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5: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 貧困生資助 人文關懷價值
貧困生資助的價值是指貧困生資助活動能夠滿足社會發展和貧困生成長需要的客觀屬性,反映出社會對貧困生資助行為具有“應然”意義的理想期待,體現社會對貧困生身心成長、政治思想發展的方向與性質的設想和規定,是貧困生資助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探討貧困生資助的價值問題,對于促進貧困生資助的學理研究和實踐發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人文關懷是貧困生資助的核心價值
所謂核心價值,就是指在貧困生資助的價值系統中居于統治地位的、體現貧困生資助內涵的、代表未來發展要求的價值。貧困生資助價值是以“貧困生”為中介,并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升來體現。要對貧困生資助的價值進行科學定位,就必須全方位地進行考察,全面審視貧困生資助在高校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的作用和意義。
1.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從貧困生資助價值主體的層面來看,主體既包括受助主體,也包括施助主體。貧困生資助既要滿足受助主體即貧困生個體生活、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又要滿足施助主體即高等教育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貧困生個體的需要和發展規律,全面提升貧困生的業務素質和思想境界,以促進他們成長和發展,使貧困生同其他青年學生一樣都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會穩定與發展的要求給予貧困生經濟上的資助,提高他們服務于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貧困生資助既要體現出個體價值,又要體現出其社會價值,實現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這是貧困生資助的基本價值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資助的貧困生是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會的關系來看,個體總是包含在整體之中,是社會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馬克思所說,“社會,即聯合起來的單個人”,“社會本身,即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人本身”,社會的本質是人,人的價值實現是社會價值實現的歸宿。就貧困生的成長需求來看,貧困生具有強烈的成才欲望,他們除了有物質層面的需要外,還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貧困生資助必須以滿足貧困生個體發展的需要為目的。在實際工作中,不僅應當關注社會對貧困生成長的要求,還應當關注他們的人生理想、價值追求等需求,關注資助本身內在的促進貧困生全面、和諧發展的需求,以促進貧困生資助的社會功能和個體功能的協調統一。注重貧困生個體價值的實現,不但確立了貧困生資助內在的價值取向,而且彰顯了貧困生資助的人文情懷,是高校貧困生資助人文關懷價值的根本體現,這必將極大地提升貧困生資助的效果。
2.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從貧困生資助的表現形式來看,其價值可分為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所謂內在價值,是指事物本身的價值,這種價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價值而存在。所謂外在價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對其他價值才能顯示的價值,這種價值本身不具有外顯性,只有依附于其他價值才能實現。貧困生資助的內在價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貧困生生活、加強貧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貧困生發展質量、促進貧困生全面成長的價值;外在價值則是指它通過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正義、推動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所體現的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人類共同發展的價值。
貧困生資助的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一方面,內在價值是外在價值的基礎和前提,是外在價值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外在價值是內在價值的外顯,影響內在價值發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來,高校貧困生資助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重外輕內”傾向,即以貧困生資助的外在價值來決定其內在價值的存在,僅僅注意到它維護社會穩定的功能,將貧困生資助的內在價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價值或經濟價值。于是,貧困生資助變成了單純地服務于政治與經濟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價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視了。這種傾向常常導致貧困生資助實踐的低效甚至無效,與育人方向的偏離甚至背離。因此,要充分發揮高校貧困生資助的外在價值,就必須注重其內在價值的實現。這種注重人的內在價值實現的貧困生資助,正是高校貧困生資助人文關懷價值的體現。只有充分發揮高校貧困生資助的人文關懷價值,才能實現貧困生的專業素質、精神素質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價值與工具價值。從貧困生資助作用來看,其價值可分為目的價值和工具價值。所謂目的價值,是指貧困生資助活動本身能夠滿足貧困生的生存、發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對貧困生的直接價值。所謂工具價值,是指某個價值活動本身不能滿足人的生存、發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滿足實現目的需要,即實現一個價值活動的手段或工具。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對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會成為人追求的目標或活動的目的。貧困生資助工作是以貧困生為核心,還是以施助主體為核心,反映了人們對貧困生資助活動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貧困生資助要為建設和諧社會服務,這是貧困生資助的工具理性所應發揮的作用,也是這項工作內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貧困生資助更本質的是資助活動與高等教育的結合,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是通過改善貧困生的物質生活條件、提升貧困生的精神境界來促進他們全面發展。貧困生既是資助的目的,又是資助的手段,二者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因此,關注貧困生的精神世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給貧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關懷是貧困生資助的根本任務和價值。一方面,貧困生資助可使貧困生與他人、群體、社會的各種關系得到協調發展,以滿足社會群體間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貧困生把各種幫助和關注轉化成為個體德性形成、心靈塑造、道德人格發展的內在需求,并在接受資助的過程中使這種需求得到滿足,這正是貧困生資助的目的價值的體現。
綜上所述,貧困生資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層面地提升了貧困生的生活質量,促進了貧困生與社會的融合。從貧困生資助的本質意義來說,貧困生資助對于貧困生的關注,不僅應當包括貧困生現實的生存狀態,還應包括其最終的成長目標;不僅應當關注物質層面的貧乏,還應當關注貧困生主體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關注其個體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改善,關注其未來發展的持久動力,其核心價值是人文關懷價值。
二、建構貧困生資助的人文關懷價值的對策
強調貧困生資助的人文關懷價值建構,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貧困生資助的社會價值、外在價值和手段價值,而是要重視挖掘其個體價值、內在價值和目的價值,將人文關懷價值滲透于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手段價值與目的價值之中,努力促進他們內在的有機統一,彰顯貧困生資助內在的人文精神。
1.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統一,切實維護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協調一致。貧困生資助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的客觀現象,其目的在于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具有優良品質和業務能力的人才,最終目的是促進貧困生個體的和諧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貧困生的發展需要能否得到滿足以及滿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貧困生資助的社會價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才能盡可能做到教育機會均等和教育公平,進而實現社會的整體和諧。從這個意義來理解,貧困生資助與一般的社會慈善活動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經彰顯了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貧困生資助的實踐中,不能把貧困生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簡單地概括為排斥與矛盾,而應將把它們納入到一個完整統一的貧困生資助價值觀念體系中,并注意維護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協調一致,以彰顯貧困生資助的人文關懷。 轉貼于
那么,如何維護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協調一致?首先要承認和保護個體價值,從貧困生的現實需要出發,充分尊重和維護其發展的合理訴求,不僅要服務于他們當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務于他們未來發展的綜合需求;不僅要服務于他們個體的主觀需要,還應服務于社會發展對貧困生綜合素質提升、社會行為選擇等客觀需要;不僅要服務于其生存的基礎性需要,還應服務于他們精神層面和人生價值實現的高層次需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其次,要正確發揮制度的導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設計方面,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幫助貧困生用正確的心態接受社會的關愛,充分發揮各種資助的保障作用。同時,在資助實踐中,還要堅決反對利己主義,引導貧困生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以感恩的心態對待施助者,自覺將個體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價值的實現有機統一起來,以個體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來回報社會。最后,要努力克服“社會本位論”的影響和唯社會價值觀,切實把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統一起來,努力造就一種富有新的時代特征的貧困生資助價值體系,形成一種極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實有效的核心價值標準。
