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0: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民航 安全管理體系 體系選擇 建議
中圖分類號:V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230-01
民航安全是民航行業生命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維護民航乘客利益的核心。民航業在安全上沒有小問題,一旦發生問題,通常是大問題,其影響波及的面積不僅是國內,甚至也會波及到國際上,損失也往往是慘重的。因此,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是我國民航業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建設。如何通過持續的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配合事先的風險控制、事后的風險管理將風險降到最低,這已經成為決定我國民航業乃至世界民航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關鍵所在。
1 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
在討論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深層次問題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先闡釋和澄清一些相關概念,以便更好地認識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發展到今天的整體狀況。換句話說,理清這些相關概念,是建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性工作。
“民航安全管理體系”(safe management system ,簡稱為SMS)的本質是成立、建設一個系統的、全面的、完整的、清楚的安全風險管理以及安全基礎運行的系統,它是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1996年對其自身的安全管理體系從傳統向現代改革時提出的一個民航安全管理方面的模型,并得到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簡稱為ICAO)的大力倡導。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簡稱為ISO)頒布的ISO 9000質量標準體系則是一套由ISO和IAF在2008年8月20日聯合的適用于全球最廣范圍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它擁有一整套完備的有關質量的術語、體系規范、程序規范、技術規范,自成體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該套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可以全面地適用于安全管理的實踐操作層面。而在民航安全管理體系上ISO 9000質量標準體系大力推薦的是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簡稱為QMS)該安全管理體系中最主要的就是八項原則,即“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關系”。在這八項基本原則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以及“持續改進”這兩個根本原則。從以上八項基本原則可以看出,QMS體系主要將重心放在“人”上。
安全管理理論發展到現代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最有效的提高一個系統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的方式是在一個系統的安全思想的統籌下進行分析,即要保證系統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安全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將其潛在的危險降到最低,這才是建設我國民航業卓越的安全管理體系的根本所在。
2 構建并貫徹合理的安全目標和指標體系
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性的、艱巨性的任務。隨著SMS和QMS雙體系的不斷發展,國際上對民航業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越來越細。中國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應該適時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目標,并開發配套的指標體系,緊隨國際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發展的腳步,及時地、持續地更新自身管理體系,力圖將挑戰變成機遇,以趕上甚至超越國際一流水平。
首先在領導層面,應進行全面的初步安全評估,合理規劃風險控制,擬定合理的安全目標和各項體系指標,構建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的SMS方案。其次,不能紙上談兵,關鍵還要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方案,將安全目標、風險管理落到實處。例如,設置安全風險預警閥值,實現對整個系統的動態、實時監控,保證安全指標信息的及時采集、傳遞、分析和交流,確保安全管理文件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應完善安全管理體系中的應急處理系統,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可以立即形成有效的應急方案,全面調度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其他各個部門迅速響應、配合,將時間的后果控制在最小的影響范圍內。
3 以人為本,建設成熟的機務隊伍
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是民航業的生命所在,而民航安全管理最核心的運作單位還是“人”,因此,我國民航業在安全管理上還應大力培養高素質的機務隊伍。
從實踐層面看,機務人員往往最先發現安全問題,并第一時間地分析問題、處理問題,他們是站在民航業安全管理體系的最前線的戰士,因此,建設一支成熟的機務隊伍對于建設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至關重要。具體而言,應提升企業、甚至是整個產業的安全文化素養,尤其是在機務人員的具體培訓中,應當貫徹安全理念,將安全指標作為每一個機務人員的考核標準。其次,對飛機進行可控性維修,絕不守株待兔,而是主動出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嚴格的領導和組織各項機務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事前要組織嚴格縝密的預先檢查,進行過程中要開展全方位的嚴格的過程監督,事后更要無縫銜接嚴格的反饋程序和后續跟進事項。
4 結語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作為經濟發展先頭兵的我國民航業越來越得到社會、政府的關注,而大眾對我國民航業越來越高的期待也意味著對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的急切呼喚。在民航安全的哲學中,一個好的過程不僅重要,相應地產生一個好的結果更加重要??梢哉f,在民航安全管理上,就是“以成敗論英雄”。只有“嚴”字打頭,嚴格指揮、嚴格把關、嚴格用人、嚴格檢查、嚴格操作,真正貫徹安全管理體系中的規章制度,在一言一行、一鉚一釘中實踐“安全第一”的理念,真正把安全作為航空的第一要事,才能將我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帶上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ICAO安全管理手冊(SMM)[G].國際民航組織,Doc 9859 AN/460(第一版),2006.
