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0: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護理基本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院是一所國家級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開放床位530張,擁有臨床科室19個,護理人員386名,她們幾乎都是西醫護理專業畢業生,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畢業生寥寥無幾,缺乏系統的中醫基礎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的學習。因此我院特別重視對其進行中醫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培訓,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了發揮中醫護理的優勢,體現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的特點,培養貼近臨床、貼近患者的合格的中醫護理人員,我院于2007年以后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有計劃、分階段、分層次的規范化培訓,培訓后護理人員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的能力(基礎理論和技能考試成績、護理文件書寫、護患溝通能力、辨證施護能力)顯著提高。現將培訓方法介紹如下:
1 培訓方法
根據不同年資護士實施有計劃、分階段、有針對性的中醫知識和技能培訓。
1.1參加工作五年內護士
處于這一階段的護士全部來自西醫院校,從未進行過中醫理論知識的學習,中醫理論很抽象,不同于西醫知識,所以宜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對于這一階段的護士更注重中醫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
1.1.1發放護士手冊,內容包括中西醫知識和其它護士必須掌握的內容(包括中醫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護理緊急風險預案、護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規等)人手一本,以自學為主。
1.1.2采取學習班集中授課,完成中醫理論、中醫藥知識入院三年內培訓時間≥100學時學習。學習班別邀請科主任、老中醫、主治醫師結合臨床病例和實際工作,講授中醫辨證知識,便于理解和掌握。
1.1.3專題知識講座,講授中醫、中西醫結合新進展,每季度1-2次。
1.1.4成立中醫護理技術示范小組,舉辦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班,每季度1期。培訓班主要采取集中示教、分散練習、統一考試的形式,將拔火罐、艾條灸、刮痧、耳穴壓籽等操作技術進行現場演示,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并通過現場提問互動講解難點,強化記憶。
1.1.5利用院內計算機局域網將中醫理論知識(中醫基本知識、中醫護理常規等)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和操作示范課件,發送到臨床各護理單元,供大家閱讀訓練。
1.2參加工作五年以上的護士
處于這一階段的護士經過前期培訓,具備一定的中醫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經驗,對她們更注重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病情觀察和中醫健康教育的培訓,運用中醫理論做好臨床宣教溝通工作。
1.2.1根據中醫??萍膊∽o理特點,各科室制定??浦嗅t護理常規,內容包括疾病證候分類與治療原則,一般護理,辨證施護,健康教育等,每天堅持利用晨會時間學習,提高其病情觀察能力。
1.2.2舉辦中醫健康教育大課堂,將中醫飲食指導、情志護理、起居調護、養生康復等基本知識傳授給病人,做好自我調護和出院后護理。護士在講課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轉貼于
1.2.3對特殊病例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查房,利用掌握的中醫知識,制定最佳護理方案,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不足之處由護士長補充,通過參加此類查房,不斷提高她們的實際工作能力。
1.2.4選拔綜合素質好、專業技術過硬的護師以上人員擔任實習帶教老師,督促其不斷加強自身的中西醫操作技能,在帶教學生過程中提高自身水平。
1.2.5選送護士參加省、市各類學術會議及學習班,通過外出學習提高中醫知識水平,每名參加者回院后必須完成一次講座,提出1-2項合理化建議,在臨床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1.3高年資護理人員的培養
高年資護理人員除繼續強化前兩個階段的培訓內容外,重點加強對中醫急、危、重癥及疑難病例搶救護理的培訓,既要不間斷的對其進行培訓,又要充分發揮高年資護理人員的作用。
1.3.1自學并寫學習筆記,護理部根據各科特點推薦必讀的中醫書籍,定期抽查學習筆記。
1.3.2舉辦高年資護理人員中醫培訓班,針對臨床各科出現的急、危、重癥病人病情觀察和急救護理進行情景模擬培訓,通過反復實踐提高處理技能。
1.3.3選出理論基礎扎實、操作技能嫻熟的高年資護士協助護士長做臨床科室總帶教老師,負責實習生、見習生、本科護士的中西醫培訓和考核工作,通過授課、操作培訓和考試考核提高自身素質,培訓低年資護士。
1.3.4鼓勵外出學習提高中醫護理水平。
2 考核
各層次護理人員培訓后每月接受護理單元、科室、護理部的逐級考核,按照計劃參加院內各項考試,高年資護士定期參加護理部考試。
3 結果
