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設計
時間:2023-08-11 16:55: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7)03-00-04
科學的教學設計是順利實施教學方案,調控教學過程的前提。而科學的教學設計須以一定的知識分類理論為基礎。20世紀50年代以來,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被廣泛應用于課程教學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2001年,布盧姆的學生安德森組建團隊對其分類體系進行了修正(以下稱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不再將知識作為一個沒有深度的平臺,而是展開為一個維度,包括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將認知過程定名為認知操作維度,包括六種,即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造。安德森假定每一個層次的認知操作都與每一種類的知識相互作用,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二維目標分類框架[1](見表1),從而為目標、教學、評估提供了操作性更強、精確性更高的參照體系。
其中,事實性知識指學生通曉一門學科或解決其中問題所必須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術語知識、具體細節和要素的知識;概念性知識是指在一個更大的體系內共同產生作用的要素之間的關系,包括類別或類目的知識、原理與概念的知識、理論模型與結構的知識;程序性知識是指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運用技能、算法、技術和方法的標準,包括具體學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識、具體學科技巧與方法的知識、確定何時運用適當程序的標準的知識;元認知知識是指一般認知知識和有關自己的認知的意識和知識,包括策略性知識、關于認知任務的知識、自我知識。[2]
以下,筆者以“國家財政”(高中思想政治《經濟生活》第八課)一課為例,就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作一探討。
一、明確教學目標――以二維框架分析學習要求
在學校教育中,每一個具體學科對學習者的要求主要體現在課程標準之中。因此,我們進行教學設計首先必須研讀課程標準,分析課程目標和教材內容,從而明確學習要求,確定教學目標。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家財政”一課的內容目標為:評議一個由政府財政承擔的工程項目,說明政府的財政支出對大眾生活、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據此,我們將梳理了本課的學習內容(見下圖):
布R姆認知目標新分類的二維框架列出了認知過程維度的6個類目。其中,記憶又稱記住知識或識記,主要指要求學生知道相關基本概念、原理和內涵。理解是指從口頭、書面和圖畫傳播的教學信息中建構意義;運用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執行或使用某程序;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為組成部分并確定各部分之間如何相互聯系,以形成總體結構或達到目的;評價是依據標準或規格做出判斷;創造是指將要素加以組合,以形成一致的或功能性的整體,將要素重新組織成為新的模式或結構。據此,我們對本課的學習要求進行了細化:
(1)記憶層次:識記財政、國家預算和決算的含義、財政的作用;
(2)理解層次:理解財政收入的含義及具體獲取渠道、理解財政的作用;
(3)運用層次:能夠運用財政支出的有關知識對2016年全國財政收入(70570億元)進行分配,并以圖表的形式呈現;
(4)分析層次:能結合事例分析國家財政的巨大作用,感受我國國家財政的作用,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5)評價層次:能夠通過國家財政收支的對比關系分析理解國家財政的作用,并能辯證地看待財政收支和國家財政的作用;
(6)創造層次:能進行知識遷移,能從宏觀調控、市場經濟的角度分析國家財政的作用,并能自主建構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與國家財政的關系。
從上分析不難得出,“國家財政”一課要求學生通過對國家財政的含義和內容的學習,能夠理解國家財政收支的情況,進一步運用財政收支的知識分析財政的作用。由此可見,本課對學習者的期望:在知識方面,要求學生掌握國家財政的基本知識;能力水平方面,要求學生能結合事例分析國家財政的巨大作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能夠在感悟財政的作用中進一步通過實例分析得出影響財政的因素,并感受到國家經濟發展的變化,增強對國家發展的自豪感。
實際上,整個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教給學生結構更好、層次更高、價值更大的知識,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服務。由于本課的學習任務主要集中于理解、分析和運用層次,屬于記憶層次的事實性知識較少,且難度較低,因此,我們應該將知識建構作為基礎,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能說出財政、國家預算和決算的含義。
(2)能結合事例分析國家財政的巨大作用,感受我國國家財政的作用,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3)知道財政收入的含義及具體獲取渠道,理解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知道財政支出的含義和具體用途,關心國家財政支出的內容,關注國家的發展,增強主人翁意識。
(5)理解財政收支的對比關系。
二、明確學習任務――依知識類別分解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只是確定了學習的最后結果(即終點目標),一般是一節課或一個教學單元之后預期學生的能力和傾向的變化。在這種以預期最后學習結果陳述的目標中,一般未對達到終點目標之前的先行條件進行分析,也未包括學生原有知識、技能或學習方法等起始狀態的分析。因此,明確學習任務便成為關鍵。學習任務分析是在終點目標明確之后,完成后兩項工作,即確定學生的起始狀態和分析從起點到終點之間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或行為傾向。我們根據學習要求展開學情分析,了解學生的目前水平,明確學習任務。
