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
時間:2023-08-10 16:50: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R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18)01(b)-0091-02
200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職業教育技能競賽制度,建立“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全國有大賽”的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序列,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職業技能競賽”的局面[1]。職業技能競賽不僅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職業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職業教育技能競賽僅僅是培養學生的一個手段,它應該融合在學校的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學生工作中。
從2014年舉行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以來,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生先后參加了三屆全國檢驗技能競賽,大賽主要包括白細胞計數及臨床應用、細菌分離技術、革蘭染色及細菌鑒定思路、血糖測定及臨床應用、形態學檢驗4部分,內容涵蓋臨床檢驗、微生物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寄生蟲檢驗等專業核心課程。在組織競賽與常規教學中,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以“教師工作室”為平臺,以項目為載體,全面推進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逐步把技能競賽融合在常規教學活動中。
1健全組織,分工協作
成立“教師工作室”,組成教師團隊,形成以工作室為平臺,專業主任、教研室主任、專業教師、實訓中心主任、實驗指導老師等多方通力合作的教學體系,細化任務,明確職責。
2優化資源,完善教學硬件建設
利用職業技能競賽平臺優化實驗室資源,規范設備及耗材采購的種類、數量,合理配置及使用實驗室。大力推進與醫療機構、企業的合作。以職業技能競賽平臺為導向,依托醫療行業的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該院與廣州科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科方臨床檢驗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實踐教學基地,該中心按照專業要求進行裝修、配置,不僅能滿足常規教學、臨床見習、操作考核,還為技能競賽提供適合訓練、比賽的場所。該院還引進了數碼互動形態網絡教學系統構建數碼互動實驗室,實驗室連接60臺學生用數碼顯微鏡(內置300萬像素攝像系統),1臺教師用數碼顯微鏡(內置500萬像素攝像系統),未來將購入多人共攬顯微鏡進一步完善數碼互動實驗室,為形態學教學及競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平臺。
3深入改革,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學生的綱領性文件,是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醫學檢驗是現代科學實驗技術與生物學滲透結合的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醫學應用技術學科[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而職業技能競賽已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風向標與助推器[2]。參考技能競賽要求,該院組織教學骨干、臨床專家進行研討,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適當修訂,調整個別專業課程時數,如《寄生蟲檢驗技術》由原來的36學時調整為48學時,《血液學檢驗技術》由原來的60學時調整為72學時。
4制定標準,融通課堂教學
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一方面,競賽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體系改革,另一方面,教改為競賽提供更強勁的理論和技術基礎,使教學改革、技術應用與創新、職業技能競賽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達到教學質量與競賽成績雙豐收[3]。
了解學生的意愿該院對2014級、2015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56名學生,在其在校學習第三學期初,有關技能競賽進行問卷調查,98.05%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技能競賽,超過96.49%的學生希望參加技能競賽,超過93.75%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將技能競賽標準融通到常規教學(見表1)。學生對參與技能競賽有強烈的意愿,對技能競賽融通課堂教學有較強的期待。
4.1提高師資水平
通過組織相關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等相關專業內容學習班,參與臨床頂崗實踐,觀摩國家級、省級學生技能競賽,參加技能競賽說明會,組織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等形式提高教師相關理論和實踐技能水平。
4.2規范教學環節
利用職業技能競賽平臺規范教學環節,對課程體系進行梳理,整改教學內容,制定課程教學標準,修訂相關課程教學計劃,把競賽項目的內容、標準和要求融入到常規教學中,積極開發各類教學資源,不斷完善基于工作任務的項目課程教學,使課程既適用于實際應用又能滿足競賽要求。
4.3整合教學資源
組織教師整理并整合相關課程教學資源,完善題庫、圖庫、課件等教學資源,編寫適合本校使用的實踐教材,修訂學校技能競賽評分標準及題庫。如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競賽中形態學部分,其內容涵蓋了《臨床檢驗基礎》《血液學檢驗技術》《寄生蟲檢驗技術》《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細胞形態學部分內容。為能滿足技能競賽和教學需要,參考全國技能競賽標準,利用技能競賽圖片庫、臨床實踐與教學過程中獲得的圖片資源,按課程創建形態學教學圖庫,組建形態學題庫,修訂學校形態學技能競賽評分標準。
4.4優化課堂教學
調整教學方法,教學中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將復雜的競賽項目分解成若干小工作任務融入到課程具體教學中,個別項目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4.5改革課程考核
課程成績不再是單純的理論課成績,對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項目任務都進行考核,計入課程總評成績。實踐考核與工作過程要求相對應,個別項目參考技能競賽評分標準,從過程到結果以及職業素養方面都設置具體考核指標,體現職業崗位要求。
5健全保障,構建學生技能競賽“訓練營”
職業院校舉辦技能競賽的最終目的在于通過競賽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與學校教育目的是一致的[3]。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保障技能競賽各項工作能有序且高效地開展,該院根據全國職業技能競賽的標準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劃定專項經費;健全教師激勵辦法,將教師指導學生技能競賽納入日常工作,納入教師年終績效考評和職稱評聘工作;健全學生激勵辦法,將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成績作為評優評先、綜合考核、就業推薦等方面的一個重要依據。
常規教學中將競賽項目分解到具體課程教學內容中,形成一個個小的“競賽項目”,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微信平臺組建學習小組,分發學習任務,共享學習資源,讓學生全員參與,完成競賽初級階段準備工作。學院每年春季舉辦一次校級專業知識競賽,秋季舉辦一次實踐技能競賽,選出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學生組成特別學習團隊。成立由教研室選定的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組成的競賽指導小組,以“科方臨床檢驗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訓練基地,構建學生技能競賽“訓練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集中訓練,分三階段,層層篩選,精心挑選出適合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的選手,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訓練,加深對競賽內容、評分標準等方面的把握。該院自2014年組織學生先后參加的三屆全國檢驗技能競賽,均獲得團體一等獎,多項個人一等獎的好成績。
6結語
將技能競賽的內容和要求有機地融入常規教學,有助于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整合優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革教學模式;拓展課堂容量和學生參與的程度,提高了課堂效率,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減輕了教師的競賽輔導工作量,真正做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改、賽教結合”。
[參考文獻]
[1] 馬曉娣.我國醫學檢驗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0.