[2] 張建平.空管安全管理體系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差異分析[J].北京:空中交通管理,2007(4):40-43.
[3] 向維,李明,吳超,等.航空不安全事件人為因素分析R-S-TER模型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152-159.
目前,我們公司面臨兩個礦井全面開工,礦井的安全建設與安全生產成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勢在必行。結合公司現狀,下面談談我對本安體系建設工作的幾點設想。
一、礦井建設、生產方面要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管控,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
重大危險源的管控要做到,一是生產建設與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相結合,從根本上提升安全生產保障和抗災能力,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礦井生產技術的信息化、自動化建設步伐,優化采掘系統,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提高自動化程度和單產單進水平。二是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相結合,在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基礎上,明確各類事故發生的預警行動及各類預警時的崗位職責、工作程序,實現快速處置。企業要完善應急預案,并針對薄弱環節、關鍵部位的進行日常應急演練,按照持續改進原則,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實現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由事后單純救援向事前安全風險預防的轉變。
二、堅定不移地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為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安全質量標準化實質是安全管理標準化、安全技術標準化、安全裝備標準化、環境安全標準化和安全作業標準化五位一體的集成,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簡言之就是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升級版。風險預控管理是對安全質量標準化內涵和外延的豐富、拓展和升華。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具有自我約束機制,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要求明確每項工作任務的具體步驟、存在的風險以及避免風險的措施和工作標準,而工作標準正體現了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二者的核心都是強調過程控制和持之以恒,強調安全與質量的統一,安全與管理的統一。所以,實施風險預控管理更要強調安全質量標準化,不僅要堅持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還要深入、持久地加以推進。
三、強化班組建設,牢筑本質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打造無堅不摧的團隊精神。
班組建設對我們企業來說還是一項新任務,需要部門協作、人人參與、群策群力,特別是要結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和工作實際,從下到上,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爭取經過一年左右時間,將此項工作取得實效。具體應該做好以下四點:
1、改進安全教育效果的檢查方法,著重培養職工判斷與應對各種危險的能力,增強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2、完善班組安全互保聯保標準,實行動態聯保,切實落實安全互保制度。
3、建立班組的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和內部分擔制度,切實改變班組安全的松散管理局面。
4、進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設在班組的推廣,促進安全工作持續改進。
四、加快安全文化建設步伐,安全文化隨著企業文化同步快速發展。
安全文化建設既要有硬件環境,又要有軟件環境。堅持以人為本,突出生命價值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安全文化的創建工作可分為理念系統、感覺系統、行為系統等,首先要將安全理念為廣大員工所接受和認可,其次,從感覺上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最后是將這些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內容滲透到員工的生產和生活中,形成員工自覺行為。員工在這種企業安全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將生命和健康作為最終的追求目標,安全文化才能和企業文化同步和諧發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3-0045-02
摘要: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生產和消費安全,實現對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治本之策是建立完善地方政府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本文在指出吉安市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產生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吉安市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吉安市 食品質量 管理體系 建設
