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物流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時間:2023-08-12 09:05: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流行業市場需求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樣本分析
為了確保調查范圍的廣泛性及代表性,此次調查采用隨機發放并回收問卷與定向發放并跟蹤回收問卷兩種方式,保證了回收問卷的廣泛性與覆蓋面。
樣本企業性質分析
在企業性質分析中,考慮到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把上市公司獨立出來作為一個類考慮。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調查樣本結構與2009年差別不大,回收問卷中按企業性質分析,民營企業占35%,國有企業占19%,合資企業占23%,外資企業占16%,上市公司占7%。與2009年相比,國有企業、合資企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比例略有下降。如圖1所示。
2 行業分布
本次重點調研物流技術裝備需求狀況,沒有單獨將物流裝備行業劃分出來。調查問卷廣泛分布于物流企業、商貿企業及制造行業。其中,物流或儲運業占19%,商貿流通業占11%,機械制造業9%,醫藥8%,汽車制造7%,服裝紡織6%,電子商務6%,煙草5%,家電5%,食品4%,交通裝備4%,通訊3%,電子3%,化工2%,其他行業為8%。如圖2所示。
物流業務增長與采購資金投入分析
2010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對未來發展預期良好,因此絕大多數企業認為2010年企業物流業務將處于快速發展期。同時,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升級等因素,企業對物流裝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根據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發現,2010年,醫藥、電子商務、服裝、食品及冷鏈等行業是物流技術裝備需求的最大亮點。
關于2010年企業物流業務增長情況
預期2010年物流業務為-10%以下增長的企業為零,-10%~0%的企業僅為2%,增長0%~5%的企業為5%,增長5%~10%的企業為14%,增長10%~20%的企業為53%,增長20%以上的占16%。預期增長速度在10%以上的合計占79%,說明大部分企業對2010年的業務發展預期良好。如圖3所示。
關于物流系統工程投資
根據問卷分析,2010年企業預計在物流設施上的投資下降的為5%,投資持平的為28%,投資增長的占49%,投資大幅增長的占18%。投資大幅增長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醫藥、電子商務、服裝、食品冷鏈、汽車等領域。如圖4所示。
關于物料倉儲及搬運設備采購投入
根據問卷分析,2010年企業預計在采購叉車、托盤、貨架、自動識產品、自動化設備、物流周邊設備等物料倉儲及搬運設備方面的投入比上年下降的占12%,持平的占18%,增長的占43%,大幅增長的占27%。說明大約70%的企業會在2010年±口采購需求。如圖s所示。
關于物流運輸設備采購投入
根據問卷分析,2010年企業預計在采購貨運車輛及相關配套設備方面的投入比上年下降的占9%,持平的占19%,增長的占41%,大幅增長的占34%。說明約有72%的企業會在2010年增加采購這方面的采購投入。其中根據問卷統計,在采購專用車、冷藏車、以及相關物流配套產品方面的增長較快。如圖6所示。
關于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采購資金投入分析
根據問卷分析,2010年企業在開發或采購物流軟件和物流信息系統方面預計比上年下降的為零,持平的占18%,增長的占45%,大幅增長的占37%。說明2010年企業對物流信息化非常重視,紛紛增加投入,不過,總的來看,在物流信息化領域,雖然增長的企業比例較高,但企業單項投入資金的額度絕對值還是偏小。如圖7所示。
2010年中國物流技術裝備市場需求分析
目前,中國物流技術裝備業發展速度很快,企業制造能力、研發能力等供給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增長,未來的市場發展主要取決于市場需求的增長。本次調研設計了有針對性的調研問卷,對物流業、制造業各主要行業的相關企業、商貿流通企業進行了全面的市場調研,向這些物流裝備的主要需求方調查其2010年物流技術裝備需求狀況。
2010年企業預計新建或更新改造物流設施的情況
根據調查分析,2010年企業將建或更新改造物流設施的比例達到75%左右,基本與上年持平,在這些企業中,新增或改造普通平房庫的占21%,新增或改造樓房庫的占15%,新增或改造高層貨架倉庫的占47%,新增或改造立體倉庫(含自動化立體庫)的占38%,新增或改造保溫庫、冷庫的占39%,新建或改造危險品倉庫的占11%,新增或改造簡易倉庫的占19%,其中新建或更新改造冷庫、立體庫、平房庫的企業比例較2009年的調查數據有所增加,說明2010年企業加快了冷庫和自動化立體庫的建設。如圖8所示。
對物流技術裝備的采購需求
根據調查分析,2010年計劃增添叉車類設備的企業有73%,其中,回答預計采購電瓶叉車的占50%,內燃叉車占38%,特種叉車占32%,輕小型搬運車輛占21%。