[2] 毛詩柱.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J].動力與電氣工程,2016(18):18-19.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檢驗差錯;防范教育
當前醫患關系緊張已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從醫療角度來說,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差錯和杜絕醫療事故是保障醫療安全、避免醫患糾紛、不斷提升醫療質量的有效措施。檢驗醫學作為一門對專業技術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其檢驗流程涉及臨床各科,檢驗結果直接影響到臨床診斷和治療方向,技術操作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檢驗差錯的發生,從而誤導臨床診治方向,輕則延誤患者病情,重則危及患者生命。所謂檢驗差錯,是指任何與標準操作規程或程序相偏離的事件,差錯可能帶來嚴重不良后果,給患者帶來巨大傷害甚至可能導致其死亡[1]。這就要求檢驗人員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嚴格規范操作,密切與臨床相應科室和患者的溝通,時刻注意防范,將檢驗差錯率降到最低[2]。高職教育是培養具有必要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動手能力、適應性強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我校作為一家以“立足宜春、服務江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為服務定位的高職院校,培養造就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我們的辦學方向。我們在加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檢驗差錯防范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主要通過防范檢驗差錯的內容和措施來加強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檢驗差錯的防范教育。現將其體會和同仁進行交流探討。
1檢驗差錯的防范教育內容
保證醫療安全是對人生命尊重和維護的需要,如因檢驗差錯耽誤患者疾病的診治,引發臨床差錯甚至事故,將嚴重影響公眾對醫療機構的信任感。因此我們對學生進行檢驗差錯防范教育的核心是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可靠的檢驗數據。我們認為防范教育內容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專業技能和人文修養3個方面,現介紹如下。
1.1相關的法律法規
學校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課程開設方面,除了開設法律基礎課程外,還將諸如醫療機構規章制度和專業技術規范等與職業有關的法律法規內容滲透到相應專業的教學中,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輸血法》《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等。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明確自己的法律身份和責任,知曉患者權利,學會應用法律法規來規范自己的專業行為,為進入臨床安全實踐打下基礎。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應遵守科室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專業技術操作規程,在實踐中通過接觸相關案例、強化法律意識,從而不斷學習和增強檢驗差錯的防范意識及提升處理能力。
1.2嫻熟的專業技能
使學生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是防止檢驗差錯發生的有效方法。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和校內實訓加強學生的三基訓練,在學習中融入檢驗差錯案例教學,嚴格規范操作規程;另一方面通過實習醫院的集中崗前培訓和檢驗科各實驗室的嚴格教學管理,學習《檢驗科差錯事故登記制度》《檢驗科工作制度》等,進行各科室的入科教育、學術講座、出科理論和技能考核,使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通過臨床實踐與臨床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在提升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強化防范檢驗差錯的意識和能力。
1.3較高的人文修養
現代醫療服務強調以人和健康為中心,現代醫療模式對醫技人員的人文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包括道德修養、美學修養、禮儀修養和人際關系修養等。通過大學生對人文修養、職業道德、醫學美學、人際溝通等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情操,提高美學修養,掌握人際溝通技巧。這樣學生一方面能更好地與臨床各科醫護人員溝通合作,另一方面在為患者提供專業技術服務時,能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自覺用人文關懷精神指導專業實踐,在保證檢驗安全的同時為患者和臨床各科提供優質服務。
2檢驗差錯的防范教育措施
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進行的檢驗差錯防范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潤物無聲的過程。我們從學生入校的專業教育開始,將相關教育內容貫穿于學習的不同階段,具體措施體現在全程化、全員化、規范化和信息化4個方面。
2.1全程化
從學生進入學校接受專業教育開始,防范教育就要貫穿于每個學習階段,且各階段交叉融合、相互滲透,具體分為在校期和實習期兩個階段。
2.1.1在校期
在一年級的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中,進行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相關法律法規和醫療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信念和慎獨精神,樹立法律觀念,做到學法、懂法、守法。如告訴學生在工作中因責任心不強而采錯患者標本、編錯標本號碼、發錯檢驗報告等檢驗差錯的后果。在二年級的專業課程中,專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時,一方面注意培養學生嚴格規范、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注意結合檢驗差錯進行案例教學。如臨床工作中違反檢驗操作規程,血液標本管離心時破損、尿液標本放置時間過久致細菌污染、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錯誤等差錯導致臨床醫療糾紛或事故的案例。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生進入實習前準備,學校安排對重點操作項目進行一周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為即將進入的實習階段做好思想和技能上的準備,為最大限度降低實習期檢驗差錯的發生奠定基礎。同時針對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容易出現的檢驗差錯,在訓練中加以重點指導。
