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0: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益勞動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勞動;勞動教育;“四育”;“教育化”改造;個性全面和諧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1918年-1970年),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被贊譽為“教育思想泰斗”,他一生著有41部多著作600多篇論文,他的著作波稱為“教育百科全書”他在巴甫雷什中學工作32年,在他領導下該中學成為世界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他作為蘇聯教育的集大成者,對于教育工作擁有著豐富的經驗,其“公民教育”、“勞動教育”和“個性全面發展”等教育思想早已享譽世界。自上世紀80年代其著作相繼傳入中國,我國教育界“蘇霍姆林斯基熱”歷久不衰。毋庸置疑,我國建國以來教育就受到蘇聯深刻影響,蘇聯雖已解體,但作為曾經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的蘇聯教育仍然擁有永恒的價值。當前我國中小學新課程改革已歷時十年之久,針對中小學中勞動教育長期被歪曲或著忽視,從而限制了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等問題,我們要認真研究蘇氏的勞動教育觀,“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可為新課改中解決勞動教育的有關問題尋求理論基礎。
一、勞動與勞動教育
西方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思想很早就有,16世紀,莫爾就幻想人們從小學習農業,部分時間在學校接受理論,另外時間在田里實習;17世紀,約翰·貝勒斯主張從小教育兒童學習農業和手工業,憑自己雙手謀生;18世紀的盧梭主張兒童必須學會一種職業,“像農民那樣勞動,像哲學家那樣思考”,他特別推崇手工業尤其是木工;18至19世紀,裴斯泰洛奇主張學習知識和手工勞動放在一個統一的過程中結合起來;19世紀的歐文認為人類在勞動中實現體力與腦力相結合是“自然的價值標準”,把勞動教育與建立新社會的任務緊密地聯系起來。但這些勞動教育思想還多是停留在理論構想上,缺乏實踐經驗,往往從抽象的人性出發。
自19世紀誕生以來,勞動教育思想又有新的發展。馬克思指出“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寧進一步指出“沒有年輕一代的教育和生產勞動的結合,未來社會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無論是脫離生產勞動的教學和教育,或是沒有同時進行教學和教育的生產勞動,都不能達到現代技禾水平和科學知識現狀所要求的高度”。蘇維埃政權成立后,克魯普斯卡婭等人將勞動教育這一原則貫徹到對舊教育的改造中去,馬卡連柯在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公社中,也將勞動教育作為改造流浪兒童的重要手段。勞動教育并非獨創,但將勞動教育提升到促進人的個性全面發展、建立新社會的根本途徑的思想高度,社會主義國家也將其作為教育的根本性原則。
蘇霍姆林斯基繼承和發展了關于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思想,他認為“勞動教育——這是一個含義特別豐盛的、多方面的概念”,“勞動教育并不是要學生從事大量的體力勞動。因為離開智育、德育,離開創造、興趣和需求,勞動便成為學生的負擔和累贅”,“勞動和勞動教育,是不能與學習、與道德的培養和發展相提并論的。勞動,這是滲透一切、貫通一切的東西”。勞動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勞動與教育的內在統一,是以勞動貫穿全部教育的過程,也是溝通勞動與教育的中介。他所指的勞動教育中的勞動是個廣義概念,它不再指一般勞動,而是被“教育化”改造后的勞動,勞動已成為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和方法,其既有學習、自我服務、日常生活中的勞動,也有美化校園、物質生產等活動,他將勞動教育的活動進行分類:
(一)按社會意義
一些勞動的社會目的性表現得很明顯,如直接參加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另一些則不宜使孩子理解,比如自我服務,兩者都是社會必要的勞動,但前者對于增加社會福利和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具有更重大的意義。
(二)按教學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關系
一些勞動的首要目的是掌握知識和技能,另一些勞動則是純粹的教育目的——形成道德概念、信念和習慣,豐富道德經驗。此外,除去與教學直接相關的勞動外,還有一些主要目的是培養人的道德品質,讓學生享受勞動快樂、體驗公民自豪感的勞動。
(三)按智力和體力的相互關系
一種是腦力勞動,一種是體力勞動,再者是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勞動。我們決不允許有沒有腦力的純粹體力勞動,體力勞動決不能作為最終目的,而只能是實現創造性意圖的一種手段。
(四)按勞動活動的成果
一種情況是勞動能創造出物質成果,或者為創造物質成果做準備,另一種情況是勞動成果僅有精神財富而無物質財富,前者的勞動成果可以在人們之間分配,后者的勞動成果不是消費品,但對于社會也有價值。
(五)按報酬
勞動可以分成無報酬勞動和有報酬勞動,這兩者的比列分配是以社會實際發展情況為指導方針的。學生從社會無償獲得的福利越多,他們應為社會提供無償勞動也要越多,同時付給個人報酬和工資的有償勞動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讓學生作為家用補貼,養成對家庭的責任感。
此外,按照勞動在實現德、智、體、美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還可按勞動工具的性質分成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等。
二、勞動教育是促進人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
他認為:“脫離勞動,沒有勞動,就沒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對年青一代進行勞動教育是學校的重要任務”,“勞動教育是對年輕一代參加社會生產的實際訓練,同時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實現人的個性和諧全面發展,其中全面指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展,不出現欠缺;個性指德智體美等素質在個體身上的特殊結合,是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和諧則是把人的兩種職能配合起來并得到平衡,一種職能是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另一種是人的內在本質如世界觀、信念、意志力等在積極的勞動和創造中,以及在集體成員的相互關系中的表現和顯示。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獲得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應該表現為四個層次,示圖如下:
(一)勞育內在地包含有德、智、體、美育,并分別對其深度和廣度進行發展
1、勞動教育與德育。勞動教育中的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珍惜勞動成果,熱愛人民的情感,反對奢侈浪費等意識,這些也是德育的目標,但勞動教育不僅強化了這些道德認識能力,而且實現了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為和習慣的轉化,使德育成果得以鞏固和升華。
2、勞動教育與智育。“兒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頭上”,勞動向兒童揭示了客觀世界的事實、現象、因果關系、規律等情形,激發兒童的大腦和學習興趣,這些都促進了智育發展,但勞動教育還實現了知識與生活聯系,手腦結合,認識向實踐的轉化,使智育成果得以創造性運用。
3、勞動教育與體育。勞動教育在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和技能,磨練意志力,培養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愉悅身心方面所起的作用同體育一樣。但勞動教育比體育更有優越之處,如栽培花草樹木、嫁接、剪枝等不僅需要體力,更多的是細微的操作,這些勞動可顯示出體力與技能、技巧的多樣多種的結合,還促進機體的所有功能,增強神經系統的發育,此外戶外勞動對于那些神經過度興奮的孩子具有良好的影響。
4、勞動教育與美育。與一般美育中那種靜止的、消極的、消費性的審美不同,勞動創造了美,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勞動創造的美不僅指其物質成果具有審美價值,而且指在勞動過程中伴隨著精神美,在創造中顯示出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在克服困難后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在集體成員相互協調工作中表現出秩序和和諧,勞動還塑造了人的完美外型。
(二)勞育是實現德、智、體、美育整合的平臺,克服其各自內在的片面性
德、智、體和美育是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其中德、智、美育是受教育者心理發展的層次,體育則是生理層次;“四育”培養重點也有所不同,德育偏重道德培養,智育重智力,體育重體質,美育重審美,各自都有片面性。勞動教育就成為聯系“四育”的紐帶,在勞動教育中使手腦并用,腦力和體力相結合,身心和諧發展,實現德、智、體、美育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并成為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使得學生素質得到全方位培養。
(三)勞育挖掘出學生自身的天賦和才能,實現個性的發揮、顯露和發展
勞動教育是學生個性自由發展的重要途徑,學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勞動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使每個學生都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興趣,都有一些情有獨鐘的勞動活動,在勞動中展示和發現個性?!拔覀兊膭趧咏逃睦硐胧牵姑恳粋€人早在少年時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這樣一種勞動,在這種勞動中能夠最充分、最鮮明地展示他的天賦才能,并給他帶來精神創造性的幸?!薄?/p>
(四)勞育是溝通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的橋梁,克服教育因脫離生產而限制人的發展
他痛斥傳統學校教育脫離生產勞動,學校是為培養統治者服務,極力灌輸鄙視體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思想,這一方面使勞動成為單調而繁重的體力活,“勞動也使人受到奴役,勞動分工剝削了人的自由”,勞動者淪為愚昧無知的會說話的牲畜;另一方面,知識喪失了實踐的源泉,“變為奴役和壓迫人的工具”,教育“窒息、摧殘和扼殺創造性的稟賦和才能”,這種腦力與體力相分離教育不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勞動教育就是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活動相聯系的重要途徑,使得知識聯系實踐,學校聯系社會,學生得以將自身的個性、才能等“內在本質”在創造性勞動中展現出來,在勞動成果凝結出人的主體本質,這也是最高層次的人的個性全面發展。
三、勞動教育的原則
(一)全面性發展原則
首先,勞動教育與德、智、美、體育結合,“沒有單獨的‘智育’,也沒有單獨的‘德育’,也沒有單獨的‘勞動教育’”,“要實現全面發展,就要使這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互相交織,使這幾方面的教育呈現為一個統一的完整過程”;其次,勞動同多方面的精神活動結合,不能僅有勞動,只有當孩子同時享受到其他的快樂,接觸文化珍品和精神財富時,勞動的快樂才能展現出來;最后,腦力和體力結合,手腦并用,使勞動具有創造性,在勞動中掌握技能,進行試驗研究和運用科學資料,激發學生興趣。
(二)個性化發展原則
勞動教育中個性的發揮、顯露和發展,勞動不僅是為獲得物質資料,更在于精神創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資的發揮,使每個人早在少年時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領悟到勞動能使他的自然天賦更全面、更明顯地發揮出來,勞動會帶給他精神創造的幸福。
(三)崇高道德性及公益目的性原則
要用為社會帶來利益的愿望激勵孩子,不宜過早地讓他們參與有報酬的勞動,而是首先去做創造全民財富的事,讓他們經歷大量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而無報酬勞動的精神體驗,學生集體勞動報酬都按本集體意愿,用于滿足集體成員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培養學生對社會的義務感和榮譽感。同時,還應在勞動的物質成果中體現他的智慧、技藝和敬業樂群,讓他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四)量力性原則
勞動中產生正常的疲勞是允許的,但不許導致體力和精神系統的過度疲勞。兒童勞動適度不光決定于負擔量要符合孩子的體力,而且還決定于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恰當交替,以及勞動活動種類的多樣化。同時,孩子們的勞動不是進行一些零散的操作,而是基于一種有趣的計劃進行,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此外,還要遵循以下原則:1)勞動活動內容、技能和技巧的銜接;2)盡早參加生產勞動;3)生產勞動的普遍性;4)兒童勞動中要帶有成年人生產勞動的特征;5)勞動的經常性的和連續性;6)勞動的多樣性等。
四、勞動教育的實施
(一)首先,勞動教育實施需要準備好如下條件:
1、一定的物質基礎。建立物質基礎,才能保證孩子們早日投入勞動,勞動活動的多樣性以及勞動與工農業生產相聯系。
2、師資條件。教師的素質應該包括:首先熱愛孩子,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愿意參與到學生們的勞動活動中去;其次,要有一定的勞動的素養,擁有豐富的勞動經驗和知識,精通某些勞動技能,能夠擔當學生勞動活動的指導者;再次,掌握勞動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是以教師的身份,而是以本門業務內行的資格參加的”。
