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 16:53: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風險與風險管理概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與課程的特點,因地制宜,通過科學的復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鑒于全國注會考試選拔性的特點,其各科考試都要求全面客觀地反映教材及其考試大綱的要求,要全面考核考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分析問題的能力和作為注冊會計師所具備的實際執業能力,因此,首先要明確注會考試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的命題特點,結合往年考試情況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供參考:
(一)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緊密圍繞大綱要求從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出發??紤]到本科目作為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實際情況。考生要注意難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冊會計師所需的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相關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從去年本科目試題的情況來看,它基本涵蓋了考試大綱所確定的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兩個部分的考試范圍,并且這兩部分的內容比重大體適當(相對而言,公司戰略的比重略微大一點)。試題對每一部分的重點掌握得當,較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戰略、風險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內容。這主要體現在對基本概念、名詞術語等方面的命題上,側重運用性的知識點考察,如對swot分析法的考察、內部控制的理解和運用、風險類型等等,他們占試題基礎部分的比重較大,這一點從客觀試題中看得非常明顯。
(二)重視知識理解、實際應用及職業能力需要。同時聯系實際這一點相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運用而言,是較有難度的,它測試考生是否具有成為一名注冊會計師的基本執業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形成和發揮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它既包括有無堅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全面的掌握知識,更主要的是測試了考生具備運用基礎知識判斷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試題的難度是遞進的,它們一般體現在是否能具有從所提供的試題信息中識別相關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些試題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話”內容表述,但細細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們略微高于教材??忌趶土曋校肱囵B一種發現問題,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認認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試大綱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夠以合適的角色并根據這一角色的要求,用簡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議、觀點和意見,也是考察學生的一個能力。許多試題實際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關知識以及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和掌握相關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在簡答題、綜合題中是較為明顯的,這些試題要求考生經過所學知識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實踐經驗、較強的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將很難準確、全面地發現存在的問題。
(三)掌握新知識、新內容,實現知識更新的需求堅持終身學習,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是對注冊會計師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因技術不斷變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質要求之一。時代的要求給注冊會計師及時更新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特別是相關領域所涉及的新知識,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強、涉及學科較多的課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試題對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試中對新知識、新內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試題也占據了一定的比重,如結合金融危機、人民幣和美元匯率等出的一些題目體現了這一特點,這些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較強,對于上述問題的解答將會變得比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試中,還特別強調考察考生能否綜合運用多種知識和技能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掌握合理學習方法的建議
結合考試大綱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題,可以看到本科目對于考生的知識能力可以分為由低到高的三個等級,由易到難分別是:專業知識能力、基本應用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從本年度的試題構成來看,也體現了這樣的安排。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識構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擴展一樣,三層圓代表知識核心、知識中層和知識的外層。如圖1所示。筆者認為,這三種能力的測試中,較多的是第二種能力的測試,其次是第三種能力的測試,第一種能力的測試比重并不是很高??梢灶A見,隨著以后注冊會計師考試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這個趨勢還會加強。雖然從表面來看,《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相對于其他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課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這門課程并非易事,其困難主要體現在實踐和應用上。如何在實踐中提升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的境界、意識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為較好地掌握該門課程,建議采用學習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礎理論知識考生在復習中要注意結合案例,來理解每章的相關知識和理論,并做到融會貫通。把知識點能夠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進行堆積搭配,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審視、分析和思考。長期下去,堅持不懈,相信考生對教材基本知識點的掌握一定會與日俱增,不斷提高的。
