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0 07:00: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馬克思心得體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通過《基本原理概論》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潛移默化地擴大了視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師的教導下,正確地運用基本原理概論處理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給我帶來了深遠意義。在看待各種現象和問題時,學著去理性思考,并通過現象看到本質,讓我了解到事物客觀真實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運用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這些原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應該遵循的原則。我覺得上了《基本原理概論》課后,收獲挺大的。理論課讓我更深刻了解了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進一步體會到的精髓。我個人認為理論課對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論課讓我受益匪淺。 《基本原理概論》在與時俱進的今天為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教會我們思考問題,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學生的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2、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滲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不僅有利于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認清事實本質,更可以提高我們的邏輯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辯能力。且掌握的基本觀點是我們學好其他學科知識,認清當今形勢和理解各項政策制定的基礎。老師們在教授理論知識時,深入淺出,語言幽默,并聯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加以闡述,這種講課方式使我們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理論精神,并學會了用的基本原理對現實進行分析。
3、雖然從初中政治就開始接觸到《基本原理概論》了,但卻一直認為它只是一門離現實比較遙遠的科目,而且認為很少能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但是在大學中系統學習了這門課后,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能體現出其中的原理。感謝老師的認真講解。 《基本原理概論》對與大學生確立人生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矛盾的觀點,聯系的、發展的理論以及實事求是的相關方法論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給予指導,有助于實踐活動的開展。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建設者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理論有助于增強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論水平,從而更好的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上基本原理概論課,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了社會主義本質,更加堅定了為社會主義奮斗的信念!
(來源:文章屋網 )
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就是發展。發展,是全面的發展,是協調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是數量與質量并舉的發展。如果有一部分人富得流油,另一部分人卻窮得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如果有一部分地區發達富裕,已實現現代化了,而另一部分地區卻仍是一片貧民區,這樣嚴重的片面發展,區域發展極不平衡的情況,極易導致貧富兩極分化,從而帶來社會動蕩、社會犯罪等社會問題。嚴重社會問題的頻繁出現又談何可持續發展呢?也許是基于此,國家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力發展西部地區的經濟,盡量縮小東西部經濟差距,消除東西部發展有平衡,實現國家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國家對北部灣經濟規劃實現許多優惠政策,也是體現發展是第一要義的典型例子。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發展是由人推動、實現的,發展所帶來的成果也應由人來分享,由廣大人民群眾來分享。今年5月份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國家中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營救災區人民,災后勤部又拔巨款給災區重建家園,這些無不體現了以人為本這一核心。此外,國家實施的三農政策、貧困生的助學金都體現了以人為本這一核心。只有人發展了,人的素質提高了,經濟的發展才有動力,才有一定的智力支持。
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還有助于提高個人的素質。科學發展觀里說到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都是馬列主義指導思想的延伸,是正確的指導思想,對我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指導意義。它教會我們思想不要因循守舊,而要放眼我們身邊更寬廣的事物,放眼未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見多識廣,才能思想開闊,跳出傳統思維的牢籠,才有可能萌發更多的點子,有更多的創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要求我們平時做人要腳踏實地,遵循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同時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科學發展觀里說的“發展”,實際上已是運用了“事物是發展、不斷變化的”這一馬克思哲學。學習科學發展觀中實際上我們就已是在學習馬克思哲學的看事物認識事物的方法論。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在學習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認識事物的過程。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拉開了序幕?;仡櫄v史,我們黨的建立和鞏固始終依賴于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問題是我們黨堅定不移實施的路線,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并且深化其中的內容。
在新的發展時期,要想走好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要求我們黨員干部對群眾“三問三思”。三問三思的具體內容是:捫心自問“面對群眾期盼,有多少為民服務的情懷;面對發展重任,有多少務實干事的擔當;面對黨的紀律,有多少清廉守正的自覺”,深入思考“入黨為什么、當干部做什么、為后人留下什么”的問題。
