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16:55: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多層住宅結構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民建;多層建筑;結構設計;戶內組合
Abstract: with the diversity of the building with,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problems will meet, we will follow in various standards to solve some flexible structure scheme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ltilayer residence structure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authors.
Keywords: with; Multistory buildings; Structure design; Indoor combination
中圖分類號: TU3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多層住宅單元組合
1.1 單元設計的組合層次
單元設計的組合層次一般有三類:即“單元―幢”、“套型―單元―幢”。 “基本間―套型―單元―幢”?!皢卧D幢”的組合層次簡單明了,但可能作出的組合體類型受單元尺寸制約,組合變化的靈活性不如其他兩種。“套型一單元―幢”的組合方法是以套型為最小組合單位。同一個套型可以在不同的組合單元中重復出現,因而設計幾種套型就可能作出多種組合單元。由于這些單元都是在統一的套型基礎上形成的,相互組合的靈活性較多,能形成比較多樣的組合體的成套設計。以套為基本單位定型的做法使套與套的界限明確,適于在工業化住宅中采用?!盎鹃g―套型―單元―幢”的組合方法是對戶的組成進行再分析,提煉出幾種重復的單位即“基本間”。這種方法可以使套型的組成更具規律性,適合在小開間橫墻承重的成套住宅設計中采用。這對簡化平面參數,減少構件規格十分有利。
1.2 單元組合方式
將若干個單元組合拼接起來就形成一幢住宅。其組合方式可分單向組合和多向組合兩
類。單向組合一般可采用平接、錯接、轉角接等不同的組合方式,在單向組合體中一般設計有盡端單元、中間單元、轉角單元。中間單元是標準單元,盡端單元則由于山墻提供了直接采光的外墻而不同于中間單元。就是采取盡端單元與中間單元組合的設計。轉角單元是供組臺體轉變方向組合使用的。它局限性大,而且要增加構配件類型,目前多采用中間單元作轉角組合的方法代替復雜的轉角單元。沿街布置的住宅,建筑朝向常受到街道走向的限制。為了獲得良好的建筑朝向,常進行鋸齒形鍺接組合,這樣不僅滿足了朝向要求,而且又變化了建筑體形。這種組合可以用鋸齒形單元錯接,也可以用平直單元作鋸齒形鍺落組。多向組合單元的設計要使單元具有幾個方向組合的可能性,必須使每個方向可能拼接的部位的尺寸相互協調以適應多向組合的單元平面一般是多肢的。
二、多層住宅結構設計
2.1 多層住宅的戶內組合
(1)戶內各部分的功能關系。多層住宅戶內各部分的組合必須符合功能關系要求,要為家庭提供盡可能好的使用條件,如廚房應盡量靠近戶門入口,使帶進家里的蔬菜和副食品直接送入廚房,餐室應靠近廚房,便于聯系;臥室與分戶門之間應有一個過渡空間,避免開門就把臥室一覽無余,尤其北方要防止冬季冷風直接吹入臥室;衛生間從使用上看應靠近臥室,但衛生間易使墻面受潮,且水箱噪聲和氣味也會影響臥室,所以應適當隔離等等。戶內組合應滿足日照、通風、采光、隔聲等基本要求。良好的朝向可以提供良好的日照和通風條件,因此選擇合理的朝向是保證住宅能有舒適衛生的居住環境的重要因素。戶內氣流可以分為清、濁兩種,廚房、衛生間的污濁氣流應盡量不通過居室,以保證居室微小氣候的衛生質量。當氣流由南向北時,濁氣流對居室無影響;氣流由北向南時,則濁氣流影響一個居室。組織好穿堂風是炎熱地區戶內設計的重要內容,為有利于形成穿堂風,應盡量使進風口與出風口相對,使氣流通暢。在具體設計中,常常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次要矛盾服從主要矛盾。
(2)戶內組合特點。戶內組合可分為居室的非套間組合和居室之間相套的套間組合兩類,非套間組合能使各房間獨立,使用上不會相互干擾。非套間組合一般用走道來組織戶內交通。但走道所占交通面積比例較大,不太經濟。如將走道適當放寬形成過廳 (一般除滿通外還能放下一組餐桌椅),不但可以組織戶內交通,還兼有進餐等起居功能,面積利用率可大大提高,如果過廳內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則交通空間將變成兼有交通和居住功能的綜合空間―――居住過廳。由于居住過廳除組織交通外,可以進餐,可以會客,還可在必要時設床解決臨時留宿問題,等于增加了一個居住空間。因此在近階段,有無居住過廳成了戶型的一種標志。常見的“二室一廳”戶型是目前在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三室戶比例的住宅建設中很受歡迎的一種戶型。由于住戶的經濟地位、人員構成以及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因而對戶內的平面布局要求各異;即便是同一住戶,不同時期對戶內布局的要求也會有所改變。為了滿足住戶的不同需求,住宅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戶內組合即空間分限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2.2 動態型住宅建設方式的設計
近年來,住宅設計中靈活可變性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地都在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開間住宅要求板跨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條件的限制,對有些地區不一定適合。有的方案是在小開間結構體系的基礎上加以探索。它通過變動戶間某一道墻的位置可變化出多種套型,可改變相鄰兩套的面積和戶型,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尤其適合商品住宅的需要。根據近年來對商品住宅的調查,絕大多數的買主都是在住宅建設過程中或基本建成后前來商購,他們對面積和戶型的需求各異。這個方案設在戶間的某一道墻,可以在施工過程中或基本建成后,根據買主的需求確定其位置,由此可變換出 8 種戶型。還有一種被稱為“支撐體住宅”的設計方法。其特點是由建設單位建成住宅骨架支撐體部分,即設計和建造住宅的“外殼”,其內部讓住戶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要求進行房間分廂和裝修,將半成品住宅變成成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居住者的意愿。但這必須要有專門的室內設計和裝修單位為之服務,要有性能良好的隔培配件、廚衛設備、門窗系列和住宅內各種配件與之配套,以滿足住戶的需求。
2.3 多層住宅建筑給排水設計
(1)立管管道敷設。立管管道敷設在管道井內,使廚、衛整潔美觀,缺點是占用了廚、衛的面積,但比例不大。在中高檔商品房建筑方案設計時應優先考慮這種方式,即可以提高廚、衛的使用質量,又可以降低排水管的水流噪聲,提高住房的環境質量;對于廚、衛面積較小的經濟適用房和解困房,在南方天氣較暖和地區可考慮明裝在建筑物外墻陰角處,使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在其它地區可考慮明裝在廚、衛的墻角處,但應以不影響住戶廚、衛的使用為前提。
(2)地漏設置問題。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附件,其作用就是及時排除地
面的積水。在住宅建筑中,一般只在衛生間地面設置地漏,而在廚房中則不設置。因為在實際使用中,廚房地面不會形成積水,如有少量濺水,用拖布即可解決。同時,由于長時間不用,使水分蒸發,破壞水封,管道中臭氣進入室內,污染空氣。故廚房不設置地漏,避免排水橫管進入下層用戶。
(3)家用熱水器設置問題。住宅設計時應預留安裝熱水供應設施的條件,或設置熱水供應設施。所以在沒有集中熱水供應的住宅,應考慮家用熱水器的安裝位置及冷熱水管道布置。家用熱水器一般有燃氣、電、太陽能等三種。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一般安裝在廚房或衛生間內,在建筑給排水設計時應預留出熱水器的安裝位置和冷熱水管道的接口,便于用戶裝修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使用簡便安全,無需燃料,運行費用低,使用壽命長,無污染,故已被作為一種節能措施,太陽能熱水器一般安裝在屋頂,這樣就需要在衛生間與屋面熱水器之間設置冷熱水管道,所以在建筑設計時需預留太陽能熱水器及冷熱水管道的安裝位置。