2.強調以人為本,努力促進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和諧對稱。貧困生資助目標的實現最終體現在貧困生個體的人格塑造、能力發展及其融入社會的程度上。從一般意義上說,這個目標的實現取決于貧困生個體對現實可能性的預見和選擇,它產生于現實,但又高于現實,反映出他們內心世界的自我意識,具有較強的內隱性。貧困生固然需要來自社會的物質資助,但更具價值的卻是強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護。這就是說貧困生資助要立足于貧困生生活條件的改善,必須著眼于他們與眾不同的興趣、愛好及發展趨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貧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規律,不能總是把貧困生的個性掩蓋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視甚至無視其個性的存在。所以,貧困生資助的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不是分離的,而是始終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體工作中全面關注貧困生個體的生活現實,并格外關注其個性的發展需求,進而將其個體的發展融入社會人的立體化發展網絡,以實現整個社會人的和諧發展,才能真正實現貧困生資助的理想目標。
貧困生的發展需要表現為其對一定的社會關系、社會結構、社會運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這是推動其行為的原始驅動力,也是其駕馭和調控自身行為的理性判斷力。這種內在驅動力既可以改變貧困生的主觀世界,也可以成為改造客觀世界的巨大力量,蘊涵著共同發展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因此,我們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必須彰顯慈善活動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從現實的角度、實踐的層面、理論的維度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引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既要倡導個體自主、自立、自強,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專;既要培育個體的競爭意識和效率觀念,又要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愛。在貧困生認定、資助項目評定、獎助學金發放等具體環節上,切實注意貧困生進取精神和人文情懷的培養,確保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公平正義,實現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和諧對稱。
【關鍵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 人文關懷
目前,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量日益增加,國家在加大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同時,許多教育專家和基層管理者提出,應該加強對受助學生的人文關懷。
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現狀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是指為了滿足高等教育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高校以愛心為基礎,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物質、精神等層面所開展的一系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踐活動。目前,國家為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頒發了多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惠政策,使得各大高校不斷建立起包括“貸、助、補、獎、減”等多渠道的輔助政策。其中,“貸”指的是通過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申請來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壓力;“助”指的是國家助學金的申請和勤工助學通道的開辟和使用;“補”指的是高校針對學生發放的臨時生活補助;“獎”指的是高校設立的企業獎學金;“減”指的是采取一系列的減免費用措施來解決學生的貧困問題。在整個貧困資助過程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一般是給予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物質支持。
二、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根據阿爾德弗的ERG理論可知,人的需要劃分為“生存、關系、成長”三方面的需求,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但現代社會的發展更關注關系與成長的需求,也就是精神需求,這樣使得人文關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尤為重要。
(一)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文關懷是資助的核心價值觀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文關懷是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內在價值是指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加強其思想教育、促進其全面成長的價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外在價值則是指通過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正義、推動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所體現的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人類共同發展的價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相互補充、不可分割,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內在價值決定外在價值,且外在價值的發揮必須注重內在價值的實現,而這種內在價值的實現正是人文關懷的體現。只有充分發揮人文關懷的價值,才能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從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文關懷是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要想實現這種統一,不僅要滿足其物質上的需要,更要加強人文關懷,關注其人生理想、價值追求,使個體價值實現的同時,提高他們服務社會的能力,使其最終實現社會價值。
(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文關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社會發展中的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表面的物質需要,更是志向遠大,關注自身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學業、心理、就業等多方面壓力很大,當長時間的壓力無法釋放,極易走極端,引發高校不和諧的出現,最終導致整個社會的不和諧。因此,切實加強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強人文關懷的力度,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權利,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和內在需求,對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大意義。
三、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人文關懷措施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教育狀況不同,因而他們的思想狀況也不盡相同,這需要高校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生活、心理狀況,貼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內心世界,耐心觀察學生行為表現,及時發現心態消極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其進行引導、教導,讓他們學會自我關注,能夠樂觀的面對生活中的機遇與挑戰。同時鼓勵他們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社會興趣,挖掘自身潛力,提高個人自信心,塑造健全人格。另外,高校務必建立一系列硬性指標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認定,以民主選舉為手段,對認定結果進行公示,并建立認定反饋系統,加強監督、檢舉,力求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評比程序的公平、公開、公正,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得到學校的資助。
(二)嚴格控制資助各個環節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由認定、評定、發放三個環節構成,在每一環節的工作中都要講求公平、公正。具體而言,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中,充分利用學校各種資源廣泛宣傳學校資助政策,讓學生充分認識學校資助政策;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評定中,要注重程序的科學化、規范化,向全校學生公布各項助學金的申請條件、申請程序及學校評定要求,并且評定中要以民主評議的方式進行,保證評定結果的公平、公正;在貧困資助發放中,可采用多種發放形式,例如打入銀行卡、以實物的形式發放等等,在資助發放過程中,建立分工協作機制,確保資助金??顚S谩?/p>
(三)建立人文關懷資助制度
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還需要建立充滿人文關懷的資助制度,人文關懷資助制度就是高校應該制定富有人文關懷精神的制度。換言之,學校制定資助的相關政策制度,要以學生為依據,廣泛聽取學生意見,設身處地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建立與法律制度相協調、與和諧校園相銜接、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需要相一致的制度。把人文關懷資助制度運用到實際中,可以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建立一個平和、自然的發展空間,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自然淡定的心理狀態;把人文關懷資助制度運用到實際中,可以使資助工作日?;?、制度化、規范化,確保資助工作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把人文關懷資助制度運用到實際中,可以全面、長遠的解決問題,給社會產生積極的效應。
參考文獻
[1]郭莉.貧困與關愛的相遇——基于徐州工程學院貧困生資助狀況的調查[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6):52.
