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如何開展經濟責任審計
時間:2023-08-14 16:40: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如何開展經濟責任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針對審計工作,國務院出臺了專門的指導意見,要求審計機關要負責審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同時還要負責負國有資產和公共資金的審計,以實現審計監督的全覆蓋。當前時期,在實際開展該項工作時,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審計計劃和審計內容以及審計評價與審計結果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一、現階段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問題
(一)審計內容方面的問題
根據實施審計全覆蓋的相關要求,領導干部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時,要將具體的審計內容覆蓋到部門完成經濟指標的情況以及財務收支的情況等,還包括執行財經紀律與經濟活動決策的情況等諸多方面。但是在實際開展該項工作時,很多審計機關并不能嚴格落實相關要求,有些想要減輕自身的工作量,有些則是不敢對同級的領導干部要求過高,這就使得審計的內容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審計的重點也就集中在部門的財務收支方面,對財務賬目的平衡和票據的完整性等關注的非常多。在此情況下,經濟責任審計在很多方面與部門預算的執行有很強的重復性,無法發揮其本身應有的作用。
(二)審計計劃方面的問題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非常復雜,要在每年開始就要做好詳細的計劃與縝密的安排。然而,在實際的開展干部管理工作中,對很多干部的任免大部分是在年中階段提出的,具有一定的臨時性,而且涉及領導的數量比較多[1]。這種調整的范圍比較大,會使得審計機關的工作部署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執行的效率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在人事安排方面,存在比較大的臨時性,也具有一定的突發性,審計機關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深入的調查相關人員,這也使得審計工作逐漸趨于形式化。
(三)審計結果應用方面的問題
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而言,其最關鍵的就是對審計結果的應用,然而很多地區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做到先審后任。通常是先把人員安排在其崗位上,然后再提出與之對應的審計要求。因此,該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通常是在領導干部上任后,才能得出審計結果。此時,如果沒有出現重大的經濟責任問題,基本上不會重新調整和安排領導,也使得審計結果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二、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的策略
(一)明確審計的重點
首先,要規范審計的內容,明確重點。在審計時,要緊密結合部門的財務收支與完成經濟指標的情況等方面的內容,依法開展該工作。要突出審計的重要內容,對經濟活動進行評價。所以,開展該項審計的區間和范圍,要根據領導干部在崗期間多個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的評價。
其次,要完善審計工作的程序,根據有關規定,來指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進行。要做好審計立項和調查以及實施等方面的工作,并嚴格規范,不斷提升該項工作的效率。要更加注重在審計之前的調查,然后再實施審計工作,并對審計的風險進行評估,同時還要保存好相關資料。
(二)完善審計隊伍建設
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對審計全覆蓋工作的影響非常大。在進行審計時,要做好對審計人員的管理與選拔工作,不斷提升其專業素養,對于審計機?P而言,要完善招聘程序,做好人才選拔工作,以對審計隊伍進行充實。還要完善考評體系的建立,同時還要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審計人員實現合理的流動,對審計人員的熱情和積極性進行激發。最后,還要做好相關業務的培訓工作,促使審計人員學習審計知識和相關政策,并且借鑒國外經驗,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學習,進而提升其審計水平。
(三)完善審計指標體系的建設以更好運用審計結果
對于地方政府與審計機關來說,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完善,以對評價指標進行量化,并確定評價的方法[2]。審計機關還要做好審計責任界定工作,以對責任分配進行區分。此外,要制定一致的評價標準,對評價方法進行細化。同時,要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建設,根據結果來評價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并且采用相應的獎懲措施,促使相關領導更加重視審計的重要性。
(四)統籌推進審計工作
首先,要完善組織機構的建設,逐步建立起包含財政和審計以及人事等多個部門的開展審計工作的領導小組,以組織和協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不斷完善議事規則,對審計工作的計劃進行制定,同時對經濟責任審計的時間和范圍以及結果等,進行定期的研究與分析。
其次,做好審計計劃工作。對于審計部門而言,在制定審計計劃時,要結合經濟發展要求,注重常規審計與主題審計的結合,最終實現全覆蓋的目標。要構建數據庫,建立輪審機制,采用屆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方式。對領導干部都要分批次分部門的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最后,還要完善風險評估體系的建設,對可能出現風險的概率以及造成損失的情況等,進行系統的評估。還可以通過對審計風險模型的構建,來建立應對風險的預案。
【關鍵詞】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審計風險甘肅移動