三、結語
住宅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辯證法,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思維工具去探索建筑與環境的內在自然規律。在建筑設計中要把握系統觀,體現科技觀,富有創新觀,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胡曉雷. 淺談民建中抗震設計的幾種方法[J]. 山西建筑,2010,(4).
關鍵詞:高層住宅;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1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住宅基本結構形式
1.1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的優點主要有空間比較大、靈活性強、具有抗震能力、工程造價低,但是,如果柱截面的厚度大于墻厚就會造成墻柱腳向外凸出,這樣不僅影響購房者家具布置還影響室內美觀,有時,住宅中間的房間分隔處呈現不規則現象,使住宅難以進行布置。
1.2框架整體結構中的剪力墻
框架整體結構中的剪力墻是在整體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目前為止,它是我國在高層住宅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主要結構形式。剪力墻主要特點是平面中靈活性較強,實用性、合理的結構,這樣能有效地將框架、剪力墻的不同性能中抗側力很好的展示出來,使它們發揮不同的作用。
1.3大開間剪力墻結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水平不斷提高,最先建造的小開間剪力墻體系住宅在整體建筑中的功能性和局限性變得越來越突出。從建筑強度方面來講,小開間結構中墻體的應有作用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如果添加較多的剪力墻還會增加更大的地震力,而且工程費用也會隨之增加,另外,小開間剪力墻的結構自我承重能力較大,相對應也增加了基礎資金,所以,就誕生了大開間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的間距應該在大于4.5m且小于7.5m,進深在大于7.5m且小于11m,室內一般不會布置縱橫的剪力墻,根據具體情況可按照住戶的需求進行靈活分隔,如需室內有新變化還可以進行重新布置。
1.4短肢剪力墻結構
墻肢截面的高度與厚度比在5至8的剪力墻就稱之為短肢剪力墻,它是介于異性框架柱與普通剪力墻之間的一種剪力墻,這種剪力墻結構體系無論是在建筑功能與結構形式上還是在投資效益與節能指標都具有著良好的效果,目前,這已經成為高層住宅的主要剪力墻結構形式。
2高層住宅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主要特點
現在以高層住宅為例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主要特點。某住宅結構甲共18層,總建筑面積約為6500m2??拐鹪O防烈度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基本風壓0.35kN/m2,基本雪壓0.60kN/m2,場地類別一類,抗震等級:一般剪力墻三級;短肢剪力墻二級,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和C25,鋼筋強度等級:梁采用HRB335;板采用HPB235,直徑大于12為HRB335; 墻采用HRB335。通過分析發現該結構設計剪力墻利用率較低, 底層墻肢軸壓比在0. 35~ 0. 40之間, 結構位移比較好, 控制在1. 2以內, 且結構周期、位移角較小, 整體偏剛。
2.1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控制因素
在低層的住宅中,一般都是以重力為依據進行豎向的荷載,利用它來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進行控制。在高層住宅中,雖然豎向荷載能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產生較大影響,但水平荷載逐漸成為其主要控制因素。對于某項特定的建筑來說,豎向荷載大體上是定值,水平荷載中的風荷載與抗震作用中的數值都是伴隨著不同的動力特性而產生較大幅度變化。
2.2軸向變形
對于采用框架體系的高層住宅或者是采用剪刀墻體系的高層住宅,框架中柱的軸距與壓力基本上都是大于邊柱的軸距與壓力,這樣就會使中柱的軸向因為壓縮導致變形大于邊柱的軸向壓縮導致的變形。屋內舉架較高時,因為差異軸向的變形能達到較大的數值,產生的后果不亞于連續梁中間的支座發生沉陷。
2.3側移成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控制指標
高層與多層住宅不同,高層住宅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關鍵因素逐漸變成結構側移,多層住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房屋建筑的高度正在逐漸增加,水平荷載的結構體系因為側移發生的變形不斷增大,結構的頂點側移應與棚頂成正比。因此,在最初設計高層住宅時,對結構的強度要求很高,還要具備足夠的抗側移剛度,使水平荷載結構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包括:因為側移會使居住者不舒服,從而影響正常的居??;因為側移室內的隔墻、圍護墻包括室內的材料都會出現裂痕或是不同程度的損壞,甚至電梯也有可能因此不能正常工作。
2.4結構延性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重要指標
相較于多層住宅,高層住宅的結構會更加“柔”,其抗震作用下的變形就會無形加大。為了使結構能具有較強的變形能力,避免建筑物坍塌,應對建筑構造方面采取更加恰當的相應措施,以確保結構延性。
3高層住宅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策略
3.1優化設計的方法
現階段,設計分析軟件在優化過程中并沒有完全成熟,主要是對高層住宅結構的分析軟件應用,利用人工分析進行調整,通過概念設計方法,針對不同的結構選型以及布置,對正在進行的方案不斷的做比較分析,比較之后選擇最為理想的結構方案,這是在結構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同時也是最簡單的優化方法。利用概念設計的方法選擇的方案是為合理經濟的,雖然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但是對設計人員的素質要求就相對較高,利用設計人員的經驗進行人工優化方法依舊是建筑單位所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即便是同一高層住宅的方案,所選擇的結構也是不盡相同的,也可以有不同的布置方案,在確定高層住宅的結構布置時,同一種荷載情況也會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在整個分析的過程中設計參數、設計材料、荷載的取值范圍也是多選擇的,就連對高層住宅內的細微部分處理也是不同的,上述問題,即便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也是無法全部解決的,這就需要設計人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判斷。然而判斷的內容只能在結構設計中采用普遍的規律下進行指導,這是通過具體實踐經驗得出的結論。因此,概念設計是由設計人員通過諸多備選方案進行選擇。
3.2性能分析
3.2.1抗震性能分析