2008年9月,“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由此引發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再度引起國人的空前關注。本文認為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暴露了中國地方政府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控制存在缺陷。因此,治本之策之一是建立完善地方政府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一、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吉安市在食品安全管理的體制和機制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不健全。與產品標準相配套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生產規程、產地環境、流通領域的地方標準還比較少:有將近80%的上市食用農產品沒有地方標準。二是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公開信用制度缺失。許多食品企業信用意識還比較淡薄,信用文化氛圍尚未形成;失信的懲戒機制還沒有形成,對失信者沒有懲罰或懲處不力。三是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運行不暢。表現為責任不清。出了問題誰都有推卸的理由;權力分割,檢測技術手段落后,市場監管不力等。
二、影響因素分析
1、環境對食品質量的潛在影響
一是農藥污染。目前仍有部分農民不顧農藥使用限制規定。濫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過度使用農藥,導致食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二是生活污染。生活污染主要來自城鎮垃圾、人體排泄物、居民生活廢水、醫院及餐飲業等的廢棄物等,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病毒、病菌及微生物。以吉州區為例,據2008年水文局的水質分析報告中測算,在水體總N、總P污染中,來自禽畜糞便的貢獻率分別達到19%和35%。三是工業污染。工業污染主要體現在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上。主要有以下幾種:食品加工工業廢水、紡織印染工業廢水、電鍍生產廢水、化工廢水、造紙廠廢水和皮革廢水。
2、食品加工安全認證體系與標準滯后
2009年1月,通過對吉安市645家獲證食品加工企業的調查(見表2.1),顯示有14家采用食品安全危害分析關鍵控制(HACCP),136家采用食品衛生良好生產規范(GMP)。337家通過了ISO9000系列認證,158家沒有相應完善的食品衛生生產標準。從上述情況統計來看,吉安市在安全認證技術體系標準還是相當滯后。
3、食品流通領域的市場監控能力不強
目前,盡管吉安市已經初步建立起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并且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而言,在檢測范圍上,現有的質檢中心大多為品質檢測機構,單一功能,難以滿足對主要食品、農業投入品、農業生態環境等質量安全監測的需要;在檢測能力上,質檢中心不具備對飼料、畜禽產品中的“瘦肉精”等違禁藥物、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測定的能力,特別對高新技術產品(如轉基因食品等)的檢測方法匱乏,難以滿足對食品質量、安全、工藝、性能等參數進行檢測的需要;在技術水平上,我市食品質檢機構的檢測參數亟待拓展,檢測精度亟待提高。
三、吉安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
食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健全和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體系,應以構筑標準化體系為突破口,健全食品質量信息服務體系,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監督機制為保障。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各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以系統理論為指導,在突出各體系建設重心的同時。注意協調好各體系之間的關系。
1、構建完善食品質量標準體系
一是修訂地方食品標準。吉安市應根據國家新的食品安全標準,結合地方實際修訂一些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標準。
二是要加強標準研制工作。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制定出適宜當地農業生態環境、操作性較強、符合無公害、綠色食品要求的農業生產標準,
三是要推進區域食品標準化生產。從吉安市農業千家萬戶小規模生產的實情出發,把實施農業標準化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結合起來,以產業化帶動標準化。通過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大力扶持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科技示范戶和種養業大戶等率先實施標準化。以示范的形式組織帶動廣大農戶實行標準化生產。從源頭上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
2、構建完善食品質量信息服務體系
圍繞“搞好信息服務”這個核心,狠抓“信息、認證通告、網上申報”3個著力點,加強信用系統建設的針對性,
一是重視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對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規定嚴格的上報制度,以法規的形式規定應該上報的內容、責任人、上報的時限、上報的途徑,不及時上報-的責任等。從而系統、全面地收集、整理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種信息資料,建立吉安市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高效率管理食品安全信息數據。