通過系統培訓,護理人員掌握了一般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如拔火罐、刮痧、艾條灸、耳穴壓籽、中藥保留灌腸、中藥換藥、中藥超聲霧化吸入、中藥熱敷、中藥熏蒸、中藥足浴等;能將中藥的服藥方法、飲食指導、情志護理、起居調護、養生康復等基本知識在臨床有效應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基本能運用中醫術語書寫護理記錄;根據辨證分型,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對病人實施中西醫結合的整體護理。全院護士中醫護理理論考試、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均達標。
【關鍵詞】 中醫護理 教學 辯證施護
近代中醫護理仍堅持辨證施護的原則,根據疾病的病因給予不同的護理,加速疾病的痊愈。如清?鄭樹圭在《七松巖集?淋濁》中,對“氣淋”的護理強調“只宜靜養”,這是根據氣淋的病因而制定的,而“砂石淋”的成因“屬郁怒傷肝者多”,所以在護理方面應“戒氣省勞,絕欲為第一”。《萬應經驗良方》對傷寒的護理,根據感受寒邪之因,在護理上提出“惟宜密室避風,勿食粥飯米粒,靜謹自守,只以姜汁熱酒,或姜茶等類與飲,待七日傳遍經絡,雖不服藥,亦自然痊愈。”又如,泄瀉病因屬脾胃虛弱,或外邪困脾而致,因此《王氏醫存》對泄瀉病人特別注意食物的消化,提出“凡餌湯藥,萁粥食、肉菜,皆須大熱。熟即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復損藥力”。在施護方面堅持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如《萬應經驗方》對陰癥腹痛采用“食鹽二碗炒熱,布包熨臍腹,老幼皆治?!贝送鈱﹃幇Y腹痛寒甚的,癥見肢冷昏厥,或面唇青手足紫黑,用蔥白二斤炒熱,以不燙手為度,用單布包蔥安肚上慢慢蒸熨,蔥冷再換熱之,俟熱氣透人腹內自愈,內以連根蔥白七大根搗爛,酒煎去渣,熱灌之,陽氣即回。由此可見,辨證施護一直貫穿在每一病的護理之中。
目前在各類醫院病房中的護士幾乎都是西醫護理專業或中醫護理專業的畢業生,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寥寥無幾。由于臨床上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嚴重缺乏,中西醫護理未能系統、有效地結合。使得臨床上中西醫兩套護理理論與技術并行,并且普遍存在著重西醫輕中醫的現象,由此導致在臨床上很少有辨證施護,更沒有辨證施護教學的開展。
1 加強高質量的臨床中西醫結合護理師資隊伍的建設
①加強對臨床教師思想與觀念的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是培養什么樣護理人才的關鍵問題?!币虼耍鳛榕R床護理教育者,首先應該轉變思想和觀念,確立正確的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觀念,正確認識中西醫護理的科學性與實用性,認清各自的優勢及護理內涵的共同之處,肯定中醫護理理論對醫學事業的貢獻。②加強臨床教師中醫理論與技能的培訓,教師首先要參加中醫護理知識培訓,掌握中醫護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而充分認識和肯定將中醫護理融人西醫護理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并能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于臨床實踐。③醫院應與醫學院多方聯手,多手段多渠道地為帶教老師提供各種培訓和學習環境。
教師可與學院中醫系或中藥系教師共同探討中醫護理的知識和技能,也可到中醫醫院參觀學習,從而學習不同教師傳授中醫護理知識的技巧。
2 探索有效的臨床帶教方案、提高臨床帶教水平
①建立合理的臨床教學組織管理體系。設立教學總帶教負責護生的理論、操作考核,使各項教學工作管理到位,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②運用多媒體設備講授理論小課,使中醫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易懂。初步使護生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形成聯系。③帶教教師運用PBL教學方法,結合實例,到病人床前,實地講解,引導護生參與討論,學會通過“望、聞、問、切”的手段,收集與病因、病位、病性有關的資料,為辨證施護提供依據。④開展中西醫結合的護理病例討論,進行教學查房。鼓勵護生書寫中西醫結合護理診斷與護理計劃,學會對收集到的臨床資料、癥狀、體征進行最基本的辨證分析,在確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提出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⑤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反饋機制,重視護生對教學質量的反饋,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同時,也要尊重、理解、關愛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提高帶教水平。
3 加強中西醫護理學術交流與合作
加速中西醫護理技術的融匯和貫通,積極探索辨證施護科學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及時了解國際護理學科的發展,把握護理理念的發展動向。吸取國際護理學科發展的新成果新經驗。充分利用醫院與醫學院已有的中西醫資源進行學習與研究,加強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積累新經驗,總結新理論。運用新理論新經驗指導臨床護理教學,提高臨床護理教學的質量,使臨床護理教學適應時代的要求,向社會輸送適應現代護理模式的新一代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濤.傳統中醫護理在現代的優勢特色及發展[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12):1067―1068.