對于整體結構來講,足夠的承載能力以及變形能力是能同時滿足條件的兩方面需求。結合概念設計的最新理念,分別對兩種不同的結構體系進行細致的研究分析。在結構設計中,對于結構的要求必須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以及適當的剛度。高層的結構及其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與側移大小有著密切的關系,側移過大會使隔墻和保護墻以及材料出現裂痕以及損害。其結構必須按照規定內的百分點對于不利情況計算出結構體系的層間位移角,框剪結構要大于剪力墻的結構,這兩種解都要小于規范要求,且有較大的充裕量,這說明兩種結構都要滿足剛度的要求。只是針對使用性能來講,剪力墻的墻體過多,結構自我承重力大,導致較大地震作用,混凝土和鋼材的使用量也高,與此同時還增加了基礎工程的投資建設,限制了建筑方面的靈活運用。因為框架結構能夠形成自由且靈活性強的利用空間,更容易滿足不同建筑的功能性,剪力墻具有比較大的抗側移剛度,這樣就會增加抗震力,從而減少了結構側移。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中高層建筑深受群眾的偏愛,高層的設計構思與建設也在不斷發展,其結構呈多樣性。在高層建筑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得到了建筑商的青睞,被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商選用,所以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在高層建筑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還未對其形成具體的規范要求,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
結論
參考文獻:
[1]張瑞紅;高層框架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蔣魯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有關問題的初步探討[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3]高新艷;杜秀麗;鋼筋混凝土結構優化設計[J];山西建筑;2007年08期
關鍵詞:結構設計概念設計 地基設計
1住宅結構設計常見的問題
1.1結構選型
建筑結構設計,不僅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力,而且必須使結構具有足夠抵抗側力的剛度,使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側向位移限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基于上述基本原理,工程綜合分析了結構的適用,安全,抗震,經濟,施工方便等因素,選取了結構方案.結構為框架體系,由鋼筋混凝土框架承擔豎向力和側力。鋼筋混凝土框架剛度布置相對比較均勻,在滿足建筑功能情況下,盡量減少平面扭轉對結構的影響。
1.2部分結構設計不合理,安全隱患比較多
如《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第7.1.8條(強制性條文)規定“底部框架-抗震墻結構,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對齊或基本對齊”。有些設計把底層設計成大空間,抗震墻很少,上部砌體抗震墻大部分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不對齊,造成結構體系不合理,傳力不明確;有些設計中抗震分類、場地類別選用錯誤,導致整個結構設計錯誤。一些混凝土構件,特別是懸挑構件的最小配筋率達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達不到,有些設計中荷載取值沒有按規范要求來確定,常見漏算錯算現象,有些結構設計與提供的計算書不一致,結構強度遠遠低于計算結果,設計常見嚴重安全隱患。
1.3設計深度達不夠
一些設計人員制作圖紙“偷工減料”,設計粗糙,過于簡單,施工圖中應有的系統圖、大樣圖、相關剖視圖漏缺;一些重要的、應該用圖紙反映的內容只標注“見圖集”、“由設備廠家確定”等,施工圖設計表述不全,細部大樣不詳,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設計依據、設計參數、工程類別、安全等級、耐火等級、防火消防處理等在設計總說明中沒有標明或交待不全。這些問題的產生,有的是由于設計人員沒有對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層住宅設計引起高度重視,盲目參照或套用其他的設計的結果;有的則是由于設計過程中對設計規范和設計方法缺乏理解;還有的是由于設計者的力學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確的計算模式,對結構電算結果也缺乏判斷正確與否的經驗。
2住宅結構設計的概念設計與地基設計
2.1必須及早介入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
住宅設計無論是多層磚混或框架剪力墻結構,都不同于以往的靜力設計,必須從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階段設計來實現三個水準的設防要求。為此,結構設計人員必須及早介入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方案設計階段應正確把握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對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設計中容易疏忽的要點。
(1)對一般多層砌體住宅結構,應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要求做到優先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縱橫墻的布置宜均勻對稱,沿平面內宜對齊,沿豎向應上下連續;樓梯間不宜設置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不宜采用無錨固的鋼筋砼預制挑檐。
(2)對鋼筋混凝土多、高層結構住宅,力求做到結構布置盡量采用規則結構。對復雜結構,可以設置防震縫,把它分割成各自規則的結構單元。結構布置以少設縫為宜,一旦設縫,則應使防震縫的設置與伸縮縫、沉降縫相統一;框架與抗震墻等抗側力結構應雙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擔來自平行于該抗側力結構平面方向的地震力;框剪體系的各抗側力結構要形成空間共同工作狀態,除了控制抗震墻之間樓、屋蓋的長寬比及保證抗震墻本身的剛度外,還需采取措施,保證樓、屋蓋的整體性及其與抗震墻的可靠連接。
2.2加強住宅地基結構設計
為防止或減少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引起的構件開裂或破壞,可以從建筑措施、結構措施、地基和基礎措施方面加以控制。 (1)對高層建筑來說,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基礎一般采用樁箱或樁筏結合的形式。此時應保證箱體的整體剛度,群樁布置的形心應與上部結構重心相吻合;當土層有較大起伏時,應使用同一建筑結構下的樁端位于同一土層中,并應考慮可能產生的液化影響。
(2)對多層建筑而言,從經濟的角度考慮,一般不愿意采用長樁的方案。但對軟土層覆蓋層厚度較大的地區,一般都需要經過地基處理的方式來達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類型較多,但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案前,必須認真研究上部結構和地基兩方面的特點及環境情況,并根據工程設計要求,確定地基處理范圍和處理后要求達到的技術指標,以及各種處理方面的適用性。同時綜合考慮處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及施工單位的經驗,進行多方案比較,最終選定安全實用、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案。地基經處理后,還必須滿足規范所規定的強度和變形要求。
3住宅結構設計的要求
為避免出現上述結構設計問題,在住宅結構設計時首先必須從結構計算和構造上滿足規范的相關要求。
3.1結構計算注意的問題
(1)免荷載計算的錯誤。諸如漏算或少算荷載、活荷載折減不當、建筑物用料與實際計算不符,基礎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2)底框砌體結構驗算。底部剪力法僅適用于剛度比較均勻的多層結構,對具有薄弱層的底層框架混合結構,應考慮塑性變形集中的影響,通常對底層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數;底層框架混合結構的剪力分配不能簡單地按框架抗震墻的方法。因為底層框架結構中只有底層框架抗震墻,應采用雙保險的方法,抗震墻承擔全部剪力,框架按剛度比例承擔剪力。剛度計算時,框架不折減,抗震墻折減到彈性剛度的20%~30%;應考慮底層框架柱中地震作用產生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軸力。