2.1.2實習期
學生在三年級進入實習階段,這是他們從學校的安全理論到臨床安全實踐的必經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完成從學生到準檢驗技術人員角色的轉變。實習生到實習醫院后首先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將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習紀律等充分介紹給學生。另外,通過禮儀服務、溝通技巧的講解,使學生真正理解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以及處理好與臨床各科關系、醫患關系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規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道德素養、職業素養和溝通技能。整個實習階段,實習生在帶教教師指導下,按照實綱完成實習計劃,同時,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規范的操作技能,對于可能出現的操作錯誤能及時防范,將檢驗差錯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2.2全員化
一方面,學校實習就業處、教務處、學工處、團委、思政部和醫學院等多部門齊抓共管,圍繞“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各種形式和多種途徑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加強對校內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檢驗差錯的防范教育。如學校實習就業處將實習醫院反饋的相關教育教學建議,通過召開院(系)聯席會、座談會、實習班主任(輔導員)和實培訓班等形式傳遞。每位任課教師結合專業特點進行教學,每位班主任(輔導員)通過班級管理、主題班會等日常工作進行常抓不懈的防范教育,每位實在本組實習過程中及時了解組員動態,發現問題及時向醫院科教科(檢驗科)和學校實習就業處、所在院(系)反映,使問題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學校為培養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確保學生的校外實習質量和安全,與一些教學管理規范、擁有優秀帶教教師隊伍的醫院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實習就業處作為校方職能部門,直接與醫院的相應管理機構(科教科或教學管理辦公室)對接。通過加強院校聯合的實習安全教育和管理,形成“實習醫院—實習就業處—醫學院(班主任/輔導員)管理網絡”,保證實習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最大限度地降低檢驗差錯的發生率,杜絕醫療事故。
2.3規范化
根據檢驗差錯防范教育的需要和現有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學校相關教育教學管理規定、基本制度及工作流程,形成統一和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如學校的教學工作條例、實踐指導教師崗位職責、畢業實習工作管理規定、實習就業處工作職責、校外實習帶教教師和優秀實習生評選辦法等。學校實習就業處保持與各實習基地科教科(教學管理辦公室)的密切聯系,采用多種聯系方式,及時了解實習生的實習動態;定期召開實習基地有關管理部門領導和帶教教師的教學研討會,共同探討實習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不定期邀請實習醫院領導和優秀帶教教師來校講學,利用面試招聘為學生做安全教育。此外,實習就業處應加強與各實習組的聯系,建立每個實每周匯報制度,定期以電話、信息、電子郵件、QQ或微信等多種形式向學校匯報本組實習情況。通過學校和實習醫院兩方面規范有序的教育教學管理,使學生檢驗差錯的防范教育得到有效保證。
2.4信息化
隨著計算機、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通過學校的門戶網、實習就業網等信息平臺接受相關安全知識的學習。如在實習階段,實習就業處與各實習醫院、各實習小組分別建立QQ群、微信群,通過QQ、微信、電子郵箱等現代信息手段,保證院校和師生間的即時溝通,充分利用信息化方便快捷的優勢為防范教育服務。此外,還可通過網絡平臺做好對學生個體的服務工作,如學校建有實習就業網,實習版塊把實習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定期更新內容;設立實習組QQ群和微信群,及時實習生動態,對實習生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提醒,接受在線實習生一對一交流,將培養學生防范差錯事故的意識和能力滲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較快,強調職業教育要“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層次、規格、知識和能力的新要求,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在培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時,把德育放在首位,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融合起來,特別注意檢驗差錯的防范教育,以提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胡麗華.臨床輸血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我國于1984年首次開設醫學檢驗專業本科教育,已歷經三十余年并逐步發展壯大,目前高等醫學檢驗專業本科教育已經形成層次齊全、目標明確、形式多樣、開放包容的教育體系。然而,隨著現代檢驗醫學的迅速發展,醫學檢驗學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現有的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法等迫切需要改革創新。