計劃增添叉車配件的企業占28%,主要是添置叉車屬具和蓄電池等配件。
計劃增添托盤及單元化產品的占63%,其中,增添木托盤的占22%,塑料托盤占61%,物流周轉箱占54%,倉庫籠占15%,其他單元化設備占41%。
計劃增添貨架系統的占46%,增添倉儲揀選系統的占16%,增添輸送分揀設備的占29%,增添起重設備的占8%,增添自動識產品(包括條碼、條碼打印機、數據采集終端、RFID產品)的占35%,預計增添自動化裝備的(包括自動化貨柜、自動導引小車、機器入碼垛機等)占21%,預計增添物流周邊設備的(包括工業門、升降臺、裹膜包裝機、自動稱量裝置等)占25%。如圖9所示。
調查表明,2010年,企業對物流技術裝備的需求旺盛,各類物流技術與裝備的采購企業比例均較2009年有所上升,說明物流技術裝備的市場需求會保持較快增長。其中,企業需求的物流技術裝備的主體依然是叉車、托盤、貸架、自動化產品與設備等。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企業迫切需要對落后的物流裝備進行更新換代,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對物流運輸設備的采購需求
根據問卷分析,2010年,對物流運輸設備的采購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型制造企業及物流公司,計劃采購物流運輸設備的企業有49%,在這些企業中,預計購買微型卡車占9%,預計購買輕卡的占52%,預計購買中卡的占48%,預計購買重卡的占11%。如圖10所示。
按照運輸裝備的用途分類,在2010年預計購買運輸車輛的企業中,準備購買保溫冷藏車輛的占32%,準備購買專用廂式貨車的占45%,購買工程用運輸車的占604,其他車輛占27%。說明廂式車、冷鏈用車的需求繼續保持較大比例。
關于對物流運輸過程中配套件的需求,根據調查分析,2010年預計增添GPS系統的占26%,增添捆扎專用部件的11%,增添其他配套產品的占15%。
對物流軟件和物流信息系統的需求
根據調查,目前的物流軟件及信息化產品遠遠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因此有94%的企業2010年需要開發、改造、升級物流信息系統,或外包和購買物流軟件等產品。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企業準備自己開發的占18%,準備外包的占29%,準備購買的占53%。自己開發的比例較上年有較大下降,說明物流軟件和信息系統的開發越來越趨于專業化。如圖11所示。
關于2010年企業對物流軟件的需求結構,根據調查數據分析,未來企業準備增添或升級倉儲管理軟件(WMS)的占55%,比例有所上升;需要運輸管理軟件的占28%,與上年基本持平;需要配送管理軟件的占35%,較上年有所上升;需要1KFID系統的占13%,比上年有較大上升;需要裝貨配載系統的占5%,需要自動倉儲系統軟件的占15%,需要衛星定位系統軟件的占7%,需要電子口岸軟件的占3%,基本與上年持平;需要物流工具軟件(仿真、優化、設計等)的占9%,比上年有較大下降;需要綜合物流管理軟件的占17%,需要供應鏈管理軟件的占11%。如圖12所示。
未來5年物流技術與裝備市場需求分析
未來5年企業關注的物流技術分析
針對“未來5年企業希望利用哪些物流技術來提升物流水平”問題,回答物流信息化的占43%,物流系統規劃與咨詢占39%,物流系統集成占38%,物流企業庫存控制技術占36%,企業供應鏈管理技術占32%,自動輸送與分揀技術占28%,先進的物流作業揀選技術占29%。如圖13所示。
根據間卷分析可知,物流信息化,物流系統規劃與咨詢、物流系統集成、庫存控制與優化是企業在未5年最關注的技術,其中,物流信息化技術是未來5年企業首先關注的,說明信息化已經成為物流系統產業升級的最關鍵要素;其次是咨詢與規劃,說明企業對物流系統的整體改進曰益寄托于專業的咨詢;第三是物流系統集成,說明物流系統集成是未來5年企業關注重點。
未來5年企業物流項目投資分析
根據間卷分析,未來5年企業投資綜合物流中心、自動化立體庫和高架立體庫項目的比例較高,其次是冷鏈物流項目、生產線物流系統改造和自動分揀系統,物流園區的投資比例最低。
未來5年企業將投資建設綜合物流中心的占56%,投資建設自動化立體庫的占34%,投資建設冷鏈物流系統的占29%,投資改造生產線物流系統的占23%,投資建設自動輸送分揀系統的占17%,投資建設高架立體庫的占33%,投資物流園區建設的則不足5%。如圖14所示。
未來5年企業對物流技術裝備的需求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未來5年,大部分企業都需要采購叉車、托盤、貨架、自動識產品、自動化物流設備、物流周邊設備等產品,回答有采購需求的企業比例較高。
根據問卷,未來5年計劃增添叉車類設備的企業有83%,其中,回答預計采購電瓶叉車的占55%,內燃叉車占43%,特種叉車占38%,輕小型搬運豐輛占31%。
未來5年計劃增添叉車配件的企業占38%,主要是添置叉車屬具和蓄電池等配件。
未來5年計劃增添托盤及單元化產品的占73%,其中,增添木托盤的占32%,塑料托盤占68%,物流周轉箱占59%,倉庫籠占21%,其他單元化設備占49%。
未來5年計劃增添貨架系統的占與49%,增添倉儲揀選系統的占32%,增添輸送分揀設備的占35%,增添起重設備的占7%,增添自動識產品(包括條碼、條碼打印機、數據采集終端、RFID產品)的占39%,預計增添自動化裝備的(包括自動化貨柜、自動導引小車、機器人碼垛機等)占22%,預計增添物流周邊設備的(包括工業門、升降臺、裹膜包裝機、自動稱量裝置等)占28%。如圖15所示。