甘肅移動是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于2004年在香港及海外上市,作為一家海外上市電信企業,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領域十分廣泛,包括經濟責任審計、財務審計、工程審計、運營審計、風險評估等,開展各項內部審計工作必然面臨不同程度的審計風險,近幾年來,隨著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力度的加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逐漸增加。筆者擬通過對甘肅移動經濟責任的審計風險進行研究,探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成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防范對策。
一、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含義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獨立審計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中指出:“審計風險通常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它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三個方面。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在對企業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所收集的各類資料不真實、不可靠,未能全面了解負責人所在企業的情況而做出了錯誤的估計和判斷,從而導致對負責人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不準確或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引起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成因及表現形式
在審計工作實踐中,甘肅移動常見的經濟責任風險有以下方面:(1)因審計程序不當產生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主要指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未按規定的審計程序開展工作,而使被審計對象以不按規定程序進行操作為由提出異議的風險。主要表現在:①沒有堅持“先審計、后離任”的審計原則。目前,甘肅移動各分公司總經理換屆較頻繁,審計任務非常集中,因此實際做法為“先離任、后審計”。②審前調查不夠充分。受審計時間、審計力量限制,審前調查主要通過訪談形式開展,因此對責任者和所在單位的情況掌握有限,不利于日后審計工作的開展。(2)因審計范圍受限產生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主要指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因專業勝任能力、職業道德水準和執業謹慎態度等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致使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導致審計結果產生偏差的可能性。①抽樣風險:現代審計中,抽樣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無論采取判斷抽樣、統計抽樣,都會因樣本量不足而產生誤差。②取證風險:是指審計人員由于在現場審計中由于取證范圍有限使審計結果偏離事實的可能性。審計人員在取證時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果取證不充分,也會產生審計風險。(3)因審計評價體系不完善產生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目前,甘肅移動開展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依據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表,從創收能力、業務拓展能力、資產運營能力、市場競爭能力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定量評價,但對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決策是否科學、各項KPI考核指標的完成是否真實等評價較少,造成經濟責任界定不完善。
三、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
(1)實施ABC分類審計法,體現“先審計、后離任”原則。筆者認為,甘肅移動在制定審計計劃時首先應充分考慮審計力量和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通過實施ABC分類審計法以解決“先離任、后審計”的問題。A類干部指擬晉升、提拔的企業負責人,B類干部指平調的企業負責人,C類干部指轉崗、退休的企業負責人,對不同類別的干部應采取不同的審計計劃。對A類干部應優先安排審計;對B類干部可嘗試探索“先離崗、后審計、再任用”的做法,即對其無法在離任前實施或結束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領導干部,先脫離原來的領導崗位,審計部門對其實施審計后,人事部門再根據審計結果進行任免;對C類領導干部可以先離任、后審計。(2)在經濟責任領域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建立風險評級模型,降低任用領導干部風險。甘肅移動規定:各分公司負責人離任必審,任期超過兩年要開展任中經濟責任審計。通過靈活安排任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通過“同步式”審計進一步完善公司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體系,促使審計關口前移,避免“秋后算賬”。在現場審計結束后,審計組應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風險評級并分類匯總,建立風險評級模型,根據評級結果為公司管理層領導決策和被審計單位整改提供科學依據。筆者認為,可將審計發現的問題按照性質劃分為5類:Ⅰ類指嚴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問題;Ⅱ類指嚴重違反中國移動及省移動各項管理規定的問題;Ⅲ類指存在內部控制漏洞及風險的問題;Ⅳ類指影響效率、效益的問題;Ⅴ類指一般差錯。審計發現問題按照對企業經營造成的影響,劃分為紅、黃、藍三個風險等級:紅指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較大損失或嚴重影響企業形象的事項;黃指對企業生產經營會造成一定損失的事項;藍指對企業經營不會造成損失但需關注或性質嚴重但影響不大的事項。(3)建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宇宙”,增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科學性。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必須由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經營指標完成評價等向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招投標程序、縣公司管理等多領域延伸,“由線到面”地拓展審計范圍,建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宇宙”。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注重與其他審計項目的互動,針對重點問題深入挖掘,以揭示高風險點和管理缺陷。
