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0: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產業發展對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 基本情況
全世界有13億穆斯林,全球清真食品、用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前景十分廣闊。不僅穆斯林依賴清真食品,來自于不同種族及宗教的人群對清真食品都具有較高的需求。其中,阿拉伯聯盟的22個成員國是清真食品的巨大消費市場,也是我國開拓清真食品的出口的目標市場。
__市現有人口135.68萬,其中回族人口68.58萬,占全市總人口的50.5%,是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是名副其實的回族之鄉,在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和明顯的資源優勢。清真產業是我市發展特色經濟的主體,也是形成經濟優勢的主要依托。20__年以來,市委、政府提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戰略,主要依托“回族之鄉”品牌優勢,全力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獨特優勢,逐步形成了新的產業集群。截止20__年底,我市清真產業進出口總額達到516萬美元,占全市外貿出口總額的42.26%。20__年一季度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含營業收入)達到16.92億元,占全年的19.6%,同比增長12.8%。其中清真餐飲業銷售額達到1.62億元,同比增長20.1%;清真牛羊肉銷售達到13700噸,增長2100噸、同比增長18.1%??傊?,我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正處一個新的起點上。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從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個體經營戶)共有140130家,從業人員238814人,規模以上企業28家(指年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過3億元的有3家,過億元的有9家;以下中小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有128家。初步形成了清真肉制品、清真乳制品、清真餐飲、清真方便休閑食品、清真糧油、清真調味品、回醫回藥、清真保健品、穆斯林用品等為主的“七大重點”產業雛形。
二是各類產業競相發展。20__年全市清真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戶有2300多家,其中中等以上規模的有20家,擁有300個餐位以上的大型餐飲企業6家,從業人員16700多人,年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清真肉及制品類企業、個體戶有7.6萬家,從業人員11萬人,加工、銷售清真肉制品6.2萬噸,產值11.8億元,清真乳制品企業16家,從業人員1.5萬人,主要生產固態包裝奶粉和液態奶共4個系列3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15.7億元。清真方便休閑食品、清真糧油、清真糧油類有5.6萬家,從業人員8.1萬人,實現產值17億元。清真副食品類有7417家,從業人員9661人,實現產值3.68億元。清真調味品類有484家,實現產值1.23億元。清真飲料類有686家,實現產值1.55億元?;蒯t回藥及清真保健品有生產、加工企業21家。穆斯林用品業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個體經營戶275家,從業人員2524人,實現產值1.33億元。20__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增加值27.8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18.3%。
三是品牌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已形成的品牌產品有“夏進”乳品、“沙漠王子”、“澇河橋”清真牛羊肉、“老毛”、“國強”手抓、“老苗”月餅、“中樺雪”面粉、“原野蜂蜜”、“萬綈旎”民族服飾等。其中,“夏進”牌牛奶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中樺雪”面粉、“老苗”月餅、“原野蜂蜜”等12個產品被評為寧夏名牌產品?!吧衬踝印鼻逭媾Q蛉庀盗挟a品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全市有17家企業(市場)被國家民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為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定點企業(市場)。一批穆斯林用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富盛機械制造公司制造的伊斯蘭風格的鐵藝制品遠銷阿聯酋、伊朗、沙特等穆斯林國家;寧夏雄鷹皮草集團生產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二毛皮大衣、背心、褥子、圍巾等,產品90%遠銷歐美國家和地區?!凹t果”公司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今年3月,400噸“紅果牌”全脂淡奶粉銷往委內瑞拉,重啟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以來寧夏奶粉惟一出口的國際市場大門。
四是項目帶動后勁足。截止20__年第一季度清真項目占商務“兩大任務”的比重在80%以上,17個正在加緊建設的項目,總投資2.18億元。特別是澇河橋清真食品公司投資5000萬元興建2條吊宰線、1500平米牛羊肉交易大廳、5000噸冷藏項目,通達公司投資1000萬元、年產4500噸牛肉吊宰分割線、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項目、興達糧油公司投資1.3億元的年產3.5萬噸油脂油料項目一期工程(投資8000萬元)、“夏進”液態奶新技術擴改項目,入駐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類項目達4家。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清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層,增加了后勁。其他改擴建的項目有10個,為清真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二、存在的問題
(一)清真產業在整體發展上缺乏規劃的宏觀控制和引導。
(二)清真產業面上有數量、點上沒有規模,產業鏈短、產業集中度低。
(三)龍頭企業少,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清真產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清真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