作為黨員干部,要踐行“三問三思”,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入基層,了解民需民求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群眾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只有使廣大群眾心向國家、心向黨,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權才能穩如磐石。如果我們只坐在辦公室里,等待群眾來提意見或者上訪,一切都將是虛無。作為黨員干部,應該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應該經常走進基層,去與群眾談心聊天。只有當你與群眾的關系變得融洽親密,群眾才愿意掏心窩子跟你說真話,訴真情。我們才能更真實的了解群眾所需所想,幫助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當群眾的切身利益得以實現,群眾的難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廣大群眾才會心向國家、心向黨,我們的社會才能維持穩定和諧。
二、堅守崗位、勇于擔當
作為黨和國家具體工作和政策的實施者,一線黨員干部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堅守崗位、勇于擔當。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干部小到要每天按時上班,不許無故早退缺席;大到面臨突發事件,要堅守崗位,不準回避逃脫,勇于承擔責任。要確保每個崗位每個上班點都要有人在位,及時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三、清正廉明、剛正不阿
在為民辦事的過程中,廣大干部群眾要時刻保持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處事態度,杜絕貪污受賄、枉法徇私等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為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廉之風,用公平、正義、廉潔、自律來武裝自己,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與群眾站在一條線上,努力維護黨和群眾的切身利益。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任務,是黨和國家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人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對象化活動。本文試圖將實踐觀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從而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形式,增加教學的實效性,對于作為實現主體的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實踐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策
一、關于實踐觀的內容
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人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對象化活動。
(一)實踐的內涵
1、實踐是人的對象化活動,即在實踐中人把自我主體的愿望、意志、要求,對象化在現實的客觀物質上。
2、實踐是人類感性物質活動,它表明實踐不單純是主觀的,而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具有直接現實性。
(二)實踐的特點
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能動創造性和社會歷史性。
(三)實踐的地位和作用
⑴實踐提供了人類的存在發展的前提條件―人類一切活動必須依賴的物質基礎。
⑵正是在實踐中形成了人類的意識,使人成為有意識的生命體。
⑶正是在實踐中,形成了人類社會,從而把人與動物相區別,使人成其為人,從而把人從動物界中提升出來。
二、應用實踐觀進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對策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課程教學理念
實踐觀注重突出實踐主體的主體性地位,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就是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從教學內容上講,的確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內容紛繁復雜、較為抽象難懂,因而在過去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多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很多情況下出現了“一言堂”的課堂局面,教師成為了該課堂的絕對主角,將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情境,缺乏師生間的良心互動和激發實踐主體進行實踐活動的條件和氛圍,不利于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的有效實現。那么,教師必須首先改變以單純理論灌輸為主要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確立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平等交流、共同學習的研究型教學理念,同時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現階段的課堂教學中,科學實踐發揮了及其主要的作用,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果收益,必須適時加強教學實踐相關的課堂教學理念,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
1、 布置教學任務,課堂互動研討
“教師針對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某一現實問題設計題目,根據題目解答的實際需要把學生分組,學生課前搜集材料,積極思考,并形成書面材料或做成課件,由小組負責人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學生發言、討論”[1],教師給予點評和總結。
2、 經典案例教學,引起師生共鳴
“經典案例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創新手段。”[2]教師根據講述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按照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方針路線,靈活多變的選取相關教學經典案例,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后達到引起師生共鳴的教學效果。
3、 觀看影像資料,分享觀后感悟
隨著科學實踐的不斷發展,教學設備和教學媒介也在日益更新。教師組織學生適時觀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吸引學生的、教育性與藝術欣賞性充分結合的影像資料,并在觀影后與學生共同分享觀后感悟,也是教學實踐的創新和完善。重要的是教師不忘在觀影后進行合理的引導和總結,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增加教育的實效性。
(二)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實踐活動