[關鍵詞] 原發性高血壓??;痰濕壅盛證;中醫護理;收縮壓;舒張壓
[中圖分類號] R544.1;R4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33-0139-04
高血壓在祖國醫學上被歸于“頭痛、眩暈”范疇,與肝陽上亢、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等有關。中醫護理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護理實踐,以整體護理為核心,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在辨證的指導下,確定護理原則,制定護理計劃,利用中醫護理技術及現代的護理措施實施護理計劃,達到護理患者、指導康復、預防疾病、維護健康的目的[1,2]。中醫護理干預包括方藥的應用、飲食的調養、生活起居、情志護理、中醫技術操作等方面[3,4]。我科將中醫護理干預應用于痰濕壅盛證型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痰濕壅盛證型高血壓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5],并且為1、2級患者,低危、中危;②符合中醫痰濕壅盛證診斷[6];③病情穩定;④既往就服用抗高血壓藥,并超過2周,效果欠佳;⑤18~60歲;⑥兩組患者治療方案相同,均給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2.5 mg/d,1次/d;⑦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西醫診斷高血壓病3級及以上者;②中醫診斷不符合痰濕壅盛證;③年齡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會通過。
1.2 中醫證候痰濕壅盛證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標準[6],主癥:頭痛、眩暈、胸悶、頭如裹、嘔吐;次癥:失眠、心悸、舌苔膩,口淡食少,脈滑。有頭痛、眩暈主證之一,其他主癥及次證至少有2項者,舌象、脈象支持者,可診斷。量化評分方法,主證:無0分,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證: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就診時進行高血壓相關健康教育,介紹高血壓病基本知識,指導患者高血壓飲食、運動,常用藥物基本知識,出院后應注意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定期復查血壓,講明長期服藥的重要性。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與患者進行溝通,紓解患者焦慮等不良情緒,使患者調整心態,樹立治療信心。對患者進行飲食及運動指導,低鹽低脂飲食,使用高纖維食物。
1.3.2 干預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①飲食調節:給予中醫飲食調理,囑咐患者多使用化痰除濕類食物,主食包括玉米、薏苡仁、蕎麥等,副食包括冬瓜、白蘿卜、芹菜等,藥膳包括荷葉、茯苓、陳皮等,加薏苡仁有化痰除濕的功效,黨參、山藥加大米熬粥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其他也可適量食用薏米、西瓜、紅小豆等清熱祛濕。②生活指導:居住地干燥溫暖,避潮濕,慎風寒;咳嗽痰多者翻身拍背協助排痰。③貼壓耳穴:選穴:耳背溝、耳尖、耳門等穴位。耳廓消毒,貼1粒王不留行子方形小膠布,對準耳穴貼壓,然后按壓每個穴位,力度由輕到重,直到患者感覺穴位發脹、發酸、發熱,或者輕微刺痛為止。每天按壓4~5次,每次1 min,每3天換1次貼。④按壓穴位。選穴:涌泉穴、豐隆穴,每天溫水泡腳15 min,配合按涌泉穴15 min,豐隆穴15 min,調和氣血、祛濕化痰。
1.4 評價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后1、2、3、4周末檢測患者生命體征等。住院期間每天8點測量血壓,進行分析。干預后3個月隨訪觀察患者的生存質量,終點事件發生情況。干預前、干預后4周檢測患者Hcy水平。干預前及干預后4周檢測患者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心電圖等水平,評價安全性,記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中醫證候療效評價[6]。顯效:中醫癥狀體征顯著改善,證候積分下降≥70%;有效:中醫證候體征好轉,證候積分下降≥30%且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均顯著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前后收縮壓和舒張壓情況比較
干預組干預后1周,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下降,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降壓療效比較
見表4。干預組的總有效率為94.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2.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73,P>0.05)。
3 討論
高血壓病在中醫學上屬于“頭痛、眩暈”范疇,與“胸痹、心悸、中風”等有關系,機體陰陽失衡,加上長期的精神緊張,或者過量攝入酒辣肥甘等,導致心肝陽亢,肝腎陰虛,是本病的主要發病原因。早期多為陽亢,中期多為陰虛陽亢,后期多為陰虛,嚴重者可為陽虛為主。第5版的《中醫內科學》上將“眩暈”分為氣血虧虛、肝陽上亢、痰濁中阻、腎精不足等4型,而最新板的《中醫內科學》上在以上4種分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瘀血阻竅型。將高血壓分為痰濕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陰陽兩虛型、陰虛陽亢型4個中醫分型。本研究中納入的患者中醫分型為痰濕壅盛型。痰濕壅盛型在中醫的診斷:主癥包括頭痛、眩暈、頭如裹、胸悶、嘔吐、痰涎;次證包括失眠、心悸、食少、口淡、舌膩脈滑。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厥陰之勝,耳鳴頭眩”。張仲景認為眩暈從痰,從飲立論,是“無痰不作?!钡睦碚撘罁O思邈提出“風?!泵枋觯J為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因此稱為風眩,并提出了風熱痰導致眩的理論?!兜は姆ā分姓J為痰與火多為頭痛的原因。中醫還認為腎陰虧虛可導致頭痛眩暈。高血壓病在古代中醫學并沒有這個概念,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入中醫的“頭痛、眩暈”范疇,是五臟氣血陰陽失衡,臟腑協調平衡被打破,功能失調,在此基礎上邪氣產生,致“風、火、痰、瘀、虛”等多種病理生理變化。中醫認為高血壓病的病位在肝,與腎脾有密切關系。病情虛實夾雜。肝氣犯脾,脾虛停濕,濕蘊化熱,表現為痰熱、痰濕證候。血脈瘀滯不行,出現血瘀證候。
