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5: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安全的本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態城市;食品安全;管理
一、城市化發展與食品安全保障互相作用
城市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能夠有一個現代化、舒適、安全、愉悅的生存與發展環境。食品安全的本質是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問題,食品安全的問題沒有保障,建設生態城市就是空談。因此,生態城市的建設與食品安全的保障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
(一)食品安全的保障是城市化發展的前提、基礎和主要內容。生態城市建設離不開食品安全的發展,食品安全的發展有益于生態城市的建設。食品安全的發展是建設生態城市的前提,沒有食品安全的保障,居民的基本健康無法保障,生態建設喪失基礎。生態城市的發展是為居民們搭建一個有益身心發展的良好的環境,終極目標是為了使居民對生活有一個美好的幸福感,食品安全的程度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呈正向效應。綠色食品的占有率是衡量生態城市的重要指標。
(二)城市化、工業化發展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雙刃劍”。城市工業化過程中帶了負面效應。首先與居民息息相關的生命之源―水出現了問題,不僅水位下降,且水質嚴重受到污染;其次,汽車尾氣等有害氣體排放量與日俱增,霧霾頻發,我國很多地區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尤其在鋼鐵、建材、石化、電力等“兩高”行業所在地區是污染高發區,比如在今年一季度全國重污染城市排名的前十位中,河北省包括:石家莊、唐山等七個城市。大氣的污染最終塵埃落定進入土壤,污染食品源頭。
二、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問題及主要原因
(一)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問題。第一,城市發展中微生物污染的食源性疾病問題依然很突出。我國每年向衛生部上報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大部分都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第二,種植業、養殖業源頭遭受到嚴重污染,食品安全鏈條上其他環節食品安全難以保障。第三,違法生產經營食品問題嚴重。此類問題在全國很多地方存在,尤其在大城市部分地區、中小城市、城鄉結合部等地區的問題更為嚴重。
(二)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其一,食品添加劑技術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誕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但若不合理使用則給居民的身體帶來損害。食品安全法出臺前,我國對添加劑使用的檢驗標準混亂,造成添加劑的濫用。其二,監管缺位。我國目前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為“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到餐飲分別有不同行政部門監管,在兩環節交叉的地方,會出現各部門搶著監管或者各部門互相推諉都不愿意監管的現象。另外法律對我國“第三方監管”規定較少,導致其職能發揮不足。媒體的監管還有待完善。
三、探求我國生態城市進程中食品安全保障的路徑
(一)貫徹“以人為本”的食品安全觀,借發展生態城市契機改善我國食品安全。黨在十七大報告中,首次將“生態文明”納入其中,以此表示已將生態文明升為國家意志。而在近年來的各項改革措施中,對建設生態城市的力度非常大,并將部分生態城市建設指標納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中。因此,借發展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東風,改善我國食品安全現狀是一次非常好的良機。
(二)完善法律制度。由于我國“分段監管”模式已造成監管職能碎片化,各監管方相互推諉,應探索更適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同時我國標準體系法律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應將各標準內容重新審視,去掉交叉部分,補充空白部分,加強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預警體系、追溯體系的建設。
(三)提高監管部門的執行力。2014年12月1日,新的《安全生產法》開始實施,對企業食品安全生產監管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提高監管部門的執行力,應該使食品各利益方形成相互交織的利益網,互相牽制,不應留下監管灰色地帶甚至空白。
(四)加大食品供給者的違法成本。合法趨利性是任何一個商人或企業的合理存在,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發展的方向。但是在當今形勢下,我國部分食品供給者為了獲得非法利益鋌而走險,使用不合格的食品初級農產品,或者加工環節肆意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置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于不顧。在目前僅僅依靠食品供給者的自律改善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幾乎不可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食品供給者的違法成本。
參考文獻:
一、循環經濟概述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關于循環經濟確定的定義,盡管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表述。但是他們都在闡述一個共同的觀點,也就是循環經濟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循環經濟中都含有 “資源―產品―可再生資源”的物質反饋過程,它追求社會資源的不斷循環使用,力爭做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以及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二、我國當前生態安全形勢
我國疆域廣闊,物產豐富,但是人口眾多,各類資源的人均占有量較低。此外,我國仍沒有擺脫“高損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經濟發展模式,耕地大量流失,水資源污染嚴重,廢棄物排放超標等問題在國內仍然較為嚴重,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生態安全形勢。
(一)水資源人均不足,且污染嚴重。我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僅有2,4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全國有58%的城市缺水,年缺水量58億立方米。黃河、松花江、遼河污染嚴重,全國90%以上城市水環境惡化、水質下降,嚴重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存與健康。
(二)水土流失嚴重,耕地面積飛速減少。草地植被開墾、濫挖、濫采,造成水土流失逐漸加重。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到180.83萬平方千米。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口急劇增加,大片耕地被作為城市建設用地或荒廢,導致我國每年大約損失耕地5,000萬畝。
(三)礦產資源質量差,開采混亂。我國礦產資源品種較齊全,但貧礦居多、富礦居少,鐵、鋁、銅、鋅等礦藏短缺。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無節制的濫采更加重了礦藏資源的負擔。
(四)廢棄排放量超標。我國二氧化硫排放居世界之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二氧化硫造成嚴重的酸雨污染,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這兩項污染嚴重威脅著我國的生態安全。
三、生態安全與循環經濟關系
