立體化覆蓋的法律傳播體系;組織學生到執法現場或監獄進行現場參觀學習,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等。
(三)創新組織機制,為普法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創新領導機制,樹立普法工作權威
建立權威高效的領導機制是做好普法工作的關鍵。因此,高校普法教育工作首先要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隊伍,成立由校領導親自掛帥,校屬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切實組織實施“六五”普法工作,普法工作不僅僅掛在嘴邊還要放在心上,領導小組不僅是普法的倡導者,更是普法的踐行者,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辦事,此外還要經常聽取匯報,進行監督檢查,解決普法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2、創新普法工作運行機制,實現普法工作有序開展
經過多年的普法教育實踐,在學校已普遍建立了組織保障、評估考核、目標管理等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校黨委領導、紀檢監察監督、職能部門實施、全校各部門齊抓共管、全體大學生普遍參與的普法工作機制。
在這個機制中,校保衛處與黨委宣傳部是牽頭機關,負責組織實施整個學校的普法宣傳;校屬各單位與教學學院負責具體實施本部門大學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并做好與保衛處、黨委宣傳部的溝通交流;校工會和紀委監察部門負責監督,就大學生的需求和普法效果進行調查研究,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饋給執行部門;全校大學生是普法工作的對象和參與主體,他們對普法工作的支持度、參與的積極性如何直接關系的普法工作的成效,因此要廣泛動員大學生們參與到普法教育宣傳中來,在全校形成人人學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氛圍,從而實現普法工作的有序開展。
3、建立普法專項經費,確保普法工作順利進行
邀請法律專家來校講學、開展現場普法教學都需要一定的活動經費,沒有一定數量的經費保障,普法工作就很難進行??v觀國內高校,相當大部分沒有普法教育經費使用的明確規定,普法費用使用和管理的隨機性比較強,這樣不利于普法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此,高校要結合自身特點和發展情況,在學??傮w教育經費開支中單列普法經費支出,并建立明確可行的經費管理辦法,加強經費使用情況管理,確保普法工作必要的活動經費。
4、強化監察監督機制,保障普法工作取得實效
校工會、紀檢監察部門是維護大學生權益的主要部門,要充分發揮它們在監督校屬各單位依法辦事情況、普法專項經費使用情況、校內違法亂紀情況監督中的作用,保持高壓態勢,杜絕校園違法事件發生;發揮好校園網、校報、校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校內媒體在弘揚真善美,鞭策假惡丑中的作用,積極宣傳報道普法教育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設立大學生權益維護中心,建立大學生自己的維權組織,保障大學生能夠依法享有的權益;設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舉報電話、電子郵箱和收件箱,暢通渠道,切實保障大學生正當維護權益,有效維護普法工作成果。
5、完善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
普法工作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于有沒有適用的考查評估機制。評估機制的設計要破除原有的普法考試單一模式,建立一套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以普法工作實際效果為依據,普法考試與實地考查相結合,突出普法實效的考評實施辦法,并使之常態化。從普法工作思路是否妥當、內容是否豐富、形式是否多樣、措施有無創新著手,突破原有普法的條條框框,在更大的范圍內考查普法實效,設立考評明細表,結合考查結果進行加權比較,評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把考評結果進行全校通報,并作為全校部門年終綜合評比的重要指標,對做的比較好的單位進行一定的獎勵,對普法宣教不力的部門責令通報批評,對相關責任人作出一定的處罰。
總策劃書
一. 活動名稱:法制盛會
二. 活動背景:12·4全國法制宣傳日至今已走過十個春秋,中國的法制正 朝向健全有序的方向發展,各部門法都在不斷完善,如今法律的制定修改都在朝向有利于國計民生的方 向發展。雖然公民的許多權利都得到了維護,但仍有一些人的權利受損,而且找不到合法有效的手段解決,我們的維權路正在進行。
三. 活動目的:
為了弘揚法制精神,宣傳依法治國,增強市民與學生的法律意識,了解國家的法律方針和政策,使更多的人知法、守法,學會用法律武器解決問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使其知道自己行為是否合理正當。也是為了給大學生解決疑惑,當其權利受到侵害時應當學則用何種手段解決問題