二是創建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實施透明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制度。運用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管網數據庫管理系統,信息定期向社會公開,使各有關部門以及消費者都能及時、方便地獲取各種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資料。鼓勵公眾來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督。鼓勵科技界、新聞界通過風險通報和信息反饋機制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的監管。促成信息資源共享。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以培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遵紀守法為核心。失信懲治為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息體系框架??蚣芤允称菲髽I數據庫為基礎,為每個企業建立質量檔案數據庫,數據庫應包括企業基本情況、產品品種情況、執行標準情況、監督抽查情況、違法查處情況等信息。同時隨時關注企業生產動態,加強日常巡查,保障產品質量。從而不斷提高質監工作的有效性。真正從源頭上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3、構建完善食品質量監督管理機制
一是要健全法律標準體系。以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為核心,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建立風險評估制度、農業投入品登記許可和淘汰制度、例行監測制度、市場準入制度、產品抽檢制度等基本制度,為食品質量認證、檢驗檢測和監管工作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針對目前吉安市食品質量安全狀況。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標準體系建設的重點應放在:用法制手段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管理,從源頭控制有毒、有害投入品流入農業生產領域。
關鍵詞:水電建設安全管理安全檢查科學發展觀
引言
本人長期從事水電建設安全管理工作,從葛洲壩水電工程建設到三峽水電工程建設以及其他水電工程建設,無論是面板堆石壩還是雙曲拱壩以及重力壩,作為一個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上首先要抓住安全管理基本要點,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那種不知從何做起的被動局面。在水電工程建設中,對于安全管理未覆蓋的地方,應立即進行完善、補充以及持續改進。
一、水電建設所處的環境
水電建設的環境不同于其它施工工程的建設環境,首先是環境的不安全因素極為復雜,一般水電站大多數是建設在深山、高山峻嶺兩岸陡峭之中,每座大壩的設計不同,施工方法不同,施工環境也不同,以及施工時間的要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工程施工變化大,工程的復雜性、多變性,導致了施工環境變化大,增加了水電建設施工安全生產的管理難度,因而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幾個基本要點
2.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2.1.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監督網絡,堅持以項目第一責任人為核心的安全委員會管理機構。在項目部安委會的領導下,開展安全工作,對工程項目安全文明施工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統一管理”。
2.1.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制定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制,并且符合《安全法》、《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勞動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及公司管理制度等,使項目部各級人員明確自己的安全文明生產責任,實行用制度約束人,用制度來管人的模式,把安全工作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效果。
2.2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應貫穿整個施工生產全過程,覆蓋工程項目部的所有人員,重點是新進場的新員工及農民工,特別是新進場的農民工,這些人流動性大,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意識淡薄。在當今提倡管理型的水電工程建設中,大量的工程施工任務,要靠他們去完成,提高農民工的安全意識,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需要對他們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訓,只有這樣才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對于特殊工種必須進行相關專業安全教育培訓,從業人員必須堅持持證上崗,未取得特殊工種操作證或證件過期的人員,不得從事特殊工作。
2.3安全檢查安全檢查分為綜合性的安全檢查和專項安全檢查,它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份。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對施工過程中行為及設施以及環境進行安全檢查,以確保符合安全要求,對存在的隱患進行分析,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從而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2.4安全巡視