根據審計工作需要,可大膽運用IT工具診斷、發現問題,利用SQL、ACL軟件分析海量數據,提高審計效率。通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要全方位審視企業當前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進一步梳理企業在市場、網絡、服務、財務、法律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全面落實各種防范措施。
(4)健全審計評價體系,做到客觀、公正、審慎??刂圃u價是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秘訣”,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也不例外。審計評價是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關鍵環節,應建立在查清審計事實、準確界定經濟責任的基礎之上,充分考慮政策、市場、競爭等主客觀因素,盡可能量化評價。在財務基礎評價法的基礎上,要廣泛采用專家評議法、分析性復核法、內部控制測評法等六種方法完善評價體系,量化評價指標。審計評價要做到四個經得起:經得起上級檢查、經得起外部審計、經得起群眾監督、經得起歷史檢驗,最終要做到精準“畫像”,體現個性化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曉慧,2009:風險管理框架下審計理論與流程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勞倫斯B?索耶,1998:現代內部審計學實務[M],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
[3]胡春元,2009:風險導向審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朱錦余、趙新杰,2002:任期經濟責任審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結合;效益審計
前言
經濟責任審計目的應是掌握被審計責任人履行職權職責和德才表現的綜合情況,為考核、使用干部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應引入效益審計機制,對被審計責任人任期進行績效評估,將被審計責任人所擔負的政治責任、社會管理責任、“經濟責任”、行政效能建設責任等均納入經濟責任審計的范疇,擴大經濟責任審計的外延,豐富經濟責任審計的內涵,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更加科學、更加公正、更加全面。
1 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兩者相結合的必要性
有效的開展效益審計有利于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只評價領導干部所在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既不能完整地反映領導干部的任期經濟責任,也不能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只有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加入效益審計的內容,才能充分揭示由于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不力而導致的脫離客觀實際、盲目決策、造成嚴重損失浪費等問題,才能使經濟責任審計真正成為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一項重要手段,為干部的選拔任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1.1經濟責任審計客觀上具備與效益審計相結合的條件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的法制國家,包括建立健全對各級領導者業績的考查、考核機制,通過對其任期業績的深層次審計,體現領導干部任期所實現的效益水平。
1.2公共受托關系決定經濟責任審計必須與效益審計結合
公共受托關系是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產生和發展的理論基礎,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就是公共資源的受托責任人。經濟責任審計是要評價單位、部門、地區的黨政領導干部和企業法定代表人任職期間所在部門、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對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效益審計的目的正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向有關利害關系人提供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
1.3經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結合是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
伴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應從關注領導干部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向經濟責任的效益審計轉變。效益審計則可以在合法性審計的基礎上深入進行管理、決策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審計。如果說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對領導干部管理、決策的執行過程的行為涉及,那么效益審計則可實現對領導干部的管理、決策的能力評價。兩者的結合有利于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深入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1.4經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結合是審計機關合理安排審計資源的需求
就從審計業務量看,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多,審計內容涉及面廣、審計期限長、任務要求時間緊,特別是在黨委政府換屆時,審計任務更是集中。審計機關還要完成同級財政審計、審計署規定的項目和自定的其他項目等,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審計機關只有充分利用審計資源,做好審計結合,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才能不斷適應新時期的工作要求。