同時為了繁榮我校園文化活動,樹立學校在市民中的良好形象,宣傳木鋒法學社,提高知名度,給同學們提供更多的法律實踐機會。
四.活動內容:
1.法律案例互動:12月4日于生活廣場舉行,面向全體大學生,了解目前大學生知法狀況。
2.萬人簽名:12月4日于生活廣場舉行以“弘揚憲法精神,構建法治校園”為主題的萬人簽名活動,體現大學生對法治的關心,及對中國法制建設的信心、決心。
3.西清法制公園行:由社長帶領部長和部分部員到石家莊市西清法制公園進行普法宣傳,幫助市民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弘揚法治文化,傳播法治文明”為主題的萬人簽名活動。
4.與市司法局合作:在西清法制公園幫助市司法局進行普法宣傳活動。
5.模擬法庭:木鋒法學社成員參加,針對刑事案件開展庭審現場,使部員提前接觸感受訴訟程序。
6.觀看法制電影:組織木鋒全體社員觀看法制電影,使大家對法律產生興趣,激發大家的學習法律的激情,使其正確面對自己的人生,學習其中的真諦。
7.意見征集:12月4日在生活廣場進行意見征集,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人之狀況以及對我社團建設的意見和要求,集百家之言,促我木鋒發展。
五.活動所需:1.“高校詐騙案件的預防措施”的宣傳材料、活動宣傳展牌
2.萬人簽名條幅、簽字筆、中性筆、紙張
3.模擬法庭、服裝道具
4.帳篷三個、桌椅八套、
六.活動注意事項:1.各不按照分工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顒尤缙陧樌M行
2.活動進行過程中對各種設施進行保護
3.活動過程中各部組織好成員、明確分工、團結合作。
法制宣傳 萬人簽名
策劃書
一. 活動名稱、時間、地點
活動名稱:萬人簽名
活動時間:12月4日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思品教學;設計與實施
一、教學項目的選取
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3個學分48個學時,為了更好地貫徹《思品》課的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素質及情感目標,我們在學院《思品》教學改革共分了11個教學項目,分別是《順境或逆境更有利于人生的成長》辯論比賽;大學生心理健康微電影拍攝;“愛國,責任,行動”專題討論;創新的改革精神-沙龍形式;中國優秀傳統道德動漫制作;以“為人民服務與人民幣服務是否矛盾”為題組織辯論賽;社會公德話劇表演;誠信-小品;以“大學生當保姆是人才貶值還是擇業創新”為題舉行辯論比賽;“12.4”普法宣傳;司法援助項目。
二、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與實施方法
1.《我的大學》演講
(1)認識大學
正確認識大學的能力;正確度過大學生活的能力;理解大學的特征;理解大學能帶給我們什么;掌握怎么樣才能有一個精彩的大學生活。方法為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個人反思及個人實踐日記。
(2)認識自己
克服自卑,樹立信心的能力;了解我的優缺點;把握自己的理想。方法為心理測量,個人簡短職業規劃與個人總結。
(3)總結全面發展及人個成才的目標
使學生具備科學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能力;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及意義。方法為個人準備演講稿;分組選定參加演講的選手和個人演講(共四組,每組3個人)
2.《順境或逆境更有利于人生的成長》辯論比賽
(1)辯論比賽
通過本項目使同學們認識到人生中須有克服困難的能力、具備腳踏實地心理素質的能力、具備“抗失敗”等方面的能力;讓學生何謂理想;理解何謂人生目標;理解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結合的巨大作用;理解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之間的重要關系。方法為分兩隊進行辯論及教師點評。
(2)邀請成功學長進行互動
方法為學長進行主題演講,現場交流與現場互動,觀看飄柔廣告及泰國足球廣告。
(3)觀看微軟、谷哥等世界級公司的視頻
方法為觀看視頻,老師講解寫觀后感。課后觀看《士兵突擊》。
3.大學生心理健康微電影拍攝
(1)健康的戀愛心理方面的微電影
具備心理調適能力;理解正確的戀愛觀;了解家庭美德圍繞“你愛對方很深,對方卻向你提出了分手,你怎么辦”等方面進行。方法為拍攝微視頻-微電影。
4.“愛國,責任,行動”專題討論
(1)討論愛國主義
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求異能力及善于表達的能力;理解愛國主義的三層含義;理解愛國主義的實質;方法為圍繞教師給定的PPT上的關于中外對愛國主義的定義進行討論,再時進行錄音及視頻攝制。
(2)討論:如何理國
理解我們應有愛國熱情,但應理國;理解我們最好的愛國方式是好好學習,掌握本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方法為圍繞抵制日貨等進行討論,同時錄音及視頻攝制。
5.創新的改革精神-沙龍形式
(1)沙龍
