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 09:04: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實施途徑;現實困難;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2-0092-01
當前,在社會轉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關注,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成為中學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朋輩心理輔導作為一種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近些年才進入高校,但鮮有服務中學的,現將其中的感悟與收獲與大家分享。
一、朋輩心理輔導的內涵
朋輩(peer)是“朋友”和“同輩”的合稱,朋輩心理輔導(peer counseling) 是指非專業心理工作者經過選拔、培訓和監督向尋求幫助的年齡相當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Mamarchev, 1981)。高中生朋輩心理輔導在本質上是一種非專業的心理輔導活動,相比專業心理咨詢與治療,其在目標、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層次和深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也具有其獨特之處:
1.親密性。朋輩心理輔導一般發生于親人、熟人或朋友之間,而不發生在陌生人之間。而專業心理咨詢恰恰要求避免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多重關系——“盡量不與熟人、親人、同事建立咨詢關系”。
2.自發性。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利他行為,通常情況下是自愿的,并且基本上不存在當事人要給朋輩心理輔導員物質報酬的問題。自發性、義務性是朋輩心理輔導區別于專業心理咨詢(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合同式的職業性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
3.簡便直接。在朋輩心理輔導中,助人者可能與當事人共同生活,空間距離接近、交往頻繁,提供安慰、鼓勵、勸導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對當事人的言行進行直接的監督和干預。而且,朋輩心理輔導員對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能節省時間及時給予當事人心理援助。
二、朋輩心理輔導引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1.推進朋輩心理輔導,有利于滿足高中生多層次心理援助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遷以及中教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生在享受更多更好教育機會的同時,也承受了日益廣泛和沉重的壓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具有不同的層次,從一般的適應問題到嚴重的心理障礙直至精神疾病都有可能發生。
2.推進朋輩心理輔導,有利于完善高中生心理援助體系。
開展朋輩輔導,有利于實現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理發展的目標。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難點,一是如何及時地發現出現異常心理現象的個體,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心理問題學生進行監察和幫助。在高中,如果沒有大批深入學生生活的朋輩輔導員,此類工作存在很大困難。
3.推進朋輩心理輔導,可以彌補專業心理輔導力量的不足。
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工作發展至今,投入長期不足,歷史欠賬很多。如筆者所在J市的兩所省級重點中學,通常的配置是每個年級配置一位心理專業教師。從業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甚至專業教師的絕對數量都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中生對心理援助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于學生的力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能夠有效地緩解專業心理援助力量供應不足的壓力。
三、朋輩心理輔導在高中的實施途徑
1.構建朋輩心理輔導的多層工作體系。
從上到下,逐層建立起“學?!昙墶嗉墶奚帷钡亩嗉壟筝呅睦磔o導體系,即學校一級由德育中心牽頭成立學生心理協會;年級一級成立包括專任心理教師牽頭的朋輩心理輔導中心;班級中強化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責任,并增設心理委員;宿舍中設立心理信息員。并相應地逐層建立起與多層工作體系相配套的“德育主任—心理教師—班主任—心理委員—心理信息員”的人員體系和責任體系。
2.招募、培訓和使用朋輩心理輔導員。
首先,在學生中,尤其是要在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中廣泛宣傳,為招募工作作鋪墊。朋輩輔導員原則上在學生自愿、班主任推薦、心理教師選拔的基礎上產生,最終都歸入年級一級朋輩互助隊伍中。
招募后,心理專任教師要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培訓,傳授心理學的基本常識、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巧、高中生生理發育與心理發展知識、開展朋輩咨詢的應知應會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朋輩心理輔導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必要的見習和實習,通過在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值班與觀摩,使他們在實踐中感受、體會朋輩心理輔導的具體方法,培養他們處理實際問題和偶發事件的能力。
3.朋輩團體輔導與朋輩個體心理輔導相結合。
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高中生普遍關心或部分學生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的解決是有效的,如怎樣提高自信心、如何處理宿舍的人際關系、如何對待情感問題等,這些問題通過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往往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另外,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創設寬松的氛圍,也有助于學生相互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的良好關系。