“國家財政”一課學情分析如下:
(1)高一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參與、表達等意識和能力,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處處都可感受國家財政的作用,對本框知識性內容理解起來較容易。但財政政策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實用性,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將是本節課的難點。
(2)高一(3)班生源素質較高。因此,授課可以讓學生參與活動,感悟財政的作用,并可適當進行知R拓展,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3)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要加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尤其是學生的公民意識,引導學生關心國家財政,并進一步意識到財政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通過以上任務分析,本課的終點目標被細分為一系列彼此關聯的子目標?!皣邑斦币徽n突破重難點的總目標是財政的作用和財政政策的運用,以及影響財政的因素。為實現這一總目標,還需要提出如下子目標:
目標1:學生能夠結合教材,說出財政、財政收入與支出的含義,能說出財政收入的來源和財政支出的方向,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財政的實質和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地位。
目標2:學生能夠在初步了解財政收支的基礎上分析財政收支關系的三種情況。
(注:目標1和2的行為動詞分別是“說出”“了解”“分析”,名詞短語是“財政”,因此,我們將這一目標歸為記憶事實性知識和理解概念性知識類別。)
目標3: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結合課本財政支出的知識探究2016年財政預算的支出情況,分析財政的作用。
目標4:學生能夠在感悟財政的作用中進一步通過實例分析出影響財政的因素,并感受到國家經濟發展的變化,增強對國家發展的自豪感。
(注:目標3和4的行為動詞分別是“探究”“分析”,名詞短語是“財政”,所以把這一目標歸入理解、運用和分析概念性知識類別。)
三、選擇教學策略――借二維框架設計教學流程
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認為,教學既有藝術性的一面,也有科學性的一面,但更傾向于將教學看成一種科學,認為“學有規律,教有優法”。也就是說,一旦學習類型及其發生的條件確定以后,教學過程、教學策略就基本確定了。我們立足前面的分析,借助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的二維框架,列出了“國家財政”課堂教學雙向細目表(見表2)。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事實性知識學習不一定就停留在記憶或理解的水平上,它可以提升到評價與創造水平,而元認識知識學習也可以是記憶或理解水平。例如,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屬于事實性知識,從而為學生其后的探究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 √
學生通過對2016年國家財政收入進行支出分配,不僅可以深化對財政收支的理解、還能進一步運用財政收支的知識分析財政的作用。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分析、思考和探究,調動學科知識得出結論,而這已經屬于“評價和創造”的范疇。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努力提高學習的知識維度和認知過程維度,盡可能讓學生體會知識成長過程所蘊含的思維與方法,理解知識發展的內在必然性,進而學到有根的、活的、有血有肉的、充滿智慧與創造、富有營養的知識;同時,加強元知識教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建構知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使這些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后繼的政治理論學習。
四、診斷教學效果――依目標陳述設計檢測試題
學生學習的結果是內在能力和傾向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可觀察,也不能直接測量,但可以用外在的行為表現來推測學生內在的心理變化。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應用于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陳述中用可以觀察和測量的行為動詞陳述了學生內在的心理變化,對學生的學科知識、能力的水平具有診斷功能。因此,在教學結束后,我們依據教學目標陳述,設計了教學結果測驗題,它將能夠較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以“國家財政”為例,我們根據布盧姆認知目標新分類,針對教學目標陳述,設計了簡單的測驗題:
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醫療負擔。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這表明財政( )
A.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B.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D.主要功能是完善社會福利事業
此檢測題根據“知識分類和教學目標”而設計。如目標3: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結合課本財政支出的知識探究2016年財政預算的支出情況,分析財政的作用。其行為動詞分別為“探究”“分析”,名詞短語是“財政”,該目標屬于理解、運用和分析概念性知識類別。因此,本檢測題與本課教學目標是完全對應的。如果學生能夠順利通過檢測,說明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課內容。
參考文獻:
[1]羅伯特?J.馬扎諾,約翰?S.肯德爾.教育目標的新分類學[M].高凌飚,吳有昌,蘇峻,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7.