學生在接受課堂教學之外,身處校園中還有許多形式可以讓學生在校園里參與實踐活動。校園實踐活動本著經濟、便利的原則,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校園資源和師資資源,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實踐活動。例如,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開展諸如主體辯論賽、主體演講和宣講等活動。借助大學生社團等團體的幫助,以宣傳畫、音樂、情景劇、小品、相聲等藝術方式,闡明與思想政治理論相關的主題或反映某一社會現實問題,表達出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見解。并將“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有效利用學校邀請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做報告會、講座等,組織開展“道德模范進校園”、“郭明義精神進校園”等活動,使學生開闊眼界和思維。
(三)積極落實社會實踐
1、 學校方面
在走出課堂教學的教學形式中,除了在校園里開展實踐活動外,讓學生走出課堂,貼近社會,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更是促進實踐主體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途徑。例如實地參觀訪問活動,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和現有條件,學校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紀念館、歷史博物館、文化科技館、監獄等、探訪文明社區和先進企業、革命前輩等,參觀后,結合所學內容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形成探究性報告或心得體會。
2、家庭方面
家長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扮演主導作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所學知識的豐富,家長的家庭教育角色應該從“主導作用”轉變為“引導作用”。為了使孩子盡快成熟起來,家長必須不遺余力的增加孩子的社會實踐機會,通過采用合理科學的家庭教養方式、創建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開辟多種渠道增加孩子的社會實踐機會。
3、社會方面
馬克思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3]環境對人的性格和行為的養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黨的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要從三個層面上展開全方位的建設,從國家層面上講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上講,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層面上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 三個層面相互關聯、緊密合作從而為大學生,特別是廣大90后大學生創造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此外,政府還需為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安全的場所和充分實踐的機會,形成國家、社會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風尚。
4、個人方面
為了配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進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實效,作為教育主體學生應該增強實踐意識,將自身所學的理論和方法恰當地運用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檢驗、完善、應用所學理論和方法,并在實踐活動后積極認真的反思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在今后的實踐活動中吸取教訓、完善理論學習并不斷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傅正華.在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進行實踐教學的初步設想.[J]中國地質教育,2007,⑶:105.
[2]胡昂.案例教學法在《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中的運用合.[J].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 .3
關鍵詞:“愛我中華”夢之隊、社會實踐
首先,我將以一句話開始我的經驗分享?!爸罏槭裁醋霰茸鍪裁锤匾?,我們為什么要做社會實踐呢?第一,社會實踐是馬克思當代社會實踐的課程要求,我們要拿到必修學分;第二,本科全日制大學生都需要完成一次社會實踐,得到課外學分方能畢業;第三,大學是我們從學生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我們需要更多的接觸社會,在社會中磨煉,以便更好的融入社會;第四,我們要錘煉品質,爭取榮譽!相比前兩點的內容,我認為第三點對于我們來說更為重要。通過2015年社會實踐,我們團隊隊員的綜合能力顯著提高,值得一提的“愛我中華”夢之隊還先后獲得了校級特等獎、省三下鄉優秀團隊、團中央鏡頭中的三下鄉好團隊等榮譽,相信對我們以后的就業乃至整個人生都有積極長遠的影響。
那么,知道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做呢?“做到三個足,用好三個寶”這就是做好社會實踐的訣竅。
第一,準備做足?!斑\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才能將一件事情做好。
有明確的定位,我要做成什么樣。是簡單的完成任務?還是立志要拿到校級榮譽,省級榮譽甚至是國家級榮譽?只有確定好自己的目標,你才有朝著目標前進的動力,才能將事情做好。
組建團隊,根據自我定位,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根據各自特長,擔任不同的團隊分工。這樣明確的分工和定位也節省了很多時間。當然,建議你們跨專業,跨年級,跨院系組隊。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專業特色,有利于社會實踐的開展。人員控制在9人之內,保證有2-3名女生。
確定活動主題,可以緊跟時代熱點,例如2016年,建黨95周年,勝利八十周年,互聯網+,新媒體等;也可以傳承經典,例如,關愛留守兒童,支教,環保等。
策劃活動,根據主題系統地策劃活動,完成一份策劃書。
物資準備,團隊外出需要的各種物品,例如,隊服,對旗,條幅,工作證等。
外部聯系,事先聯系活動開展地的相關單位,了解實際情況,以便對活動進行調整。
第二,活動做足,俗話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們只有實際的去開展活動,才能鍛煉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
根據團隊主題,開展相關活動,例如,走訪,參觀,采訪等。
調研類的主題可以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紙質版和網絡版均可。
宣講交流會,成果展示會。
第三,報道做足,開展各類活動,服務社會。我們個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開展的活動來感染別人。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活動,傳遞正能量。
網站投稿,網絡是傳遞信息最快的方式,撰寫新聞稿投到各個網站進行。例如,新華網,人民網,中青網,大學生在線,武當青年網等。
報紙報道,聯系報社進行報紙報道。
媒體報道,聯系電視臺通過媒體報道。
開展宣講會,做展廳,條幅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不能一味“閉門造車”。我們要多學習,多借鑒,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用好三寶,能讓我們事半功倍。
第一寶,老師,學生工作室的各位老師都有著豐富的做社會實踐的經驗。我們要多找老師進行交流學習,老師會給我們許多寶貴意見,這能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
第二寶,其他的實踐團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他的團隊和自己做一樣的事情,可以和別人多交流,了解進度,學習他人做的好的方面,做的不好的加以改正。相互合作,共同進步!