朋輩個體輔導的主要形式是針對部分學生進行個別心理咨詢,可以實行輪流值班制度,通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書信輔導和面談等形式進行。通過個別輔導,及時幫助同輩明確問題,找出原因,緩解壓力,化解矛盾沖突,矯正錯誤認識與不良行為,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避免惡化為嚴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預防問題行為的發生。
4.注重建立基層的心理援助與危機干預機制,廣泛開展心理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
學??梢劳信筝厛F體開展各種心理互助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帶動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校報???、校園櫥窗、黑板板報、校園網絡的作用,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播心理健康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月,舉辦朋輩心理講座、朋輩心理劇、朋輩心理沙龍、心理知識競賽、演講征文、趣味心理游戲、心理電影賞析等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傳授心理調適技能,營造“關注心理、關愛自我”的良好校園氛圍。
【關鍵詞】留守高中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高中生指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被留在原住地的高中生。高中生正處于長身體、心理脆弱、學習壓力重的特殊時期,留守身份、無人照顧對留守高中生來說影響較大,所以許多留守高中生都出現了心理問題。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大本營,這也要求學校正視留守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給予留守高中生更多的關注和照顧,以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一、留守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性格叛逆,孤僻。叛逆心理是中學生群體的一個常見現象,不過這一點在留守高中生身上體現的更加明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缺少關愛和引導,許多留守高中生都養成了自由散漫、為所欲為的性格。個別人還錯誤地認為,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根本就是能力不足、不在乎自己的表現,他們甚至對父母產生了抱怨,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也愈加消極、孤僻。在學校,許多人還會將自己置于教師的對立面,與其他安于學習的學生格格不入,認為教師的教育和勸說就是自己的壓制和挑剔,為此,他們經常處于一種心理失衡的狀態,隨時都有可能與他人爆發沖突。2.厭學情緒濃郁,缺少抱負。厭學情緒濃郁、學習成績較差,在留守高中生群眾中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據悉,絕大多數留守高中生的監護人都是其爺爺奶奶或其他親屬,在外打工的父母對他們的學習關心不夠,而監護人能給予他們的幫助極其有限,加上缺少監管,所以在學習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許多留守高中生經常會出現逃學、逃課等行為。部分留守高中生雖然在學習上給自己設定了目標,也有樂于向上的心理,但是由于性格內向,在遇到問題時他們都羞于請教他人,只能自己解決,所以學習效果不佳。還有部分學生受“出去打工掙錢”、“闖社會”等浮躁的社會心理影響,產生了厭學情緒,在學習上缺少信心和抱負,他們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3.人際交往心理失衡。許多留守高中生的父母由于經常不在他們身邊,經常會用錢來彌補孩子,所以在金錢上從來不會虧待他們,豈不知這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在經濟寬裕而缺少管教的情況下,為了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引起他人注意,一些留守高中生經常會用大手大腳花錢、上網等其他方式消愁解悶,受此影響,他們的價值取向也日趨功利化、現實化、庸俗化,他們在與他人交往中經常會因為價值觀不合而出現沖突。個別留守高中生由于長期缺少親情滋潤,心理極度矛盾和惶恐,為了彌補親情缺失,他們會與一些人稱兄道弟,會“抱團取暖”形成一個帶有排斥性的小團體,導致他們與其他學生的關系越來越遠。有的學生甚至會因為渴望溫暖和刺激而早戀。
二、留守高中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1.開展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心理衛生教育、心理品質與能力培養、心理問題輔導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維護其心理健康的一門課程。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日漸加重的情況下,高中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設心理健康課程,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促使他們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也要求高校在大力發展文化教育的同時,轉變觀念,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條件,關心留守學生群體,改變過去那種以強制教育、訓導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學生日常管理結合起來,將集體心理輔導與班級講座、個別輔導、心理訓練等結合起來,教給學生更多加強自我調控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社會生活適應力,消除留守學生的心理壓力,達到心理轉化的良好效果。2.關心留守學生,以集體的力量助其前行。高中班主任和教師是高中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他們與學生的親密程度、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會給留守學生帶來積極影響。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學生信息檔案,然后與教師攜手關注留守學生心理與學習變化,經常與留守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從心理需求、思想情感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用愛心、耐心和熱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以贏得學生尊重和信任,滿足學生對親情的渴望,促使學生將對父母的情感依賴轉移到教師身上。與此同時,打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積極利用主題班會、幫扶小組為留守學生的學習加油助力,讓留守學生感受到愛就在身邊,促使留守學生融入到班級大家庭中去,增加與他人的親近感。3.家校攜手,匯聚教育合理。