關鍵詞:高中政治;情感教育;作用;途徑
政治教學不只是文化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政治觀點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加強情感教育,充分發揮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并探究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的途徑。
1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近年來也在快速發展著,但是我國的教育正處在不斷探索的階段,尚未形成成熟且高效的教學體系。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事業正在對教師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現在的教學已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進行教學,因此情感教學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對于政治這種思想類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情感教學是發展學生思想品德的需求,情感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情感教學的過程,容易感動學生的內心情感,使思想和道德規范深入到學生內心,并且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身作則,更容易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久而久之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從而實現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新課標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新課標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高中時期正是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而這些觀念的形成都不開情感教學。另外,情感教學是改革政治教學現狀的需求。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較為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對此只能采取機械的記憶,對于政治中的一些觀點和思想根本無法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讓學生在教學中獲得情感上的認知,并將這種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
2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的途徑
2.1優化教學設計,構建情感目標: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情感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情感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的心理、情感、價值觀、和政治觀點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化。在高中政治教學實施情感教學需要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構建情感目標。學生情感上的變化都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教師在制定情感目標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定要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相結合,短期目標促進長期目標的實現,長期目標存在于短期目標之中。為了更好的實施情感教學,教師需要優化教學設計,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參與較少,學生對待課堂的態度一般是消極倦怠,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課堂的知識難以吸收。教師可以通過優化教學設計,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教師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實例供學生參考分析,另外,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教育性的影片,在學生的嚴重學習生活是枯燥的,給學生觀看一些教育類的影片相當于給學生在枯燥的生活中帶來一抹鮮艷的顏色,教育性的影片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是很大的,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很樂意接受這種教育形式。
2.2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情感: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情感成熟和爆發的時期,高中階段的學生一方面面臨著沉重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受到各種紛繁情感的影響,高中生往往正處在青春期,學生會有逆反心理和叛逆心理,并且不愿意和家長老師溝通交流,長時間的情感壓抑在心里,學生的心理健康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教師要為情感課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生動的教學情境的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新鮮感和親切感,學生在親切并且新鮮的環境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提升,學習熱情和學習情趣也會隨之提升。針對高中政治課創設教學情境,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生活,了解生活實例,教師結合這些生活實例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一些圖文并茂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根據圖片所得的信息進行拓展和思考,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地說出自己的對于問題的看法,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3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績效考核機制:現在高中政治教學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教師的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也是教師在情感教育中積極性不高的一大原因。很多學校對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績效考核機制不夠重視,對教師的考核只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依據,忽視了對于教師情感教育成效的考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是否采取了情感教學的方法來加強學生的道德建設并沒有納入考核范圍之內,這必然導致教師開展情感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是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師實施情感教學的積極性,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績效考核機制,將情感教育納入高中政治教師的績效考核范圍之內。在對情感教育進行考核時,學??梢圆扇W生反饋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反應政治教師情感教學的好壞。
3結語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開展情感教育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加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情感教育通過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不僅使學生的對于思想政治的認識更加深入,同時還可以通過和學生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形式,教師在課堂上要保持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舒適的政治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學生會積極主動并且樂于接受。
參考文獻
[1]李穎.淺析如何運用情感教育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亞太教育,2016,(29):297+296.