第三寶,社會,既然是社會實踐,我們是不可能脫離社會的。多聯系社會,包括,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民營商鋪,公益組織等。多和相關人員進行交流,對活動開展是非常有利的。
我相信,只要大家做好充足的準備,認真踏實的開展活動,積極宣傳,多和他人交流學習,每個人都能做好社會實踐。
[參考文獻]
[1]柴達.課堂講授與課外實踐的關系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03(10) .
[2]何蕙芳,梁玉梅.“兩課”教學的課外實踐法[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4) .
(一)廢除“靜止的教學方法”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廢除“靜止的學習方法”。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不能象機器人那樣,根據編寫好的教材照本宣科;同樣,學生也不能只是機械地把老師所講的內容輸入自己的頭腦,死記硬背。師生雙方都應該把教學過程看作“既是繼承人類文化成果,又是共同發展科學”的能動過程,這樣才會使靜止的教學變得生動,課堂才會活躍起來。
(二)以科研帶動教學 寫文章要有自己的心得才可貴,照抄照搬是不可取的。求學之道,在于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只有對某一問題有了自己的心得,才能牢記于心,才會有所創新,觸類旁通,左右逢源。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要做堅苦的“支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作,這樣才能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堂授學,啟發學生深入理解內容與鉆研學問。以科研帶動教學,離開科研的教學只能是照本宣科,即使口才再好,也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三)鉆進去,跳出來 教師教學要抓住核心內容,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地講授。例如,成本計算方法有分批法、分步法、簡單法,還有各種各樣的費用分配方法等,老師很難直觀地進行講授,學生也很難學習理解。筆者經過孜孜不倦地研究與探索,總結出成本計算對象“時空觀”,成本項目“經濟用途觀”,費用匯集與分配“劃清各種界限觀”。并以此進行了有條不紊、繪聲繪色的教學。
(四)理論聯系實際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親臨實際工作現場,根據實際操作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學生進行“現場教學”,這樣教學內容生動活潑,教學試驗也受到好評。在校內進行教學時,也可將收集整理好的各種實際核算資料,用以進行“案例教學”,并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五)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根據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的教學思想,教學者可以在每章講授前幾天,列出該章自學思考題和有關參考書目,要求每個學員寫出“自學筆記”。這樣,一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二則根據學生自學情況,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講授。在該教學方式下,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六)老課堂常教常新 五十多年來,筆者教過銀行會計、政府會計、蘇聯單日記賬等課程,其中主要教授課程是“工業會計”,每次上課都會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重新稿,對課堂教學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七)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關系 在廢除靜止學習方法時,既要有“破除迷信、不唯書、不唯上”的革命精神,又要防止“拋棄前人合理核心”的盲動。如講授“會計原理”時,要明確指出,實踐中借貸復式記賬法是科學的,必須繼承;而借貸原理幾經變革,當今世界通用的“等式說”仍不科學,必須舍棄。但是,我國在20世紀30年代,就出現改用“收付記賬法”的方法,后來又出現了改用“增減記賬法”的方法。
另一種偏向堅持“等式說”。50年代,蘇聯和我國都提出了“會計對象”問題,而且認為是再生產過程的“資金運動”;但都沒有予以采用,仍采用“等式說”(“資產負債表――復式記賬――資產負債表”理論體系),即使將“資產=負債+資本”恒等式改為“資產+費用=負債+資本+收入”恒等式,也仍然無法說明“利潤是創造于生產過程,而實現于等價交換的銷售過程”問題。
