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 16:53: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安全管理類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職教育 管理類專業 頂崗實習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引導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
高職院校設有眾多的專業,各自針對的社會服務對象不同,不同行業的不同專業,對于學生的頂崗實習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要求。特別是服務于所有行業的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反而是頂崗實習最難做的一個專業。本文就管理類學生頂崗實習的現狀和管理問題進行探討。
二、高職管理類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
(一)頂崗實習時間安排
1. 頂崗實習安排在第6學期。不同的高職院校,有著不同的教學大綱,對于學生頂崗實習的時間安排,大部分學校都會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第6學期進行,與畢業實習一起完成。這種安排,能減少學校對學生實習管理中的很多問題,但對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利。在前5個學期的教學進程中,使學生失去了提前認識企業、認識社會的機會,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實踐知識有脫節,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真正掌握。
2. 頂崗實習安排在第3學期。根據管理類專業的特點,有些學校把學生頂崗實習時間安排在第3學期,如果班級較多,則分第3學期、第4學期分別進行。相比安排在第6學期,增加了學生社會實習的時間,從原來的半年增加到一年。使學生在進入專業課教學以前就有了半年企業實習的經驗,有利于專業課程的教學。
3. 頂崗實習分段安排,多次進行。各校沒有統一的模式,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進行短期的頂崗實習,分多次進行。好處是靈活機動,有針對性,頂崗實習目的明確;不利的是實際操作不容易,較難安排實習單位、實習崗位。
(二)頂崗實習的企業類型與頂崗實習的內容
1. 頂崗實習的企業類型:生產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對于學校主要安排學生在這二類型企業實習,能與社會實際接觸,也符合將來畢業后的就業企業及崗位。
2. 學生在生產型企業實習的內容:企業的規章制度、組織結構、生產管理、產品質量、人力資源管理等。
3. 學生在服務型企業實習的內容:企業的規章制度、組織結構、服務質量、人力資源管理、客戶協調等。
(三)頂崗實習的任務
(1)企業認知:熟悉實習企業基本操作知識和操作要求、各項技術規范和工作流程;在熟悉技術要求及流程的基礎上,了解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及項目的過程。
(2)崗位責任認知:學習公司企業內部的各種相關生產規章制度,理解各工作之間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操作技術員的綜合、協調作用,了解崗位工作職責及相關崗位的工作有關的內容。并體會在全過程中崗位工作的職責。
(3)設備操作及認知:掌握各生產設備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方法;掌握各種設備的管理知識,在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能夠熟悉操作各種儀器設備,并能夠進行維護與故障排除工作,學習具體的操作技術方法,具有適應崗位要求的全面工作能力。
(4)安全生產管理:熟悉公司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掌握安全防范要點、處理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突發事件,能夠做好安全管理防范的關鍵工作,保證安全操作。
(5)產品質量管理:熟悉公司企業產品的質量標準;掌握產品質量的檢驗方法、對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方法,能夠做好質量管理關鍵點的控制工作,保證產品質量。
(6)服務質量管理:熟悉公司企業產品的質量標準、服務質量標準;掌握服務質量的測量方法、對服務質量不合格的處理方法,能夠做好服務質量管理關鍵點的控制工作,保證服務質量。
(7)頂崗鍛煉:能夠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通過頂崗實踐鍛煉,綜合管理能力與實際操作水平有一個全面的提升,達到相應崗位人才的要求。
(三)頂崗實習崗位安排
對于管理類專業的頂崗實習主要集中在生產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中進行,在這兩種不同企業類型的實習中,存在著眾多的崗位,我們把這些崗位可以簡單地分成:
1. 管理類崗位:適合管理類專業學生專業實習,是企業各層級的管理崗位。頂崗實習的學生還缺乏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對于企業來說,這些崗位數量少,職責重,很難安排多人實習。
2. 操作類崗位:是企業的基層崗位,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有大量的崗位需要工人上崗操作。企業根據生產或服務的需要,人員數量可靈活調整,能安排較多人員同時上崗。但對于管理類專業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一定的要求,不利于管理知識的實踐,但能鍛煉人,對熟悉企業的基本操作流程有幫助。
3. 綜合類崗位:是職能管理部門的崗位,對人員的要求比較高,要有一定實際動手能力,還要有一定的管理協調能力,比較適合管理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同樣這種崗位在企業中數量少,不能大量地安排學生。
三、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
從高職管理類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分析,目前還有相當多的管理類專業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頂崗實習學生學什么
頂崗實習學生學什么,學生清楚嗎?工學結合的本質是教育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企業需要開展企業員工的職業培訓,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參與學校的改革與發展,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頂崗實習的目的是要學校和學生清楚地知道,企業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知識,需要的是什么人才。只有通過學生的頂崗實習,與企業緊密結合,才能清楚應該學什么樣的知識,是對企業有用的,是自己將來有用的。
(二)頂崗學習如何安排學生
頂崗學習如何安排學生,主要是集中還是分散實習的問題。對于一些工科類學生來說并不是難事,找一些大型的企業,就能一次性安排整個班級的同學實習。但對于管理類專業來說,卻是一件難事。前面已經簡單分析了管理類專業學生實習的內容和任務,一般企業很難容納全班同學,更不能按照同學的需要出發來選擇合適的崗位來實習。所以大部分高職院校對于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還是分散為主,學生在各種不同企業實習。這些企業分布廣泛,不一定集中在某一地區,甚至分布在全省各地,有些還會出省,給實習生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學生實習期間如何管理
分散實習的學生,分布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如何來管理這些實習的學生,是各個學校不變的課題。
1. 學生的安全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不管是哪個學校都會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生平安歸來,實習就算成功了。如果學生在實習期間出了意外,那就是重大的事故。如何從法律上保障老師和學生的利益,還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
2. 實習指導老師如何聯系學生。雖然現在的通信發達了,學生都有手機、QQ等聯系方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還是不能夠及時地聯系到學生,學生不能做到主動地聯系老師。個別學生還是會很長時間與指導老師失去聯系,怎么解決。
3. 實習過程的管理。校內指導老師如何保證及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并指導學生實習,提升同學們的實習質量。校內老師還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如何從制度上保證對學生頂崗實習的全程管理。
(四)企業指導老師在學生實習期間起到什么作用
說清楚些,大多學校與實習企業還不是一個緊密結合體,大部分企業與實習學生的關系像是一個簡單的雇傭關系。實習學生就是企業的一個員工,一個臨時工,與學校沒有很多的關系。企業指導老師也像是一個師傅,并不能認真完成學校對實習學生指導的要求,更多的是企業工作上的要求。
四、管理問題探討
(一)管理類專業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管理類專業學生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高職院校中還很不成熟,各個院校都有自己的做法。對于工學結合,任務導向,頂崗實習的各種做法各有各的高招,很難找到一家成熟的做法。