2 如何在經濟責任審計中開展效益審計
2.1在審計力量方面,注重審計人員觀念轉變和知識更新
首先,切實樹立審計人員的效益審計觀念。在經濟責任審計中開展效益審計是客觀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審計機關審計使命所決定的。要通過會議強調、專題討論、審計宣傳等形式使審計人員樹立開展效益審計迫在眉睫的觀念,從思想上接受并認可,然后再逐步開展起來。大力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整體審計人員的宏觀全局意識和專業水準,使審計人員基本上能掌握經濟管理所使用的方法和技術。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是開展效益審計的重要條件。
2.2在審計內容方面,應切入黨政領導干部權力運行軌跡涉及的重點領域
經濟責任效益審計應主要針對黨政領導干部在履行經濟決策權、經濟管理權、經濟政策執行和監督權的過程中對公共資源的使用和管理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審計。因此,其效益審計從內容上看應涉及政府性資金及國有資產管理使用的經濟性和效益性、地方政府組織實施上級及本級有關政策的效率效果。從審計的具體范圍來看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審查財政資金管理的經濟效益。二是審查政府部門預算執行的經濟效益、通過審查部門對預算的執行情況及經費支出的合法性、效率性及其結構,分析部門預算收支質量、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和支出效率。三是審查投資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通過對實際投資成本與預計投資、投資所取得的有效成果與所消耗或占用的投資額、預期效益與實際效益、投資項目的社會影響和環境影響等進行比較分析,揭示項目決策、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工程質量、造成損失浪費等情況。四是審查各類專項資金使用中的經濟效益,審查專項資金運用的效率和效果,分析評價專項資金項目完成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3在審計技術方面,積極探索和嘗試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手段
第一,重視風險分析和目標評價的方法。風險分析指審計人員通過審閱文件資料、實地查驗、詢問調查等方式找出管理和執行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點作為審計重點,對項目或者行為的管理控制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效益審計中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具體事項中是很難區分的,有關指標往往已經被包括在項目目標中,而且項目文件、合同文件一般都會對目標計量和測評方法等有具體的規定,對這些內容的審計主要是對照項目文件或者合同,審查和評價有關目標是否達到。第二,探索期中效益審計。事后效益審計,偏重于對行為結果的效益評價,期中效益審計側重于對正在進行行為的管理控制情況進行效益評價。期中效益審計的難度更高,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更高的素質,掌握更多的審計技術方法。
2.4在審計制度方面,逐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效益責任審計的操作程序和評價標準
認真總結財政投資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所取得的效益審計方面的經驗,制定系統的可操作的黨政領導干部效益責任審計操作規范。在經濟責任審計中開展效益審計,不能僅僅在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審計的基礎上加一些零散的,單項的效益審計的內容,要把它作為效益審計的一個獨立類型進行研究、制定獨立的效益審計的操作規范,在規模化的作業面、體系化的評價指標、規范化的工作程序、最大化的審計結果運用機制等各方面作出規定。經濟效益一般可以用定性指標來衡量,而社會效益很難量化,可以先給出一些原則性較強的定性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再通過認真總結經驗進行補充完善。此外,完善黨政領導干部責任目標考核機制,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可以為黨政領導干部效益責任審計的具體實施和評價提供重要標準和依據。
3 結語
總而言之,經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同步進行能關注被審計領導干部投資決策是否科學、決策依據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決策不當或盲目決策造成的損失浪費問題,還能將是否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機制納入視野,在突出審計事項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方面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加以評價。
參考文獻:
[1]廖洪.加強國家審計理論研究 為經濟發展服務[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關鍵詞】全程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的方式;審計監督
一、實施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的必要性
(1)從目前領導干部擔負的經濟責任的重要性和自身出現問題的復雜性上看,有必要實施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當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日益貫徹縱深,經濟工作已經成為政府各部門的第一要旨,領導干部擔負著組織、管理、協調經濟工作的重大任務,經濟責任越來越重,怎樣評價其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如何判斷國有資產增值或損益情況,必須通過經濟責任審計的方法來量化和確定。(2)從目前干部管理和監督工作的局限性上看,有必要通過全程經濟責任審計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僅依靠干部考核和其它監督的形式很難將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和深層次的經濟問題進行區分和定性。因此,將全程審計融入干部管理中去,就可彌補干部考核中的不足,達到“水沒來,先筑壩”的效果。