3、勞動教育大綱。勞動教育有兩套教學大綱,一是必修課程,即低年級班有手工勞動;五至七年級在教學實驗園地和車間里勞動;八至十年級進行與工農業生產基本知識的學習相結合的勞動,這些課程是根據學生年齡發展階段特點設計的,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二是非必修課程,是學生自愿選擇適合自己天賦、興趣、傾向的勞動,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每個工種在自愿選擇的基礎上,按年齡或興趣組成小組,主管人一般都由最有才華的高年級學生擔任,另由教師負責個別小組的指導工作。
4、勞動制度。勞動制度是可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條件的各類不同勞動活動在教育上合理的秩序,它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和交替;由學生根據自己選擇最適合個人天資和興趣的那些勞動項目;擁有空余時間等。
(二)其次,勞動教育實施有以下方法
1、樹立榜樣。孩子具有模仿所喜愛的一切的天性,因而在勞動教育中要經常樹立頗具吸引力的勞動榜樣。首先,教師的勞動榜樣,這不僅指教師親手做事,而且指教師整個精神生活的構成狀態,也指其精神從與孩子們相處中所受到的鼓舞程度,同時,教師的勞動素養與本學科緊密聯系的那一面以及教師見識的廣度和知識的深度及多面性也極具教育作用;其次,高年級以及已畢業的同學愛勞動的榜樣,以高年級同學的嫻熟技藝和精巧勞動激勵低年級同學,讓高年級生的勞動和精神生活成為低年級同學的理想和向往目標,這些學生榜樣就是學生集體中自我教育的源泉。
2、復習。復習的性質取決于勞動的目的,它具有教學和教育兩方面的因素。從教學因素講,通過勞過程或操作方式的多次重復可以練出扎實的技能和技巧;從教育因素講,當學生把獲得的技能和技巧成功地應用到公益性的創造活動中時會提高自身的道德尊嚴和自豪感,“復習的教育意義在于培養習慣去完成同一種勞動的作業或過程,以達到勞動的社會目的、創造目的和審美目的”。
3、競賽。對同一種勞動表現有良好才能的學生在完成勞動任務時可以比賽誰做得更好,比賽內容包括勞動的創造性、勞動技藝和勞動在美學上的完善。每次勞動結束后舉行勞動成果全校性展覽,選出最好的那件,而這也作為下次競賽超越的樣板,這種方法給學生開辟了取得相當大成就、爭取冠軍并在最符合他個人素質、能力和干的那個創造性勞動領域里成為優勝者的前景。
4、培養勞動興趣。學生的勞動興趣是激發學生參加勞動教育的內在動力,勞動的吸引力來源于各種各樣的動機,如追求因實現自己的意圖而帶來的滿足,意識到對集體的勞動義務和感覺到完成必要的勞動的責任,期望得到明顯的物質成果,希望把某種新東西帶人勞動過程等等,“我們在教育的實際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強化所有這些動機,同時力爭使意圖成為其中最有力的動機”。
此外,還有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育相結合,勞動中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勞動與多方面的精神活動相結合,從取得小成績開始,形成學?!彝ソ逃w系等方法。
五、對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啟示
(一)一般勞動并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勞動教育中的勞動活動是對一般勞動的“教育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動對象、組織形式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勞動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即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其勞動的對象一般不是原始的自然,而主要是被人改造后的自然,是學生在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和幫助下進行的,勞動的產品中雖然也會伴隨有物質產品,但更關鍵的是精神產品,即對學生的精神改造和天賦的發揮,這些變化的實質是對一般勞動的再改造,集中、發揚和利用它本質的積極的方面,即自覺自由的創造這一方面,揚棄它非本質的消極的方面,使它脫開那種為生活所迫、強制和奴役人的外觀。因此,我們不能認為凡是有參加勞動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須對學生參加的勞動活動進行“教育化”改造,使得學生參加勞動不再是純粹的勞動,而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和手段。
(二)勞動教育不是一般指的只是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勞動與教育的內在統一,是以勞動貫穿全部教育的過程,“勞動以外的教育和沒有勞動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它與德、智、體和美育的關系不是并列,而是內在地含有“四育”,也是實現“四育”的基礎。我國教育界長期誤以為勞動教育是教育的五個組成部分之一,事實上德、智、體、美和勞動教育是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對前“四育”而言,勞動教育是另一個類型也是最高層次的教育,因此在當前“應試教育”環境下,忽視勞動教育,甚至將勞動與教育對立起來,認為參加勞動是浪費時間,耽誤學習的看法是極為錯誤的。
其實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經為我們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連續發表了《學做一個人》(1925年)、《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學做合一》(1927年)、《在勞力上勞心》(1927年)、《手腦相長歌》(1931年)等文章。在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確指出:舊的教育與社會、實踐人為地割裂開來,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使讀書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腦不用手的半殘廢;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對這種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強烈地反對,并號召要革書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實踐是理論的源泉,理論是實踐的總結與指導。他的口號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嘆的是,時隔這么多年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鏡頭一:十來個高中生打掃幾個平米的包干區,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鬧,幾分鐘的事,半個小時還完不成。鏡頭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時,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裝的大部分是臟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襪子。鏡頭三:走進一間學生宿舍,一股臭氣撲鼻而來,被子不疊、衣服亂放……這些現象應該不是個例,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必須引起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陶行知先生所闡述的豐富、精湛而又實際的勞動教育思想,對我們當前的高中生勞動教育有很大的啟示。