【關鍵詞】人文關懷;思想政治;內容;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類重大的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它之所以能夠存在并發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夠滿足主體需要,促進主體發展。它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積淀,其實踐活動更是人文關懷精神的重要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質上是一種人的哲學,關注人的本質、人的價值、人生意義。其核心價值是人文關懷價值。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價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發揮培養人、塑造人、轉化人、發展人、完善人的作用,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也是思想政治內容體系建設的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理論在整個現代教育學科體系中處于關鍵性地位,是人類文明從精神層面解釋人類發展意義的重要精神載體,其核心價值基于人的主體進行體現,基于人文關懷構建思想政治的內容體系既是內在的客觀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1]。對基于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內容體系建設的的研究影響著人們對事業,對生活的信念、熱愛程度以及對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鉆研、掌握程度。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圍繞人文關懷價值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注重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相對于行動變化,思想變化則是較難被發現的、內在的、更為深層次的價值。行動變化是外在價值,過往,我們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判斷和評價時,往往過于強調其外在價值的變化,卻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價值,內在價值強調人內心真實的改變,它是對人文關懷價值最直接的體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內外在價值的同步實現是基于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內容體系構建的重要內容。
1、引導價值取向,提高精神品位和激發創新意識
引導人的價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就是要通過教育和培養引導個體的價值取向、陶冶個體的精神,激發個體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從而讓個體通過良好的價值取向、積極的心態去戰勝挫折和困難?,F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發展,而這其中也伴隨著大量消極和錯誤的價值觀導向,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要加強對個體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通過良好的價值取向及選擇讓個體甩掉各種沉重包袱,解放心靈,發揮聰明才智與創造力[2]。同時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大力提倡創新精神。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開發人的智力,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實現人的自我價值,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2、滿足精神需求,建構精神家園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需要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的轉變,對精神生活的需要迅速增長,精神生活的滿足將日益成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為此,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通過對社會心態的調節,激發人自我提高的愿望,引導人們擺脫貧困,愚昧和庸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體現關心人、尊重人、發展人的原則,關注個體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導個體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社會現實和參與社會競爭。
3、培養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市場經濟條件下,單純和過度追求財富會導致市場經濟價值準則泛化為社會生活價值準則,從而導致社會倫理規范失衡、道德水準下降,最終造成人和社會的畸形發展[3]。所以必須加強自身的社會主義道德修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能激發道德需要的豐富和發展,提高對于道德的認識,促進道德對于個體享用和發展功能的充分實現,通過自身德性的提升和完善,體驗精神上的幸福感,并最終在自身的道德發展和道德人格完善中實現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實踐也反復證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價值雖然不及外在價值直接、明顯,卻客觀存在。注重內在與外在價值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注重社會價值引導重視個體價值實現
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促進社會精神和物質文明發展,具有社會價值;同時,又能滿足個體發展需要,促進個體進步的提高,具有個體價值。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側重點分析,雖然社會價值是主要內容,起主要和引導作用,但我們依然不能忽視對個體價值的研究和挖掘。否則將背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這一核心價值的要求。
1、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呼喚人本回歸
由于個體社會化的完整程度不同,在思想道德水準和心理素質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要求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相應負起引導人們形成具有獨特人格的個性化的人文精神的重任[4]。以人文精神關懷為基點,有的放矢地對人們進行正面的、健康的教育與引導,從而使其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化的人格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尊重和正視個性差異,在總的教育目標指導下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不超越原則底線的前提下,給予更多的尊重、寬容和引導。
2、提高適應能力,促進人的社會化
人在本質上是社會存在物,人的現實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化是人發展的必然途徑。一個人要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就必須學習社會規范,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思想和技能,融入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中。人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社會化成長的過程。社會化是個體成長和價值實現的起點。人的社會化內容廣泛,從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關懷的角度來看,人的社會化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化、道德社會化和法律社會化等。政治社會化是人類文明發展中政治文明對人的必然要求。道德社會化則是人與人互動發展的文明準則和道德約束[5]。法律社會化則是人類文明中人與人,人與組織、人與社會互動中必須遵循的規則,是社會良性發展必不可少的強制性制約規范。人要存在于人類社會,必然要適應人類社會的即定秩序,而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促進人的社會化則是最為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3、規范個體行為方式,促進人際關系和諧
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對提高個體的道德修養,規范個體的行為方式,促進人際關系和諧有著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教育對受教育者施以各種影響,幫助人們提高道德認識,養成道德習慣,形成道德品質,具備合理的道德規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用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規范來指導和約束人的行為,建立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發展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過受教育者的社會實踐與交往,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下轉第312頁)
(上接第310頁)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關懷個體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自覺地統一起來,才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與提升自我的價值和社會的價值。