培養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其理解創新的含義;掌握怎么樣才能有創新思維。方法為分享世界上關于創新的卓越案例。圍繞什么是創新;怎么樣才能有創新思維等展開討論。
6.中國優秀傳統道德動漫制作
(1)動漫制作
培養學生制作簡單動漫的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讓其了解我國優秀道德傳統、了解道德是一個中性詞。方法為分四個小組,每組上臺展示,要求PPT上的圖片能動,有字幕,有聲音。
7.以“為人民服務與人民幣服務是否矛盾”為題組織辯論賽
(1)辯論比賽
培養學生具備服務他人及社會的心理品質與職業能力;使其掌握市場經濟的含義、經濟學的研究視角;理解在市場經濟及法制社會中為人民服務與為人民幣服務并不矛盾方法為分兩組進行辯論,主持人介紹規則,辯論40分鐘左右,教師總結與點評。
8.社會公德話劇表演
(1)誠信-小品
(2)分三個主題進行,分別是差的例子,好的例子及小品
培養學生資料搜集能力,材料編撰能力及表演能力,使其了解社會公德的含義、掌握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了解網絡道德的要求。方法為分四組進行話劇表演。
9.以“大學生當保姆是人才貶值還是擇業創新”為題舉行辯論比賽
(1)辯論賽
培養學生的辯論能力,使其具備先就業再擇業的職業素養;培養其競爭與合作的能力;使其理解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在艱苦中鍛煉,在實踐中成才;讓其知道各類型職業資格證書;了解職場現狀,方法為分兩組進行辯論,主持人介紹規則,辯論40分鐘左右,教師總結與點評。
(2)提升就業競爭力方法的講座
邀請聯英人才市場人力資源部辦公室主任助理進課堂,講座時間45分鐘,互動交流40分鐘。
10.“12.4”普法宣傳(制作宣傳小冊子,小組出代表參加)
(1)制作宣傳小冊子,進行普法宣傳,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與基本的法律素養,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法律體系;理解民主法制的內涵;理解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觀念方法為分四組制作小冊子,普法宣傳時每組出四個代表參加。
11.司法援助項目(小明在深圳的2012年)
關鍵詞:法治理念 大學生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69-01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法律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學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2014年黨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法治中國”新時代,必將為促進高職院校普法教育的科學發展、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內涵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要努力做到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努力成為一名合格學生。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合格且具有創新性、復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證,是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對于宏觀層面的國家建設發展和微觀層面的高校依法治教具有根本目的和重大意義我們必須給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視。
2014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高度重視法治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因此在高職學生群體中大力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據不完全統計,到2008年底,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超過1200所,占全國高??倲?0%左右,高職在校生超過1300萬,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008中國法治報告》指出:“當今中國,普及法律知識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行動。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大學生占人口比例將逐步提高,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達到40%”。2007年初,全國普法辦公室下發了《2007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到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普法“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工地、進企業”的法律六進活動,同時要求各地要大力創新法制宣傳的方式方法。