筆者在40年代中期創立“新動態論”,50年代初發展為“資金運動論”,80年代中期再發展為“價值與使用價值矛盾論”,希望學生們對每一門科學、每一章節,都能分清“是”與“非”,做好繼承與發展工作。
二、直面錯誤 及時修正
教師在科研或授課時,難免也會出現錯誤,要勇于承認錯誤,及時予以修正與改進,以免貽誤教學。
如1950年筆者在湖南大學會計系講授“會計問題”時,運用唯物辯證法,批判各種借貸學說,講述“新動態論”。當時有學生曾問到“用馬克思哲學觀點講課,完全正確,但沒有說明剩余價值問題,應否加以考慮。”經過仔細研究,筆者認為根據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計算表雙重計算損益的關系,說明借貸原理,仍然忽略掉了“等價交換”的概念,無法說明“利潤是創造于生產過程,而實現于銷售過程”的問題。于是,舍棄“新動態論”,創立“資金運動論”,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與“收入一費用=利潤”兩個恒等式改為“資金來源=資金循環與周轉”可逆方程式,銷售過程包括在右邊,全面反映了再生產過程中資金運動的規律,就可據以說明賬戶設置原理和貸借復式記賬原理,作成一筆筆“由貸到借”的“矢量”分錄(舍棄“先借后貸”的“標量”分錄),便可深入說明“利潤”來源問題。
又如,在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系77級講課時,筆者曾認為“大修理基金”是由于預計大修理費,增加成本,減少利潤而來,可視為是由活勞動初次分配而來。但有位學生兩次寫文章,論證大修理基金不是由活勞動初次分配而來,而是由預計固定資產追加支出而來。筆者仔細研究后,認為該學生的意見是對的,于是在課堂上公開宣布更正。承認學生老師觀點的這種教學態度,大大鼓舞了學生追求真理的積極性。
三、有教無類,辦好短訓
課堂教學向來是教學的基本形式。高職院校也不例外。一門課的的課堂教學狀況如何,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聰明的人總是改變方法卻從不修改目標,不聰明的人總是改變目標卻從不修改方法。成功的課堂教學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積極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兩方面作用,換句話說就是雙邊協同活動的結果?,F實的場景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相對部分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卻經常處在單方面活動的困窘中。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對同一研究對象的不同認識的溝通、撞擊、交流和提高的過程。教材、課堂、語言、文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介。思想政治理論課已經進入了教材,接下來的環節就是“進課堂”,就是通過教師的縝密組織把學生帶入教學過程,這是下一步“進頭腦”的關鍵環節。素質置換教學法由對教師和學生,或教與學兩方面的具體規則構成。探討這一方法的意義在于進一步改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實針對性和實際效果。
實施這一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有六條規則:1.粗略了解教材體系內容,發現難點問題,準備提問提綱。教師在組織每一章教學之前,必須全面掌握這一章的內容及其與各章之間的聯系。依據該章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簡明扼要地闡釋本章的基本問題和邏輯結構。在這個基礎上,了解學生對本章內容現有的認識程度,確定疑點、難點。對集中上來的問題加以整理,有選擇地按其內在聯系排序,回到課堂,以自薦的方式由學生分別認取一題,獨立思考,質疑問題。2.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自己規劃出論理要點。要求W生以所選的問題作為書面作業,在教師統一組織下,調查搜集選材,觀看有關教學片等,寫出發言提要,初評分檔,再由教師做統籌安排,對每個選題進行典型講述,展開交流。3.學生自己根據思考發言的習慣,選擇陳訴自己觀點的方式。我們要求學生必須事先設計好闡述自己觀點的方式??梢砸蝗搜葜v,也可多人配合;可在學生座位上直抒己見,也可登上講臺具體演示;可以單憑口述,也可借助教具。教師則要做好主持協調的工作。4.學生自己謀求解疑答惑的腹案。這是本教學法的中心環節。在課堂上每一個提綱發表習作的學生都要有所準備,對同學即興提出的各種置疑進行說理的解釋和答辯,最后由教師接著作答。鼓勵勤于思考,敢于說話的學生,借助課堂教學條件,使他們的能力得到發揮,經受鍛煉。5.小結、要求學生講完自己的論題后,一定要認真聽取同學和教師的講評,做好小結工作。明確自己所闡述的道理,哪些是應當肯定的,哪些是需要補充或更正的,寫出心得體會。6.以提高能力為導向完成素質置換。本教學法面對全體學生。已完成了從認題到小結各環節工作的學生,僅僅是開了一個頭。這部分學生還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繼續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榜樣的作用。在協助其他同學研究和探討問題的同時,使自己得到再提高通過這一過程調動學生的全部感官,促使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和印象進行加工制作,形成思想,提出問題,闡明觀點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高職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