[2]李慧.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21):170-171.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轉化機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這種教學之間的轉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從理想變為現實。通過“教”向“學”的順利過渡,讓思想政治課真正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從而最終體現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價值。其次,這種教學之間的轉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要想實現教學之間的順利轉化,使自己所講授的內容被學生自覺認可和接受,就必須實現自身教育觀念的系統轉變。政治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和實踐智慧,在師生多元互動中實現教學能力的提高和教學習慣的養成。最后,這種教學之間的轉化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真正立足于學生的教學活動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當然這種教與學之間的轉化都必須依托于學生參與的政治教學實踐活動,所以政治課堂則成為這種教學轉化的直接載體。由于教育活動的形態多樣和教育對象的千差萬別,這種教與學之間的轉化不僅不會自然發生,而且顯得復雜異常。政治教師只有在分析各種教育要素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機智和才能,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真正讓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的“學”。具體而言,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晰思想政治教學的目標定位
明確而又清晰的目標定位為思想政治課中“教”與“學”的轉化提供了具體路徑和方向指引。政治教師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目標過低或過高都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又要考慮學生的發展實際;既要考慮學生一般的發展要求,又要考慮學生成長的個性需求;既有階段性目標,又有終極性目標;既有知識、能力目標,又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目標的設定既不能泛泛而談、空洞無物,又不能事無巨細、求全責備。通過目標的設定把社會對個體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成長需求。
二、優化思想政治教學的活動環節
教學目標確立以后,要想實現有效的教學互動,還必須付諸于具體的教學活動。這就需要政治教師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真正使教學活動的展開有助于主體的全面發展。各個教學環節之間應該既層次分明又環環相扣,充分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和邏輯能力,盡量使課堂展現的內容在學生腦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學生思維的投入以及知識、能力的遷移。政治教師應該使整個課堂既有一定的可控性,又充滿靈動和活力;課程結構既預先設計又保持一定的彈性機動。當然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對某個教學環節或過程加以重復,從而實現教學活動的最大價值。
三、增強思想政治學習的主體參與
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轉化還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在政治教師壓力下的被動學習行為難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激活、興奮狀態,所以政治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引入學生的智慧和創造力,讓學生積極參與設計教學步驟和程序。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建構,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應答向自覺適應轉變,最終達到主動創造的理想境界。雖然學生一起參與介入教學過程設計的機遇比較少,但只要學生經歷過必然會對其自我意識和自主精神的提升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思想政治(品德)新課程;教學設計;專業特色
思想政治課究竟是什么性質的課程?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特別是在我國處在社會轉型、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和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之時,爭論更是日趨激烈。課程性質認識上的爭論,導致了教學實踐上的分歧與困惑,影響了思想政治課功能的全面實現。
①人們對本課程性質的認識,歸納起來有五種觀點:智育說、德育說、德智兼容說、思想政治教育說、公民教育說。國至20世紀80年代,該課程在我國一直以“政治課”命名,80年代以后更名為“思想政治課”,這反映了我國教育界對該課程性質的主導性認識。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參與程度日益增強。這一方面要求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承擔平等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社會成員參與的社會整體素質顯得更為重要。
新課標中《初中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人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本課程“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育智功能在于培育學生的公民社會科學文化素質,幫助學生把握人與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發展自我、參與社會、建設社會的智慧和能力。
育德功能,或個體的公民思想品德素質發展功能,是由當代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決定的。它主要表現為對學生個體的公民思想品德諸內容諸要素及其結構和功能形成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實現學生個體思想品德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教學設計是研究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和制定教學方案的系統方法。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兼容人文社會科學和德育雙重特點的課程,其教學設計有著自己的個性特點。它必須以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及其所遇問題為基礎,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以黨委和國家對中學德育的要求為價值取向,以學歷理論、教學理論和德育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的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以及試行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一談思想品德課教學設計及設計所體現的專業特色:
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及其準備工作是一項艱苦復雜、具有創造性和探究性特點的工作。它是上課的基礎,其質量直接影響著上課的質量。分析教材,研究學生,了解社會,收集整理信息資料和必要的再學習,是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基礎性準備工作。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在研究教材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分析研究。一個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總是有差異的。因材施教對提高教學設計質量和教學水平尤為重要,對習慣于記憶方式學習的學生側重于調動他們從不同角度理解知識的積極性,發展期思維的靈活性;對好動腦筋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則應防止忽視基礎知識儲存的傾向,引導他們運用知識發展創造性思維;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先給他們簡單的知識,讓他們從獲取簡單知識中增強信心,然后再逐漸加大問題的難度,這樣根據個人的實際,通過指導啟迪,讓他們得到樂趣,奮發向上。當然在聯系學生實際的同時,我們的教學設計還要依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的教學經驗等。
教學設計的內容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內容包括課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為生動體現思想政治(品德)課程的教學設計,我們以2006年全國高中思想政治優質課一等獎教學設計《價格變動的影響》(山東省文登新一中,張玉志)老師的課程設計舉例說明: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價格變動的意義,評述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體現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實踐性,這是因為本學科的教學內容深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影響。)
二、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
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既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
(想政治(品德)的教學重點既可以是知識上的重點也可以是思想上的重點,因為教學重點的確認應當從以下方面盡享考慮:要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識體系來確定,教材中關鍵性的知識,學生領會知識的關鍵點,應該成為教學的重點: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帶有傾向性的思想認識問題,也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學生在接受知識、能力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中碰到的困惑,容易混淆的知識也可以作為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以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法為主。
(實際教學中“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存在萬能的或是唯一好的教學方法,在某種情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其他教學情境下則可能效果不好。因此用好教學方法的關鍵是根據需要合理選擇、揚長避短、優化組合,而這一點也正是設計教學方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接下來的教學過程設計是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媒體之后,將這些因素有效的組織所需要完成的步驟。教學過程的考慮主要需要考慮一下幾個方面:
1.理清教學思路,設計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思想政治(品德)的課程特性需要我們更多的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
2.安排教學時間。做好各環節時間預設,做到胸中有數。
3.調整教學節奏。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內容完整,科學規范,加工創造,簡明清晰,因人而異要有彈性。
思想政治(品德)學科教學設計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我僅從自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中體會到了這些。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腳踏實地的繼續跟從導師進行理論研究。未來得以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思想政治課題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實驗)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謝樹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編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胡天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版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改革;課改現狀;對策分析
進入21世紀新的歷史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深刻影響,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對高中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給高中政治教師的自身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形勢的變化,積極參與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轉換教師角色,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改革過程中的現狀分析
1.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目標等領會不深
新課程改革的主戰場在課堂,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基,課堂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試金石,其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課堂教學效果來源于教學理念的更新,沒有正確的教學理念作向導,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教學實踐。例如,有些老師為了貫徹新課改“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將“啟發式”教學片面理解成“問答式”教學,教學的大部分時間用來向學生提問,而使學生能夠回答的無非是“對”、“是”、“不對”、“不是”等毫無啟發性的答案,整節課下來,不但學生學不到什么知識,一無所獲,而且還增加了學生的驕傲。
2.教師教學方式方法仍未積極創新,教師依舊根據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按部就班單向傳遞知識
教師教學方式單一,依舊采取簡單按部就班式的傳遞知識。高中思想政治對新教材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去除以往“偏、難、繁、舊”的知識,簡化了教學內容、設計了不少的探究問題,讓教師與學生共同研究。但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合作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二、原因分析