生命倫理學(Bioethics)是一門運用倫理學方法來研究與生命有關的倫理問題的學科。生命倫理學最早發軔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由威斯康星大學生物學家波特(VanRenssclaer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倫理學:通往未來的橋梁》中首次提出來的,在他看來,生命倫理學就是用生命科學來改善生命的質量,是“爭取生存的科學”。1995年《生命倫理學百科全書》中對生命倫理學作了這樣定義:“生命倫理學是運用包括道德意見、決定、行為、政策等各種倫理學的方法論,在跨學科的條件下,對生命科學和醫療的道德問題進行系統性研究?!苯涍^幾十年的發展,生命倫理學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新的多學科(包括生物學、醫學、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的學術領域。我國的生命倫理學在20世紀70年代末起步,經過近30年的發展,逐漸得到社會和理論界的廣泛認同,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
生命倫理學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類生命。從本質上來講,生命倫理學是一門以發展人的生命為核心宗旨的學科。圍繞著生命這一神圣主題,生命倫理學構建了護衛生命的堅實堡壘。一是生命倫理學賦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萬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存在”,可見,人的生命不僅是創造一切社會價值的前提,也是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前提?!安煌幕餐w中的人,對生命價值的論證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們都不會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這一普遍的價值理念基礎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導‘尊重生命、關愛生命,以人為本、人道主義’的道德觀念,并以法律最強有力的懲戒手段,來禁止、限制剝奪他人生命,傷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為?!倍巧鼈惱韺W彰顯了生命的珍貴和脆弱。對任何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維的,是不可逆的。生命倫理學中任何關于護衛生命的理論、原則、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貴。正是因為生命的脆弱和珍貴,所以需要整個社會共同行動起來以構建關愛生命的道德規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倫理學構建了護衛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個體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沖突、生命矛盾的發生是在所難免的,生命倫理學以倫理學基本理論為支撐,構建護衛生命的道德規范和秩序,以促進生命的和諧,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倫理學捍衛了生命的尊嚴。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生命的不平等問題。生命倫理學中關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理論和實踐的出發點就是要減少生命的不平等問題,實現生命的平等,捍衛生命的尊嚴。五是生命倫理學弘揚了生命的正義。生命正義主要體現在任何傷害他人生命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懲戒和道德的譴責。在市場經濟交換原則的誘導下,現代社會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錢與生命交換的現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錢殺人的罪惡行為。這些現象和行為都是對生命的不正義。生命倫理學中不傷害原則首先體現的就是生命正義精神。六是生命倫理學護衛了生命的權利。生命權利是個體生命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和基礎。生命倫理學不僅從道德層面護衛了生命權利,更從法律的強制力層面護衛了生命權利。例如,生命倫理學中對受試體隱私的保護和利益的保護就是基于對個體的生命權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與生命倫理學的內在邏輯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為內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過學生主體對主流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的認同、內化以及實踐”來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發展性、超越性?!霸诂F代性彰顯的20世紀,教育基本上成為社會發展的工具,教育生命價值越來越遠離教育價值的核心”,“呼喚教育生命教育的回歸已成為現代教育不可阻擋的潮流”?!叭逃本褪腔谶@樣的時代使命,它是對現代人類生存困境以及對現代教育重大問題深刻反思的結果,它的核心是通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來捍衛生命的本體意義,它的創新在于將生命融會、貫穿于生存與生活領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實踐視閾,豐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實性、親歷性,提升了生命教育價值的普適性、公共性,彰顯了生命教育意義的邏輯性、系統性?!叭逃崩碚摌嫿ㄓ诂F代教育基本規律和現代教育基本價值導向之上,其價值本質在于追尋教育的本真,回歸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現代人類的困境,走向詩意的生命、詩意的生存、詩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價值是生命價值。這一點與生命倫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有著一致性。在生命倫理學理論創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義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從根本上彰顯了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再現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對教育發展的重大價值與意義,并促進了維護生命這一新的教育價值與功能的生成”,從這點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與生命倫理學是密切聯系的。
三、生命倫理學對“三生教育”的啟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構成的有機體。人的發展就是生命發展、生存發展和生活發展三者之間互為條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整體運動過程。在人生發展中,生命的很多問題都是來自于生存和生活領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為內容的“三生教育”,能夠更加系統地解決人的生命困惑,幫助人走出生命困境?!叭逃币陨鼮橹行模淖谥己湍繕司褪谴龠M個體生命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生命倫理學從倫理學角度致力于生命的發展??梢姡鼈惱韺W與“三生教育”在價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倫理學中的生命標準對“三生教育”的啟示。
生命倫理學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標準:生物標準、社會標準和復合標準。生物標準反映人的生物學意義上的存在,主要討論生物學意義上的人的生命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結束。社會標準反映人的社會存在,主要討論社會學意義上的人的生命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結束。復合標準著重解決上述兩個標準的割裂問題,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認為人的生命以生物學生命為基礎,以人格生命為標準。它并不否認受精卵、胎兒的生命意義,也不完全否認胎兒的生存權利,它強調要考慮人的生命的社會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兒與完全意義上的具備社會屬性的人相比。生命倫理學提出的生命三重標準,要求“三生教育”關注生命的全過程(從胎兒到腦死亡);關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價值生命);關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類形態的生命)。
生命倫理學中的生命屬性對“三生教育”的啟示。生命倫理學提出了生命屬性標準,將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結合起來,試圖在兩者的統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倫理學認為,人的生命是自覺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結合體,這一界定將人的生命與其他生命區別開來,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覺意識和理性活動;同時又將人的生物學生命與人的人格生命相區別。人作為生物體,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屬性,從受精卵開始到死亡是人類生物學生命的延續,但作為社會成員的人還具有社會屬性,人的生物學生命發育到一定階段即產生自我意識時就形成了人類的人格生命。相對于人的生物學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人最明顯的本質特征。生命倫理學提出的生命屬性標準要求“三生教育”首先關注自然生命的存在,這是社會生命存在的前提與條件;更要關注社會生命,將自然生命的直覺、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覺、理性、創新和發展。
生命倫理學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參考。
從學科的特性上來看,倫理學是關于道德的科學,是一門研究社會道德現象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從本質上說,生命倫理學就是一門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學。