(3)避免樓板計算中方法不正確。連續板計算不能簡單地用單向板計算方法代替;雙向板查表計算時,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響,否則由于跨中彎矩未進行調整,將使計算值偏小。
(4)對電算結果的正確性作出有效評價。目前結構計算大多采用結構設計計算程序進行計算,如何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須根據工程設計的經驗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根據其正確與否,決定能否作為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3.2構造設計注意的問題
(1)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保證鋼筋在各個部位所需滿足的錨固、延伸和搭接長度,材料選用也必須滿足強度要求。
(2)注意構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設計中既要保證建筑結構在地震發生時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須滿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3)按抗震構造要求設置的構造柱,應在整個建筑物高度內上下對準貫通,上至女兒墻壓頂,下至淺于500mm基礎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的構造柱與圈梁、樓板和墻體的拉接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關鍵詞:多層住宅;住宅施工;建筑施工管理
在我國,住宅建筑按其層數分為:低層、多層、和高層三類。我國在《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中明確規定:1~3層為低層住宅;4~6層為多層住宅;7~9層為中高層住宅;10層以上為高層住宅。在這里我們著重筆墨論述一下多層住宅的建筑施工管理問題。
1. 多層住宅建筑的特點歸納
正如引言部分所說,多層住宅一般指4~6層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樓梯解決垂直交通,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多層住宅在我國目前新建或正在建造的城鎮住宅中占90%以上。多層的優點在于:第一、它比低層住宅在占地上要節省,同時又比高層住宅建設工期短,一般開工一年內即可竣工;第二、公攤面積少,無需像高層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電梯、高壓水泵等方面的投資,物業費也較低,整體的性能價格比高;第三、結構設計成熟、通常采用磚混結構,建材可就地生產,可大量工業化、標準化生產。因此,多層住宅造價較低,價格適中,易于被普通消費者接受。
2. 多層住宅建筑結構體系分析
多層住宅建筑的結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類:第一、混凝土空心砌塊多層建筑體系,但其主要問題在于雨水容易從砂漿縫隙滲入,如果雙面抹灰,又大大增加抹灰量;并且在光潔的砌塊上抹灰難度很大,易空鼓、開裂;第二、框架輕板結構體系,結構多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內外墻均為非承重墻??捎锰樟?招钠鰤K、加氣混凝土砌塊或其它非粘土砌塊以及陶?;炷凛p質兩面光條板、3E板等做內外墻;第三、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內外墻全部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墻,目前已開發出多種配套的外墻保溫體系。這類結構體系,亦可以把外墻做成預制墻板在現場預制生產后就地安裝。
3. 多層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殊性總結
3.1局部質量問題等同于全部質量問題
因為多層住宅工程涉及到眾多住戶的個人利益,業主及住戶都很重視,對工程質量要求比較嚴格。在施工中,即使工程質量控制得很好,若在一處出現小小失誤,對住戶來說,就是全部的問題。這就要求后期管理要過細、過硬。
3.2各工種相互制約問題
一個環節考慮不周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另一個環節,或更多的環節,產生難以控制的負面效應。如工序先后問題處理不當,就會影響成品保護,甚至給整個工程質量帶來隱患。
3.3 施工面過于分散
因為多層住宅樓墻體比較多,房間多,施工洞堵住以后,同一樓層不相通,往往造成對某處施工管理不到位,出現問
題。
4. 如何做好多層住宅建筑的管理
4.1 做好施工預案的重要性
要針對整個工程的特點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其中應包括:關鍵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種的插入時間,對易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出預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護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關鍵問題,使管理處于“受控”狀況,才可能達到工期縮短,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增長的效果。
4.2 嚴格控制多層住宅工程的變更
工程變更和設計變更的造價占整個工程造價的比例有近10%,有時甚至更多.在施工過程中,各方面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超出原設計圖紙的要求,或者由于設計考慮不周造成與實際情況不符合等,就會出現工程變更和設計變更,而這些變更必須會帶來工程造價的增加.也就可能出現工程造價難于控制好的局面.目前,導致絕大多數多層住宅工程造價突破控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4.3 做好多層住宅施工工程監理工作
工程監理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投資控制.即工程造價控制.其次,執行工程監理的監理工程師都是工程技術專家.他們的經驗、閱歷比較豐富.在設計及施工監理過程中能提出許多積極的降低工程造價的建議、尤其在施工階段關系到是否要設計變更和工程變更的決定時,他們往往能根據自身的技術優勢做出合理正確的選擇,這一點許多建設方代表因其經驗、閱歷及技術受各方面的條件制約而無法做到。再者,在施工過程中。甲、乙兩方因各自的立場、觀點不同,有時會出現一些影響施工正常進行的情況,監理單位作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過程中協調雙方關系,確保工程施工正常進行,這樣能為完成工程造價控制提供有利條件。
5. 多層住宅建筑施工的管理控制方法研究
5.1多層住宅建筑施工的質量管理方法
要根據多層住宅建筑工程的質量目標,制定相應的質量驗收標準,而且要使企業質量驗收標準高于國家驗收標準。嚴把材料質量關。采購的材料要符合國家規范標準(含環保標準)和設計要求,嚴格執行材料驗收制度。確保主體結構質量。主體結構質量關系到整體工程質量和安全,關系到每個職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須確保主體結構質量。重視裝飾質量。在施工裝飾階段,一定要克服質量通病,搞好細部處理,在裝飾水準上要高人一籌,要有創新和特色。抓好地下室、一層、頂層、屋面、衛生間以及樓梯走道等關鍵部位施工。同時,要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隨著科技進步,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施工企業要及時掌握這些信息、積極應用到工程中來。
5.2 多層住宅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方法
多層住宅建筑的成本控制就是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控制第一責任人,應及時掌握和分析盈虧狀況,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5.3 多層住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