1.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忽視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地位
升學率成為學校難以卸載的包袱,為了追求有效升學,擴大學校的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導致學校過分強調應試教育。另外學校教師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社會壓力不得不重智輕德,使教學演變為功利化的簡單知識學習過程。新課程改革進行以來,這種重智輕德的現狀依舊沒有改變,仍是口號上高喊“重視、加強德育教育”,實踐中仍以應試教育為主。
2.傳統課程的束縛,盲目推崇智育,教師被動教學,違背新課改教學理念
傳統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目標存在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忽視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長期以來形成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傳統。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關注每一位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但是在傳統課程的束縛下,教師仍然被動教學,仍然采取精英式的教學模式,把考試成績作為劃分學生的標準,嚴重違背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傳統的教師評價機制滯后,高中教師教學負擔重,壓力大
傳統教師評價主要是一種終結性評價,重視教師教學的最終結果,忽略教師教學的具體過程。傳統評價機制導致了高中教師教學負擔重、壓力大。難以有效促進教師積極工作,不利于教師間的團結合作。
4.教師培訓方式單一,難以有效引導教師適應新課改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以來,對教師培訓僅停留在集中對教師進行規?;氖谡n學習,促進教師了解為什么要課改,知道課改改什么的層面上。但是怎么改卻是很多教師所困惑的,因為新課改強調的“三維目標”和以往“以傳遞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在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呈現出太多的不同觀念、模式、流程、方式的不同,高中教師需要通過一堂堂具體的課來理解和融入新課改。
三、深入開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的對策
(一)擯棄傳統教育觀念,變革傳統教師評價機制
1.教師要樹立創新的教育觀念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摒棄傳統教育觀念,以前瞻的眼光,突破傳統,打破條條框框,以獨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斷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方法,真正樹立創新教育的思想。
2.變革傳統教師評價機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即由管理教師評價轉變為發展性教師評價,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1)建立多元化的教師評價制度
教師教學工作與教學效果的評價不應該只由學校管理者或者是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能夠從多渠道、多角度獲取評價信息,更好的反思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主張評價機制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
傳統的教師評價機制注重從學生考試的分數和學校升學率上考察教師的教學效果,直接把學生的分數作為教師評價的唯一標準。新的評價機制應更加注重考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各種環節的安排與教學活動是否符合新課改理念,采用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另外也應重視形成性評價與總結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教師自評與同行之間的相互評價,形成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3)教師評價機制內容應多維化
傳統教師評價的內容集中體現為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教學評價的依據局限于學生的學生的學業成績,甚至可能簡化為:誰的班級學生成績好,誰就是優秀教師。新的教師評價機制必須改變這種僵化的評價模式,集中對教師的教學和教師的基本素質進行評價,促使評價的范圍擴大。
(二)加大對的教師培訓力度,引導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提升教師技能
1.直面教師困境,引導教師掌握教學技能
高中新課改在各省市陸續展開后,教師的培訓也相繼進行。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參與一線的教學工作者,高中政治教師對于課改新理念以及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能夠深入掌握。但是高中政治教師對于如何上好新課程卻難以把握,這一行動性問題正是高中政治教師所面臨的困境。
(1)將來自不同地區與和學校的老師混合編組,采取微格教學的方式,要求每位教師在培訓期間展示一課時的片段教學,使學員之間自評與互評,為教師搭建交流平臺,使教師明白自身差異,學習優秀教師教學經驗。
(2)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己做、相互說、專家點評等方法,在集體智慧的分享中發現自己和他人差距,開闊教師視野、促進教師思考,調動教師參與新課改的積極性。
2.教師培訓團隊專業化
教師培訓者既要有豐富的教育專業背景和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同時又要熟悉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現狀;還要對課程改革的要求精神領會貫通;對高考的動向要掌握。只有把教育理論和中學政治教學實踐聯系起來的培訓者才能為思想政治教師所信服。這樣的培訓在提高被培訓思想政治教師的理論水平的同時又能切實解決好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所面臨的難題和困惑。
(三)師范院校應轉變現有的培養機制,培養適合新型課改的教師
1.培養師范生職業素養,明確師范生職業目標
師范院校作為培養教師的搖籃,明確教師的培養目標,將師范生培養的目標著力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師范生培養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初步具備教師的知識基礎,包括文化科學知識和專業知識;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教學設計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教師的工作方式,包括探究和合作。
2.完善師范院校課程體系,注重培養師范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新課改要求高中教師要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師范院校要適應新課改發展要求,完善師范院校的課程體系設計,走綜合化的師范生培養道路。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材教法三大門類是主要的課程設置。這已不能適應教師教育多元化、教師職業專業化的要求。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師范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操作保證其教學任務的完成,讓每位學生都要更多實踐訓練的機會,實踐才是檢驗教學技能的真理。
參考文獻:
[1]于向東,苑德慶,董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9,121-126.