生命倫理學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論與觀念,如人道論、美德論、義務論、生命論、公益論等,這些道德理論與觀念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論支撐。生命倫理學中關于道德對生命作用的論述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對生命主體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質量、提高生命的創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對生命發展的規約,包括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護衛生命、體驗生命、發展生命?!叭逃蓖瑯右赃@兩大目標為任務,也就是說,“三生教育”不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狀態與生命的主體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約束中體現生命的真正和諧和本真發展。
生命倫理學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價值參考。
價值本質問題在當前學術界爭議很大,主要有需要滿足論、效應論、意義論、功能論、人性論、發展論。但不管怎樣,生命價值都是生命倫理學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論命題。生命倫理學中對生命價值的論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命價值的內涵,包括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內在價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潛在創造能力或勞動能力,外在價值是指把內在價值發揮出來,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生命價值是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二是生命價值的評價標準。判斷生命價值大小主要有兩個因素,生命本身的質量(體力與智力)決定生命的內在價值,是生命價值判斷的前提與基礎;個體生命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決定其外在價值,是生命價值的目的和歸宿。三是生命質量與生命價值的邏輯關系。生命倫理學中的生命價值理論對“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啟示:其一,“三生教育”要著眼于提高生命的質量,在相同的條件下,高質量的生命創造的價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著力推進生命的創造力,在相同的條件下,生命的創造越大,其創造出來的價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積極規約生命的需要,和諧生命的發展。個體生命的成長總是在一定需要滿足下的自我發展,個體需要的滿足就是生命自我價值的實現過程。在物質財富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個體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現實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獲得自我價值的滿足;抑或以侵犯集體利益而獲得自我價值的滿足,無論哪種情況,都會扭曲生命的價值,給生命的和諧發展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甚至毀滅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價值與生命質量統一起來。價值創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質量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壓力、降低生命質量為代價的。在現代社會緊張的節奏下,生命價值與生命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質量并沒有因為生命價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復生命質量與生命價值的和諧關系,回歸生命的自由狀態。最后,“三生教育”通過提升個體生命價值,來提高個體的社會價值創造能力,在此基礎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實現”。
生命倫理學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參考。
生命倫理學中的生命倫理政策是進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據,在“三生教育”中,要結合本國、本地區的生命與衛生倫理政策制定相應的“三生教育”內容,使之符合國家發展的大局。例如,我國對克隆人的倫理立場是主張區別對待治療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進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勵和支持以治療為目的的人胚胎干細胞研究,促進我國人胚胎干細胞研究健康發展?!叭逃币罁@個倫理政策,不能超越這個界限來主張任意克隆人以解決生命健康問題,泛化生命神圣論。
生命倫理學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參考。倫理與法律總是相互輔助的,在某些領域倫理無法解決的問題,必須通過法律來解決。生命領域中的諸多問題單從倫理角度出發是無法得到有效結果的。生命倫理學雖然不是專門研究生命法律的學科,但是它從倫理立場出發,為生命立法、執法提出了很多較為合理公正的建議?,F代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使得生命領域中的倫理問題日益增多,促使生命倫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識來進行深入推進,這一點恰恰表明了生命倫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關于安樂死的立法過程就是安樂死倫理研究推進基礎上的立法過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將與生命相關的法律問題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以法律的精神來推進個體對他人生命、非人類形態生命的尊重、愛護,超越單純倫理意義的道德約束,進入法律強制約束中。
生命倫理學的基本原則對“三生教育”的啟示。
當前的學校德育由于受到功利主義價值取向的影響,凸顯出越來越多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盡管我們德育工作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中小學德育工作依然存在著隨意性、零散性、灌輸性的傾向,德育的實效性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如何實現學校德育的生活化、體驗化、參與化,增強德育的實效性成為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金陵中學的德育課程綱要既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創新,也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一種實踐探索,讓我們看到了中小學德育的未來和希望。
金陵中學的“德育課程綱要”力圖從學校實際出發,構建一種具有學校特色的、對學生道德成長發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開放性的德育課程體系,讓德育回歸生活世界,讓德育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需要。這種借鑒學科教育課程化的優勢(任務明確,組織有序,實施適切,檢測可靠),將原來零散的、臨時的、應景的、缺乏實效性、難以評估的學校德育工作或活動通過整合資源將其設計轉換成指向明確的、持續作用的、能有效評估的德育課程,或許正是解決當前德育存在問題的最佳途徑。
金陵中學的“德育課程綱要”著眼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著眼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精神成長,從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入手,注重課程目標的科學性、課程內容的適合性、課程實施的教育性及課程評價的導向性。這充分說明,金陵中學的德育工作正朝著回歸生活世界的目標不斷前行“德育課程綱要”關心學生的生存與發展狀態,關注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與需要,關懷學生的現實與理想,促使“知情意行”高度融合,從而徹底改變德育的工具理性價值,既直接面向實然的“生活世界”,也指向應然的“理想世界”,實現了德育的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一。當然,德育課程對個體發展的功能還是有局限的,因此,德育課程應注意與其他德育途徑,如各科教學、課外活動、團隊活動等相互配合,發揮學校教育的整體效應。
金陵中學通過校本德育課程的構建,開拓了學校德育工作新途徑,使學校德育進一步規范化、系統化、經常化,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進行了大膽的探索,他們的實踐與探索,必將推動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不斷深化,成為學校德育回歸生活世界的橋梁和紐帶。
【朱小琥,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關鍵詞:旅游業;人才流失;職業期望;職業感知;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F5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972(2008)02-0102-05
一、引言
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對旅游專業人才有著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一方面中國旅游專業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旅游院校的畢業生不愿從事旅游行業,有些進入了這個行業往往也干不長,造成了旅游專業人才的流失。這加劇了旅游業人才的供需矛盾,成為制約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危害性已引起有關人士的關注??傮w上看,旅游專業人才的流失有兩種情況,一是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時就不愿意從事旅游行業工作,造成旅游人才的第一次流失;二是旅游從業人員在行業工作一段時間后轉入其它行業,這是旅游人才的第二次流失。一些研究者對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而有的則從不同的角度對第二次人才流失進行了研究。