三、思路與對策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五個統籌”發展的根
本方法,我們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入手,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一)編制高層次高水平的產業發展規劃??茖W的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在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等制約條件下更顯得重要。要在充分調研論證、準確定位發展戰略的基礎上,盡快編制《__市20__-20__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規劃》,將其納入《__市國民經濟和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發展綱要》。
(二)加快園區建設,擴大清真產業集中度。按照“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遠期規劃20__畝,近期規劃600畝,采取因企制宜,加快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孵化園建設,吸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入園發展,推進產業集群的形成。
(三)狠抓項目帶動,增強清真產業發展動力。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深加工項目為重點,抓好開發項目和引進項目的論證、制作和儲備。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食品和服飾加工企業開展合作,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大品牌。同時充分發揮中國__回族民俗博物館、中國__文化藝術館、中國__伊斯蘭文化中心以及穆斯林用品專用市場、穆斯林風情園等項目優勢,培育回族特色區、回族文化展示旅游區,帶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快速發展。
(四)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建立動態調整、預警監測、跟蹤服務和年度分析評估制度,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企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企業集團;一批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專業技術和特色優勢的中小企業;一批具有先進生產工藝、知名度較高、國際經營能力較強的知名企業。重點發揮乳品、清真牛羊肉加工業基礎較好的優勢,重點抓好“夏進”乳品、“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閑食品、通達4500噸牛肉冷鮮分割生產線項目、黃寶棟回醫醫院回藥濃縮提取生產線項目、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伊光穆斯林家禽屠宰加工項目等以及興達糧油、紅山河、生利來等10個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為清真產業發展增添新亮點,有效提升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做大做強清真產業。
(五)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治理結構,通過加強管理,提高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政策支持,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采取科研機構重點研發和企業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支持相關企業建立清真餐食品、穆斯林用品等研發服務中心,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通過項目支持,使更多的清真產業企業開拓國外市場,走出口創匯的路子。
(六)實施品牌戰略,豐富清真產業發展內涵。四個“中國號”集中反映了我市經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因此要在產業層次上、科技支撐上、文化內涵上、市場營銷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實施品牌戰略,引導和鼓勵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國內名牌和國際知名品牌。著力提升“澇河橋”清真牛羊肉、“阿伊河”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閑食品、“夏進”乳品、“中樺雪”面粉、“老苗”月餅、“萬綈旎”民族服飾等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品牌效應。鼓勵企業積極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寧夏著名商標和全國馳名商標。引導餐飲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申請注冊商標,提高清真產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塑造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產品。
關鍵詞:林業;產業化;問題;對策
收稿日期:2011-08-07
作者簡介:譚興榮(1967―),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造林及林業產業建設工作。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8-0027-03
1 引言
會理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是長江上游地區生態建設重點縣和涼山州林業資源大縣。幅員面積4 527 000hm2。全縣有林業用地313 187.6hm2,占幅員面積的69.29%,森林覆蓋率52.1%,農民人均占有林地0.81hm2。如何科學、合理利用好會理縣豐富的林地資源及現有的林業產業資源,進一步培育、狀大林業產業科學發展,有序發展,不僅是會理縣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新形勢下必須認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問題,也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們對環境意識呈現的從最初的保護現有資源上升到恢復生態系統,共建綠色和諧家園的迫切需要。