管理類專業有其自身的特點,對學生的企業實踐經驗要求比較高,沒有企業的實踐知識,就談不上對企業的管理。
理論與實踐的并重,是管理類專業學生所應有的知識結構。提出管理類專業學生培養模式,為“二一二一”培養模式,即“基礎理論學學期,頂崗實習一學期,再專業理論二學期,管理實踐一學期”的培養模式。供大家探討。
(二)從法律上保證頂崗實習學生的合法權益
1. 學生與職工同等工作,但報酬不同。作為學生參與頂崗實習,與企業的職工一起承擔崗位工作,但在不同的企業里,報酬的差別是較大的。作為實習學生,報酬比在職員工低也能理解,是正常的現象。但在不同企業里,報酬差距過大,對同班的同學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2. 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安全。學生的安全問題對學校和企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最好的辦法是在重視安全教育的前提下,要求學生購買人身意外險。費用來源可以是學校、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學生。這樣的做法固然好,但不規范,有些學校就沒有這筆費用開支。沒有強制的措施,也會造成很多同學實際上沒有購買,等出了問題,學校、企業就比較被動,給學生家庭帶來災難。
3. 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正常休假。學生在實習期間,應該享受各種假期。但現實的問題是實習企業本身對假期就不規范,企業每周上班6天很正常,每天加班也很正常,如何保證實習生的正常休假就成了問題。企業對于學生的管理如果有別于本企業的員工,則就不是真正的頂崗實習,成了特別的員工了。在這里要說的是,在學生還沒進企業前一定要了解企業的運作過程,下去的學生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準備,不能碰到困難就想回頭。當然也要提前與企業領導或企業指導老師溝通,對于如何安排休息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這樣比較好。
4. 學生在實習期間的生活安排。生活安排的好壞,可以說直接關系到頂崗實習的成敗。學生在學校中生活有規律,大學食堂飯菜品種多,質量有保障,宿舍里洗澡方便、還有上網的條件。但企業里就不一定有這樣的條件,有些還要自己租住,增加費用。對學生來說,要付學校住宿費,實習期間還要租房住,這筆費用也不好處理,一般是學生自己付。吃飯、上網等都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
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及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出臺有關“大學生企業實習規范”的政策性文件,來規范企業、學校和學生的行為,規范學生在實習期間會出現的一些問題的處理辦法,從法律層面來保障各方的利益。
(三)利用互聯網建立學生實習平臺
利用互聯網建立學生實習平臺,實現學校、校內指導老師、頂崗實習學生、企業、企業指導老師的實時互動。在調查指導老師和頂崗實習學生時,其中問題之一,就是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不及時,渠道不暢通。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加強企業與學校的聯系,如何及時把學生在實習期間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學校,并得到及時解決。成為實習成功與否的一個大問題。
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互聯網技術,建立一個學生實習交互平臺。這個平臺可設立以下幾個模塊:實習企業模塊、學校模塊、學生與指導老師交流平臺模塊、學生與學生交流平臺模塊、學生實習記錄平臺模塊等。并通過實際使用不斷改進和完善模塊的各項功能。
在管理上通過建立實習平臺的有關制度,確保同學每周在平臺上進行交流,老師每天都能在平臺上得到學生的實時信息,實習中真正實現師生的雙向溝通,學校與企業的雙向溝通。并能及時解決實習中所碰到的問題,保證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
五、結束語
高職管理類學生的頂崗實習管理問題,各地高職院校都在積極進行探索,根據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側重點不同,進行不同形式的實習,相信都能找到合適的模式,培養出大量的、合格的、符合當地經濟建設要求的管理型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何玲. 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工作的探討[J]. 教育與職業,2010(20).
[2]郭獻山,顧曉偉. 高等職業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頂崗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現代企業教育,2011(24).
[論文摘要] 本文根據目前財經類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課程的設置及其功能分析,結合財經類院校的實際教學模式,提出整合實驗資源的設想,以達到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加速實驗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一、引言
目前,財經類院校一般都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會計學、電子商務等專業,該專業開設的實驗課主要有:“ERP實驗”、“會計電算化實驗”、“國際貿易模擬實驗”、“電子商務模擬實驗”等,這些課程所用軟件一般都是在計算機上借助網絡來運行,即計算機網絡與各專業模擬軟件相結合。因此,可構建一個實驗平臺,將這些模擬軟件完全整合在一起,以達到資源共享,提高實驗室利用效率,是筆者撰寫本文的目的。
二、實驗教學課程功能分析
1.ERP實驗課程
ERP 實驗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在走出校門前,掌握現代管理思想和經營理念,獲取現代管理技能和工作經驗的最佳途徑。 目前,該專業設有《ERP生產運作管理系統》、《ERP供應鏈系統》等實驗課程,這些實驗課可在金碟ERP-K3系統、金算盤ERP等模擬操作系統上運行,服務器使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統,工作站使用多重操作系統,包括Win2k、WinXP。
2.會計電算化實驗
該實驗開設初、中、高級電算化,都是在多媒體會計實驗室操作平臺下進行實驗,主要完成賬套的建立,總賬系統的管理,利用工資管理系統完成企業的日常工資業務處理等操作。本軟件也都以WINDOWS 2000為基本操作平臺。
3.證券、外匯交易實驗
證券交易包括股票交易、外匯買賣、期貨交易等。該實驗是在世華模擬股票財稅系統V2.0平臺上進行業務處理,通過模擬實驗,使學生掌握證券投資分析的基本理論,了解證券交易的主要流程, 服務器使用Windows 2003 Advanced Server;工作站(包括學生機和教師機)使用多重操作系統,包括Windows2000、windows98。
4.電子商務實驗
該項實驗開設有《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實用技術》等實驗,通過電子商務教學模擬系統, 來完成電子商務、電子支付與網絡銀行、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實驗教學課程,借助電子商務模擬軟件和網上資源,掌握電子商務主要模式流程及企業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基本技能.本軟件也是以Windows 2000為基本操作平臺。
從以上各專業實驗課程的功能要求,以及對同類院校的考察和本校的實際情況, 可以看出在財經類高等院校中實驗室建設中大多以“計算機+應用軟件”形式建設,主要是財經類院校的課程特性決定了其相應實驗大多是采取軟件模擬的實驗方式,以驗證性實驗居多。因此, 經濟管理類專業主要實驗教學資源以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為硬件平臺,以各專業軟件為載體,以科學組織的案例、數據和知識系統為實驗材料, 可以搭建一個完成特定實驗項目的實驗教學平臺,以達到資源共享。
三、實驗教學平臺建立
1.硬件資源整合
(1)服務器配置與建設。服務器的作用主要用于網絡版教學應用軟件訪問、數據存貯、數據交換等,由于實驗教學數據的重要性,特別是金融專業證券期貨、外匯交易及其他等課程實時在線數據的完整性。因此,服務器管理不僅要在速度、軟件調用等均有較高的技術要求,而且也要考慮數據的安全性。學院網絡中心服務器規劃采用硬盤陣列形式,支持RAID的級別有:RAID ADG,RAID 5,同時硬盤的陣列形式可以自由擴展、獲取最佳兼容性,并對系統數據采取容錯保護。由于金碟ERP-K3系統等軟件運行的要求,要求服務器配置要高些,運行速度要快,存儲容量要足夠大。目前實驗中心服務器配置:配置兩個雙核Intel Xeon 5110處理器,配置4 GB (4 x 1GB) PC2-5300 全緩沖DIMMs (DDR2-667)內存,64MB高速緩存,集成雙NC373i多功能千兆網卡等。另外,選用性能較好的CISCO4006交換機為核心交換機接入和級聯,用HP高性能服務器作為整個網絡硬環境支撐的平臺,在學院整體網絡結構上,由多臺三層交換機和二層交換機組成網絡平臺,校園網主干為1000M以太網,實驗中心100M 交換到桌面。采用這種模式,實驗中心可為工商、電子商務等專業開設實驗教學課程,并可為綜合型、設計型實驗課程提供實驗場所等。
(2)服務器安全管理。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教學用服務器的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學院每臺服務器均設有實時網絡防火墻和殺毒軟件的管理,以防止本網及外網的非授權訪問和病毒攻擊造成服務器癱瘓等現象的發生。