(一)從經濟發展趨勢上分析,循環經濟是確保生態安全的必然選擇。工業化時代,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各國以追求生產發展和工業化為目標,大肆發展經濟。在資源利用方面,并未考慮資源的有限問題,濫采濫伐現象比較普遍;在人口增長方面,并未考慮人口增長給社會帶來的消費問題;在生存環境上,并未考慮廢棄物的排放,環境的保護問題。當時,生態安全問題之所以未得到重視是因為當時生態問題并未反作用于人類。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劇以及科學技術的全面進步,生態問題逐漸暴露,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看到了為求一時經濟繁榮而帶來了嚴重后果,認識到只有合理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安全的關系才能確保世界經濟持續發展,于是開始考慮“效率”問題、資源再生問題、生態安全問題,循環經濟由此產生。循環經濟其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經濟,它是以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它所倡導的是生態安全與經濟和諧發展。因此,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生態安全的必然選擇。
(二)從經濟內涵上分析,循環經濟符合生態安全發展的要求。首先,循環經濟的系統組成將人類自身和生態安全這兩個要素囊括之內。他要求人類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將生態安全作為重要因素考慮。生態安全因素和人類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循環經濟系統中是互相制約的關系,這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其次,循環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有其全新的特征和原則。循環經濟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低消耗、高效率即是對資源的保護,低排放即是對環境的保護。而構成生態安全的因素主要就是新鮮的空氣、清潔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充足的自然資源、穩定的生態系統,等等。從循環經濟的特征、原則看,循環經濟就是對生態安全要素的保護,因而是符合生態發展要求的。
(三)從經濟機理上分析,循環經濟是生態安全的倚仗。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進行生產活動,就必然帶來自然資源的消耗、廢物的產生以及環境的破壞。人類的生產活動都是對生態安全的破壞,只是因生產的方式、規模不同破壞的程度大小不同罷了。因此,人類生產活動與環境安全之間存在必然矛盾。社會生產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規律,生產資料進入生產過程,一部分轉化為產品,一部分被消耗轉化為廢物,整個過程生產資料并未減少。循環經濟的機理就是在減少生產資料投入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通過技術手段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進行利用,使之生成下一生產環節的原料,再次參與循環。循環經濟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護現有環境資源的前提下,通過科技手段轉變資源的利用形式和方式來發展生產。循環經濟既解決了環境資源超量使用問題,又解決了環境資源的低效利用問題。因此,循環經濟是實現生態安全的根本保障。
四、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一)加強宣傳引導,樹牢可持續發展理念。發展循環經濟不僅僅是國家的事,也不僅僅是某個企業的事,它與每個國民息息相關。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公民整體素質不高、循環經濟宣傳力度不大等原因直接制約著循環經濟的發展。通過研究發達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發現,全民參與是個顯著特征,并且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因此,我國要特別加大對循環經濟的宣傳力度,要把它作為一項任務來對待。要講清當前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講清國民在發展循環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樹立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堅決抵制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行為。發展循環經濟還要注意引導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企業作為循環經濟最終的運作者,在循環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引導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徹底擺脫傳統的經濟模式影響,主動投身循環經濟發展大潮中來。
(二)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第二大障礙就是法規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盡管我國也頒布了一些循環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缺乏系統性、統一性以及協調性,可操作性不強。我國的循環經濟法規應是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既有作為中心法律的《循環經濟法》,也有作為“輔助法律”的相關規定,如《廢棄物處理法》、《公共清潔法》、《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綠色采購法》,等等。完善的法規制度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堅實基礎,是循環經濟健康發展的保障。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科學的管理體制,需要行政、經濟、科技、環境、資源、金融等部門通力合作,在政府經濟政策的指引下,在不同角度發揮主導作用,科學管理循環經濟發展。
(三)加大技術研究,嚴把生態安全關。從循環經濟的機理可以看出,循環經濟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它是對原有生產技術的徹底變革,是采用新技術對生產廢物再利用,使之再循環的經濟發展方式,因此加大技術研究尤為重要。我國在很多領域生產技術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而技術的發展、趕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情況下,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利用國際間的合作機會、借鑒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國家要出臺相應政策,鼓勵科研機構加大技術研究力度,尤其是新興領域的科研力度,以此作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堅實后盾。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安全觀也會隨之變化。生態安全觀的變化主要表現就是對生態安全要求的提高。生態安全要求提高,必然要求生產技術的提高。為此,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加大科技研究,嚴把生態安全關。
綜上所述,發展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就是嚴把生態安全關,這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旨,偏離了它,循環經濟就偏離了方向,就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更會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少康.環境與環境保護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食品的來源廣泛,涉及環節眾多,所以其品質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雖然我國食品安全狀況逐步改善,但食品安全事故仍有發生。就主體而言,食品安全問題與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政府等關系最大。