高職院校學生普法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應該培養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為高職學生普法的重點。首先,職業院校法治宣傳課時不足。高職院校法律教育的目標不明確,法律教育與日常專業課教學的長期分離等因素導致職業院校不重視普法課的開展。職業院校在教學中普遍重視自身專業課的課堂建設,從資金、人員、硬件、培訓上看都是優先投入的,而作為非專業課的法制課教學就被一些學校和部門領導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點綴,最后的結果就是在職業技能的教學中隨便上幾次所謂法律課敷衍了事,應景湊數。從教學時間上來看,根本無法滿足普法的效果草草了事。所謂普法課堂只能留下太多遺憾。
其次,職業院校普法缺乏專門教材?,F在職業院校的各種職業技能類教材層出不窮,但是沒有一套適合當代高職學生思想和生活切身經歷的質量較高,貼近生活的實用普法讀物。目前陜西省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采用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材是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紀高職高專系列規劃教材中的一本。但是在此書中思想道德部分比重很大,法治法規的部分偏少,且章節安排基本非??亢?,缺少貼切高職生的貼切將來職業工作中的法制宣傳內容。
再次,職業院校普法缺少專門人才。高職院?;径计赜诩寄苄腿瞬诺呐囵B,職業院校的教師普遍工科和理科出身較多,從教職工的數量來看技能專業型人才很多,但是社會科學類的教師較少。在社科部門的教師懂得法律知識,擁有法律從業資格證書或者有法學功底的就更少了。這無形中從人才隊伍的建設上就使得職業院校在普法的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人才不足的現狀使得職業院校對高職學生普法宣傳熱情不高。所以高職院校必須鍵全法制教育機構和加強法制教育隊伍的建設,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以法律課、德育課教師為骨干的法律人才隊伍
最后,高職院校普法理念必須徹底轉變。很多職業院校也大力開展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普法宣傳,可是最終感覺是做了各種展板,各種班會,但是職業學院的學生似乎法治觀念并沒有提高,還是頻繁的犯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甚至法盲類的學生還是在身邊層出不窮。這是為什么呢?那是因為,我們僅僅就普法而普法,把普法當成了一項政治任務去簡單的完成,沒有從深層次去認識到高職學生法治觀念的內心信仰的建立才是長期建立法治國家的根本。法治的根基在于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在于真誠的相信,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中,法治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規則的正能量。
在高等職業院校里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壯大推進國家法制化的中堅、骨干力量,促進國民法治意識的提高,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指引下,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日常法治宣傳工作要在學校內部大力弘揚法律至上,倡導基本的道德規范,扶正祛邪,揚善懲惡,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要特別教育廣大職業技術學生,尤其是自認為掌握技術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高職學生,任何人的成才不光技術好,本領強,更為重要的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依法作為,在任何工作崗位都要切實牢記法律至上的公平正義,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掌握了專業技能的高職學生也應該懂法,守法,學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生活中的糾紛和矛盾,要不斷思考自己能為依法治國做些什么,讓法治成為一種信仰,讓思想轉變為行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進依法治國,用自己的努力和奮斗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 張淑玲.大學生法律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法學雜志,2002(1):72-73.