(3)工作站配置與建設。工作站是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操作的主要工具,在選型上要充分考慮工作站運行速度快慢、性能穩定等因素。因此,工作站除了安全管理外(網絡防火墻和殺毒軟件),還配有各專業應用軟件供學生進行實驗。目前 ERP 機房硬件環境。學生機基本配置:CPU:
INTEL賽揚處理器346 /512MDDRII533 內存/硬盤80G7200轉SATA接口/主機:INTEL915GV芯片組等;安裝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XP Professional 多重操作系統,
把基礎軟件和低版本的軟件裝入Windows 2000,把專業軟件分別裝入Windows XP上,為保證專業軟件的正常使用,每臺工作站上都安裝硬盤還原卡,對計算機硬盤實施保護。
2.軟件資源方面
有了硬件平臺,要發揮實驗室的功能,軟件建設尤其重要。目前學院也非常重視軟件建設,購買正版金碟ERP U8、納稅申報實驗室、多媒體會計模擬實驗室、世華模擬股票系統V2.0、現代商業銀行業務模擬系統等正版軟件。
四、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模式分析
隨著近幾年國家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各高等院校紛紛加快建設的步伐,建設了大批實驗室,提高了硬件配置。同時,財經類院校校園網絡平臺都日益成熟, 合理利用學院的網絡規模,根據實驗課程的不同應用需求選擇最有效的接入Internet 的方法,進行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實驗教學平臺建設中應考慮的問題。采用用戶使用最多的網絡協議--TCP/IP,建立基于B/S的網絡模式。同時實驗平臺上應給每位學生與教師、管理員設立唯一賬戶, 給每位學生設計像資源管理器式的專業課程實驗數據存放文件夾,建立學生、課程、班級與教師之間的關聯,如需要某門課的實驗數據, 只需選上課教師所對應上課班級的學生的課程實驗數據文件夾進行匯總,就可快速得到實驗內容。同時還將實驗的原始數據如統計數據、證券數據等不斷的存儲在數據中心, 為今后的實驗室評估及科研開展積累數據。
五、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的發展思路
學院實驗網絡的建設,我們在考慮硬件設備的同時,還要考慮各專業特性和特色。增加形式多樣化的實驗手段,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減少驗證性實驗,實施實驗考核制度, 在實驗教學中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促進實驗教學的發展。
目前我院建設的ERP實驗中心、國際貿易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等,在硬件配置上都已具有較高的水平,還要把新穎的實驗項目與教學方案加以融合和滲透、采用優秀的專業應用軟件和良好的管理理念方法,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平臺才會顯示出專業特色,才能造就出類拔萃的人才,才能培養一批富有創新精神和專業特色的人才,這就是整合實驗資源,進行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旅游教育 專業特色 教學質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日趨完善,旅游人才培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日益增長的大眾化、多樣化消費需求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從旅游發展前景看,各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建設還需要不斷突出專業辦學特色,強化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一、專業特色
特色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專業特色應該按照三個原則來打造:一是專業建設要符合國家支柱產業、扶持產業對人才的需要;二是要滿足學生就業、創業和全面發展的需要;三是要體現高職教育發展的核心理念。我認為旅游管理類專業特色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職教育特色——獨特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
高職教育強調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術和專門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這種特色首先表現為獨特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以就業為導向、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以社會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行業企業為主導的深度校企合作、產研結合。
緊盯行業企業發展動向,扎實調研,開設具有前瞻性特征的優勢專業(旅游網絡營銷與策劃、旅游護理與安全管理、探險旅游與管理等方向)。小規模高頻率培養急需的旅游人才。
與旅游企業開展持久、深層合作,形成“2+1”辦學模式,一年時間學生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培養、強化職業技能,同時為學生就業打厚基礎。
努力與旅游企業協調溝通,爭取小批量“訂單式”人才培養,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共同研討與編寫適宜、高效的教材,共同實施與管理教學。
2.地方旅游特色——行業特征與地域特征
我們強調與地方聯合辦學,服務地方旅游發展:
1)立足地方,與大型旅游企業聯合辦學,服務社會。參與和承擔地方部分旅游開發與政策咨詢性項目研究,為地方培養中職旅游師資,國家級導游員資格的定點考試培訓,大型會務接待等。還應深入旅游企業開展各項業務培訓與旅游項目合作。
2)校企合作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基地。在教學實踐內容與環節安排上,有待完善和提升效果。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上,校內還需加大投入,按技術能力模塊合理規劃實踐教學內容,完善仿真、模擬、開放式的實踐教學基地。充分利用校內資源作為培養學生的教學實訓和實踐基地;組織學生開展導游和講解實踐活動、參與餐飲服務。校外,與周邊頂級旅游企業(酒店、旅行社、度假區、景點等)長期保持合作關系,建立常規性實習基地。通過實習單位與學生的雙向選擇,落實實習任務,保證學生生產實習和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為學生就業創造條件。
3.教學特色——技能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
1)教學內容“特”——專業課程內容劃分為理論教學模塊和實踐教學模塊,理論教學夠用,實踐教學突出(比例應占總學時40%以上),地方特色明顯(編寫地方旅游文化與景區講解及其他更多教學相關案例資料,配合教學)。
2)教學手段“特”——課程采用講授互動教學、多媒體教學、校內模擬實訓項目教學、校外實訓基地教學、畢業實習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
3)教學方式“特”——雙師教學。大部分專業技能課程均實施雙師授課(比例應占總學時20%以上)。
4)考核方式“特”——學習效果采取綜合比例考核法。主要專業技能課程通過對學習態度(20%)、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40%)、模擬實驗操作能力(40%)的考核,合理評估學生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基礎課程各有靈活考核方法,形成有效、完整的考核體系。
二、專業教學質量及其影響因素
高職教學質量是在一定的教育價值觀影響下,高職人才培養滿足個人與社會對教學活動的需要及其期望的程度。
1.目標定位
旅游管理類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創新精神、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好,能在旅游及相關行業從事基礎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搭建基礎平臺。
2.專業特色
高職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崗位針對性,這一點在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1)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是影響高職教學質量的主要內部因素。在專業設置上,應針對地區旅游經濟發展需要,針對職業崗位的變化靈活設置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上,應以分析崗位職業能力入手,改革單一的學科型課程模式,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開發課程。教材是教學內容的直接體現,要提高教學質量,教材改革很重要。
2)搞好實踐教學是提高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強化實踐教學,加大實訓時間比例,力求專業理論課與實踐課的課時比達到1∶1,某些專業實訓課課時比例還要加大。強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側重職業技能的掌握與提高。教師要著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包括自學的方法、實踐的方法、調查的方法等。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硬件不能很好地滿足教學需要,實踐教學基地缺乏生產性,整合力度不夠,缺乏實踐教學的一體化。還存在教學內容因人而設(根據現有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條件而設(根據現有的實訓設施設備條件)等現象。