(二)梳理和總結各章要點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各章考試大綱要求及習題能夠認真練習,要針對各章的知識點,對每章內容進行梳理、回顧和總結。
(三)重視案例
(一)風險理論概述
風險是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是人們在活動中遭遇危險、受損失或傷害的可能性或機會,是人們對不確定性的一種主觀的、個人的預見,或偏離預期目標的可能結果。ISO將風險管理的定義為:旨在引導和控制企業風險的協調活動。
(二)風險管理的作用
1.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項目實施成功率;
2.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項目實施團隊的容錯能力;
3.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有利于確定日常工作重點。
二、企業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投資主要風險點識別
(一)經營風險
1.產品結構風險。產品結構越單一,對經營結果影響越大,企業整體運營風險越高。
2.原材料供應風險。原材料結構、供應商構成越單一,投資風險越高。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應著重界定為市場價格、供需關系、心理因素等。市場風險主要來源于市場預測不科學、市場定位不準確、對競爭對手了解不足。
(三)技術風險
1.新技術(新工藝)不成熟的風險;
2.技術創新失敗的風險;
3.產生知識產權糾紛的風險。
(四)質量風險
1.過程控制的風險;
2.采購外協部件的質量風險;
3.不滿足市場準入資質認證的風險。
(五)資金投向風險
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最大的資金投向風險為銷售能力可能跟不上生產能力擴大的風險。如果公司銷售隊伍、營銷網絡建設滯后于生產能力的擴大,將對資金的投資回報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六)管理風險
1.組織模式風險
在松散的組織模式下,總部對人、財、物的控制能力較低,導致管理風險加大。
2.激勵和約束機制風險
尤其是對企業核心人員的激勵和約束不足,導致項目實施穩定性降低風險變高。
(七)財務風險
Ross,westerfield和Jrdan認為債務籌資會增加股東的風險,使用債務籌資所產生的這部分額外風險稱為公司股東的財務風險。更寬泛地講,財務風險包括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以及由于使用財務杠桿而導致的每股收益變動。
(八)政策性風險
1.行業政策變動風險
國家對企業所投資項目的行業持鼓勵還是限制態度,決定了行業的整體發展能力。
2.稅收政策變動風險
國家稅收政策對項目的稅后利潤具有極大的影響(見表1)。
三、生產能力建設項目投資的風險應對
(一)全過程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貫穿項目全過程的重要任務,在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持續進行風險控制主要包括五個階段:
1.風險管理規劃:是在項目啟動之前或者實施初期統觀項目全局的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的思考、分析和規劃。
2.風險識別:使用風險識別方法和工具對項目全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識別,并形成風險識別清單。
3.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評價和估量,其主要任務是確定風險發生的概率與后果,通過風險評估,可對該風險的經濟意義及風險管理的費/效分析進行評價。
4.風險應對:風險應對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接受、風險控制等。
5.風險監控:風險監控包含有對風險發生的監控和對風險管理的監控,前者是監視和控制之前已識別的風險源,后者是對執行風險管理的組織以及采用技術措施的再監控(如圖1)。
(二)敏感性分析
?目實施前應加大敏感性分析,逐一識別主要敏感性因素,主要包括銷售單價、銷售數量、經營成本、投資成本等因素。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項目在營運過程中風險因素發生變化后項目整體效益變動,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定基替代法是測定比較差異成因的一種定量方法,分別用預計值替代標準以測定各因素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SAF=A/A/F/F
A/A:評價指標的變動比率
F/F:不確定因素的變化率
SAF>0表示評價指標與不確定性因素同方向變化
【關鍵詞】 鐵路 電務段 風險管理
一、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概述
1、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內容。鐵路的電務段的安全風險控制就是指對有可能產生人員的傷亡以及經濟損失的風險進行識別以及做出評價的過程。對風險進行識別以及評價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實現。鐵路的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包括以下幾點基本的內容:風險估計、風險評價、風險監控以及風險的識別,對在鐵路電務段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測定和識別,并且通過收集到的數據建立起合適的風險控制體系以及監管體系,用來保證鐵路電務段的安全、穩定的運營。對于傳統風險管理方法都是在意外發生之后才進行風險的控制以及方法的改善。在鐵路系統完全實行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就是根據實際的鐵路安全環境進行結合,并且使用科學方法進行風險的識別、風險的轉移、風險的消除、風險的監控等。