筆者認為,第一次人才流失直接關系到旅游專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其影響面更為廣泛,更應該引起旅游產學研各界的重視。旅游專業大學生的職業期望與對旅游行業的職業感知之間的差異程度會直接影響其擇業傾向與行為,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目前從職業期望與職業感知之間的差距的角度分析旅游專業大學生擇業行為的研究較少。本文擬通過調查在校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職業期望和對旅游行業的職業感知與評價,分析第一次人才流失深層次的原因,并從專業教育和行業用人機制等角度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中國旅游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設計
職業期望是勞動者對某項職業的向往,是希望自己從事某項職業的態度傾向。吳諒諒等認為職業期望是人對某種職業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個人內在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又是決定個人職業選擇的內在動力源;他們通過聚類分析把職業期望分為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內在價值因素和外在價值因素三類。凌文輇等則分為聲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發展因素。而余新麗等把職業價值觀分為職業促進因素、職業保健因素和職業聲望因素。借鑒已有的相關研究,并結合旅游行業的職業特點,本研究把旅游專業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分為內在職業價值因素和外在職業價值因素,設計問卷分別測量旅游專業大學生的職業期望及其對旅游行業的職業感知與評價。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職業期望和職業感知量表。量表分為針對未實習學生的職業期望量表和針對已實習學生的職業感知量表兩類,兩個量表的測量內容指標相同,只是表述上的差異,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第二部分為17項選擇題等,主要包括人口統計學特征以及大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旅游行業職業感知和自身職業態度認知等方面的信息(表1)。
2、調查對象
本研究以全日制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大三、大四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首先,高年級學生經過三到四年的系統專業教育,對旅游管理專業和旅游行業的認識較低年級學生清楚,提供的信息更為準確有效;其次,高年級學生面臨畢業或就業,對個人未來發展和就業等問題的考慮比低年級學生更多更深入,對就業形勢和動態更為關注,調查結果更能反映當代旅游專業大學生的擇業傾向。此外,調查對象分為未實習學生和已實習學生兩類,已實習學生主要是指在旅游行業(如旅行社、酒店)累計實習三個月以上的學生。2007年1月至3月,先后對南昌地區的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學院、江西農業大學5所院校旅游專業大三、大四的學生展開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和訪談,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整理后獲得有效問卷321份,有效率達91.7%。借助統計分析軟件SPSSl3.0進行數據分析。
三、結果分析
1、樣本描述統計
因不同院校在旅游專業學生實習的操作模式和時間安排上存在較大差異,難以找到比較統一的調查時間,調查時有些高校的學生仍在外實習而未能對其進行調查。另外女生比男生的人數多,樣本的性別構成與這些院校旅游專業學生的性別構成情況基本相符。樣本的具體構成情況見表2。
2、職業期望與職業感知特征分析 一般認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數在0.8以上,則該量表的信度較好。㈣經可靠性分析,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896,內在和外在職業價值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834和0.844,因而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一般而言,刻度為1~5的李克特量表得分均值在1~2.4之間表示反對(或不重要),2.5~3.4之間表示中立(或一般),3.5~5之間表示贊同(或重要)。分析發現,未實習學生內在職業價值與外在職業價值的總均值分別為3.9969與3.6690,都超過了3.5(表3)。說明旅游專業大學生對內在職業價值和外在職業價值都很看重,并且相比較而言更看重內在職業價值。從各單項指標的均值比較來看。內在職業價值七項指標的均值除“專業對口,能學以致用”一項外(3.29),其余各項指標的均值都超過了4.0,可見大學生對內在價值因素的期望值很高。在“擇業時您最看重的是”一項的調查中(多選題,N=321),選擇“專業對口”一項的僅占10.3%。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當代大學生擇業時不自覺地降低了對專業對口等方面的要求;對于外在職業價值因素,大學生比較注重工資福利(4.07)、培訓機會(3.99)、工作穩定(3.74)、工作環境(3.74)和晉升機會(3.67)。而對其他三項指標則認為一般重要。說明大學生對工作強度、業余閑暇等方面沒有太高的要求,而更看重收入與個人發展機會。所有測量指標中,得分均值排在前六位的是能實現個人價值(4.19)、個人發展空間大(4.17)、能讓自己得到鍛煉(4.13)、獲得成就感(4.12)、工資福利較高(4.07)、符合個人興趣(4.07)。可見旅游專業大學生擇業時更注重自我
實現和自我發展,這與龔惠香等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而余新麗等在對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研究中指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畢業生擇業的一個主導需要,學生注重才能的發揮,有與社會發展目標相一致的方面,但過分強調個人才能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將難以適應社會的需求,會造成擇業的困難。
已實習學生的內在職業價值與外在職業價值總均值分別為3.1998和2.5505,總體來說旅游專業大學生對旅游行業的職業感知是不滿意的,比較而言,大學生對內在職業價值因素的感知評價要高于對外在職業價值因素的感知評價。從各單項指標的均值比較來看,除了“能讓自己得到鍛煉”一項外(3.75),其余指標得分均值均低于3.5。旅游專業大學生對旅游行業的不滿意突出表現在工作穩定(2.26)、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2.32)、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2.36)三方面。
3.職業期望與職業感知的差異分析
為考察未實習學生的職業期望與已實習學生的旅游業職業感知之間的差異,分別以內在職業價值因素和外在職業價值因素的均值為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兩組學生的內在職業價值和外在職業價值均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差異顯著。以職業價值的測量指標為變量對未實習學生的職業期望和已實習學生的旅游業職業感知進行方差分析發現,除了“專業對口,能學以致用”一項差異不顯著外(F=1.423,P=0.234),其余測量指標均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差異顯著。
對于上述未實習學生最看重的六個方面,未實習學生的期望與已實習學生對旅游行業的感知評價得分差距分別是實現個人價值(1.19)、個人發展空間(1.09)、能讓自己得到鍛煉(0.38)、獲得成就感(1.07)、工資福利較高(1.71)、符合個人興趣(0.74)。而未實習學生的職業期望與已實習學生的職業感知得分差距最大的前四個因素分別是工資福利較高(1.71)、工作穩定(1.48)、進修培訓機會多(1.3)、工作環境好(1.2)。由此可見,旅游行業工資福利狀況與旅游專業大學生的期望的差距最大。
四、旅游業第一次人才流失的原因與對策
1、原因分析
(1)職業心理落差大
從以上職業期望與職業感知的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尤其是外在職業價值因素的差距更大。大學生職業期望的外在價值因素中最看重的工資福利、培訓機會、工作穩定性、工作環境等方面同時也是與職業感知差距最大的幾個方面。在“擇業時您最看重的是”一項的調查中(多選題,N=321),選擇“個人發展空間大”的最多(59.5%),其次是“工薪福利好” (39.6%)。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壓力下,大學生普遍希望能獲得一份較為穩定的、工資福利較好的工作。而旅游行業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作穩定性等方面與大學生的期望差距最大,由此造成的心理落差讓旅游專業大學生對旅游行業望而卻步。因此,旅游專業大學生較高的職業期望與較低的旅游行業職業感知之間的差距是導致他們不愿意從事旅游業的內在原因。
(2)從業心理基礎不牢固
在“您高考時選擇旅游管理專業是因為”一項的調查中(N=318),“被調劑過來的”占44.3%,“我喜歡旅游”的占31.4%,“喜歡在旅游行業工作”的占11%??梢姡蛘{劑“被迫”就讀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比例最高。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因為喜歡旅游而選擇就讀旅游專業,但是旅游和從事旅游行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訪談中筆者還發現有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受韓劇等的影響,認為在酒店工作很時尚。這些學生就讀后一般會經過一個心理調適的過程,如果他們發現就讀旅游專業并非原來想象的那樣,又沒有得到合理的引導,很容易對旅游專業和旅游業產生失望情緒,甚至會有逆反心理??梢?。相當一部分旅游專業大學生對從事旅游業的心理基礎不太好,這為他們就業時放棄從事旅游業埋下了伏筆。
(3)職業技能準備不足