2.4.1安全人員的工作崗位在施工現場,環境較為復雜,各種不利安全因素太多,這就要求作為一個安全管理人員,要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處理問題,尤其是在緊急、危險、關鍵時刻要有正確處理的能力。例如,2005年12月,我在福建牛頭山水電站工作,一次在大壩上安全巡視時,發現壩下左邊坡洞(原地質探洞,后擴挖改為山體排水洞)內運出來的渣是泥夾石,我立即從壩上趕到洞內,把洞內當時正在出渣的8名湖南籍民工叫出來,命令他們停止作業,并及時通知監理、業主、設計單位到施工現場查看。經查看后,立即修改方案,改為明挖,從而及時消除了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2.4.2作為安全管理人員要善于學習各科安全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因為安全涉及面廣,不僅要懂國家法律法規,還要懂電氣、機械、火工材料、易燃易爆等相關知識。面對此情況,只有加強學習,掌握相關知識,深入施工現場實際中去,了解掌握施工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2.4.3反習慣性的違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要從操作規程、規范著手,使操作人員正確操作設備,對于違章作業的人員,要加強安全教育,正確使用佩戴勞保用品,指出違章作業危險性以及后果,從而使他們提高安全意識,自己去控制不安全行為,把“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充實項目部安全文化的內涵。
2.5開展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
2.5.1開展危險源的調查與辨識首先要從基礎開始,發動群眾查找危險源,對危險源進行辨識,使大家都知道危險源、認識危險源,從而更好的制定危險源的控制措施,根據不同危險源采取不同的方法,如:①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②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③在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同時,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④采取隔離防護措施,使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不相遇。
2.5.2制定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并定期演習。制定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必須符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如:消防、防汛、交通事故、地質災害等預案,一定要定期演習,通過演習,從中發現存在著的問題,從而持續改進,演習一定要認真,通過演習使大家掌握應急處理、救援的相關知識及應變能力,如果不演習,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得不到提高,發現不了實際中存在的問題,預案編得再好,也是一紙空文,經不住突發災害的考驗,將毫無意義。如最近某水電站工地發生一起泥石流地質災害,事故發生前,一位年過花甲的材料管理人員發現暴雨很大,感覺情況不妙,立即叫醒他的孫女兒和老伴,迅速逃往安全的地方,成功脫險,避免了眼前的大災難。而一些不少遇難的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呢?他們卻沒有逃脫這次災難,被泥石流瞬間而吞沒。這災難說明了什么?告誡了我們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安全防范意識是多么重要??!這是一個決不能忽視的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演習,通過這些活動,從而增強我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我們的應急處理能力。
一、闡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內涵
所謂民航安全管理體系,一般均是采用國際民航組織(icao)所界定的概念,其深意為:民航安全管理體系是一種措施體系,它遵循國家民航發展和國家安全政策,建立起民航安全方針和目標,為實現這一方針和目標而不斷努力,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由民航安全理論、安全法規準則、安全管理信息庫、安全監管、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技術等多方面內容組成。要想切實實現民航安全目標,那必須確保構成民航安全體系的組成要素處于最優狀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三個階段,這三階段按照次序構成一個循環的過程,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該將關注點投向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兩方面,從而彌補安全管理體系中的紕漏之處,真實的推動管理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二、分析我國民航引進安全管理體系的事實背景
眾所周知,民航事故的危害性極大,具有突發性、國際性、關注度極高、死亡率極高的特征,因而經由民航事故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間接損失都比較大,加之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日提升,民眾對航空運輸的安全性、舒適度和便捷性有了愈來愈高的需求?;诖朔N情況,如何沖破民航安全水平發展的瓶頸、有效改進繁雜航空系統的安全系數,成了當下十分緊要的一項工作。