2、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意義。對于鐵路電務段的安全風險控制不僅僅是改變了傳統的方法以及只關注結果不注重過程的模式。通過對鐵路電務段進行風險的控制可以實現安全工作的預見性、降低人員以及財產的損失。并且在對鐵路電務段進行安全風險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點點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對鐵路電務段進行安全的風險控制可以逐漸地實現全員的、全方位的、全過程的以及全覆蓋的管理。其次就是通過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可以穩穩的掌握工作人員、風險管理、使用設備以及環境等風險要素,從現實角度出發來說鐵路電務段的實行可以牢牢把住人員的管控進行分層次和分崗位的措施來進行風險的控制。全體干部職工要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及本崗位的安全風險控制點、控制措施和管理標準,以達到解除風險和降低其他有害因素的目標。
二、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的現場控制與規避
1、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的現場控制。鐵路電務段在進行安全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對于現場的控制極為重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對電務段進行風險的識別以及控制。在鐵路電務段進行安全的風險控制必須完善鐵路電務段的安全系統的建設,以達到對出現的各種突況進行及時的現場處理。在電務段還需要設立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在現場突況下進行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最小化的處理。
2、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的規避。通過鐵路電務段的安全風險控制系統下,在通過檢查發現風險時必須進行風險的消除以及杜絕隱患的再次發生,在風險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不斷地把風險降到最低、健全風險管理系統全面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
三、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措施
1、打造安全風險管理文化。通過對安全意識的不斷強化,結合乘車人員一起防范風險的發生。因此,鐵路總公司需要通過列車廣播以及可以用到的手段進行安全意識的宣傳教育手段,在車站以及列車廣播進行現場的宣傳安全教育活動,使安全意識不斷的深入人心,使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斷強化。同時要加強路外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列車廣播、派發安全宣傳冊以及車站對旅客進行安全教育,使旅客也能更深入了解鐵路電務設備的重要性以及電務工作模式,從而防范由于人為對設備的損害導致危險情況的發生。
2、強化安全風險管理基礎。對于安全管理基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到對安全風險管理的強化工作的關鍵,前提是必須建立和完善系統、完整的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并且相關的部門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現實的、穩定的和長遠的進行規劃。在這套安全風險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對開始實施直到落實完畢的全過程中不斷進行制度的規范以及完善,強烈反對制度與實際情況相分開,用來保證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法律漏洞可以被利用。
3、建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由于在當前階段鐵路電務系統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沒有完全的完善,這點對于安全風險管理的工作導致很多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需要構建一種構建安全風險管理制度用來彌補體系不足帶來的不良影響。這套制度包括:管理層、基礎工作層等。通過設立和不斷地健全作業的流程,用來實現鐵路電務段的安全風險以及保障措施,不斷的降低鐵路電務系統的安全隱患。
4、提高安全風險應急能力。鐵路電務系統需要不斷的提高安全風險應急能力,用來化解安全風險隱患,不斷完善應急處理能力是鐵路電務段提高安全風險應急能力的根本所在。在鐵路電務系統面對突發的事件時,不能只靠管理手段進行避免,因此在構建良好的安全風險應急能力顯示十分的重要。鐵路電務系統在進行增強職工安全風險意識的同時也需要對工作人員的現場處理能力進行培訓,以解決面對突發的各種情況。
四、結論
這篇文章淺談了鐵路電務段安全風險管理,通過對鐵路電務段的風險管理概述以及鐵路電務段的風險管理措施進行了闡述。不斷地完善鐵路電務段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進而避免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導致的重大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在鐵路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更多的是需要對鐵路電務段的安全不斷地強化,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代俊德.鐵路電務段管理現代化的目標和選擇[j].財經科學,2010,(02):
關鍵詞:風險評估;報告;內控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0-00-01
風險評估工作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相互促進、有機結合,是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識別企業各業務單元、各項重要經營活動及其重要業務流程中的風險,并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進行分析、評價和應對的過程。
總體而言,風險評估報告的結構至少應包括四部分內容:其一,企業情況概述,本部分就企業風險評估項目背景、定位與目標、理念與方案三大內容進行概括與總結,便于報告使用者理解本次風險評估工作的基本目標與方法;其二,風險評估實施過程,本部分是整個風險與內控體系建設工作的起點,旨在構建一個具有代表性又有擴展性的通用風險管理標準,從風險管理知識宣傳、風險分類與定義、風險評估標準三大方面初步構建企業風險管理基礎平臺;其三,識別企業面臨的重大風險,根據風險調查問卷和風險調研訪談,識別出企業面臨的重大風險,以供企業管理層參考;其四,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結合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包括風險管理組織結構設置、職能設置、工作流程及工作防范建議。
以上四部分在風險評估報告中層層推進,構成完整的風險評估過程,以下作詳細說明。
一、風險評估項目概述
(一)風險評估項目背景
本部分重點介紹企業的成立、發展沿革,行業背景,分子公司情況以及業務架構、組織結構等。編制企業風險評估報告的重要意義在于企業管理層希望借助風險評估項目,有效識別和評估影響本企業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內外部風險源,并通過健全重大風險的應對與管控機制,有效地平衡好風險與收益,提高企業風險防范能力,從而防范和降低各類風險對企業經營的沖擊,為企業實現戰略和經營目標保駕護航。
(二)關于風險評估項目定位與目標