一、加強勞動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勞動需要心理,增強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他認為:“勞動教育的目的,在謀手腦相長,以增強自立之能力,獲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勞動者之甘苦?!蓖瑫r,他力主手腦并用,在勞力上勞心。1931年,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毕壬倪@些有關勞動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的闡述,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對當時青少年的勞動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們當前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F在的高中生對待勞動教育問題普遍存在著茫然感和不知覺性,存在著怕苦、怕累、輕視厭惡勞動的思想情感。雖說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勞動教育的目的認識不清。因此,我們必須在這個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就勞動教育的目的、意義進行討論,把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專題,以主題班會、團隊活動等形式來進行教育,激發學生勞動的需要心理,以達到自覺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體的勞動之中,以勞促教
毋庸諱言,當今高中生勞動教育的一個嚴重弊端,就是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做”,這與陶先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其特別強調學生要在“做中學、做中教”,而關鍵是“做”。陶行知先生認為“過勞動的生活便是受勞動的教育”。他所辦的學校,學生入學后,都必須參加生產勞動。如曉莊師范學生上午大部分時間是學習、閱讀,下午主要是從事具體的勞動。包括建校勞動、美化學校環境、從事工農業生產勞動、學生自我服務勞動等。這給我們現在的勞動教育一個很大的啟發,那就是——勞動教育必須在勞動中進行。任何脫離具體勞動的勞動教育都是紙上談兵,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當然,時代不同了,在勞動的內容上應有所區別。我們現在主要是要求學生進行一些自我服務的勞動和學校公益勞動。比方說,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一般性的勞動技能的訓練、交流和競賽,如疊衣服、釘紐扣、整理內宿、植樹、公共衛生的打掃等。
三、教師身體力行,以“行”取勝
1.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宣傳欄、校園圍墻、黑板報,宣傳展示學生守則和核心價值觀、關愛未成年人等公益廣告,做到校園內顯著位置和每個教室都要展示核心價值觀12個主題詞。二是深入開展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教育,建立開學和畢業典禮、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團入隊儀式等禮儀制度,推動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緊密結合。三是組織開展“我的中國夢”書信、繪畫、征文等主題教育活動。
2.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是繼續組織開展以“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為主題的中華經典系列教育活動;二是組織開展好“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愛國主義讀書活動;三是在重要節慶日和紀念日期間,結合實際開展好“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四是積極參與地方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力爭形成富有特色、“一校一品”的傳統文化教育格局。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3.大力推進校園法治教育。一是認真落實“法治教育進課堂”試點工作;二是積極開展“江淮普法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宣傳周”(《省教育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規定,2012年起,每年新學年開學后第一周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宣傳周活動)、“國家憲法日暨12·4法制宣傳日”等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三是推進第三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努力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長效機制。
4.繼續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加強環保教育,結合“綠色學?!眲摻ǎ钊腴_展大氣污染防治、節水、節電、節糧等活動,持續開展“光盤行動”,大力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扎實推進誠信教育。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會、故事會、作文競賽、校內櫥窗畫報、黑板報、廣播、校園網專欄等形式教育活動,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培養誠實守信良好習慣。
6.不斷加強實踐教育。一是統籌做好中小學生國防教育、軍事訓練、科普調查、職業體驗、研學旅行等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二是認真落實好初二學生社會實踐;三是加強鄉村少年宮建設,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開展好學生活動;四是加強勞動教育,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等,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等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促進青少年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