3.師資狀況
師資更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核心因素。
《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文件要求高職院校生師比介于16∶1-l8∶l之間,低于或等于16∶1為優秀,大于18∶l為不合格。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師數量基本達到辦學要求,但教師增長的速度跟不上學生增長速度,且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手段、自身修養等方面滯后。
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師資隊伍的“雙師型”。“雙師型”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既能講授專業理論課,又能在實訓教學中進行指導,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適應就業需要。不可否認,全國不少高職旅游教師是“半路出家”,整體隊伍也顯青黃不接局面,因此高職旅游師資建設尤其迫切和重要。
4.教學管理
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是穩定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基本上質量方針明確,組織機構健全,但過程管理薄弱,以計劃執行為主,欠缺隨機處理教學中的問題和及時總結,管理職責不甚清晰,各部門協調銜接較差。但教學活動是諸多教學環節和要素構成的,需要各部門的密切協作。同時,高職生對學校教學管理程序、管理機構職責、校園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不高,這是學生缺乏主體性的表現,以至于教學質量低下。
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它與社會、經濟領域有著直接、緊密的聯系,其教育教學質量集中反映了政府、社會行業(企業)、社區、學校、學生等作用的發揮和參與程度。要把這些要素有機組合起來,發揮各自獨特優勢,使人才培養目標真正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獨立學院;產學研;實踐教育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0-0170-02
獨立學院對學生在理論學習上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更迫切地需要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加強實踐環節引導的要求。物流管理學科屬于應用性學科,物流管理類專業所培養的本科人才主要是應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但一直以來,在我國獨立學院物流管理類專業的高等教育實踐中,存在著“重理論、輕應用”的思想。由于實訓、實踐環節的不足,學生難以直接觀摩、體會相應的物流理論和技術,影響了學生對物流類學科的學習。如果能在這個環節上加以強化,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將會更加趨于完善,獨立學院也將能為社會、用人單位提供更多滿足實際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1 目前獨立學院物流類“產學研”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實踐教學沒有成立單獨的運營中心
目前在獨立院校物流類專業很多“產學研”的合作項目都沒有單獨的運營中心進行管理,更談不上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進行運營,這樣使得物流實踐教學體系徒有其表、人浮于事,無法讓學生、教師、企業真正地得到“實惠”。所以設立一個校企雙方共同運營的“產學研”實踐教學中心符合各方的利益。
1.2 物流實訓室以及物流軟件建設不力
大部分獨立學院物流專業缺乏物流實訓室以及相應的物流軟件,導致學生和教師無法在學校里很好地運用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學習和教學,僅僅依靠企業來解決學生的實踐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長此以往將無法達到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所以對于物流實踐性這么強的一個學科,在校內建立相應的實訓室和物流軟件平臺開放給學生和教師進行學習和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缺乏具體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由于在“產學研”實踐教學管理中缺乏科學、規范的標準,使得實踐教學的水平難以評估,指導老師在指導學生當中沒有明確的約束限制;如目前很多獨立院校都引進了物流實訓設備和軟件,讓學生操作、動手,但是卻忽視了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和設計方面的能力,所以往往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只是實操能力有所鍛煉,但是不知道里面的原理和相關知識的應用,從而導致實踐教學的質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物流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一定要和獨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一致,并且要求量化。
1.4 缺乏和實踐教學相應的師資隊伍
物流在中國屬于一門新興的學科和行業,所以在獨立學院鮮有既掌握理論知識而又有物流經驗的老師,造成了實踐教學體系中合格指導老師的匱乏,直接影響到“產學研”實踐教學的質量。
2 構建獨立學院物流類“產學研”實踐教學模式
2.1 管理機構建設
“產學研”實踐教學管理機構由學校和企業兩方共同組建,下設單獨項目管理中心。主要負責整個項目的運作情況,由雙方定期協調與溝通、學生管理、課程與培訓、考核等工作。主要相關人員由物流專業、企業等共同組成。
學校負責人代表學校物流專業與企業聯絡,制定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的主要方針,具體的活動規劃,如教學計劃、實習考核方案、課程開發等。并提供給合作企業平臺進行員工培訓以及企業咨詢。
企業聯系人主要負責提供學生實踐教學所需的研究項目,開放企業的生產車間、物流中心,安排企業教師指導學生實踐,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課程體系的制定。為“產學研”合作以及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提供平臺,按照建設方案與學校共建實踐教學基地。
2.2 管理辦法構建
(1)雙方所有合作均應有相應指導文件作為依據。主要形式有協議、指導大綱、教學實踐計劃、課程標準、學生安全管理辦法等。
(2)雙方應確保投入匹配的人力、財力、物力建設實踐教學基地,以維持基地的良好運轉。
(3)對建設成果預設考核框架和標準,每一階段均進行教學實踐總結,形成書面總結材料。
2.3 人才建設
實踐教學基地的導師分為物流專業任課教師和企業的相關人員,原則上盡量挑選既懂理論又有物流經驗的人員。校方提供的物流專業老師應為雙師型教師,企業方提供的導師應為高學歷的員工??傮w來看,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應是一支具有綜合素質、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隊伍。
2.4 實踐條件建設
基地實踐條件建設:主要是物流管理的物流綜合實訓室和3D虛擬實訓軟件的建設以及企業相關的實踐實施建設。校內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包括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實訓(物流綜合實訓室)、物流企業業務流程3D虛擬實訓(3D物流軟件)。滿足平時“產學研”實踐教學活動在學校高質量的進行,主要是讓老師能夠指導和啟發學生在學校里能夠利用物流綜合實訓室設施理解相應的一些物流設施、技術以及系統的原理,并且能夠運用所學物流知識解決和設計一些案例中的實際問題。
企業實習基地應提供必要的辦公場所和實踐場所給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比如提供辦公室給“產學研”物流實踐運營中心作為在企業的研究、討論的場所,提高整個小組的工作、學習效率。同時根據企業的實際遇到的問題建立研究項目,學生、老師、企業的員工共同組建項目研究小組進行實地的企業相關的部門走訪,當然這就需要企業的高層來支持和推動。
2.5 實踐形式和實踐內容構建
實踐教學采用以“實踐研究項目”為載體的實踐教學形式,實踐研究項目的制定由學院教師、企業教師以及學生三者共同完成。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實踐研究項目”,學生在實施項目中參加了實踐教學全過程:收集信息、制訂計劃、作出決策、實施計劃、評估結果。在實踐教學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實踐知識,也鍛煉了學生溝通、合作、協調、創新、解決問題等能力,并使得他們能夠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3 結 論
對于獨立學院物流類專業“產學研”實踐教育模式探究,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斷探索,比如在和校外實踐基地合作方面,我們缺乏與企業共同研究問題的長效機制;實踐教學隊伍的結構還不夠優化,企業指導教師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產學研”實踐教學獲取政府資金支持機制的建立。
參考文獻:
[1]王成林,鄔躍,張旭鳳.物流實訓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物流技術,2009(2):62-63.