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全社會都高度關注的話題,留守高中生健康成長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和關注,因此,高中在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與家庭攜手,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以匯聚教育合力,增強教育的有效性。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任課教師在與留守高中生進行交流、溝通的基礎上,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及他們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然后,立足于良好的學校、家長溝通機制,經常開展一些親情活動,以加深學生與家長、監護人的理解和感情。此外,經常借助QQ、微信、電話等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使家長了解學生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向他們傳遞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信息,引導他們改變過去那種以“金錢補償親情”的做法,給予孩子更得關心和愛護,引導留守學生克服學習和生活困難成長成才,促使他們堅強、健康而快樂地成長。
作者:陳暉 單位:安徽省金寨一中
摘 要 本文采用教學實驗法、數理統計法及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游戲教學前后高中生心境狀態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體育游戲教學在促進及改善高中生緊張(p
關鍵詞 體育游戲 高中生 心境 研究
高中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心理由不成熟逐漸轉向心理成熟,是人格塑造的理想時期,也是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的階段。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體質狀況與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項研究表明:目前重點中學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不容樂觀,焦慮障礙或抑郁障礙的約占測查總人數的18%和28%。體育鍛煉是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維持和增進心理健康、排除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及治療焦慮癥狀的有效手段之一。體育游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將體育活動加上情節和規則,或以活動結果作為判斷勝負的依據,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促進人身心的全面發展為目的,融體力活動和智力開發于一體,具有濃厚娛樂性和教育意義的游戲活動。目前,體育游戲教學對于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研究已經很多,但是對于對高中生心理健康影響方面還比較少,本文旨在探析體育游戲教學對于高中學生心境狀態的影響,為今后更好的開展高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云縣第一中學40名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20人。對照組20人,實驗組采取的是體育游戲教學,對照組采用的是近期經常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高中生,在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心境狀態進行測試,經檢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心境狀態無顯著性差異,然后進行實驗研究。
(二)研究的工具
實驗采用的是心境狀態量表(POMS),采用華東師范大學體育系祝蓓里教授1994年修訂的簡明心境量表(POMS)。問卷共分緊張、憤怒等7個維度。問卷采用5級量表的形式,緊張、憤怒、疲勞、抑郁、慌亂屬于消極情緒因子,得分越高,情緒越差,精力、自尊感屬于積極情緒因子,得分越高,情緒越好。該量表信度在0.60-0.82之間,平均為0.71,具有很高的信度及效度。
(三)實驗過程控制
本實驗在實驗前采用的是單盲實驗法,確保實驗研究對象為同質對象,實驗組采取的是體育游戲教學,每周進行2次(每次45分鐘)體育游戲教學,實驗過程中連續教學16周,在選取實驗對象的過程中,都選取了該校的在校住宿生,以確保實驗對象在學習環境及生活環境一致。
(四)數據處理方法
本實驗采取的是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實驗前后對對照組與實驗組的心境狀態處理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在對對照組的實驗前后及實驗組的實驗前后對實驗對象的比較中采用的是配對T檢驗。
二、實驗研究結果與分析
實驗組實驗前后心境狀態(POMS)的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經過16周的體育游戲教學,實驗組實驗后的緊張、憤怒、抑郁、精力、慌亂及總分方面都有明顯的下降趨勢,緊張及慌亂方面達到了顯著性水平(P≤0.05),在憤怒、抑郁、精力指標及總分方面達到了非常顯著性的水平(P≤0.01)。而在疲勞癥狀的緩解及自尊的提高方面也有積極的影響,但是沒有達到顯著性的水平。結果表明:體育游戲教學前后實驗組比對照組要有較好的心境狀態,在精力、自尊兩個積極指標上得分也有積極的提高,證明體育游戲教學有利于改善高中生的心境狀態。
在憤怒、慌亂兩個指標上具有顯著性的差異(P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經過16周的教學實驗,實驗前后高中生心境狀態(POMS)的測試結果有顯著性的差異,實驗后高中生心境狀態明顯優于實驗前,證明了體育游戲教學有益于提高及改善高中生的心境狀態,在今后的教學及做學生心理輔導中可采取體育游戲教學及心理輔導相結合教育,以促進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經過16周的教學實驗,體育游戲教學有效的降低了高中生的消極心理狀態、促進了高中生精力及自尊的發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到達了提高及改善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衛紅.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分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02:133-134.
[2] 張德利,張平.高中學生體質與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現代教育管理.2009.08:5-7.
[3] 李燕等.1004例重點中學高三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及干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8.05:15-17.
[4] .運動性心理疲勞探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01:87-89.