風險評估項目旨在達成三大目標:其一,建立風險管理基礎,構建一個具有代表性又有擴展性的通用風險管理標準,統一企業的風險管理語言和標準;其二,明確重大風險領域,采用全面梳理與重點分析相結合的方式,識別和分析企業戰略、經營、財務與合規領域中的重大風險,協助管理層統一對風險的認識;其三,團隊能力建設與知識培養,加強和提高企業總部和各業務群管理團隊對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度和認知,最大程度實現知識轉移。
二、風險評估項目實施過程
(一)關于判斷風險分類與定義
應從企業戰略出發,參考COSO內部控制整合框架、行業風險數據庫以及企業的風險管理實務,并結合企業的戰略目標、實際情況等因素,建立適用于本企業的風險數據模型(即風險地圖),從戰略風險、運營風險、合規風險及財務風險四大方面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類和定義,從而為統一公司的風險管理語言奠定基礎。
(二)關于設立風險評估標準
為了對上述四大類風險的重要性進行評定并據此明確風險管理的優先次序和資源配置方向,應從風險發生可能性和風險影響程度兩個維度建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評估標準,以反映風險發生可能性由極低至極高,和風險影響程度由極輕微至災難性的不同等級。
(三)關于實施風險評估過程
為了協助管理層更好地理解和評估風險,應以風險數據庫和評估標準為基礎,通過風險調查問卷的發放、收集與統計,風險調研與風險訪談等多種形式,在企業總部和業務群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通過上述工作,不僅協助企業管理層評估重大風險領域所在,而且還能分析其可能影響的戰略及經營目標,從而為企業明確風險責任,改進相關重點業務領域中的風險管控措施明確方向。
三、針對企業風險評估的調研結果
結合風險調查問卷與風險調研訪談的結果,企業管理層對影響本企業戰略和經營目標實現的眾多風險進行客觀評估,并由此明確前幾大風險的優先次序。這些風險可能是:產業(產品)戰略和多元化、戰略規劃、市場營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公司高層的基調、品牌及聲譽管理、銷售模式、客戶結構風險、人力資源規劃及政策、組織結構等等。這些風險并不是獨立存在,在實際經營環境中,各類風險往往互相影響、互相牽制,共同對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產生影響。為此,還應對上述重大風險及其內在關系進行相應的邏輯分析,以協助管理層梳理各項重大風險之間的關系。
四、企業風險管理體系搭建
一套成熟完善的風險管理框架包括戰略(目標)、風險以及流程與控制。企業戰略處于企業管理及風險管理體系的最高層,是企業風險管理以及流程內控建設的出發點,風險管理體系必須緊緊圍繞企業戰略。風險則是影響企業戰略管理體系的實施與戰略目標達成的不確定因素,企業需要將外部環境、內部經營與戰略目標進行對比,以識別出影響企業戰略的重要風險。企業流程與管控體系則是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落腳點,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從企業的流程、制度等管控體系中識別出影響,并從風險管理體系的制度及流程建立風險應對措施。
(一)風險管理體系現狀分析
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通常由業務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組成的“三道防線”共同構成。通常,企業均能初步搭建起風險管控體系的三道防線,如:1.各業務部門負責關注各業務領域內的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降低風險;2.企業管理部負責公司運營風險管理,對運營風險進行預警和控制,為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風險分析;3.審計監察部主要負責集團的財務審計、經營活動審計及其他專項審計。
(二)風險管理工作規劃
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密切相關,相輔相成,沒有完善配套的內控體系,風險管理就如同紙上談兵、空中樓閣;而缺少風險管理的內控體系建設,會由于缺乏足夠的針對性而效率低下、浪費資源。
無論是《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或是COSO ERM模型,都將企業的目標分為四大類別,包括:戰略目標、經營目標、財務目標和合規目標。風險是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不確定性,而內部控制則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因此,企業有目標就會有風險,而針對每個風險就會有相應的內部控制,以管理風險,從而合理保證目標的實現。
風險評估項目實施過程中,應協助企業初步搭建結合先進理論基礎、契合企業實際情況、符合國家監管要求的內部控制體系框架,將風險匹配到內控體系框架,并完成對該體系框架的評估、梳理和建設工作。
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開展風險管理工作,逐步完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依據風險分層管理、分類管理和集中管理的要求,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另外,在充分考慮企業規模以及業務發展需要的基礎上,針對近期及未來風險管理工作的重點,提出相應的參考及建議。如:完善企業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中各管理層級的崗位職責。完善三道防線,其一,各風險責任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風險責任人、風險聯絡員等;其二,風險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風險管理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建議由總裁、執行總裁等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整體風險管理工作,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風險管理部門,負責各業務部門風險管理工作的協調;其三,審計監督工作,審計監察部應對風險管理進行審查和評價,對風險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即對風險管理過程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給出評價意見;審查和評價重大風險的評估和管理是否適當,將評價結果向審計委員會匯報。
風險評估工作結束后,形成風險評估報告,反映企業的風險及其分布狀況,為領導決策提供支持。通過風險辨識、風險分析及風險評價,形成風險評估初步結果后,就風險評估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向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征求意見,并根據反饋的意見,調整、修正企業的風險評估結果,編寫出企業的風險評估報告,上報風險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進行審議。
參考文獻:
[1]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
【關鍵詞】 高校發展; 財務風險; ERM方法; 盟動整合
一、當前高校發展與財務風險現狀概述