在民航運輸發展的初期階段,我國的航空業基本上都是從事故特征中分析原因,在此基礎上汲取教訓,從而彌補安全漏洞,這個時期產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是飛機自身或者與飛機相關的運行因素出現問題,可以稱之為物理因素所引發的事故,所以航空技術人員基本上都是強化飛機自身的建設,忽略了事故隱患的調控與管理。20世紀90年代,我國民航行業內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完備的運行規章、政府監督和飛機運行規范化的運行體系,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空事故的發生水平,但是這一時期的也遇到了某些無法逾越的障礙,比如健全的法規體系依舊無法顧及到民航安全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比較落后等等。而這種所謂的管理體系隨著長期的發展,不斷兼容、不斷攻破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進而在全民航推行了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三、有效構建中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具體手段
1。明晰現下中國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建構出行之有效的中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首先必須明晰現下中國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為安全管理體系的建構奠定良好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我國民航安全管理正式進入認為要素的研究時段,但那時更多的是側重于環境對空勤人員心理、生理方面的研究;等到90年代中期,各大航空公司和研究單位開始在飛行員培訓、機務人員培訓方面引進了人為因素的概念,開始關注人為差錯對安全管理的影響。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的人因數據、培訓體制、規章程序等內容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缺陷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的大型民航企業運行體系已經具備安全管理體系的雛形和框架,只需在具體落實、操作執行等方面加強訓練,就可以幫助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其價值和功用。
2。實現多個體系兼容和一體化建設
從安全管理體系這一概念從誕生到現在,仍舊有不少專家和研究人員在論辯安全管理體系與質量管理體系、安全健康環保體系、保安管理體系之間的關系。其實我們都明白,多個體系的兼容性遠遠大于對抗性,其總體發展的趨勢多朝向整合為一體,因此,一些航空企業之前實施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于后期發展的安全管理體系有著可觀的借鑒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安全管理體系正處于快速成長、年輕開放的狀態,實踐也已證明其安全有力的概念和措施能夠被吸收殆盡,所以說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要和企業緊密結合,實現多個體系兼容和一體化建設。
3。熱衷于體系培養良好的安全文化
目前,國內的許多民航企業都在“關門造車”,熱衷于自顧自的進行規章建設、體系建設,但必須明確的是,如果僅僅依靠一套完備的規章制度,那絕對不能覆蓋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而且規章本身就具有滯后性,因而必須不斷更新和健全規章,才能保證規章跟得上時代腳步。所以,企業應該引進大量具有積極安全文化的營運人員,畢竟安全文化由共同的理念、做法和動機構成,它的基調需要依靠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言行來選定和培養,只有企業自身熱衷于培養良好的安全文化,并制定好安全文化的總體規劃,這樣才能為中國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動力。
4。建立并健全完備的法規標準體系
安全管理法規作為政府管理民航安全的法律準則,也是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的行為依據,其善于明確在職人員的責任和權益,能夠有效規范在職人員在民航生產過程中實施和接受管理的行為,從而達到安全的目的。關于安全管理法規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分別為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具體的法規標準體系應該依據國際、國家、行業和企業五個方面進行全面構建。在實際的構建過程中,法規標準體系必須符合四個條件,一是適應民航安全管理的現實需求,二是與國際民航法規體系相契合,三是具備優良的執行成效,四是企業自身標準必須高于行業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并健全出相對完備的法規標準體系,才能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盡一份力。
四、結束語
關鍵詞: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策略
目前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民航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發的明顯。但是民用航空其特點是風險程度大、系統性強,這導致人們對其安全性的期待非常高。經過長時間的建設發展,我國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其中還是會出現一些缺陷。針對這種現象,必須要結合我國民航事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做好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民航事業的安全性。
一、民航安全體系基本屬性