調查表明,未來5年企業對物流技術裝備的需求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其中,企業需求的物流技術裝備的主體依然是叉車、托盤、貨架、自動化產品與設備等。
未來5年企業對物流運輸設備及其配套產品的市場需求
根據間卷分析,未來5年計劃采購物流運輸設備的企業有61%,比例有較大提升,說明企業越來越注重增加自有物流運輸設備的比重。同時,企業也越來越關注物流運輸設備的配套產品,如GPS系統、車尾板、捆扎系統等產品的市場需求。
未來5年,企業計劃采購輕卡的比例為36%,中卡的比例為43%,重卡的比例為19%,冷藏車比例為15%,專用廂式車比例為38%,車尾板的比例為19%,GPS系統的比例為28%,捆扎器系列的比例為6%如圖16所示。
未來5年企業對物流軟件和物流信息系統的需求
根據調查數據分析,未來5年,約96%的企業都有物流軟件或改造升級物流信息系統的需求,其中,企業準備增添或升級倉儲管理軟件(WMS)的占59%。需要運輸管理軟件的占36%,需要配送管理軟件的占37%,需要RFID系統的占32%,與當前的需求相比有較大上升。另外,需要裝貨配載系統的占7%,需要自動倉儲系統軟件的占21%,需要衛星定位系統軟件的占31%,需要電子口岸軟件的占3%,需要物流工具軟件(仿真、優化、設計等)占8%,需要綜合物流管理軟件的占23%,需要供應鏈管理軟件的占18%。如圖17所示。
需求方的關注要素分析
客戶的關注點
根據問卷分析,物流技術與裝備的采購客戶對產品的關注點依次是價格(68%)、售后服務(59%)、質量(53%)、品牌(42%)、性能(39%)。如圖18所示。
物流運輸設備采購客戶對產品的關注點依次是價格(56%)、品牌(52%)、質量(50%)、售后(48%)、性能(42%)。如圖19所示。
目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主要方面
該問題不是選擇題,是由企業填報的問題。根據對企業填報的匯總分析,總的來看,目前中國物流技術裝備領域主要在個化、標準化,售后服務、市場信息和性價比等方面難以滿足客戶需求。
幾點結論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 2010年,中國物流發展處于快速通道,企業對未來預期良好,企業物流業務有較大增長;
2 2010年,企業在物流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增長迅速,對物流技術裝備市場需求增長迅速,大部分企業都增加了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增加了對物流技術裝備的采購投入資金;
3 電子商務、醫藥、汽車、煙草等領域是物流技術裝備市場的亮點,這些行業的市場需求增長很快;
4 未來5年,企業將繼續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中國物流技術裝備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5 2010年及未來幾年,物流信息化是物流行業增長的亮點,90%以上的企業都有增加物流信息化方面資金投入的計劃,預計未來幾年是中國物流信息化高速發展的階段。
6 價格、售后服務、質量與品牌是企業采購物流技術裝備時最受關注的因素;
1999年3月,中國倉儲協會委托某咨詢機構對中國物流市場進行了一次典型調查。調查范圍覆蓋全國,調查對象主要是家電、電子、日化、食品等行業的45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其中80%的企業產品銷售全國或全球。經一個月的信函調查與面對而調查,收回90多份問卷。以下是這90多家企業的物流情況分析:
(一) 認為物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程度:
(二) 很高 占7.9%
較高 占34.2%
一般 占48.7%
較低 占6.6%
很低 占2.6%
(二) 物流費用占產品銷售費用的比例:
15%以下 51.5%
15-30% 38.2%
30-60% 8.8%
60%以上 1.5%
(三) 各種物流費用的構成比例: 主要的物流費用 構成比例 企業干線運輸
40-60% 32.4%
60-80% 25%
80%以上 11.8%
倉儲 40-60% 16.2%
60-80% 5.9%
包裝 40-60% 7.4%
(四) 承擔工業企業物流任務的主體:
全部委托第三方 52%
自理與委托相結合 68.8%
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 42.3%
30-60% 36.5%
60%以上 21.2%
其中:委托的內容:
單純運輸 45.1%
單純倉儲 2.8%
運輸與倉儲 22.5%
綜合物流 29.6%
(五) 企業目前采取的運輸方式:
公路運輸 63.3%
鐵路運輸 48.1%
多式聯運 22.8%
航空運輸 15.2%
水運 5.1% (是多項選擇,有重復,合計不是100%)
(六) 工業企業對目前物流運作狀況的認可情況
對自理方式不滿意的 16.9%
滿意的 83.1%
對委托方式不滿意的 30.8%
滿意的 69.2%
不滿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應慢;產品破損多。
滿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應快。
(七) 工業企業理想中的物流企業應具備的條件
依次為:全國網絡化運輸(門到門)
低風險低貨損率