[2]鄧傳德,孫超.關于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8(4):86-87.
[3]吳義生.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探索[J].物流科技,2008(4):75-77.
[4]燕珍,鄧小瑜,蔡曉麗.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物流科技,2011(4):28-30.
科室年度HSE任務完成與目標的實現情況; b)
科室及其成員HSE承諾兌現情況; c)
科室HSE職責和管理人員HSE職責的履行情況; d)
對專業系統履行HSE情況的監督、檢查、考核情況; e)
對未能履行HSE職責,因管理失誤造成事故者的處理情況; f)
遵守和執行規章制度的情況。 對安全科成員考核的主要內容有: a) HSE承諾兌現、目標實現情況; b) HSE職責的履行情況。 2.2.3 資源 2.2.3.1 安全科各崗位管理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培訓證書有的資格。管理人員應達到: ——具有HSE意識;通過HSE知識培訓。 ——熟知安全與職業衛生方面的HSE法規、標準、制度和要求; ——清楚本崗位HSE職責和任務; ——在推行HSE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2.2.3.2 安全科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應參加公司和上級組織的HSE培訓。在組織開展對安全專業系統的崗位培訓工作時,應有HSE培訓考核的內容。 2.2.3.3 在本職范圍內,為HSE管理體系的推行提供物力資源: a) 在組織實施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治理項目時,提供符合HSE標準的生產運行設備、設施; b) 參加“四新”的HSE審查,建議提供生產所需的HSE設備設施; c) 落實安全技術措施項目和隱患整改所需的資金; d) 組織提供安全生產方面搶險救災等應急所需的設備設施; e)
組織提供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的職工HSE防護用品; f)
落實職工的防暑降溫物資和保健補助。 2.2.4 文件控制 依據HSE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科室HSE管理相關文件的記錄、審批、發放、更改和歸檔管理措施,及時歸檔。 文件的歸檔具體按照公司辦公室有關檔案管理的規定執行。 安全科的非歸檔案資料保留兩年。 2.3 風險評價和隱患治理 2.3.1 安全科應組織各個單位不間斷地開展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業務活動有關的危害、影響和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把風險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2.3.2 建立風險管理的程序,其中至少應包括: a)
明確項目、過程和作業管理人員是風險評價工作的負責人; b)
對現有裝置和設施在常規和非常規的工作環境及操作條件下、在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下和生產的全過程中,明確界定需要進行風險評價的項目、工程和作業等; c)
結合本專業特點選擇合適方式進行風險評價; d)
監督檢查風險評價的進行情況; e)
檢查風險削減措施和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 f)
總結風險評價結果,提出改進意見; g)
建立項目、工程和作業風險評價及風險削減措施檔案。 2.3.3 建立隱患治理管理程序和治理計劃,認真組織開展治理活動,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或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技術措施。 2.3.4 協調各個部門,對隱患治理提供技術或資金支持。 2.3.5 對已立項或已實施的隱患治理項目進行跟蹤檢查,監督項目的進展和完成情況。 2.3.6 建立項目、工程和作業的風險評價及削減措施檔案。 2.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安全科應按照管理局關于對承包商和供應商的管理規定和推行HSE管理體系的要求,配合基建計劃科、供應站組織認真選擇承包商和供應商,并加強管理,主要做好以上工作: ----對承包商和供應商以往三年的HSE表現進行評估; ----對承包商和供應商的有關HSE資質進行審核; ----審查承包商和供應商的HSE管理體系的建立情況; ----確認承包商管理人員已經進行HSE教育培訓、考核發證,并建立有培訓檔案; ----選擇承包商。組織或落實簽訂安全生產合同,落實承包商的HSE責任;對承包商企業人員進行交叉作業安全教育。 ----根據供應商提品和售后服務的情況,選擇供應商;落實供應商管理人員對產品的質量負責并在合同中給予明確; ----對承包商作業的全過程進行檢查監督; ----審查、記錄承包商HSE表現,建立可選擇承包商檔案; ----對供應商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并將檢查監督情況記錄存檔。 2.5 裝置(設施)設計和建設 根據部門職責,在新建、改建 、擴建裝置(設施)時,按照“三同時”的原則,安全科要做好以下工作: ----督促進行和確認開展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預評價,未進行預評價的不得進行初步設計; ----確認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應具備相應資質,組織對初步設計的安全環保篇組織進行審查會簽和批復; ----落實供應部門采購人員的責任。監督并使新、改、擴建裝置(設施)建設中的采購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有關要求。對影響安全生產的關鍵性物資和裝備進行安全審查,或落實安全檢測; ——對新、改、擴建裝置(設施)的建設安裝按規定進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檢查,監督其是否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有關要求的情況,并責令對查出問題進行處理; ——新建、改建、擴建裝置(設施)竣工后,督促落實竣工安全驗收或評價,對裝置(設施)與設計要求的一致性、裝置(設施)的HSE防范措施、員工培訓、規章制度建立等進行審查,并記錄存檔。 2.6 運行和維修 組織或督促建立運行和維修、施工作業安全管理程序,并監督實施,保障運行與施工作業正常進行。至少包括: ——組織或者參加新安裝和改造設備的開車安全審查,審查情況應記錄存檔; ——按照安全生產法規、標準、規范或制度要求,監督檢查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情況; ——監督檢查開車、操作、維修和停車安全規程的制定情況,督促健全操作規程; ——按照有關法規、制度要求,組織檢查監督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 ——按照HSE管理體系要求,對關鍵裝置要害部位列入安全監控管理; ——對新建、改建、擴建裝置(設施)組織進行現狀安全評價。 2.7 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2.7.1 落實變更管理,主要包括: a) 組織制定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技術變更、機械設備設施變更和管理變更程序; b) 對職業安全衛生變更情況按公司HSE管理體系文件的規定組織審查確定; c) 將變更管理列入安全檢查的內容,監督變更程序的實施; d) 組織技術和機械設備重大變更實施后的驗收。 e) 建立文件修訂制度。遇到各種變化情況使已有的職業安全衛生制度、措施出現不適應的情況時,及時組織或督促有關單位或部門修訂相關的操作規程、管理制度等。 2.7.2 落實應急管理。主要包括: a) 組織或參加制定海上應急、災害應急、險情應急等各種應急預案; b) 會同生產、保衛、生活落實部門制定有關應急管理的規定,落實有關部門和人員的應急處理的責任; c)
[關鍵詞]旅游景區管理 實訓 課程改革
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實踐教學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關鍵環節,是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景區實訓課程改革的研究有利于高職院校為景區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較高的景區管理人員。景區管理實訓課程改革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興趣,理論和實踐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能力為理念。且進行景區實訓課程設計時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教師特點,注意把握教學難易程度。
一、景區管理實訓課程目標體系
1.知識目標。旅游景區管理課程涉及市場營銷、規劃、生態等領域的知識,牽涉的面較廣。旅游景區實訓圍繞景區管理課程展開,這就使景區管理實訓有多個知識目標。景區管理實訓課程知識體系包括旅游景區行業動態、景區規劃知識、景區市場營銷知識、景區游客管理知識、景區安全管理知識、景區環境管理知識、數據統計軟件的使用等。
2.能力目標。以圍繞培養學生能力為理念進行實訓設計。景區實訓課程教學大量采用任務驅動法,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完成授課教師布置的任務。任務包括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景區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和根據要求提出景區設計的具體方案。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由小組進行總結提出解決的方案。這樣的實訓課程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創新能力等。
3.素質目標。景區管理實訓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也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實訓為學生提供了接觸景區、與業內人士交流的機會。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景區管理的感性認識,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旅游行業的熱愛,增進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另外,實訓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設置的實訓課程教學項目需要學生用系統、縝密的思維方法才能解決。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形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另外,景區管理本身注重可持續發展,任課教師要求學生在完成各項目時注意遵循環境和資源保護為原則。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和保護意識。