關鍵詞:朋輩心理輔導;實施途徑;現實困難;應對策略
當前,在社會轉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關注,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成為中學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朋輩心理輔導作為一種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近些年才進入高校,但鮮有服務中學的,筆者曾嘗試將朋輩心理輔導引入重點中學,并分別進行了多年的跟蹤服務和駐點指導,現將其中的感悟與收獲與大家分享。
一、朋輩心理輔導的內涵
朋輩(peer)是“朋友”和“同輩”的合稱,朋輩心理輔導(peer counseling)是指非專業心理工作者經過選拔、培訓和監督向尋求幫助的年齡相當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人際幫助的過程(Mamarchev,1981)。朋輩心理咨詢起源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由于專業咨詢人員缺乏,美國精神衛生領域掀起了一場非專業心理咨詢的運動。高中生朋輩心理輔導在本質上是一種非專業的心理輔導活動,相比專業心理咨詢與治療,其在目標、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層次和深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也具有其獨特之處:
1.親密性。朋輩心理輔導一般發生于親人、熟人或朋友之間,而不發生在陌生人之間。而專業心理咨詢恰恰要求避免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多重關系――“盡量不與熟人、親人、同事建立咨詢關系”。
2.自發性。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利他行為,通常情況下是自愿的,并且基本上不存在當事人要給朋輩心理輔導員物質報酬的問題。自發性、義務性是朋輩心理輔導區別于專業心理咨詢(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合同式的職業性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
3.簡便直接。在朋輩心理輔導中,助人者可能與當事人共同生活,空間距離接近、交往頻繁,提供安慰、鼓勵、勸導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對當事人的言行進行直接的監督和干預。而且,朋輩心理輔導員對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能節省時間及時給予當事人心理援助。
二、朋輩心理輔導引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1.推進朋輩心理輔導,有利于滿足高中生多層次心理援助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遷以及中教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生在享受更多更好教育機會的同時,也承受了日益廣泛和沉重的壓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具有不同的層次,從一般的適應問題到嚴重的心理障礙直至精神疾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真正有嚴重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需要專業心理咨詢人員處理的學生是極少數,大部分的學生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應激狀態下較短時間的心理紊亂,這些問題完全可以由經過培訓的非專業人員來處理。
2.推進朋輩心理輔導,有利于完善高中生心理援助體系
開展朋輩輔導,有利于實現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理發展的目標。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難點,一是如何及時地發現出現異常心理現象的個體,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心理問題學生進行監察和幫助。在高中,如果沒有大批深入學生生活的朋輩輔導員,此類工作存在很大困難。
3.推進朋輩心理輔導,可以彌補專業心理輔導力量的不足
我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工作發展至今,投入長期不足,歷史欠賬很多。如筆者所在J市的兩所省級重點中學,通常的配置是每個年級配置一位心理專業教師。從業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甚至專業教師的絕對數量都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中生對心理援助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于學生的力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能夠有效地緩解專業心理援助力量供應不足的壓力。
三、朋輩心理輔導在高中的實施途徑
1.構建朋輩心理輔導的多層工作體系
從上到下,逐層建立起“學校―年級―班級―宿舍”的多級朋輩心理輔導體系,即學校一級由德育中心牽頭成立學生心理協會;年級一級成立包括專任心理教師牽頭的朋輩心理輔導中心;班級中強化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責任,并增設心理委員;宿舍中設立心理信息員。并相應地逐層建立起與多層工作體系相配套的“德育主任―心理教師―班主任―心理委員―心理信息員”的人員體系和責任體系。
2.招募、培訓和使用朋輩心理輔導員
首先,在學生中,尤其是要在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中廣泛宣傳,為招募工作作鋪墊。朋輩輔導員原則上在學生自愿、班主任推薦、心理教師選拔的基礎上產生,最終都歸入年級一級朋輩互助隊伍中。朋輩心理輔導員應具備以下特征:對心理學學習有濃厚興趣;性格外向,為人熱情開朗,親和力較強,平易近人,善解人意,關心他人,樂于助人;思維清晰,善于傾聽;有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組織學生團體活動的經驗。
3.朋輩團體輔導與朋輩個體心理輔導相結合
朋輩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經過系統培訓的專業工作者的指導下,根據求助對象問題的相似性組成團隊,通過共同探討、訓練和引導,促進團隊成員共同發展,解決求助對象存在的心理問題。團體輔導主要以生動活潑、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游戲為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潛移默化性。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高中生普遍關心或部分學生共同存在的心理問題的解決是有效的,如怎樣提高自信心、如何處理宿舍的人際關系、如何對待情感問題等,這些問題通過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往往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另外,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創設寬松的氛圍,也有助于學生相互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的良好關系。
4.注重建立基層的心理援助與危機干預機制
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是深入班級和宿舍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中堅力量,他們立足于本班,及時反饋同學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承擔著心理問題的預警和后期跟蹤工作。
四、朋輩心理輔導在高中實施的現實問題及可能對策