根據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頒布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醫學檢驗專業被歸為新成立的一級學科醫學技術類之下,授予專業畢業生理學學士學位,學制由過去的五年制改為四年制,專業名稱改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因此,如何從發展外延到注重內涵建設,是擺在四年制本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醫學檢驗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保┑尼t學檢驗技術專業于2012年經專家評審被黑龍江省教育廳批準為黑龍江省醫學檢驗本科重點專業。作為黑龍江省醫學檢驗專業本科教育的第一批重點專業,學院根據醫學檢驗專業的發展特點及專業培養目標,于2013年開展了一系列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以培養具有綜合素質高且具備醫學檢驗相關專業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一、確立專業方向
按照醫學檢驗專業四年制專業辦學方針,堅持檢驗專業學科的標準和內涵,堅持專業建設適應社會發展、適應社會衛生服務要求,以創新求活力、以質量求發展。堅持為市、縣級等醫療事業單位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醫學檢驗人才。依靠雄厚的師資力量,依托功能完善的實驗教學平臺和實習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本科人才,使畢業生成為具備醫學檢驗技術專長,同時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符合各醫療衛生單位、醫學院校、公檢法等部門從事預防、醫療、教學、科研、司法鑒定等崗位需求的高級醫學應用型人才。
二、打造辦學特色
(1) “一體兩翼”培養模式。經過專業探索和凝練,我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人才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方面,形成“一體兩翼”的辦學思想,以培養應用型檢驗技術人才(醫院及其他)為主體,以培養醫學檢驗理論型(高校教師)和檢驗科研型(高級科研人員)人才為兩翼,兩翼助推主體,構建了“平臺制”人才培養計劃,形成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的人才培養體系。
(2)構建實踐課程體系。根據國家對醫學檢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們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進行修訂,減少必修課比例,增加選修課比重,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學習。首先構建了從機能學實驗室、形態學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到醫學檢驗實驗中心的系統實驗體系;在課程設置方面,調整理論課與實驗課比例(1:1.5),注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里貫穿了對學生專業技能、思維方法和創新性能力的培養。重點加強四個實踐環節階段訓練:基礎訓練,側重實驗操作基本功訓練,強調規范的實驗操作;專業訓練,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專業典型實驗和配套實驗技能;綜合訓練,開設了“醫學檢驗綜合實驗”課,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課間見習與畢業實習,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堅持出科考核制度,通過做畢業論文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寬口徑的能力培養。病理檢驗主要培養具有病理檢驗技術的基礎理論、病理標本制備技能及一定活體組織檢查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醫學檢驗儀器學的開設體現了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的優勢。與大慶紅十字血站聯合,增設“臨床輸血技術學”輔修方向,供學有余力、學業優良的學生選修。2012年至2016年輔修人數累計為300余人,占同期學生總數的70%。在實踐中進一步探討臨床輸血技術人才的培養模式,在國家專業辦學允許的情況下,爭取申辦臨床輸血學專業。
(4)創新思維的引導確立。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小組教學、PBL教學,開設自主設計型實驗,引領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課程設置方面,安排理論課教師在備課中適度擴展,授課時注意科研思維的培養;實驗課教學中引入專業科研文獻閱讀訓練和考核;本科教育后期建立導師制培養模式和科研興趣小組,為有科研興趣的學生提供科研平臺,進而為其安排為期3個月的科研實習活動,每個學生獨立開題,開展實驗,總結數據,最后經指導教師組答辯考核學生的科研實習效果。
(5)臨床小班教學。為加強基礎和臨床融合,學院根據本專業發展歷史并利用各附屬醫院檢驗科的教學資源,以臨床小班教學為切入點,通過醫學檢驗基礎和臨床的深度融合,在國內開創一種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科研潛能的應用型醫學檢驗技術類人才。
教學時間及地點:第六學期1~14周,各附屬醫院檢驗科。
教學方式:學生在校內完成專業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和專業課程中基礎部分教學,在初步掌握臨床檢驗基本操作技能后進入我校各附屬醫院檢驗科實施小班教學。每個醫院檢驗科分配15~20名學生。小班教學課程主要包括: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臨床檢驗基礎、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6門課程,學時分配見下圖。
教學效果:臨床小班實驗教學可最大限度利用醫院檢驗科教學資源(先進的檢驗儀器、最新的檢驗技術、先進的實驗室管理、豐富的臨床資料、充足的臨床標本、臨床經驗豐富的教師),通過14周的臨床檢驗科實驗教學,學生臨床檢驗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強化,醫學實驗室管理意?R增強,對于檢驗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初步形成綜合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實驗室管理規范等多方面的橫向分析意識,最終將有效提高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專業的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關鍵詞:檢驗科;臨檢專業;管理模式