一、食品安全簡述
我國《食品安全法》將食品安全的定義為“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實,食品安全還有“質”和“量”的區分,對于經濟不發達國家或地區而言,食品供應量不足,溫飽問題困難,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質;在供應量無問題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健康的損害,規模較大,造成公共問題,這是食品安全中質的本質;在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還要求食物的獲取既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又要注重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這是食品安全中發展的本質。
二、食品安全問題淺析
(一)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的不履行
食品企業應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要保障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維護公共安全。然而企業不是社會公益機構,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求利、個人求財,無可厚非。正如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道。但是當食品安全與利潤產生矛盾時,企業往往會選擇后者,而忽略前者??v觀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件是因科學技術落后導致的,無一不是追逐利益的后果,無一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無一不存在道德的喪失。
(二)消費者購買觀念的不正確
消費者是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消費行為對食品安全也有一定的責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欲望在不斷增長。食品的外觀最能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消費者的需求直接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生產。有的企業為了迎奉消費者的需求,置國家法律法規于不顧,昧著良心去生產,形成不良競爭,乃至惡性競爭,損害其他企業合法利益和消費者的健康。如有人喜歡紅心鴨蛋,蘇丹紅就應運而生;有人喜歡瘦肉多的豬肉,鹽酸克倫特羅橫空問世等。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時候,忽略食品的安全和原生態,一味的追求美觀和口味,這就讓不法企業有了肆意發揮的空間。
(三)國家法制體制不完善
現階段,中國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健全,缺乏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各項強化措施未上升到法律體系建設層面,缺乏操作性,無法形成長久的有效機制。
根據《食品安全法》,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作為最高層次的議事協調機構協調、指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國家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依法分別監管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這也再次確認了“分段監管”體系的繼續實施。一方面,級別高于國務院各部門的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雖組建完成,參與“分段監管”的各部門之間的平行關系,使得食品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傳遞與鏈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配套文件尚未出臺,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未完成,基層政府的衛生監督、藥監、質檢等有關機構如何分工合作、執法監督,還有不明確之處。
三、食品安全問題應對舉措
(一)加強企業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
企業是產品生產及市場競爭的主體,是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品企業要本著對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時刻把質量和安全擺在企業現實及未來發展戰略第一位。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貫穿食品企業的所有社會責任,從經濟責任到法律責任再到倫理責任,都離不開質量管理及食品安全。
質量的保證離不開企業領導和實施員工。企業領導對管理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決定了質量管理的效果。加大對企業家質量管理、責任、誠信等培訓和監管力度,通過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及其實施,提高其對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促進企業的質量管理。同時,質量管理的實施離不開所有員工。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態度直接影響著質量管理的成敗。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企業要對員工履行相關的倫理責任,做到沒有就業歧視、保護員工隱私、保障工作安全、定期對員工培訓,從而保護了員工的權益,提供其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二)引導消費者安全健康消費
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認識,在以“低價位”為導向的消費觀念的驅使下,忽略了食品的安全性,導致接連不斷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將食品安全問題納入消費者衛生和營養教育體系,通過課程教育和社會各界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重視質量安全的濃厚氛圍,逐步建立覆蓋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體系。第一,普及全民性的食品安全知識。使消費者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用自己正確的消費方式引導企業合法生產。另一方面要強化消費者責任和維權意識。利用法律武器積極維權,使假冒偽劣企業無處藏身。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規和監管體系
鑒于發達國家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經驗,我國應加大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建設領域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措施,為制定和實施標準、檢驗檢測等活動奠定法律依據。重視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監控食品安全衛生,對從農場到餐桌的各個環節進行多次監控,建立了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為使企業參與全球競爭、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建立食品可追溯體系。
盡快建立科學、完善的垂直監管體系,強化農業部門對農產品種植養殖、初加工、流通環節的全程監管,整合質檢、衛生、工商、食藥、商業等部門職能,形成一個負責預包裝食品加工、制造、流通全過程以及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綜合性部門。強化食物質量安全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要逐步實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資源共享、檢測結果互認制度等,暢通食品安全信息,降低管理成本。