7.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完善師生志愿服務體系,組織師生利用節假日、紀念日及課余時間,走進學校周邊社區(村)和群眾,開展扶貧濟困、關愛留守兒童、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常態化。
8.著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調研,充分發揮縣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和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功能;組織好心理健康教師培訓;開展好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活動等。
9.努力改進中小學德育方式。一是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弘揚良好校訓校風,普遍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創建。二是搭建平臺,鼓勵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生社團活動,為有共同愛好和興趣的同學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才能的機會,讓學生都能選擇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把興趣愛好培養成特長,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培養學生勞動意識,鍛煉學生勞動能力。本學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開展了勞動教學工作:
一、學習《大綱》,提高認識
秋季開學初,我們組織學習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洞缶V》指出:勞動 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主要內容之一,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日制小 學開設勞動課,是向小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技能,在德 、智、體諸方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學習,找出差距,老師們認識到:不認真地進行勞動 課教學,學生就無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也就沒有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更沒有熱 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組織
我們成立了勞動教研組。聘請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為組長,兩位青年骨干教師為副組長,教研組成員有各班班主任和勞動科任教師。教研組在開學初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教研計劃,和語、數主要學科一樣 ,同等對待,督促教師制定并落實教學計劃,使之做到目的明確、重難點突出,進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計劃中 規定,其中要檢查勞動備課和作業;每個科任教師必須執教一堂觀摩課,從中評選出優質課,期未進行考試、 考核和總結。
三、落實常規
抓好勞動課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我們把住備、教、輔、改、考五個教學環節,使勞動課教學同其 它學科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
教研組嚴格督促科任教師先備課后上課,不備課不得進教室。按照教研計劃,本學期我們組織了各年級7人次勞動觀摩課,老師們普遍重視了勞動課的實踐性,如廢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紙模型、烹飪,師生共同操作,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調動了積極因素,深化了教學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四、走出教室
除開課堂教學外,我們還重視對學生進行公益勞動教育。學校與社區、敬老院保持聯系,定期上門服務,受到好評。
近幾年來,由于我們加強了勞動課的教學管理,重視實踐,使學生既學會了一些勞動的基本知識,掌握了 勞動的基本技能,培養了正確的勞動觀,又美化了校園,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
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接手擔任四年級的勞技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要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勞技教學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本學年勞技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勞技學科在學校教學中次科,因此學生的基礎也比較薄弱,普遍不感興趣。為了糾正這一觀點,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認識,我先從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入手,通過對身邊環境的感觸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現狀,以及一些學生的知識缺陷所在,逐漸摸清了每個學生的基本特點。接著,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營造一個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從思想上逐步扭轉對勞技的枯燥印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我利用各種機會,經常給不同層次學生以成就感,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2、認真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不敢以多年教學的豐富經驗自居。積極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不懈地進自我充電,以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課堂上,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實際,
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與同事們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從中,更是感受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我們要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實踐。