在執行《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和相關考核標準時,醫院檢驗科各項管理工作都需要在各專業組組長的指導和監督下落實到實處[1]。為了使臨檢專業組能夠有效實施規范管理,需建立本專業組程序管理文件,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臨檢組的科學管理工作[2]。以醫院執行標準為依據,要求專業組全員認真學習并充分掌握《醫療結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同時要求專業組成員認真進行相關工作,并將任務落實到實處[3]。此外,對臨檢專業組的考評標準進行分解,并以此標準為參照建立本專業組管理程序文件。
1各室質量與安全的管理
臨檢專業組組長全權負責各室的管理、操作等工作,需要繪制相應的職責圖和表格,并將相應的檢查工作和記錄工作一一做好,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條不紊的進行。
1.1組長組內檢查 專業組組長在進行組內檢查時,具體的檢查內容包括:各項技術員的急診、報告、登記情況;室內質控的測定記錄;主班技術員保養儀器的情況;主班技術員LIS系統的工作日記;尿液分析鏡檢率的檢查;科室的咨詢、反饋記錄等。
1.2組長組內執行 需要組長在組內執行的具體任務為:室內質控月報;復審檢驗結果;臨檢組儀器比對結果;分析室間質評的成績并給予糾正;維護、保養臨檢組儀器;審核、修改臨檢組程序文件;分析復檢率統計、血細胞等。
2組內各室崗位職責的制定
2.1血液室 在血液室中進行一崗和二崗的設立,兩個崗位的職責有各自的側重點,兩者之間進行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其中,一崗主要負責開機準備工作、標本掃描上機準備工作、復查標本、處理標本、保養儀器等。二崗主要負責補全質控圖、血型清單的打印、對鏡檢WBC進行分類、審核和簽發急診報告等級等;
2.2體液室 在體液室內進行一崗和二崗的設立。其中,一崗負責上午的體液室的清潔消毒工作,做好開機和試劑準備工作,對標本的存放和移交等情況進行檢驗;進行大便常規檢驗;審核、簽發體液雜項。二崗負責下午的體液室的清潔消毒工作,進行開機準備、日記查補,保養和維護儀器,對標本的存放和移交等情況進行檢驗;進行尿常規檢驗;檢驗、審核體液雜項。
2.3門診檢驗室 在門診實驗室內也設置一崗和二崗,其中一崗副班負責工作,進行門診檢驗室的清潔消毒工作;檢驗和審核體液標本。二崗正班負責工作,進行門診檢驗室的清潔消毒工作,準備試劑、保養和維護儀器、進行傳染病的等級、對標本的存放和移交等情況進行檢驗,檢驗和審核血液。
3專業組培訓和考核計劃的建立
對檢驗科的全體成員進行集中培訓,講解新一期的使用和維護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4]。組內負責新人崗位培訓,培訓新人采用排崗方式,要求新人邊進行學習邊跟隨專業組老成員進行實踐操作。具體的培訓內容應包括:體液室和血液室的崗位職責;儀器操作與維護;檢驗項目的操作規程;尿液分析和血液分析的室內質控程序;形態學檢查等。同時,組長在進行教學和講授的過程中,可針對小組成員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專業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教材的自主組編,因材施教,提升小組成員的專業技能水平[5]。同時,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自學,自學的具體內容包括:閱讀和理解《內科學》、《臨床基礎檢驗學》、《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臨床血液學和血液學檢驗》等文獻。在經過3個月的教學培訓后,可對專業組成員進行一次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5個方面,總分≥80分表示考核通過,考核通過即可獨立進行相應的檢驗工作[6]。
4能力提升與學術培養
組長作為專業組的主心骨,需要全面掌握組內試驗工作的原理、相應儀器的操作和維護方法、可能對試驗造成影響的因素等內容[7];同時,對于臨床醫師提出的疑問能夠及時給出相應的合理解答,可及時發現組內實驗方法的不科學、不合理之處,并進行有效調整,關注相應技術的革新和新產品的應用情況,能夠對商品性能進行分析,以能夠參照臨床需要選擇出最適宜患者的檢測方法和內容,并給出具有實用價值的建議,能夠積極推動新項目和開展和應用。此外,組長還是專業組學術的領頭人,因此,在進行學術活動中,組長要能夠有效組織科研項目,在組內培養出一股積極向上的學術風氣。
5管理理念
管理質量檢驗是檢驗科工作中的關鍵工作之一,組長作為專業組中的技術骨干,還要正確引導專業組全體成員有效完成相應的質量目標。同時,為了使組長管理工作的開展得到全員的積極配合,還需要在專業組中建立和健全相應的專業組程序管理文件,此外,還需秉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推進新的管理理念,安排合理的工作崗位,幫助成員找到正確的工作方向。在傳授專業技術的前提下,指導專業組各成員積極工作[8]。
6管理效果
檢驗科臨檢專業組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實踐,進一步明確了臨檢組各崗位的職責,分工明確,能夠幫助專業組成員更好的進入工作狀態,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對于專業組成員形態學檢測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上可知,臨檢專業組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建立能夠有效推動醫院檢驗科工作的順利開展,該模式的實行,也實現了檢驗科工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和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對于醫院檢驗科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許美蓉.臨床標本質量與臨床檢驗質量控制[J].內科,2011(03):240+241.
[2]楊艷艷,裴兵,吳輝.協調關系在檢驗科全程質量控制中的重要性[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16):2092+2093.
[3]劉麗,郭軍.34所蒙醫中醫醫院檢驗科管理現狀[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06):587-589+620.
[4]陳永成.鄉鎮醫院檢驗科管理現狀與相關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13):2177+2179.
[5]何筱玲.通過臨床化學室間質量,評價醫院檢驗科管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S3):294+295.
[6]楊秀芳.檢驗科的管理要與時俱進[J].中國衛生產業,2013(16):173+174.