目前對高血壓病的治療仍然是西藥為主,中醫中藥在高血壓病降壓治療方面效果較弱,因此,中醫在輔助治療高血壓方面的目標主要為緩解患者的高血壓癥狀,治療相關的并發癥,例如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肥厚、腎衰、心功能衰竭、糖尿病等,改善患者服用降壓藥的依從性。中醫護理干預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的護理時間,以整體護理為核心,動態掌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規律,運用“四診、八綱”的方法,尋求病因、確定病位、辨別病性、分析病機、邪正盛衰的變化,在辨證的指導下,確立護理原則,制定護理計劃,應用中醫護理技術及現代護理措施,實施護理計劃,完成“維護健康、預防疾病、參與診治、護理患者、指導康復”的護理工作目的。
中醫重視“整體”的概念,重視人體統一性、完整性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結構上是不可分隔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的,是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中醫護理干預將“整體觀”作為護理工作的指導思想[7,8]。整體觀念指導下的中醫護理要求護理人員根據疾病的發生原因、臟腑經絡病理變化、患者的體質狀況及外界環境對患者的影響等進行全面的觀察及了解,正確認識疾病,從整體出發,制定護理計劃?!氨孀C”論治是運用“四診”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癥狀體征,給予綜合判斷。辨證是制定中醫護理計劃的前提及依據,根據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工作,根據疾病證候確定護理計劃,制定護理措施,包括方藥的引用、飲食的調養、生活起居、情志護理、以及中醫技術操作等,使患者獲得針對性的護理,這是中醫護理干預的重點[9-11]。本次納入研究的患者,通過對證候的觀察,確定為痰濕壅盛證,根據證候特征,給予飲食指導,多食用化痰除濕、益氣健脾、清熱祛濕的食物,生活起居上,囑咐患者居住環境干燥,避免潮濕,并給予相關穴位按摩。
中醫“傳統療法”是實施整體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中醫傳統治療技術在護理中的應用是中醫護理的重要特色[12]。傳統的療法包括針灸、刮痧、推拿等,穴位按摩和耳穴貼壓也是重要的傳統療法。本研究中,選用的耳穴包括耳背溝、耳尖、耳門等。耳背溝又叫降壓溝,位于耳廓的背面,由內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是耳朵上的降壓反應點,通過貼壓按摩等刺激,能夠發揮降血壓的效果[13]。耳尖貼壓按摩有清熱祛風、解痙止痛的功效[14]。耳門穴有開竅聰耳、泄熱活絡的功效[15]。人體的器官都可以在腳部找到對應的反射區。通過熱水泡腳,能夠促進足部血液循環,泡腳后進行穴位按壓,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16]。足部取穴涌泉穴、豐隆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有散熱生氣的功效。豐隆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主要用于頭痛、眩暈、痰多咳嗽的治療。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配合中醫護理干預,干預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改善更顯著,血壓控制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痰濕壅盛證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中醫證候,改善患者的降壓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美艷. 頸椎病患者的中醫護理體會[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9):149-150.
[2] 周根娟. 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8):69-71.
[3] 余嶸,呂惠娟. 中醫護理干預改善肛腸術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觀察[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7):159-160.
[4] 黃利惠,陳彬容. 中醫護理在改善72例骨折愈后效果分析[J]. 內蒙古中醫藥,2015,34(4):178-179.
[5] 葛均波,徐永健. 內科學[M]. 第8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57.
[6] .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8-60.
[7] 秦世菊. 中醫護理在腎病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12):1733-1734.
[8] 姚婷. 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帶狀皰疹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6):150-151.
[9] 陳桂花. 中醫護理在骨折患者術后45例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5,24(7):157.
[10] 郝琳. 中醫護理與健康教育對0級糖尿病足患者治療的影響[J]. 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228-229.
[11] 樊凌云. 中風患者壓瘡潰瘍期聯合中醫護理的效果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7):2389-2391.
[12] 袁曉玲.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中醫護理[J]. 中國傷殘醫學,2015,23(8):184-185.
[13] 侯愛萍,郭維加,可愛青. 耳穴貼壓治療眩暈證317例[J].中國針灸,1994,14(S1):344-345.
[14] 呂金丹. 耳尖放血合散偏湯治療肝陽上亢型普通型偏頭痛臨床研究[J]. 湖北中醫雜志,2014,36(12):6-7.
[15] 張月成,宋麗華. 針刺耳門與西藥對照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J]. 中國針灸,2002,22(3):159-160.