24小時服務
多式聯運
(八) 有45.3%的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商
其中:75%的企業選擇新型物流公司
3.1%企業選擇純倉儲企業
其中:64.3%的企業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綜合物流服務
28.6%的企業希望提供干線運輸
7.2%的企業希望提供分銷服務
結論:
1. 工業企業由過去對單純倉儲、運輸的需求,開始逐步發展到對包括倉儲在內的綜合物流的需求:
2. 工業企業由過去對"大而全"、"小而全"、自辦物流的追求與認可,開始逐步發展到尋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
3. 從工業企業對物流的需求和對目前物流運作質量的滿意程度分析,中國的物流業發展才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潛力巨大。
二、物流服務供應狀況分析
(一)歷史沿革:
計劃經濟時期,商品流通的方針是為生產服務、為人民生活服務,流通是生產的"蓄水池",工業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絕大多數由流通企業進行銷售、儲存、運輸。流通分為內貿與外貿,內貿又分為商業、物資、糧食、供銷社等多個系統,每個系統中又分為批發、零售與儲運企業。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主要由各系統內專業儲運公司及有關的批發公司進行倉儲、運輸業務,并且儲運公司是根據批發公司的銷售要求進行儲運。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工業自銷、零售自采"的格局發展很快,商品儲運體制出現重大變化:一方面,生產企業直接在市場上尋找倉儲、運輸企業,由此帶動了非流通部門的儲運企業與非國有儲運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原來的國有流通儲運企業由依托批發企業開展儲運業務,發展到直接依托生產、零售企業開展儲運業務,面對生產企業不斷提高的要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儲運企業出現諸多不適應,遇到嚴重挑戰。
九十年代以來,商業、物資、外貿等國家流通行政主管部門為推動國有流通儲運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儲運企業的經營觀念正在發生轉變,服務功能與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但仍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以商業系統為例:
1992年商業部組織了2家大型儲運企業和5家中小型儲運與批發企業分別進行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試點,但由于各種原因,試點工作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1995年以來,伴隨著我國連鎖商業的發展,商品的統一配送成為緊迫任務。國內貿易為了引導連鎖商業健康、規范地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先后召開了有儲運企業與連鎖商業企業參加的配送中心發展研討會,協調儲運與連鎖企業充分利用現有物流設施開展社會化配送;成立內貿部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發展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對有關社會化配送中心與大型邊鎖商業企業內部的配送中心的健康發展進行協調、指導與咨詢。但由于各種原因,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二)對目前現狀的分析
1. 流通系統的國有儲運公司擁有大量的物流設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倉儲、運輸等方面擁有一整套嚴格的制度和豐富的經驗,但由于受傳統體制與歷史包袱的影響,在發展現代物流配送的道路上步履維艱,其服務功能與服務水平等與市場需要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2. 非流通部門的儲運企業和非國有儲運企業,服務觀念較新、市場競爭意識較強,但在服務功能上也比較單一,由于缺乏統一管理與市場監督,在操作規范以及出現貨損后的賠付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在汽車運輸方面問題很多。
3. 生產與零售企業自辦的儲運機構,在保障本企業生產供應與銷售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具有統一指揮、調度靈活的優勢,但許多企業存在資金投入、成本控制與規范管理3個基本問題,特別是一些處于成長期的大中型企業更是左右為難。
(三)經驗與啟示
1.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的規劃、指導與協調,另一方面更加需要專業物流企業的快速成長與發展,從國際經驗看,傳統儲運企業應該發展也可能發展成為現代物流企業。