[2]唐金潮.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歷史、現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3]教基[2001]17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S].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現階段科學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在如今這種社會發展階段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知識型的人才,更多的是對能力型人才的需求,特別是擁有思維能力的人才有機會在社會中立足。在這種背景下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其作為現階段素質教育的目的。其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最終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知、信、行三者之間的轉變,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一、高中學生思維能力的研究
中學生需要具備多種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重要的一項,而思維能力又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其包含了多種相對獨立的思維能力分支,那么在現階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需要對學生的哪些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呢?
1.思維能力的分析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隨著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中。另外,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全身心地進行學習,排除其他誘惑的干擾,在這種背景下,很多高中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沒有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和時間,使得學生嚴重缺乏對社會的了解和社會經驗以及社會責任感。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責任,很多思想政治教師自身沒有正確地認識到思想政治教學在高中生能力和思維培養上的重要性,僅僅是把思想政治課程當做一門簡單的知識性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對教材中的重難點和考點進行了解析和講解,學生在課堂學習完只是機械地對知識點進行背誦,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分析能力產生了限制,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
2.思維能力的創造性
思維能力中的創造性是幫助一個人將理論和方法融會貫通,從中提出新穎想法的思維形式,其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能力,但也要建立在其他基本的思維能力基礎之上。通過研究可知,創造性思維與我們平常所說的技能一樣,是可以依靠后天訓練形成的一種思維能力。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主要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進行培養的,在這個大集體中更有益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3.思維能力的實踐性
通常情況下,很多人認為不犯錯誤的人具備實踐性思維能力的可能性更大,但實際上只有經常犯錯誤,并在錯誤中總結思考吸取經驗的人才能逐步培養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以此通過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自身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從而逐步提高實踐性思維能力,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得到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學以致用,獨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如何通過思想政治課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新知識,并將其融會貫通。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首要任務即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和求知欲開始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有強烈的滿足感,并在滿足的同時進行創新,得到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開課,如,寓言故事、美妙的詩歌、耳熟能詳的言語、名人故事、搞笑的漫畫等,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最簡單的實際教學例子為教師在講解“保護生態環境”這一教學內容時,完全可以通過熟知的美國阿拉斯加涅利欽自然保護區在管理上由“殺狼保鹿”到“請狼做客”這個真實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通過故事引入易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思維能力的培養。
2.幫助學生建構問題意識
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在培養時基本的前提是學生有強烈的興趣以及對知識的渴望,那么教師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堂中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通過活動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勇于發現問題,并通過合作解決問題,這樣的課堂環境更易于學生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時,首先要通過適宜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思維和求知欲進行有效的刺激,從而用問題將思想政治課堂導入到教學內容,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活躍的思維狀態下進行課堂教學的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除此之外,提問這一教學環節不僅僅可以使每個學生個體積極思考,而且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討論,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轉變。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成功開展創新型活動的基本前提為創造性人格,其主要包含了創造情感意識或者行為等能夠充分體現創新的人格特征。在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的今天,創造性人格已成為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之一,讓學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獲取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健全的人格。我們在進行教育的評價活動時,不能僅用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各方面水平進行評價,而是將學科的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進行有效結合,作為對學生評價的基本標準。