二、取得成績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不以師長自居,盡量與學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誼,努力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學生多談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各種困惑。同時,面對個別調皮的學生,也實行嚴格要求、正確導向的辦法,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面對各層次的學生,既要關愛大部分學生,又要面對個別不守紀律的搗蛋分子實行嚴格要求。
上述兩例雖說是個案,但其中的道理卻為大家共識:中學生適當做些家務是有利于學習和成長的。而如今,中學生能主動為家里煮飯炒菜、打掃衛生的怕是很少了,更不必說到田間地頭或是工廠車間參加生產勞動了。據說,省內某知名中學為培養學生生存能力,開設了“煎雞蛋”的校本課程。起初,有人大不以為然,覺得太“小兒科”了,讓人想不到的是,多數學生竟然不知如何“打雞蛋”(即在瞬間將雞蛋“磕”破放入碗里或鍋中),更不用說把雞蛋煎得形、色、香、味俱全了。
首先,勞動教育的缺失,已嚴重影響到中小學生生存能力的培養,直接表現為不會勞動。筆者在學校,就見過不少同學掃地時,把樹葉等掃進下水道或草坪上,全然想不到雨天將發生堵塞淹水;也有學生掃地不會彎腰,直著身子,掃帚作輕點地面狀或“朝天掃”狀。一次校內大掃除時,筆者搬開一個柵欄式窖井蓋,從管道里清理出的樹葉、食品外包裝數量令人咋舌。
其次,勞動教育缺失,極易導致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之陋習,難以養成吃苦耐勞之品質。在一些學校,教室、走廊的地面剛剛拖過,不久就冒出口香糖的“渣”或是紙屑;即使食堂楹柱、窗口等處不乏節儉方面的箴言古訓,但浪費食物現象仍是屢屢發生;即使感恩大會上談及父母辛勞,一些學生那時感動得淚流滿面,但僅僅是在會場上,感動過后,他們在吃喝穿戴方面仍會暗中攀比。為什么學生“知行不一”?究其原因,一是“事非經歷不知難”,沒有實踐體驗,難以觸動靈魂;二是缺乏養成的過程。“新教育實驗”的發起人朱永新教授說,“只有當一個人從童年起就養成厭惡骯臟邋遢的自然習慣時,只有當這種習慣變為看待周圍環境的、帶有情感的審美觀時,才有可能產生對待自我服務的自覺態度?!倍鴷r下有的學校竟然將打掃衛生等體力勞動作為懲罰學生違紀的手段,甚至有家長認為勞動是浪費寶貴的時間,這都不利于學生美好道德情感健康人格的養成。
再者,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缺失也已影響到他們自身的體質健康。知識經濟的時代,體力與生產勞動相當程度的剝離,腦力勞動高度發達的同時,我們卻面臨體質弱化、肌體用進廢退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健康體質的重要意義,但是,僅靠學校每周有限的幾節體育、健康課,又如何確保增強他們的體質!而沒有健康的體質,又如何保證學習深造的可持續性和將來擔當家庭、家國的重任。沒有健康的體質,“就是冒險把大廈建筑在松軟的廢墟上”(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筆者與同事憶起中學時代,每天上學要往返步行二十幾里,倒也感謝在艱苦的日子里鍛煉了體質,增強了毅力。當今天不少中學生上學有專車接送,電瓶車已成為高中學生普遍的交通工具時,我們不得不擔憂:未來體育競技場上或者一旦走向戰場,他們能縱橫馳騁嗎? 2013年某市對19所省重點高中高三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了抽測,學生的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都讓人擔憂。2014年,某市體育中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由往年的人工考核改為機器測試,增加了測試的科學性和公平性,一個發人深思的現象是,滿分率明顯低于往年人工的測試。這里且不說學生體質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筆者只想強調,單靠開足開齊體育健康課程來增加學生體質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我們都知道一個基本道理,輕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去珍惜;輕易得來的時間,也很容易被浪費掉。以當下重點中、小學為例,這些學校的周圍,有多少陪讀的家長?據說,在鄰近某省一所近萬人的中學,周邊是大量租房的其他市區家長。以筆者所了解的某縣為例,稍有點能耐的家長,都不想把孩子留在本鎮小學、中學讀書了,從小學甚至幼兒園起,就把他們送到了縣城的小學(當然,為孩子尋求優質教育資源的苦心是可以理解的),家長們租房或買房,在此陪讀。每天早晨,絡繹不絕去菜市場的“購菜大軍”,竟也成了這座小城的一道“風景”!陪讀的親人,多為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不一,但他們都無一例外做起了全職保姆,因為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終點比起點更重要”。不少學生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式的生活。按說,在這種呵護下,時間被節約出來了,學生也就有了“大把”的時間,他們是時間的富翁了。但看看那些稱得上認真學習的學生,卻還是抱怨時間不夠用,除了有時作業較多的因素外,主要是他(她)們不會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時間,很多時間被“碎片化”了??纯此ㄋ﹤兩钪叙B成的那些“磨蹭”習慣,洗個澡,梳個頭,吃個水果,找個鑰匙,竟也要花掉一兩個小時;再看他們自習課的自主學習狀態,也很難入學即專,喝口水、找本書、再聊上幾句,45分鐘就這樣不知不覺溜走了。難怪學生們常說“時間都去哪了”。
有鑒于此,筆者認為,當下,學校、家庭、社會應聯合起來,重視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學校方面,將勞動課(含勞技課)列入教學計劃并真正組織實施,將學生的勞動態度、技能表現與他們每學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學??梢蚤_辟“開心農場”,組織學生定期勞動,或者將班務,公共區域、專用教室的衛生,綠化地帶的維護保養進行班級承包,或者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農村勞動體驗等,甚至,創設勞動課程基地,開設各類勞動課程,將“勞動”作為學校內涵發展的特色之一。據說,美國知名學院――深泉學院的校訓為:勞動,學術,自治。學生都必須擔任一項職務,包括每天清早四點鐘起床去牛棚擠奶、為牲畜喂食添加飼料、駕駛拖拉機播種、搬運木材、挖掘水渠、放牧牛羊、宰殺牲畜、食堂做飯等等。這種做法,我們亦可借鑒。2014年起,我國將有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轉向職業教育,增加應用型人才的招生比例,可以說這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方針的落實與深化。