回顧會理縣林業產業發展歷程,道路崎嶇曲折,從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鄉村林場,普遍開花,轟轟烈烈地盲目發展油橄欖、油茶等林油產業的失敗,到近年來發展種植的蓖麻、蠶桑、印楝、小桐子、核桃、華山松、石榴及短周期工業原料林――直干桉和按現代林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運行的紅豆杉、油橄欖等產業的興衰得失中尋到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從近年來石榴、華山松、核桃產業的從弱到強,逐步壯大,以現代林業產業運行模式發展的紅豆杉、油橄欖產業基地的良好運行,以及引種成功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直干桉所展示的經濟、生態效益,為會理縣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從70年代初期盲目發展油茶、油橄欖的失敗,及至90年代以來發展蓖麻、蠶桑產業的不可持續發展和近幾年來發展的印楝、小桐子產業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中,可總結出一些引以為戒的教訓。
2 會理縣林業產業發展現狀
2.1 林業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成為林農增收的新途徑
通過長期的探索,會理縣林業產業的一些項目建設開始向著規?;I化、品牌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到2009年全縣已發展特色林果產業面積5.29萬hm2,其中石榴1.52萬hm2、華山松1.33萬hm2、核桃0.33萬hm2、油橄欖346.7hm2、紅豆杉336.7hm2、麻瘋樹1.60萬hm2、印楝0.30萬hm2、板栗120hm2、其它433.3hm2,成功引種發展短周期工業原料林――直干桉0.6萬hm2。2009年全縣林業干果產量達15.32萬t,產值達6.7億元,農民人均實現林業收入1 577元,占年收入的28.6%。使山區農民擺脫了單一的農業種植模式,增加了收入,發展了經濟。
2.2 石榴、華山松產業開始步入專業化、品牌化快車道
近幾年來,會理縣以“產業發展規模化、管理標準化、加工工業化、果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品牌效益化、營銷網絡化”的發展思路和原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科技為動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根據自然資源分布狀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突出重點,以項目為栽體,建立標準化產業示范園區。以縣域中南部的鹿廠、通安、黎溪、紅旗4個園區的24個鄉(鎮)為重點,強力打造會理石榴品牌;以縣域東北部的太平、益門等園區的19個鄉(鎮)為核心,大力發展華山松產業。
(1)以縣域中南部的鹿廠、通安、黎溪、紅旗4個園區的24個鄉(鎮)為重點,種植石榴達1 945萬余株,1.52萬hm2。建成22個石榴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0.33萬hm2酸石榴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石榴母本園基地,22個石榴專業合作社;完成石榴品種資源庫配套建設及占地8.67hm2的攀西地區最大農產品物流中心、石榴出口基地建設;建成果果果業公司石榴精深加工企業、石榴外包裝、果袋生產等生產線。果品經農業部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化驗檢測為無公害綠色食品,并注冊了“中國會理石榴”商標。2009年,全縣石榴果品產量達20.611 7萬t,產值達6.1億元,遠銷北京、哈爾濱、廣州、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并出口東南亞及俄羅斯等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以石榴產業為主骨架的石榴產業鏈建設在會理縣已基本建成。
(2)以太平生態農業園區為核心,在全縣19個鄉(鎮)發展華山松20萬畝,并開始實施規?;I化、品牌化管理。目前,華山松松籽年產量達330t,林農通過收售松籽年收入達1 320萬元。2009年,太平生態農業園區華山松松籽注冊了“太平源”商標,將該產區華山松籽加工為“開心松籽”和精裝“原松松籽”升級銷售,使會理縣華山松產業的經營由銷售原果的初級經營模式邁入了品牌化、專業化經營渠道。
2.3 油橄欖、紅豆杉開啟了現代林業產業運行模式
在總結過去林業產業發展失敗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會理縣新興林業產業項目建設,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開啟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林業產業運行模式。油橄欖產業以涼山豐達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發展油橄欖產業基地346.7hm2,目前基地建設運行良好,部分基地已開始掛果投產,建設規模正科學有序邁進;紅豆杉產業,以四川省會理縣金M源紅豆杉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發展紅豆杉產業366.7hm2,項目產業基地建設運行高效,建設規模正科學化、合理化擴大。
2.4 核桃產業正向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邁進
會理縣核桃種植歷史悠久,品種具有特色優勢,屬云南漾濞核桃品系。據2007年會理縣核桃資源調查資料,全縣共有核桃約100萬株,折合面積約0.26萬hm2,其中掛果樹約34萬株,折合面積0.17萬hm2。2008年以來,專業公司及農戶依托林業等項目資金發展種植核桃基地0.11萬hm2。近年來,隨著核桃干果市場價格的提升,政府對核桃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扶持,會理現有優質核桃品種資源得到一定開發,質優、殼薄、產量高的品種逐年得到推廣嫁接,2009年,果品產量達960t,產值1 440萬元,遠銷成都、昆明等城市,且供不應求,具備了一定的規?;I化、品牌化發展優勢。規劃“十二五”期間新發展種植核桃0.33萬hm2,使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到0.71萬hm2。
3 林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林業產業發展總量偏小,部分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會理縣林業產業發展無論從數量和產量上均偏小,與林業資源大縣和縣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尚存足夠的發展空間。全縣有林業用地31.32萬hm2,目前,僅有占全縣林業用地10.42%的1.52萬hm2石榴、1.33萬hm2華山松、0.33萬hm2核桃、346.7hm2油橄欖、366.7hm2紅豆杉、0.10萬hm2直干桉基本具備產業化發展條件,有較強的發展后勁,但平均產量均偏低,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在2003~2005年發展的3 011.78hm2印楝產業由于無收購業主和深加工企業,加之部分地區受海拔高度的限制不適宜發展,導致后期投入和管理跟不上,難以持續發展,面臨淘汰的厄運;2007~2009年陸續在金沙江干熱河谷規模種植小桐子1.6萬hm2,但若中石油公司后續建設資金不及時跟上,收購業主和深加工企業不及時落實,形不成訂單林業,則會嚴重影響該項產業的發展后勁,同樣會步入難以持續發展的困境。