1我校中西醫結合護理??茖W生招生及就業情況統計(表1)
畢業生總數為504人,其中,專接本學生4人,在“三甲”以上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為93人,其他基層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為355人,在其他單位從事醫學相關工作(如藥品營銷、醫療器械營銷、藥房工作人員、導醫等)大概52人。2009年,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年7月1日,我國已有415萬普通高校畢業生落實了就業去向,與去年同期相比就業人數增加44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68%,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7月9日《中國青年報》)。相對于全國高校學生的就業情況,無論在就業人數還是從就業單位的水平方面,我校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學生就業情況堪稱良好,學生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2原因分析
自從1995年招收中醫護理專業的大專生,我校一直密切關注國內同類院校的招生、培養和就業情況,還多次安排領導和老師到兄弟院校學習、交流。在掌握了護理專業—尤其是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容易出現的問題之后,我校在專業課程設置、學時分配、教師主導思想、引導學生技巧等方面作出如下努力,提高了學生就業時的競爭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2.1結合中西醫特色的人才培養理念
2.1.1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突出中醫特色中西醫結合專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臨床課程的教師,更要適應新教材的理論和實踐要求。我校通過“西學中”、“中學西”培訓班的開設,普遍提高了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授課教師的理論水平,從而做到在授課時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真正做到厚積薄發。
2.1.2尋找中西醫結合點,引導學生興趣綜合中、西醫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通過研究與實踐的努力,創造中、西醫學有機結合的理論和方法,是“中西醫結合”的基本內涵[2]。目前,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上,只是采取一種單一的加合方式,并沒有達到理想的融合,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西醫皆通。而中西醫結合關注度遠遠夠,據廣州中醫藥大學2005年6月的一份調查報顯示,僅有19.3%的醫學生主動地去了解中西醫合的發展情況,78.6%的醫學生很少去了解中結合醫學的情況[3],醫學生尚且如此,其他行業更不用說了。怎樣達到中西醫的融會貫通,關系到學生的興趣所在。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最后體現在治療和護理效果上,現代中西醫結合在疾病的護理上確實獲取了單純中醫或者西醫不能達到的效果。這就是中西醫在臨床和護理中的結合點。比如在外科疾病手術—尤其是腹部手術后,第一次排氣時間決定著患者進食、進水的時間,這又關系到患者營養的攝取和恢復的速度。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法、白蘿卜湯口服等可明顯縮短排氣時間,效果肯定[4],作為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教師,不應該簡單的教授“病”與“證”,而是要“病證結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學會創新,正如“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
2.2優化合理的課程設置
2.2.1強化中醫護理特色,進行課程重組
改革現有的醫療護理課程設置,弱化醫療,突出護理;弱化理論,強化實踐。中醫理論以適度、夠用為原則,增加學生的中醫護理、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為一體的教學內容。在臨床護理方面,我們開設了中西醫內科護理學、中西醫外科護理學、中西醫婦產科護理學、中西醫兒科護理學等課程,這樣在臨床護理中學生就能掌握兩套護理技術,為患者服務。
2.2.2適應社會發展,調整課程設置
傳統醫學護理教育“醫學基礎課+臨床專業課及護理+臨床實習”的“三段式”培養方式[5],容易使學生習慣于從醫療的角度去考慮并解決問題,學生在理論學習期間,護理理念建立較晚,很難形成適合護理職業的思維模式。為適應護理功能多元化發展,除開設中西醫結合護理的相關課程以外,還開設預防醫學、健康教育、社會學、護理心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美學、公共關系學、老年護理學、社區護理、家庭護理等課程,為即將面臨的老年化社會和世紀整體護理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逐步與國際護理接軌[6]。
2.2.3增加教學中的中醫養生保健常識
中醫護理以其獨特的整體護理觀和辨證護理觀在預防疾病、養生保健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優勢,因此,課程內容突出養生保健理念,對每個護理問題所采取的護理措施要體現辨證施護的特點,并將具有中醫護理特色的針灸、推拿、養生康復、食療、氣功、保健體療等內容貫穿在各個疾病的護理中,使中醫護理的內涵得到豐富和發展。
2.3合理的實踐安排
2.3.1與實習醫院溝通,提高護理實習帶教老師的整體水平,保證實習質量“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是培養什么樣護理人才的關鍵問題”[7]。對于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臨床實習環節對于鞏固基礎知識、靈活運用護理技能尤為重要。目前,許多院校在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期間選擇了更多的西醫醫院,臨床帶教老師缺乏中醫護理的專業知識,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從而未能完成臨床護理實踐中的中西醫結合。所以,我校教務處臨床科以及學院主管教學的領導多次和實習醫院聯系、協商,加強臨床教師中醫理論與技能的培訓,教師通過參加中醫護理知識培訓,掌握中醫護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8,9],從而充分認識和肯定將中醫護理融入西醫護理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并能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于臨床實踐。
2.3.2建立靈活的反饋機制,教學相長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反饋機制,重視護生對教學質量的反饋,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同時,也要尊重、理解、關愛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提高帶教水平。
2.3.3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保持良好的實習情緒