(一)哲學層面的價值含義
哲學的核心價值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眷顧,即是對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狀況的關注。哲學層面上的價值與世界的存在和人的存在緊密相關。人如何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的存在與人的存在之間有何關系? 人的生存方式何以滿足人的需要、合乎人的本性?如果說科學是對世界的知識論研究,研究的是關于對象的事實知識,哲學則是研究關于世界的對象性的事實對人的生存意義,是超越于科學知識之上的智慧之學。這就產生出了哲學層面上的價值概念。價值作為一種關系概念,指向的是對象與人的需要之間的滿足與否的關系,是物對于人的意義。價值意味著客體的存在、作用及其變化對于一定主體需要及其發展的某種適合、接近和一致。
人對物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和發展對于物的物質性條件的依賴關系,是人的本質特性,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人的生存發展必須通過需要被滿足的形式表現出來,物質性的需要得以滿足是人的生存得以實現的必要前提條件,所以人的需要這種本質特性直接地就是人對于物的物質依賴性。需要本身作為主體活動的內在條件,只是一種否定的,即貧困和匱乏的狀態;只有與客體會合并使自身對象化,它才能獲得自己肯定的特征。在此,否定的狀態就是人的物質依賴性需要,肯定的狀態就是人的物質依賴性需要被滿足。作為人的本質性特征的需要成為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始源性動力。滿足人生存發展的需要就是物對于人的意義的彰顯,價值批判和價值重構的動機就在于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合理的價值抉擇、價值判斷和價值追求。人類就是在不斷的價值批判和重構的過程中通過哲學的理論形態來塑造正確合理的價值觀,以此指導人類改變世界和改變自身的活動??梢?,哲學上的價值概念可定義為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意義關系的范疇,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
二、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立法的價值取向
基于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立法對于事關國家民族生存發展的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大意義,研究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立法的價值取向是該立法活動的首要前提。價值取向表明立法主體對立法對象在整個價值體系中的價值排序,反映了立法主體對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能否和如何滿足國家的生存發展需要的意義的認識,是立法主體的價值觀的理論表達。考慮到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對國家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限制性作用,通過立法的形式確立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的法律地位,為國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證和法律保障。因此,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立法的價值取向首先應定位于稀有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兼顧到生態環境的保護,確保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確保稀有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生存和發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時代和同一時代的不同階段,不同國家求生存謀發展的不同方式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國情特征。20 世紀至今的全球化時代以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來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理念及其實踐發展方式的巨大轉變,現在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發展理念。上世紀70 年代,羅馬俱樂部了《人類增長的極限》的系列報告,提出了包括糧食危機、生態危機、能源危機在內的一系列的全球性問題,打破了增長無限的神話。上世紀80 代,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首先解決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之一。作為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論基礎,資源的長久利用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國防、社會能否保持可持續發展,其關鍵就在于該國的資源是否經得住長期使用。依此邏輯,稀有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指的是稀有礦產資源能否長期使用一直到其替代產品的出現,然而在其替代產品出現之前,一旦稀有礦產資源供給中斷則勢必影響該國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因此,要不斷地進行被替代礦產資源物理和化學性質的試驗研究,力爭為稀有礦產資源替代品的開發提供成果支持,實現稀有礦產資源替代品的研制成功,保證社會經濟的有效運行。
從這個角度來說,為了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必須建立自己的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制度,這凸顯出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立法的必要性。國土資__源部副部長汪民表示:礦產資源儲備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價格上漲是建立儲備制度的一個原因,但絕不是唯一原因。加強資源儲備,最主要是保證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可持續供應,避免由于資源的供應出現問題導致經濟大起大落。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物質條件,稀有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指的是稀有礦產資源的使用既要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要,又要考慮到后代人的發展需要,既要確保本地區的發展需要,又要滿足其他區域的發展需要,在盡可能大的空間區域和盡可能長的時間內使稀有礦產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面對日益逼近的能源危機、生態危機,基于保證經濟、軍事、科技、國防等發展所需的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供應,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要協調好國家對資源的需要與資源的限制之間的關系,以國家經濟、科技、國防需要的滿足為主要目的,重視長期的可持續性的資源消費,提升全面的發展潛力,反對掠奪資源和過度開發,合理開發利用稀有礦產資源,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同時降低因稀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保護環境,實行不可再生的稀有礦產資源的減量化生產,開發核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開發稀有礦產資源的替代產品,使稀有礦產資源能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三、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立法的價值評價標準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非傳統安全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使在校大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基本安全知識和技能,更好地適應大學和今后生活的需要而進行的教育,是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影響大學生安全因素的增多,安全的內容也在不斷拓展,安全概念在外延和內涵上都有大幅的擴充和加深。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學生面臨的安全問題已經超出了傳統的范圍,許多非傳統安全問題也開始對高校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高校學生安全教育應在大安全觀的框架下,將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結合,不斷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非傳統安全的內涵及其主要內容