要訂立安全責任書,發生安全事故,各級責任人和班組都要承擔一定經濟責任。確保安全設施投資到位。安全設施投入不能省,特別是企業改制以后,安全設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費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響很大。
最后,在現有多層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應針對影響工程質量品質的一些關鍵問題,從技術、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學的管理體制,明確每一個施工人員的目標責任,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布賴恩?愛德華茲.可持續性建筑[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李惠強.基于成本分析的多層建筑施工方案評價[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6.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技術要點;原則;注意事項
1.建筑結構設計基本原則
建筑結構的主要功能是在保證建筑工程安全和穩定的前提下,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所以,建筑結構設計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1抓大放小
建筑結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強柱弱梁”和“強剪弱彎”。建筑結構是由多個分散的結構組成在一起,各個結構的功能不同,在建筑結構整體中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而在眾多結構中,承擔建筑主體的安全和穩定的結構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些承擔建筑功能的結構如果和承擔建筑主體安全的結構發生沖突的時候,就需要適當的舍棄。因此,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時候,首選要遵循的原則就是抓大放小。
1.2多道防線
建筑安全是建筑結構設計者在進行設計工作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建筑結構的設計中要有安全防治的體系,如果發生突況,建筑結構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作出反應,地域破壞力,減少建筑工程的損失。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無法依靠建筑結構中的摸一個單位實現,需要建筑的整體結構作為基本的安全保障,每個環節都需要參與其中,設計人員也要在設計中對各個環節的安全進行考慮和設計,設置多道防線,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穩定。
1.3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是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中最科學合理的設計體系和原則,建筑結構設計如果過于最求剛硬和強度,在面臨巨大外力作用是,建筑結構的變形能力就會喪失,一旦建筑工程主體出現擺動就會發生主體斷裂的嚴重后果。相反,如果建筑結構設計過度的追求柔和軟,雖然在面對外力使有一定的抵消能力,但是這也會使建筑結構的變形和擺動幅度過大,嚴重的會造成建筑主體的傾覆倒塌。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綜合考慮,找到剛柔結合的關鍵點,對建筑結構設計度合理的把握,使建筑結構的合理性提高。
1.4打通關節
建筑結構主體較為復雜,各個環節都會影響到主體結構的平衡和穩定,尤其是各環節之間的節點,需要重點關注。很多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引發原因都是節點首先遭到破壞。所以,理想的結構體系使建筑結構中不存在節點,也就是完美的建筑結構的設計。通過打通關節設計沒有節點的建筑結構會使建筑工程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可以最大化的抵御外部破壞力,使建筑工程能夠長久的保持原始靜止狀態。
2.建筑結構設計技術要點
2.1繪制結構平面圖
在進行結構平面圖的繪制過程中,必須要進行有關的抗震設計。現代建筑結構設計平面圖一般都是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不過對于這部分設計建筑設計師可以不借助軟件直接進行設計。雖然理論上通過軟件的建模設計效果優于直接設計,但是很多時候會出現房屋建筑結構的受壓以及局部受壓設計問題。建筑師可以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的勘察,適當的借助計算機計算房屋結構的荷載,使建筑結構的設計中的受力情況更加準確。
2.2坡面屋頂的設計
對于建筑工程的坡面屋頂設計需要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通常處理方式有兩種:首先是折板方式,對于房屋跨度較小的建筑工程較為適用。其次梁板方式,這種設計方式適用于房屋平面不規則和房屋板跨度較大的建筑工程。再具體設計中,房屋梁板折角處的鋼筋的布置需要在設計圖紙中體現,這就要求建筑結構設計師具有一定的空間概念,同時能夠正確理解建筑圖紙和示意圖。
2.3樓梯以及基礎的設計
樓梯跨度的控制是設計人員在進行樓梯梯板設計中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樓梯的位置要和上下樓層統一,同時梯梁的高度也要符合房屋的設計要求,否則就會導致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遇到麻煩,從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房屋基礎的設計也是建筑結構設計的重點,無論是混凝土標號的選擇還是基礎中鋼筋的配比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而且還要準確的設計構造柱的位置,這些也是保證建筑結構基礎質量的前提。
2.4多層住宅的設計
在進行多層住宅的建筑結構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建筑結構的規模和具體情況進行設計,如果是一般的多層住宅建筑結構,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盡量不要設計樓梯間,而且要均勻對稱的進行縱橫墻的布置設計等。如果建筑工程為高層住宅結構,就需要考慮其抗震性,使建筑中各結構能夠承擔來自平行于該抗側力結構平面方向的外來力,同時要保證框架與抗震墻等抗側力符合要求??桃夂侠淼膶ξ萆w的長寬比進行控制,使抗震墻的抗震能力提高,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防護設計,保證樓、屋蓋的整體安全及其與抗震墻的可靠性連接。
3.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建筑地下室外墻設計上應注意的問題
建筑地下室外墻的設計主要是對混凝土配比和厚度的設計,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建筑工程的當地環境和地下水的實際情況,設計的地下室外墻的抗震等級必須要符合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設計時在進行地下室外墻設計過程中,要確定混凝土的等級以及高層建筑地下室外墻厚度的條件等。而且,除了抗震性,地下室設計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就是防水問題,所以地下室外墻的抗滲等級也是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地下室外墻的水平荷載力決定了其鋼筋配比,而水平荷載包括了很多的因素,例如地基土的側向壓力、地下水的壓力等,由此可見,建筑地下室外墻的設計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并不簡單,這就要求設計時在進行設計工作時要對這些問題全面考慮,不能避重就輕。