3.2 林業產業發展模式單一
全縣林業產業發展模式單調,絕大部分林農僅僅以生產和銷售鮮果和初級產品為主,沒有與林業產業發展多元化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林業產業與林菌經營型、林藥經營型、林禽經營型、林畜經營型及苗木、花卉等產業項目的綜合發展相結合,以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增加林業產業的總量和收入。訂單林業經營模式僅在一些新興產業項目建設中起步,尚待探索。
3.3 林業產業品種結構單一
全縣林業產業發展尚駐足在石榴、華山松、核桃等主要鄉土資源產業上,對于有特色的名、特、優、新品種尚待開發、引進。林業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差。會理縣地處川西南高原山區,地形地貌復雜,森林資源多分布于高、遠、僻等山地,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差等問題,從而制約了林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由于林區廣大林農文化偏低,大部分林農對發展林業產業的發展模式、種植技術、扶持方式、優惠政策、市場前景等認識不夠,存有“小富即安”和“家庭富業”的思想,認為發展林業產業周期長、難度大、不易見效,從而缺乏做大、做強林業產業的意識。
3.4 技術指導服務跟不上
由于全縣林業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和技術服務指導跟不上,科技推廣范圍小,服務能力弱。絕大部分林農尚處于單兵作戰,自產自銷的狀態,市場競爭力不強,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因缺乏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病蟲害發生率較高,致使種植成本過高,經濟效益不大,從而嚴重影響了林業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3.5 重視不夠,投入偏低
對林業產業的發展,從產業建設所必須的資金、技術、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均顯不足,僅僅依靠項目建設資金給予種苗等基本扶持,而未按林業產業化發展要求進行系統化、整體化有序推進。
4 會理縣林業產業發展對策
(1)立足現有資源優勢,加大科技投入,做強做大石榴、華山松、核桃產業。充分依托現有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實施科技下鄉責任部門幫扶制。對現有的1.52萬hm2石榴、1.33萬hm2華山松、0.33萬hm2核桃產業的建設發展,劃片區落實產業化建設示范基地、落實業務技術部門幫扶責任制,開展技術研究,加大林農的科技培訓力度。按照“責任技術部門+示范基地+合作社+林農”或“村、合作社+責任技術部門+林農”的運作模式,實行產業建設規?;?、技術指導專業化、組織培訓集體化、經營投入集約化、生產管理標準化、產品銷售品牌化的經營管理。通過基地建設示范效應,以點帶面,推動全縣石榴、華山松、核桃產業建設快速步入產業化發展快車道。對于新建和擬建的產業項目,嚴格按照現代林業產業建設標準起好步、開好局,寧缺勿濫。
(2)以新農村綠化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充分依托縣域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新村綠化建設全面展開的大好時機,合理開發荒山、荒坡、四旁地資源(河道、路道、房前屋后),大力發展速生揚、直干桉等速生豐產林,并結合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做好四旁樹林權證發放工作。對各農戶種植、管護的四旁樹,按照現代林業產業發展機制,開啟四旁林業資源自主經營運行模式,以快速發展會理縣短周期工業原料林,打破林農長期以來形成的經營林業周期長,收益低的落后觀念。形成以綠化促進林業產業快速發展,以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新農村綠化建設全面推進的新格局。
(3)穩步推進定單林業發展。以現有的油橄欖、紅豆杉產業發展模式為基礎,穩步推進“公司+基地+農戶”運行模式的發展,并以此帶動其它林業產業項目實現優化建設。
(4)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引進名、特、優、新林果品種。在搞好鄉土資源林業產業開發建設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手段,小規模、試驗性地引進適應性強、經濟價值高的名、特、優、新林果品種,彌補會理縣林業產業發展品種結構單一的不足。
(5)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小桐子、印楝新型能源林產業縱深發展。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小桐子、印楝深加工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形成訂單林業,全面推動印楝、小桐子產業的可持續續發展。
(6)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增加林業產業附加質。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引導林農開展林下經濟發展,推廣以林菌、林藥、林禽、林蓄及種苗花卉生產為一體的綜合經營模式,以增加林業產業附加值,實行種-養-加一體化的產業經營模式,快速推進會理縣林業產業的高速、有效發展。
(7)制定優惠政策,拓寬投資渠道??h人民政府應把林業產業化發展納入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環境,拓寬投資渠道,充分依托項目建設,吸引企業、民間團體及個體投資林業產業建設,形成國家、地方、企業、個體共同發展林業產業建設的格局。
5 結語
通過對會理縣林業產業發展歷程的探索研究可知,林業產業項目建設的興衰成敗,是有規律可循的。那就是,發展林業產業需充分尊重客觀規律,依托鄉土資源優勢分區布局,科學規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效益為核心,走林業產業化發展之路。對大規模的林業產業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嚴格的可行性論證,在確保項目建設能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分期推進建設規模,不可一哄而上;對于引種項目,必須開展引種馴化試驗成功后,方可大規模發展,不可一開始就大量盲目種植。
林業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是現代林業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探索會理縣林業產業建設發展的最優模式和有效途徑,不僅是會理新農村綠化建設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涼山彝族自治州林業志編委會.涼山彝族自治州林業志[R].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7.
[2] 謝開明.涼山州經濟樹木圖志[R].成都:成都科技大學,2010.
[3] 會理縣林業局.會理縣林業志[R].會理:會理縣林業局,2010.