民航事業的基本屬性,主要有四點:首先是明確的目的性,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做好安全管理,以此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航強國的安全保障。并且在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中,相關的子系統、各個要素以及各個環節的工作都要圍繞這一目的進行開展。其次就是高度的整體性。民航行業的系統性決定了民航安全管理體系要具備整體性。同時也要求各個系統內的層次、以及子系統的運行必須要服從于系統功能的整體要求。之后就是清晰的層次性,主要強調的是政府以及企業之間的層次性,同時民航安全管理體系能夠在政府宏觀以及微觀層次上進行建設發展。若是過分地重視企業的層次,那么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管理體系的整體性實現。而若是過分地重視政府的層面,那么也會導致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無法有效落實。最后就是要富有環境適應力,系統的環境適應性主要是由其他的整體性以及層次性相互決定的民航安全管理體系以及外部的環境之間存在較好的適應性,這樣將會促進各個子系統以及不同層次之間的系統性越強,更有助于系統功能的發揮。
二、民航體系的核心要素
民航體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安全管理的組織體系、法規標準體系以及監督檢查體系。首先對于組織體系而言,其是對航空安全進行依法管理的基礎所在,同時,健全各級安全管理機構也是民航實施安全管理的基本條件[2]。要想做好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必須要具有合理的功能結構,針對政府以及企業不同的安全管理需要,對各個層面的機構進行設置。同時也要明確工作目標,利用一些優秀的管理團隊來進行管理,做好對員工的培訓工作。其次對于法規標準體系而言,其是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據,也是企業安全生產的行為準則,能夠對從業人員的責任以及權益進行明確的規定。安全管理法的規建立必須要根據國家、行業以及企業等層次上的標準進行建設。要能保證其適應民航安全生產以及管理,與國際法規體系相互聯系,具有較高的執行效果,企業標準高于行業標準。最后對于監督檢查體系而言,其是企業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等執行的保證,同時也是民航系統功能實現的關鍵性環節。
三、構建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措施
1明確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構建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體系,必須要明確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到對癥下藥,為其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F今來看,很多航空公司的人因數據、培訓體制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導致民航企業的發展。但是很多企業在不斷研究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只有得到相關的落實,在操作方面得到加強,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
2實現一體化建設
目前對于民航安全體系的建設,相關研究人員進行了不斷的研究,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安全體系,有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健康環保體系以及保安管理體系等,這些管理體系在不斷發展與完善中將會融為一體。并且很多航空企業在進行后期安全體系的建設時,都會采用這些體系進行借鑒。這也充分展現了民航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在不斷地發展以及完善,在經過多個體系的不斷融合中,逐漸形成自身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必須要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實現多個體系兼容與一體化建設。
3做好安全文化建設
現今來看,很多民航企業在進行安全體系的建設中,僅僅是自顧自地進行規章以及相關體系的建設。但是這種建設的方式存在較大的漏洞,無法將所有的問題結合起來,這樣就導致安全體系在建設滯后存在較大的滯后性。因此,企業在進行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中必須要充分結合時展的腳步,不斷引進一些具有健全文化的營運人員[4]。同時,企業的領導要加強重視度,能夠利用自身的言行來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培養,同時能夠制定出一個全面的規劃,以此來作為民航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動力。
4完善法律規定
安全管理法規是政府對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準則,同時也是企業進行安全生產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據。因此,相關的在職人員必須要明確自身的責任以及權益,在民航生產中按照規定進行工作,最終實現安全生產。安全管理法規主要是有五個層次,主要是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工作制度。其具體的法規標準體系必須要根據國家、行業以及企業等幾個方面進行構建發展,以此來使其適合于民航企業的發展需要,提升民航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結語
對于民航企業來說,要想建立一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必須要經過不斷的發展以及完善,融合匯總各種管理體系,最終形成安全建設管理體系。同時民航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從而來不斷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周長春.我國民航安全管理人才建設初探[J].中外企業家,2012(09):15-16.
[2]霍志勤.提升民航安全生產中的執行力[J].中國民用航空,2012(12):55-56.
[3]高揚,劉漢輝.系統科學與民航安全文化建設[J].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10(03):30-31.