近30年來,我國高校利用負債籌資進行基本建設,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大眾化教育。據統計,全國大學從10年前的1 000所左右發展到2010年的2 723所,在校人數從1998年擴招前的108萬人發展到2010年的3 105萬人,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9.8%提高到2010年的24.2% 。與此同時,“負債經營”已成為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征。業內人士稱,全國高校貸款總額從2007年的2 000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2 500億元以上。一些高校舉債達30多億元,個別高校的資產負債率已達到60%~70%,甚至有的高校已資不抵債。迅猛發展和豪華校園以及“貸款辦學”背后隱藏著高校巨額債務,高校財務管理面臨著諸如融資、投資、信貸、信用、現金流、內控等諸多風險,一些高校財務風險已轉化為財務危機。據一些專家分析,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如果高校的投融資渠道不能發生重大變化,銀行貸款仍將是我國高校發展建設的重要經費來源。這意味著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既迫切又艱巨,迫使我們從創新和縱深高度對高校財務風險管理進行多維思考與實踐探索,明確新思路,尋求新路徑,研究新舉措。
二、ERM及其國內外應用概述
ER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企業風險管理)泛指一個實體的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實施、適用于戰略制訂和整個組織范圍的程序,該程序用于識別可能影響該實體的事件,管理風險使之處于其偏好范圍之內,并為實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ERM實際上是對企業內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分析、評價,并適時采取有效方法進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來綜合處理風險,以實現財務安全保障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ERM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迅速興起的一種新的風險管理模式,由美國5個職業會計團體經過4年多潛心研究的科研成果。
ERM在美國被廣泛運用,在世界許多國家被視為風險管理標桿,加拿大控制標準委員會內部控制框架、英國Cadbury報告、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SAC控制框架、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信息與相關技術控制目標等都以ERM作為參照模板。
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2002)、證監會的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2003)、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的內部審計準則――內部控制(2003)等與ERM融會貫通。2006年6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要求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企業貫徹執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及渤海銀行等也前后啟動了ERM項目。此外,ERM被廣泛應用于大中型企業(集團)。
1999年全國高校擴招政策,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建立的五年一輪的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制度,客觀上促使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為適應發展之需,基建項目大干快上,項目投資越來越多,資金缺口越來越大,貸款額度越來越高,債務包袱越來越重,財務風險越來越高,從而使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教育高層管理者及財務人員面臨的重大而迫切的實際問題。據研究分析,高校較多運用傳統模式實施財務風險管理,把現代先進技術方法ERM應用于研究解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理論體系和實踐機制的成果較少。
三、基于ERM的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路徑
企業界和學術界對ERM的作用與界定一直存在分歧,對ERM與傳統風險管理模式之間的認識也分歧很大。但筆者跟蹤研究分析認為,ERM在揚棄傳統風險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不但對企業而且對高校風險管理理念和實踐是一次重大突破與轉型,將對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豐富和發展高校財務管理體系;另一方面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作為現代先進技術方法ERM,企圖有效應用于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就必須另辟蹊徑,有異于傳統風險管理模式。
(一)科學構建ERM的基本框架
在COSO目標、層次和要素的基礎上,高校采用ERM方法,科學構建高校財務風險管理ERM的基本框架。
1.明確目標
一是合規目標,即滿足利益相關者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二是報告目標,即及時向高校管理頂層或利益相關者披露風險報告,以供高校領導班子決策參考,或滿足利益相關者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的要求;三是運行(企業稱營運)目標,即運用ERM方法提高高等教育資源配置與運用的效率和效果,提高資金使用率和財務安全度;四是戰略目標,即ERM方法目標與高校發展戰略融會貫通,為高校發展戰略規劃提供決策支持與財力保障。
2.整合要素
基于COSO框架下的ERM構成要素是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響應、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這八要素緊密聯系,處于互動循環中。要發揮COSO框架下ERM的先進技術效應,就必須整合各要素的功能,保證ERM系統處于良性運行狀態。
3.層次推進
在高校內部機構、所附屬二層機構、業務單位和部門,通過簽訂和執行風險管理目標責任制,層層推進,促進高校整體正常有序運行,實現對預期風險的全面有效監控,對潛在風險的及時掌控與化解。
(二)樹立創新的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理念
根據高校辦學規模、財務狀況、風險管理人員尤其是頂層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素質,以及國家對高等教育政策及環境影響,創新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理念。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目標設定不僅僅是被動地降低顯性風險與損失,而且要從高校整體視角高度關注和積極應對各種各樣的隱性風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與轉化關系,以實現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最優化和財務管理績效化。