二、景區管理實訓課程內容體系
1.景區規劃。景區規劃課程涉及地理、經濟、生態等領域,其理論、方法較多,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加之高職院校規劃方面的師資缺乏,景區規劃課程一般未納入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但景區規劃課程中的內容與景區管理課程中景區資源、環境保護、游客管理、景區產品類型等方面的內容直接相關。鑒于以上原因和景區規劃所具有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將景區規劃教學內容通過實訓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因理論過多給學生帶來的枯燥和乏味感。但應把握好實訓的難度,引導學生了解景區規劃的內容、方法和目標。以規劃文本作為藍本,給學生教授景區規劃的內容和分析景區規劃的成功之處等。景區規劃實訓中的子項目根據景區規劃的順序進行安排:一是旅游資源調查評價。要求學生掌握旅游資源分類和評價的方法;二是旅游環境質量評價。要求學生掌握景區環境構成的要素和理解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三是景區的空間布局。要求學生了解景區空間劃分的意義,掌握景區空間布局的方法和模式;四是景區項目設計。要求學生掌握各功能區項目設計的原則,各種項目的要求,并根據所給的功能區的主題、功能設計出景區項目;五是景區游覽線路的設計。要求學生了解合理線路設計的要求、原則、方法。
2.景區市場問卷調查。要求學生掌握問卷設計的方法和學會使用SPSS統計軟件。景區市場問卷調查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選取一個周邊的景區(建議學生選擇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作為調查的對象開展問卷調查。授課教師講授學生問卷調查的步驟和設計問卷的方法及設計問卷應注意的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首先根據調查的目的設計問卷。授課教師對問卷進行指導,指出學生所制作問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對問卷進行修改后在景區內發放調查問卷,然后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整理與統計。教師以學生所收回的調查問卷為例教授學生使用SPSS17數據統計軟件進行問卷統計和數據的分析方法。學生根據統計和分析的結果撰寫調查報告。該實訓內容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市場調查和分析市場的實際操作能力,以便為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做準備。
3.游客行為管理。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景區內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記錄游客不文明行為和景區引導游客行為的方法。這項任務不僅讓學生認識到游客不文明行為給景區帶來的不良影響,而且有利于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的同時反省自己游覽景區時發生的不文明行為。
4.景區可持續發展。要求學生掌握景區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方法并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選取就近的森林公園作為實訓場地,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景區內存在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然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環境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法。另外,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森林公園內尋找景區內遵循“減量原則、再用原則和循環原則”進行生態設計的項目。
5.景區安全管理。要求學生掌握處理安全事故的方法和程序并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景區安全管理實訓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景區內通過實地考察找出景區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制作成PPT進行說明。通過小組討論提出排除景區安全隱患的措施。另外,在實訓實驗室設置景區情境,由學生演練處理景區安全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6.景區行業動態。邀請景區方面的專家講座和座談,為學生提供與業內權威人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專家的講座是訂單式講座。授課教師建議專家講授的內容包含學生上課時理解有困難的內容,如景區經營模式問題。同時,專家介紹現階段景區發展現狀,包括景區規模、經營模式、經營狀況等以及現階段景區經營存在的問題。專家座談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行業的認識。
7.園林知識。要求學生能認識一定數量的園林樹木和園林花卉;對園林中鋪地、花壇、花鏡、綠籬等有一定的認知。
三、景區管理課程實訓的教學方法
1.小組討論法。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授課教師可將需要解決的問題設置為討論題目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分組發表意見,最后老師對各組的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出問題的答案。例如,在授課景區游客管理、景區安全管理時,教師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景區管理游客的方法、景區安全管理的措施。為某景區線路設計是否合理等。
2.角色扮演法。在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情境和角色,要求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講授處理景區安全事故時,授課教師設計一位游客在游覽景點過程中遭到搶劫的情景,并要求學生分別扮演游客、景區管理人員、醫務人員、警察、歹徒等角色,處理該安全事故。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案例分析法。景區實訓課程教學中可大量使用案例分析法。例如,在講授景區分區時,以某一森林公園的功能分區為例進行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功能分區的目的、方法等。
4.專家座談法。邀請景區行業的專家來跟學生座談,為學生提供一個跟景區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專家給學生授課后,學生可以就自己在學習中碰到的難題請專家解答。經過專家的剖析,同學們以前的疑惑便迎刃而解了。專家采用實際案例的方法為同學們破解在課堂上難以理解的問題。
5.實地考察法。授課教師帶領學生在景區內進行實地考察,要求學生認識景區內的鋪地、樹木、花卉、綠籬、花壇、花鏡、駁岸等園林景觀要素;要求學生在景區實地考察景區解說系統、道路設計、功能分區等。實地考察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直觀的認知。
四、景區管理實訓課程的教學環節
在景區管理實訓課程教學環節設計上,遵循認知、模擬、實習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專家座談、實地考察、案例分析、圖片展示等方法引導學生景區管理的內容和方法等有直觀的認識。在實訓室內進行的模擬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理論,并培養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和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要直接提升學生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及零距離就業,需通過頂崗實習的方式實現,這樣可以在真實崗位上培養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學生參與景區規劃部門、市場營銷部門、接待部門等部門的頂崗實習。學生在頂崗期間的崗位安排實行學生與景區雙向選擇。這樣既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校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注意將頂崗實習的時間安排在景區對人力資源需求的旺季。
五、景區管理實訓課程教學實施的條件
1.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自己的實踐能力和職業實踐經歷都直接關系到對學生技能水平的培養。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師參與景區規劃項目的機會較少,缺乏景區管理實踐工作經歷,這些都大大影響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高職院校應注重景區管理師資隊伍的培養。培養方式包括將教師派往景區掛職鍛煉、讓教師參加景區管理培訓班、參與景區規劃。
2.校企合作,建立工學結合的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景區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開展實訓的重要基地。校企合作,將景區建設為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條件。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僅給學生帶來了實惠,而且有利于提高旅游專業教師教學和科研的水平。旅游專業教師可以在與學校合作的景區內掛職鍛煉,積累景區管理的實踐經驗,以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學生在景區頂崗實習期間,由學校派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授課教師可以從中發現景區課程教學安排的不足,為構建合理的景區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提供依據。另外,也可以請景區管理方面的專家參與景區課程設計,使景區課程更貼近景區用人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端海.淺析校外實訓基地對高職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2012(2).