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檢驗儀器的迅速發展,使生化、臨床、免疫和微生物檢驗中的部分項目已實現了全自動或半自動化。一些新型檢驗技術(如生化檢驗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術,臨床檢驗中的干化學試紙條法檢測,免疫檢驗中的放射免疫,酶免疫及化學發光,微生物檢驗中的全自動鑒定技術和以聚合酶鏈反應為代表的分子生物學新技術)使檢測方法的靈敏度不斷提高,特異性增強,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可靠。檢驗技術裝備日趨專業化、精密化,檢測項目逐步增多,使臨床疾病的診斷對醫學檢驗項目的依賴愈加明顯。自動化儀器檢驗雖具有速度快、重復性好、干擾因素小、可批量測定、便于室內質控和評價等特點,是醫學檢驗技術發展的主流,但其忽略了標本的形態學觀察,漏檢、誤診時有發生。實踐證明,無論儀器多么精確、多么自動化,也不能完全取代具有諸多形態學成分的顯微鏡檢驗,因為它不可能有完全的思維鑒別能力。因此,形態檢驗技能是醫學檢驗人員必備的技能和“真功夫”,是任何儀器設備都無法替代的,學校應注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此項技能的培訓。
2我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創辦已有56年,是學校的重點專業,有一定的辦學基礎和辦學經驗,為各地醫療衛生機構輸送了大量的醫學檢驗人才。近年來學校在重點專業建設和示范校建設中陸續購入了一批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使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師資隊伍結構和課程設置、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部分教學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沒有徹底轉變專業課程開發理念,表現在僅從醫學檢驗崗位工作任務出發,課程設置與工作實際、就業崗位技能要求聯系不緊密等方面。另外,出于學校教學經費和成本的考慮,壓縮了學校實踐教學及臨床見習的課時,理論教學過多,實踐教學課時相對偏少,檢驗職業崗位能力在教學中未得到充分重視。同時,還存在部分專業核心課程師資匱乏、教學內容與臨床實際脫節、學生接觸臨床較晚、適應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問題。
3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
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為適應醫學檢驗行業飛速發展和檢驗醫學分工細化的發展趨勢,醫學檢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模式應充分體現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特色。學校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適應實驗儀器操作、血液標本采集、實驗室質量控制和常用試劑配制的崗位需求,具備自動化和微機化實驗儀器設備操作維護方面的知識,成為醫學檢驗行業技術熟練的人才。
3.2專業課程設置與課程標準改革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中職學校應以能力為本位,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科學地建立課程體系。(1)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依據,構建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基礎理論以“應用”為目的,圍繞應用能力和職業基本素養培養,強化綜合能力的課程體系。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在校初期突出醫用化學和計算機應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臨床疾病診療基本知識。(2)在專業理論學習方面,根據本專業職業崗位群所需知識、能力結構的基本要求,按職業導向、項目引領,刪去陳舊內容,重新整合教學內容,并在原有課程體系中增設與地域職業特點和職業崗位需求相關的課程,如艾滋病護理及職業防護、醫學統計方法等。(3)在實踐教學方面,以全面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對各門核心課程內容進行篩選,刪除陳舊和重復內容,按職業導向設置實踐教學課程,按職業崗位工作流程設計綜合實驗及仿真實訓,使學生學習在未來職業崗位,工作在學習環境,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和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實行早期臨床見習,著重培養學生適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及相關領域職業崗位所需的技能。
3.3專業教學改革
3.3.1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教學模式的探索
以就業為導向、崗位能力為引領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將成為現代職業教育教學體系的核心。圍繞這個核心,我校的做法是:第一學年以培養職業人文素質為主,第二學年以培養崗位核心技能為主,第三學年以培養崗位綜合能力為主,循序漸進推進,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的認知性實踐、模擬和真實崗位實訓及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教學質量。
3.3.2教學方法的創新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職業導向、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課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減少純理論教學,改革實驗教學方法,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加強實際操作訓練;聘請行業專家承擔一定教學任務,共同參與教學探索與實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立體式多媒體教學、項目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分析式教學、情景式教學、知識競賽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通過設置一個項目或工作任務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參與試劑配制、實驗器材準備、預實驗等,課余時間開放實驗室,并配備專業實訓教師輔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操作能力訓練,使教學緊密聯系臨床而又生動有趣。
3.3.3考試及評價模式的改變
考試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評價學生學習,檢查教師教學情況、教學水平以及評估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為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除學校評價外,還應增加用人單位和社會評價。
3.3.4編寫理實一體化的校本教材
對三年制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而言,要在兩年學校學習期間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的專業操作技能,學校就必須充分發揮教、學、做一體化的作用,對各核心課程內容進行整合,編寫具有中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特色的綜合技能實訓校本教材。這樣可使核心課程專業技能相互銜接,達到強化專業技能、縮短適應臨床職業崗位時間的目的。
3.3.5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資隊伍建設要適應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變的需要,按照職業崗位要求,教師不僅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專業教師應充實理論知識,定期參與臨床實踐,了解一線工作情況,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出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聘請行業專家或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承擔部分核心課程的理論、實踐和現場教學,實現專兼職教師教學的相互交叉、融合;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雙通道途徑,培養“雙師型”教師,改善師資結構,解決部分專業核心課程師資匱乏的現實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辦法,加強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
3.4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改革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需要有良好的實驗實訓條件和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但學校的辦學經費有限,無法及時更新臨床實驗室,所以可走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一方面,接受各醫院因為更新換代而贈送給學校的檢驗儀器設備,一些大型儀器設備可以與醫院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加強校內實訓基地仿真環境的建設和對外開放,讓學生有更多練習實踐技能的機會,又可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作為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檢驗人員的培訓基地。