3.2高層建筑基礎的選擇要注意的問題
高層建筑的基礎對于建筑整體的穩定性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進行高層建筑基礎的設計中要使建筑地基能夠滿足高層建筑的整體性和變形性的要求。而且高層建筑還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沉降問題,因此,高層建筑的地基設計要需要具備對高層建筑的地下沉降的調節能力。通常情況下,如果建筑工程的基地面積和地下室柱距較大,地基的設計需要采用平板式設計,如果地下水位較大,高層建筑的基礎盡量不要采用梁板式,而如果建筑的正截面承載力較大,就可以采用筏形基礎設計。總之,對于高層建筑基礎的設計需要根據建筑結構的功能和規模進行,保證建筑基礎設計的合理性。
3.3基礎底板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在建筑結構基礎底板的設計中,需要注意基礎沉降問題,而且要在最大程度的節約材料前提下,使鋼筋能夠均勻的在基礎底板上鋪設,而且要避免鋼筋出現重接的問題。在設計前,設計工程師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對基礎資料進行詳盡的收集,這樣才能夠保證其設計準確合理。在基坑方面,要根據基坑的面積進行基礎底板設計,如果基坑較小時,就要特別注意基坑土對于基地的約束,盡量不要出現反彈的情況。因此,在基坑開挖完成后,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從而保證基礎底板設計的合理性和施工的順利。
4.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的設計對于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和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建筑結構設計受到了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是設計者在設計過程種要認識到結構設計對于建筑工程整體的重要性,重視細節設計,對需要注意的問題全面考慮,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參考文獻
[1]覃維.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技術要點與規范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8):257.
[2]陳志剛.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技術要點與規范研究[J].城市建筑,2012,(17):47.
關鍵詞:多層建筑;結構;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TB4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保證居民的住房安全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問題,近年來也得到了政府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的住房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磚混結構的多層建筑目前仍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建筑形式,這樣的結構設計特點的優勢在于其工期短且造價低廉,但是其在穩定性上卻令人堪憂。
磚混結構的多層建筑在節省成本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其結構設計的穩定性相對較弱。因為磚混結構房屋的材料和不同組件之間的連接非常脆弱,砌體結構的抗震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進行工程建設時,有必要改善砌體結構的延展性,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1、多層建筑結構的概述
想要了解多層建筑結構設計的有關內容,首先對于多層建筑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多層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是結構設計中較為基礎的設計,也是建筑結構設計中較為重要的一種形式。在設計時,如何處理各種不同的問題值得結構設計人員不斷探討和研究。實際設計過程中,應根據相關規范作科學合理的設計,筆者就多層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時常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具體解決措施。
目前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按照其高度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低層(1~3層)、多層(4~6層)、中高層(7~9層)、高層(l0層以上)四類。
改革開放以前,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我們居住的房屋大都是低層建筑。從80年代開始至今,是我國多層房屋建筑在設計使用及施工建筑等各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的階段,各中等城市以及廣大農村都普遍興起建造以框架結構、磚混結構、磚木結構、加筋砌體等多層建筑。
按照我們正常的歸類,通常我們所說的多層建筑為4~6層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樓梯解決垂直交通,其優點在于:
①多層建筑比低層住宅占地少,比高層住宅建設工期短,一般開工一年內即可竣工;
②多層建筑想對于高層建筑來說公攤面積少,無需像高層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電梯、高壓水泵等方面的投資,物業費也較低,整體的性能價格比高;
③多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成熟,建材可就地大量工業化、標準化地生產。因此,多層住宅造價較低,售價適中,易于被普通消費者接受。
2、設計失誤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
2.1.多層建筑的基礎
為什么多層建筑頻頻在地震中發生慘劇,這與多層建筑開發施工的不規范性有很大的關系。多層房屋建筑無地質詳勘報告,僅僅依據建設單位口頭或籠統參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礎設計資料就進行施工圖設計;采用換土墊層進行軟弱地基處理,不進行換土墊層設計,只憑經驗處置,沒有進行墊層寬度和厚度計算,既不安全,又不經濟。
2.2.多層建筑的磚混結構房屋中構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大多數的多層建筑都采用磚混結構,而磚混結構的房屋中的構造柱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在磚混結構中,構造柱不但能夠提高墻體的坑剪能力,而且構造柱與圈梁聯結在一起,形成對砌體的約束,這對于限制墻體裂縫的開展,維持豎向承載力,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為什么在實際情況中,這些構造柱并沒有發揮其抗震的效果呢?研究表明,在當前結構設計中,構造柱經常被作為承重柱使用,這種做法使得構造柱提前受力,柱底基礎的抗沖切、抗彎曲及局部承壓強度必然不能滿足要求,降低了構造柱的拉結和約束作用,一旦遭遇地震,構造柱位置因應力集中首先破壞。
2.3.多層建筑在框架結構設計中,只注意橫向框架而忽視縱向框架
多層建筑的構架結構設計不合理,也是影響房屋穩定性的重要原因。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應按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縱向框架與橫向框架同等重要。一些結構設計者對于非抗震設計,沒有考慮地震的縱向作用,在實際設計中經常出現梁的支座負筋,跨中縱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現象。