實施這一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要求,歸納起來是以下六條:1.客觀看待時下高職學生的生源實際。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實際決定了,相當部分的學生不會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多下功夫。這是給教師們提出的一道難題,這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不能回避的問題,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應用的觀點講清實際問題,學生們就歡迎,反之,就聽不進去。他們的知識面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作用決定了他們需要的是必須切合實際講授政治理論課而不是空談。3.正面積極地掌握課堂教學的影響因子。同一課堂的幾十名甚至上百名學生中,從他們對理論課學習的態度和表現看,總可以分出哪些是積極的、居中的和較差的幾種情況。兩個少數,一個多數。積極的這個少數是學生中在本教學法的引導下最先進人角色的部分。由于他們的默契配合,課堂上很快就會活躍起來。教師要通過對他們的充分肯定,去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一個很中重要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中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和怎樣做,不斷擴大課堂教學的中堅力量。對經常游離于教學以外的少數學生,尤須傾注更多的關懷,以誠相待,找準切人點,促使他們同大家一道活動,提高素質,增長才干。4.答疑解惑,課后隨訪要及時適時。在課堂上,學生能集中精力聽講的時間和耐力是有限的。從教師方面說,一味地只顧自己講,不給學生施展能力的機會,無異于把學生推出教學過程。這樣做,教師以為自己是盡心盡力了,但實際效果并不好。要創設條件讓學生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此,教師在每講新課時,都應圍繞所講內容的主題,幫助學生掃清思想上的障礙,鼓勵學生,講清道理,明辨是非。5.形式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這種教學法絲毫不忽視理論的灌輸工作及其作用。它所強調的是這種灌輸必須以悉心疏導為先,在學生能夠接受的條件下進行。而決不是從上課鈴響開始一直“灌”到聽見下課鈴聲為止。他們有能力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正常進行工作。抓住一切時機,理直氣壯地不屈不撓地傳播。6.注意發揮示范作用,人格引領。理論課教師區別于其他專業課教師的一個顯著標志,在于他們所教給學生的一切,都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鮮明地表現出來。學生要通過教師的行為,看講馬克思主的人怎樣對待馬克思列寧主要求學生的,自己首先就要努力去做。而且要做到做好。否則,課上講一套 ,課下做一套 ,學生就會對教師失去信任,甚而產生或加深對馬思主義的誤解 ,以至敗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聲譽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共同體會是如何貫徹“學馬列要精要管用”論的原則,是一個犯難的問題。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中心內容就是要下苦功夫學習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只有這個理論才是當代中國最精最管用的。堅持按照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要求組織教學,就能說服學生,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他們堅持黨的基本綱領和基本路線不動搖,打下牢固的思想理論基礎。同時,也只有嚴格按照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要求組織教學,才能深入貫徹黨的十以來的一系列思想精神,進一步解決體系概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任務,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