二、實施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的方式方法
(1)確定審計對象是開展好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的前提。一個地區各個部門的工作有側重,部門內領導干部的分工也各不相同,所以在確定審計對象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輕重主次,各有側重,從以往工作的實踐上看,審計對象應確定任前負責經濟工作或從事經濟活動的干部,任期的正職領導干部及經濟部門或主管財經工作的領導干部,離任的正職領導干部及經濟部門或主管財經工作的領導干部。(2)明確審計內容是開展好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的基地。對領導干部任前、任期、離任審計的內容既有統一又各有側重,任前重點審計干部過去所從事的經濟活動中資金支出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看有無違紀的失職行為;任期重點審計干部分管的重大經濟活動中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看有無隱瞞、漏交、截留、挪用問題,審計所在部門或分管工作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看有無虛報、浮夸等在群眾中產生不利影響的問題;離任重點審計本人在任期間使用公款公物情況,看是否全部償還歸還清楚,是否登記或辦理移交手續。(3)規范審計方法和程序是開展好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對領導干部實行全程經濟責任審計的一項系統工程,不是單一部門的事情,相關部門必須密切配合,按程序辦事。
三、實行全程經濟責任審計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注意依法辦事,堅持客觀公正。審計部門作為審計監督的執行者,其審計評價結論,不僅關系到領導干部個人的榮辱得失,更重要的是為組織部門全面、正確評價使用干部提供依據。所以,審計時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審計法》及其它法規為準繩,既不能隨意發揮,又不可含糊其辭,對于一時證據不足、性質不明或政策法規未明確的事項,應只擺事實不做評價,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審計評價的客觀公正性,最終的審計評價應力求科學嚴謹。(2)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正常處理好幾種關系。組織部門作為審計的組織者和干部的管理者,在對審計中發生的有關問題進行處理時,要注意把握三個政策界限,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要劃清前任領導與現任被審計對象的責任界限。二是要正確分析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的界限。三是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個人責任與領導責任的界限。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解放思想、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之間的關系;工作失察失誤與違法亂紀、的關系;因堅持原則得罪人而受到誣陷與設置障礙、干預審計工作等。審計過程中要做好調查研究,去偽存真,分清是非,還其本來面目,還要注意把審、幫、促、有機結合起來。(3)要注意執行干部管理制度與依法獨立審計相結合。實施對領導干部的全程審計,應遵循黨管干部的原則和組織程序,而審計的具體實施,則由審計機構依法獨立地進行,不受個人和其它行政機關的干涉,以保證審計結論的客觀公正性。同時要注意協調好全程審計中各階段審計與其它類型審計的關系,以避免重復審計,加重各部門的負擔。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黨政領導干部的行為對于單位和部門的各項活動與決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進行行政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評價,不僅有利于加強對于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而且對于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黨風廉政工作有著積極作用和意義,而經濟責任的審計評價指標作為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的重要量化形式,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建立與完善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甚至對于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結果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大小也有著一定的作用關系,是行政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研究中的一個重點。
一、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建立與完善的意義
首先,進行審計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行政事業單位權力制約與監督機制對于經濟責任審計的一個客觀要求,主要體現在經濟責任審計本身作為領導干部權力制約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實現領導干部經濟權力制約的重要手段,因此,通過科學、合理、標準、完善的審計評價體系,對于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進行科學、合理以及有效的評價,是領導干部管理部門以及被審計領導干部本身、廣大群眾十分關心的問題,所以說建立與完善審計評價體系是權力制約機制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客觀要求。
其次,完善和建立審計評價體系作為審計職能的內在要求主要體現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是對于黨政領導干部財務責任以及績效責任完成情況的一種監督、評價和鑒證,因此,通過建立與完善審計評價體系,實現對于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是審計工作的本質與內在要求。
最后,建立與完善審計評價體系是審計規范化與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主要是指由于常規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之間的不同,使得常規審計的標準、規范不能夠滿足經濟責任審計的要求,而為了促進審計工作的開展,就需要建立與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制度標準,因此,建立和完善審計評價體系也是審計工作法制化與規范化的必然要求。