3.5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改革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微生物學檢驗教學方法 改革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12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277-01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研究手段也日新月異,目前,分子生物學已經成為一種多技術、多學科交叉的前言學科。在微生物檢驗科學之中,《微生物學檢查》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門課程與其他的課程相比而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進行《微生物學檢查》教學時,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微生物學檢驗課程的教學質量,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高水平的醫學檢驗人才。下面就針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微生物學檢驗教學的改革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
1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微生物學檢驗教學的改革方法
1.1 以基本理論為導向,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教學內容是核心,教師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應該秉承“合理刪減,夠用即可”的基礎,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與梳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搭建好邏輯思維,在教學內容的改革方面,可以從宏觀角度延伸至微觀角度,從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著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好微生物的生物學特征以及各類反應的原理,讓學生能夠掌握好微生物的鑒定知識,為后續的教學打好的基礎。
1.2 改革教學方式,提升教育質量。在傳統意義下,微生物檢驗試驗教學大多為驗證性的實驗,設計性試驗與綜合性實驗較少,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綜合性能力難以得到全面的提升。與此同時,由于教學手段的單一,學生往往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中,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得到提升。為了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多開展一些以臨床應用為導向的仿真試驗,這樣不僅能夠縮短臨床與教學之間的差異,也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的投入學習中。例如,在進行腸道桿菌試驗教學時,可以將集中常見腸道細菌菌液混合,從分離接種到培養、實驗鑒定、微生物分離鑒定流程方面,讓學生自己進行設計,進行鑒定。鑒定完成后,生成檢驗報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接受到系統科學的訓練,且通過該種方式,也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強化無菌操作。微生物檢驗課程是一套整體、系統的知識體系,教學成果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涂片染色、標本采集、鑒定方式、培養方式等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為了提升檢驗的準確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全程強化無菌操作,為此,必須要培養學生無菌操作的理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微生物的分布著手,讓學生意識到微生物存在的廣泛性和無菌操作的必然性。在每個學生進入實驗室前,就需要戴帽子、口罩、穿好工作服,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全程指導,規范好每個學生的操作技能,這樣才能夠為日后的檢驗工作的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1.4 充實實訓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及時的補充臨床中出現的病原體,如甲型HINI,H7N9病毒等等,讓學生了解到新型的微生物診斷方式,如新型的微生物自動鑒定系統、基因芯片、PCR技術等等,這樣就能夠很好的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求知的欲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提升實驗教學的比例,多為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待試驗完成后,安排學員做好后續的處理工作,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醫學檢驗專業對學生的實踐性要求較高,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安排學生到醫院中實習,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檢驗學科的最新進展。
1.5 改革考試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可以改革考試方式,將微生物學檢驗考試分為三個部分,理論部分、實驗操作部分和平時課堂部分,其分值比例為6∶3∶1。理論考試一般使用的是閉卷的形式,考核內容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其內容的覆蓋范圍較為廣泛,題型也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實驗操作部分主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考核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如細菌涂片染色、分離化線接種等等,在考核的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的熟練程度、操作能力與操作方式的規范性,對每個步驟進行量化評分。平時成績則包含課堂發言、課上操作、實驗結果準確性等等。
1.6 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與安全教育。微生物的檢驗工作作為臨床診斷的主要組成部分,與患者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要加強職業道德與安全教育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一絲不茍的精神,保證檢測結果的客觀性、可靠性與準確性。此外,要注意到,在現階段的教材很少對生物安全內容進行深入的闡述,實際上,實驗室生物安全問題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如果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不僅降低檢驗工作的準確性,也危害著自身的安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適當的補充關于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
2 結語
在微生物檢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實驗操作技能的傳授,教師要加強責任意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實際需求改革現階段下的微生物檢驗學教學方法與考試手段,這樣才能夠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才能夠真正適應醫學發展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 馮彬.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微生物學檢驗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05(14)
[2] 顧兵,潘世揚,黃,王芳,蔣葉,童明慶.開放實驗室及PBL教學在醫學檢驗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關鍵詞】素質教育;醫學檢驗;教學方法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在職業教育中,素質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他們在走向社會后能夠具備較高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合作的能力以及職業、個人發展的能力。其核心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懂技術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實用型人才,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它強調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基礎上,注意德智體美等的全面發展。它的內涵歸納起來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質、專業技能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