朋輩心理輔導在筆者駐點指導的兩所中學的實踐中,在“教育在先、預防在前”的理念指導下,我們不僅要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而且要注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充分發揮教育的先導作用。在此思路下開展的朋輩心理輔導不僅幫助了一批學生,也鍛煉了一批學生,先進的學生得到了有益的訓練,后進或有困難的學生得到了應有和及時的幫助,尤其是在學業障礙、師生關系、同伴友誼、親子溝通等問題上效果顯著。朋輩心理輔導極大地緩解了心理教師的工作壓力。朋輩心理輔導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部分有需求學生的觀望與疑慮
部分有心理咨詢需求的學生對身邊的同學是否愿意幫助自己、能否幫助自己、怎么幫助自己存有疑惑,因此,很多學生在第一時間還是愿意求助于專職的心理老師,而不是求助于身邊的心理信息員、心理委員或其他朋輩輔導員。
2.部分朋輩心理輔導員不夠勝任
當有困難的同學需要心理幫助時,給你提供心理支持的是“朋友與同輩”,但這些同齡人有的不夠勝任,表現為未能有效地使用專業心理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技巧,未能體現出應有的人文關懷與同輩熱情,與期望的朋輩心理輔導效果存在差距。
3.部分年級很難開展
這突出地體現在畢業年級,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多數關注的是各自的前途,朋輩心理輔導員很難招募,因為在這一關鍵時期,花一段時間幫助別人處理學業障礙、情感困惑等問題,在現實中不僅得不到家長們的支持,甚至都很難過自己的關。
在高中生心理問題逐漸增多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朋輩心理輔導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維護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新的有效手段,為探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辟出新道路。
參考文獻:
[1]Alan Carr.鄭雪譯.積極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
[2]卡爾.R.羅杰斯著.楊廣學譯.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36~37.
關鍵詞:研究對象;中小學生;對策
一、研究目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已經是新時期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9年和2002年教育部分別頒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來,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已逐步走上正軌。
貫徹落實上述《意見》和《綱要》10多年之后,我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到底如何?其“三多三少”現象必須引發我們的重視:學生心理困惑日益增多,但學生樂意接受的咨詢(輔導)途徑較少;前來“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詢的人群中家長居多,而學生主動求助者偏少;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教師日益增多,但從事學校心理輔導的專職教師甚少?!渡虾J兄虚L期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核心理念,并在“學生健康促進工程”及《學校德育“十二五”規劃》中要求“完善學校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制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開展生命教育和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和轉介機制?!泵鎸ι鲜觥叭嗳佟爆F象,需要我們結合實際,貫徹《綱要》精神,創新心理輔導和咨詢的途徑,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
本課題擬在學習貫徹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校德育“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從本區域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及輔導現狀出發,以構建和諧教育、改進教育民生的視角來正視目前存在的問題,并試圖為進一步指導和規范本區域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對策。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一)研究方法
在調查中,通過前期的半結構化訪談,我們自制了一份心理咨詢調查問卷對全區各小學、初中以及高中開展了抽樣調查。該問卷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本區域中小學生的心理輔導現狀,了解廣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需求和看法。
(二)研究內容
基于目前的研究現狀,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加強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找到促進本區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深入發展的可行的途徑與方法。希望本研究最終能夠為創新心理輔導和咨詢的途徑,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提供一些理論與實踐的依據。
對區域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現狀的分析:學習壓力大,求助意識弱,對心理咨詢的要求、喜歡的心理課程等項目的分析。
促進本區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深入發展的對策。
(三)研究對象
2012年3月我們對奉賢區中小學的學生共969人進行了測驗調查,被試具體分布見表1。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區域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現狀調查結果
1.學生的心理困惑
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困惑分別見圖1、圖2、圖3。
2.遇到心理困惑如何處理
在遇到心理困惑時,各學習段的學生的處理方式見圖4。
3.主動打電話給心理咨詢師
在遇到心理困惑時,學生若有心理咨詢師的電話,他們的求助意愿程度見圖5。
4.最希望誰幫你解決心理問題
在遇到心理困惑時,學生最希望幫自己解決問題的對象調查結果見圖6。
5.心理咨詢的地點
學生對心理咨詢地點偏好的調查結果見圖7。
6.喜歡的心理課程
各學齡段學生喜歡的心理課程見表2。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學生困惑頗多,學習壓力位居第一
由圖1、圖2、圖3不難看出,學生最大的心理困惑是“學習成績不好”。調查發現,有57.8%的學生都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而這有可能與“父母要求過高”有關,這也是學生公認的第二大心理困惑。當然,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學生在學習上要求上進的內心需求。
在中小學階段,另一個煩擾學生的問題是“同學犯錯該不該告訴老師”,若告訴老師,自己就背叛了同學,會被同學們排斥;若不告訴老師,又違背了心中的正義,而中小學生正是道德情感快速發展形成的階段,因此,這一問題成了他們心中難以解決的矛盾,28.3%的中小學生都存在這個困惑。
高中階段比較突出的心理困惑還有“媽媽過于嘮叨”,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矛盾更加激化,30.6%的高中生正面臨此問題。另有29.7%的高中生為“失戀”而煩惱,戀愛現象在高中階段已不容忽視,而對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來說,如何應對“失戀”就成了困擾他們的又一難題。