二、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難點分析
結合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干部任期審計評價的實際情況,在審計評價實施中面臨的工作難點主要體現在審計評價依據缺乏比較嚴重、審計評價的內容定位模糊和審計評價標準比較籠統等方面。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審計評價依據缺乏比較嚴重,主要體現在在實際工作中,在領導干部的賬面財政以及財政收支審計評價中,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據比較明確充分,但是在對于財務數據所反映的經濟決策以及內部制約、經濟效果和非財務數據領域的審計評價中,依據缺乏現象比較嚴重,造成審計評價的開展比較困難。
其次,審計評價中,審計評價內容的最基本要求是尊重事實、客觀評價,不對于審計范圍以外的事項進行評價,這一基本要求強調了審計結果及其評價的局限性,并且對于如何評價到位,不出現越位、缺位情況,卻沒有明確的標準,導致審計評價內容定位比較模糊,影響審計評價的實施。
最后,審計評價中,審計評價標準在遵守財政紀律和廉政紀律等方面的標準都比較明確,但是在進行領導干部責任區分上,主要是按照領導責任以及直接責任進行劃分,但是對于具體的違法違規行為或者是涉及經濟效益大小方面的評價標準,卻沒有對其責任輕重進行明確規定,導致審計評價的標準比較籠統,影響審計評價實施。
三、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
在進行行政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由于領導干部的任期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跨度,并且其管理范圍也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的政治、經濟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審計評價,需要對于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劃分,并逐項進行客觀評價。結合審計評價體系,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財政財務分析評價指標、客觀事實評價指標、綜合評價指標。
首先,在審計評價中,按照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和其他評價等不同評價標準,財政財務分析評價指標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按照定量評價標準,財政財務分析評價指標中,行政類的財政分析指標主要包括財政收入、財政收支、預算執行、農科教費用、招待費用比率等,事業類財務分析指標包括經費自給率、資產負債率、公用支出率、人員支出率等,它們主要是進行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以及資金收入、支出情況評價的指標,用來進行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干部財政財務管理責任履行情況的評價。按照定性評價標準,在進行財政財務收支以及內控制度、管理水平等的審計評價中,需要與經驗相結合進行審計評價實施。最后,在通過數字指標,即不管是定性或者是定量標準進行評價時,需要結合領導干部任期期間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其次,審計評價中的客觀事實評價指標是指在對于財務分析指標評價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以使經濟責任評價更加完善、科學的評價指標。其中行政類客觀事實評價指標包括任期財政財務收支真實性與合法性、任期資產情況、任期負債情況、代政府管理的各項基金與資金管理與效益情況、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管理制度、任期廉政與遵紀守法情況等,事業類客觀事實評價指標包括任期單位財務收支情況、資產情況、負債情況、專項基金、結余資金、遵紀守法等。
最后,綜合評價指標包括任期目標、實際完成情況與前任實現對比、同行業對比等。
四、結束語
總之,進行行政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有利加強對于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工作的開展與建設,具有積極作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分析,有利促進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的建立完善。(作者單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參考文獻
[1]陳勇,王飛.淺議建立行政事業單位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J].交通財會.2011(12).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uditing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of the head of secondary depart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dopts AHP to design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interna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including internal control, budget, major decision, management benefit and finance. The AHP-based interna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its effectiveness is verified by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del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gl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ing of the head of the secondary departments of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bility of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dited cadres.