[關鍵詞] 承德縣 食用菌 產業現狀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X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01-01
承德縣位于河北省北部,隸屬承德市,西部與北京市密云縣接壤,地處燕山深處,素有京津生態屏障和水源地之稱。食用菌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全縣農業的主導產業,讓農業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的過程真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過程,最終讓農民富起來。
1 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
1.1 食用菌產業規模逐漸壯大。到2015年底,全縣食用菌栽培總量2.2億袋,產量22萬噸,產值15.4億元。涉及全縣23個鄉鎮,190多個行政村,8000多農戶,栽培品種有滑子菇、香菇、雙孢菇、杏鮑菇、平菇、黑木耳等。
1.2 食用菌產業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全縣“四大產業基地”已初見成效,“六大菌棒生產廠”建設已成規模,主要品種以香菇、滑子菇為主,占全縣生產總量的70%。
1.3 食用菌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已建成千畝園區1個,百畝園區15個,園區總數達到70個。通過園區建設,帶動農戶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2 當前問題
2.1 規?;?、區域化水平低,基地分散,鏈條短、產品附加值較低;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尚不能進行提取真菌多糖,制成藥劑膠囊和醫藥中間體等商品化深度開發利用,其用途僅限于食用,受到消費市場波動的風險仍然較大。
2.2 標準化生產程度低,品牌效應不明顯。
2.3 食用菌產業特別是香菇種植對柞木類木材消耗巨大,產生因規模擴大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容量與批量外購木材的成本問題。
2.4 產業的整體科技含量低,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較慢。
3 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對策
3.1 加強投入促發展
3.1.1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爭取農業項目資金、扶貧專項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吸引全社會資金投資于食用菌產業。加大對曼曼食用菌加工廠、承德金菇菌業等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使之盡快達產達效。
3.1.2加大產業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宣傳發展食用菌的重大意義,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和完善市場預測系統,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1.3積極發展薪炭林速生林。有序利用林木資源,大力發展薪炭林、速生林、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在保證全縣林木資源穩定增加的同時又使菇木資源“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確保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
3.2 規劃引領重約束
面臨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要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還要關注產業發展的基礎以及發展的可持續性條件,以實現我縣食用菌產業的長久、穩定和持續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發展規劃的作用極其重要。因此,應盡快組織專家論證,科學制定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用規劃引導和約束產業發展。把建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省一類生態農業縣的總要求與承德縣自然資源稟賦條件和承載能力全盤考慮,合理布局和發展這項富民產業。
3.3 多元服務做后盾
技術和資金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必備要素。對食用菌產業而言,在技術上難度并不高,突破制種和實現菌種多元化也基本可以通過市場運作來完成。因此,應把解決菇農資金問題作為促進產業加速發展的重點。在這方面,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多策并舉,拓寬融資渠道。在政策資金爭取上打捆立項,集約投放;協調銀行加強小額貸款投放力度,支持以農戶自立服務社等為代表的民間互助金融組織的發展;全面推廣農業保險,為菇農化解經營風險提供更多保障。此外,在菌棒原料、建棚原材料等生產物資和土地供應、品牌建設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和必要扶持。
3.4 對接京津延鏈條
加速下游產業發展,緊緊抓住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機遇,大力推進現代生物科技應用技術的承接、研發與轉化運用,延伸產業鏈,提高食用菌產業綜合效益。利用食用菌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特點開發保健品,借助其富含生物多糖等多種功能性物質優勢開發休閑食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倉儲、包裝、交易市場等相關物流設施建設步伐,注重采摘觀光等后續開發,培育產業群體,促進產業集聚。加強菌渣等栽培廢棄物的開發利用,推動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再循環,消除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變“廢”為“寶”。著眼長遠,把開發、打造出一個響亮的品牌視為產業發展成型的重要支撐,以當前京津消費市場重點關注的“綠色、有機、無公害”概念為導向,在品牌建設和推廣上提供全程服務。
3.5 強化示范撬金磚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主要動力,只有讓廣大農民看到實惠、靠利益驅動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其參與主導產業的積極性。就此而言,需要在三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讓先富起來的菇農現身說法,采取組織參觀、巡回報告、宣傳典型等形式,靠典型算賬、用事實說話,讓農民動心并下決心種植;二是精確選擇培養對象,把那些致富意愿強、接受能力快、綜合素質好、示范潛質優的個體作為重點關注和培養對象,通過“傳幫帶”等方式予以重點扶持、重點發展;三是充分利用人情社會優勢,鼓勵大戶發展合作組織,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等,帶動更多群眾學習技能,分享收益。積極探索龍頭+基地+中介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4 結論
在食用菌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為其提供合適的土壤和生長環境,促其在承德縣遍地生根、開花結果,更要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加快建設產業發展“最后一公里”,進而實現興農富民的根本目的,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承德縣打造成食用菌生產標準化、無公害基地。
參考文獻
[1]李育岳,汪麟,汪虹,冀宏.食用菌栽培手冊2013(6):3-5.