2.學生求助意識比較弱
由圖4我們可知,學生遇到心理困惑后求助意識較弱,62.6%的學生采用的方法是“找朋友傾訴”,這一點無論是在小學、初中或高中都是如此,因為朋友是最值得信賴的,身為同齡人更能理解自己的困惑,始終站在自己這邊,為自己出謀劃策并保守秘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會到心理咨詢室找心理老師,還有小部分同學選擇“上QQ找心理老師”“用學到的心理知識自我調節”或“撥打心理熱線”。學生到心理咨詢室主動求助的意識總體較弱。
較小學生和高中生而言,初中生的求助意識明顯要強很多,41%的初中生遇到心理困惑會去咨詢室找心理老師。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心中,父母的地位漸漸下降,他們崇拜老師,在他們眼里,老師什么都懂,是最聽老師話的一個階段。高中生對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心理上表現出一定的封閉性,三分之一的高中生表示更傾向于用學到的心理知識進行自我調適。
由圖5可知,若在遇到心理困惑時,他們有心理老師的手機號碼,76.5%的學生會選擇打電話給老師求助。從數據上看,年齡越小,越愿意主動求助。
3.學生對咨詢對象的要求各異
由圖6不難看出,學生更喜歡同性、年輕的心理咨詢師。同性的咨詢師有著相類似的成長過程,比異性更易理解自己的心理過程,而年輕的心理咨詢師較易接受新一代年輕人的想法,代溝越少越容易接受和理解自己。出于這樣的想法,無論小學、初中或高中生都偏愛找同性、年輕的心理咨詢師。而他們對于是否本校的心理老師或外校的心理老師則沒有特別明顯的偏好。有的學生喜歡本校的心理老師,因為比較熟悉,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感;有的喜歡外校的心理老師,認為這樣的老師看問題比較客觀,沒有偏見,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他也比較安全,不會影響自己以后在學校的表現;其他同學則喜歡班主任幫他解決心理困惑,因為班主任與自己接觸最多,最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能夠更好的幫助自己分析問題。
由圖7可知,對于進行心理咨詢的場地,42%的學生喜歡在校園內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進行心理咨詢。他們認為心理咨詢室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在心理上給他們造成了一種壓抑感;特意進入心理咨詢室肯定是有心理問題需要咨詢的,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校園內隨便找一個僻靜的地方,不僅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心情也容易放松下來。這提示了我們心理老師可以走出心理咨詢室,找一個舒適的環境進行心理輔導。
四、促進本區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深入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教育行政部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評估
在“奉賢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奉賢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區教育局負責具體運作,籌備和建設奉賢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培訓、指導和咨詢等工作,發揮其在規劃制訂、標準研發、研究、培訓、督導等方面的作用。
啟動奉賢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十百千”工程:制訂《奉賢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標準》,根據評估標準對區內所有中小學進行達標驗收,實現100%的中小學校達到區級合格標準,其中10學校成為區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通過示范輻射和引領,推動全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貫徹落實《上海市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心理輔導室裝備指導意見(試行)》精神,分批完成學校心理輔導室的建設和改造,三年內實現100%的中小學心理輔導室達標建設;探索“溫馨教室”創建的方法和途徑,把微笑、激情、公正、寬容帶進教室,形成“人人參與、班班爭當”的創建氛圍,鼓勵有創意、有特色、有實效的“溫馨教室”,評選出1000個“溫馨教室”。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
在心理團體輔導課方面,規范課時安排與教材教法,通過定期教研活動、區優秀心理健康教師示范展示課等活動,引導全區教師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材、教法及教學有效性,積極推廣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挖掘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充分開發生命與心理教育資源,逐步建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庫,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及有效性。同時,通過分學段開展區級優秀心理輔導活動課評比以及分小組進行一課多磨活動,建設一批優質心理輔導活動精品課。
在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動方面,各學校要通過建設心理健康圖書角、發行心理小報、???、板報,開設專門心理宣傳櫥窗以及校園廣播節目等途徑,加強宣傳,構建有利于學生隨時參與的多樣化平臺,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學校心理網站或在校園網上開辟心理專欄、開設論壇,方便師生、生生交流,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曉度與參與率。在各校自主發展的基礎上,區每年舉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活動,根據區域特點和學生需求,開展相關宣傳教育活動并建立資源庫。活動形式包括:心理劇展演、優秀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展示、心理社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校外生存拓展訓練、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心理健康教育進社區活動等。
(三)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組織骨干教師和專職教師培訓班。培養和造就10名專家型教師、30名優秀骨干教師,增強學科優秀人才的儲備,確保區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有效運轉。
關鍵詞: 高中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問題
近年來,我國校園里面發生的極端事件經常出現在新聞頭條,這些事件的發生都是由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而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引起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家長和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教育領域也在積極地改革創新,希望健全我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1.高中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一直以來,高中生都處在非常大的學習壓力下,他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學科的學習任務,需要在學習上花費大量的精力,為了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很多高中生都在高考之前徹夜讀書。在這繁重的學習負擔之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出現一些問題。無論是學生的性格出現的變化,還是學生做出的一些過激行為,起因都是他們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而學校、家長和他們都沒有充分重視,最終導致情況惡化,為高中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危害。