在“您覺得您對旅游行業的了解程度如何”一項的調查中(N=321),認為“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共占48.6%;而在“以您現在的條件,您覺得您能適應旅游行業的工作嗎”一項的調查中(N=319),認為“完全能適應”的僅占8.5%??梢?,經過三到四年的專業教育,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技能仍缺乏自信。這種狀況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育中實踐教學不足造成的。在“您覺得目前的專業教學的主要不足”一項的調查中(多選題,N=320),認為“理論性太強,與實際結合不緊密”和“實踐機會太少,操作技能教學不足”的各占69.7%和68.1%。專業教育與行業要求脫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大學生因職業準備不足、適應能力差而放棄從事旅游業。
(4)行業用人機制不完善
在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旅游行業,與高職高專相比本科畢業生的學歷優勢并不明顯。同時,訪談中發現學生大多認為旅游業是吃青春飯的,缺乏應有的職業安全感使不少大學生不愿意把旅游業作為自己的事業來發展。中小企業眾多是旅游行業的一個重要特點。中小旅游企業往往無力為企業員工提供進修培訓的機會。為了壓縮培訓成本,一些旅游企業希望接收的畢業生不需要經過崗位技能培訓就能上崗。此外,旅游企業在人才開發上普遍存在重挖人不重培養人、重招人而不重用人的誤區。因而,中小旅游企業個人發展空間小、學習培訓機會少、缺乏完善的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等因素客觀上降低了旅游行業對旅游專業大學生的吸引力。值得指出的是,關于從基層做起的調查(N=320),22.8%的學生表示“完全能接受”,69.1%的學生表示“可以接受”, “不太能接受”的只占6.3%。在“您是否同意服務業工作低人一等的看法”一項中(N=314),88.5%的學生表示“不同意”,這與以前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
2、對策分析
(1)加強實踐技能訓練
旅游本科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重理論、輕實踐,專業技能教學嚴重不足。在“您覺得目前的專業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的調查中(N=320),認為“很不合理”和“不合理”共占51.8%。訪談中,大多數學生都建議學校要加強實踐教學,多提供見習、實習的機會。此外,本科院校的專業教師大多缺乏行業實踐經驗、偏重于理論教學和研究,也是導致學生缺乏行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專業教學中加強實踐技能教學與訓練是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增強行業適應能力的主要途徑。
(2)增強職業安全感,提升行業吸引力
大多數學生認為旅游業吃青春飯、不穩定。另
外,調查還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不會將在旅游業工作作為事業對待。高容的研究表明,旅游企業人才流失反映出旅游業整體吸引力有問題,旅游業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給員工帶來的不穩定和不安全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旅游主管部門和旅游企業應該發揮作用,加強對旅游企業員工的保障,改變目前旅游業員工“三無”人員的現狀,增強大學生的職業安全感。
人才的合理、有效使用是留住人才的關鍵。旅游企業應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才成長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旅游企業要積極搭建平臺,增加旅游專業大學生對旅游業的了解,增強他們從事旅游行業的信心。同時,可考慮由政府倡導設立旅游專業人才培訓基金,制定專業人才繼續教育計劃,建立人才共享制度,為旅游專業大學生進入和安于旅游行業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3)加強職業規劃的指導
在“您主要通過誰了解旅游行業的職業特點和就業情況”的調查中(多選題,N=319),選“老師”的最多(53.6%)。因而老師的指導是學生了解行業情況的主要途徑。在對學生的就業指導中,應把幫助學生職業定位和職業生活規劃指導作為重點。在“您作過職業定位或職業生涯規劃嗎”的調查中(N=318)。“聽說過,但沒作過”的占73.6%,“作過”的只有22.3%。說明大學專業教育中,職業規劃的指導仍較欠缺。陳健平等指出,旅游院校應對旅游專業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旅游就業指導,并且這項工作應貫穿于整個大學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形勢和旅游行業的職業特點,掌握一定的就業技巧,為旅游業輸送更多專業思想穩固的專業人才。
(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許多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教育卻最終未能從事旅游業,這本身就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高等院校應做好旅游專業招生宣傳工作,加強考生對旅游專業及旅游行業的認識。建議高等院校調整旅游專業招生政策,適度降低進入門檻(如適當降低分數線等),并通過增加面試等環節選拔既有行業興趣、又比較適合從事旅游業的學生進入高校旅游專業學習,以減少旅游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旅游業人才的流失。同時,應加強產學研結合,尤其要加強校企合作,廣泛建立教學實訓基地,嘗試開展定向培養,為特定企業、特定崗位培養專門人才,共同塑造行業精英,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五、結論與討論
1、旅游業人才流失可劃分為第一次人才流失和第二次人才流失。旅游專業大學生放棄從事旅游業造成的第一次人才流失應該引起學界和業界的足夠重視。
2、旅游專業大學生的職業期望與其對旅游行業的職業感知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造成的職業心理落差是導致大學生放棄從事旅游業的重要原因。
3、旅游專業大學生對旅游行業的工資福利、工作穩定性、培訓機會和工作環境等外在職業價值因素的感知評價普遍偏低,與職業期望的差距最大,是導致大學生放棄從事旅游業的主導因素。
關鍵詞: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研究;啟示
價值觀是人們在目標確立、手段選擇、規則遵循方面所體現出來的觀念,這種觀念對個體或群體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職業價值觀是青少年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個體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的主要因素,能夠有效地預測青少年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否獲得工作滿意感。選擇職業是青少年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職業價值觀對青少年的職業發展與規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職業價值觀的概念
“職業價值觀”(Work Values)這一術語見于上個世紀50年代蘇伯爾(Super)的職業發展理論。盡管研究職業價值觀的文獻相當多,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操作性定義。研究者們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從不同角度對職業價值觀進行界定,如蘇伯爾(1970)認為職業價值觀就是一種工作目的表達,是個人對于其工作贊同與尊重的渴望;[1]施瓦茲(Schwartz,1999)將職業價值觀看成是人們通過工作而達到的目標或取得的報酬;[2]羅斯(Ros,1994)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某種職業所取得的終極狀態(如:收入高)或行為方式(如:與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這些觀點都將職業價值觀界定為個人的內在需求與目的。另外一種觀點是將職業價值觀視為工作態度的反映,如布朗(Brown,2002)[4]認為職業價值觀可以反映對工作結果重要性的看法,是個體相信在工作角色中應該得到滿足的狀態;也有人將職業價值觀看成是人生價值觀在職業問題上的反映(黃希庭等,1994)。[5]由此可見,職業價值觀作為價值觀的重要成分之一,表現出內涵的豐富性、層次的多樣性、個體體驗的差異性等特點,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理現象,與人的需要、目的、態度、信仰等有著廣泛的聯系。
職業價值觀的結構
國內外學者都對職業價值觀的結構進行了探討,但結論并不統一,總的來說,職業價值觀內涵的豐富性決定了結構要素的多維性。對于職業價值觀的結構要素,多數研究歸納為3~5個維度,說明這是一個較為穩定的維度范圍。從結構要素的內容來看,職業心理學家赫茲伯格(Herzberg,1959)[1]將職業價值觀分為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為后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只是因其過于籠統,使許多研究者對此觀點的全面性持懷疑態度。盡管如此,后來的研究者多數沒有跳出赫茲伯格建立的框架,只是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細分而已,這一點在早期表現得猶為明顯?,F按時間順序將部分研究者對職業價值觀結構要素與維度的分析列于右表。
職業價值觀的測量工具
心理學界對職業價值觀的測量多使用Likert多點量表法。目前在職業選擇領域中被廣泛用于問卷調查的是蘇伯爾(1970)的“職業價值觀調查表”(Work Values Inventory,WVI),由3個大類共15個項目組成,采用Likert式5點量表計分,適用于7年級以上至成人。[1]另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是“職業價值觀問卷調查表”(Work Values Questionnaire,WVQ),共有24個因子,采用6點量表評估。其他的職業價值觀量表有“明尼蘇達重要性量表”(Minnesota Importance Questionnaire,MIQ)以及針對4至12年級的學生編制的“俄亥俄職業價值量表”(Ohio Work Values Inventory,OWVI)。我國主要采取寧維衛(1996)[6]根據蘇伯爾的“職業價值觀調查”制作的WVI中文版以及凌文輇[7]等人根據文獻自編的“大學生職業價值觀量表”。職業價值觀量表在顯示出多樣性與豐富性的同時也降低了生態效度,可見制定較為科學的、標準的職業價值觀測量方法是未來的研究任務之一。由于職業價值觀屬價值觀范疇,會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因此,在制定科學的、標準的職業價值觀測量工具的同時,應考慮到本土文化的特點,盡管我國的寧維衛制作了WVI中文版,但仍難以完全體現本土文化特色。
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相關研究