家庭中,家長應言傳身教,從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開始,幫助孩子制作一個日常工作表,列出應完成的家務,及時鼓勵孩子勞動中的良好表現。朱永新教授說,“勞動教育不僅是造就未來好公民的教育,而且是提高公民將來生活水平及保障其幸福的教育”。對于每一位深愛自己孩子或學生的父母與老師來說,應該學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和學生承擔必要的勞作。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剝奪了孩子和學生的勞動權利就等于使他們喪失了成長的機會。社區里,可以通過招募“志愿者”等形式,鼓勵學生假日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在此,筆者呼吁,勞動教育,應成為中小學新課程實施的重要內容;熱愛勞動,應成為大中小學生良好習慣。不然,學生埋頭于紙堆,天天勞動(腦力勞動),某天卻怯怯地問一句“勞動去哪兒了”,老師、家長怕是難以回答的。
一、鑒定站的性質與管理體制
(1)鑒定站是由政府批準成立的考核鑒定機構,在政府授權和監督下對需要鑒定的勞動者進行考核鑒定。
(2)鑒定站是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準政府機構",它既是收費性的,又是非盈利性的社會公益型中介組織,其性質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根據鑒定站工作需要,定編3~5人。
(3)鑒定站必須接受其管理部門(一般為其上級勞動部門)、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及勞動部的領導和監督,業務上接受水利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的指導。
(4)為保證發證部門(水利部委托的勞動部門)對鑒定站鑒定工作的有效監督,鑒定站與發證部門應嚴格分開,發證部門的同志不能兼任鑒定站站長或在鑒定站作兼職管理人員。
(5)為保證鑒定質量,實行鑒定與培訓分開的體制。教育培訓部門負責培訓,鑒定站負責鑒定,鑒定站與培訓部門應分設,其中一個部門的人員也不應在另一個部門兼職。
(6)鑒定站站長的聘任與解聘,須由上級勞動部門提出意見,經水利部同意,勞動部批準。
(7)鑒定站實行站長負責制。
二、鑒定站的權利與義務
(1)鑒定站享有獨立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的權利,有權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更改鑒定結果的非正常要求。
(2)鑒定站根據鑒定工作需要聘任考評員,在鑒定工種范圍內每個工種至少聘任3名考評員,并組成考評鑒定小組,對不適合考評工作的考評員,鑒定站有權解聘。
(3)鑒定站應受理一切符合申報條件、規定手續人員的職業技能鑒定,并對申報人出具的證明、材料進行嚴格審查。
(4)鑒定站應督促培訓部門使用統一的部頒水利行業工人考核培訓教材,鑒定站組織考核時應從國家規定的試題庫中提取試題,不得自行編制試題。
(5)鑒定站須每年對鑒定工種范圍內的每一種的不同等級組織一次鑒定,且在鑒定前一個月在鑒定地域內通過各種媒介發出公告,公布鑒定工種、等級、日期、報名條件、收費標準等事項,并接受申報者對有關問題的咨詢。
(6)鑒定站應建立完整的鑒定技術檔案,并將主要內容輸入計算機,以滿足統計、查詢的需要。
(7)鑒定站應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重視鑒定場所的建設及儀器設備的添置,努力提高鑒定質量與鑒定能力。
(8)鑒定站每年須向其管理部門、水利部人事勞動教育司、水利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報告年度工作情況和下年度的考核鑒定計劃。
三、鑒定站的紀律與獎懲
(1)鑒定站應嚴格執行考評員對其親屬的職業技能鑒定回避制度。
(2)鑒定站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保密規定,防止試題泄密和評判泄密。
(3)對在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堅持原則,廉潔奉公,做出突出貢獻的鑒定站工作人員,水利部將給予獎勵。
(4)鑒定站的工作人員在鑒定工作中弄虛作假、的,由其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根據人事管理權限給予行政處分,并停止其在鑒定站的工作。
(5)鑒定站應該嚴格按照水利部的有關規定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如有濫發證、降低鑒定標準等現象,水利部將視其情節輕重給予通報,直至撤銷鑒定站。
四、鑒定站的收費與使用
(1)職業技能鑒定可收取鑒定費用,包括:組織職業技能鑒定場地、命題、考務、閱卷、考評、檢測及原材料、能源、設備消耗的費用。
(2)鑒定站鑒定收費標準按當地勞動、財政、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開支渠道按財政部、勞動部(92)財工字第68號文件規定執行。
【關鍵詞】 實踐活動 快樂學習 健康成長
當前,基礎教育進入了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內涵發展的新階段。但是,學校教育還存在著重書本知識傳授,忽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傾向。學校社會實踐活動還存在著課時、場地、師資、資源、經費、安全等諸多實際問題的困擾,迫切需要著眼于教育改革發展戰略目標,站在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時代高度,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以活動為載體努力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在社會實踐中相互滲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1.豐富學生活動內容
首先要落實學生活動內容,強調弘揚主旋律、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在深入社會、深入實際的過程中,加深對國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進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1 走向社會的四項實踐行動
1.1.1 走進基地。到社會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館、博物館、美術館、體育館、高等院校等進行參觀和考察,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結合鮮活的教育資源,學習知識,增長才干。
1.1.2 走進社區。到社區、街道、鄉鎮開展“唱讀講傳”社會宣傳,保潔護綠公益勞動、體育藝術展演、為孤殘老幼做好事等活動,培養學生熱心公益事業,關心弱勢群體,自覺服務社會的公民意識。
1.1.3 走進工廠、農村和軍營。到工廠和農村,觀察工農業生產過程,了解科學知識在工農業生產中的實際運用,感受工人農民的工作和生活,體會改革開放給工廠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特別是當前新農村建設呈現出新氣象,加深對知識改變命運的理解,增進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真摯感情。走進軍營,體驗軍營生活,培養吃苦耐勞的堅韌品質,增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責任感。
1.1.4 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接觸自然、親近自然、關心自然,認識自然,加深對人與自然不可分割關系的理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行為和習慣,自覺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1.2 學校組織的三類實踐活動