目前,許多用人單位的招聘工作提前到了學生畢業前的1月份左右,甚至更早。新的就業形式和“雙向選擇”的招聘應聘模式使得多數學生的實習和求職在時間上發生沖突,學生容易表現為思想不穩定、情緒易激惹,實習中易出現護理差錯。針對這一問題,我校進一步加強了實習生的心理指導,通過就業情況統計,準確掌握學生求職狀況的第一手資料,及時發現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定期與實習生座談,幫助平衡實習生的心態,確保實習質量。
2.4行之有效的就業指導和招聘會安排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的方向、加快發展我國中西醫結合事業的大趨勢、高等護理教育的國際化需要、社區護理的蓬勃發展以及社會對中醫護理理論與技術的需求均決定了社會對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適應當前市場需求,我們加強了對學生的就業指導。
2.4.1定期召開人才招聘會,提供就業機會
針對應屆畢業生,我校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會隨時和用人單位聯系,了解用人單位的用人計劃,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將用人單位請到學校里來,召開面向本校學生的人才雙選會。有效增加了學生的就業機會,也提高了學生求職的安全系數。10年中,這種方式使得相當一部分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學生順利走上了工作崗位。
2.4.2及時校園網信息,拓寬就業途徑
通過學校網站,專門設立就業指導中心主頁,隨時招聘信息,拓展學生就業空間。同時,充分利用校園網接受學生咨詢,對學生就業技巧進行指導。
2.4.3加強學生人生和職業規劃的引導
幫助學生準確分析現在的教育和職業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及時把握就業機會。由班主任擔任主講教師,把學生的人生規劃和就業指導作為一項日常工作來抓,培養學生自主擇業和創業的精神,為謀求一份合適的職業奠定基礎。同時,通過人生和職業規劃竟賽,激發學生的規劃意識,激勵學生完成個人職業規劃,并通過學生間職業規劃的分享,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2.4.4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醫護理;腦卒中;肢體康復
【中國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285-02
腦卒中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征的急性腦血管疾病[1]。在中國有75%的腦卒中病人喪失勞動能力,40%的重度致殘[2]。許多腦卒中患者致殘是在急性期至恢復期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復護理方法,致使產生姿勢性痙攣,關節畸形,攣縮,肌肉萎縮等殘疾,不僅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病人的肢體康復越來越受到醫生和護士的重視。 中醫護理在明確辨證的基礎上,采取恰當的方法進行護理和治療,以取得療效,促進肢體的康復?,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 105例,年齡45歲—85歲,均有肢體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的焦慮。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中醫護理組 52 例,對照組53例,病人均自愿合作。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治療方案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病人針對病因進行積極治療,如脫水降顱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活血化瘀等,療程14—20天(2-3周)。 中醫護理組在以上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每日由責任護士給予中醫護理,方法如下:
(1) 情志護理 由責任護士擔任,熱情誠懇,關心體貼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與合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予以疏導,解釋,支持,鼓勵等措施 ,減輕或消除負性心理狀態,引導病人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和毅力,積極參加康復訓練。
(2)飲食護理 腦卒中患者的飲食,需根據其癥候特點控制各種飲食方案,指導辨證用膳這些食物在應用中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3) 健康指導 主動開展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時向患者講述本病的基本知識,飲食調護,情志護理等,糾正病人的錯誤認識,認真講解所患疾病的性質,程度,治療,護理與轉歸,指導病人配合各項檢查,治療。鼓勵病人進行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和康復功能鍛煉,告知病人適宜的運動形式,運動強度,使病人的軀體功能狀況得到更大程度的恢復。
(4)、針灸推拿 以疏經通絡,調和氣血,和絡開竅,上肢重者選陽池、后溪、病久取大椎、肩外俞,下肢重者選風市、陰市,病久配腰陽關、后環俞,留針1h,20min捻轉一次,每日一次,連用7-8天為一療程,間隔2-3天后行第二個療程[3] 。推拿主要是穴位推拿,手法平穩,由輕而重,隨患者逐漸適應而加大作用力度,以不引起肌肉痙攣收縮為好。一般先用摩法逐漸改用揉法,從肢體遠心端推到近心端,約5分鐘左右。在推拿的同時,可結合被動運動,可指導患者用健肢幫助患肢做各種被動運動,亦可囑咐家屬幫助患者活動患肢。
(5) 行為干預 向病人講解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對疾病的影響,幫助病人調理飲食結構,調整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講解煙酒的危害,并指導其戒煙限酒,督促病人正規用藥,并定期復查,了解病人血壓,血脂,血糖,體重控制情況,就加強自我管理,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減輕身心壓力,增加運動等。
中醫護理組病人在出院前由責任護士評估病人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肢體開放康復狀況,對未掌握的內容予以加強,出院時再次評估。
1.3 評定方法 兩組病人在這里前與治療后1周,2周,3周由專人進行評定。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定肢體功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
2 結果
兩組在治療前NIHSS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3周后,兩組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改善(P
兩組治療后NIHSS評分比較(X± S)3 討論
3.1 近幾年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腦卒中患者康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腦卒中是一種意外傷,對于突然的意外打擊,使病人和家屬產生抑郁,焦慮障礙而心理狀態與神經功能的康復密切相關[5]。本研究重視心理因素在人及疾病中的影響,通過心理干預,改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態度,積極配合治療,肢體康復效果明顯,與對照組比較,NIHSS評分有統計學意義(P