通過對已有文獻的分析,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研究影響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因素很多,既有內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主要反映個體需要、能力、愛好、性格、氣質等個體因素,此外,年齡、性別等個體因素也是造成職業價值觀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文化等背景因素。轉貼于
個體因素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個體因素對職業價值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個性特質、年齡、性別等方面。如已有的研究表明外向性格與激發因素—內在價值觀方面相關,而神經質性格與保健—外在價值觀方面相關(弗恩漢姆,Furnham,等,1999)。[8]學生的職業價值觀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個性特質與職業價值觀的相關性印證了霍蘭德(Holland)的人職匹配理論,反映了職業自我概念的重要影響。年齡與職業價值觀的相關性體現了重視職業發展階段的重要性。職業價值觀與性別關系的研究則表明了傳統性別觀念在職業價值觀中的反映,如有研究表明,男性往往更看重社會經濟地位、聲望與權力,女性則更關心工作氛圍、工作安全及與同事之間的關系等社會影響因素。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性別觀念在新一代群體中不斷瓦解,性別差異在職業價值觀中的反映已不明顯。如Fiorentine(1988)[9]在一項長達15年的縱向研究中發現,將地位的獲得或事業的成功放在重要位置的女性在逐年急劇增加。
背景因素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影響背景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文化背景與職業體驗等方面。如在家庭影響方面,奧圖(Otto,1996)[10]的研究顯示了年輕人在職業價值觀、職業抱負與職業計劃方面與父母之間有很高的兼容性。在教育影響方面,約翰森,蘭德(Johnson,Elder,2002)[11]通過對高中畢業后8年內學生職業價值觀變化軌跡的研究證實了受過良好教育的職員在許多方面都比未受過良好教育的職員優秀得多。在社會文化背景方面,Lebo,Brad(1995)[12]等通過對6個國家高中生的職業價值觀的研究表明,相同的因素比不同的因素多。背景因素對職業價值觀影響的探討強調了在職業價值觀培養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可以根據這些可控因素加強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培養。
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變化研究職業價值觀不僅是青少年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極其活躍、極不穩定的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例如,解放后我國青年職業價值觀的演變,就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社會型”、70年代的“政治型”發展到八九十年代的“經濟型”。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也表明,上個世紀80年代的青少年與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相比,對個體的物質成就與經濟利益的關心勝過對哲學與社會問題的關注(Astin等,1979,1981,1982)。[13]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變化研究顯示了職業價值觀的社會性、歷史性、時代性與不穩定性特征以及對不同時期青少年的職業價值觀進行比較研究的必要性。
青少年職業價值觀與其他價值觀相關關系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現在職業價值觀與人生觀、職業價值觀與一般價值觀、職業價值觀與生活價值觀、職業價值觀與文化價值觀(Ros[3]等,1999)等方面。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的一個下位概念,是價值觀的一個方面,因此,職業價值觀是會受到文化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影響的,是一般價值觀在職業生活中的投射。這些研究結果顯示了在職業價值觀研究中進行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研究的未來方向
我國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盡管時間短,研究成果不多,但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國的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研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缺乏適合我國國情的統一的理論建構與測量工具;對職業價值觀結構因素的探討較多,而對其應用的研究較少;對職業價值觀的結果研究過多,而對其過程研究不足等等。因此,應根據國內具體的文化、經濟背景與人格特點進行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畢竟職業價值觀是受這些要素影響的。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首先,要加強本土化研究,建立本土化的職業價值觀理論與測量工具。我國對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從形成理論到測量工具的運用、從方法到內容,更多地借鑒了國外的一些觀點。然而,職業價值觀受社會經濟條件、文化背景與人格特點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受幾千年儒家文化的影響,講究義理人情,施行群體觀念教育,考慮“圈子效應”等,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不可能在職業價值觀中沒有反映。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特有文化背景的職業價值觀理論體系,如何構建我國自己的具有本土特點的職業價值觀測量工具是當前職業價值觀研究的迫切任務。
其次,要擴大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形成全方位的研究機制。我國的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對象仍以大學生為主,中學生為輔,對其他層次的青少年較少甚至基本未涉及。因此,應擴大對非大學生群體的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在研究內容上,我國的研究主要以結構要素研究與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學生的比較研究為主,對青少年的職業滿意度、職業體驗、職業變化等方面的研究較少。隨著我國用人機制的改革,這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青少年正確看待職業,有效地澄清職業價值觀。因此,應強化這些方面的研究,以形成研究對象全面、內容豐富的全方位的研究機制。
再次,要注重對經濟轉軌時期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研究。經濟轉軌時期的人才市場機制打破了傳統的“鐵飯碗”,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盡管對大學生實行自主擇業、雙向分配已有近十年時間,然而,由于受家庭或職業刻板印象的影響,有一部分人可能仍未從傳統的職業價值觀念中擺脫過來,因此,有必要探討在經濟轉軌時期青少年的職業價值觀狀態,從而對他們的職業價值觀進行積極的引導。
參考文獻:
[1]Super,D.E.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0.
[2]Schwatz S H.A theory of culture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23-47.
[3]Ros M,Schwartz S H,Surkiss S.Basic inpidual values,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48(1):49-71.
[4]Brown D.The role of work and cultural values in occupational choice,satisfaction and success:A theoretical statement[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80):48-56.
[5]黃希庭,張進輔,李紅.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6]寧維衛.中國城市青年職業價值觀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1996,(4):10-12.
[7]凌文輇,方俐洛,白利剛.我國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研究[J].心理學報,1999,31(3):342-347.
[8]Adrian Furnham,K V Petrides,Ioannis Tsaousis,Konstantinos Pappas,Debi Garrod.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work values[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139(1):5-32.
[9]Fiorentine,F. Increasing similarity in the values and life plan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Sex Roles,1988,(18):143-158.
[10]Otto L B.Youth perspectives on parental career influence[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0,(27):111-118.
[11]Monica Kirkpatrick Johnson.Social origins,adolescent experiences,and work value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J].Social Forces,2002,80(4):1307-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