關鍵詞: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分析法
Key words: university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evaluation index system;AHP
中圖分類號:F239.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028-03
0 引言
通常情況下,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由高校組織部委托,對高校內部有干部管理權限的二級機構相關負責人在任職期間內相關經濟責任履職情況進行審計,可以在任期內和任期結束后進行。隨著高校的合并、新校區的建設、辦學自和資源的配置權越來越強,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難度不斷加大。
對于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研究,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點不同。國外的研究成果更多關注于績效評價,我國則更關注于對領導干部的評價,二者存在本質區別,但對于評價方法則可借鑒?;贏HP的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模型,最早由20世紀末期英國學者(Martin Cave,1998)提出,包括了教學類8個指標、科研類4個指標,用于評價高??冃?。而國內的研究,則囊括了謝合明(2001)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教學、科研、學生三類一級指標對高??冃нM行了評價;程海燕(2013)建立了內部控制、預算執行、廉潔自律、重大決策等五類37個綜合指標,以上研究成果設計了較為豐富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對高校二級部門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現有評價指標體系。但對于如何有效避免確定權重時的主觀因素?如何平衡績效指標評價與高等教育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初衷?定性指標的定量化如何避免主觀因素影響?等等諸多問題,都函待解決。
1 基于AHP的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模型概述
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難以對外延伸調查,造成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全面評價依據不足。①由于內部審計的范圍、內容、權限是有限的,審計部門全面評價的依據僅限于審計對象所提供的述職報告、任期工作總結、及學校財務提供的會計資料等材料,按照有關規定界定經濟責任、特別是領導干部遵守財經法紀的情況及黨風廉政情況,審計部門全面評價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許多領導干部的經濟問題常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延伸到外部單位進行落實取證,如領導干部涉及的利益輸送、收受賄賂、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私分公款等問題,僅依靠內審是難以發現和查證的,因而很難提示一些風險。②經濟責任審計缺乏必要的、統一的、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標,缺乏一定的行政責任定性考核標準,缺少一定的法律責任相應法規。目前高校內審部門主要是對相關領導在任職期間內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重大決策、廉潔從政等指標建立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實際工作的。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重要性 措施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
1.當前,依法治官與依法治權,可以說是經濟責任審計極為有效的途徑
首先其以領導干部們所在的單位作為基礎,對他們相關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對在任期間領導干部的內經濟的指標,及重要決策,利用審計手段進行核查,同時也對國家相關的財經法規的執行的情況核查,評估他們的廉政紀律等情況。在考核過程中,將定性與定量考核實現緊密的結合,在領導干部在任期間,通過客觀的事實對他們在經濟責任方面的工作情況作出相應的評估。
此外經濟責任審計,還能對從事經濟工作的領導在素質水平與決策能力等方面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經濟責任的審計對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并以此作為依據來對干部選擇與任用。
2.它是保護干部,從源頭上防腐