(三)完善高校治理結構,優化風險管理環境
內部環境包括組織的風險管理理念、偏好、道德觀和營運環境,是塑造組織ERM的重要因素,也受ERM運行實施的影響。高校風險管理需要良好的內部環境作支撐,而良好的內部環境則源于完善的高校治理結構。建立黨務領導、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互動協調、各司其職“教授治?!焙汀懊裰鞴芾怼钡默F代大學制度,創立大學理事會,改造董事會,強化監理會,在高校內部構筑決策、執行、監督和評價彼此分離又相互制衡的治理機制,對決策者權利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評價,充分發揮理事會、董事會和監理會制定有關整體建設發展規劃、審核批準經費預算和投資項目的功能作用以及對學校運行情況監督,減少或杜絕高校盲目發展和巨額融資,從而降低高校財務風險。完善的高校治理結構有利于高校風險管理目標設定、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的有效執行,最終有利于實施高校財務風險管理。
(四)創新風險管理手段
ERM下,高校財務風險管理不應偏重于風險識別和評價以及簡單的限額管理手段,而是通過開發風險管理組合,充分利用網絡系統和P-S(多指標綜合評價法)、AHP(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XBRL(網絡財務報告)等現代先進方法與技術,借助規劃管理、戰略管理、項目管理、投融資管理以及預算管理、政府集中采購、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管理工具,加強內部控制,實施多元化風險管理模式,以改善和強化高校自身風險管理。比如,通過項目預算管理,以績效預算為目標,加強項目融資控制,嚴格按照項目預算確定的支出項目、標準、范圍、額度以及時間組織項目資金,以維護項目預算的約束性、嚴肅性和有效性,杜絕高校盲目發展和巨額債務的現象發生。
(五)實施盟動整合風險管理
高等教育擴招既給高校帶來迅猛發展的良好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投融資、規劃戰略、管理等風險的多樣化和復雜性,對風險管理的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響應、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控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高校頂層決策者站在全局的角度高瞻遠矚,對高校內部各個層次的教學科研管理的業務部門和業務環節各種各樣的風險進行通盤分析研究與全過程風險管理監控,創建風險管理集中化系統數據庫和信息共享系統,設立風險管理動態跟蹤監控系統,建立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風險管理績效評價機制,實施動態聯盟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以實現風險管理最優化目的。
(六)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
文化其實是一種約束,約束人們不要做不該做的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明,而文明就是一種強大的文化力量。企業(高校)文化不但使企業(高校)組織具備不斷改進的能力,而且使員工個人職業生涯全面發展與企業(高校)整體目標融合,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對企業(高校)成功至關重要。同樣,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對于高校風險管理成功不可或缺。正如美國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CEO兼總裁迷內漢姆所說的“董事會和高管層創造的公司(風險)文化是最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在積極創建風險管理文化的同時,還要堅持不懈地對教職工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白為什么這樣做,而且讓他們自覺地意識到風險管理是學校日常運行的一個中心部分,讓他們以各種各樣方式的參與到ERM項目過程中,才能建立真正高效的ERM。
四、結語
現代科學管理方法ERM與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式具有質的差異,它是對傳統風險管理模式的揚棄,是企業風險管理理念和實踐的一次重大轉型。目前,ERM在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認同。但是,ERM在改善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并最終化解財務風險、實現優化財務戰略決策方面仍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需要社會各界專家學者不斷探索和深入研究。面對高等教育投資日益多元化和高校巨額債務背后隱藏著巨大財務風險的社會熱點問題,社會各界對高校監管要求和對高校債務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的要求尤其是要求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制度,迫使高校必須強化和改善財務風險管理。運用ERM研究高校財務風險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理論和會計實踐的一次大膽嘗試與創新,有待專家學者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201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N].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11-07-06.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問題;應對措施;探討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02
引言
當前我國在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地改善,但是在某些方面仍舊存在較大不足,制約了養老保險基金效用的有效發揮,因此,全面分析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一、養老保險基金概述
養老保險基金也可以稱為退休基金,是我養老保險制度可以實現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就是員工在工作一定年限之后退休自雇主所獲得之給付。能夠采用定期給付或者一次給付的方式。養老保險基金是一種專用基金,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性。實行養老保險基金是一種確保社會穩定和推動經濟發展的社會政策。社會成員均是養老保險基金的使用對象,在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給付、籌集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不論在具體實施環節還是在管理過程中均體現了政府或者社會行為。
其次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儲蓄性。養老保險基金是一種個人賬戶預籌,通過儲備的方式在未來養老時可以使用。
第三,養老保險基金的互。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勞動者養老風險,實現社會互助。