關鍵詞 農村普法教育 模式 法治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選擇拿起法律這一武器來保護自己。開展普法教育,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擁有這件武器,并在適當的時候捍衛自己的權利。如果能夠調動農民的主觀性和積極性,將組織安排學法變為自己要求學法的好氛圍,充分認識法律的權威、行使自己的權力,就能促進農村普法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社會穩定、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一、普法教育現實背景
眾所周知,農村“普法”工作歷來是我國普法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它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構建的大局。準確了解和掌握目前農村普法存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對進一步做好農村普法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2年7月1日至5日,筆者所在的武漢東湖學院暑期實踐隊希望隊一行10人前往桃花山鎮進行主題為“關注農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的普法活動,通過走訪農戶、沿街發放問卷調查表、采訪當地政府和學校等眾多形式對當地的普法教育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當我們深入到學校、家庭、村委會的訪問調查中才體會到農村普法的緊迫性。在現實普法教育工作中,由于普法形式單調、條文枯燥,很多人都認為法律條文難學難記,提不起興趣,結果普法教育就成了下毛毛雨,不能入腦入耳,雖已普法,但仍是法盲。因此,普法教育不應拘于形式、單調灌輸,而應多樣化地調動普法對象的積極性。
二、“單向+群內”模式
(一)“單向”模式。
簡單來說,普法教育就是有一定法律知識的人向缺乏法律知識的人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以提高該人群的法律素養。目前的普法教育,主要由官方機構(政府、公安局、各宣傳、司法機關等)和民間組織(學者、學校、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大學生等)對青少年學生、農村村民等人群實施。
(二)“群內”模式。
群內“內部循環”,即各人群內部相互傳遞法律信息,交換法律知識,加深人們對相關法律的印象,將法律知識與法律精神深入思想之中。
將“單向”與“群內”的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積極發揮法律宣傳的作用,在普法的“鏈條”上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進一步提高法律知識在公民中的“知曉率”,真正做到讓人們“知”法。
三、對現存農村普法教育模式的思考
雖然部分地區在普法形式上不斷創新,比如“律師進社區”、“一村一法一顧問”、“百場庭審萬人聽”等新穎形式,大大提高了普法教育的效果,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普法教育難以落實深化。
1、受傳統人治思想的束縛,多數干部群眾對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部分農民習慣了歷史傳統的生活習慣和做法。
2、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干部群眾越來越看重物質利益和經濟效益,并以此作為看問題、辦事情、論成敗的慣用標準,對普法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3、現實社會存在著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現象,導致廣大農民群眾對法律喪失信心,挫傷學法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普法對象特殊性,開展針對性不強。
農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有從業結構多元化和居住生活分散化的特點,普法教育對象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層次性,而受人員、事前準備、時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具體的普法活動必會存在局限性。以桃花山鎮為例,當地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家中的大多為老弱病幼,這些人的文化層次相對更低。要想解決農村普法教育的開展針對性不強的現象,達到普法教育的預期目的,必須進行有的放矢地普法教育,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具體的普法方案。
(三)農村普法教育的形式、方法仍需改善。
目前,農村普法教育大多時候還是采取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宣傳資料等形式,方法簡單,形式單一,往往造成農村居民只知法律名稱而不知其內容的情況。至于分發的宣傳資料,有的只是摘印了一些條條綱綱或簡單的回答,實用性不夠強;有的內容詳細,但普法對象未必能看懂,不易達到預期效果。
四、對加強農村普法教育的建議
(一)提高思想覺悟,轉變普法觀點。
鄉鎮領導干部既是農村普法教育的重要組織者,也是普法教育的重點對象。必須將普法教育工作搬上重要的議事日程,轉變普法教育同經濟工作對立的觀念。
(二)結合具體實際,貼近普法對象。
針對農村居民難以集中進行普法教育的情況,可以根據其生產規律,農忙時抓自學,農閑時區分不同普法對象分期分批地組織學習。針對數量龐大的外出務工人員,政府可以在其歸鄉時,對其集中進行綜合性座談會,或組織普法人員上門慰問等多種形式來進行普法教育,還可以在外出務工人員聚集的地方設立維權機構,為他們提供及時的法律幫助。
(三)革新普法教育形式,增強普法實用性。
充分發揮中小學校在農村普法教育中的輻射作用,把普法內容編寫成易懂易記的順口溜、三字經,由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培養“小小普法員”,讓他們課余背誦給父母和他人聽,使家長和學生都受到普法教育。還可結合農民群眾實際,按照“需要什么學習什么”的原則,開展“菜單式”的法制宣傳教育,確保群眾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桐鄉市法宣辦.面向農民群眾 傳播法律知識 構筑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新模式.2008.4.30
一、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培養合格學生