[2]陳啟新,張耀武.高職旅游管理類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2(2).
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建設專業特色食品的安全問題關系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與延續,因此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品牌牽涉其中,這些都表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國民幸福的瓶頸之一。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有多重原因,包括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生產者和經營者道德的缺失、科學檢測技術的提高和政府檢測監督機制的失靈等,導致在食品生產、加工、儲運、檢測和消費的產業鏈上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因此在大學開設食品安全專業,培養大批新型的復合型高科技人才,預防和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率,成為中國食品產業的迫切需要。
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為目錄外專業在全國率先設立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到2012年全國已有171所高校開設了食品安全本科專業或相關專業。江蘇大學2006年自主設立“食品營養與安全”二級學科博士點,2008年經教育部批準開設了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并開始招生,4年來,江蘇大學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在食品安全專業本科建設上走過了一條艱苦探索的道路,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現將專業建設的探索和思考簡介如下。
一、國內外食品安全相關專業的設置和培養情況
江蘇大學食品安全本科專業建設之初,就對國內外各高校的食品安全專業培養計劃進行了詳細的調研,發現各院校根據其專業發展歷史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與專長,主要調研結論如下:
1.江南大學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前身是食品分析專業,1998年,專業更名為食品品質控制專業;2004年,學校設立了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目前設有食品科學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中心。其專業具有工科特色,面對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要求學生在掌握食品營養與食品加工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解決和控制食品加工過程中質量與安全問題的技能。其研究方向主要為:食品加工過程的安全性控制、食品中生物危害的發生和傳播途徑及行為效應、食品加工過程化學危害物的產生和遷移變化規律與控制原理以及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與新方法。
2.中國農業大學培養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為理學學士學位,主要培養具有化學、生物學、營養學、衛生學和食品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掌握檢驗、檢疫的專門技能,從事食品品質控制、檢驗檢疫、營養及營銷策劃等相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應了解食品生產的基本工藝和設備基礎知識,具有從事食品全程質量全過程控制管理和安全性保證的基本能力;掌握食品營養與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檢驗的基本方法,熟悉食品法規與標準化;了解國內外食品質量及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并具備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3.香港理工大學設立了食品科技與食品安全本科專業,為其3年,授理學士學位,要求學生掌握與食品相關的食品化學和分析技術,并掌握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及產生的有毒物質和生長條件來確保食品的安全,能應用食品保藏、加工和食品工程相關基礎知識來解決食品技術中的安全問題,能整合所學知識來解決食品安全和技術的問題,尤其是食品產品的質量和控制、食品的感官評價、食品危害性分析和公共衛生管理等。
4.調研發現,國內117所高校都開設了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且多個高校設置了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博士點和碩士點,通過多年努力,課程體系建設日漸完善,教學內容日益豐富。多數高校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開設有普通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基礎生物化學、人體機能學(人體生理、生化與病理生理)、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化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技術、食品質量檢驗技術、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功能食品、食品企業管理,以及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營養與食品安全綜合實驗、食品質量檢驗技術實驗、食品化學實驗等實驗課程,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善的課程體系。
5.調研發現,學??梢砸劳凶约涸械膬瀯菡n程,利用其教師資源以及教學資源對食品安全專業的發展進行規劃,能夠更好地提高專業水平,辦出高校的專業特色。如浙江工商大學其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前身為食品衛生與檢驗,其專業的學科重點就是培養食品檢驗型人才;廣東海洋大學利用自身在水產品研究和開發上的優勢,將水產品保鮮加工質量與安全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專業特色進行建設;中國計量學院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屬的以檢驗檢疫為特色的院校,質檢特色是該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建設目標,在培養方案上除強調三大檢驗外,著重食品安全的生物學快速檢驗,同時加強學生在管理、認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養;云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業的建設特色,側重于對于云南傳統畜禽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等的產品原料生產以及產品保鮮加工的安全和質量控制,尤其針對云南民族傳統特色食品安全控制的教學科研,也是其專業建設的特色之一。參考每所學校依靠自身優勢培養出來的人才特點不同,恰好符合了不同就業領域對食品質量與安全人才需求的不同。
6.調研發現,在國外高校中,基本都沒有將食品安全獨立出來作為一門新的專業,而是將其合并于食品科學等專業中,只學習基本的食品安全相關基礎課程,如微生物學、食品毒理學、食品安全學等。在此基礎上,國外食品院校開設了食品安全相關的碩士專業,如英國開設食品安全專業的有四所高校(諾丁漢大學、利茲大學、肯特大學和卡地夫威爾士大學),包括食品安全與風險分析專業、食品生產管理專業、食品市場和供應鏈的管理專業和食品安全專業等,一般為期1年,主修課程側重于食品原料、食品鏈和食品生產的安全管理、食品生產的風險評估等。荷蘭的瓦格寧根大學(號稱食品安全與工程專業世界排名第一)同時開設了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管理兩個碩士專業(為期2年),這可能是由于國外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較為完善,而中國的食品安全目前還主要側重于終端檢測,整個食品鏈的管理體系還有待加強,但整體的趨勢還是應該由單純的技術檢測轉變為安全管理和檢測并重。
分析各校提出的食品安全所修的相關課程,其基本思想是以各自依托的學科背景為基礎,把食品產品的目標檢驗和控制作為重點,沒有充分認識和突出食品安全過程控制和預防管理在新時期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缺乏對食品安全專業的清晰認識,還把食品安全定義在食品衛生的角度,而這個定義已經過時。食品安全專業的學生要掌握食品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掌握食品生產的基本工藝和設備基礎知識,熟悉食品法規與標準,能夠了解國內外食品質量及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具備在食品生產、流通及消費領域從事分析檢測、安全評價、質量管理、科學研究及企業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從已經設置的食品安全專業來看,國內外重點高校在此專業的特色、基礎條件和師資力量差別較大,側重方向多樣,課程體系、教學內容以及特色專長也各不相同。
二、江蘇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建設特色和人才培養情況
1.人才培養目標和招生情況