關鍵詞:農村文化產業;問題;對策
1當前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文化的行業間發展差距顯著
我國“城富村貧”的兩極化趨勢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日益凸顯,在城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已較為成熟時,鄉村還尚未形成相關產業鏈。文化產業內容也存在不平衡現象,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亦存在區域差距明顯的問題,部分農村文化項目得到迅速發展,深入人心,而部分農村卻發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廣,諸如鄉土鄉風等民俗類文化項目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就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狀況而言,不同行業間發展狀況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明顯差距。
1.2結構性矛盾十分明顯,缺乏內生動力
文化產業覆蓋面廣,涵蓋第二產業中的工業制造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文化服務行業等。從制造業整體來看,重工業總產值比重高達60%,相比之下,文化產業中的產品生產及設備所占比例和規模都非常小。在文化產業內部結構中,2014年文化產業中從事文化設備、用品等生產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產品產量少,技術含量低
人們文化活動的選擇范圍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的推動之下呈現日趨豐富的趨勢。而一些農村地區文化發展較之經濟發展明顯滯后,即使對多樣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農民選擇的文化活動依然僅限于打牌、看電視等單一形式,這些文化活動已經不適應農村快速發展的經濟水平,也大大限制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因為農民的文化品位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得到了顯著提高,單調的文化生活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體育、衛生等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活動成為了農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導
當前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缺乏有力的、系統性的政策支持,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文化產業發展缺乏明確的定位。農村文化產業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采取了現代化的經營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與發展方向上仍然不適應現代企業的標準。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給予農村文化產業經濟支持。尚未具備常態化和制度化的社會投資、捐助與贊助等優惠政策,且尚未出臺其他諸如市場準入政策、稅收減免等資政策。第三、農村文化產業缺乏科學引導。較之民營企業,農村文化產業雖然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但是盈利較少,經濟效益小,政府為此對農村文化產業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進農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農村生態環境由于尖銳的人地矛盾以及工業的盲目發展遭到嚴重破壞,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亟待解決。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經增加到180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為180萬平方公里,兩項占國土面積的38%。土地沙漠化面積呈現驟增趨勢,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潛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積還有16萬平方公里。因此,處理好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二者之間的關系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兼具長期性與艱巨性的任務。發展文化產業有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利于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發展已經使農村產業和經濟結構呈現優化和升級趨勢。農村走向城市的已經不再僅僅限于肉、蛋、菜等實物農產品,而是已經涉及到鑼鼓、剪紙等文化領域,實現了增加農民收入和豐富城市居民生活的雙豐收,且大大有助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結構以促進農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可以在黨委各級宣傳部門設立專門科室處理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以便更好地統籌建設和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為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統一籌劃、起草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并負責統籌優化農村文化產業布局、設計產業門類等。建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聯席會議機制,由宣傳部相關職能部門帶頭,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研究人員,出版社以及廣播媒體等部門,鄉村基層政府以及文化產業代表等為成員單位,定期以會議的形式討論并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用以解決農村文化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諸如其發展中遇到的農商對接、引入人力資源困難、存在行政壁壘等相關問題。
2.3建立健全相關機制發掘和培養農村人才
農民是農村文化產業的創造主體。作為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素質與技術專長必不可少。而今農村高素質、專業性人才十分匱乏,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整體經濟水平難以提升,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形成不可忽視的障礙。因此,發掘和培養農村文化建設人才勢在必行。對內,我們要鞏固已有文化產業,增強其生命力與競爭力,并且擁有根據自身需要發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對外,我們應加大宣傳力度,把更多高素質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設事業之中。管理層中的人才發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養機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通過一個有計劃、有組織的人才的發掘、吸引、培訓和應用機制,最終使高素質的人才發自內心地想留在農村,為農村的文化產業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4完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
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以及農村文化龍頭企業的專業研究力量,牽頭編制區域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農村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在不同時期相應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實施原則、發展戰略步驟、保障機制等,并結合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規劃加以統籌規劃和考慮。在發展規劃的編制中,要充分考慮到區域尤其是農村文化資源的存量及開發現狀、文化特質的傳承凝煉及滲透力狀況;同時須兼顧當前農村文化市場容量及拓展空間;要致力于促進與城市文化產業間的要素流通、優勢互補及融合式一體化發展;充分考慮我國目前所處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農村建設等時代背景,不僅要在“農”字上打好特色牌、發展牌更須謹慎打好農村資源合縱連橫牌。
參考文獻
[1]汪兆旗,熊婧潔.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3(02).