2.我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2.1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在傳統的高中教育中,師生與家長一直都是把注意力放到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關心程度遠遠不夠。即使在素質教育之后,教育部門也要求學校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但是很多學校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而盡量壓縮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另外,即使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也缺乏針對性,難以切實解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有的學校只是把心理健康教材發給學生,不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就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認識到開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2學生缺乏心理問題疏導途徑
我國當前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停留在初級階段,很多人感覺承認自己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是一件非常難以啟齒的事情,大部分高中生都有這種心理。所以很多高中生在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之后,不會像其他人訴說,也不知道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可以有效解答自己的心理問題,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在心里長期積壓,最終就會以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形式爆發出來。我國大部分高中學校都沒有設立專業的心理咨詢室,所以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難以及時發現并給予幫助。
3.優化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3.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質量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預防高中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只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保障,高中生就可以在教學中對心理健康問題有正確的認知,學到自我調節心理問題的方法、自己疏導心理問題的途徑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高中生預防心理健康問題必備的常識,可以讓高中生擺脫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是對學生的挫折教育。高中生是一群還沒有步入社會的群體,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弱,出現自殺現象是因為他們的承受能力太脆弱,受到挫折以后就心理崩潰,做出這樣的自殘行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挫折教育就是要讓學生熱愛生命,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面對自己遇到的各種挫折。
3.2建立校園心理咨詢室
為了及時地發現并幫助學生排解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校應該建立專業的心理咨詢室,請專業的心理咨詢教師管理心理咨詢室,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心理咨詢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因為只有建立心理健康檔案之后,心理咨詢老師才能對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記錄觀察,及時地知道哪個學生需要一對一的心理輔導。這些心理健康檔案需要安排班級排序進行保存,對每個班級的學生通過老師平時的觀察確定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比如有一些平時表現得比較自卑、孤僻、沉默寡言的學生,就需要得到心理咨詢教師的重點關注,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3.3學校加強對心理健康的宣傳
加大對心理健康的宣傳力度,可以讓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更重視,而且讓他們在宣傳中有所收獲。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在課間時間播放心理健康問題有關的視頻,視頻內容可以是一些學校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重現等,這樣能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危機意識。也可以是一些心理健康的常識,讓學生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4.結語
高中學習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個階段可以說是高中生的一個人生轉折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高中生樹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非常重要。所以,我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盡快完善。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主動干預、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測試
原因和表現: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我國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對于教育事業的主體---學生而言,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高中生,他們的升學壓力更大。高中學生正處在心理轉變的關鍵時期,相對于初中生來講高中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但這一階段的學生可以說仍然處在一個發展時期,各項心理活動都未成熟,所以說高中生是心理健康扭曲的高發人群,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干預有著重大而迫切的作用,而我國在主動干預這方面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只是在理論上的研究而在實際操作上并沒有多大進展,高中生是特殊人群,所以說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必須要有正確的引導,才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我們一般評價一個人心理狀況時基本上分為健康和不健康兩種,而高中生的心理狀況我們也可以進行這種分類。造成高中生心理狀況不同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學校,社會以及自身的某些因素。