2. 傳統國有儲運企業要向現代物流企業發展,就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真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和市場經濟的需要,進行改革,改制、改組、改造,否則不僅談不上發展,甚至生存都會成為問題。
3. 國際經驗表明,現代物流的根本特征是專業化、系統化、網絡化、信息化、規模化,中國的物流業要盡快地達到這種水平,有兩種基本力量或基本途徑,一是在公平競爭的市場中,依靠有一定實力與信心的企業,獨立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二是現有眾多儲運企業,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資產紐帶與業務合作,實現企業重組與資源共享。根據國際經驗特別是我國近十年的試點情況看,選擇后者可能會事半功倍。
4. 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現代物流,從市場角度看,既需要專業物流企業轉變觀念、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也需要工業生產企業與商業零售企業從根本上轉變"大而全"、"小而全"、"萬事不求人"的觀念,真正根據經濟效益原則與規?;瓌t,建立健全適應本企業實力與發展需要的物流系統,支持、促進與監督專業化物流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5. 專業物流企業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既可以依托下游的零售(連鎖)商業企業,成為為眾多零售店鋪服務的配送中心,也可以依托上游的工業生產企業,成為眾多生產企業的物流總。在發達國家中這兩種類型的企業相互配合、共同發展。根據我國近十年的試點情況及這次市場調查的情況看,專業物流企業發展成為生產企業物流總的潛力很大。
三、總體對策與具體方案
(一)總體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對中國物流市場供求情況的分析,就加快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產業提出如下總體對策建議:
1. 應該盡快明確我國統一管理物流行業的政府部門。過去,我國的物流行業一直由多個交通部門與多個流通主管部門分別管理,許多政策缺乏統一與銜接。隨著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逐步到位與政府部門與所辦企業脫鉤任務的完成,為政府部門統一歸口管理物流行業創造了條件,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物流行業的管理權也應該是統一的。
關鍵詞:鐵路物流;市場營銷;SWOT分析;發展策略
現代物流利用先進、完備的物聯網技術等整合由客戶、經銷商、生產商與物流商形成的價值鏈,使物的流動具有最佳的目的性和經濟性,消除價值鏈上的浪費,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水平?,F代物流的實質可以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務”得到體現。鐵路應秉承現代物流的思想,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加強信息溝通,促使物流系統的參與者享受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提高,這對傳統的鐵路物流市場營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采用SWOT分析法[1]分析研究鐵路物流市場營銷的競爭優勢(Strengths)、競爭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從而將營銷策略與內部資源、外部環境等進行有機結合,對推動鐵路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鐵路物流市場營銷的SWOT分析
1.1內部優勢(S)
現代物流設備設施、信息系統等的較大投入,以及物流需求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使投資具有巨大風險,但鐵路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擁有較發達的鐵路網和較完備的場站設施,鐵路既有場站倉儲資源豐富,具有優越的位置及交通條件,而且鐵路已經建成較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貨票信息管理系統、貨車動態追蹤信息系統等,隨著鐵路運能的進一步提高,鐵路運輸更具有規模效益,使鐵路物流市場營銷可以集中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加鐵路物流市場競爭力。
1.2內部劣勢(W)
現行的鐵路物流產品結構單一,運輸送達速度慢,與其他物流運輸行業相比活力不足,導致在短途和高附加值物流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鐵路裝卸水平和效率有待提高,特別是大宗物資的運輸,中轉時間不可控,導致運到期限延長;物流產品定價難以根據市場行情變化及時進行調整;鐵路物流市場營銷意識不到位、力度不夠,缺乏完整、系統的市場營銷網絡,信息化服務水平低,實時反饋信息不明。