>> 平頂山市發展觀音信仰宗教文化旅游的問題及對策 平頂山市林業產業結構現狀與調整對策 平頂山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啟示 門球在平頂山市的發展狀況 試論平頂山市潛導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平頂山市中小企業發展對策淺論 平頂山市園林綠化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 平頂山市房地產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河南平頂山市旅游產業政策的分析與評價 平頂山市生物質能源林資源現狀與對策 平頂山市玉米品種比較試驗 平頂山市健身俱樂部市場的構建 平頂山市引入雜交杏李試種研究 淺析平頂山市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現狀 平頂山市排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影響平頂山市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因素分析 平頂山市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調查分析 平頂山市旅游業發展現狀以及前景分析 平頂山市“醫養融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對策分析 平頂山市金牛山景區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平頂山市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傳遞積極正能量[N].平頂山日報,2013―8―6
[3]省第六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公布平頂山總數全省第一[EB/OL]. 平頂山新聞網,
[7]“中國墨子文化之鄉”在河南魯山授牌[EB/OL]. 新華網,http:///local/2013-07/24/c_1
16672817.htm
[8]平頂山市寶豐縣“民俗文化一日游”旅游路線敲定[EB/OL].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http:///Gov/zwzx/xq/6400903251.sh-
【關鍵詞】軟件產業 發展階段 對策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4-0163-01
在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里,我國軟件產業已經成為國家信息產業的核心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軟件產業還是當前世界上增長速度最迅猛的朝陽產業,并將成為持久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增長和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我們軟件產業的發展階段
我國軟件產業開始于80年代,大致經歷如下4個階段:I、萌芽階段(1989
1991年),2、起步階段(1991
1994年),3、興起階段(1994
1998年),4、加快發展階段(1998年以后)。2000年,國務院制定了軟件產業發展的“十五”規劃、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及軟件產業戰略規劃。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軟件產業已初具規模,并展現了無限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二、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重點
我們軟件產業發展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基礎軟件與關鍵技術、2、嵌入式軟件與系統、3、電子商務工程及關鍵軟件、4、網絡軟件和通信軟件企業管理和社會服務信息化軟件、5、教育軟件和家用軟件、6、軟件出口及軟件產品國際化和軟件相關服務。
三、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軟件產業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1、軟件產業的增長雖然很快,每年都以很高的速度增加,但整體規模不大、集約化程度不高;2、軟件企業規模偏??;3、軟件人才短缺和缺乏核心技術;4、國內軟件企業出口能力很弱;5、軟件產業政策的落實有障礙;6、IT教育相對薄弱。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制約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瓶頸,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四、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對策
1、優化發展環境、提供優惠政策、齊抓共管
第一、要建立良好的軟件產業發展的社會環境,為產業發展提供最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為軟件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和印度等軟件業發達國家,政府都是通過政策上的傾斜對軟件產業進行扶持,良好的政策支撐對發展軟件產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第二、開拓國內市場,特別是應用軟件的市場,規范市場并建立有序的市場秩序,打擊軟件盜版,全面提升市場管理水平。第三、稅收優惠或減免。美國政府對企業研究開發稅逐年降低,英國政府為激勵和扶持企業投資高新技術,對新創辦的軟件企業免稅和取消投資收入附加稅,印度于1992年就建立了減免關稅的軟件出口特區,成立了半官方的行業協會,支持軟件產業的發展。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在稅收尤其是增值稅和所得稅的征收方面要給軟件企業以優惠政策。第四、良好的融資環境和渠道。軟件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行業,沒有一個良好的資金來源渠道就等于自掘墳墓,最終也是變成犧牲品,你有很好的創新意識和智力資源,如果沒有大量資金的注入其中,也不可能轉化為商品到市場中去流通,更不能從中獲取高的利潤回報。為軟件業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非常必要。因此,必須盡快解決軟件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平等待遇,這取決于主板市場能否降低軟件企業的上市門檻,創業板能否盡快上市,以使較多的軟件企業能獲得融資的渠道和機遇。