要積極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觀,提高教育水平。學校教育要做到“三個結合一個聯系”,即:加強法制教育必須同落實普法工作相結合;加強法制教育必須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相結合;法制教育必須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要密切學校同家長、社區的聯系。
1.加強法制教育必須同落實普法工作相結合。按照國家的普法規劃,要以教材為載體,把法制教育納入課堂教育,主要學習與青少年有關的法律法規,如《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國旗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處罰法》等。
2.開展內容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由學校組織播放法制教育電視片、電影或者專題廣播,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組織有獎征文,組織模擬法庭演練,開辦法制宣傳園地,制作圖文并茂的黑板報、墻報和宣傳欄;印發普法宣傳材料,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形式,與當地街道司法辦、法庭和公安派出所結成友好共建單位,利用每年的法制宣傳日,配合司法行政主管部門上街開展法律咨詢活動,參觀監獄或者勞教所進行現場警示教育,旁聽法院有關刑事、民事、經濟和行政案件的開放審理活動,聘請有辦案經驗的公、檢、法人員和律師開辦法制講座,深入淺出,以案析法。可向家長印發宣傳材料,讓學生送法回家,與父母共學法,開展“爭當守法公民”主題實踐活動??衫霉澕偃战M織學生充當小警察,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學習交通法的基本常識,從小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
3.學校法制教育必須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要堅持把思想道德品質放在首位,把德育教育落到實處。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每位教師都應當是德育工作者,真正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學校既要關心品學兼優的尖子生,又要更多地關愛落后學生。在具體工作中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學校的法制教育必須長期化、制度化。二是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任何違法犯罪都是從不遵守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開始的,學校要抓住青少年品德、個性、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思想道德和社會公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努力提高教師的法律素質,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文明執教。四是定期聘請醫院醫生來校進行健康教育,開通心理咨詢熱線,主要解答《青春期的生理衛生》和《青春期的心理衛生》知識,加強學生自我保健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增強心理素質。
二、以家庭教育為主渠道,養成良好習慣
要努力提高家長素質,不斷改進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素質會影響子女的素質,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易走上歧途?!白硬唤?,父之過”,據統計父母離異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家庭要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給青少年兒童以潛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家長要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不讓學生登陸黃色網站,不打電腦游戲,不長時間地看電視或者上網QQ聊天,引導子女把課余時間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學習或者體育活動中去。家長要多學習、少應酬,提高自身素質和法制意識,培養高雅的興趣愛好,注重言傳身教,與子女建立平等的關系,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認真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系,共同關注子女的成長。
三、以社會教育為主格局,優化學習環境
社會各界、各有關部門要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形成社會教育的框架體系,認真貫徹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綜治委、政法、工商、文化、教育主管部門要統一協調,聯合行動,綜合執法,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力度。要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學校周邊200米以內的游戲廳、臺球室、網吧和商貿攤點等場所進行必要的清理整頓,該關閉的堅決關閉,對其它不健康的娛樂場所要從嚴管理、規范運作,禁止未成年人進入公共娛樂場所。共青團、“關工委”、工會、街道、社區居委會等團體組織要向青少年伸出熱情的雙手,多層次、全方位地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使青少年在溫暖的集體中接受教育和鍛煉,茁壯成長,成為國家有用之材。
四、創新形式為主題曲,形成新亮點
1.法制宣傳教育氛圍不濃有的學校雖然制訂了完善的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卻由于缺乏法律學習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法制社會實踐活動,并不能夠引起師生足夠關注。學校開展的法制宣傳教育,通常只是局限于偶爾開展法制報告、模擬法庭、法律咨詢、普法考試,制作板報、橫幅標語等,形式主義嚴重。大學生的課外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但是缺少法律社團活動和組織,普法工作沒有常態化開展,沒有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法制宣傳教育的氛圍,致使學生積極性不高,法制宣傳教育收效甚微。