關鍵詞: 煙草企業 安全管理 職業健康管理 規范化建設
一、煙草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
1、增強全員安全防范意識。安全工作不僅是依賴于企業安全管理者,更要依靠企業全員的共同參與。安全工作時刻以預防為先,要使企業員工思想上積極提高,時刻注意安全操作要領,將安全融入職工工作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同時,要結合煙草企業自身操作提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增強。
2、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培訓是提高員工安全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針對煙草企業不同崗位的特點以及接觸到的危險因素,將職工安全知識、安全技術水平、業務能力與職工個人業績考核結合起來,使之在工作中不斷的認識安全的重要意義和相應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開展活動的同時也要對《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職業培訓,宣傳安全生產技能,進行安全生產圖片展覽、組織觀看安全生產類教育片等等。
3、開展系列安全管理活動。結合煙草行業的特點,廣泛開展安全座談、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安全標語格言等互動活動,使全體員工參與到安全管理建設中。通過開展各種安全活動,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切實做好本單位安全工作。
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體制機制
安全工作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續性要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標準化機制跟進,企業管理者依據管理制度進行管理。有效的體制不僅可以使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明確,同時又可以作為企業職工安全工作操作的依據。
(一)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明確企業安全責任主體,在企業內明確各個崗位的安全工作職責。為了貫徹國家法律法規,應將安全職責與部門和崗位的績效考核聯系在一起,形成獎懲政策。此外,還要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安全不達標,則任何理由在事故面前都將成為借口。
(二)貫徹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企業職工的職業健康應作為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F代企業不斷的追求良好的工作環境,煙草企業同樣也不例外。良好的管理體系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時,對于企業員工自身的醫療費用等也會大大降低,可以說是小投入換來大回報,也一改以往的得了病再去治病的思想理念。
(三)落實安全制度執行機制。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和難點就是如何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得執行。每個企業的情況都不同,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適用煙草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其具有針對性、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尤其對一些特殊部門和崗位,要制定一套嚴格規范的安全操作程序和管理體系,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又要形成一套監督機制,確保提高制度的執行力。此外強化安全制度落實機制建設、評估、修訂環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違規的情況,在進行處罰、改正的同時,也要分析管理制度是否需要進行修改使之能夠提高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
(四)落實安全預防預警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是根本原則是將各種風險因素有效的管控,使之不相互作用導致事故。要重視安全預防工作的進行,將各種安全工作提前、細致的進行。針對煙草生產及管理,建立安全檢查機制和檢查績效考核制度,使安全工作的更加積極的進行。
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的促進煙草企業的發展,其主要主要包括6個步驟:準備階段、職業健康安全初評估、體系文件的策劃、體系文件編撰、體系的運行和體系的評估認證審核。
(一)體系建設準備與啟動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初期要針對煙草企業自身情況進行詳細的規劃,進行綜合分析后進入系統建設準備工作實質性準備階段。
(二)職業健康安全初評估
1.資料準備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在初評時要對現有安全資料進行收集,包括實際組織架構、設備清單、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往事故調查報告、員工訪談等。
2.危險源識別
初評過程中要對煙草企業的整體危險源進行識別:首先明確與卷煙產品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過程相關活動;其次所有進入企業工作場所的人員的活動;最后工作場所由企業自有的和外界提供的所有設施。
3.風險評價
風險評估主要采用預先危害分析法(PHA)、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FMEA)、風險概率評價法(PRA)、危險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樹分析法(ETA)、故障樹分析法(FTA)等評價方法對風險等級進行劃分。
(三)體系文件的策劃及編撰
在依照OHSAS18001及GB/T28001-2001標準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考慮了與ISO質量管理體系兼容,盡量將二者的文件合用。文件結構通常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管理手冊,要求獨立成冊;第二層為程序文件,要求有獨立文件和合用文件;第三層為作業指導文件,其為合用文件。策劃完成并審核同意后,按照策劃的體系文件結構,組織各部門人員依時編寫體系文件。
(四)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
體系文件的標志著體系的正式運行。為使各部門嚴格執行體系文件,印刷體系宣貫小手冊,自上而下對體系進行系統研究、貫徹,對涉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監督人員進行培訓,確保相關人員掌握體系。按照慣例,體系至少試運行3個月才允許認證審核。在試運行期間可進行體系的內審、管理評審,以驗證體系運行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續適宜性。
(五)體系的評估認證審核
最后,由認證機構進行外部審核活動,如通過認證機構的正式審核,則說明體系已順利建成和運行。體系通過認證后,認證方以3年為一個周期對體系進行監督審核。
總結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其關系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等方方面面。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必須以安全為基礎。同樣,煙草行業是隱患易發的單位,更加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聞洪春,孫佳. 煙草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手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指導叢書[M].北京: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1
[2]. 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解讀編寫組.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解讀[M].北京: 黃河水利出版社.2011.12
[3]. 楊志剛. 安全標準化軟件為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化“加油”[J]. 廣東安全生產,2009(1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