綜上所述,現代教學的基本目標為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宗旨是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摒棄傳統的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高中教學過程中重在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側重培養。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題進行教學,根據學生所需的各種思維能力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逐步開展各項教學工作,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對知識及能力進行學習和培養,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思想政治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塑造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人文教育 高中 政治教師 策略
一、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強化人文教育意識
要想開展人文教育,高中政治教師必須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使自己具備廣博的人文知識,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開展人文教育,通過向學生傳遞人文精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要廣泛閱讀包括文學、哲學、藝術、歷史等在內的人文知識,加強對這些知識的積累,并積極進行消化和吸收,逐漸形成自己對社會、生活、生命等的獨特理解和感悟,特別是要重視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如儒家思想、詩詞歌賦、四大名著等。高中政治教師還要強化人文教育意識,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認知水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同時,高中政治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和情緒體驗,幫助學生形成自立、自強的精神和良好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總之,高中政治教師要認識人文教育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積極發揮影響力和感染力,努力開展人文教育,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
二、高中政治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策略
1.教學設計要體現人文性
在教學設計階段,要體現出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人文目標,同時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各種人文素材,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濃厚的人文內涵。如學習“企業與勞動者”時,教材中就有較多的人文素材。如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問題,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影響公司成功經營的要素,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進取心、誠實守信和正當競爭觀念。另外,教學設計還要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比較獨立,對新事物容易接受,所以高中政治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緊跟時展的步伐,教學設計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開設一個“我想對父母說”的主題班會,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這次班會。在班會中,很多學生都發表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有的說:“我想對父母說,我很愛你們,但我希望你們不要再吵架,共同建設我們和諧的家庭?!庇械恼f:“我想對父母說,你們平時對我特別好,如果不再干涉我交友的權利,會更好?!辈簧偌议L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引導運用所學的《生活與哲學》對學生和家長的發言進行具體的評價,思考以后怎樣感恩自己的父母。這樣不但讓學生學會了將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而且也教會了學生如何與父母進行交往,對學生進行了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
2.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在課堂教學階段,首先要求高中政治教師營造平等、民主、自由、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真誠的交流、互動和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到處充滿人文關懷。這樣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現自己的獨特個性,不斷煥發激情和活力,綻放智慧的光芒,進而完成自我實現、超越和創造??梢哉f,營造平等、民主、自由、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是進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如在學習“物質”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理解的物質,學生1:物質就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如我們的課桌和椅子,我們家里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學生2:我認為學生1說的不是物質,而是物質的具體形態。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將學生分成兩個不同的小組,然后每組選出五個人,進行辯論。經過辯論學生對什么是物質就有了深刻的認識,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成了學習的主人,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是人文關懷的體現,也為教師進行人文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積極開展個性化學習。具體來說可以采用創設各種情境、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教師都要將人文教育思想滲透其中,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實現學生人文精神的升華。如在學習“經濟生活”時,判斷媽媽織的毛衣是否是商品時,教師可以引入孟郊的名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讓學生明白雖然媽媽織的毛衣不是商品,但是媽媽對自己的愛是無價的,進而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另外,在教學評價階段,要求高中政治教師以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情況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使評價更具人文性,進而有效推進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時,重視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評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評價中,還要注意對學生人生取向和價值取向的引導作用,還要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動力,引導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并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結語
總之,高中政治教師開展人文教育是時展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師要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不斷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強化人文教育意識,積極開展人文教育,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志紅 .怎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J]. 新課程(中旬),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