2.4.多層建筑的懸挑梁的梁高選用過小
多層建筑的懸挑梁選用的不合理,也會破壞房屋的穩定性的影響因素之一。設計者往往只注意了對梁的強度和傾覆進行驗算,而忽略了對梁撓度的驗算。梁高選用過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壓區應力過高,梁的延性減小,在豎向地震作用下易發生脆性破壞,失去承載力。
2.5.多層建筑的連續梁按單梁進行設計
邊梁的結構設計同樣是影響多層建筑結構穩定性的重要因素。這種情況多發在陽臺邊梁的設計中。由于邊梁上的荷重一般較小,沒有引起設計者的重視,為圖受力分析方便,設計者把實際應為連續梁的邊梁按簡支梁進行設計,致使邊梁在支座處上部負筋配置量過少,加載后梁支座上部受拉區出現豎向裂縫,引起梁上的攔板出現豎向裂縫。
3、抗震設計對穩定性的影響
3.1.抗震措施
多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其穩定性是否靜的起考驗,在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面前,就會表現的一清二楚。因此,房屋機構的抗震性一定不能忽略。當前,在抗震設計中,從概念設計、抗震驗算及構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將抗震與消震(結構延性)結合的基礎上,建立設計地震力與結構延性要求相互影響的雙重設計指標和方法,直至進一步通過一些結構措施(隔震措施,消能減震措施)來減震,即減小結構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經濟的抗震性能是當代抗震設計規范發展的方向。而且,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和強節點弱構件在提高結構延性方面的作用己得到普遍的認可。
3.2.我國多層建筑的抗震設計理念
在我國,對于多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有著明確的規范,必須按照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施工?!督ㄖ拐鹨幏丁罚℅B50011-2010)對建筑的抗震設防提出“三水準、兩階段”的要求?!叭疁省奔础靶≌鸩粔模姓鹂尚蓿笳鸩坏埂?。對建筑抗震的三個水準設防要求,是通過“兩階段”設計來實現的。
第一階段:第一步首先應該采用與第一水準烈度相應的地震動參數,先計算出結構在彈性狀態下的地震作用效應,與風、重力荷載效應組合,并引入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進行構件截面設計,從而滿足第一水準的強度要求;第二步是采用同一地震動參數計算出結構的層間位移角,使其不超過抗震規范所規定的限值;同時采用相應的抗震構造措施,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延性、變形能力和塑性耗能,從而自動滿足第二水準的變形要求。
第二階段:前兩步完成之后,采用與第三水準相對應的地震動參數,計算出結構(特別是柔弱樓層和抗震薄弱環節)的彈塑性層間位移角,使之小于抗震規范的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抗震構造措施,從而滿足第三水準的防倒塌要求。
居住是人類生活四大要素之一,人生的2/3時間在住宅及其周圍的環境中度過。據聯合國統計,
4、總結
住房是關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中之重,房屋機構設計的穩定性不能得到良好的解決,就會讓人們陷入恐慌之中。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一個國家正常的住宅建設指標為:每年住宅建設投資一般占基本建設總投資的30%~50%,約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5%,住宅的建設量占國家工程建設量的50%~60%,可見住宅建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而多層建筑這一居民住房的主力軍,其穩定性更是應該得到人們的重視。
本文以多層建筑結構設計的穩定性為出發點,主要針對當前多層建筑結構穩定性中一些常見卻又常被忽視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指出了其錯誤所在和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并對于各項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只有解決好多層建筑結構設計的穩定性問題,解決好居民住房的安全性問題,才能給經濟和民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王衛東,王勇.淺議多層磚混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J].山西建筑,2005.
關鍵詞: 住宅建筑; 結構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住宅建筑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建筑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與設計質量優劣有關。相對而言,住宅建筑結構設計工作繁重而又責任重大,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適性、耐久性和經濟性。我國自2000年全面推行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制度以來,通過施工圖設計審查發現并糾正了不少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及其他一些違規設計問題,對規范設計市場秩序,確保設計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1 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1.1防火設計問題比較突出
在實際建筑工程中,一些設計人員對防火規范、規定不熟悉,對建筑物分類有錯誤,導致在設計中對防火標準執行有誤,消防處理不當,存在許多安全隱患;一些重要場所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門開啟方向不正確,影響安全疏散;有些設計中的防火分區面積過大,防火間距過長,設計存在隨意性;有些消防設施設計不合理、不配套,建筑物一旦失火,消防設施將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1.2部分結構設計不合理,安全隱患比較多
如《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第7.1.8條(強制性條文)規定“底部框架-抗震墻結構,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對齊或基本對齊”。有些設計把底層設計成大空間,抗震墻很少,上部砌體抗震墻大部分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不對齊,造成結構體系不合理,傳力不明確;有些設計中抗震設防分類、場地類別選用錯誤,導致整個結構設計錯誤。一些混凝土構件,特別是懸挑構件的最小配筋率達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達不到;有些設計中荷載取值沒有按規范要求來確定,存在漏算錯算現象;有些結構設計與提供的計算書不一致,結構強度遠遠低于計算結果,設計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1.3設計深度達不到規定要求
一些設計人員制作圖紙“偷工減料”,設計粗糙,過于簡單,施工圖中應有的系統圖、大樣圖、相關剖視圖漏缺;一些重要的、應該用圖紙反映的內容只標注“見圖集”、“由設備廠家確定”等,施工圖設計表述不全,細部大樣不詳,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設計依據、設計參數、工程類別、安全等級、耐火等級等在設計總說明中沒有標明或交待不全。
這些問題的產生,有的是由于設計人員沒有對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層住宅設計引起高度重視,盲目參照或套用其他的設計結果;有的則是由于設計過程中對設計規范和設計方法缺乏理解;還有的是由于設計者的力學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確的計算模型,對結構電算結果也缺乏判斷正確與否的經驗。