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存在問題
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是養老保險基金從最初的收繳到最終的支付過程中,因為其中涉及到的管理環節較多,管理效率較低、管理主體較多、管理層次較低等方面因素影響而出現的風險。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主要表現在基金管理不能實現預定目標,無法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當前在進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個人賬戶“空賬”運行
當前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從傳統的現收現付制度轉變為統賬結合制度,在這個過程中,養老保險基金中所含的隱形契約被廢除,傳統的職工投入到收益的模式被打破,導致很多老人賬戶出現了資金積累為零的情況,從而使這部分由隱性契約所形成的隱性負債顯性化。政府打算由現收現付融資的社會統籌資金來償還隱性債務,其收入主要來自企業繳費。此外,在對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時,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資金管理方式是混賬管理,那么若社會統籌繳費小于離退休職工所需要領導的養老金時,個人賬戶基金就會被直接挪用,那么結果不但使企業和在職職工同時承擔退休職工養老金的支付和在職職工自己未來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積累的雙重任務,還導致在職職工按照全新養老保險基金制度繳納的個人賬戶由于被挪用而出現了“空賬”的情況。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截住到2016年底,養老保險基金個人賬戶出現“空賬”的數額已經超過了九千億元,并且表現出較快地增長態勢。隨著“空賬”數額的不斷積累,將會給養老保險基金帶來較大的風險,還會直接影響到當前參保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基金的積極性。
2.養老保險基金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法律手段較為薄弱
現階段,國內養老保險基金制度已經基本形成,國務院下發的相關條例和文件是其主要參考標準。從當前國內養老保險基金發展需要來分析,養老保險基金總體法律化程度還比較低,主要表現為:養老保險基金法律制度并未形成統一的規定,適用范圍較為有限,導致養老保險基金覆蓋面積較小,養老保險基金并沒有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對于養老保險基金具體實行過程中也并沒有更高層次的法律進行參考,導致養老保險基金在實行過程中法律責任制度不夠完善,法律效力較低。由于法律制度不夠完善的影響,導致養老保險基金在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其中出現了較多不透明的管理機制,暗箱操作、資金流失等問題時有發生。而養老保險基金如何運行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基本常識,對于其全面了解公眾有著不可爭議的權利,這也可以增強公眾對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的監督,從而增強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效力。
3.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依據較為欠缺,不能形成有效合力
當前國內在進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時,現行法律法規對于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監督總體較為分散,很多社會保障監督機構在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很多問題仍舊沒有完善的法律進行參考,對于出現的騙取、冒領、拖欠養老保險基金的行為相關的制裁措施也不夠給力。在對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勞動保證部門、審計部門、財政監督部門并沒有形成合力,多頭監督、各自為政的情況普遍存在,降低了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協調效果。這樣不僅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還增多了被查企業的實際工作量。此外,在進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風險管理部門的上下級在信息共享方面不夠完善,風險管理協調性較差的問題普遍存在。例如:在對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進行行政監督時,若財政部門和社保部門并沒有形成合力,那么對于財政賬戶的實際操控情況較難完全掌握。
4.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所用技術手段結合程度較低
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在進行風險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只有各種風險管理手段得到有效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多數情況是,所用的手段往往僅僅為其中的一部分。例如,若在進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時,內部控制措施使用較多,那么外部監管往往缺失嚴重,而外部監督和內部控制均是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的根本;再如,在進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管理時,外部審計工作通常采用抽樣的方式進行,而抽樣方式僅僅是眾多方式的一種,其在風險管理過程中也有自身的風險。
關鍵詞: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源控制
1引言
保障安全是電力企業健康發展的生命線,是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和前提。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探討事故發生必然與偶然的關系,經過大量事故統計分析提出了300∶29∶1法則的冰山理論,在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中體現為,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膳碌氖菍撛谛允鹿屎翢o覺察,或是麻木不仁,結果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則”的目的是通過對事故成因的分析讓人們少走彎路,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在潛在事故風險的源頭控制上著手,減少事故發生幾率至可接受程度,是安全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是電力企業安全管理的發展方向。
2電力企業風險源辨識
2.1 電力企業風險源管控的意義