家庭方面
現今社會夫妻離異現象普遍,隨之而來的就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心理健康。而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會形成心理扭曲的現象,即便是健康家庭,由于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和孩子們交流,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心理不健康。
學校方面
高中生正處在學業最緊迫的一段時間,面對考學壓力已經身心俱疲,在學校里,學生的心理壓力巨大,老師們的作業量繁重,各科作業無論是在難度上還是在數量上都特別大,休息時間少,由于高考是競爭性選拔,同學之間相互競爭,造成學生心理扭曲的現象比比皆是。
社會方面
由于科技不斷發展,各種信息渠道都十分暢通,學生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一些學校周圍都有網吧,臺球廳和酒吧等,一些不良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這種情況也很多。
自身角度方面
當代高中生由于受傳統思想和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們不善于表達,往往會形成孤僻乃至自閉的情況。而高中生心理不健康的具體表現為,失眠,焦慮,情緒暴躁,性格孤僻,不愿意交往,甚至出現厭學輕生的現象。而這些狀況則又會直接引起學生成績下降,進而導致學生心理進一步扭曲形成惡性循環。
二、研究的目的:
針對造成學生的各種心理不健康因素,測試主動干預對高中生不健康的心理是否有積極影響。同時為我國現階段主動干預實踐資料填補空白,以期獲得應有的效果。讓他們對發生的心理狀況不會在感到茫然,而是從容應對,積極調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變得積極樂觀向上。同時,也是為了引起社會、學校、家庭廣泛的關注,使社會能夠減少更多的負面影響,學校能夠不單純為了升學率而教學,更多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家庭方面避免更多的父母離異,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庭環境。
三、研究內容及方法:
我國的高中生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在表達內心等各方面都與國外的高中生有一定的差距。在實驗的過程中首先在高中各個年級隨機抽取20人,將抽取的60名學生通過心理測試找出心理不健康的學生一共19人,進行重點心理干預,采用上心理輔導課,個別心理咨詢,組織戶外活動,室內交流會,音樂欣賞課等。
1、研究內容:
(1)心理輔導課:
由心理老師對這些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學的培訓,在課上老師們要具體針對不同學生們的問題有步驟有目的的進行講述,重點講述如何預防不健康的心理,如何克服自卑,怎樣減少焦慮,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有氛圍的學習環境,是他們能夠聽得進去,以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知識灌輸。通過播放視頻音頻或者圖片的形式深入學生內心深處,以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讓他們接受具體的心理輔導。
(2)個別心理咨詢:
個別心理健康嚴重的學生有心理咨詢師進行個別輔導,一些心理障礙嚴重的學生,心理咨詢師可以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或者qq短信的方式進行交談,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不同程度的教育,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打開心扉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3)組織戶外活動:
在此期間要求學生積極參加戶外體育運動,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比如打籃球,跳繩,等一些個集體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其目的就是緩解壓力分散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同時也可以讓他們聽一些積極向上的音樂提升他們的信心。心理干預時間為三周心理學和教育學培訓不得少于二十節課,每課時為45分鐘,每天的戶外運動不得少于一小時。
(4)團體合作:
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學習心得交流,每天15分鐘,同學之間年齡差不多,他們有共同語言,通過交流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提升他們的友誼。要求學生每天聽20分鐘的積極向上的音樂,比如莫扎特,輕音樂等。三周時間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第二次心理測試,得出結果。
2、詳細步驟:
(1)本次研究一共選出了60名學生,其中19名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三周的主動干預結束,19名學生,16名學生心理改善情況良好,16名學生中焦慮現象,失眠現象,情緒暴躁,不愿交流現象都大大減輕,這16名學生都出現了微笑、愿意交談的趨勢,其成功率為84/100。
(2)這說明主動干預對高中生心理健康影響有著積極地作用。除了這些主動干預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家庭,老師等各個方面的主動干預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孩子在家父母多和他們進行交談,放下手里的工作多陪陪孩子,閑暇時間能夠和孩子一起去野外活動,如:踏青,野炊等。老師作為引導者,應該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平時能夠和學生多交流,正確引導他們走出迷茫,社會方面,社會各界都應該負起責任來,堅決禁止和打擊不良信息,取締一些違法亂紀的場所,給學生們帶來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學生自己也應該提高自信心,自尊心,抵抗不文明現象,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
四、結論:
我們認為一個健康的高中生應該具備的是兩個方面的健康即: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從身體健康方面來說,眼睛明亮,眼瞼不發炎,反應敏銳;身體勻稱、體重適當、站立時頭、肩、背位置協調;牙齒清潔、無痛感、無空洞,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頭發有光澤,無頭屑;從心里方面即有充沛的精力,能夠從容面對各種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態度樂觀積極,樂于承擔責任。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總之為期短短的三周時間我們不能奢求學生們能夠有巨大的改善或者永久的健康,我們只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這次心理主動干預,能夠教給學生一些克服心理壓力,減輕失眠,焦慮和孤僻的方法,我們期待著更多的這種工作能夠更廣泛的進入學校來幫助更多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楊憲華.中學生成就情緒特點及其與成就目標的關系[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 2008
[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