二、醫學檢驗的特點和臨床需求
通過多年來的臨床調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臨床上現代醫學檢驗技術在向著經濟、快速、準確、微量化的方向發展,近90%的檢驗項目都實現了全自動化或半自動化。這些自動化儀器的應用,可提供更多的指標,也不斷出現新的檢測內容。加上各學科的互相滲透和促進,使各方面的新理論和新技術都陸續應用到醫學檢驗領域,使之不斷充實、拓寬和更新。與之相適應,對從事臨床檢驗工作的人員不再只是簡單的實驗操作員,要求其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作為培養醫學檢驗人才的高職教育,也要做適當調整。從素質教育的內涵可以看出,采取有效手段加強素質教育,是培養適應社會高度需要的實用型、技術型醫學檢驗人才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檢驗人才的途徑或方法
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質
臨床檢驗結果對疾病的診斷、療效的觀察、判斷預后、治療用藥的監測、遺傳性疾病的預測和健康狀況的評價等均有重要作用,直接關系著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的安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工作結果對臨床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和偉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愛醫學檢驗專業。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嚴肅認真的操作及示范,愛惜標本,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去教育學生和感染學生。同時,結合教師在臨床工作時親身經歷或看到的實際例子,教育和培養學生要養成嚴肅、認真、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對任何一件標本都應作到極端負責、精益求精,確保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可信的檢驗結果。這樣在專業教學中貫徹了素質教育,既教書又育人,從而把知識傳授和職業道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2.加強文化、基礎知識學習,提高文化素質
檢驗醫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涉及面很廣,并且現代檢驗醫學的目標要求檢驗人員不只是為臨床醫生提供及時、可靠的檢驗結果,而且要求檢驗人員能夠幫助臨床醫生分析結果,提供臨床診斷、治療等咨詢服務和信息監控。這就需要檢驗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有廣泛的相關學科的知識。另外隨著檢測方法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各類儀器的說明書、屏幕顯示和打印的內容以及人機對話均用外文;正確使用各種檢測儀器,需要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應適當調整課程設置,大膽進行課程改革,加大外語、計算機、分子生物學等課程的時數和內容,或通過學生選修或自修相關課程,以提高整體文化素質,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培養的學生不只是“高級操作工”,而真正成為現代實驗室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3.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專業技能素質
醫學檢驗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我們運用“五階段周期循環職教模式”, 即從“市場調查與分析、職業能力分析、教學環境的開發、教學的實施、教學管理與評價”等五個階段入手,以能力本位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情況,從實際出發,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技術學等多種現代教育科學理論,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實踐能力提高。
3.1 不斷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
因科技的迅猛發展,臨床上醫學檢驗工作發展迅速,新的檢測項目和新的技術不斷出現,造成教材的部分內容和一些檢驗方法與臨床脫節。為確保學生畢業后不落伍,我們通過每年的調查,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及時刪除與臨床脫節的項目,補充與臨床聯系密切的新項目。另外,我們通過改變教學模式,如將部分理論內容改在實驗室講解即邊講解理論邊實踐,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既使學生獲得了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增強記憶,又可縮短理論教學時間,增加實踐時間,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2 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興趣
一反面由于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這些,學這些以后有什么用,所以很多人在迷茫中懈怠了;另一方面由于檢驗的標本大多比較臟,或由于實驗時需要同學自己采集自己的標本(如血)時有一定的痛苦等原因,部分同學操作時不愿做;再者,部分學生認為將來到臨床上,絕大部分檢驗項目都是自動化儀器了,只要到時學學就行了。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們采取給學生建立“健康小檔案”的方法,將每一個檢查項目的結果給同學記錄下來,并結合當時的身體狀況進行健康分析。另外采取鼓勵檢驗班學生幫助給他們的親戚、朋友化驗。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機會,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也可從解決問題時遇到的困難,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知識的缺乏,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學生自覺學習。
3.3 學生參與實驗的準備工作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試劑的配制、標準液的標定、儀器的安裝和調試等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都是由教師來完成的,同學們往往不予重視,因而有時實驗結果出現問題時找不到原因。在醫院檢驗科實際工作中,實驗前的這些準備工作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也是由檢驗人員自己完成的。為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驗室工作能力,我們改變傳統的做法,每次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完成。這樣學生不僅熟習了實驗的全過程,而且對分析實驗結果、培養學生的動手努力、觀察能力及創新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3.4 開放實驗室
由于醫學檢驗中有很多技術需要反復練習才能掌握,而學時又有限,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上不能達標。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開放實驗室的辦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各種操作練習,也可在專業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進行實驗操作技能的綜合強化訓練。通過反復練習和強化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各種檢驗的常規操作及一些特殊儀器的使用方法,鞏固和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后迅速適應實際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5 定期到臨床見習
由于經費緊張,檢驗技術更新較快等原因,造成學校實驗條件落后于臨床。為縮短學校與實際工作的差距,使我們培養的學生不落伍,我們組織學生定期到醫院、血站見習。通過見習,不僅可讓學生了解檢驗醫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而且也可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知識的缺乏,增強學習的緊迫感,激發他們自覺學習,做到課上認真學,課后自覺練,從而提高其專業技能。
3.6 加強技能考核
我們對臨床常用的一些檢驗項目制定了考核標準,模擬實際工作進行實驗考核。在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之后,當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某項檢驗項目的技能時,按考核標準進行考核評分,考核成績與畢業成績掛鉤。這樣促使學生平時就注重每一次實驗課,自覺加強規范化訓練,正確掌握各種實驗技能。
總之,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要想培養高素質的醫學檢驗人才,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探討適應的教學模式,加強素質教育。只有把素質教育寓于專業課的教學中,才能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的實用型醫學檢驗人才。