辨識風險是實現風險管理的基礎,建立有效的生產作業過程風險評估準則,實現有效的風險源辨識,逐步改善人機料法環,應用規范、動態、系統的方法去識別及評估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實現風險的超前控制,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程度,進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標準是提升安全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點。
2.2 電力生產風險源評估的方法
電力生產作業具有顯著的多專業、多工種特點,決定了風險因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來,如電氣設備多、高溫高壓設備多、危化品及廢料多、勢能設備多、特種設備多等。
2.2.1 電力生產風險分類
(1) 通過對電力企業生產作業過程中接觸的直接風險因子進行排列集合,危害類別包括物理危害、化學危害、機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機工效危害、社會/心理危害、行為危害、環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個類型。
(2) 電力企業生產作業對上述九個類型的風險接觸,在特定條件下引起暴露就會觸發安全生產事故或事件,依電力企業事故事件的分類可將風險源劃分為電力企業的五類風險,分別為人身風險、電網風險、設備風險、環境與職業健康風險、社會影響風險,其中,前四類風險都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產生社會影響風險。
2.2.2 電力生產風險辨識和量化
(1) 事故因果連鎖論指出導致傷亡事故的各種原因及與事故間的關系,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所謂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那些曾經引起過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為,或機械、物質的狀態,它們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在不斷的變化。
(2) 風險辨識應全面考慮生產條件的各種變化因素:人員、作業環境、電網結構及運行方式、生產設備及設備參數、作業方式、新技術和新工藝等。為此,電力企業應基于危害辨識進行風險的評估,實施基準風險評估、基于問題的風險評估、持續的風險評估。
(3) 對風險辨識和量化過程進行閉環管控,形成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風險評估流程:確定風險評估的對象;危害辨識;定風險描述;確定風險種類和范疇;查找可能暴露于風險的人員設備及其他信息;列舉控制風險的現有措施;分析危害轉化為風險的可能性、頻率和后果的嚴重性;量化風險結果并劃分風險等級;對不可接受的風險制訂控制措施;評估所制訂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經濟性;風險評估結果和合理控制措施的審核;制訂后續行動建議。
(4) 風險源評估成果應建立風險概述進行綜合應用,風險概述應包括危害名稱及信息描述、風險值及排序、可能暴露于風險的人員設備及其他信息、現有及建議控制措施、措施的經濟性和有效性判斷、執行要求等信息。
3 電力生產風險源控制
(1)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控制措施,制訂措施時充分考慮以下因素:可行性與適用性、可操作性、經濟性、資源保障、控制措施可能帶來的新風險。
(2) 選擇風險控制方法的優先法則依次為:消除/終止、替代(含運行方式改變)、轉移、工程(改造、修理等)、隔離、行政管理(改變程序、檢查、保養及培訓等)、個人防護。
(3) 根據風險性質選擇最有效形成預防效果的風險控制途徑進行分別控制:屬于管理措施的融入到管理制度/標準;屬于作業過程執行的措施融入到作業指導書、“兩票”等作業標準;屬于維修改造的納入技改檢修項目計劃;屬于完善電網結構的納入電網規劃和建設;屬于檢查維護的納入日常生產工作計劃;屬于教育培訓的納入培訓計劃等。
(4) 應對風險源控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延伸應用,使用風險概述指導人力資源優化組合、企業流程制度標準的制定與修訂、指導風險控制、指導員工培訓等。
4 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文化
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針對企業生產過程的安全問題,從控制安全生產風險出發,即通過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量化、風險控制、風險概述等幾個重要環節,達到減少或降低風險因子,合理運用有效的資源,通過有效管理和運作,實現人機料法環的和諧,逐步發展為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文化。強化安全監督以治標,建立基于風險管控的企業規章、流程和標準,構建體系化的企業風險管理模型以治本,是建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文化的必由之路。
4.1 正確處理安全與質量和進度、多種經營的關系
堅持綜合治理,全面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必須把安全工作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切安全管理活動都必須把抓事故預防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4.2 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
樹立以保護生產作業人員為中心,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在設計新工藝、構思新技術時,在源頭上預防和消除各種環境與職業健康風險因素。為員工創造清晰、安全的工作環境。
4.3 突出人的主導作用
人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人是機器的主宰,人的行為與文化觀念緊密相連,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員工知險避險的意識和能力,使之更準確地預知事故,掌握防御事故的主動權,實現預防事故的目的。
4.4 深入安全教育和業務培訓
要圍繞管理工作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學習安全文化。組織員工以開展安全講座研討,開展勞動競賽,安全技能比武等不同方式,幫助員工解決標準化操作和反習慣性違章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特別要重視事故災害的心理反應訓練,不斷提高員工預防事故的能力。
4.5 正確履行安全管理職能
正確履行企業安全管理決策職能、教育職能、組織職能、監督職能、獎懲職能、預測職能、指揮職能。通過管理者和管理機構的影響和控制,促進“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的落實,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是對企業履行安全管理職能的基本要求。
5結束語
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控制摒棄安全生產管理的資源最大化,以風險評估和控制為核心,從關注事后分析與控制向強調事前風險分析預控轉變,解決安全生產中“管什么、怎么管”的現實問題,促進安全生產風險的可控與在控,創建和諧綠色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科學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