1.2.1 學校實踐活動。加強學校活動課程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本特色實踐活動。扎實推進每年一次的學?!八囆g月”活動;切實開展學校綜合實踐課程與研究性學習的小組實踐活動。開展崗位體驗、社會場景模擬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實踐體驗和實踐能力。
1.2.2 學生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結合“2+2”項目實驗計劃,廣泛開展人文、管理、科技、藝術、體育等學生社團或興趣小組活動。利用課余和周末時間發掘興趣潛能,培養個性特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1.2.3 專題教育實踐活動。結合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感恩教育、新生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
1.3 參與家庭兩項實踐活動
1.3.1 自我服務活動。不同年段,每學期至少學會一項基本生活技能、自我保護的生存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具備獨立生存、獨立生活、獨立處事的基本能力,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1.3.2 為家人服務活動。每學期至少學會一項為家人服務的技能,養成為家人服務的習慣。引導學生在家中幫助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學生主動承擔家庭責任,自覺分擔家務勞動的習慣,學會主動關心父母長輩,培養感恩父母的情懷。
2.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學校要針對不同對象,明確具體內容,保障活動時間和場所,堅持校內實踐活動資源與校外實踐活動資源相結合,堅持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活動相結合,堅持社會實踐活動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堅持學校安排組織、社會和家庭支持與參與相結合,增強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實效。
2.1 合理安排社會實踐活動時間。要利用課外活動課時,切實開展校內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學校藝術月時間開展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等各種課外活動。學校要主動加強社區聯系,努力開發校外教育資源,為充分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和周末時間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創造條件。
2.2 加強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學校要建立健全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音樂、美術、體育、衛生、綜合實踐(勞技)、科技等六大功能室建設,努力實現校內實踐活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和家庭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
2.3 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學校要制定學生活動計劃,擬定學生活動實施方案,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活動內容。如:自我服務、班級服務、校園勞動、家務勞動、社區服務、科技文體活動等,增強活動的針對性。
3.完善活動的機制
3.1 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學校要設立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可設在學校團委辦公室或少先隊大隊部,具體負責學生社會實踐的日常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支持體系,健全校內實踐活動和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的長效機制,努力使學生社會實踐成為教育常態。
3.2 健全經費和安全保障機制。學校要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經費列入教育經費預算予以保證。學校應在公用經費中專項安排學生社會實踐經費。同時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安全措施和預案,完善學生校外活動人身安全保險制度和相關配套制度。社會實踐基地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實保證活動場地、設施、器材的安全性,確保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3.3 建立健全宣傳引導機制。學校要廣泛宣傳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和政策要求,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引導家長、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爭取家長和社區對社會實踐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努力為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推進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4 建立健全督導評估和獎勵機制。學校要把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和成效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綜合考評體系之中。學校要將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納入教師績效考核之中;將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成績納入學生期末綜合素質評價之中。對實施素質教育成績突出的教師學校要予以表彰和獎勵。
“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 項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要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提高育人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靜下心來認真研究、不斷探索、不斷反思、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