2、加快軟件園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我們的軟件園建設卻始于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中期,它是軟件技術發達國家為加快發展軟件技術,有效推進軟件產業發展而興起的。在軟件園區內,集中提供理想的軟件研發基地、良好的成果孵化環境、相當規模的軟件流動市場、設施完善的人才培訓場所、便利的交通與生活設施、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等,因而能夠充分發揮軟件園區的群體優勢和規模效應。在美國硅谷軟件園區中,軟件企業的成功率達到高達百分之六七十,印度這幾年來國內的軟件業快速發展的原因當歸功于印度政府實施的印度軟件技術園區計劃,印度軟件技術園區計劃通過集中投資、集中建設、集約化管理,在軟件園區建立一套完整的軟件開發建設和測評體系,并通過向軟件園區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外國投資和融資,促進國內軟件的出口和業務穩定增長。
3、調整優化人才結構,注重軟件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
首先,進一步健全軟件人才培訓體系,強調對實用型軟件人才的培養。在穩步擴大正規高等院校軟件及相關專業教育的同時,也應加快發展示范性軟件學院及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同時還應鼓勵有實力的軟件企業設立自己的人才培訓機構,或與高校及其他社會培訓機構聯合開展人才培訓項目。其次,重點培養國際化、高層次、復合型的軟件人才。加強項目經理和程序員的外語能力的培訓;培養熟悉ISO和CMM標準的具有專業知識的國際標準化人才;注重對軟件人才語言溝通表達能力、工程經濟分析能力及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同時還應加強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最后,積極引進國外優秀軟件人才,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發展。通過創造有利于軟件人才發展的寬松環境,吸引海外優秀的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師和軟件工程師等高素質人才到我國工作;同時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制定激發人才創造才能的獎勵及分配機制,吸引海外留學青年回國就業:提供各種優惠條件,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業。
4、鼓勵創新,協同式發展
1臍橙產業發展現狀
楓林鎮地處永嘉縣北部山區,自然環境優美,大氣、水源、土壤完全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發展標準。全鎮有山場867hm2,其中坡度小于25°的低矮山地近600hm2。土質以壤土為主,土質疏松、肥沃。作為傳統的臍橙種植區域,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種植技術。為了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臍橙種植優勢,楓林鎮黨委、政府把以臍橙為主的果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有了初步規模,2008年全鎮臍橙種植面積1218hm2,占全縣種植面積的20%,產量達5011t,楓林鎮已成為永嘉縣最大的優質臍橙生產基地。
2臍橙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品種單一,供應期短
目前楓林臍橙主要品種是清家、華臍、白柳,其中華臍占主導地位。這些臍橙基本上是中熟品種,供應期2~3個月,上市時間集中,不利于產品效益的提高。
2.2采后商品化處理率低
楓林臍橙采后絕大多數是經過人工粗略地分級、挑選,采用普通紙箱或是薄膜、網袋等粗包裝,基本上以初級產品進入市場,深加工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2.3品牌“諸侯混戰”,宣傳力度不夠
在品牌方面,各鄉鎮紛紛打造自己的品牌,牌子多而雜。楓林鎮自2002年就提出了用5年的時間將臍橙統一到“楓林臍橙”品牌上來,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品牌多而亂,阻礙了楓林臍橙知名度的擴大。
2.4技術支持缺乏生力軍
目前大部分農戶的技術支持是依靠技術員、不系統的宣傳資料和針對性不太強的培訓,出現問題不能夠及時找到解決辦法。
2.5無公害高效栽培推廣成效不大
鄰縣發達鄉鎮已普遍采用無病毒苗木進行臍橙生產,而目前楓林鎮臍橙無病毒良種苗木生產能力幾乎為零。苗木繁育體系的各個環節沒有形成有機整體,亂調亂運苗木現象比較普遍,一些地方甚至把帶有檢疫性病害(潰瘍病、黃龍?。┑拿缒疽氘a區,嚴重制約了臍橙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2.6資金短缺,發展緩慢
目前,國家雖然出臺了農業小額貸款政策,但在臍橙種植初期,投資相對較大又沒有收入,況且近幾年化肥、農藥價格迅速上揚,這無疑增加了果農的生產成本。因此,導致一些果農只栽不管、任其生長。
3臍橙產業發展對策
3.1優化品種結構
針對楓林臍橙品種單一、供應期短的特點,鎮政府嚴格按照縣里提出的“三帶兩極一目標”發展戰略和農村現代化建設要求,以“農業富鎮”的鎮域經濟發展思路,通過充分調查、認真研究,對臍橙進行合理規劃,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優勢品種,實現優勢品種區域化。
3.2加強臍橙采后處理技術
結合當地實際,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臍橙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臍橙氣調貯藏技術,改進橙汁、醬等加工工藝,完善臍橙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規范和臍橙加工品標準體系。實現果實分級、包裝、運輸、貯存以及果品加工一體化,通過產后處理提高果品的商品性。
3.3抓品牌建設
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制定名牌產品培育發展計劃,引導果農樹立質量和品牌意識,強化臍橙采后的商品化處理,全力打造楓林無公害臍橙觀光園。同時,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努力提高楓林臍橙的知名度,并以此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3.4加大財政投資力度
以“十一五”規劃中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為方向,按照“統一規劃、規模發展、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使用”的原則,集中縣、鎮內外財政力量,整治和加強果園基礎設施,營造有效保持水土的綠化屏障,增強抗御旱、澇、風、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形成區域自然環境保障體系。
3.5加強臍橙栽培、綠色臍橙技術研究
與相關高校、科研單位合作,進行臍橙育種育苗、需水需肥規律等基礎研究和測土配方施肥、控制枝量、疏花疏果、防曬措施、分期采收、病蟲草害綜合治理等栽培技術的研究。探索并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臍橙質量標準,實現果品生產技術規范化,對果品質量進行全程控制。進行綠色A級、AA級臍橙生產關鍵技術和臍橙農藥殘留、有害元素含量快速檢測技術及無損檢測技術研究,結合當地實際,為綠色臍橙生產構建涵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技術體系。
3.6探索有效的臍橙營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