2 住宅建筑結構設計的規范要求
為避免出現上述結構設計問題,在住宅結構設計時首先必須從結構計算和構造上滿足規范的相關要求。
2.1結構計算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荷載計算的錯誤。諸如漏算或少算荷載、活荷載折減不當、建筑物用料與實際計算不符,基礎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2)底框砌體結構驗算。底部剪力法僅適用于剛度比較均勻的多層結構,對具有薄弱層的底部框架混合結構,應考慮塑性變形集中的影響,通常對底層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數;底部框架混合結構的剪力分配不能簡單地按框架抗震墻的方法。因為底部框架結構中只有底層框架抗震墻,應采用雙保險的方法,抗震墻承擔全部剪力,框架按剛度比例承擔剪力。剛度計算時,框架不折減,抗震墻折減到彈性剛度的20~30%;應考慮底層框架柱中地震作用產生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軸力。
(3)避免樓板計算中方法不正確。連續板計算不能簡單地用單向板計算方法代替;雙向板查表計算時,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響,否則由于跨中彎矩未進行調整,將使計算值偏小。
(4)對電算結果的正確性作出有效評價。目前結構計算大多采用結構設計計算程序進行計算,如何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須根據工程設計的經驗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根據其正確與否,決定能否作為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2.2構造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構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設計中既要保證建筑結構在地震發生時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須滿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2)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保證鋼筋在各個部位所需滿足的錨固、延伸和搭接長度,材料選用也必須滿足強度要求。
(3)為了防止屋面溫度應力引起的墻體開裂,必須采取有效的通風隔熱措施。
(4)按抗震構造要求設置的構造柱,應在整個建筑物高度內上下對準貫通,上至女兒墻壓頂,下至淺于500 mm基礎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 mm的構造柱與圈梁、樓板和墻體的拉接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3 住宅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
住宅設計無論是多層磚混或框架剪力墻結構,都不同于以往的靜力設計,必須從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階段設計來實現三個水準的設防要求。為此,結構設計人員必須及早介入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否則將會導致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合理,給以后的結構設計帶來難度。住宅結構的概念設計是指一些在計算中或在規范中難以作出具體規定的問題,必須由工程師運用“概念”進行分析,作出判斷,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結構破壞機理的概念、力學概念以及由震害試驗現象等總結提供的各種宏觀和具體的經驗等。這些概念及經驗貫穿在方案確定及結構布置過程中,也體現在計算簡圖或計算結果的處理中。住宅結構的概念設計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幢建筑物的設計,如果沒有事先經過全盤正確的概念設計,以后的計算模式再準確、計算再精確、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一個經濟、合理的優秀設計工程。因此在建筑物的方案設計階段應正確把握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對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設計中容易疏忽的要點。
(1)對一般多層砌體住宅結構,應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要求做到優先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縱橫墻的布置宜均勻對稱,沿平面內宜對齊,沿豎向應上下連續;樓梯間不宜設置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不宜采用無錨固的鋼筋砼預制挑檐。
(2)對鋼筋砼多、高層結構住宅,力求做到結構布置盡量采用規則結構。對復雜結構,可以設置防震縫,把它分割成各自規則的結構單元。結構布置以少設縫為宜,一旦設縫,則應使防震縫的設置與伸縮縫、沉降縫相統一;框架與抗震墻等抗側力結構應雙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擔來自平行于該抗側力結構平面方向的地震力;框剪體系的各抗側力結構要形成空間共同工作狀態,除了控制抗震墻之間樓、屋蓋的長寬比及保證抗震墻本身的剛度外,還需采取措施,保證樓、屋蓋的整體性及其與抗震墻的可靠連接。
4 住宅建筑基礎結構設計
為防止或減少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引起的構件開裂或破壞,可以從建筑措施、結構措施、地基和基礎措施方面加以控制。諸如:避免采用建筑平面形狀復雜、陰角多的平面布置;避免立面體形變化過大;將體形復雜、荷載和高低差異大的建筑物分成若干個單元;加強上部結構和基礎的剛度;同一建筑物盡量采用同一類型基礎并埋置于同一土層中等一系列措施?;A的結構設計應分別就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考慮不同的設計。
(1)對高層建筑來說,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基礎一般采用樁箱或樁筏結合的形式。此時應保證箱體的整體剛度,群樁布置的形心應與上部結構重心相吻合;當土層有較大起伏時,應使用同一建筑結構下的樁端位于同一土層中,并應考慮可能產生的液化影響。
(2)對多層建筑而言,從經濟的角度考慮,一般不愿意采用長樁的方案。但對軟土層覆蓋層厚度較大的地區,一般都需要經過地基處理的方式來達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類型較多,但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案前,必須認真研究上部結構和地基兩方面的特點及環境情況,并根據工程設計要求,確定地基處理范圍和處理后要求達到的技術指標,以及各種處理方面的適用性。同時綜合考慮處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及施工單位的經驗,進行多方案比較,最終選定安全實用、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案。地基經處理后,還必須滿足規范所規定的強度和變形要求。
5 結束語
總的來說,抓好設計質量管理工作顯得非常重要。針對當前設計質量狀況,設計單位應加強內部的質量管理,設計管理部門要加大對設計質量的監督管理,結合施工圖設計審查、專項檢查、質量抽查等工作,加強對業主、勘察、設計單位的市場監管力度。特別是設計單位在進行住宅建筑結構設計時必須在滿足國家設計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加強住宅建筑結構的概念設計和基礎設計,才能提高住宅建筑結構設計水平,確保住宅設計質量不斷提升,以使住宅建筑的結構設計工作做到更安全、更適用、更合理、更經濟。
參考文獻:
[1]潘紹煥.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安徽建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