(一)非傳統安全的內涵
非傳統安全問題由來已久,但直到目前,學術界對“非傳統安全”尚無被統一認可的權威定義。通常認為,相對于以政治安全、軍事安全和外交安全為核心內容的傳統安全而言,非傳統安全更關注那些由非政治因素、非軍事因素和非外交因素引起的,對人類的生存、人民的生產生活、國家的穩定發展等方面造成重大影響和威脅的安全問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既有內在聯系,又有本質區別。一方面,部分非傳統安全問題是從傳統安全中演化而來,只是各自的具體成因、安全主體、涵蓋范圍、關注重點的不同。另一方面,兩者研究的主要焦點和由此形成的路徑卻有本質上的差異。余瀟楓、林國治認為,傳統安全更關注“戰爭現象”,主要是通過技術來應對安全的挑戰,形成“戰爭—和平—不可持續安全—戰爭”的循環式路徑。而非傳統安全則更關注“非戰爭現象”,主要是通過價值來應對安全的挑戰,形成“發展—和諧—可持續安全—可持續發展”的上升式路徑。
(二)非傳統安全的主要內容
非傳統安全問題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公共安全、金融經濟安全、科技信息安全、生態環境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以及其他安全領域。一般認為,第一,社會公共安全指社會全體成員公共生活的安全,主要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恐怖事件和重大等內容。第二,金融經濟安全指國家金融經濟秩序正常,根本經濟利益不受損害,以維護國家經濟正常運轉為核心內容。第三,科技信息安全指國家科技發展、信息系統、信息網絡等方面的安全。第四,生態環境安全指人類的生產、健康和生存環境等的安全。第五,能源安全指為保障一國的國防安全和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通過維護能源供需渠道,規避對本國的生存和發展構成的重大威脅。第六,文化安全指維護本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及核心價值體系,防止其遭到外來破壞和顛覆。第七,其他安全領域。如人口安全、宗教安全、生物安全等??梢?,非傳統安全對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十分重要,是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加強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安全問題不僅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經常要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是畢業以后走向社會必然要遇到的問題。因此,掌握包括非傳統安全在內的一定安全防范知識和方法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的過程中獲益良多。同時,加強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拓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安全教育顯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一是大學生安全教育實施狀況并不樂觀,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較為零散,系統性不強,現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教材時代性、現實性、科學性、實用性稍顯欠缺,內容也不夠完善。二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體系急需更新。目前我國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體系基本還屬于傳統架構,并沒有從整體上完成對大學生傳統安全教育和非傳統安全教育的理論構建。三是對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傳統的安全防范教育,對新出現的非傳統安全教育的問題探討不透徹,對如何開展這方面安全教育的研究也顯得模糊。因此,將非傳統安全的內容納入大學生安全教育,有利于拓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對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起到促進作用。
(二)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
一般認為,非傳統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安全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概念,其構成要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突出,尤其是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的發生,引起了人們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高度關注。因此,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加強非傳統安全的教育,能夠使大學生與時俱進,主動地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樹立新的國家安全觀,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更密切地關注和應對當前非傳統安全問題對國家的威脅和影響。
(三)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大學生活可以說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但是,一部分大學生在大學里思想單純,安全意識淡薄,往往不太關注自己的安全,對各種安全隱患缺乏必要的重視和警惕,這當然也包括了非傳統安全問題。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這部分學生往往會因為缺乏相關安全常識和社會經驗而處置不當,給自己、學校、社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幫助他們提供安全意識,掌握相關知識,學會在學習生活及社會活動中更好地保護自己,防范各種對自己成長產生負面影響的事件,臨危不亂,逐一化解,確保自己的健康成長。
(四)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穩定
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發展戰略機遇期,綜合國力發展迅速,GDP總量已經躍升至世界第二位。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還有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困難、風險在等著我們去克服。從國家安全領域來講,當前我國的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仍存在許多復雜、瞬息萬變的因素,切不可掉以輕心。從高校的安全穩定來講,境外敵對勢力以高校大學生為重點目標,以非傳統安全為主要手段,加緊各種滲透破壞活動。例如,通過互聯網絡對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價值觀進行宣傳,散播詆毀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信息,煽動民族分裂等破壞活動等??梢?,高校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仍然較大。因此,加強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將有利于抵御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有效維護高校的安全穩定。