面對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江蘇大學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經濟、科技、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個性健康、和諧統一的,富有科學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方面的應用型人才,擬培養技術與管理復合性的新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面對新的形勢,我校結合本專業特點,努力構建“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重個性、廣適應、高素質、求創新”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希望學生能掌握化學、生物學、管理學、食品科學、食品安全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能在生產企業、科研機構、檢驗機構、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環保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分析檢測、質量控制、企業管理、生產、安全評價、經營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人才,同時又能成為研究生的合格備選人才。
江蘇大學2008年首次進行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招生,共招收21名學生,于2012年畢業,此后,每年招生增加到兩個班,目前共有194名食品安全專業本科生在讀。
2.專業建設平臺和課程教學體系內容
本專業建設平臺分為通識教育平臺、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和實踐環節四大模塊。學生主要學習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食品工程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學、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食品標準與法規的基本知識,受到食品生產、食品質量管理與食品安全檢控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訓練,要求學生具有從事食品質量與安全性檢測、監測、評價、預警、控制、認證、食品質量與安全標準和法規制定及食品質量安全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基本框架如下:
(1)專業基礎必修課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導論、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圖學C、機械工程基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雙語)、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儀器分析。
(2)基礎選修課程
試驗設計方法、食品物理學、營養生理學、食品物流導論、食品免疫學基礎、分子生物學。
(3)專業方向必修課程
食品工藝學I、食品衛生學、食品毒理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食品原料安全控制、食品質量管理學、食品供應鏈管理、風險評估、食品工藝學II、食品感官評定技術、常見食品的安全檢測技術。
(4)專業方向選修課程
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環境學、動植物檢疫檢驗、食品質量認證、食品流行病學風險控制、食品添加劑、食品品質計算機圖像處理(雙語)、食品工廠建設與監控、食品工程新技術、功能食品導論、學科前沿進展、食品無損檢測、食品生物技術、食品安全焦點案例分析、食品微生物學。
3.江蘇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建設特色
(1)依托優勢,特色發展。江蘇大學依托在食品無損檢測方向的優勢和長處,根據我校原有的優勢課程(現代食品檢測技術、食品機械與設備),利用現有教師資源與教學資源對食品安全專業的培養計劃進行修訂,將食品安全過程管理、控制(國際接軌)與產品終端檢測并重,將本校的食品安全專業人才定位為“懂工藝、精管理、強檢驗”的全方位人才,辦出江蘇大學的專業特色,如著重食品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利用本院在農產品加工和機械方面的優勢,如農產品的無損檢測等技術對食品的儲藏、加工和流通進行安全管理)。
(2)課程體系設置創新,淡化食品科學專業的影響。江蘇大學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方向細分為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檢測(生物安全和化學安全)兩個大模塊,在選課時引導學生進行分模塊課程選擇,讓學生在畢業時就可以成為具備基礎知識且精通一個方向(檢驗或管理)的專業人才。
①通識教育平臺課程
根據江蘇大學2012版新大綱對英語、計算機、體育和大學物理等課程要求,減少了英語的課時,增加了體育課時,將計算機調整為選修課,并增加了程序設計語言種類。
②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程
參考教育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新規范,適度增加了專業基礎課總量,新增了管理學原理、人體生理概論、食品原料學等課程,從而為后續課程開設奠定理論基礎。
③專業(方向)課程
參考國外高校的專業設置和就業方向,將本專業方向細分為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檢測(生物安全和化學安全)兩個大模塊,在選課時引導學生進行分模塊課程選擇。
食品科學工藝類課程:參考其他院校課程設置,對食品工藝學進行拆分,由原來的90個課時拆分成為食品工藝學I(原理部分)和II(工藝部分);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食品分離重組技術,食品加工過程模擬優化與控制、食品微生物檢驗等專業方向課程,順應食品工業的精深加工、過程自動化的總體發展趨勢要求。
食品安全類課程:參考外國高校安全類專業課程設置,新培養計劃增加了風險評估、食品原料安全控制、食品供應鏈管理和食品安全焦點案例分析等課程,便于和國際接軌。
通過新大綱的改革,形成以下幾大模塊。
食品學科化學基礎類: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
食品工程特色類:電工電子學;工程圖學;機械工程基礎——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藝、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食品工廠設計。
食品質量管理方向類:管理學原理——食品質量管理學——標準與法規、風險評估、供應鏈管理等。
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基礎類(營養與衛生):人體生理概論、微生物——食品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毒理學(含風險評估)。三大課形成了江大食品安全專業的核心課程群,即營養與衛生課程群,并給予842項目資助。
食品安全檢測方向類:食品分析;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感官評定;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無損檢測技術等。
(3)重基礎、求卓越、國際化。為了培養創新性和國際化人才,本專業開設了創新方法導論課程;開設了一門全英文課(食品生物技術),四門雙語課(食品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和食品品質計算機圖像處理);并開設了四門網絡課程(食品文化概論、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安全焦點案例分析、功能食品導論),完善了學科理論基礎平臺課程,旨在構建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體系,為研究生培養輸送合格備選人才。加強了質量管理類、論證、法規等課程,同時完善實踐環節,重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增加風險評估、預警等課程,并開設多門雙語課程與網絡自學課程,順應食品安全專業的國際化培養趨勢!
(4)培養全方位技術人才,促進就業。目前社會輿論普遍都希望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畢業生除了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熟悉各種質量管理體系的運作,熟悉相關的食品法律、法規和標準,具備食品檢驗和質量控制能力。另外,還要求畢業生動手能力強,能夠吃苦,愿意下基層工作。江蘇大學針對用人單位需求,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一個從大一到大四、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的一體化學生實踐平臺,如特地新增了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等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同時開設了多個實踐環節(認知實習、認識實習、暑期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和多個基礎實驗、綜合實驗(檢驗檢疫綜合實驗、食品加工綜合實驗等),每個環節有大概2~3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江大和多個認證培訓中心聯合,開展ISO22000/HACCP、ISO9000內審員、食品安全師、食品檢驗工以及食品營養師等認證資質培訓,促進學生就業。
參考文獻:
[1]肖貴平.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J]. 福建輕紡,2010,(1):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