經濟責任審計從源頭上對領導干部的腐敗進行防治,提倡廉政。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能較為全面與客觀的對干部領導在經濟工作責任方面做出評價,同時在審計過程后,也可以向部分單位的領導干部們再工作中提出警示,從根本出提升他們依法辦事的意識,再就是還能有效的提高領導干部在防腐敗與拒變方面的能力。再就是這也為遭受經濟不實非議的部分領導干部們將事實澄清,對他們采用客觀的評價,對工作的積極性起到了保護作用,這有助于廉政黨風的建設與發展。
3.經濟責任審計還能夠強化領導干部在經濟工作中遵紀守法的意識,從根本上保證財政經濟以健康良性的方式實現發展。對于干部領導來說,評價他們在任期間工作中的決策與經營,主要還是通過經濟責任審計這一方式來實現的,最終通過監督來對領導干部的權力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杜絕領導在工作中存在失誤,及失職、越權與濫用領導職權等現象的發生。通過監督和控制,能夠有效的保證領導干部遵紀守法,自覺依據法律法規來做工作。在工作中結合相應的法律手段來解決和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失誤,有效的規范自身的行政行為,正確的引導領導階層在用權與行政上都依據相應的法律,最終促進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
4.審計機關對經濟的監督能力的提高也多是借助經濟責任審計,在經濟工作中以此對領導進行監督,能夠確保對領導干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的合法性與真實性,同時還有審計的效益性。通過經濟責任的審計也完全可以考量領導干部的管理與決策的能力。通過這種評分手段以最終來完善和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水平與層次。
二、增強經濟責任審計的措施
1.對法律體系的完善,特別是對審計執法的環境的改善和完善,以及規范嚴謹的審計法制,能夠保證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為使審計工作有法可依,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法律體制來對此進行規范。該立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確定了的法律責任在被審計對象方面起到了絕對的監管作用。規范的審計法制,有效的消除審計法和其他法律所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通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審計工作中實現了獨立工作,極大提高了執法制度。保證了一個具獨立性與權威性特點的管理體制的成立。
2.改變先離任,后審計的現狀,建立早期數據庫
經濟責任審計的實行,一般選在領導干部在任期間,例如,特別是在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的規范條例中,就已經明確指出了經濟責任審計的實行須在在領導干部在任期間。將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前監督,或者事中的控制。因此,通過該方式得出的結果要比以往的結果取得大幅度的提高。此外,通過經濟責任審計,也大大的改變審計機關的工作環境,讓他們變被動為主動。在離任前調查出的問題也遠比離任之后調查出的問題更容易解決。
早期的數據庫的內容包括三方面:首先,領導干部在任期中,財政與財務收支方面的相關數據;其次,領導干部在任期中,對各項經濟指標評價的相關數據;最后,領導干部們工作中,自律與廉潔的具體情況。
為把工作變的更具階段性與分步驟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數據庫,務必要在早期建立起來。以此對事后審計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
3.提高風險意識,降低審計風險
在審計工作中,風險無時無刻不存在,由此,需在思想上給予重視,只有如此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及時發現風險,并預防與降低風險。同時,在審計工作中對人員的素質也要不斷的提高,對人員加強后續的教育培養。對于風險的防范,關鍵就是由工作人員素質水平的高低來決定。往往審計工作難度越大,對工作人員的政治與業務方面的素質的要求也就越高,工作人員具有強硬的思想作風及高水平的業務方面的技能,并能按規定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做到依法審計與處理,有效的控制風險。
在項目審計中藥有專門的符合機構來對其審核,對預計的風險采取全方位的監控,并及時的找到解決處理的措施。
要求被審計單位,或相關的法定負責人,在審計工作中要對會計資料做出書面承諾,以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與可靠性。特別體現在對帳外資產進行有無確定的時候,能夠有助于風險的減輕。
4.分清審計責任,規范審計評價
在對經濟責任進行界定的時候,務必要將直接的責任,主管的責任或者領導的責任分清楚。對問題辯證的分析看待,重視數據并以客觀些事的方法對極為復雜的事項進行分析。
界定經濟責任的原則:首先領導干部掌握的權利越大,承擔的責任也就隨之而大;其次經濟責任應該落實到領導干部們所行使的權利范圍內;再就是經濟責任的承擔,與領導干部行使的經濟權力相對應。
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規范,務必做到調查與相應法律法規及規章政策的結合。并以此作為評價的標準,設立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