三、加強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的主要策略及途徑
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程,各高校需要轉變安全教育觀念,積極擴展非傳統安全教育內容,優化非傳統安全教育方式,強化非傳統安全的實踐演練,全面提高大學生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一)轉變觀念,增強大學生安全的責任意識
“學生安全無小事”。安全是一個大學生完成學業、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應首先轉變觀念,增強大學生安全的責任意識,在把握當前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加強對大學生非傳統安全的研判,做好教育,備有預案,深入推進安全、穩定、和諧校園建設。在此過程中,高校要特別關注非傳統安全問題對高校的新威脅,在思想、安全層面上加強對學生的正確教育和引導,切實擔負起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學校保持安全穩定。
(二)與時俱進,積極擴展非傳統安全教育內容
以往的大學生安全教育主要關注傳統安全問題。但是,在非傳統安全問題逐漸凸顯的新形勢下,許多非傳統安全問題卻未能及時納入我們的安全教育中,這就使得高校的非傳統安全教育嚴重滯后于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的改革與發展,給大學生的個體安全和校園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因此,隨著非傳統安全問題影響的擴大,應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拓展非傳統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1)經濟安全教育;(2)生態環境安全教育;(3)信息安全教育;(4)流行疾病安全教育;(5)科學文化安全教育;(6)校園恐怖暴力安全教育;(7)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等安全教育;(8)重大事件、敏感日期、個體突發事件的安全教育等。既要關注國家安全,又要關注個體安全、社會安全、地區安全和全球安全等,使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實現常態化、系統化。
(三)優化方式,構建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
高校應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將大學作為一種生非傳統教育現實性很強的思想政治教育來抓,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逐步構建起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第一,加快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全面推進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提高教學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第二,滲透于“兩課”教學?!皟烧n”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 要結合“兩課”教學的總體目標和要求, 將非傳統安全教育滲透于 “兩課”的教學中。第三,貫穿于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90后大學生思想開放、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可以根據這些特點, 通過主題班會、特色活動、專家講座、圖片宣傳、播放相關教育影片等各種形式,對其進行非傳統安全教育。此外,還可以將非傳統安全教育滲透于大學生愛國愛校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誠信感恩教育之中。
(四)提高能力,強化大學生非傳統安全的實踐演練
關鍵詞:不安全生態行為;博弈論;納什均衡;混合策略;純策略
一、引言
安全的生態行為模式鮮明地體現了人們在“增長癖”經濟思想影響下對安全發展的隱憂與渴求。但是,長期受傳統經濟耗竭型思想根深蒂固影響的理性經濟人們、利潤最大化的盲目追逐者們以及帕累托最優的忠實執行者們,是否會按安全的生態行為模式的規律自覺約束個體的生產經營行為?如果個體的自覺約束不可能,是否應該通過金融手段或財稅補貼誘導來加以促進甚至立法強制?在立法時又應該關注哪些重要均衡點的破解?
傳統的理性經濟人為了個體、短期、局部的利益會犧牲他人長期、整體的利益,也會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放棄生態效益,這必然導致危害人類自身可持續發展的不安全生態行為的大量產生,其結果必然是環境污染、礦產資源掠奪式浪費式開采與耗用、生態嚴重破壞等。這種必然性可以借助博弈論中囚徒理論與納什均衡在經濟學中的衍生應用來分析。假定存在不安全生態行為,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并沒有管制的方法與手段,經濟實體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寧愿以犧牲環境、長期、整體的利益為代價,也絕不會主動增加生態投入來追求生態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按照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所有經濟實體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采取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的策略,從而進入“納什均衡”狀態。因為,如果一個經濟實體從利他的目的出發,投資治理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而其他經濟實體仍然不顧環境污染,那么生態友好型經濟實體的生產成本就會相對增加,價格就要相對提高,它的產品和服務就沒有競爭力,甚至經濟實體還要破產。這是一個“看不見的手的有效的生態友好型完全競爭機制”失敗的例證,也就是市場不會自我約束,環境友好、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生態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策法規的引導與強制力。只有在政府加強管制打破該“納什均衡”時,經濟實體才會同步采取低污染、礦產資源產出高效、礦產資源循環利用高效以及礦產資源供給安全的策略組合,在獲得相應利潤的同時環境得以保持,資源掠奪式開采與耗用才有可能避免、生態嚴重破壞等問題才有可能解決。
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是一種主動的社會變革,對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賴?,F代社會已經步入法制文明時代,生產經營行為已經被納入整個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體系對非生態友好型體系的承認是進行生態友好型經濟建設的法律障礙,沒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創新,生態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就會增加突破法律障礙的社會成本,從而使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只能是個別現象,而難以在全社會進行推廣。探索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的成果也需要用立法的形式鞏固下來,才能從強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其成功模式,才能提高全社會參與生態友好型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從社會成本上減少對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的阻力。保守估計,中國因環境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大約占GDP的2.1%-7.7%,因生態破壞導致的經濟損失相當于GDP的5%-13%,兩者之和大約為GDP的7%-20%,也就是說,每實現1萬元的GDP,大約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損失。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資源、環境和生態的巨大損失為代價的,是以資源、環境和生態要素資本的過度耗費來支撐和推動的。因此,推行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鼓勵生態友好型生產經營行為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勢在必行,而這一切都應該從不安全生態行為的監管開始。