1.3外部機會(O)
2014年9月國務院下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營造有利于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著力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這為鐵路等物流行業的良好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鐵路大宗貨物運量下降,而高附加值運輸需求不斷提升[2],為促進鐵路加快向現代物流轉型提供了機遇;電子商務已經在全國乃至部分農村普及,促進了社會物流量的不斷增長,從而為發展高鐵快遞和物流快運提供了市場空間。
1.4外部威脅(T)
近年來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不斷發展,社會物流量不斷上升,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的物流市場份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鐵路物流市場份額逐年下降,鐵路物流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在全球化市場中,國外物流企業在集裝箱運輸、冷藏運輸、國際多式聯運和特種貨物運輸等各種專業性物流領域搶占先機,我國鐵路在這些領域起步較晚,在市場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使原材料運輸需求減少、產成品運輸需求增加,導致長期以大宗物資運輸為主的鐵路處于不利位置。
2鐵路物流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2.1SO策略
(1)進一步穩定大宗物資運量。鐵路物流應保持大宗物資運輸的優勢,增加直達運輸比重,加快送達速度,進行定制服務,吸引更多客戶,挖掘潛在客戶,進一步穩定鐵路大宗物資運量。(2)加強鐵路物流信息聯網。在“互聯網+”模式下,客戶對于需要的物流信息希望直接通過電腦、手機等了解并能夠進行及時溝通處理。因此,應加快升級原有鐵路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與物流相關信息的一體化。同時,參照新興的物聯網行業,結合全球定位系統及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等先進技術,注重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營銷的發展,全面開展鐵路物流信息化管理,促進物流的高效運轉,提高服務質量。(3)適當開展促銷活動。重視在各種媒體上的宣傳工作,在不同層面上向目標受眾開展運價調整、列車提速增重、新線開通建設、物流產品、特色服務等宣傳,傳遞鐵路新形象;結合本地區的貨源特點,挖掘和利用以自身站、車、票為載體的廣告資源,投放物流產品視聽廣告;鐵路通過制定靈活的產品價格,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和更多的優惠[3],增大對客戶的吸引力,進一步提高鐵路物流市場占有率。
2.2WO策略
(1)采用現代物流企業先進管理方式。例如,采用現代物流企業的管理協同模式理論[4-5],做好企業之間的外部管理協同,以及企業內部各個系統的內部管理協同,逐步達成內外部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管理協同,構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實現促進產業鏈整合、形成核心競爭力的目的。(2)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95306網站是鐵路物流系統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措施,通過該網站可以實現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鐵路物流的結合。進一步完善大宗貨物交易平臺、商品零售和旅游服務等新業務,使95306網站更好滿足客戶需求。此外,利用“互聯網+”環境下的大數據分析,根據規模、收入、流向及購買行為等對客戶進行市場細分,選擇目標市場,為不同客戶量身定制相應服務,進行差異化營銷。(3)改進裝卸技術水平。隨著鐵路提速,物流過程中的技術速度提高,但場站裝卸作業仍然占用大量時間,而且易造成貨損貨差,因而應根據具體情況建立專業化作業場所,形成作業品類單一的發送到達基地,集中配備專用裝卸機械,采用集裝袋、集裝籠等用具,從而提高裝卸效率。
2.3ST策略