2.法制宣傳教育地位不獨立在我國現行的高校教育教學實踐中,法制宣傳教育一般都從屬于德育教育,仍然作為學校德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專門的普法課程和教材,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非法律專業的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只是在大一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中獲得。而該門課教材總共七章,有關法律知識的部分只有兩章多一點,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德育教育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42個學時,能夠分配給法律部分的課時少得可憐,只有9個學時,法制教育完全只是德育教育的一個補充。在區區9個學時內讓學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增加多少法律素養幾乎是不可能的,更難以讓學生樹立法制觀念。
3.法制宣傳教育師資力量薄弱高校的法制宣傳教育大多倚重學校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師資一般都是由社科部教師、輔導員或者政工干部擔任。他們的專業絕大多數都不是法律專業畢業,他們實際掌握的法律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限,特別是對新近出臺的有關法律了解更少,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刻,法律實踐經驗少,很難結合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對法律知識作深入淺出的講解,通常只能照本宣科,難以讓學生真正領會到學習法律對建設法治國家和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意義,法制教育效果低。
二、高校法制宣傳教育實施途徑
1.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認識思想認識是行動的先導,沒有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地位、目的和作用等的清醒認識,無視法律素質的重要性,學校教育實踐仍然沿用原來的人才培養模式,就不會有法制宣傳教育實際工作上的重視和落實,就必然影響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因此,高校黨政領導必須要深刻認識到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認識到它是學校黨務和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依法治校、構建和諧文明校園的基礎,是促進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各項工作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這項工作納入工作日程,把它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來對待,切實抓緊抓好。
2.建立法制宣傳教育專職領導機構法制宣傳教育不僅需要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產生影響,營造氛圍,更需要注重日常潛移默化和點滴滲透的宣傳教育工作。因此,應當成立由高校黨政主要領導和各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設立常務辦事機構,指定專人專職負責日常法制宣傳教育協調工作,各基層單位也要建立相應組織。這些組織機構,要明確分工、任務和職責,將法制宣傳工作作為日常抓不懈的核心工作,保證法制宣傳教育任務的落實,進而提高高校廣大干部和師生的法律素質。
3.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師資和經費保障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高校法制宣傳教育的關鍵。高校應當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法制宣傳教育師資隊伍,這些教師不僅要深諳教育規律,而且還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養。這支隊伍的組成,可以包括社科部講授法律基礎課的教師,法制宣傳教育專職領導機構的工作人員,各基層單位從事法制宣傳教育的人員,工會、共青團中從事法制宣傳教育的人員等。不同的學校根據自身的條件,還可以邀請校外一些優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者來學校指導工作,聘請一些法律專家來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講座等,壯大高校法制宣傳教育師資隊伍。這樣,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當水準的精干的專、兼職法制宣傳教育師資隊伍。學校應當在年度經費預算中設立法制宣傳教育專項經費,購置教材、圖片、音像制品等普法教育資料以及必需的宣傳設備,保障普法師資和骨干的培訓經費,確保法制宣傳教育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4.拓展法制宣傳教育形式法制宣傳教育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有獎征文、法制演講、辯論賽、專題論壇、知識競賽、案例分析會、法律節目演出以及旁聽法院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等活動,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如今,人們生活已進入了數字和網絡時代,影視、網絡等傳媒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優勢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比如,我們首先可以運用校園網絡資源創設普法宣傳教育網站,網站欄目的內容設計涵蓋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制度與案例等各方面,定期更新,并通過學校服務器與中國普法網、省級普法網等建立鏈接,傳播更多法制宣傳教育信息,同時組織師生參與“中國普法”官方微博法律知識競賽等方面的普法教育活動。再有,在法律基礎課時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法制題材影視片,利用中央電視臺制作的今日說法、普法欄目劇等欄目中相關的內容,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效果,加深對法律條文的理解。另外,還可以利用高校的廣播、校報、學報等各類媒體辦好普法節目、專欄,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