二、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的博弈分析
立法推行環境友好型新經濟模式勢在必行,問題的關鍵是尋找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部門與不安全生態行為的實行者即被監管者之間各種重要均衡點的破解路徑。
(一)博弈雙方及其策略空間分析
違背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利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不安全生態行為的監管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博弈問題,可以定義博弈雙方為監管部門與涉及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利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生態行為的施行實體。監管部門執行監管,負責生態行為施行過程的巡視、檢查與管理。
1.監管部門的策略空間分析
對監管部門而言,其策略空間即不安全生態行為的監管包括兩個方面:嚴加監管和常規監管。這涉及對不安全生態行為(含犯罪行為)的檢出概率和懲罰力度。
2.實體的策略空間分析
對實體而言,其策略空間是實施違背生態友好的行為,即不安全生態行為,或選擇服從生態友好的行為,即安全生態行為。
(二)不安全生態行為管理的博弈模型
模型假定:博弈雙方是監管部門與實體,根據效用最大化原則,可以建立一個關于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的標準博弈模型。
1.監管部門的效用函數
如果監管部門嚴加監管,可以獲得正效用u;如果只是常規監管,將承受u的損失。監管部門發現實體的不安全生態行為,將獲得A1的效用,發現實體的安全生態行為,則其效用為A2,總效用為uA1和uA2。通常A1>A2,這是因為發現實體的不安全生態行為更費力。
2.違規實體的效用函數
實體違規且被發現,獲得B1的效用,實體選擇順從,獲得B2的正常效用,如果實體違規而又沒有被發現,獲得B3的效用。很明顯,B3>B2,B3>B1。
3.博弈模型的構成
至此,可以構建博弈雙方的效用支付矩陣(見表1)。
(三)混合戰略的平衡分析
假定實體認為“不安全生態行為”是他的適當選擇,而監管部門則認定“努力”是他的適當選擇。
1.不服從實體的最優選擇
(1)如果不安全生態行為的心理預期效用遠比安全生態行為大而被發現后的懲罰又足夠小的話,不安全生態行為將無處不在。
(2)如果不安全生態行為的預期效用遠比安全生態行為大但被發現后的懲罰卻極為嚴重的話,不安全生態行為也將很少發生。
(3)倘若不安全生態行為很難被發現或者即使被發現所受到的懲罰也極為有限的話,不安全生態行為將總是發生。
2.監管部門的最優選擇
如果0≤uA1/2,監管部門將選擇“努力”。如果A2/2A1/2,不努力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有效的安全監管就有如下兩種選擇:
(1)為了消除不安全生態行為,如果懲罰力度太小,就應該提高被檢出的概率。
(2)如果被檢出的概率太低,就應該加大懲罰的力度來打擊實體的不安全生態行為。換言之,有效監管就是在檢出概率與懲罰力度之間找到平衡。
3.結論
(1)監管部門的最優選擇取決于常規管理的心理預期,可以通過制度化來合理提高。在有效的管理體系下,實體的最優選擇應該是實施安全生態行為。
(2)有效的管理體系應當提高監管部門的常規效用u,同時降低不安全生態行為的心理預期效用以減少實體的不安全生態行為,這是可以通過采用適當的檢出概率和懲罰力度來實現的。
(3)根據博弈均衡理論,相對滿意的“努力,安全生態行為”均衡是可能的,而最理想的“不努力,安全生態行為”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這也說明了監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博弈結果應用分析
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是對傳統生態不安全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變革,推行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需要嚴格監管不安全生態行為,因此需要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體系。
1.傳統生態不安全經濟發展模式面臨的挑戰以及國際國內生態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形勢要求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盡可能循環利用礦產資源,確保生態友好與可持續發展。
2.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的博弈分析結果以及國外經驗表明,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不可能由實體或市場自發實現,必需由相關的執法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監管、約束或者加以引導和促進。
3.博弈結果還表明監管體系有效與否的重點在于盡可能地消除實體不安全生態行為的心理誘因,在監管部門的檢出概率和懲罰力度平衡點上以立法的形式向廣大實體傳遞一種不安全生態行為后果很嚴厲的信號,以影響所有實體對違規所帶來的后果與風險的判斷,并進而影響他們的選擇傾向和相關行為。
三、以法制建設約束博弈雙方的行為選擇
第一,完善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法律法規建設,提高監管力度。在推行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策略的時候,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作為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第二,完善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價值體現機制,提高安全生態行為的期效。應完善相關產權制度,提高安全生態行為的期望值,也應完善相關價格形成機制,提高安全生態行為期望值的獲取幾率,同時應完善財稅金融政策,引導安全生態行為。
第三,加強公眾監督,提高不安全生態行為的檢出概率??梢酝ㄟ^公開環境信息,讓公眾了解更多的關于生態友好型經濟的基本知識,促使公眾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生態友好型經濟體系建設中來。引導公眾實現綠色消費,盡量減少廢棄物的發生,增進再利用意識,減少垃圾排放。建立有獎激勵制度,對生態友好型經濟提出合理建議、舉報環境污染線索的,給予物質獎勵。
第四,推進技術進步,豐富監管措施。生態友好型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離不開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如中國政府為了加強“地溝油的監管”,不惜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集“地溝油”的最新、快速而又經濟便捷的鑒定方法就說明了技術進步對不安全生態行為監管的重要意義。
四、結論
生態友好型經濟模式是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變革,其核心是不安全生態行為的有效監管。博弈分析表明,建立和發展生態友好型經濟需要基于安全考慮的理論創新,更需要在遵循其自身規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體系,確定具體的技術規范,保障生態友好型經濟的經濟學理念和實踐模式在中國建立,實現全民、全社會范圍內不安全生態行為的自覺規避,堅持環境友好,確保資源節約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這對中國未來發展具有戰略層面的重大安全意義。
參考文獻:
1.梁麗.關于安全行為科學的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2).