3.2 重視飲食療法是中醫康復的傳統,中醫學素有“食治勝于藥治,藥補不如食補”之說,對病者,囑其以衛生、新鮮的清淡素食為主,避免動物脂肪及雞、牛、羊等肉類。禁煙酒、濃茶、咖啡等刺激品。采用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水果、蔬菜。飲食不宜過飽,宜少量多餐,飲食過飽易致食滯,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3.3 針灸、按摩、理療。腦卒中患者多屬邪盛正虛,根據患者的寒熱虛實,適當應用針灸、按摩、理療等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促進患者康復。
3.4 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是中風患者恢復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護理人員要教會患者功能鍛煉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練習;功能鍛煉時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防止患者跌倒、摔傷。
護理與臨床治療工作密切配合,將辯證治療與辯證施護結合起來,避免了護理工作中的無針對性,無目的性及單純性的弊病,能充分調動病人戰勝疾病的積極性,增強信心,把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運用于工作之中,提高了護理療效。
參考文獻
[1]張淑琴.神經病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藍青.陳利群.胡煥濤.腦卒中社區康復模式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6,20(5A):1390—1391
[3]李麗娟.中風后遺癥的辯證施護.河南中醫,2005,(25)11:88
關鍵詞:中醫藥,調護,治未病,中藥選用。
中醫護理歷來在祖國醫學整體觀、辯證觀的理論指導下,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堅持“防重于冶”的原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強調入是一個以臟腑、經絡、氣血為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強調人體與自然界與社會的關系,進行辯證施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手段獲取病情、個體狀況、心理、社會環境等信息,應用中醫八綱辯證的方法加以分析、歸納,確立病人的證型及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提出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護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導。
高血壓是指從人體動脈血壓增高為主,常伴有心、腦、腎視網膜功能性和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壓已成為威脅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臨床是利用降壓藥對癥治療,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越來越體會到中醫藥防治調護與高血壓的密切關系,現將一些臨床經驗介紹如下:
1:中醫護理內容
1.1 體重超重指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壓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導致肥胖的原因是人體攝入與消耗平衡失調致使機體脂肪的過度蓄積。減重的方法是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如少食油炸食品、快餐等;增加有氧體育鍛煉如快步走、太極拳、健美操、慢跑、氣功等。每日進行1~2個運動單元的運動,達到輕至中度的運動強度,并認真填寫運動紀錄。
1.2 藥物指導根據患者血壓狀況,針對患者入院時的評估情況,護理指導人員反復宣講高血壓病人的用藥原則和正確用藥的益處。配置服藥盒,使患者定時定量用藥,防其漏服、多服及不按時服用,以達到逐步降壓之目的。
1.3 飲食指導根據“食藥同源”的原理和“食藥同治”的理論進行食療,如痰濁內阻,痰淤互結,清陽不升的患者,需飲食清淡,忌食油膩甜黏、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臭豆腐、公雞肉、鴨肉等食品,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等;痰濕重者可給苡仁粥,山藥粥以健脾除濕;肝陽偏亢者,可食用植物油、紫菜、山楂、黑木耳、海蜇、芹菜、馬蘭頭涼拌菜,常食綠豆湯、薺菜湯等;血脂過高患者可服三七花泡水代茶;肥胖病人適當控制食量,不宜過飽;而在鹽的攝入方面,要求患者在入院后的前兩個月時間內攝鹽量減少1/2以上,以后開始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 g(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要求),并禁食腌制小菜。
1.4 心理指導采用一對一的方式,護患共同分析治療中出現的反復、血壓波動及不良因素影響的原因,允許病人發泄心中的不滿,鼓勵病人說出引起焦慮、煩躁的原因或感受,使之保持穩定的情緒,改變其急躁、易怒的性格,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緊張,保持樂觀態度,由配合治療轉為主動參與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1.5 煙、酒指導中醫學認為嗜酒肥甘可致脾胃積熱,灼傷脾腎陰;亦可損傷脾胃,痰濁內阻,清陽不升,也可誘發高血壓病。煙中的尼古丁能收縮小動脈,促發高血壓,煙中的一氧化碳損傷動脈內膜細胞,加重血小板的凝集,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從而使發生血壓增高的危險因素大大增加。而酒精與高血壓病之間有獨立的正相關關系。酒后可造成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中度以上飲酒是高血壓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對飲酒和吸煙的患者要加強教育,使之逐漸少吸煙、飲酒,直至改變這種不良嗜好。
2中成藥選用
高血壓中醫辨證分型包括肝陽上亢型、肝腎陰虛型、陰陽兩虛型、痰濕壅盛型、瘀血阻絡型。
肝陽上亢型:表現為頭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紅目赤應平肝潛陽,宜選用天麻鉤藤沖劑、夏枯草膏、鉤藤片等。
肝腎陰虛型:表現為頭痛、眩暈、耳鳴、面部潮紅、易怒、乏力,應滋養肝腎、平肝潛陽,可選用杞菊地黃丸、降壓養血沖劑、降壓平片、羅黃降壓片等。
陰陽兩虛型:表現為嚴重眩暈,心悸,面部或雙下肢水腫,畏寒肢冷,胸悶嘔吐,應溫陽育陰,宜選用補腎丸、還睛丸、血平片、冬青補汁等。
痰濕壅盛型:主要表現如頭重眩暈,身困乏力,胸悶心悸,惡心納呆,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等。宜祛痰化濁,可選用半夏天麻丸、安腦丸等。
瘀血阻絡型:主要表現如頭痛眩暈,胸悶心悸,兩脅脹痛,手足麻木,舌黯紅,脈澀等。宜理氣祛瘀,可選用復方七芍降壓片、首烏降壓膠囊等。