(1)加強與其他運輸方式合作。鐵路應總結自身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在與其他運輸方式合作過程中優勢互補,如利用公路運輸靈活性的優點,在沒有鐵路線路延伸的地方,積極與公路物流企業合作,開展多式聯運,以實現共贏。(2)全力推廣集裝箱物流。集裝箱物流在國際物流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運送過程中不需要換裝,便于多式聯運,物流效率高。我國集裝箱物流發展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遠洋運輸上,鐵路應用相對較少。因此,應大力發展鐵路集裝箱物流,在運能允許的基礎上,提供定制服務,按照客戶需求定價、安排線路、確定交貨時間,保證全程物流服務。(3)發展高附加值產品運輸。高附加值產品對物流的快速性要求高,隨著鐵路運輸網的不斷完善,鐵路運能的增加,鐵路的發展潛力巨大[6]。例如,南昌鐵路局針對附加值較高的零散貨物快運推出了“客車化”的管內循環列車、管內貨運快捷班列、跨局貨物快運列車,開發了適合物流運輸市場的夕發朝至、小編組等特色班列,并且能夠根據市場情況及時進行班列運行線路、班次等調整;同時,制定并實施嚴格的定價、裝卸車、理賠、機具使用等管理制度和作業流程,保證了服務質量的提高。(4)制訂特色物流方案。鐵路大客戶戰略自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這些客戶在時效性、電子商務、產業銜接、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鐵路在繼續推進大客戶戰略的同時,應切實為企業著想,認真考慮企業的需求,根據企業的產、運、供、銷等情況,與企業合作共同制訂符合雙方利益、切實有效的物流方案[7],保證與這些大客戶企業的長久合作。
2.4WT策略
(1)建立高效率的營銷隊伍。鐵路物流市場營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營銷的基本知識,通曉各項鐵路運輸業務,能夠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適時提出合理的營銷方法,作為服務人員還應強化服務意識,豐富服務形式,真誠熱情地對待每一位顧客。例如,南昌鐵路局構建鐵路局貨運營銷中心、車務站段貨運營銷分中心及鐵路物流分公司、車站貨運服務部及營業網點3級營銷組織,分別負責策劃和組織實施貨源調查、對吸引區范圍內貨源情況進行調研及提報班列開行的初步方案、一線營銷工作。(2)設立鐵路無軌站。鐵路無軌站可以提供時間短、資金省、效益高的全程物流服務,將貨物從發貨人的工廠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做到“門到門”運輸。為進一步加強對各類白貨的吸引,在沒有鐵路延伸的各重要園區內設立無軌站,無軌站物流營業大廳具備核算、交付、計劃受理、商貿洽談等功能,可以開辦集裝箱、整車運輸全程物流業務,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物流運輸產品,在營業窗口統一計費、統一核收,使用一張支票辦理全程結算業務。(3)完善激勵機制。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可以利用關鍵績效考核(KPI)或平衡記分卡(BSC)建立客觀、合理的績效考評機制,發揮每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共同推進鐵路物流市場營銷工作,其中績效考核指標是激勵機制設計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指標選擇是否科學將決定整個激勵機制的成功與否。(4)引進先進物流企業的管理經驗。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鐵路物流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創新,通過實地考察國內外優秀物流企業運作及管理流程[8],比較國內鐵路物流的發展,借鑒適合我國鐵路物流發展的模式,為我國鐵路物流發展提供更多有益的經驗。
3結束語
推動鐵路向現代物流的轉型發展,應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更加重視鐵路物流市場營銷的服務功能,契合現代物流理念,充分利用鐵路在物流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和機會,通過分析自身劣勢及受到的威脅,盡最大可能創新物流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意識和質量,增加鐵路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鐵路物流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第14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周建勤,米曉芳.我國鐵路現代物流發展模式探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4,36(10):16-20.
[3]王雪,劉超群.基于客戶服務中心的鐵路貨運營銷策略[J].物流科技,2014,37(8):143-145.
[4]潘開靈,白烈湖.管理協同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5]郭啟洋,趙婷.現代物流企業管理協同機制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9):42-45.
[6]顧雪景.我國高鐵貨運市場需求分析與開行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
[7]諸葛恒英,趙會軍,朱亮.鐵路物流配送發展對策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5,37(4):34-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