2.柴艷芳,譚迎新.對生態安全的初步探討[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9(2).
3.楊大明.人為失誤原因分析與控制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2).
4.張維迎.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M].人民出版社,1996.
5.艾里克?拉斯繆森.博弈與信息(第二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CSA即“社區支持農業”,這種模式是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建直銷的生產模式,并且共擔風險,類似于先由農場確定可接受會員數量,然后會員選擇加入農場CSA模式,然后農場根據會員的數量安排種植計劃。這樣就可以保證農場的穩定收益,消費者獲得生態農產品。風險低的情況下,雙方違約的可能性都在系統上更低。這其實也類似互聯網的C2B模式。
事實說明生態農業的生產規模也可以放大到一定程度;但現有的生態農產品市場存在一個核心的問題:信息的不對稱;如何通過各種手段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有效建立信任,這是當前中國的生態農業產業鏈面臨的最大問題。
互聯網進入移動終端時代,越來越多人把網絡作為消費平臺,賣家通過手機拍照,上傳照片,添加文字描述,就算是開了一家店鋪,只要保持手機和網絡的聯通,就能隨時隨地做買賣;買家通過手機瀏覽商品、下訂單、手機支付,一切行為都變得如此簡單,移動互聯網與傳統商超流通渠道相比,極大地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社會經濟運作的效率,但是,生態農業產業鏈中的信任問題并不因為移動互聯網的便捷高效而增強。
移動互聯網的平臺跨越了時空的限制,平臺更大、更快,傳統政府和社會的監管體系難以跟上節奏,魚龍混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移動互聯的這個特性對于生態農業產業鏈的信任而言是減分的;而網絡既有利于信息的透明和傳播,又有利于加強產業鏈中的信任,避免互聯網對生態農業產生向淘汰。
如何才能用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顯然是要解決產業鏈中的信任問題。那么又如何能構建充分信任的生態農業產業鏈呢?這是一個涉及政府、社會和市場諸多方面的復雜問題,沒有人能夠給出全面的解答,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拿來就用。美國、歐盟和日本這些生態農業產業鏈發達的國家也難免遇到市場和政府失靈的麻煩,這其中最可借鑒的是日本的經驗,因為日本和中國一樣,同屬于人均一畝三分地的東亞小農國家,社會結構上有可比性;日本生態農產品生產端依靠綜合農協,監督端有公民社會的各種NGO組織;生產有保障,監督有保障,市場順暢就有保障;綜合農協是農戶在生產、土地、金融、市場各個方面的綜合合作體,政府給予巨大支持,能夠很好地引導和控制農戶;NGO組織因資金和運作的相對獨立而具備較好的公信力;生產者有依靠,無需作假,也很難作假;監督者不愁吃喝,就能保持立場。說完日本,再談談我所做的分享收獲農場如何解決信任問題。邀請會員和其他社會組織來農場參加活動是一個增進互信的有效方式。分享收獲會定期舉辦各類農場活動,如4月份的開鋤節,七八月份的夏令營,中秋節農場篝火,10月份的豐收節等活動;另一個增加信任的因素是接受志愿者,他們不拿分享收獲的工資,憑著對生態農業的熱愛而投入到農場工作之中,農場的任何違規行為都可能被志愿者通過自媒體傳播出去,這是一個有效的社會監督。
有了微博或者微信這類自媒體后,蔬菜生產過程中如何保證無農藥、無化肥等城市里的消費者最感興趣的信息就可以很方便傳遞。無農藥、無化肥并不代表完全復古的農業形式,農業的技術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發現問題后如何應對,比如看到病蟲害就用不同的農藥對付;第二個層面是管理,在產量和質量上做最好的平衡,在病害、蟲害出現苗頭的時候防治于未然。另外,生態農業自身其實不光包括生態的生產,應該還包括生態的生活,生產和生活應該是有機結合的。所以,在自媒體中,我希望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展現我們村里一群年輕人選擇這樣一份事業,回到鄉村生活的價值觀以及生活的點滴,與此同時,還要讓大家看到農場在生產上是如何用自然中的智慧解決問題的,比如利用自然界植物自制殺蟲藥,更重要的是,一年四季的交替過程中,植物的變化。
在充分信任的社會經濟體中,消費者可以舒服放心地購買,不必擔心生態農產品的購買問題,這樣的產業就具備做大的基礎。美國能夠擁有全食連鎖超市(WholeFood)這樣的以生態食品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還能夠做到世界500強的規模,與美國社會經濟維持高度信任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