通過對病人的中醫藥防止和調護,使患者更加了解了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預防措施、注意事項,減輕了心理壓力,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和健康知識水平,樹立了良好的行為規范,達到了最理想的護理效果,積極預防治療可制止和逆轉高血壓病對靶器官的損害,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加大高血壓病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從而提高高血壓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ESP 護理英語 教學改革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既懂專業知識,又掌握外語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兼顧兩者的ESP教學成為教學的必然選擇。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即與特定職業、專業或目的相關的英語。在特定的職業要求中產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漸行成的一個特殊的英語學習領域。ESP英語教學目標明確,實用性強,強調以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導向,把英語知識和職業技能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ESP英語教學是大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關鍵環節,實施語言教學與專業方向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ESP教學理論,英語教學不僅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而且更要突出專業特色,只有把基礎英語教學擴展成為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才能夠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高職護理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高職高專絕大多數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較差,行成不良學習習慣,缺乏自主學習精神,學習目標不明確,英語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講授的內容,使得他們在課堂上不僅不愛參與集體討論,缺乏與他人合作精神,而且懶于思索,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2.教師師資力量薄弱。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隊伍大部分畢業于傳統英語教育專業,沒有儲備任何系統的專業知識。由于缺乏對醫護專業基本常識的了解,加之醫護專業英語詞匯量不夠大,上課時不能像基礎英語授課那樣信手拈來、游刃有余,侃侃而談,因此教學時教師信心不足,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3.英語教學應用性不強。目前高職英語教學重點仍放在基礎英語上,通用英語開設兩學期,以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為主要目標,專業英語不開設或者開設一學期,專業英語課程量較少,因此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隨著醫學教育的國際化,涉外護理人才需求漸長,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受限,護理專業的學生在以后的專業領域發展和提升中困難重重。
4.英語教材專業性不強。大部分高職院校依然使用傳統的通識英語教材,針對性和專業性不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只是重復拓展初中、高中的英語基本知識,學生在工作中看不懂藥品說明書,讀不懂器械說明書,更無法將長期積累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職場交際能力,完全不能滿足崗位能力的要求。
二、高職護理英語教學改革設想
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眼學生的整體發展,創設激發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情境,組織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以小組活動這種是最常見的生生互動方式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既要調動基礎較差學生的學習性,又要創造發展空間給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中給每一個學生成就感和存在感。
2.主動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承擔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任務的是英語專業教師,缺乏護理專業知識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英語教師可以主動旁聽護理專業教師的專業課,了解護理專業基本知識。英語教師也可以和護理專業教師共同分析學生的學習要求,交流教學觀點,分享教學經驗,共同編寫教學大綱、確定教學內容、分析教學難點,挑選閱讀材料。總而言之,英語教師要主動學習相關的護理專業知識,成為既懂專業知識又掌握較高英語技能的“雙師型”教師。
3.護理英語為主、通用英語為輔。目前我校高職英語開設三個學期:第一、二學期開設通用英語,第三學期開設職場英語。高職通用英語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結合,語言能力與交際能力結合,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護理英語教學培養學生在涉外護理崗位所需的和患者的交流能力,專業英語的閱讀及翻譯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該設置為:第一學期開設通用英語,第二、三學期開設護理英語。把英語教學重點從通用英語轉到ESP上,使學生能夠把語言學習和專業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4.教學內容為專業服務。ESP教學理念認為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設計要具有真實性。高職護理英語教學內容也應該體現護理專業的特點,以護理工作的工作流程或者不同的醫學場景變化來設計。通用英語階段,教學內容可以是介紹英語國家醫療保健情況,學習護理禮儀知識,了解我國中醫文化等通識知識。護理英語階段閱讀材料可以從病人的護理方案著手,包括對病人的檢查、診斷、護理計劃的制定、護理計劃的實施、對護理方案的評價。口語材料可以選取發生在各個科室、導醫臺、化驗室、病房、急診室、產房、會議室、餐廳等不同場景,對話從接診、護理程序、疾病等再醫患和醫護人員之間展開。聽力材料可以從歐美電視劇中挑選,如《實習醫生格蕾》、《豪斯醫生》等,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而且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提高學生的聽說交際能力。
在ESP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職護理英語教學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選擇為護理專業服務的教學內容,把語言教學和護理專業教學有機融合起來,培養出既懂護理專業知識,又懂英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